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科大苏州高研院:横跨两个校园,新建五个学院

中科大苏州高研院:横跨两个校园,新建五个学院

2020年,中科大和苏州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从十几年前的中科大苏州研究院转型升级为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虽然只是两字之差,却在办学空间和办学规模上有着巨大变化。根据相关资料信息显示,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将是中科大和苏州共同打造的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整合中科院在苏院所和学校地方优质资源的高平台科研和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高规格建制单位。中科大苏州高研院将横跨苏州工业园区内两个校园,分别是原中科大苏研院所在的仁爱路校园和腾挪新建若水路校园(原苏州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所在地)。其中,仁爱路校园维修改建为主,将新建国际学院大楼和教师人才公寓。若水路校园将新建十万方科研大楼和科大主题文化公园,预计2023年秋建成交付使用。届时,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占地面积将近800亩左右。在办学设置上,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新建五个二级学院(包括先进材料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数据智能学院、商学院、量子物理电子学研究院 ),本硕博贯通培养,最终达到6000人在校生规模。新建的五个二级学院主要依靠现有的中科大软件学院和中科大管理学院、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以及中科院所系结合的部分在苏科研院所,主要是苏州纳米所、苏州医工所等,同时还将与科大讯飞、姑苏材料实验室和新加坡国立大开展办学合作。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将招收本科生,采用低年级在合肥本部接受两年通识教育,高年级在苏州接受专业课程培养和实习实训等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最初计划招收60人,达到规模后最终计划达到每年招收200人本科生在苏学习。目前,中科大与苏州正双管齐下,全力推进苏研院建设,一方面开展前面所述的校园建设,另一方面紧锣密鼓面向全球开展人才引进工作,计划引进 人才400人,全球引进的高水平人才占比达到四分之一。中科大已经在苏州召开了苏州高研院首次理事会,早前,中科大与苏州也签署了校地合作协议。最近一次中科大与苏州的互动就是中科大在苏州举办了 C9高校年会,苏州邀请中科大校长作围绕新能源发展方面的专题学习报告。相信,在双方的默契合作下,苏州高等研究院将建设为校地产学研合作示范和标杆!中科大办学经费五年增长70亿,人均更是第一华为第九大研究所落户长春,吉大将是最大赢家最新自然指数排名:清华反超南大,中科大依旧第一

穆沙

中科大校长亲自赴苏部署,苏州高等研究院来了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放出了一个重磅消息,中科大校长包信和院士和分管中科大苏研院工作的副校长杜江峰院士一道赴苏州部署苏州高等研究院的建设工作。中科大副校长杜江峰院士首先代表学校宣读了苏州高等研究院的工作组人员名单,表示要推动现有的中科大苏州研究院升级转型为苏州高等研究院。包信和强调,苏州高等研究院要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向科学深度广度进军,同时还要坚持科大“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要把苏州高等研究院发展建设成学校率先建成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六月,中科大书记舒歌群率队访问苏州并和苏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双方协议将共同围绕推进姑苏实验室、苏州高等研究院建设等事项展开深入合作。这次包信和苏州之行也正是将该协议进一步落实到实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苏州有着深厚的合作情谊,早在数十年前,中科大就与苏州中学共建少年班预科班,哈佛大学庄小威院士就从这个班级起步;2003年又在苏设立了中科大苏州研究院,2007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主体在苏州办学,2011年校地双方共建纳米学院,苏研院累计培养研究生近7000人;2019年10月,中科大副校长又在会见来宾时介绍了创建中科大苏州国际校区的发展情况及未来设想。苏州作为中国最强的地级市和江苏对外开放最靓丽的窗口,不仅是经济繁荣的富庶之地,也是重视科教的文化之都。中科大书记、校长访苏与苏州负责人座谈时都曾表示,苏州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明显,创新生态良好,与中科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学校将发挥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软件等领域优势助力苏州发展。北大复旦本科生保研到华东政法,亏了吗?哈工大晋级顶尖大学联盟,含C9高校在内仅十所中科大一天聘请3位院士,沈保根接任物理学院院长

恐龙岛

中科大苏高院:校园规划800亩,计划招生六千人

中科大是1958年才建校的中国最年轻顶尖大学,建校第二年就入选全国重点大学,短短六十余年时间就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在国际权威世界大学排名中稳居全球前100名。苏州则是中国最强地级市,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城市,在这里既能欣赏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古典园林的雅致,也能感受国际化大都市、长三角中心城市的繁荣和富庶。中科大和苏州的相遇又会带来什么?为了率先办出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深度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重大战略,今年六月,中科大与苏州市签约合作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共同开启了校城合作的瑰丽新篇章。根据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发布的人才引进简章显示,苏州高等研究院规划校园总面积近800亩(远超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200余亩的面积),总建筑面积接近30万平方米,近期将新建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等实验大楼,新增总建筑面积近9万平方米。传闻,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地块将划归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使用。科大苏高研院是围绕2003年中科大在苏州独墅湖畔设立的苏州研究院转型升级扩容而来,目前电子地图上中科大苏研院地址也更名为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据悉,原中科大苏研院仅占地面积229亩,建筑面积达7.61万平方米,如今全新规划建设的中科大苏高院相较原苏研院足足增加了600亩校园用地和22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中科大苏高院不仅仅是面积大大增加,在学科设置和招生层次上也有了质的变化,俨然要建设为没有校区之名却有校区之实的异地校区。根据中科大苏高院的总体规划化方案显示,中科大苏高院将设置5个二级学院,包括量子电子学研究院、纳米技术与应用融合学院、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融合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融合学院和国际学院,与原苏研院的软件学院和纳米学院的设置有巨大变化。同时,中科大苏高院还将就相关学科发展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苏州医工所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展深度合作办学。另外,中科大原苏研院围绕软件学院和纳米学院仅招生研究生加以培养,现在的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将招收本科生(有望成为继中国人民大学后第二所在苏招收本科生的985大学),进行本硕博贯通式一体化培养,本科生招生目标每年两百人,实行合肥+苏州两地培养,苏州高研院整体在校生计划保持在本硕博6000人左右,将成为中科大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二级学院和计划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张,师资也成了必须要提前解决的难题。中科大苏高院早在今年5月份就率先启动了面向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大规模招聘行动。面向符合国家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和中科院人才计划(简称 A类)的海外人才给予总额可高达1600万元的科研经费、250万生活补贴和100万以上房补以及配偶子女就业入学落户照顾。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最终计划未来引进100名左右的国家杰青、长江特聘教授、国家优青、海外高层次人才等国家级人才头衔的学者加盟。中科大在苏州设立高等研究院有利于拓展办学空间,争取更多办学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硕博研究生就地就业。同时,现阶段不急于更名为异地校区而以研究院冠名,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纷争麻烦,为学校潜心发展和促进苏州转型升级都是双赢利好。牵手最强地级市,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来了中科大校长亲自赴苏部署,苏州高等研究院来了

逆世界

中科大新校区将落子苏州?真相是……

【看苏州专稿 文/陈梦娇】近日,看苏州记者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官网上发现,中科大副校长杜江峰院士透露了中科大苏州国际校区的发展情况及未来设想。(图源/中科大官网)据了解,当天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秘书长Christopher Tremewan一行访问中科大,杜江峰代表学校欢迎了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秘书长一行,他表示非常荣幸获得承办2021年环太平洋联盟副校长研讨会的机会。而在向来宾介绍中,杜江峰提到了中科大苏州国际校区相关情况。中科大将有苏州新校区?随后,看苏州记者致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了解校区情况。对方表示,新的国际校区将依托于现在的中科大苏州研究院进行建设,目前该项目还在计划筹备中。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一所由中国科学院直属,位列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这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科大在苏州设置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苏州市合作建设的高等科研教育机构。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努力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元化合作发展道路。自2003年9月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入驻研究院以来,研究院累计培养研究生6592人,近5年来在校人数一直保持在2100人以上,博士生保持在120人左右规模。此外,看苏州记者了解到,就在今年8月,中科大校长包信和到访苏州。他提到,苏州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明显,创新生态良好,与高校合作办学经验丰富、成果显著,双方在发展理念等诸多方面高度契合,希望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继续立足苏州,不断拓展办学、科研等合作,实现科教融合发展,助力苏州进一步提高城市影响力、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看来,苏州学子们在家门口读大学的机会有望更多啦!今年以来,苏州高校的好消息也是不断,多所名校纷纷选择落户苏州“开分店”,一起来看看目前进展吧!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今年3月16日,苏州市人民政府与南京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建设协议,合作建设“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新校区预计在2021年完工,未来,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将被建设成为一所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一个创新特色研究生院,一批一流的创新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基地。目前,南大苏州校区总体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单位已通过概念方案竞赛确定,下一步将进行方案调整和深化工作。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今年8月底,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开工奠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576亩,总建筑面积约94.3万平方米,计划于2021年6月建成投用,将建设10个学院、10个研究中心、17个本科专业、2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一期计划于2021年6月建成投用!一期建成后,太仓校区将满足不少于3000名国家统招本科生、1500名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和1000名教职工教学、科研、生活需要。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二期计划于2023年6月建成投用!二期建成后,太仓校区共计满足不少于6000名国家统招本科生、4000名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和2500名教职工的教学、科研、生活需求。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2012年9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正式设立苏州校区。自创办以来,学校始终以“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的窗口”为愿景,致力于培养国际化高水平人才。目前有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中法学院、丝路学院三所学院在苏州办学。据了解,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达到99.7%,本科生就业率99.6%,硕博士就业率100%。这么多的选择,是不是家门口上大学不是梦?欢迎说出你最心仪的大学哟!

自私自利

中科大前五专业你知道吗?该如何选择专业才是明智之举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前五专业你知道吗?该如何选择专业,才是明智之举呢?【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九校联盟协会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学校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新举措,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1995年,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在部分高等学校“211工程”立项工作会议上,确定包括中国科大在内的一批重点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1996年,为区别于合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之后加上“(北京)”,即“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998年,国家决定实施 “985工程”;1999年,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安徽省政府签署重点共建中国科大协议,中国科大成为首批九所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1990年,下设26个系,初步建成了校、院、系三级管理的运行机制,逐步按学科群组织教学,学科专业结构更加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的规律。199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00年,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第三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展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中国科大在21世纪初建设高水平大学和改革与发展工作;2001年,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2003年,学校与苏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设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正式运作;2004年,中国第一个按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模式建立的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揭牌成立;2006年,学校又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签署全面合作协议;2007年, 成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之一;2008年,中国科大迎来50周年校庆。经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提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将一颗小行星正式命名为“中国科大星”;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2012年,中国科大获选为中国大陆高校第一名;2014年,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教育归口单位变更为中国科大,翌年1月7日揭牌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科学岛分院;2015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教育归口单位变更为中国科大,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教育归口单位变更为中国科大,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教育归口单位变更为中国科大,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学院;2016年,学校与甘肃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7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教育归口单位变更为中国科大,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与工程学院,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18年,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19年,学校与福建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起成立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202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协商共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院与专业简介】:据中科大官网显示,学校有20个学院(含6个科教融合共建学院)、33个系以及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等;有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个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和62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专业推荐】:1、推荐指数排名第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获得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和使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解决实际问题。2、推荐指数排名第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人才培养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熟练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具有比较丰富的分析、处理数据的技术手段,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具有大数据处理能力、高端软件编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3、推荐指数排名第三: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在科技、银行、证劵、保险、外贸、商务、大学、工农业部门和经济部门等从事科学研究的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统计数据分析、抽样调查、数据信息挖掘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统计专业人才。4、推荐指数排名第四:材料科学类;业务培养目标:培养金属液态成形工艺设计、成形装备开发、材料结构与性能分析检测、经营管理、科学研究,纳米新材料,以及3D打印技术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5、推荐指数排名第五:天文学;天文学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学科和前沿学科之一,它以各种现代尖端技术作为探测手段,收集和处理来自宇宙的全波段电磁辐射和其他信息,不断革新人类的知识体系和世界观,驱动人类不断创新尖端技术探索自然世界。当今天文与天体物理学研究中的暗物质、暗能量、宇宙各层次结构起源和演化这些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天文学研究,也是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支持方向,投入大量的科技资源。6、推荐指数排名第六:地球与空间科学;7、推荐指数排名第七:地球化学;8、推荐指数排名第八:能源动力类;9、推荐指数排名第九:环境科学;10、推荐指数排名第十:物理学类;依次为:理科试验班类、理科试验班、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力学类、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下一期给大家讲解华中科技大学,敬请期待!

大审判

中科院直属的两所大学,一直存在“嫡系”之争,谁才是真正嫡系?

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均属于中国科学院的嫡系,他们都是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成立的,可以说这两所大学在国内高校圈内,享有比较高的地位,毕竟他们的背景非常深厚,师资力量、科研力量都是国内一流的,甚至可以与国内清华、北大等高校相媲美,这也足以证明目前这两所大学的实力。在最近几年的高等教育舆论中,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两所大学究竟谁才是中国科学院真正的嫡系之争,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而且他们之间的舆论之争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有人认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才是真正的嫡系,无论从师资力量,还是从高校名字,亦或者是从建校历史方面,他都与中国科学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有人认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才是真正的嫡系,毕竟这所大学自建立之初,就开始宣传自己属于中国科学院,他们拥有中国科学院作为支撑,无论是科研、教育,还是人才、师资等方面都享有一定的优势。这两种观点一直处于争议之中,而且中国科学院也从未站出来给予官方表态,他们也只能在教育舆论中进行不断的博弈。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校简称“国科大”,这所大学创建于1978年,高校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但是他却创立了国内多项纪录,而且在目前的高校圈内具有相当高的地位。国科大是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在研究生培养领域创造了多项纪录,比如:培养了中国的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在2014年以前,国科大一直专注于研究生的培养,从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开启了其培养层面覆盖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完成了真正意义上大学的蜕变。截至目前,国科大的办学规模并不大,而且主要采取了联合办学的方式,学校共有直属教学科研单位55个,开设了13个本科专业,学科分布在理学、工学、医学等10个学科门类。另外,国科大在师资力量方面的配备也是全国一流的,截至目前,全校共有专任教师30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达到了240人,全国排名第一位。同时,在学研究生培养中,博士生培养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位,理学博士生培养数量达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此外,国科大培养的学生中,成为中国两院院士的数量达到了108位,位居全国第一名。在校友会最新排名中,我们注意到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第三位,仅次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国科大共有18个学科获评A+档,位居全国第三位,30个学科获评A类学科,位居全国第四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校简称为“中科大”,创建于1958年,当年他的诞生也堪称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自从创建之初,这所大学就被寄予厚望,在成立的第二年就入选了全国重点大学,开创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先例,他在我国科学发展的历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参与了我国很多项重大科学研究,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中科大目前设有20个学院,31个系,在本科教育上共设有37个本科专业,同时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设有研究院,在学科设置、办学规模等方面都要强于国科大,而且这所大学也拥有更加雄厚的历史发展积淀,实力上也是比较强的。在师资力量方面,中科大目前拥有2154人,其中两院院士55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7人。这所大学目前在国内的争议性比较大,尤其在国内的排上始终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在校友会最新排名中,中科大位居全国第15名;在武书连最新排名位居全国第14名。而且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排名中,中科大拥有7个学科获评A+档学科,位居全国第6位,15个学科获评A类学科,位居全国第11名。按照目前国科大和中科大两所大学的发展实际来看,国科大在师资力量、学校排名、发展前景等方面都要强于中科大,而且以目前中科院的支持政策、资金等方面,我们也注意到中科院似乎更注重对国科大的投入,也就是说目前国科大的发展机遇肯定要好于中科大。不过,对于他们到底谁才是中科院的嫡系,笔者认为这种争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无论谁才是嫡系,都无法左右他们的发展现状,只要他们能在发展前景、办学成绩、学校综合实力等方面取得突破,走在全国前列,谁就能称得上嫡系。

纸月亮

这四所高校实力强悍,有望入选下一批双一流大学!

双一流大学的建设,是我国为了进一步加快中国世界性一流大学的推进也设立的。其实早在20年前,985工程大学的提出就是要建设一批世界性一流高校。20年过去了,从整体上来看,国内高校在世界舞台上进步明显,很多高校都可以排入全球大学500强的行列,特别是清华北大这两所高校,目前更是稳居在全球前50强水平。但是话又说回来,从结果上来看,直至今日中国还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这是及其让人遗憾的。所以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实行就是世界性一流大学的助推器。42所双一流大学2017年9月底,随着双一流大学的名单正式出炉,第一批入选双一流大学的高校共有42所,其中985高校占39所,另外三所为普通211高校。分别是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但是从实力上来看,比这三所211高校实力强劲的其它211高校真的是多如牛毛,甚至连普通高校比这三所高校强的也是不在少数。当然现在再说这些也只是口舌之争,下面我们也是重点盘点几所,下一批双一流大学中最有希望入选双一流大学的高校。1、苏州大学在国内,兰州大学的学科实力是受到很多顶级高校所敬仰的。教师常年被清华北大、浙大挖墙角就是最好的例证。同样的,苏州大学在学科上的实力情况就跟兰大比较相似了,同样以学科实力强劲著称,小编大胆估计苏大学科实力在全国50名左右。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好像每一次国家级别的大学项目评选都没有苏州大学的份!苏州大学2、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是直属与中科院的,可以说跟中科大属于同源。虽然现在国科大总体上算研究生大学,但是在学科实力上肯定是有国内前10的水准的。那为什么没有入选双一流大学呢?小编猜测,或者是这所高校成立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远,或许只是因为国科大是一所研究生大学所以才导致落选的,不过近几年国科大已经在招收本科生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科大也能够成功入选双一流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3、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是国家211重点大学,在国内一直不算太有名气,即使它拥有优越的地域条件,坐落于繁华的魔都上海。但其实华东理工大学是科学实力是异常凶猛强悍的,在化学工程类领域上是国内首家特色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更是国家级的特色学科。华东理工大学4、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虽然是一所典型名气大于实力的高校,但是其办学特色却十分鲜明,就是一所中国最顶级的财经类院校。在世界一流大学的评选中,大学属偏科的高校反而比综合类大学更占有优势,因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还是主要以研究型大学发展,偏科更易于集中火力研究学科,做好学问。上海财经大学最后,让我们静待下一批双一流大学的评选,不知道大家认为哪些高校更有希望入围呢?

片山

中科大与国科大的区别,你知道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它的知名度有时候甚至排在了北大和清华之下,浙大和复旦之上,位居高校排行第三名,论科研实力,处于华东五校的龙头地位,但对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人们仿佛就有些陌生了,似乎没怎么听说过这所大学,更有甚者,把两所大学混为一谈,以为国科大就是中科大,实则不然,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两所院校的区别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1958年建校,郭沫若先生是第一任校长,早期位于北京,后受中苏关系恶劣影响,为防止学术机构遭受破坏,于1970搬迁入安徽省合肥市,现在合肥地区也已经成为中科大的主校区,发展成为东、西、南、北、中五个校区,主要教学在东校区和西校区,南区则是以成人教育为主,该校是最早一批入选“211工程、985工程”的理工类院校,也是c9联盟的成员之一,成功入选过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它既是国内首创少年班的高等院校,也是中国早期最先建立研究生院的大学,发展成为了中国科研创新类大学的代表。学校虽开设有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也有历史学等文科类专业,但整体上是以理工类为主,该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算是国内顶尖的学术机构了,尤其是物理学专业方面,多次获得国内的科技进步和成果奖、国际上物理学方面奖项。并且该校在苏州、上海、北京都开办有研究院,合肥本地也开设有“先进技术研究院”。同时,中科大也以培养众多的院士而闻名,属于国内培养院士最多的高校 。南方科技大学的校长朱清时先生也曾任职作为中科大的第七位校长,该校早期著名的教学队伍有力学系的钱学森,数学系的陈景润、华罗庚等,可谓“兵多将广,实力雄厚”。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创建于1978年,于去年成功入选“双一流”,该校与中科大的渊源也颇深,它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与中科大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早期招生一直以研究生为主,于2014年开始面向本科生招生,该校校区主要在北京地区,以雁栖湖校区和中关村校区为主,其中雁栖湖校区是主校区,学区依山傍水,面朝雁栖湖,背靠骆驼山,风景极为秀丽,既养人,也是个研究“学问”的好地方,毕竟景色好,学生们的心情自然而然的也就跟着好了。国科大也有不少理工类专业,有力学、地质学、物理学、天文学、数学、生物学、电气工程、核科学等专业,不过相较于中科大,国科大其他专业设置也相对丰富,多了法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等专业,比较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其教学队伍受早期研究生院影响,有着一大批的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人才队伍丰富。其实,这两所院校都是我国的科技研发顶尖院校,每年都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的专业人才,不存在什么可比性,只不过在专业设置和发展方向上侧重点有所不同,都是末来中国发展的“支柱力量”,希望这些院校可以专心研发和教学,不忘初心。

采蘩

2020-2021年全国研究生院竞争力排名,武大华科进入前十

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科技领域重要的人才,也是各大高校努力培养的一批学生,而这批学生也是为各大高校的科研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许多重量级科研成果也是在这些学生手中诞生的。而许多高校都有研究生院,那么这些研究生院的竞争力到底如何呢?今天小编就借助国内某一榜单进行分析,看看到底哪些高校培养的研究生更受大家的欢迎。排名第一的并不是清华北大,而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中科院由全国大大小小几百个科研院所组成,因此规模非常庞大。而中科院在科研方面实力很强,不管是国重实验室还是院士数量都远超其他高校,因此排在第一位也是合情合理。而北大和清华分别排在第二第三位,它们的分数非常接近,都在93分左右,而去年清华是比北大更靠前的,因此两校都是同一水平。而浙大和上交也是双双进入前五,说明这两所高校无论是在本科生还是在研究生培养领域都是非常强势的。进入前十的还有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等,中山大学虽然不是华东五校之一,但是知名度和实力和它们还是有得一拼的,甚至被很多人认为是华南第一校。而武大华科这几年的实力发展都非常迅速,在国内外许多排行榜里面都能进入前十,而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也是实力强劲,进入前十也是实至名归。进入前二十的还有哈工大、西安交大、天津大学等老牌985高校,这些高校可能综合实力排名并不是十分靠前,但是在研究生培养领域表现还是比较出色的。但是中科大仅仅排名第17也是让许多人感到比较诧异,因为中科大的实力是仅次于清北的,但是在研究生培养领域却不是那么强势。处于20到30之间的有东南大学、北师大、北航、厦大、南开等高校,南开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遭遇了滑铁卢,研究生院的竞争力叶并不是特别突出,因此自身的问题急需得到解决了。处于30到40名之间的高校包括西北工业大学、华东师范、湖南大学、苏州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这些高校中,苏州大学的进步令人眼前一亮,在各大排行榜中苏州大学饿表现都比较不错,甚至超过了不少985高校,这也要得益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加持,毕竟可以吸引到更多优秀的人才加盟。其他表现比较优秀的还有上海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河海大学等211高校,它们这也基本上符合它们的综合实力排名。而一些科研机构的研究生院也是表现不俗,像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科研机构排名也比较靠前,基本上达到了一个末流985的水平,但是由于学科规模比较小,因此报考的人不是很多。好了,今天的话题就聊到这里了,大家如果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哦!

其生若浮

内地高校排名:复旦大学进不了前五,苏州大学碾压天津大学

哈喽大家好,我是老王谈教育99现如今距离高考还有不到十天的时间,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每年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既有金榜题名的也有名落孙山的,理智看待分数、认真做好志愿填报非常重要。在中国内地高校排名上,复旦大学进不了前五,苏州大学碾压天津大学等多所985工程大学。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简称复旦,位于魔都上海市,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复旦大学建校历史悠久,其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是中国最早由民间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之后历经近百年的发展,2000年,原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现在的复旦大学。如今的复旦大学学科建设实力很强,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复旦大学共有38个学科参评,其中,获评A+学科5个、A学科8个、A-学科10个,A类学科占参评学科数60.5%。苏州大学苏州大学简称苏大,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建有天赐庄、独墅湖、阳澄湖、未来4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4586亩,拥有全日制本科生27615人、硕士研究生13160人、博士研究生1859人,留学生3271人。在学科建设方面,苏州大学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和8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其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等13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天津大学天津大学简称“天大”,坐落于天津市,由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天津大学建有卫津路校区、北洋园校区和滨海工业研究院校区,校园总面积400余万平方米,设有21个二级学院、64个本科专业,拥有全日制在校生36900人。在学科建设方面,天津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覆盖21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和天津市重点学科27个。我国985、211双一流大学众多,单单985工程大学就拥有39所。我国大多数的985工程大学都是整体实力最强、知名度最高、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大学。不过,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大高校实力都在不断增强,在这次最新的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之国内高校排名中,中科大、上海交大、浙大都进入了前五,复旦大学排到了第七,211双一流大学苏州大学与985工程大学中南大学并排第二十,超越了排名第二十二的天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