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数学竟然应该这么学,真后悔没早点看到!包公误

考研数学竟然应该这么学,真后悔没早点看到!

考研数学竟然应该这么学,真后悔没早点看到!既然你选择了考研数学那么你是勇敢的,毕竟很多人避之而不及。那么选择之后你心中对于考研数学一定有很多疑惑,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全程跟着老师就好了,每周有测评,每月有摸底考试,想不清醒的认识显示都难。但考研的学习过程需要自己去规划,没有老师再来督促你,没有根据自身情况的具体指导,感觉一片迷茫,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学。很多同学大学期间学习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通常大学期末的考试题出的很简单,容易通过,那么考研数学对学生的要求有多高呢?首先根据考纲来看,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阶段。考研是怎么考察基础的?从真题中我们不难发现题目通常不会很难,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话是可以正确解答的,但是也有一定的综合性,这就需要同学们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理解总结,再从总结到应用及掌握,在看到一道题目出现的时候能够从大脑里调出该定理,如果掌握不牢解题就会出现障碍。在时间上应该如何规划呢?以前怎么复习用什么资料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现在一切都得自己操心了,是不是好想回到高中?是不是初次考研毫无头绪?一般情况下,完整的复习时间将近一年即每年的3月持续到12月,3月——6月为基础阶段,相应的概念、定理要求掌握熟悉,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7月——8月为强化阶段,即在暑假时千万不可放松,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后提醒拔高训练,不仅仅是会做简单基础性题目了,9月——10月进行大量的题型训练,对错题进行归纳总结,如果感觉自己复习的很好了进度完成很好,在10月中旬就可以做真题了,最后的11——12月用来模拟训练和查漏补缺。数学虽然迎难而上选择了数学,可是数学学起来真的好吃力,考研数学比我想象的难多了,做题做到想哭,其实这在基础阶段属于正常情况。如果说一道题确实有难度,而自己处于基础阶段,那么题目是可以放一放的,提高后回来做也不迟,不用在一道题目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如果非常简单的基础题目也是困难重重就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复习情况在哪里出了问题。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选择上,看了很多经验贴,听了很多学长学姐的推荐,不知道该跟哪一个老师学习比较好,这个问题就因人而异了,可以把每个老师的课程都试听一下,选择一个性格、讲课风格适合自己的。选择一个老师踏踏实实走就很好,不要今天听同学说A老师好去听A老师的课,明天听同学说B老师的课好又放弃A老师去听B老师的课,这样对于整个学习过程来说没有好处。老师们都有丰富的辅导经验,不要过于信赖自己所听说的信息,也不要试图复制别人的成功之路,要有属于自己的计划和学习方法。希望以上的内容对考研萌新们有一定的帮助,既然选择远方便风雨兼程,为梦想努力的人是会发光的,有疑问欢迎留言,考研独孤但并不孤单。

考研:数学怎么都学不会,我要不要赌一把?

再一次绝望,我感觉与研究生之间只差一个数学了。9月,如果你还没开始数学复习,就已经慢了不止半拍。“数学是一道坎,也是学校区分同级别学生的方法,尤其是经济类、管理类学生”,去年考研的时候,每当复习数学的时候,考研老师的这句话都会在我脑中定格。幸运的是,去年7月份我就开始了数学复习,从高数一路走到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期间的坎坷,相信每位考研人都遇到过。数学是最费时间,而且很多时候费了时间还没有掌握,通常看过很多遍,在试卷上写不出来的,依旧是数学。我的底子属于中等,复习数学,只能是硬着头皮往前走,啃着书本一页一页过,因为我知道数学不过关,我肯定上不了心仪的院校。幸运的是,在去年的考研里,我顺利过关了,我想这是最好的安排。不过后来听到了一些关于数学泄题的消息,起初的我也是很震惊的,毕竟数学属于拉开分数的命门,要是数学一下泄题了,被“超越”的学生可就是数以万计的。花千元就可以答对近八成的数学题,我看到后也着实脑袋发懵了,要不是我幸运的过线了,这会儿肯定是蒙头大哭,悔恨自己为什么不去看、不去买。但静下来想想,若是我抱着侥幸的心里去做这件事了,我真的会过线吗?我的其他科目会出问题吗?我曾经也有过面对满篇的数学错题绝望的时候,我认为自己考不上了,但冷静下来的我依然一页页看着题目,我相信我不比别人笨。学习是一种心态,平时没有打好基本功,没有扎实的一页页去啃教材,只是凭一个想法去冲刺名校,这样想法,终究会毁了考研。考研是一种心态的锻炼,也是自身的成长,通过考研,我们可以获得信心的历练,可以获得良好的时间规划等等,如果你在考研中抱有过侥幸心理,那么这段考研的历程对于你来说是失败的。各位考生,不要对没有发生的事情抱有幻想,不要对他人的“宝典”趋之若鹜,一定要脚踏实地的学习。就像是泰国影片中演的,在高考中作弊上了大学的人会产生恐惧感,这种不属于他们的能力,终究有一天会暴露,会让他们重新回到高考之前。对于学习数学困难的考生,我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与君共勉:摆正态度,坚定信念学习的态度很重要,你要知道你是为自己而学,从现在起的每一个字都是记在了自己的脑海,这是他人夺不走的,是属于你的宝贵财富。坚定你学习的信心,学习是场马拉松,你要有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想法,在自己的墙上贴上一张纸,写上我能成功,每天念一念,不要害羞,当你养成一个习惯,你会发现这是很有力量的方法。分解目标,逐个击破学习不能大而杂,一定要小而精。分解各段目标,吃透高数、概率论、线性代数中的典型题,融会贯通。建立错题本,高效复习错题本是数学学习必备良药,每天整理一遍今日错题,形成三天小复习,一周大复习。你做对的题基本上再做也能做对,往往每一次摔跤都在会错题上,所以一定要建立错题本,考前看错题更能节约时间。

21考研|想考研的你,数学一点不会怎么办?

同学们,计划备考2021考研的考生,现在开始就应该开始复习考研数学了,考研数学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都比较难,所以更应该提早进行复习。一、考研数学考什么考研数学考察三门科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中数二不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一、数三:满分150分,数学成绩决定了总成绩的上限,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其中高等数学考察56%(82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各占22%(34分)。数二:高等数学考察78%(116分)、线性代数占22%(34分)。二、怎么安排复习数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学科,复习起来并不容易,所以基础薄弱的同学一定要早早地开始复习。数学的复习一般要分阶段重复进行: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冲刺阶段。基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复习基础知识,并训练基本的解题能力,这一阶段使用的复习资料为考试大纲和本科教材。本科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在考研中是不要求的,所以要对照考试大纲的要求看本科教材进行复习,复习完基础知识之后要做课后习题,进行知识巩固。基础阶段的复习以知识为主,要准确、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基础差的同学切忌通过先做题再看书,这样的复习流程达不到考研数学的要求,往往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深林",题目稍微变化就不知如何解决。基础阶段也应该做合适的题目,但遗憾的是市面上还没有完全专门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使用的基础阶段习题集。难的题目往往会打击考生基础阶段复习的信心,即使看答案弄懂了,其实也达不到复习的效果。给考生的建议是:以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为主,不适宜做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做习题时一定要把题目中的考点与对应的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切忌为了做题而做题。基础阶段的复习好能在2020年6月左右完成。从2020年7月左右开始要进入强化阶段的复习。强化阶段的任务是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解题能力。尽管强化阶段的任务是考试提高的关键,但没有基础阶段的储备,强化阶段的复习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强化阶段的复习资料以数学复习全书和历年考研数学为主。要把考研中的题型归类练习,熟练掌握每一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强化阶段的复习要在11月上旬完成。强化阶段完成后,实际上考研数学的复习已经基本完成,考生应该熟悉考研中的每一类题型以及对应的解题方法,而且已经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从11月份中旬开始,每周要做模拟题培养考试状态,进入冲刺阶段的复习。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查漏补缺,培养考试状态。建议的复习资料是:基础阶段和强化阶段总结的复习笔记,历年与模拟题。最后,一定要重视"背"的重要性,很多同学误以为数学这个学科不靠记忆。数学当然要理解,但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不可能把数学所有的东西都理解得很好,所以为了取得一个好的成绩,一定要在整个复习过程中都重视"记忆"。基础薄弱甚至是零基础的考生常常反映看不懂书,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大家不担心。基础差的考生在刚开始复习时看不懂教材很正常,不产生自我怀疑的心理,既然选择了考研,就一定要有信心克服备考过程中的任何困难。

地藏王

数学不太好?偷偷告诉你:这5个专业考研不用考数学!考生:羡慕

相信很多同学都有偏科的现象,就像小编一样,对英语很不感冒,四级也是勉勉强强才过去的,小编就在想啥时候取消英语考试就好了。当然,也有很多同学对数学不感冒,尤其是文科的学生,看着数学题就头疼。也有一些理科学生,高考的时候就数学偏科,想考研的话,还得继续学数学,头都大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几个考研“不考数学”的5个专业,数学不太好?偷偷告诉你:这5个专业考研不用考数学!考生:羡慕1.法学类专业这个专业不考数学,非常适合数学不好的考生,如果头疼数学的话,可以考虑一下这个专业。不过最近几年法学类专业扩招,本科学生就有很多,而且本科毕业学生的竞争力也很大,找工作相对不容易。所以学历不够、经验不足的学生们大多会选择考研。这个专业有个缺点,需要法学知识和丰厚,对于跨专业的学生来说不是很友好。2.哲学类专业这个专业有个外号,被大学生们成为“最不好找工作”的专业之一,当然了,哲学类的专业也不需要考数学。不要以为这个专业就业很难,如果愿意当老师,可以考教师资格证。要是能考研最好,研究生下来之后可以去大学做辅导员,也很轻松。这类专业考研也不需要考数学,数学差的考生可以去试试,能够分析好马克思等哲学理论,就轻松多了。3.语言类专业这个专业也不需要考数学,带最近几年比较吃香。随着经济全球化,熟练掌握其他国家语言的学生非常吃香,现在国际化进程加快外企数量越来越多,很容易就找到工作。而且这个专业恰好不用考数学,如果想要考研深造,同时数学又不好的话,完全可以去试试这个专业,说不定就考上研究生了。4.医学类专业当然了,医学类专业的考研也不用考数学。在最近几年里,医学类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好,不过本科学生就业竞争力太大,不太好和研究生相比,所以这个专业最好考研。医学类的专业考研不用数学,学好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足够了,想要找个好点的工作,就去考研吧,也不用愁着复习数学。5.教育学类专业小编就有这个专业的同学,问他何为高数,他竟然一脸懵圈,大学四年就没有碰过数学。和上面这几个专业相比,教育学类的专业考研难度要小一些,但是覆盖面会更广一些。虽然它不考数学,但是还有相应的教育学原理、心理学等等专业课,需要背的东西比较多。不过是数学渣渣的话,还是比较适合的,也有不少同学跨专业报考这类专业呢。如果真的不想再考研的时候面对数学,可以看看其他专业考不考。考研数学是比较难的,尤其本科阶段上课也没有好好听的同学,看起高数课本,犹如看天书,很多考研必考数学的考生纷纷实名羡慕不用考数学的专业。所以想考研轻松一些,可以试试这5个不用考数学的专业,说不定就有一个适合你,当然不考数学就会考其他的专业课程,考生们自己要选择合适的进行报考

女帝

考研不考数学的9大专业,非常适合数学偏科生,考研瞬间变简单!

今天是2019年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的第一天,政治和英语科目已经结束。在今年290万的考研大军中,很多的备考研究生考试的考生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英语和数学上面。因为这两科常常在考研中成为拉分最大的学科。尤其是数学,在考研中有这么一句话:得数学者得天下。数学被众多考生认为是考研科目中难度最大的一科,也是总分拉分最大的一科,数学好的能考120以上,不行的可能国家线都过不了。因此很多考生因为数学偏科常常与理想中的大学失之交臂。数学是不是考研的必考科目呢?尽管要求考数学的专业占了大部分,但还是有些专业没有要求必考数学,那么这些专业对于数学偏科的考生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欣慰。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国目前9大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不考数学。一、语言类专业语言类专业的人上了大学就再也不会碰到数学这个难题了。语言类专业一般比较常见的有:汉语言专业、英语、新闻等。它们也被称为“文科生”,需要的是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和数学几乎无缘,而且考研也是不用考的。二、哲学类专业哲学类专业一般包括逻辑学、伦理学和宗教学,对数学的要求可谓是“零”。哲学类的专业主要包括文化哲学[010120]、企业伦理学[010123]、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1]、中国哲学[010102]、外国哲学[010103]、逻辑学[010104]、伦理学[010105]、美学[010106]、宗教学[010107]、科学技术哲学[010108]。三、法学专业法学主要是研究国家的法律文件,对数学要求很低,因此在研究生考试中,法学的研究生不考数学。法学的专业范围比较大,包含5个一级学科,31个二级学科,其中法学10个、政治学7个、社会学4个、民族学5个、马克思主义理论5个。四、教育学专业教育学主要侧重教学研究,应用到数学的机会不多,要求也不高,因此在研究生阶段对数学没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就没把数学作为测试科目。教育学范围也较大,包含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3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其中教育学10个、心理学3个、体育学4个。五、艺术类专业艺术类专业不用考数学的主要是体育、美术、舞蹈等。六、历史类专业历史类专业也是偏文科的专业,特别是研究生阶段,重点在于对于历史的细节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用到高等数学的机会也不多,因此就不要求花时间去掌握数学这门学科了。具体专业包括史学理论及史学[060101]、考古学及博物馆[060102]、历史地理学[060103]、历史文献学[060104]、专门史[060105]、中国古代史[060106]、中国近现代史[060107]、世界史[060108]。七、医学类专业医学类专业广为人知的就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两个专业,医学也是考研党比较热衷的一门学科,并且它也是一门考研不用考数学的学科。八、管理学专业管理学学科门类,包含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5个一级学科,14个二级学科,这些也不要求考数学。九、理学类专业一般来说,理学对数学的要求还蛮高的,但是由于理学类专业范围较广,其中有些专业也不要求考数学,如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科学技术史。上面九大类专业研究生考试都不考数学,这对于数学偏科的考生来说,如果选择报考这些专业,考研是不是瞬间变简单了呢?

性命

考研数学真的是方法比努力更重要正确的复习方法拿走

当2018考研数学结束的时候真的是哀嚎一片,很多人都觉得复习的没有考,考的没有复习。大家都一致认为数学这么难分数一定会降,但是好像事实跟大家想的不一样,为什么呢?当农历小年到来的时候大家都查到分数了,等晒分出来后才发现该哭的还是得继续哭,高手依然存在,对于他们来说数学的难只是从140降到了130。这个完全不是这些屌丝能企及的。那么我们来从一个真实的案例来看看为什么数学成为了考研路上的拦路虎。最近看到一个同学是这么说的:本人工科男,一个3本学校的学渣。 我真的是想不到人生中的两次大考高考和考研全毁在数学上(高考69天津卷,考研48),然而平时的时候数学不差。复习考研的时候我整整花了5个月时间基本什么也没干就弄数学,政治专业课就一个月复习,就是为了别重蹈覆辙,可是呢结果还是这样,真的是心里太难受了,每次都是数学数学数学卡我,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像我一样的大考全被数学卡了,哎,吐槽吐槽心里舒服多了。我有时候就想当初高中就不应该选理科。不说了都是泪,好歹计算机的目前工作也好找。二战就不考虑了,以家里人的脾气也不会让我再一年了。即使我幸运的上线了,3本在调剂中好多学校也不要,今天我们导员看了几个学生的成绩给我们唱了首凉凉,哈哈,反正就这样吧。数学啊数学啊,我这辈子估计也忘不了你给我的打击了。那我们针对这位同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看其他同学都咋说吧一、像我这种数学只会做一些常规题的人遇到今年这陌生的题型简直一脸懵逼。二、估计凉凉,我居然看到了有人说今年分数线会和16年一样,那数学线也要涨,不过我是不信的。三、可以想想调剂b区,48分b应该可以。我不想调剂了,本科学校太差。四、我也三本。高考数学毁了我 53分,今天考研运气爆炸,数学85。五、大学期间数学一直重修,8月份0基础学数学,打了70多,感觉你应该是方法没找对,多记笔记,错题笔记,效果不错。六、哎,数学和英语,死在这两科的不计其数,高分死单科,万幸的是还好上学期校招招的工作已经签好协议了,实习半年,毕业整好转正。七、同三本高考数学69,考研10我永远无法忘记2014年那个夏天在高考数学考场上瑟瑟发抖的我。八、其实数学都是套路,最后10几天我一般都早上自己模拟一套卷子定时,因此在考场就不会太慌,还有要善于放弃一些不会的难题,多检查自己会的题,别丢分就好了,我反正考数学的时候做完会的题还有1个多小时,然后我就花了大概20分钟把不会的题做了,能写多少步骤写多少,尽量骗点分。九、我高考擦着及格线,考研60几分...问题是我的时间基本上都给数学了,每天都是做数学做数学考试时候大题全靠瞎编。考完恨不得把数学辅导书全扔了,浪费金钱,哎。十、本来觉得难就算了,结果还有好多人说难很正常,大神还是考的高,大神只不过从140+,降到了130+。十一、想的多了,我考数学一123,浙江高考119。十二、数一118,然而英语40多,政治50多,并没有什么卵用。十三、初中英语就不好,还不好好学,当时总觉得可以靠别的科目把分数扳回来。甚至觉得偏科是聪明的表现。最后导致中考,高考,考研,全毁在了英语上。于是,常跟朋友抱怨,是英语毁了我。其实现在仔细想想,并不是英语毁了我,而是自己毁了自己。十四、数学一直是我的强项,却也是弱项。高中时平时数学一直140+高考却考出个119。后来考研,也是,平时刷题即使是张宇最后卷也不怕,可是17年考试的时候,考了个128,参考的清华,明显拖后腿了,虽然不是致命科。今年2018,再报清华计算机,对过数学答案,沉默了,五道大题过程都对,最后一步算错了,我不知道如何判分我只知道这次数学可能又炸了。结果,出乎意料,数学一出来130分,即使在今年考清华的圈子里也算高分,配合比较稳定的其他科过了线。所以感觉,数学其实并没有真正离我而去,我喜欢数学,却一直被它坑,但是还是执着的想喜欢它最终它拉了我一把。个人感觉,对数学的付出,不止取决于花时间刷题的多少,更取决于是否热爱它,愿意真正从原理剖析每一道题,敢于直面自己不会的题,让它变成会的题。刷十道滚瓜烂熟的题也不如研究一道原本不会的题,这就是我对数学的看法。十五、高考3个月突击数学,用套路考了100+(平时40)。考研10个月每天5小时数学真诚对待,最后惨败。这次考试让我觉得对自己的弱势项不要太较真,应该多点套路少点真诚,最后浪费时间少还可能拿个不错的分数,岂不美滋滋,呵呵。十六、其实仔细想想,你当时做题时候每个题是不是能准确做出来,而不是看答案在做,能做到任何一本做到位,今年也不会低于110+。平时功夫看是在做题,其实有时候是在炒现饭,效率其实并不好。好好想想。如果今年没上,明年二战就从这些下手,还是祝你今年考研成功。综合大家的回复我们总结了几点第一:2018考研数学是比较难,难是因为很多东西平时我们都认为他不考,所以忽视了他,对于考研这种选拔性的考试反押题很严重,所以一切都有可能,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够全面。第二:难取决于你的水平就像一楼所说的如果你的水平只是常规题的水平哪有在这种选拔性考试中不败的道理。第三:那就是方法的问题了,就上例子中的这位同学花了5个月的时间来准备数学这个时间不是很奢侈,但是结果并不是好的,那肯定就是在过程的管理上出现了问题,那就是方法的问题。综合上面大家的观点,我们来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准备考研数学吧,首先是真题,很多同学是上来就做真题,其实这个是不对的,就算你要做也只能做一到两套而且是7年前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考研的题型与难度。第二那就是基础了很多同学总是感觉自己的基础蛮好,课本上的一看都会,这种是不可取的,就算你看起来一看都会那你也要认认真真的把课本过两遍,里面的题目都要不看答案能够自己做出来,公式一个都不能漏。第三那就是强化的训练,不管咋样第二步课本要在考试当年3月份前完成,这样你到4月份开始到暑假才有时间去做强化训练,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去做突破,适应他的万变出题。第四步就是真题,真题一般是在9月份到11月份这个阶段做真题至少做最近5年的真题,而且每套题做3到5遍。第五步那就是模拟试题,模拟试题是用来蹂蹑你的,像今年的试卷这样的难度如果你之前都没有碰到过这种难度的题,到考场上你不失败都难。所以考研数学方法比努力更重要一定要走好每一步,不管今年是不是降分,高手总是存在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我们是知了网伴随,大学生成长的趣味、高效在线学习平台,欢迎关注我们每天的原创文章,更多的考研、四六级等内容请关注我,点关注不迷路,也欢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认同请帮忙分享转发。

丁一山

考研数学只想过国家线该怎么复习!过来人告诉你!

不少同学有意向考研,但是却对考研数学没有信心,认为自己数学很差,甚至过不了国家线,所以在制定考研择校目标时想以“考上就行”这一原则作为自己的目标。在2020年的考研中,卡住大多数人的还是数学这一门,不过国家线,总分再高也没用。下面是江苏地区某双非院校电子信息专业进入一志愿复试的录取名单。分析名单发现。政治、英语的差距都不大,基本的范围就是50-70区间内。最主要的差距在业务课一也就是数学上,电子信息是数学二。2020年的国家线是56分,进入复试的同学 的数学基本上能够考到100以上的很少。基本上也是60-90这个区间范围内。所以,志在报考双非院校的同学,定位一定要清晰。数学你只需要过国家线,然后总分尽量高就可以。考研录取最后是一个比总分的过程,你只需要通过一点点的努力把自己的短板稍微提升一点,超过国家线即可。然后尽可能高地去把自己擅长的科目考得越高越好。这样才会游刃有余。同时,在数学的复习上,重视基础题型+计算能力的练习,不要做太多走技巧的题目,难题目直接放弃,你可以扣掉一半的分数,计算题型在选择上主攻有把握的线性代数和极限、积分题,证明题等可以放弃。选择题和填空题不会的可以适当放弃,但也要保证能做对7-8道左右。关于考研数学只想过国家线,你有什么复习思路,欢迎分享!

画鸟记

考研不考“数学”的4类专业,数学学渣有福了!

在高中阶段,数学专业就让很多女生学起来感到非常吃力。这不,终于熬过了高中三年的我们上了大学,高等数学却又成了我们的必修课程,这又重新成为了我们的烦恼,好像是想摆脱都摆脱不了,因此对于那些数学学渣来讲,这辈子想学好数学应该是没有什么指望了。但是,对于那些数学水平差,又想再次提升学历的“学渣”,他们就真的没救了吗?其实在每年考研中,有的专业是不需要考数学的,这仿佛又让很多数学成绩差的同学重新看到了希望!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考研不用考数学的4类大学专业,堪称数学“学渣”的福音啊!第一类:哲学哲学向来都是比较深奥,晦涩难懂的,而且它也是偏理论方面的专业,对于思想素养的要求比较高,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不过重中之重就是它不用修习数学,毕竟它大多数的知识都是需要去理解思想,培养自己独特的哲学思维。但有一点,哲学的就业面比较窄,它需要的文化素养很高,大多都要去国外深造。就业类型也是比较单一,希望同学们慎重考虑,联系自身条件和现实意义,再做适合自己的选择。第二类:文学类文学类就好理解多了,顾名思义,文化素养要求高,比较偏感性思维,肯定对数学的要求比较低,所以文学类考研肯定不考数学啦!但文学类的专业比较偏冷门,在这个领域突出的人,大部分都是文学素养超强,文化底蕴深厚的人。当然啦,如果本身能力就突出的同学可以考虑这个专业!第三类:艺术类艺术类应该是众所周知的文化素养要求稍微低一点的专业了,因为他们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练习自己艺术专业的基本功和专业技巧,因此在文化课程方面难免顾及不到。所以啦,好多学校也是体恤同学们平日的辛苦,大多数艺术类专业考研都是不需要考数学的!但小编在这里不得不提醒一句呦,学艺术很辛苦,要有坚持下来的恒心,希望同学们可以慎重考虑呀!第四类:教育学教育学是一个领域很宽的类别,其中除了数学针对性较强的学科考研需要数学,大部分学科考研还是不要求数学成绩的。比如心理学类,体育运动类,职业技术教育类等专业考研则不考数学,同学们在选择考研专业的时候还需慎重!考研是一条“艰辛”的道路,能在这条路中杀出重围,并上岸的人并不多。因此,我们需要摆正自己的态度,踏实学习,那么总有一天你将抵达成功的彼岸。

小星

真实揭露,我的数学是如何在考研中逆袭的

一. 考研的初衷和最终取得的成果关于我为什么要考研,其实说来话长。我从小学开始,成绩一直都比较优秀,老们很喜欢我,可以说是办公室的常客吧,班长一直是由我担任,家里的奖状大概有32张,属于小学的荣誉。特殊是初中之后,我更是遇到了我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人,也就是我的初三班主任,那时候学过一篇课文是韩愈的《马说》,引用其中一句话,叫“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自认为自己不算是千里马,但是他是我的伯乐,他非常赏识我,时常与我谈心和交流,开阔了我的眼界,提高了我后来做人的修养。然而后来上了高中之后 ,不知是科目太多还是天分已经用尽,成绩不尽如人意,排名勉强是中等左右,可以说由一个天之骄子,泯然众人矣。内心也很压抑,失落。勉勉强强上了一个二本大学。偶然一个机会,了解到考研这件事情,给我触动很大,于是在大三的时候,努力了一年,终于考上了那时高三想考的大学。话不多说 ,这是我的成绩单接下来,我简单谈一下关于数学的被考攻略。二.高等数学复习攻略参看课本:同济大学第七版以及课后习题集参考资料:张宇18讲,汤家凤1800题,高等数学全解,汤家凤和张宇的真题解析参考视频:基础班看汤神,强化班看张宇,关于真题的解析看汤神视频来源:b站(哔哩哔哩动画版),MOOC,或者去淘宝买网课参考方法:数学大概三月份开始,边听基础课程,一遍刷题。每听完一课必须做笔记,并且把笔记消化,然后在做汤神的高等数学全解,解析非常详细到位,必须把笔记和数学全解的内容完完整整的消化之后再开始下一课。周期大概三个月份,可以将课本,基础班和数学全解,完全过一遍。再次期间涉及到的知识点和公式要特别熟悉的背会,如果有研友,可以互相考公式。到六月份开始,做1800题,这个很关键,前面的只是开胃菜,只是让你熟悉考研的考点和知识体系,应用到实际的题型中,才是王道。1800题是分为三档的,简单,容易 ,难题,可以循序渐进级。关于中期做题,我的想法是在精,不在多,汤神的1800你反复做,最好到最后,每道题都不出错,我自己做了四遍。后来做真题很顺手。到了九月份的时候,开始做真题,真题是宝贵的资源,近五年的必做,近十年的有时间一定要做,太长期的选做,这个做完一套题,结合老师的视频讲解将其内容吃透,即使做对了,也必须看看答案,看看自己的想法和答案的有没有出入,最好是自己买答题卡,每次做真题营造出一种在考场的感觉,千万不要边看答案边做题,那样是浪费真题,还是一句话,近五年真题要反复做,直到错误率为0。这是我总结的知识点,大家有兴趣考研参考一下。三.线性代数参看课本:同济大学第六版参考资料: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仅此一本,非常关键)参考视频:李永乐基础班和强化班视频来源:b站(哔哩哔哩动画版),MOOC,或者去淘宝买网课参考方法:关于线性代数,话不多讲,就这一本书反复刷,反复看。首先看基础班,将老师课堂的笔记内容和知识点完全搞明白,再结合这本辅导讲义做题,等完完整整的过了一遍,那么第二版结合强化视频再做一遍。之后就反复做这本书,直到没有错误为止,可以说,这本书吃透了,线性代数没有问题。这是我做的笔记,大家可以参考下:四.概率论参看课本:浙江大学第四版参考资料:王式安概率论辅导讲义(仅此一)参考视频:王式安基础班和强化班视频来源:b站(哔哩哔哩动画版),MOOC,或者去淘宝买网课参考方法:看王式安的基础班,做好笔记和习题简记,听完课后,当天消化,将涉及到的知识点和固定的公式最好是以电子版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出来,这样到了后期冲刺阶段的时候,你再去补充题型,补充一些习题答案中附带的技巧就很方便了,最好不要手写,因为 添加困难,到了后期不方便查阅,而且还可能造成丢失,而电子版随时修改不用涂抹,而且还不容易丢失,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表达出来,条理逻辑十分清楚,便于记忆和默写背诵。如下图:五.总结在考研的过程中,记笔记和知识点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写的太多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也不适合查阅,冗余的同时,到了后期需要添加新内容就很麻烦,有可能越加越乱,越乱越不想看。我个人比较喜欢画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忆,省时省力的同时,方便查阅和背诵默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适宜少量且死板不用添加的东西,而考研期间涉及到的内容繁杂,而且需要时时添加内容,所以不建议手写。这是我用的软件,后来上了研究生也一直在用,平常记备忘录或者记账等,用起来比较方便,买了个终身会员。软件叫做MindMaster,需要的可以试一下,里面还有一个“导图社区”,有挺多大神的思维导图,有时候我懒,自己改动一下拿来自己用。选择了考研,希望你坚持。成功的路上有很多人,但是终点就那么几个人,大多死在了路上。加油 坚持就是胜利。

摩羯座

@2020考研人,你们要的数学高分学长来了,带来了实用建议

@2020考研人,你们要的数学高分学长来了,带来了实用建议四月,是春天的季节。20考研的萌新们栽下了高树的种子,等着它生根发芽。从前有棵树叫高数上面挂着许多人提到考研数学,大多数的同学一定慌的一匹,大一学过的高数,大三大四基本上已经还给老师了,60分万岁的,也不在少数。就算是萌新也得明白,得考研数学者得天下,150分,可不是闹着玩的。但考研数学的难度,从打开课本的第一页就看得出来了,很多人看完极限的概念,就选择了放弃。极限、导数、积分,每个部分都不简单。更不要说其他部分的知识了。有诗曰:积分如聚,微分如怒,函数表里可微处,望偏导,意踌躇,伤心泰勒经行处,佩亚诺拉格朗日都做了土。睡,挂高数,熬,挂高数。眼看着三月份的尾巴都抓不住了,四月将至,这数学还没有好的学习进展可怎么办?不2020的小萌新不要慌,来看看上岸的学长对你们有什么建议,大家好好吸取其中的教训,少走弯路。@不太凉的的冰激凌数学的话建议的大家基础阶段还是跟着老师学比较靠谱,拿起课本自学完成课后习题,然后刷几遍复习全书,这样看起来很酷且高效的方法不适合大众考生,那是一套学霸的学习模式,基础不好的同学,在看完视频课之后习题册的基础题都做不好。所以建议大家一边看基础视频课,把基本的概念原理理解透彻,然后做相应章节的习题(这个环节很痛苦,但是一定不能少,也不能因为赶进度忽略掉!),按部就班的来,在暑假之前能把基础课完成好就很优秀了,大家不必过于心急。@暖心洋洋数学的话我属于零基础的那种,最后能考取高分真的是很欣慰,我觉得自己做的很好的地方就是在资料的选择上,我买的比较少,因为知道自己数学不好,没准备题海战术,就想着能把一本做好就行了。我研友是属于买了很多资料的那一种,包括他最后刷完了很多模拟题,当时我是非常服气的,学习的时候进度上完全碾压我了,时间充裕资料也刷的多,可能是在做题的时候在题海中迷失了的那一种吧。题一定要是做会了,把一道题反复做,做到拿到手就知道考什么知识点,做到形成条件反射,比一味地图快刷题收获要更大,所以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不要贪心哦。@大鲸鱼数学这门课确实是不好学,大家在学的时候要把握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要孤立的把某一个学好。最后的真题会是从知识点里抽取几个编成一道题,不是单纯的考你某个点,有时候因为一个点的不牢固可能你一道题就没有思路,或者拿不到全分。所以不要仅仅是埋头算题,数学也需要搭建知识框架,在后期学习的时候要理清知识点经常结合起来出题,抓住复习的重点。另外学数学的心态要好,要知道永远有你不会做的题目,有时候明明觉得自己某个定理掌握的非常好了,而且进行了专项的大量练习,觉得这个点是没问题了,以后题目都是信手拈来。其实大部分的题你能做到见到就有思路,知道考哪个点就已经非常厉害了,不用追求尽善尽美,考满分的同学也有不会的数学题,真题侧重考察基础,计算能力是很重要的,大家也不用在复习的时候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挑战难题。数学是一门讲究方法的学科,努力有时候和付出不成正比。考研的时候,自己总结自己摸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