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硕、博论文都是抄的?70后女厅官陷学术丑闻疯马秀

硕、博论文都是抄的?70后女厅官陷学术丑闻

湖南“70后”女厅官董岚履新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不久,即被曝出博士论文抄袭一事。7月1日,湖南大学已就此事件展开调查。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屈茂辉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称,如构成学术不端,则零容忍,董岚虽系在职官员,但校方不会区别对待。7天后,董岚再被曝出,硕士论文亦为抄袭。据知网检测数据,董岚2002年1月上传的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票据市场的发展及其主要法律对策》总文字复制比52.3%,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42.6%。此文多处与《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8年4月发表的《大力发展货币市场之我见》《金融时报》2000年11月、2001年11月发布的《英国票据市场的三大支柱》等文相似或相同。文字复制比最高部分达70.2%。一位不愿具名的报料者告诉红星新闻,论文查重比照的对象是2002年1月董岚论文上传前的文章,由知网建模完成对比。“总文字复制比赶超了翟天临(46%)”。公开资料显示,董岚2002年从湖南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专业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在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从教一年后,董岚出任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其间,2003年9月至2007年12月,董岚在湖南大学经济学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6月30日,董岚博士论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法问题研究》被指抄袭,13万字中重复字数6万余字,总文字复制比为44.7%,扣除中英文摘要,正文部分复制比超50%。其中,两个部分复制比达82%。2006年,董岚出任常德市鼎城区区委常委、纪委书记。此次履新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前,董岚曾担任益阳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益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及院长等职务。据湖南法院网,7月5日,董岚曾参与湖南省高院党组理论中心组第20次理论学习。红星新闻数次拨打董岚电话,均被提示“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7月8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该院已在调查核实董岚被指论文抄袭一事,目前尚无结果。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屈茂辉曾称,校方于7月1日启动调查程序,“认定学术不端,不能简单依赖知网等平台的查重技术,因为这些技术都是后来才有的”。3个月前,湖南大学硕士毕业生刘梦洁被云南财经大学一教师举报抄袭,后被湖南大学查实,刘梦洁构成学术不端行为。4月2日,湖南大学官微发布《关于刘梦洁硕士学位论文涉嫌学术不端问题的调查及处理说明》。其中决定,撤销刘梦洁硕士学位,给予其导师洪源警告处分,取消其导师资格,调离教学岗位。此次事件中,湖南大学曾称,“学校将深刻反思,加强管理,坚持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来源:红星新闻 记者:王春 实习编辑:李宇雯)

雷蒙达

读博熬不住了,拿个硕士学位投身业界如何?看过来人怎么说

机器学习硕士毕业后,读博或工作,这是一个忧桑的人生抉择。67% 的研究生说他们在过去一年里至少有一次感到绝望;54% 的人情绪低落,无法正常工作。对于许多人来说,读研究生并不是一种乐趣或个人的充实。它可能受很多因素影响,例如可怜的薪资和不确定的就业条件等等。但是在读研,尤其是博士生期间,我们又会遭受各种打击、遇到各种问题,甚至怀疑到底值不值得花那么多时间读博。所以,在硕士毕业后,我们到底是继续读博还是直接工作?博士期间「心跳」波动图,第二年到第三年是心态最接近「崩溃」的时间。读博还是投入业界的怀抱?一位博士三年级的学生表示,Ta 敢肯定几乎每一位机器学习博士生在做项目中都会萌生这样的想法,就 Ta 自己而言,在完成第三年博士课程后,Ta 认真考虑要投入业界。虽然与研究团队成员相处愉快,但节奏太慢了,Ta 觉得自己学不到任何东西了。过去三个暑假,这位博士生一直都在实习(一次是在一家较大的工业研究实验室,另外两次是在两家较小的创业公司从事工程师相关研究工作),并发现相较于单纯的研究,Ta 更享受创业公司的工作环境。Ta 称自己更喜欢构建一个能够在现实世界运行的系统,而不是想出一个性能在 CIFAR100 数据集上提升 0.5% 的架构。Ta 宁愿从事研究性工程,而不是「数据科学」或通用软件工程,但 Ta 不认为自己能够进入一家研究实验室。最好的情况是,在度过 6 年博士生涯后顺利毕业,然后有可能从事那些只要求工科硕士学位的研究工程师工作。一方面,Ta 觉得自己会后悔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并因此错失了一些工作机会,但另一方面,虽然放弃了再熬三年获得高薪的机会,但可以在一个更有趣的地方度过青春年华(这位博士生的大学在一个无聊的大学城中)。看着 Ta 的那些本科毕业即开始工作的朋友们正在职业之路(工程师)上大展宏图,而 Ta 自己只能苦逼地一天天呆在实验室赶制一篇又一篇论文,这真是太丧了!Ta 想问问大家,你们当中那些拿到工科硕士学位后即认真考虑投身业界的朋友有没有后悔呢(或者那些继续选择读博的有没有后悔呢?)大神们怎么看观点 1:支持继续读一位即将毕业的 PHD 表示,Ta 也因为这个问题挣扎过很长时间,很多次都想拿个硕士学位走人。但有一个信念一直支撑着 Ta——Ta 觉得读博就像开一家创业公司:你投入了很多,并希望收获丰厚的回报。这么想的话,写论文就不单单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解决真正重要的问题。对于 ML 研究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许多刚出校门的 PhD 就得到了不错的职位和薪水。因此,如果坚持读下去,即使志在业界,你也会往前迈进一大步。这位准 PhD 自己也在业界找到了很好的工作,所以 Ta 认为博士学位在未来还是很有帮助的。另外,对于「实战经验更好」或「PhD 只是一纸文凭」之类的论调,这都是太想当然了,因为有很多具有丰富经验的博士在和你竞争相同的职位。对于谷歌之类的大公司,如果不是 PhD,甚至都不会有面试的机会。而且对于博士生来说,实习的机会有很多,因为它们想在毕业后雇佣你。一位过来人表示,对于工科博士和硕士而言,薪水、待遇、升职空间的确存在很大差异。博士的额外收入和能够拿到的项目的确和硕士不一样。大家对硕士的要求可能是「做出昨天需要的东西,立刻、马上」;而对博士的要求可能就是「尝试做出 10 年后还能卖出去的东西」。另外,尽管薪水可能相差无几,但博士在时间管理上更加自由,可以在家办公等。有人在工作之后才看到这些差异,于是决定回去继续读书。一位重返学界的硕士工程师表示,尽管在工作中已经拼尽全力,但还是有人跟 Ta 说,「如果有博士学位,你会有更多选择(薪水、职责范围等)」。因此,他觉得自己被学历限制住了,所以痛下决心重返学界,本着赶早不赶晚的心态继续读书。尽管读博之路可能非常辛苦,但有人觉得,职业生涯是一场长达 35 年的马拉松,现在不应该贪图压力较小的生活,而应该将这种生活留到以后。「尽管职业生涯已经过半,我还在考虑回去读博。」如果硕士毕业后就离开学界,这没什么问题,但你需要做更多才能展示你的价值。如果你是在博士期间辍学,那么就需要在简历上解释这一段经历,解释为什么没能完成博士学业。这对于公司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也会引起很多顾虑。所以先准备好硬着头皮走下去,那么就继续读博吧。观点 2:不读博影响不大当然,也有人表示学历对自己的影响不大。一位 ML 的资深从业者表示,自己读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核心机器学习工作了。幸运的是,Ta 刚入行时,这个领域还没有那么火。Ta 觉得业界经验更加重要,你可以在业界学到关键的沟通和业务逻辑技巧,公司也更加注重这些。而且,积累模型部署整个流程的上手经验比拿到数据科学领域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更有价值。Ta 回忆说,自己之所以放弃攻读硕士学位,是因为 Ta 看到周围都是这样的人,并很快意识到,只要你工作出色,无论学历高低,公司都会欣赏你。Ta 告诉自己,「你的工作很出色」,而且 Ta 也不喜欢纯研究环境的节奏,因此选择去了私企。Ta 表示,这也许是自己做的最好的决定。当然,Ta 也不否认博士学位的好处,尤其是在数据科学领域。因为在这一领域,没有正规第二学历的人确实在写文档、做研究方面存在短板。Ta 建议题主问一下自己。你真的喜欢做研究、发表论文吗?还是愿意躬身从基层做起,构建系统并解决问题。对于不读博就进不了大公司的说法,有人也提出了反驳。Ta 表示,谷歌的很多团队都会雇佣软件工程师来做 ML 工作,即使这些人没有博士学位。Ta 个人认为相关的实习/工作经验比学术研究更加有吸引力。有人说博士候选人可能拥有更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交流技巧,也可以用一两篇已发表的论文来展示自己的工作。但发表过优质论文的硕士毕业生差不多也有这些东西。博士毕业生可能起点和薪资都比较高,但硕士能早几年起步,利用这几年升到相同的职位,所以最后的差距就看不出来了。至于放弃读博对于公司来说是不是一个危险信号,有人提出了另一种看法。Ta 认为,6 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因此利用这六年同时了解业界和学界也很有价值。题主想要转战业界只是想弄清楚自己究竟最喜欢什么,而不是无能为力的表现。当然,每个人关于是否继续读博都有自己的理由,但前提是想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愿不愿意为选择所带来的机会成本买单。如果选择继续读博,那么在身体和心理上都要做好准备。一周多前,Nature 发表了一篇社论,表明现在许多博士生和博士后都处于身体过于疲劳、精神过度紧张的状态,这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Nature 社论:读博有害健康?Nature 表明,过去很多研究都揭示了这种趋势,比利时 Flanders 的一些 PhD 学生发现,他们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是受过高等教育学生的两倍以上。这群博士生中有三分之一目前已经出现心理问题,或者有患上心理疾病的风险。对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博士生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约四分之三的博士生承受着「高于平均水平」的压力。这些研究都揭示了一些明显的问题:1)短期博士和博士后合同,会让雇主和导师根本不重视博士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这本来就是学校与导师的义务。而且目前学术界经常会对长时间工作持鼓励态度,这会极大助长过度劳动的状态和气氛。2)职业生涯刚刚起步的研究者和他们导师之间的权利平衡是有问题的。资深科学家既需要充当学生的强力支持者,同时还需要成为独立的评估者。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将阻碍学生分享潜在的健康问题,因为学生也会担心影响专业上的进步。总之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博士生的压力与心理状态,所以很多博士/博士生都会告诫学弟学妹们,读博之前一定要有完善的准备。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减轻读博期间的心理问题吗?Nature 表明,目前也有很多基金在帮助研究机构建立心理辅导机制,很多研究在积极探讨合理的解决方案。Nature 表示,其实解决方案就在眼前,导师需要有一个全面、强制性的培训,从而识别、帮助和理解面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生。此外,学生也可以不止有一个导师,这样他们就能在不担心职业生涯受阻的情况下得到支持。大学校园也需要确保为本科生提供的精神健康服务,能帮助研究生和博士后远离心理健康问题。当然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研究社区应该尊重研究者寻找生活与研究之间的平衡点。对于很多人而言,读博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还不如拿到硕士文凭后就加入产业界。但是我们应该相信,以后读博并不会或很少影响健康,我们能在「适当」的压力下学会做最前沿的研究工作。参考链接:https://www.reddit.com/r/MachineLearning/comments/bt0m8v/d_to_finish_or_to_master_out/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1492-0

哈哈笑

博今论文网:代发表论文代写论文该由谁来监管

当今的中国社会,学术作弊学术腐败成风,教育部屡次下达文件以整顿论文代写、代发表论文问题,但收效不大。代写论文、代发表论文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论文代写广告甚至贴近了大学校园。有部分专家提议有关部门加大力度整顿,可悲的是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认为“论文代写代发”属于著作权交易,国家法律允许,请人代写论文属于道德层面的问题,不受法律约束,这就是代写成风的根本原因所在。代写论文代发表论文到底是属于法律层面的问题还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该问题到底该有哪个部门来监管?著作权交易法律上的表述是指著作权转让。著作权转让是指著作权人将著作权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权有偿或无偿地移交给他人所有的法律行为。移交著作权的著作权人称为转让人,接受著作权的他人称为受让人。转让著作权与许可他人使用作品不同,转让著作权的法律后果是转让人丧失所转让的权利;受让人取得所转让的权利,从而成为新的著作权人。转让著作权涉及的法律问题包括有: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可以转让,著作权中的人身权是不能转让的;著作权转让必须通过书面合同或其他法律形式,并由著作权人或他的代理人签字,才算有效;著作权转让必须履行登记手续,才能对抗第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转让著作权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合同应当包括如下内容:作品名称;转让权利种类和地域范围;转让价金;交付转让价金的日期和方式;违约责任;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著作权转让登记的流程包括:提交申请材料,登记机构查询,机构受理,登记审查,完成登记。著作权转让需提供的申请材料包括:1、合同登记申请表并盖章;2、转让或专有许可合同并盖章;3、转让双方的身份证明文件:(企业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并盖章;自然人提交身份证或护照等);4、著作权登记证书的复印件。论文代写代发是有偿转让,如果属于著作权交易,是否按照《著作权法》签订了转让合同,论文的著作权是否符合转让条件?著作权的财产权可以转让,请人代写论文更多的是为了人身权,显然是不能转让的。如果论文代写签订了转让合同,很容易查出谁发表的论文是代写的。论文代写代发虽是道德问题,但希望国家能予以上升到法律层面,以法律来杜绝代写,坚决取缔论文代写代发表公司,只有以法律来禁止代写论文,学术界才不会滋生腐败,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以上是博今论文网为各位网友整理的信息,我们从事本行业多年了,一直致力于职称论文以及毕业论文相关的业务,希望能够给予即将发表论文或者评定职称的人一定帮助!

大小姐

蔡英文博士学位系造假?毕业论文莫名失踪

蔡英文,资料图。海外网6月11日电台湾民进党2020初选民调进入关键时期,蔡赖阵营争夺正酣,10日,绿营名嘴突然在社交平台贴文质疑蔡英文博士学位系造假,称“在伦敦大学高等法律研究院(Institute of Advanced Legal Studies——IALS,也是英国的论文汇集中心)网页写的是:蔡的论文‘missing’(不见了)”。图源:台湾民进党官网蔡英文个人简历pdf截图根据台湾民进党官网提供的蔡英文个人简历显示,蔡英文“取得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学硕士,接着转赴英国,在伦敦政经学院主修法学,辅修国际贸易,获颁法学博士学位”。并在学术成就栏标注:“博士论文以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为题,探讨本土市场如何在国际市场的快速变化中建立防护机制”。小编登陆IALS网站,在搜索框输入蔡英文博士论文标题,搜索结果显示“Your search yielded no results(搜索无结果)”。图源:IALS网站网站截图“一个人的博士论文怎么会‘missing’?这太罕见了,之前从没听说有这种事。”绿营名嘴表示,“以现在电邮之方便,几分钟就可把论文再次上网”。“如果蔡英文的博士论文被图书馆丢失了,那么自1984年蔡从政经学院获得学位至今已35年,为什么她就一直不补交、不重新提供这个论文呢?尤其是在上次‘大选’的时候已经被人质疑过。关系到这么重大个人信誉的问题不解决,理都不理,这不是太蹊跷、太不合常理了吗?”绿营名嘴质疑说。图源:台名嘴社交平台同时,绿营名嘴附上两封来自伦敦政经学院图书馆员的回信,信中称,“伦敦大学联盟所有博士期间的论文都会送到参议院图书馆(Senate House Library),并根据法律送到IALS。遗憾的是,参议院图书馆从未收到过副本,IALS也无法找到该副本。”而今日(11日),“台肯”主持人彭文正同样发文讽蔡英文为“最神秘学者”,并表示“最简单的自清方式是,学术路上疑云重重,实乃知识分子最大的耻辱,被质疑者只要花1分钟公布所有学术著作的电子档,即可杜悠悠之口,除此之外,毫无借口”。对此,台网友也纷纷喊话蔡英文“只要拿出自己珍藏在身边的博论,一分钟就把爆料的人嘴巴塞住了!”还有大陆网友揶揄,“方舟子也可以打假一下蔡英文,说不定还能再火一把”。早在2017年元月,蔡英文在社交平台转载台湾军事部门制作短片,附文“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台军战战兢兢的第一天”,就遭网友吐槽把成语“兢兢业业”写成“战战兢兢”,不禁让人疑惑“蔡英文这个博士是怎么来的”?更有网友为蔡英文点赞,“说得没错!蔡英文这是在为解放军代言!”据悉,台湾民进党2020初选民调于10日开始进行,台湾“中央社”援引民进党秘书长罗文嘉消息称,预估最快13日中午、最慢14日就揭晓结果。(海外网 李连环)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加林查

台湾79个硕博班招生挂零蛋 成功大学等名校也招不到人

据台媒报道 台湾“教育部”今天公布大专校院最新数据统计,包含2020学年新生注册率,在硕士、博士班方面,博士班有40班、硕士班有39班等招生挂蛋,包含政治大学、新竹清华大学等校也难逃,凸显高教中的高阶人才培育困境。台湾“教育部”建置“大专校院校务资讯公开平台”,今公布2020学年新生注册率等最新统计,其中在硕士班与博士班方面,招生持续呈现困境,博士班共有40班招生挂蛋,如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名额2人)、成功大学纳米积体电路工程博士学位学程(名额2人)等皆招不到人。在硕士班方面,2020学年则有39班招生挂蛋,其中有新竹清华大学全球营运管理硕士双联学位学程(名额13人)、中兴大学物理学系生物物理学硕士班(名额3人)、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学系公民与社会教学硕士在职专班(名额16人)。

擅相攘伐

青年教授百余论文凭空消失 硕博学位论文都被删除

(原标题:青年长江学者与她“404”的论文)梁莹的一些论文与别人论文存在大面积雷同。社会学教授梁莹的很多论文都凭空消失了。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网站上,这位教授的个人成果页面目前只张贴着英文论著目录,没有任何中文论文。这对一位本土的人文社科学者来说,是非常少见的情形。但梁莹事实上著述颇丰,仅中国青年报记者所能查到的,以她为第一或第二作者的中文文献就超过了120篇。不过在过去几年里,她的这些学术成果陆续被从网上删除了: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在内的主要学术期刊数据库中,现在都已检索不到任何她的中文论文;在那些期刊官网上,对应页码处也已无法查看。一家学术平台上仍能检索到论文条目,但页面已显示“404”(无法查看)。从学术头衔来看,39岁的梁莹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她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计划等多个人才支持计划的入选者。从南京化工大学毕业后,她先后在苏州大学和南京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在北京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做过博士后研究,并于2009年起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任教。论著是一位学者成长路上的重要垫脚石。那些如今无法检索的论文,曾帮助梁莹申请学位、获得研究经费、入选各项人才计划。用她一位同事的话说,她“几乎拿到了所有她那个年龄文科教授能够拿到的头衔”。但对梁莹的声誉来说,这些“垫脚石”存在着潜在的威胁。记者比对论文时发现,其中至少有15篇存在抄袭或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问题。例如,梁莹2002年发表的论文《转变中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与发展趋势及其比较》,是厦门大学陈振明2001年的论文《转变中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及其比较》的缩减版,只有极少数句子有说法上的差别。这些学术上的污点,随着那些论文的删除,都被从数据库里暂时抹掉了。“这个是很不正常的事情”一位同意接受采访但要求匿名的学术期刊负责人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回忆,2014年前后,这份期刊收到了梁莹从知网撤下其已经刊发的文章的要求。这位负责人对此事印象很深,主要是因为作者主动要求下撤文章的情况极其少见。自创刊以来,这“可能是唯一一次”。梁莹希望这份期刊从知网上撤掉的两篇论文发表于十几年前,均是她在苏州大学行政管理学院读硕士时期发表的。她告知的撤稿理由有两条,一是发表论文时研究水平很低,文章很粗浅,二是现在自己只发英文论文了。“这个是很不正常的事情。”这位负责人说,“我不认可这个原因。学问都是逐步精深的,难道现在成熟了,成了教授了,就不承认当时学术的粗浅了吗?”因此,这家期刊没有答应梁莹的要求,之后也与她再无联系。但那两篇论文还是从数据库中消失了。中国知网负责期刊采编业务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们也不清楚文章下线的原因,但按照撤稿流程,需要期刊社出具撤稿函。数据库是与期刊社合作,论文作者个人没有资格撤稿。万方数据库资源合作中心工作人员赵书杰则称,撤下文章“原则上要编辑部同意”,但梁莹这次的情况是作者要求的,“有特殊原因”却“不便透露”,但确实是符合撤稿流程的。上述期刊负责人则告诉记者,他们从来没有向数据库出具过撤稿函。主动下撤文章一般是发现文章在重复率检测中不合格,或存在数据造假、一稿多投等问题。数据库不可以未经编辑部允许就撤稿。两家数据库方面均表示,会对新收入的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测,以鉴定是否存在抄袭等问题,但很早以前的文章都是直接收入。前述期刊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年的论文查重技术还不普及,审稿专家无法保证阅尽相关学科、相关专业方向上的所有刊发论文,出现学术不端的情况难以避免。连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都删除了截至发稿时,记者在“百度学术”检索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梁莹,得到125条检索结果,每一篇都给出了引向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的链接,但点击后,均显示文章不存在。引向百度文库、豆丁网、道客巴巴等国内文档分享平台的链接,对应网页也无法查看。这些消失的文献甚至包括梁莹的硕士学位论文《善治视野中我国公民的行政参与——现状、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和博士学位论文《当代公民文化培育中的社会资本因素研究——以南京市调查为例》。即使是提供电子版的相应期刊官网上,绝大多数也无法检索到文章,对应页码有图片预览,但无法查看具体内容。记者到图书馆期刊室里逐一对比后发现,120多篇文章都确实在期刊上白纸黑字发表过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一位教授说,2016年和2017年,该院多名教师从不同渠道获悉了梁莹撤稿之事,但没有料到会有100多篇。这位教授说,梁莹2009年进入南京大学任教时,学院内部曾有不同意见。不同意见主要是认为她才30岁,就发表了30多篇论文,以文科的标准来看,担心她不太严谨,而且这些论文中并无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她仍然凭借论文数量上的优势通过了投票。时任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梁莹参加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选聘时,虽有不同意见,但考虑到当时社工系的总体科研能力弱,而梁莹的科研能力比较强,所以顺利通过了。从程序上说,梁莹的入职没有什么问题。记者查询到,梁莹2009年之前发表的论文远多于30篇。仅2003、2004、2005年,她就分别发表论文22、11、17篇,2006年至2008年共发表16篇,且绝大多数都是独立署名。她2003年发表的论文《治理:面对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新选择》与《走出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困境的一种新思维——来自治理理论的启示》属一稿多投,且全文约三分之二的篇幅与厦门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的两篇论文存在雷同。在数据库中,记者还发现数十篇其他作者的论文与梁莹的论文内容十分接近,但发表时间要晚于梁莹。2009年到南京大学任教后,梁莹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都高于4篇,其中2011年~2013年各发表中文论文12篇、14篇、10篇。从2014年起,梁莹开始发表英文论文,鲜少发中文论文。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网站介绍,梁莹近几年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发表英文论文50余篇。2011年,梁莹入选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5年度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计划,2017年又成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周晓虹回忆,梁莹进入学院后对工作“十分投入”,怀孕时都挺着大肚子、手上托着电脑边走边看,比较刻苦,发表的中英文论文数量较多。因此,她申请各种人才计划,院里都给予了支持。她通过了包括“青年长江”在内的多项人才评审,这些评审都是由国家各部委组织专家进行的,能够选上说明其具备了相应的研究能力。得知梁莹撤稿的情况后,周晓虹曾与她交流过。他向记者回忆,几年前,梁莹能连续发英文论文后,对发表中文文章就有些不屑。所以面对周晓虹的询问,她回答称自己以前的文章“都是垃圾”“不能代表我的水平”,所以拿掉了。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另一位要求匿名的教授则说,关于此事,现在没有什么“客观的证据”,都是传闻。他强调,该院的学风整体上是非常好的,也产出了很多具有内涵和思想的学术作品。但如果按照国外某些学术期刊模块化的方式来做论文,那就会影响文章的内涵,对学术本身是一种伤害。“我这条路有多难你知道吗”据梁莹的同事介绍,社会学院6位教授曾向学校领导反映过关于梁莹的传闻,建议校方调查核实,否则“可能迟早要出事”,影响南大和社会学院的声誉。当时接待的一位校党委副书记表示会认真对待,但迄今没有反馈结果。此外,2017年3月,社会学院社工系2014级全体学生曾联名举报梁莹的教学态度极不端正,南京大学的学风督导员曾在课堂督察中发现她有这方面的问题。梁莹开设过社工系大三年级的专业课《社会工作行政》以及大一年级通选课《社会工作概论》。社工系2014级本科生张云开(化名)告诉记者,梁莹常常早退1节课的时间,每节课都会长时间安排学生发言,自己玩手机或打电话,课堂上会出现10分钟里她自己玩手机而全班鸦雀无声的状况。张云开回忆,梁莹还在课堂中炫耀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荣誉,表达对教学的不屑,“我已经混到头了,没什么好怕的了”“我已经评上教授了,学校说必须每年上三门课我才来给你们上课的”。她还会将期末考试的题目提前透露给学生,给绝大多数人打出高分。2015级本科生刘明萱(化名)告诉记者,梁莹上课就是坐着念课件,还时常在课堂讨论时吃零食。上《社会工作行政》课时,18周的课时,老师有五六次没有到堂,前3次安排了研究生讲课,后面只是安排助教盯着学生,让学生自习。他们还反映,梁莹经常利用这门课让学生帮自己做私活儿,例如课程作业是帮她录入问卷,或安排学生去做与课程主题毫不相关的课题的回访工作。社工系要求本科生在大三结束时完成一篇学术论文,2015级学生没有一个人选择梁莹当导师。上述情况,周晓虹对记者表示基本属实。为此,去年周晓虹根据学生的反映,专门组织了学院的5位领导去轮番听课,并根据听课的情况对梁莹提出过相应的批评,也组织梁莹与学生作过交流。梁莹表示愿意改正。社会学院现任院长成伯清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学院已经注意到相关情况,学术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已经启动调查工作。如果梁莹教授学术不端的情况属实,一定会公正处理。10月23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梁莹承认自己的一些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她表示,上述情况只在自己学术生涯最早期,即2005年以前出现。当时她刚读研究生,学术刚入门,不懂规范,所以存在这样的情况。关于一稿多投,梁莹解释说,当时期刊即使不接收论文也不会给回复,所以等一段时间还没有下文,她会将论文修改后另外投稿。梁莹说,强调学术规范是2005年开始的,“你这样查,全中国所有的人,很多教授、博导都有问题。”“如果你这样追究下去,所有中国的学者,那么多,人人都有问题了。”她说,没有人会追究早年的事情,不希望早年的错误影响自己的前途。自己从最开始什么都不懂到现在能在顶级英文刊物发表论文,“我这条路有多难你知道吗?”“如果现在的英文论文有问题,我认。”她还告诉记者,自己撤稿的一个原因是,很多学生告诉她,她以前的中文论文水平比较低。她通过联系数据库公司的法务部门撤了稿,理由是这些数据库刊载她的论文没有经过作者允许,也未支付报酬。在数据库里,那些论文的痕迹一点点被消除了。但这种删除有点像是掩耳盗铃——它们已经被保存在众多图书馆的书架上,白纸黑字,并将继续存在下去。

阿依达

博士62篇、硕士240篇,该省年度优秀硕博学位论文出炉

来源 | 中外学术情报编辑 | 学术君近期,湖南省公示2019年湖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9年湖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湘教通〔2018〕413号)精神,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2019年湖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经过各学位授予单位推荐、省外同行专家通讯评议、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等环节,共评出62篇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经过各学位授予单位自行组织专家评审、校内公示并向省学位办推荐等环节,共评出240篇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为确保评审质量,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对评为2019年湖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名单予以公示(名单见附件)。本文来源:中外学术情报综合自:中外学术情报,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网http://xwb.hne.cn/gztzgl/wjtz/2666303.shtml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蒙根花

读博5年,拿过国奖,发过论文,我现在却只求导师能放我毕业

本文为募格学术原创。转载请在【后台】留言作者:程岑东新冠疫情放慢了生活节奏,也让人从繁重的劳作中解脱出来,能够在百无聊赖之际有所思考。利用这个时间窗口,我回顾5年的读博经历,反思自己为何一步一步放低自己的期待。一开始幻想着导师能对学术有所指导;然后降低为,只要导师不干预、别提所谓的意见就好了;最后变成,做个人,别卡我毕业就行。5年时间内,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撰写并发表了多篇SSCI学术论文,也顺利拿到了国家奖学金。然而,当我跟导师谈到毕业时,导师严词拒绝;我尝试讲道理,他旋即威胁让我退学。当毕业的命运被掌握在另一个人手中,而他看透了我除了忍气吞声别无他法,那种恐惧感在无数个失眠的夜晚挥之不去。前述交代自身情况,是为了避免部分未亲身经历的人产生误解:博士生自身不努力,却将延期毕业的原因归咎于导师。一个正常的学术团队应该是奖励那些奋发向上、成果丰硕的研究生。可当导师职权缺乏有效监督、其人品不佳时,优秀的研究生可能反倒承受着导师的“处罚”。“处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能者多劳,在团队里干着最多的活儿;2)被拖延毕业,导师想要继续压榨剩余价值;3)导师觉得我好说话,最困难的工作总落到自己头上;4)导师想要发脾气时,总会率先将枪口对向我。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处罚都是打着“为我好、锻炼我”的旗号。当我营造出什么都能做、什么都努力做、任劳任怨的人设之后,畏缩与忍让换来的却是导师的骄气日盛。当初读博的时候没有听进去过来人的肺腑之言,以为一片赤诚加上勤奋好学足以应对。然而,现实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渐渐明白,导师与导师之间有着天壤之别。有的导师对博士生的学术有指导、前途有考虑、人格有尊重、干活有酬劳;而少数导师尸位素餐,研究生不过是任其压榨、完成任务的工具。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选导师时脑子进的水。我的导师习惯以行政思维管理科研团队,指导学术研究经常脱离基本的学术规律,凡事追求“短平快”。他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1)交代的学术任务模糊,说不出具体方法有一次,我的导师在微信群看到一则期刊征文启事(Call for papers),那一期(Special issue)的主编和他有过一面之缘,这种关系让导师看到了希望。他意气风发地让我和同门在一个月内冲刺突击,企图投机取巧。但实际上,我们团队的研究领域一直聚焦于资源环境经济学,跟征文启事的主题“信息系统经济分析”毫无关联。导师讲了下他的想法,粗浅而模糊,连初步的文章主题都讲不清楚,反而责怪我们无法领会其高深的学术造诣。后来,我们熬夜加班突击一个月整出文章,投过去之后石沉大海。2)开会2小时,有效时间只有10分钟每次团队开会,重点的事情放在最后说,全程有效的开会时间不过10分钟。前面的大段时间他通常围绕4个方面展开:分享最近参加了哪些评审会和学术会议,体现自己的雄韬伟略;回顾自己的奋斗史,激励年轻的研究生奋发向上;针对近期的新闻热点,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描述他儿子在国外知名高校读研的艰辛,凸显其优秀的才能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上述内容讲完,我们目光中闪现着五体投地、受益匪浅的光芒。同时,我们在笔记本上画下各式各样、打发时间的插画。3)为难学生,卖弄职权犹记得研一的时候,在导师的要求下自己垫钱给实验室买打印机。我填好报销单据,去导师上课的教室找他签字。见到导师时离上课还有十几分钟,但他说这会儿不是给报销单签字的时候,让我等他上课结束。就这样,熬过了两个小时他终于下课,看一眼单据后就签字了,全程不超过10秒钟。4)7分傲娇,3分实力导师经常在团队会议上炫耀,其拿到的科研经费在学院内首屈一指。然而,真正深度参与的博士生都知道其中的水分。第一,横向项目的数量远大于纵向项目。第二,科研项目参与人员里罗列的众多专家均为挂名,真正完成项目的都是团队研究生。第三,炒概念、换提法,多个项目基本是换汤不换药。第四,轻内容、重关系。通过挂名名气大的专家,形成多单位参与、跨学科合作的表象,增大申请中的概率。第五,经费预算填写时一定将劳务费填写到上限,但真正到研究生手里的极其有限。浪迹学术圈的人其实很清楚,拉大旗、攀关系有利于项目申请。私底下这么干,大家基本看透不说透。但倘若将投机的方法拿到台面公开炫耀,则显得不合时宜。类似的,我见过不只一位科研从业者炫耀其在Nature子刊上发表文章,但仔细查看其成果列表,列在首位的不过是Nature子刊上的评论(comment)。事实上,他的评论(comment)内容不超过2页,作为非引用项在web of science中也无法检索,和letter、article和review在质量上有着天壤之别。这种内行忽悠外行的做法有失身份。5)指导学术多凭主观臆断从我入学开始,就听师兄师姐说起,导师长期脱离科研一线,不看论文,更不写论文。长期相处的经历验证了这一说法。首先,导师的资讯源基本是公众号推文而不是学术论文,他向团队群分享过励志文章、行业资讯、学术会议信息等,唯独没有分享过学术论文;其次,导师的英文水平极其有限,无奈国际学术会议上只能用中文致欢迎辞;再次,与他讨论学术论文,表层问题尚可展开,但涉及试验设计、模型推导、命题推演等内容则无法深入,学术界通行的基础假设都会被其质疑;最后,导师从没阅读过我完稿的英文论文,但每次我投稿都不忘提醒将其列为通讯作者。学院其它博士生的论文被导师逐句阅读、红笔圈点,让我羡慕不已。在学术圈摸爬滚打多年,熟悉了各种套路和谎言,也见过形形色色的导师。根据学术思想性和行动力两个维度可以将导师分为四种类型。再根据其对研究生的学术指导作用排序,具体如下:能碰上第一和第二类导师实属三生有幸,可谓前世积了大德。如果导师亲自做研究、读文献,勤奋而自律的研究生跟着其思路展开研究,必将有所得。第三类导师往往是“放养”研究生,任其自生自灭;遇见这种导师,研究生既需要顽强的意志,还需要超强的自学能力,方能跨越苦海、迎来曙光。我的切身体验是,第四类“学术思想性弱、行动力强”的导师远比第三类导师更加“毁人不倦”。“学术思想性弱、行动力强”的导师喜欢通过干预彰显其权威,凭借一个偏执的、脱离学术实际的点子对研究生指手画脚。在这种干预下,你的研究不再来源于实践和文献,而是来源于导师阅读数篇公众号文章之后的灵光一现。不幸摊上这种导师,研究生的研究方案将会被改来改去,研究重点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这是因为导师的灵感来的快去得也快。学生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却一直在干着“空中楼阁”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第四类导师数量极少,但真实存在。在我读博的这几年,由于导师压迫和辱骂,以结束生命的极端方式来自我救赎的研究生并非个例。我身边也不乏与导师“斗智斗勇”的博士生。知乎上描述被导师压榨和威胁的帖子也不断增加。研究生讲述遭遇导师不公对待的经历,总会有少部分人反驳。其反驳的逻辑往往在于两个方面:1)少数研究生的经历不能代表整体情况,关注“负面”内容产生不了任何价值;2)研究生自身的遭遇与其软弱的性格有关,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偏爱岁月静好的人忽略了一个问题:研究生受压迫后选择结束生命,其根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不受监督与约束的导师。导师只在意论文的数量和项目的经费,对学生是否顺利毕业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研究生沦为导师获利的廉价工具,能否顺利毕业不取决于学术成果,而完全由导师决定。构建和谐共赢、彼此尊重的良性师生关系既有利于研究生,也有利于导师。博士生的培养依托于导师的良知和觉悟并不可靠,总会有少数导师唯利是图。必须以契约为导向,从机制设计的角度设定清晰的规则、限制导师的职权。这可能包括但不限于:1)建立透明的导师评价体系;2)明确导师的职权边界;3)设定研究生毕业年限与导师绩效考核挂钩;4)降低研究生换导师、“博转硕”的门槛;5)完善学生申诉机制;6)学生毕业权由论文委员会而不是由导师完全掌控。也许,在各个高校都在追求双一流的宏大背景下,单个研究生的命运显得无足轻重。时间会抹除多数人的记忆,岁月也将磨平当初忿忿不平的研究生的棱角。可那些逝去的生命再也没有机会走入大学的课堂,他们的亲人和朋友仍旧黯然神伤。研究生会为学校更多的专业进入双一流、学校的国际排名攀升而欢欣鼓舞,但更加关注的是,自己能否在不受屈辱和压迫的情况下顺利毕业。读博让我看到了太多温暖善良、悲欢离合和肮脏黑暗。我从未后悔读博,5年时间让我结识了性格迥异的同门,彼此鼓励,在难过日子里也能笑出声来;5年的时间也让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那种对待学术的工匠精神让我佩服;5年的时间让我见识了人性的自私与虚伪,也明白了追求理想和情趣的人比实用主义的人更加可贵;更重要的是,5年时间让我明白,一旦碰上人品不好的导师,读博将变得异常复杂,根本不是我一片赤诚就能应对的。父母和女朋友总说我太老实了,老实人容易受欺负。知名作家方方说:“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是看它对弱势人群的态度。”同样的道理,衡量一个科研团队的文明程度,是看它对待老实人的态度。在一个科研团队里,老实本不应该是弱点,不是吗?

一喷一醒

8个国外开放的硕博论文、期刊、数据库下载网站!

今天,早发表的小编给大家分享几个国外开放的硕博论文、期刊、数据库下载网站。1、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https://www.wpi.e/)伍斯特工学院:包括670余篇学位论文,其中有550多篇全文,硕士论文4篇。涵盖生物、电子、计算机、材料、物理、机械等学科。2、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http://etheses.nottingham.ac.uk/)诺丁汉大学的论文数据库。含131篇免费硕博论文,涵盖医学、艺术、教育、法学、工学等学科。3、Australian Digital Theses Program(http://adt.caul.e.au)澳洲数字论文计划,由澳洲大学图书馆员协会发起。包含澳洲40余所大学的15440篇硕博论文,涵盖各个学科。4、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http://www.lib.ncsu.e/ETD-db/ETD-search/search)北卡罗来纳州州立大学的3937篇免费博硕论文,涵盖了化学、物理学、电子电气、核能、机械、材料、食品、林业、土壤等各学科。5、University of Pretoria :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http://upetd.up.ac.za/)比勒陀利亚大学的电子学位论文,含3000多篇电子博硕论文,涵盖社会学、食品、建筑、经济、信息、生化、教育、管理、心理学、法学等学科,其中2876篇可免费获取全文。6、Ohio State University(http://www.ohiolink.e/etd/search.cgi)俄亥俄州立大学电子学位论文。含12677条记录,索引更新及时,还可在线翻译成中文,涵盖机械、电子、管理、哲学、化学、环境学、材料、数学、物理等学科,可免费获取。7、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和区域数字馆藏(http://repositories.cdlib.org/escholarship/)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和区域数字馆藏研究项目。eScholarshipRepository主要提供已出版的期刊论文、未出版的研究手稿、会议文献以及其他连接出版物上的文章1万多篇,均可免费阅读。8、剑桥大学机构知识库(http://www.dspace.cam.ac.uk/)由Cambridge UniversityLibrary和University ComputingService维护,提供剑桥大学相关的期刊、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等电子资源。论文发表,就上早发表

履事

研究生了,你会查文献吗?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文献量越来越大,用关键词检索,结果里会有太多的文献,让我们无从选择。怎么从浩如烟海的数据库中准确快速地找到自己最想要的文献,是我们科研工作者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在不通读全文的前提下,快速定位自己最感兴趣的文献呢?希望各位能够分享自己检索文献和阅读文献内容的经验,以便大家相互学习,提高自己的文献检索能力和阅读水平。——by jssxh以下是热心研友自行总结的方法01C-H Functionalizations.enl的EndNote库1. 从导师、师兄、 师姐那里,得到几个自己研究领域的Number Ones的名字。2. 检索到Number Ones的课题组主页,一般Google搜索第一个就是。3. 下载Number Ones主页上所有的Publications的PDF全文,并下载Citations,整理好在Endnote库中。4. 从EndNote库的Journal栏,看Number Ones的文章发表于哪些期刊上,使用RSS阅读器订阅这些期刊。5. 坚持至少要浏览完阅读器中的新增条目。6. 仔细阅读EndNote库中整理好的文献,一天一篇就够。7. 提炼出自己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关键词"。比如碳氢活化或官能化,猜猜关键词是什么?不是“C-H Activations”,也不是“C-H Functionalizations”。8. 在SciFinder中检索“独一无二的关键词”并设置“Keep Me Posted” Results,发现新的文章,同时以防RSS阅读器浏览时错过重要的文章。以上仅仅只是入门级别的文献检索方法。——by gkmuse02最近刚好在看一些文献,也把经验写下来和大家分享。文献查找是有技巧,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靠积累、要靠耐心与对专业的热情。首先找到一些综述性的文章,搜索关键词可以为review、 progress、recent development+(你所在领域);然后就是仔细阅读,找到本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远至近将相关的文章整理好,整理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律将不同类型的文章分类,比如可以按照结构分类,按照效率改进趋势分类。每个类别的文章按照时间排序;最后就是不断地去添加你发现的新文章,并且写下每篇文章的主题,你所收获的。想想现在这些都可以在电脑上完成,已经比过去拿上厚厚本子,各种打印文章,各种便签贴,各种记号方便多了。希望大家通过检索和阅读文献都能有所收获,不断完善自己的论文,当然要是工作了的虫友也可以不断充实自己。——by superpdy031. 学校发的电脑上自带了endnote这款文献整理软件,这说明这款软件在国外高校还是比较流行。通过搜索关键字,可以选择在文献的题名、摘要、全文范围内检索,可以比较精准地得到需要的文献。搜索的数据库可以选web of science,这样几千篇文献的摘要和题目等等都在你的电脑里了,然后再建立smart小组,通过自定义关键字,来精确定位你感兴趣的文献,然后下载。2. 很多endnote里面不能下载的文献,都可以通过谷歌学术来搜索,找到正确的文献,两者结合起来就是神器。老板找我要我所有的文献,我就把我的endnote图书馆直接甩给他,几千篇文献,多种分组类别,感觉很有面子。——by rebeccabeet041. 进入一个领域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是,找一本这个领域最早的论述专著或教材。2. 当你把这个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搞清楚了之后,再去读这个领域的论文。3. 另外web of science提供文章的引用报告,对于一篇文章可以查到其引用的详情,通过引用可以到了解导这篇文章的分量。当文章看到一定数量之后,你也会发现其实一个方向,做的最好的往往就是那几个到十几个小组。4. 如何找牛人?下面几个办法我觉得还不错,大家试试如何。①看本专业的主流期刊,里面的编委都是在本领域成名的人物。②看本专业的会议的顾问名单,再烂的会议也能找几个牛人来充充场面,至于他们来不来开会就另当别论了。③一般一个成熟的学科都会有国际的学术团体、学会,像APS,ACersS,IEEE等。这些学会一般每年都会有年会,会上一般都会发几个大奖来肯定牛人鼓励后进,找到这样的获奖名单,一个一个地看,也会找到不少已经是牛人或者快要成为牛人的人。对于本专业的牛人,尤其是国际上认可的那些人,要知道他们的名字,更要知道他们为什么成名。用web of science,很容易找到某个人最高引的文章。不管懂不懂先下载下来看看,如果你能从文章里面看出来该文为何高引,你的水平也就很不错了。研究生应当常去的网站:1. 小木虫推荐理由:里边有不少学术科研用得到的资料,且全部为免费的。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推荐理由:堪称中国科学研究的风向标。3. 台湾博硕士论文网推荐理由:有近10万的博士、硕士毕业论文全文可以下载。当然,下载的前提是你得搞到一个台湾身份证号来注册一个帐号。4. 中国学术会议在线推荐理由:大量学术会议征文信息,有的被三大检索收录。——by sikaodelizi05对于文献检索:1. 首先输入你研究方向的关键词(先在中文网上,了解你研究的到底是什么);2. 筛选几篇相关性最大的文章仔细阅读(最好是综述,博士论文);3. 通过上述两步能够基本了解你的研究内容,再进行二次文献检索,对关键词进行重新整理后再次检索(如热休克蛋白,读文献后发现其简称为HSP,此时检索词为热休克蛋白 or HSP);4. 再进行外文的检索,可以先用中文在FMJS翻译后再在pubmed上检索,有主题词时尽量使用主题词检索(相关参见pubmed检索相关内容,推荐使用gopubmed,其分析功能还是很强大的),必要时也要进行二次检索,完善检索词。其他外文数据库也一样。小结:总之文献检索是一项好大的工程,我们要边阅读边检索,通过检索,阅读相关文献,通过阅读文献,再完善检索词,并注意检索入口的把握,一般选用主题词和关键词。对于文献阅读:1. 看题目与摘要,看是否与自己研究内容相关;2. 看前言、讨论;3. 看图表(通过上述三步基本上对文章就大致了解了);4. 最后看方法与结论。小结:对于初读者,一定要认认真真先看几篇综述、博士论文(中文的),再读外文,外文一定要读影响因子高的文章,开始时会很慢,不过一定要坚持,按上述顺序坚持读,慢慢就会发现读文献的速度越来越快了。这是我的小小经验,大家有什么好的经验,欢迎分享,有什么不好的,希望大家多多指正,让我们共同进步。——by lcy_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