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未在规定时间办理入学手续被学校“除名”,近日苏州大学的一份“处理决定”在网上引起了热议。考上研究生又“爽约”不去读,该不该惩罚?属不属于没有诚信?是不是浪费了教育资源?网友们“吵”开了。调查:每所高校都有研究生“录而不读”苏州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发布的处理决定称,该校68名2019级研究生因未按学校规定办理入学手续,对他们作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决定提到,因故不能按期报到入学的,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并附相关书面证明。未请假或请假逾期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记者了解到,研究生未按规定时间报到被取消录取资格一事,并非苏大独有。南京一所省属高校研究生院的相关负责人说,该校每年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在2000多人,不入学的人数在一二十人,放弃入学资格的研究生中,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偏多。“有的学生出国了,有的学生因为在职工作时间调不开不能来了。学校虽然规定了入学时间,但慎重起见,一般都会挨个联系一遍,详细询问不来的原因。”另外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招办的老师介绍,该校每年不来报到的学生数量也有一二十人。他介绍,几乎每所高校都有学生不来报到的情况。南京高校整体报到率都还不错,有些省市包括211高校的报到率都不是很高。对于不来报到的学生,他们也会以文件的形式取消其入学资格,不过并不会上网,“内部知道即可,以备将来有学生反悔来找学校。”网友: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苏大的这份处理决定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啊,我都奋战两年了,都没有考上。”网友“九巷”说,研究生报名人数这两年是连年攀升,去年更是达到了290多万人,而录取率只有20%,超过240万的人都是陪跑,“考上了不去上,真是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南师大社会学专业的学生童丽也认为,考上研究生后不去上,有点“不诚信”。她说,考研报名时会让学生填报一个志愿,如果这个志愿录取不了,系统会给出3次调剂机会,如果这3所高校全部都给你发了录取通知书,考研网站上还会让你确认去还是不去、去的话究竟去哪所。“这套录取制度应该非常人性化了。如果确认了去,最后还是不去,感觉就是不诚信。”不过,英语专业的钱海杰却认为,考生不来上学和“诚信”没有什么关系。他说,他的考研目标是北京一所985高校,初试差了几分后被调剂到其他学校,虽然也是211,但是和心目中的还是有差距。调剂的3所学校,复试时间有先后,最想去的那所迟迟没有回音,不想错失机会的他就确认了一所边远地区的学校。现在他可以申请到一所全球排名100的高校去留学,“虽然学费是贵了点,但自己觉得咬咬牙还能承受,就放弃国内高校了。”记者了解到,高校会考核每个学院的报到率,报到率相对较低的学院在下一年度招生时,拿到的招生名额会受影响。专家:增设“补录”机制不太现实不仅是研究生阶段,被高校录取而不去报到的行为,在高考阶段也有。河南省今年对这类考生还专门出台了“惩戒性”的规定:对高考录取后不入学实际就读等造成招生计划浪费的,下一年报名参加高考将限制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量,在实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允许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从6—9所减为两所。南京农业大学研究高等教育的宋华明教授认为,因为不入学而给学生贴上“不诚信”的标签有点不合适。这个社会赋予了学生更多的机会:出国、考公、考研……学生在不同的学校之间也拥有很多的选择权。对于网友们建议的“补录”机制,他认为想法是好的,但从操作层面不太现实。“开学后再招生对教学秩序有影响。研究生的录取机制近年来在不断完善,尽可能地人性化,但仍然有学生不入学,即使增加补录,也仍然会有学生不来。”他说,生活中各种“临时状况”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对未来进行合理规划,尽量不去浪费各种有限的资源和名额。(谈洁)
超详细的苏州大学复试经验贴出炉!把大家想知道的复试内容一网打尽——参考书目、复试时间、住宿问题,正在准备复试的你不要犹豫,快来看看成功的上岸经验吧!文中还有真题可以自测一下哦。1 参考书目苏大新传复试没有指定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目有《大众传播学导论》、《新闻传播学概论》、《媒介文化通论》以及20年新增参考书《数字媒体传播概论》,复试准备中建议考生再通读四本教材。2 复试准备首先,大家需要密切关注苏州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发布的复试通知。苏州大学研究生院一般会陆续发布初试成绩查询时间、复试线公布时间和复试的具体时间。从成绩出炉到正式复试一般相隔2个月,因此大家可以在初试成绩出来后准备复试。 复试通知一般会在复试开始前一周左右发布,通知会告诉大家复试的基本要求、具体要求、需携带的材料以及复试计分原则,这些都是复试之前必须了解的信息。比如去年通知当中给出的“同一专业学位的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复试分数线一致,各学科(专业)复试应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 (推免生除外)”,再结合复试名单总人数,就大概能算出最终录取的人数。2019年原本专硕计划招生47人,最终招生55人;学硕计划招生6人,最终招生8人。2020年计划专硕招生48人、学硕招生6人,但今年传媒学院出版专业和戏剧影视专业研究生全部停招,故今年扩招可能性很大。第二,苏大复试一般包括两个环节,即笔试和面试,共计450分(笔试150分+英语面试100分+专业课面试200分)。笔试按照往年的情况,都是考查一篇100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苏大新传的老师往往非常注重热点,如2019年复试考查的是流浪大师沈巍走红事件,而这个事件在复试一周之前已经非常火爆,故考生对热点务必要重视,笔试时间为3个小时,时间非常充裕。苏州大学连续好几年复试笔试都是根据材料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评论。不过由于今年初试卷子的变动很大,没有考察名词解释、简答等题型,复试笔试有可能也会更改形式,变为做卷子,因此建议大家做好两手准备:一是关注热点事件,练习长评论;二是保持对论述、简答、名解等题型的熟练度。面试环节包括英语面试和专业课面试,面试考官包括五位老师和一位记录员,主考官坐在最中间。每人面试时间为15分钟左右。根据2019年情况,英语面试难度较大,都是用英语考查一些专业课知识,如要求用英语介绍黄远生、邵飘萍等新闻史人物和一些如黄色新闻等一些国内外新闻史事件,还有媒介融合、自媒体、新媒体等等,几乎无所不包,这部分考生需要下足准备。此外,苏大传媒学院的老师非常喜欢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比较优秀的学生,虽然英语面试一共100分,但是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一定能够帮助考生在复试中取得非常好的成绩。英语面试主考官就是苏大传媒学院自己学院里的老师。专业课面试是考生在面前的桌子前抽取三张纸条,这三张纸条分别对应三道题,需要考生在短时间内立刻选定题目并做出回答,这部分考查的内容也非常广,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新闻传播学科素养以及良好的面试应对技巧。此外在专业课面试中,像类似于“谈谈你最近读过的一本书”,这种类型的面试题目几乎所有院校都会问到,因此建议考生寒假中可以多读一些书籍,如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费孝通《乡土中国》等等,当然还有一些社会学书籍也可以通读,苏大传媒学院的老师对具有社会学功底的考生是比较看重的,当然这些书不能仅仅准备在中文面试中,如本人参加2019年苏大新传复试中也被问到了用英语介绍一本著作,故考生需要将提前准备好的内容翻译成英语。另外关于面试要不要带个人简历问题,之前和我导在吃饭时聊过这事,简历做的再好,面试环节也不会加分的,甚至面试考官还会针对考生简历上的内容来提问,所以建议不要带简历。第三、关于宾馆住宿问题。由于复试需要进行三天左右(包括第三天的体检),所以大家要提前预定酒店。复试地点在独墅湖二期传媒学院文科综合楼,建议大家预定文星广场、文萃广场、鲜橙广场这三个地方的酒店,离学院比较近。我个人觉得文星广场离学院最近,步行大概在15-20分钟左右。3 附上我个人2019年苏大新传考研复试真题(一)笔试(150分)材料:关于沈巍成为“流浪大师”事件的一篇材料(2000字左右)题目: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新闻评论(要求观点鲜明、思想深刻)。(二)综合面试(300分)1、 英语面试(100分)(1)Can you talk about the influence of We-Media on people's lives?(自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Please talk ab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e-Media and New-Media.(谈谈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区别);(3)Talk about a book you read recently.(谈谈你最近读过的一本书)。2、专业面试(200分)(1)做一下自我介绍;(老师提问)(2)本科阶段有没有做过关于新闻传播的社会科学研究;(老师提问)(3)谈谈关于电视直播和网络直播的区别。(自己抽到的题目)此外,有些同学也被问到过这些问题:(1)你认为ins、推特、脸书这三种社交媒体哪一种与微信最为相像,为什么?(2)请说出你印象深刻的一则广告,并分析为什么会让你印象深刻。(3)谈谈你对互联网环境下媒介权力分化的认识。大家有任何问题,可在文后留言区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
本文内容来源:阅读补丁作者:尤敬东,笔名三月羊“阅读补丁”经尤敬东先生授权发布小年初度三月羊说话间,小年到。日历注明,今日北方小年。南北的分界其实并不清晰。气候上秦岭算是一界限,地理上难说,毫无疑问,黄河肯定是南北方界。但是,我把南北方分界习惯上划在淮河。淮河以北这样的冬天普遍供暖,徐州以南则无此待遇,一冻便僵。所谓的北方小年,大致上指淮河以北进入年关的日子。也就推迟二十四小时,明天,广袤的南方也进入年关,而祭灶的风俗,今明两日,并非泾渭分明。方近中午,外面响起了稀稀拉拉的鞭炮声,小年祭灶的过渡带并不十分清晰。进入小年,普天之下,民俗风行,送灶,祭祖,扫尘,打年货,热热闹闹迎接新年。而年过花甲的人,热闹往往是凑出来的。陆放翁在小年这天,感慨尤深,写诗道“老夫眼暗牙齿疏,七十未满六十余。故人欲尽谁与娱?独坐默诵小年书"。年轻时读之无甚感觉,今天再读,忽觉知音至矣。再看适逢小年生辰的南宋词人刘辰翁词《鹊桥仙 自寿》:轻风澹月,年年去路。谁识小年初度。桥边曾弄碧莲花,悄不记、人间今古。吹箫江上,沾衣微露。依约凌波曾步。寒机何意待人归,但寂历、小窗斜雨。好一句谁识小年初度!年年岁岁,好日子只在记忆当中留连!鲁迅先生面对小年,忧国忧民感慨万千,提笔即书《庚子送灶即事》:"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为送灶敬神,典当衣服换来供品,仅仅是一只鸡,胶牙糖,一炷香。家里已经没有值钱的物件可以典当了,所缺甚多,不仅仅差一只大祭品黄羊!由小年风俗,寄意先生对于艰难时事的悲悯之心。小年日,一甲三月羊,忽发思古之幽,乱弹!腊月二十三小年日作者简介:三月羊,原名尤敬东,男,扬州师院中文系毕业,苏大社会学结业研究生,高级讲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著有散文集《旧日的时光
苏州大学和上海大学都是211工程大学和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都位于经济发达的城市,综合实力雄厚,是考生的热门选择。那么这两所大学,应该如何选择呢?上海大学上海大学坐落于一线城市上海市,有宝山校区、延长校区、嘉定校区3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是上海市市属大学。上海大学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现有9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ESI综合排名位居国内高校45名。机械工程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上海大学第四次学科评估,上海大学有社会学、美术学等2个一级学科评估为A-;23个一级学科评估为B类,其中7个B+学科,11个B学科,5个B-学科;11个一级学科评估为C类。上海大学综合实力很强,上榜学科众多,体现出雄厚的学科实力和底蕴。上海大学的学风非常浓厚,本科生继续深造比例较高且逐年上升,2019届本科生升学率高达45.85%,其中国内升学的比例为20.87%,留学深造的比例为24.98%。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一线城市苏州市,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市重点支持的高校;也是近年进步最快的高校之一,在一些指标上已经有了赶超一些985院校的势头。现有天赐庄校区、独墅湖校区、阳澄湖校区、未来校区四大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4586亩。苏州大学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现有30个博士后流动站,2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5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ESI综合排名位居国内高校19名。苏州大学第四次学科评估,苏州大学有软件工程、设计学等2个一级学科评估为A-;25个一级学科评估为B类,其中12个一级学科评估为B+,5个一级学科评估为B,8个一级学科评估为B-;还有14个一级学科评估为C类。苏州大学学科全面,实力雄厚,底蕴深厚。苏州大学学风优良,学生深造率高。2019届本科毕业生中,有22.52%的学生国内升学,9.43%的学生出国出境留学;升学率合计31.95%。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具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包括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院院士,5位发达国家院士,29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8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众多高水平人才。在各种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上也是稳居国内高校前列,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稳居国内高校前20名。在杰青、优青、国家社科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苏州大学和上海大学都是实力比较雄厚的211大学,综合实力和师资力量上,苏州大学胜于上海大学。上海大学的地理位置和升学率胜于苏州大学。这两所高校,你会如何选择,你更看好哪所高校?
5月2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公布《关于下达2018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即将开展、国家双一流计划中期考核的背景下,本次调整受到关注。江苏共有27所高校的34个学位点被撤销,另有省内18所高校增设了22个学位点。记者梳理发现,在被撤销的学位点当中,除了南京工业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 南京医科大学特种医学两个是博士学位授权点外,其他均为硕士授权点,比如苏州大学的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学、水产养殖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情报学、政治学等。新增学位点中,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南京理工大学、淮海工学院新增公共管理等。在各高校撤销的学位点中,工程硕士最多,比如苏州大学工程硕士(工业设计工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硕士(兵器管理)、工程硕士(生物医学工程),南京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物流工程),江苏大学工程硕士(矿业工程)。“这些专业类别有所调整,原来的专业领域2020年将到期,不能招生。”南京某高校长期从事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刘老师表示,这部分学位点撤销,可能与国家研究生招生培养政策有关。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进行了调整,工程硕士从上世纪的40个领域调整为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8种专业学位类别。2020年后,按调整后的专业类别进行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改革后的专业学位类别更加体现社会需求导向。还有一部分学位点调整,主要是为了解决过去对研究生培养定位不清晰、盲目扩大招生的问题。如软件工程被撤销19个学位点。刘老师告诉记者,软件工程曾是热门专业,各高校匆忙上马,加之软件工程硕士招生为单独考试,难度较低,且一度不限名额,在短时间该学位点规模有了很大的增长,师资和资源却跟不上,导致其陷入培养和就业困境。今年撤销的专业,已招收的学生怎么办呢?江宁某高校的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小田告诉记者,他原本没有报考该校研究生,但被调剂录取了,临近入学才获知这个方向的社会学硕士点被取消了。记者就此咨询相关高校了解到,学位点撤销表示学校以后不能招收该方向的学生,但保留对已招收研究生的学位授予权,期满后完全撤销授权。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高校的学位点调整,是根据自身的规划主动作出的选择。这次调整中,苏州大学撤销6个学位点, “撤销学位点一般是由相关院系主动提出,大多是因为与学校学科发展整体规划不符。”苏大有关人士表示,有撤销就有增加,苏大今年新增口腔医学硕士的学位点,“一增一减”的背后,折射出苏大对于学科群的通盘规划。“动态调整,有助于高校根据自己的历史传统、培养定位、办学特色和发展方向,优化学科布局,发展有竞争力的学科体系。”“学位点动态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办学体制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阙明坤说,学位点“终身制”被打破后,学位点实现了“有上有下”,这是深化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体现,也是扩大和落实高校自主办学权、发挥高校办学主体地位的体现。现在对新增的学位点提出更高要求,以前难以达到标准、师资力量不足、特色不明显、水平不高的自然就要退出,新增发展态势良好的交叉学科、前沿学科,可以增加高校办学活力。记者注意到,省内18所高校增设的22个学位点中,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位点。“近年来,南京林业大学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出台一系列关于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意见。”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建华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的获批,将进一步优化学校的学科结构。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近三年来,我省高校的学位点持续动态调整,使得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更加符合江苏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与产业发展更加契合,同时也体现高校办学理念的转变,不再像过去片面“贪大求全”,而是更加理性地看待学校发展,着力于打造自身的学科特色和优势。记者 王拓 杨频萍
苏州大学和上海大学,两所发展速度较快,倍受关注的全国重点大学。苏州大学的上海大学的历史与定位。苏州大学,创办于1900年,时名东吴大学,中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中国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苏州大学是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国防科工局与江苏省共建高校。苏州大学校园上海大学,始源于1922年10月,1994年原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上海大学是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国防科工局和上海市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海大学校园从历史上看,苏州大学更悠久。从定位上说,苏州大学和上海大学定位都是一样的,属于同一层次的重点大学。苏州大学和上海大学的综合排位参考。(1)在软科2020年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中,苏州大学排名全国第38位,上海大学排名全国第45位。(2)在校友会202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苏州大学排名全国第29位,上海大学排名全国第65位。软科校友会苏州大学上海大学排行榜(3)在2020年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苏州大学排世界第388位,中国内地高校第21位。上海大学排世界第563位,内地高校第36位。(4)在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中,苏州大学排世界第501-600位,中国内地高校第18位。上海大学排世界第801-1000位,中国内地高校第43位。(5)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上海大学排世界第412位,中国内地高校第16位。世界大学排行榜上海大学和苏州大学录取分数线比较。综合排行榜,苏州大学领先上海大学一筹,但在录取分数排行榜中,上海大学领先一筹。(1)在华东师范大学推出的2013至2017中国大学录取分数排行榜中,上海大学排在全国第69位,苏州大学排在全国第80位。五年录取分数线排行榜(2)汇总上海大学和苏州大学在四川省,湖北省,浙江省三省的录取位次和最低分,可以看出,上海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要高一些。三省录取分数线排行榜上海大学和苏州大学的学科评估结果。(1)苏州大学学科评估结果。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苏州大学有两个A-学科(软件工程,设计学),有12个B+学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药学)。5个B学科。(图表源自大学生必备网)苏州大学学科评估结果(2)上海大学学科评估结果。上海大学有两个A-学科(社会学、美术学)。有7个B+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数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另有11个B-学科。上海大学学科评估结果从学科评估实力来看,苏州大学和上海大学的评估实力相近,差距并不大。苏州大学和上海大学的规模与实力。苏州大学,现有全日制学生49078人,其中研究生18073人。专任教师3241人,两院院士8人,29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奖者。开设有132个本科专业,拥有2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0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4个学科进入 ESI全球前1%,化学,材料科学进入前千分之一。苏州大学上海大学,现在全日制学生36900余人,其中研究生16464人。专任教师3155人,其中全职院士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奖者20人。学校开设有86个本科专业,拥有2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大学校园。两所大学各有优势,各有特点,整体排位苏州大学更高一些。
说起近些年崛起较快的院校,苏大和上大绝对当仁不让,两校分别是苏州和上海力捧的地方高校。总体上来说,两校开始的时候都合并了较多的专科院校,学科体系比较全,而后的发展中,两校都向着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前进。让我们先一起看看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两校的表现。第四轮学科评估上大与苏大对比上海大学和苏州大学都是综合性很强的高校,在学科设置上也有很大的相似性。两校都属于有钱去大力建设的高校,发展很快,对人才的吸引和挖掘力度都很大。从地域上来说,上海大学优势巨大。苏州大学虽然靠近上海,但毕竟不是上海的“嫡系高校”,同上海本地高校相比,不具备“留沪”优势。现在的上海大学是1983年由复旦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校、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上海市美术学校合并组建的,定名“上海大学”。1994年5月,上海大学与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成新的上海大学。现在的苏州大学是1952年由东吴大学文理学院(成立于20年代)、苏南文化教育学院(由民国时期的三所文化教育类高校合并而来)、江南大学(位于无锡)数理系三部分合并组建,在东吴大学原校址办学,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江苏师院更名为“苏州大学”。90年代,苏州大学又先后合并了蚕桑学校、丝绸学院(最早创办于上海)、苏州医学院(1912年创办于南通)等,综合实力开始水涨船高,工科和医科的充实让新的苏大更具全面性,在排行榜上的竞争力也得到加强。办学实力对比上海大学:截至2020年5月,上海大学有宝山校区(校本部)、延长校区、嘉定校区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设有30个学院、1个学部(筹)和1个校管系;开办91个本科专业;有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2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专任教师3173人;有研究生16581人,全日制本科生19989人,预科生55人,成人教育学生17305人;在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4532人,其中学历生1872人。双一流'建设学科:机械工程(自定)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钢铁冶金、机械电子工程、流体力学、社会学由于上大是上海市的“亲儿子”,备受重视,进步很快,值得报考。上海大学的影视方面专业是该校的一大特色,想要成名的影视类艺考生除了报考上海戏剧学院以外,上大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苏州大学:学校有天赐庄、独墅湖、阳澄湖、未来4个校区,占地面积4586亩,建筑面积159万余平方米;设有30个学院(部);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教职工5531人;有全日制本科生27615人、硕士研究生13160人、博士研究生1859人,留学生3271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国家级重点学科:纺织工程、内科学(血液病)、放射医学、外科学(骨外)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放射医学、内科学(血液病)两所高校相比,你更中意哪所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中,孙杨领衔傅园慧等半支国家游泳队的成员“强势碾压”各自所在项目的其他选手,对于大白杨来说拿金牌是必须的,这也没啥好说的。不过,有网友却不理解,认为孙杨等人为啥专门凑大学生的热闹,其实很多人只看到了这些巨星们的名头,却没注意到参赛的这些巨星们的另一个身份却是在校大学生……比如汪顺是上海交通大学在读生、傅园慧所在的天津医科大学为了不耽误傅爷的运动生涯的巅峰期甚至将其毕业年限延长至6年。而游泳国家队的“扛把子”孙杨的身份大家也都知道了,是苏州大学的体育研究生,所以说他们代表各自大学参战全国学生运动会也是一次促进大学生体育交流的好机会。大白杨在男子200米自由泳中以1分45秒56的成绩轻松夺冠后,更表示“从泳池的感觉来说,世锦赛和全运会要更好,像水的深度和水质,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够跟学生一起比赛,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15年孙杨被推荐至苏州大学读研时,外界曾有人质疑他们这些“特殊的体育特长生”只是做做样子,并不是真刀真枪地去学习,但据悉,苏大专门为孙杨成立了一个由5名教授组成的导师团并对其拟定了培养方案。按培养该计划,孙杨并不会因为是奥运冠军的身份而享受特殊照顾,他如果想要获得硕士学位和毕业证书的话,就必须要修满39个学分并完成自己的学位论文。而越发成熟的孙杨在入学之初就端正了自己的态度:“进了大学以后我就是普通的大学生,没有任何的光环,希望大家也把我当普通的同学来看待,大家可以很好的沟通和相处。希望有时间能到大学里来体验,跟大家住在一起,一起在餐厅啊学习生活。对我来说这种生活也是从小比较向往的。”去年的里约奥运年孙杨以中国体育一哥的身份疯狂吸金6900万,但这并不妨碍他努力学习,用更好的自己为祖国做出更多的贡献。但对于体育生来说上学特别是上文化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近奥运体操冠军邓琳琳在北京大学的成绩单就引发热议,她不仅没有不及格的学科,而且在擅长的健美操课程也拿到了95分,而且国际关系史(上)和(下)这两门必修课却只拿到60分刚过及格线,可见奥运冠军就读高校想毕业也得拼真本事!而对于此前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就意外沉沦的叶诗文,被保送至清华读研却亲承相当吃力,最终还是下决心努力游泳并在天津全运会中逐渐找回状态。孙杨作为中国游泳队的带头大哥,相信也会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争取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顺利毕业,或者今后还能看到他能像邓亚萍那样成为一名博士呢!
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百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1952年,南京大学水利系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水利系科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组建华东水利学院。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河海大学缘水而生、因水而为、顺水而长,其百年发展历程就是一部治水报国的奋斗史,现已经成为国家培养水利水电人才最重要的基地,直至今日成为世界上水利学科设置最齐全、综合实力雄厚的高校。水文水资源学院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国排名第一,可以说是河海大学在国内的一块牌子,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科研设备先进。这个专业每年招生人数都有100多人,但是推免比例高达70%,统招人数也就30人左右。河海本科学生基础好,专业知识掌握的更扎实,外校学生竞争30个名额。均分也是水文学院的最高,去年392分,今年366,19考研预计会上涨。城市水务和生态水利也属于水利工程的二级学科专业,属于国家重点学科群。这两个专业统招人数和17年一样,均分也比17年考研低,具体的收分大家参考表格。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原因相信大家也了解,今年的数学难,很多工科专业对比去年都有30分左右的下降。水利工程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这里招的是专硕,招生人数很多,而且推免比例较低,还是比较推荐报考的。18考研的均分要比17考研低50分。水利工程大概有20%的学生是非全,收分比较低。推荐报考。水利水电学院水利水电学院是河海的王牌学院。有好几个国家重点建设学科。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是河海考研难度最大的专业之一,推免比例超过50%,这两年统招人数在20人左右,18年比17年少了6人,均分332分。其实之前一直在和大家说19考研推荐大家参考17考研的数据。主要是很多专业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如果今年考研竞争很激烈了,那么明年的热度就会下降些。反之,今年竞争不激烈了,那么明年竞争就会激烈,这个小趋势还是很明显的。水工结构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推免比例超过60%。这个专业18考研竞争还是很激烈的,虽然分数也处在一个下降趋势,但是下降的幅度不大。工科类专业很多专业下降趋势都是30多分,而这个专业才下降十几分。当然,对于国家重点学科级别的专业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这个的专业课的难度不是很大,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拿到较高的分数。水利水电工程同样是国家重点学科,推免比例也在60%左右。河海的老师们觉得他们的学生在水利水电方面就是全国最强的。这个专业每年的统招人数都是15人左右,具体的招生人数大家参考表格的数据。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竞争听说非常恐怖,听河海这个专业的研究生说报录比也是超高的。从收分也能看出这一点,今年均分下降的不是很多。招生最多的专业是水利工程的专硕。这里大家要注意下,水利工程的专硕在三个学院里都有:分别是水文院、水利院、和港航院,三个学院的招生要求不一样,以后的研究方向也不一样,有这方面考虑的同学可以去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具体分析他们的差别,千万不要弄错了。这三个学院的招生人数都很多,但是考研难度最大的是水电院了,其次是水文院,最简单的是港航院,而且难度要小很多。水利方面,河海、清华、武大三足鼎立,并且各自认为自己最强。而实际上,由于河海的水利强势时间比较悠久,校友优势十分明显优势,河海水利行业的毕业生在行业内应该是最受照顾的,普通的公司还看不出来,但是水利行业的顶尖公司的领导阶层基本上都是由河海控制。清华、武大虽然说排名不如河海,但学校综合性强,而且学校buff影响大所以清华和武大的水利专业课较河海而言会更难,考研的竞争也比河海大。但河海的也不是那么好考,如果你真能考上河海和“水”沾边的研究生专业,还是很厉害的,毕竟分数线摆在那。土木交通学院河海大学的土木,尤其是岩土工程(水利,水文,岩土,港航是河海四大王牌专业)还是很好的,排名在全国10名之内。岩土专业虽然很好,但是这个专业找工作倒不是很好找。据研研了解,岩土专业还是读到博士比较好,出来进设计院研究所什么的轻轻松松而且薪资不菲。当然这是后话,前提是你要能考上。河海的岩土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河海的王牌,绝对是不好考。今年统招人数39人,复试线360分,均分接近380分,对于18考研的这个数学的难度来说是很大的。所以考这个专业的同学还是需要具备相当强的实力才可以。其他土木工程类的专业还有3个,专业代码0814开头。统招人数和去年差不多,略微有点增加,但是统招人数都不多。土木类的专业收分还是很高的,无论是17考研还是18考研考河海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同学要认真准备。建筑与土木工程是专硕,招生人数挺多,但是推免人数也很多,统招人数一般在80人左右。其中就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专业招了很多的非全,今年这里面非全招生人数有20多人,对于那些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来说,倒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而且难度不是很大,推荐报考。交通运输工程的学硕有两个专业,分别是道路和铁路还有交通运输规划。这两个专业招生人数都是个位数,而且收分都很高,建议有一定实力的同学考虑。交通运输工程类的专业还是比较热门的。能源与电气学院河海的电气发展很不平衡,综合起来就是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很强,而该专业在河海的竞争程度,更是相当激烈,推免占比较大,超过60%,这几年统招人数都是20多人,从收分上看比较正常的,正常难度,相比东南和南航还是简单点的。相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河海的其他的几个电力专业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这几个二级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压电点与绝缘等相对较弱,导致一级学科电气工程整体较弱。强势二级学科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上,每年这个方向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去了国网公司旗下的各省市供电公司,一级学科电气工程在全国排名并不高,由于强电专业的带动作用,其他电气专业学生还是希望进国网这样的国企,也有进南瑞的,总之就业没有电气工程好,所以报考人数较少,复试分数也较低。之前有同学问我河海的机械怎么样,我诚实的告诉大家,河海虽然是工科院校,但是机械真心不强,机械比较好的可以去南航,南理工,江苏地区名列前茅,军工品质值得信赖。河海有一个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不是很多,但是今年竞争还是很激烈的。这点大家也需要注意,因为一直都提到这个问题,很多同学在选择院校专业的时候都比较片面,没有多参考几年的数据,除了传统的热门专业,很多专业往往都是今年竞争激烈明年没人报,今年没人报的专业,明年竞争激烈。能源与电力学院的三个专硕也挺好,电气工程竞争比较激烈,但是招很多非全。控制和动力这两个专业没有推免,竞争也不是很大,还有非全的可以尝试。如果你的动机是因为本科专业有什么限制,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平台的话,建议读一个专业硕士,增加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当然科研上的建树对找工作也是很好的,但是我个人觉得还是做一点与实际结合比较紧密的项目,毕业后可以很快融入到工作岗位中去。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的专业还是蛮多的,这些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要考数学,去年做院校分析的时候最后悔的一件事情就是没有把这个学院放进来,结果询问这个专业的同学超多。其实河海大学的社会学0302和公共管理1204都是很好的,全国能排10几位,省内排名第二。人文社科类的专业考研的趋势就是稳中有升,各个专业的复试线和均分都处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但是由于近些年社会竞争的激烈,本科生就业已经不具备优势,导致考研人数居高不下,所以无论是报录比还是分数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这点也可以从数据中反映出来,像政治学和社会学18年的均分都比17年高,分别是389分和375分。高等教育学均分更是增长了接近40分,而心理学和新闻传播专业虽然均分比去年低,但是主要是招生人数太少,新闻传播今年虽然统招5人,但是其中还包括退役大学计划,支教团计划还有单独考试的,实际才招了俩。19考研的话先看看今年暑假推免了几个人,如果统招超过10个人还是可以考虑下的,如果还是五六个就选其他学校吧。心理学的专业就是看分数,分数高就录取,19考研推荐分数要340分。管理类的三个专业倒是比较稳定的复试线都是380分,招生人数也没有什么变化,均分和去年比变化也不大。19考研继续参考这两年的情况。法/外语学院法学院的专业都是法学的学硕,又称为法学硕士。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是区分开的。法学硕士的专业无论是法本还是非法本都可以考,但是非法本考研难度会很大。法律硕士是专硕,分为法律法学和非法学,法学只能法本考,非法学是指不是法本的同学也可以考。法学院有五个法学的学硕,讲实话河海的法学专业虽然省内排前五,但是除了前三的南大、南师大和苏大好点以外,其他学校都很一般,纯粹看学校名气。考法学的同学需要好好考虑下毕竟像东大、南理工、河海这些法学专业收分均分都要350多分,360多分的,性价比其实不是很高。外语学院的专业有两个,外国语言文学和翻译硕士,也是热门专业,虽然不是很出名但是毕竟也是211,和南理工,江南大学差不多。怎么选择看大家对学校的喜爱和以后职业的规划。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此之前,我是从来没有想到想报名马克思专业的同学居然这么多,因为这个和哲学一样实在是冷门到不行的专业,以后的就业面十分窄。河海的这些专业招生人数不是很多,数据给大家列出来了,大家可以自己去参考。虽然不是就业的热门专业但是这些专业的分数还是蛮高的。上面介绍了河海的大部分强势专业和咨询较多的专业,河海的强势专业还有很多,比如说河海的第一大院商学院,在江苏是数二数三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但是咨询的同学不是很多,所以就没有放上来。还有港航专业,也是河海的四大王牌专业之一,专业实力很强。河海的环境学院也是很好的,环境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还有其他一些热门专业,比如计算机类、电子通信类等等,这些专业咨询的同学不多,一对一咨询少,可以节省我的时间,哈哈。个别同学有问题,也可以在底部留言问我。河海大学优势学科专业竞争压力比较大,尤其是涉及到水利方向的专业,还有如土木/经济/电气/管理等专业报考人数居多,考生以江苏省内工科专业考生及周边省市考生,整体难度体现在专业课上,希望报考河海的同学认真对待专业课。河海的各个专业也提供高分学姐学长专业课一对一的辅导和专业课真题笔记等资料出售,感觉专业课备考存在问题或者想考120+以上的分数的同学可以找研研了解哦。总结:河海大学整体竞争水平一般,总体报录比在6:1左右。因为水利水电的特色和工作环境较为艰苦,许多考生顾及到这一点上,报考河海大学主要在其优势学科上,推免比例较高的专业,但就业状况好,因此吸引一批同学报考,普通院校考生可以考虑河海大学品牌效应。
胡师姐:北大新传院研究生/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7年/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关若飞:胡师姐新传考研班优秀毕业生,本科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社会学专业,成绩优越,2019考研成功上岸北大新闻学专业!若飞绝对是个妥妥的美女学霸!今天她带来了一份超详细经验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写在前面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好!当你打开并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首先想表达四点:第一,你很有勇气,考研不是一条轻松的道路,甚至是一片汪洋大海,接下来的这一年你可能一直在这片海里游啊游,当然,最终能上岸是最好的结果,但大多数情况是上不了;其次,你也很优秀,毕业之际,你本有众多选择,但是你选择了考研全国TOP2,说明你有一颗肯努力进取、不愿服输的心,加油!再次,我希望你能坚持下去,倒不是说非要一条路走到终点,而是希望你能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是不是在follow my heart,一定要遵循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希望你能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我的这篇经验帖,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但肯定也有一些地方你需要再结合自身情况,最终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方式。我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就一直在想等我考上了一定要写一篇超级无敌极其详细的经验帖以回馈后来的学弟学妹们!因为北大新闻学的经验帖真的太少了,主要是每年北大新闻学招的学生就非常少,网上能搜到的经验帖就只有那么三四篇,所以我一定要写一篇经验帖把我复习过程的备考经验以及产生的困惑都告诉大家!现在终于有机会了哈哈。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吧,这篇推送主要分为以下七个板块:个人情况初试成绩是政治72,英语77,新闻史论111,新闻实务113,总分373,排名第一,三人进复试,只录两人。我本科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2015级社会学专业,嗯,我是跨考新闻学,本科唯一修过跟新闻相关的就是,新闻摄影。(因为对摄影还比较感兴趣),其他就没怎么系统地接触过新闻学了。然后英语水平,四六级分别是524、513,高考英语133,英语基础知识还算可以,但是大学后英语水平就……嗯,大家都懂的…..然后科研经历,有一个北京市级的大创,负责人,也参加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项目,其他的实践经历就算不上科研啦。政治复习政治我只考了72分,其中客观题得分42分,主观题30分,单选我没错,错了4道多选。我是从8月初开始复习政治的,从精讲精练开始看起,对了,政治我全程只跟了肖老师,买了他全套的资料,没有看网课,一点视频都没有看,因为我觉得看视频很浪费时间,而且我个人的习惯是,学习的时候不使用电子设备,所以学习政治我就全程看得纸质资料。8月初开始看精讲精练,当时看得非常慢,因为第一章是马原部分,第一章花了我一个月的时间,当然那个时候,我对政治的要求也没有太紧,就轻轻松松地看书,做题,看一节书,做一节题。但是我对做题的结果还是比较看重的,我很仔细地分析这道题我为什么错了,为什么要选那个选项,而且会跟我的好朋友讨论,为什么选那个选项之类的,所以我认为这个学习习惯对我政治选择题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后到9月份就加快进度了,我当时列了一个计划,10月中旬要把1000题过一遍,11月中旬过完第二遍。所以政治1000题我做了两遍,从头做到尾的那种,我当时是用了几张纸,记录下我的答案,没有直接在1000题上写答案。这是我做1000题时做的记录,其实现在看着有点可怕,密密麻麻的,但是等你到了9月份,每天完成一部分,就会发现其实做政治最简单了。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对政治答案,因为政治不需要太思考鸭,而且能给你及时的反馈,假如你全对,你就会很开心,做错了,也只能说明你及时找到了自己还不会的知识点。反正我记得当时,我只有在刚开始做马原部分比较头疼,后来做题就比较愉快了。还有真题,我觉得一定要做够5年真题,至少5年,因为啥呢,因为只有通过做真题,你才能深刻地感受到真题的风格,因为真题和肖老师的1000题、肖四肖八的风格是不一样的,真的有很大的差别,真题更灵活一些。而1000题是为了巩固你的政治基础的,所以假如你不做真题的话,很有可能到考场上,你就会“蒙”。今年的政治考试题,单选多选,有很多坑,但是我很多都蒙对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能蒙对,可能就是1000题做的比较扎实,然后真题也有做过吧。到12月份肖四出来后,就开始背肖四了,肖四我背得超级无敌熟,但是最后在考场上,好像只有两三道原题,但是不要怕,因为政治的得分从来都不是靠主观题的。主观题的分值,就北京地区而言,大部分人都是在25到30之间,大家主观题的得分相差不大,只要你字写得好看一些,有一些要点答出来了,就能得一个还不错的分数。想要在政治上拉开差距,就得多研究选择题,把选择题做好,一般选择题40分(选择题满分50)以上,总分才有可能上70。最后再强调一下,到后期一定要提前两周结束专业课的背诵,因为后两周的时间你要留给政治,政治的肖八我没有背,我自我感觉影响不大,后两周就一直背肖四就行了,背到滚瓜烂熟。因为及时在考场上没有出现太多原题,你至少可以有话说,不然政治的语言,你到考场上临时编,那个紧张的状态下你可能真的编不出来。我后两周每天早上9点到11点半以及晚上20点以后都是留给政治的,甚至最后一个月夜里从图书馆出来后,走到我们学校一个假山旁边,那边有路灯,在那边背半个小时再回宿舍。我突然想起来冬天的时候,有一次夜里特别冷,我从图书馆出来来假山这边背书,然后偶遇下面这个场景。我佛了,单身狗 当时内心一万点暴击啊,于是我识趣地迅速结束当天的背诵任务,溜回宿舍拥抱我的暖气。好像扯远了哈哈哈。然后现在这个阶段,大家完全不用担心政治哈,即使你高中是理科的,但是不影响,我室友高中就是理科的,但是他依然是8/9月份以后才看的政治。但是这个阶段可以把全套的钱先付了,我这真的不是打广告,尬,哈哈,是因为,我去年是预售的时候,就付钱了,然后有的朋友是最后书出了以后才买,但那个时候价钱好像就变贵了,早买是划算一点的。当然要拿这个钱做投资的大佬除外。英语部分英语一我考了77分,不是很高,但是也不至于拖后腿,我查了一下,我的小题分,客观题我得了51分,翻译7分,大小作文分别是13.5,5.5分。单词:我是从去年3月7号起,就一直在背了,中间回家两次,在家没有学习,但是在学校的时候基本上没有断过。我买的新东方的乱序版绿皮书,我上面也说了,我学习的时候一般不喜欢用手机电脑啊之类的,所以如果你跟我一样,我建议你还是买一本纸质版的单词书,新东方也好,恋练有词也OK,总之,踏踏实实地把单词过几遍,基本上考研英语的问题就不太大了。我从3月7号开始,全身心地投入考研,到暑假前,我英语单词应该已经背了两遍了,第一遍花了一个半月左右,然后暑假的时候,跟我的好朋友一起学习,又过了一遍单词,总之从3月份到12月份考研结束,我把那本厚厚的绿皮书一共过了7遍左右。单词怎么背呢?我是一天一个list,早、中、晚、睡前,一天大概背3到4遍。早上起来7点15左右到图书馆门口背,中间再去吃个早餐,然后等到8点图书馆开门,再用8点到9点这一小时,把昨天学过的单词以及今天需要新记忆的单词都过一遍,中午是12点吃完饭后到午休前,这段时间背,晚是17点半吃完晚饭到18点半这段时间,然后睡前那一遍,非常重要,我每次夜里回到宿舍简单洗漱一下后,就会拿起单词书在走廊里背背背,你也可以在宿舍背,我只是因为在宿舍静不下心,所以就出去背啦。到冬天的时候就早早上床,拉上床帘,举着小台灯在被窝里背,然后背着背着就有点困了,背完当天要求的任务后就睡觉。我感觉我睡前背的单词,第二天就会记得很牢,总之这样一天下来背四遍,你肯定能记得差不多了。检验的话,新东方绿皮书,每页的最下面有纯单词,就可以不看上面的意思,只看下面纯单词,然后回忆它有哪些意思,看自己都会不会。不必要每种意思都记,但是常见的,前几个意思肯定要记。阅读:我大三下课比较少,一周内七天有六天可以从早到晚全身心地准备考研,所以我就早早地开始练阅读啦,我当时看了很多经验贴都说,英语只需要多做真题就行了,不需要做模拟题,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我不是这样干的。我自己是,3月份到暑假前一直在做张剑2017年9月份出的模拟题提高版,一天一篇,认认真真地做题。我3月份到6月底一直在做张剑的英语模拟题,大概做了80篇左右,每一篇做完我都会认真地拿起牛津词典(我可爱的室友的,现在已经被我翻坏了哈哈),把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全部都查出来,在模拟题上用红笔把意思写下来,然后再另用一个记单词的本子,把这个单词的常用意思抄下来,后期可以拿这个本子背,加上后来暑假做的真题里不认识的单词,我写满了两个单词本。3月到6月,这个时间段,英语的学习应该把重心放在记单词上,早中晚睡前,四个点,要养成习惯,到点了就会想起要背单词了。然后这个阶段阅读,刚开始的时候,你肯定错误率超高,一篇错3,4个,甚至全错,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真的,我大概做到了第23篇,才做到一篇全对的,(当然,据说,张剑的模拟题要比真题难,我自己也感觉到了。)阅读的每一个选项都要弄懂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选这个而不选那个,即使你幸运地蒙对了,依然需要再仔细地看一下答案解析,因为你不可能次次都蒙对,而且做题的目的,不就是训练你答题的能力吗?所以,一定要把自己做过的每一道题弄懂,这是我个人的学习习惯,我不太喜欢刷题,英语我只做了张剑模拟题,97年到18年的真题,真题做了两遍,其他啥资料也没买。作文,我认为也挺重要的。我用的是一位师哥送我的18年考研王江涛作文。我是从10月中旬可以练作文的,每周背三篇,写两篇,我建议还是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吧,因为考试的时候大小作文的时间一般要控制在50分钟以内,所以练习的时候最好也控制时间。刚开始写,肯定是写不通畅的,而且可能写不完,但是一定要坚持下去,我没有背过模板,但是我背参考范文,第一天背,第二天默写,两天搞定一篇范文,然后每周写一篇作文,写得时候尽量用到背过的范文里的句型、单词,只有这样多背多练,在考场上才不会太匆忙。我在考场上,大小作文差不多刚好50分钟,不慌不忙,字写得还算工整,作文的得分也还OK。作文11月再看来得及,所以从7月份到10月份,建议还是把重心放在阅读上。对了,我当时练作文的时候,是麻烦了一位高中的英语老师,每次我写完作文都会拍给老师看看,让老师帮忙纠正你的语法错误,以及哪些表达可以运用地更地道。所以特别感谢我高中的英语老师,嘿嘿,感恩!专业课北大新闻学的专业课分为新闻史论和新闻实务,史论部分以中外新闻史为主,每年中外新闻史都要考察近一半的分值甚至以上,所以一定要把新闻史的内容学好学精。先列一下专业课需要看的核心教材吧。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这本教材是北大新闻学的必读书,里面记载的从古代到清末、民国、建国后等各个阶段的新闻史,记载翔实,因此字数也非常多,第一次看的话,大概需要看两周。但是第一遍看下来,你可能分不清那些报人、报纸,这很正常,我大概到7/8月份才渐渐能分得清,因为一本新闻史里出现的报人、报纸、事件等等都太多了,而且看似找不到重点,但是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小技巧,就是一般单独成段地介绍一个报人,就需要记一下了。方老师这本书我看了三遍,4月份看了一次,8月份看了一次,9月份又看了一次。陈昌凤《中国新闻传播史——以媒介社会学视角》,陈昌凤老师之前是北大新闻学院的老师,后来调到清华任老师了,但是这本书仍然是需要看的,我个人觉得它比方老师写的那本,优点是有侧重,脉络比较清晰,这两本书结合起来看,大致就能对中新史的框架和内容有一个了解了。这本书我大概看了两遍。前期看了一次,暑假又看了一次。我暑假整理的电子版笔记,中新史部分,主要就是结合这两本教材整理的,整理笔记的时候,我用了两种方法,一是按照16年考上的一位学姐的方法,分了六大类:报人、报纸、新闻事件、新闻思想、新闻立法、新闻改革,这样整理起来很适合后期拿来直接背。第二种方法是,按照17年考上的一位师哥的方法,按照教材的框架,自己再整理一个框架式的笔记,可以按照简答题的形式,下面分点写出来。这两类笔记整理好了之后,基本上对中新史的内容和框架有了比较清晰的掌握了。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程曼丽老师是北大新闻系的老师,写得外新史也非常好,字数不是很多,看完之后会对外新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这本书有一个侧重点,就是对苏联新闻史的介绍有点多,而西方一些重要国家的新闻史就相对少了一些,因为我个人觉得需要结合陈力丹老师的《世界新闻传播史》这本教材来看。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还说什么呢,这本书是必看的,尤其是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说,这本书是根据陈老师的课堂讲稿整理而成的,因此当你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就像是在坐在人大教室里听陈老师上课,陈老师的语言很幽默而且切中要害,看完后你会对新闻学有个基本的了解。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这本书主要还是将新闻理论,最好也看一下,但是这本书我好像只看了一遍。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这本书是介绍新闻传播法的,看得时候不需要深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就行,比如要知道记者或者媒体机构不能侵犯受众什么权利等。这本教材我只看了一遍,第二遍是挑重点看的,也没有系统地做这本书的笔记。然后就是新闻实务方面的教材了,因为北大的新闻学不会考评论、写作、策划之类,但是会考一些学界、业界关注的新闻学前沿,因此我认为这一部分,需要多看论文,跨考的同学,如果想看教材的话,就采写编评各看一本教材吧,大致看看就行,不需要做笔记,看一遍就行了,重心应该放在看论文方面。以上是我认为需要看的教材,这些是必看的,当然我自己在备考的过程中,也看了一些其他的教材,比如新闻史我大概还看了两本,我记得有一个武大老师写的,还有一个李磊老师写的外国新闻传播史,我认为读起来特别有意思,新闻史的教材大同小异,最主要的还是看以上我介绍的那三本。我还看了李良荣老师的《新闻学概论》、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等,《传播学教程》我看了两遍,后期也背了一些传播学的知识,我觉得还是有用处的,至少你答题的时候,假如用了一些传播学的理论,会很有说服力。对了,提醒大家一个事情,就是北大新闻学和传播学是分得比较开的,考新闻学的话,基本上不用看传播学的书,考传播学也基本上不需要看新闻学的书,但是往年有考过一两道传播学的知识,所以我建议还是看一本传播学教程,有个大致的印象,虽然最近三年都没有考过传播学的内容了,但是最好还是看一下。全年以及全天的时间安排去年一年我的学习节奏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3月份到6月份,这个阶段主要是过基础教材,保持着一周一本的样子,刚开始看会比较慢,但是慢慢地你的储备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看书就自然快很多。这个时候,我在学校图书馆学习,最开始是在图书馆二楼,后来又去四楼五楼……因为我有一个特别烦躁的毛病就是,学习的时候不太喜欢旁边电脑鼠标声,我当时特别抑郁,其实鼠标声也不是很大,但是我每次听到就是静不下心来,老在想他怎么老在点,看书不好吗?戴耳塞吧,又不太习惯,所以就试图找那种附近没有插头的地方学习。如果学弟学妹们有和我的情况相似的,没有最好,但是如果有的话,我特别想告诉你,你不是唯一一个有那种感觉的,别怕,只要找一个附近没有插头的地方就好。(我当时真的特别自责,以前大一大二学习的时候,完全无视鼠标声,但是就是考研过程中,突然有一天就听到了,然后摆脱不了)这个阶段,我每周四休息,因为周四有课,所以就趁机安慰自己要利用这一天休息,可以躺在床上看电影,可以啥也不干就闭着眼睛,更可以出门大餐一顿。我考研后期,没半个月都要一个人出去吃一顿海底捞,哈哈哈,海底捞的服务特别好,然后吃了一顿后,心情就会变好很多哈哈哈。然后这个阶段,我的作息如下:第二阶段是7月到8月,这个阶段由于我们学校图书馆因装修闭馆了,我又不太想去自习室,就和一位苏大的高中同学相约在上财图书馆,也就是我另外一个高中同学那学习。我和苏大的高中同学考研,上财的那位不考,于是我俩就基本一起学习了。这个阶段,我主要是主攻英语真题的阅读部分加做专业课笔记,这个阶段我的作息时间是:这个阶段我过得应该算是比较充实的吧,每周学6天,每周六晚上上财的那个同学带我俩出去吃大餐,周日早上睡懒觉,下午再去图书馆学习。真的要非常感谢这两位朋友,陪伴我度过了一个不那么难熬甚至有点愉快的暑期。第三个阶段是,九月份开学以后,这个时候我重新回到我们学校图书馆,来到了7层,7层真心是一个考研专用的楼层,每天在7层学习的同学80%都是考研的,因而每天跟他们一起学习,虽然互不认识,但是至少从心里面会觉得有人在跟你一起战斗,没那么孤单了。我特别庆幸后期这段时间来到7层,因为认识了几位同为考研的好朋友,我们有时候水果买多了就会给对方送点,早上看到谁的位子在空着,也会疑惑咦今天这个同学咋还没来啊?总之,很多时候让我有一种高三自习课的感觉。然后还有一些看着眼熟,碰面会打招呼的同学。我其实特别想问问他们叫什么名字,考哪个学校,但是话到嘴边却始终开不了口。这段时间的作息时间是:9月份以后,我就搬到新宿舍了,新宿舍里的同学是我大二时体育课上认识的朋友,后来听说他们宿舍有空床位,而且比较安静,就搬过来了。嗯,新宿舍真的非常好,我有两个同要考研的室友,还有一位在实习,早出晚归,回来后也会安安静静地戴耳机看剧,我能考上北大,绝对也离不开这样一个有学习氛围的宿舍!每天早上我们三个轮流起床,根本不用担心会起不来,因为其他人都那么早早地就起了,你怎么好意思再赖床呢?然后晚上回到宿舍,我也很愿意跟他们交流,探讨学习问题之余也愿意跟他们互侃。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了,这个阶段我学习的重点是专业课和政治,专业课9月份以后我基本上很少看教材了,因为前期你已经把基础知识打牢了,这个阶段你需要多补充一些新闻学前沿,学界、业界关注的内容。所以我选择了看学院老师论文和期刊。北大新传院新闻系的老师不多,老师们发表的论文也不是很多,在知网上应该都能搜到,主要关注程曼丽老师、王维佳老师、吕艺老师、陆绍阳老师等,以及像胡泳老师、谢新洲老师等虽然不是新闻系的,但是最好也关注一下。当然,还要关注其他高校的比较知名的一些老师,如陈力丹老师、彭兰老师、喻国明老师、张志安老师、胡翼青老师等等,把这些老师近两年发表的论文都看一遍,主要学习他们的新观点以及他们是如何论述某个观点的。由于我们学校二层摆放了许多新传类的期刊,所以我从9月份以后到考前两周就一直在看期刊,看期刊的目的是除了了解学界、业界目前关注的点以外,还是要学习老师们是如何论述某个观点的。我看了好几种期刊吧,觉得最有用的应该是以下几种:《新闻与写作》,首推这本期刊,我几乎看完了从2017年12月到2018年11月的每一期每一篇论文,为啥呢?因为我发现《新闻与写作》里发表的论文,质量都挺高的,而且语言很适合答题,自己需要做的就是把论文里观点整理整理,变成自己的语言。《新闻记者》,这本也很好,我也几乎每期都看了。《新闻战线》,这本是人民日报社主编的,里面的论文的语言不是很学术化,但是通过看这个你能知道业界最近在关注什么。《青年记者》这本也不错,可以看看。《国际新闻界》我觉得这本质量是非常非常高的,但是里面发表的论文研究的对象有点高深,而且多是实证研究,不太适合答题,所以我看的就少。《新闻大学》复旦主编的,可以看下。《新闻与传播》这本也不错,但是里面论文每篇都很长很长,我觉得看起来比较费劲。总之,第三个阶段,我的专业课主要就是看期刊,整理专题,以及背诵之前整理的笔记。这个阶段也要注重政治了,政治就是踏踏实实地看精讲精练,做1000题,过两遍以上我觉得就差不多OK了。然后做真题找找感觉。主观题的内容可以交给后两个月,背那个背诵版小册子以及肖四。一些碎碎念(1)选学校和选专业的时候,我建议,我个人的建议哈,一定要选择与自己兴趣最接近的,为啥呢,因为假如你选的并非是你想去的学校想学的内容,那么你到后期肯定会不断地怀疑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选择自己最想选择的。当然很多同学也有自己的考虑,这都是要结合自身情况具体分析的,但是就我而言,我选的学校和专业就是我最想去的,我从大二的时候就坚定以后考研究生一定要考北大新闻学,当时我已经意识到北大新闻学招的人,当时每年招3个,但是我这一年,学硕缩招,只招2个。我有过否定自己,但是更多时候还是庆幸自己没有因难屈就。事实也是这样,只要你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想做成一件事情,并且有为之很用心很用心,最终的结果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所以,加油鸭!!(2)考研的过程中,失眠是在所难免的,因为你选择了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再乐观的人也会在睡前不由自主地思考,想得越多,就越不容易入睡。我3月份到6月份期间,经常夜里失眠,其实宿舍很安静,但是我就是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有时候失眠到夜里2、3点,我记得有一次我非常焦虑,甚至一夜未睡,当时我实在很难受,就给好朋友编辑了一条消息,讲一讲我最近的感受,发出去的那一瞬间我就感觉舒坦多了,因为至少有一个人知道你的心事,并且会用他的方式安慰你。我觉得挺好。所以,假如在考研过程中,负能量积攒太多,就多跟好朋友聊聊天吧,也可以跟家人聊聊,真的,聊完天,你会觉得舒服很多。(3)很多学弟学妹们都在纠结什么时候准备考研比较合适,担心自己准备过早或过晚,现在我来说一下我的观点,我认为最好还是尽早准备吧,因为往后每年考研的竞争程度只会越来越大,你准备得不充分的话,是很容易就成为“天选之灰”的,但是也不易过早,一般大三下期开始准备就OK,暑假之前必须要全身心地投入考研之中。当然到后期你肯定会有几个情绪的爆发点,这是很正常的,真的,你要相信每个考上的师哥师姐都是那样经历过来的,他们也会焦虑,也会感到孤单,甚至有考研前一天不想去考的,这些都太正常不过了,就比如我,10月份有一次心态崩了,早上还背着书包去图书馆,但是到了之后,怎么也看不进去书,就买了当天中午回家的车票,但是只在家待了两个白天,第二天夜里就坐车回北京了。所以说,心态崩真的是很正常的事,不用把自己搞得很疲惫,只有劳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率。致谢“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每次我心情低落想要放弃的时候,都会戴上耳机听听这首歌,然后不断地反问自己到底要不要考北大?如果还要考的话,我是不是已经拼尽全力了?如果没有,那么还有什么借口言人间不值得?《约翰·克里斯朵夫》里有句话对我准备考研的过程影响很大,“大多数人的青春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死了,往后的几十年重复着自己做的事情,重复着所思所想”。真的是这样,人的这一生一定要为自己活一次,而于我而言,去北大读书就是我青春时代里一直想做的事情,所以我必定要竭尽所能。从18年3月7日我全身心地投入考研开始,到19年3月26日得知已被北大拟录取,这一年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辛酸与寂寞了,这一年我放弃了很多事情,每天从清晨到夜晚,从宿舍到图书馆,几乎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关注其他事情,但是我也很庆幸身边还有一群默默陪伴着我的人,在我最漆黑无助的时光里,给我打气,为我加油,让我有动力能坚持到最后。我还记得出成绩前的那两天,我的高中死党们怕我极度焦虑,就带着我一起出去溜达,转移注意力,陪我度过那段最难熬的日子。真的要非常感谢我的妈妈,我的大舅,他们作为我的亲人,一直信任我,支持我。感谢我大学的老师同学,感谢我的室友们,感谢高中的死党,感谢我的“葬爱家族”,感谢17年考上北大新闻学的丁师兄在我考研过程中对我的耐心指导,感谢所有支持过我、鼓励过我的亲友们!~真的,你们对我的帮助,我都一一记在心里了。真诚地祝福大家都能有一个光明美好的锦绣前程。大家有任何问题,可在文后留言区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