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泰国排名最好的10所大学志保

泰国排名最好的10所大学

泰国总共约有168所大学。中国教育部承认其学历的共有89所,以下是泰国排名最好的十所大学。1.玛希隆大学玛希多大学成立于1888年,是一所非营利性的公立高校,位于泰国佛统府(人口范围为50,000-249,999)。玛希隆大学(MU)是经过泰国教育部的正式认可的一所大学(uniRank招生范围:25,000-29,999名学生)男女同校的高等学校。玛希隆大学开设多种课程,如学士学位(即证书,文凭,副学士或基础学位),硕士学位,部分领域的博士学位。2.朱拉隆宫大学朱拉隆宫大学成立于1917年,是一所非营利性的公立高等学校,位于泰国首都曼谷(人口超过5,000,000)。朱拉隆宫大学(CU)是一所非常大的(uniRank招生范围:35,000-39,999名学生)男女同校的高等学校。朱拉隆宫大学(CU)提供课程包括学士学位,硕士学位,部分领域的博士学位课程。3.Kasetsart大学Kasetsart大学成立于1943年,是一所非营利性公立高等教育机构,位于曼谷大都市的郊区(人口超过5,000,000)。Kasetsart大学(KU)正式获得泰国教育部的认可的大学,是一所非常大的学校(uniRank招生范围:超过45,000名学生)。4.宋卡王子大学宋卡王子大学成立于1967年,是一所非盈利的公立高等学校,位于泰国合艾(人口范围为50,000-249,999)的宋卡府。该学校还在普吉岛设有分校。宋卡王子大学是泰国教育部正式认可的高等教育机构,有30,000-34,999名学生。宋卡王子大学(PSU)提供官方认可的高等教育学位课程,如学士学位(即证书,文凭,副学士或基础学位),硕士学位,以及多个学习领域的博士学位。5.清迈大学清迈大学成立于1964年,是一所非营利性的公立高等教育机构,位于泰国清迈的(人口范围为50,000-249,999)。清迈大学(CMU)有35,000-39,999名学生,提供官方认可的高等教育学位课程。6.泰国法政大学泰国法政大学成立于1934年,是一所非营利性公立高等教育机构,位于曼谷。泰国法政大学(TU)经泰国教育部官方认可,学生30,000-34,999名。泰国法政大学(TU)提供官方认可的高等教育学位课程。7.泰国东方大学泰国东方大学(Burapha大学)成立于1955年,是一所非营利性公立高等教育机构,位于春武里府(人口范围为50,000-249,999)。泰国东方大学(BUU)经过泰国教育部的正式认可,有超过45,000名学生。提供官方认可的高等教育学位课程。8.孔敬大学孔敬大学成立于1964年,是一所非营利性的公立高等教育机构,位于泰国孔敬(人口范围为50,000-249,999)。在廊开设有分校。孔敬大学(KKU)经过泰国教育部的正式认可的综合大学(uniRank招生范围:40,000-44,999名学生)。孔敬大学(KKU)提供官方认可的高等教育学位课程,如学士学位(即证书,文凭,副学士或基础学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几个学习领域的博士学位。9.纳瑞宣大学纳瑞宣大学坐落在彭世洛府,以泰国古代英明帝王纳瑞宣大帝的名字命名,成立于1990年。纳瑞宣大学坐落在彭世洛府,以泰国古代英明帝王纳瑞宣大帝的名字命名。成立于1990年,时间虽不长,却已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它是泰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大学之一。纳瑞宣大学专注于培养国际型毕业生,并为地区、国家的发展而创新知识,储备优秀资源。纳瑞宣大学可提供农业学、自然资源、环境科学、职业卫生学、建筑学、牙医学、教育学、工程学、人文、社会学、医药学、护理学、制药学、法学、医疗学和科学等领域内超过58种的大学本科生课程和55种研究生课程。10.泰国诗纳卡琳威洛大学泰国诗纳卡琳威洛大学成立于1949年,是一所非营利性公立高等教育机构,位于泰国曼谷。诗纳卡琳威洛大学(SWU)经过泰国教育部的正式认可的一所大学(uniRank招生范围:25,000-29,999名学生)。诗纳卡琳威洛大学(SWU)提供官方认可的高等教育学位课程。以上是泰国最好的十所大学,您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如果您关注招生,欢迎关注我们,可免费招生招生资源。

泽木

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秋令营“体验中国生活”

人民网曼谷10月28日电(记者孙广勇)10月26日,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联合温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和温州大学附属小学合作举办的2018“汉语桥”东盟国家孔子学院秋令营之“体验中国人的一天”活动拉开了帷幕。本次体验活动围绕“一场户外活动、一餐家常饭、一张照片、一段视频”展开,目的是为了让参加秋令营的泰国学生更好的感受中国人的真实生活,体验中国家庭的日常生活,与中国家庭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提高汉语沟通交流能力。为此本次秋令营的合作单位温州大学附属小学在全校范围开展了遴选活动,为17位营员遴选了17个中国家庭进行结队,以便营员们能够体验到中国人更加真实的一天。活动从当天九点开始,每个中国家庭为了让他们的泰国孩子感受到与众不同的一天,对当天的活动都进行了细致周到的安排。每个家庭的活动安排都各有特色,有的家庭选择带泰国学生去户外,如爬山、踢球、挖番薯等,感受自然之美;有的家庭选择带泰国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如书法、剪纸、包饺子等;有的家庭选择带领泰国学生游览温州的博物馆、文物馆,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多的家庭则是选择带领泰国学生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如逛街、聊天、吃饭等,感受最平凡简单的中国生活。在短短一天的相处中,泰国学生和他们的中国家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一天中他们所体验的中国传统文化、温州历史人文以及中国家庭的和谐幸福生活,将成为这次秋令营最珍贵的回忆。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章毓林表示,这次活动给中泰两国的孩子们带来了很好的国际交流初体验,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中泰交流活动。这次交流活动,一方面把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推荐给了泰国朋友,另一方面中国家庭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泰国文化,是一次非常好的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活动。据悉,本次泰国东方大学2018“汉语桥”东盟国家孔子学院秋令营活动于10月15日正式开营。17名来自泰国东部的中小学生前往浙江温州,开启了为期两周的中华文化之旅。本次秋令营还为营员安排了参观温州博物馆、南戏博物馆、城市规划馆,品尝温州当地“天一角”美食,体验温州米塑、夹缬印染、陶瓷制作、中国茶文化等项目。

老球迷

最新公布,2018年上半年获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你符合报考条件吗

近日,2018年上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名单公布,教育部批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合作举办航空工程(航空制造)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东北大学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湖南师范大学与美国特拉华大学合作举办学科教学(英语)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等2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详细名单如下:大连理工大学与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本科东北大学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 硕士河北工业大学与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合作办学教育项目 本科湖南师范大学与美国特拉华大学合作举办学科教学(英语)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 硕士湖南文理学院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普韦布洛分校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本科邵阳学院与美国罗文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本科江西理工大学与加拿大劳伦森大学合作举办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本科江西师范大学与美国海波特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本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合作举办航空工程(航空制造)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 硕士淮阴工学院与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物流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本科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与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卡本代尔分校合作举办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本科长春中医药大学与韩国大邱韩医大学合作举办生物制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本科长春理工大学与韩国大邱大学合作举办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本科重庆科技学院与芬兰哈格-赫利尔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本科河南理工大学与韩国釜山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本科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与英国高地与群岛大学合作举办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本科河南师范大学与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合作举办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本科河南中医药大学与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合作举办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本科河南科技大学与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合作举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本科中国美术学院与法国南特大西洋设计学校合作举办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项目 硕士温州医科大学与泰国东方大学合作举办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项目 硕士浙江科技学院与法国赛尔齐蓬多瓦兹大学合作举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本科以上是22个教育部批准的2018年上半年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名单,截止到目前为止,中外合作办学的地域分布相对集中在上海、北京、江苏、广东、山东等地,一般是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合作对象一般是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英国等经济和教育发达的国家。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才适合中外合作办学呢?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职业追求的学生,这类学生在高考之前就已经下定决定,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一定要进入类似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这类中外合资的学校,完成国内留学。高考偶然发挥失常,但是学习功底还是很强悍的,有自己明确的职业规划和目标,四年之后想要回到名校之巅,一般这类学生入学之后,成绩依旧优秀,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良好,延续高中学霸风格。自主能力很强,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坚持初心。一般这种比较好的合资类学校的学习紧张程度会高于国内的一般高校,所以这就对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抗压能力要求很高。英语基础要不错,尤其是英语口语,一般中外合作的大学招生会有英语最低分的限制,这种限制就是为了保证英语水平比较低的学生没有办法完成学业,一般这种大学会采用3+1的模式,也就是境内3年,境外一年,如果英语比较差,就要慎重选择这种中外合作办学。自律性强,有一定的规则意识。中外合作大学会出现不少中国和外国学生、老师混合学习和教学的情况,很容易产生因为文化和理念不同而引发的矛盾,这时自律性强的学生无疑更能适应高中到大学的过渡。善于利用资源,接受新生事物和新环境。中外合作的大学必须要能都独立自主的适应大学不同的环境和文化生活,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对资源的分析判断,改变高中长期以来循规蹈矩的固有模式。其实,我们不能简单的以考取中外合作大学的学位为主要目的,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从中收获更多有益于个人长期未来发展的事物,这才是教育的本质,你觉得呢?

肥女孩

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举行揭牌十周年庆典

中国侨网9月17日电 据泰国头条新闻报道,日前,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孔院”)揭牌十周年庆典在东方大学人文学院礼堂举办。2006年4月,经中国国家汉办批准,孔院由中国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和泰国东方大学合作共建。2009年9月15日,泰国公主玛哈扎克里·诗琳通为孔院揭牌。泰国东方大学校长瓦查琳·卡沙拉,中国驻泰大使馆教育组宋若云,温州医科大学程锦国分别在庆典上致辞,表达了对孔院10年来工作的肯定,并给予了美好的祝愿。希望孔院继续以语言教学和文化交流为纽带,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和东部经济走廊建设,做中泰两国增进友谊的桥梁、合作共赢的推进器,为推动世界文明互鉴智慧添砖加瓦。10年来,孔院围绕汉语教学、中泰文化交流、特色发展、服务社区和加强区域协作五大主要板块,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中国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泰国国家电视台、泰国SVTV电视台等中泰媒体都曾对孔院的工作给予了关注和报道。作为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区域中唯一的一所孔子学院,孔院在积极服务泰东学校汉语教学基础上,携手泰国东部各府侨团各方力量等,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和泰国东部经济走廊(EEC)建设,为当地汉语教学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严依君)

虞梅

这六所985大学的小语种实力强劲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1898年,北京大学的直接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成立伊始,京师大学堂即开设英、法、德、俄、日5个语种的课程。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于1999年6月由英语语言文学系、东方语言文学系、西方语言文学系、俄语语言文学系四个系组建而成,现下设英语语言文学系、俄语语言文学系、法语语言文学系、德语语言文学系、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语言文学系、阿拉伯语语言文化系、日语语言文化系、南亚学系、东南亚语言文化系、西亚语言文化系、朝鲜(韩国)语言文化系、亚非语言文化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研究所、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等15个系所中心;拥有英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阿拉伯语、蒙古语、朝鲜语、越南语、泰国语、缅甸语、印尼语、菲律宾语、印地语、梵巴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来语等20个本科语种专业。与元培学院、历史系共建有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与元培学院、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开设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外国考古方向。学院共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学院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印度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亚非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学院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和“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以及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南亚语种群、东西亚语种群等4个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在学院所属的12系2所1个中心,除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研究所只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只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外,其他各系均招收本科、硕士、博士等各个层次的学生。在2017年底公布的第四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北大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前三次均为第一名的基础上,此次评估获得A+,显示出扎实的学科力量。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1997年10月,前身为1919年10月成立的南开大学文学院英文系。学院现设英语系、日语系、俄语系、法语系、德语系、翻译系、西葡意语系(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和公共英语教学部7系1部。开设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德语、翻译、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9个专业。建立语言学研究中心、外国文学研究中心、翻译学研究中心、东亚文化研究中心、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跨文化与区域国别研究中心7个科研中心。此外,还设有南开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南开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中心和南开大学外语考试中心。学院具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英语、俄语、日语具有二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英语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大学英语”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外国语言文学”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建于1993年6月,其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的俄语专修科;1960年成立外文系。1979年英、日、俄三个专业成为教育部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学院现有英语、日语、俄语、朝鲜语、西班牙语5个本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朝鲜·韩国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6个硕士点及日语语言文学博士点。200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成为开展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教育单位,相继获得授权培养日汉笔译、日汉口译、英汉口译、俄汉口译、朝汉口译方向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日本语言文学系是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和吉林省重点学科,拥有日语语言文学博士点,是我国近400所设有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校中仅有的5个博士点之一;朝语专业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自复旦公学1905年建立伊始,即开设了英语班和法语班,1949年8月,同济大学德语系并入复旦,外文系开设了英语语言文学和德语语言文学两个专业,随后又增设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同时开设英、法、德、俄、日五个语种的公共外语课程。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上海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震旦大学及浙江大学等近十所院校的英文专业全部或部分并入我系,复旦大学外文系开始成为长江以南地区师资力量最强的一个英语教育基地。复旦外文学院目前下设七个系:英文系,法文系,德文系,日文系,俄文系,韩文系,翻译系,同时还设有学术研究机构:语言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法语国家研究所,北欧文学研究所,双语词典编纂研究室和莎士比亚研究室。外文学院的每个系都设有硕士点,并设有“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个博士点和一个“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外文学院现在已经是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同济外语以德文创业。1907年秋,德国军医埃里希·宝隆创设“同济德文医学堂”。学堂始创,便设医学与德文两科。这也便是同济外语的根基所在。20世纪90年代起,先后开设英语、日语专业;1998年,外国语学院成立。从此,同济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走上了全面繁荣的发展道路。目前,学院设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德语、英语、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英语、德语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从学术型学位到专业型学位健全的外语学科培养体系,研究方向涵盖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和国别研究等,展现出基础实力雄厚、特色方向凸显的学科布局。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是武汉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建校初期的方言学堂,也是目前我国中部地区综合性大学中外语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外语学院之一。学院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设有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翻译学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及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翻译学、翻译硕士(MTI)等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开设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和翻译6个本科专业,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学院有法语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湖北省外国语言文学重点学科和法语特色学科。学院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拥有 “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大国文化心态研究”,“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世界历史整体发展中的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研究”。设有英语语言文学系、俄语语言文学系、法语语言文学系、德语语言文学系、日语语言文学系、翻译系和大学英语教学部;建有外国语言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翻译研究所、区域与国别研究所、武汉大学编译中心、亚中创新教育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以及武汉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文化中心文化传播机构。法国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国别研究重点基地。中法人文交流研究中心、非洲研究中心和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备案研究机构。学院每年举办2--3届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为国内各大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供翻译服务,受到社会各方好评。

柜里孩

推进务实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风从东方来——国际人士谈一带一路合作)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全景。在肯尼亚的阿伯戴尔地区,中肯两国研究人员在进行水质监测。  本报记者 吕 强摄 共建一带一路助力泰国经济科技发展(泰国)索拉尼·信拉探共建“一带一路”为泰国分享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开辟了新渠道,为泰国经济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泰中一家亲”,泰中两国友好关系源远流长。自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泰中两国进一步加强了各个领域的合作。在科技创新领域,共建“一带一路”为泰国分享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开辟了新渠道,为泰国经济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多次访问过中国,对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进步印象深刻。我曾去贵州参观中国“天眼”,它是世界上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充分体现了中国高新技术创新能力;我还在深圳参观了许多科技公司,深圳在科技创新领域呈现出的勃勃生机令人赞叹;最近,我刚参观了上海科技馆,深感中国在科技领域投入之大以及科技给民众生活带来的便利。泰中两国近年来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2017年,武汉大学、泰国科技部地理空间信息与技术发展局、泰国东方大学就合作开展诗琳通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双硕士学位项目签署合作备忘录。该项目从2018年开始招生,可以帮助泰国及东南亚周边国家培养高水平国际化科研人才。2017年12月,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揭牌成立。泰方高度重视与中国政府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诗琳通公主曾多次走访中国科学院,极大地带动了泰中两国在微生物技术、轨道交通运输、等离子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及技术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曼谷创新合作中心的成立为泰国分享中国科技创新成果提供了更多便利,标志着泰中共建“一带一路”踏上新征程。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泰国科技发展署成为“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的共同发起者之一。泰中科技合作重点关注共建联合实验室、科学园区合作以及技术转移等方面。这次论坛将进一步拓宽泰中两国科技合作,并将推动泰国和其他国家共创未来。近年来,泰国政府提出“泰国4.0”计划,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发展高附加值产业,促进泰国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国家竞争力。“泰国4.0”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泰中双方一致同意对接各自发展战略,将基础设施、产业集群、电子信息通信技术、数字经济、科技和能源列为未来双方经贸合作重点领域。共建“一带一路”助力泰国经济科技发展,持续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作者为泰国科技部常务次长,本报驻泰国记者林芮采访整理)非中科研合作体现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目标(肯尼亚)罗伯特·吉图鲁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国为非洲乃至世界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非洲国家期待分享中国科技发展成果,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1999年,我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到武汉大学生物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3年留学生活里,我和中国科研人员一同埋头科学研究,建立了牢固友谊。中国科研人员对科学研究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互相尊重、守时尽责的优秀品格,深深影响了我。我所在的联合科研小组,在肯尼亚和中国均发现了新的植物物种。2013年,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在肯尼亚乔莫·肯雅塔农业科技大学建立。作为创立人员之一,我见证了多年来非中科研合作给非洲带来的发展动力。令人欣喜的是,迄今已有近150名非洲青年学者通过研究中心的项目获得中国科学院全额研究生奖学金,正如我20年前一样。非中友好情谊在一代代科研人员之间传承。2018年11月,我参加了“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成立大会,这对中国和非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科研合作具有里程碑意义。正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非中科研人员一起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传染病研究与控制、灾害管理与预警等多个合作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中国科研人员不仅在非洲传授科学知识,还帮助资源贫乏的农村地区民众增加收入。在肯尼亚东部干旱地区马瓜尼,中国科研人员经过分析当地人洁牙用的“牙刷树”十数樟的化学成分,提取制成了一种新的牙膏产品。这一科研成果带动当地居民大量种植该作物,取得经济效益,提高了民众的收入。非中科研合作有助于消除非洲大陆的疾病和贫困,促进非洲发展。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国为非洲乃至世界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日前成功举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开创了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习近平主席在论坛上宣布,中国将继续实施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同各方一道推进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四大举措。这让我们信心倍增。非洲国家期待分享中国科技发展成果,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中国科研人员不远万里来到非洲,和我们并肩开展科学研究。他们的精神让我们由衷钦佩。最近,我出席了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马达加斯加办公室的启用仪式。在那里,我听到当地一名大学生创作的诗歌。诗中这样写道:远道而来的朋友,不辞辛苦与我们一起翻山越岭/不畏艰险在崎岖山谷中探索,只为保护多样的生物世界/不论年龄,不论肤色,齐为地球上的后代探寻良方/听那崭新的实验室轻声地吟唱,仿佛是演奏一曲欢迎远方中国朋友清新的歌。这首诗歌洋溢着非洲民众对中国科研人员坚韧毅力和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研究中心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的感激之情。听到这首诗歌时,很多中国和非洲科研人员都深受感动。在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非中研究人员这么多年的艰苦努力得到了广大非洲民众的认可。现在,我和远离家乡的中国科研人员依然在一起并肩奋斗,为中国和非洲的科学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非中科研合作体现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目标,即为全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而携手合作。(作者为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非方主任,本报驻南非记者吕强书面采访整理)智中天文合作体现丝路精神(智利)吉多·加拉伊智中天文学家跨越南北半球的合作,生动反映了两国在天文领域的密切关系。智中天文合作体现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智利与中国的关系友好密切,曾在南美国家中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第一个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等。今年3月初,智中自贸升级协定正式生效,成为拉美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一大亮点。智中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在科技尤其是天文领域的合作也是亮点纷呈。2012年,智中两国签订了科技合作协定。次年10月,双方合作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简称南美天文研究中心)。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拥有全世界绝佳的天文观测条件,与中国开展合作,有助于实现昼夜不间断观测以及观测成果的交流整合与互补。以南美天文研究中心为依托,智中在天文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中心促成学者、专家互访及合作研究,协助建立围绕特定科研课题的合作研究团队,并开展了多项合作项目。2016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学签订协议,在智利北部合作建设天文观测基地。如今,文特峰观测台站正在建设中。此外,南美天文研究中心与智利国家科学委员会合作启动了“中智天文博士后”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招收人才。该项目目前已成为国际品牌,在学术界赢得了良好声誉。我本人的科研项目就有来自中国的博士后人才的参与,合作愉快而有成效。2016年,作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在智利的代表,南美天文研究中心被智利政府授予“国际科研组织”的地位。这样,中国在智利建设天文观测基地,就可享受到智利政府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智中天文学家跨越南北半球的合作,生动反映了两国在天文领域的密切关系。智中天文合作体现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宣布了多项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科技合作的计划。智利大学成为“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的共同发起者之一。此次论坛将推动智中科技合作再上台阶。(作者为智利大学天文系副主任,本报驻巴西记者陈效卫书面采访整理)为南亚国家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合作平台(尼泊尔)比诺德·达瓦迪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以加德满都科教中心为依托,中国和南亚的科研合作取得了很多重要成就。这种合作恰恰体现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共同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尼泊尔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多变,地震频发。尼泊尔对国土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研究相对滞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尼泊尔寻求科教合作提供了机遇和平台。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尼中科教合作驶入快车道。2015年8月,中国科学院与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合作建立加德满都科教中心,联合周边国家的科研机构,重点围绕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地质灾害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中国帮助尼泊尔培养了一大批科研人员,极大地提升了尼泊尔的科学研究水平,使尼泊尔在相关科研领域逐渐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我在中国科学院攻读了博士学位。学习研究过程中,中国科学家严谨治学的态度让我受益匪浅。2016年,我进入加德满都科教中心工作。作为科教中心副主任,我见证了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尼中科教合作的快速发展。从2016年开始,加德满都科教中心联合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所招收尼泊尔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科教中心还在特里布文大学设立优秀硕士奖学金,鼓励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并每年为青年科学家提供各种培训。特里布文大学作为首批成员单位加入了“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这对尼泊尔在科研领域参与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以加德满都科教中心为依托,中国和南亚的科研合作取得了很多重要成就。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科学家分别与中国科学家合作,组织开展了10多次联合科学考察,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时,中国派出地震灾害调查评估组,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决策依据;2016年,科教中心组织喜马拉雅山安娜普纳地区综合野外科学考察,推动了季风—植被—环境综合监测断面建设……借助加德满都科教中心的平台,中国联合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科教力量,致力于更好地为南亚区域发展提供支持。这种合作恰恰体现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共同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宣布了一系列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科技合作的计划,反映了中国与各国共同分享创新成果的意愿,这将为尼泊尔等南亚国家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合作平台。(作者为加德满都科教中心尼方副主任,本报驻印度记者苑基荣书面采访整理)斯中科教合作推动斯里兰卡科研向前沿领域迈进(斯里兰卡)迪拉克·普利亚达莎纳·多瓦姆佩·加马格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与会各方就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朝着更高质量方向发展达成共识,这将为斯里兰卡乃至整个南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斯里兰卡位于印度洋东西交通的“十字路口”,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斯中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斯里兰卡是南亚最早支持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之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斯里兰卡提供了发展机遇,推动斯里兰卡经济快速发展。2015年,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和斯里兰卡在科伦坡合作建立了中—斯联合科教中心。我有幸参与了中心的创建和发展过程,见证了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在科教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斯里兰卡处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流交换强烈的地带,是南亚季风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海洋气象灾害频发。由于斯里兰卡科研人才不足,缺乏较为成熟的季风气候预报系统,在海洋灾害面前显得十分脆弱。因此,斯里兰卡对科教合作有着强烈需求。以中—斯联合科教中心为依托,斯中两国的科技合作近年来取得了巨大进展。两国合作在斯里兰卡南部近岸建立了海洋环境实时观测网,为斯里兰卡近岸海洋灾害成因研究、气象预报以及航运保障提供支持。此外,斯中两国科学家合作建立了斯里兰卡海洋气象预报系统,用于斯里兰卡海洋渔业捕捞和防灾减灾,受到斯里兰卡渔业部门的广泛认可。更多的合作项目还在陆续展开。从2016年开始,中—斯联合科教中心开始联合中国大学和研究所招收斯里兰卡留学生。中国为斯里兰卡成功培养了一批科研人员。其中一部分已经学成回国,正在斯里兰卡的科教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2018年6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首位斯里兰卡硕士留学生马杜萨卡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被中—斯联合科教中心和卢胡纳大学共同聘请为高级技术人员。斯中科教合作推动斯里兰卡科研向前沿领域迈进,而这正是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与会各方就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朝着更高质量方向发展达成共识,这将为斯里兰卡乃至整个南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作者为中—斯联合科教中心斯方主任,本报驻印度记者苑基荣书面采访整理)制图:张芳曼

马可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泰国格乐大学17位硕博导师入职!

2020年10月20日下午,泰国格乐大学硕博导师聘任仪式隆重举行。本次聘任仪式采取云端远程会议模式,主会场设在泰国格乐大学,共有17位硕博导师参加了本次聘任仪式。格乐大学出席本次仪式的领导有校长杨金泉教授、国际学院副院长谢森博士、教育管理系主任谢宗顺博士、林毓芝博士等领导和老师。本次的聘任仪式从观看格乐大学宣传片开始,通过一段视频资料,大家看到了格乐大学的历史和现状,更看到了格乐大学迸发出的勃勃生机。首先,格乐大学杨金泉校长做了精彩的致辞。杨校长代表格乐大学全体师生对诸位优秀的导师加入格乐大学师资队伍,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杨校长向各位导师介绍了格乐大学的基本情况。格乐大学成立于1952年,如今已经走过了68个春秋。68年来,格乐历经沧桑和坎坷,也收获了荣誉和成功。从泰国第一所开展英文教育的大学,到如今桃李满天下的综合性大学,格乐大学走过了很长一段路。泰国格乐大学是政府批准成立的第一所私立大学,在泰国私立院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的5月份,泰国政府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与创新部重点选拔了7所全泰王国特级科研研究性大学作为科研示范单位,其中有6所大学都是和玛希隆大学齐名的国立大学,全泰王国所有私立院校中,只有泰国格乐大学入围并获得政府科研基金支持。这是对泰国政府教育机构对格乐大学的肯定与支持,更是对格乐大学的发展寄予了无限的期待和厚望。格乐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谢森博士格乐大学国际学院主管教学、行政工作的副院长谢森也进行了精彩的致辞。谢森博士表示这么多优秀老师加入格乐大学,是国际学院的荣幸。诸位导师的倾情加盟,一定会为格乐大学课程发展、学术科研、学科建设注入强大的动力,为中国-东盟人才的发展贡献力量。随后,谢森院长向诸位导师介绍了国际学院的教学和管理等情况。格乐大学是泰国第一所实现英语授课的大学,也是泰国第一所完美呈现“西式教学、中式服务”,为中国学生量身定制,将中式服务贯彻到底的大学。正因如此,格乐大学才能在短短2年的时间内,获得了数千位学生和家长的信赖,才能在中国数百所高校进行了项目合作。中央美术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王铁中央美术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铁教授也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王教授代表受聘老师表示今天成为很好的伙伴,将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出成果和经验,共同探索,热爱学术,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作用,中泰携手,让未来的路更宽广。格乐大学在读博士侯立斌同学也参加了本次会议,他代表格乐大学学生欢迎诸位老师加入格乐大学!相信来自全国各地名校名师加盟,会使格乐大学在国际学术地位上如虎添翼、迈向新高度,期盼疫情早日结束,各位导师相聚在泰国,共同论究学术、阐求真知。之后谢宗顺主任致辞并对教育管理专业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表示很高兴各位加入硕博导师的阵容,未来大家在一起一定能激发出更多概念和想法。格乐大学艺术系林毓芝老师也发表了讲话,她也非常期待与各位导师在艺术领域切磋和学习,共同为学生培养做出成绩。17位受聘老师也纷纷发表了就职演说,大家都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必将倾其所有,将自己专业知识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广大学子,承担起教师的责任,努力提升教学水平,积极参与学术推广,促进中国与泰国的教育交流。导师们都热切地盼望早日相聚格乐大学,期待与格乐大学一起迎接挑战,共同进步。格乐大学国际学院谢森副院长宣读了本次本次聘任导师的任命书,此次格乐大学聘任各领域共计17位硕博导师,他们分别是:金卓设计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产业融合设计战略、设计教育及理论主要发表和成就: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本科教改科研立项《艺术设计项目教学与工作室群组实践整合研究》,主 持 人意大利萨兰托国际艺术大赛装饰设计金奖一种广告媒体箱发明专利2020.9北大核心《电影评介》2019.3软件著作权《电子商务用广告媒介软件》 国家版权局 合著第一吴晓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教授主要发表和成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级科研项目三项出版专著有《战国官名新探》《文心之寄》《邹鲁》《战国书法研究》等,参与编写书法教材五种。《苏东坡词选抄》等书法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百名博士书法巡展”。八十余篇论文发表于《中国书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美术观察》《美术与设计》《古文字论坛》《中国历史文物》《中国美术教育》《书画世界》《文化遗产》等刊物。部分书法作品被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和石家庄美术馆等艺术机构收藏。侯冠华建筑学方向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用户体验设计、包容心设计研究主要发表和成就:主持Autodesk用户体验测评项目,2018-2019,验收合格,成果全球发布。包容性视角下无障碍交互设计研究(17YJC760015),2017-2020,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部级神经科学视角下的无障碍交互设计关键共性技术研究(LGF18G010001),2017-2020,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省部级Larger Chinese Text Spacing and Size: Effects on Older Users’ Experience,Ageing & society,2020,SSCI,第一作者书籍互动体验设计对学龄前儿童阅读的影响,国家图书馆学刊,2019,SSCI,第一作者卢国英景观学、设计学方向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传达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包容性设计研究主要发表和成就:出版教材2本:标志设计、POP广告设计等,第一作者提升用户信息搜寻与知识共享情感体验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18YJCZH114),2018-2021,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部级基于包容性设计理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2017-2019,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省部级Effects of Semantic Congruence on Sign Identification: An ERP Study,Human factors: the journal of the 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society,2020,SSCI,第一作者The influence of design proposal viewing strategy: design aesthetics and professional backgroun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ecation,2018,SCI,通讯作者高迎刚博士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发表和成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文化转型中的现代中国文艺美学理论进程》负责人,项目批准号:15JJD75001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文艺理论建设与文艺批评研究》,子课题“中国古代优秀的文艺思想在新时期文艺理论中的现时代转化”负责人,项目批准号:12&ZD013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文化服务类PPP项目的规范运作问题研究》负责人,项目批准号:19BJCJ54《城市文化品牌塑造原则与路径探析》,《艺术百家》2019年第6期《故园之恋——王国维学术转向之过程及原因考辨 》,山东文艺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孙细明博士后,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战略管理等主要发表和成就:Evaluation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City Based on Entropy and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In Case of Dangyang in Hubei Province,Engineering(美国),Volume 5,Number 2,February 2013,ISSN 1947-3931湖北省高校智库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经济,2019(03):174-177.管理信息系统,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012012.01--2014.09 湖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研究,湖北省科技厅,项目负责人(项目编号:2011DEA013)2019.7-2022.7 武汉云晶飞光纤材料有限公司校企技术合作项目,项目编号:X011777李建臣二级教授,天津大学博士主要发表和成就:教育部田径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负责人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9篇“田径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获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方法手段创新,追求团队卓越表现”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备战奥运会田径耐力项目科技攻关与服务” “铅球运动员运动学与动力学系统诊断与效益反馈”等4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出版《田径运动教程》、《冬奥会推动北京建设世界体育城市研究》《青少年功能性体能训练指导丛书》等专著与教材28部现负责国家体育总局田径备战东京奥运会科技攻关服务课题等研究任务郝凝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博士(后)、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博导研究方向:产品设计方法与战略研究;硕导研究方向:文创产品设计。主要发表和成就:于2013年开设了中国首个文创产品设计专业、在2018年创立中央美术学院首个产品设计博士方向,曾在恭王府举办文创产品个展、为圆明园开发文创产品编著专著3本、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担任国家社科基金《中外设计及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课题负责人、省部级科研《产品情感化设计》课题负责人获国际奖项1个、国家级奖项2个、省部级奖项3个、四门课程获得中央美术学院优秀课程奖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1项设计的国家项目——奥运景观设施,包括:鸟巢和水立方间龙形水系景观带、公共座椅、路灯、垃圾桶、直饮水、电话亭、树木护栏等,已经生产并投入使用宋欣伟韩国国民大学 TED 研究生院博士研究方向:生活方式设计主要发表和成就:独立举办大型教育论坛 3 次(全国范围)、独立举行室内设计大赛 1 次(全国范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级研究类课程研修班,先后培养学生 5000 余人设计作品:长春雅客小镇文化主题酒店设计项目 2018、北京和家宾馆主题酒店设计项目 2019、济南西成商务艺术酒店设计项目 2020参编《室内设计资料集—3 室外篇》 中国建工出版社论文“福建闽东地区传统民居空间特点探究---以福建屏南县忠洋村韦氏老宅为例” (韩国展览展示学会韩国国家核心期刊发表 2019 年 6 月)宋 杨匈牙利PECS大学博士主要发表和成就:2008年北京奥运水上竞技项目场馆主体景观设计者2018年度入选浙江省“南太湖精英计划”领军人物,获政府专项资助作品先后入选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至今任教二十余年,出版专著、教材十余册、译著十余册。2019年获得国家首批省级一流课程认定,获得首批省级十三五规划新思维教材认定。周艳芳博士、院长研究学科(从事专业):设计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工艺美术)主要发表和成就:漆画作品《雀语繁生》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入选文化部、中国美协,2009.12论文《虚拟仿真技术在高效景观设计教学中的应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二等奖2018年,本人排名第一黑龙江冰雪文化意识形态下的漆艺产业发展研究,省艺术规划(重点项目),201701-201812乡村振兴战略下东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BMZ087,202001-202212国家艺术基金初评专家,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智英教育学博士、博士后主要发表和成就:关成华、 黄荣怀 主编. 2020 中国未来教育研究院报告:教育、 技术与社会发展[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即将出版.陈丽 主编. 中国教育改革开放 40 年:终身教育卷[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智英 主编. 中国教育改革热点透析[M]. 丹麦:River Publisher, 2018. [英文]2020 年 2020 年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课题“面向新工科人才培养的 AI+STEM 课程设计与实施”2017 年 2017 年教育部新工科重点课题“面向‘互联网+教育’ 创新设计方法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王铁中央美术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主要发表和成就:全国室内建筑师资格考试培训教材(2、3酒店、餐饮空间)(2、4商业空间)王 铁编室内建筑师培训考试教材上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互动交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3年8月ISBN-978-112-15797-6 字数:740千字,王铁主编 课题组长湘南民居印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2年10月ISBN-978-7-5170-1780-2 字数:400千字 王铁主编、课题组长《室内建筑空间创造》王铁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6,ISBN-7-5381-4375-0 字数198千字王华民医学博士,教授研究领域:感染免疫、真菌分子生物学主要发表和成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它课题等21项发表科研论文53篇(其中SCI收录8篇)主编教材9部,参编10部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省级与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优秀课程奖等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通讯评审专家徐志华博士后学科专业:艺术(环境艺术设计理论、公共艺术、碑刻史研究)主要发表和成就: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环境陶艺研究,编号:2017M621804。(结项)主持: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项目:环境艺术价值论,编号:2018YS 2718外观设计专利:花瓶(紫藤),专利号ZL201330112725.6《碑刻莲花纹变迁探析》,民艺,2020年第4期,核心专著:环境艺术价值论,河海大学出版社,2020、9刘 凯博士、副教授研究领域:艺术史主要发表和成就:主持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民族文化融合视阈下的元代艺术风格演变研究”(17FYS018)参与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青年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戏曲文物价值与戏曲传播价值研究》;《中国画院史·元代》,安徽教育出版社,2020年《元代民族文化融合与绘画风格变迁》发表于《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元代少数民族画家群体研究》发表于《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0年第1期谷莉博士后、教授研究领域:视觉传达设计、设计理论、中国美术考古、艺术设计史主要发表和成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传统装饰纹样海上丝绸之路传播研究》 2020年度著作《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获2018江苏省教育优秀教育成果(哲学社会科学类)优秀成果三等奖关于中国元素在西方现代设计应用中的思考(论文)2019东方设计论坛国际研讨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19.9主编:《装饰图案设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3《明清对外文化交流对瓷器花卉装饰纹样的影响》,《中国陶瓷》,核心,2017.11如果说科研实力是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体现,那么教师的水平和实力,更是一个学校的最好名片。格乐大学以贴心的中式服务、严谨的教学管理、强大的师资团队建设,向世界递出闪亮的名片!回眸昨日风雨,感恩有你,不负相遇;携手迎接明天,期待有你,一路同行!

四川外国语大学12名本科优秀毕业生风采展:保研综测第一,发论文……

今天,我们要向大家继续展示四川外国语大学12名本科优秀毕业生,一起来看看吧~1、刘辉远国际关系学院2016级英语专业本科生,连续四年获得校级奖学金,综合成绩名列前茅。曾担任班长,并长期任年级总班长,大三时担任国际关系学院团总支副书记。2018年代表学校获得了“舞动中国”全国排舞锦标赛规定曲目特等奖。2、何国锐国际关系学院2016级国际政治本科生。大一担任项目负责人,组织完成《中欧国际人才培养体系研究》。2018年8月,代表学校赴韩国参加“中日韩青年论坛”,获得了“最佳代表奖”。曾连续三个学年综合测评、学科成绩测评位于学院前3%。提前一年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并以“优秀”成绩通过答辩。2019年10月,毕业论文入选“海南大学首届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学术论坛”,并在分会场发言。3、苏梦2016级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编导班班长,卓越班成员,现已保送至上海大学。曾获校级一等奖学金2次,二等奖学金1次,国家励志奖学金1次,第十五届“挑战杯”论文大赛校赛三等奖。大学期间,多次参与重庆青年电影展的策展工作,曾在重庆电视台、新东方等单位实习。连续两年获得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和“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2020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生”、“重庆市优秀毕业生”。4、潘紫菱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生,中共党员,广电班班长、新传卓越班成员,现已保送至中国传媒大学。曾获国家奖学金1次,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4次。专业成绩第1、综测评第1、保研综测年级第1。她以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发表于国刊《新媒体研究》2019年第10期。在2019年获第三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重庆赛区演讲比赛二等奖。曾两年获得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2018年获校级“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2019年获校级“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生”、“重庆市优秀毕业生”。5、杨喻婷2016级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本科生,中共党员,新闻班班长。曾获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4次,校级三好学生3次,校级优秀学生干部2次。大学四年综合测评第一,专业成绩第三。2017年获得全国啦啦操锦标赛第一名,2019年获得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第一名。2020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生”、“重庆市优秀毕业生”。6、郑一然商务英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2016级本科生,预备党员,专业排名年级第一,英语专业四级90分,已获得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研究生推免资格。作为预备党员,积极参加学校、院系党建活动;乐于钻研,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市级立项,曾获得国际级奖项2项,国家级奖项7项,省级奖项8项。曾担任BEFOC英语社社长、模联协会副会长等职位。7、叶成娟商务英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2016级本科生,担任过班长、生活委员和心理委员等职位。积极参加院系元旦晚会舞蹈表演,校运动会,辩论赛等综合活动。曾获得过“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团员”称号,获得过省市级一等奖两项、院级奖项两项,同时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级奖学金。曾参与包含国家级和省市级等十余项志愿者活动。8、周婧商务英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2016级本科生,中共党员,曾连任班级生活委员。获得过国家级奖项一项,省市级奖项两项,连续四年获得校级“三好学生”称号并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曾多次参加国家级、省市级和校级志愿者活动。同时活跃于校排舞比赛、校排球比赛、校运动会、院系元旦晚会等活动。9、刘屹萍东方语学院2016级阿拉伯语专业本科生,现已保研至上海外国语大学。专业成绩和综合成绩均在学院名列前茅,曾两次获得校级奖学金;大三获得留基委公派名额前往约旦留学一年,回国后参加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夏令营,并获得阿英汉口译组合“优秀营员”的称号。积极参加校级外语晚会、运动会、元旦晚会,院系实践周和各类社团活动。曾在川外图书馆从事一年的志愿服务。10、吴娇东方语学院2016级泰语专业本科生,曾两次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一次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三等奖、一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国家公派留学名额,赴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交换学习 10 个月。积极参加院文化论坛、校运动会及元旦晚会等。曾作为泰语陪同翻译带领泰国同学和老师参观重庆高校,假期期间多次进入公司实习并在社区从事志愿者工作。11、牟韵菲翻译学院2016级本科生,1班班长,曾任四川外国语大学口译协会会长,现已保研至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2018年通过奖学金交换项目赴UBC学习交流一学期;曾多次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在英语综合技能大赛口译比赛中曾获得一等奖。多次作为志愿者参加大型活动以及口译实践,曾在2018年智博会中担任志愿者组长,获得过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大学成人组全国二等奖。在2019年智博会期间负责口译工作,在2019年上海合作组织地方领导人会晤中担任志愿者。12、张议月教育学院2016级教育学专业本科生,中共党员,现已保送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学专业。大学连续四年专业成绩排名第一,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并连续四年获得校级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以项目主持人身份组建过“宝食儿童食育工作室”团队。大学期间她被评为“重庆市三好学生”和“重庆市志愿服务先进个人”,毕业后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曾任校大学生艺术团舞蹈分团学生团长,在校Chilli啦啦操队活跃,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奖项,2017年被评为“重庆市2015-2017学年度文艺标兵”。愿你们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不畏风雨、勇攀高峰,奔向无限可能。来源:四川外国语大学 素材来源:学生处 编辑:陈欣然 责编:于丹丹审核:熊鹰

乱马

优秀高校推荐之——温州大学

温州大学是浙南闽北赣东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的温州。学校环境优美,学校由温州师范学院(创办于1956年)和原温州大学(创办于1984年)于2004年合并组建而成,历经“两校合并、七校融合”的沿革变迁,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33年创建的温州师范学校。温州大学现已形成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并举的办学格局;学科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个门类。设有19个学院,举办瓯江学院(独立学院)。“教师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办学特色显著,“工程教育”“文理基础教育”“华侨教育”优势逐步凸显。现有茶山和学院路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983.86亩;校舍面积100.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2亿元;校本部馆藏纸质图书202.06万册,电子图书约184.35万册,各类中外文电子期刊和资料数据库93个。拥有双聘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一批高层次人才。现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2017年被列为浙江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化学、中国语言文学为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电气工程、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机械工程、生态学、土木工程为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根据ESI数据库(2019年9月),学校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ESI国内高校排名第145位、省内高校排名第8位。根据《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8-2019),学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位居全国研究生培养高校的前35%。学校在招43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师范专业认证1个,省级重点(建设)和优势、特色(国际化)专业37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学校拥有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5项,浙江省专利优秀奖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46项、优秀奖1项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21项。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具备招收港澳台侨本科、硕士学生的资格,是国务院侨办首批华文教育基地,是首批“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工程”单位。迄今学校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114所院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肯恩大学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与泰国东方大学合作举办孔子学院,与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锡耶纳大学合作创办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与俄罗斯联邦萨马拉国立研究大学、加拿大北哥伦比亚大学、韩国全南大学、群山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生。

其视颠颠

浙江省教育厅公示2020年中外合作办学名单,新增/取消哪些项目?

浙江省教育厅官网公示《2020年浙江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一览表》,包括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6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48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对比发现,新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圣光机联合学院、浙江海洋大学比萨海洋研究生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东部理工数据科学与传播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高中教育* 高等教育新增项目:1、温州医科大学与韩国全南国立大学合作举办药学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项目;2、温州医科大学与泰国东方大学合作举办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项目;3、中国美术学院与法国南特大西洋设计学校合作举办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项目;4、浙江理工大学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5、浙江理工大学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合作举办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6、浙江财经大学与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应用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项目;7、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与美国西新英格兰大学合作举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8、宁波工程学院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9、浙江科技学院与法国赛尔齐蓬多瓦兹大学合作举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10、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与美国朱尼亚塔学院合作举办广告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11、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美国阿肯色大学史密斯堡分校合作举办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12、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与美国尔湾协和大学合作举办会计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13、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美国东北州立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14、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澳大利亚本迪戈坎培门公立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举办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等专科学历教育项目;15、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加拿大罗耶斯特文理学院合作举办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国际工程方向)高等专科教育项目;16、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与澳大利亚高登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举办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17、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与美国圣马丁大学合作举办水利工程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18、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与澳大利亚桑瑞亚理工学院合作举办西餐工艺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19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美国菲迪大学合作举办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取消项目:1、浙江大学与法国巴黎高商合作举办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2、温州大学与丹麦尼尔斯布鲁克哥本哈根商学院合作举办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3、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合作举办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4、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石荷州经济学院附属职业学院合作举办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5、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澳大利亚西澳洲中央技术学院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6、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与美国国际学院合作举电子商务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7、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澳大利亚堪培门学院合作举办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等专科学历教育项目;注:浙江海洋大学与意大利比萨大学合作举办海洋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2019年并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