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士招生要求突然变卦,苏大七年制临床硕士集体无法申请读博诔曰

博士招生要求突然变卦,苏大七年制临床硕士集体无法申请读博

近期,一份名为「关于 2021 届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专业学生对于『2021 年苏州大学申请博士研究生实施方法』的异议」的 PDF 在网上流传。图片来源:PDF 截图据悉,这份文件系苏州大学医学部 2021 届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专业的 59 名学生联名所书,希望通过合理的方式让校方就其提出的对「2021 年苏大申请博士研究生实施方案」的异议予以解决。这些学生的诉求并不夸张,只是希望校方可以给他们一个报考本校 2021 级博士研究生的权利,一项他们本就应该拥有的权利。一群无法申请读博的专硕根据这份 PDF,我们可以了解到,苏大七年制专业学生默认为专业型硕士,但是并不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故而没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但是,令人迷惑的是,在最新的《苏州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申请 - 考核」制实施办法 (2020 年修订)》中,七年制专业学生竟然无法报考苏大任何一类型的博士研究生。图片来源:苏州大学具体而言,最新的招生办法中,学术型博士要求申请者应为全日制应届或往届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图片来源:苏州大学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申请者,还应同时具备的条件中,又明确指出了需要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但苏大七年制专业学生却不参与规培,没有规培证书的他们自然也被挡在了专博的大门外。图片来源:苏州大学对于 2021 届临床医学(本硕连读)的专业学生而言,这样的要求可以说是让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既没有学术型硕士学位,又没有规培证书,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而在《苏州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实施办法 (2019 年修订)》和《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 - 考核」制实施办法 (2019 年修订)》中,硕博连读和学术型博士申请的要求都相对放宽,只要求申请人原则上为学术型硕士。图片来源:苏州大学故而苏大的往届七年制学生可以报考苏大的学术型博士,但 2021 届,也就是苏大最后一届七年制专业学生却因为政策的修改,考博无门,可以说是让人十分摸不着头脑。放眼其他高校,七年制学生拥有多种选择看到这,大家估计会问一句,是苏大曾经网开一面,还是政策修改不甚合理呢?答案或许是后者。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培养模式及人才质量标准不同,但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两类学位获得者进一步深造可以交叉发展。图片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不少高校都允许七年制学生报考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甚至是专业型博士研究生:1. 北京大学北大对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报考人的要求仅是已经获得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图片来源:北京大学2.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不仅允许报考专业型博士,还允许七年制学生报考专业型博士研究生。图片来源:北京协和医学院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与北京大学类似,这里不再赘述。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拥有类似规定的高校还有不少,比如大家熟悉的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等,专业型硕士并不是限制学生们报考专业型博士的拦路虎,相反,专业型硕士进一步深造或许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制定政策的是高校,受苦的却是学生回到事件本身,学生的诉求并不过分,只是想要一份报考博士研究生的权利,苏大在制定政策时或许应该多多考虑学校中各个类型学生的情况,而不是简单一刀切。而此次上书反映的不仅有高校制定政策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医学教育存在一些短板,很多方面亟待理顺。2020 年,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混乱的问题再一次被摆上台面,葛均波院士建议试行 「5+3」模式(以 5 年制医学培养为主,毕业后进行 3 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型人才「5+3」培养后就应授予医学博士学位(MD),有志科研的同学可以在 5 年毕业后,直接考取科研型博士(PhD)。但从提案到落实,需要的无疑还是时间。当前,各个学校的 4 证合一,临床型专业硕士,临床型专业博士,科研型硕士、科研型博士等众多培养体系使医学人才培养非常混乱,让很多年轻医学生浪费多年时间在反复折腾上。苏大此前便因为「四证合一」的政策问题引起学生抗议。2017 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上海六院、上海肺科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火箭军总医院、常州市肿瘤医院、无锡九院及瑞华医院的 14 级专硕研究生在微博发声抗议,要求 14 级全体专硕研究生参与规培、不延期毕业。图片来源:微博事实上,对于高校的决策,学生很难有反对的余地,最后无奈之下只能演变为在知乎、微博等平台爆料学校政策,将问题送上热搜,以期倒逼学校解决问题。虽然我们不知道这样的做法能不能圆满地达到学生自己的诉求,但是还是希望苏大 2021 届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专业的同学们可以顺利考博,读博。

理明

苏州大学研究生教育信息

学校简介苏州大学地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称,他是第一个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列出的高校之一,是由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双一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历史苏州大学的前身是SoochowUniversity(苏州大学,始建于)。中国内地高校院系调整,苏州大学文理学院、苏州大学文教学院、苏州大学数学与物理系联合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更名为苏州大学(SoochowUniversity)。后来,苏州蚕桑学院(1995)、苏州丝绸技术学院(1997)和苏州医学院(2000)相继并入苏州大学。教育学院简介学院设有教育学系、心理学系和教育技术系。同时拥有苏州大学高等教育学院等7个研究所(中心、办公室)。目前,学院设有博士后移动台、高等教育博士点、教育经济学博士点(自行设计)、职业技术教育硕士、硕士、硕士。招生专业专业课程初审参考书教育硕士硕士专业课程考试内容为:63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参照国家统考大纲和备考书目,具体书目如下:教育硕士(专硕)333教育综合,参考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制的大纲书目,具体书目如下:温馨提示:中国教育史建议以孙培青教师用书为主备考;外国教育史建议阅读吴式颖教师用书《外国教育史教程》;教育心理学以张大教师用书为主备考。2020级复试分数线这次,我们将共享苏州大学教育研究生招生考试机构的信息,如果您想了解其他院校的教育研究生入学考试信息,请留言或留言!~君君一言不发

而况我乎

苏州大学发布2020年统招博士后招收公告,总薪酬超100万!

3月27日,苏州大学发布2020年统招博士后招收公告,博士后招收学科为数学、统计学、基础医学、畜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等,绩效评估优秀者总薪酬将超过100万元。据悉,此次苏州大学招收博士后,招收条件要求在国(境)内外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人才紧缺领域具备突出科研能力者年龄可适当放宽;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博士后在站时间三年。招收学科为数学、统计学、基础医学、畜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特种医学、哲学、政治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物理学、光学工程、体育学、纺织科学与工程、法学、教育学、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与通信工程、临床医学、护理学。公告详细列出了此次招收博士后的待遇及支持措施:统招博士后人员聘期内的总薪酬由基本年薪和奖补金两部分构成。基本年薪20万元(去除学校承担的社会保险和公积金之后的税前收入),按月发放。奖补金则根据绩效评估结果按年度发放。绩效评估优秀者的总薪酬为100万元,绩效评估良好者的总薪酬为80万元,绩效评估合格者的总薪酬为60万元。另外,学校提供0.1万元/月的租房补贴(不计入总薪酬)。博士后在站期间获得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等项目资助的,所获得的资助补贴不计入学校的总薪酬,另外叠加发放。在站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可按照学校规定享受学校科研成果奖励。在站期间可根据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相关规定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拥有120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于1995年经国家批准设立第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迄今共设立了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流动站数量位居全国地方高校之首。苏州大学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设规模与质量并举的博士后队伍,助力“双一流”建设。

沙撒

“校园引智计划”新增苏州大学 7名博士及42名硕士来苏暑期实践

中国江苏网讯 昨天,2018年国内著名高校研究生来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简称“校园引智计划”)正式启动。在延续往年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和吉林大学5所高校合作之外,今年苏州大学也被纳入引智合作高校范围,共11家单位20个课题成功对接6所高校的7名博士及42名硕士。据介绍,6年来苏州“校园引智计划”以城市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苏州市博士后工作站和创新创业企业中的新课题新项目为基石,征集了一批重点及新兴企业课题,招揽优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利用暑期时间赴苏相关单位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暨企业课题研究活动。六年间共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9所国内重点大学的350位研究生成功与142家企业的207个课题达成对接,累计有64个课题结题或形成阶段性成果,67个课题整体基本完成,创造直接经济效益678万元,间接经济效益1273万元。据悉,2018年国内著名高校研究生来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于2月上旬面向市高新技术企业、市属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征集课题,前期共征集17家单位,39个课题,提供需求岗位135个。经各方协调努力,最终11家单位20个课题成功对接6所高校的7名博士及42名硕士。来自北京大学的范梦晨是在读研究生,此次来苏对接的是江苏吴中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提供的三个课题包括集团的标的化管理、教育产业未来发展建议、新媒体应用策略研究,她和团队成员会根据企业需求选择课题。“在苏实践5周,希望收获成长的同时,能更好地融入苏州,助力苏州发展。”她说。(刘晓平 钱茹冰)

复印店

苏州大学等近30所高校将新增硕士、博士授权点

2018年3月2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关于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公布了批准的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名单,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等30余所驻苏高校都榜上有名。其中,南京大学新增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应用心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东南大学新增 1 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博士。(现代快报)

饮水

可惜:这68名“准研究生”因这个原因,被大学弃学处理,还有博士生

近日,苏州大学研究生院发布了一则“关于对2019级68名研究生作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的决定”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因未按照学校规定要求和时间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又没请假或请假逾期的,被苏州大学视为放弃入学资格。这其中大部分都是硕士研究生,其中还有博士的,涉及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会计、内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纺织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音乐、社会保障、冶金工程、软件工程、艺术设计、公共管理等专业。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5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2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9个博士后流动站。苏州大学现有十二大学科门类,截至目前,有11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苏州大学实力还是非常强劲的,苏州大学2020年的研究生计划拟招生4500人左右(含推荐免试生),这68名"准研究生"考上了研究生又因为一些原因,未能入学就读,真是太可惜了。希望大家珍惜读研机会!来源:苏州大学

祸福无有

苏州大学:为何改革研究生培养工作

教育观察日前,苏州大学在校内积极开展2019年“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培养计划的遴选工作。选拔出的一批学术型优秀硕士研究生新生,将以“博士研究生候选人”身份直接进入“绿色通道”,修读硕博一体化研究生课程,考核合格后,还能直接转入博士研究生阶段开展科学研究。2017年底,苏州大学作为全国范围内遴选的14所高校之一,获批教育部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去年,学校出台系列文件,在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研究生指导教师上岗招生等方面全面改革。“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培养计划正是该校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后新推出的。研究生:“333”选拔录取 培养精英人才今年报考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多达31795人,近3年报考人数也一直稳居江苏省高校榜首。坐拥天时地利人和的苏州大学,为何要破冰改革研究生培养工作?“社会、学校、学生的需求,是改革深入的内生动力。”苏州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曹健介绍,学校现有1.7万余名在校研究生、3000多名校内外研究生指导教师,学位点覆盖除军事学外的所有学科门类,这为改革培植了土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州大学以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在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上先行先试。去年,学校在保留原有公开招考、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的招生方式上,又启动实施了“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培养计划,进一步完善博士研究生“333”招生选拔模式。首批2018级录取的学术型硕士生中,经本人申请、学校考核、双向选拔,共有15个学院(部)的70名学生入选。物理学专业研一学生田宇,在入选“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后深刻体会到科研学习的充实,他除了要参加2年硕博一体化课程学习,还有3年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阶段的学习,学习内容涉及物理、化学、材料等多个交叉学科。“因为对未来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我会主动用心地去开展一些科研探索,定期与导师交流研究方案。”田宇说,目前自己已有一项自主发明专利获得授权,未来通过交叉学科研究,希望开展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性工作。“‘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培养计划,并非简单的‘硕士+博士’培养,而是贯通硕博培养过程,实行连续、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苏州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主任卢玮解释,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活力,引导学生在“真学”问题上实现重点突破。导师:逢招生必申请 还要具备“3+1”能力优秀人才的选拔方式拓宽,是否意味着导师省心省力?早在2010年,苏州大学就率先成立全国首家导师学院,至今,在苏州大学导师学院参加培训的教师已超过2000人次。“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导师承担起‘无限责任’,既当学业导师,也是学生的思想政治导师、事业伙伴和人生朋友。”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看来,师生就像一条战壕里的战友,既有共同维护的学术共同体,也有共同成长、共克难题的联系。“导师”不是固定头衔,而是指导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工作岗位。为更加明确导师岗位责任,去年4月,苏州大学出台文件打破导师终身制这一坚冰,向所有符合上岗招生条件的、具有副教授(含副教授)以上教师全面开放博士研究生招生岗位,实现导师竞争上岗。不惟资历、不惟头衔和年龄,但“逢招必申请”。在学术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上岗招生申请制中,苏州大学明确规定申请导师需具备“3+1”能力,“3”是指在“科研活跃度、学术贡献度、师生关系和谐度”三方面具有突出成绩,通过教书育人、学术水平、科研条件、科研平台等方面综合考核竞争上岗;而“1”要求首次招生的导师需在上岗前参加导师学院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以充分了解掌握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各项政策、规章和制度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顺应研究生教育‘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主线,苏大蹄疾步稳地推进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以此带动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整体提升,将国家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群众对教育发展的新期待、学校对教育发展的新目标落到实处。”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说。张艾情 姚 臻

春之祭

“双一流”高校之苏州大学!

文章来源:小U原创信息来源:数据和基本事实均来自于苏州大学官网,感谢大家的监督苏州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经济发达、文化资源丰富,境内拥有苏州大学、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等名校或者名校苏州校区,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苏州的高等教育,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苏州大学”。(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暂未建成,正在建设期)【一】历史脉络苏州大学校门百年名校!苏州大学始建于1900年,辗转于1982年复更名苏州大学,这是一所地地道道的老牌本科;1995年,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并入苏州大学;1997年,苏州丝绸工学院并入苏州大学;2000年,苏州医学院并入苏州大学;该校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冠名“大学”非常早,也经历了院系调整和合并浪潮,今天的新“苏州大学”正是最美的。【二】隶属关系和办学层次苏州大学内部美景图在隶属关系上,他直属于江苏省人民政府,由江苏省教育厅直接管理,省部共建大学,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苏州大学是一所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上,苏大有如下特点:首先,他是211、“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属于国家重点建设高校梯队;其次,他是硕士、博士授权单位,是具备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高校,且研究生培养的起步早、底蕴深厚;最后,他是一本招生单位,不仅仅在江苏省内,在全国都是一本招生。【三】校园硬件及师资力量苏州大学美景图片好的大学需要有好的办学环境,据悉,苏州大学有四个校区,占地约4600亩,总校舍建筑面积约为160万平方米,可以看得出,苏州大学的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都是非常多的。据悉,该校名下的独立学院(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已经正式获批转设成为苏州城市学院(公办),所以,该校的硬件设施不能计算在苏州大学名下。该校还拥有老挝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等机构,有学科性学院接近30个,医学学科设有医学部。在师资力量上,苏州大学可谓是大师云集!截至目前,该校有15位全职院士,这个数据比很多原985高校还要多,其中,两院院士8位,其他发达国家院士7位;不仅如此,该校还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其他师资上,国家杰青超过三十人,总教职工超过5000人!这个数据在“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里是位居前列的。近些年,苏州大学引进了非常多的高水平师资力量,为了建设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师资是前提,无大牛何以建牛校呢?【四】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由于第五轮学科评估还没有出炉,所以,小编暂以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讨论基础。在第四轮评估中,苏州大学共有41个学科上榜,这是什么水平呢?以同样位于江苏的几个名校来对比,南京大学上榜41个学科,东南大学上榜28个学科,南京师范大学上榜25个,也就是说,苏州大学上榜学科总数并列江苏第一!不仅如此,该校还有2个A-类学科:设计学、软件工程,除了A类学科,该校还有12个B+类学科,学科质量也非常高。在重点学科上,该校有14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其中,有2个学科进入前千分之一!国家重点学科五个,江苏省重点学科超过20个。大学的职责有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高质量的科研产出需要有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据悉,苏州大学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0个,5个省部级工程中心,众多国家级科研平台,科研平台质量非常高,科研机构非常多,科研机构数量位居江苏省属大学第一名。苏州大学虽然是地方大学,但是,该校的综合水平完全可以跟部属大学一较高下,甚至超过了很多部属大学,不过,在高水平科研平台上还需要加油,比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获批需要突破;未来,苏州大学的发展目标是: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实历

为何高校教授想要更多的研究生自主招生权利?科研不仅仅是靠努力

高等教育阶段的不同两会上高校的谏言在2019年的两会期间,中山大学的代表谏言教育部放开高校博士招生名额,因为在目前的博士模式下,每年中山大学有2200多名博士生导师,而每年的博士生名额仅有1700名,造成每年几百名博士生导师没有招生名额,反而在教育部计划名额下,很多不满足博士培养的高校,白白浪费大量的博士生名额,例如翟天临式的注水博士成为2019年的热点!还有苏州大学的人大代表谏言,双一流高校建设要采取升降制度,苏州大学等一些优质非双一流高校的师资和整体实力已经超过很多双一流高校,为了提升中国高校的教育质量,一些落后的双一流高校应该退出双一流高校的行列!两会上高校的谏言很多都是针对目前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分化而做出的建议,而导师的研究生自主招生权利也是目前舆论的焦点!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导师需要跟多的研究生招生权利目前中国的高等研究生教育还处于计划平均主义,很多不符合博士点的高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大跃进时期,通过各种手段申请到博士点,每年教育部给予这些高校博士生名额,而像中山大学这些师资强校,却得不到应有的名额,如果给予考生同样的选择权利,考生们一定会用普通高校的博士名额去中山大学去读博士,而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生的招生权利都给予教授自身,只要自己有项目就可以招生,而不是机械式的名额分配制度,致使一些高校有项目不能招博士,而一些高校没有项目却盲目招博士!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社会对研究生的误解目前中国社会已经把本科、硕士、博士统一认定为只要努力学习就可以获得学位,其实本科阶段有点像高中教育,属于知识的获取,而硕士和博士属于研究生阶段,这个阶段和本科是完全不同的阶段,研究生属于科研实验工作,本科生知识更广,研究生知识更专,本科生要求是简单了解,而研究生阶段则是需要深入探讨,因此本科阶段只要求努力学习就可以获得高分和成功,而研究生阶段却讲究科研思维和灵活,这也是为何很多在高中和本科阶段的学霸到了研究生阶段却变得平庸的原因,前一阵中科大一名从小到大,甚至在本科阶段获奖无数的学生,由于硕博连读期间没有发表一篇论文最后选择自杀的惨剧,这个背后就是高校教授想要获得研究生招生自主权利的重要原因,因为有些学生虽然非常的努力,但是他们却不适合从事科研工作,人们常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努力的人,造成的破坏性就越大,因此科研工作同样如此,一个不适合做科研的人,盲目挑战了硕博连读却毕不了业,最后连硕士文凭都拿不到,因此很多人都很谨慎地先攻读硕士,看自己是否合适做科研,再考虑攻读博士学位,毕竟博士非常难毕业,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高达66%比例的博士生不能按时完成毕业

作威作福

考研考博大福音:各高校马克思硕士博士指标增加数一览

引子:在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之内单列下达,专门用于相关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不得挪作他用。2018年计划增加招生149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00人,硕士研究生990人。正文双一流A类大学培养高校名称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备注北京大学 30 30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A中国人民大学 30 30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A+清华大学 30 30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A+北京师范大学 30 30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A-南开大学 30 30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A-大连理工大学 15 20吉林大学 30 30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A复旦大学 15 20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A上海交通大学 1 16华东师范大学 10 20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A-南京大学 15 20浙江大学 10 20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A-山东大学 15 20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A武汉大学 30 20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A+华中科技大学 3 17中南大学 3 17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A-中山大学 30 30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A四川大学 10 20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A-西安交通大学 30 30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A-兰州大学 10 20双一流B类湖南大学 3 17郑州大学 10 20一流学科高校北京交通大学 3 16中央财经大学 1 16中国政法大学 3 16东北师范大学 30 30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A+上海财经大学 3 17武汉理工大学 3 17华中师范大学 3 17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A西南交通大学 1 16西南大学 1 16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A-陕西师范大学 3 17首都师范大学 3 17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A-苏州大学 1 16南京师范大学 3 17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A华南师范大学 3 17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A-辽宁大学 1 16普通高校天津师范大学 1 16河北师范大学 1 16山西大学 3 17哈尔滨师范大学 1 16安徽师范大学 1 16福建师范大学 15 20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A-江西师范大学 3 17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A-山东师范大学 1 16湖南科技大学 3 17广西师范大学 3 17海南师范大学 3 17贵州师范大学 3 17新疆师范大学 1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