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45岁,失业半年,委曲求全再就业,年薪20W,人到中年不容易所过之邑

45岁,失业半年,委曲求全再就业,年薪20W,人到中年不容易

1975年出生的他,我们都叫他老王,在家排行老小,上有5个哥哥,3个姐姐,父母已不在。一切都只能靠自已,也算是深山里出来的凤凰男,1994年考取了一所211大学,1998年毕业后回到老家,在一个国企工作了4年,刚开始收入四五百一个月,后来涨了些,不过,那时的国企收入低,辞去公职下海的人多。在2002年时,为了梦想,老王也辞职下海,来到了北京。时间真快,一晃北漂已经18年,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老北漂了,今年45岁,过不了几年都奔5了。这些年,老王在七八个公司呆过,行业倒是一直未换,做过售前工程师,部门经理,产品总监,副总经理,或许由于性恪属于“闷骚型”,也或许是能力不够,收入一直不太高,最高年薪28万。在2015年,40岁时,他又换工作了,去了一家公司做产品总监,年薪24万,奖金按年底业绩来定。但是这几年一直不温不火,奖金也就少得可怜。2018年底,公司经营不善,彻底倒闭。2019年的老王,已快45岁了,因为这个年龄是非常尴尬的,很多公司用人都是要求45岁以下的。这样一直找工作,或许高不成低不就,这次半年没有找到工作。为了生计,也不得不低头去了他朋友开的一家小公司做个部门经理,年薪20万。老王朋友凭自已的一些关系,每年也能做个八百一千万的,公司员工8人,每年赚个两三百万没什么问题。朋友关系变成了雇佣关系,两人的关系也变得不一样了,再也不方便直呼其名,虽说他在公司有点地位,但是什么也得听他老板朋友的,因为你是拿他工资的,打工的。或许,走着走着,人与人差距变拉大了,为了在45岁后不再被遗弃,早做打算,在年轻时准备好,赚够钱,备齐资源,随时都可以自已支一个摊子,这才是明智的。-END-本文作者:追梦前行,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分享普通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意见

874万应届生、中年群体求职增幅比例大 保就业难在哪?

来源:新浪财经8号楼工作室 梁超 “中国政府网的网上留言大概三分之一都是谈就业的。”5月28日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候提到。一周前,1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出现了39次。就业不仅仅是两会的热点,也是政府今年全年工作的重点。此前各大招聘平台发布的数据也都显示,874万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半数学生还未找到工作。与此同时,农民工就业困难重重,企业中35-40岁的管理层,“被动离职”也不在少数。毕业生:考公务员 老师帮找工作 半数未拿到offer“我在各个平台投了好多简历,收到回复的都很少”,北京某高校应届法学硕士毕业生江茹(化名)已经算不清到底投了多少简历。有着相同经历的还有某211高校应届毕业生洪辉(化名),自2月起给多家公司投递简历,但是都没有回复,“同学的情况也差不多。”江茹和洪辉求职经历,是2020届全国高校874万毕业生的缩影。“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就业形势复杂严峻。”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在5月12日的教育部发布会上如是说。复杂严峻也体现在了数据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发布《疫情冲击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后简称《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约55.2%的毕业生目前仍未获得offer;15.8%的毕业生获得1个offer;12.1%的毕业生获得2个offer;8.5%的毕业生获得3个offer。此外BOSS直聘发布的《2020应届生春招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在春招季活跃求职的2020年应届生较2019年增加了56%,但是企业对于应届生的招聘需求规模同比下降了22%。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也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综合影响下,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了16.77%,但求职申请人数增加69.82%。在招聘需求人数减少,求职申请人数增加的情况下,很多应届生也瞄准了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等。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2020应届毕业生春招求职报告》显示,38.73%的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选择问题中选了“考公务员”。洪辉告诉8号楼,除了继续投简历,他也在准备公务员考试,但是他也有担心,“六月毕业后,就没有学校的宿舍了,还得租房,如果找不到工作,没有收入,压力会很大。”江茹也表示报名了公务员考试,“当时找不到工作,我妈说试试考公吧”。不过三月底,她的导师给他内推了一份律所实习的工作,不过薪资水平低于江茹的预期,“但总算有个工作了。”像江茹导师这样,给学生找工作的老师,也不在少数。某公司的中层管理向8号楼表示,其大学老师一直咨询他的公司是否有招人计划。中年蓝领失业 管理层“被动离职”在今年1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一词出现了39次,可见当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应届生的就业,职场中人的就业压力,也不容易忽视。汪美(化名)之前就职于互联网大厂已有三年,去年11月底,她辞去了工作。她当时的计划是,12月考驾照,1月回家过年,年后回京找工作。但是疫情打乱了所有的计划,她并未如愿在年后找到工作,至今仍在求职。“早知道这样,我肯定不会辞职。”根据BOSS直聘《2020Q1人才吸引力报告》显示,30岁以上的求职者比例大增,同比增长超过了10个百分点。以五年为一个区间,2020年春节后,31-45岁的活跃求职者比例增幅最为显著,41-45岁的求职者比例增长超过2倍,并且以中年蓝领为主。BOSS直聘研究院分析,这是因为返城务工困难、企业暂时无法复工、原有岗位不再保留等种种原因,都制约着中年农民工再次获得工作的机会。李克强在28日的记者会上也说,中国政府网的网上留言大概三分之一都是谈就业的。其中一位50多岁的农民工,30多年每年在外打工,今年就没有找到工作,全家陷入困境。事实上,除了蓝领外,中年管理层的日子也不好过。智联招聘的一项调研显示,35-40岁的企业中高层,因企业裁员而“被动离职“的占比最高,重新流入人才市场。“这反映出企业对臃肿组织的规模削减,以便更扁平的开展高效协同机制。过往依靠低工资、高强度、长工时的用工模式已一去不复返,员工开始成为企业的人力资本,即企业的资产去运营和增值。”各地启动“稳就业”政策 招聘网站建议应届生关注中小企业各地都在积极出台政策,帮助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上海启动“海聚英才——2020上海高校毕业生‘闯上海创未来’”系列活动。上海将新增公共租赁房1万套保障青年人才住有所居,鼓励各区加大人才安居补贴发放力度。同时,加大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力度。江苏也于近日明确,今明两年,全省事业单位空缺岗位招聘时,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岗位原则上不低于总数的70%,还将通过扩大国有企业招聘、基层服务项目招募等多项举措,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浙江省则提出要合理设定流动摊贩场所,鼓励灵活就业等。此外,多方招聘平台的数据也显示,应届生在求职中对于中小企业关注度偏低,都会集中在大厂上。对此BOSS直聘的CEO赵鹏建议,应届生不要只盯着大厂,要更关注实际的收获和长期的发展。“找个师傅还是找身工装?当然要找个好师傅。遇到的第一个老板,对职业生涯影响重大。”

淚眼俠

35岁硕士学历,收入平庸,能通过读博改变命运吗?答案很现实

相信每个研究生毕业的小伙伴们心中都有一颗不认命的心,希望自己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也希望能够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社会阶级的金字塔结构下,能够走向人生巅峰的终究还是少数。刘哥今年35岁,北京土著,毕业于外经贸,研究生学历。现就职于某国家部委的直属事业单位,非领导职务,每月到手工资不过小几千,虽然公积金高,但是要想取出来也是极其费劲,并且与北京的房价相比,公积金再高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毫不夸张地说,刘哥认为自己在北京完完全全就是“loser”。其实别看自己的单位光鲜亮丽,刘哥也面临巨大的同辈压力。身在一线城市,看着曾经的同学早已在企业里有了一官半职,拿着几倍于自己的收入,刘哥心里也确实不是滋味。最近,刘哥有了继续读博深造的念头,希望能通过博士学位来改变自己后半生的人生走向。然而,读博真的能够逆天改命吗?@网友A:30岁到45岁之间是一个人职业的黄金期,可以说,一个人主要的成绩和突破都是在这个年龄阶段取得的,而过了这个年龄,智力和精力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家庭、生活的负担加重,再想去攻坚克难、出人头地,恐怕就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甚至有不少人早就已经没有心气了。因此,我们在考察和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把年龄作为一个标尺,就像跳高一样,30岁应该跳多高,45岁应该跳多高,如果到45岁还没跳到应有的高度,大家就不会认可这个人。从人事工作者的角度来看,一个具有博士学历、从事研究或技术工作的人,到45岁时,他至少应该具有副高专业技术职务,或者10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只有超过这个标准,才有可能在人才市场上受到关注。可以看到,中年人的职场现状其实是很尴尬的,要么作为高端人才在市场上受追捧,要么就没人要。现在虽然只有35岁,但如果再读上4到5年博士,就到了40岁。40岁的博士,想在5年内冲上正高职称,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搞不好,博士毕业后想再回原单位都困难,请务必三思而后行。@网友B:我的一位朋友也是这种情况:35岁左右,名牌大学毕业,事业编制,朝九晚五,收入不高,升迁前途无望。四年前他动了读博的心思,好在这位朋友的执行力够强,在当年就成功上岸了。按照这位朋友的打算:博士毕业后进入高校就职,不用再朝九晚五的坐班,而且主要跟学生打交道,不必复杂的人际关系。高校的职称晋升也主要以科研成果说话,比公务员的职务晋升要更加透明。然而。这位朋友去年博士毕业后,发现在求职的时候,遭遇了很严苛的招聘条件,绝大多数稍好一点的高校在招聘新入职博士的时候都设定了重重门槛,包括年龄,第一学历,科研要求等。也就是说,四年前朋友读博士时的就职情况与四年后的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也因此,这位朋友持续了大约半年时间职业待定、无收入的状况,而如今的工作单位也并没有比当初的事业单位好到哪儿去。当然也有网友全力支持刘哥。@网友C:去考吧,人总得要弄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我今年38了,在准备今年的博士研究生考试。不说改变命运,哪怕通过持续学习抗衰老呢。和你处境类似,恐怕还悲剧一些。业绩、学历,以及境内外机构工作经验,我一环都不缺,也没犯错误,但至今依然白身。我也死了去争一官半职的心。物质基础也就这样了,提升精神强度吧。不然人生多无聊。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读博,认真准备吧。我们这代人恐怕退休难啊,还有大把的时光等着我们。所以,别在思考中耗时太多,想到了,别怂,就是干!小伙伴们,你们会选择在35岁之际辞职读博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看法~

竞猜王

37岁的985研究生失业了,35岁以后如何面对失业危机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置顶「江燕飞」隔日更新一个正能量接地气的公众号了解燕飞本人最新动态(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谢谢原图作者)本文作者:江燕飞01昨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看完后百感交集。一个37岁的男人失业了,瞬间各种压力泥沙俱下:房贷5400,房租650,社保2000,信用卡还款1200元,共9250元。也许没有另一半共同分担压力,也许不想向爸妈和朋友求助,也许之前没有多少积蓄,以至于该男在失业后大呼“压力巨大,超级巨大”。可以想象,处于失业状态下的他,如果不能及时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接下来的生活真不知道该怎么扛下去。从帖子上得知,他是985研究生,已经参加工作十几年,可对于职业规划仍旧是一头雾水。除了缺乏职业规划,他还说自己情商低、识人懂人能力差、说话直接。性格上的缺点,加上缺乏职业规划,导致他近三年内频换工作,上一家离职的原因就是碰见职场打压后被上司诬陷开除的。大家都知道,频繁跳槽在求职面试方面是很不占优势的。很多公司都比较亲睐于稳定性比较好的员工。从风风光光的考上985研究生到37岁遭遇失业危机,前后的人生起伏就像是过山车一样,别说是当事人,连作为一个旁观者都觉得抓狂。“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在此,祝福不曾谋面的他早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尽快摆脱眼前的凌乱不堪。02看到知乎上那个大呼“压力巨大,超级巨大”的内心独白后,不禁联想起“中年危机”这个词。这几年来,“中年危机”这个词特别火。究竟哪个年龄段的人才算是中年?网上说法不一。有的说35岁以上,也有的说40岁以上。不管是35还是40,反正对于老吴来说,都无所谓了,今年45岁的他无论怎么算都已经步入了中年人的行列。去年年底,因为不愿接受从行政岗位被调到销售岗位,老吴无奈选择了离职。直到他走后,我才偶然得知,在我们这个五六线小城市,老吴做行政工作一个月的薪资是五千元,远远高于本地区同岗位的工资水平。之所以开五千元工资,是因为老板想招他来一边做行政管理,一边负责一个什么项目,可惜,老吴根本没有管理那个项目的能力。整整一年,老吴负责的那个项目没有一点儿业绩。老板忍无可忍,一气之下让人事通知老吴调岗。销售岗底薪2500,一天到晚出去跑业务不说,起步阶段还很难赚到提成。老吴在办公室待惯了,打扫打扫卫生,端茶倒水之类的工作倒是得心应手,真让他出去跑业务无异于让笼中鸟出去觅食。他自知无法胜任销售岗的工作,连尝试一下都不肯就果断选择了离职。老婆没有工作,大女儿上初中,二胎刚上幼儿园,不知道老吴现在咋样了,如果一个月赚不到五千块钱,日子真不知道该怎么过下去。03“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五年前,前公司领导牛总的一番感慨再次浮现在我心头。以牛总当时的待遇来看,这番话似乎不应该出自于他的口中。他在业务能力上没得挑,是那种很难被替代的管理层人才。不然,老板也不会在他三次离职后,又三次花重金把他请回来。作为老板的得力助手,牛总在二三线城市拿着几十万的年薪,车子房子早已是囊中之物。他的格局,他的才能,他的人品,样样都是出类拔萃的。这种人,你根本想不出来他今后会面临失业危机。可就是这样一个大家都认为最不可能面临失业危机的人,却时常感慨“男怕入错行”,还调侃道“以后不在企业干了,考虑去卖卤肉”。五年过去了,牛总在前公司的地位还是一如既往地岿然不动。不知道他以后会不会去卖卤肉,不过,即使去卖卤肉他的生意想必也会红红火火的,根本不愁没生意。04古人说“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无论是失意也好,得意也罢,都必须要有长远的职业规划。有了这个规划,困顿迷茫之际心中仍然会有诗和远方;有了这个规划,成功辉煌的时候不至于被盲目自大冲昏了头脑。人生有些苦总是要吃的,晚吃不如早吃。奋斗就是每一天都很难,可一年比一年容易。不奋斗就是每一天都很容易,可一年比一年难。怕吃苦的人吃苦一辈子,不怕吃苦的人吃苦一阵子。五年后的生活,是由现在的选择决定的,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一天天朝着目标前进,捱过寂寞和孤独,美好的明天将与你不期而遇。作者:江燕飞,一个猪宝宝的妈妈,闲暇之余,喜欢看书写字,每周三场电影两本书。关于情感、关于人生、关于电影,不鸡血也不狗血,我手写我心。愿岁月悠长,你我无恙。隔日更新一篇原创文章。

三宝

45岁跳槽,能力与期望的匹配度,谁说了算?

45多岁的胡先生是一家大外企的大区经理,最近想看看外面的工作机会,希望再拼个十年。问到他的期望,说是想看看小公司全国销售管理的职位,内资公司也可以,就是希望管理更大的区域,带更大的团队。年龄相仿的李先生,已经经历了从外企大区经理到内资公司全国销售经理的过程,目前已经离职。李先生目标很明确,只看全国销售岗位,不管内资、外企,其它的不看了,宁可空着。虽然,像胡先生李先生这样45岁左右外企中高层管理背景的人,在经济方面已经不是安全需求了,更多的是看中成就感。但是在看工作机会时,表示管理区域缩小是不能接受的,降薪也是不接受的。45岁的职场人自己觉得尚且有颗年轻的心,自以为精力还够旺盛,能力足够胜任更高的职位,希望后面十年可以再拚一把,找工作时,还是要看有上升空间的机会,比如管更大的区域,带更大的团队,薪资要大幅增长。然而,企业方面对候选人的能力与期望很多时候却不是这样的。企业方更多考虑的因素是:1.团队的合作性。上一级直线领导可能不到40岁,你的配合度,真的没有问题吗?以你的能力和资历,直线领导会不会担心你威胁到他的权威性?面试到最后2选1或3选1时,直线领导最可能先筛掉年龄最大的那个。企业一般会更尊重直线领导的意见,既然企业选择了年轻有潜力的人做更高一级的领导职位,就是看到其在未来的潜力。支持和扶持年轻的领导,就只能放弃年龄与之不匹配的候选人,以减少未来可能产生的摩擦。2.同级别的平衡性。所谓的薪资公平会同时考虑企业内在公平性和外在公平性,与你同职级的同事可能都很年轻,也不能因为你年资长就比他们高出太多吧,否则同事会心量不平衡,但给少了你会不爽,你也希望能在原来基础上再增长,那就差距更大了。除非你特别优秀,具有其他人无法超越的技术技能,让人口服心服。3.人力成本的性价比。企业给付同样的薪资,如果是在年轻10岁的人,职业成长还有空间,会更加有动力。而45岁的人,薪资已经挺高了,跳槽再增长一些,企业承担了大的成本,超出了实际的需求。即使你学习能力够强,也别忘了同样优秀的年轻人也不差,强强相竞,你付出的业力和代价并不会小。当然,并不是说45岁的人就没有出路了,只是说,最好能够认清客观事实,客观管理自己的期望,以及对职业规划做合理的调整,让能力与期望相匹配。1.建议能不动就不要轻易跳槽。你在原公司的价值远远大于你跳到新公司的价值。企业对你的培养和付出,在这个时候持续产出的时候。无非是薪资可能加不上去太多了,但能维持稳定也不错。有些人被创业公司给画个大饼忽悠过去,以为能大有做作,然而不到1年就离职的比比皆是。表面看来,私企老板随意性大,说好的待遇什么的都不给兑现。现实中,私企老板是很实际的,他没有看到在短期内你给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价值,当然是不愿意兑现,宁可冒着口碑差的风险。要么你干不下去了离开,要么接受并不高的薪资继续。这个,也可能是倒逼私企规范薪资,不可能再花高薪去外企挖人。当然,有的老板有个人魅力,能用情怀打动你,那也是人才。你愿意就是愿意,也没有办法。2.如果由于不得已的原因已经离开了原公司,那么在找工作的时候,建议适当管理自己的期望值。不必一味的要求和以前相比要职业更高、权限更大、薪资更多。比如,区域方面可以到大公司管较小些的区域,或到小公司去管同等的区域。薪资方面,如果工作合适,接受平移,甚至稍降一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工作机会合适。3.大区域小区域的问题。大公司的全国销售类职位,那是要特别资深的,要么管理过两个以上的大区域,要么管理过中小型外企的全国团队。而目前,很多中小型外企的全国职位,一般是优先考虑内部人员升职或转岗。这样风险才最小,用人成本才最低。所以开放出来到外面的机会特别少。那么有些高管就跳到内资公司担任全国经理。这里有个问题。前面几年,很多小公司是愿意找外企的高管来做全国,优化系统。但后来,发现,很多来自外企的人,其实很难融入私企的文化中,导致后面这些人再次回归外企。回归外企时,内资做全国的经验,不一定能够作为外资全国经验的参考,平台系统都相差很多,不太可能回到外企时直接做到全国职位。若你执意一定还要看全国职位机会,那就很难了。4.自我心态调整。不用在意别人怎么看,很多时候是自己的面子问题在作怪。就听到有人那么说“我原来管全国区域啊,现在让我只管几个省,不是越做越小了吗!” 其实,管大管小,并没那么要紧,逆势向低飞,越拖得久机会越少。我是蕾妮,一个有温度、爱分享的求职顾问,非常愿意你关注我,以及在评论区向我提问题,一起探讨职场百态。

魂知

求职者的困惑:工厂招工不要45岁以上的人,还说招工难吗?

导读:每年年后,全国各地都会上演“招工热”,而企业依然面临“用工荒”的情况。工厂的人力资源部大门口也摆开阵势,拉起横幅大量招聘普工,月薪4500左右。在四线城市4500的工资算是“高薪”,但仍然很难招到人。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一起看看网友怎么说。图片来源于网络网友@我90我骄傲:去年夏天从一个工厂路过就看到这样的横幅,没想到年后路过还是看到这条横幅。这个厂生意那么好吗?怎么长期招工呢?网友@道破天击:好的工厂员工都不舍得走了,订单稳定,员工工作就稳定。都说“换工作,穷三月”,出来打工都是为了赚钱,谁愿意瞎折腾。长期招工的工厂应该反思自身的问题。图片来源于网络一位从农村来兴冲冲的到城里找工作的大叔,来到招聘台询问。招聘人员回答:“我们厂只招18岁到45岁之间的员工,您还是去看看其他的工作吧。”这让他感到困惑,我45岁,来自农村,能吃苦,肯干活,正是壮年的时候,工厂都不要,这是什么道理啊!在工地上40,50岁的农民工群体随处可见,为什么工厂对招聘年龄限定在45岁之内呢?对工厂这样的招聘要求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交流,你优质的评论将会被置顶,让更多人看到你独特的观点。

断肠花

南京出台引才政策 45岁以下本科人员凭学历证书可落户

来源:新京报网原标题:南京出台引才政策 45岁以下本科人员凭学历证书可落户新京报讯(记者 樊朔)4月8日,南京市出台《关于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十条措施》(下称《措施》),落户门槛由此前的40岁以下本科生直接落户降低至45岁本科人员凭学历证书即可落户。此外,落户人群扩充至大专学历人员,40岁以下大专生在南京就业参保半年即可落户。研究生以上学历、45岁以下本科生可直接落户《措施》提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5周岁以下本科学历人员(含留学回国人员、非全日制研究生),凭学历证书即可在南京落户。40周岁以下大专学历人员,在南京就业参保半年即可落户。南京市2018年3月发布的《南京市关于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来宁落户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且取得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含留学归国人员),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取得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类)人员均可以在南京市直接落户。《措施》提出的新落户门槛由此前的40岁以下本科生直接落户降低至45岁本科人员凭学历证书即可落户。此外,大专学历人员也进入落户政策覆盖范围。《措施》提出将实行人才住房补贴制度。符合申领条件的博士、硕士、学士按每人每月2000元、800元、600元享受最长36个月的住房租赁补贴。南京提出将加快人才公寓建设与供给,年内建成7000套约5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此外,南京还将扩大人才购房服务面,将《2020年南京市人才购买商品住房办法(试行)》中相关企业“取得硕士学位人才”申购政策延伸至该类别的本科毕业生同等享受。应届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可减免相关税费《措施》提出,对外地高校毕业生来宁企业求职发放1000元一次性面试补贴。鼓励企业录用符合认定条件的高校毕业生,3年内可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每人每年7800元的税费依次减免优惠。中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1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及高级工、技师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参保的,按2000元/人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办理工商登记起,3年内可按每年1.44万元限额依次扣减相关税费。扩大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遴选并给予10万-50万元资助,对已资助项目中发展前景好的可给予最高300万元接力投资。《措施》规定,对城乡低保家庭等6类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毕业学年可申请享受1500元/人的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及对应就业指导和创业帮扶。

恶恶从短

在职硕士,为何就是个大坑?

写在高考日,有人没能上高中,也大把高中没好好学的,后来想去弥补。中国的很多事情,并不是你可以事后纠正的,不仅仅是房产错过了买入点,高考等等其他方面,大多也如此。因为社会有很多客观规律和限制条件,这是你一开始觉察不到的。它不但强调出生,还步步设限,稍不留神你就来不及回头了。这就是在中国“选择”远大于“努力”的原因,也是我作为过来人用文章事先分享干货的出发点,对年轻人起到提前预警的作用。有人大学是混的,没学好,就想进入社会后再去学,这其中学历就是一个明证,你得双倍数倍付出,甚至永远也达不到当初好好努力学习的效果。本来就是泼出去的牛奶,这叫覆水难收,但书本知识告诉我们是可以重来的。也有穷人家的孩子,还当做自己是天之骄子,毕业几年后都没做过正经的工作,不是这里打个临工,就是那里学做甜品,要么换个城市做几个月义工,甚至去远方旅游一下。你现在都毕业4年了,还没职业定向定位,都没有固定的行业,还说要“转行”,还在强调自己的性格、爱好、理想,要民主?然后说自己迷茫,问我怎么办......神仙也不能帮助TA了,接下来至少十年的弯路。再后来,毕业五年了,发现当初的想法错了,“我不考研,先就业进入社会锻炼下!”这句话打脸了,好职位都要硕士,部门提升了另一个研究生同事,自己外部求职无解,于是就要读在职硕士来弥补。因为缺少硕士文凭,所以恶狠狠的,要一下子读俩在职硕士,一个工程类的,一个MBA。这跟穷怕了一样,越穷越想钱;越没房子,越想一口气买两套。这里劝你,别想太多,先拿到一个再说。好的,接下来开始硕士报名了,“要么不报,要报就报名牌大学!”这想法是不错,名牌大学的在职硕士,比如复旦MBA,竞争多么激烈,能胜出不?即使不是名牌,学校也都是要找个社会知名人士帮你写推荐信,也就是有了推荐人,才能报名在职硕士。这才是第一步,后面各种卡口,推荐信、面试、巨额学费等等,还仅仅是个开始。我身边太多读在职硕士的人,包括MBA在内,我知道他们的结果,拿到没拿到证书,后来事业怎么样了。但是,将这些告诉目前兴致勃勃要报名的人,他们听不进去,他们会继续去研究各种在职硕士的选项。名牌怕报不了名,联考的怕考不过,外国的怕教育部不认可,EMBA怕钱袋不鼓......总之,拼了命也要报一个!我这里不是让大家认命,我只告诉你,泼出去的牛奶想收回来,绝不容易,年轮是一圈一圈日积月累围起来的,不可一蹴而就。更重要的是,这世间并没有后悔药,很多人都误认为“我接下来痛改前非、发愤图强”,就能“洗心革面”。那是成语,又不是现实。还有不少中年男性,都45岁了,来找我,说自己月薪才四五千,孩子开销大,副业为0,老婆抱怨自己赚不到钱,也“没用”。现在他来问我如何解决当下困难,愿意付费咨询。这种情况,你大局已定,木已成舟,想中年发迹谈何容易?你别说几百几千,你就是给我几万,我也难以帮你力挽狂澜。类似的,35岁的宝妈刚生完二娃,都几年不工作了,也来咨询,说自己曾经做过主管/经理的,月薪1万5,现在只要能找到接近1万5的工作就行,目前自己也在“考虑”“准备”报名“在职硕士”。当然,其他想避免中年危机的人,想读个MBA的,就更多了。与“在职硕士”相关的培训班,早就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鱼龙混杂,刚开始智商税还是要交的,这是进任何坑的第一步。当然,以上也不都是无解,不必那么悲观。但你一定要对“在职硕士”做下调查和研究。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告诉你,看了后你别太受打击:最近几年我身边报名了MBA等在职硕士的人,他们大多数是没有拿到硕士证书的。问他们读在职硕士的感想,总体来说就一句话:“拿钱买罪受!”很多流程来阻碍你最终顺利毕业,本身这在职硕士就是个“宽进严出”的过程。从时间限制、基础考试、论文选题、字数限制、查重引用、导师签字、盲审阶段、实习报告、游学经历等等各种步骤和要求,去审核你,就是这么难。这个流程中,你的导师能完全做主的也就那一两个,并且导师还会安排好几个“助教”,在你跟他之间去把你的关,又是一个跨不过的流程。助教又不是在编教授,可以直接问你要钱,你别傻到不懂。你可能会以为,自己能跟你的导师成为朋友?实际上,你能跟TA直接沟通的可能性都很低,除了一开始的几节课,根本就不会见你。以上种种,还没全说,你想想看,你2018年去报名,等你2023年前能毕业的概率,能有20%就不错了。这里的信息不对称就是,还没报名的人都认为自己100%能毕业。你说,这大学为何这么“不守信用”,层层为难人,就为了让报了名的人不能毕业?简单,跟你一样,那些25岁到50岁的职场人士,都想拿个硕士“改写人生”,所以这在职硕士报考的人数,就越来越多。“XX大学”2008那年有1000人报名,该校当年发放了800张硕士证书,这就是80%的毕业率。当下2018年,竞争多么激烈,今年有8000人报考这大学的在职硕士,教育部给这个学校发证书的名额,不可能暴增8倍,顶多从800增长到1600张证书,上面还要搞关系才拿到这个数字,这也才是20%的毕业率。当然,中国的事都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曲线救国的,比方100人中有50人终于获取到了报名资格,最终有5人成功了。这就是各行各业各种事情的事实,不仅仅是个在职硕士。你做生意,去办各种环保证、教育证、卫生证、消防证,等等,也类似,只是你一直上学和上班,你不知道而已。到了这里,你就会明白,当你考驾照的时候,十有八九是要被教练骂的,骂你都是轻的。为何读MBA等在职硕士,就是“拿钱买罪受”?因为,一,工作后考研,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身体比较受罪,二,最终很有可能白费劲了,拿不到证书,心受罪。告诉你,不仅仅MBA是坑,其实人生到处都是坑,你不在这个小坑里,很有可能你已经深处另一个大坑中,只是你还不知道而已。这就是社会,你心别受伤,且行且珍惜。

恶人湖

45岁的黄磊:中年失业,再就业难不是说说而已

都说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怎么可能没有容易?容易脱发,容易穷,容易失眠,容易丧。当生活无论如何,都要戏耍你一顿的时候,还能怎么样呢?熬呗。可能你也有一段特别难熬的日子,熬过之后回头再看,或许心酸,或许释然。《小欢喜》里人近中年却被辞退的黄磊,看的很多人都鼻酸。45岁,兢兢业业,企业中层,却成了被公司裁掉的那个人。年轻,有重来的底气。那人到中年呢?还有重新来过的勇气吗?上有老,下有小。这句话平时听听觉得也就那么回事儿,也体会不出其中的分量。可这个时候的黄磊,却是这家老小的顶梁柱,他得扛起来,不能倒。于是他瞒下自己失业的事实,收拾心情去应聘,一个有20年私企工作经验的法务高管,转行去应聘律师,却没想象中那么简单。不仅要花时间考证,甚至失去和年轻人竞争的资格。种种打击之下,大醉之后的黄磊止不住的向他的妻子海清哭诉:“就算稍微差点,我起码是个郭靖吧?我怎么现在成了岳不群了呢我?”海清没有指责黄磊,没有说他不争气,也没说他窝囊没能力,只是不住的安慰他:“没事,没事,还有我呢。”而当海清在职场上被骚扰,黄磊失业好一段时间的时候,海清问:“老公,我真的不想干了,我可以辞职吗?”可以辞职吗?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念书,还有老人要养,生活花销要怎么办?黄磊没有问,为什么要辞职,没有说两个人都没工作了生活开销要怎么办,只是很温柔的说:“可以呀,可以可以可以。”他抱着妻子,耐心安慰,问海清是不是受了委屈,没有指责批判,没有“好言相劝”,只要她想,不问是非,但求无愧。“没事呀,日子再难,一起熬过去。”你看,人这一生哪里会没有挫折,一帆风顺呢?难熬的日子,有这么一个人陪你走过去,再回顾,那也是一段温暖岁月。愿能遇上你,余生都是你。来“去看看呗”,遇见能够余生伴你左右,共同承担生活重担的那个人。缘于兴趣,忠于包容。更多有趣资讯敬请关注看看君~

死之棘

大学毕业生求职,不妨多关注一下这些城市和企业的人才引进政策

城市的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聚集,为人才搭建一个便捷的服务平台,成为吸纳人才汇聚的重要内容之一。专家指出,把人才留下来,关键是政府要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和政府服务,不断优化城市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为人才干事创业营造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近几年,各地纷纷出台相应的人才激励政策,积极引进相关人才,提高人才待遇,给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得优秀毕业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从而更好为企业服务。因此,优秀毕业生在求职招聘时候,不妨多关注一下出台人才引进政策的城市和企业。下面,华哥带你具体了解一下。 近几年,各地纷纷出台相应的人才激励政策,华哥所知道有这方面政策的城市不少,例如大连、天津、西安、济南、青岛、淄博、大同等等。以天津为例,天津政府为了吸引人才,出台了天津人才落户政策,“本科生40岁以下,硕士生45岁以下,博士生不受年龄限制,可直接落户。”而且落户天津的优秀毕业生,具有八大福利优势:优势一:教育,子女优先就读公立学校,接受优质教育。优势二:一人落户,全家随迁。优势三:购房不限购,享有更优惠的按揭比率。优势四:可申请天津限价房、经济适用房。优势五:购车,上牌考驾照有优待。优势六:求职升迁不受限,享受优先录用机会。优势七:平时办证本地解决,无须奔波,省时省力。优势八:优厚的社保医疗福利待遇,生病养老无忧。5月16日,天津发布“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放宽对多类人才的落户条件。一夜之间,落户申请人数暴增,线上通道出现“登录难”,专门开通的线下申请通道,在周末不休的情况下依然爆满。华哥的两位硕士同学当年恰好赶上了“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均已轻松落户天津,现在还一起组建了家庭,华哥表示羡慕不已。 当年华哥硕士毕业后,也赶上了淄博市的人才引进计划,每月除了企业的工资外,政府每月还给发放2000元的生活补贴,连续发放三年。如果你是博士生,每月的生活补贴高达4000元。此外,淄博市政府还为优秀毕业生发放租房补贴,为博士生毕业生提供高额科研经费等等。为了吸引人才,提高人才待遇,淄博市政府真可谓诚意满满,为淄博市政府点赞。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因此,一个城市,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好,离不开引进人才。因此,要想吸引人才,提高人才待遇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华哥建议还未出台相关人才引进的城市可以效仿天津、淄博等城市。优秀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不妨多关注一下这些城市和企业,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好的物质保障。 学会了吗,关注我,带你领略求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