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党的福利来了!这3所“211工程”大学考研难度小,容易考上彼其充实

考研党的福利来了!这3所“211工程”大学考研难度小,容易考上

文|小包读书间近些年来,各大高校都在扩大本科生招生规模,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上大学,然而“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一直更古不变,所以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本科学历不再占优势地位。那要如何提升自己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呢?无疑就是继续深造读研,虽说能力比学历更重要,可是即便能力再强,也要有“学历”这块“敲门砖”才行得通,不然什么都是“空谈”。有些大四的学生会说:“我大学成绩不好,考不上研究生,所以只能找工作了”。其实,这只是在给自己找理由,如果真正决定了,哪怕距离考试只有两个月,你都会愿意一试,所以,不妨认真看完下面这3所名校,考研难度小,且容易考上,千万不要错过。考研党的福利来了!这3所“211工程”大学考研难度小,且容易考上!千万别错过*第一,西南大学西南大学,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大名校,也是全国知名的一所211大学。专业类别比较丰富,如英语、历史、汉语言文学、化学、心理学、农学、植物保护等专业都是国家级的精品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妥妥的园林式学校,在这样有设计感的学校上学,不得不说也是一种享受,相比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更容易考研上岸,想报考的同学千万别错过。*第二,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是国家的211双一流大学,位于山西,根植于三晋大地,知名度不高,实力却雄厚。拥有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不过因为也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每年报考人数并不多,竞争相对较小,尤其是二本的同学,可以选择报考该校,更容易上岸。*第三,东北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属于国家双一流高校,尤其是与农、林业相关的专业,在国内都是顶尖水平,但由于近些年来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地理位置的原因,报考的人数并不多,尤其是考研人数,所以,想要报考名校的同学可以着重考虑,考研上岸的几率比较大。结语:考研,是提高学历的方式;而考一个名校研究生,学历也会变得有含金量,所以,2021的考研的同学可以考虑这3所学校,报考的人数相对较少,考试难度小,“上岸”的几率大,千万别错过!今日探讨话题:考研党的福利来了!这3所“211工程”大学考研难度小,容易考上,你觉得还有哪些名校考研容易上岸呢?欢迎下方留言分享。我是小包读书间,愿意和你一同分享教育、大学校园那些事儿,希望对你有帮助,记得关注我哦!(图片源于网络,侵删)#2021考研#

百所大学考研难易排行榜,985反而更好考,这是什么情况?!

考研到底有多难?从不断升高的报考人数中就能看出,近五年来,考研报考人数由177万人增长至341万人,近乎翻倍,可是院校扩招人数并没有那么多,考研人彼此之间竞争激烈,尤其是在报考人数众多的心理学、会计学、教育学、翻译、管理学等热门专业上,更是难上加难。2021考研的同学选定学校了吗?快来看看你的目标院校究竟有多难考呢?下面就来看一看全国100所大学考研的难易排名吧!TOP1~TOP50院校难度分析第一梯队: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最难考)。 考研难度不言而喻,一方面是它们都是我国TOP级高校,另一方面它们的推免比例基本上超过50%,同时其考察试题的难度,灵活度和广度都首屈一指。统考生想要报考,难度系数很高。第二梯队: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京大学。 前10的高校,人大 + C9的组合。选择这类的高校的考生,需要你实力过硬,运气也要好,最后还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争取争取也是可以过的哦。第三队列: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这个梯队的高校都是各自省市的名校,整体实力伯仲之间,各有各的特色和擅长领域,甚至有些专业跟上面梯队的一样难考。第四队列: 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 相对于北上广等大城市的高校而言,要容易一些,难度也就相对而言弱一些,不过想考上还是会有些压力的。第五队列: 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整体实力较前面低不少,这个梯队的高校是比较偏远些地区的名校老校,但国防科大要单拎出来,国防科大比较低调,实力比较强,军校背景,没有这个方面念想的考生还是不要报考了。独秀型: 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难度堪比985。之所以被称为独秀型,是因为这几所院校有些专业实力堪比清华北大,难度很大,业内名声又很好,所以难度就不小了。 其他比较有特色的高校如语言类的北外、上外都是地域好+专业强导致难考,并且未来就业不差也是原因之一,再者如财经类也都是选择的热门大学,难度也是只高不下。TOP51-100院校难度分析其实这后半部分高校中,也不乏一些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但与前面差些的原因,小编觉得可能与地域经济及本校发展还有关系。总体上讲,985高校的考研难度一直是很大的,考上确实不容易。但也不全是985/211的院校才榜上有名。反倒是很多有突出专业的财经类、医科类高校也十分受欢迎。外语类高校的考研难度也较大。例如:双非院校南京审计大学,审计学一哥,金融、财政也超牛,在行业内名气大。报考人数多,考研难度自然不小。双非重庆医科大学,重医的四大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传染病)、儿科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特别是儿科学和临床检验诊断学居于国内领先水平。根据前面分析的,大家也不要因此觉得所有院校都很难考上,以下3类还是相对好考些哦~第一,一般而言,985学校里面排名靠后的学校比较容易考一些;第二,在985学校里面,非自划线高校要比自划线高校要相对容易考些,非自划线的5所985高校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还有一所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不作范围内;第三,我国的地区发展不均衡也导致了资源的不均衡,更多的考生趋向于北京、上海、东部沿海,这也导致了西部地区高校要比北京、上海、东部沿海地区高校要相对好考一些,比如西部的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大、重庆大学要比东部地区的同济、厦大的竞争难度相对小很多。权衡院校竞争态势各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很大,特别是自主划线的高校。因此必须详细了解:第一是看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是高于还是低于全国统一最低分数线。第二是看所要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分数。第三是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录取比例,了解竞争的激烈程度。考研院校报考难度评估8个数据1、计划招生人数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专业目录里面有说明,通常认为招生人数和录取几率成正比。为了保险起见,不要只看今年的数据,最好能看看往年的数据,了解院校大致的趋势是在缩招还是扩招。2、报考人数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信息,从中可以看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虽然这一数据只能看到前几年的,但是足够我们大致判断出该院校的报考情况。有的高校特别是名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多,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还是要谨慎报考。3、实际录取人数通过这个我们能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有一点要注意,有些高校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所以要分析下目标院校有没有扩招的传统。4、报录比报录比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1,甚至20:1,这反映的是名校热门专业的真实考情。要想报考这些院校和专业,最好要有十足的心理准备,和成千上万的学子们一起竞争。5、推免人数很多同学认为推免人数和考研没有多大关系,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有的甚至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更加剧烈,所以各位同学在报考之前,必须搞清楚自己报考专业的推免人数,若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太少,就一定要慎重了。6、复试分数线要注意的是,复试线有校线和院线的区别。有的学校会有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个专业,各个学院的院线可能不一样。学校给出的复试线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线。所以,查找复试线的时候不要混淆校线和院线的区别。如果目标学校只有一个学院开设目标专业,则不存在校线和院线的区别。复试线在两种情况下会失去参考价值,一个是复试比例过高,另一个是不同学校专业课试题难度差异太大。7、复试比例复试比是指,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1.2,这就意味着,如果录取10人,就会有12人进入复试,有两个同学注定要当炮灰。有的学校复试比会高达1:1.5,甚至1:2,复试比例如果偏高,说明两个问题:①复试线的参考价值降低;②复试竞争激烈、风险更大。8、最终成绩计算方式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试分和复试分占总成绩的权重。有的学校初试分会占到总成绩的70%,有的是初试、复试各占50%,有的学校就不看重复试,复试分只占总成绩的20%、甚至10%。

青宁生程

这些院校心理学招生大改革!有些直接停招,你该怎么办?

大家好,我是向上好青年呀!既考研大纲迎来34年最大改动以后,很多学校发布的招生简章也是大改革,停招全日制专硕的学校更是比比皆是。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心理学专业招生大改革的院校。华中师范大学今年取消了全日制招生,心理学专硕改为非全日制招生,心理学学硕改为312统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2015年已经取消心理学专硕全日制统招生,只招专硕非全日制学生。在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也指出,应用心理专硕只有非全日制招生。南开大学2021考研明确指出应用心理只招收非全日制,以往的全日制取消了。并且本专业只面向非应届生招生,也就是说应届生只能考南开的应用心理学硕或者换学校。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也开始进行招收非全日制过渡,2021年硕士招生专业目录进行以下调整:(1)新增设非全日制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招生专业目录;(2)跨学科考生在复试过程中不再进行加试。四川大学20考研的招生专业目录中,只有应用心理学专硕,不再招收学硕。其实可以看出,最近几年非全日制招生逐渐成为趋势,国家需要学术型、专心做科研的高精尖人才。但复习了一半,不幸发现学校停招的考研er应该也是不在少数,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换学校!不然还能直接放弃考研不成?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心理学学科的排名情况,以下几所院校都是值得考虑的。01.华南师范大学校本部位于广州市,广州省排名第四的211,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心理学评估为A+。02.华东师范大学位于上海市,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心理学评估为A-。03.西南大学位于重庆,教育部直属,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心理学评估为A-。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总之努力比选择更重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很重要。人生难免有挫折,但希望每一个考研er都不要放弃,加油!我是向上好青年!愿你在考研路上勇往直前!考研相关问题可以评论、私信噢!

白与黑

西南地区最有实力4所大学,川大当仁不让排第一,其余进步神速

好的经济造就好的教育这两者是共生的关系,我们国内如此,国外更是如此,世界上有很多的城市,或者一个国家,因为几所知名的高校,名声大噪。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有应该的剑桥大学,还有汉堡大学,还有德国的慕尼黑工业大学,美国的斯坦福大学等等国际名校。好的高校不仅造就自身的知名度,同时还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国内的西南地区,一直是经济落后的代表,很多的年轻人,从小的志愿就是离开这里,进入东部城市。毕竟在东部城市,在教育,经济,机遇都要很多,但随着国内对于西南地区的不断重视,虽然在经济发展上,还不能和东部城市相比,但在教育上已经有着很大的进步,甚至在有些超越,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说西南地区,这些中国名校的新秀。供2019年要参加高考的学子们。西南地区最有实力4所大学 ,川大当仁不让排第一,其余进步神速1、四川大学四川大学是在21世纪初在国内高校合并潮中,经过合并脱颖出著名高校。这所高校已经成为西南地区最好的高校,同时还在不断进步,整体综合实力排在全国前十,在一些领域上,川大已经领先整个行业如华西的口腔科专业是川大的王牌专业,研究领域很深,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很受市场的欢迎,不过这个专业并不是那么好上,每年的收分线很高,至少超一本线60分以上走。有很多的学生调侃到,有些在华西读口腔科的,都可以读清华北大了, 所以川大真的是西南地区当仁不让最好的大学。2、重庆大学如果按照正常的规划,真正的重庆大学,远不止如此,因为重庆作为一个直辖市,一所好的高校,对于重庆的发展至关重要,就连我们这些小市民都懂的事情,更何况是行业的人,但在21世纪初大学合并潮中,重庆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合并失败,这使得重庆大学,失去了一次迅速壮大的机会,同时也使得西南政法大学,成为一所有实力,但没有头衔的尴尬大学。不过随着重庆的经济地位不断升高,重庆大学也是迎来了大发展,在实力上仅次四川大学,不过重庆大学还是有一点偏科,有着很明显的短板,尤其是在医学方面,还有人文社科等。虽然在西南地区名气很大,不过放眼全国比起川大,还是差很多。3、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这是四川的第二大好大学,是985和211重点建设大学,这是一所实力强劲的大学,发展潜力很大的一所大学,尤其是工科类专业,这所大学是“两电一邮”组成之一,备受青睐,尤其是国内的科技公司,著名的华为公司,每年在这所大学都要招收大量的毕业生,有大量的学生在毕业之前就跟很多的科技公司签订了合约。算是一个十分吃香的高校。不过这所大学在收分上也是出了名的高,要想上这所大学还需要努力。4、西南大学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大学,坐落于重庆,在西南地区也是十分的出名, 出名的不仅是因为名气,这所大学特色之一就是在学校的规模上很大, 校园环境十分的好,该校的文科专业很有实力,在教育学上还有心理学上都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在行业内具有很高的地位,竞争优势明显。对于这些高校你了解多少?欢迎留言分享。

僧朗

四川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考研解读:历年报录比分数线导师信息中

06初试复试▲复试预审资料▲▲复试内容▲▲考上就不用担心学费问题啦!07考题题型354 汉语基础354汉语基础从总体来说,以三个大的部分组成,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应用能力和汉语语言分析三个部分。同时每个部分下面还有不同的题型,整体来看考查方式是比较多样的,题量比较大,但是主要都是以填空,选择,判断和分析题为主,基本上都是一分一空,考查的内容很细,需要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对书本一定要摸透,”谨小慎微“用在这门课的备考重我觉得是很合适的。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的主要是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和案例分析与写作三大部分。从总体来看,第一部分的文化和交际基础知识的考查分值大概在70分,考查题型基本上为填空,判断和选择题。第二部分的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分值大致在40-50分左右,目前来看这部分分值是有在调整增加的。这部分内容在考察方式上从最开始填空、选择和判断等小分题,逐渐变为以填空、名词解释和简答为主的大分值题。这样一个变化可以看出这部分内容在考查方式上的变化,其考查内容也开始从纯粹的理论知识记忆倾向侧重于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引论中的理论知识点的分析和运用,通常都是以分析案例的方式进行运用。

菅野

学历成为执念?考研族逐年增多:有人为就业,有人为学历镀金

本月,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预报名工作将启动。近年来,考研报名人数的不断庞大,在应届生中,考研几乎成了大四学生的标配。“考研热”成为一个社会话题,而热度背后,“考研一族”是为求学深造,是为就业竞争,还是为学历镀金?应届生考研:为自己兴趣,为未来就业,也为学历镀金连续补课30天,从早8点上课到晚7点……这样连轴转的学习,是张天宇大三的暑假生活。明年将本科毕业的张天宇,是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大四的学生。站在人生分叉路口,他选择攻读本校电气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早在大三上学期,张天宇就在考虑读研。“我这个专业最好的出路是进国企,但爸妈告诉我,现在国企招聘都得硕士毕业。”父母的分析不无道理,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一项关于考研动机的调查显示,“改变学校背景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是考研的主要动机,比例超过70%。除了父母的要求,周围大部分同学选择考研,也促使他想要在文凭上更具竞争力。他说,班里近8成同学打算考研,寝室里其他5个人都要考,我不考显得差人一节。但考研的道路并不好走。张天宇说,自己在大三暑假就备考了。他给自己报了数学、英语和政治的补习班,每天要上课近9小时,30天无休息。如今,虽然补习已经结束,但张天宇依然过得不轻松。他依然坚持早上8点就起床学习,一直到深夜困的不行才敢睡觉。和张天宇一样加入2019年考研团的,还有清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曹蕊(化名),她的目标是去隔壁的北大攻读考古专业的硕士。她告诉记者,选择考研的原因有二,一是自己对考古非常感兴趣,二是现在本科专业于女生而言,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由于过重的本科学习负担,曹蕊已没有精力应付今年的考研。“我想好要延毕一年,专门空出时间备考,今年就当试试水,明年一定考上。”曹蕊说。张天宇在宿舍备战研究生考试 本文图均为 中新网 图“考研党”:学历成为执念,无论如何都要读研考研大军里,当然不仅仅有应届生。根据《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在2018年的考研人数中,应届考生有131万人,往届考生达107万,而根据各地披露的信息,多个省份的考研报名者中,往届生增幅都在超过应届生。崔扬就是“往届生”中的一员。2019年的研究生考试,已是她第三次报名。早在2015年,就读于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崔扬,就报考了四川大学精神分析专业。她说,这是她的兴趣所在。遗憾的是,崔扬并没有“金榜题名”。第一次考研宣告失败。还要不要继续考,成了崔扬的心结。父母没有表态,姑姑和奶奶持反对意见,哥哥鼓励她再考……终于,在几经纠结后,她决定在2016年的12月再考一次。为了做更充分的准备,崔扬毕业后没找工作,一心一意备战。这一次,她把目标改成了西南大学的心理学方向。但第二次考研,崔扬再次“名落孙山”。她告诉记者,在毕业后备战的那一年,其实压力非常大。“同龄人都开始挣钱,我却还在读书,心里过意不去。”崔扬说,她心里明白,爸妈嘴上说着不着急我挣钱,但我天天待在家很不是滋味。虽然爸妈没说什么,但崔扬的亲戚们也会嘀咕两句,让她放弃考研,去找个工作。尽管面对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但崔扬认为读研依然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她解释,一来自己希望通过考研改变专业;二来自己也想借助考研打个漂亮的“翻身仗”,拿到名校文凭,进入更好的工作平台。带着这样的执念,崔扬决定三战考场。她说,考上研究生已经是心里既定的目标,而自己就是一个不达目标不放手的人。清华大学图书馆内,学生正在自习。上班族:兼顾工作,复习时还要防着领导发现2017年毕业的杨文静(化名),已经有一年的工作经历,但要去北京读个硕士的想法,却依然留存在她的心里。本科毕业于某二本大学的她,对现在的工作不太满意。不满的原因,主要因为和同事工资的差距。她说,一起进来的同事,如果学历是硕士,工资就会比她高1000-2000块钱,这让杨文静下定了拿到硕士文凭的决心。和应届生不同,杨文静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她必须分出时间完成工作。由于从事编辑的工作,杨文静通常要从下午2点上班到晚上10点。“我上午就在家复习功课,晚上下班了就在办公室看书,学到12点再回家。”这样的生活方式使得杨文静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6-7个小时,即便没有工作时,她也不会放松下来,而是过着吃饭、睡觉、复习的单调生活。但这并不是最困难的阻碍,让杨文静为难的是工作期间看书,被领导发现。她讲起一次尴尬的遭遇:有一天我在办公室复习,领导坐在附近。一位同事走过来问,你复习的怎么样了?我没有回答她,但发现旁边的领导正很严肃地盯着我。在工作与读研两座大山下,杨文静都不能放弃。“我不能辞职备考,否则养不活自己。但又工作又复习,确实压缩了我的休息时间,还得随时防着领导看见我悄悄学习。”清华大学图书馆内,一名学生为鼓励自己挂起的留言。专家:考研与否切勿盲从,应作长远职业规划考研热有着现实的数据支撑,去年,2018年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报考人数达238万人,相较于2017年增长了37万人。而在这次考试报名中,湖北、辽宁、湖南、河北等地的考研人数均创下历史新高。闫欢是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她对近年来的考研热有着直观的感受。她认为,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经济水平提升,家长对孩子教育资金投入的增长,让学生养家的负担变小,追求高学历、好工作就成了多数人的选择。但闫欢并不支持大学生为了躲避就业跟风选择读研,“研究生学习是半社会状态,若适应不了工作压力,你也很难适应读研的学术压力。”面对连年上升的考研大军,华图教育考研项目部院校规划师贺争解释,一方面各高校扩招幅度提升,硕士文凭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学历证书,另一方面,某些职业深入发展,倒逼学生不得不读研,“如医学类,如果不继续深造,很难找到好的工作。”此外,贺争认为,学生心里的“名校情节”也是考研热的原因之一,他说,很多学生都想通过读研,追上本科学历的差距。实际上,考研和读研的难度并不算低。作为一名有数十年研究生辅导从业经历的老师,贺争认为,伴随考研的人数扩大了,考研特别是考名校的困难程度也在增加,分数的角逐其实在变得越发激烈。“学生们还是不能盲目跟风,用随大流的心态去考研,应做好长远的人生规划,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根据自己的性格特长,再选择适合的学校和专业。”贺争说。(原题为:《探访考研族:复考多年为学历镀金 文凭成执念?》)

戒音

四川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四川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四川大学,全国31所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重点大学之一,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也是国家211和985工程重点高校,更是四川省高校头把交椅,近年来全国排名始终在前20名内。这一系列的头衔光环,四川大学看起来很强,但究竟其强在哪里,性价比如何,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四川大学历史悠久,曾经很牛逼1、国立四川大学一度风光无限自古以来,四川大学的历史中就充满“中外、东西、新旧”的巨大矛盾张力。学校追溯源头可至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其背景正是鸦片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晚清洋务运动改良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指导思想,“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作方针,掀起了近、现代化的文化教育改革浪潮。所以从那时起,四川大学的教学师资与方向均以西方文明为主;而与四川大学交织了近百年的“华西”大学更是因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创立,充分凸显了中西合璧的张力与缘分。其实,当时的华西大学也是综合性的大学,但被世人最熟知的依然是其医学实力。时至今日,华西医院都被四川人民坚持认为是全中国最好的医院而倍感自豪;现在华西坝上的近代建筑群小巧精致,有着鲜明的西方元素,学校里面的行政楼为梁思成设计,中西合璧,恢宏大度,其风姿在全国高校中独一无二的,有真正的“大学”气象,据说很多人就是因为看见这栋楼而爱上川大的。这些学科的创立与发展,都与西方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几所大学之一,1916年四川大学的前身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即为六大国立高师之一;抗日战阵期间,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国立成都大学、公立四川大学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是当时中国国内13所国立大学之一,更是抗战期间中国“全国唯一一所完整的大学”,与国立中央大学(在重庆)和国立联合大学(在昆明)一起鼎立在抗战后方的三个最大都市里,发挥着宏扬文化,研究学术,造就抗建人才的伟大功能,可谓中国最资深的贵族大学之一。2、建国后的四川大学几经磨难,实力大打折扣新中国建立后,国立四川大学更名为四川大学,彼时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高校,更是“教育部直接领导,指导全国”的几所高校中唯一一所京外大学,地位名声显赫。但在50年代全国第一次高校院系调整期间,四川大学很多实力学科损失不小,综合实力急速下降。四川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调往北京组建北京航空学院,后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目前世界上仅存有两架P-61夜间战斗机又称“黑寡妇”,一架在美国的俄亥俄州空军博物馆,另一架在中国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馆。此飞机原为川大所有,也是当时国内高校唯一一架研习飞机,1952年随川大航空工程系一并调到北京。四川大学的法学院一度在全国地位甚高,当时的司法院长曾称赞高考成绩第一,为考生所向往;建国后,四川大学法学院师生400余人调往重庆参与组建西南政法学院,即后来名满天下的西南政法大学。调入组建西南政法大学的师生中,川大人数最多,实力最强,法学历史最为悠久,是当时组建西政学术贡献最大的高校。四川大学工学院1954年独立为成都工学院,是西南地区侧重建设之工学院,为当时全国八大知名工学院之一。独立不久的成都工学院,部分专业调往天津大学、华南工学院、重庆交通学院。这几所院校如今在工科实力上都是强中更强,发展的强势也就无需多言;而调整完毕的成都工学院后发展为成都科技大学,曾与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并列为中科院三大直属高校,也曾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由此可见,当年的四川大学的工科实力是何等的强大。四川大学农学院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后发展成四川农业大学,也是著名的211高校;其化工、农产等系与兄弟院校组建四川化工学院,四川化工学院与华东化工学院一起成为新中国最早的两所化工专业高校,后又与成都工学院合并。工学院土木系铁路建筑部分调出,组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农学院的园艺、农经等系调往西南农学院,理学院地理系并入南京大学、重庆大学;师范学院本科调往西南师院(现西南大学),其招牌学科教育学和心理学学科的知名人物,大多都来自当时的川大师范学院;专科调往当时的四川师院,后该校又分化为四川师院(今川师大)和南充师专(后为南充师院—四川师院—西华师大);经济系彭迪先教授作为四川财经学院筹建小组主任,带领了一批优秀教师创建了四川财院(现在的西南财经大学)。可以说,四川大学建国之后进过院系调整,为西南地区的高校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历史上有着极其光彩的一笔,但自身遭受重大损失,实力大幅下降。二、四川大学近期的发展与实力展现1、新时期四川大学合并发展,终入一流高校经历了50年代第一次高校院校调整,四川大学一直不温不火,在时代中的存在感不强;1994年,在国家第二次高校大合并潮流中,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并改名为四川联合大学,虽然成功地把原本强大的工科学科回收,但也一度被称为“野鸡大学”,知名度和品牌度都大幅下滑,于是又于1998年再次用回原名为四川大学;2000年,与四川大学交织了百年的原华西医科大学(华西大学也在50年代院系调整中仅保留医学学科,称为专门的医科类院校)再次回归,与四川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四川大学。通过一系列合并,四川大学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而且也成为全国少数几所拥有医科类学科的综合性重点大学,重新在中国高校中扬帆起航。2、四川大学综合排名与录取分数四川大学在全国高校排名始终在前20名,最高时排名前10名,四川省内排名1名;四川大学2019年川内理科录取分须平均超过分数线102分,文科录取分须平均超过分数线56分;四川大学2018年川内理科录取分须平均超过分数线90分,文科录取分须平均超过分数线50分。客观来说,在经历了2000年前后全国院校合并潮流后,四川大学也通过与原成都科技大学和原华西医科大学的合并,迅速地提升了综合实力。同时,伴随着四川省近20年的高速发展,四川大学卧薪尝胆的成效逐渐明晰,已经重新成为全国一流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排名也始终稳居前20名。与此同时,四川大学的报考热度急剧上升,从2018年至2019年的录取分数都在节节攀升,已经成为众多考生青睐的院校。3、四川大学学科实力与特色专业1)学科实力正稳步上升随着四川省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四川大学也在紧追猛赶,综合实力正逐步上升。在国内第四轮学科评比中,四川大学参评一级学科61个,其中58个学科进入本轮评估榜单,上榜率达到95.1%。其中,16个一级学科进入A类,文、理、工、医均有一级学科进入A类。排位百分位前5%的学科有1个,为口腔医学,第三次获得全国同类排名的第一位;排位百分位前10%的学科有3个,除口腔外,分别为护理学、数学;排位百分位前15%的学科有 17 个,分别为新闻传播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考古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化学、化工、艺术学理论、生物学、法学、软件工程、中西医结合。从综合实力上来看,四川大学此次评比有16个A类学科,高居全国高校第九,相比全国第三轮学科评比仅有3个A类学科非常大的提升(2012年),且文理工医各3-5个均衡分布,可见四川大学近年来的发展势头非常凶猛,且可以说大专业基本没有很差的。2)学科实力距顶尖院校尚有差距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四川大学与顶尖院校还存在相当大的实力差距,因其只有1个A+学科,与其他顶尖院校动辄5、6个甚至更多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而综合评分也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所以四川大学仅仅属于国内一流大学行列,要走的路还非常长。同时,我们也要清晰地看到四川大学面临的危机。四川大学的医学有所滑坡了,口腔虽然依然还是A+,但从第三轮学科评比远超第二的第一,变成了这轮评比有三个并列第一,从绝对第一变成了相对A+,已经有不详的苗头;临床与护理后退明显,基础翻车,公卫也不大好看,药学不退不进;历来是川大王牌专业的中文学科,也没有获得很好成绩,数学和材料也有所退步。而且不少热门的学科与专业出现了大量B类学科,与顶尖院校无论是在一流学科还是基础学科都越发拉开距离。整体来看,四川大学的综合实力依然在全国一流行列,但目前最为代表的学科是合并的原华西医科大学带来,其他自身强势学科均达不到国内领先水准,还需要更长久地发展图强。如果刨除掉王牌医学科,就瞬间丧失光彩,大多数学科都只处于中上游水准。三、四川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一个学校强不强,除了学科实力之外,终归要落到就业的实处。我们通过对比四川大学2019年和2018年就业情况,也可以窥见四川大学到底是什么层次的大学。四川大学 2018 届毕业生共15151人,其中,本科生8988人,四川省生源 4918,总体毕业率为 95.55%。四川大学 2019 届毕业生共15257人, 其中,本科生 8607 人,总体毕业就业率为 90.74%。学校连续两年的毕业生大体规模相同,毕业率也都在90%以上,总体成绩还不错。不管是2019年还是2018年,西部地区都是四川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区域;其中,2019年四川省占比 50.61%,重庆市占比 4.47%;2018四 川省占比 47.17%,重庆市占比 4.65%。2019 届毕业生就业学生数量最多的十个城市是:成都市 41.21%、 深圳市 5.39%、重庆市 4.47%、北京市 4.18%、上海市 3.94%、广州市 2.70%、武汉市 1.82%、杭州市 1.78%、西安市 1.32%、贵阳市 1.15%。由此可见,四川大学基本上还是为西南地区承担人才培养的重任,与经济发达地区顶尖大学的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和发展格局依然有着一定的差距。2019 届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 15.61%、信息 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5.27%、卫生和社会工作 13.80%、教 育 12.4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7.37%。2018和2019届的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国防军工、先进制造、 卫生医疗、金融、教育科研、党政机关等重点领域;其中,毕业生进入企业单位的比例平均高达60%以上,相对于其他四川省内院校,就业单位的质量较高。2019届毕业生签约年薪主要集中在8万以上,相对于2018年毕业生薪水稳步上升。通过对比2018与2019年的就业情况,我们还发现一些特点,仅供大家参考:1、四川大学本科生毕业情况相对不错,但考研就学率一直居高不下,不少院系高达50%以上;这显示出四川大学是一个研究性大学,其学科专业的应用型不强,本科毕业生只有继续深造就读研究生,方能在所学领域成为真正的专业人才;2、从四川大学设置的28个院系与131个专业来看,与四川省未来的产业发展融合度还是很高;但是,除了医学类特别强势外,其他热门的计算机、电子信息、商学院等在全国的实力都不算太强,即使在四川省也不能领先,所以虽然有很好的平台,但未来的就业质量能否更进一步,还更多地看个人情况;3、尽管近年来四川发展迅速,但毕竟身处内陆,四川大学在招聘人才以及外省高质量生源方面依然吸引力较差,对于未来的发展肯定还是有所限制。综合来说,四川大学是国内相当不错的学校,因其分数不算太高性价比较好,但还是需要结合考生自身情况谨慎分析决策,如果还有需要了解沟通的,可以联系我,会尽力帮到你!作者R老师 宜升学

淡然无极

文都比邻 20四川大学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目变动解读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月17日发布研究生初试及复试参考书目,文都比邻教研老师对比19年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目后发现以下变动:①初试书目数量不变,版本更新②复试考查内容变动较大,更重视理论结合实践另外,2020年四川大学心理学学硕可能不招生(2019年2月官网:撤销“0402心理学学术硕士硕士一级招生点”,随后该通知下架),具体20年是否心理学学硕会招生,要等9月招生政策(若不招,专硕热度会提升)  四川大学2020年应用心理专硕参考书变化:初试:《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人民邮电出版社。由06年版变为16年版《心理学与生活》,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人民邮电出版社。由03年版变为13年版《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由09年版变为15年版复试:由“社会心理学和西方心理学史”变为“心理学综合及应用(重点:将心理学基本理论应用于当下心理现象的解释和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如果关注文都比邻的考生们有想要了解的院校,都可以留言。我们会根据考生的需求进行院校信息解读的发布。

食以刍叔

18届跨考学姐分享:四川大学应用心理专硕MAP考研经验

第一部:初试我是2018年已经考上的考生,考研的时候,经验贴比较少,那个时候会把仅有的几篇学长学姐的经验贴翻来覆去看,所以当时就想着考上了一定要写一份经验贴,算是对自己考研生活的回顾,也是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启示。总的来讲,川大的应用心理专硕考三个科目,英语二,政治,347专业课。所以下面我按照学科分别整理一下自己的学习经验。一、考研英语二给大家几点建议就是首先背东西一定要记得复习。第一遍背不用花太多时间,最主要的是对词汇不停的复习。其次就是根据遗忘规律,东西刚背的时候,遗忘速度最快,时间越久,遗忘速度越稳定。所以刚背完东西一定要趁热打铁,多次巩固。然后我认为不能脱离真题去干背单词,一定要在真题中结合背单词。考研单词5000多个呢,很少有人能将每一个记得牢牢的,最主要是要掌握多次在真题中出现的高频单词。第二,阅读非常重要。大家如果不是时间特别充足。没必要去做其他阅读资料,真题才是最关键的。如果觉得英语二真题不够,可以去做英语一的真题。从八月开始到考研前几天,我都一直反复做真题的阅读,英语一和英语二的都做了好几遍。当然每一遍做阅读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前期主要侧重材料的理解,后期更加侧重选项的揣摩。而且阅读不能做了就丢一边,每一篇都要认真分析生词、长难句等等。英语一和英语二的阅读内容其实难度差不多,但具体选项和出题者意图区别蛮大的。所以我做英语一更主要是为了提升自己对长难句的理解,锻炼自己的阅读水平。而做英语二,我就必须结合阅读解析反复揣摩选项,毕竟应试教育,你要熟悉出题人的套路和规律。第三、作文。我在这一块一直都很薄弱,我用的是王江涛的作文书,背了里面的范文,但是我觉得只背范文是不够的。所以11月的时候顺便在新祥旭报了作文的一对一辅导,自己动手写,然后再让老师批改,最后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二、考研政治参考书我主要用了肖秀荣一整套,风中劲草,任四、五套卷。如果大家复习周期长的话,政治是可以晚点再看的。但我复习时间短,而且我觉得政治很枯燥,所以我一开始就在复习政治。政治分为选择题和简答题。选择题是最拉分,尤其是多选。所以政治主要在选择题上多下功夫。最开始我每天快速的看精讲精练,看完后就做知识点的梳理,然后再做一章1000题。前期一直这样结合知识点,做1000题,不停的巩固基础的知识点。到了十月份我开始背风中劲草,风中劲草全是具体知识点,都是干货。前期这些复习都是对具体知识点的巩固,但是考研政治选择题越出越灵活也越难。所以后期我除了肖四肖八之外还买了其他人的套题,主要就是对选择题的训练。选择题高分,政治就能高分。主观题的话我主要是背了肖四。肖四出来的晚,最后的时间基本都花在背肖四上,反复地背,背完会发现有惊喜的。三、考研347专业课川大的347是自主命题,官方给的参考书有彭聃龄的普通心理学,侯玉波的社会心理学,戴维的社会心理学,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以及张厚璨的心理统计测量(川大真题里还没有考过关于统计的计算题)。但其实你买了真题就会知道真题很灵活的,考的范围绝不仅限于这些书。其中还可能包含管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的知识。我是跨专业考试,并且时间根本来不及看很多书,所以在新祥旭报了一对一的辅导,老师是川大心理学的师姐。后面的复习也参考了学姐的笔记,当然,想自己做笔记的也可以。关于专业课我自己的一点建议就是真题很重要。川大的真题很少,但是自己要去琢磨,从中你可以看出老师非常偏爱去考一些部分,一些题也是重复在考。但是更多的是,大家除了背心理学的知识点,还要学会结合社会、生活去思考和理解。第二部分:复试川大心理专硕今年复试在三月二十多号,时间还是比较晚的。上午是英语口语和专业课面试交叉进行,下午是专业课笔试。口语考试是在一个小教室里,老师们都很温和。英语口语主要分为自我介绍、抽一个专业题以及随机几个题。我今年抽到的专业题是用英语解释弗洛依德的本我自我超我。以前考专业英语是随机的,今年改为每人都要抽一个专业题。其他老师问了我对心理学哪个知识感兴趣,为什么感兴趣,以及家里的情况。所以,大家在背网上的口语模板的同时也要多去看看专业英语。专业课面试是在一个会议室里,大概有八九个老师吧。专业课先是要自我介绍,然后抽一个专业题,我抽到的是情绪一致性和情绪依赖性的区别,之后就是老师随机问问题。老师一般会根据自我介绍问问题,所以要从自我介绍引导老师问问题。但是今年老师问了很多问题也蛮让人意想不到的,有的可能跟当时发生的新闻、时事有关,所以自己平常要广泛看书,也要关注新闻。面试的时候注意基本的礼节,要做到大方、自信、谦逊。切忌不懂装懂。专业课笔试主要三道题,两道论述,一道翻译。论述考的比较灵活,翻译是关于强迫症的一段英文,翻译成汉语。总的来说,考研的过程漫长而又艰辛。复习一定要循序渐进,一步步地变扎实,同时一定要有坚定的意志力以及乐观的心态。希望大家都能够有所收获,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

故也

21考研|心理学院校排名,考研择校必看!

心理学考研,到底该怎么择校?各位考研小伙伴不要着急,不妨先跟小心心看一下这张心理学学科排名表。2019年10月30日,软科正式公布了2019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其中心理学专业学科排名如下,大家可以用作参考进行择校~知道了院校排名之后,同学们可能还是会犯愁,那么怎么样才能选择合适自己的院校呢?择校其实不外乎三点:地区、院校、方向。地区一般来说,地区是择校最先考虑的因素,(当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来进行择校),我们姑且先从地区开始。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选择南方的学校还是北方的学校?这意味着你未来2年或者3年的研究生生涯,是在北方寒夜里四季如春,还是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2.选择一线城市还是离家近的城市?不少本科选择去外省读书的孩子,“每逢佳节柠檬精”的现象不必多说,朋友圈里高中同学秀回家,本科同学秀回家,只有自己独自拥抱孤单,真的酸!也有很多同学一心志在四方,世界那么大,还得继续闯!想要在大城市奋斗扎根,那么研究生期间在一线城市生活学习会有所助力。3.特殊的羁绊可能男/女朋友在某城市发展,因此也想去同一城市感受同一片天空下的呼吸。被某座城市的文化气息,生活环境所吸引,如“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的南京,典型的江南城市,悠然闲适令人神往。4.城市发展前景、人才政策等等除了以上问题之前,你大可列出更多自己关心的选地区相关的问题,得到你的想去的理想地区,进行下一步选学校。当然,也有不少同学是对地区并不关心,一心只想学习,那么就考虑直接学校。学校选学校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学校是否名校名校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学术资源、人脉资源,这些都是普通院校无法比拟的。虽说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在实际的就业中,名校学历可以敲开更多企业的大门,也可以甩开更多的竞争者。一些大型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就会列出如下条件:985、211院校优先,或者是非985、211院校不要,注重就业的考生可以重点考虑名校。下面列举了开设心理学专业的985、211院校,供大家参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考研难度(报录比)考研难度是考生不得不关注的重点,如何衡量一个学校的考研难度呢。一般来说,大家首先是看该院校的复试分数线,一般来说分数线高的院校考研难度大,但也需考虑其他因素,如试卷评分标准,是否压分等,复试分数线低不一定就是考研难度低。因此,判断某学校的考研难度更可靠的办法是看报录比,从报录比中可以看到估计每年报考的人数,最终录取的人数,报录比越高意味着该学校热门、难考。一些院校十分良心地会公开报录比,方便考生查询,如深圳大学历年报录情况以十分清楚的表格形式呈现在官网,包括报考人数、实考人数、一志愿进复试人数、调剂人数、录取人数等详细信息。而大部分院校只公布复试名单、拟录取名单、需要考生自己去查询统计,当然了小编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已经发布了近百所心理学院校相关考情分析,其中就有报录比,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复院校名称,查看该院校报录比情况,如回复“北京大学”,即可查看北京大学院校信息。方向如果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职业规划有着很清晰的认知,那么根据专业方向来选择学校也是可以的。下面列举了不同研究方向的可以优先考虑的学校:1.临床心理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2.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3.管理心理学(工业心理学)中国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4.经济(包括广告、消费)心理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5.时间心理学西南大学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咨询中国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7.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8.认知心理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考研信息查看爱启航官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