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四川大学校长痛批研究生论文放水:导师停招5年都是应该的能体纯素

四川大学校长痛批研究生论文放水:导师停招5年都是应该的

对于研究生教育工作,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去年11月的一番讲话近期引发国内高教界关注。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四川大学新闻网“百川讲坛”栏目今年1月公布了李言荣校长去年11月在四川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文字稿。李言荣在讲话中主要谈了三个方面:一是对研究生培养的几点认识,二是学校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下一步的几项举措。李言荣认为:一所好大学的人才培养主要是狠抓本科生和博士生。当然,我们的硕士生培养也不能放水、也要抓,但是硕士生并不是一个终极学位,而是一个学习的阶段和经历。他在讲话中指出,对于川大来说,狠抓博士生培养关键就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继续扩大博士生规模,学校每年的科研经费都接近30亿元,到校的现金至少也超过20多亿元,按一个研究生的培养经费50万元来算,我们每年也可以招两三千左右的博士生,今年我们博士生的招生规模还差一点才到2000,还要进一步扩大才行。二是要进一步增加博士生中的直博、本硕博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的比例,这是我们川大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三是要适当控制硕士生规模,现在学校每年招7000多硕士生,在国内大概排在第6,我们本科生的招生量也很大,实际上我们的学生住宿条件是满足不了这样的硕士生规模的,现在我们都还没有达到教育部“四二一”的学生住宿标准。除此以外,李言荣还在讲话中直言四川大学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李言荣坦言“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水平不高,与川大所处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去年(2019),教育部研究生司来学校与我们的研究生座谈,后来见到我以后就说川大研究生提的问题总体来说是不行的,提问的角度、高度和视野都不太行,感觉不太像川大研究生的水平,更像是二本、三本学校的。尤其是我们的论文抽检,基本上每年都有抽检不合格的,今年(2020)又让人很失望,包括我们的硕士论文在四川省内抽检都有不合格的,这就说明我们从导师开始,一直到学院、到学科分委员会有的是在层层放水的”。李言荣还指出,“(四川大学)研究生的视野不宽”:“总体来看,我们的硕士生一半以上都是来自于二本、三本学校的,我们的博士生1/3多一点也是来自于二本学校的,尤其是我们的硕士生不少都是来再就业的,读了以后马上就要去找工作,所以应该说我们整个研究生的视野打开得是比较晚的,当然,二本、三本也有很多优秀的学生,有的还很有潜质。另外,我们的研究生到国内外参加学术活动还很不够、学术视野也不宽。”他还指出,“(四川大学)研究生培养特色优势不突出”:“主要就是川大作为综合性大学在数、理、化、文、史、哲等基础学科方面的优势没有在研究生培养上充分地体现出来。另外,就是我们文理工医多学科交叉的特色没能很好地投射到人才培养上。”对于上述问题,李言荣校长拿出了几项举措。他认为,“(四川大学)下一步,我们要着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总体来说就是要严守下线、提高中线、激励上线,具体要做到两个严格守底线、三个狠抓冲高线、四个加强抬中线。”李言荣认为:“我们要严格做好博士生全过程培养,从选题开始,到开题、中期考核、学位申请,一直到论文答辩,真正把博士生培养的每个环节都严起来,如果一个环节没有跟上、放了水,那就可能会层层失守,如果这个学生的导师、学生所在学院的教授委员会、我们文理工医学科分委员会层层都把关不严、都是橡皮图章,那这篇论文很可能就是一篇不合格论文。”他提出:“要严格博士生导师的评聘与责任溯源,要对研究生导师尤其是博士生导师上岗有明确的要求和提高招收指导学生的条件,对出现问题论文的导师一定要严格追责,就像我们修大楼的质量监控一样,几十年后出了问题都要倒查、都要溯源、都要追责。”对于,论文质量问题,李言荣举例:“这次论文抽查的大部分问题论文都是2017年授位的,很多是2015年及以前答辩的,当时就只有毕业证没有学位证,说明大家都知道可能是有问题的,尤其是一个单位有两篇的,还有一个导师有两篇的,那你还当什么导师,这样不负责的放水,你把所在的学院、学科置于何地。所以,学校规定出现问题论文的导师要停招两年,同时所在的学院减两个博士生招生名额,整个绩效减2-3%,大概每个人减四五千块钱,我们说这都轻了,如果还不能刹住车的话,那就只有从重了,我看导师停招5年、减10%的岗位津贴都是应该的,从这次开始就要逗硬,这个风不刹住、守不住底线是不行的。”(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法藏

四川大学多名研究生被清退,有学生竟然读18年,背后原因相差无几

多名研究生被清退,背后原因很真实大学从来都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而我们在平日里了解最多的,也都是关于大学的事情,其次就是高中,而研究生这个话题并没有那么热门,主要是国民普遍水平还停留在高中和大学阶段,二来读研的人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以才并没有这么热门,不过最近一则关于研究生的事情突然热门起来,原来是四川大学回应了关于清退几百名研究生的话题,具体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四川大学多名研究生被清退近日,四川大学八个学院先后发布关于研究生退学处理的决定公告对在校规定的学习期限内没有完成学业的上百名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在这些研究生中最早入学的年份是2002年,最晚的则是是2015年。研究生包括了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而不是研究生是最高的等级硕士研究生其次。相对来说说是硕士研究生比较容易毕业,博士研究生较难毕业有一句话说得很不错,研究生是严禁宽出,博士生是宽进严出。不过近几年来硕士研究生的门槛也逐渐提高起来,让严禁宽出的时代逐渐成为过去式。而在大学期间读研究生被清退,这不仅仅是面子上过不去,重要的是,体现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不行,这种人怎么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呢?而通过发现他们被清退的原因也几乎相同。那就是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课程或者是毕业论文。有的高校对于硕士研究生有着相应数量论文的要求,如果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相应数量的论文是不能够毕业的,但可以申请延期毕业,但延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无期限,如果超出了下限一就是会被清退,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学生,由于个人原因暂停上学,之后,学校也找不到学生的联系方式,因此没有办法再等到下限结束之后就会清退。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公布清退名单,原来学校有自己的考虑四川大学研究生学院负责人表示,在2017年出台的规定中指出,学生如果有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是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为完成学业的可给予退学处理,因此四川大学从2017年开始就开始实施清退计划,但本着关爱学生的原则,一直到现在。不得不说,学校对学生已经足够好,一直在延期,最长的甚至达到了18年还没有被清退,学也是尽力的在维护学生,不过,这几百名学生依旧没有认清自己,以为可以无期限的延期,最终到了清退的下场,实在是让人感到惋惜。此外,根据学长的了解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制时间全国基本统一,而各项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略有不同四川大学所规定的年限为四年到六年,而能不能延长学习年限四川大学表示,在加强培养过程的管理,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不仅对学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四川大学,对研究生导师也做出了相应的处罚机制,只要三年以内,有两个同学在最长学习期限内没有毕业,或者是三年以内,有两个同学没有就业,到时就要停止招收研究生一年。能够看出这个惩罚相对于研究生导师而言,也是非常严重的,可能以后研究生会迎来更加严格的学习制度,毕竟也关乎研究生导师自己的利益。本期文章就到这里,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是白槿学长,关注我了解最新教育资讯

十字架

四川大学清退百余名研究生,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回应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近日,四川大学8个学院先后发布《研究生退学处理决定公告》,对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上百名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这些研究生中,最早入学的是2002年,最晚是在2015年,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公布退学名单?学校规定的学习期限是否合理? 今年清退超300余名研究生四川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介绍,其实从今年5月起到11月,四川大学已先后有22个学院,发布了《研究生退学处理决定公告》。本次被清退的学生,均属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学业的情况。5月份以来,川大已对300余名“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学业”且“无法联系”的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部分来校领取书面退学决定书的研究生不在公告名单内。记者在公告名单上看到,这些研究生中,最早入学的是2002年,最晚是在2015年。 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公布退学名单?四川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2017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指出“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予退学处理”,其中明确包括“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依据管理规定,学校从2017年起,就开始实施清退计划,但本着“关爱学生”的原则延期至今。 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万学红:(这次)清退的学生是一个比较长的年限积累下来的,2017年9月份我们清退的时候就有一批学生(待清退),作为关爱学生,又给了一个“宽限”时间,就是再给了博士2年,硕士再给了1年。如果在这个2年(1年)内,你非常努力,达到一定的要求的话,还可以获得结业证。那么这期间我们就有上百名学生又拿到了结业证,这次清退,就是宽限的年限内,又没有达到结业的要求。 4至6年培养时间合理 学生未毕业导师将受罚据了解,硕博士研究生的学制时间全国统一,而各高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有所不同,四川大学规定为4到6年,能不能延长学习年限?四川大学表示,加强培养过程的管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万学红:像我们这种大学,办学质量是第一位的,任何事情、任何规章制度、流程管理都要服务于(学生培养)质量。所以(学生培养)质量是刚性的,这个(4到)6年还是根据人才培养的规律,国内外高校办学的经验多年的积累,制定的。 不仅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四川大学也对导师作出了相应处罚机制。 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万学红:只要3年以内有2个同学,在最长学习期限内没毕业,或者3年以内有2个同学,没有就业,导师就要停止招收研究生1年。 (原标题为《四川大学清退百余名研究生 回应来了→》)

冬奥恋

四川大学清退300多名研究生:背后居然还有这么多隐秘不被人所知

活跃思维四川大学8个学院先后发布《研究生退学处理决定公告》,对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研究生作退学处理。一下子引发不少人关注和热议,并上了热搜。而更让人意外的是,四川大学自今年五月以来,先后清退300多名研究生的背后,还有不少平常人所不知的原因。300多名研究生为何在此时先后被宣布清退?四川大学回应称,依据管理规定,该学校从2017年起就开始实施清退计划,之所以三年多后才公开处理决定,是该校本着“关爱学生”的原则予以了延期。对此,小编注意到,按照教育部2017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有“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学校可予退学处理”,但在四川大学公布的清退名单中,有媒体披露,最早入学的是2002年,最晚是在2015年。最长的达八年之久。另据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万学红介绍:像四川大学这样的学校,办学质量是第一位的。万学红称,任何事情、任何规章制度、流程管理都要服务于(学生培养)质量。同时,小编还注意到,四川大学不仅对学生有严格要求,四川大学还规定,只要三年以内有两个同学,在最长学习期限内没毕业,或者三年以内有两个同学没有就业,涉及的导师,就要停止招收研究生一年。那么,八年来,有没有导师因为触犯学校的规定而被停止招收研究生呢?目前没有看到四川大学有所披露。但值得怀疑的是,假若这一规定得到了严格执行,恐怕就不会有300多名研究生被公开清退的消息引发人们关注。事实上,据环球时报披露,四川大学清退的研究生不止媒体报道的300多名。据称,这上了公告的300多名,是“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学业”“无法联系”的研究生。而能联系到,且到四川大学领取书面退学决定书的研究生不在公告名单之列。看来,四川大学清退300多名研究生公告的背后,还有不被人们所知的隐秘。能全部公开吗?

当然

四川大学清退百余名研究生 回应来了

近日,四川大学8个学院先后发布《研究生退学处理决定公告》,对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上百名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这些研究生中,最早入学的是2002年,最晚是在2015年,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公布退学名单?学校规定的学习期限是否合理?今年清退超300余名研究生四川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介绍,其实从今年5月起到11月,四川大学已先后有22个学院,发布了《研究生退学处理决定公告》。本次被清退的学生,均属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学业的情况。5月份以来,川大已对300余名“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学业”且“无法联系”的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部分来校领取书面退学决定书的研究生不在公告名单内。记者在公告名单上看到,这些研究生中,最早入学的是2002年,最晚是在2015年。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公布退学名单?四川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2017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指出“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予退学处理”,其中明确包括“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依据管理规定,学校从2017年起,就开始实施清退计划,但本着“关爱学生”的原则延期至今。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万学红: (这次)清退的学生是一个比较长的年限积累下来的,2017年9月份我们清退的时候就有一批学生(待清退),作为关爱学生,又给了一个“宽限”时间,就是再给了博士2年,硕士再给了1年。如果在这个2年(1年)内,你非常努力,达到一定的要求的话,还可以获得结业证。那么这期间我们就有上百名学生又拿到了结业证,这次清退,就是宽限的年限内,又没有达到结业的要求。4至6年培养时间合理 学生未毕业导师将受罚据了解,硕博士研究生的学制时间全国统一,而各高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有所不同,四川大学规定为4到6年,能不能延长学习年限?四川大学表示,加强培养过程的管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万学红: 像我们这种大学,办学质量是第一位的,任何事情、任何规章制度、流程管理都要服务于(学生培养)质量。所以(学生培养)质量是刚性的,这个(4到)6年还是根据人才培养的规律,国内外高校办学的经验多年的积累,制定的。不仅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四川大学也对导师作出了相应处罚机制。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万学红: 只要3年以内有2个同学,在最长学习期限内没毕业,或者3年以内有2个同学,没有就业,导师就要停止招收研究生1年。(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宋钘

四川大学清退百余名研究生 回应来了→

近日,四川大学8个学院先后发布《研究生退学处理决定公告》,对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上百名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这些研究生中,最早入学的是2002年,最晚是在2015年,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公布退学名单?学校规定的学习期限是否合理?02:24今年清退超300余名研究生四川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介绍,其实从今年5月起到11月,四川大学已先后有22个学院,发布了《研究生退学处理决定公告》。本次被清退的学生,均属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学业的情况。5月份以来,川大已对300余名“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学业”且“无法联系”的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部分来校领取书面退学决定书的研究生不在公告名单内。记者在公告名单上看到,这些研究生中,最早入学的是2002年,最晚是在2015年。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公布退学名单?四川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2017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指出“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予退学处理”,其中明确包括“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依据管理规定,学校从2017年起,就开始实施清退计划,但本着“关爱学生”的原则延期至今。 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万学红:(这次)清退的学生是一个比较长的年限积累下来的,2017年9月份我们清退的时候就有一批学生(待清退),作为关爱学生,又给了一个“宽限”时间,就是再给了博士2年,硕士再给了1年。如果在这个2年(1年)内,你非常努力,达到一定的要求的话,还可以获得结业证。那么这期间我们就有上百名学生又拿到了结业证,这次清退,就是宽限的年限内,又没有达到结业的要求。4至6年培养时间合理 学生未毕业导师将受罚据了解,硕博士研究生的学制时间全国统一,而各高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有所不同,四川大学规定为4到6年,能不能延长学习年限?四川大学表示,加强培养过程的管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万学红:像我们这种大学,办学质量是第一位的,任何事情、任何规章制度、流程管理都要服务于(学生培养)质量。所以(学生培养)质量是刚性的,这个(4到)6年还是根据人才培养的规律,国内外高校办学的经验多年的积累,制定的。不仅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四川大学也对导师作出了相应处罚机制。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万学红:只要3年以内有2个同学,在最长学习期限内没毕业,或者3年以内有2个同学,没有就业,导师就要停止招收研究生1年。(编辑 王洪禹)

道枢

导师的日子,也不好过了

导师,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力量,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在一般人眼中,导师头衔听起来光鲜亮丽,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均高不可攀。然而深度了解后才发觉:导师的日子也不好过,许多辛酸“不足为外人道”。近年来,国家频发政策对导师出手。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教师评价要“破”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行为,全力构建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这些改革风向标,不断将高校导师的评价体系要求推上了新高度。资格收紧,告别“铁饭碗”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硕士乃至博士遍地走,对导师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博士学位是最基本的“标配”。上海一“双非”院校2021年教学科研岗位招聘的基本条件而在名额更为紧俏的顶尖高校,往往是招聘师资博士后,作为师资后备人选。在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出站后才能得到副高级职位。图源:复旦大学法学院师资博士后招聘启事这种情况下,工作其实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随着高等教育体制不断深化发展,导师再也不能“一劳永逸”了。年审:导师不再“终身制”2020年7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会上提出,打造一流的研究生导师队伍,要深化导师管理的机制体制改革。探索打破导师身份“终身制”,建立导师招生资格年审和动态调整制度。软科整理发现,已有多所高校在导师动态管理机制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2020年3月,中北大学研究生院公布了2020年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申报情况,其中49名校内硕士生导师、6名校外硕士生导师暂停招生一年。2020年7月,西南政法大学发文称,在2019年和2020年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查中,20名博士生导师、50名硕士生导师被暂停2019年招生资格,10名博士生导师、92名硕士生导师被暂停2020年招生资格。2020年7月31日,华南理工大学正式启动了2020年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工作,进一步打破导师“终身制”,不断增强导师的岗位意识,真正实现导师资格向导师岗位的转变。2020年8月,深圳大学公布了2021年硕士研究生导师招生条件审核结果:招生条件审核通过率约70%,此数字略低于往年。2020年12月21日,天津大学宣布,正式将育人能力提升纳入导师的年度必修课,打破以往“一次培训、终身免考”的导师认定机制。图源:天津大学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打破导师“终身制”,很大程度上将增强导师的岗位意识,实现导师资格向导师岗位的转变。评聘:与“职称”解绑目前在中国的高校中,其实存在着职称与岗位不对称的情况,教授、副教授等“岗位”级别,并不意味着有正高、副高等“职称”。这与长期以来实行的“评聘分开”的聘任制度有关。评聘分开,即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与获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分开,在高校中往往出现“高职低聘”。一般来说,现在到高校工作的博士不用申请,即可获得讲师职称。讲师不带研究生,副教授级别能担任硕士生导师,教授水平是博导,这还得是有博士点的学校才行,没有博士点的高校,也只能授予硕士学位,教授最高也就是带硕士研究生。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较为完善的导师遴选制度,其中与“职称”的捆绑关系较为固定。2015年的一份统计研究中发现,在全国研究生导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比例为96%,中级职称者占比为4%,在博导中,高级职称所占比例则会更高。图源:北京理工大学关于开展2019年博士生导师资格评定工作的通知图源:西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聘任与考核办法然而,职称评定存在着名额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在部分高校,副教授甚至讲师已经实际承担了博导的岗位职责,而迫于职称的硬性要求,没有博士生招生资格的他们只能“挂靠”别的博导,这就造成了“有的博导不带博士生、而带博士生的又无导师之实”的怪圈。教育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博士生导师达11.5万人。显然,这么大规模的群体,无法全部满足给予“职称”的要求。不少高校因此走上了改革之路。早在2012年,清华大学就取消了“博导评聘”制度,清华副高职称以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均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还允许特别优秀的讲师带硕士生。随后,不少高校效仿。但质疑的声音也接踵而至:博导资格对副教授放开,是否会导致博士生教育质量的下降?毕竟,一般高校的副教授,和清华的副教授,并不能在同一个“重量级”。放开博导资质,解绑职称关联,导师为了争夺优质生源,只有靠自身的科研优势、教学水平才能抢占先机。虽然看起来似乎是放宽了导师的评定资格,但只有导师自己才知道,竞争越来越激烈了。2020年9月29日,教育部公布《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制定完善的博士生导师选聘办法;选聘副高级及以下职称教师为博士生导师的,应从严控制。博士生导师在独立指导博士生之前,一般应有指导硕士生或协助指导博士生的经历。对于不适合继续指导博士生的导师,要求及时退出导师岗位。导师评聘和职称“脱钩”,对于“新人”来说,干同样的活,待遇与“老人”却不是一个水平线。为了保住职位或谋求晋升,只能拼命做科研、搞项目、申请基金……身处“高位”,也不得不被“内卷”的洪流裹挟。明确红线,扭转“轻教学”研究生导师作为科研工作的主要承担人,本身有巨大的科研、晋升等压力。事实上,导师对于学生主要在于“导”而不在于“教”,如果要求导师对学生的管理和教学做到事无巨细,那未免不合情理。在有些学校,研究生的培养经费是从导师的项目经费里出具一部分的,加上各种调研、文章版面费等,造成导师不得不多接项目、多申请课题,才能保障学生和自己的科研成果,就造成了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不参与本科教学,不合格!2018年的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是不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是不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学的教授是不合格的教授。” 给教授明确划了条“合格线”——要参与本科教育。早在2012年,为了把教授拉回本科生课堂,中南大学就出“狠招”:在职称晋升、岗位定级、年终考核、津贴发放等方面严格执行“本科生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授课的课表和实施情况,通过校园网络系统向全校师生公开,堪称“史上最严讲台令”。同年,湖北媒体报道,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教授们纷纷走向教学一线,给本科生上课蔚然成风,有些学校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比率达到了95%以上。2016年,安徽科技学院在安徽省率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在原来辅导员班主任教学管理模式基础上,选聘一些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和管理干部担任本科一、二年级的导师,每名导师指导1-2个宿舍的学生。2017年,招收首批本科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正式宣布,对本科生的培养将采用“师徒制”指导模式,为每名本科生设置学业导师。在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背景下,2019年3月22日,江苏省教育厅出台《加快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实施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如果教授连续两年不给本科生上课,其职称将改为研究员。随后3月28日,东南大学发布的《2020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提出,学校将从包括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及院士在内的2800多专任教师中挑选优秀的来做本科生导师,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开展科学研究,参加学术交流和讨论,接受真实的科研训练。要“马儿”跑,却不给“吃草”2019年10月8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在绩效分配、职务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明确各类教师承担本科生课程的教学课时要求。切实落实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的要求,让教授到教学一线,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把教授为本科生的授课学时纳入学校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教育部门和高校把给本科生上课作为导师聘任和评价的关键指标,无疑是给导师施加了压力。但政策的强制规定并不等于实施效果的最优,让导师自愿、主动地投身给本科生讲课的工作中,还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在同样的评价体系内,一个科研成绩突出的老师相较于一个潜心教学的老师,前者无论是在职称晋升,还是在各种奖项的评定中,都占有明显的优势,导师们轻视教学任务也无可厚非。这种情况也与教学活动的“效益”甚微不无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公开的课时费等人员费用发放标准中,教授:不超过150元/课时;副教授:不超过100元/课时;其他人员:不超过80元/课时。图源: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有高校为了鼓励导师走上讲台,出台了奖励措施。比如浙江大学2011年起设立“心平奖教金”,其中杰出教学贡献奖为获奖的一线教师每人奖励100万元人民币;武汉大学也设立了“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用于奖励在本科(含研究生基础课)教学一线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但必须承认的是,课时标准、奖励措施相比动辄百万级的科研项目经费,仍是“天壤之别”。一流大学离不开一流的本科,一流的本科需要一流的教师来教学。让导师回归课堂,高校可以探索的方面还有很多。责任加重,尺度难把握2020年9月21日,多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要把招生、培养、管理研究生的权利落实给导师,并以此提高导师的责任意识。然而赋予导师权利,并不意味着导师就能行使权利,而且毋庸置疑的是,导师还陷入了被更加严格监督的境地。学生学术不端,导师责无旁贷2020年9月,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546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将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这一话题迅速引起热议,导师的职权似乎被放大了;赋予导师自主权没有问题,可研究生的合法权益谁来保护?看起来研究生更“弱势”的情况下,会不会加剧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的矛盾和冲突?导师作为学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在学术上的话语权应该毋庸置疑。2020年10月16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出台新规,研究生在学期间未经研究生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其他学术成果,不得用于评奖、评优、申报各类项目和学位论文成果要求等。单方面放权给导师,保障了导师的学术话语权,但是如何防范导师不滥用权利,构建和谐的导学关系,各式各样的担忧也开始显现。学生的论文可以看作是个人的学术成果的体现,但是如果没有导师的指导、监督,这样的研究学习也是值得商榷的。在实际情况中,导师往往也很委屈:如果学生不学无术,混日子熬毕业,导师只有拿发表论文、学位才能激起学生的一点奋斗意识。学生被导师卡不毕业,可以向学术委员会申诉;超期太久未能毕业的学生,学校一纸清退就可以。而大概率情况下,即使学生做得再差,导师也得让他毕业,因为学生延毕太久或是未毕业的数量太多,最终影响的是导师的招生资格,导师被占用的名额、资源和时间,往往无处诉苦。2020年11月26日,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会上讲话时表示,对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要从严把关,对博士学位论文要更加规范和严格,一定不能怕得罪少数人。图源: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对研究生导师上岗有明确的要求和提高招收指导学生的条件,对出现问题论文的导师一定要严格追责。“学校规定出现问题论文的导师要停招两年,同时所在的学院减两个博士生招生名额,整个绩效减2-3%,大概每个人减四五千块钱,我们说这都轻了,如果还不能刹住车的话,那就只有从重了,我看导师停招5年、减10%的岗位津贴都是应该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奇曾表示:“学术诚信是师德的重要内容,导师跟学生的学术成果按照参与度多少如何署名等都应该有所规定。” 保障导师的指导权和评价权,激发导师的权利与责任意识,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益尝试,只是这其中的尺度却难把握。“非学术责任”,导师承担吗?在中国文化中,导师的地位可见一斑,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就要求导师更多关注学生在学术之外的方方面面。在高校中,学生采取极端手段伤害自己或者同学的例子不在少数。事情发生之后,导师往往被置于舆论风暴的中心,批评、谴责不绝于耳。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极端事件的发生,一定是导师的责任。《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要求,导师要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导师显然有责任采取预防措施。但不能研究生一出事,就怪罪到导师身上。一个年龄上成年的人,仅仅通过3-6年的指导,却要对其一切负责,这本身是否合理呢?导师的弱势大概只有导师们才能惺惺相惜。导师有义务主动了解、关心研究生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尽可能对遇到困难的学生施以援手——但,须知导师并不能对学生承担无限的责任。近年来,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异化”,频频引发热议。有关部门、高校在政策制度方面积极探索变革,为和谐的导学关系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然而不可否认,我国的导师制并不健全。导师承担的学术责任和人生导师责任,两者之间的平衡很难说清楚。导学关系小到对于学生的培养,大到对于学科、学术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一段导学关系的形成取决于导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在浩瀚的学术银河里,学生与导师本就一脉相承,互相体谅,或许才能自由翱翔。

零用钱

高校校长痛批研究生论文放水,导师停招5年都是应该的!

对于研究生教育工作,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去年11月的一番讲话近期引发国内高教界关注。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四川大学新闻网“百川讲坛”栏目今年1月公布了李言荣校长去年11月在四川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文字稿。李言荣在讲话中主要谈了三个方面:一是对研究生培养的几点认识,二是学校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下一步的几项举措。李言荣认为:一所好大学的人才培养主要是狠抓本科生和博士生。当然,我们的硕士生培养也不能放水、也要抓,但是硕士生并不是一个终极学位,而是一个学习的阶段和经历。他在讲话中指出,对于川大来说,狠抓博士生培养关键就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继续扩大博士生规模,学校每年的科研经费都接近30亿元,到校的现金至少也超过20多亿元,按一个研究生的培养经费50万元来算,我们每年也可以招两三千左右的博士生,今年我们博士生的招生规模还差一点才到2000,还要进一步扩大才行。二是要进一步增加博士生中的直博、本硕博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的比例,这是我们川大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三是要适当控制硕士生规模,现在学校每年招7000多硕士生,在国内大概排在第6,我们本科生的招生量也很大,实际上我们的学生住宿条件是满足不了这样的硕士生规模的,现在我们都还没有达到教育部“四二一”的学生住宿标准。除此以外,李言荣还在讲话中直言四川大学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李言荣坦言“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水平不高,与川大所处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去年(2019),教育部研究生司来学校与我们的研究生座谈,后来见到我以后就说川大研究生提的问题总体来说是不行的,提问的角度、高度和视野都不太行,感觉不太像川大研究生的水平,更像是二本、三本学校的。尤其是我们的论文抽检,基本上每年都有抽检不合格的,今年(2020)又让人很失望,包括我们的硕士论文在四川省内抽检都有不合格的,这就说明我们从导师开始,一直到学院、到学科分委员会有的是在层层放水的”。李言荣还指出,“(四川大学)研究生的视野不宽”:“总体来看,我们的硕士生一半以上都是来自于二本、三本学校的,我们的博士生1/3多一点也是来自于二本学校的,尤其是我们的硕士生不少都是来再就业的,读了以后马上就要去找工作,所以应该说我们整个研究生的视野打开得是比较晚的,当然,二本、三本也有很多优秀的学生,有的还很有潜质。另外,我们的研究生到国内外参加学术活动还很不够、学术视野也不宽。”他还指出,“(四川大学)研究生培养特色优势不突出”:“主要就是川大作为综合性大学在数、理、化、文、史、哲等基础学科方面的优势没有在研究生培养上充分地体现出来。另外,就是我们文理工医多学科交叉的特色没能很好地投射到人才培养上。”对于上述问题,李言荣校长拿出了几项举措。他认为,“(四川大学)下一步,我们要着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总体来说就是要严守下线、提高中线、激励上线,具体要做到两个严格守底线、三个狠抓冲高线、四个加强抬中线。”李言荣认为:“我们要严格做好博士生全过程培养,从选题开始,到开题、中期考核、学位申请,一直到论文答辩,真正把博士生培养的每个环节都严起来,如果一个环节没有跟上、放了水,那就可能会层层失守,如果这个学生的导师、学生所在学院的教授委员会、我们文理工医学科分委员会层层都把关不严、都是橡皮图章,那这篇论文很可能就是一篇不合格论文。”他提出:“要严格博士生导师的评聘与责任溯源,要对研究生导师尤其是博士生导师上岗有明确的要求和提高招收指导学生的条件,对出现问题论文的导师一定要严格追责,就像我们修大楼的质量监控一样,几十年后出了问题都要倒查、都要溯源、都要追责。”对于,论文质量问题,李言荣举例:“这次论文抽查的大部分问题论文都是2017年授位的,很多是2015年及以前答辩的,当时就只有毕业证没有学位证,说明大家都知道可能是有问题的,尤其是一个单位有两篇的,还有一个导师有两篇的,那你还当什么导师,这样不负责的放水,你把所在的学院、学科置于何地。所以,学校规定出现问题论文的导师要停招两年,同时所在的学院减两个博士生招生名额,整个绩效减2-3%,大概每个人减四五千块钱,我们说这都轻了,如果还不能刹住车的话,那就只有从重了,我看导师停招5年、减10%的岗位津贴都是应该的,从这次开始就要逗硬,这个风不刹住、守不住底线是不行的。”来源:澎湃新闻

朗读者

关于四川大学200多名研究生被正式退学 使我们感到非常可惜

#四川#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我的图文。感谢大家的观看和一路支持!谢谢!关于四川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是川妹子和吃辣很厉害。那么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四川大学的事情!今天看到一个热点话题说的是四川大学200多名研究生被正式退学,2周内办理离校手续!当大家看到这个信息是不是觉得为这些学感到可惜呢?说实话很多人都感觉可惜。我都觉得非常可惜,因为我们的学业来之不易,就应该去珍惜和努力。那样才不会辜负自己的努力和学习。如果他们的家长们看到这个信息肯定非常的难过。因为好不容易供孩子们上大学,没想到就白白的退学了,肯定很失望的。像我们是没有办法读到大学,要是我的话不管什么原因都要完成学业,那样的话对得起自己的付出和家人的期望。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四川大学的图片!四川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大学所以我在这里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不要做出让自己和家人失望的事情。这样会伤害家庭的感情和和谐的。不知道读者们怎么看呢?希望大家留言和评论哦!谢谢!关于山东冒名顶替事件接二连三 只希望以后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买衣服

半年内清退300名研究生?四川大学回应来了

据报道,今年5月至11月, 四川大学先后清退300余名未在规定期限完成学业的研究生。公告名单显示,清退生中 最早入学时间为2002年。为何学校现在才公布退学名单?学校规定的学习期限是否合理?这一事件引发了网友关注,登上了社交网络的热搜榜。图源:四川大学官网News300余名被清退研究生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学业且无法联系据报道,近日,四川大学8个学院先后发布《研究生退学处理决定公告》,对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上百名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 四川大学部分学院《研究生退学处理决定公告》截图日前,四川大学对此作出回应。02:25视频来源:央视新闻四川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介绍,从今年5月起到11月,四川大学已先后有22个学院发布了《研究生退学处理决定公告》。本次被清退的学生,均属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学业的情况。5月份以来,川大已对300余名“ 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学业”且“ 无法联系”的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部分来校领取书面退学决定书的研究生不在公告名单内。公告名单显示, 这些研究生中最早入学的是2002年,最晚是在2015年。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公布退学名单?四川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2017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指出“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予退学处理”,其中明确包括“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 依据管理规定,学校从2017年起就开始实施清退计划,但本着“关爱学生”的原则延期至今。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万学红表示, “2017年9月份我们清退的时候就有一批学生待清退,作为关爱学生,又给了一个‘宽限’时间,就是再给了博士2年,硕士再给了1年。如果在此期间,学生非常努力,达到一定要求的话,还可以获得结业证。这期间有上百名学生又拿到了结业证,这次是在上次宽限的年限内对又没有达到结业要求的学生进行清退。”News4至6年培养时间合理学生未毕业导师将受罚据了解,硕博士研究生的学制时间全国统一,而各高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有所不同,四川大学规定为4到6年,能不能延长学习年限?四川大学表示,加强培养过程的管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万学红说,“大学里办学质量是第一位,任何事情、任何规章制度、流程管理都要服务于学生培养质量。所以学生培养质量是刚性的,4至6年是根据人才培养规律、国内外高校办学的经验多年的积累制定的。”不仅是对学生严格要求, 四川大学也对导师作出了相应处罚机制。万学红表示,“只要3年内有2个同学在最长学习期限内没毕业,或者3年以内有2个同学没有就业,导师就要停止招收研究生1年。”News网友:占而不学,这是浪费指标对于四川大学清退研究生的行为,大多数网友表示理解和支持,认为占而不学的行为属于浪费指标。也有网友认为,学校应该进行更多的分析和了解。对此事件你有哪些看法?【来源:留学杂志】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