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中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招生信息、参考书、报录比分析金画眉

2020年中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招生信息、参考书、报录比分析

2020年中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招生信息、参考书、报录比分析中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占地面积3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9万平方米,跨湘江两岸,依巍巍岳麓,临滔滔湘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拥有完备的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等学科体系,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辐射军事学。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1个;设有30个二级学院,106个本科专业;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免疫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15个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居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排名居全球前1‰;拥有享“南湘雅”美誉的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3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湘雅口腔医院,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海口医院、株洲医院。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09年6月,由原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分解和更名而来。而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于2002年5月由原由原中南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湖南医科大学社会科学部、长沙铁道学院社会科学系组建而成。马克思主义学院既是直属中南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也是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历史学等专业的重要学术研究机构。主要职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科研管理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历史学专业的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马克思主义学院辖有6个教研中心和3个研究所。根据课程类型和教学对象,学院分别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中心、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中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中心、形势与政策教研中心、研究生公共政治课教研中心,主要承担全校3.5万名本科生和1.5万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学校部分人文素质课的教学。按照学科类型和专业优势,学院分别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政治学研究所、历史与文化研究所,主要承担院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和相关管理工作。一、中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考试科目(1)所属院系:马克思主义学院 (2)研究方向:01思想政治教育(3)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9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知识 ④919中化马克思主义二、参考书目719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知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部统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毛概和中特理论概论》,教育部统编,高等教育出版社919中化的马克思主义应该是最近几年由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知识改的,所以官网还没有标注参考书,但是一些网站的发帖的参考书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知识的参考书,如果大家要考中南大学的思政,一定不要盲目听信一些帖子,去官网核实一下。三、分数线中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考研的分数线单科是有一个下降的趋势,但是也不会再降多少了,专业课每年都在降,这也说明了单科上线人数的减少,说明专业课题的难度还是在加大的,或者也存在压分的现象。四、考研真题(马原)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 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简述唯物辩证法和形面上学的主要表现。3.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4.为什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二、辨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是反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思想武器,你说对吗?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你说对吗?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2.谈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关系。五、考研心得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在进入强化冲刺阶段之后,高强度的学习和心理压力更是让很多学子身心疲惫!如何少走弯路,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呢?考研过来人的经验教训最值得广大考生细心体会和学习。一、相信自己自信是原动力。很多考生考研复习还没开始就对考研有畏惧心理,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严重缺乏自信。其实,每年都有很多考生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报考更好的学校。因为,经历过以后就会发现考研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有信心,一切皆有可能。二、劳逸结合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要做到学要学个痛快,玩要玩个尽兴。学习不在时间长短,关键是要注重效率。中午吃完饭人会感到困乏,建议休息半个小时,这样下午学习才有效率。平时看书累了,可以到教室外面转一转,换换脑子,放松一下。三、抵制诱惑既然决定考研,就必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外面“花花世界”基本与你绝缘。不要看见同学或朋友们没有打算考研,整天可以玩得不亦乐乎,自己就心向往之。请记住,当前自己的真正第一要务就是考研,除此之外,一切都要让路。四、坚持到底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切莫半途而废。考上了固然值得高兴,考不上也不要灰心。因为经历过考研洗礼的人,在以后的人身道路上会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面对任何艰难险阻,会走的更好更远。给自己考研复习画上一个圆满句号。最后祝大家考研成功!

人犹效之

2020年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招生信息、参考书、报录分析

著名的高等学府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原名东北大学,建校于1946年,是D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9年定址于长春。1950年,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全校现有18个学院,56个本科专业,101个硕士学位点,40个博士学位点,设有研究生院。一九五六至一九七八年间,马列主义教研室与政治教育系历经四度合分,一九八三年马列主义教研室更名马列主义教研部。一九九六年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合署,二零零一年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二零零四年因置国际政治本科而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二名并称。二零零九年专业调整而复名马克思主义学院。二零一三年整合相关学科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东北师范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此基础上,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为本专业全国最早六个博士点之一。2006年获全国首批获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07年国家人事部批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考试科目(1)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部(2)研究方向:00不区分研究方向(3)招生人数:14人(4)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35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85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5)复试科目:思想政治教育史(6)备注: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历史唯物主义二、参考书目1.635马克思主义基础概论:《毛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2.85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陈万柏,张耀灿,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3.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恭缠档思想政治教育史》(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王树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5.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6.备注:参考书都是19年官网公布的最新版,注意一下毛概论用的是18版本的,千万不要再用15版的了,18版和15版差的内容很多。三、分数线及招生人数2019年统招26人,复试比率120%,录取最高分403分,最低分340分2018年统招18人,复试比率150%,录取最高分400分,最低分341分2017年统招10人,其余无数据。备注:该学校自己的院线还是比国家线高了一些的,但是可以看到18.19年的录取最低分就是复试线,所以该学校复试翻盘的几率还是挺大的,尤其是18年三个淘汰一个的复试录取比例,刚过复试线也是可以成功翻盘的。四、考研心得很多考生觉得经过白天一天的学习,晚上的大脑已经混沌不堪,“卡壳”了一样,再也转不动了;可若不看书,又会觉得很浪费时间,怎么破?事实上,经过白天的辛苦复习,大脑已经塞满了太多东西,确实很疲惫,不再适合“填鸭式”学习了。我们适合在这个时候安排“梳理总结式”复习。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做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复习的过程中认真做笔记很重要。这不仅是对知识的梳理,而且也能在写的过程中加深印象。如果实在太累了,不妨去抄写下,哪怕是机械的重复,这也是一种复习。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大脑可以放松,还不失为转移压力的好方法。(2)复习白天的内容很多人觉得这个知识我见过了,那肯定就会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知道和掌握间还有点距离。白天已经学习了太多知识,疲惫的大脑已经无法容纳新的知识了,这个时候的我们可以适当的回顾下已经学过的知识,再复习下所学过的东西,这样可以在无意识中加深印象,巩固所学。(3)做一套题目白天的复习很累,晚上再看书很容易使精力分散,处于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神游”状态。建议小伙伴们在晚上去做一套题,这可以约束精力的分数,强迫自己集中精力投入学习之中,同时也可以检测之前的知识掌握状况,以查漏补缺,弥补自身不足,这是一个了解自己掌握情况的好方法。(4)读专业相关课外读物如果晚上不太想看书,不妨通过阅读和专业相关的课外读物来度过。它不以学习为目的,但也与学习相关,在放松的同时,也不会使小伙伴们有愧疚心理。所以,这在忙碌了一天找到放松时间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可以拓宽自身的视野。晚上的时间其实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并不是“鸡肋”。考研虽然一方面拼的是智力,可是合理安排和好的复习规划也是重要一项。希望考生们能hold住自己的时间,做人生的大赢家。最后祝大家考研成功!

大田

2020年福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招生信息、参考书、报录比分析

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学校设有19个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现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本科专业84个。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09年10月,2011年4月正式成为独立的、直属于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58年福州大学建校时的马列主义教研室。学院目前下设6个教研部,拥有3个校级研究所。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拥有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已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四个二级学科招生),1个科技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一、福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考试科目(1)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研究方向:01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0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03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3)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2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853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4)复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当代社会思潮(5)备注: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本专业全日制学制为2.5年二、参考书目1.62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修订版),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十八大以来D的重要文献2.853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编写组,2016年第一版3.复试参考书:《当代国外社会思潮》段忠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若干问题研究》张骥等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三、分数线及招生人数2019年进入复试7人,统招录取6人,复试录取比率85.7%2018年进入复试6人,统招录取5人,复试录取比率83.3%2017年进入复试5人,统招录取4人,复试录取比率80%备注:官网没有录取名单的初试分数。四、考研心得1.早期备考阶段,也就是大概4月份吧,看了太多成功的帖子,总是控制不住手点进去看以下类似文章“三个月双非三跨考研逆袭上清北”,看标题我那叫一个热血沸腾啊,激动啊,看完才发现,好的,或是高考严重发挥失常者,或是花十来万报高效考研班者,或各种听过的没听过的奖项拿到手软者,如此云云。秀儿啊,我有这么秀吗?没有。看完以后我只剩感慨答主的骚操作,其他一点没学到,费了时间我还回味得津津有味,回到书本的我还是那样:单词单词不认识,长难句长难句翻译不通顺……我看了几天这样的帖子后幡然醒悟赶紧抛弃了这样的文章:因为别人的成功不是我的,我的快乐是为别人而快乐。建议大家,帖子看看就好,同时也要看看考研没有上岸的学长学姐的帖子,那里往往会有真的可以学到的东西,有我们必须要避开的坑。2.确立目标阶段,因为我的学姐们确实很厉害,导致我认为我也很厉害,我的眼睛总盯着她们考了TOP3,却没看到她从一入学便早出晚归,而我是个迷糊,只想睡觉……我又幡然醒悟:我可以很努力,但我更贪玩,我记忆力好,但我懒于思考深究问题,我发散性思维好,但是不喜欢归纳……建议就是综合自身现有能力和未来潜力预期做选择。3.动手学习阶段:自我感动要不得!自我感动要不得!自我感动要不得!身边确实会有这样的"假装学习者":看起来他们早起占座连早饭都顾不得吃,晚上开夜车,笔记做了一本又一本,最后连国家线都没过。为什么呢?陷入了自我感动和假装学习的泥沼。他们在图书馆看一小时书就满意了奖励自己玩手机三小时,一上午只不过换个地方玩儿手机。听着网课做笔记,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但记在本上从来不会看。这样的一般认为自己坐在图书馆就是在学了,认为六点起床就是学了一整天了,要不得啊要不得。4.看课阶段:网上的课,尤其是出了名的课,老师们确实讲的很认真负责。但是,不是你把这些课都看过你就考上了,第一,课是看不完的。第二,贪多嚼不烂。这边想吃一口,那边也尝一口,那怎么行?第三,说白了某些机构某些课就是赚学生钱的。别人看的课不是你非要看不可。所以,不如好好钻研适合自己的,资料千千万,会选会用才会真的成为助攻!5.和别人比:我劝你不要和别人比,考的学校不同,每个人的能力进度学习习惯都不同,即使考同一专业同一学校,也不要过于执着于相互比较,比的结果是什么呢?要么你被他影响觉得自己复习的很好了,暗自窃喜,飘了,卒!要么你被他影响觉得自己复习的太差,陷入负面情绪,觉得没希望了,卒!自己按部就班,不偷懒,不耍小聪明,可以适当的交流交流,这样下来,结果都不会太差的。6.闷头学习不知搜集信息,要不得!举个极端的栗子,某人考研光凭一腔热血,不关注目标院校信息,不关注大纲变动,更不关注招生信息,结果该院校已经取消该生备考专业的硕士招生,她还在哼哧哼哧啃书……建议加几个目标院校考研群,联系上岸学长学姐们,考研同时也是信息战!

戴逵

教育部:专硕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三分之二

新京报快讯 据教育部官网9月30日消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已审议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方案指出,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图片来自教育部官网附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加快推进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一、成就与挑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我国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一是完善了我国学位制度,开辟了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通道,实现了单一学术学位到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的历史性转变。二是探索建立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教融合为途径的中国特色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三是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人才。截至2019年,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321.8万人、博士专业学位4.8万人。四是有力支撑了行业产业发展,针对行业产业需求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9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8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行业产业,部分专业学位类别实现了与职业资格的紧密衔接。五是探索形成了国家主导、行业指导、社会参与、高校主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格局,积累了中国特色专业学位发展经验。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化,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观念仍需扭转,简单套用学术学位发展理念、思路、措施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二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结构与质量问题并存,类别设置仍不够丰富,设置机制不够灵活,个别类别发展缓慢,培养规模仍需扩大,培养模式仍需创新,培养质量亟待提高。三是博士专业学位发展滞后,类别设置单一,授权点数量过少,培养规模偏小,不能适应行业产业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四是发展机制需要健全,在学科专业体系中的地位需要进一步凸显,人才需求与就业状况的动态反馈机制不够完善,与职业资格的衔接需要深化,多元投入机制需要加强,产教融合育人机制需要健全,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仍需创新。二、发展与目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深刻变化,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各行各业的知识含量显著提升,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知识能力、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更加需要高层次专业化教育。专业学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科技越发达、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社会对专业学位人才的需求越大,越需要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大国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目前,我国在很多领域都有尚待突破的关键技术,成为制约我国创新发展的瓶颈,这些技术相当程度集中在科技应用和转化方面,需要大量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同时,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也对我国公共卫生等领域高水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挑战。专业学位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在适应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专业化、对人才需求多样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已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需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专业学位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把培养教学科研人员作为目标,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是研究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生在行业产业就业的比例逐年提高,各行各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越来越大。从国际上看,美英法德日韩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专业学位发展,以职业导向或较强应用性的领域为重点,设置类型丰富、适应专门需求的专业学位,有力支撑其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学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以产教融合培养为鲜明特征,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国内外的需求变化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地位日益重要,必须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需要,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一般在知识密集、需要较高专业技术或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社会需求较大的领域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面向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面向行业产业当前及未来人才重大需求,面向教育现代化,进一步凸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要地位,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按照需求导向、尊重规律、协同育人、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发展机制,优化规模结构,夯实支撑条件,全面提高质量,为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更加健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更加紧密,发展机制和环境更加优化,教育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建成灵活规范、产教融合、优质高效、符合规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三、着力优化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结构1.完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和授予标准。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条件,应更加突出鲜明的职业背景和专业人才指向,增强对行业产业发展的快速响应能力和针对性,一般应要求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明确的职业指向,所对应职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已形成相对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基本要求,应更加突出研究生掌握相关行业产业或职业领域的扎实基础理论、系统专门知识的程度,以及通过研究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2.健全更加灵活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管理机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在现代制造业、现代交通、现代农业、现代信息、现代服务业和社会治理等领域,增设一批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自主设置试点,放权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自主设置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定期统计并向社会公布。改进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进入专业学位目录的机制,对于由高校自主设置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若已在高校形成一定规模,得到社会和行业产业认可,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知识体系,有长期稳定人才需求,招生就业良好,由行业产业、高校进行论证后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即进入硕士专业学位目录。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产业协会等也可提出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申请,基本程序与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程序一致。3.推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稳健增长。稳步扩大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布局,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支持学位授予单位将主动撤销的学术学位授权点调整为专业学位授权点。将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作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的重要内容,不把已获得学术学位授权点作为前置条件。推动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紧密服务区域、行业产业发展,继续放权省级学位委员会承担本地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并注重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支持学位授予单位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学位,可将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调整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四、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1.明确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推动博士专业学位、博士学术学位的协调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根据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培养某一专门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未来领军人才。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掌握相关行业产业或职业领域的扎实基础理论、系统深入专门知识,具有独立运用科学方法、创造性地研究和系统解决实践中复杂问题的能力。2.完善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标准。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一般只在已形成相对独立专业技术标准的职业领域中设置,该职业领域应具有成熟的职业规范和特定的职业能力标准,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且具有较大的博士层次人才需求。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重点是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公共卫生、公共政策与管理等对知识、技术、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职业领域,也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成熟一个、论证一个的原则,在其他行业产业或专门领域中设置,一般应具有较好的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基础。3.健全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程序。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基本程序是:相关行业产业主管部门、行业产业协会和学位授予单位提出建议,并提交论证报告;相关学科评议组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进行必要性论证,并提交评议意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评议;评议通过后,编制设置方案,提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4.扩大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以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为重点,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快速提升培养能力。将产教融合和行业协同作为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设的优先条件,不把已获得博士学术学位授权点作为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设的前置条件。完善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区域布局,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向专业学位倾斜,每年常规增量专门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博士专业学位发展。在科研经费博士专项计划中探索招收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逐步扩大规模。五、大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1.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强化导师育人职责。大力推动地方领导干部、“两院”院士、国企骨干、劳动模范等上讲台,探索建立各级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军队、企事业单位党员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担任校外辅导员制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推动培养单位和行业产业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共享,各培养单位新聘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须有在行业产业锻炼实践半年以上或主持行业产业课题研究、项目研发的经历,在岗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每年应有一定时间带队到行业产业开展调研实践。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设立“行业产业导师”,健全行业产业导师选聘制度,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2.深化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术道德和职业伦理教育,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能力,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施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分类选拔,进一步完善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考核制选拔方式。推进培养单位与行业产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设实践课程,共同编写精品教材。鼓励有条件的行业产业制定专业技术能力标准,推进课程设置与专业技术能力考核的有机衔接。推进设立用人单位“定制化人才培养项目”,将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紧密对接。实施“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计划,重点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城市,大力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鼓励行业产业、培养单位探索建立产教融合育人联盟,制定标准,交流经验,分享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产教融合育人体系,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具备较高创新创业潜质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推荐免试(初试)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支持培养单位联合行业产业探索实施“专业学位+能力拓展”育人模式,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获得学历学位的同时,取得相关行业产业从业资质或实践经验,提升职业胜任能力。3.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价机制。强化专业学位论文应用导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以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艺术作品等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呈现。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应表明研究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在专门技术上做出应用创新性的成果。完善专业学位论文评审和抽检办法,推动专业学位论文与学术学位论文分类评价。完善专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制度,将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成效纳入评估指标体系,并与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等支持政策相挂钩。破除仅以论文发表评价教师的简单做法,将教学案例编写、行业产业服务等教学、实践、服务成果纳入教师考核、评聘体系。六、组织实施1.编制专业学位类别目录。专业学位类别目录由国家统一编制,主要用于学位授权和学位授予,每五年集中修订一次。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在论证批准后,即在当年进入目录。专业学位类别一般下设专业领域。除临床医学等行业规范要求严格的类别外,专业领域由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其清单每年统计发布一次。2.推进与职业资格衔接。发挥行业产业协会、专家组织的重要作用,积极完善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准入及水平认证的有效衔接机制,在课程免考、缩短职业资格考试实践年限、任职条件等方面加强对接。推动专业学位与国际职业资格的衔接,促进我国专业学位人才的国际流动,宣传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中国标准,提升我国专业学位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3.强化行业产业协同。支持行业产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学,明显提高规模以上企业参与比例。鼓励行业产业通过设立冠名奖学金、研究生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等措施,吸引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导师参与企业研发项目。强化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支持在职员工攻读硕士、博士专业学位。鼓励行业或大企业建立开放式联合培养基地,带动中小企业参与联合培养。4.建立需求与就业动态反馈机制。遵循“谁提出、谁负责”的原则,提出设置专业学位类别的行业产业部门应建立人才需求和就业状况动态监测机制,每年发布人才需求和就业状况报告。依托用人单位调查、毕业生追踪调查等,对各单位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真实反映。对需求萎缩、培养质量低下的专业学位类别,实行强制退出。5.构建多元投入机制。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行业产业、培养单位多渠道筹集经费的投入机制。完善差异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生均拨款机制,合理确定学费标准。探索实施企事业单位以专项经费承担培养成本的“订单式”研究生培养项目。引导支持行业产业以资本、师资、平台等多种形式投入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完善政府主导、培养单位和社会广泛参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助体系。6.发挥专家组织作用。按专业学位类别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吸收更多实践部门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委员,充分发挥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学位授权、招生培养、学位授予、质量保障、监督评估、国际合作和研究咨询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行业产业协会、学会等第三方组织在专业学位教育中的积极作用。7.强化督导落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教育部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的监测分析,建立专业学位质量效益与授权审核、招生计划分配等方面的联动机制。强化各省级学位委员会、教育督导委员会对本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支持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质量指导和监督,办好本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8.加强组织领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应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政策协调,强化专业学位对应行业产业部门的专业指导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省级学位委员会应根据本方案,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研究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或计划,明确工作方向、思路和支持政策。学位授予单位应转变专业学位办学理念,落实主体责任,实施分类培养,出台本单位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体措施,切实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编辑 赵天晨

万物亦然

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招生信息、参考书、报录分析

育明考研学校信息分享:华东师范大学创建于1951年10月,是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等院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我国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1972年华东师范大学曾与上海师范学院等四所院校合并,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各校相继恢复,华东师范大学也于1980年7月恢复原校名。20世纪80年代以后,通过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同建设,尤其是“九五”、“十五”“211工程”的重点建设,华东师范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兼有教育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内的多科性综合师范大学。如今的华东师范大学,学科门类更为齐全,综合实力更加强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属我校二级机构,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红亮教授兼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学院目前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市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峰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学院现有在编专任教师49人,聘任兼职教师35人。学院机构设置是一系六部,即思想政治教育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等6个教研部。拥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研修基地、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基地。组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国际传播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公民发展与现代德育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两新”组织党建研究基地等多个学术研究中心。一、华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考试科目(1)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研究方向:01社会发展与公民教育02思想政治教育原理03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04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德育05社会思潮与思想政治教育06社会主义治国理论07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08思政学科教学研究09高校德育理论与实践10教育思想研究(3)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3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④884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二、参考书目华东师范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参考书:63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历史地位;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未来趋势。884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方法和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继承、借鉴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地位和作用,环境和对象,目标和内容,机制、原则和方法,队伍建设和领导。《d思想政治工作史论》张耀灿,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邱伟光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三、分数线2019 44 44 66 66 320 2018 42 42 63 63 3152017 44 44 66 66 310公布复试分数线为国家线,具体院线未公布招生人数:8人2015年报考人数35人,上线人数21人,录取人数6人,复试最低分381分四、考研真题1.简答题:(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2)思想与行为范畴,两者的关系(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协调控制率(4)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原则2.论述题:(1)从高举理论旗帜到高举中国特色主义伟大旗帜:学习十七大的体会(2)对当前以网络文化为主导的恶俗文化的批判五、考研心得考研是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是一段付出了努力和汗水,不抱怨,不诉苦,日后想起连自己都被感动的时光。本以为很多微不足道的坚持,静静地发现,这一切都有着无法细数的刻度。首先,决定是否考研。一定要有自己清晰的目标,不是盲目的跟风,不是逃避的借口,而是给自己精确的定位和足够开始的理由,考研不是一劳永逸的开始,也不是投机取巧的幸运,明确的目标会是自己前进的不懈动力。我当时考研,曾经也不停地自己:为什么考研?是工作还是升学呢?爸妈年纪大了,自己应该如何选择?后来,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家人、老师、同学进行了交流,再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做了清晰的总结,这样,仰望着星空,也感觉到了脚踏实地,选择了远方,便能只顾风雨兼程!其次,选择学校。我觉得学校的选择要根据个人的追求和自己大体的实力水平进行衡量,如果你想求稳就选择比较有把握的学校;如果你想要对自己提出挑战就选择相对有些难度的学校,应该也会因人而异。我只想说的是:在暑假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定好学校,因为专业课的复习要根据自己所定的学校进行,收集资料也是学习的一种能力。再次是讲到复习。我觉得心态和方法很重要,心态上,要知道考研是一次持久战,如果把考研比作成长跑,我想最适合不过了。有些人也许会赢在开始,但是骄傲的心理会拉下前进的步伐,有些人拼命地奔跑却不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了放弃,也有些人在弯道的时候,摔倒的一塌糊涂。诚然,考研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很少有人说考研是快乐的,既然本身就是痛苦的,就不要以战线长为借口来怠慢考研。随后,说到复习方法,我不想侃侃而谈,我只想说几个字,计划+行动+总结=效率,这是自己总结最深的学习方法,我会有自己很清晰的复习计划,从总体再具体到每天、每个小时,我都会列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并且在复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总结,每天按时完成任务之后,我便会适当的放松自己,比如给自己画一个微笑,听一下音乐,喝一杯茶对了,想重点提一下总结,很多人认为心里知道就行了,或者不愿意花时间,我觉得这样会得不偿失,有时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少走弯道,从总结开始!当然,复习方法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以前也听过很多师兄师姐说过考研方法,不尽一样,但是从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真正对自己有所帮助。人生有很多值得我们永远回忆和珍藏的东西,逝去的岁月见证着我们成长的轨迹。每经历一件事,我们就比原来变得更加成熟。

大杂烩

为什么很多研究生找工作依然很难?其背后的原因让人深思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尤其对高校毕业生而言,每年毕业生数量在700万以上。这个庞大的群体,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就业,希望毕业之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但事与愿违,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较多再加上之前挤压下来的毕业生,无形中就增加了就业压力。因此,有的毕业生会选择继续深造,希望通过增加学历来给自己增加标签,比如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今天日益严峻就业形势下,很多研究生还是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其背后的根源什么呢?笔者的一个研究生舍友,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从研二就开始准备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各种考试。等到即毕业时,通过天津市某高校的教师岗笔试,但后来因综合成绩靠后而失败。后来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山西老家,陆陆续续参加了很多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编考试,但最终都没有成功。已经过去5年,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已经结婚成家,在一所私立学校做做代课教师,工作不稳定,工资待遇勉强够家庭开销。笔者也经常跟他通电话并询问他的情况,他总是微笑着回复我,我会一直努力的,不然会失业的。最近一次跟他联系,因各种原因,他被那所私立学校辞退了,目前正处于待业状态。笔者认为出现以上现状的根源在于,虽然已经获得研究生学历,但是市场很多岗位已经饱和,供过于求。但是很多硕士研究生却不认同:在他们眼里,觉得自己是高层次人才,学历高,理应拿到高薪工资,主动权应该在自己手里。但是用人单位认为,我提供一个岗位,有上百人来应聘,主动权在用人单位手里。这样就形成了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一对矛盾。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而很多研究生就很自傲,所以有很多人被公司拒之门外。另外一个方面,也跟研究生孙学专业有直接关系。比如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哲学、社会工作、心理学等专业,虽然是研究生学历。但找工作并不占优势。就如笔者的同学那样,研究生学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较冷,就业范围较窄。如果是学的工科类专业,比如铁道工程、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力工程等相关专业,这些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找工作非常容易,因为社会需求量较大。所以才会有很多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叹息,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才是最重要的。总而言之,很多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原因有很多。根源是整体上供过于求,然后还专业选择、个人能力和素质等。但有一点,笔者比较赞成:就是提高个人能力是找到工作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大学里,一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未来就业积累经验。

胜能

新一轮调剂来袭!这些高校还有部分调剂名额

目前,绝大多数人考生应该都已经成功上岸了,只有几个别的考生还在疯狂地寻找着调剂信息。调剂已接近尾声,调剂信息也越来越少,还没调剂成功的同学可能也已经失去了耐心,但小编想告诉大家的是,调剂信息或多或少还是有的,只要不到系统关闭那一刻,我们就还有机会的。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多所院校调剂信息,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北京中医药大学(211)北京中医药大学是我国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目前在官网已经发布了《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调剂通知》,通知显示:调剂系统开放时间为4月10日上午09:00-4月11日下午15:00。小编看了下调剂专业,调剂专业和名额还是挺多的,但要求好像也不低。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再次发布新一轮调剂的通知 :通知显示:根据前期工作情况,现启动我校哲学学院新一轮调剂工作。招收调剂的专业为010100哲学。开通调剂系统的时间为4月11日10:00至22:00。(调剂专业、名额及申请条件以研招调剂系统公布为准)。武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近日也发布了《武汉音乐学院关于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接收调剂的公告》,公告显示:根据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报考和上线情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空余4个招生计划接收考生调剂。调剂系统开通时间为4月12日9:00至13日17:00。贵阳学院贵阳学院研究生出近日也发布了《贵阳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接收调剂专业及缺额信息(五)》,信息显示:现生物与医药专业(专业学位)有调剂缺额。学校将于2021年4月11日9:00——4月12日12:00再次开通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调剂信息虽然所剩不多,但或多或少每天都会有,还没调剂成功的同学,不要放弃,抓住机会,坚持每天多刷几次调剂系统,说不定你的运气就来了。准研究生们,愿你们都能成功上岸。往期回顾河南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再现学霸宿舍,宿舍成员全员上岸最新调剂信息汇总!需要调剂的考生看过来,看有你需要的没又有大批调剂信息来袭!涵盖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电子科技、西安交通等大学多所985院校部分学院再次发布调剂信息

四时不节

教育部等三部门发文,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

近日,为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实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包括哪些方面?提出哪些具体要求?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研究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实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现就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导研究生培养单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2.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以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中心,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需求导向,扎根中国大地,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能力;坚持创新引领,增强研究生使命感责任感,全面提升研究生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坚持改革驱动,充分激发办学主体活力,加快构建优质高效开放的研究生教育体系。3.总体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健全“三全育人”机制4.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开全开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配齐建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全面落实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行政岗位职级“双线”晋升政策,探索依托导师和科研团队配备兼职辅导员。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服务。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结果作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重要内容。5.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激励导师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要了解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要率先垂范,以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格魅力影响和鼓舞研究生;要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风,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6.提高研究生党建工作水平,强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创新研究生党组织设置方式,探索在科研团队、学术梯队等建立党组织。选优配强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做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遴选培育工作。三、对接高层次人才需求,优化规模结构7.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合理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坚持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数量与质量相统一,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培养能力相匹配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节奏,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适度超前布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招生规模统筹考虑国家需求、地区差异、培养条件、培养质量等因素,实行动态调整,差异化配置。8.优化培养类型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各培养单位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办学定位,切实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9.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新机制,按照单位自主调、市场调节调、国家引导调的思路,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健全退出机制。设立新兴交叉学科门类,支持战略性新兴学科发展。完善“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与调整机制,引导建设高校和学科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10.优化布局结构,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完善省域研究生教育布局,建设区域性研究生教育高地。大力支持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优质研究生教育,振兴东北地区研究生教育。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与国家及区域战略相匹配的学科专业。11.坚持质量导向,完善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将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作为学位授权点布局的重要参考因素。持续推动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开展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实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稳步推进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继续放权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自主审核增列学位授权点,自主设置一级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和高水平民办高校学位授权的支持。探索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申请开展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招生培养模式12.深化招生计划管理改革,健全供需调节机制。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研究生招生计划调节机制。实施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招生计划向重大科研平台、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工程项目、关键学科领域、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高校倾斜。在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中,积极支持严把质量关、博士研究生分流退出比例较大的培养单位。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中,积极支持有效落实产教融合机制的培养单位和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继续在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实施博士招生计划弹性管理。在现有财政拨款制度基础上,探索实施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工程研发等科研经费承担培养成本的科研项目博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探索建立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负面清单制度,对学位点评估、博士论文抽检、师德师风、考试招生违规违法等问题突出的培养单位予以必要限制。13.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准选拔人才。完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严格监管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体系。深化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优化初试科目和内容,强化复试考核,综合评价考生考试成绩、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一贯学业表现等,择优录取;研究探索基础能力素质考试和招生单位自主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相结合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方式。健全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研究探索在高精尖缺领域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办法。14.完善科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加强系统科研训练,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研究生培养。推进硕博贯通培养,实行培养方案一体化设计。聚焦数理化、文史哲等基础学科,以强化原始创新能力为导向,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15.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实施“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计划,重点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城市,大力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着力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科学规划布局建设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储能技术等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实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紧缺博士人才自主培养专项。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设立“产业(行业)导师”,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队伍建设。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通过设立冠名奖学金、研究生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等措施,吸引研究生和导师参与研发项目。大力推进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16.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提升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单位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审批机制,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实践教育。规范核心课程设置,打造精品示范课程,编写遴选优秀教材,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将课程教材质量作为学位点合格评估、学科发展水平、教师绩效考核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鼓励办好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和学科学术论坛。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单独设立研究生教学成果奖。17.加强关键环节质量监控,完善分流选择机制。培养单位要加强培养关键环节质量监控,完善研究生资格考试、中期考核和年度考核制度。加大分流力度,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分流。畅通分流选择渠道,分流退出的博士研究生,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可授予硕士学位;未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研究生,毕业后一定时间内达到相应要求的,可重新申请授予学位。完善研究生学业相关申诉救济机制,加强研究生合法权益保护。18.深化开放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吸引优秀学生来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完善来华留学生招生、培养等管理体系,保障学位授予质量。鼓励培养单位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建立研究生双向交流机制,支持双方互授联授学位。支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设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优化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全球布局。创新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加大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力度。五、全面从严加强管理,提升培养质量19.健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压实培养单位主体责任。培养单位要完善质量控制和保证制度,抓住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评阅和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细化强化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权责,杜绝学位“注水”。推动培养单位探索建立学位论文评阅意见公开等制度,合理制定与学位授予相关的科研成果要求,破除“唯论文”倾向。加强教学质量督导,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20.强化导师岗位管理,全面落实育人职责。培养单位要严格导师选聘标准,加强导师团队建设,明确导师权责,规范导师指导行为,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等纳入导师评价考核体系。加强兼职导师、校外导师的选聘、考核和培训工作。建立国家典型示范、省级重点保障、培养单位全覆盖的三级导师培训体系。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评选优秀导师和团队。21.加强学风建设,严惩学术不端行为。培养单位要完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将科学精神、学术诚信、学术(职业)规范和伦理道德作为导师培训和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把论文写作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抓住研究生培养关键环节,健全学术不端行为预防和处置机制,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22.完善质量评价机制,破除“五唯”评价方式。聚焦人才培养成效、科研创新质量、社会服务贡献等核心要素,健全分类多维的质量评价体系,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鼓励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诊断式评估。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测,探索开展毕业研究生职业发展调查。23.加强外部质量监督,严格规范管理。统筹运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质量专项检查、学位论文抽检等手段,强化对培养制度及其执行的评价诊断。严格规范培养档案管理,探索建立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校际馆际共享机制,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建立优秀学位论文示范制度,鼓励培养单位和学术组织开展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扩大学位论文抽检比例,提升抽检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对无法保证质量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撤销学位授权。对问题严重的培养单位,视情况限制申请新增学位授权。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条件保障24.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单位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研究生教育意识形态阵地。培养单位党委会、常委会,要把加快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纳入重要议题,认真研究部署,积极推进落实。25.切实做好经费保障,完善差异化投入机制。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体系,加大博士研究生教育投入力度,研究建立差异化生均拨款机制,加大对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研究生培养的支持。完善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合理确定不同类型研究生教育学费收费标准,健全教育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鼓励培养单位使用科研项目资金支持研究生培养。26.改革完善资助体系,激发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完善政府主导、培养单位统筹、社会广泛参与的研究生资助投入格局。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建立完善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对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人才培养的资助力度。培养单位要完善奖助学金评定标准,充分发挥奖学金的激励作用,探索建立动态调整的“三助”制度。适时调整国家助学贷款标准,给予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更多支持。27.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各培养单位要加强研究生院(部、处)建设,强化管理工作职责,保障办公条件;健全校、院(部、系、所)两级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加强基层管理力量,按照研究生培养规模配齐建强专职管理队伍;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28.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各级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强化资源配置,保障研究生教育投入。充分发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和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等专家组织和行业学会的作用,加强研究生教育研究、咨询和指导。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建设研究生教育专门研究机构。各地各培养单位要认真制定落实方案,加强宣传引导,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作出应有贡献。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2020年9月4日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往期精彩回顾 10月10日开始报名!山东硕士研究生网报注意事项来了(附:招生单位联系方式)2021全国研招工作这样做!教育部印发《管理规定》央媒聚焦!山东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政策获媒体关注解读!山东省教育厅等14部门推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

牢曰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加快推进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一、成就与挑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我国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一是完善了我国学位制度,开辟了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通道,实现了单一学术学位到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的历史性转变。二是探索建立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教融合为途径的中国特色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三是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人才。截至2019年,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321.8万人、博士专业学位4.8万人。四是有力支撑了行业产业发展,针对行业产业需求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9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8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行业产业,部分专业学位类别实现了与职业资格的紧密衔接。五是探索形成了国家主导、行业指导、社会参与、高校主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格局,积累了中国特色专业学位发展经验。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化,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观念仍需扭转,简单套用学术学位发展理念、思路、措施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二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结构与质量问题并存,类别设置仍不够丰富,设置机制不够灵活,个别类别发展缓慢,培养规模仍需扩大,培养模式仍需创新,培养质量亟待提高。三是博士专业学位发展滞后,类别设置单一,授权点数量过少,培养规模偏小,不能适应行业产业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四是发展机制需要健全,在学科专业体系中的地位需要进一步凸显,人才需求与就业状况的动态反馈机制不够完善,与职业资格的衔接需要深化,多元投入机制需要加强,产教融合育人机制需要健全,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仍需创新。二、发展与目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深刻变化,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各行各业的知识含量显著提升,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知识能力、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更加需要高层次专业化教育。专业学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科技越发达、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社会对专业学位人才的需求越大,越需要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大国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目前,我国在很多领域都有尚待突破的关键技术,成为制约我国创新发展的瓶颈,这些技术相当程度集中在科技应用和转化方面,需要大量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同时,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也对我国公共卫生等领域高水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挑战。专业学位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在适应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专业化、对人才需求多样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已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需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专业学位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把培养教学科研人员作为目标,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是研究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生在行业产业就业的比例逐年提高,各行各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越来越大。从国际上看,美英法德日韩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专业学位发展,以职业导向或较强应用性的领域为重点,设置类型丰富、适应专门需求的专业学位,有力支撑其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学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以产教融合培养为鲜明特征,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国内外的需求变化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地位日益重要,必须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需要,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一般在知识密集、需要较高专业技术或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社会需求较大的领域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面向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面向行业产业当前及未来人才重大需求,面向教育现代化,进一步凸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要地位,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按照需求导向、尊重规律、协同育人、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发展机制,优化规模结构,夯实支撑条件,全面提高质量,为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更加健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更加紧密,发展机制和环境更加优化,教育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建成灵活规范、产教融合、优质高效、符合规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三、着力优化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结构1.完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和授予标准。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条件,应更加突出鲜明的职业背景和专业人才指向,增强对行业产业发展的快速响应能力和针对性,一般应要求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明确的职业指向,所对应职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已形成相对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基本要求,应更加突出研究生掌握相关行业产业或职业领域的扎实基础理论、系统专门知识的程度,以及通过研究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2.健全更加灵活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管理机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在现代制造业、现代交通、现代农业、现代信息、现代服务业和社会治理等领域,增设一批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自主设置试点,放权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自主设置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定期统计并向社会公布。改进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进入专业学位目录的机制,对于由高校自主设置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若已在高校形成一定规模,得到社会和行业产业认可,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知识体系,有长期稳定人才需求,招生就业良好,由行业产业、高校进行论证后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即进入硕士专业学位目录。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产业协会等也可提出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申请,基本程序与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程序一致。3.推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稳健增长。稳步扩大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布局,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支持学位授予单位将主动撤销的学术学位授权点调整为专业学位授权点。将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作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的重要内容,不把已获得学术学位授权点作为前置条件。推动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紧密服务区域、行业产业发展,继续放权省级学位委员会承担本地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并注重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支持学位授予单位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学位,可将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调整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四、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1.明确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推动博士专业学位、博士学术学位的协调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根据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培养某一专门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未来领军人才。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掌握相关行业产业或职业领域的扎实基础理论、系统深入专门知识,具有独立运用科学方法、创造性地研究和系统解决实践中复杂问题的能力。2.完善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标准。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一般只在已形成相对独立专业技术标准的职业领域中设置,该职业领域应具有成熟的职业规范和特定的职业能力标准,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且具有较大的博士层次人才需求。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重点是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公共卫生、公共政策与管理等对知识、技术、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职业领域,也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成熟一个、论证一个的原则,在其他行业产业或专门领域中设置,一般应具有较好的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基础。3.健全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程序。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基本程序是:相关行业产业主管部门、行业产业协会和学位授予单位提出建议,并提交论证报告;相关学科评议组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进行必要性论证,并提交评议意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评议;评议通过后,编制设置方案,提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4.扩大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以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为重点,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快速提升培养能力。将产教融合和行业协同作为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设的优先条件,不把已获得博士学术学位授权点作为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设的前置条件。完善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区域布局,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向专业学位倾斜,每年常规增量专门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博士专业学位发展。在科研经费博士专项计划中探索招收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逐步扩大规模。五、大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1.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强化导师育人职责。大力推动地方领导干部、“两院”院士、国企骨干、劳动模范等上讲台,探索建立各级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军队、企事业单位党员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担任校外辅导员制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推动培养单位和行业产业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共享,各培养单位新聘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须有在行业产业锻炼实践半年以上或主持行业产业课题研究、项目研发的经历,在岗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每年应有一定时间带队到行业产业开展调研实践。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设立“行业产业导师”,健全行业产业导师选聘制度,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2.深化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术道德和职业伦理教育,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能力,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施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分类选拔,进一步完善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考核制选拔方式。推进培养单位与行业产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设实践课程,共同编写精品教材。鼓励有条件的行业产业制定专业技术能力标准,推进课程设置与专业技术能力考核的有机衔接。推进设立用人单位“定制化人才培养项目”,将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紧密对接。实施“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计划,重点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城市,大力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鼓励行业产业、培养单位探索建立产教融合育人联盟,制定标准,交流经验,分享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产教融合育人体系,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具备较高创新创业潜质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推荐免试(初试)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支持培养单位联合行业产业探索实施“专业学位+能力拓展”育人模式,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获得学历学位的同时,取得相关行业产业从业资质或实践经验,提升职业胜任能力。3.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价机制。强化专业学位论文应用导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以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艺术作品等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呈现。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应表明研究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在专门技术上做出应用创新性的成果。完善专业学位论文评审和抽检办法,推动专业学位论文与学术学位论文分类评价。完善专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制度,将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成效纳入评估指标体系,并与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等支持政策相挂钩。破除仅以论文发表评价教师的简单做法,将教学案例编写、行业产业服务等教学、实践、服务成果纳入教师考核、评聘体系。六、组织实施1.编制专业学位类别目录。专业学位类别目录由国家统一编制,主要用于学位授权和学位授予,每五年集中修订一次。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在论证批准后,即在当年进入目录。专业学位类别一般下设专业领域。除临床医学等行业规范要求严格的类别外,专业领域由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其清单每年统计发布一次。2.推进与职业资格衔接。发挥行业产业协会、专家组织的重要作用,积极完善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准入及水平认证的有效衔接机制,在课程免考、缩短职业资格考试实践年限、任职条件等方面加强对接。推动专业学位与国际职业资格的衔接,促进我国专业学位人才的国际流动,宣传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中国标准,提升我国专业学位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3.强化行业产业协同。支持行业产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学,明显提高规模以上企业参与比例。鼓励行业产业通过设立冠名奖学金、研究生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等措施,吸引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导师参与企业研发项目。强化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支持在职员工攻读硕士、博士专业学位。鼓励行业或大企业建立开放式联合培养基地,带动中小企业参与联合培养。4.建立需求与就业动态反馈机制。遵循“谁提出、谁负责”的原则,提出设置专业学位类别的行业产业部门应建立人才需求和就业状况动态监测机制,每年发布人才需求和就业状况报告。依托用人单位调查、毕业生追踪调查等,对各单位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真实反映。对需求萎缩、培养质量低下的专业学位类别,实行强制退出。5.构建多元投入机制。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行业产业、培养单位多渠道筹集经费的投入机制。完善差异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生均拨款机制,合理确定学费标准。探索实施企事业单位以专项经费承担培养成本的“订单式”研究生培养项目。引导支持行业产业以资本、师资、平台等多种形式投入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完善政府主导、培养单位和社会广泛参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助体系。6.发挥专家组织作用。按专业学位类别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吸收更多实践部门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委员,充分发挥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学位授权、招生培养、学位授予、质量保障、监督评估、国际合作和研究咨询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行业产业协会、学会等第三方组织在专业学位教育中的积极作用。7.强化督导落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教育部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的监测分析,建立专业学位质量效益与授权审核、招生计划分配等方面的联动机制。强化各省级学位委员会、教育督导委员会对本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支持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质量指导和监督,办好本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8.加强组织领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应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政策协调,强化专业学位对应行业产业部门的专业指导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省级学位委员会应根据本方案,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研究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或计划,明确工作方向、思路和支持政策。学位授予单位应转变专业学位办学理念,落实主体责任,实施分类培养,出台本单位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体措施,切实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名誉并焉

考研排名前十的热门专业,报考热度为何这么高?专业认同度高吗?

文|冷丝栏目|考研录取根据教育在线提供的统计数据,冷丝发现,考研报考热度最高的十大专业分别为:会计学、行政管理、金融学、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英语语言文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产业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和会计硕士。很多人可能有这样的疑问:报考热度高的专业为何是它们?考研一族和在读研究生对自己的专业认同度高吗?报考热度之所以高,这其中的原因显得非常复杂,有的专业是就业形势好,比如会计学;有的专业是毕业后收入高,比如金融学;有的专业是招生人数多,比如英国语言文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其实,对于专业的认识,很多考研学子和在读的全日制研究生对专业认同程度不高。而且,不同性别、是否跨专业读研、读研之前是否有工作经验、不同专业种类、不同报考动机、就读前对就读专业的了解程度,这些因素均会对被试研究生的专业认同造成差异。另外,我们也必须注意,社会认可度、教学过程、就业前景与专业认同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影响着专业认同程度。所以,冷丝认为,从学生和高校的角度,两方都应该加强并提升对就读专业认同度。从学生个人层面来看,学生在选择报考专业之初就应该充分了解报考专业各方面情况。考生应充分结合个人兴趣和就业前景,加强对报考专业的了解,以免出现预期期望值过高,入学后受教育状态与预期落差过大的情况,影响专业认同。入学之后,研究生应端正学习态度,明确自身定位,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投身专业实践,紧密关注学科前沿和动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和实践环节,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专业学习之中,在专业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准备就业阶段,研究生应广泛关注本专业就业领域,尝试将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学习相结合。这些途径能够有效解决研究生自身定位不清、情感体验欠缺、专业认同低下的问题。从高校层面来看,高校在设置专业和招生规模都应当有预计和设计。高校应充分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和现实的变化,就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结构,针对市场需求大、就业前景好的专业种类加强培育。同时,高校应将对学生的专业认同培养贯穿于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阶段,比如,组织各式各样的学术论坛,促使研究生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前沿进展,强化他们对专业认知和专业情感,并通过搭建形式丰富的平台激励学生投入到专业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高校和研究生培养单位要精心课程设置,充分突出专业的职业性特色;增加导师指导的频率和有效性,推动研究和“双导师” 的交流;教学方式上,在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对于就业技能的培育;教学管理上,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建设完善的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条件的高校要保障专业教育“双导师制”的实现,搭建完善的实习基地,保证研究生的毕业评价标准合理有效。综上所述,高校从合理培育专业种类、强化专业认同教育、完善教学过程三个层面三管齐下,逐步提高专业硕士的专业认同度,不断提升专业学位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