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苏州大学对68名拟录研究生作弃学处理,其中四成为全日制山楂

苏州大学对68名拟录研究生作弃学处理,其中四成为全日制

辛辛苦苦考上了研究生,还没报到就弃学?近日,苏州大学研究生院公布了一份处理决定。25日,苏州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发布《关于对2019级68名研究生作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的决定》,《决定》称,该校68名2019级研究生因未按学校规定办理入学手续,经学校审议,对他们作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由这68人名单信息可以看出,这些被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的拟招录研究生中,有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在职申请临床医学博士。录而不读,全日制学生占四成该决定指出,根据《苏州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研究生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学校规定要求和时间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报到入学的,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并附相关书面证明。请假经批准后生效,期限从学校规定报到之日起不超过十五日。未请假或请假逾期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看苏州记者统计发现,这份名单中,非全日制学生占了33位,全日制学生有30位,在职申请临床医学博士有4位,在职攻读硕士1位。值得注意的是,全日制学生占到了四成左右。上述名单中的学生分别来自电子信息学院、东吴商学院、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23个院系部门,其中放弃入学资格学生最多的学院是东吴商学院,有16名学生。苏州大学研究生院公开数据显示,今年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共录取了4600多人,这68名学生占比约为1.5%。高校“弃学”现象屡见不鲜,原因为何?苏州大学近些年发展迅速,在一些重要排名中可跻身全国前20强。仅去年报考苏州大学研究生的人数达3100多人,近三年内报考人数也一直稳居江苏省榜首。按理由,学生能考入苏州大学,算得上是机会难得,因此,看到这些研究生考上后却不去报到,颇为让人遗憾。而实际上,“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苏州大学,很多高校都曾出现过。”就在10月初,湖南大学就遭到了69名研究生的“爽约”。9月29日,湖南大学研究生院发出的一则公示。这则公示称,有部分研究生新生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共计69人,湖南大学研究生院拟将取消这69名2019级研究生入学资格。而原因也是多样性的,苏州大学的一名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很多学生有自己新的选择,有的学生是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有的是因为找到了好的工作,所以没有报到。”不过,此次苏州大学不同之处在于,没有来的学生中,全日制学生占了四成。通常来说,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还是有区别的,在职场上全日制研究生更吃香,所以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找到更好的机会后(比如考公成功、出国留学拿到offer等)就会放弃入学。而全日制研究生则不同,考取难度更大,而且研究生名额有限,“录而不读”很可能影响高校的补录工作,从而导致名额的浪费。“录而不读”一直是一个争议性很大的现象,有的人觉得这属于学生的失信行为,白白浪费了名额。但同时,也有人觉得“新生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其实就是学生行使了选择学校的权利。”将独木桥拆掉以后,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前,只有学校挑学生,现在,学生也可以对学校说不,可以自由地选择就读或者弃读。应对“录而不读”,有何良药?在英国利兹大学留学的研究生孙正告诉看苏州记者,在不少发达国家,研究生、本科生招生实行申请入学制度。具体来说,就是一名学生可以同时申请若干所大学,大学独立进行评价录取。“这样一来,一名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做选择,这充分保障了我们学生的选择权,也没有影响到学校,可以说是双向选择。”孙正介绍。看苏州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采取集中录取方式,学校按招生计划录取,每个考生只能获得一张录取通知书。“像这样的方式,一旦被录取的学生放弃录取、报到,空下来的招生计划,就没有途径补录。”东南大学研究生院一位要求匿名的教授说道。该教授认为,如何把如今的招录机制建立得更加完善是当前应做的。“完善相关的调剂补录通道,一旦有录取者弃读,可以迅速反应,将损失降到最低。长远来说,高校应结合实际,不断优化调整招录政策,以最大化吸引考生。”本文来源:看苏州、苏州大学研究生院、中外学术情报、募格学术此前报道。

大管家

非全日制研究生很委屈:我们不水!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近日,澎湃新闻一则题为《教师招聘歧视非全日制学历?鄂尔多斯致歉:组织者不了解通知》的报道引发社会舆论关注。看到相关报道时,2019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王璇特别有感触。王璇回忆,由于学制是两年,2018年下半年,北师大心理学院一些2017级非全日制研究生已开始找工作。“当时有不少学生反映,求职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只招全日制毕业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面十分窄。”王璇说,为此,北师大心理学院还发了一则《关于北京师范大学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性质的说明》,解释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相同。但据王璇了解,2018年之后毕业的北师大心理学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求职时仍会遇到因“非全”被区别对待的情况。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招聘单位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目前,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已不再区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历,但情况仍待进一步改观。北京某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李韵目前正在关注招聘信息,她说,“比较委屈的点在于,我们经过系统化严格培养出来具有专业技能的专硕,最终却因为‘非全日制’被挡在招聘的第1道关卡外,在需要专业技能的岗位招聘中不被认可。”近期,澎湃新闻在调查中发现,仍有很多招聘单位明确只招全日制研究生,一些地方的人才引进计划中,诸如落户优惠、人才补贴、就业岗位等也只对全日制研究生开放。“对学历歧视几乎没有问责,是这类歧视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消除学历歧视,必须两手抓,一手抓教育质量保证,确保不同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一致;一手抓公平就业,就业权益保护,对用人单位查证属实的歧视行为,必须纠正并问责。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前世今生”2016年9月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首次对“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词进行准确界定: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相应的,全日制研究生则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上述通知明确,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关于“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中的“原有规定”,2017年教育部还曾作出过解释。关于单证研究生,其中提到,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从2000年起,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由各招生院校联合组织考试发展为全国联考,统一考试、统一录取;完成学业的学生有学位、无学历,俗称单证研究生。此后,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通知,从2016年起,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除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外,其他类别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将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管理。2016年教育部发布文件明确,从2017年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统一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还明确,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这说明,非全日制研究生与此前的单证在职研究生不同,属于双证研究生范畴;其与全日制研究生的最主要区别是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前后两届研究生迥异的求职境遇但实际求职中,不少非全日制研究生境况与全日制研究生存在鲜明反差。“2016年我们专业招的还是全日制硕士,2017年起招的都是非全日制,我能明显感觉到2016级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比2017级的好。”李韵告诉澎湃新闻,其所在专业,2016级毕业生中有不少人现在在高校工作,部分还是教学岗;而2017级毕业生里,绝大多数人都遇到在招聘第一关就因“非全日制”被拒之门外的情况,整体就业情况明显不如2016级的好。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也提到,“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仍然面临差别待遇。”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招聘单位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然而,李韵没有感觉到求职境遇有明显改善。“很多次,初看网上某条招聘信息感觉自己很符合条件,点进去才发现要求学历为全日制。”李韵向澎湃新闻发来多条这类的招聘信息,其中有些是招聘高校教师、辅导员等的,也有些是地方政府人才引进计划中提供的一些职位,但无一例外都要求学历须为全日制。“有人一听‘非全’就觉得很水,怀疑是不是边工作边去买了个文凭,但我们学校真的对我们是跟全日制研究生一样很严格地进行培养的。”李韵有些委屈地说道,求职时,明明具有招聘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却因学历为“非全日制”被卡,而同类专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则更容易得到认可,这让人很难受。澎湃新闻在采访中也发现,也有非全日制研究生自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可能确实跟全日制研究生存在一定差距。“我觉得非全日制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花的时间和心思可能比全日制研究生要少些,而导师给予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指导可能也相较少于全日制研究生。”苏州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苏铭对澎湃新闻说道。但苏铭认为,即便如此,招聘单位也不应该在招聘的前置环节就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设置障碍,至少应该给非全日制研究生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收缩2017年3月,《中国教育报》曾报道称:政策(指《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关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培养等的各方面规定)推出后,2017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加,江苏、北京、辽宁等地的增幅均超过20%。对于此项旨在整体推进研究生招生培养体系规范化、高质量的改革,70%的考生表示“支持”。换句话说,《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发布可能一度带动了部分地方的研究生招生。然而,拉长时间线来看,近几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整体已呈缩减趋势。《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称:生源不足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以来招生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近三年,大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部分专业存在无人报考、无人上线、考生不愿调剂到非全等问题。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数据看,生源短缺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上述报告显示,2020年各大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非全日制却呈现缩减趋势。其中如,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数较2019年减少了1000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计划招生数为3400人,2020年较2017年缩招1600人,仅计划招生1800人。报告还称,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六成左右考生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27%左右的考生愿意把非全日制作为备选项。而对于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超过七成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如何破解“同等法律地位”难获同等机会问题?同属“统招双证”、拥有同等法律地位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处境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一些招聘单位并不了解存在非全日制却是统招统分、且双证齐全研究生,在招聘过程中,我们一提到非全日制就会被质疑含金量。另外,一些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用人单位会更多参考人社部的政策,但据有些招聘单位称,‘人社部没有发过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有同等法律地位这类文件’。”李韵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教育部官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落款显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属于发文的五部门之一。但从近日有关鄂尔多斯教师招聘“歧视非全日制学历”的话题讨论中可以看出,仍有不少人、包括一些全日制研究生,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存在偏见、误解。“虽然不应该歧视,可是要是完全没有区别的话,我读全日制干嘛?”“因为大家都知道非全日制的成人专科和本科太水。”“非全有多水自己不知道?”这类评论在网上获得了大量的点赞。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被质疑“很水”的问题,据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报道,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的周光礼认为,“从学习投入度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加之,生源质量非全日制也比不上全日制。”报道还称,从生源上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分数总体上要低于全日制研究生。再加上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人占大多数,使得一部分人考不上全日制,从而调剂到了非全日制。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杨颖秀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以她的了解,如果非全日制研究生读研前就有工作、有工作经验,一般不存在就业被歧视或找工作难的问题。“国内部分学校、专业招收非在职人员读非全日制硕士,主要是为了解决生源问题。实际上,非全日制硕士都属于专硕,从本科应届生中招专业硕士是不合适的,也未与国际社会接轨,国际上基本都是在职人员读专业硕士。”杨颖秀指出,在一些高校,本科应届生被招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后,其培养方式、就业去向等与学硕的区别并不明显,培养质量也难保证。澎湃新闻还注意到,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该规定中提到,“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如果面向在职人员招生且实行培养之后定向就业,那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就不存在就业问题。”对此,熊丙奇分析指出,这种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规避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时遭歧视的问题。杨颖秀认为,从国家层面来说,从在职人员中招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发展趋势。她以教育领域举例说,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位、学历层次在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比还较低。从在职人员中招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政策有利于在职教师通过读研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就眼下讨论正热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被歧视”问题,杨颖秀和熊丙奇都认为,用人单位应按政策规定,给予均等机会。熊丙奇还指出,对学历歧视几乎没有问责,是这类歧视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消除学历歧视,必须一手抓教育质量保证,确保不同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一致;一手抓公平就业,就业权益保护,对用人单位查证属实的歧视行为,必须纠正并问责。

新小子

苏州大学68名研究生“录而不读”,校方作弃学处理

10月25日,苏州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发布《关于对2019级68名研究生作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的决定》称,该校68名2019级研究生因未学校按规定办理入学手续,经学校审议,对他们作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决定》提到,因故不能按期报到入学的,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并附相关书面证明。请假经批准后生效,期限从学校规定报到之日起不超过十五日。未请假或请假逾期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由学校公布的名单可以看出,这些放弃入学资格研究生中,有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和在职申请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录而不读”引热议 10月10日,湖南大学研究生院就发布过一则类似的公示。公示称,有部分研究生新生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湖南大学研究生院决定取消这69名2019级研究生的入学资格。据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消息,多所学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和教授表示,“录而不读”这种情况他们学校也存在。 他们认为找到工作、出国留学是学生放弃入学资格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被调剂到非全日制导致学费相对昂贵, 也是原因之一。 北京某高校的青年教师吴老师告诉记者,学校给了名额但是学院没有招满,这种情况会影响学院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甚至影响学校的学术产出,对一些讲究人才结构的理工科院校来说更为严重。 北京某高校负责招生的陈老师则表示,一定程度上“录而不读”属于失信行为。如果失信考生来源相对集中,在考生质量同等的条件下,这也会成为研究生院此后是否录取该学校考生的一个判断因素。 关于“录而不读”的话题一时引发热议。有网友表示:这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研究生录而不读,你怎么看? (原题为《苏州大学68名研究生“录而不读” 校方作弃学处理》)

关于你

波兰热舒夫大学DBA-国际在职博士苏州教学中心

波兰热舒夫大学DBA-国际在职博士苏州教学中心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一位法学女博士为读博辞掉年薪20万的工作,可是,在她学成毕业之后,却怎么也找不到了之前那么好的工作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博士学位不能够提升她的的职业水平吗?我们常说,学历是一个敲门砖,可是敲开了门之后如何表现就只能全凭自己的能力了。很多人读完博士或许获得了这一行业比别人更深厚的理论功底,可是,在实际运用上反而无所适从。而DBA博士却不一样。一、工商管理最高学术水平工商管理博士(DBA)是具有硕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的人员,通过博士学位的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规定的学术水平而被授予的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是专门为工商界高层管理人员、董事长、CEO等高层设计的全面系统的管理课程,体现工商管理最高学术水平。二、对报考人员的要求更加高1.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毕业证书或研究生同等学历结业证书;2.具有八年以上工作经验和不少于五年以上管理经验的企事业高中层管理人员及决策者;3.具有十年以上教育研究经历的资深教育者及资深管理咨询者;三、DBA相对于统招博士更具现实意义相对于统招博士多数成为研究者或者高校教师而言,DBA教育则更多地与商务实践联系,着重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效果。学制现在一般也为4~5年,学员是以带职学习替代全日制。与统招一样,DBA从一开始也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研究课题,只是课题本身多是学生本人在自身工作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更具现实意义。与传统博士生培养相比,DBA的教学特色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为紧密。【波兰热舒夫大学DBA申请材料】1. 填写入学申请表(中英文填写);2. 两张两寸蓝底证件相;3. 护照/身份证影印本;4. 学历证明,包括证书及成绩单;5. 一份详细履历表;6. 一份个人陈述。【波兰热舒夫大学DBA学费】学费:198000元人民币(学费不包含翻译费、去本校参加毕业典礼差旅费、签证费、食宿费等自理费用)【波兰热舒夫大学DBA主办方介绍】学威国际商学院致力于通过免联考和不出国在职读国际MBA产品解决企业高管和企业家在职升硕的社会问题。学威率先提出免联考的概念,并将这个行业定义为国际MBA。学威国际商学院300余人团队包括新东方和华尔街等教育精英、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人士和欧美MBA留学生等,下辖上海、深圳、北京等15个城市校区,8000多名学员顺利毕业,近5000名在读。学威国际商学院项目丰富完善,目前运营项目包括澳洲阳光海岸大学MBA、美国西顿大学MBA、比利时列日大学HEC列日高商EMBA等。学威MBA同学会学员规模不断增加,活动日益多样化,遍布全国,已成为中国大型的高端人脉平台。学威目标成为中国最大的本土国际商学院,定将奋力前行!波兰热舒夫大学DBA-国际在职博士苏州教学中心地址: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华池街88号晋合广场

慎到

苏州部分国企和事业单位揽才 407个岗位公开选聘

苏报讯(苏报融媒记者邵群)苏州市人社部门消息,《苏州市专业化青年人才定岗特选计划》近日启动,全市范围内部分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面向社会端出407个岗位,计划公开选聘优秀应届毕业生511人。其中,国企大多是二级公司助理以上岗位,年薪不低于15万元。本次选聘涉及全市部分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其中,苏州市市属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选聘对象,包括全国“双一流”高校全日制应届毕业生(不含定向生、委培生和在职研究生)。应聘人员须为2020年毕业且在8月31日前取得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毕业学校属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或应届毕业所学专业符合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相应学科,且各阶段(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毕业学校均属于“双一流”建设高校(137所)。此外,还包括QS、THE、U.S.News、ARWU、CWUR世界大学排名最新榜单前百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应聘人员须在2018年7月1日至资格复审前取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且尚未就业。本次苏州市市属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选聘,应聘人员须具备相应资格条件,具体包括本科生年龄在25周岁以下(1994年7月1日以后出生,以此类推),硕士研究生可放宽至30周岁,博士研究生可放宽至35周岁;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和其他条件等。选聘实行回避制度,应聘人员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岗位。苏州市市属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选聘采用现场报名和网上报名结合的方式,每人限报1个岗位。市选聘办将牵头分别在部分高校组织专场选聘活动,接受现场报名,进行资格初审,具体时间地点通过苏州人才网发布。现场报名须本人到场,不接受代报名。网上报名即日起至2019年11月15日止,应聘人员须填写《报名登记表》电子版,连同应聘材料扫描件电子版一并打包发送至选聘单位的电子邮箱,标题统一为“姓名+毕业院校+手机号码”。工作人员收到应聘材料后,将进行初审,并与应聘人员回复确认。经综合能力素质评价、资格复审、面试、体检、考察、公示等规定程序后,苏州市市属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选聘的录取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报到,并签订聘用(劳动)合同,逾期不报到的,将取消聘用资格。事业单位新聘用人员试用期为1年,国有企业新聘用人员试用期根据《劳动合同法》确定,工资福利待遇按相关标准执行。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者,予以定岗定级;考核不合格将解除聘用(劳动)合同。聘用人员工作期间表现优秀的,将纳入市优秀年轻干部库,进行培养管理。他们在苏工作期间,根据单位性质和所在地相关人才政策,可申请享受相应住房补贴、生活补贴等待遇。市人社部门提醒,本次全市范围内部分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选聘的具体岗位、人数、条件和选聘程序及方法等事项,毕业生可登录苏州人才网选聘专栏或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及各县级市(区)相关网站查询。

糜稽

23人!苏州相城专业化青年人才定岗特选来了!

苏州市相城区2020年度专业化青年人才定岗特选简章为加大优秀青年人才引进力度,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人才储备,根据《苏州市专业化青年人才定岗特选计划》(苏组通〔2018〕49号)有关精神,经研究决定,苏州市相城区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选聘2021年优秀应届毕业生23名。现将有关选聘事项公布如下:点击图片查看职位简介↓01选聘对象1. 2021年毕业并且在8月31日前取得学历学位证书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优秀应届毕业生(不含定向生、委培生和在职研究生),且符合本简章选聘基本条件及选聘岗位所需要求(详见附件1)。2. 应聘人员应届毕业学校须属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或应届毕业所学专业符合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相应学科(详见附件2),且各阶段(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毕业学校均属于“双一流”建设高校(137所)。3. 各阶段(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须具有学历学位证书。02选聘基本条件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无国(境)外永久居留权、长期居留许可,户籍不限;2. 政治素质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违法犯罪记录,未受过党纪、政纪、校纪处分;3. 硕士研究生年龄在30周岁及以下(1990年7月1日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1985年7月1日以后出生);4. 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和其他条件;5. 实行回避制度,应聘人员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岗位;6. 国家和省另有规定不得聘用的其它情形人员不得应聘。03报名和资格审核(一)网上报名和资格初审1. 报名网址:相城人才网(http://www.szxchr.com);2. 报名时间:简章发布之日—10月25日16:00;3. 资格初审:由选聘单位负责资格初审。4. 上传材料:(1)本人身份证(正反面);(2)学生证;(3)所在院校出具并盖章确认的《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毕业生就业协议书》;(4)各阶段学历学位证书;(5)应届毕业课程成绩单;(6)与 “个人简历”或“奖惩情况”栏填写一致的实践经历证明或荣誉证书、应聘岗位所需的其他相关资格证书(任职证明文件、院(系)及以上奖励、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及其它相关资格证书(件)等);(7)近期免冠一寸证件电子照。(二)报名注意事项1. 每人只能选择一个岗位进行报名。资格初审通过后,不得更改报名信息,不能改报其他岗位。未通过资格初审的报考人员,在报名期内,可以改报符合条件的其他岗位。应聘人员须使用在有效期内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进行报名,报名与考试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2. 开考比例为2:1。如未达到开考比例,将核减或取消该选聘岗位。选聘岗位被取消的,将由工作人员在2020年10月26日联系本人,改报其他符合条件的岗位。3. 应聘人员须诚信应聘,不弄虚作假、不违规违纪,须对照选聘岗位要求如实填报个人信息。在整个选聘过程中,凡有弄虚作假、违规违纪行为者,一经查实,将根据有关规定分别给予取消报考资格、考试成绩、聘用等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04综合能力素质评价1. 评价主要内容为学历学位、在校期间综合表现、获得的各类荣誉、实践实习经历等与岗位相适度(报名时未填写、填写不详实或未提供证明材料的不计分)。评价成绩实行百分制,保留小数点后二位小数,第三位四舍五入,设60分为合格分数线。评价成绩占总成绩的30%。2. 在评价成绩合格人员中,按照选聘计划人数的5:1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进入资格复审,不足比例的,按实际符合条件人数确定资格复审人选。3. 评价成绩在相城人才网(http://www.szxchr.com)公示,时间不少于3个工作日。4. 因考生主动放弃造成缺额时,在报考同一岗位的综合能力素质评价成绩合格人员中,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资格复审人选。05资格复审1. 资格复审人选名单、时间、地点、程序等事项将在相城人才网(http://www.szxchr.com)另行公布,请应聘人员予以关注。2. 进入资格复审的人选须携带相关材料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参加资格复审。按目前疫情防控有关要求,考生须提前14天申领“苏康码”(报名成功后即可申领),资格复审(面试)前,考生须接受“苏康码”查验和体温检测,当天“苏康码”为绿码且经现场测量体温低于37.3℃,并无干咳等异常症状的,方可参加资格复审(面试)。相关防控要求将根据我省、市疫情防控形势及疫情防控指挥部指令及时调整。逾期不参加资格复审的考生,取消相应考试资格。06面试及总成绩计算1. 面试时间初定于2020年11月21日,如有变化另行通知,具体时间、地点详见《面试通知书》。2. 面试的内容以考察拟任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为主。面试可采用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专业技能测试等多种方式进行。面试成绩当场公布。3. 面试成绩以百分制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二位小数,第三位四舍五入,设60分为合格分数线。面试成绩不合格者不计算总成绩。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4. 在面试合格人员中,按照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根据岗位选聘人数1:1的比例确定参加体检、考察人员。总成绩相同的,取面试成绩高者;如面试成绩仍相同,则另行安排加试。5. 面试成绩、总成绩及进入体检人员名单在相城人才网(http://www.szxchr.com)公示,时间不少于3个工作日。6. 参加面试人员,可享受一次性交通补贴(江浙沪皖地区500元、其他地区1000元,以交通出行凭证始发地为认定依据)。07体检和考察(政审)1. 体检工作按修订后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体检由人社部门统一组织。体检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体检费用由应聘人员自理。2. 对体检合格人员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组织考察(政审),考察(政审)标准参照苏州市公务员招录考察相关要求进行。3. 因考生体检、考察不合格或主动放弃等原因出现选聘岗位空缺时,由选聘单位主管部门书面提出是否递补的意见,报苏州市相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备案。如递补,在该岗位的面试合格人员中,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4. 录取前,经递补后岗位仍然空缺的,由选聘单位主管部门书面申请,报苏州市相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备案,可在其他岗位面试合格、未被聘用且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中,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聘用。5. 录用后(录取通知书开出之日起)放弃录用资格的,不再递补。08录取和聘用1. 拟聘用人员名单,在相城人才网(http://www.szxchr.com)公示7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人员,办理录用手续。2. 录取人员应在《录取通知书》规定时间内报到并办理聘用手续,签订《聘用合同》。因个人原因逾期未报到的,取消其录取资格。3. 聘用人员应当在选聘单位最低服务3年(含试用期),试用期为12个月。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予以定岗定级;考核不合格者解除聘用合同。09纪律与监督事业单位专业化青年人才定岗特选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特设监督举报电话:0512-85182039。本公告由苏州市相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选聘综合管理部门政策咨询:0512-85182252、85182256;选聘主管部门(单位)政策咨询详见岗位简介表。苏州市相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0年9月14日今日相城工作室出品资料来源:相城区人社局编辑:张露

裸狼

网红曝光度很高的苏州大学就业数据咋这么差呢?

苏州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先后入选国家“211 工程”和“双一流”建设序列,是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政府共建高校。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苏州大学的最早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1952年中国大陆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苏州大学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学校设有26个学院(部),拥有全日制本科生27095人,全日制硕士生10236人,在职专业学位硕士2882人,全日制博士生1812人,临床博士2038人,各类留学生3205人。截止目前,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苏州大学2018届总毕业生数为9745人,截止至2018年12月24日,毕业生最终就业率为 93.32%。其中,博士生318人,就业率为 90.28%;硕士生 2966人,就业率为 95.31%;本科生 6461 人,就业率为 92.65%。从性别结构上看,男生女生比例为1:1.26,女生略多的情况。苏州大学的生源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生源地主要为江苏省,本科生的生源达到55.16%,硕士生的生源为45.21%,博士生的生源为47.48%。其次生源较多的省份为安徽和山东省。毕业生的出路各不相同,有31.59%的本科毕业生选择了继续深造,56.91%的毕业生选择的是就业。而硕士生和博士生则都是以就业为主体啦!具体数据可以参看下图2018 届博士生就业量较大的行业为教育(52.60%)、卫生和社会工作(23.9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12.50%)。硕士生就业量较大的行业为卫生和社会工作(24.06%)、教育(18.88%)、制造业(14.14%)。本科生就业量较大的行业为制造业(18.38%)、教育(13.7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68%)。2018 届博士生就业单位主要为高等教育单位(43.59%)、医疗卫生单位(19.23%)和其他(17.52%)。硕士生就业单位主要为其他企业(28.75%)、医疗卫生单位(21.61%)和国有企业(12.20%)。本科生就业单位主要为其他企业(51.94%)、国有企业(16.05%)和三资企业(11.72%)。学校的毕业生就业以在学校所在地的江苏省就业为主,在江苏省就业的博士生有 62.21%,硕士生有 68.28%,本科生有 67.39%。看到这个数据,你就知道苏州大学对经济的贡献程度了吧!毕业生在江苏省内就业也是以苏州为主,苏州就业的占江苏就业毕业生总量的50%以上。苏州大学在国家重点就业区域的就业情况非常好,在长江经济带就业的毕业生在90%左右,在一带一路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大概在20%左右。应该说,就业的地理位置还是非常好的。2018 届博士生的平均月收入为 9183 元,男生的实际月收入为 8894 元,女生的实际月收入为 9886 元;硕士生的平均月收入为 6265,男生的实际月收入为 6924 元,女生的实际月收入为 5894 元 ;,本科生的平均月收入为 5488 元,本科生中,男生的实际月收入为5874 元,女生的实际月收入为 5174 元。我们看一下本科生的各专业就业情况,其中有31个专业的就业率高达100%。也有对外汉语这样的专业,就业率为0的,以及医学检验这样的,就业率也才25%。我们再看看硕士研究生具体各专业的就业情况,硕士生就业的情况明显比本科生要好,有148个专业的研究生的就业率为100%。未结业毕业生共有645人,其中本科生475名,研究生是170名。在 170 名待就业的毕业研究生中,6 人已经就业但过统计时间节点,其余 164 人尚在求职中。在 475 名待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276 人正在准备国内升学考试、办理出国(境)留学手续,72人正在准备考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编制,32 人已在单位就业但还未签约,54 人拟回生源地继续落实工作,10 人已经就业但过统计时间节点,31 人无就业意向。我们看看学校的初次就业率啥情况呢?截止至2018年8月31日,学校2018届博士生的就业率为61.95%,硕士生的就业率为82.27%,本科生的就业率为 72.82%。这说明,在苏州大学上学,如果将来找工作的话,相比较而言,学校的认可度较低,就业较为不容易。应该说作为网红的苏州大学,通过媒体见诸报端的事情很多,要么说明大学排名靠前,专业实力强的案例有很多,但这所大学的就业水平真的令人不敢恭维,相比较普通211大学,这所大学的就业率没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对于要报考的考生来说,选择苏州大学要慎重。注:图片来源于网络,数据来源于苏州大学2018年度就业质量报告。

黑磨坊

为何频现批量研究生“弃学”,背后原因是什么?

不知你发现没有,继本科生“录而不读”之外,研究生“录而不读”又频现媒端,而且是批量的,近期尤其显眼,一些高校纷纷宣布处理结果。研究生“录而不读”不是像本科生那样以个案的形式出现,分散于各个高校之中,而是以批量的形式出现,相对比较集中。这意味着什么?背后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呢?据10月25日苏州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发布的《关于对2019级68名研究生作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的决定》,该校68名2019级研究生因未学校按规定办理入学手续,对他们作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据9月20日长春理工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2019级研究生自动放弃入学资格者名单公示》,对逾期未报到研究生按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并公布了25人的名单。据9月9日湖南大学发布的《关于取消郑博阳等69名2019级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公示》,该校有部分研究生新生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决定取消这69名2019级研究生的入学资格。一次性取消几十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许多人觉得太可惜了。一是为这些放弃读研机会的人可惜。你想啊,有多少人想考研特别是名牌大学王牌专业研究生而铩羽而归,可是这些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人却轻易地放弃在别人看来极为难得的机会,岂能不觉得惋惜。二是为这些高校觉得可惜。经过道道程序,经过层层筛选,耗去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最后却是竹篮打水,浪费几十个指标不说,还少收了一些银子。三是为那些未能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人可惜。如果“弃学”的这些人在录取之前就放弃,那是多好的一件事啊,排在他们后面的报考者就能顺利拿到录取通知书了。这些在录取之后放弃读研的人,无形当中也使与其竞争者丧失了读研的机会,可谓方便了自己、障碍了别人。尽管相关高校公开宣布处理“录而不读”者,似乎是严格管理、严肃校纪的宣示,但也有稍许尴尬。有的称之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意思是,不是我不要你,而是你自己不来;有的称之为“逾期未能报到而又未请假”,意思你违反了规章,我得处理你,我是严肃的;有的则是一边定性为“放弃入学资格”,一边宣布“取消入学资格”,多少有点自相矛盾。对于这些逾期未报到者,确实应该认定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但是如果咬文嚼字,学校应该注销其入学资格,而不是按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更不是取消其入学资格。无论怎么表述,本质上就是一批研究生报考者拿到学校给的录取通知书之后,一声不吭地不去报到,多数连个招呼都不打。旁人觉得这种行为既难以理解,又不该过于宽容,因为弃学者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而且是对别人不尊重(抢占名额却不上学,影响他人录取),还有损高校利益。对此,高校严格管理,严肃学纪,一次性取消(实为注销)这么多人的入学资格,的确算得上雷霆手段,果断,严厉,应该点赞。那么,这些人为何“弃学”呢?应该说,社会当中存在的事情总是有理由的,放弃入学资格者不可能无缘无故。这个原因才是值得分析的。1、非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弃学”占比最高。在主动“弃学”湖南大学入学资格的69人当中,有54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3名博士研究生,非全日制型占比近80%。在主动“弃学”苏州大学入学资格的68人当中,非全日制为38人(含在职博士4人和在职硕士1人),非全日制超过半数。这是什么原因?考研是这样的。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讲,多数选择全日制学术型,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选择全日制专业型。对于在职人员来讲,如果真的想上学,一般也是首选全日制学术型;如果只是为了拿个文凭,一般选择非全日制专业型,或是在职硕士。由此可以看出,专业型尤其是非全日制专业型,多数考生不太愿意选择。为何不愿上非全日制研究生呢?原因很是简单,这受多年来形成的轻学术轻实践之风的影响。你到高校看一看,招聘教师肯定是只要学术型,不要专业型。许多高校在招录博士研究生时,如果是专业硕士,即使分数很好,也不愿录取。前些年一些高校办了大量的在职硕士学位班,只有学位没有学历,实际上砸了研究生的牌子。用人单位对此很有想法,一般不给待遇。因为是同一名员工,拿到硕士之前与拿到硕士之后能力并无明显提升,用人单位认为这是在套取待遇,高校也有滥发文凭之嫌。在对比中,用人单位觉得专业型研究生含金量不足,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能与全日制研究生相比,所以在各个方面是区别对待的。对于这一点,职场中人是心中有数的,当一些人觉得上一个非全日制研究生并不一定能够给其带来利益时,自然不会珍惜机会,有一点理由就毫不犹豫的放弃。2、文科专业研究生“弃学”占比较高。从湖南大学“弃学”研究生的专业看,工商管理17人,法学10人,外语5人,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5人,公共管理4人,经济与贸易3人,文科共计45人,占比65%。从苏州大学“弃学”研究生的专业看,工商管理16人,法学、艺术、公共管理等其他文科23人,占比57%。从中可以看出,工商管理专业“弃学”尤为突出。为何是这样?原因也很是明显。相对于理科而言,文科研究生供过于求更多,再加上社会容纳文科研究生的能力远远低于容纳理科研究生的能力,因此攻读者也觉得性价比不高。也就是说,即使研究生毕业,找到的工作岗位也不一定比本科生好,工资收入也不一定更高,多少有点鸡肋的意思。如果工作单位不错,许多人都舍不得工作,因为上学之后岗位就是别人的了,毕业之后回到原岗已经没有可能,如果届时找到的新工作更好则没有什么说的,如果更差或是相当,也就得不偿失了。在这种情况之下,上还不如不上。3、在就业压力山大的情况下,读研只是一个预备选项。“弃学”在三本高校校校有、年年有,报到期间有,报到之后也有,这并不是什么秘密。虽然研究生“弃学”与本科“弃学”有所不同,但原理是一样的。对于许多高考学子及其家庭来说,都不太愿意读三本,可是高考分数摆在那里,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只好三手准备,一手准备复读,一手准备出国,一手准备报到上学。对于一些人来说,准备报到是在前两手没有着落的情况下的预备选项,一旦前两手有了着落,也就果断弃学。所以在三本高校,时不时的有学生办理退学手续,如果私下问一问原因,一般是出国留学。同样道理,读研也只是应届毕业生的一个预备选项。他们的基本做法是,一边找工作,一边考研究生,如果工作有了着落就不读研,如果工作无着落就去读研。许多学生在报名考研、复习考研、面试录取之前,工作岗位一直没有着落,可是在录取为研究生之后却是柳暗花明,理想的工作突然而至,自然果断弃学,毕竟研究生毕业之后也不一定还有目前的机会。至于在职人员,就更觉得工作岗位的宝贵了,除非对工作岗位极不满意,否则是不会轻易辞职读研的。这几年一些年轻人跳槽频率有所下降,原因也在于工作并不是那么好找。辞职容易觅岗难,是一种客观存在。4、研究生供过于求,导致许多人不敢辞职读研。本科生供过于求、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研究生同样如此。前些年,一些高校盲目追求学位授予权,研究生扩招比本科生更加厉害,泡沫更多,研究生学历大为贬值。在这种情况之下,许多单位的用人原则是,能用本科不用研究生,除非确实是技术研究岗位,这又加剧了就业难度。对于一些在职研究生和专业硕士,用人单位另有想法,一般与全日制研究生区别对待。对专业没有要求的一般岗位或是行政岗位、后勤岗位、服务岗位,用人单位宁愿用本科生也不用研究生,因为同样的工作职责、同样的工作要求,研究生的工资福利待遇要高于本科生,增加了人力成本。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些研究生在求职当中自动降格以求,只要本科生的工作待遇,有的甚至隐瞒研究生学历,只拿本科学历求职。本号就曾遇到过一位研究生,自愿选择应聘只招收高职高专学历的岗位,最终与高职高专同岗同酬。研究生主动“弃学”,供过于求了是一个重要原因。5、研究生招生乱象产生了负面影响,非王牌专业吸引力减弱。不得不承认,现在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滥,而且乱。就研究生类型而言,有全日制,也有非全日制;有学术型,也有专业型;有统招型,也有定向型;有独立培养型,也有中外合作培养型;有统考统招型,也有自考自招型。总之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如果你天天上网,时常看一下手机,总是有研究生招生方面的广告突然跳出来,让人烦不胜烦。这些研究生招生广告多数是中外合作办学的那种,也有在职研究生的那种,当然更不少了MBA、EMBA等。这些广告都有“不用考就可以上学”这样的说辞。研究生招生“满网叫卖”,确实有些掉价,让全日制研究生连带尴尬。少数高校的这种招生方式,确实给高校研究生教育造成了负面影响,也证明研究生教育确实太滥了。如果你再分析一下还会发现,“弃学”涉及的专业多是非王牌专业。以湖南大学为例,“弃学”涉及工商管理、法学、外语、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公共管理、经济与贸易以及机械与运载工具、金融与统计等学院,应该说其中的多数不是湖南大学的王牌专业。苏州大学也存在类似情况。你想,这些专业本来就业形势不好,年年被列为黄牌专业甚至红牌专业,再加上又不是王牌学院的王牌专业,就业前景如何,就业预期怎样,也是比较明朗的,考上这些专业的研究生,“弃学”也是可以理解的。研究生供过于求,考生有了挑选机会,不再是有学就上。这也告诉所有高校,研究生所设专业不是越多越好,如果质量不高,将面临无人报考和“录而不读”等种种尴尬,还是少而精比较好。高校内涵式发展,不仅包括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也包括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生“弃学”其实早已出现,只是最近一些高校批量处理“录而不读”者而有些格外显眼,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其本质还是一个供求关系的问题。对此,不知你是什么看法?(本文为原创,可以转发;文中图片源于相关高校网页和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亚裕

江苏省管领导干部任前公示,涉及多所高校

为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经省委组织部部务会议研究并报省委同意,对下列同志进行任职前公示。1、吴胜红,现任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男,1965年2月生,汉族,江苏海门人,在职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198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2、刘标,现任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男,1973年8月生,汉族,江苏建湖人,在职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199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3、王传金,现任常州工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男,1968年9月生,汉族,山东郓城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9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常州工学院党委副书记。4、濮励杰,现任南京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浦口校区主任(兼),金陵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苏州校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兼)。男,1965年9月生,汉族,江苏苏州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8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南京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试用期一年。5、黄志良,现任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男,1965年2月生,汉族,江苏溧阳人,大学学历,学士学位,198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6月参加工作。拟任省属高职院校党委书记。6、朱东风,现任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设计处处长。男,1971年1月生,汉族,江苏滨海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9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省属高职院校校(院)长,试用期一年。7、巫建华,现任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男,1964年9月生,汉族,安徽广德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8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8、简祖平,现任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男,1970年9月生,汉族,江苏句容人,大学学历,在职硕士学位,200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省属高职院校校(院)长,试用期一年。公示时间为:2020年7月14日至7月20日。对公示对象有何反映,请于公示期间与省委组织部联系。联系电话:025-12380-1、025-83393863,83393833(传真),联系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70号江苏省委组织部(邮编:210013)。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2020年7月13日延伸阅读 紧盯这些“小”!江苏深化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集中整治以邻为师,盐城到南通“串门”关心啥?品思|真正能扛大事的人,啥样?书记市长这一周丨忙里忙外,很不平凡长三角这一周|闻“汛”而动,各地答好防汛抗洪“加试题”来源 江苏省委组织部编辑 陈珺璐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版 权 说 明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作者、二维码;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四毋

非全日制研究生很委屈:我们不水!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近日,澎湃新闻一则题为《教师招聘歧视非全日制学历?鄂尔多斯致歉:组织者不了解通知》的报道引发社会舆论关注。看到相关报道时,2019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王璇特别有感触。王璇回忆,由于学制是两年,2018年下半年,北师大心理学院一些2017级非全日制研究生已开始找工作。“当时有不少学生反映,求职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只招全日制毕业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面十分窄。”王璇说,为此,北师大心理学院还发了一则《关于北京师范大学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性质的说明》,解释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相同。但据王璇了解,2018年之后毕业的北师大心理学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求职时仍会遇到因“非全”被区别对待的情况。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招聘单位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目前,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已不再区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历,但情况仍待进一步改观。北京某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李韵目前正在关注招聘信息,她说,“比较委屈的点在于,我们经过系统化严格培养出来具有专业技能的专硕,最终却因为‘非全日制’被挡在招聘的第1道关卡外,在需要专业技能的岗位招聘中不被认可。”近期,澎湃新闻在调查中发现,仍有很多招聘单位明确只招全日制研究生,一些地方的人才引进计划中,诸如落户优惠、人才补贴、就业岗位等也只对全日制研究生开放。“对学历歧视几乎没有问责,是这类歧视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消除学历歧视,必须两手抓,一手抓教育质量保证,确保不同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一致;一手抓公平就业,就业权益保护,对用人单位查证属实的歧视行为,必须纠正并问责。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前世今生”2016年9月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首次对“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词进行准确界定: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相应的,全日制研究生则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上述通知明确,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关于“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中的“原有规定”,2017年教育部还曾作出过解释。关于单证研究生,其中提到,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从2000年起,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由各招生院校联合组织考试发展为全国联考,统一考试、统一录取;完成学业的学生有学位、无学历,俗称单证研究生。此后,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通知,从2016年起,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除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外,其他类别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将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管理。2016年教育部发布文件明确,从2017年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统一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还明确,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这说明,非全日制研究生与此前的单证在职研究生不同,属于双证研究生范畴;其与全日制研究生的最主要区别是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前后两届研究生迥异的求职境遇但实际求职中,不少非全日制研究生境况与全日制研究生存在鲜明反差。“2016年我们专业招的还是全日制硕士,2017年起招的都是非全日制,我能明显感觉到2016级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比2017级的好。”李韵告诉澎湃新闻,其所在专业,2016级毕业生中有不少人现在在高校工作,部分还是教学岗;而2017级毕业生里,绝大多数人都遇到在招聘第一关就因“非全日制”被拒之门外的情况,整体就业情况明显不如2016级的好。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也提到,“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仍然面临差别待遇。”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招聘单位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然而,李韵没有感觉到求职境遇有明显改善。“很多次,初看网上某条招聘信息感觉自己很符合条件,点进去才发现要求学历为全日制。”李韵向澎湃新闻发来多条这类的招聘信息,其中有些是招聘高校教师、辅导员等的,也有些是地方政府人才引进计划中提供的一些职位,但无一例外都要求学历须为全日制。“有人一听‘非全’就觉得很水,怀疑是不是边工作边去买了个文凭,但我们学校真的对我们是跟全日制研究生一样很严格地进行培养的。”李韵有些委屈地说道,求职时,明明具有招聘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却因学历为“非全日制”被卡,而同类专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则更容易得到认可,这让人很难受。澎湃新闻在采访中也发现,也有非全日制研究生自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可能确实跟全日制研究生存在一定差距。“我觉得非全日制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花的时间和心思可能比全日制研究生要少些,而导师给予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指导可能也相较少于全日制研究生。”苏州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苏铭对澎湃新闻说道。但苏铭认为,即便如此,招聘单位也不应该在招聘的前置环节就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设置障碍,至少应该给非全日制研究生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收缩2017年3月,《中国教育报》曾报道称:政策(指《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关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培养等的各方面规定)推出后,2017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加,江苏、北京、辽宁等地的增幅均超过20%。对于此项旨在整体推进研究生招生培养体系规范化、高质量的改革,70%的考生表示“支持”。换句话说,《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发布可能一度带动了部分地方的研究生招生。然而,拉长时间线来看,近几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整体已呈缩减趋势。《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称:生源不足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以来招生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近三年,大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部分专业存在无人报考、无人上线、考生不愿调剂到非全等问题。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数据看,生源短缺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上述报告显示,2020年各大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非全日制却呈现缩减趋势。其中如,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数较2019年减少了1000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计划招生数为3400人,2020年较2017年缩招1600人,仅计划招生1800人。报告还称,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六成左右考生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27%左右的考生愿意把非全日制作为备选项。而对于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超过七成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如何破解“同等法律地位”难获同等机会问题?同属“统招双证”、拥有同等法律地位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处境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一些招聘单位并不了解存在非全日制却是统招统分、且双证齐全研究生,在招聘过程中,我们一提到非全日制就会被质疑含金量。另外,一些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用人单位会更多参考人社部的政策,但据有些招聘单位称,‘人社部没有发过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有同等法律地位这类文件’。”李韵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教育部官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落款显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属于发文的五部门之一。但从近日有关鄂尔多斯教师招聘“歧视非全日制学历”的话题讨论中可以看出,仍有不少人、包括一些全日制研究生,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存在偏见、误解。“虽然不应该歧视,可是要是完全没有区别的话,我读全日制干嘛?”“因为大家都知道非全日制的成人专科和本科太水。”“非全有多水自己不知道?”这类评论在网上获得了大量的点赞。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被质疑“很水”的问题,据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报道,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的周光礼认为,“从学习投入度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加之,生源质量非全日制也比不上全日制。”报道还称,从生源上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分数总体上要低于全日制研究生。再加上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人占大多数,使得一部分人考不上全日制,从而调剂到了非全日制。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杨颖秀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以她的了解,如果非全日制研究生读研前就有工作、有工作经验,一般不存在就业被歧视或找工作难的问题。“国内部分学校、专业招收非在职人员读非全日制硕士,主要是为了解决生源问题。实际上,非全日制硕士都属于专硕,从本科应届生中招专业硕士是不合适的,也未与国际社会接轨,国际上基本都是在职人员读专业硕士。”杨颖秀指出,在一些高校,本科应届生被招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后,其培养方式、就业去向等与学硕的区别并不明显,培养质量也难保证。澎湃新闻还注意到,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该规定中提到,“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如果面向在职人员招生且实行培养之后定向就业,那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就不存在就业问题。”对此,熊丙奇分析指出,这种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规避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时遭歧视的问题。杨颖秀认为,从国家层面来说,从在职人员中招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发展趋势。她以教育领域举例说,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位、学历层次在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比还较低。从在职人员中招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政策有利于在职教师通过读研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就眼下讨论正热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被歧视”问题,杨颖秀和熊丙奇都认为,用人单位应按政策规定,给予均等机会。熊丙奇还指出,对学历歧视几乎没有问责,是这类歧视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消除学历歧视,必须一手抓教育质量保证,确保不同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一致;一手抓公平就业,就业权益保护,对用人单位查证属实的歧视行为,必须纠正并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