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过了30岁,还在读博的博士生还有前途吗?去其弟子

过了30岁,还在读博的博士生还有前途吗?

来源:募格学术 作者:小白一日,我所在的某群突然聊起了考博的问题,起因是有个人咨询读博事宜,但后来谈及的内容比读博问题丰富得多。A:请问各位,本人本科工作后考研,目前硕士毕业2年,30岁,没有论文,考材料学院的博士,容易过吗?B:准备考哪个学校的材料学院博士?A:一般的985学校。B:估计不容易。A:额,好吧。C:那最好发一篇论文再去申请博士,现在都是申请考核制,没有文章很容易过不了面试。B:你先发一篇比较不错的SCI,再去申请基本能稳进。C:也可以先申请试试,给你有意向的导师发简历。D:好多老师不太愿意招在职的。A:我不报在职的。我工作企业两年了,但是准备辞职申请全日制,将来想有机会去高校工作。D:很多高校进人一般限制年龄35岁,毕业超龄也很尴尬。A:你说得对,所以我现在也是比较犹豫。B:所以你要三年博士毕业,做两年博后,35岁的时候上副教授,刚好赶上末班车。C:3年博士毕业不太可能。很多985都4年起步了。E:@C,我是三年毕业。现在我们专业,3、4年为主,3年的也不少。D:关键有的实验室内部有文章要求,达不到不让毕业,博士读个5、6年都有可能。而且毕业没好文章,年龄又是一个限制,到时候工作更是悬。E:那就看个人了,我们要求5分(影响因子)的一作者,3分(影响因子)的两篇,或者20分(影响因子)的前五作者就能毕业。同学中4成左右能3年毕业吧,后面也就拖半年或者1年,5年以上的极少数。D:羡慕你们。我们搞生物的身边一堆五六年的没有毕业的。E:我们隔壁实验室生信的,3年毕业了差不多一半吧。11个毕业5个。D:生信已经算生物里爬上岸的了。谁让我们实验周期长。B:我们医学实验室有的博士读了都好些年了,进入这个坑里不知道几年才够。D:那和生物差不多了,反正年龄小是无所谓了,年龄大了延期毕业,学校宿舍没住这些都还无所谓,关键要是上有老下有小那就不只是难受了。A:读博士压力这么大吗?!B:不光是读博压力大,就算博士毕业了,就业也压力大。35岁是个坎啊。A:…一个热情满满的准备读博者就这样硬生生被大家劝退了。虽然可能是真香警告,不过大家的意见都是很现实的,都说码农就吃青春饭的,博士生又何尝不是,30岁读博的老学生也不能装鸵鸟,忽略自己的“中年”危机(对于一些恋爱0次的30岁博士生来说,这个问题好残酷)。就像B说过的,如果正常3年毕业,申请进入高校就职,很可能要先做师资博士后,万一读博时又延期几年毕业,超过35岁这个年龄坎毕业,那就更麻烦了。走学术路线,年轻一点的确实会很占优势,学术界大量的待遇与职位是与年龄相关的。例如:各种典型基金项目的年龄限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申请当年1月1日男性未满35周岁,女性未满40周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申请当年1月1日男性未满38周岁,女性未满40周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45周岁。例如,很多学校招聘直接都限定了年龄,比如“具有博士学位的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一般不超过35周岁)”、“具有副高职称者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等等:再例如,不少招聘博士后的研究机构,年龄同样是有要求的,而像师资博后这样更是压力不小。那么,年龄的限制对于博士生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如果一个读书顺利的学生,中间没有停顿学业,那么从7岁开始读小学一年级算起,6年后升入初中,读完3年初中再读3年高中,读完高中正常是18周岁,然后是高等教育的4年大学本科,3年硕士研究生,4年博士研究生(3-5年),拿到博士学位一般正常年龄为28或29周岁(当然硕博连读和直博生的年龄会更小点)。博士学位是中国的最高学位,可能有人会说还有“博士后”。但“博士后”不是学位,而是博士毕业后在科研单位工作的一段经历。从拿文凭的角度来说,一口气读下来比较容易,因为读书、写论文的劲头不中断。但是从学东西的角度来说,可能工作几年再回学校更好,因为见识多了,学习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更明确了。相对于那位30岁或31岁准备读博的群友来说,毕业时很可能已经35、36岁了,这种情况该不该读呢?过去义务教育到本科教育的路径比较类似,大家都是在差不多同一个时间入学和毕业,但在研究生阶段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阶段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其实,在本科以后的科研人员的求学情况也不像以前那样整齐划一了,可能有一部分人在大学毕业后在工业界、企业界工作了一段时间再转入学术界,从这个角度考虑,对这些博士生就业时的年龄限制作应该更加灵活一点。特别是作为科研人员考核目标的各类基金的年龄限制(35岁/38岁/40岁/45岁以下)+职称/学历限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让很多博士生们只有在毕业后的那几年里申请。那些比同龄人可能在比较晚的时候才去读博士、拿到博士学位的后来人就坑爹了,青年基金(国自然青年基金)和四青帽子(青千、青尖、青长、优青)的年龄硬框框摆着那里,岁月可不等人。关键是一步慢造成了步步慢,如果毕业生在博士毕业后由于超过年龄不符合条件,没有申请到青年基金或其他支持项目,既会造成自己的科研缺乏资金支持,也在后面的项目、计划申请中陷入劣势。35岁、38、40岁和45岁,成为博士生毕业后的学术生涯的几道年龄“分水岭”。在愈演愈烈的科研竞争之下,那些本来有心热衷科研的大龄博士有可能因为年龄超龄,处于劣势,或者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学术界的大门,只有甘拜下风、望尘莫及,平平淡淡过一生。本来作为科研人员,其科研生涯一直可以延续到50、60甚至更晚岁都没有问题。其实,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在晚年都拿出过惊人的科研成果,比如“深度学习之父”的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从他博士毕业算起,花费了长达30年的时间默默无闻;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约翰·古迪纳夫(John Goodenough)在30岁才刚刚摸着科研领域的大门,入了行,54岁才开始锂电池的研究,以97岁成为最高龄的诺贝尔奖获得者;2002年4月,罗马尼亚的数学家罗马尼亚数学家普雷达·米哈伊列斯库(Preda Mihilescu)靠证明了卡特兰定理(此前是数论的卡特兰猜想)而天下闻名,虽然他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博士毕业已经42岁了。在学术界,少年英才确实大有人在,可也要为大器晚成者留一条路,毕竟博士毕业才是科研道路的刚刚开始。所谓“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其实,岂止幸福本源,更是科研生命之源。科研圈的多样性是学术界赖以发展的基础。年龄的条条框框会让大家拼命想在年龄限制倒计时来临前,赶紧挤进进学术利益共同体。这会加重了大家的焦虑,让一些不佛系者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年龄的限制会倒逼青椒们不能耐心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而本可以有一番作为的科研工作者因为超龄丧失了前进的机会。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博士生就业问题上,除了“第一学历歧视”问题,还有存在“年龄歧视”的问题。但对于到了30岁了还想着计划攻读博士学位的那位同学来说,以我个人的经验,只要决定了去读博,还是可以坚持下去的。大龄博士毕业生虽然有很多劣势,比如有可能面临身体(如应对疲劳的体力比更年轻的人稍差)或家庭方面(如拖家带口或面临婚育等事务牵扯精力)的限制,在就业时会遭受年龄歧视。但如果他有真才华,努力学习和工作,在学习期间扎扎实实地做科研,那么他那个博士肯定不会白读的。其他的也不用想得太多了,因为,即使不读博士,在职场上一样受到年龄歧视,35岁对于码农们同样是一道坎,而且作为博士生在读时所接受那些训练,其视野和思维肯定是不会弱的。总的来说,学术界的年龄歧视虽然存在,并不像许多非学术领域那么明显,比如对于程序员来说,35岁有可能的职业终点,但博士可以有可能以35岁作为自己事业的起点(有些高校招聘博士的年龄限制放宽到了40岁)。不管是否攻读博士学位,时光都在流逝,过了那几年时间,每个人都会变老。就像我读博时的一位师兄,在40岁左右获得了博士学位,工作几年后,现在看来也有个不错的职业生涯,而他不是孤例。当然,现在所做的决定可以随着事情的变化而改变,根据自己内心的需求进行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位师兄解决问题和记忆事物的原始能力虽然下降了,但作为交换,他非常擅长以下几点:根据事务的权重安排时间的优先次序、在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关键的信息、优良的判断能力、演讲、写作、建立人际关系、采取主动有效的选择以及其他重要技能。笔者个人认为,对于每个人来说,无论读不读博,都要活在当下,不要担心自己的年龄问题,给自我去设限。无论选择哪一种生活,都应该去努力,打破常规,尝试新事物,让自己感觉舒适,愉快,有价值,做一些最能吸引自我价值感的事情。

大囍事

一个35岁在职宝妈的考博心得

(只报一所学校、一站成功上岸的秘密——找对导师最重要)导语被疫情影响推后的各高校2020年度博士招生工作已经陆续结束了,我也正在满怀期待的等着新学期重新回到学生时代。这几天陆续看到部分高校开始发布2021年度招生简章。我又回忆起我那一波三折的考博经历,从对口支援计划被取消到按正常计划报考,再到校内调剂,这里把我的考博心得总结成以下三点:1找对导师;2找对导师;3还是找对导师,供同样经历和状态的你2021考博成功上岸。一、在你各方面条件都处于劣势时,记得一定要找对导师1我的基本情况我是一个在职宝妈,硕士毕业已经8年,35岁高龄(对于考博的人,35岁算是高龄了吧)。除了这个劣势之外,我的科研经历和文章也并没有优势,只在2010年发过一篇一作的EI会议,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唯一的优势是本硕学校是985,就是电视剧《安家》里“985”上的那所985。但是天大不招在职博士已经好几年,回本校是不可能了,我只能考别的学校找别的导师。看到这里你也觉得我确实不容易考上了吧。这也是我前几年想考但是一直没能提上日程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因为我一直担心好学校的导师不会招我这样的学生,一般的学校我还不想去。直到去年我一个师妹和一个同事给我分享了她们的经历,我才下定决心开始找导师。师妹是硕士毕业直接读的博士,现在已经毕业,她告诉我不要妄自菲薄,有的老师,尤其是刚开始招生的老师有时甚至招不满名额,他们是很欢迎有人报考的。另一个是我同事,同事跟我年龄相仿、科研经历相仿,2019年已经考上中央民大的博士,目前在读。她找的导师,人好项目多,同事在那个组呆的很舒心,能看到希望。2联系导师于是我模模糊糊计划了两年的考博事宜终于提上日程,2019年秋季开始找导师。我本硕是环境科学专业,目前在一所本科院校教环境工程专业课。所以我给自己定的考博士大方向是环境,具体方向最好是水处理。也是为了方便,我首选的导师是中央民大我同事的导师,首先他方向是我想选的方向,再者他人好项目多,我同事去了之后也一直跟我反馈他是一位对学生非常负责的导师(事实证明,X导师这个特质才帮我成功上了岸)。最重要的还是他能招我这种条件的学生。于是在2019年11月,我给这位X导师发了邮件,一个月后同事帮我联系,我去北京跟X导师见了一面。X导师对我的本硕学校比较满意,说我基础不错。然后主要表达了他担心的问题:工作和家庭对我博士学业的影响,他担心我半途而废,或者降低标准草草毕业。我一再向X导师表达了我的决心,而且我工作的H学院和中央民大有对口支援计划,不占导师名额,所以X导师同意我报考了。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我觉得我也不容易找到其他肯招我的老师)以及对口支援计划的依赖,我没再找别的学校别的导师。我准备在中央民大这一棵树上吊死。3报名又过了半个月,2020年1月2日,中央民大开始网上报名,我点开报考类型,想选对口支援计划,晴天霹雳呀,竟然没有我工作的H学院的支援计划。跑去学院几个部门问了一圈,这才得知2020年开始,对口支援计划取消了。我滴妈,咋整呀,我之前跟X导师联系时说过不占他统招名额,据我了解已经有超过名额的人找过X导师了。无论如何还是先给X导师打电话呗,X导师了解情况后让我先按统招类型报考,走一步看一步。都已经1月份了,再找别的导师也不现实,我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按统招类型报考X导师。4初试初试前夕,我打听到报考X导师的人有4个,除了我都是应届生,X导师名额只有1个。我当时就一个想法,一定要争取到复试的机会(复试比例是1:2,4个人中有2个可以进复试)。初试前,除了非常紧急的工作以外,我全部用来复习,有的晚上回家时孩子已经睡了,早晨出门时孩子还没醒,孩子连着好几天见不着我。终于,这4个人中我以第2的分数进了复试。复试名单出来后我跟X导师打了个电话,从他的言语中我听出他倾向于招第1的那位。但我还是强烈地表达了我想把握机会考上,我想争取一切机会进X导师组。这期间正好过了个端午,我主动跟X导师发了节日祝福,心里希望他不要忘了我还在努力争取。5复试复试名单出来后,我同事告诉我考博可以进行校内调剂,她建议我好好准备复试,争取调剂。我心里明白X导师那儿我是没戏了,但我积极备考,希望能够争取到调剂的机会。这个时候X导师也真的并没有不管我,而是在我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积极帮我联系调剂导师。我想我跟x导师保持联系,积极争取,肯定是奏效了。新联系的L导师,人也很好,还是青千,他同意招我后,X导师大晚上第一时间告诉了我。我特别感激X导师能对我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学生这么负责。我接受了调剂,我觉得以X导师的人品,帮我介绍的L导师肯定错不了,因为我相信物以类聚。当时X导师跟我说了句特别实在的话,他说我年龄也不小了,得抓紧读了,所以他建议我调剂到L导师那儿,而不是在他这里排队等明年。这句话,真的,当时感动得我眼泪差点掉出来。X导师真是个宝藏导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何况我都还不是他学生。6录取最后,复试结果没有意外,我的分数没能超过那位第1名,我在X导师的积极帮助下联系到了L导师,并成功被L导师录取。L导师的招生名额一直没上网,所以,如果没有X导师帮忙的话我根本联系不到L导师。我是真心感谢X导师,这么暖心的导师,我没能进他组还是有一点点遗憾。不过,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谁知道L导师不是个宝藏导师呢?录取结果公示后,我联系了L导师,初步确定了研究方向是水处理。看吧,事情真的在朝着我希望的方向发展。所以,找对导师并且积极联系,让他了解你,是我考博路上最重要的心得。二、除了找对导师这个核心要点,复习方法当然也重要1在职宝妈的复习时间如何保障?1月份报考完后,我就知道我的考博难度升了级,多了好几个竞争对手,所以下决心要好好复习,干掉那些应届生小朋友。然而,在职宝妈们都知道,白天上班,晚上带孩子的日常,一天甚至很难挤出1个小时时间来复习。只能咬牙坚持了,好在,我婆婆和妈妈都很给力,能够帮我带孩子并且包揽所有家务,所以工作之外我每天就能挤出2-3个小时时间来看书了。所以,对在职宝妈来讲,家人的后勤保障很重要。2初试专业课:一定要关注研究前沿热点考博专业课一般都是考几道论述题,所以复习时不用太纠结于细小的知识点,要注重建立知识框架,从宏观上把握,更要注意关注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热点。千万不要仅仅复习书上的内容,即便考试大纲是那么写的。有一个技巧是,初试前上网或通过在读生了解你报考学校的导师的研究方向,围绕这些方向去查文献能够精确击中考试要点,因为题是这些导师出的。我初试有两道论述题是关于导师研究方向和热点的,幸好我提前准备了点,不至于交白卷。3初试英语:天天背单词+考前背作文考前我同事告诉我2019年中央民大的英语试题难度不大,六级水平的人能够轻松看懂。虽说不难,但我的六级是十年前考的,这些年也没保持学习,作文更是早就不会写了。所以,跟应届生比,英语肯定是劣势了。我是单词和阅读穿插学习,考前1个月集中写作文,背作文。用手机上的单词app,结合词根和例句背单词我感觉很受用,确实能提高阅读的正确率。所以,每天一定要坚持背单词。然后就是作文,像我这种好多年没参加英语考试没写作文的人,一定要提前练习写作文,把经典话题和热点话题都写一遍。我在初试英语作文里就用到了我提前准备的段落,如果不是提前准备好的话,我在规定时间内肯定是写不出来那么多字。4复试复试形式是抽一道英文日常对话题和一道中文专业题来回答,剩余时间中文闲聊。英文题内容很日常,我考前从网上搜了30道常见复试问答,自己写了答案以后反复背,背时要放出声音来。考试抽的那道虽不是我准备的,但是也比较顺畅的说出来了,因为考前背其他问题时练出来一点儿说英语的感觉。中文题是专业题,也是比较宏观和热点的。复习方法跟初试专业课复习思路一样。剩余时间就是关于个人经历的聊天,有啥说啥就行。无论中文题还是英文题,回答切记要简练,1分钟内搞定,太长面试老师会疲惫,而且20分钟内要完成好几项提问,时间比较紧,要赶进度。最后总结一下,找导师是考博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导师不招你或者不帮你,其他一切都是空谈。找对导师,并与导师保持联系,让他了解你的诉求,是考博上岸最重要的保障。比如像我,就算x导师最后不招我,也可以推荐一个靠谱的调剂导师L。来源:freekaobo.com 考博论坛 作者:大力妈

尝试与来

38岁博士感叹:过了35岁,在互联网行业找份工作难上加难

职场上打拼,年龄越大意味着资历越丰富,但同时也意味着思维和学习能力越来越差了。很多互联网公司在招聘人才的时候都会设置一个年龄的门槛,大部分都是选择不超过35岁的人。所以很多人都会在35岁之前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不但需要稳定,还需要要上升空间,这样才能安下心来打拼。但是世事无常,即便你做了万全的准备,以为事情会朝着你预想的方向发展,偏差却总如鬼魅一般,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李博士今年38岁,是一家企业的技术顾问,各方面做的也都非常的出色,收入也非常的稳定。原本李博士以为这辈子就会在这家企业退休了,但是因为一次会议,自己的理念和老板的理念产生了分歧,慢慢的自己就被公司边缘化了。但是老板的理念明显背离了市场的发展轨道,公司的业绩越来越差,没有多久就倒闭了。38的李博士有了一种被迫下岗的感觉,一个快四十的成年人,从未有过如此无助的感觉。在没有去面试的之前,李博士没有想到如今在互联网行业找一份工作已经如此的困难了。面试官问他的第一个问题往往都是“你真的已经38岁了么”?从这些面试官的眼神里面,李博士很轻易地就能读出“你老了,可能不适合我们岗位”的潜台词。也有些没有这么问的,但是在讨论薪酬的时候,双方又产生了分歧,李博士要求获得一份与之前工作差不多的薪酬,但是他去面试的那些公司表示,给你的薪酬可以让他们雇得上好几个能够完成同样工作的人了。于是李博士就这样一次次的被拒之门外,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了。读到博士毕业,很多人都已经30岁了,相比于20来岁就进了公司的人来说,好像也占不到太多的优势。人生能有几个十年?人们又能工作多久?过了35岁,越来越多的人有了中年危机,年龄摆在那里,公司招聘的技术岗位都要适应时代的步伐,能够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很多从事技术的人员,大多数在30岁的时候已经走上了管理岗位,而不是冲锋在前的一线员工,想要自己不被用人单位嫌弃,要么一直学习最新的技术,要么就为自己规划一条可以转型的道路!

审死官

35岁硕士学历,收入平庸,能通过读博改变命运吗?答案很现实

相信每个研究生毕业的小伙伴们心中都有一颗不认命的心,希望自己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也希望能够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社会阶级的金字塔结构下,能够走向人生巅峰的终究还是少数。刘哥今年35岁,北京土著,毕业于外经贸,研究生学历。现就职于某国家部委的直属事业单位,非领导职务,每月到手工资不过小几千,虽然公积金高,但是要想取出来也是极其费劲,并且与北京的房价相比,公积金再高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毫不夸张地说,刘哥认为自己在北京完完全全就是“loser”。其实别看自己的单位光鲜亮丽,刘哥也面临巨大的同辈压力。身在一线城市,看着曾经的同学早已在企业里有了一官半职,拿着几倍于自己的收入,刘哥心里也确实不是滋味。最近,刘哥有了继续读博深造的念头,希望能通过博士学位来改变自己后半生的人生走向。然而,读博真的能够逆天改命吗?@网友A:30岁到45岁之间是一个人职业的黄金期,可以说,一个人主要的成绩和突破都是在这个年龄阶段取得的,而过了这个年龄,智力和精力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家庭、生活的负担加重,再想去攻坚克难、出人头地,恐怕就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甚至有不少人早就已经没有心气了。因此,我们在考察和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把年龄作为一个标尺,就像跳高一样,30岁应该跳多高,45岁应该跳多高,如果到45岁还没跳到应有的高度,大家就不会认可这个人。从人事工作者的角度来看,一个具有博士学历、从事研究或技术工作的人,到45岁时,他至少应该具有副高专业技术职务,或者10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只有超过这个标准,才有可能在人才市场上受到关注。可以看到,中年人的职场现状其实是很尴尬的,要么作为高端人才在市场上受追捧,要么就没人要。现在虽然只有35岁,但如果再读上4到5年博士,就到了40岁。40岁的博士,想在5年内冲上正高职称,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搞不好,博士毕业后想再回原单位都困难,请务必三思而后行。@网友B:我的一位朋友也是这种情况:35岁左右,名牌大学毕业,事业编制,朝九晚五,收入不高,升迁前途无望。四年前他动了读博的心思,好在这位朋友的执行力够强,在当年就成功上岸了。按照这位朋友的打算:博士毕业后进入高校就职,不用再朝九晚五的坐班,而且主要跟学生打交道,不必复杂的人际关系。高校的职称晋升也主要以科研成果说话,比公务员的职务晋升要更加透明。然而。这位朋友去年博士毕业后,发现在求职的时候,遭遇了很严苛的招聘条件,绝大多数稍好一点的高校在招聘新入职博士的时候都设定了重重门槛,包括年龄,第一学历,科研要求等。也就是说,四年前朋友读博士时的就职情况与四年后的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也因此,这位朋友持续了大约半年时间职业待定、无收入的状况,而如今的工作单位也并没有比当初的事业单位好到哪儿去。当然也有网友全力支持刘哥。@网友C:去考吧,人总得要弄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我今年38了,在准备今年的博士研究生考试。不说改变命运,哪怕通过持续学习抗衰老呢。和你处境类似,恐怕还悲剧一些。业绩、学历,以及境内外机构工作经验,我一环都不缺,也没犯错误,但至今依然白身。我也死了去争一官半职的心。物质基础也就这样了,提升精神强度吧。不然人生多无聊。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读博,认真准备吧。我们这代人恐怕退休难啊,还有大把的时光等着我们。所以,别在思考中耗时太多,想到了,别怂,就是干!小伙伴们,你们会选择在35岁之际辞职读博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看法~

画之国

年过而立读博的同学们,谁敢轻易说“三十而已”?

来源:募格学术 作者:浴火凤凰如果要问最近一段时间受到超级追捧的一部电视剧,估计你会立即脱口而出——那当然是《三十而已》了。三位年过而立但类型各异的都市女人,在经历了情感、家庭和事业的多重洗礼与考验后,共同举杯说出这句“三十而已”时,她们的心情是多么的畅快与愉悦。图源:三十而已电视剧官微然而,对于年过而立却选择读博的男女们,相信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说出这四个字,因为30之后读博,意味着更多是无奈、不舍与压力。回忆起已经结束的博士生活,原本以为32岁开始读博的我只是个例,但入学之后才发现,原来30岁后读博的人还真不少,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心酸的读博故事……01、伟哥,博士入学时36岁,一名典型的东北大汉,魁梧的身材,满口的东北味,即使和不认识的人,没几分钟也都能聊得热火朝天,这就是所谓的“自来熟”吧。伟哥博士入学前在沈阳一所高校任教,日语专业8级,由于他本硕博三个专业都不一样,所以博士读起来显得有些吃力。他是那种特别顾家的好男人,虽然之前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但是在博二时老婆又怀孕了,所以,他几乎每2周都要飞回沈阳一趟。为了不耽误学习,他总是坐周五晚上的飞机回去,周日晚上的飞机急忙再回来,为的是准时参加实验室的周一组会。我们经常跟他开玩笑地说,你读博这几年的飞机票钱,都够买一辆小汽车了。当谈及为什么要跨大半个中国,从沈阳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南京来读博时,他也是无奈地摇摇头说,一是面临严重的职场危机,现在的大学教师如果没有博士文凭,根本就没法生存。但他又非常喜欢大学这种安静祥和的氛围,打算长期当大学老师,所以必须要读博提升学历;二是现在读博的学校和专业,在行业中具体有比较高的地位,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获得学位和经历加持,利于今后的发展。但他最觉得对不起的就是老婆和孩子,所以不管路途多远、如何劳累、花多少钱,都要坚持每个月回2次家去看望他们,哪怕是给挺着肚子的老婆揉揉腿、给家里人做顿饭、给孩子读本故事书,他也感到开心和欣慰,为的就是努力弥补这几年不在家的愧疚。我们不禁感慨,这位东北大汉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02、我原本在苏北一个小县城里当公务员,工作7年之后考博,入学时32岁。他们问我为什么要辞去不错的岗位而选择继续读博时,我说原因也很简单。一是不满足于安逸的现状,希望得到改变。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虽然原来工作在一个小机关,但也有勾心斗角。我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忙于迎合领导、打点友邻单位、处理人际关系、参加那些永远都开不完的会议。虽然成天忙的要命,但觉得大好的时光都浪费在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二是为了能早日与家人团聚。由于以前很傻、很单纯,一心向往公务员编制,所以硕士毕业时与女友分开就业,毅然决定离开待了很多年的城市,虽然后来与女友结婚、生子,但也造成了两地分居的不利局面。当辞去工作回到家人所在的城市读博后,每周都可以回家,更加坚定了博士毕业后留下找工作的信心。当然,对我个人而言,读博偶尔也会带来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因为,读博这几年意味着你的事业陷入了停滞期,但你的脚步停下了,可之前的同事们却还处于上升期。比如,前几天原单位的朋友圈里“恭喜恭喜”之声此起彼伏,之前比我毕业晚、提副科比我晚的同事,现在已经提了正科,又涨了工资。我内心也忍不住地在纠结,我学历比他高、文笔比他好、工作比他卖力,如果我没走的话……03、S妹,博士入学时正好30岁,我们所有人对她印象都特别的深刻,因为当初博士面试时,她是挺着个大肚子过来的,确实很让人敬佩。入学以来,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发现她有一股女汉子的气概,性格十分豪爽,说话直来直去,不喜欢什么爱情片、宫斗剧之类原本女性应追捧的影视剧,她说自己最爱看的就是恐怖片。有一次,我们一群博士去K歌放松一下,她唱的都是像刘欢的《好汉歌》、韩磊的《再活五百年》这种充满豪气的歌曲。相对我们这些大学老师、公务员来说,她的家境非常优越,老公在上海收入颇丰,她也成天开着奥迪跑车出入校区。看着她表面很风光,但她也会经常自责,由于和孩子不在一座城市,当用微信视频看到孩子哭闹着要妈妈的时候,她心里也如刀割一样,有好多次打算直接放弃读博,回家做家庭主妇,专心相夫教子,但她也放不下自己的博士梦。不仅如此,毕业那年她又怀孕了,看着她成天挺着大肚子出入实验室、写论文,行动多有不便,导师也是提心吊胆,生怕她磕着、碰着、摔着,让师弟师姐们多照看着点儿。而另一位31岁博士入学的女生F,原来也是一名高校的教师,由于不满足于三线城市一般院校的处境,想通过读博提升学历,找一所一、二线城市的重点院校。她的专业基础扎实、科研能力超强,导师对她更是赞不绝口。但令她最烦心的,就是个人问题尚未解决,她导师也曾经介绍了几位男生,但面对她的“高学历、高个子(172cm)、高标准(男生也必须是博士学历,这是最基本前提)”,男生们纷纷落荒而逃,个人问题就这样一直拖着。她博士毕业后直到现在,还是一个人在漂着,她自己和家里人更加着急,时不时打电话让我们帮忙物色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说实话,能与她这个年龄段、这个学历、这个高度匹配的男生还真不多,要么不让她的法眼,要么符合她要求的男生,人家也想找个年纪小点、能hold住的不是。04、对于我们每个30后读博的人而言,除了各自不同的动机与心酸之外,还必须要面对一些共同的困难。比如说,无法平衡学业与家庭的关系。30后读博的人,大多都已经成家、有孩子,父母年龄基本都在60岁以上,生病住院渐渐成为家常便饭,孩子的择校入学、课程辅导、补习班接送也颇费心力,家中的另一半虽然默默承担起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重担,但偶尔也会发发脾气、争吵一番。这时,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们,根本无法静下心来专心学业,所以,我们这批15人的“30+”博士生,中途有4人主动放弃、3人没有正常毕业。再比如说,“穷”。毕竟工作了几年,生活的花费跟单身的学生时代已大不相同,让你一下子再降到学生的标准,如果导师不能发高工资的话,每个月1250元的补助真是不够用的。又比如说,基本与各类“帽子”绝缘。现在的高校就是一个拼帽子的地方,你要是没有帽子,发展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而30后读博,顺利的话34~35岁,不顺利的话要更晚才能毕业,这就意味着大量的青年计划将与你擦肩而过,诸如优秀青年、杰出青年、长江学者甚至院士等等,可能与你彻底绝缘。还比如说,毕业后找工作也是个难题。这个不用多说,学科、学校、之前教育背景、再就业想从事的行业,都是重要影响因素。即使学历提升了,这并不代表你一定能找到比入学前更好的工作。05、话又说回来,事情都是分两面的,30后读博当然也有其优势。在学业上,我们读博的目标更加明确,很清楚自己为什么来、要做什么、要拿到什么走。相比而言,一些低龄读博的学生容易目标偏差,出现随大流或者纯粹要学历的现象,就是“先读个博再说”,严重的干脆恶心所学的专业,毕业后直接转行做别的了。在工作上,我们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若干年,心智更加成熟,处理人际关系应对自如,有利于缓解各方面的压力;在遭受一些挫折之后,努力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情绪上浪费的时间相对较少。在经济上,基本上已成家立业,有家庭帮扶,或者自己通过几年工作积攒了一些钱财,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心态上,少了之前工作中的那种虚与委蛇与勾心斗角,心情放松了很多。而且,这个年纪重新进入学校,和小自己6~7岁甚至10来岁的年轻人在一起读书,原来被工作磨出来的老气横秋也会减去不少,心态更加年轻。读博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而年龄只不过是一个数字,不必过于在意“三十而立”,因为现在的社会,四十也未必能而立。虽然30后读博面临诸多的困难与无奈,不敢轻易说“三十而已”,但是,想读博,那么就努力奋斗,人生不要留遗憾。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虎与狼

35岁清华博士拟任厅级,曾本科毕业直接读博

昨日,安徽省委组织部公示22名拟任厅级干部,其中包括2位“80后”。程雪涛,出生于1983年9月,35岁,现任马鞍山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党组成员,拟任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孙枝娟,女,出生于1980年5月,38岁,现任滁州市琅琊区委副书记(正处级),拟任阜阳市委常委。长安街知事注意到,程雪涛毕业于清华大学,拥有工学博士学位。值得注意的是,他是本科毕业后直接攻读博士的。程雪涛是四川宜宾人,2002年入学清华,就读于工程力学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04年,清华以工程力学系为基础组建了航天航空学院,他成为该院复建后的第一批学生。2006年,程雪涛本科毕业,留在本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并在学院团委和校团委任职。2011年,他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任校科技开发部主任助理、副主任。2012年,因为清华大学与马鞍山市之间的战略合作,程雪涛被选派到当地挂职锻炼,任花山区副区长、马鞍山软件园管委会主任。期间,马鞍山市撤销了金家庄区和花山区,设立新的花山区,程雪涛参与了新花山区的筹备工作。据人民网报道,马鞍山软件园曾推出“秘书制”服务,为入驻公司配备“企业秘书”,人员由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担任,从项目商谈到正式入驻经营,全程跟踪服务,一包到底。“企业服务是永远不变的主题,因为服务也是‘生产力’!”程雪涛接受采访时强调,软件园的“裂变式”发展,与该园提供“秘书制”服务、狠抓人才战略等企业服务分不开。2013年,程雪涛结束挂职,正式留在马鞍山工作。2014年12月后,他历任马鞍山市团委书记、党组书记,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雨山区委副书记,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政务服务管理局)党组成员、局长。长安街知事注意到,此次拟任职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是程雪涛到安徽后首次离开马鞍山市工作。另一位拟任副厅的孙枝娟,籍贯为安徽灵璧,出生地滁州市,大学学历,法学学士。孙枝娟此前一直在滁州工作,曾任市纪委研究室主任、执法监察一室主任,团市委副书记、党组副书记。2014年9月,孙枝娟任共青团滁州市委书记,2017年11月转任琅琊区委副书记。

骆驼圈

读博士需要什么品质和心态?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士?

读博士需要什么品质和心态?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士?首先,其实99%的人都不适合读博士。过去读书能光宗耀祖的观念已不合时宜,读博的真相是又苦又穷又枯燥,就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但天还不一定降大任于斯人也。读博的时间成本非常高,不仅因为读博3-5这比较长的时间投入,而且博士毕业时的年龄会很尴尬,许多企业更偏向于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比如华为最近就裁了一批35岁的员工,所以这段时间去挣社会经验可能更划算。但既然有人觉得读博是个选择,选择于人都像围墙,纠结要不要进墙可能有以下3种,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类。a.确定科研方向就是你的真爱恭喜,你属于少数的1%,快去联系导师吧。b.读博是你的一种手段比如,你以后就业想找高校教职,或者想去的企业有博士文凭会大大提升你的竞争力和上升空间,那也可以读。有个明确目标的好处在于,以后想退的时候就想想当时为什么读。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活,那么他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c.没想好,就想读读看抱着“也许读着读着会发现自己挺合适”的心态去尝试,不是不可能成真,但是几率渺茫。会在艰难的磨合期中,找不到坚持的理由,越来越不懂自己当初的选择。这是一种“无由计划(Ultimate Vanity Project)”的做决定方式,即开始一项行为动机不明确的计划。这种做决定方式其实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把未来托付给不可掌控的未知,不建议读。但万一还是不死心,觉得自己就是那1%呢?那再来,可以看看自己是否具有以下3种素质,即使没有动力,这些素质也能帮助你读完~1)抗压力毕竟读博的日常就是崩溃,文章发不出来,结果算不出来,实验台又出bug了,这些都很正常。另外,和导师的定期meeting压力也很大,尤其是没有进展的时候。2)有耐心就是坐得住,因为要做的东西没有套路可寻,不知道有没有答案,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找到答案,就要自己耐心去试错,耐心去探索。3)自律过程漫长,需要自己安排时间,你可以选择朝九晚九,也可以选择坐班两小时玩耍一整天,所以能控制自己很重要。

六道

读完博士都三十多岁,算老吗?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读完研究生二十七八岁了,算老吗》:“2020考研的人数再创新高,突破340万。今年足足有340万余人挤破了头,想要挤进高校研究生院里,看同龄人在身边超车,看父母在眼前老去,看青春在手里消失,然后在三年后,自己二十七八岁的时候步入社会。读完研究生二十七八了,算老吗?算老了。男生忍受着事业的搁置,女生忍受着容颜的凋零,每个人都在变老。再看看同龄人,有的在社会里混得风生水起,有的早就恬适地享受家庭生活;再看看自己几近风烛残年的父母,我想,任何一位读完研究生的学子,都不会觉得自己仍然年轻吧。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834万人。本科生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贬值,于是考研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花上两三年,修到硕士学位,对就业而言,其实是一桩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买卖——更别说有很多柴上面明明白白地标注了,只许硕士以上的人砍。老与不老,很多时候是对比出来的。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考研大军里头,跟大家比起来,读完研究生二十七八了,也就并不算老了。“有人说,读完博士真的算老了,特别是那些博士后,都接近35岁了。当然每个人的家庭经济情况、想法观念也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评估自己的能力,这也是为自己负责的表现。笔者有位朋友,读完博士后已经35岁,而且是从美国名校博士后出来的,由于近几年国内好一点的大学对学术成果和师承关系看得很重,这位博士后并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优秀成果,也就没有多少可以进入名校竞争的机会。而他自己也不愿意选择与专业无关的行业,于是乎找到最后,凭借几篇二区SCI论文去了一所二本大学当教授。看起来当教授很好,其实完全相反,在小地方当教授,如果没有科研项目,基本上这么多年的科研生涯训练也基本浪费了。事实也是如此,五年过去了,基本上也没看到这个教授做什么好的科研成果出来。当然这种现象也跟目前国内的职称评价体制有很大关系,一旦评上教授,基本上可以算是终生安全,也就是业内常说的“上岸”,基本上只要不犯一些低级错误,都能够稳稳妥妥地按照最高待遇一直呆到退休。正是这种高待遇诱惑,促使更多年轻人选择高学历深造,而这种选择本身也并没有错,在这样的选择面前,年龄已经变得不再重要,所以读完博士老不老是相对而言的。因为即使很年轻就选择出去就业,如果一开始的起点就不好,恐怕将来想要达到同样的阶层,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还会比读博士的人付出更多倍的努力。这个社会也在进化,也在用新的眼光和观念来评价这一帮高学历的人。

棋战

35岁的法学博士,为何十几次恋爱均以失败告终?

婚姻乃人生大事,而随着时代发展,经济进步,国人的婚姻也越来越迟。 那么我们今天通过一个晚婚的命例,来分析一下如何从八字看婚期。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婚期的看法很多,而本文仅以该命例进行分析,其中所述之方法,不能代表所有看婚姻应期之法门)介绍一下命主的情况:该命主生于1987年,现在法律博士在读(工作后又读博)。命主今年35岁,从2014年开始,平均每年相处2-3个女朋友,但都以分手告终。其八字如下:该八字年空戌亥,日空申酉。首先分析命局。日主为壬,则以丙丁巳午火为妻或者为异性缘分。八字偏旺,则火为用神。 其次来看一下命局中的火。年上有丙火为偏财透出,日主坐午火为正财。乍一看,命主的异性缘分是很旺的。因为丙火有寅木来生,午火有卯木来生。 这里我们能看出一些什么呢?1. 丙火为偏缘,午火为正缘。偏缘在前,命局先见偏而后见正,则必然命主要经历失败的恋爱,方能步入婚姻殿堂。2. 丙火坐寅木为长生,丙壬相照,命主必然因偏缘过旺,而耽误了正缘。3. 午火有亥来暗合,亥是什么?命主的比肩。比肩代表什么呢?是命主的兄弟朋友同辈之人。那么命主的兄弟来合命主的正财妻星,说明什么呢?大家自行脑补。4. 命局有亥水生寅木,寅木生丙火,丙火生己土正官。也就是说,偏财生了正官,偏财为异性,正官为工作为官职,命主很有可能是在工作方面得到女性的帮助而上位。5. 第4条的流通路线,偏财生官,官又贴身,偏财又旺,得食伤生,又说明命主工作之后偏缘比较旺,或者说因工作而接触偏缘。 以上几点是我们对于命主异性缘分的整体分析。 那么看婚期,有个比较重要的点,就是要看一下何时生育子女。从生育子女的时间,来比对判断具体婚期,会更准确一些。 原局己土代表子女,虽然坐空,但有丙火贴身相生,所以也不弱。所以命主要孩子不会有多困难,再结合命主35岁了,还没结婚,只能说明因为结婚晚而耽误了生育。那么往后看,该命主戊申、己酉年,即2028、29年,有生子之象(本文为婚期之分析,如何看生子此处不做解释)。 就近几年来看,庚子年有子午冲动了日支婚姻宫,辛丑年则是与婚姻宫丑午相害也为动,壬寅年则与婚姻宫为半三合。 但这三年虽然婚姻宫有动,却并不能说明是结婚,可能仅仅只是恋爱-分手-再恋爱-再分手的循环。 往后看乙巳年,偏财星在地支出现,天干丙火又开始做功,则这一年也有可能出现异性缘分,但大多只是偏缘。丙午年为偏财+正财的年份,流年午与日支午为自刑。则该年如果正在恋爱中,则可能双方关系出现一定的问题;如果状态为单身,则该年遇到正缘的机会很大。但也是正偏混杂出现,一不小心就容易生出是非。 丁未年,在天干丁与壬相合,在地支则午未相合,为天合地合的一年。且丁为正财为妻子,未为正官为子女。 该年妻与子同时合入日柱,则这一年步入婚姻的可能性很大。再结合戊申年的象,则极有可能结婚与怀孕在同一年,也就是所谓的“奉子成婚”,或刚刚结婚就怀孕。 从大运来看,丁未年也是癸卯运向甲辰运过渡的一年,也是比较容易发生变动的一年。 丁未年为2027年,届时命主已42岁。从八字来看婚姻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尚需耐心等待。喜欢此文的缘友可以点赞、关注或分享出去让更多的有缘人看到。同时也可关注我们的同名微信公众号:炳赫易学文化 学习了解更多命理知识。

活地图

大学生不愿意读博士,如今当今趋势,30岁还在读书不嫌“丢人”?

随着教育的发展,在大学生当中逐渐出现了这样一个趋势,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愿意读博士。虽然学历是提升自我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读了博士的学生,不管是外出找工作还是进行科学研究,都有更大的优势。但是这里有两个疑问: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愿意考博士?在读博士期间,为什么女生比男生更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想要读博士的大学生,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一下,读完博士之后自己的年龄是多少岁?如果你不清楚的话,笔者来告诉大家。大学读完博士之后,年龄将近30岁。试想一下30岁左右的学生还在上学,年龄压力是不是很大呢?对于男生而言,30岁并不算是一个很大的年龄,因为男生真正的价值体现大约在35岁以上。有人这样调侃:男人40一朵花。如果是20多岁年纪的大学生,还只能算是花骨朵。男生读博士一般可以接受的,哪怕毕业之后30多岁,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都是有帮助的。读完博士30岁也只能算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那么也是不算晚的。大学男生读完博士之后,同样是自己很有价值的时候。但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大学生不愿意读博士呢?还有一句话叫做:男人三十而立。如果一个男生到了30岁还不成家立业,反而继续就读大学,哪怕读到了博士,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不能接受的。很多人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就出去找工作,已经开始挣钱。如果将博士读完之后,年龄可能在30岁左右,因此大学应届毕业生可能就会比未来的博士生多挣了十年的工资。因此很多人都觉得读完博士并不划算。很多大学生不愿意读博士,还有一个现实原因。对于大学男生而言,研究生毕业之后都不出去找工作,不出去挣钱养家让家庭生活得更好,反而选择读博士,并且到30岁左右才能把博士读完,让很多大学生接受不了。但是在就读博士的这部分人群当中,往往女生的数量要比男生更多,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许多大学女生的理想比较简单,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认真的学习读一个博士,将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未来几十年好好的工作下去。不得不说,女生读完博士之后,在社会上的确能够找到一些比较稳定的工作,例如高中教师、大学教师等。有些医学类专业的大学生,读完博士之后可以进入各大医院工作。因此,大学女生读完博士之后,基本能够找到一个薪资待遇较高,并且比较稳定的工作。因此,在读博士期间,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班级里面有不少的女生,男生的数量只寥寥无几,这跟上面笔者分析的道理是一致的。女生希望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那么他们通过提升学历的方式自然能够达到相应的目标。而男生可能过多在乎世俗的眼光,觉得年龄30岁了才博士毕业,面子上过不去。不知道你们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关注大学有趣事,并我留言,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