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考研,名额少导致不敢报,其实分数低得很阿拉伯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考研,名额少导致不敢报,其实分数低得很

数据都来源于北京大学官方网站,由皮豆整理。2018年考研数学科学学院计划招收全日制110人,推免人数74,考研者的空间为36人,而这36人中金融和应用统计占了30人,数学类专业的空间仅6人,光从人数就感觉到了寒意。北大数学科学学院招生规模从招生人数上看,前面几个专业几乎被推免生包揽,仅有6个剩余计划名额。而在网站公布的推免名单中,数学学院总计75人(比计划的74人多出一人,不知道占不占考研名额)。北京大学根据初试成绩名单,参加考试的总计408人,缺考(一科或多科都算)人数达102人,成绩有效的人数为306。前面几个专业的专业课内容一样,不太清楚招生是按照大类招生再看专业还是具体按照专业分配人数招生。如果是大类的话,仅有6个名额,要是纯粹按照初试来看的话,300分左右的都有机会。前10名成绩是不是觉得很吓人,你没看错,这就是前面几个专业的排名前十选手(总计100人,除去金融和应用统计的),膜拜下考393的大神,分差大家可以看下,393的大神是一骑绝尘。数学类专业高分段与低分段(中间段略)另外金硕士第15名总分为370分,应用统计硕士第15名总分为390分。数学类专业由于6个名额实在是太少了,这还不算本校考研者,留给外校生考研的机会可以说是少得可怜。

括号们

2021年考研数学专业 你看不见的“前途似锦”

现在202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er正在积极备考。选择专业是考研的第一步。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对未来的发展和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更有利于就业,大多数人在考虑选择专业时,可以参考一些就业形势和前景较好的专业。以下是对数学专业就业前景的介绍。你可以参考一下。数学专业,在大众化的视野中,毕业后的就业前景无非是当老师或从事科研,这似乎是一条过于老套、狭窄的就业道路。然而,这些都是偏见。数学专业研究生一直是金融界、IT界和科研界的“香饽饽”。数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是你看不到的“光明未来”!在大学数学学院,除基础数学外,多数还开设了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概率与统计精算、数学与控制科学等专业。现代数学的这些分支超越了传统数学的范畴,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他们把数学作为探索和解决非数学问题的工具,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然,这些专业的学生也受到各相关领域的欢迎。基础数学:适合研究或教学基础数学又称纯粹数学,即根据数学的内在需要或未来可能的应用,研究数学结构本身的内在规律,不求解决其他学科的实际问题,而只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纯粹形式的事物。基础数学是数学科学的核心。它不仅是其他应用数学分支的基础,而且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提供了必要的语言、工具和方法。微分几何、数学物理、偏微分方程等都属于基础数学范畴。陈景润证明“12”哥德巴赫猜想的著名故事就发生在这一领域。●就业前景本专业要求学生在数学方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为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提供数学、应用数学和相关学科的研究生。近几年来,与其他数学专业相比,就业范围相对狭窄,但与数学相关的各个学科发展迅速,这方面所需的研究和教学人才也大幅度增加,尤其是数学相关学科的教学人才大多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所以需求也有所增加。计算数学:涉及多学科交叉计算数学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涉及计算物理、计算化学、计算力学、计算材料、环境科学、地球科学、金融学和保险学等多个学科交叉。运用现代数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各种科学和工程问题,分析和提高计算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准确性,研究各种数值软件的开发技术。它不仅突出解决信息、电子、计算机等领域的一些核心理论和技术问题,而且注重从这些高新技术中抽象出新的数学理论。在保持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学科研究方向优势的基础上,重视和加强信息科学研究的数学基础、数据分析与统计计算、科学计算、现代优化和电子系统生物系统的数值模拟和数学建模。专业背景:要求考生具备基础数学、应用数学、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数据处理与系统分析、工程、数字图像等学科知识。研究方向:工程问题的数值方法、发展方程与动力系统的数值方法、数值逼近与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机软件、光学与电磁学中的数学问题等。●就业前景站在数学的肩膀上,这个方向的学生在考博或出国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如果研究生从事项目开发,他们的工资一般较高,但他们的工作强度也相对较高。此外,本专业毕业生还可以到高校从事教学工作,不仅可以进一步开展研究,而且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概率与统计:政府部门需求大幅增长概率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随机事件的一门科学技术,涉及到工程、生物学、化学、遗传学、博弈论、经济学等各个方面的应用,几乎涉及到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可以说是各种预测的基石。统计学是关于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主要是通过运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观测系统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和总结,然后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本世纪迅速发展的学科。他们研究各种随机现象的性质和内在规律,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学科各类数据的科学综合处理和统计推断方法。随着人类社会各种系统的规模、复杂度和精度的不断提高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概率统计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就业前景主要从事企事业单位和经济、政府管理部门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定量分析等方面的开发、应用和管理,或从事科研、教育部门的研究和教学。就业机会非常广阔,一些金融行业和单位对统计专业人才的需求甚至超过了一些热门经济专业。特别是近年来,政府部门决策强调科学性,统计部门的实力不断增强。因此,政府每年招收公务员时,对毕业生的统计需求也大大增加。应用数学:最广阔的发展空间应用数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与应用相关的数学,另一部分是数学的应用,即以数学为工具,探索和解决科学、工程和社会学中的问题。应用数学主要应用于两个领域:一是计算机。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懂数学的软件工程师开发相应的数据库;另一方面是经济学。当前的许多经济学需要用非常专业的数学来分析。应用数学的许多相关课程都是根据经济实例设计的。应用数学与纯数学最大的区别在于与实践的结合:试图解决自然现象和社会发展所引发的数学问题,并将其讨论的结果应用于自然和社会。●就业前景无论是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三维动画制作,还是从事金融保险、国际经济贸易、工商管理、化工制药、通信工程、建筑设计等行业。,它离不开相关的数学专业知识。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与信息产业相关的大集团公司、科研设计单位、金融机构等,在出国或深造方面也有很大优势。据有关人士介绍,如果将这门学科应用到数学领域,在申请硕士学位时,在选择发展方向上会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在金融和经济领域,这两个领域比本专业毕业生有很大的优势,也可以发展到更高的水平。数学教育●就业前景需求量大,待遇稳定就业分析:我国数学教师需求量最大。数学老师很受欢迎。拓宽教师渠道,面向社会招聘教师,已成为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这无疑为数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南荣珠曰

浙江大学数学专业考研复试被刷,为何被录取为浙大研究生|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录于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浙江大学数学专业的复试,圣诞节过后就该准备了。否则很容易被刷哦!我就是准备得有点晚了,才有了一次惊险的复试!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曾经说:在大悲与大喜之间,在欢笑与流泪之后,我体味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和幸福。这句话太符合我的心境了!我是19届跨校报考浙大数学科学学院的基础数学专业的学长,初试成绩刚刚压线过,复试遭遇淘汰,大悲!然后又调剂到浙大数学中心复试,终于逆袭被浙江大学录取,大喜!整个过程就跟过山车一般刺激,我体味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和幸福。现在我讲一下我的考研复试历程及复试考点,让学弟学妹们少走弯路。浙大数学科学学院关于复试的官方信息是这样的:笔试加面试 综合科考试,总分150分,内容包括八个部分: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抽象代数、微分几何、数学规划、计算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每部分50分,考生只需完成其中任意三部分即可。 注:综合科考试成绩加上统考成绩作为考生总的笔试成绩。以前在到了复试是每个专业也单独分开的,而且基本上很多专业过了分数线就要。但是今年改革了。今年是整个学院统一进行排名,统一进行这个复试,然后最后根据你的这个整个的录取名次来选择你是否被录取。所以这就相当于你报什么专业对你最后的录取其实影响并不太大了。因为是整个学院需要统一进行排名。今年是有51个人进入复试,然后要39个人。这39个人当中呢,是33个这个数学学院的,然后有6个是这个数学中心。我觉得对于浙江大学的这个数学专业来说,最最重要的应该就是复试当中的这个笔试。那基本上可以说是就是笔试,决定了你能否被最终的这个录取。因为面试的成绩,你表现的不是特别的差,大家都是差不多。但是这个笔试从你真的是会决定你最后能不能被录取。笔试的这个是在8个科目当中选择3个科目做,然后每个科目是两道题。按照我们这个对这个题目的难度的了解以及我问过以前的师兄的话,我觉得选择常微分方程以及这个复变函数,然后再加上一门一比较擅长的就可以了。复试当中这个笔试就是最好是早早的能够确定你要准备哪三本,初试完休息一段时间就开始准备了。然后准备的方式主要是去看这个浙大他指定的那个呃复试的那个教材,再加上浙大复试真题等各种复试资料。你可以从“硕博学霸说考研”那找一些这个他以前的这个复试的真题,这个参考价值非常大。尤其是像这种常微方程,他基本上每年都会考固定的题型。这个有的是换换那些里边的数字,基本上都不会变化特别大。第一天笔试完之后,第二天早上要进行这个面试。浙大数学学院是要求你做一个这个简单的英语自我介绍,可能当时是两分钟都不到。我觉得这个英语自我介绍,前提是要保证流畅就可以了。因为我当时做英语自我介绍的时候,我发现底下的老师,他们都没有认真地听。我进去之后给他们简历,他们就只顾得看我的简历,所以都没有认真听我们那个自我介绍。所以希望大家到时候能够提前练习练习,保证这个说自我介绍的时候能够保证顺畅就可以了。就是不需要特别华丽的语言就行。面试的时候,因为我是跨考,可能这个为我吸引了不少火力,所以底下老师就一直抓住我那个跨考的这个话题他一直问我问题,所以就感觉还是比较轻松的。就是给你问了平常生活当中的一些问题,然后最后专业性的问题是问了我选择什么方向,因为我当时选的是这个代数方向,他就问了我两道这个代数方向的题,这个题目就比较简单。然后就就基本上就特别快就结束了。早上面试完之后,下午他就会打电话告诉你,有没有被这个数学学院录取。因为数学学院是要33个人。我当时就是因为这个笔试发挥得太差,所以基本上就是好像是在这个综合排名当中排第35。所以说是当时没有被数学学院录取了。然后他会打电话问你,要不要去参加这个数学中心的面试。第二天这个数学中心的这个面试当中,一共有6个名额。当时是基本上复试被刷的人都去了,好像就两三个没去,就相当于竞争还是比较激烈,就是19个人去竞争6个名额,然后按照顺序依次进行这个面试。我当时就是面试的时候,感觉就比较紧张,因为进去之后那些底下老师,基本上就是上来就问一些比较专业的问题。好像大概问了我接近30分钟左右,就一直在问专业的问题。所以大家到时候如果要准备这个数学中心的面试的话,就要好好的准备这边,因为他是问了特别多。最后自己也是非常幸运地,被这个浙江大学的数学中心录取了。我感觉这一路走来也是非常的不容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硕博学霸说考研”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收藏哦~我是硕博学霸说考研,专注考研领域研究十五年!想要获取更多考研干货,记得私信我或在评论区留言哦!

天倪

考研:名校400+扎堆,450+和数学满分频现,网友:这届太厉害了!

2021年的考研,从公布成绩开始,就呈现出了与往年明显不同的特征,不但体现在今年的考生数量大幅度增加,更体现在今年考生普遍考得比以前好。从目前的查分情况看,晒出的高分,比比皆是。更重要的是,今年出现了往年从未出现过的超高分数,450+的都已经发现了好多个。比如这两天流传很广的一名报考四川大学的考生,总分高达454分,且专业课《电路》获得了150分的满分。另外一位考生,也是四川考生,获得了467分的超级高分,且该考生是学术型硕士,数学一获得150分的满分,英语一竟然也获得了90分的高分。流传最广的,应该是一位报考复旦应用统计的考生,总分高达477分,这是前所未见的高分,很多人认为是考研史上的最高分。类似这样的超级高分,在以往的年份中基本无法看到,但今年似乎呈现出井喷的状态,时不时蹦出一个。而400分以上的成绩,在很多学校,都在扎堆。比如复旦计算机类专业,400+多达50多个,430+也多达10多人。而今天凌晨开始公布成绩的北大,高分更是扎堆。有考生报考北大数院的金融专业型硕士,获得410分的高分,结果仅仅排名32名,而实际该学院仅仅招收29人。这位本科来自top5的考生很是纠结,表示“调剂还是回家种地,人生迷茫”。另外一位报考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考生,获得了427分的高分,但也仅仅排名12名。要知道,北大软微学院是公认的相对好考的学院,在前几年350分左右就可以被录取。显然,今年的录取线会大幅度上涨。今年这么多高分扎堆出现,让很多关注考研的网友十分意外,有网友不禁感叹:这一届考生太厉害了!总结今年的情况,有一个明显的现象是,高分考生扎堆在985名校的热门专业,包括计算机、电子信息、金融、统计等热门专业。扎堆报考名校热门专业是考研的传统,但今年这种现象比以往更加明显,扎堆的情况更严重。从查询成绩的情况看,今年考研数学高分很多,获得满分150的考生频频出现,不但出现在难度相对较低一点的数学三中,就是难度公认最大的数学一也出现了多人。这也是以往不曾出现的。这可能和今年考研数学的改革,试卷结构进行了调整,有一定关系。另外一点值得留意的现象是,今年的考研政治普遍得分偏低,虽然考题和以往差不多,难度并没有明显增加,但很多总分很高的考生的政治得分也不太理想,60多分是比较常见的。很多考生的考研政治实际得分与自己的估分有一定出入,他们认为,今年阅卷标准可能比较严,有“压分”现象。不过总体而言,这两年考研难度确实很大,且一直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竞争十分激烈,尤其是名校热门专业。所以,对于准备考研的考生而言,合理评估自身实力,选择适合自身的目标,适当回避名校+热门的选择,是有效提高考研成功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爱之谷

电子科技大学数学专业2022考研初试科目、备考经验分享

招生院系:数学科学学院招生专业:070100数学研究方向:01 数值代数与科学计算及应用02 图像与信息处理建模与高性能算法03 动力系统与控制04微分/积分方程数值解及应用05 偏微分方程与调和分析及应用06 概率论及应用07 不确定性的数学理论及其应用08 最优化及应用09 代数与组合10 机器学习的数学理论及应用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601 数学分析④835 线性代数备考经验考研英语。四月份到考前,我一直在背单词,一本单词书和真题为主,英语较差的同学,以打基础,坚持单词为王的原则,不建议把单词抄在本子上,浪费时间。至于真题,九月份开始做真题,买的《考研真相》2005—2020,每套做了两遍,借以巩固单词和熟悉题型,留了几套错的较多的真题在11月做模拟考试用。阅读理解结合唐迟老师的讲解,逻辑清晰,技巧有效,多看几遍,效果更好!十一月份开始,我着手整理自己的作文模板,结合在考研文库看的作文模板,句型和单词都很高端易背,大作文总共三篇,小作文十二篇,边整理边结合各结构的作文押题带入检测是否万能。模板一定要早整理,早默写,不要到最后只在脑子里过一遍。总之,英语一的难度要比英语二高的多,无论你考哪一种,一定记住,不能忽视单词积累。专业课备考几乎是从零开始,暑假开学已经是9月份了,距离考研只有3个月的时间,要看完那么多书,当时就觉得一定得有个计划,大的计划是到10月中下旬完成1轮复习,11中旬完成第二轮复习,然后考研前还能再过一遍,万事开头难,第一遍学习的时候,就像学习新课,先是自己预习,然后跟着新祥旭的老师再过一遍,最后在做题目巩固,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懂的问题,我的解决办法是去图书馆查找资料,总之不懂的一定要及时解决,并且做好记录,起初几天自己还能稳下心来学习,慢慢的就觉得有点坐不住,偶尔还会乱想,甚至有放弃考研的想法,但是我会寻找自己的动力,朋友、父母以及老师都会鼓励我,压力山大时,我会去操场跑步,会听听轻音乐来放松自己,当我每次抬头看到周围同样考研的,他们那么努力,那么专心,我也会受到他们的影响。专业课书中的重点,我是这样去找重点的,在暑假里我通过考研真题已经提前大概了解了一下往年考研会考什么内容,把他们分门别类整理好,数学分析的重点大约有数列与函数的极限、积分与求导、级数等,高等代数的重点包括多项式、行列式和线性方程组、矩阵及其标准形、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线性变换等。尤其需要强调一下要注意往年考研真题,比如2020年考研,数学分析就有好几道原题,可以看出真题的重要性。这只是我的一些考研心得,大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不要盲从。

来者勿禁

考研:有人总分442分!今年数学一难度有多大?学霸也只有122分!

这两天,全国大多数省市的考研初试成绩都已经公布了,只有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预计22日公布成绩,另外,西藏目前还没动静,估计还要过几天才会公布。成绩公布,照例有一些同学会晒分,当然往往都是高分。考生考了高分,在喜悦之余,拿出来晒晒,分享分享,是很好的事情。当然,也有人把这理解为炫耀。不管如何,那些考了高分的同学晒分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一方面让大家知道原来学霸可以考那么高的分啊,另一方面也是对其他考生的考研成绩增加一些了解。考研初试,因为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专业课试卷不同,难度也不同,所以同样的分数,含义是不一样的,高分的标准也往往有差异。但总分能上400分的,不管哪个专业,都是绝对的高分了。在晒分的人里面,很多都是400+的成绩,所以当事人觉得值得拿出来晒。目前所知道的今年最高的初试分数是442分,不过专业是文学类的,并不考数学。其实,文史哲等文科类专业,是不需要考数学的,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获得高分;而理工科、农林类、经济管理类等则需要考数学。其中,理工科考数一,农林类(包括农业、林业、纺织、食品等)则考数学二,经管类考数学三。其中,数学一是难度最大的试卷,年年如此。我有个高中同学,一直擅长数学,本科学的工科,后来考研,成功考入一所著名的985工科院校,而且专业是该大学的王牌型专业,全国排名三甲。他当时数学一也仅仅获得了110多分的成绩,比较而言,这个成绩已经算高分了。今年的数学一延续了这个传统,难度依然是比较大的。初试结束,就有不少考生反馈,数学一难度太大,题都没有做完。现在成绩公布,印证了当时的判断,很多人都分数不高,100分以下的比比皆是,能考上110分的,就是成绩很不错的了,120分以上的算很高的分数了。这位考生报考的是工科类专业,考数学一,考了122分,总分是419分。从这个成绩单,我们可以得到两点:1、我们知道,工科的国家线只有260-270分,显然419分已经是超级高分了;2、即便是总分能获得超级高分的学霸,考数学一也仅仅只有122分,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今年的数学一难度极大,即便学霸也不能获得太高的分数。当然,三套考研数学试卷难度都比较大,但数学一难度尤其大,这是公认的。因而,如果你是考数学一的,分数不太高,是正常的,因为难度确实大,大家分数都不高。不过,话说回来,对于那些报考需要考数学的专业的考生而言,数学这个科目是复习备考的重中之重,是考研能否成功的的关键要素之一,很多考生考研失利,都是因为数学没有考好造成。所以,复习备考,一定要高度重视数学的复习,注意在知识、题型、熟练度等方面反复训练,全面提升,才能最大程度提高考研成功的概率。

臣者

2021年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基础数学)考研经验分享及指导

一、考研初心读研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群体的热门话题,如果随机到一所本科院校挑选任意一位同学询问毕业后的打算,那么他的回答十有八九是“我要读研!”。读研的理由千千万万,可能是各个招生单位对学历要求的水涨船高,或许自己想从事科研相关工作,亦或是自己在本科的学习生活中留有遗憾想要弥补,也有可能仅仅是不想这么早就业而留给给自己三年的缓冲时间……当读到这里的时候,希望你能找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读研理由,因为这将是支持你接下来一年奋勇拼搏的不竭动力。下面就来说说我为什么要读研吧。其一是本科四年学习留有遗憾,年少轻狂不懂事虚度了几年光阴,想要通过读研三年尽可能弥补;其二是并不满意本科毕业后的就业环境,大多数就业的同学都是从事水电相关工作或是施工单位,或者电站运行检修,虽然福利待遇倒也不错,但是工作地点的偏僻让我退避三舍;最后就是希望想检验一下自己是否有学术潜力,是否有资格走科研道路。这三点理由最终成型于大三下学期,也即我考研开始的时间。二、考研历程政治:政治不用准备太早,但也不能太迟。我是跟着徐涛老师走的,徐老师是博士,很睿智读书多也不失幽默,讲的细致而且每个难点都会举例子或者画图分析,年轻也比较有意思,大家听的时候可以倍速播放,1.5倍速、2倍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倍速播放。前期我每天复习政治的时间大概是1-2个小时。到了九月份的时候,刷教材课程听完了以后就可以刷选择题了,用肖老师的1000题就可以了,全国通用知名品牌。大概每天学习的时间是一个多小时,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倍速播放视频。到了11月的时候肖八肖四就出来了,一定要把上面的选择题做一做,非常有代表性。12月就可以背大题了,大家可以背肖四,肖老师押题比较准,不用一字一句的背,要知道每个题考察的知识点,分点背,背思路,能串起来就行。一般考研真题,很多答案都是在材料里,学会抄材料就行。大题拉不开分数政治主要还是看选择题,所以后面也可以多做几个押题卷,比如肖四肖八必做,当然其他老师的押题卷有精力的话也可以做做。英语:考试内容:词汇、完型、阅读、写作。参考书目:恋练有词、新祥旭考研真题、写作书籍。复习计划:准备开始考研的时候就要开始背单词、相近词、词组、语句、语法这些都需要去学习和练习的,按照我的学习节奏是每日固定30—60分钟的单词学习时间的,这个是无法省去的;其次是阅读等部分的练习,我建议同学们如果基础不好,可以跟老师一起来学习,了解解题技巧以及做题步骤,这些都是经验,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真题可以等到词汇背诵完以后就开始刷的,前期就是提高正确率,我最开始做阅读和完形每天需要4、5个小时,说实在的,需要弄懂文章主旨,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主要还是词汇和语法是障碍的,如果想得高分,词汇与语法一定要基础好的。最后是专业课的备考:在大一时,学过一遍数学分析仪与高等代数,但是到考研复习时,基本上已经忘的差多了,所以备考几乎是从零开始,暑假开学已经是9月份了,距离考研只有3个月的时间,要看完那么多书,当时就觉得一定得有个计划,大的计划是到10月中下旬完成1轮复习,11中旬完成第二轮复习,然后考研前还能再过一遍,万事开头难,第一遍学习的时候,就像学习新课,先是自己预习,最后在做题目巩固,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懂的问题,我的解决办法是去看考研文库查找资料或者问学长学姐,课下是免费答疑的,比较及时,总之不懂的一定要及时解决,并且做好记录,起初几天自己还能稳下心来学习,慢慢的就觉得有点坐不住,偶尔还会乱想,甚至有放弃考研的想法,但是我会寻找自己的动力,朋友、父母以及老师都会鼓励我,压力山大时,我会去操场跑步,会听听轻音乐来放松自己,当我每次抬头看到周围同样考研的,他们那么努力,那么专心,我也会受到他们的影响。专业课书中的重点,我是这样去找重点的,在暑假里我通过考研真题已经提前大概了解了一下往年考研会考什么内容,把他们分门别类整理好,数学分析的重点大约有数列与函数的极限、积分与求导、级数等,高等代数的重点包括多项式、行列式和线性方程组、矩阵及其标准形、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线性变换等。尤其需要强调一下要注意往年考研真题,比如2020年考研,数学分析就有好几道原题,可以看出真题的重要性。三、复试建议:1. 仪态方面是最好拿分的,也是最难拿分的,因人而异。建议注意下着装,最好请平时衣品比较好的小伙伴看一下自己面试时的着装发型是否合适。2.自我介绍非常重要,我个人感觉就是自我介绍准备好了练好了说好了就等于成功一小半了。内容围绕“专业+性格”就好,请不要广重复“性格开朗”。建议 拆点准备,自我介绍的重要性在于每句话都可以拆成点,然后围绕这些点进行可能的问题进行准备。3. 答题技巧,不要抢答,略带沉思。听完老师的问题后千!万!不要抢答,所以你需要听完问题后略微沉思2~3秒,同时也要轻微点头表示没有出现网络卡顿。关注老师,但不要过度。很多小伙伴会对老师的反应比较过激,其实大可不必。老师笑是礼貌),不笑是常态,所以不要想太多,正常发挥就好。敢于承认,如果碰到不会的问题就大大方方承认不会,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老师不是想要个AI当百科全书;但是也不能只说“不会”,要尝试通过现有的知识来回答这个问题,注意一定要点明自己是从什么角度答的,而且这个角度要熟悉。

柳遥

2019考研数学各分数段报考学校推荐

2019考研,现在大家都在忙着精准定位自己的专业院校,那么今天我们就给大家送来数学考研名校分析与报考指南,让你知道数学专业毕业后你将从事什么工作,什么样的分数段将报考那些院校比较合理,及考研中用那些指导书。一、专业方向分析数学(基础数学、计算数学、运筹与控制、概率与数理统计):培训业的逐渐兴起,为数学专业毕业生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就业渠道。数学培训将会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而广受欢迎。数学与应用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和上升的平台,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系最为紧密的专业之一。该专业属于基础型专业,就业面较宽,从天气预报到股票涨落,到处充斥着数学的描述和分析方法。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市场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其就业前景比较广阔。另外,金融数学家已经是华尔街最抢手的人才之一。在保险公司中地位和收入最高的,可能就是总精算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纽约大学等著名学府,都已经设立了金融数学相关的学位或专业证书教育。由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联系紧密,以它为依托的相近专业可供选择的比较多,因而报考该专业较之其他专业回旋余地大,重新择业改行也容易得多,有利于将来更好的就业。 二、专业方向分析推荐院校:370以上: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50以上: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330以上: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310分以上:首都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国家线就可上:湘潭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福州大学三、考研科目:政治、外语(一)、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专业参考书:《数学分析》(第三版)(上下)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分析》(陈纪修、於祟华)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代数》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数学系编。望对大家有帮助,我们是知了网伴随,大学生成长的趣味、高效在线学习平台,欢迎关注我们每天的原创文章,更多的考研、四六级等内容请关注我,点关注不迷路,也欢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认同请帮忙分享转发。

丁龙镇

上海大学应用数学考研成功经验分享

一、关于学校和专业的选择首先关于学校的选择,我是结合了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的,第一个是城市,考研的一个目的是想要去大城市看一看,开阔一下自己的眼界,并且上海是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南方的城市;第二个是关于数学学科评估的排名,上海大学在全国的数学学科评估的排名是比较靠前的;最后一个是关于招收的人数,我参考了近两年上海大学数学专业的录取人数,都是50多人,是属于招生人数比较多的院校。所以经过了以上的思考,最终选择上海大学。关于专业的选择,上海大学数学系包括四个方向,其中有基础数字、计算数学、应用数学和运筹学与控制论。自己在本科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常微分方程这一个方面比较感兴趣,通过查看了招生专业目录,选择了应用数学这个方向。另外,对于专业方向的选择,在进行复试之前,会发给你一个表格,让你选取两个方向,最后根据复试成绩来确定最终的专业方向,所以对于报名的时候没有想好专业方向的学弟学妹,可以不用太担心。二、考研初试准备我报考的是学硕,初试需要考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四门。其中思想政治理论63分、英语一78分、数学分析115分、高等代数107分。下面我将介绍一下自己在备考方面走过的弯路和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1)思想政治理论复习用书:精讲精练、风中劲草冲刺背诵核心考点、肖1000题、肖四、肖八、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总结:关于政治的学习,经验教训可能比较多,所以干货满满。我是从8月份开始准备政治,当时是用的精讲精练,听的徐涛老师的网课,当时自己整理了框架,每天下午会抽出一段时间来背诵前一天记得内容。对于这个做法不建议大家学习,主要是这样做太浪累时间了,听网课重点是理解选择题的考点,建议听课的顺序是马哲、史纲、毛中特、思修、时政,我当时是听完一部分,再去做对应部分的1000题的练习,1000题可以多做几遍。关于选择题还有一点就是最后可以多做几个老师的押题卷,政治不同于专业课,每年的侧重点都会变化,所以押题卷十分重要,而最后的押题卷中的选择题也是涉及到当年的一些热点事情,会有一定的侧重点,在考试的时候就会出现相同的考点,去年我舍友就没有刷完1000题,直接做的肖四、肖八的选择题,最后政治考了69分。关于大题部分,在开始复习的时候不需要背诵!因为背诵的太早一般会忘记,再有一点就是大题和选择题一样,每年的侧重点不一样,并且前一年考过的考点第二年一般不会考,它的出题方向一般会根据当年的一些重大事件,比如去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纪念,所以考试就考了五四运动的相关考点,因此背诵的部分可以放在最后的押题卷上,我当时用的书是肖四。关于政治的学习,我强烈推荐一个公众号-小白考研,它在平时会推出一些关于知识点的总结,重点是冲刺的环节它会出一些小程序,你可以在手机上做各个老师最后的押题卷的选择题,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可以刷一刷题,去年在快考试的时候我的一个研友告诉我这个公众号,但是最后我的时间有点来不急,我就没有用,并且我的研友最后政治考了78分,选择题应该是40分+,他在最后阶段一直都用小白考研,关于大题部分小白考研在最后也会整理各个老师的考点,给出适合背诵的版本,当时图书馆每个考研的小伙伴几乎人手一份,所以强烈的推荐给大家。(2)英语一复习用书:恋恋有词、词组背多分、黄皮书1998-2019年的英语真题、王江涛老师的作文书总结:关于英语的学习,我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间段,第一个阶段是3月-7月,在这个阶段我是一直跟着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的视频(建议二倍速观看),基本上每天下午会听2-3节的内容,关于笔记,我一开始是记在本子上,那样进度比较慢,所以最后就直接记在书上,第二天中午吃完饭会回来背诵前一天记得内容。当然这个过程比较慢,一直到七月中旬我才听完一遍恋恋有词,但是确实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后来我就跟的词组背多分,后期因为开始做真题,所以词组背多分听得也比较少。第二个阶段是8月-考试之前,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开始做真题,当时是从05年的真题开始做的,基本上每天下午会做一篇真题,我的具体做法就是不计时的做一篇真题,做完之后会对着黄皮书订正答案,再听一遍唐叔的视频,唐叔的视频也是强烈安利的,他会总结各类题型和错误的点,最后听完视频我会自己在对着题目和选项,在本子上整理每个选项错误的原因以及一些生词。这个过程可能会进行的很慢,但是不要着急,肯定会有效果的,并且对于其他类型的题目也有一定的帮助。关于其他类型的题目,我大概在十一月中下旬的时候开始做,做的题目不是很多,但是也是基本照着上面的步骤来的。关于作文,我在十月份的时候开始背诵王江涛老师的作文书,当时只是单纯的背诵,效果不是很好,所以到后期也不知道作文应该从何下手。对于作文我觉得还是需要自己整理一些句型和模板的。个人强烈推荐王江涛,最后自己跟着课程,整理了一套大小作文的模板,我觉得非常好用,强烈安利!(3)数学分析复习用书: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真题总结:关于数学分析的学习,我是从三月份开始的,在这个过程中一直跟着扬哥的视频整理笔记,对于课后练习题是自己先做一遍,然后跟着视频订正答案,最后再整理一些重点的题型。由于扬哥的数学分析的视频课时长比较长,整个跟下来可能会比较浪费时间,所以我当时数学分析的课本到8月底才过完一遍。我的建议是对于一些难懂的章节,可以通过看视频,整理知识点,加深理解。课后题可以自己做一遍,对于一些比较难的题,可以通过视频来学习。关于真题部分,上海大学近几年的题型比较固定,也比较基础,不是很难的题,可以结合真题自己总结一些做题的方法和规律。(4)高等代数复习用书:高等代数(北大第四版)、高等代数强化讲义、高等代数(丘维声)、真题总结:关于高等代数的学习,我也是从三月份开始准备的,一开始自己看了北大版的课本,做了课后练习题,觉得很难,没有思路,所以在B站上看了丘维声老师的视频,但是后来发现丘维声老师的课比较难,并且知识点也比北大版的内容多,所以中途又换了扬哥的视频从新开始学习。在这里建议大家可以把丘维声老师的课放在后面听,对于基础部分,用扬哥的视频就好。关于强化部分,我强烈推荐扬哥的强化讲义,对于各个题型整理的比较全,对于一些想考985、211的学弟学妹,可以好好学习一下强化讲义,通过强化讲义的学习,做真题的时候可能会比较顺利。关于上海大学的高代的真题,题型也比较固定,考察的知识点也比较固定,可以通过学习真题来有侧重点的复习。最后就是关于专业课的复习的一个小的建议,真题确实很重要,可以让我们知道考试的重点,有侧重点的进行复习,但是也不可以过分的依赖真题,可以先复习重点,再看其他的知识点。三、考研复试部分关于复试部分,上海大学是按照1:1.2的比例进复试的,每年大概会有60多人进复试,并且最后录取的成绩是按照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各占50%来进行计算的,所以对于初试成绩不太好的学弟学妹也不要放弃,加油你也可以逆袭。关于复试往年分为三个部分:英语、综合面试、专业课笔试。我之前问过学姐她说专业课笔试很重要,所以在准备复试的过程中更侧重于笔试的科目。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在网上进行复试,专业课笔试改为了专业课的面试,我在复试的时候老师问了几个关于本科学习的一些专业课的问题,我觉得在之前的复试中可能都会作为综合面试的问题。关于复试笔试的内容,每个学校复试的科目不一样,上海大学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泛函分析这三门课程,我先系统的复习了课本,整理了相应的知识点,再结合了之前复试的真题进行有侧重点的复习,最后又系统的复习了课本。关于复试的科目,题型和知识点比较固定,真题参考价值也比较大,但是也不能过于依赖真题。四、考研心态考研真的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它让你每天都很充实,它让你每天都充满动力的去奔赴一个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太在意结果,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你会收获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焦虑,有不安,有质疑,但是一定要坚持下去,咬咬牙就过去了,坚持下去真的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本文来源“新祥旭上海考研”微信公众号平台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散而不反

考研担心数学太差?数学学渣的福利:这些大学专业“不考数学”!

原标题:考研“不考数学”的5个大学专业,适合数学学渣,人生的春天就来了自拟标题:考研担心数学太差?适合数学学渣的5个考研“不考数学”的专业考研担心数学太差?数学学渣的福利:这5个大学专业考研“不考数学”在漫长的学生生涯里,相信有很多人都有严重偏科的情况。初中的时候还好,每次考试还能勉强考到60分以上,但是等到了高中就连60分也再难考上。于是便想上大学一定要找一个不学数学的专业,摆脱60分都少不了的魔咒,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几类大学里考研“不考数学”的专业,简直就是数学学渣的福利!一、语言类专业语言类的专业是属于文科范畴,是考研不考数学的众多专业中的一员,也是近几年来考研比较吃香的一类专业。随着当今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以及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各种各样的语言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逐渐被大家所熟知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目前,我国的外商企业也在逐步增多,有越来越的外企选择在中国发展,这就需要大量的语言类的专业人才,而这一类的专业又恰好在考研的时候不需要考数学,这对严重偏科的数学学渣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二、教育类专业教育类的专业在考研的时候也不全都是不考数学的,如果你数学真的很差,那么,在教育方向的选择上就需要慎重考虑了。教育类方向的专业覆盖面十分广泛,虽说有些方向不需要考数学,但这类专业平时所学的东西相对而言较多,知识面十分广泛,每一科都有不少需要复习的知识,因此在选择这类专业的时候也不要抱存侥幸心理,一定要在考前认真复习,有把握地参加考试。三、哲学类专业哲学类专业也是考研不考数学的专业之一。很多人认为哲学类专业是“最不好找工作”的专业之一,实际上只要你找准方向,哲学类专业还是很好找工作的,但前提是需要考研的。哲学类的专业就业面儿也是十分广的,该类专业的毕业生可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媒体、公司企业等部门同从事行政、宣传、管理、教学、科研工作。在这几个就业方向中选择文教类,出来后做讲师或教师都是不错的选择,对于数学学渣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福利。四、法学类专业近几年来,法学专业一直都是很热门的专业,每年报法学类专业的学生不在少数,竞争力也比较大。但需要注意的是法学类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是比较难找工作的,因为法学类的工作对学历有很高的要求,仅仅只有本科文凭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就需要学生去考取更高的学历来满足就业需求。五、医学类专业最后要说的就是医学类的专业了,就目前来说医学类专业的就业前景也是很不错的。其中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专业就是该类专业中最受欢迎的两个专业,无论是工作岗位还是薪资待遇都是不错的。对于数学较差的人而言,若想毕业以后有个稳定的工作和较好的薪资待遇的话,医学类专业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中与众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梦想和抱负,有不同的选择和发展方向。但无论选择奔向哪个方向,都有着同样的不可或缺的东西,那便是努力和坚持,这有这样你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