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万亿市场规模静待开启擅相攘伐

2020年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万亿市场规模静待开启

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发展空间广阔数字出版是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它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存储技术、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在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伴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广泛普及与应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对传统出版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也给出版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将近5亿人,数据阅读接触率不断提升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达4.7亿,较2018年增长8.8%。同时,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不断提升,2019年数字化阅读接触率达79.3%。2、2019年中国数字出版行业规模突破9900亿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数字出版用户规模不断上升,数字出版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5-2019年,中国数字出版业稳步上升。根据《2018-2019年中国数字出版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8330.78亿元,比2017年增长17.8%,前瞻估计2019年中国数字出版行业营业收入突破9900亿元。3、技术进步推动电子书收入规模快速增长用户付费和以电子书阅读器为代表的硬件销售是电子书的主要的收入来源,由于电子书阅读器技术发展乏力,市场难历创新型硬件产品,加之存量市场接近饱和,因此2018年,硬件销售对产业的收入贡献下滑,并拖累收入的整体增长。随着技术进步,硬件销售减缓趋势将会消除,产业因此将迎来显著的高速增长。前瞻估计,2019年中国电子书收入规模接近80亿元,同比增长超40%。4、2019年中国移动出版行业市场规模超2200亿元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也为传媒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潜力以及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移动出版也因此正在快速的发展,2015-2018年移动出版行业行业快速扩张,2018年收入规模达到2007.4亿元,前瞻估计2019年中国移动出版行业将实现2214亿元收入规模。5、网络动漫行业逐渐兴起年轻用户是网络动漫的主要消费群体,其新媒体的阅读接触率比传统媒体的阅读接触率要高。市场环境的变化为网络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和外在契机,网络动漫成为了动漫行业的一种发展趋势。截止2019年底,我国动漫网站约有402个,其中慢慢看、极速漫画、动漫之家、腾讯动漫、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等网站较受欢迎。根据我国网站排行网关于动漫网站排行情况来看,2019年最受欢迎动漫网站是极速漫画,得分为4226分;其次是动漫之家和腾讯动漫,得分分别为4179分和4144分;动漫之家漫画网和动漫屋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五。2015-2019年中国网络动漫行业快速扩张。2016年是网络动漫爆发元年,许多优质动画内容面向市场。2018年网络动漫实现收入180.8亿元,前瞻估计2019年中国网络动漫实现收入210亿元。6、数字音乐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5-2019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总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我国在线音乐实现收入103.5亿元,前瞻估计,2019年我国在线音乐市场总收入达135亿元。由于中国数字音乐的发展起步较晚,预计未来仍有一段时间的增长空间,随着用户付费意识的持续增强,相信市场会有十分可观的潜力。7、网络文学发展趋于规范化数字媒体中网络文学进一步规范化、精品化。根据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4.3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达4.1亿人,截至2020年3月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55亿人,其中手机用户达4.53亿人。2016年以来,一系列打击盗版的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出台,极大推动网络文学行业正版化和规范化发展,用户付费习惯逐渐建构且不断深化;但随着市场的成熟化,用户规模也趋于饱和,未来,网络文学付费阅读收入规模增长日趋放缓,持续深耕内容以及多维度打造分发渠道成为行业未来发展之重。根据BigData-Research发布的《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到204.8亿元,同比增长21.0%。(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达有三必

一文带你了解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数字出版行业蓬勃发展

数字出版是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它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存储技术、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在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伴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广泛普及与应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对传统出版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也给出版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4.7亿,数据阅读接触率不断提升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达4.7亿,较2018年增长8.8%。同时,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不断提升,2019年数字化阅读接触率达79.3%。数字出版行业规模突破9900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数字出版用户规模不断上升,数字出版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5-2019年,中国数字出版业稳步上升。根据《2018-2019年中国数字出版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8330.78亿元,比2017年增长17.8%,前瞻估计2019年中国数字出版行业营业收入突破9900亿元。技术进步推动电子书收入规模快速增长用户付费和以电子书阅读器为代表的硬件销售是电子书的主要的收入来源,由于电子书阅读器技术发展乏力,市场难历创新型硬件产品,加之存量市场接近饱和,因此2018年,硬件销售对产业的收入贡献下滑,并拖累收入的整体增长。随着技术进步,硬件销售减缓趋势将会消除,产业因此将迎来显著的高速增长。前瞻估计,2019年中国电子书收入规模接近80亿元,同比增长超40%。移动出版行业市场规模超2200亿元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也为传媒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潜力以及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移动出版也因此正在快速的发展,2015-2018年移动出版行业行业快速扩张,2018年收入规模达到2007.4亿元,前瞻估计2019年中国移动出版行业将实现2214亿元收入规模。网络动漫行业逐渐兴起年轻用户是网络动漫的主要消费群体,其新媒体的阅读接触率比传统媒体的阅读接触率要高。市场环境的变化为网络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和外在契机,网络动漫成为了动漫行业的一种发展趋势。截止2019年底,我国动漫网站约有402个,其中慢慢看、极速漫画、动漫之家、腾讯动漫、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等网站较受欢迎。根据我国网站排行网关于动漫网站排行情况来看,2019年最受欢迎动漫网站是极速漫画,得分为4226分;其次是动漫之家和腾讯动漫,得分分别为4179分和4144分;动漫之家漫画网和动漫屋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五。2015-2019年中国网络动漫行业快速扩张。2016年是网络动漫爆发元年,许多优质动画内容面向市场。2018年网络动漫实现收入180.8亿元,前瞻估计2019年中国网络动漫实现收入210亿元。数字音乐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5-2019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总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我国在线音乐实现收入103.5亿元,前瞻估计,2019年我国在线音乐市场总收入达135亿元。由于中国数字音乐的发展起步较晚,预计未来仍有一段时间的增长空间,随着用户付费意识的持续增强,相信市场会有十分可观的潜力。网络文学发展趋于规范化数字媒体中网络文学进一步规范化、精品化。根据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4.3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达4.1亿人,截至2020年3月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55亿人,其中手机用户达4.53亿人。2016年以来,一系列打击盗版的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出台,极大推动网络文学行业正版化和规范化发展,用户付费习惯逐渐建构且不断深化;但随着市场的成熟化,用户规模也趋于饱和,未来,网络文学付费阅读收入规模增长日趋放缓,持续深耕内容以及多维度打造分发渠道成为行业未来发展之重。根据BigData-Research发布的《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到204.8亿元,同比增长21.0%。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桑原

关注|总产出225.11亿元!《2019—2020年重庆数字出版业发展报告》出炉

11月13日,CQDK全媒体记者从2020重庆数字出版年会获悉,《2019—2020年重庆数字出版业发展报告》正式对外发布,重庆市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秘书长吴江文发表报告。2019年,重庆数字出版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知识服务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数字教育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良好、数字出版业文化承载能力提升,为重庆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注入了有效动力。报告显示,从全行业数据来看,2019年重庆数字出版业整体稳中有增,但产出速度放缓。2019年重庆数字出版业总产出225.11亿元,较上年增长9.95%;增加值117.74亿元,较上年增长9.78%;总资产259.3亿元,较上年增长0.17%;应交税金8.15亿元,较上年增长12.66%;利润额为29.43亿元,较上年增长9.78%。数字出版业总产出对地区国民经济贡献率为0.95%,全行业增速高于全市经济增长速度3.65个百分点。从数字出版三大体系数据分析,数字出版产品生产走势强劲。数字出版产品生产总产出112.11亿元,占三大体系总产出的49.80%,较上年增加2.01个百分点;数字出版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设施制造与销售占比50.20%,较上年减少1.02个百分点,三个体系数据呈现出“核心大、外围小”的态势。2019年,数字出版业的核心业务均呈增长趋势。数据库总产出8.25亿元,增幅为68.13%,网络视频5.16亿元,增幅为41.41%,数字报纸出版5.20亿元,增幅为35.10%,网络游戏研发与制作11.26亿元,增幅为27.81%,数字教育5.05亿元,增幅为26.02%,数字期刊出版3.25亿元,增幅25.65%,与核心相关的移动客户端1.47亿元,增幅为32.31%,数字出版平台运营1.75亿元,增幅为41.46%。报告指出,2020年重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其中区域系列政策要素优化重组将成为产业优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区域产业协同将步入新阶段。此外,报告针对2020年及“十四五”时期重庆数字出版发展提出了六点建议:一是完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二是加强人才培养与储备,三是培育和引进生态型企业,四是加大引导性投入,五是加大数字出版新基建投入,六是组建区域性和行业性企业集团。【来源:七一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妇女节

报告:去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收入规模近万亿 较上年度增长11.16%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原标题:2019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收入规模逼近万亿元本报讯(记者 路艳霞)12月21日,第10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暨中国数字内容服务大会在京开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发布最新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9881.43亿元,整体收入规模持续增长,较上一年度增长了11.16%。报告称,去年互联网期刊收入23.08亿元,电子书收入58亿元,数字报纸收入8亿元,博客类应用收入117.7亿元,在线音乐收入124亿元,网络动漫收入171亿元,移动出版(移动阅读、移动音乐、移动游戏等)收入2314.82亿元,网络游戏收入713.83亿元。多家出版单位依托优质出版资源,向网络文学、动漫游戏、有声读物、文旅、音乐、影视等领域拓展,效益逐步显现,实现了内容价值、版权价值和品牌价值的有效提升。报告显示,新兴板块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9年,移动出版收入规模为2314亿元,在线教育收入为2010亿元,网络动漫收入为171亿元,三者占数字出版收入总规模的比例为45.50%,移动出版在数字出版领域的主力军地位仍然稳固。魏玉山说,在线教育收入规模与2018年相比,增幅超过50%,已经成为数字出版产业中发展最为强劲的部分,市场格局梯队层次渐趋形成,品牌性产品不断涌现,用户接受度逐步提升。年度报告还显示,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持续向好。据统计,2019年网络文学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01.7亿元,网络文学作品累计规模达到2500万余部,网络文学作者数量达到1936万人,网络文学用户超过4.5亿人。现实题材创作在2019年持续升温,主题内容日益丰富,主题深度与站位高度上也有所突破。在谈到数字出版的新趋势时,魏玉山说,云服务、人机协同将成为数字内容供给的重要模式,短视频和网络直播日益成为出版品牌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提速,人才队伍建设将向融媒型和全媒型深度发展。本届数博会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北京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

储物柜

2020年中国新闻出版产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数字出版产业加速发展「组图」

网络阅读的兴起带来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2019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营收超9800亿元,增速远高于新闻出版业营收规模整体增速,数字出版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业产业的转型与融合发展。近年来,在供给侧改革推动下,我国新闻出版业实现良好发展,行业营收稳步增长,数字出版业快速发展给新闻出版业带来新的活力,也为传统出版业带来较大的冲击,传统出版业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势落实去产能,巩固其内容创造的内核,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切实践行融合发展。新闻出版产业规模小幅增长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新闻出版产业收入逐年增长,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新闻出版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8896.1亿元,同比增长1.1%。印刷复印收入占比最大从新闻出版业收入构成来看,印刷复印实现营业收入13802.6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3.04%,是新闻出版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其次为出版物发行,营收占比为16.92%,图书出版和报纸出版营收占比分别为5.24%和3.05%。传统出版物受到电子出版的冲击较大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由于网络阅读、移动阅读的兴起、兴盛,传统纸介质出版物衰弱,新兴出版蓬勃发展是大势所趋。2019年,全国共出版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450.70亿册(份、盒、张),较2018年降低3.1%,值得注意的是电子出版物2.9亿张,增长13.1%,占0.7%,而传统介质出版物中仅有图书出版数量有所增长。与此同时,从各类别产业营收增速来看,电子出版物的营收增速最快,达8.56%,图书出版物的营收增速和出版物发行的营收增速位居二三,分别为5.59%和2.57%。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再创新高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字出版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8330.78亿元,2019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9800亿元,数字出版产业营收再创新高,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正在从过去的产品融合、渠道融合,逐渐演变为平台融合、生态融合,迈向合二为一的一体化发展新阶段。出版业融合发展是趋势近年来,尽管传统介质出版物受到数字出版的较大冲击,但但并不代表以报纸、期刊为代表的纸质载体读物会完全消亡。从整体行业来讲,出版物销售要实现持续增长,要强化三个融合:一是供应机构的融合,即书店与图书馆深度协作、融合,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供应链;二是销售方式的融合,即卖场销售和网络销售的融合,线上线下互补,O2O模式互动;三是传播手段的融合,即传统营销传播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营销传播融合,微博、微信、APP互动,立体传播分享。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全媒体出版商业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许慎

规模逼近万亿!2019国内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

12月21日,第10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暨中国数字内容服务大会在京开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发布最新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9881.43亿元,整体收入规模持续增长,较上一年度增长了11.16%。报告称,去年互联网期刊收入23.08亿元,电子书收入58亿元,数字报纸收入8亿元,博客类应用收入117.7亿元,在线音乐收入124亿元,网络动漫收入171亿元,移动出版(移动阅读、移动音乐、移动游戏等)收入2314.82亿元,网络游戏收入713.83亿元。多家出版单位依托优质出版资源,向网络文学、动漫游戏、有声读物、文旅、音乐、影视等领域拓展,效益逐步显现,实现了内容价值、版权价值和品牌价值的有效提升。报告显示,新兴板块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9年,移动出版收入规模为2314亿元,在线教育收入为2010亿元,网络动漫收入为171亿元,三者占数字出版收入总规模的比例为45.50%,移动出版在数字出版领域的主力军地位仍然稳固。魏玉山说,在线教育收入规模与2018年相比,增幅超过50%,已经成为数字出版产业中发展最为强劲的部分,市场格局梯队层次渐趋形成,品牌性产品不断涌现,用户接受度逐步提升。而网络动漫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付费用户规模,整体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年度报告还显示,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持续向好。据统计,2019年网络文学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01.7亿元,网络文学作品累计规模达到2500万余部,网络文学作者数量达到1936万人,网络文学用户超过4.5亿人。现实题材创作在2019年持续升温,主题内容日益丰富,主题深度与站位高度上也有所突破。此外,2019年以来,网络文学IP影视改编日益成熟,先后涌现多部在收视和口碑上都有上佳表现的作品,特别是电影《少年的你》(根据玖月晞所著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改编)成为当年电影的票房黑马,引发公众对校园暴力这一恶性社会事件的广泛关注。在谈到数字出版的新趋势时,魏玉山说,云服务、人机协同将成为数字内容供给的重要模式,短视频和网络直播日益成为出版品牌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提速,人才队伍建设将向融媒型和全媒型深发展。

独成而意

2018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摘要版)

综 述深化供给侧改革提质增效稳步发展2018年,新闻出版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闻出版改革发展要求,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围绕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挺拔主业、优化结构,着力融合创新、提质增效,实现了稳步发展。新闻出版产业规模平稳增长。2018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8687.5亿元,较2017年增长3.1%;拥有资产总额23414.2亿元,增长5.6%;所有者权益11807.2亿元,增长4.4%。图书出版营业收入增长6.6%,在新闻出版8个产业类别中增速第一。主题出版图书印数大幅提升。2018年,全国出版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类图书2497万册(张),较2017年增加1370万册(张),增长1.2倍,在22类图书中增速居首位。年度印数超过100万册的主题图书达35种,增长1.1倍,占年度印数100万册及以上一般图书的38.9%,提高9.6个百分点;其中7种主题图书进入印数前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年度印数超过3200万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超过600万册,《新时代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18》超过980万册;《红岩》《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青少版)》年度印数继续超过100万册,《共产党宣言》年度印数首次超过100万册。中宣部“2018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图书单品种平均印数27.8万册,增长3.1倍,相当于书籍单品种平均印数的18.6倍。主题图书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彰显。主流报刊发行量不断扩大。《人民日报》平均期印数突破350万份,连续蝉联综合类报纸第一;《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等报纸平均期印数继续超过100万份,《参考消息》稳居综合类报纸第二;《光明日报》平均期印数首次超过100万份,进入综合类报纸前10;《经济日报》和《中国纪检监察报》分别首次跻身综合类报纸和专业类报纸平均期印数前10。《求是》平均期印数继续增加,位居期刊前3位,《中国纪检监察》首次进入期刊平均期印数前10。《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平均期印数超过450万册,继续名列期刊第一。主流报刊舆论强势得到巩固,传播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图书出版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新版图书品种下降,总印数与单品种平均印数均有较大增加。全国出版新版图书24.7万种,较2017年降低3.1%;总印数25.2亿册(张),增长10.7%。重印图书品种与印数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国出版重印图书27.2万种,增长5.7%;总印数57.7亿册(张),增长7.2%。90种一般图书年度印数达到或超过100万册,增加32种;其中新版图书48种,增加26种,重印图书42种,增加6种。课本品种、总印数所占比重进一步降低。科学技术类书籍品种增速(5.3%)继续高于其他类别书籍,总印数增速(8.4%)大幅提升。图书出版单品种效益提升。原创图书出版进一步增温。2018年,24种原创文学、少儿图书年度印数超过100万册,较2017年增长33.3%;其中新版图书12种。67种原创少儿图书年度印数达到或超过50万册,增长39.6%,占年度印数50万册及以上少儿图书品种的73.6%,提高13.6个百分点。原创新版图书中,《梦回万里卫黄保华》《时代大决战——贵州毕节精准扶贫纪实》《中国长岗坡》《山本》《苦难英雄任正非》《见识》《智能商业》《历史的温度2》《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听什么歌都在像唱自己》等一批作品年度印数均超过10万册,《你坏》《笑猫日记又见小可怜》当年突破百万册。原创重印图书中,《红岩》《平凡的世界》等优秀作品长销不衰;“米小圈上学记”“米小圈脑筋急转弯”等少儿读物后劲十足。报刊出版降幅普遍收窄。报纸出版总印数较2017年降低7.0%;总印张降低13.8%,收窄1.3个百分点;定价总金额降低1.4%,收窄0.9个百分点。全国性报纸总印数近5年来首次回升,占比继续提高;综合类与专业类报纸总印数降幅保持稳定,读者对象类报纸降幅显著收窄4.0个百分点。期刊出版总印数降低8.0%;总印张降低7.3%,收窄2.8个百分点;定价总金额降低2.7%,收窄1.0个百分点。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印数降幅收窄1.5个百分点,占比继续提升。百亿出版传媒集团继续扩容。2018年,共有21家集团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增加3家;其中,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集团资产总额和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100亿元,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集团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和所有者权益均超过100亿元。全国119家出版传媒集团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13.7亿元,较2017年减少45.9亿元,降低1.3%;拥有资产总额7544.6亿元,增加521.6亿元,增长7.4%;实现利润总额319.5亿元,增加14.1亿元,增长4.6%。其中,108家图书出版、报刊出版和发行集团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书报刊出版和出版物发行主营业务收入的77.9%,拥有资产总额占全国出版发行全行业资产总额的90.8%,利润总额占全国出版发行全行业利润总额的70.7%。部分集团聚焦主业,降低风险性业务,缩减大宗贸易,发行集团整体收入近年来首次下滑。出版传媒集团收入利润率有所提高。出版传媒上市公司主业经营突出。2018年,37家在中国内地上市的出版传媒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共计1501.4亿元,较2017年同口径增加57.4亿元,增长4.0%。新媒体公司和发行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报业公司同口径收入止跌回升。出版公司、发行公司主业收入持续增长,出版公司编印发主业收入整体占比72.3%,提高3.0个百分点。各公司持续探索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之路,成效明显。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稳步提升图书出版增速显著2018年,新闻出版产业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和所有者权益继续增长,经济规模稳步提升。图书出版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增长提速,营收增速在8个产业类别中名列第一。期刊出版营业收入连续两年保持增长,报纸出版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再次下滑。印刷复制营业收入继续增长,利润总额减少。出版物发行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出现下滑。图书版权输出增加,版权贸易逆差有所减少。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营收较2017年增长3.1%经济总量规模2018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8687.5亿元,较2017年增长3.1%;利润总额1296.1亿元,降低3.6%;拥有资产总额23414.2亿元,增长5.6%;所有者权益(净资产)11807.2亿元,增长4.4%。图书出版总量规模2018年,全国共出版新版图书24.7万种,较2017年降低3.1%;重印图书27.2万种,增长5.7%;总印数100.1亿册(张),增长8.3%;总印张882.5亿印张,增长9.2%;定价总金额2002.9亿元,增长15.7%。图书出版实现营业收入937.3亿元,增长6.6%;利润总额141.3亿元,增长2.8%。期刊出版总量规模2018年,全国共出版期刊10139种,较2017年增长0.1%;总印数22.9亿册,降低8.0%;总印张126.8亿印张,降低7.3%;定价总金额217.9亿元,降低2.7%。期刊出版实现营业收入199.4亿元,增长1.5%;利润总额26.8亿元,降低2.0%。报纸出版总量规模2018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871种,较2017年降低0.7%;总印数337.3亿份,降低7.0%;总印张927.9亿印张,降低13.8%;定价总金额393.5亿元,降低1.4%。报纸出版实现营业收入576.0亿元,降低0.4%;利润总额33.0亿元,降低12.2%。音像制品出版总量规模2018年,全国共出版音像制品11063种,较2017年降低18.4%;出版数量24124.1万盒(张),降低5.7%。音像制品出版实现营业收入30.1亿元,增长6.1%;利润总额3.7亿元,增长3.9%。电子出版物出版总量规模2018年,全国共出版电子出版物8403种,较2017年降低9.1%;出版数量25884.2万张,降低8.0%。电子出版物出版实现营业收入15.2亿元,增长1.7%;利润总额2.8亿元,增长3.3%。印刷复制总量规模2018年,全国印刷复制(包括出版物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专项印刷、印刷物资供销和复制)实现营业收入13727.6亿元,增长4.3%;利润总额835.2亿元,降低1.7%。出版物发行总量规模2018年,全国共有出版物发行网点17.2万处,较2017年增长5.4%。出版物发行实现营业收入3116.3亿元,降低2.0%;利润总额250.7亿元,降低11.5%。出版物进出口总量规模2018年,全国累计出口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数字出版物(不含游戏)1701.4万册(份、盒、张),较2017年降低21.9%;10092.6万美元,降低6.3%。全国累计进口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数字出版物(不含游戏)4096.9万册(份、盒、张),增长25.3%;74222.1万美元,增长11.5%。进出口总额84314.7万美元(其中,全国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进出口总额80157.3万美元,增长10.2%)。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实现营业收入85.7亿元,增长0.3%;利润总额2.5亿元,增长14.4%。版权贸易总量规模2018年,全国共输出版权12778项,其中输出出版物版权11830项,包括图书10873项,音像制品214项,电子出版物743项;图书版权输出较2017年增长1.9%。共引进版权16829项,其中引进出版物版权16602项,包括图书16071项,音像制品317项,电子出版物214项;引进版权总量降低7.1%,其中引进出版物版权降低8.0%。版权贸易逆差有所减少。印刷复制、出版物发行和图书出版营收较2017年增长3.3%选取营业收入、增加值、总产出和利润总额4项经济规模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报纸出版、音像制品出版、电子出版物出版、印刷复制、出版物发行和出版物进出口8个新闻出版产业类别的总体经济规模进行综合评价,其排名结果与2017年相比保持不变。印刷复制、出版物发行和图书出版分居前3位,实现营业收入共计17781.1亿元,较2017年增长3.3%,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95.2%,提高0.2个百分点。各产业类别增长情况以各产业类别营业收入增长速度衡量,前3位降序依次为图书出版、音像制品出版和印刷复制。与2017年相比,图书出版、音像制品出版、期刊出版和报纸出版营收增速排名上升,电子出版物出版和出版物发行排名下降,印刷复制、出版物进出口报纸不变。产品结构主题出版持续走强新书印数大幅回升主题出版、主流报刊传播力影响力持续提升。在单品种年度印数和平均期印数排名前10位的图书、期刊、报纸中,主题图书、主流报刊占据多数;列入中宣部“2018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的图书单品种平均印数大幅增长,继续高于全部图书平均水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超过3200万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超过600万册,《新时代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18》超过980万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类图书总印数较2017年增长1.2倍,《共产党宣言》年度印数首次超过100万册。《人民日报》平均期印数持续增长,突破350万份,继续稳居综合类报纸第一;《光明日报》平均期印数突破100万份;《经济日报》和《中国纪检监察报》分别首次跻身综合类报纸和专业类报纸平均期印数前10。《求是》平均期印数继续增加,保持期刊前3位;《中国纪检监察》进入期刊平均期印数排名前10位。新版图书品种继续减少,印数大幅回升;重印图书品种与印数继续较快增长,在品种上继续超过新版图书。90种一般图书年度印数达到或超过100万册,较2017年增加32种。其中,新版图书48种,增加26种,重印图书42种,增加6种;文学类图书10种,增加3种;少儿图书28种,增加10种;红色经典4种,增加1种。人文社科类书籍品种、总印数和单品种平均印数继续增加,品种和总印数所占比重继续提高;科学技术类书籍品种增速继续高于其他类别图书,总印数增速大幅提升;课本品种、总印数所占比重进一步降低。少儿图书总印数和单品种平均印数保持增长,但新版品种略有减少、印数增加,重印品种增加、印数减少。报刊出版总印数、总印张与定价总金额继续降低,降幅整体收窄。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总印数降幅缩小,所占比重继续提高;文学艺术类期刊继续大幅下滑,比重持续降低;文化教育类期刊降幅明显加大。全国性报纸总印数首次回升,在全国报纸总印数中所占比重持续提高;省级报纸和地市级报纸降幅仍然较大,所占比重继续下降。综合类与专业类报纸降幅保持稳定,读者对象类报纸降幅明显缩小;专业类和读者对象类报纸比重有所提高。整体结构2018年,全国共出版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465.3亿册(份、盒、张),较2017年降低4.1%。其中,出版图书100.1亿册(张),增长8.3%,占全部数量的21.5%;期刊22.9亿册,降低8.0%,占4.9%;报纸337.3亿份,降低7.0%,占72.5%;音像制品2.4亿盒(张),降低5.7%,占0.5%;电子出版物2.6亿张,降低8.0%,占0.6%。图书结构新版与重印图书2018年,全国出版新版图书24.7万种,较2017年降低3.1%;重印图书27.2万种,增长5.7%。重印图书在品种上连续两年超过新版图书,且差值继续扩大。全国出版新版图书25.2亿册(张),增长10.7%;占图书总印数的25.2%,提高0.6个百分点;重印图书57.7亿册(张),增长7.2%;占57.7%,减少0.6个百分点;租型图书17.2亿册(张),增长8.6%;占17.2%,与上年基本持平。重印图书总印数为新版图书的2.3倍。2018年,全国新版图书单品种平均印数10186册(张),增加1272册(张);重印图书单品种平均印数21218册(张),增加286册(张)。书籍与课本图书主要包括书籍、课本和图片3类。2018年,全国出版新版书籍22.6万种,较2017年降低2.3%,占新版图书品种的91.4%,提高0.8个百分点;新版课本2.1万种,降低11.4%,占8.5%,降低0.8个百分点;新版图片102种,降低35.0%,占0.04%。重印书籍21.0万种,增长8.1%,占重印图书品种的77.2%,提高1.7个百分点;重印课本6.2万种,降低1.6%,占22.7%,降低1.7个百分点;重印图片235种,增长91.1%,占0.1%。全国出版书籍65.1亿册(张),增长9.0%,占图书总印数的65.1%;课本34.8亿册(张),增长6.9%,占34.9%;图片211万册(张),降低15.9%。2018年全国书籍单品种平均印数14917册(张),增加893册(张);课本单品种平均印数42012册(张),增加4409册(张)。书籍书籍按照内容划分为社科人文、科学技术和综合三大类。2018年,全国出版社科人文类书籍36.3万种,较2017年增长2.0%,占书籍品种总数的83.2%;科学技术类书籍7.0万种,增长5.3%,占15.9%;综合类书籍0.4万种,降低2.6%,占0.9%。全国出版社科人文类书籍61.9亿册(张),增长9.1%,占书籍总印数的95.2%;科学技术类书籍2.9亿册(张),增长8.4%,占4.4%;综合类书籍0.3亿册(张),降低7.1%,占0.4%。2018年全国社科人文类书籍单品种平均印数17067册(张),增加1109册(张);科学技术类书籍单品种平均印数4108册(张),增加122册(张);综合类书籍单品种平均印数7080册(张),减少300册(张)。课本课本划分为大专及以上课本、中专技校课本、中学课本、小学课本、业余教育课本、扫盲课本和教学用书7类。2018年,全国出版中学课本5715种,较2017年降低5.0%,占课本品种数的6.9%;小学课本5058种,降低8.5%,占6.2%。中小学课本合计10773种,占课本品种数的13.1%,图书品种数的2.1%,减少0.1个百分点。全国出版中学课本15.8亿册(张),增长4.3%,占课本总印数的45.5%;小学课本14.8亿册(张),增长11.4%,占42.6%。中小学课本合计30.6亿册(张),占课本总印数的88.1%,图书总印数的30.7%,减少0.2个百分点。2018年全国中学课本单品种平均印数277146册(张),增加24739册(张);小学课本单品种平均印数293258册(张),增加52542册(张)。主题出版重点图书2018年,全国出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新时代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18》、《党的十九大全面从严治党精神十二讲》、《马克思画传: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版》、《巨变:改革开放40年中国记忆》等入选中宣部“2018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的图书183种,涉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宗教,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经济,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总论,交通运输等诸多类别;其中新版图书174种。全国出版“2018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图书5086.5万册,单品种平均印数277948册,远高于全部书籍单品种平均印数。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年度印数超过3200万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超过600万册,《新时代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18》超过980万册。少儿图书2018年,全国出版新版少儿图书2.3万种,较2017年略有减少;重印少儿图书2.1万种,增加1798种,增长9.2%。全国出版少儿图书8.9亿册(张),增加6852万册(张),增长8.4%。其中,新版图书4.1亿册(张),增加7922万册(张),增长23.8%;重印图书4.8亿册(张),减少1070万册(张),降低2.2%。2018年,全国少儿图书单品种平均印数20105册(张),增加782册(张)。其中,新版图书18055册(张),增加3503册(张);重印图书22289册(张),减少2589册(张)。年度印数百万册及以上书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新时代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90种一般图书年度单品种累计印数达到或超过100万册。其中,主题图书35种,占年度印数100万册及以上一般图书的38.9%,提高9.6个百分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超过3200万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超过600万册,《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小字本)》达到330万册,《新时代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18》超过980万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种版本总计近2000万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各种版本总计超过1700万册。《红岩》《红星照耀中国》《平凡的世界》等10种文学类图书,《曹文轩纯美小说草房子》、《曹文轩纯美小说青铜葵花》、《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品藏书系狼王梦》、《笑猫日记又见小可怜》、“不一样的卡梅拉”、“米小圈上学记”、“米小圈脑筋急转弯”等28种少儿图书年度印数均达到或超过100万册,分别较2017年增加3种和10种。在2018年单品种年度印数排名前10位的一般图书中,主题图书占7种。前10位图书总印数合计8665.4万册,较2017年减少1996.9万册,降低18.7%。《百年追梦全面小康》《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等中小学学生用书当年单品种累计印数均超过100万册,进入中小学学生用书印数前10。期刊结构内容结构期刊按照内容划分为哲学社会科学、文化教育、文学艺术、自然科学技术和综合5类。2018年,全国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11.5亿册,较2017年降低4.2%,占期刊总印数的50.0%,提高2.0个百分点;文化教育类期刊5.3亿册,降低9.2%,占23.3%,减少0.3个百分点;文学艺术类期刊1.7亿册,降低20.7%,占7.2%,减少1.2个百分点;自然科学技术类期刊3.0亿册,降低10.6%,占13.0%,减少0.4个百分点;综合类期刊1.5亿册,降低10.4%,占6.5%,减少0.2个百分点。文学艺术类期刊印数继续大幅下滑,文化教育类期刊降幅加大,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所占比重继续提高。平均期印数百万册及以上期刊2018年,共有《求是》《中国纪检监察》《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时事(初中)》《读者》等10种期刊平均期印数超过100万册,较2017年减少1种(《家庭医生》)。其中,《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平均期印数超过450万册。与2017年相比,《中国纪检监察》进入前10,《家庭医生》退出前10;《中共中央办公厅通讯》《小学生时代》排名上升,《特别关注》排名下降;《时事(〈时事报告〉中学生版)》扩充为《时事(初中)》和《时事(高中)》两种,《时事(初中)》排名第六;每种平均期印数185.8万册,增加4.7万册,增长2.6%。报纸结构层级结构报纸根据地域层级划分为全国性报纸、省级报纸、地市级报纸和县级报纸4类。2018年,共出版全国性报纸78.3亿份,较2017年增长0.2%,占报纸总印数的23.2%,提高1.7个百分点;省级报纸152.0亿份,降低8.8%,占45.1%,减少0.9个百分点;地市级报纸105.9亿份,降低9.4%,占31.4%,减少0.8个百分点;县级报纸1.0亿份,增长28.7%,占0.3%,提高0.1个百分点。全国性报纸总印数近5年首次上升,在全国报纸总印数中所占比重持续提高;省级报纸和地市级报纸仍保持较大降幅,所占比重继续下降。内容结构报纸根据内容划分为综合、专业、生活服务、读者对象和文摘五大类。2018年,全国出版综合类报纸210.4亿份,较2017年降低8.2%,占报纸总印数的62.4%,减少0.8个百分点;专业类报纸100.0亿份,降低3.3%,占29.7%,提高1.1个百分点;生活服务类报纸8.0亿份,降低18.0%,占2.4%,减少0.3个百分点;读者对象类报纸15.5亿份,降低2.9%,占4.6%,提高0.2个百分点;文摘类报纸3.4亿份,降低22.2%,占1.0%,减少0.2个百分点。读者对象类报纸和专业类报纸降幅较小,所占比重提高;综合类、生活服务类和文摘类报纸所占比重继续下降,生活服务类和文摘类报纸降幅加大。平均期印数百万份及以上报纸2018年,共有《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等22种报纸平均期印数达到或超过100万份,较2017年减少2种;其中综合类7种,减少2种(《扬子晚报》《广州日报社区版》);专业类报纸13种(其中教学辅导类11种),读者对象类报纸2种,均与上年持平。与2017年相比,《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跻身前10,《广州日报社区版》《扬子晚报》退出前10;《环球时报》《半岛都市报》《南方日报》排名上升,《都市快报》排名下降;每种平均期印数138.1万份,减少10.7万份,降低7.2%。与2017年相比,《中国纪检监察报》跻身前10,《快乐老人报》退出前10;《学生周报》排名上升,《教育周报》《英语测试报》排名下降;每种平均期印数446.6万份,增加3.3万份,增长0.8%。地区结构东部地区保持领先中西部地区增长态势良好东部地区保持规模优势,继续占据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前7位;营业收入增长贡献排名前10位地区中,东部地区占6席;增长贡献率超过10%的前4位地区,全部为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继续保持较好增长态势,增长速度排名前10位地区中,中西部地区占5席,较2017年增加1席。东部地区占前7位选取营业收入、增加值、总产出、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利润总额和纳税总额7项经济规模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业的总体经济规模进行综合评价。广东、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河北、四川、福建和安徽依次位居全国前10位。其中,前7位均属于东部地区。与2017年相比,前10位地区保持不变,但名次有所改变;前10位中江苏、四川和福建排名上升,浙江和安徽排名下降。前10位地区实现营业收入共计14085.3亿元,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75.4%,较2017年减少0.1个百分点;拥有资产总额共计16799.2亿元,占全行业资产总额的71.7%,减少0.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共计947.1亿元,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73.1%,提高2.7个百分点。4省市贡献率超10%增长速度以各地区新闻出版全行业营业收入同口径增长速度衡量,前10位降序依次为河南、云南、江苏、浙江、贵州、四川、北京、湖北、福建和天津。其中,东部地区5席,中部地区2席,西部地区3席。与2017年相比,中部地区增加1席,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数量不变。增长贡献以各地区新闻出版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衡量其对全国新闻出版产业增长贡献,前10位降序依次为江苏、浙江、广东、北京、河南、山东、四川、福建、湖北和上海。其中,东部地区7席,中部地区2席,西部地区1席。江苏、浙江、广东和北京4省市的贡献率均超过10%。与2017年相比,东部地区增加1席,中部地区减少1席,西部地区数量不变;贡献率超过10%省份减少2席。单位数量及就业人员单位数量略有增加民营企业占比提高新闻出版单位数量略有增加,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基本稳定,在全行业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继续提高。在印刷复制企业中,民营企业各项指标所占比重均有所提高;在出版物发行企业中,国有企业营业收入所占比重继续降低,民营企业所占比重继续提高。单位数量与构成2018年,全国共有新闻出版单位23.2万家,较2017年增长0.2%。其中,法人单位14.4万家,基本持平,占单位总数的62.1%,减少0.1个百分点;非法人单位0.9万家,增长0.9%,占3.8%,基本持平;个体经营户7.9万家,增长0.3%,占34.2%,提高0.1个百分点。企业法人情况整体规模2018年,全行业共有企业法人单位14.1万家,较2017年增长0.1%,占全行业法人单位和非法人单位(不包括个体经营户)总数的92.6%。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17896.4亿元,增长3.1%,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96.0%,提高0.2个百分点;资产总额21740.6亿元,增长5.5%,占全行业资产总额的93.2%,提高0.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1230.3亿元,降低3.7%,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95.4%,提高0.4个百分点。所有制结构数量结构在141295家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全资企业13789家,较2017年降低5.5%,占企业法人单位数量的9.8%,减少0.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120663家,增长1.2%,占85.4%,提高1.0个百分点。印刷复制企业在印刷复制企业中,国有全资企业营业收入占行业营业收入的3.8%,较2017年减少0.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占90.3%,提高0.9个百分点。国有全资企业资产总额占行业资产总额3.7%,减少0.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占90.2%,提高0.8个百分点。国有全资企业利润总额占行业利润总额的2.7%,减少0.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占91.4%,提高0.9个百分点。出版物发行企业在出版物发行企业中,国有全资企业营业收入占行业营业收入的24.2%,较2017年减少3.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占72.4%,提高3.6个百分点。国有全资企业资产总额占行业资产总额的31.6%,提高2.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占65.4%,减少1.9个百分点。国有全资企业利润总额占行业利润总额31.9%,提高3.4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占65.0%,减少3.6个百分点。就业人员状况2018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就业人数为390.3万人,较2017年降低3.8%;其中男性204.8万人,女性185.5万人,分别占全行业就业人数的52.5%和47.5%,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印刷复制业就业人数297.6万人,降低4.2%;出版物发行业56.3万人,降低1.3%;报纸出版业19.3万人,降低6.1%;期刊出版业9.5万人,降低5.5%;图书出版业6.7万人,降低0.2%。出版传媒集团资产规模继续扩大“百亿”阵营有所增加出版传媒集团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利润总额继续增长,行业占比继续提高。共有21家集团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较2017年增加3家;其中,6家集团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和所有者权益均超过百亿;3家集团资产总额和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百亿。图书出版集团收入稳定,资产和利润增长较快;报刊出版集团收入继续增长,利润受投资收益减少等因素影响继续降低;发行集团受缩减大宗贸易等因素影响,主营业务收入近年来首次下滑,资产规模和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印刷集团收入继续增长,资产规模显著增加,利润因营业外支出增加大幅下滑。119家集团利润总额继续增长,主营业务收入近年来首次下滑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共有经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或省级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出版传媒集团126家,其中图书出版集团40家、报刊出版集团47家、发行集团28家、印刷集团11家。2018年,出版传媒集团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利润总额继续增长,受缩减大宗贸易等因素影响,主营业务收入近年来首次下滑。纳入统计的119家图书出版、报刊出版、发行和印刷集团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13.7亿元,较2017年减少45.9亿元,降低1.3%;拥有资产总额7544.6亿元,增加521.6亿元,增长7.4%;实现利润总额319.5亿元,增加14.1亿元,增长4.6%。其中,108家图书出版、报刊出版和发行集团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55.5亿元,较2017年减少48.4亿元,降低1.4%,占全国书报刊出版和出版物发行主营业务收入的77.9%,降低1.8个百分点;拥有资产总额7400.7亿元,增加497.8亿元,增长7.2%,占全国出版发行全行业资产总额的90.8%,基本持平;实现利润总额319.3亿元,增加17.9亿元,增长5.9%,占全国出版发行全行业利润总额的70.7%,提高8.7个百分点。图书出版集团收入稳中有增,“百亿”阵营再添新军2018年,图书出版集团资产规模、利润总额增长较快,收入稳中有增。33家图书出版集团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90.7亿元,较2017年增加14.5亿元,增长0.7%;拥有资产总额3929.8亿元,增加236.0亿元,增长6.4%;实现利润总额195.7亿元,增加16.8亿元,增长9.4%。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出版集团公司5家集团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和所有者权益均超过100亿元,组成“三百亿”集团阵营。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3家集团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100亿元,组成“双百亿”阵营。另有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和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5家集团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总体经济规模排名选取集团合并报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和利润总额4项经济规模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图书出版集团的总体经济规模进行综合评价。前10位降序依次为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和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2017年相比,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跻身前10,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退出前10;前10位中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排名上升,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和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排名下降。报刊出版集团收入有所增长,利润总额大幅下降2018年,报刊出版集团资产规模基本保持稳定,收入有所增长,所有者权益与利润总额大幅下降。47家报刊出版集团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4.7亿元,较2017年增加13.1亿元,增长3.3%;拥有资产总额1674.5亿元,增加2.1亿元,增长0.1%;实现利润总额21.1亿元,减少8.8亿元,降低29.4%。上海报业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传媒集团3家集团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总体经济规模排名采取同样评价方法,报刊出版集团总体经济规模的前10名依次为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上海报业集团、成都传媒集团、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山东大众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江苏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与2017年相比,深圳报业集团和江苏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跻身前10,陕西华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退出前10;前10位中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排名上升,上海报业集团和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排名下降。发行集团资产规模快速增长,收入近年来首次下滑2018年,发行集团资产规模与利润总额快速增长,收入受缩减大宗贸易等因素影响近年来首次下滑。28家发行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0.1亿元,较2017年减少76.0亿元,降低6.7%;拥有资产总额1796.4亿元,增加259.8亿元,增长16.9%;实现利润总额102.5亿元,增加10.0亿元,增长10.8%。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和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100亿元。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4家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较2017年增加2家。总体经济规模排名采用同样评价方法,发行集团总体经济规模的前10位依次为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与2017年相比,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跻身前10,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退出前10;前10位中湖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排名下降。印刷集团资产规模显著壮大,利润总额大幅下滑2018年,受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新增子公司及非经常性损益等因素影响,印刷集团资产规模显著壮大,利润总额大幅下滑。11家印刷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2亿元,较2017年增加2.5亿元,增长4.6%;拥有资产总额143.9亿元,增加23.7亿元,增长19.8%;实现利润总额0.2亿元,减少3.9亿元,降低95.8%。总体经济规模排名采用同样评价方法,对10家印刷集团总体经济规模进行综合评价,依次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江西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辽宁新闻印刷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正泰彩印包装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隆达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与2017年相比,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和辽宁新闻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排名上升;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排名下降。出版传媒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稳步增长融合创新升级加速出版传媒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口径稳步增长,新媒体公司、发行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报业公司收入同口径止跌回升。出版公司、印刷公司和新媒体公司主业收入增加,占比进一步提高。报业公司、新媒体公司和发行公司主要受计提减值准备影响,利润大幅下降。资本市场表现持续低迷,股市市值大幅缩水。各公司努力探索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之路,多方开拓新业务领域,取得新进展。总体情况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上市的出版传媒公司共计42家。其中,出版公司14家,报业公司5家,发行公司8家,印刷公司10家,新媒体公司5家;在中国内地上市38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上市4家。与2017年相比,减少1家,即成都博瑞传播股份有限公司。经济规模出版传媒公司股市市值继续减少。以2018年12月28日收盘价计算,41家在中国内地和香港上市的出版传媒公司流通市值共计2149.0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同期减少672.7亿元,降低23.8%。其中,在中国内地上市的37家出版传媒公司流通市值共计2124.8亿元,减少664.2亿元,降低23.8%;总市值共计2797.2亿元,减少1220.5亿元,降低30.4%。2018年,出版传媒公司收入有所增长,资产有所减少,利润大幅下降。在中国内地上市的37家出版传媒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共计1501.4亿元,较2017年增加48.7亿元,增长3.4%;拥有资产总额共计2688.8亿元,减少36.9亿元,降低1.4%;实现利润总额共计71.5亿元,减少123.1亿元,降低63.3%。出版公司2018年,收入稳中有增,资产和利润继续增长,总市值有所减少。13家出版公司总市值共计1299.8亿元,较2017年减少360.1亿元,降低21.7%;实现营业收入共计864.5亿元,增加1.7亿元,增长0.2%;拥有资产总额共计1441.2亿元,增加88.1亿元,增长6.5%;实现利润总额共计101.8亿元,增加5.5亿元,增长5.8%。凤凰传媒、中文传媒和长江传媒3家公司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均超过100亿元,另有中南传媒、山东出版、中原传媒和中国出版4家公司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与2017年相比数量不变。报业公司2018年,数量减少1家,各项经济指标继续全面下滑,收入降幅明显趋缓,利润亏损。3家报业公司总市值共计142.5亿元,较2017年减少233.8亿元,降低62.1%;实现营业收入共计63.3亿元,减少6.9亿元,降低9.8%;拥有资产总额共计205.6亿元,减少70.3亿元,降低25.5%;亏损46.5亿元,利润总额减少55.7亿元,降低609.7%。华闻传媒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发行公司2018年,收入增长较快,资产有所增长,利润、市值大幅下降。7家发行公司总市值共计465.7亿元,较2017年减少142.7亿元,降低23.5%;实现营业收入共计243.4亿元,增加22.9亿元,增长10.4%;拥有资产总额共计388.7亿元,增加11.7亿元,增长3.1%;实现利润总额共计16.1亿元,减少12.4亿元,降低43.4%。新华文轩、皖新传媒等2家公司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印刷公司2018年,资产、收入增加,利润、市值减少。9家印刷公司总市值共计429.0亿元,较2017年同口径减少108.5亿元,降低20.2%;实现营业收入共计227.7亿元,增加20.6亿元,增长9.9%;拥有资产总额共计364.4亿元,增加6.2亿元,增长1.7%;实现利润总额共计23.3亿元,减少0.2亿元,降低1.0%。紫江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新媒体公司2018年,收入继续增长,利润出现亏损,资产、市值有所减少。5家新媒体公司总市值共计460.3亿元,较2017年减少375.4亿元,降低44.9%;实现营业收入共计102.5亿元,增加10.3亿元,增长11.2%;拥有资产总额共计288.9亿元,减少72.6亿元,降低20.1%;亏损23.2亿元,利润减少60.4亿元,降低162.4%。浙数文化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昆仑万维资产总额降至不足100亿元。经济效益2018年,在中国内地上市的37家出版传媒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整体为3.5%,较2017年减少7.4个百分点,显著高于当期一年期存缴基准利率(1.50%),但低于贷款基准利率(4.35%)。各类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降序依次为出版公司、印刷公司、发行公司、新媒体公司和报业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前10位的出版传媒公司,降序依次为昆仑万维、东港股份、山东出版、新经典、城市传媒、掌阅科技、广弘控股、南方传媒、永新股份和中文传媒。其中,出版公司4家、发行公司2家、印刷公司2家、新媒体公司2家。出版公司和发行公司各增加1家。出版公司出版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0%,高出出版传媒上市公司整体水平7.6个百分点;较2017年减少0.4个百分点。13家出版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降序依次为山东出版、城市传媒、南方传媒、中文传媒、中国科传、长江传媒、凤凰传媒、中原传媒、中南传媒、中国出版、出版传媒、时代出版和读者传媒。报业公司报业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4.2%,低于出版传媒上市公司整体水平37.7个百分点;较2017年减少37.9个百分点。3家报业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降序依次为华媒控股、粤传媒和华闻传媒。发行公司发行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2%,高出出版传媒上市公司整体水平1.7个百分点;较2017年减少4.7个百分点。7家发行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降序依次为新经典、广弘控股、新华文轩、皖新传媒、世纪天鸿、新华传媒和天舟文化。印刷公司印刷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2%,高出出版传媒上市公司整体水平5.7个百分点;较2017年同口径减少1.0个百分点。9家印刷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降序依次为东港股份、永新股份、劲嘉股份、紫江企业、盛通股份、珠海中富、陕西金叶、鸿博股份和界龙实业。新媒体公司新媒体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2%,低于出版传媒上市公司整体水平12.6个百分点;较2017年减少23.1个百分点。5家新媒体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降序依次为昆仑万维、掌阅科技、浙数文化、掌趣科技和中文在线。业务经营出版公司主题出版成果丰硕,社会效益显著。各出版公司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等主题,策划出版一批高质量的主题图书。中国出版推出《天开海岳》《国家相册》《春天的画卷》《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那些你一定知道的事》等图书,承担中宣部“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中华传奇人物故事汇”等重点出版项目;凤凰传媒立项主题读物精品40种,累计达101种,全年完成48种;中南传媒“强军新方略丛书”等3种出版物入选中宣部“2018年重点主题出版物”;长江传媒推出《马克思主义大辞典》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著作选集》等重点图书;中原传媒策划出版了《中国共产党精神史》、“共和国大科学家故事丛书”等一批主题出版物。收入与收益率基本稳定,利润有所增长。13家出版公司整体收入水平略有提高。8家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其中城市传媒、出版传媒、中原传媒、中国科传和中国出版5家公司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另外5家公司营业收入有所减少,其中中文传媒减少17.9亿元,长江传媒减少8.7亿元。11家公司利润增长,其中长江传媒增长19.1%,增速最高;中文传媒收入虽有下降,但因出版、发行和贸易等板块毛利率提高,利润不降反增。出版公司整体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与2017年基本持平,高出出版传媒公司整体水平。出版业务收入稳中有升,编印发主业占比进一步提高。13家出版公司出版业务整体增长6.1%。11家公司出版业务收入增长,其中出版传媒、城市传媒、长江传媒、山东出版、中原传媒、南方传媒和中国出版7家公司实现两位数增长,出版传媒增长25.2%,长江传媒和时代出版等公司虽然总收入减少,但出版业务逆势上扬。出版、发行、印刷业务收入整体增长5.4%,12家公司编印发主业增长,主业收入对公司业绩的支撑和影响愈发明显。13家公司编印发主业收入占比整体为72.3%,提高3.0个百分点;10家公司占比均在70%以上,其中城市传媒、凤凰传媒、中国科传和读者传媒4家公司超过90%;8家公司编印发主业占比有所提高。积极培育发展新业态,出版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中国出版大数据内容知识挖掘与分析平台成功构建近300万知识单元,商务工具书云平台推出近20种权威字典APP,集聚用户1196万。中国科传完成“中科云教育平台”“爱一课移动端互动教学平台”“状元共享课堂”等多个数字教育云服务平台,“科学文库”囊括4万余种电子书。凤凰传媒上线“凤凰易教”“凤凰享学”等网络产品,用户数达100多万。读者传媒微信平台新增用户110万,增长32%,用户数达460万。时代出版新业态业务营业收入增长60.9%,毛利率提高13.3个百分点;中文传媒新业态业务毛利率60.2%。报业公司新兴业务拉动收入增长,投资损失造成巨额亏损。华闻传媒因数字内容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大幅增长,营业收入增加3.6亿元,带动报业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增长3.0%。3家公司利润均以超过20%的降幅下滑,其中华闻传媒因确认投资损失,净利润降低12.7倍,亏损近50亿元,导致报业公司整体亏损,整体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由正转负(-34.2%),同口径减少38.6个百分点。力主传统主业挖潜,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华媒控股大力推进“党员订党报”工作,报刊发行收入增加7890.4万元,增长41.6%;积极搭建“报网端屏楼”全媒体矩阵,旗下杭州新闻“两微一端”本地直接用户超1500万。华闻传媒策划“唐长安城建城1400年”等活动,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影响力。粤传媒以“产媒融合”为目标,积极探索媒体转型升级。报刊发行与广告业务在3家报业公司收入中所占比重均超过60%,居于核心地位。多方开拓业务范围,相关收入增长较快。华闻传媒收购深圳市麦游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和车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当年实现营业收入7.3亿元,毛利率40.2%;以视频信息服务为核心的数字内容服务收入增加2.1亿元,增长69.0%。华媒控股拓展泛文化产权交易板块,全年实现产权交易成交额2.7亿元,增速超30%,教育类业务收入增加4865.7万元,增长22.9%。粤传媒推出“西关博雅”合作办学、“读者专享游”和“精英小记者”等项目。发行公司营业收入保持较好增长,净利润大幅下滑。7家发行公司营业收入整体增长10.4%,其中天舟文化、皖新传媒和新华文轩3家实现两位数增长,天舟文化增长20.3%。4家公司净利润增长,3家公司净利润减少,其中天舟文化主要因商誉计提减值损失12.9亿元,导致净利润降低8.9倍,亏损10.9亿元,带动发行公司净利润整体降低45.6%,整体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减少4.7个百分点。发行出版主业普遍增长,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加速。7家发行公司主业整体增长6.9%。其中广弘控股增长15.5%,增速最快,主业收入占比提高3.2个百分点。新华文轩形成以文轩网综合旗舰店为基础的销售网络。新华传媒与虹桥火车站合作开设“微书城”,塑造实体书店多元化的新形象。皖新传媒“阅+”共享书店在安徽、上海、北京等地开设53家。新经典旗下Page One北京坊店正式运营,举办多种创意活动。不断拓展新领域,其他业务发展较快。7家发行公司其他业务收入整体增长20.1%。新华文轩文化产业基金群实现基金管理规模约15亿元。皖新传媒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增长1.6倍。天舟文化游戏业务增长37.2%。世纪天鸿教育信息化业务增长59.0%。印刷公司主业占比有所提高,经营业绩分化。9家印刷公司全部实现营业收入增长,整体增长9.9%;各公司印刷包装主业占比均超过60%,增长10.3%。各公司经营业绩差异明显。其中盛通股份营业收入增长31.4%,净利润增长35.6%。劲嘉股份营业收入增长14.6%,净利润增长21.2%。永新股份营业收入增长16.1%,净利润增长9.1%。界龙实业、陕西金叶和珠海中富3家公司虽收入有所增长,但利润巨幅下滑,带动印刷公司整体净利润降低2.1%。推动“绿色化”发展,持续深化自主创新。紫江企业全年投入环保治理改造费用2951.2万元,基本完成“一厂一方案”环保改造;获得国家授权专利81项。永新股份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2项。鸿博股份在绿色印刷认证和环保投入方面持续投入。劲嘉股份累计获得授权专利565项。东港股份研发非税电子票据、票E送、区块链电子票证等产品。新媒体公司全部5家新媒体公司营业收入和主业收入均实现增长,整体分别增长11.2%和14.7%。4家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掌阅科技阅读平台月活跃用户数量约1.2亿人,实现版权分发及衍生收入共1.4亿元,增长2.7倍。中文在线数字阅读收入和数字版权分销业务收入增长。昆仑万维巩固海外市场份额。来源: 社科院网站

荀卿

2018年新闻出版行业现状分析:传统出版物出版量连年下滑,数字出版年年走高

新闻出版业规模持续扩大,效益稳步提升近年来,在供给侧改革推动下,我国新闻出版业实现良好发展,行业规模持续扩大,行业效益稳步提升。2017年我国新闻出版业(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不含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18119.2亿元,较2016年同比增长4.5%;拥有资产总额22165.4亿元,同比增长3.0%;利润总额1344.3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图书出版2017年取得了879.6亿元的营收,占比最重,达52.26%,为新闻出版业的最主要收入来源;其次为报纸出版,营收占比34.48%;期刊出版与音像制品出版分别占比11.64%和1.72%。出版物纯销售数量、金额双双创历史新高2017年,我国书业(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出版物纯销售72.80亿册(张、份、盒),销售额达909.35亿元,销售数量同比增长3.63%,销售金额同比增长6.67%,把书业推向新高。这是在2016年书业出版物纯销量首跃800亿元新阶后,一年间的再跃新阶。近几年来,出版物收到数字出版、移动阅读等新兴出版阅读的双重挑战,实体书单一度式微。2017年出版物纯销售数量、金额的双增,体现书实体书店的回暖和振兴,更体现出出版业对全民阅读的强力推进,反映了出版物销售的大势。同时,2017年出版物纯销售的双增还使全国人均购书数量和购书金额提高。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年末全国人口计算,2017年全国人均购书5.24册,65.42元。5.24册的人均购书,不仅同比增长3.15%,还创下自2003年以后14年间全国人均购书量的新高。传统出版物出版量连年下滑,数字出版年年走高2017年全国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出版的总量为485.23亿册(份、盒、张),同比降低5.43%;其中图书、期刊、报纸总印张为2020.94亿印张,同比降低7.99%。具体来看,期刊出版总印数24.92亿册,同比降低7.59%;报纸出版总印数362.50亿份,同比降低7.07%;音像制品出版2.56亿盒(张),同比降低7.22%;电子出版物出版2.81亿张,同比降低3.21%。与上述传统出版物销售情况相对的,是数字出版销售额的连年走高。2013-2017年,数字出版保持着双位数的增长,营业收入连年增长,从2013年的2540.4万元的营业额增长至2017年的7071.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9.17%。事实上,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由于网络阅读、移动阅读的兴起、兴盛,传统纸介质出版物衰弱,新兴出版蓬勃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并不代表以报纸、期刊为代表的纸质载体读物会完全消亡。其未来生存发展需要两方面的合力:一是主管部门加强分类指导和对品牌党报党刊、学术报刊、行业报刊等的扶持力度,促其融合发展;二是出版业应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势落实去产能,该关停并转就关停并转,促进资源整合、存量盘活、新量逆增;报刊自身应巩固其内容创造的内核,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切实践行融合发展。出版业应融合发展从整体行业来讲,出版物销售要实现持续增长,要强化三个融合:一是供应机构的融合,即书店与图书馆深度协作、融合,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供应链;二是销售方式的融合,即卖场销售和网络销售的融合,线上线下互补,O2O模式互动;三是传播手段的融合,即传统营销传播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营销传播融合,微博、微信、APP互动,立体传播分享。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全媒体出版商业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第十届数博会开幕,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

第十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昨天(21日)在京开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发布了《2019-202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报告》指出,2019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9881.43亿元,较上年增长11%。2019年国内在线教育收入规模与2018年相比,增幅超过50%,已经成为数字出版产业中发展最为强劲的部分。资料图 关印 制《报告》显示,2019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89.08亿元,增长幅度为4%,增幅呈下降态势。同时,新兴板块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9年,移动出版收入规模为2314亿元,在线教育收入为2010亿元,网络动漫收入为171亿元,三者占数字出版收入总规模的比例为45.5%,移动出版在数字出版领域的主力军地位仍然稳固。据统计,2019年网络文学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01亿元,网络文学作品累计规模达到2500万余部,网络文学作者数量达到1936万人。目前,网络文学用户超过4.5亿人。《报告》分析,未来一年,随着新基建设施建设的加快,各领域云服务将进一步发展。云端模式成为阅读、教育、游戏等多个领域的主要模式。未来,在线教育将进一步加速智能化、场景化进程,更加强调服务的可用性、易用性以及良好的应用体验。同时,短视频和网络直播日益成为出版品牌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和出版机构提供知识服务的新途径,视频直播、短视频等可视化内容将在媒体内容中占据更大比重,培养具有融合思维的全媒型人才成为数字内容产业的迫切需求。本届数博会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北京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以“创新引领消费,融合赋能变革”为主题,全面回顾、展示一年来我国数字出版的最新发展、最新成果。(原标题:第十届数博会开幕 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俐流程编辑:u022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钢之恋

2020重庆数字出版年会·报告|2019年重庆数字出版业总产出225.11亿元,较上年增长9.95%

11月13日, 2020重庆数字出版年会上,《2019—2020年重庆数字出版业发展报告》正式对外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重庆数字出版业整体稳中有增,总产出225.11亿元,较上年增长9.95%;增加值117.74亿元,较上年增长9.78%;总资产259.3亿元,较上年增长0.17%;应交税金8.15亿元,较上年增长12.66%;利润额为29.43亿元,较上年增长9.78%。数字出版业总产出对地区国民经济贡献率为0.95%,全行业增速高于全市经济增长速度3.65个百分点。重庆市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秘书长吴江文发表报告。报告显示,从数字出版三大体系数据分析,数字出版产品生产走势强劲。数字出版产品生产总产出112.11亿元,占三大体系总产出的49.80%,较上年增加2.01个百分点;数字出版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设施制造与销售占比50.20%,较上年减少1.02个百分点,三个体系数据呈现出“核心大外围小”的态势。2019年,数字出版业的核心业务均呈增长趋势。数据库总产出8.25亿元,增幅为68.13%,网络视频5.16亿元,增幅为41.41%,数字报纸出版5.20亿元,增幅为35.10%,网络游戏研发与制作11.26亿元,增幅为27.81%,数字教育5.05亿元,增幅为26.02%,数字期刊出版3.25亿元,增幅25.65%,与核心相关的移动客户端1.47亿元,增幅为32.31%,数字出版平台运营1.75亿元,增幅为41.46%。报告称,重庆数字出版业基于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作用正在呈现,数字内容市场价值正在释放,对行业贡献能力正在提升,赢利能力正在逐步形成。报告还指出,2020年重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其中区域系列政策要素优化重组将成为产业优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区域产业协同将步入新阶段。此外,报告针对2020年及“十四五”时期重庆数字出版发展提出了六点建议:一是完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二是加强人才培养与储备,三是培育和引进生态型企业,四是加大引导性投入,五是加大数字出版新基建投入,六是组建区域性和行业性企业集团。搭乘智能产业发展快车,两江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数据亮眼。产业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市水平,带动作用逐步凸现。2019年,两江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全年总产出81.59亿元,占全市数字出版业总产出的36.24%。基地整体产出规模较上年增长16.97%,高出全市数字出版业产出的7.02个百分点,高出全市国民经济增速10.67个百分点。截至2019年末,入驻基地企业共407家,占全市数字出版及相关企业的20.2%,其中有网络出版服务资质企业13家,占全市的54.2%。全市营收逾亿元的数字出版企业聚集,其中营收超过10亿元企业2家,超过亿元企业10家。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严薇 实习生 宋沁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