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这4所211大学“考研难度”低!过线即可录取,考研热不等于考研难阿狸

这4所211大学“考研难度”低!过线即可录取,考研热不等于考研难

如今社会,考上大学已经成为常态,每年本科毕业生接近900万。但是重点大学毕业生只占了不到百分之一,也就是全国这么多本科毕业生,是211、985重点大学毕业的不到9万。因此,每年这些211等重点大学毕业生出来找工作非常受欢迎,很容易被高工资、好待遇的用人单位聘用。“受害”的就是那些中等层次的普通二本毕业生了。每年普通二本大学的毕业生占了半壁江山,就业难的也多数是这类群体,这也就是验证了网上流传的“本科毕业难就业”的说法。那么,普通二本的毕业生真的就没有竞争优势了吗?其实,普通二本大学毕业生只要再在大学期间,努力两到三年就可以逆袭211、985重点大学的的毕业生了。它就是最高质量的就业方式——考研。考研,早已经成为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考研热”引起的“考研难”的社会现象愈演愈烈。但是普通二本生考研却不比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生差,因为他们的基础其实相差不大。最终还是要看大学期间的努力程度。目前来说,决定考研的普通二本生,都想考上重点大学的研究生。但是,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普遍比较难考,因为他们都推免生,普通二本生即使达到分数线也可能会被“嫌弃”。不过近年来,部分211、985等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每年都很难招满,报考人数没满,基本上过了分数线就可以被录取,不需要再进行面试筛选。下面是骆先生分享的10个容易考上研究生的211、985重点大学,希望2018报考这10个学校的考生树立信心,也希望各位转发,给身边的人信心!兰州大学兰州大学地处我国偏远地区甘肃省兰州市,虽然用偏远二字形容该地理位置。但是,作为一个学子,我们是去那里深造,不是享受。况且,作为省会城市的兰州,也不一定比中部地区的三线城市差!最重要的是兰州大学的某些学科排名都是在全国前10名,比如说有机化学专业,这个专业很强,但是每年报考兰州大学研究生的人数却很少,多数情况出现没有招满现象。众多考进兰州大学的研究生表示:真的是捡的985大学,很值!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是全国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类院校,有关教育类的学科也是最强的。陕西师范大学地处文化古城陕西西安,这也是西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了。推荐专业:心理学、中国古代史、地理学。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地处中国魅力城市江苏省苏州市,是东吴大学的前身。苏州大学比较好考研究生的原因不是没有人报名,而是该校研究生指标数很多,而本校想考研究生的学生,基本上都报985大学的研究生。这就给普通二本一个上211的机会。每年一个专业招收的人数都有几十个,整个学院的指标就有好几百个。考研报考苏州大学,过线后录取的概率超过80%。普通二本考生网友:这应该我们考研难度不大、地理位置最好的院校了。南昌大学南昌大学是江西省最好的大学,也是该省唯一一所211工程大学。无论对于省内还是省外考生,高考考上南昌大学难于上青天,但是考生南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却比较容易。一是南昌大学招收的研究生人数多而生源比较小,每年考研第一志愿报考南昌大学的都没超过录取指标数。二是南昌大学本校考研学子都不愿意继续呆在南昌这座城市。考上南昌大学的研究生网友调侃:“某某鬼子”和“江西老表”成就了我读211重点大学的梦想。或许只有南昌人知道这里面的意思吧。不管这所211大学地理位置还有人文情怀怎么样,它是一所重点大学。普通二本基础不差,通过考研,报考这些211重点大学,录取机会很大,录取上了也非常值!虽然一些重点大学位置偏远,但是一个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学历,这个光环不会因为其他原因而不发光!

考研报考需慎重,这几个“重灾区”211高校,考试难度不输985高校

学生为了确保能够被录取,会有一个心理上的改变过程: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不能通过考试,其他一些985如何?其他985似乎很困难,那选择211,应该是正确的,但实际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难度并不完全根据学校的等级而定。211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难度未必低于985大学。按照大多数人的认知,好大学的考研肯定是最难的。总体上看,这样想似乎没有错,但是从个人的观点来看并非完全如此。例如,由于城市实力和学习氛围的影响,靠后的985院校还没有一些顶尖211大学考研难。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几个“死亡” 211。之所以将其称为“死亡”211大学,是因为他们拥有大量的申请者并且考试很困难,一度超过了985大学。根据2020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数据,主要有以下大学:郑州大学郑州大学很难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到2020年,郑州大学的研究生入学申请人数为3.3万人,在中国排名第二,仅次于四川大学。因此这一竞争比许多985大学要困难得多。其次,郑州大学是河南省唯一的211大学,河南学生竞争十分激烈。我记得大学曾有一年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根据各高校考研学习努力程度调查显示来看,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在中国排名第一和第二。苏州大学苏州大学考研难的原因之一与郑州大学相同,因为申请者更多。 2020年,苏州大学研究生入学申请人数为32341人,居全国第三。上海大学尽管申请者的数量并不那么可怕,但数量也不是很小。上海大学之所以考研难,不仅是因为它位于繁华的一线城市上海的魔幻之都,还因为上海大学的专业报录比极低。当然,除了上面列出的211大学之外,还有许多211所大学不比985大学更容易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例如暨南大学、中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这些211大学每年的研究生入学申请人数远远超过2万人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在许多方面都很困难,但是归根结底,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难在一个地方,即竞争对手的质量和数量,因为你只能与这些人竞争有限的席位。

同合而论

2020年考研院校人气排行榜,苏大排第二,第一不是清华北大

相信大家都知道考研不同于高考,考研需要在初试之前就要选择要报考的大学,根据自己报考的大学进行针对性的复习,而且考研竞争不像高考是同省份的排名竞争,考研是报考相同院校的学子之间的竞争。所以,对于考研学校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考研选择学校时,不仅要考虑学校的综合实力、位置等因素,最重要的是关注目标院校每年的报录比,它直接关系到学子们考研能否成功上岸。从历年考研学校热度榜单来看,985工程大学的关注度逐年呈上升趋势,特别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成为考生关注的热点。考生们在选择目标院校时,担心自己选择的目标院校报考人数多,竞争太激烈,特别会注意避开那些自认为热度较高的985工程名校,选择一些热度不是太高的院校。但是,没想到的是,看起来考研热度一般的学校,居然是前三名。NO3、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简称华东师大,位于国际大都市上海,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免费师范生院校之一。首先,华东师大位于经济发达的上海市,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又是985院校,而且不具有考研自主划线的资格。很多考研认为考研不能自主划线,还是985工程大学,应该是比较好考的。然而,从华东师范大学公布的数据来看,考研报录比在7:1左,竞争非常激烈。NO2、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近几年来,苏州大学飞速发展,吸引了很多其他高校的优秀教师前来任教,科研力量雄厚,综合排名上升速度惊人。苏州大学每年招收研究生人数高达4000人,优越的地理位置,学科实力强吸引了大量考生报考,经济学报录比高达30:1,综合报录比约为10:1。NO1、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简称南师大,坐落于六朝古都江苏省南京市,由江苏省和国家教育部共建,是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这所大学以教育学为主,由于师范类基础学科考研人数比例较大,而且第一档的985师范院校难度较大,很多考生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南京师范大学,导致考研热度骤升。

樊迟

考研人数很多的两所大学,一个专业报考多人,比985难考

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急速发展,大学毕业生每年都在增加,本科生的毕业证书没有以前那么高的含金量了,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也有更高的要求,毕业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继续研究深造,考研的人数逐年增加,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接下来就介绍一下考研人数很多的两所大学,一个专业报考多人,比985难考。上海大学上海大学简称“上大”,国家211工程学院是1922年建成的综合大学,是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高校,学校位于国际大都市上海,独特的地理和经济优势使这所大学囊括了很多人才,在QS发表的世界最年轻的百强高中,再过不久就进入了前50,国内排名是39位。这所学校的报告到底有多高,竞争激烈?从2018年上海大学各专业的研究生考试记录来看,会计学报名人数1695人,录取人数145人,记录11.7比1,应用经济学报名人数989人,录取人数57人,辞退39人,统一考试合格仅18人,实际记录比为17比1,从综合数据来看,以5比1的成绩,将来的考生数持续增加,免除人数也增加,采用统一考试的难度进一步增加。苏州大学不是985大学,而是211工程的苏州大学,苏州大学的考生人数很多,但是和上海大学很相似,地理位置优越,在长江三角洲,苏州大学的实力虽然不及“985工程”等名校,但在“211工程”大学的排名中却名列前茅,全国大学的综合排名是34位,比上海大学稍强。苏州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尤为突出,全国高中排名第23,超过985所,苏州大学论文数量、论文质量、引用量都在国内大学的前列,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2018年全国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排行中,苏州大学名列第一,苏州大学的会计、工商管理、法律、化学报名人数近千人,法律专业更是超过千人,录取人数分别为18人、131人、92人、37人,记录超过985人。以上就是考研人数很多的两所大学,一个专业报考多人,比985难考。

还善款

考研报考“热度”最高的4所大学,竞争十分激烈,考生谨慎选择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们为了增加就业优势,许多大学本科生没有选择直接进入职场,而是参加另一场比较残酷的考试—考研。现在距离考研志愿填报系统的开启,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考研的学生除了日常的复习外,还要思考自己该选择哪所大学。选择目标院校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会关系到未来复习的进程以及录取的难度问题。如果目标院校报考的人数少,那竞争压力就会变小;如果目标院校报考的人数特别多,就会提高复试的分数线,落榜的几率会变大。因此,学生们在选择目标院校的时候,要尽量避开那些报考“热度”比较高的大学,比如下面四所院校,就不建议同学们都去报考。一、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是省属的211工程大学,由于学校的地理位置好,实力又不错。这就使得南京师范大学成为全国各地考研学生们关注的对象,每年的报考人数都是位于全国高校前几名。学校的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法学、金融学、英语语言文学等都是文科生最喜欢的专业,所以竞争激烈,往年的报录比很低,淘汰率很高。二、苏州大学苏州大学是近些年发展得比较快的211工程大学,全国排名不断上升,综合实力也在增强,考研的学生也是看在眼里。如果考研学生们的能力不足以报考985高校,很多人就会选择苏州大学。因为这所学校进步快,而且距离上海、杭州、南京等地都非常近,将来毕业后找工作也会很方便。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报考苏州大学的人数出现大幅度增加,学校的法学类、软件工程类、计算机类专业成为报考的“热门对象”,竞争变得非常激烈。三、上海大学各地的大学生在本科期间都认识到一个事实:在选择大学时,选择城市非常重要。所以,现在考研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向往大城市。全国各地的学霸可以冲击大城市的985高校,但是大部分学生只能选择实力较弱的211大学。因此,上海大学就成为很多普通学生们的选择。因为复旦、上海交大、同济、上海财经大学等,都不是普通学生考虑的对象,所以上海大学便成为理想的目标。但是,全国的普通学生都盯着这所学校,那么,竞争就会更激烈。原本以为难度小,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也会增大录取难度。四、南开大学自从考研界的名嘴张雪峰介绍说南开大学的报考人数少,比较容易录取后。南开大学的报考人数就出现大幅度的增长,报考的热度也随之提高。南开大学在近些年都是比较低调,关注的学生比同类大学少很多,所以,考研的录取难度也比同类高校低。经过各个考研机构的宣传,南开大学已经成为考研党们关注的对象,“热度”已经上来,竞争激烈程度比同类高校已经高出很多。以上4所就是考研“热度”最高的大学,这些大学并不是最顶尖的名校。但是,考研报考人数却是最多的,其中的原因也很好理解。学霸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考研党只是普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所地理位置较好的211工程大学就是最理想的选择。因此,当大部分的学生都汇聚在这些地理位置又好,实力又属于中等的学校时,就会造成报名人数暴增的现象。

物怪

这几所211高校的考研难度不亚于985高校,考生需慎重选择报考

在考研的时候,许多考生肯定是冲着985、211高校去的,毕竟将来升学或者就业对于是不是985、211高校看得还是很重的。有些许多学生觉得985可能竞争比较大,考上的风险太大了,因此退而求其次报考一些211高校,这也导致一些热门211高校的考研难度甚至不逊色于985高校,落榜的学生也非常多。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几所考研难度堪比985高校的211学校,也可以让大家提前做好院校选择,避免报考扎堆而落榜。苏州大学苏州大学作为一所近年来发展迅猛的211高校,由于在国际上的排名屡次创新高,因此在考生心中的认可度也是越来越高。最近这两年来苏州大学都是考研的大热门,报考人数均超过三万,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大多数885高校。以苏州大学文学院为例,2019年考研中,苏州大学文学院的报录比均处于高位水平,艺术设计甚至达到了28.9的报录比,大部分考生都成为了炮灰。而低的报录比也达到了5.5,相信报考苏州大学的同学也是心里有苦说不出了。上海大学同样是一所非常有实力的市属211高校,近年来的排名也是水涨船高,不弱于一些985高校。上海大学地处一线城市,就业资源特别多,再加上自身的强大实力,想不出名都难。它的工科专业报录比特别高,毕竟学校在这一块比较擅长,但是企业对于上海大学的毕业生认可度还是非常高的,因此只要考上了就业就不用愁。上海财经大学作为高考录取分数线高于大多数985的一所高校,它在财经界的地位真的无人能及,能高考考上上海财经大学的都是学霸中的学霸。在考研中上财依然是一个红得发紫的高校,特别是它的经济管理类学科每年的考生都是饱满。而上财毕业的学生大部分都留在了上海就业,工作质量和薪资都很不错,也是令许多985高校都羡慕不止。对外经贸大学又是一所财经强校,坐拥帝都这么好的地理位置,学科也是现在社会需要的经济类,因此每年报考的学生都是巨多。我们以它的经济类专业为例进行分析,近三年来,对外经贸大学的各个经济类专业报录比基本上都超过了10,有的专业甚至接近30了。在如此大的竞争压力下,许多优秀的考生也是遗憾落榜了,因此院校选择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好了,今天的分析就到这里了,这几所高校每年的考研报录比都比较高,因此广大考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慎重选择。不是说越好的学校越难考,有可能这个专业在这个好学校是冷门,因此报考的人不多;而同样的,有些学校虽然综合实力差一点,但是地理位置和学科热门导致它的报考人数非常多,因此这样的学校也要根据自身实力去选择了。总而言之,考研有时候是选择大于实力,付出了努力再加上合理的选择,相信你的研究生梦不会遥远。

东道主

21考研择校分析:苏州大学考研全攻略

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首批入选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以下文章为考研派研究生团队精心整理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更多内容请见“考研派之家”公众号。苏州大学有天赐庄、独墅湖、阳澄湖、未来4个校区,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ESI排名中国大陆第19位;设30个学院(部)。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大学排行(武书连版)中,苏州大学名列前茅,扎堆到了985高校群中。2019年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苏州大学共18位学者入选,入选人次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位。要问为什么苏大实力这么强劲?那大概还是要从考研的惨烈角逐开始说起。苏州大学身居历史名城苏州,距离金融中心上海也就高铁15分钟的时间。苏州每年GDP几乎都稳居江苏第一,可以说发展势头极其猛烈。苏州大学作为江苏唯一一所211学校,自然也会引得许多学生垂怜。2018,苏州大学创下了全国最高的报名人数记录。在过去的2019考研中,苏大再次创下新高,报名高达31795人次,录取4078人。我们先来看看近几年苏大的报录比1.文学院、传媒学院和艺术学院苏大的文学是热门专业,在全国都很有名,学术气氛十分浓厚。从历年录取情况可以看出,往年录取人数最多的是学科教育(语文)和汉语国际教育,录取人数都在40-50人,2019年还扩招了招生名额,共录取70+人数的考生。文学院报考的人数比较多。这两门复试分数密集段在三百七十分以上,这个分对于文学来说也算是略高的分数了,如果要报考还是推荐大家考虑清楚。中国语言文学的报名人数相比学科教育(语文)来说也是不逊色的,但是其录取人数偏低,导致整体报录比偏高,复试线平均分大约都在380+,虽然专业实力十分强,但考生在考的时候要做好心理准备,这同样是一座独木桥。再看凤凰传媒学院,别看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报名人数1000+,我只能说正 常 水 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凤凰传媒学院是苏州大学与香港凤凰卫视集团合作,苏州大学的龙头学科之一,共同组建的直属公办学院。能考进新闻学院的同学们最低分都在380+,更别说400+的多如云。啊,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不过能考进去的未来就是光明大道。艺术学院中,基本都是报名人数多,“炮灰”也是杠杠的多。一眼放过去,报录比都在15以上。想进?看看旁边的10几20几个猛男才女吧。高达1184报考的艺术设计足够让你冷汗直流,但是也没办法,其合并的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和苏州丝绸工学院也在某种意义上撑起了这个学院的强势。同时苏州是个这个城市艺术产业太发达了,称为全国十大最美高校的苏大艺术设计要是能轻松考也就奇怪了。2.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前身是东吴大学化学系,创建于1914年。它的创始人是东吴大学第一位理科教师、美国生物学家祁天锡教授和东吴大学第一位化学教师,美国化学家龚士博士。这里出了中国的第一批化学化工硕士。近年苏州大学借着考研大热门的趋势,相对材料化学化工部进行大扩招。其考研题目难度还是挺高的,在江苏的211(非985)学校中,排名第二,第一名算是南京理工大学。本科这个专业的同学还是听推荐报考的,因为这个苏大这个专业发展得实在太快了,再加之学校的名气越来越好,报录比相较于其他专业还这么低,考上的几率还是很大的。现在的苏州大学说句实话,拥有着潜藏的985实力。3.王健法学院正如其名,2000年,王健先生重返母校,关心法学教育发展,由其子王嘉廉先生捐资支持法学院建设,苏州大学法学院更名为王健法学院,成为全国第一个由海外专项基金资助的公办法学院。王健法学院被称为“华东第一流的而且是最著名的法学院”可以明显地看出来,除了法律,其他法学学科报录比都在10左右变化。对于一所综合211大学,这个数据算是比较正常的,考虑到王健法学院在全国的名气,这些专业都是十分退就按报考的。再看来看我们的法律(非法学)和法律(法学)。所谓非法学是给本科非法学的学生报考的,法学是给本科法学的学生报考的。2019的竞争中,这个专业纷纷都破了1500人的报考人数。报录比分别为24.8%、19.1%,如果放在以前,学长还会推荐你们可以尝试尝试,但现在看这个报录比,倒真是有些不值得。那为什么不值得呢?虽然王健法学院声名在外,但是相比于几所政法大学还是有所不如的。更不用说这个报录比就算和复旦、上交这些学校比也毫不逊色了。如果你们要报考法律,还是推荐一些全国著名的政法学校,或者复旦、上交也是你们的考虑对象。4.东吴商学院对于东吴商学院,大家可能第一眼就关注到了金融和全日制工商管理的报录比:43.4和50.2。没错,你没看错50个人中出一个人,这么恐怖的报录比学长很久都没看过了。还是那句,为什么这么高呢?那就不得不提到开头提到的苏州GDP了。过去的2019年,苏州GDP占江苏20%,省会南京也才12%。高GDP势必很缺专业的商业人才,这也导致了作为苏州唯一211的苏州大学如此高的报录比。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苏州离上海实在太近了,占据了地理位置的优势。但是要学长来推荐报考,我还是更中意让你们选择工商管理的非全日制(报录比3.5),当然家境贫寒的同学要慎虑,因为非全的学费确实是很贵的。2019年报名人数最多的除了工商管理(非全),就是会计专业了。还是那句,高GDP、离上海近。11.2的报录比相较于这些原因来说,还是不错的选择。总结:苏州大学专业实力强,尤其是文科竞争激烈。但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苏大的理科实力真的不弱,只是经常会被忽视。所以,理科的同学多来看看苏大啊。苏大的牌子在全国211中是顶级的存在。优良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也就导致了苏大的报考率连年上升。这是趋势,同样也给同学们一个警告,报考的时候一定要看好上年的报录比,以免自己都不知道陷入了怎么样的竞争状态。性价比方面,要看具体专业,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有些专业竞争压力实在是很大,但苏大几乎没有弱势专业,各学科资源分配做得还是不错的,大家也可以多留意留意苏大。再次声明:以上文章为考研派研究生团队精心整理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想了解更多考研内容记得点个关注,笔芯!也可以关注我们官方公众号“考研派之家”。

丛林人

考研择校:兰州大学与苏州大学,哪所实力更强?该如何选择?

随着考研复习的深入,考研党们应该准备进入专业课的复习阶段。这时候考研党们也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即该决定选哪所学校作为自己的目标学校。这一直都是困扰考研学生们的一个难题,相信很多人都在犹豫自己该选哪所学校。一位考研的学生经过半个月的资料查找,最终在兰州大学和苏州大学之间抉择。但是这个选择有点难,因为这位学生考研的专业是法学,究竟是选择985高校,还是沿海的211高校,就成为一个头疼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今天就和大家分析一下兰州大学和苏州大学的实力情况。首先,对比两所学校的学科实力在最新的学科评估中,兰州大学的草学被评为A+,生态学被评为A,在985高校中排名靠后。苏州大学的设计学和软件工程被评为A-。从两者的优秀学科来看,兰州大学是占有优势的,不过,苏州大学的学科更加热门,竞争也更加激烈,含金量也高一些。因此,在学科方面,两者算是打平。其次,我们看两所高校的排名在2019年校友会版的高校排名中,兰州大学排名35,苏州大学排名49。在英国QS版排名中,兰州大学排在中国大陆53位,苏州大学排在41位。在CWUR排名中,兰州大学排名33,苏州排名21。通过各种榜单的比较,发现国外的机构对苏州大学的认可度较高,这得益于苏州大学在近年来吸进的各类高端人才,使得学校在科研成果以及学术论文方面有了质的提升。研究生阶段是需要跟导师做项目的,所以,如果自己的导师是行业的顶尖人物,那么自己会非常受益,这一点是苏州大学的优势。最后,我们来比较两所大学的法学专业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苏州大学的法学获得B+,兰州大学获得B-。从教师的队伍来看,苏州大学法学院拥有22名教授,23名副教授,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41人。 兰州大学拥有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从法学学科的实力来看,苏州大学的实力是比兰州大学强的。通过三方面的分析,法学专业的考研学生建议还是选择苏州大学。无论是学科实力,还是师资力量等各个方面,苏州大学的法学专业都是比较厉害的,而且是学校的传统强势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也非常的高。而兰州大学的法学是比较弱的,不是学校的强势专业。从两所大学的综合实力来看,苏州大学已经在追赶兰州大学,整体实力还不能相比,但是地理位置的优势,也能弥补很多的不足。学生在选择时,要综合考虑专业实力以及地理位置因素。

结驷千乘

不是瞎说,这五所211公认有难度,考上如同“幸运儿”让人羡慕

考研是很多人的想法,有些人在毕业后就做出选择,也有些人边工作边考研,方式不一样,其心愿却是一样,都是希望自己有更高的学历,在职场中有更大的优势可言。考研会涉及到选择学校这个问题,对于不少人来说,不知道哪些学校会好考,而对于难考的学校就心里有数了。一般的考生都是选择自己有把握能考上的,觉得难度高自然是不会去选择了。这五所大学可是最难考上的211大学,不少考生都“栽过跟头”第一所:苏州大学看苏州大学的名次,是在38位,每年想进这所学校的人很多,达到了3万+,20考研人数有32341人。相比较,北京985院校中央民族大学21考研报考人数是15462,相差很大。再看实际录取情况,20考研的应用经济学专业总共报了206人,结果是录取了9人,这录取率不少人直呼太低了。以及2020年苏州的各专业招生来看,对外招人不多,政治公共管理学院各专业都是只招1-2人,就只有一个是招多人,招了260人,这是非全日制公共管理专业的。苏州大学这所高校报考是相当不容易的,能进简直是幸运儿了。第二所:上海大学上海大学不如上交、复旦、同济那般出名,但也是一个优秀的院校,上海的地理位置好,经济发展快,这也带动了上海大学的发展,让上海大学的综合实力年年有上升,发展前景越来越受人关注。正因如此,近几年报考上海大学的人数不断增多,为名额竞争十分激烈,在专业分数不能不提高,像新传学硕,上大是369,复旦是357,看这一数据,就让人吃惊了。不能不说,太多人竞争这一学校了。在2019年,上海大学有25128人报考,结果录取了5721人,这比例是很低的。想进这个学校,真心说不容易。不是十分优秀的学生,是不可能进到这个学校的,这是很现实的问题。第三所:暨南大学近几年,报考暨南大学的人数每年上涨,在2015年时是1万人报考,在2019年时,人数就达到2.3万人,今年21考研人数更多,达到了27455人,人数逐年增多。暨南大学的管理学院十分受欢迎,就有4653人报考,这个热度是蛮高的。第四所:郑州大学在大家的心目中,河南是考试大省,每年的高考成绩都是全国有名的。郑州大学在河南非常有名,它是一所211工程,每年有许多人报考。在2018年,就有超24000人报考了。2019年,就有29958人报考研究生,在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3.3万人,今年,人数更多,达到了4万人。第五所:南京师范大学这所大学的实力是很强的,在全国师范大学中排名前五,成绩非常不错。一般来说,选择文学专业在学成后是很吃香的,南师大的中国语言文学相关专业就获得了A-的级别。选择这所大学就要注意了,单看今年的复试线要求就很高,达到380分上才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要400分才能上,学生平均分达到了390分+,可见,竞争是相当激烈的。怎么样让自己在众多考生当中脱颖问出,成功上岸研究生第一点:可以选择偏远的高校报考其实好考的学校是没有,一切都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考上。要说容易考一点的学校,可以选择地方偏一点的,这些地方的学校报考的人数少,就容易考上。不要认为这些地方真的好考,只是大部分学生觉得太远了不愿意考,还是要非常谨慎。第二点:可以选择人文社科类专业这个专业是一个大类,比理工类的专业好考一点,它是不用考数学的。不少人考研不成功,就败在数学与英语这两门科目上。选择人文社科类的专业,在考研上就相对轻松一点,这就可以比较好满足想要硕士学历的人的需要。第三点:最主要的还是要好好复习考研的过程中辛苦的,日子也很长。当选择好了学校,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好好复习才对。不好好复习,最后国家线都上不了,只能等到下一轮考试了。想取得成功,就要努力复习,这是取得到成功的关键,对于每个人都适用。复习可以看下往年的试题,可以听听往年考生的建议,或者参加一些培训,总之,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复习需要投入百分百的努力,这样才能确保取得好的成绩。除公认有难度的几所211以外,还有比较好考一点的211学校推荐院校一:广西大学这所学校是国家重点大学,办学有很多年,规模大,其综合实力也强,是广西唯一一所211工程院校。其中,选择电气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类最为受关注,就业方面也很有优势,另外,选择小语种的人也很多,大家也可以参考一下。院校二:兰州大学这所学校在全国是有名的211高校,其中自然地理学、生态学、有机化学等是国家重点学习项目,选择这所学校整体来说也是蛮不错的。院校三:贵州大学这所学校是贵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高校,以及农药学是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大家可以关注下。院校四:云南大学这所大学办学有很长历史,1996年成为了国家211工程大学,目前的民族学、专门史、生态淡定、微生物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有喜欢的可以选择。【枕边教育说】考研为了让自己有更大的提升,考研的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就在选择学校就是一个大挑战了,考研不是轻松就能成功的事,没有正确的选择学校,以及足够的努力,是难以想象会取得成功。#12月跨年冲刺计划#

空降兵

苏州考研人数五年翻了一番多!一场考研,多少考验?

考研大幕已经落下,但社会各界对考研大军的关注却仍在持续。近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近年来,虽然每年研究生招生计划数量逐年增加,但报名人数的增幅要远远大于招生计划的增长速度。来自苏州教育考试院的统计数字显示,2019年苏州考研报名人数为25375人,比2018年增加了3699人,增幅约17%。而在2015年,苏州的考研人数为10234人,五年间考研人数翻了一番还多。谁在考研?为啥考研?在考研的漫漫长路上,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提升就业竞争力叩响梦想大门的敲门砖《报告》显示,超过60%的调查对象均选择“提升就业和从业核心竞争力”为考研的动机之一,其次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的需要。“如今,学历在普遍提高,感觉身边本科毕业生找到的工作不尽如人意,而且我梦想中的单位前两年的岗位招硕士生居多,我需要硕士生这块‘敲门砖’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刚刚经历了2019年12月份考研的苏州科技大学的顾同学告诉记者。而来自苏科大的另一名同学则告诉记者,他对自己的专业很感兴趣,希望能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研究方面有更深的造诣。据了解,他从大三下学期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备考中,虽然要边学专业知识边考研,但为了自己的兴趣和梦想,他一点儿也不会觉得累。因为热爱,所以不怕“劳累,无所畏惧。”他说。来自苏州大学传媒学院的刘同学也笑称:“我的家人很早就跟我说,现在社会上的好工作都需要研究生学历,所以我也是下定了考研的决心的。”记者问她今年的考研经历如何,她摆摆手说:“哎,这次就是打酱油的,都没好好复习,估计没戏。”不过,她依旧坚持再接再厉。“家人全力支持我,一次不行就二次,明年一定要好好加油。”她说。考研中也不乏像田同学那样,是因为喜欢苏州而打算留下来的。“我本科在苏州学习,大学毕业后还想继续留在苏州。研究生的身份对于落户苏州更有帮助,我的考研目标就是苏州大学。”田同学说。针对学生们五花八门的考研动机,苏城某所大学招生就业处的一名老师告诉记者,不少本科毕业生都会有“毕业即失业”的观念,觉得本科学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里有学生自身或家长对工作岗位要求高的原因,也有学生把考研当作躲避就业的‘避风港’,想着学历‘镀金’也许就会找到理想工作,其实某些工作岗位经历也很重要。”考研路之漫漫“以梦为马”苦中作乐考研苦吗?刚刚经历考研的王同学来自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她告诉记者,回望2019这一年,不禁感慨万千:“大学的前两年我过得很丰富很充实,加入各种社团,参加了很多的活动,身边有很多朋友。到考研备战的那段日子,一切美好的生活都黯然退场,今天穿什么吃什么不在乎,连走路都要低着头,一切琐事只希望删繁就简,想着为自己考研复习多留点时间。”回忆起考研的心路历程,田同学深有感触地说:“那段时间,和妈妈打电话时的语气都会变得不耐烦,看着摆不齐的书本很想全部推倒,手机上各种考研App推送的‘经验复习帖’,更是让焦虑和不安束缚了全身……无数次在自我怀疑和自我鼓励两种边缘中彷徨。”田同学坦言,看着室友们陆续找到了工作,经常聚会,只留下考研的自己,会有种被世界抛弃了的感觉。“不过,现在的我特别想抱抱那个努力的自己。我曾经努力过,不管结果如何,都不会后悔了。”田同学微笑着说。刘同学也告诉记者,她们宿舍几乎每个人都立志考研,刚开始的时候,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后洗漱吃饭,就开始去图书馆占座复习,午饭后走一圈,继续回图书馆复习,晚饭后再走一圈,还是回图书馆看书,每天晚上10点多才回到宿舍,第二天同样的事情再来一遍。“这样的生活对我们来说,要持久好几个月,才可能在考研大军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不过,你会发现,复习复习着,和你同行的人会越来越少,越临近考试,图书馆里的空座位越多。”刘同学告诉记者,刚开始决意考研,每个人都会信心满满,可是考研的道路特别辛苦,而且真正考上的并不多,所以在备考途中放弃的也很多,不少宿舍到最后只有一人甚至无人备战考研。记者了解到,近些年,在考研报名人数持续增长的同时,弃考率也一直居高不下。不少地区及高校考研弃考率超过10%,这还不包括没有好好复习,只是混个经验打酱油的一大部分学生。考研机构号称可“量身裁衣”有用与否因人而异2020年1月2日,苏城某所高校的阶梯教室里,某家考研机构的考研专业院校选择及复习指导讲座即将开讲。尽管距离讲座还有半个小时,赶来听讲座的同学已经排起了长龙,或三两结伴或一人前往,手上拿着讲座附赠的考研资料,带着满满期待,静候开场。前来听讲座的朱同学告诉记者,这次感觉考得不太好,打算来年再战,所以打算挑一个考研机构,然后报个班,为的是心里安稳些,“有专业机构带着复习总比自己一个人更有效率些,大家一起集中备战的氛围也更好,如果可以在校内上课,那就更方便了”。当她看到前来听讲座的同学越来越多时,不由地感叹道:“如今考研是越来越热了!压力又大了些!”一名大二的陈同学打算跨专业考研,他告诉记者:“跨专业考研本身难度就很大,而且考研初期单纯靠自己搜罗报考院校的信息,往往有不少阻力,选择一些靠谱的考研机构,甚至可能获得报考院校内部的招录比或考研参考书目等信息,的确可以准确高效地解决考生的疑惑。”不过,记者也了解到,随着考研热的持续升温,苏城各种考研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并非所有机构都靠谱,其中也有鱼目混珠的机构。“有些机构的老师上课看上去很有趣,却没有真材实料。还有些机构会请冒牌研究生来上课,也许一开始很殷勤,等学生交完钱后就爱理不理了,学生如果轻信,就很容易上当。”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我有不少学长都考上研究生了,但据我了解,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培训机构报名。一些不去考研机构的,通过自己努力,照样也能成功考上。身边也有同学花了好几千报名机构的,后来竟然弃考了。”刘同学说,需不需要报机构,还是因人而异,而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自身的坚持与努力。(姑苏晚报记者 崔阳阳 实习生 田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