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士招生要求突然变卦,苏大七年制临床硕士集体无法申请读博漫漫看

博士招生要求突然变卦,苏大七年制临床硕士集体无法申请读博

近期,一份名为「关于 2021 届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专业学生对于『2021 年苏州大学申请博士研究生实施方法』的异议」的 PDF 在网上流传。图片来源:PDF 截图据悉,这份文件系苏州大学医学部 2021 届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专业的 59 名学生联名所书,希望通过合理的方式让校方就其提出的对「2021 年苏大申请博士研究生实施方案」的异议予以解决。这些学生的诉求并不夸张,只是希望校方可以给他们一个报考本校 2021 级博士研究生的权利,一项他们本就应该拥有的权利。一群无法申请读博的专硕根据这份 PDF,我们可以了解到,苏大七年制专业学生默认为专业型硕士,但是并不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故而没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但是,令人迷惑的是,在最新的《苏州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申请 - 考核」制实施办法 (2020 年修订)》中,七年制专业学生竟然无法报考苏大任何一类型的博士研究生。图片来源:苏州大学具体而言,最新的招生办法中,学术型博士要求申请者应为全日制应届或往届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图片来源:苏州大学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申请者,还应同时具备的条件中,又明确指出了需要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但苏大七年制专业学生却不参与规培,没有规培证书的他们自然也被挡在了专博的大门外。图片来源:苏州大学对于 2021 届临床医学(本硕连读)的专业学生而言,这样的要求可以说是让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既没有学术型硕士学位,又没有规培证书,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而在《苏州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实施办法 (2019 年修订)》和《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 - 考核」制实施办法 (2019 年修订)》中,硕博连读和学术型博士申请的要求都相对放宽,只要求申请人原则上为学术型硕士。图片来源:苏州大学故而苏大的往届七年制学生可以报考苏大的学术型博士,但 2021 届,也就是苏大最后一届七年制专业学生却因为政策的修改,考博无门,可以说是让人十分摸不着头脑。放眼其他高校,七年制学生拥有多种选择看到这,大家估计会问一句,是苏大曾经网开一面,还是政策修改不甚合理呢?答案或许是后者。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培养模式及人才质量标准不同,但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两类学位获得者进一步深造可以交叉发展。图片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不少高校都允许七年制学生报考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甚至是专业型博士研究生:1. 北京大学北大对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报考人的要求仅是已经获得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图片来源:北京大学2.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不仅允许报考专业型博士,还允许七年制学生报考专业型博士研究生。图片来源:北京协和医学院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与北京大学类似,这里不再赘述。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拥有类似规定的高校还有不少,比如大家熟悉的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等,专业型硕士并不是限制学生们报考专业型博士的拦路虎,相反,专业型硕士进一步深造或许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制定政策的是高校,受苦的却是学生回到事件本身,学生的诉求并不过分,只是想要一份报考博士研究生的权利,苏大在制定政策时或许应该多多考虑学校中各个类型学生的情况,而不是简单一刀切。而此次上书反映的不仅有高校制定政策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医学教育存在一些短板,很多方面亟待理顺。2020 年,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混乱的问题再一次被摆上台面,葛均波院士建议试行 「5+3」模式(以 5 年制医学培养为主,毕业后进行 3 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型人才「5+3」培养后就应授予医学博士学位(MD),有志科研的同学可以在 5 年毕业后,直接考取科研型博士(PhD)。但从提案到落实,需要的无疑还是时间。当前,各个学校的 4 证合一,临床型专业硕士,临床型专业博士,科研型硕士、科研型博士等众多培养体系使医学人才培养非常混乱,让很多年轻医学生浪费多年时间在反复折腾上。苏大此前便因为「四证合一」的政策问题引起学生抗议。2017 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上海六院、上海肺科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火箭军总医院、常州市肿瘤医院、无锡九院及瑞华医院的 14 级专硕研究生在微博发声抗议,要求 14 级全体专硕研究生参与规培、不延期毕业。图片来源:微博事实上,对于高校的决策,学生很难有反对的余地,最后无奈之下只能演变为在知乎、微博等平台爆料学校政策,将问题送上热搜,以期倒逼学校解决问题。虽然我们不知道这样的做法能不能圆满地达到学生自己的诉求,但是还是希望苏大 2021 届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专业的同学们可以顺利考博,读博。

鬼太监

苏州一小学拥有194位博士家长 博士招生数及毕业生数据分析(图)

中商情报网讯:“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最初是出现在唐朝,而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真的是名符其实。据统计:在翰林小学里,一共有133位“博士爸爸”和61位“博士妈妈”,也就是说一共有194位“博士家长”。网友调侃,空气里都弥漫着人才的味道。博士阶段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学位教育的最高等级,也是培养高精尖人才的重要途经。改革开放之初,在恢复高考制度四年后的1981年,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制度正式确立,自此本土培养的博士生队伍开始正式登台亮相,并得到了迅速地发展。1999到2004年,伴随大学扩招,博士招生人数经历了短暂的高增长时期,从1998年的1.49万增加到2004年的5.3万,年均增长超过20%。但自2005年后,博士生招生规模受到了一定程度地控制,增长速度大大放缓。2017年博士扩招,博士招生人数8.39万人,毕业生5.80万人。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较之前更加迫切。在教育科研以及企事业单位中,博士人才往往是创新发展的骨干力量。考虑到我国的人口基数,博士学历的人才比例依然很低,博士教育质量发展滞后,无形中成为制约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障碍。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素。对此,2018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从多方面为“双一流”高校建设指明方向。《意见》特别提出,要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大力培养高精尖急缺人才。伴随着博士扩招,未来,中国博士将越来越多。

人将保汝

苏州一小学有194个博士家长,校方:并未特殊招生

近日,苏州一小学有博士(含博士后)家长194人的消息成为热搜。记者了解到,这所学校是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校长办公室一位老师回应称,因学校位于科教创新区,很多高学历人才会聚集在附近区域工作和生活,因此有很多博士家庭的子女会到翰林小学入学就读,学校并未进行特殊招生。学校还会组织博士爸爸来上课,或组织学生到博士家长工作地参观学习,既是为了让父亲教育陪伴学生成长,同时也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1学校回应区域特点导致博士家长多苏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此前曾在微信公众号中介绍称,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有博士(含博士后)家长194人,其中博士爸爸133人,博士妈妈61人。 记者联系到了翰林小学校长办公室的李老师。李老师介绍,学校是公立小学,没有针对学生家长的学历进行特殊招生或筛选。因为学校位于苏州工业园区之中的科教创新区,周围有苏州大学,还有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等近30所高校,所引进的高学历人才会聚集在附近区域内生活和工作,也正因为区域特点,所以很多博士家庭的子女会到翰林小学入学。2家长组成“博士爸爸工作站”李老师对记者介绍,在博士家长数量多的基础上,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因此成立了“博士爸爸工作站”,均由学生家长组成。学校不仅会请博士爸爸来上课,还会定期组织学生走进博士爸爸工作的地方,让学生做做实验,了解一些标本等。记者从“博士爸爸工作站”活动项目征询函中看到,学校于2017年5月底举行了“博士爸爸工作站”的启动仪式,旨在推动学校的家庭教育课程。而在2017年的10月26日,“博士爸爸工作站”系列活动“博士爸爸来上课”活动首次开讲,当时有八名“博士爸爸”同时开课。在2018年9月,学校也向新入学的孩子家长发布了征询,“博士爸爸”可以选择授课年级、授课内容,或是选择走进“博士爸爸”工作室的时间地点。“博士爸爸”带领学生参观苏大基因组资源中心3课程设置一年级以动手实验为主据介绍,在每学期初学校会进行排课,并提前约请家长,家长在时间方便的情况下可自愿到学校讲课。一般而言,学校将博士爸爸的课程安排在周三下午的班会时间,所以并不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业。李老师称,学生家长也都很配合上课,“家长都会认真备课,我们会发给家长一张开课证书,家长也都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根据统计,2018年“博士爸爸”一共上了60多节课,每个学期都能有30至40节课。 因为面对的授课对象是小学生,所以博士爸爸上课一般会选取一个比较小的视角,讲授较浅显的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上课内容主要以动手实验为主。 对于学校开设这一特色课程的初衷,李老师称,学校在教育中逐渐意识到父亲教育的至关重要性,而且在统计学生家长学历的时候也发现博士学历非常多,很多家长也信任学校的办学方式,将学生留在学校内就读,所以慢慢形成了这样的特色。据统计,目前学校有1200余名学生,而博士家庭有近200个,差不多占到总家庭比例的六分之一。 除了会继续请博士爸爸来上课,李老师称后续也会考虑请博士妈妈来上课,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成长。来源:新华网、北京青年报

采蘋

苏州大学发布2020年统招博士后招收公告,总薪酬超100万!

3月27日,苏州大学发布2020年统招博士后招收公告,博士后招收学科为数学、统计学、基础医学、畜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等,绩效评估优秀者总薪酬将超过100万元。据悉,此次苏州大学招收博士后,招收条件要求在国(境)内外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人才紧缺领域具备突出科研能力者年龄可适当放宽;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博士后在站时间三年。招收学科为数学、统计学、基础医学、畜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特种医学、哲学、政治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物理学、光学工程、体育学、纺织科学与工程、法学、教育学、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与通信工程、临床医学、护理学。公告详细列出了此次招收博士后的待遇及支持措施:统招博士后人员聘期内的总薪酬由基本年薪和奖补金两部分构成。基本年薪20万元(去除学校承担的社会保险和公积金之后的税前收入),按月发放。奖补金则根据绩效评估结果按年度发放。绩效评估优秀者的总薪酬为100万元,绩效评估良好者的总薪酬为80万元,绩效评估合格者的总薪酬为60万元。另外,学校提供0.1万元/月的租房补贴(不计入总薪酬)。博士后在站期间获得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等项目资助的,所获得的资助补贴不计入学校的总薪酬,另外叠加发放。在站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可按照学校规定享受学校科研成果奖励。在站期间可根据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相关规定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拥有120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于1995年经国家批准设立第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迄今共设立了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流动站数量位居全国地方高校之首。苏州大学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设规模与质量并举的博士后队伍,助力“双一流”建设。

告亲夫

苏州一小学拥有194位博士家长 博士招生数及毕业生数据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最初是出现在唐朝,而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真的是名符其实。据统计:在翰林小学里,一共有133位“博士爸爸”和61位“博士妈妈”,也就是说一共有194位“博士家长”。网友调侃,空气里都弥漫着人才的味道。博士阶段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学位教育的最高等级,也是培养高精尖人才的重要途经。改革开放之初,在恢复高考制度四年后的1981年,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制度正式确立,自此本土培养的博士生队伍开始正式登台亮相,并得到了迅速地发展。1999到2004年,伴随大学扩招,博士招生人数经历了短暂的高增长时期,从1998年的1.49万增加到2004年的5.3万,年均增长超过20%。但自2005年后,博士生招生规模受到了一定程度地控制,增长速度大大放缓。2017年博士扩招,博士招生人数8.39万人,毕业生5.80万人。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较之前更加迫切。在教育科研以及企事业单位中,博士人才往往是创新发展的骨干力量。考虑到我国的人口基数,博士学历的人才比例依然很低,博士教育质量发展滞后,无形中成为制约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障碍。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素。对此,2018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从多方面为“双一流”高校建设指明方向。《意见》特别提出,要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大力培养高精尖急缺人才。伴随着博士扩招,未来,中国博士将越来越多。

灰体

苏州卫生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人才 超半数岗位要求博士生

昨天,苏州市卫计委所属的7家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120名。现场招聘情况怎么样?当记者九点半赶到市人才市场,发现一楼大厅各医疗卫生单位的摊位前几乎都排着长长的队伍,据了解,招聘不到一小时,报名人数就超过了百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因为这次都是苏州市属医疗单位招聘事业编岗位,所以很多应届生都是从外地坐飞机、赶火车过来报名。据了解,这次招聘岗位涉及妇科、产科、新生儿科等多个方面,对学历要求相较于往年有明显提高。苏州市卫生计生委组织人事处处长严伟斌表示,总体来说层次比较高,硕士和博士全部加起来要93%,尤其博士一半以上。第二这些岗位基本都是临床业务一线的岗位,同时也是苏州市紧缺的岗位,包括两家专科医院,有些专业因为招不到,所以部分专业招的是本科的学历。据了解,这次招聘的护士岗位也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历。市立医院东区人事科徐老师介绍,因为现在临床护理也不光光是临床护理,护理研究方面也需要一个提升,像硕士他能很好的把一些护理经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记者在招聘现场发现,只有五院和广济医院很少数的岗位要求是本科以上,但广济医院人事科金老师告诉记者,从招聘要求看,要达到他们这个本科的要求也并不容易。记者了解到,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岗位要求博士研究生学历。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为什么会这么高呢?南京医科大学19届临床药学硕士毕业生管同学想应聘药剂师岗位,但是由于没达到应聘条件要求的博士生学历,她只能望岗兴叹。浙江大学肿瘤专业博士研究生高同学选择岗位就比较笃定,因为从招聘现场看来,前来招聘的研究生占多数,所以和高同学竞争同一个岗位的人数并不太多。据了解,随着苏州市近年来医疗卫生行业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机构对招聘人员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基础层面,而开始转向医疗科研和实践教学领域。苏州市卫生计生委组织人事处处长严伟斌介绍,苏州提出医疗卫生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发展很关键一点,就是要有高素质的人才,所以接下来会注重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第二是各市属单位需要加大学术、专科方面的培养和建设,大量引进博士硕士高层次人才也是为了学科人才梯队建设的需要。市立医院东区这次招聘岗位中超过一半都要求博士研究生学历,医院人事科的徐老师坦言,希望博士生的加入,能带动医院在科研方面的发展。记者发现,这次几乎所有招聘摊位前都排着长队,只有市立医院北区摊位前的应聘者比较少,结果一打听,这个医院除了耳鼻咽喉科医生要求硕士生之外,其他岗位都直接要求博士研究生学历。医院人事科陆科长告诉记者,前几年他们招聘了不少硕士生,今年就打算招一些博士生。(911新闻广播 沈骏)

禁运品

深圳苏州地方待遇引争议:博士生收入不如公务员?

深圳苏州地方待遇引争议:博士生收入不如公务员?一种观点认为,在深圳苏州这些地方,许多博士生,竟然待遇还不如公务员。一般来说,对于高新科技的创新,科研平台(实验室)最重要,其次是科研骨干(博士)。博士为什么那么多985硕士接受了专业训练,却转而加入与专业不相关的公务员队伍?显然是他们认为这样收入更好,可惜白白浪费了这些人硕士阶段的训练……对此观点不敢苟同,什么叫竟然?博士也不一定考得上发达地区的公务员啊!再说,学历只是衡量收入分配的一个要素,以前的比重较大,现在已经越来越小了。说博士竟然收入不如公务员,这句话本身就有歧义。公务员群体一个中层干部(局处级)收入就该比博士低?比较对象有问题。再者每年新进的公务员,博士并不在少数。而且博士创造的价值也未必就多,公务员系统一堆985研究生也。博士生深圳苏州地方待遇引争议:博士生收入不如公务员?应当看到,公务员系统高收入也只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其它地区并没有多少优势。像深圳苏州这些经济极度发达地区,公务员收入高,也有部门高薪养廉的考虑。另外,公务员工资是和地方财政直接相关的,而博士收入取决于企业效益,科研分配等问题,即便科研投入较大,落入普通博士口袋钱也不多,这个问题就得问各个老板了。博士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阿森纳

苏州这所小学有194位博士家长,一年上了60多节博士课

我爸是博士、我妈是博士我爸妈都是博士!在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目前有博士(含博士后)家长194人其中博士爸爸133人博士妈妈61人可谓是藏龙卧虎空气里都弥漫着人才的味道!12名“博士爸爸”进校开课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头顶着父爱光环的爸爸们再配上他们博士学霸的头衔真是散发出无尽的魅力你是不是有点羡慕?12位博士爸爸给小学生授课1、《我们的科学素养》三(1)班的孩子们迎来了黄楚尧的爸爸黄启兵博士带来的《我们的科学素养》一课。课堂上,黄教授以几位著名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为实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启发孩子们学会观察,寻找事物的规律。在黄博士的带领下,孩子们细心分析着科学家们的性格特质,并士气昂扬地表示要向科学家学习,不断由生活、学习中磨练出耐心、信心、坚韧的优秀品质。2、《新能源汽车》三(2)班周瑞朗同学的爸爸周小春博士给孩子们带来了《新能源汽车》的最新前沿信息。周博士分别介绍了汽车的重要作用、汽车的发展历史、燃油车的环境污染问题、新能源车的意义,并向孩子们重点展示了三款主要的新能源车。整堂课,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向周博士发出探讨咨询,周博士则耐心地一一为同学们做了解答,并督促同学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加入研究队伍,一起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3、《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一株植物可以拯救万千生命,一粒种子能带给你巨额财富;衣食住行,飞禽走兽,细数都和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植物是多样的,有人类尚没有发现的诸多奥秘和潜在价值……五(4)班王梓宇爸爸王桃云博士给同学们带来的一节《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引领同学们在这一世界自由翱翔。4、《计算机网络安全科普》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的博士家长,一(1)班薛润芝同学的爸爸薛吟兴博士走进翰林校园,跨班级开讲《计算机网络安全科普》!六(3)班的同学们聚精会神,饶有兴趣得跟着薛爸爸了解软件病毒、软件漏洞、病毒利用等方面知识,度过了一段美好充实的午后时光。5、“有趣的化学”一(2)班李安然的爸爸Eric Amigues博士走进班级,带领孩子们徜徉在“有趣的化学”世界。课上,他先以“什么是化学”在小朋友中激起了热烈的讨论,然后又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到活动主角——肥皂。Eric Amigues博士向孩子们耐心细致地讲解了肥皂的工作原理,并现场演示起肥皂的制作过程。当丰富的肥皂泡从瓶子里冒出来时,孩子们都惊叹不已!最后Eric又借助颜料进行了神奇的魔术表演,生动展现了化学变化。整个课堂气氛热烈,孩子们积极参与,不知不觉中,科学的种子已然悄悄播种在孩子们的心田。6、《从山峰形状到分形艺术》一(3)班的小朋友们迎来了一位神秘的新老师——来自苏州纳米所的石林博士,也是石和予同学的爸爸,他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节有意思的《从山峰形状到分形艺术》。课上,石博士先是引领孩子们思考山峰的形状,接着由“如何画出一座逼真的山”的思考,引出“分形结构”的概念,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分形事物”,小朋友们很快理解了这个知识。随后,石博士向孩子们演示了利用小程序改变数字进行分形计算的过程,并传授给大家一款神奇的软件,有了它,只需通过点击鼠标,就能快速地画出美丽多彩的分形事物,在石博士的操作示范后,孩子们纷纷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完成了一幅幅别具想象力的艺术作品,好不欢乐!7、《微观世界的奥秘》田梓晓爸爸田文得博士为一(4)班的小朋友带来了《微观世界的奥秘》一课,田爸爸通过宏观实物的测量,与孩子们展开了积极活动,逐步引入微观概念,帮助孩子们理解“微观世界”。之后,田爸爸运用两段形象生动的视频,让孩子们深入感受宇宙之大、细胞之小,进一步体验“宏观”、“微观”的概念差异,更举出了许多生活事例为孩子们讲解我们人体的大构造和小秘密,听得孩子们十分入迷,这真是一堂奇妙的科学与生命的探索之旅!8、《纳米是什么米》一(5)班徐研的爸爸徐俞博士为孩子们带来了一节特别的课——《纳米是什么米》。徐博士为孩子们介绍了纳米的含义,以及常见的纳米材料形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了解了自然界存在的纳米材料,见识了纳米尺度基本原子结构,受益匪浅。9、《电池的原理》一(6)班葛予新爸爸为孩子们带来的是《电池的原理》。予新爸爸从电池在日常生活的运用、电池的发明、电池的结构等方面为孩子带来了不一样的课堂,还与孩子们一起做了“水果发电”的实验。孩子们被新奇的内容深深吸引,对电池有了全新的认识。最后葛予新爸爸还为孩子们准备了实验用的道具,让孩子在家体会神奇的电池原理。10、水是生命之源二(1)班柳振航爸爸柳后起博士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课程。一张张小图片使孩子们了解了水的不同形态,一个个小实验让孩子们对于水的理化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课程过程中,二(1)班的每一个孩子都变成了小小实验员,他们小心翼翼地往实验器皿中倒入清水,用试纸认真地进行测试,观察着水的不同变化。邵梓寒爸爸邵宝博士给二(2)班小翰林带了一节题为《日本的汉字》的精彩课程。11、《日本的汉字》课上,邵爸爸首先由一段视频引出了活动主题——中日交流与两国文字异同,而后邵博士对两国文字的比较,向小翰林们分析介绍了日本文字的由来,原来日本文字是借鉴了中国汉字,并进行了改变而诞生。整节课,小翰林们都学得投入,倾听、比较、学习、互动,一堂课让孩子们不出教室却走出国门,学汉字,知历史,习文化,拓展了眼界!12、《细胞中的小机器》施宇潇爸爸为二(5)班的小朋友们带来的《细胞中的小机器》一节课上,施博士首先简单介绍了物理学是什么,接着通过“空间缩放”的影片讲解了“世界空间尺度”的概念,随后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大机器,并通过对比空间尺度,启发同学们思考在细胞中是否也可能存在很多由原子组成的机器,对孩子们的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不小的触动提升。博士爸爸工作站“博士爸爸工作站”是翰林小学家庭教育品牌项目,学校突出“高知父教”品牌,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充分发挥博士爸爸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家庭和学校教育之间架起了独特的桥梁,让父教如影随形,引领儿童品格提升、健康成长。2018年,“翰林爸爸来上课”课程累计开展60余节,为学生们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12位博士爸爸同时给小学生授课,这已是霸气十足的校园新闻了。那么问题来了,一所小学哪来这么多博士家长?一所年轻的小学,怎么会有这么多博士爸妈?原来,翰林小学所在的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是全国唯一的“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区内有29所中外知名高校、13家国家级研究所以及6所职业院校,在校学生规模7.85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近2万人。漫步在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绿荫葱茏的仁爱路上,浓厚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各大中外知名高校汇聚在这条不足一公里的道路上,低调又庄严。这里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学城”,翰林小学有这么庞大的“博士群”一点也不奇怪。(来源:苏州发布微信公号)

TEDx苏州丨毛达博士:在历史的迷思中找寻无毒的未来

有毒化学品污染到底与你我他有何关系,以至于我们必须重视起来?2020年10月17日, TEDxSuzhou Countdown邀请了环保先锋者们进行了一场环保主题活动,毛达博士作为无毒先锋创始人受邀参加了演讲——《历史的迷思,无毒的未来》。图片来源:TEDx苏州毛达博士说:“从事环保工作的一份额外的收益,就是就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尽量的去远离有毒有害物质和健康风险,但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够选择绿色的产品。”图片来源:TEDx苏州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消费者,作为一个关心生活环境与质量,关心健康的每一个人,这部演讲,或许会帮大家打开另一个认知:有毒化学品-隐形污染的世界——与你我之间,近之毫毛。17:54《毛达:历史的迷思,无毒的未来》毛达:历史的迷思,无毒的未来.mp317:56来自无毒先锋| 视频/音频来源:TEDxSuzhou Countdown | October 2020| 感谢策展团队:Dawn、Wanyi、 Carol、 格格、潘亚平、Johnson、王老吉等无毒先锋 Toxics Free Corps致力通过独立检测和企业倡导,为公众日常消费品去毒,以及通过培育和发展民间合作网络,推动化学品管理议题主流化。

啊海军

“校园引智计划”新增苏州大学 7名博士及42名硕士来苏暑期实践

中国江苏网讯 昨天,2018年国内著名高校研究生来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简称“校园引智计划”)正式启动。在延续往年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和吉林大学5所高校合作之外,今年苏州大学也被纳入引智合作高校范围,共11家单位20个课题成功对接6所高校的7名博士及42名硕士。据介绍,6年来苏州“校园引智计划”以城市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苏州市博士后工作站和创新创业企业中的新课题新项目为基石,征集了一批重点及新兴企业课题,招揽优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利用暑期时间赴苏相关单位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暨企业课题研究活动。六年间共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9所国内重点大学的350位研究生成功与142家企业的207个课题达成对接,累计有64个课题结题或形成阶段性成果,67个课题整体基本完成,创造直接经济效益678万元,间接经济效益1273万元。据悉,2018年国内著名高校研究生来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于2月上旬面向市高新技术企业、市属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征集课题,前期共征集17家单位,39个课题,提供需求岗位135个。经各方协调努力,最终11家单位20个课题成功对接6所高校的7名博士及42名硕士。来自北京大学的范梦晨是在读研究生,此次来苏对接的是江苏吴中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提供的三个课题包括集团的标的化管理、教育产业未来发展建议、新媒体应用策略研究,她和团队成员会根据企业需求选择课题。“在苏实践5周,希望收获成长的同时,能更好地融入苏州,助力苏州发展。”她说。(刘晓平 钱茹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