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7岁还有考研的必要吗?毕业后能去好的事业单位吗?两亩地

27岁还有考研的必要吗?毕业后能去好的事业单位吗?

或许是因为工作后才发现自己能力和知识上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学习深造来获得职场的提升;或许是因为做着不喜欢的工作,却无力改变,只能寄希望于考研来改变现状,总之,工作后考研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考虑到诸多现实因素,还是有很多人非常苦恼:工作后考研真的有必要吗?近日,就有网友在脉脉平台上发帖询问:27岁还有考研的必要吗?如果顺利考上,28岁报到,毕业也要30岁了,这种时候还能去一些好的事业单位吗?从帖子下面的评论来看,有这种顾虑的人并非少数。有脉脉用户就表示:自己最近也有考研的想法,但考虑到年龄问题,还是放弃了。但也有脉脉用户认为,人一辈子那么长,27岁考研也没问题,而且考研也不限制年龄。还有多位脉脉用户用自己及身边的例子鼓励楼主:有正在读在职硕士的用户,班里一半左右都是35岁左右的同学;也有大学参军学工程类专业,27岁退役,努力考研上了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如今准备出国;还有42岁考上建筑系、最终去了设计院的……但是,也有脉脉用户提出了更为现实的问题:如今,考研的人越来越多,竞争已然非常激烈;对于已经工作的人而言,除非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以及辞职脱产半年的觉悟,要不然很难上岸。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相比2018年的238万人,增加了52万人,增幅达到21.8%,增长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考研竞争激烈程度大幅增加。而相比于在校应届生直接考研,工作后考研则会面对来自生活与工作上的更大的压力。在校期间,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复习准备,还有一大堆研友并肩作战,父母也会在精神与物质上给予支持。而工作后考研,在长时间没有学习的情况下,想要重拾那些知识,会有点吃力,且工作与学习很难兼顾兼顾;考研作为一个比较有难度的选拔性考试,且竞争还在加大,边工作边考研,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小。因此,辞职专心备考成为很多工作后考研的人的普遍选择,但这种选择的风险太大,除非能保证自己的积蓄足够支撑自己考研及之后的学习,毕竟,"梦想是要有",但还需要"面包"来支撑生活。但也有人认为,工作以后考研的人,往往是经过职场专业的"摧残",更加清楚自己读研的目的和未来的方向;且有了工作经验的人,更了解企业的招聘标准,知道如何与面试官打交道,因此可以更快更好地找到实习、适应职场。所以,你觉得:工作后再辞职去考研,到底有没有必要?

数如佚汤

27岁女生考研,会是一种什么心态?以后的生活会不会很失败

27岁的女生考研,想考法硕,上出来都快30了,再投入到社会,会不会比自己更小的人相比,更没有优势了?如果那个时候再没有结婚生孩子。。。刚投入社会,没工作经验,没结婚没孩子,会不会感觉什么都比别人晚了一步?如果你感到纠结,就不要考研究生看到这个问题,很想跟题主交流一下。我也26岁,同想考法硕。只不过我是男的,我们有相同的年龄,相同的目标,也有相同的担忧。在这里我作为一个境遇相近的人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我认为下决心考研之前要考虑清楚的问题:一、读研与工作,是否已经权衡好了利弊?经济下行的年代,就业愈发不容乐观,所以一份好工作份外值得珍惜。作为我自己来说,毕业几年来混得一塌糊涂,完完全全的失败者。某211大学毕业,之后啃过老,进过工厂,做过代练,发过传单,当过协警,现在在亲戚的厂子里打杂,工资水平不高,依然要啃老。这一切的经历有阴差阳错,更多还是咎由自取。不论如何,我只知道现在的我想找一份靠谱工作无异于天方夜谭,而且至少到现在为止看不到任何改善的希望。但反过来说,现在的我等于一无所有,所以做出选择也很容易,不需要考虑得太多,所以我想主动寻求一个改变自我的机会。不过,我这样的废物特例应该也是万中无一,不具备代表性。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你应该结合自己的情况规划未来,再决定走什么样的路。如果你感到纠结,就不要考研究生二、任何事情都有风险,考研的风险也是很大的,是否准备好自己承担风险?我自知欠债太多,远非一个硕士文凭可以弥补,所以我从没指望过靠硕士文凭翻身。但是我依然选择考研,一是想重塑自我;二来这是我未来人生规划的一部分。所以我甘愿承受所有的风险,并做好了最坏情况的心理准备。坦白说,现在父母不是很支持我考研,我的心理压力很大。但我始终在努力说服他们,同时正想办法找一个不太忙的工作以便复习。谁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一旦认准了一条路,不要想太多,一直走下去吧。关于年龄,我认为26岁还算年轻(对女生也是如此),现代人的观念是在变化和发展的,在发达国家和国内的大城市30岁以后结婚生子并不鲜见。退一步说,真要结婚生子未必非得等到30岁毕业,在学校里也完全可以的。关于大龄毕业生的工作去向,据我了解,法硕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一般是考公/投行/律师/法务等等。我们可以把公务员视为一个保底选择,有个法硕再加上本科专业最起码考公的选择面变宽了。在此基础上视个人情况决定是否选择其他职业,具体就看自己的规划和在校的表现了。未来的事没人说的准,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好现在。如果你最终选择了考研,很高兴能多一个战友。关于法硕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互相探讨。我虽然也不是过来人,但在这方面做过一些工作,多少有一定的了解。你以为你不读研三年后就不是30岁吗?你以为不读研到那个时候再没有结婚生孩子就不会觉得什么都比别人晚了一步。研究生实力回答:除了备考的时候辛苦点,其他时间该谈恋爱谈恋爱,别耽误。知识和风情,两样都别拉下如果你感到纠结,就不要考研究生本人26岁,虚2 7岁,也正有考法学硕士打算。某211院校本科毕业,毕业工作一般,可能因为本人工作换的多了,突然就迷失了。去过广州、西藏工作,本科工商管理,万金油专业,现在深圳一家集团公司下的创业小公司做品牌与战略规划工作,税前8K,感觉工作一般,不是很想继续从事,因为更像领导助理,觉得成长不大。自认为对法律有兴趣,本科时就有想转院的想法,可惜错过了转院时机。家族中皆是教师、工程师、医生等职业,自己对法律比较有兴趣。故现在想要考法学硕士。已经预计到若能正常考取,毕业的时候已是30岁,事业需要重新开始,且工资较低,但是一切都说不好,你们觉得呢?也许研究生期间会去考取CPA证书,现在自己已经有会计从业和基金从业、证券从业证,计划回自己所在省,不再深漂。我觉得考研不能仅仅只为了文凭,应该这个还有其他的作用。如果有兴趣,能看到自己未来是否喜欢,是否能坚持,想通了,就去做。再说,考研还不一定能考上啊。如果你感到纠结,就不要考研究生今年27岁,刚刚考上报考的学校,复试前跟ex分手。这都不算什么,好在我熬过来了。综合考虑就业婚恋问题,结合你要报考的学校,好好思考一下,想就去做,我考试前从不问别人应不应该考,如果你想你先考上再决定去不去也来得及。准备的时候很累,坚持住。加油~26岁读研并不算大龄,我的一个师兄(30多岁)就是成家立业以后放弃了稳定的工作过来读全日制的研究生的,这绝对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等你读上研就会发现,比你岁数大的在读研究生比比皆是,同时大城市的生活压力、经济压力、工作压力都很大,30岁之后才结婚生子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所谓的岁数问题本就不是问题。但是这却是一个选择问题,看你是否真的需要读研。读研之后就业和马上就业,两者差异有多大,这需要你和老师、学长、同学、朋友、亲戚等沟通了解之后,才能分辨清楚。不管如何选择,都不能人云亦云,自己心里要有计划,有目的。如果你感到纠结,就不要考研究生最后,如果自己确定好了目标,就不必在乎其他无关人的眼光和看法,做自己想做和需要做的,努力达到自己当初的预期,更好的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方方面面。26岁的年纪,不大不小,还有足够时间去学习、工作、恋爱,勇往直前吧!主要看心态,不要什么都和别人比。也许考研能带来的东西超过本科的东西,也许研究生就是一纸文凭,(如果只是证明就算发个博士又有什么用呢?)另外考研是否自己所追求的东西。研究生一般两年半毕业。想提前半年也行,就是两年,26+2=28.事业还能起步,不算晚年龄不是问题,我的同学还有八九年的女生呢。一定要想啊好,规划好自己的路,要读就好好读,真的学到对以后职业有用的能力,不要只是混文凭。现在开办法硕的学校太多了,但是最好还是考传统的名校,这样资源和机会会很多,读普通的学校真的没法给你带来什么,除非你自己真的很优秀。一个双非学校的法硕毕业的路过。如果你感到纠结,就不要考研究生

将赏从者

27岁的已婚女生辞职考研如何才能成功?注意!这些问题应提前考虑

都说年龄大了就不能考研了?那么成家立业之后的人还能考吗?这个问题很多人都纠结过,特别是那些对现在工作和生活状态不满意的人。那么,对于女生来说,年龄到了27岁,已经成家立业,此时辞职考研靠谱吗?还能成功读研吗?27岁的已婚女生辞职考研如何才能成功?注意!这些问题应提前考虑近来有一位女生咨询小水辞职考研的问题。如今她已经27岁,有着一份说相对稳定但又薪资低的工作。她工作认真负责,但经常加班,又赚不到什么钱,还被领导倾轧。时间久了就萌生出了辞职考研的想法,但是担心年龄大了,担心自己考不上,所以一直纠结。早在四年前,她在报考东南大学的时候就曾和小水联系过,但是当年因为备考不足,没有考好,单科线没过,但又不愿调剂二区读研,所以直接就业了。深入了解以后才发现,她已经结婚,育有一子,暂时由她婆婆照看。她毕业后一直考招教没有成功,从广东远嫁山东,暂时在一家私立学校当语文老师。但是疫·情的缘故,很久没开学,已经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而且这样的学校都是拿提成,累死累活一年也攒不下几毛钱,劳心费神。她不愿就这样下去,所以想寻求一个改变的方法!首先小水觉得她现在想着考研,不算太晚,但是在准备行动之前,比一般考生考虑的要很多。若想一战成硕,下面的情况考生不得不提前考虑才行!01、家庭支持与否,这点特别重要女生到了27岁,为了改变现状,辞职考研这种勇气虽然值得鼓励,但是毕竟此时已经有了家庭,各方面要想清楚才能做绝对。要是家庭反对,特别是自己的老公不愿意她考研,即使再有行动力和毅力也没办法成功。多年前,小水曾在研究生报名战场确认现场见到一对夫妻,当时女子已身怀六甲,她老公和弟弟一起陪着她来报名确认。工作人员看到这种情况,优先给她安排照相确认,非常人性化。小水对此印象非常深刻。所以,有了家庭以后,女生想辞职考研,首先要和家里人商量,特别是自己的老公。如果连丈夫都不支持你,那么成功的概率渺茫,想考研只能选择在职,其辛苦可想而知。02、研究生种类的选择:全日制或非全?既然是打算考研,是选择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呢?这两种都可以选择,但是区别很大。一般工作后的考生倾向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因为非全不耽误考生的工作。但是这位考生的情况明显是不喜欢现在的工作,选择哪一种研究生其实都可以,但难度较低的是非全,选择自由度大的是全日制,这些考生要提前想清楚为好!03、家庭关系的处理,特别是丈夫和孩子既然是辞职考研,家庭关系肯定要处理好,比如孩子如何照顾,由谁照顾?丈夫对于自己的态度如何,支持程度怎样?既然辞职考研,免不了要在家里复习看书,又顺带着带孩子,此时要是能获得公婆的理解和帮助,势必事半功倍,否则成功的概率就难上不少。04、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以及备考年龄大了再考研,肯定不要想着再二战,这样时间跨度太长的话,得不偿失。即使最初支持你考研的亲人,后来也会转而反对,最好就是一击必中,在考研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要下一些功夫。如果没有名校情结,不是非211或985才能读,完全可以选择一些口碑好的普通一本院校进行考研。有的学校保护一志愿考生,这样的学校就非常适合选择,初试分数只要过了复试线基本上没啥大问题,可能就直接被录取了。还有就是备考的问题了,考生在专业的选择上尽量贴合本科所学的专业,不要跨专业考研,无形中增大考研难度,失败的概率也增加了不少。本科院校如何有研究生专业,完全可以考虑。小水建议考生就近选择居住城市的院校就可以,这样即使是全日制研究生,也不妨碍考生在读研期间照顾家里,方方面面都会照顾到,不会顾此失彼。不过真正行动前还是想清楚,和自己的家人商议之后,做个计划再去备考不迟!如果你是男生,已经成家立业,你会选择辞职考研吗?如果你非要考研不可,只能选择在职考研,你会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考研拟录取之后还会被刷吗?这些情况下,考生将被剥夺读研资格!26岁才准备考研,会被导师歧视吗?到了30岁再考就没学校要了?

第二号

专科要考研——27岁,奔三了,你还要考研吗?

#2022考研#有不少人都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我年龄大,还能考研吗?导师会收年龄大的学生吗?有孩子了还能考研吗?我是专科生,可以考研吗?我说要考研,朋友都当笑话看?对于考研来说,年龄会是个问题吗?不是能不能,关键是你想不想年龄小当然好,时间富余、精力旺盛。年龄大当然也不差,努力起来连自己都怕!哪怕现在已经二十六七,读完研都奔三了又怎样就算你要考公,很多要求是35岁不要说,都是生活不如意的人才去考研然而就算你成功了,你也会后悔当初没参加考研与其将来后悔,不如现在努力去做!!!

门风客

27岁还在考研有毛病吗?

考研人,考研魂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考研的究竟是群什么人——2020年的考研今天已落下帷幕,不管结果如何,都让我们先放下这个重担,好好犒劳下这几个月辛苦的自己吧!大吃一顿,睡到自然醒,把之前想看的小说和电视剧统统补上!

战区

27岁职场人想考研,但是得不到身边人的支持,是否应该坚持

首先,27岁考研依然是不错的选择,未来的就业选择空间也依然比较大,即使对于从业者年龄比较敏感的IT(互联网)行业,在27岁开始读研也依然有大量的发展机会。实际上,近些年来读研人群的年龄分布越来越广,所以年龄并不应该是考研的首要考虑因素,更应该考虑自身能否在激烈的考研竞争中成功上岸。从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在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推动下,行业领域对于高端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会有更大的需求量,而研究生教育是培养这一类人才的主要渠道,所以当前读研对于未来的发展会有比较积极的意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的职场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职场人在27岁时如果有条件考研,还是应该把握这样的机会,实际上很多职场人都是在犹豫不决中,逐渐失去了考研的信心。当然,职场人考研与大学生考研不同,职场人如果自身的岗位上升空间比较大,那么在考研的时候,完全可以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这样既能够获得人才层次上的提升,同时也能够继续从事本身的工作岗位。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试与全日制研究生进行了统一,这明显提升了入学门槛,所以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也需要认真准备。最后,在决定是否考研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知识基础、可利用时间和学习能力,对于职场人来说,一定要注重复习效率,在目标学校的选择上,也要尽量选择把握比较大的高校。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别材

27岁的程序员,当前决定考研是否来得及

首先,对于27岁的程序员来说,考研是完全来得及的,而且近些年来也确实有很多程序员会通过读研来突破自身的发展瓶颈,这些程序员读研后,往往也都获得了岗位升级,还有一部分程序员会继续读博,从而走上了科研的道路。从当前IT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技术升级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而技术升级必然会推动人才结构升级,比如当前大型互联网科技公司纷纷开始布局平台研发,包括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物联网平台、区块链平台和人工智能平台等等,而这些平台研发的难度还是非常高的,这就需要大量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而研究生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行业高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虽然27岁开始读研并不算早,但是对于已经有了一定行业从业经验的程序员来说,在读研时也有一定的优势,一方面会更容易融入到课题组中,另一方面凭借自身对于技术的认知能力,也能够尽快做出创新成果。按照历史经验来看,程序员在读研的过程中往往都有不错的表现。当前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考研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所以程序员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也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安排,如果时间比较紧张,最好能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复习,这样会更有效率,也会节省一些时间。如果没有继续读博的想法,当前可以重点关注一下专硕,专硕未来的人才培养规模也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私信我!

暮栖木上

27岁审计女,裸辞考研,失业三年没考上:请认真对待每一次选择

@四姐:成年人的世界,从没有容易二字。今天一个小小决定,可能将影响未来十年的发展轨迹。上周朋友聚会,遇到一许久不见的好友。她在15年,进了某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两年,觉得工作重复,晋升无望。一咬牙,辞掉了别人眼里光鲜亮丽的白领工作。三年过去了,依旧在家备考,未曾工作……迷茫的“三岔路口”,究竟何去何从Emma今年大四,刚参加完安永面试,便来求助:面试感觉不太好,萌生考研的想法。家里人却认为公务员轻松,建议她还是选择考公。最近恰逢面试、考研报名、国考报名,许多小伙伴都站在“迷茫”的三岔路口,开始纠结,接下来该何去何从?考研?不可控因素太多,总感觉信心不足,花费一年的时间准备,万一发挥不好,没考上不说,自己应届生的身份也没了。工作?又开始纠结,事务所工作压力大,千辛万苦进去了,万一不适合自己怎么办。四大还好点,其他企业的应届生薪水可能连养活自己都困难。读了这么多年书,到时候还得向父母要钱,想想就丢人。决定前,请先来次灵魂拷问到底该怎么选,四姐没法给你确切的答案,但我总结了以下几个问题,希望你能从问题的答案中,更好地了解现在的自己。1.你是为了什么而考研/工作?对Emma而言,想要考研是意识到就业市场的压力。周围的人都好优秀,感觉自己毫无优势,希望通过研究生,提升自己的价值。Emma目前的问题是,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自信,考研是弥补不自信的一种手段。但现实真的如她所想吗?四大选人,看重的是综合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前两个可以通过学历和证书体现,后面的则需要通过日常积累,主观地表现出来。我们发现,想要弥补自己的不足,Emma应该采取多方面的训练,并非一个考研就能解决的。所以,举棋不定的时候,不妨考虑一下,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是否足够充足,支撑着你走过一段堪比“高考复习”的苦逼岁月。2.你的学习能力如何?讲真,每年的“考研大军”中,跨专业、跨学校考试的并不在少数。如果你想考研,不妨先评测一下,你的学习、自控能力和所剩的考试时间之间,是否能够划上等号?比如拿上一本书,零基础的你,大概需要多久能够大致掌握基础内容;多久能够熟练使用;多久能够达到精通(可以通过模拟题进行成果检测)。或者和身边的同学进行对比,给自己进行一次能力水平的鉴定。如果,你的学习能力一般,自控力又不好,那么保险起见,不要轻易尝试“考研”。3.你已经拿下了几张“专业证书”?想要找到一份薪资符合预期的工作,证书是个重要的考量标准。尤其在财会这种专业性极强的领域,证书的多少和含金量,直接决定了你第一份工作的薪资水平。以Emma为例,财会专业双非本科生,她的薪资和985硕士生的薪水肯定会有差异。不过,如果她能有一张“国际财会领域通行证”的ACCA,在同等条件下,能够获得2-3K的提升。如果她只有一张初级,很可能只能获得四、五千的起薪。4.第一份工作你准备呆多久?见过不少这样的例子,工作不到半年,换了好几份工作,更有甚者,直接辞掉工作,重新考研。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现实和想象相差太大。电视剧中的公司环境总是美轮美奂,咖啡、水果一应俱全,办公室装修得那叫一个高大上。但现实却是,有时你甚至只能挤在一间不足30平米的小办公室,对着电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天天累成狗。你以为,一毕业,8-9K的薪资,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而现实,你只能拿着折半的工资每天为了房租、伙食费、电话费发愁。讲真,你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心理落差?虽说每个人遇到的情况有所差异,但是一般而言,和自己理想中的工作,还是有所差异的。在决定工作之前不妨问问自己,如果现实真的是这样,第一份工作,你准备呆多久?5.你的身体状况如何?有的小伙伴,大概会好奇,考研还是工作,跟我身体状况有啥关系。身体不好还不准报名啦?你可别小看了身体因素,每年有多少人因为身体吃不消而中途放弃备考、临时选择转行。想考研,想保证能考上研,那就做好一朝回到“高考前”的准备吧。尤其是对跨考,想考名校的学生来说,付出的努力更是加倍的。想考研,你做好长期熬夜、习惯性早起的准备了么?想工作,大家熟知的几个领域:法律、财会、金融,基本上,都是九点下班就算放假……你做好周末老板一个电话,分分钟从被窝里爬起来,赶回公司的准备了么?对照一下,你的身体状况,更能适应哪一种生活方式?成年人的世界,从来就没有容易二字。今天的一个小小决定,可能将影响你未来十年的发展轨迹。作为一名财会人,用数据说话应该是咱们的职业素养。那么在对待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决定时,也请拿出你的专业素养。综合分析,客观考量,做出对你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定。如果你还未到迷茫的三岔路口,那么从现在开始,提升自己的境界,为了将来而努力,不要让你的未来,空留遗憾。来源:直通四大。

彻志之勃

为了这个目标,她15岁决定考研,他27岁决定考研!

高考考完,迎来的是一个漫长的暑假,大家在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那就是今年大学又扩招了。这也就意味着大学生的数目越来越多,那么也就是说大学生的竞争力越来越低,大学生“贬值”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打算向更高的学历发展,也就是考研。从身边的实际情况来看,现在考研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已经工作了四五年的人,为了寻求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也加入了考研的行列。我身边就有一些这样的例子,我的一个学生,高考后填志愿时就已经把考研列为自己的学习计划。后来再详细一聊,原来她在15岁时,也就是初中就已经萌生了这个想法。她考研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她认为,现在的社会竞争压力大,本科学校平台已经不能给她提供足够的优势,为了让自己有一个更优秀的朋友圈子,她把考研目标瞄准在985高校。她清晰的记得,15岁时,她得知邻居有人考上北京大学,那种刺激,让她充满了动力,决定也要让自己更优秀于是她高中就一直为了这目标奋斗。在她的规划中,接下来,考取好大学,再保研,再出国,她也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而我的表弟,本来也是教师行业,先前是农村特岗。在农村呆了5年,觉得没有更好机会,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他27岁时决定考研。当时家人都不理解,都劝他稳定工作,娶妻生子,这样的生活也是很不错了。但是,他对当时的生活、工作环境早已经产生了厌倦,为了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为了更大更好的圈子,他最后毅然而然的辞去了教师工作。在工作最后的一年里,他安心的复习,最终成功的考取到省城的一所211大学,现在正在被重点培养。说实话,在我看来,不管是15岁还是27岁,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实现自己人生新的高度。而能够把考研作为目标,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这需要打破既有的成就和安逸的环境,而且必须去迈入一个不可掌控,不可预测的未知方向。不管结果如何,在我看来,一个人如果能够敢于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敢于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不管年龄大小如何,也不管路在何方,只要行动,那么一切都便值得称赞!

烤肉点

浙大26岁研究生、北航27岁结业生再读本科,背后原因发人深省

【教育挖挖机】谈古今教化,论中外育人,伴子女成长。前一段时间,有两名特殊的大一新生倍受网络关注,各路自媒体也争相报道。一是被山东中医药大学录取的浙江大学毕业硕士研究生张韫喆,辞去月薪过万的上市公司工作,重新参加高考,被录取到养生学专业;二是被华中师范大学录取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硕连读肄业生张正,在本科结业6年后,再次参加高考,被录取为公费师范生。张韫喆作为大一新生家长,对两名同学的事迹也高度关注。尽管网上热议不断,有的甚至把他们作为励志的榜样,树为追梦逐梦的典范,认为精神可嘉、人生任何时候追梦都不晚。对此,挖挖机却是持有相反的态度,不赞同他们的行为,应当成为大一新生们的反而典型。尤其是张韫喆同学,排名全国前五的浙江大学硕士毕业研究生,这一培养周期整整耗时七年,进入专业对口的上市公司拿着上万的月薪,在外人看来,所学有所用,收入又高,无疑是最理想的专业,成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张正然而,却因为一句“不喜欢”,为着一己学医从医的梦想,说辞职就辞职,甚至不惜于断绝父子关系,考取一个双非的中医药大学,被录取到养生学专业。如果说是为了从医的梦想,那么仅就读于养生学专业,离当医生貌似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也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所谓“梦想”。月薪上万的工作也辞了,父子关系也断绝了,耗时七年学成的一身化学方面的武功也无用武之地了,而且还将花费4年时间走在未知的从医路上,在正常上看来,这纯粹就是瞎折腾、太任性和高度的以自我为中心。张正同学十年前以640的高分考中北航的本硕连读“理科试验班”,按理说前途一片光明,却在大学里管不住自己,挂科居然高达10余门,而且毕业时依旧有5门功课成绩低于极格线,不但本硕连读的资格自动丧失,而且连一个本科的毕业证也没有拿到。按理说,能够考上北航的本硕连读的“工科试验班”,张同学的学习能力无疑是学霸级的存在。但是却管束不住自己的,为着心心念念的网络游戏,硬生生地把自己炼成了结业生,以至于工作6年之后番然省悟,再来高考,朝着教师梦而努力。导致两名“高龄”新生重读大一,挖挖机觉得有这么两点教训,值得大一新生认真汲取。一是大学规划缺失。张韫喆同学本科期间,发现就读的化学专业并非自己所学的医学专业,却凭着自己极强的学习能力,活脱脱地整成了优秀,并被保送到浙江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对于保研的专业没作深入的了解,错以为是与医学相关,却不知几乎没有什么关联,这是导致与他的医生梦越走越远的关键。张正同学在本硕连读期间,缺失了对学习的目标,导致挂科达到两位数以上,到毕业进都还挂了5门课,造成不能毕业的严重后果。二是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按理说,张韫喆从本科到浙江硕士研究生毕业,能够坚持长达七年的化学专业学习,成绩优秀,如果说一点兴趣爱好都没有,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讲,他并不排斥化学专业,对于上市公市从事与化学相关的工作,也可以接受。结果为了学医,毅然一意孤行,不考虑父母的感受,不故亲友的反对,甚至达到断绝父子关系的地步,可见其内心是高度以自我为中心。张正同学也一样,一心潜在网络游戏之中。挂如此之多的科目,这期间肯定有辅导员找其谈过话、谈过心,但都没有听进耳朵里去,没有落实到行动中去,最终未能完成学业,把自己绕进了人生的大弯道。对于张韫喆、张正两位再读本科的“高龄”学生,大一新生们一定要一分为二地看,他们身上的教训远大于所谓的“追梦”精神。挖挖机建议大一新生:要尽可能早地明晰大学规划,确定学习的目标、学习的路叙、就业的方向等,要有清晰的路线图、时间表,而不能盲目地、漫无目的地学习。要学会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自我管理。若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不喜欢甚至是觉得痛苦,一定要尽早计划转专业或者退学复读,尽可能地为人生赢得时间主动。关注教育热点,分享教育故事,探讨教育问题。教育挖挖机感谢您的关注、阅读、评论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