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士招生要求突然变卦,苏大七年制临床硕士集体无法申请读博谜中迷

博士招生要求突然变卦,苏大七年制临床硕士集体无法申请读博

近期,一份名为「关于 2021 届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专业学生对于『2021 年苏州大学申请博士研究生实施方法』的异议」的 PDF 在网上流传。图片来源:PDF 截图据悉,这份文件系苏州大学医学部 2021 届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专业的 59 名学生联名所书,希望通过合理的方式让校方就其提出的对「2021 年苏大申请博士研究生实施方案」的异议予以解决。这些学生的诉求并不夸张,只是希望校方可以给他们一个报考本校 2021 级博士研究生的权利,一项他们本就应该拥有的权利。一群无法申请读博的专硕根据这份 PDF,我们可以了解到,苏大七年制专业学生默认为专业型硕士,但是并不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故而没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但是,令人迷惑的是,在最新的《苏州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申请 - 考核」制实施办法 (2020 年修订)》中,七年制专业学生竟然无法报考苏大任何一类型的博士研究生。图片来源:苏州大学具体而言,最新的招生办法中,学术型博士要求申请者应为全日制应届或往届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图片来源:苏州大学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申请者,还应同时具备的条件中,又明确指出了需要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但苏大七年制专业学生却不参与规培,没有规培证书的他们自然也被挡在了专博的大门外。图片来源:苏州大学对于 2021 届临床医学(本硕连读)的专业学生而言,这样的要求可以说是让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既没有学术型硕士学位,又没有规培证书,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而在《苏州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实施办法 (2019 年修订)》和《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 - 考核」制实施办法 (2019 年修订)》中,硕博连读和学术型博士申请的要求都相对放宽,只要求申请人原则上为学术型硕士。图片来源:苏州大学故而苏大的往届七年制学生可以报考苏大的学术型博士,但 2021 届,也就是苏大最后一届七年制专业学生却因为政策的修改,考博无门,可以说是让人十分摸不着头脑。放眼其他高校,七年制学生拥有多种选择看到这,大家估计会问一句,是苏大曾经网开一面,还是政策修改不甚合理呢?答案或许是后者。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培养模式及人才质量标准不同,但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两类学位获得者进一步深造可以交叉发展。图片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不少高校都允许七年制学生报考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甚至是专业型博士研究生:1. 北京大学北大对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报考人的要求仅是已经获得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图片来源:北京大学2.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不仅允许报考专业型博士,还允许七年制学生报考专业型博士研究生。图片来源:北京协和医学院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与北京大学类似,这里不再赘述。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拥有类似规定的高校还有不少,比如大家熟悉的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等,专业型硕士并不是限制学生们报考专业型博士的拦路虎,相反,专业型硕士进一步深造或许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制定政策的是高校,受苦的却是学生回到事件本身,学生的诉求并不过分,只是想要一份报考博士研究生的权利,苏大在制定政策时或许应该多多考虑学校中各个类型学生的情况,而不是简单一刀切。而此次上书反映的不仅有高校制定政策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医学教育存在一些短板,很多方面亟待理顺。2020 年,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混乱的问题再一次被摆上台面,葛均波院士建议试行 「5+3」模式(以 5 年制医学培养为主,毕业后进行 3 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型人才「5+3」培养后就应授予医学博士学位(MD),有志科研的同学可以在 5 年毕业后,直接考取科研型博士(PhD)。但从提案到落实,需要的无疑还是时间。当前,各个学校的 4 证合一,临床型专业硕士,临床型专业博士,科研型硕士、科研型博士等众多培养体系使医学人才培养非常混乱,让很多年轻医学生浪费多年时间在反复折腾上。苏大此前便因为「四证合一」的政策问题引起学生抗议。2017 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上海六院、上海肺科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火箭军总医院、常州市肿瘤医院、无锡九院及瑞华医院的 14 级专硕研究生在微博发声抗议,要求 14 级全体专硕研究生参与规培、不延期毕业。图片来源:微博事实上,对于高校的决策,学生很难有反对的余地,最后无奈之下只能演变为在知乎、微博等平台爆料学校政策,将问题送上热搜,以期倒逼学校解决问题。虽然我们不知道这样的做法能不能圆满地达到学生自己的诉求,但是还是希望苏大 2021 届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专业的同学们可以顺利考博,读博。

天有历数

985高校在读博士生,害怕和导师闲聊

各位读博士的小伙伴,你也会害怕导师吗?作为人文社科类博士,我们没有实验室,导师大多数也不坐班,因而我们其实不会每天见到导师,但,这丝毫不会减少大家对导师的害怕。和身边的博士生聊了一阵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这些某985高校的在读博士生,都有哪些害怕导师的症状。症状一:害怕被导师联络A:我导师喜欢联络我们,经常在里传输文献资料或安排任务。于是,wx成了我们学术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导师的头像也成了我最害怕见到的图案。每当他的头像出现在新消息提醒时,打开锁屏的手都会莫名颤抖。由于导师每次联络我之后,他的对话框就会显示在最前面的位置,造成了我每次打开微信都要看到他的窘境,又不能删掉和导师的聊天记录,所以,我只能挨个找我的朋友闲聊,直到凑够人数把导师那条对话框挤出手机显示屏为止。我一直以为只有我一个人是这样做的,万万没想到,有次和师门同学聊天,好几个博士生都说,他们也会这样做,我原来并不孤单。症状二:害怕每周的讨论班B:我是在高校任教几年,又回来读的博士,原本以为我一个自己就是老师的人,重新读书的心态会和应届学生不同,但读上书才知道,我依然是如此的害怕导师,害怕每周一次的讨论班发言。过去自己教课时,哪怕是二三百人的阶梯教室,我也都是信心满满、胸有成竹,可如今,只是区区十人的师门讨论班,却会非常紧张。就算准备得很充分,发言资料被自己画了又画,发言提纲在脑海里过了好几遍,也还是觉得忐忑不安。这种莫名的害怕是一种久违了的当学生的感觉。C:我的导师非常严格,对待学术极为严谨认真,而我是在职的博士,年龄已经40多了,其实和导师岁数差不多,但依然逃不出被批评的噩梦。尤其是在讨论班上,每次我这个大老爷们当着全师门小孩的面被导师批评,我都特别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后来发现,连师门里发了十几篇核心论文的“大神”都照样会被批评,我心里慢慢好受了些。症状三:情绪完全受导师影响D:我是结了婚的女博士,平时都住在家里。每次老师打电话找我,我都会立刻、马上、迅速进到书房,把自己关起来,有时任务太急常常心情烦躁,老公也时常会受到连累。有一次改了好几遍的项目书还没通过,我从书房出来对着在客厅看电视的老公喊:电视为什么这么大声音,吵到我了!老公默默地关上电视,大气都没敢喘。 后来,到吃饭的时间,老公才悄悄出现在书房的门缝边,小心翼翼问了句:饭是给你端进来,还是你出来吃?他那可怜巴巴的小表情好像书房是个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老公常常说,读上博士之后,我每天的心情完全取决于科研的情况,被导师肯定时像幼儿园得到糖果的小孩子,被批评时像泄了气的瘪气球。症状四:不敢和导师请假E:我是心很大的女生,一直觉得没什么事情会是我不敢去做的,直到读了博士,发现自己竟然会不敢和导师请假。 导师平时要求很严格,在他看来,博士生不该有周末和假期,任何时候都应该投入在学习之中。我们师门有个女生,因为假期没请假就去美国旅行结婚了,而错过了开组会就受到了老师狠狠的批评。我有次发烧比较严重,可刚好老师要求大家去听报告,我真的完全不敢开口和导师说生病请假,最后几经犹豫,还是迷迷糊糊去了报告厅。 F:要说起不敢和导师请假,我有一件挺遗憾的事情。硕士毕业时学校有学位授予仪式,名额非常有限,我非常幸运地抢到了参加资格。但因为我考取了博士,当天还有导师的讨论班,而且因为我的一篇论文反复修改仍未达到要求,导师对我有些生气,所以我考虑再三也没敢和导师说想请假早走一会儿。如今只记得下课后匆匆赶到体育馆看大屏幕,看到其他同学能与校长在台上合影握手,心里很是羡慕。症状五:随时随地打开学术模式G:我的导师对待科研很认真,也很拼,他经常早上6点就在群里发材料,也能半夜12点还在审稿子,并且从不午睡,他的作息非常让人害怕,无法摸清规律,经常会毫无征兆的布置任务。 其中,我有几次记忆犹新的场景:有一次在商场买鞋接到老师改项目的电话,我站在喧闹的商场一角,趴在柜台上记录要点,讨论了近半个小时,引来店员和顾客若干次的围观。有一次陪家人在外地大山里看枫叶,接到电话,于是站在信号时断时续的溪水边,和导师讨论起了论文选题。有一次是我第一次见男朋友的父母,进屋后直接开始吃饭,和对方父母还没说上几句话时,老师忽然打来电话着急修改课题申报书,于是我在对方父母的注视下,直接切换成了学术模式,边听电话边记录,讲完电话直接抱着电脑改申报书去了。如今的我养成了无论走到哪里、去做什么都要随身携带笔、纸的习惯,一定要时刻准备好。症状六:朋友圈害怕让导师看见H:我曾经是个挺愿意发朋友圈的人,以前也不会特意设分组屏蔽导师,直到读博士后不久,因为论文写得不好被批评,老师生气的评价我说,怎么天天就在吃喝玩乐不学习呢,吓得我回去就删掉了好几年的朋友圈,以后再发朋友圈也是慎重、慎重、再慎重。I:我的导师很年轻,属于经常发朋友圈的类型。我入师门之前就听说,博士的朋友圈是不能让导师看得,不能让导师掌握自己的最新动态,于是,我加了导师的之后就直接把自己的朋友圈对他屏蔽了。万万没想到,入师门第一次见到导师,就被问起了这件事,老师说怎么你还把我屏蔽了。于是我又尴尬地把朋友圈权限打开了,但现在采用了新的战术,叫分组可见。你也会像我们这样害怕导师吗?我相信,若干年后,当毕业的我们想起当初小心翼翼的自己,一定是很难忘的记忆。本文来源:募格学术(ID:mugexuesh),转载请在原文下留言作者:糖醋小排

柏拉图

在读博士生的待遇怎么样?在读博士生:刚够生活

在大家的印象里,也许博士生的生活就是一边苦哈哈地搞科研,一边领着不菲的国家补助美滋滋地过着小日子,实际则不然。前天,小编的一个朋友问小编借钱,开口就是3万;小编说我穷学生一枚,哪来的这么多钱?结果该朋友就直接生气了,说你们博士生一个月七八千,这么好的朋友这点儿钱都不借,直接就把小编电话扣了。小编一脸的莫名其妙,说实在的,小编的卡里从没有见过这么多钱。也许是每年的急招博士毕业生,且待遇都是几十万年薪起,让大家误以为博士生的待遇也很好。博士生的正常工资博士生的正常每月工资收入有两个方面:国家助学金和学生劳务。国家助学金:自从2017年发布规定,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提升至1500元/月,每年十月;学生劳务:学生劳务主要是源于导师的项目,小编是1000元/月,每年多少月就是看老师了,10~11个月的样子。当然一些好的学校和研究所,或者项目多的老师给的就多些,几千的也不在少数;当然,也有不少博士没有劳务,比如小编身边一些文科类的博士,导师并没有项目经费下发劳务。总而言之,小编一个月的收入就是2500元,这1000元的劳务还要扣40元的税,实际到手是2460元。博士生的奖学金奖学金可以说是博士收入的一个大头了,这笔奖学金基本上就是用来下一年的学费和住宿费了。学业奖学金:以小编学校为例,一等奖学金18000元/年,约20~30%,二等奖学金12000元/年,约30~40%的,三等奖学金6000元/年,没拿一等二等的都有三等,基本上是40%左右。小编这边是,基本上一篇SCI可以拿一等奖学金,一篇其他文章或专利可以拿二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博士是3万/年,但是十分难拿,小编学院一年是2~3个名额。基本是,至少一篇2区且影响因子高的SCI才有可能,行情不好的时候两篇都不一定。博士生的学杂费博士的学费基本是10000元/年,有的地方是12000元/年。并且每年还有1000-2000元不等的住宿费。吃饭是基本都是食堂,偶尔外卖,小编一个月在食堂的消费大约是600~800元左右。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所有的加在一起的话,一个中等水平的博士,基本上一个月是也就2500左右,身处帝都的小编只能说解决温饱没问题,现在小编最大的支出就是同学结婚时的份子钱和还有各式各样的贺礼,要是一个月有好几个同学结婚的话,小编连份子钱都掏不出来。较之上班的同学,博士生的生活是清淡如水。这些是结合小编个人和周边同学而总结出来的,欢迎各位大佬留言自己博士期间的收入,让小编羡慕羡慕吧!(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务必联系删除)

大目视之

读了六年博士,我还是退学了!

2020年4月20日,在国内某知名网站首页,推送的一条《博士6年还未毕业,对不起,我退学了》,引起了我的关注。由于自己也是一个在读博士生,怀着一颗强烈好奇心和同情心,我不自觉地打开了这条新闻。仔细读了才发现,发文的作者是一名在帝都某知名科研院所就读的硕博连读生,专业方向是人工智能。文中,该同学对自己读硕博期间的生活进行了认真回顾和总结,并对自己6年来没有发paper的原因进行了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拖延症。刚上研究生,总觉得日子还长,不着急发文,平常对导师交办的各项工作没有认真落实。只要一有时间就邀约各种亲朋挚友,出去嗨,整日荒废。理论基础不扎实。相比一同入学的其他同学,自己在文献阅读、整理和消化、运用方面的能力,存在明显的差距。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发展趋势认识模糊不清,基础薄弱。写作没有idea。一篇文章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写文章就如同编故事。摘要、关键字、引言、文献综述、方法和数据、分析、结论与讨论、政策建议、参考文献等内容都十分必要,不可或缺。而一个好的idea就是将上面的这些框架结构紧密联系起来的“故事线”,也是全文写作最重要的脉络。有的人,在读期间,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这其中的缘由,恐怕要好好反思总结一下子喽。与导师关系紧张。导师就是你在学术上的“引路人”,也是你在读期间的“责任人”。因此,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是我们开展学术研究,提升自己知识储备和根基的第一环节。文中作者对自己与导师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并总结出双方关系出现缝隙的三条原因:一是主观认为导师不务正业,总是做一些与学术无关的行政性事务;二是主观认为导师学术基础不扎实,理论知识储备不足以指导学生;三是片面认为导师会帮助自己发论文;四是脾气秉性原因。以上就是文中作者所讲述的——导致自己六年没有发一篇文章得的主要问题。其中缘由,对与错、好与坏,我们这里不做过多评判。只是单纯从一个在读博士的角度去,讲一下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对博士——教育金字塔顶点,这一高层次人才的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这种重视程度体现在多方面上:1. 完备的奖助学金体制。以我所在某中部211院校为例,学校设置了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校级助学金,以及“三助(助管、助教、助研)”四位一体的奖学金激励机制,最高可拿5.6万元,最少可拿3.5万元。具体如下图:2. 良好的实验环境。入校以来,学校精心为我们配备高性能计算机和实现器材,购买实验原料,提供产地,为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周到细致的服务。像我所在的专业,就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3个,构建起涵盖多学科、多方向的实验环境。3. 一流的导师团队。以我为例,所在学院就有专业博士生导师(教授以上)12人,副高职称28人,讲师14人。4. 贴心的后勤服务。不管你因为实验等原因回去再晚,阿姨永远都会给你留着宿舍大门,让你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舒心、安全。在这种环境,你如果还不努力学习的话,那还有什么理由和借口,去指责别人呢?在这里,我也有几条忠告和建议,以供思考:一是尽快选定一个研究方向或者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结果研究,大量阅读已有研究成果和分析实验数据,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兴趣点。二是与导师缓和关系,毕竟博士在校期间的管理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导师对你在校期间的行为负主要责任。所以,你懂得!三是虚心向你身边的人求教,不要抹不开面子,毕竟面子也不能充当论文不是?比起毕业,这有算个啥?四是研究期刊。根据你写的论文内容,去各大文献检索品台,浏览就有哪些期刊发了这方面的文章。因为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兴趣偏好,不要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做一些有效率的事情。最后,分享两句话吧,共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百寒。

骜然不顾

这3个学校的在读博士每年可以拿到10万元的年薪,你们学校呢?

2019年5月15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官网发布一则通知,格外引人注目。通知的标题为“放大招啦!我们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等你来!”通知称“202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读基础数学方向的同学们有福利啦!丰厚奖学金等你来拿!从博士阶段开始,每人每年保底收入10万元人民币(助研费+助教费+奖学金)。同学们行动起来吧,我们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等你来!”上述通知让一个月只有1500块钱补助的很多博士羡慕不已。当然上述通知限定了条件,具体的要求为:1.2020年入学学生;2.本科毕业于北大、清华、科大、复旦、浙大;3.博士攻读基础数学方向(具体包括数学物理、动力系统、代数、微分方程、分析、微分几何)。这样2020年之前入学的师兄师姐只能羡慕,自己也领不到。那么赶快去报名啊,但是很多考生表示,我本科不是上述5所高校啊!哎,这就没办法了。那么是否还有其他高校的博士补助诱人呢?10万元年薪是否仅为个例呢?为此我们经过简单检索发现早在2009年的时候,暨大就开始尝试了。据悉,暨南大学从2009年推出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博士生是重点。具体而言,博士生学费3万元/年,由学校代缴;第一、二学年享受1000元/月的奖学金,第二学年结束后开始动态评审,一等奖学金3000元/月,占总数的30%;二等奖学金2000元/月,占30%;三等奖学金1000元/月,占40%。2010年该校新增“优秀博士生攀登计划”。科研突出的博士生在第四年留学校继续做研究,可获最高10000元/月的奖学金,即相当于“年薪”10万元。此外,科研突出的博士生将有机会获得优秀论文奖励。据悉,当初设定每月1万元的奖学金是按照一个博士毕业生在广州工作三年内的月平均收入来计算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博士生群体解除经济压力,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学习。在当时这样的薪资甚至可与学校的副教授相比。据悉,暨南大学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评定谁有资格获得上述奖学金,如果招不满,也不会降低标准,反之,如果满足条件的优秀博士生较多,也会适当增加计划。该方案的实施不仅仅局限于三年级的博士,一二年级的博士也有资格申请。只要有好的选题方向,有创新的科研成果都具备资格。怎么样,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想要报考暨南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了。可能考生抱怨,自己既非出身名校,可能也无法入选暨南大学的优秀博士生攀登计划,那么是否还有其他学校可以供自己选择呢?在此我们特别关注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建立了丰厚多元的奖助体系。其中,100%全覆盖的博士研究生助研津贴的补助额度高达每人每月6000元。据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现有研究生4500余人,拥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设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专任教师1600余人,正高职称290余人,博导110余人。2019年该校共计招收博士62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面向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建立了丰厚多元的奖助体系,鼓励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科研任务,顺利成长成才。其中国家奖学金30000元/次。100%全覆盖的有每年150000元的国家助学金,每月6000元左右的助研津贴,一年级10000元的新生学业奖学金。二、三年级的时候一等学业奖学金18000元,二等奖学金10000元。另外还有发表学术论文期刊、获得发明专利等奖励,具体奖助体系如下图所示。怎么样,是不是妥妥的一年收入10万+奖助学金。看到这里,你是否心动了?当前暨南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博士招生还未结束,赶快去报名吧!如果你是在读博士,请问你们学校的补助又是多少呢?据悉有的博士一年最多可以拿到25万的奖助学金。欢迎互动交流。

失子之业

读博6年无法毕业,难在哪里?大学教师读博:3个月读完博士课程

近些年,博士毕业成为了社会一个热点难题,原本三年学制的博士基本都会延期毕业。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我国有接近17万的在读博士研究生面临毕业,然而,实际毕业人数只有不到6万人,接近三分之二的在读博士无法毕业。中科大在读博士刘春杨正是因为读博6年,没能交出1篇论文,最后不堪学业压力,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论文是博士毕业的至关条件,但是,想要出成果并不是容易的一件事。大多数高校博士毕业要求至少发表3篇期刊论文,其中必须有一篇被“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收录。而想要被SCI收录,就必须能写得一手漂亮的英文文章。上海某985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在读博士陈铭(化名),正是因为英文基础差,大学英语四级考了4次,六级考了8次,直到博士入学后才通过。以至于后来,博士论文投稿多次被拒主要原因就是英语语法错误太多,陈铭坦言:“如果英文好,一篇论文至少可以节省半年时间。”现在,四年博士学制,因为达不到毕业要求,他已经延期毕业一年。博士论文背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导师。博士毕业就像游戏里打怪升级,论文就是装备,导师则是GM。装备再好,也顶不住GM随时可以“调高游戏”难度。没有导师的指导(包括提供课题方向和思路、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等),想要顺利毕业,几乎不可能。还有更糟糕的,由于高校对博士生导师把关不力,有些博导即便不从事科研工作多年,一样还有招生权利,结果就是学生招进来了,毕业却只能自己想办法,因为导师根本无法给出指导。同学的男朋友攻读硕士研究生时就遇到过这种情况,读的是学硕,发表的论文必须要被SCI收录。导师是骨科主任,但是多年在一线工作不再做研究,手中没有课题也没有经费。到头来,这位同学只能自己倒贴几万块做实验写论文,再花钱找做基础研究的老师帮忙修改论文、帮忙投稿。遇到这样的导师,读硕都已困难如此,可想而知,读博想要毕业真要难于上青天了。博士如此难读,大学教师读博却另有“出路”。随着“双一流”高校陆续出台“晋升正高级职称必须要有博士学位”的硬性规定,大学教师读博迫在眉睫,然而,根据教育部统计的数据,目前中国大学教师足有163万,拥有博士学位的只有不到40万。依照目前博士毕业的难度看,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的大学教师想要在国内读博,真不知猴年马月才能毕业。于是,一条“全日制博士速成”的产业市场悄然形成。5月20日,韩国三大报纸之一的《东亚日报》报道了一篇文章《来韩留学拿速成博士学位,韩国恐成中国的“学历工厂”》,文章指出在韩留学生中,中国留学生占据一半人数,其中攻读博士学位的最多的群体是中国大学的在职教师。韩国大学甚至为这些读博留学生开设“特色”课程,12天读完一学期课程,3个月读完三年博士课程。不仅如此,韩国大学还提供了一种“买”博士的方案,大约17万的学费加上2万左右的中介费,合计20万就可以拿下一个博士学位。这样得来的博士学位,还能让人相信吗?这样成长的大学老师,有能力培养博士研究生吗?因此,博士毕业难,部分原因在于高校博士扩张导致生源不高,有些考生读博没有相关学术基础和能力,不是因为学术上的喜爱,而是为了获得“虚荣”的资本。另一部分原因则是高校对于导师把关不严,有些导师缺乏培养学生的能力,却依旧在招收学生。

地狱犬

终于明白为什么读博的比例低了,你知道读博的成本有多高吗?

面对着就业市场不断加剧的求职压力,许多大学生通过提升学历的方式,来提升竞争力。所以,你看到每年考研的人数以几十万计的数量增长。然而很多同学,即使取得了硕士学位,却依然不满足,还要向着更高级别的学位迈进,以此来获取更大程度的收益。那么问题来了,取得博士学位后,真的能获得更大程度的收益吗?研究生工作三年的收益高,还是取得博士学位的收益高呢?要知道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你要先知道读博的成本有多高,刨去成本,你能明白,真正的收益究竟有多少。01落到实处的生活成本首先要谈的,就是读博的生活成本。毕竟,读博的时候,很多人都已经25岁往上了,在老一辈人的眼里,这个年龄再从家里要钱,就实在是说不过去了。好在国家也是深刻认识到我国的国情,所以全日制的博士生,每月拥有1000元以上的博士补助,即只要你是在读博士生,那么你就能领到这旱涝保收的补助。虽说不一定能让生活过成你想象的那样滋润,不过至少能不再向家里伸手。而且读博之后,最大的收入来源,还是要属发表论文和参与项目。如果到了博士这个阶段,你还是在做一些普通的兼职,除了极特殊的情况外,那么只能说你这博士读的有点不上心,或者说,你没有发挥出你读博应有的价值,你也没想好你究竟为什么读博。总体说来,读博的生活成本,相较于之前的学生时代,还是要低很多的。在以往阶段,你是需要等着接济,因为你还是学生;但是在博士阶段,你是需要创造财富,因为你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了,你是学科未来的带头人。02另当别论的专业成本所谓的专业成本,其实就紧密关联了我们开篇提到的那两个问题。那么我们可以把专业分为三类,第一类,高新技术产业,可以理解为热门高薪专业;第二类,支柱发展产业,可以理解为中规中矩专业;第三类,普通夕阳产业,可以理解为低薪红牌专业。那么针对不同的专业,专业成本也是不一样的。针对第一种,读博和不读博,其实差别不大,甚至是研究生毕业后,工作三年得到的成长,要远比读博三年看到的效益要高;针对第二种,读博要比不读博好很多,因为这种专业,往往中规中矩的原因,就是因为研究生的深度还有所欠缺,需要的就是更高阶别的人才;针对第三种,读博也会好一些,因为虽然工作冷门,就业一般,但至少还有大学老师这条路。总体来说,读博的专业成本,差异性比较大,要根据专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过总体来说,还是符合上面提到的,热门专业成本高,支柱专业成本低,冷门专业成本一般。所以如果只是依据专业成本来看的话,答案还是显而易见的。03影响深远的机会成本读博最为关键的,也是最大的宝藏,就是它的机会成本。简单说来,就是某些待遇,只有博士才有,博士以下全都没有。提供这样待遇的地方,有各类高校,也有各类企业,但一般来说,这样的企业都是行业内的龙头,详见某超级公司的天才计划,刚毕业的博士生,居然可以给到200万以上的年薪,真是出人意表。那么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机会呢?答案显然不是,我们看到的是被选中的博士,风光无限,但是我们没看到的博士,才是机会成本的真实写照,其实这就是传说中的幸存者偏差理论。每个人都想象着自己能成为万中无一的那个,但到最后才发现,自己是最为普通的那一个。你可以把万里挑一当作目标,但你也一定要有百里挑一的保障。总体来说,读博的机会成本,是非常大的,但是个体差异也比较大,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机会,所以如果你是抱着这样的目标来读博的,可能最后的结果会让你大失所望。培养博士的目的,其实从来不是为了什么个人利益,更多的是为了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所以当你明白这一点,你还依然打算读博,那么你的未来一定是无限光明的。生活成本着实低,专业成本有差异,机会成本看运气,读博无需谈收益。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私信1或2有惊喜。

摩味

要不要读博士?看完三点再决定

博士,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另一个的世界,第三种人,灭绝师太的代名词。尤其对女生而言,成为很多人心里不敢触碰的区域。对于研究生马上毕业的人而言,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在心里纠结着。读博到底是不是一条捷径,身为一个老博士,我建议看看下面三点后就不会再纠结了。一、读博士的目的有人读博士的目的是为了毕业后好找工作,有人读博士是为了逃避现实躲在校园里,有人读博士是为了让自己能光宗耀祖,有人读博士是真心喜欢研究。如果你是喜欢做研究,那么你就不用看其他点了,直接准备博士考试或者转博手续吧,如果你是为了其他目的,我建议再考虑一下后两点。二、读博士的资格虽然每个人读博都有一个理由,但是毕竟读博士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你不适合读博士,那这几年的你会非常痛苦。那怎样判断适不适合读博士呢?我建议你评判一下自己的写作能力,外语水平,逻辑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和动手能力共五项能力,及格线是具备较好三项能力。如果你的实际情况不足其中的三项,我建议慎重,可以就此打住了,不然真的很痛苦。如果达到及格线以上,再考虑一下第三条。三、处理好个人问题与读博的关系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女博士而言的。男生无所谓,我建议女生决定读博士的同时要考虑成家的事。如果你有男朋友且有结婚计划的话,就可以考虑在读博期间领证,如果有已经结了婚有小孩的妈妈需要考虑家庭与读博时间如何安排。但是这两种情况我都建议读博士,因为这是个双赢的结果,不用担心。如果你没有男朋友的话,我建议读博期间还是需要找个对象,不然等博士毕业了都三十岁了找对象真的不好找,毕竟女博士在婚恋领域是个减分项了。以上就是我的三点看法不知大家看后还纠结不?

成绩单

高校博士占比不到1%,读博士的成本到底有多高?理性分析再做决定

导语:学历对于当下的就业市场来说是一种资本和实力,学历越高,可进入的企业就越好,学历越高在感情中也会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好的学历一定能够带来高薪工作吗?其实不管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当下的风气就是高学历为好,尤其是大型企业,更是看重学历,低学历的人根本进不去。所以有很多人从本科毕业以后,会选择读研,研究生结束后会选择读博士,整个学习生涯就到了29岁的样子。那么到底该不该读博士,读博士要花费多少钱?一、博士生涯中实实在在支出的成本读书肯定是需要有资金的支持的,包括了我们的学费、生活费、日常的其他费用等。这些费用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会有着很大的差别, 一般是学历越高,费用会更多一点。博士分为国内和国外两种,国内又分为了全日制和其他两种小的类型,前者是不会有学费产生的,后者是一万二到一万五之间进行收费。博士的就读时间是3-5年,按照最低的学制进行计算的话,费用在3-6万的样子。读博士需要进行大量书籍的学习的,单纯依靠学校发的肯定不够,在平时买书的费用按照一年3000进行计算,也会达到几千到上万不等的支出。生活费也是需要的,每个月1200元的话,一年就1万4,3年下来也是有4万多。如果选择在国外读博士的话,费用估计在20万的样子。二、博士生涯中看不见的成本很多人会觉得博士出来以后能够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高收入肯定是一种标配。所以他们愿意花上几年的时间不工作再进行深造。但现实真的那么美好吗?肯定不是的,博士生在找工作中,企业还是有划分性的,他们更喜欢那种名校博士,一般学校出来的博士,并不是很认可。不过在读博士的过程中,学生是基本没有时间去进行工作的,这样他们就会比其他的人少工作几年的时间。博士往前面推的话就是硕士,按照市面上硕士的平均收入进行计算的话,第一年的月薪在6000元,那么一年就是7.2万元。薪酬按照20%的涨幅进行递增的话,第二年损失8.6万元,第三年损失10万元,这样算下来,3年的损失都在25万多了。这些都是一些在博士学习过程中看不见的一些隐性成本。三、其他成本读博士我们除了会给付高昂的金钱成本,还有一个成本是一定要进行考虑的。那就是时间了,博士读完最少都需要3年,这段时间里面我们的生活基本会局限在学校、图书馆,对外面世界的了解会比较少。但如果这3年不是读书,而是选择直接走进社会的话,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能够学习到更多的学校之外的知识,也能够结交到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帮助的人。很多人在博士读完以后年龄都在29的样子了,感情问题也成了自己要操心的事,但是高学历在找对象的时候又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不愿意接受学历比自己低的人。这样自己的青春又白白浪费了,读博士的过程中肯定是会产生时间成本的。四、读博成本高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读博士是一件高成本的事情,也是一个具有着风险的事情。因为博士毕业以后并不就一定有好的工作,有的人博士毕业以后做的工作和本科生、研究生是差不多的,但可能收入还没有前面两者高。高学历有时候会成为找工作的一种弊端,因为他们会在择业的过程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也不愿意从基本的事务开始做起,相反那些本科生更容易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亮,因为他们愿意放低自己的身段,不断努力,提升自我。结语: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的高校博士生的比率连1%都没有达到,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就意味着超级大的竞争压力。备考博士的过程是痛苦且漫长的,好的成功走进自己的理想学校,但多数的人肯定是以失败告终。花费了时间,也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对于自己的自信心来说也是会起到打击作用的。有时候我们在新闻上也会看到因为没有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压力过大导致跳水的新闻。所以关于读博这件事,一定要进行慎重的考虑,不要因为一时头脑发热,毕竟这是关系到自己一辈子的事情。

王肃

为什么要去读博士呢?看完这几点或许你就知道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大学生基本上可以说是烂大街了。因此,很多的同学就会选择去追求更高的学历,去考研,甚至去读博士。那么,为什么要去读博士呢?真的有必要去读博士吗?或许看完这几点你就知道了。1. 读博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博士可以说是目前最高等的学位,从我们读书开始,一路攻读到博士,别的先不说,光是我们的个人的学识和知识面就肯定不会少。对博士的过程虽然会非常的艰辛,但是这对于我么而言也是一种锻炼。读博可以很好的培养我们的思维方式、提高我们的应变能力等,这对于我们而言都是可以更好的锻炼自己的。2. 读博可以站在更高的平台博士和硕士、学士之类的学位明显不是一个层次的,博士生他们将会接触到更高层次的事物,他们也可以站到更高的平台之上。别看很多读博的人工作后开始的收入比同龄人少,但是人家的升值空间和提升速度是非常快的,至于物质方面的回报那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已。3. 读博可以很好的选择从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国家对于一些从政人员的学历也会有所提高。和很多参加公考的人员不同,博士一般是通过选调的方式进入政界的。很多省市政府为了引进优秀的博士人才,对于博士的待遇还是非常的不错的。4. 读博可以更好地认清自己相信读书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放在博士们的面前的话,他们一定会觉得这是一个滑稽可笑的问题。可能是因为现如今大多数大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吧!很多人就开始质疑读书的作用了,认为读书并不一定就能带来财富和地位。但是,在经历过大学、考研这些过程后,博士们会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以上就是为什么要去读博士的原因了,至于读书到底有没有用,那就要看你是否真的认真的去学习了。对此,不知道各位又有什么看法呢?(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