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匪夷所思!这所211大学公布考研录取名单,25名考生放弃录取阿提卡

匪夷所思!这所211大学公布考研录取名单,25名考生放弃录取

匪夷所思!这所211大学公布考研录取名单,25名考生放弃录取考研能顺利上岸,是多少考生梦寐以求的事!然而,5月25日,在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的录取名单中,却出现了大量考生放弃录取的怪事。据统计,本次放弃录取的考生人数高达25人。第一志愿、被录取、放弃,这些词语组合在一起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要知道,华南师范大学是211全国重点大学,在全国师范类大学中,华南师范大学位居前十之列,由此学校的实力可见一斑。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科实力也是相当雄厚的。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南师范大学有四个学科进入A类,分别是: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和教育学。学校如此优秀,学科实力如此强大,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考上,却又为何突然放弃呢?针对这一问题,有的网友认为是因为学校公布录取名单太晚,部分考生担心错过了调剂时间,因此忍痛割爱,放弃了华南师范大学。事实是不是如此呢?据悉,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是在5月9号公布研究生复试方案的。在方案中,对复试分数线及复试人数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参加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复试的考生共91人,招生人数共66人,复试分数线354分,看来竞争还是蛮激烈的,能顺利入围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学科教学(思政)的复试共分8场。复试时间从5月17号到5月20号,为期四天。5月20号复试结束,按理说,复试结束,学院应该尽快公布拟录取名单。毕竟学生一方面迫切想知道自己能否顺利入围,另一方面假如没有通过,还要积极准备调剂,另谋出路。不过,学院在5月25号下午六点多才公布拟录取名单。距第一批复试的时间已经整整过去了8天。这八天时间,虽然不算长,但是对于急切得知考试成绩的考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何况今年考研调剂时间为5月20日到6月30日,对于迟迟收不到通知的考生来说,也许担心错过最佳调剂时间,从而选择了放弃。还有的网友认为,这些考生之所以选择放弃,不是因为放榜太晚,而是因为“定向就业”。虽然说是非定向就业,但是备注里已明确“定向海丰”、“定向陆丰”等。也就是说选择放弃的都是定向培养的公费师范生。据悉华南师范大学是有公费定向计划的,毕业后去省次一级的城市工作六年。定向培养公费师范生毕业后是要服从安排的。难道这25名考生都是因为不满意定向培养所以选择放弃?也未可知。还有的网友认为是因为对培养导师不满意才选择了放弃。这种说法更难理解,华南师范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导师的水平肯定是一流的,一个考生对导师不满意可以理解,这么多考生对导师不满意就难以理解了!静静老师认为,原因可能在学校放榜太晚,也有可能是考生自身的原因。不过,不管何种原因选择放弃,对于考生来说都是费心劳神的事。你说呢?对于华南师范大学25名考生集体放弃录取你怎么看?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说话

双一流建设以来,哪些高校获得的研究生教育成果奖最多?

研究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对象,也是未来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2014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针对在研究生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专门设立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以下简称“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这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领域最具权威性、专业性和影响力的奖项,也是国家学科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奖项每2年评选一次,至今已经评选出了3届。眼下正值双一流收官阶段,那么双一流建设以来,有哪些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获奖方面表现优异?又有哪些高校进步明显呢?软科整合了双一流建设以来的两批次获奖数据,对各大高校的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鉴于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从奖励等级上又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个等级,考虑到不同级别奖项的获奖难度差异,本文在计算折合分数时分别对其赋予不同权重:特等奖4倍权重,一等奖2倍权重,二等奖按照实际获奖数量计算。以下为双一流建设以来内地高校国家级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统计。双一流以来的两届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评选中,共有52所内地高校获得87项奖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69项。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三所“一流大学”的获奖折合数居高,霸屏前三。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成果“创建‘五链环’野外综合实训平台与‘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其实践”摘得了两届评选中唯一的特等奖。该获奖成果以中国工程院康绍忠院士为第一获奖人,是农大研究生教学团队近20年来扎根西北干旱内陆区取得的成果,也是新时代农业院校应用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重要的教育实践成果,为农业院校应用学科培养出既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又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模式参考。中国农业大学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网站)西北工业大学两届获奖折合数为4,是榜单中得分最高的西部一流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在2016年和2018年的评选中,均斩获一等奖,其在研究生教学水平从众多工科类高校中脱颖而出,堪称标杆。值得一提的是,西工大2016年的一等奖获奖项目“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造就航空领军人才”和2018年的一等奖获奖项目“创新硕士试飞员培养模式,造就高端试飞人才”均由该校航空学院申报并获得,充分展示了西工大“国防七子”“军工强校”在国防科技领域的专注和实力。三校实力比肩“一流大学”该获奖项目统计的10强当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占据7席,另有3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进入前10名,其研究生教学实力可媲美众多“一流大学”。其中南京高校表现出色,前10名中除了“一流大学”东南大学之外,还有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两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南京农业大学是唯一的折合数达到4的一流学科大学,也是南京三校中得分最高的。作为我国综合实力强劲的几所部属农林类大学之一,南京农业大学聚集了一大批包含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等在内的专家学者。以侯喜林教授为第一获奖人的成果—“‘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南农品质’三位一体的农科博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获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也填补了南京农业大学在该奖项一等奖的空缺。南京师范大学凭借2016年评选中获得一等奖的成果“基于网络化教学的硕士生思政课教学模式实践探索”,成为获奖折合数最多的师范类院校。自2014年奖项设立以来,南师大的研究生教育工作锐意改革、不断进取,已连续三届获奖,共摘得一等奖一枚、二等奖二枚。南京农业大学(图源:南京农大网站)北京交通大学交通学科优势显著,两届评选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折合分数3分,位列第7名。其一等奖获奖成果“优势学科交叉、特色平台支撑——交通行业高水平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对交通运输行业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需求,将学科优势转化为研究生培养优势,构建了优势学科交叉、全过程融合、交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对国内交通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意义深远。北京交通大学(来源:北交大网站)研究生是我国科研力量的后备军,高校充分重视研究生教育,是统筹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手段,与双一流的建设目标和任务都紧密契合,对于我国科研人才梯队的建设,提升高校的学术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嗟乎

思政考研: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思政)珠海招生录取情况!

作者:广东考研给丽姐授权转载#扎根广东15载,更懂广东考研!#作为广东考研培训领域的深耕者。我们专注于帮助广东高校学子打破信息差,我们将持续为大家带来广东地区考研专业的分析。考研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真正了解的却不多,不同于高考。考研是一个信息战,持久战,不仅需要会学习,更需要在正确的方向信息下努力学习。01专业概况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科教学(思政)是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培养的。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第四轮学科评估高校评估结果中属于A,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博士后流动站,所以,在思政方面实力上是非常强的。为什么今天给大家解答这个专业呢?(1)尽管属于热门的教育硕士,但是学科(思政)允许跨专业,给很多跨专业想从事教育的或者拿学历的同学提供很好的机会。(2)目前在美丽的滨海城市——珠海,有专门的研究生培养点,比较少人关注,相对会更好考一些。(3)这个专业不同于学科教学(英语,语文,数学)专业课二的难度大,因为我们每年都有都有不少跨专业考试成功的学员。02招生人数2019考研,一志愿招生,60人(不含推免),实际录取60人。2018考研,一志愿招生,30人(不含推免),实际录取60人。2017考研,一志愿招生,20人(不含推免),实际录取26人。在招生人数方面,招生人数是比较多的,现在稳定在60人左右。只要努力坚持住,机会还是挺大,在3-5年内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同时,珠海校区不接受推免生,给大家减少了很多竞争对手。03考试内容(1)初试科目: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33教育综合 ④ 901教育实践与方法这个专业跨考生尽管比较多,但是碰到不会的不要慌,要稳住。另外现在北师大专业课出题方面也是越来越灵活。如果不知道从何下手,寻求辅导班帮助是非常有必要的。(2)复试科目:专业基础知识(笔试10%+面试30%)、学术研究能力(面试40%)、综合能力测试(面试20%)备注录取办法:1,复试成绩满分300分,低于180分为不及格,不及格者不予录取,2,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3,所有复试合格的考生按照总成绩高低排序,从高到低依次录取。所以初试的结束,不代表考研的结束。送大家2019考研复试具体内容1笔试,一道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2面试,先自我介绍3从几个纸条里抽2道题,去年的材料内容是思政课座谈会4老师询问几个和思政课有关的问题或者是考生的自身经历,本科学习情况复试情况每年都会有一些小的变化,就像去年的自我介绍,没有用到英文的,但是不代表今年明年不用,而且英文自我介绍比较普遍,所以大家还是要准备的,另外专业课笔试也是不定的,但是主要考察反应能力和综合素质,考前训练很有必要的。04参考书目333教育学原理:1、《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4、《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901不提供专业课教材,并且是去年新出大纲和专业课代码,当然也是有迹可查的。我们每年也会做系统的整理。虽然333内容虽然是相对统一大纲,但是内容还是很多,侧重点也不同,并且自主命题,但复习不能掌握侧重点,无疑会浪费我们很多宝贵的时间。05录取情况这里重点给大家梳理2019年考研,因为2020考研的情况还没有出。去年北师大自划线复试线总分为300分,英语政治45分,专业课333为80分,865为90分(2020考研之前,专业课2的代码是865),这个分数相比去年专业课1的最低分减少了80分,因为难度在提升。最低录取分数为318,比18考研304分高出14分,平均分也由原来的346.7分增加到19考研的361分。针对21考研的同学,想要考试这个学校专业的,要抓紧时间时间下手了,抓住机会。随着今年考研形式的严峻,加之疫情问题,考研人数保守估计400万,所以早点准备。06最后谈一下专业课复习问题学科教学(思政),专业课2门占据总分的300分,也是大家主要拉开差距的地方。对于绝大多数跨专业考生来说,教育综合这第一门专业课是最崩溃的一门,因为作为跨考,本身对这些内容都不太熟悉,而且这门课的内容真的是太多了,所以这门课一般付出时间最多的一门。333的备考在前期看书,做框架,后期完全是背真题加上背诵笔记。有两点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呢,如果是跨考前期看书,千万不要做特别详细的笔记。如果前面笔记做的非常详细,但是其实后期没有太多时间去看这些笔记,前期也挺浪费时间的,333理解后还是要以背书为主。(可以做一下框架图,帮助记忆)跟着老师或者学长学姐建议进行复习就行。在背书的时候,以高频考点和重点为主,有主次的背书。例如报考学校的考题和比较重要的考题后面都做上标注,有重点地进行背书,然后在后期阶段结合笔记,老师讲课重点,全面背书。(上考场的前一天晚上,一定要早起背书,这样你在考场上的时候脑子里全部都是333的知识,真的非常有用。)第二门专业课901,2020考研新出大纲,很简单的几话,但是藏着很多复习的点,但是大家也可以不必太担心,因为今年学长学姐考出的成绩都不错。

若枉若直

华南师范大学公布考研录取名单,25名考生放弃录取,原因为何?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于5月25日公布了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在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的录取名单中,出现了大量考生放弃录取的现象,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需提醒的是,上图截取的是25名放弃录取的考生名单,尚有66名接受录取的考生名单,并没有贴到本文中。为什么考生会大规模地放弃升学机会?要知道华南师范大学是知名211高校,在2017年还入选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找到了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于5月9日发布的硕士研究生复试方案。在方案中对于复试分数线,以及复试人数作了明确规定。根据以上两图所示,学科教学(思政)专业招生66人,而复试人数为招生人数的1.4倍,最终是有91人进入了复试。从复试分数线来看,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的总分线是最高的,达到了354分。想必初试在354分以下的考生,应该也不在少数。那为何好不容易进入复试的25名考生要放弃呢?经过一番琢磨,我在5月12日的学院公告中,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当天,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发布了硕士研究生复试时间及相关安排。在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的复试时间安排中,该专业的复试分为8场,最早的一场在5月17日上午8:30开始,最晚的一场在5月20日下午2:00开始。然而,同学们在复试结束之后,经过漫长的等待,学院才发布拟录取名单。从上图可知,学院到5月25日的18:21才发布拟录取名单。而这一时间,已经与第1场复试,相去了8天多的时间。即使与最晚的第8场复试,也已经相去了5天时间。那么在这段漫长的等待期中,如果学院不能给一个明确的答复,相信很多同学都会沉不住气,而选择去参加其他高校的调剂。要知道,今年的考研调剂时间为5月20日到6月30日。该学院复试完最后一批考生的时间,正好是调剂系统打开的当天。其实这种情况很常见,每年很多考生都会有这种苦恼。从考生的角度看,一方面是没有把握的一志愿复试,一方面又是满屏的考研调剂信息。而且随着时间流逝,考研调剂的机会将越来越少。面对这种两难的抉择时,很多同学还是选择了后者,调剂至少有学上。而坚持等一志愿结果的话,可能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一年时间就这么浪费了。我是考研牛小guo,专注分享考研知识,感谢您的点赞、评论和关注!上海交通大学公布考研复试结果,435分考神被淘汰!老师:很正常考研初试419分遭淘汰,366分考生却被录取,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个华科415分考研落榜生,调剂成功了!网友:是金子终会发光单选|你支持25名考生的做法吗?支持反对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九一一

2021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榜单!!!

2021年3月25日,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cuaa.net)正式公布《2021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最新发布校友会2021中国大学排名、2021中国民办大学排名(含独立学院)和2021中国高职院校排名等榜单。艾瑞深研究院中国校友会网是得到社会各界认可的、有良好公信力的第三方大学评价咨询研究机构。这是艾瑞深研究院连续第19年发布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报告将由“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重点关注在最新2021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连续14年保持在霸主地位,清华大学第2;上海交通大学升至第3名,创历史最高排名纪录;浙江大学第4,华中科技大学再攀新高,跻身全国前5强;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跻身前10名。最值得关注的是,西安交通大学首次挺进全国前7强,“西迁精神”助力学校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创中国西部高校最高排名纪录,堪称中国西部地区进步最大、发展最快的大学。在最新校友会2021中国民办大学排名中,武昌首义学院、珠海科技学院、西安欧亚学院问鼎2021校友会中国民办大学排名冠军,西交利物浦大学雄居2021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首位。引人关注的是,今年首次发布“校友会中国高职院校排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位居2021校友会中国高职院校排名第一,海南科技职业大学雄居2021中国职业技术大学排名冠军。评价指标校友会2021中国大学排名评价指标体系由思政教育、教学质量、杰出校友、高层次人才、优势学科专业、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科研基地、社会服务、办学层次、社会声誉、国际影响力等12个一级指标构成。以服务国家“双一流”发展战略和提升高校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导向,涵盖中国高校五大核心职能的600多项具有代表性的评测指标,涵盖了国内外其他大学排名的高端质量指标。报告指出,中国四星级(4★)以上大学是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世界高水平大学和世界知名大学,是处于中国高水平以上中国最好大学,是国家“双一流”战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大学的核心力量和生力军。榜单详情2021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榜单(1-300名)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大学评价领先品牌,是目前中国大学评价体系最为系统全面、评价指标与参评高校数量最多的大学排名,已成为每年全国高考、考研考生与外国来华留学生填报志愿挑选大学和学科专业的权威参考指南。

笛卡尔

湘潭大学获评省研究生思政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集体

红网时刻湘潭12月11日讯(通讯员 严渊)12月11日,湖南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20年学术年会在湖南科技大学召开。湘潭大学获评湖南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集体,许锋、刘韬、伍振军、王墨翰、袁雪萍、陈琛等六位老师获评先进个人。近年来,湘潭大学研究生工作部不断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与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导师第一责任人和研究生辅导员骨干作用,努力实现全员育人的研究生思政工作保障体系;全面构建研究生资助保障体系,规范奖助学金评定工作,鼓励研究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指导研究生会开展全校性学术研究、文体娱乐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促进研究生个性发展,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湘潭大学研究生会也在2020年成为湖南省唯一研究生会团体,代表湖南省参加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

千夏

这所211大学公布拟录取名单,25位考生放弃,看到真的太可惜!

华南师范大学在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当中一共有21个学科入榜,其中4个学科评为A级,12个学科评为B级,5个学科评为C级。在4个A级学科中,心理学为A+,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和体育学为A-。华南师范大学还是我国“211工程”重点大学,又是以师范命名的高校,如果能够考上这所学校的教育学肯定非常不错,因为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当中,华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为A-。考研能够成功上岸是多少考研学子心中的梦想,考研能上一个211大学、985大学是多少学子心中的梦想,现在都还有不少同学还在调剂,还在为了这个的梦想而努力着,但是下面这则消息着实看到很震惊,也感到很可惜,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考生放弃华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思政)这个专业。5月9日华南师范大学公布复试方案,其中学科教学(思政)这个专业一共招收66人,现在已经接受两名推免学生,5月12日,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公布复试时间,其中学科教学(思政)估计是因为参与人数众多,故安排三天时间来进行复试,复试时间从5月17日早上持续到5月20日下午才结束,一共开展8场复试。5月25日,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公布了2020硕士研究生的拟录取名单,我将这份名单看到最后的时候,发现他们学院学科教学(思政)这个专业出现大量考生放弃的情况,一共有25名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的考生放弃,这部分人当中仅有三个人的复试成绩为0,而且有一位同学的初试成绩非常好,初试成绩384分,学院要求的复试分数为354分,初试成绩占比50%,复试成绩占比50%,他的这个成绩在初试当中都是非常具有优势的存在。华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可以算得上他们学校的王牌专业,这么多人却放弃复试,真的非常可惜!难道是出成绩太晚学生都调剂走了?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硕士研究生调剂系统开放时间5月20日,虽然他们整个复试持续比较久,但是也在5月20日对所有参加复试的学生完成复试工作,就算他们也参加调剂,5月20日填写调剂系统,最快也要5月21日才能参加复试,虽然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5月25日才公布拟录取名单,但是就我所知,高校研究所复试,有的学校比较快,复试完当天晚上就会通知到学生结果,最迟也会在第二天通知考生结果,所以我认为学生因为调剂走了而放弃这边学校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对于这25名放弃的学生真的着实非常可惜,也正是因为他们放弃,后面有不少学生也借此机会顺位上岸,不管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这么多学生放弃,希望他们都能够有一个好的去处,无憾自己的考研生活,也给自己的考研生活画上一个句号。喜欢的点个关注吧,每天说教育,我们下次再见!

化而为虫

「司南考研经验贴」双非跨考985院校学科思政428高分经验贴

双非428高分学姐跨考985院校经验贴学弟学妹好!我是20届报考湖南大学学科思政的学姐,本科是广东省一所普通二本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专业,考研依旧选择本专业继续深造,初试成绩如下:英语80、政治74、333专业一130、842专业二144,总分428分,专业二排名第一,总分排名第一。湖大学科思政这几年是报考的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逐年递增,今年更是如此。我三月初开始准备考研,那个时候没有确定院校,只复习英语和333,三天晒网两天打鱼,效果不大,真正准备是6月份,那时我确定要报考湖南大学学科思政!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我把专业课的书看了9遍,资料书背了7遍;英语单词背了7遍,英语一阅读1遍,英语二阅读做了3遍;政治1000题刷了4遍。以下分享我的复习方法,如学弟学妹觉得有帮助可借鉴一二。英语二:80分考研英语二比起英语一要容易一点,英语复习讲究的是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水滴石穿,经过不断地积累单词,基础再差的学生到最后都能考一个相对不错的分数。80分数看起来相对不错了,但我的英语水平实际上不高,四六级都是低分飘过,而且是考了好几次才过线。整个考研英语的复习,我花的时间是比较少的,具体复习方法如下:1、3-6月:背诵单词,巩固基础六月份之前,你完全不需要做真题,没有一定的基础就去做真题除了打击信心、浪费真题别无它用。我用的是朱伟的恋练有词那一本单词,当时跟着视频记单词花费了我不少时间,我不能说听视频没用,但听视频所花的时间与你所获得的东西是不成正比的,所以我建议时间不足或者底子较好的直接背单词,反复背,只需要背到看到单词能想到中文意思即可,不需要会默写。前三轮是过得最慢的,基本每月最多过一轮,一天保证背一单元,每次背之前复习上一单元再开始背下一单元,结束之前再较快地背一遍今天新背的这一单元,这样每一轮相当于过了三遍,之后随着对单词的熟悉程度加深,背单词的速度也提高,基本上可做到半个月背一轮,这本单词我前后过了7轮,相当于每个单词过了21遍,9月份开始我基本不用背单词书了,只是偶尔看看或者背一下我从阅读摘抄的单词。2、7-8月:开始做阅读,主攻英语一英语二只有11年真题卷,英语一是英语二最好的模拟卷,所以做英语二之前先用英语一练手,当你做了两个月难度较高的英语一的试卷,再来做英语二试卷一定会觉得容易很多。3、9-12月:转战英语二这里有差不多四个月时间做英语二,时间完全充足,9到11月至少过两轮,11-12月主要是作文,每天再花点时间看看阅读。方法策略:前期多花点时间背单词,考试之前每天都要背单词,背单词时间弹性安排;后期每天用1-3小时完成一篇阅读,所花时间视个人情况而不同,我精翻一篇阅读只需要1小时,精翻时注意要逐句翻译。作文背范文即可,最后自己总结模板。政治:74分政治这一科等8月份再开始复习完全来得及,政治总共有四个板块:马原、毛中特、近代史、思修法基。关于视频,我建议只看徐涛的,如果是文科生,只需要看马原这一板块的视频即可,其他三个模块只刷题;理科生对于这些文科类的知识可能稍微不足,不熟悉的板块结合视频理解。我买了肖秀荣三件套,将1000题刷了4遍,最后各种押题卷出来了,我买了腿姐4套卷、徐涛八套卷,只做选择题,到12月买了肖四肖八背大题。1、8月:马原视频、1000题这个时期我的重心在专业课上,分给政治的一天只有一小时左右,我是1.5倍速刷视频的,马原这块比较难以理解,前提应把这块难的啃下来,后面就算晚一点复习政治也还不慌。2、9-11月:毛中特、近代史、思修法基1000题我这段时间政治的复习是断断续续的,因为我的专业课压力太大了,尤其是333这一门,所以我分给政治时间很少,为了节约时间,我没看视频直接做题,但也是因为没看视频没看书,所以第一遍做题很痛苦,一大片满江红,我干脆选择对着答案直接选,选完把整道题看了几遍,目的是加深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然后在题号那里圈上一个圈做标记。第二遍我是擦掉答案重新选,如果还错了,我会再圈一个圈,选对了则在圈内打叉,第三遍,直接遮掉答案着重看错题,第四遍我大部分都能选对了,所以这一遍我遮住选项,只看题目,并大概回忆选项内容。这样几遍下来,我基本掌握1000所涵盖的知识点。333专业课一:130分333由四门课程组成: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这四门课程在考试中占比是有所不同的: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心理学各占60分左右,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共占30分左右;每本书考察的题型也不同: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心理学以简答题和论述题为主,中外教育史以名词解释为主。建议看书顺序以下: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1、3-6月:看书巩固基础6月之前不能直接背资料,这个阶段要做的事情是把书看懂、看熟,前两三遍从头到尾全看,后面看书时理清框架脉络比仔细看内容还重要,每一遍看书都要注重记熟书本的框架,看到不理解的标题再去详细看下面内容,每一遍看书应达到相应的效果,看了几遍书之后接着看基础课程视频,看视频最好用上手头配套资料,同时也要记住一点:看视频目的在于理解细内容、记忆框架。每一遍都应比前一遍更熟悉。2、7月:背诵中外史资料框架这个阶段主要是背手头资料框架,我当时用的是司南精编资料,可以辅助机构基础视频加深印象。这两个月我主攻中外教育史,在7月底已经可以背出两本书的框架。3、8-10月:背诵教原教心框架这个阶段仍然以背诵资料框架为主,主攻教育原理和教心,到了10月底要把教原教心背完第三轮。由于中外史已经背过一遍,因此再次背诵复习相对花的时间较少,每个月只需要花7天时间就可以背一遍中外史。4、11-12月:背诵框架、填充细节仍然着重复习教原、教心,再留一些时间背诵中外史,这个阶段要能够在框架基础上填充细节,越到后面,越要抓重点背诵,能力有余再背诵次重点。12月初应达到能上战场的程度,这个时候进行模拟考。之后再继续反复背框架,背诵应达到能背出框架以及根据对书本记忆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填充内容。842专业课二:144分842在19年换了教材,20年继续沿用新教材。842所用的教材是郑永延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这两本书,我在8月才开始复习842,而且并非每天都学,最后考了144分,专业排名第一,842是一门比较好拿分的科目,但没有掌握方法学起来仍然十分痛苦。对于842,我们应如何看书、如何背书、如何答题,这些都很讲究技巧。1、8-9月:看《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这两个月我主要只看原理这本书,学习方法基本和学习333差不多,前几遍只看书,尽力读懂书本,后面开始借助机构的视频理解,每一遍都注重书本框架,我是通过看书本目录和资料来把握框架的。你们自己也可整理框架,这也是一个理清思路的过程。2、10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这本书不是特别重要,而且比较容易,因此在这个月我主攻这本书,对于原理这本书也有兼顾,要保证不能学了新知识而忘记旧知识。这本书有些章节是很少考的,因此复习要做到重难点突出、详略得当。看书一定要注重框架。3、11-12月:两本兼顾,重点突出这个阶段就是反复地背框架,需要一定的背诵技巧,背框架的同时要多读几遍小字,这样慢慢形成语感,才能写出专业术语。我个人没有特地去背真题,因为我掌握的比较好,基本把该背的都背了,时间不足的,这个阶段应以真题为准,能力有余再慢慢扩展到次重要题目。学姐想和大家嘱咐几句:1、网上经验成千上万,但我相信没有谁的经验可以被完全复制,我们应做到创新发展、实事求是才能活学活用,多看几个人的经验,根据自身的特点总结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备考前期,我虽然看了几个人的经验贴,但和我相关度不大,所以帮助不太大,我的方法主要是在参考司南每月发布的任务清单基础上形成的。2、要尽力走在别人前面,你可以不必做那个最努力的人,但你要争取做那个最有效率最有方法的人,总之,你复习的效果是最好的。我备考的时候会关注机构公布其他学员的学习进度,以此来激励自己,我的进度也许不是最快的,但我一直深信我的学习效果是数一数二的。3、尽量报一个班,这样你背后随时有一支队伍为你答疑解惑,为你搜索信息、排忧解难。我去年报的是司南考研这个机构,性价比很高,我也特别幸运能加入这个机构,我心里很感激这些学长学姐,尤其是康康学姐、田甜学姐,这两个人对我的考研帮助可以说是极大的。如果有任何疑惑,都可以来找我,我会尽力帮助你,就像这一路上其他热心的学姐帮助我那样。最后,祝愿每一个努力的人儿都能获得最好的结果!

一草一木

考上这366所大学,可能一不小心就保研了!

2019年考研史无前例的290万人报考,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按照每年人数攀升的情况来看,2020年考研人数还将再创新高,首次超过300万。随着考研报考人数的增加,今年考研的学子无疑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按照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招考制度,读研除了传统的考研外,还有保研这条路可走。当然,保研除需要所在高校具有推荐免试生资格外,接受高校还对考研学生本科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一所高校,有没有研究生推免资格,是我们在高考志愿填报时选择学校的一个重要依据。不过,不同的本科高校,每年的保研名额和保研率差异非常大。到底有多大?今天来一起看看部分知名高校的统计数据。如果同学有大学后继续读研的打算,这些具有推免资格的院校,是要重点考虑哦!全国366所推免资格高校红字为2017年新增具备推免资格的高校那么广东的16所具有免推资格的院校,近年的保研状况又如何呢?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本校2019届推荐免试研究生共计1510人,其中去外校深造的有501人,留在本校深造的有1009人。2019年拟接收的推免研究生一共2045人,其中1860人为硕士研究生,185人为博士研究生。2020年拟接收的推免研究生一共2038人,其中1905人为硕士研究生,133人为博士研究生。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2019届推荐免试研究生共计1103人,其中去外校深造的有370人左右,留在本校深造的有733人左右。2019年拟接收的推免研究生一共1902人,其中1844人为硕士研究生,58人为博士研究生。2020年拟接收的推免研究生一共1879人,其中1839人为硕士研究生,40人为博士研究生。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2019届获得教育部推免名额共142名。2019年拟接收的推免研究生一共237人,其中199人为硕士研究生,38人为博士研究生。2020年拟接收的推免研究生一共261人,其中208人为硕士研究生,53人为博士研究生。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2019届推荐免试研究生共计315人。2019年拟接收的推免硕士研究生一共97人。2020年拟接收的推免硕士研究生一共101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2019届推荐免试研究生共计160人。2019年拟接收的推免研究生一共150人。2020年拟接收的推免研究生一共163人。汕头大学汕头大学2019届推荐免试研究生共计58人。2019年拟接收的推免硕士研究生一共5人。2020年拟接收的推免硕士研究生一共3人。深圳大学2019年拟接收的推免硕士研究生一共541人。2020年拟接收的推免研究生一共623人,其中613人为硕士研究生,10人为博士研究生。广州医科大学2019年拟接收的推免硕士研究生一共12人。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年拟接收的推免硕士研究生一共90人。2020年拟接收的推免硕士研究生一共114人。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2019届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共计435人,其中普通类347人,教育部补偿3人,“4+2”模式56人,“研究生支教团”16人,思政人才专项6人,学术专长计划7人。2019年拟接收的推免硕士研究生一共278人。2020年拟接收的推免硕士研究生一共281人。广州大学广州大学2019届推荐免试研究生共计105人。2019年拟接收的推免硕士研究生一共61人。2020年拟接收的推免硕士研究生一共70人。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拟接收的推免硕士研究生一共167人。2020年拟接收的推免研究生一共181人,其中178人为硕士研究生,3人为博士研究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届获得教育部推免名额共84名。2019年拟接收的推免硕士研究生一共188人。2020年拟接收的推免硕士研究生一共227人。五邑大学2019年拟接收的推免硕士研究生一共8人。2020年拟接收的推免硕士研究生一共6人。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2019届推荐免试研究生共计68人。2019年拟接收的推免硕士研究生一共5人。2020年拟接收的推免硕士研究生一共3人。*部分学校部分数据缺失除此之外,小高还为大家整理了由博雅数据库整理的105所大学本科生近三年的保研率。中央民族大学计算错误,保研率应是15.3%东北大学保研率不应低于15%,尤其是秦皇岛分校不应这么低(可能是秦皇岛分校总数2500人中,有大量定向委培)。2019、2020届保研率以2015、2016级在籍人数为分母;2018届保研率以毕业生总数为分母。其中,北京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属于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59所高校,因此保研率超过15%。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具有经教育部备案的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班,因此保研率超过10%。省部共建、部省合建高校受到政策优待,部属高校、北京高校近水楼台,保研率较高。保研率的算法保研率的理论值= 推免人数/学生总数简单的说就是,一所大学每年被保送的学生占总学生的比率,占比越大,说明学校的保研名额就会相对的多一些。也就是说该校的学生读研就相对更容易。But,实际保研率≤理论值,因为最终会有部分同学放弃保研,或因不能保研心仪的高校,或者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单位而发生变化。备注:部分高校,如清华、哈工大、西交、天大等,2019届推免公示名单不全,故没有纳入名单。清华大学,可参照北大。哈工大,理论上绩点排名前50%都有资格保研,实际保研率35%左右。西安交大参照上海交大,北航参照同济,天津大学可参照东南大学。分析榜单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老牌985大学的保研率普遍排名靠前,还有部分211强校的保研率也较高。总体来看,综合类大学和理工类大学保研率较高,如果考虑深造,报考综合类和理工类大学有优势。而一些录取分数很高的专业类大学保研率明显偏低,比如上财、央财、对外经贸、北外、上外等,如果考虑就业,专业类大学比较有优势,行业认可度高。如何快速定位目标院校01总则:价值预估在保研这场考生与学校的双向选择与匹配中,考生最终能去哪所学校,取决于他自身的价值;学校能收到哪些学生,同样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考生的价值衡量标准有五项:本科出身、绩点排名、英语成绩、科研经历、获奖经历、其他经历。这五项标准的重要性依次递减。而院校的价值衡量标准有三项:院校级别、专业知名度、院校地域。不论是高校还是考生,最终价值都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各位可以根据这些指标初步评估自身与目标院校的实力差距。如果考生的某一项指标水平太差,则必须要提高其他指标的分数,以弥补弱势,把综合分数拉到和竞争者差不多的水平上。02根据出身一般而言,保研能使各位考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轻松上升一个台阶。也就是说,普通二本可以保研到双非一本,双非一本可以推免至211,211本科可以保送到985,985出身则可冲刺清北。至于一本留在一本,211推至211,985保送985,这些情况全都属于“平级调动”,难度最小。所以但凡是在出身级别上跨一个台阶选择目标院校的,都有很大机会获得offer,值得一试。03根据绩点排名不同级别的出身应该达到的绩点高度是不一样的。举例而言,双非一本目标是985,那么他的绩点就必须数一数二。211本科想去985硕士,那他的绩点要求就没那么严苛,只要不在保研边缘线徘徊就有很大希望。985本科目标保送985硕士,则你只要获得本校的保研名额就可以了。04根据地域通常来说,北京、上海、广州的院校竞争激烈程度要大于其他地区的院校。有的同学可能想从末流211甚至双非一本保研至985,那么这种情况下,你选择其他地区的985作为target school肯定要比选择北上广的985几率要大。小高认为,获得其他地区985 offer的几率 ≈ 获得北上广地区知名211 offer的几率。当然,这也要看高校是什么水平的985。05根据本校保研情况在选择目标院校之前打听好本校前几届保研最终去处,基本上你的学长学姐们能去的学校,你也有几率进入。如果你的学长学姐都没有去过某所院校,很可能是因为这所院校不认可你们学校的生源,你的材料寄过去估计是没希望的。当然,没有前辈去过你的目标院校也可能是因为没人尝试过。这个一定要打听清楚。06根据目标院校保研状况有些院校会把前几年的保研录取名单挂在官网上。如果名单中已经标出录取人员的本科出身,那当然对我们判断这所院校的生源很有帮助。但如果你的target school没有给出往年录取人员的出身信息,甚至没有给出录取名单呢?有耐心的同学可以尝试动用人脉网联系这些学长学姐来获取出身信息。07根据专业知名度假设你是X专业出身,在不考虑跨专业保研的情况下,专业知名度和学校级别两项是可以置换的。如果你想去更高级别的学校,那么可以考虑折损目标院校的专业知名度来达到目的;如果你最重视院校的专业水平,那么就要把目标院校的级别稍作降低。举个例子,中国政法大学毋庸置疑是所名校,但它主攻法律相关专业。你要去中国政法大学学习历史,难度当然比去这里攻读法律低很多。综上所述,如果想要在今后更容易读研,本科的时候考上一所好一些大学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了!为了未来有更多的选择,冲冲冲!来源:综合自网络。由高中根据地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椋

报考高校马院研究生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为啥选思政专业

2019-06-04 07:2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马悦 严粒粒 通讯员 石丛珊 林晓莹杭师大举办思政论文获奖学生“红色之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资料照片)。“对!我是跨专业考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没等记者开口,杭州师范大学研一学生施烨就自我介绍起来:“大学四年的思政课对我的触动很大,我想以专业的态度继续感受它的魅力,所以从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考入思政专业研究生。”今年,不仅报考马院研究生的人数增加了,而且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思政专业研究生首次实现了全员都是非调剂生。而在以往,至少有一半的学生是调剂过来的。这些学生为什么选择读思政,在马院学到了些什么,今后又要做些什么?我们走进这几所大学,来到思政专业的师生身边,细细聆听他们的心声。它是润物无声的力量“如果能成为点亮他人的灯,那该多好”杭师大马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资料照片)。为什么选择思政专业?年轻人各有各的原因,却都有一致的初心。杭师大马院研二学生宋俊仙本硕专业一致。之所以不改初心,是因为“强烈的获得感,让我没有理由不学下去”。她告诉记者,如果说其他课程是教会我们做一件确定的事情,那么,思政课就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去做、前进的方向又在哪里。“比如遇到困难时,我们知道抓主要矛盾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精准的方法论,让我们知道路在何方、怎样到达。”在她看来,思政学习不仅是一种精神追求,而且在生活中也很实用。“亲其师,信其道。我是被老师的魅力所征服的。”浙理工马院研二学生王静说,她报考思政专业,是因为本科时遇上了自己的人生导师“根儿叔”——马院院长渠长根,“他有种魔力,无论是激情澎湃,还是娓娓道来,他的课都让人一听倾心,听了还想听。课上课下、网里网外,‘根儿叔’的金句总是风靡校园。”王静至今仍记得课堂上“根儿叔”抛出的问题:今天的年轻人,究竟是要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是利他主义者?这个来自灵魂深处的提问,令她瞬间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触,“如果我能成为点亮他人的明灯,那该多好?”言传身教,可能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在悄无声息中浸润着年轻一代,把思想的力量从上一辈传递到新一辈。杭师大马院研一学生槐艳鑫,放弃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考研的第一志愿填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虽然本科也有思政课,但是还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尽管理论功底有些欠缺,但在她看来,自己有经济学的优势,能够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养分,“学科和学科是相通的,不应该有界线。”在这群年轻人中,像施烨、槐艳鑫一样跨专业改学思政的不少,还有同学举起了鲁迅的例子:鲁迅认识到医学能在短时间内救人性命,却无法长期铸魂育人。所以他弃医从文,要在大众心里播种一颗信念的种子。85后方啸天已经是浙理工马院的一名教师了。2004年,他从中国计量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决定去复旦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深造。“我想做的,是要让‘我’变成‘我们’,一起发现思想的魅力,一起感受思想的力量。”大学期间,方啸天悟出了一番道理:思政课讲的是世界观、方法论,对现实问题是有解释力的。杭师大马院院长余龙进1986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时,全国高校还没有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甚至“思政”也是个新鲜词。学校的思政教师也都是其他专业七拼八凑来的。“什么是思政?连当时的教师也下不了定义。但我清楚地记得,当年学校请来了李燕杰、张海迪、曲啸等一批青年楷模,和我们谈理想、谈人生。”余龙进从榜样身上感受到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本科毕业后又继续读了研究生,立志成为能影响他人的人。一段时间以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念深入人心,很多人觉得,理工类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随处可用,思政却仿佛没有用武之地。而在余龙进看来,思政课是塑造灵魂的事业,是无时无刻润物于无声的内生力量。它有意义也有意思“不止阅读不止思考,更要去实践”浙商大举行“卡尔·马克思杯”思政理论知识竞赛(资料照片)。“能看看你们的课本吗?”“嘿嘿!不好意思,我们的课本就是原著。”这个学期,施烨枕边放着的《共产党宣言》从中文版换成了英文版。“《共产党宣言》我已经看了三四遍了,现在试着开始读英文原著。另外,《求是》杂志《文化哲学》《解读中国梦》等一系列书都是必读的。”“教材只是参考书,我们需要的是博览群书。”余龙进说,思政专业所学的内容是与时俱进的,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无论是思政专业的老师还是学生,都得一直学、往精处细处学。记者在各个高校发现,思政课上,老教授并不是滔滔不绝的“掉书袋”。前不久,浙江理工大学对毕业3至5年的本科学生做了一项教学评估调查,马院的老师被学生评为“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老师”。“这证明我们的思政课是成功的,是能给学生带去力量的。”方啸天感叹说。事实上,这些年全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都在创新思政课的授课方式,努力让这门“有意义”的课更“有意思”,让学生在有情有趣的课堂上感悟触动灵魂的力量。浙商大马院举行舆情热点、时政评论分析会(资料照片)。每个月,浙商大马院的研究生们都会轮流制作一份“舆情热点排行榜”,还会召开舆情分析会,回顾近期的热点话题,收集媒体及网民们的主要观点,深度剖析形成热点的原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一一剖析,发表个人的看法等。这些话题包含了“原生家庭影响个人成长吗”“自媒体传播热点要有底线意识”“为官不应只为己”……最终这些观点思想还会在分析会中进行一番“唇枪舌剑”的讨论。这样的学习既把时代、社会与大学生的责任联系到一起,也以大学生喜爱的方式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学习。“对网络上偏激、消极甚至错误的言论保持沉默,可能会让这些言论误导后来的参与者。”浙商大马院学生金天说,大学生其实并不缺少理智判断,但缺少对错误舆论进行反驳的勇气,“我们应该要有这样的责任和担当,乐为,敢为,有为,在学生群体中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在课堂外,马院的学生也不是死记硬背。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的研究生,入校不到一年,施烨就已在重点期刊上发表了文章《有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意蕴》,成长的速度令人欣慰。施烨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多阅读,求知明理;多思考,用科学理论支撑;多实践,求真求实。不久前,施烨、槐艳鑫等学生填写了一份岗位申请表,他们将走进杭师大所在的五常街道,担任街道党工委书记助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别以为我们只会‘死读书’。”去年,王静写了一份商业计划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红色文化创新创业实践,还创立了杭州青马红创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我们调研当前市场上的红色文创产品后发现,很多县市都存在‘千城一面’的问题,产品形式单一,表现方式陈旧,缺少内涵支撑。”她说,结合青少年红色研学旅行的课程,她和同学们绘制了红色手绘地图,融入青少年喜爱的卡通元素,增强地图的生动性;开发与浙江红色资源密切结合的手工课,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为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思路,“重要的是,一颗爱国爱党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面对这份学生独立完成的计划书,渠长根颇感欣慰。在他看来,引领学生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要通过各种类型的互动,让学生们掌握看问题的视角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它在未来更有可为“在任何岗位上,都要做思想的传播者”今年清明节,浙理工马院院长渠长根(左一)把课堂搬到了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浙江陆军监狱死难烈士纪念碑等地。(资料照片)。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之后,高校思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对思政课相关课题的支持不断增大,课题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师生加入到学校思政课研究和教学工作中来。采访中,许多马院“掌门人”也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现象——“今年考研的录取情况特别好,没有学生是因调剂而入校的。”“越来越多的学弟学妹问我思政专业怎么才能考上,而以前更多人问我的是‘思政究竟值不值得读’。”同学理念上发生的变化令王静很是感慨。至于学成之后的就业,思政专业的学生也很有想法。“目前,从国家机关到国企民企都在大力加强党建,前来学院招人的企业越来越多,有些企业还需要专职的党建工作者。”浙理工马院学工办主任王宁宁介绍,尽管如此,这群年轻人大多还是会选择考公务员或者做一名教育工作者。“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我都希望自己能有‘老师’的这一面,能够成为对他人产生影响的人,用专业素养丰满更多人的思想。”王静说。2018年,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提出要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这群学习思政的年轻人,无疑将成为最坚实的后备力量。不久前,省教育厅公布了招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300余名的消息,招聘单位为省属高校、部属高校,包括公办高校、公民合办高校和民办高校。“2005年底,我国才正式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每年培养出的专业博士生数量有限,一时无法填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缺口。”浙商大马院党委书记崔杰说,现在,浙江高校中仅浙大有思政专业的博士点,省属高校还在努力中。“有数据显示,每年全国思政专业的博士毕业生仅700多人,缺教师已经成为当前全国高校马院面临的共同难题。我认为,除了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和招生数量,加大其人才培养力度外,不妨探索创新思政教师队伍的构建模式,包括充分利用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高校辅导员、党政干部的资源,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他们在思政理论教育上也大有可为。”崔杰说。我们期待,这些年轻的思政人,以激情致梦想、以奋斗致青春,继续发挥他们敏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特点,将所学所悟运用于实践,亮出心灵世界最鲜明的底色。【浙江新闻+】记者手记将思政之“盐” 溶入每一道“菜”马悦 严粒粒如果课程是一道菜,那么思政教育就是盐,学生学习就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的过程。浙江理工大学就有这么一道全校学生必抢的“菜”——《西湖文化漫谈》,掌勺的大厨就是“根儿叔”渠长根。这个学期“有幸”品尝到这盘“菜”的学生徐澳说:“没上课的时候,以为来上课的是自带‘仙风道骨’气质的老学者,没想到进来的是个笑呵呵的微胖大叔,亲和力十足,可是他一开口你又会被他深厚‘功力’折服。”今年是“根儿叔”烹饪这道菜的第11个年头。为了色香味俱全,“根儿叔”没少花心思:他根据自己的考据研究与亲身游历,从政治、经济、军事、山水、诗词、饮食等多角度讲述自然风光背后的人文历史与文化魅力。今年清明节,“大厨”带着“吃客们”从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到浙江陆军监狱旧址,从古新河到圣塘闸,从断桥残雪到平湖秋月,从文渊阁、楼外楼再到秋瑾墓、西泠桥、慕才亭,走到哪儿讲到哪儿,年轻人置身其中,一边游赏风景一边聆听“根儿叔”的海阔天空,对西湖文化、祖国历史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体悟。在拱宸桥畔,“根儿叔”毫不意外地又撒了一把“盐”。《马关条约》签订后,杭州是中国被迫开放的新的通商口岸之一。“口岸开放了,日本人说我怎么进来呢?你要给我一块土地,这就是租借地的由来。” 渠长根娓娓道来,“杭州的地方官员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不想让外来侵略者进入杭州主城区,所以就选在了当时远在杭州城区之外的拱宸桥。”“再精美的PPT课件都无法还原文化之魅,所以还是要把课开到现场,直接感受文化熏陶。”作为“大厨”,“根儿叔”对菜的品质一丝不苟,即便这些技艺早已熟稔于心,他仍有办法唤醒年轻的味蕾。这是“根儿叔”的本事,也是思政魅力——融在春风化雨中,在看似不经意间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