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院校怎么选?这几个超难度211难过985!考研党请慎重若羽之旋

考研院校怎么选?这几个超难度211难过985!考研党请慎重

考研首先要做的也是很重要的事就是选择院校,不少同学都觉得既然考研那就要选择985或者211,在大多数考研同学的心中,考研院校选择难度排序大概是:34所自主命题高校>普通985>211,不少同学认为清北复太难考,我选个211就可以了,然而不要觉得所有的211都好考,有些院校难度超过985,报考人数还很多,竞争激烈,下面辽小都就来举例几所这样的院校,大家谨慎报考~1、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常年全国报考人数第一,常年报名人数平均3万+,但从数据就能够看得出竞争何等残忍!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实际的录取分数线就要看院校,比如苏大法学院的分数线堪比中国政法,以法律硕士为例,法学和非法学一共招大概150个,然而有3600多人报名,报考人数实在太太太太多了。苏州大学如此受欢迎也有地域问题,苏大地处苏州发达城市,又是211,还是十大最美校园之一,听起来性价比极高,是不少同学青睐的对象。2、上海大学上海大学是连续三年报考人数全国第二的院校,看来仅次于苏州大学呀!由于报考人数过多,某些热门专业录取分数线堪比复旦、交大,激烈的竞争不得不一再提高录取分数线,比如上海大学2018年统考报考人数22204人,总报考人数超过两万。2018年最终录取4389人,其中统考生3264人,推免生1125人,怎一个惨字了得!北上广不仅是工作的首选地,也是考研大军热衷的城市,上海大学位于我国经济发展前沿的上海,又是211高校,专业质量好,就业率高,吸引考生蜂拥而至,热度丝毫不减。3、暨南大学暨南大学2019年报考的硕士研究生总人数为23478人,相比于2018年的18368人,增加5110人,同比增长27.8%。2019年报考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1055人,相比于2018年的7457人,增加3598人,增幅达48.2%;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503人,相比于2018年的1881人,增加622人,增幅达33%。但从数据来看,真的是在逐年增加呀!自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以来,学校研究生教育培养条件、培养能力、培养质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都取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学校研究生教育综合实力提升,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也吸引了更多考生报考暨大。4、郑州大学河南作为考试大省,考研这方面也是竞争激烈呀!2018考研郑州大学报考研究生人数24544人、2019考研郑州大学报考研究生人数29958人、2020考研,突破3万人,接下来的考试报考人数可想而知……郑州大学作为河南唯一的211高校,双一流高校,抢手是必须的!有很多河南的同学想要留在省内攻读研究生,郑大就是他们的首选,报考郑大的河南本省考生多,就意味着学霸扎堆,分数自然不会低。看完了以上几个难考的211院校,辽小都不禁感叹,考研不易且考且珍惜呀!院校的选择要从自身的地域和条件衡量,慎重选择,报考院校也是影响上岸与否的关键因素!

常卒乎鄙

没脚只有三根手指,他研究生毕业成了一名律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江苏淮安男子李成松出生时就四肢高度残疾,几乎无手、无脚。上小学差点没人要,先后三次参加高考,均超本一录取分数线数十分,但都因身体残疾没有高校愿意录取。2002年,扬子晚报一篇报道引起盐城工学院领导重视,李成松终于进入大学校园,其实,那一年他已自学本科毕业。第二年,李成松又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律师从业资格。大学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苏大读研究生。这些年,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一直在关注着李成松,如今,这位在人生道路上一直努力奋斗的汉子怎样了?近日,记者采访了已经42岁的李成松,了解了他的现状。现在,取得法律硕士学位的他在苏州一家律师事务所做职业律师,一路走来,收获事业的成功,也收获了爱情。李成松说,他的人生逆袭用时下最时髦的话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但归根结底还是全家人的坚持与不放弃和社会的关爱。李成松说,“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在他身上是最好的验证。出生时先天性四肢高度残疾父母:再苦再累也不放弃孩子与正常人不一样,李成松双下肢膝关节以下是空的,左胳膊肘关节以下也不健全,只有两根手指,右胳膊肘关节以下则慢慢变细,只有一根手指。初见李成松,他刚好从苏州回淮安会见一名当事人,他的残疾程度比记者想象得要严重的多,右手只有一根手指,但是他利用左手两只手指操作电脑、手机却很溜。李成松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他上面有一个身体健康的姐姐,1977年,作为男孩,先天性四肢高度残疾的他出生,没有给家里带来丝毫欢悦,反而是场“留与不留”的争论。对于这场争论,李成松的父亲、今年71岁的李志牛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当时家里人尤其是老人都建议把孩子留下来,但是外人则苦口婆心地劝说把孩子扔了或送人。李志牛说,老婆的一句话至今还记得很清楚:“我们自己的孩子都不愿要了,谁还要?”也正是这句话,他与老婆决定再苦再累也要顶着风言风语把孩子抚养成人。不但要让儿子活下来,还要让他活得好。李志牛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这种困难,在当时的农村可想而知。儿子长大后学裁缝?无腿;学修理电器或自行车,他又无手,怎么办?李志牛说,作为高中毕业生的他知道,儿子李成松的将来,除了读书,别无出路。“贵人相助”才走进小学课堂两根手指夹笔,成绩优异在周围人异样的眼神中,不知不觉,李成松也到了上学年龄,这期间,他学会用左手两根手指夹着筷子吃饭,也学会用“腿”跪着走路。但是让他想不到的是,小学一年级,他只上了半天学,学校就委婉地让他别再进校园。“姐姐早晨带着我一起上学,校园内,许多人围观。”李成松至今记得学校小伙伴围观他的场景,放中学时,校领导以他在学校会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为由让他回家。就这样,上了半天学,他就辍学回家。“现在想起来,还得感谢国家好政策。”李成松说,辍学后,父亲省吃俭用给他买了个半导体,他从收音机里得知国家推行义务教育,那时候,他也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恩人,小学校长纪兆龙(音)。纪校长到村里动员失学儿童上学,他就跪着抱着纪校长的腿要求上学,在纪校长的帮助下,在辍学三年后,他再次走进课堂。读一年级时,最难的是写汉语拼音“j”与数字“3”。李成松说,因为他只能用左手两根手指夹着铅笔写字,而且夹铅笔的姿势还是“睡”着的,写汉语拼音“j”一点时,一用劲,铅笔就断了,写数字“3”时,就会写反了,经过反复练习好长时间才书写正确。上学后第一次语文考试就考了91分,李成松说,这也让他看到了希望、给了他信心:其他同学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自己不比别人差。小学、初中,凭着自己的毅力,1993年李成松顺利初中毕业。但是因为四肢高度残疾,李成松读高中遇到难题:当时学校有两个保送县中名额,因为身体原因,没有成功。参加全市中考统考,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当时的淮安钦工中学,他能顺利入学吗?三次参加高考均“高分落榜”本报报道圆了他大学梦“这时,我遇到人生中的第二个恩人,钦工中学当时副校长徐从玉(音)。”李成松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得知他的情况后,徐从玉副校长告诉他:“你小学初中都读完了,高中难道还不能读,大不了,解决一个宿舍问题”,为了照顾他,学校还特意安排与他一起考入钦工中学的初中同学住在同一宿舍。三年高中很快结束。1996年,李成松以理科生身份第一次参加高考,考虑到身体原因,他填报苏大档案管理与数学系,在忐忑不安中等待放榜,结果他考了603分,超一本分数线50分,但是因为身体原因没有被录取。1997年,李成松以文科生身份第二次参加高考,考了571分,超一本分数线47分,但结果还是一样:身体原因,“高分落榜”。“如果不是扬子晚报等媒体的报道引发关注,也许我此生再也进不了大学校园。”李成松说他先后两次参加高考的事情大多数人已熟知,两次参加高考均“高分落榜”后,他开始做家教养活自己,同时参加南大法律本科自学考试,并于2002年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毕业。也是在当年,他第三次参加高考,612分,超本一录取线60分。扬子晚报报道了小伙的自强之路这次能如愿以偿进入大学校园吗?李成松告诉记者,那时候他真的觉得自己前途无“亮”了。也是在那时候,他遇到人生中第三位恩人,原淮安区新闻信息中心摄影记者李正林。据李正林介绍,2002年7月7日早晨,当李成松摇着残疾人轮椅车进入高考考场,在他双膝刚踏上考场台阶的瞬间,拍下了他第三次进入考场的照片。李成松骑着轮椅车第三次踏进高考考场随后写了一篇《自强不息的李成松三上考场》新闻稿,分别被《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淮安日报》等媒体图文并发,《扬子晚报》曾作连续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高出一本录取线60分的李成松能否被高校录取?在焦虑与努力的两个多月的等待中,李成松收获了两个惊喜:一是他取得了南京大学自考法律本科毕业文凭;二是盐城工学院领导看到报道后,表示出极大的关爱,特意登门了解情况,向他发出了录取通知书。大学期间的第一个暑假,李成松回母校与同学们谈理想话自强。(2003年李正林摄)我命由我不由天,已是法律硕士、职业律师的他也收获了爱情2003年,也就是李成松在盐城工学院读大二时,他再次获得人生中的另外一个惊喜,他顺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律师从业资格证。2006年盐城工学院毕业时,他又顺利考上了一直梦寐以求的苏州大学研究生,2009年,他苏大法律系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进入苏州江苏司剑律师事务所做律师。因为自己是农村娃,李成松说,所以他看不得有人欺负农民工,在苏州律师界,他有个外号“农民工律师”,因为自己是残疾人,他也会到苏州一福利企业做义工,协助企业帮助残疾员工。也是在他做义工期间,他收获了爱情,与湖南籍姑娘李芳艳结为秦晋之好。“上街,我骑着电动残疾车,她坐在后面,戏称是现代版猪八戒背媳妇。”李成松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直到现在,妻子李芳艳还会与他开玩笑“利用职务之便与她恋爱”。原来,在该福利企业做义工时,李成松有一次负责招聘质量管理员,看到前来应聘的李芳艳时,他就利用“职务之便”问了她许多个人问题,紧接着便对其展开猛烈攻势,在征得双方家长同意后,两人终于在2016年步入婚姻殿堂。妻子现在就是李成松的工作助理,李成松开庭,妻子开车送他到法院,再取出三轮车,推着他到法庭门口,李成松再自己挪着进入法庭开庭。在办公室,李成松工作累了,妻子就让他歇歇,再帮他在毯子上做做保健操。一路走来,李成松告诉记者,周围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他如今能过得如此幸福,让他唯一觉得遗憾的就是母亲在他婚后不久便离开人世,但母亲能在有生之年参加他的婚礼,或许是他对母亲一生对他付出的一种回报。也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李成松告诉记者,用时下最时髦一句话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李成松说除了家人以及自己的不放弃,他也遇到许许多多恩人,也遇到好的政策:推行义务教育,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标准放宽等等,但是最为关键的是,他与他的父亲一样坚持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一直在努力从不放弃。通讯员 黄洁 黄晶 李正林紫牛新闻记者|朱鼎兆编辑|张冰晶主编|陈迪晨图片来源 受访者提供来源:扬子晚报

爱生活

没有脚,只有三根手指!苏大毕业后他成了律师

淮安男子李成松出生时就四肢高度残疾,几乎无手、无脚。上小学差点没人要,先后3次参加高考,均超本一录取分数线数十分,但都因身体残疾高校不愿意录取。2002年,《扬子晚报》一篇报道引起盐城工学院领导重视,李成松终于进入大学校园,其实,那一年他已自学本科毕业。第二年,李成松又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律师从业资格。大学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苏州大学读研究生。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已42岁的李成松,了解了他的现状。现在,取得法律硕士学位的他在苏州一家律师事务所做律师,一路走来,收获事业的成功,也收获了爱情。李成松说,他的人生逆袭用时下最时髦的话说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奋斗改变命运出生时先天性四肢高度残疾父母:再苦再累也不放弃孩子与正常人不一样,李成松双下肢膝关节以下是空的,左胳膊肘关节以下也不健全,只有两根手指,右胳膊肘关节以下则慢慢变细,只有一根手指。初见李成松,他刚好从苏州回淮安会见一名当事人,他的残疾程度比紫牛新闻记者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右手只有一根手指,但他利用左手两根手指操作电脑、手机却很溜。李成松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他上面有一个身体健康的姐姐,1977年,先天性四肢高度残疾的他出生,没给家里带来丝毫欢悦,反而引发“留与不留”的争论。对于这场争论,李成松的父亲、今年71岁的李志牛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当时家里人尤其是老人都建议把孩子留下来,但外人则苦口婆心地劝说把孩子扔了或送人。李志牛说,老婆的一句话他至今还记得很清楚:“我们自己的孩子都不愿要了,谁还要?”也正是这句话,他与老婆决定再苦再累也要顶着风言风语把孩子抚养成人。不但要让儿子活下来,还要让他活得好。李志牛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这种困难,在当时的农村可想而知。儿子长大后学裁缝?无腿;学修理电器或自行车,他又无手,怎么办?李志牛说,作为高中生的他知道,儿子李成松的将来,除了读书,别无出路。“贵人相助”走进小学课堂两根手指夹笔写字,成绩优异在周围人异样的眼神中,不知不觉,李成松也到了上学年龄,这期间,他学会用左手两根手指夹着筷子吃饭,也学会用“腿”跪着走路。但让他想不到的是,小学一年级,他只上了半天学,学校就委婉地让他别再进校园了。“姐姐早晨带着我一起上学,校园内,许多人围观。”李成松至今记得学校小伙伴围观他的场景,中午放学时,校领导以他在学校会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为由让他回家。就这样,上了半天学,他就辍学回家。“现在想起来,还得感谢国家好政策。”李成松说,辍学后,父亲省吃俭用给他买了个半导体,他从收音机里得知国家推行义务教育,那时候,他也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恩人、小学校长纪兆龙(音)。纪校长到村里动员失学儿童上学,他就跪着抱着纪校长的腿要求上学,在纪校长帮助下,在辍学3年后,他再次走进课堂。读一年级时,最难的是写汉语拼音“j”与数字“3”。李成松说,因为他只能用左手两根手指夹着铅笔写字,而且夹铅笔的姿势还是“躺”着的,写汉语拼音“j”一点时,一用劲,铅笔就断了,写数字“3”时,就会写反了,经过反复练习好长时间才书写正确。上学后第一次语文考试他就考了91分,李成松说,这也让他看到了希望、给了他信心:其他同学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自己不比别人差。凭着自己的毅力,1993年李成松顺利初中毕业。但因为四肢高度残疾,李成松读高中遇到难题:当时学校有两个保送县中名额,因身体原因,没有成功。参加全市中考统考,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当时的淮安钦工中学,他能顺利入学吗?3次参加高考均“高分落榜”本报报道助他圆了大学梦“这时,我遇到人生中的第二个恩人、钦工中学当时的副校长徐从玉(音)。”李成松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得知他的情况后,徐从玉副校长告诉他:“你小学初中都读完了,高中难道还不能读?大不了,解决一个宿舍问题。”为照顾他,学校还特意安排与他一起考入钦工中学的他的初中同学住同一宿舍。3年高中很快结束。1996年,李成松以理科生身份第一次参加高考,考虑到身体原因,他填报苏大档案管理与数学系,在忐忑不安中等待放榜,结果他考了603分,超一本分数线50分,但因身体原因没被录取。1997年,李成松以文科生身份第二次参加高考,考了571分,超一本分数线47分,但结果还是一样:身体原因,“高分落榜”。“如果不是《扬子晚报》等媒体的报道引发关注,也许我此生再也进不了大学校园。”李成松说他先后两次参加高考的事情大多数人已熟知,两次参加高考均“高分落榜”后,他开始做家教养活自己,同时参加南大法律本科自学考试,并于2002年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毕业。也是在2002年,他第三次参加高考,612分,超本一录取线60分。这次能如愿以偿进入大学校园吗?李成松告诉紫牛新闻记者,那时他真的觉得自己前途无“亮”了。也是在那时,他遇到人生中第三位恩人、原淮安区新闻信息中心摄影记者李正林。据李正林介绍,2002年7月7日早晨,当李成松摇着残疾人轮椅车进入高考考场,在他双膝刚踏上考场台阶的瞬间,李正林拍下了他第三次进入考场的照片。随后,李正林写了一篇《自强不息的李成松三上考场》的新闻稿,分别被《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淮安日报》等媒体刊发,《扬子晚报》曾作连续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高出一本录取线60分的李成松能否被高校录取?在焦虑与努力的两个多月的等待中,李成松收获了两个惊喜:一是他取得了南京大学自考法律本科毕业文凭;二是盐城工学院领导看到报道后,表示出极大的关爱,特意登门了解情况,向他发出了录取通知书。现在的他成为法律硕士、职业律师 也收获了甜蜜的爱情2003年,也就是李成松在盐城工学院读大二时,他再次获得人生中的另外一个惊喜,他顺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律师从业资格证。2006年从盐城工学院毕业时,他考上了苏州大学研究生。2009年他从苏大法律系毕业取得硕士学位,进入苏州“江苏司剑律师事务所”做律师。因为自己是农村娃,李成松说,所以他看不得有人欺负农民工,在苏州律师界,他有个外号“农民工律师”,因为自己是残疾人,他也会到苏州一福利企业做义工,协助企业帮助残疾员工。也是在他做义工期间,他收获了爱情,与湖南籍姑娘李芳艳结为夫妻。李成松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直到现在,妻子李芳艳还会与他开玩笑“利用职务之便与她恋爱”。原来,在该福利企业做义工时,李成松有一次负责招聘质量管理员,看到前来应聘的李芳艳,他就利用“职务之便”问了她许多个人问题,紧接着便对其展开猛烈攻势,两人终于在2016年步入婚姻殿堂。妻子现在是李成松的工作助理,李成松参加庭审,妻子开车送他到法院,再取出三轮车,推着他到法庭门口,李成松再自己挪着进入法庭。在办公室,李成松工作累了,妻子就让他歇歇,再帮他在毯子上做做保健操。一路走来,李成松告诉记者,周围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他如今能过得如此幸福,让他唯一觉得遗憾的就是母亲在他婚后不久便离开人世,但母亲能在有生之年参加他的婚礼,或许是他对母亲一生对他付出的一种回报。也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李成松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用时下最时髦的一句话说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李成松说除了家人以及自己的不放弃,他也遇到许许多多恩人,也遇到好的政策:推行义务教育、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标准放宽等等,但最为关键的是,他与他的父亲一样坚持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一直在努力,从不放弃!

瑞穗

苏州大学2020年考研各专业报考人数来了!21考研学生:太感谢了

对于2021年的考研学生们来说,并不是只要选择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就好了,更重要的是看这个学校里面的这个专业的报考人数,录取人数以及录取的分数才是最为重要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报考一个专业,只招收个位数的学校,我们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并且我们被录取的机会也是非常的渺茫,所以跟我同学们在报考之前一定要查询一下,每个专业的报考人数是多少?上面这些苏州大学的各个学院的各个专业的报考人数已经出炉。于二一的考研学生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考苏州大学的同学们来说,是必须要知道的一个事情。希望各位21的考研同学们能够旗开得胜,顺利的上岸。

兵娃

没有脚只有三根手指 他研究生毕业成了律师

李成松挪着进入法庭。2002年,《扬子晚报》等媒体报道李成松的自强之路,助其进入大学校园。妻子李芳艳推着李成松来到法院。淮安男子李成松出生时就四肢高度残疾,几乎无手、无脚。上小学差点没人要,先后3次参加高考,均超本一录取分数线数十分,但都因身体残疾高校不愿意录取。2002年,《扬子晚报》一篇报道引起盐城工学院领导重视,李成松终于进入大学校园,其实,那一年他已自学本科毕业。第二年,李成松又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律师从业资格。大学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苏州大学读研究生。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已42岁的李成松,了解了他的现状。现在,取得法律硕士学位的他在苏州一家律师事务所做律师,一路走来,收获事业的成功,也收获了爱情。李成松说,他的人生逆袭用时下最时髦的话说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奋斗改变命运出生时先天性四肢高度残疾父母:再苦再累也不放弃孩子与正常人不一样,李成松双下肢膝关节以下是空的,左胳膊肘关节以下也不健全,只有两根手指,右胳膊肘关节以下则慢慢变细,只有一根手指。初见李成松,他刚好从苏州回淮安会见一名当事人,他的残疾程度比紫牛新闻记者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右手只有一根手指,但他利用左手两根手指操作电脑、手机却很溜。李成松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他上面有一个身体健康的姐姐,1977年,先天性四肢高度残疾的他出生,没给家里带来丝毫欢悦,反而引发“留与不留”的争论。对于这场争论,李成松的父亲、今年71岁的李志牛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当时家里人尤其是老人都建议把孩子留下来,但外人则苦口婆心地劝说把孩子扔了或送人。李志牛说,老婆的一句话他至今还记得很清楚:“我们自己的孩子都不愿要了,谁还要?”也正是这句话,他与老婆决定再苦再累也要顶着风言风语把孩子抚养成人。不但要让儿子活下来,还要让他活得好。李志牛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这种困难,在当时的农村可想而知。儿子长大后学裁缝?无腿;学修理电器或自行车,他又无手,怎么办?李志牛说,作为高中生的他知道,儿子李成松的将来,除了读书,别无出路。“贵人相助”走进小学课堂两根手指夹笔写字,成绩优异在周围人异样的眼神中,不知不觉,李成松也到了上学年龄,这期间,他学会用左手两根手指夹着筷子吃饭,也学会用“腿”跪着走路。但让他想不到的是,小学一年级,他只上了半天学,学校就委婉地让他别再进校园了。“姐姐早晨带着我一起上学,校园内,许多人围观。”李成松至今记得学校小伙伴围观他的场景,中午放学时,校领导以他在学校会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为由让他回家。就这样,上了半天学,他就辍学回家。“现在想起来,还得感谢国家好政策。”李成松说,辍学后,父亲省吃俭用给他买了个半导体,他从收音机里得知国家推行义务教育,那时候,他也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恩人、小学校长纪兆龙(音)。纪校长到村里动员失学儿童上学,他就跪着抱着纪校长的腿要求上学,在纪校长帮助下,在辍学3年后,他再次走进课堂。读一年级时,最难的是写汉语拼音“j”与数字“3”。李成松说,因为他只能用左手两根手指夹着铅笔写字,而且夹铅笔的姿势还是“躺”着的,写汉语拼音“j”一点时,一用劲,铅笔就断了,写数字“3”时,就会写反了,经过反复练习好长时间才书写正确。上学后第一次语文考试他就考了91分,李成松说,这也让他看到了希望、给了他信心:其他同学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自己不比别人差。凭着自己的毅力,1993年李成松顺利初中毕业。但因为四肢高度残疾,李成松读高中遇到难题:当时学校有两个保送县中名额,因身体原因,没有成功。参加全市中考统考,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当时的淮安钦工中学,他能顺利入学吗?3次参加高考均“高分落榜”本报报道助他圆了大学梦“这时,我遇到人生中的第二个恩人、钦工中学当时的副校长徐从玉(音)。”李成松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得知他的情况后,徐从玉副校长告诉他:“你小学初中都读完了,高中难道还不能读?大不了,解决一个宿舍问题。”为照顾他,学校还特意安排与他一起考入钦工中学的他的初中同学住同一宿舍。3年高中很快结束。1996年,李成松以理科生身份第一次参加高考,考虑到身体原因,他填报苏大档案管理与数学系,在忐忑不安中等待放榜,结果他考了603分,超一本分数线50分,但因身体原因没被录取。1997年,李成松以文科生身份第二次参加高考,考了571分,超一本分数线47分,但结果还是一样:身体原因,“高分落榜”。“如果不是《扬子晚报》等媒体的报道引发关注,也许我此生再也进不了大学校园。”李成松说他先后两次参加高考的事情大多数人已熟知,两次参加高考均“高分落榜”后,他开始做家教养活自己,同时参加南大法律本科自学考试,并于2002年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毕业。也是在2002年,他第三次参加高考,612分,超本一录取线60分。这次能如愿以偿进入大学校园吗?李成松告诉紫牛新闻记者,那时他真的觉得自己前途无“亮”了。也是在那时,他遇到人生中第三位恩人、原淮安区新闻信息中心摄影记者李正林。据李正林介绍,2002年7月7日早晨,当李成松摇着残疾人轮椅车进入高考考场,在他双膝刚踏上考场台阶的瞬间,李正林拍下了他第三次进入考场的照片。随后,李正林写了一篇《自强不息的李成松三上考场》的新闻稿,分别被《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淮安日报》等媒体刊发,《扬子晚报》曾作连续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高出一本录取线60分的李成松能否被高校录取?在焦虑与努力的两个多月的等待中,李成松收获了两个惊喜:一是他取得了南京大学自考法律本科毕业文凭;二是盐城工学院领导看到报道后,表示出极大的关爱,特意登门了解情况,向他发出了录取通知书。现在的他成为法律硕士、职业律师 也收获了甜蜜的爱情2003年,也就是李成松在盐城工学院读大二时,他再次获得人生中的另外一个惊喜,他顺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律师从业资格证。2006年从盐城工学院毕业时,他考上了苏州大学研究生。2009年他从苏大法律系毕业取得硕士学位,进入苏州“江苏司剑律师事务所”做律师。因为自己是农村娃,李成松说,所以他看不得有人欺负农民工,在苏州律师界,他有个外号“农民工律师”,因为自己是残疾人,他也会到苏州一福利企业做义工,协助企业帮助残疾员工。也是在他做义工期间,他收获了爱情,与湖南籍姑娘李芳艳结为夫妻。李成松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直到现在,妻子李芳艳还会与他开玩笑“利用职务之便与她恋爱”。原来,在该福利企业做义工时,李成松有一次负责招聘质量管理员,看到前来应聘的李芳艳,他就利用“职务之便”问了她许多个人问题,紧接着便对其展开猛烈攻势,两人终于在2016年步入婚姻殿堂。妻子现在是李成松的工作助理,李成松参加庭审,妻子开车送他到法院,再取出三轮车,推着他到法庭门口,李成松再自己挪着进入法庭。在办公室,李成松工作累了,妻子就让他歇歇,再帮他在毯子上做做保健操。一路走来,李成松告诉记者,周围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他如今能过得如此幸福,让他唯一觉得遗憾的就是母亲在他婚后不久便离开人世,但母亲能在有生之年参加他的婚礼,或许是他对母亲一生对他付出的一种回报。也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李成松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用时下最时髦的一句话说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李成松说除了家人以及自己的不放弃,他也遇到许许多多恩人,也遇到好的政策:推行义务教育、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标准放宽等等,但最为关键的是,他与他的父亲一样坚持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一直在努力,从不放弃!通讯员 黄洁 黄晶 李正林 紫牛新闻记者 朱鼎兆 吉启雷 受访者供图

大海啸

博士招生要求突然变卦,苏大七年制临床硕士集体无法申请读博

近期,一份名为「关于 2021 届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专业学生对于『2021 年苏州大学申请博士研究生实施方法』的异议」的 PDF 在网上流传。图片来源:PDF 截图据悉,这份文件系苏州大学医学部 2021 届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专业的 59 名学生联名所书,希望通过合理的方式让校方就其提出的对「2021 年苏大申请博士研究生实施方案」的异议予以解决。这些学生的诉求并不夸张,只是希望校方可以给他们一个报考本校 2021 级博士研究生的权利,一项他们本就应该拥有的权利。一群无法申请读博的专硕根据这份 PDF,我们可以了解到,苏大七年制专业学生默认为专业型硕士,但是并不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故而没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但是,令人迷惑的是,在最新的《苏州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申请 - 考核」制实施办法 (2020 年修订)》中,七年制专业学生竟然无法报考苏大任何一类型的博士研究生。图片来源:苏州大学具体而言,最新的招生办法中,学术型博士要求申请者应为全日制应届或往届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图片来源:苏州大学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申请者,还应同时具备的条件中,又明确指出了需要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但苏大七年制专业学生却不参与规培,没有规培证书的他们自然也被挡在了专博的大门外。图片来源:苏州大学对于 2021 届临床医学(本硕连读)的专业学生而言,这样的要求可以说是让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既没有学术型硕士学位,又没有规培证书,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而在《苏州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实施办法 (2019 年修订)》和《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 - 考核」制实施办法 (2019 年修订)》中,硕博连读和学术型博士申请的要求都相对放宽,只要求申请人原则上为学术型硕士。图片来源:苏州大学故而苏大的往届七年制学生可以报考苏大的学术型博士,但 2021 届,也就是苏大最后一届七年制专业学生却因为政策的修改,考博无门,可以说是让人十分摸不着头脑。放眼其他高校,七年制学生拥有多种选择看到这,大家估计会问一句,是苏大曾经网开一面,还是政策修改不甚合理呢?答案或许是后者。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培养模式及人才质量标准不同,但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两类学位获得者进一步深造可以交叉发展。图片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不少高校都允许七年制学生报考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甚至是专业型博士研究生:1. 北京大学北大对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报考人的要求仅是已经获得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图片来源:北京大学2.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不仅允许报考专业型博士,还允许七年制学生报考专业型博士研究生。图片来源:北京协和医学院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与北京大学类似,这里不再赘述。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拥有类似规定的高校还有不少,比如大家熟悉的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等,专业型硕士并不是限制学生们报考专业型博士的拦路虎,相反,专业型硕士进一步深造或许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制定政策的是高校,受苦的却是学生回到事件本身,学生的诉求并不过分,只是想要一份报考博士研究生的权利,苏大在制定政策时或许应该多多考虑学校中各个类型学生的情况,而不是简单一刀切。而此次上书反映的不仅有高校制定政策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医学教育存在一些短板,很多方面亟待理顺。2020 年,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混乱的问题再一次被摆上台面,葛均波院士建议试行 「5+3」模式(以 5 年制医学培养为主,毕业后进行 3 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型人才「5+3」培养后就应授予医学博士学位(MD),有志科研的同学可以在 5 年毕业后,直接考取科研型博士(PhD)。但从提案到落实,需要的无疑还是时间。当前,各个学校的 4 证合一,临床型专业硕士,临床型专业博士,科研型硕士、科研型博士等众多培养体系使医学人才培养非常混乱,让很多年轻医学生浪费多年时间在反复折腾上。苏大此前便因为「四证合一」的政策问题引起学生抗议。2017 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上海六院、上海肺科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火箭军总医院、常州市肿瘤医院、无锡九院及瑞华医院的 14 级专硕研究生在微博发声抗议,要求 14 级全体专硕研究生参与规培、不延期毕业。图片来源:微博事实上,对于高校的决策,学生很难有反对的余地,最后无奈之下只能演变为在知乎、微博等平台爆料学校政策,将问题送上热搜,以期倒逼学校解决问题。虽然我们不知道这样的做法能不能圆满地达到学生自己的诉求,但是还是希望苏大 2021 届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专业的同学们可以顺利考博,读博。

其圣人与

今年的毕业季,苏大又刷爆了朋友圈

最近正是各大高校的毕业季毕业论文、答辩,忙得一塌糊涂既期待又不舍,既难过又兴奋每年这个时候苏大和苏大校长都要火一把今年也不例外人多到爆!一早又被苏大学子刷屏了今天苏州大学2018年学位授予仪式在独墅湖体育中心隆重举行感受下现场有多壮观密密麻麻,全是人!怪不得一大早开始就被苏大学子刷屏了今天,上千名学子在这里告别自己的青春!英姿飒爽的国旗班国旗升起音乐响起的那一瞬心里百感交集吧C位出道!男神校长今天也很萌一个本该是毕业生为主角的日子没想到依然被网红校长抢了风头在以往的毕业典礼上我们看到的苏大校长熊思东是这样的温润、儒雅、有风度如果能和校长大大握个手那简直不要太荣幸哦~然而今天的校长除了一如既往的高颜值还多了一顶超萌的帽子校长,这……算是贝雷帽吗?这个特殊造型一登场现场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熊校长的人气真是一年比一年高▲ 来源于苏大研究生险些让毕业生以为来了个少数民族的导师!苏大官微下面清一色的评论都是为他们的熊校长打call!!!人们都说大学四年只有两次机会见到男神校长一次是新生开学典礼一次是……毕业学位授予每年毕业典礼上都金句频出的熊校长今年用一句“C位出道”燃爆全场↓“同学们,感谢你们把最美的年华留在苏大,也希望苏大没有辜负你们的芳华,在这里,我要请同学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恭喜你们C位出道!”熊大大真的很紧跟潮流了今天一席话又让多少学生笑中带泪?“66.5%的同学,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脱发的迹象。你们升高的发际线愈发闪现着智慧的光芒。你们平均每天睡眠7.3小时,比上一届同学少了0.2小时。或许就是每天多付出的这0.2小时,成就了学校综合实力的跃升。”高颜值、超暖心大数据也来!今天的苏大走心到犯规今天最惊喜的就是学校给毕业生送的钥匙了看着很精致吧,人手一把这是寓意解锁人生的下一阶段?关键是扫描后会出来一个小H5显示的是每个人四年的大学生活!这就是2018届毕业生的大数据!比如这种↓↓↓这样一个大学的毕业典礼苏大真的走心到犯规了啊喂连深度君都忍不住想再毕业一回了同学们,愿你们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信息来源:苏州大学官微

警匪警

没有脚,只有三根手指 淮安男子研究生毕业成了律师

李成松挪着进入法庭。2002年,《扬子晚报》等媒体报道李成松的自强之路,助其进入大学校园。妻子李芳艳推着李成松来到法院。淮安男子李成松出生时就四肢高度残疾,几乎无手、无脚。上小学差点没人要,先后3次参加高考,均超本一录取分数线数十分,但都因身体残疾高校不愿意录取。2002年,《扬子晚报》一篇报道引起盐城工学院领导重视,李成松终于进入大学校园,其实,那一年他已自学本科毕业。第二年,李成松又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律师从业资格。大学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苏州大学读研究生。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已42岁的李成松,了解了他的现状。现在,取得法律硕士学位的他在苏州一家律师事务所做律师,一路走来,收获事业的成功,也收获了爱情。李成松说,他的人生逆袭用时下最时髦的话说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通讯员 黄洁 黄晶 李正林 紫牛新闻记者 朱鼎兆 吉启雷 受访者供图奋斗改变命运出生时先天性四肢高度残疾父母:再苦再累也不放弃孩子与正常人不一样,李成松双下肢膝关节以下是空的,左胳膊肘关节以下也不健全,只有两根手指,右胳膊肘关节以下则慢慢变细,只有一根手指。初见李成松,他刚好从苏州回淮安会见一名当事人,他的残疾程度比紫牛新闻记者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右手只有一根手指,但他利用左手两根手指操作电脑、手机却很溜。李成松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他上面有一个身体健康的姐姐,1977年,先天性四肢高度残疾的他出生,没给家里带来丝毫欢悦,反而引发“留与不留”的争论。对于这场争论,李成松的父亲、今年71岁的李志牛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当时家里人尤其是老人都建议把孩子留下来,但外人则苦口婆心地劝说把孩子扔了或送人。李志牛说,老婆的一句话他至今还记得很清楚:“我们自己的孩子都不愿要了,谁还要?”也正是这句话,他与老婆决定再苦再累也要顶着风言风语把孩子抚养成人。不但要让儿子活下来,还要让他活得好。李志牛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这种困难,在当时的农村可想而知。儿子长大后学裁缝?无腿;学修理电器或自行车,他又无手,怎么办?李志牛说,作为高中生的他知道,儿子李成松的将来,除了读书,别无出路。“贵人相助”走进小学课堂两根手指夹笔写字,成绩优异在周围人异样的眼神中,不知不觉,李成松也到了上学年龄,这期间,他学会用左手两根手指夹着筷子吃饭,也学会用“腿”跪着走路。但让他想不到的是,小学一年级,他只上了半天学,学校就委婉地让他别再进校园了。“姐姐早晨带着我一起上学,校园内,许多人围观。”李成松至今记得学校小伙伴围观他的场景,中午放学时,校领导以他在学校会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为由让他回家。就这样,上了半天学,他就辍学回家。“现在想起来,还得感谢国家好政策。”李成松说,辍学后,父亲省吃俭用给他买了个半导体,他从收音机里得知国家推行义务教育,那时候,他也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恩人、小学校长纪兆龙(音)。纪校长到村里动员失学儿童上学,他就跪着抱着纪校长的腿要求上学,在纪校长帮助下,在辍学3年后,他再次走进课堂。读一年级时,最难的是写汉语拼音“j”与数字“3”。李成松说,因为他只能用左手两根手指夹着铅笔写字,而且夹铅笔的姿势还是“躺”着的,写汉语拼音“j”一点时,一用劲,铅笔就断了,写数字“3”时,就会写反了,经过反复练习好长时间才书写正确。上学后第一次语文考试他就考了91分,李成松说,这也让他看到了希望、给了他信心:其他同学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自己不比别人差。凭着自己的毅力,1993年李成松顺利初中毕业。但因为四肢高度残疾,李成松读高中遇到难题:当时学校有两个保送县中名额,因身体原因,没有成功。参加全市中考统考,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当时的淮安钦工中学,他能顺利入学吗?3次参加高考均“高分落榜”本报报道助他圆了大学梦“这时,我遇到人生中的第二个恩人、钦工中学当时的副校长徐从玉(音)。”李成松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得知他的情况后,徐从玉副校长告诉他:“你小学初中都读完了,高中难道还不能读?大不了,解决一个宿舍问题。”为照顾他,学校还特意安排与他一起考入钦工中学的他的初中同学住同一宿舍。3年高中很快结束。1996年,李成松以理科生身份第一次参加高考,考虑到身体原因,他填报苏大档案管理与数学系,在忐忑不安中等待放榜,结果他考了603分,超一本分数线50分,但因身体原因没被录取。1997年,李成松以文科生身份第二次参加高考,考了571分,超一本分数线47分,但结果还是一样:身体原因,“高分落榜”。“如果不是《扬子晚报》等媒体的报道引发关注,也许我此生再也进不了大学校园。”李成松说他先后两次参加高考的事情大多数人已熟知,两次参加高考均“高分落榜”后,他开始做家教养活自己,同时参加南大法律本科自学考试,并于2002年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毕业。也是在2002年,他第三次参加高考,612分,超本一录取线60分。这次能如愿以偿进入大学校园吗?李成松告诉紫牛新闻记者,那时他真的觉得自己前途无“亮”了。也是在那时,他遇到人生中第三位恩人、原淮安区新闻信息中心摄影记者李正林。据李正林介绍,2002年7月7日早晨,当李成松摇着残疾人轮椅车进入高考考场,在他双膝刚踏上考场台阶的瞬间,李正林拍下了他第三次进入考场的照片。随后,李正林写了一篇《自强不息的李成松三上考场》的新闻稿,分别被《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淮安日报》等媒体刊发,《扬子晚报》曾作连续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高出一本录取线60分的李成松能否被高校录取?在焦虑与努力的两个多月的等待中,李成松收获了两个惊喜:一是他取得了南京大学自考法律本科毕业文凭;二是盐城工学院领导看到报道后,表示出极大的关爱,特意登门了解情况,向他发出了录取通知书。现在的他成为法律硕士、职业律师也收获了甜蜜的爱情2003年,也就是李成松在盐城工学院读大二时,他再次获得人生中的另外一个惊喜,他顺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律师从业资格证。2006年从盐城工学院毕业时,他考上了苏州大学研究生。2009年他从苏大法律系毕业取得硕士学位,进入苏州“江苏司剑律师事务所”做律师。因为自己是农村娃,李成松说,所以他看不得有人欺负农民工,在苏州律师界,他有个外号“农民工律师”,因为自己是残疾人,他也会到苏州一福利企业做义工,协助企业帮助残疾员工。也是在他做义工期间,他收获了爱情,与湖南籍姑娘李芳艳结为夫妻。李成松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直到现在,妻子李芳艳还会与他开玩笑“利用职务之便与她恋爱”。原来,在该福利企业做义工时,李成松有一次负责招聘质量管理员,看到前来应聘的李芳艳,他就利用“职务之便”问了她许多个人问题,紧接着便对其展开猛烈攻势,两人终于在2016年步入婚姻殿堂。妻子现在是李成松的工作助理,李成松参加庭审,妻子开车送他到法院,再取出三轮车,推着他到法庭门口,李成松再自己挪着进入法庭。在办公室,李成松工作累了,妻子就让他歇歇,再帮他在毯子上做做保健操。一路走来,李成松告诉记者,周围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他如今能过得如此幸福,让他唯一觉得遗憾的就是母亲在他婚后不久便离开人世,但母亲能在有生之年参加他的婚礼,或许是他对母亲一生对他付出的一种回报。也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李成松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用时下最时髦的一句话说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李成松说除了家人以及自己的不放弃,他也遇到许许多多恩人,也遇到好的政策:推行义务教育、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标准放宽等等,但最为关键的是,他与他的父亲一样坚持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一直在努力,从不放弃!

杀民

2020年考研院校人气排行榜,苏大排第二,第一不是清华北大

相信大家都知道考研不同于高考,考研需要在初试之前就要选择要报考的大学,根据自己报考的大学进行针对性的复习,而且考研竞争不像高考是同省份的排名竞争,考研是报考相同院校的学子之间的竞争。所以,对于考研学校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考研选择学校时,不仅要考虑学校的综合实力、位置等因素,最重要的是关注目标院校每年的报录比,它直接关系到学子们考研能否成功上岸。从历年考研学校热度榜单来看,985工程大学的关注度逐年呈上升趋势,特别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成为考生关注的热点。考生们在选择目标院校时,担心自己选择的目标院校报考人数多,竞争太激烈,特别会注意避开那些自认为热度较高的985工程名校,选择一些热度不是太高的院校。但是,没想到的是,看起来考研热度一般的学校,居然是前三名。NO3、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简称华东师大,位于国际大都市上海,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免费师范生院校之一。首先,华东师大位于经济发达的上海市,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又是985院校,而且不具有考研自主划线的资格。很多考研认为考研不能自主划线,还是985工程大学,应该是比较好考的。然而,从华东师范大学公布的数据来看,考研报录比在7:1左,竞争非常激烈。NO2、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近几年来,苏州大学飞速发展,吸引了很多其他高校的优秀教师前来任教,科研力量雄厚,综合排名上升速度惊人。苏州大学每年招收研究生人数高达4000人,优越的地理位置,学科实力强吸引了大量考生报考,经济学报录比高达30:1,综合报录比约为10:1。NO1、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简称南师大,坐落于六朝古都江苏省南京市,由江苏省和国家教育部共建,是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这所大学以教育学为主,由于师范类基础学科考研人数比例较大,而且第一档的985师范院校难度较大,很多考生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南京师范大学,导致考研热度骤升。

成名记

预估帖:苏州大学2020年会计(MPAcc)考研分数线与报录比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苏州大学前身是1900年创办的东吴大学,开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东吴大学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中国大陆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财经学院)其前身为1982年苏州财校并入苏州大学时成立的财经系。1985年6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财政厅参与投资建设更名为苏州大学财经学院,也是苏州大学建立最早的二级学院。2002年更名为苏州大学商学院。2010年4月苏州大学与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共建苏州大学商学院,更名为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学院下设经济系、财政系、金融系、经贸系、工商管理系、会计系、电子商务系7个系科。学院现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一级博士授权点2个(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二级博士授权点4个(金融学、财政学、区域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硕士点14个(金融学、财政学、企业管理、世界经济、区域经济、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专业硕士、金融专业硕士、税务专业硕士、国际商务专业硕士)。金融学为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品牌专业,会计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一、苏州大学会计专硕(MPAcc)考研招生目录及人数1、所属学院: 东吴商学院2、招生专业:125300会计(专业学位MPAcc)3、研究方向(全日制):01(全日制)会计硕士4、考试科目: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满分200分)②204英语二复试:1、政治理论、会计专业课程(参考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 试复试阶段专业课指导性大纲) (笔试)2、综合(面试)备注:不招同等学力考生5、招生人数:2020年招生计划:未公布。二、苏州大学会计专硕(MPAcc)复试分数线及报录比(近三年)2019年:英语:42,专业课:84,总分242分。实际录取最高分270分报录比:报名人数1104,录取人数99人,报录比1:112018年:英语:42,专业课:84,总分227分。实际录取最高分267分报录比:报名人数858,录取人数131人,报录比1:6.52017年:英语:42,专业课:84,总分244分。实际录取最高分269分报录比:报名人数872,录取人数111人,报录比1:7.8育明考研点评:苏州大学是少数的会计只招全日制的学校,并且招生人数如此之多的学校。因为招生人数之多,所以很多人都来报考,也导致分数非常之高,比如2019年最低要242分才可以被录取。苏州大学2019年在生源比以前更好的情况下,招生人数依然减少了许多(推免人数也少了),估计2020年招生人数也会不足100,不会像以前那么多。这点大家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预估2020年,苏州大学的录取分数也要240分以上才可以。三、苏州大学会计专硕(MPAcc)考研参考书目《2016年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及考试指南》,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全国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指南》,全国专业学位联考辅导用书编写组编。《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逻辑分册》, 李雪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数学分册》,全国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辅导用书编写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写作分册》,全国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辅导用书编写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其他参考书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夏永祥等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第四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俞雪华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中级财务会计教程》刘海燕等编,(第二版)。备注:专硕的初试都是没有指定参考书目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以上书目。另外大家也可以看一下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那一套数学、逻辑和写作分册。四、苏州大学会计专硕(MPAcc)复试所需资料(1)准考证;(2)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及一份身份证件正反面的复印件(复印件纸型为A4,身份证件正反面需复印在同一页面上);(3)应届生还需携带本人学生证、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的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毕业证书需于开学报到时向学院提供原件与复印件);(4)往届生还需携带学历证书(即毕业证书)原件及一份复印件、 由档案所在工作单位人事部门提供的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复印件,并需加盖档案所在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公章;若无工作单位,需由档案存放管理部门提供档案内存放的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的复印件,并需加盖档案存放管理部门公章。(5)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情况表(附件4)。(6)“大学生士兵计划”提供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或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