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女硕士考公务员遭拒录,两单位道歉并处分七人,网友炸了糜稽

女硕士考公务员遭拒录,两单位道歉并处分七人,网友炸了

昨天晚上徐州发布官方微博权威发布:徐州“女硕士考公务员遭拒录”事件的处理通报。通报一出,便在互联网上疯传,对通报的结果,很多网友开始了大量的热议,有的赞同,有的开怼。本文就带大家快速而又完整地梳理清楚具体事件,并对几个热议的重点分析解剖。昨天晚上徐州发布官方微博权威发布:徐州“女硕士考公务员遭拒录”事件的处理通报。详细如下:官微发布处理通报的具体内容总结一句话就是:“女硕士考公务员遭拒录”事件的两个涉事单位给女硕士纪元赔礼道歉,同时有七人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处分。事件回顾2016年3月的徐州市事业单位考试,作为文学硕士的纪元报名并通过审核,参加考试,获得笔试和面试第一名。2016年8月,纪元被人社局告知,后期审查时,其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类”;而非报考岗位专业需求的“中国语言文学”,因专业不符,纪元的录取资格被取消.随后,纪元把人社局告上法庭。2018年2月23日,徐州铁路运输法院一审判决:徐州市人社局认定取消纪元事业单位聘用资格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法律依据明确,但程序违法,判决确认徐州市人社局取消纪元聘用资格行为违法,驳回纪元的其他诉讼请求。昨晚刚发布的处理决定,网友们就炸了,很多网友直接“开撕”。对处分有异议的网友提出更深层疑问的网友但是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声音?就是因为大家没有完全搞清楚几个疑问点在此笔者把几个焦点疑问梳理清楚,供大家看清楚具体情况,然后网友们可以正确得去判定和评论!争论重点一:专业到底有没有问题?这个法院判决了,但现在还是争论的焦点徐州市人社局认为,纪元的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类”,但不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类目但是,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为她开具了一份证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为教育部认定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硕士二级专业方向。学校的证明更需要明确提出来的是:用人单位城乡建设局也曾出具报告,向人社局说明:该局城市房屋征收办公室及局人教处在资格审查时认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下的二级学科,资格审查通过。用人单位证明到底有没有录取?结果当然是没有录取啊。法院认可徐州市人社局对专业的分类判定。专业和报考岗位不符,但是因为相关人员的错误让她通过了初审和复审,相关人员做错了也接受到了相应的处罚。但是从原则上来说,不录取理由很充分。法院认可人社局的认定是不是萝卜招聘?笔者认为现在的公务员考试体制下,萝卜招聘的可能性比较小。假设是萝卜招聘,那么谁是萝卜?谁是坑?我梳理如下几点,大家一看就很清楚:判决结果让纪元沮丧1.纪元本来就是徐州市住建局的合同工。2.该岗位是徐州市城市房屋征收办公室,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新闻学,中国语言文学;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征收一线现场管理,适宜男性。3. 徐州市住建局还给徐州市人社局单独出过证明,说纪元符合报考条件。到此,整个事情应该清晰了。大家可以心中有数了,如有疑问,可以继续探讨。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恳请留下你宝贵的见解,留言一起探讨!最后,请点一下关注我再走可以吗?我会继续写有用的文章给你看。

古之至人

给研究生“正名”:真正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有哪些区别?

在社会上,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其实有一种很明显的区分度。有人认为,从本科到研究生就是一种质变的差别。如果你是一个研究生,很多人便会在一旁夸赞道:哦,他是一个研究生!眼睛里有一种赞许的光芒。那么,研究生有什么魅力呢?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差别到底在哪里呢?本科生学习的东西多是有点宽泛的,他们以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为重,却不会过深的探究一些问题。无论是汉语言文学还是数学,在本科阶段都是注重基础的。比如以汉语言文学为例,本科阶段会对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文字学、文献学等学习的科目进行大致的了解。可以说本科学习是一种比较泛化的学习。但是在研究生阶段,很多专业都会深入到一个新的层次。比如现代汉语中专门研究某个门类,细分程度更高。这时候就需要“较真”。尤其是在概念上,研究生对概念的区分非常严格。比如在本科,一个仁义精神大多被阐释为儒家的核心精神。而在研究生阶段则会把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延伸到多个角度,这种角度多到让人难以置信。比如从现代存在主义的视角理解仁义精神,从柏拉图的理念论视角来看待仁义精神,从托马斯阿奎那的理论来看待仁义精神等等。这样的思维方式会让人的思想变得非常开阔。在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能够更快速地解决问题,这就是研究生的优势所在。研究生最擅长的就是区分一些东西,能够把各种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有时候这种钻牛角尖的做法容易给他们惹来一些麻烦,有时候想不通他们的思维就会凝固在上面。如果发展到一种不良的境况中,有可能成为书呆子,对现实的关注度就会下降。有时候想的越多,会形成一种思想的压力,可能会对一些问题失去一种直觉的判断力。因此有时候他们会变得比较死板,不容易培养出一种幽默的精神,总是板着脸。但是他们能够靠着一种较真的精神,获得一种更为准确的认识。他们能够在思维上打破常规,经常能够富有创见的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因此能够更加快速的适应工作,并找到自己的方向,办事的效率比较高,也能够很容易出成效。他们较真,也意味着他们能够在很多细节上加以关注,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小问题。这是他们的一种专业素养。相比于本科生而已,研究生看起来比较“不近人情”。你说一句话,他们可能反过来会反驳十句,可是有时候恰恰是他们的话能够推动思维的发展,能够给人提供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这时候较真就成为一种优势。大多数研究生都是靠着这种较真的精神逐渐发展起来的,而且能够靠着这种精神涉足很多高科技产业当中,发挥巨大的力量。

民知其母

考情分析|武汉大学2020年中文考研考情最新分析

2019年9月以来,国内众多高校陆续发布了2020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与招生目录,2020年考研在9月24日进入了预报名阶段。9月24日下午,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公布了招生简章,同时各院系招生目录相继公布。据悉,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今年发布较晚。作为双一流、985重点高校以及中文类名牌院校的武汉大学,历来是中文考研考生关注的目标院校,加之今年以北师大、川大为代表的9所主流高校更改初试科目为中国语言文学大综合的情况,也让武汉大学的初试科目备受瞩目。下面,文研青年为大家分析2020年武汉大学文学院和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研情,请各位研友参考。2020年招生简章武汉大学中文类招生情况解析一、初试科目基本稳定,略有微调从初试科目设置上来看,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设九个学术型二级学科、一个专业型二级学科的初试科目,基本没有变化。文学类依然沿用文学理论与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两科目;语言类稍有变化,科目一仍为语言学基础,但科目二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基础上,今年新增了中国古典文献学,这是初试科目中的唯一变化,报考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古籍所)的同学,需要重视,提早准备。文研青年将在语言学类冲刺班中为增加文献学科目的内容。二、招生规模平稳,报考热度不减从招生规模来看,武汉大学文学院今年计划招收125人,其中学术型硕士92人,比去年少3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33人,比去年少2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招10人,其中文学类古代文学专业招收2~3人)。相比2019年,文学院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缩减5人。但从公布情况来看,保研名额,由2019年计划保送74人(实际保送79人),变为2020年计划保送63人(实际情况未公布,文研青年持续跟进),2020年统招名额近30人,比去年有所提升(以最终录取人数为准)。因此武汉大学文学院统考整体难度和去年基本持平,学术硕士有很大希望增加统考比例。在国内985高校的报考难度上武汉大学文学院居于中等偏上水平,难度大致和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相当,大于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的难度,小于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的难度。报录比远远高于大部分公务员、事业单位报录比(1个岗位动辄成百近千人报名)。三、招生计划调整,专硕更需努力从学制上看,今年招生全部为全日制学位,取消了持续招生三年的非全日制汉硕专业。文研青年考试研究中心专业人士分析,该情况出现有以下几方面的解读:第一,取消非全日制,有利于规范研究生教学秩序,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相比,入学后要缴纳上万的学费(所谓的“全成本收费”)且没有助学金、不安排住宿,毕业时候学位证、学历证“双证”上会注明“非全日制”。第二,去除“非全日制”,不仅提升全日制学位含金量,而且免除复试被调剂“非全”的尴尬境地。此外,当前国内就业,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聘时依然会明确招收全日制学历人才,因此取消“非全”,对考生有利。当然另一方面,名额减少,竞争更激烈,专硕同学更需努力。四、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被爱遗忘的角落今年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依然保持了10名左右的招生规模,保研率暂定50%,其中古代文学专业有两个方向,预计会招收2~3名研究生。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考生了解较少,报名人数也较少,有不少年份没有考生上线,成为了考生调剂的去处,沦为“被爱遗忘的角落”。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其前身为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于1996年4月成立。为跨学科研究中国文化的机构,涉及历史、哲学、文学等学科,它发挥武汉大学文、史、哲、外语、图书馆各学科的传统优势,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为中心的学术交流和协作关系。报考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也是不错的选择,初试科目(古代文学)和文学院文学类也是一模一样。声明以上数据和信息来源均为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本文仅代表文研青年分析和预测观点,实际招生和录取以院校最终结果为准。请考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报考院校,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之用。目前,文研青年中文名校网络全程班之冲刺班(详细查阅文研青年2020年中文名校考研冲刺课听课安排,报名从速!)正在火热进行中,欢迎报考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中文名校的考生报名听课。

亭亭玉立

8名北大本科生保送至武汉大学文学院,名校推免已经成为主流

在10月12日,武汉大学文学院公布的2020年招收推免研究生信息显示,今年总计招生计划为125人,其中光是推免生就占到了81人,也就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只有44个,其实相比于南开计算机留的位子已经够多了。不过这44个名额之中,学术学位硕士只有13人,其余31个均为专业学位硕士。武大文学院2020年的推免生招生情况依旧良好,81人之中79人来自原985院校,其余2人来自211高校(湖南师大和华中师大),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8名保送生来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校园可能有的网友对于从北京大学保送到武汉大学有点不太理解,认为是一种倒退。单纯从学科上来说,北京大学文学要强于武汉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之中,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北京大学是A+,武汉大学是A-。武大文学院与法学院一直以来都是武汉大学的优势学院,在曾经很火的国际大专辩论赛之中,武大选手基本都是这两个学院的,每年保送到武大文学院和法学院的北大学子都不少,在去年更是有17位北大学子被保送至武大法学院。第四轮学科评估大家都认为能在高考之中考入北京大学的学生都是当之无愧的学霸,但是在研究生推免之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拥有此资格,首先能得到推免资格就说明平时的学习一定不差,至少在中等偏上。何况文学这学科不像理工科有量化的考核指标,论师资力量及学科实力,武汉大学文学院也是国内一流的。除了武大本校以外,保送人数较多的高校还有北师大7人,华东师大川大中大三校均有6人,这些高校的中文学科评估成绩均为A-及以上,可见武汉大学文学院的推免生质量还是很好的。推免生毕业院校人数排名比较有意思的是武汉大学是多年以来保送至北大的第一大高校(除了北大),而每年保送至武大的北大学子也很多,可见如今推免已经逐渐成了名校互推的趋势。除了原985高校之外,部分优秀的211高校可能还有机会角逐名校热门专业,普通院校保送名校热门专业的机会已经很渺茫了。

穷于商周

注意啦!你的考研初试科目可能已经变了!

前阵子得到消息称2020年考研大纲公布时间提前发布,最近又发现了几所院校更改了专业初试科目,你知道了吗?接下来说重点: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划重点:我院应用统计专业(专业代码025200)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业务课一由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科目代码396)调整为数学三(科目代码303)· 应用统计专业· 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科目代码396) 数学三(科目代码303)02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划重点:报考「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的考生」考试「古代汉语和语言学理论与现代汉语」;报考「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考生」考试「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 特别提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不再考“古代汉语”,改考“文学理论”。03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划重点:· 初试科目拟修改如下- 081400 土木工程 &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考试内容改由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组成,各占百分之五十。-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 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拟修订为只考材料力学。· 部分自命题专业复试考试科目拟修订如下- 083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 085229 环境工程(专业学位) :拟修订为只考水质工程对修订后的内容,如果审核通过将在2020年招生简章里发布。04华南理工大学划重点:· 因教育部对工程类专业学位类别进行了调整。故我校2020年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较往年可能会有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初试科目方面。· 初试科目将以我校正式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和考试大纲为准。补充内容:《关于对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进行调整的通知》划重点:· 将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调整为「电子信息(代码0854)、机械(代码0855)、材料与化工(代码0856)、资源与环境(代码0857)、能源动力(代码0858)、土木水利(代码0859)、生物与医药(代码0860)、交通运输(代码0861)」8个专业学位类别。· 工程硕士领域中的「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3个领域调整到「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类别(代码1256)。· 2020年起,按调整后的专业学位类别进行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如果与女无瓜,那么恭喜你,继续按部就班的学习就好,但也要多注意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如果不幸中招也不要慌。首先你的竞争对手都和你一样大家同一起跑线,现在要做的就是多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并着手准备更加努力!

十字架

择校无忧|想读中文系?一起来看看中文系专业的全国大学排名吧!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2002年首次开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轮。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评估指标体系保持“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框架基本不变。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中国语言文学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不同的二级学科研究方向不同,所学专业课程也不同,比如中国古代文学的专业课包括校雠学、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宋代文学研究、元明清小说史、等等;再如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课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方言、写作、音韵文字训诂、等等。是一个偏理论,研究性的专业。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可以从事的行业毕业生多从事教学、文化宣传、学术科研、新闻出版采编、出版等方面的工作。以下为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各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综合排名。以上数据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双恋

今年考生有福了,这四所“学院”要升格为“大学”啦!

最近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了《关于2019年拟批准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内容是关于11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高等学校获得通过,现将名单予以公示。说的通俗点,就是有11所大学申请更名,现在教育部正在公示,这11所学校包含“独立学院设为独立设置本科学校4所”、“新设本科学校3所”、“更名大学4所”。也就是说今年有4所学院升格为“大学”了,它们分别为:阜阳师范学院更名为阜阳师范大学;湖南商学院更名为湖南工商大学;淮海工学院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甘肃政法学院更名为甘肃政法大学。其他更名情况,请大家参考我下面的截图。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四所新晋的“大学”吧。阜阳师范学院位于阜阳,校友会排名全国第483位、省内第17位,安徽省原来有三所“师范大学”,分别是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现在又多了一所阜阳师范大学。截至2018年12月,学校设置16个教学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拥有66个本科专业,有学硕一级学科授予点5个。目前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园林),还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生物学),还有4个省级特色专业等。湖南商学院位于长沙,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的普通高校,设有14个教学院(部),开办50个本科专业,拥有4个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点(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设计学),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它有3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分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分别是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行政管理。淮海工学院位于连云港市,它合并了江苏盐业学校、连云港水产学校和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现在已经成为国家东部沿海地区一所初显海洋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我国现在有六所以“海洋”命名的大学,现在又多了一所。淮海工学院设有19个二级学院,开设63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一个省级优势学科即海洋科学与技术,其他优势学科还有机械工程、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药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甘肃政法学院位于兰州,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中心)、34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法学为主干、人文管理学科为主体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拥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3个专业硕士授权点,它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法学、侦查学、边防管理),其他强势的学科还有公安学、刑事科学技术、证据科学、工商管理、刑事科学技术、社会工作、治安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等。根据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这四所大学的学科实力都比较突出,已经具备升格的条件。至于说今年高考分数是否立即就会涨上去,这很难预测。根据河北的经验,由学院升格为大学的院校,会出现涨分的现象,但是幅度不大,而且这些院校会在一段时间之内保持本二本一本次都招生,也就是说只有部分专业升为本一批次。当然,以后本二本一批次也会合并,这种情况肯定也会随之消失,但是,它们的优势学科和强势专业的录取分数应该会提升的。不管怎样,这对考生来说都是好消息,因为选择的机会更多了。

无缘无故

考研这几个“死亡211”,劝壮士们慎重!

相信在大多数考研同学的心中,考研难度排序大概是:34所自主命题高校>普通985>211。一些同学觉得:清北复交这些顶级名校太难了,985高校竞争激烈,双非够不上我的追求,我求稳,我选择个211院校总可以了吧,我好好复习211还是能考上的。只看学校不看具体数据,结果真香了。其实高校间并没有绝对的次元壁,有些211的高校的考试难度甚至超过985,报考人数多到让你怀疑人生,竞争惨烈。如果大家是充分了解后选择迎难而上,学姐支持你们向着目标好好努力,但是如果有些同学并不知道实际情况,想当然地报考,学姐劝你们回头是岸,整点“阳间的选择”吧。下面我们就列举几所比较有代表性的“死亡211”,你们自己感受下!01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常年全国报考人数第一,是的你没有看错报考人数全国第一,常年报名人数平均3万+,突破3万5都是基本操作,20考研达到32341人。这是什么概念呢,比如中国民族大学这样的985经常不足1万人,中国很多高校报考人数不足1万人,苏大是他们的3倍多,而录取人数并没有多,这就说明大部分同学做了分母。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实际的录取分数线就是阴间的线了:比如今年应用经济学专业报考206人,最后统考录取了9人;金融专硕报考444人,统考录取18人,报录比轻松达到25:1。再比如苏大法学院的分数线堪比中国政法,以法律硕士为例,法学和非法学一共招大概150个,3600多人报名(往年大概一两千)。往年都是南京负责统一阅卷,今年南京方面要求苏大出老师参与阅卷,因为报考人数实在太太太太多了。苏大地处苏州发达城市,又是211,还是十大最美校园之一,听起来性价比极高。但也正因为理论性价比很高,报考人数过多提升了录取难度,降低了它的实际性价比。02上海大学上面说了报考人数全国第一的苏州大学,现在有请已经连续三年报考人数全国第二的兄弟——上海大学。上海大学,这个学校的名字一听就知道事情不简单,由于报考人数过多,某些热门专业录取分数线堪比复旦、交大,比如新传,学硕,上大369,复旦357,专硕,上大390,复旦363。究竟有多恐怖呢,我们来康康上海大学2019年报考录取人数统计:上海大学2019年统考报考人数25128人,2019年最终录取5721人,其中统考生4443人,推免生1278人。翻译硕士日语,报考人数86人,共录取13人,其中推免10人,除去推免报录比29:1;企业管理,报考人数148人,共录取101人,其中推免95人,除去推免报录比25:1;法硕非法,报考人数1358人,共录取69人,其中推免7人,除去推免报录比22:1;金融专硕,报考人数1298,共录取126,其中推免60人,除去推免报录比22:1。上海大学位于我国经济发展前沿的上海,又是211高校,专业质量好,就业率高,吸引考生蜂拥而至,热度丝毫不减。03暨南大学2019年报考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总人数为23478人,相比于2018年的18368人,增加5110人,同比增长27.8%。近五年来,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从2015年的1万余人到如今的2.3万人,报考人数翻倍。2019年报考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1055人,相比于2018年的7457人,增加3598人,增幅达48.2%;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503人,相比于2018年的1881人,增加622人,增幅达33%。其中工商管理专业备受青睐,报考人数达到了1227人。会计、公共管理专业也成为报考热门,报考人数超过500人。自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以来,学校研究生教育培养条件、培养能力、培养质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都取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学校研究生教育综合实力提升,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也吸引了更多考生报考暨大。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份,暨大临时扩招了1047个名额,总录取人数达到4607人,缓解了不少童鞋的上岸压力。近日,暨大21考研的招生人数也出来了,有4400多人,也算是挺多的了。04郑州大学河南作为高分辈出的考试大省,郑州大学必须拥有排面!郑州大学是河南唯一的211、双一流高校,虽然没有A类学科,但B+学科与北京交大、西南交大相当,说明郑大的中坚力量还算可以。即使该校整体实力只能算是中等211水平,可奈何省内高校少,每年生源却异常多。据现有公布的数据来看:2018考研郑州大学报考研究生人数24544人2019考研郑州大学报考研究生人数29958人2020考研,突破3万人2021……自行体会目前从郑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来看,实际总录取7978人,是大多数院校的好几倍。虽然整体报录比看上去没那么高,但这是在今年扩招了1200人的基础上,同时和你竞争的有很多是河南本省的学霸们,压力还是有的。据曾报考郑州大学的同学透露,难考原因如下:郑州大学河南唯一的211高校,双一流高校,另一方有很多河南的同学想要留在省内攻读研究生,郑大就是他们的首选,报考郑大的河南本省考生多,就意味着学霸扎堆,分数自然不会低。05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在全国师范类大学中实力排名前五,整体难度小于华东师范、北师大,和华中师范、华南师范在一个水平,基本上属于师范类院校难度梯队第二档,是广大文学教育类学生考研的大热门院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6个学科获得A档,5个学科获得B+,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首先说下王牌专业教育学,南师大的学科实力是A,A+级仅有华东师范和北京师范这两所。教育学学硕专业开设较多,但统考招生名额普遍较少,基本都在个位数。学科教学专业虽然各方向统考录取大多在10人左右,但专业课难度还是有的,录取平均分也高,近两年大多都在370-380分上下。师范类院校里的文学专业也很吃香,比如南师大的中国语言文学相关专业,近两年热度也飚高,最新一轮的学科实力评估为A-。今年的复试线基本在380分上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复试线甚至达到了400分;录取平均分方面基本都在390以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录取平均分是414分。其他的还有南师大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新闻传播学、应用经济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法理学、诉讼学等多个专业均为国家一流学科,其报录比大多达20:1以上,竞争相当激烈,需要谨慎报考。话说,师范类高校由于学科门类广,专业多,地方性强,一直以来都是报考的热门,比如还有以下师范高校,人数普遍不少:华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总人数25603人;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4981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2159人;安徽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达10247人;江西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9639人;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共计7936人。看完上面的数据,大家有没有倒吸一口凉气,这些学校,211的身子985的分数,选择报考的话,对于考试难度一定要有清醒的认知。不知道有没有同学觉得他们总不能每年都很多吧,去年那么多壮烈牺牲的,今年会不会没人报了,那我去考不就是钻空子了,学长提醒大家一句:考研最不缺的就是铁头娃,千万不要抱着这种侥幸心里。比复试分数线还要重要的是最终录取分数线!!看一下最终可录取的最低分数你能不能承受,按照前10%的分数为目标,不要盲目复习!

神保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最好的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或复旦大学?

中华文明有几千年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都是通过文字记录传承。而语言文学学科成为传承文化的最好载体。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中,积聚了中国很多大师,其中不乏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开设这个学科的大学很多,喜欢学习这个学科的学生和家长也很多,笔者今天根据软科2019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分享一下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帮助高中的同学们,在高考结束后做出正确的选择。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学科始建于1902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有百余年的文化积淀,为中国语言、文化、文学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鲁迅、钱玄同、刘半农、黎锦熙、沈从文、沈兼士、顾随、余嘉锡、吴承仕、黄药眠、钟敬文、谭丕模、穆木天、叶丁易、刘盼遂、李长之、李何林、陆宗达、萧璋、俞敏、启功、郭预衡等一大批学术巨擘,在这里教书育人、摹画耕耘,也铸了这个学科深沉朴实的气质和文化底蕴。灿烂辉煌的历史,形成了坚守学术家园、致力现实关怀的优良学风。本学科为全国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全国首批建立的两个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之一,全国首批建立的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全国首批中文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全国首批建立的两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进行的学科评估中,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一直名列前茅。2016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以最好成绩获评A+等级;2017年,中国语言文学、语言学被列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门类齐全,学术平台丰富,有13个研究所,2个交叉学科研究平台,教师107名,教学科研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同类学科前列。二、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定位是“中国领先,亚洲顶尖,世界一流”。学科创建已经106周年,学术薪火相传,历史上名师辈出,铸就了本学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人文信念和学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学者在学术上不断开拓,续写了学科的辉煌历史。当下,由袁行霈、李零、曹文轩、陈平原等学科带头人,以及由9位长江学者、10余位人文特聘教授、20余位跨(新)世纪人才以及20多位杰出青年人文学者等组成的学术中坚力量,汇集本学科百余教师大力开拓前行,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传承和社会文化进步不断努力工作,做出卓越贡献。本学科有5个本科专业方向,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并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整体被评为全国首批一级重点学科,本学科现有教职工106人,行政教辅人员10人,教师96人。其中新体制副教授8人,新体制预聘副教授、助理教授4人,老体制教授和研究员54人,副教授和副研究员30人。这只教师队伍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三、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学科始建于1925年,授课名师如云,其中刘大白、陈望道、谢六逸、夏丏尊、应照伦、傅乐华、郑振铎、田汉、赵景深、曹聚仁、洪深、梁实秋、冯沅君和叶绍等大师在这里执教过。让这里积淀了良好的学科基础。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本学科共有硕士点12个,博士点11个,中文学科的博士后流动站也于1995年正式建立。学科目前已形成专业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学科,被确定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本科学科点。学科现有在编的教职工共92人,其中教授33人(博士生导师 27人),副教授31人,副研究员6人。长期以来,这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做出了重大成绩。这个学科应该是深受热爱中国文化的文学青年们喜爱的学科,在这个学科里有很多中国先人们沉积的优秀文化基因。让我们后人享受在这种文化自信中。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开设这个学科的优秀大学也很多,因为篇幅有限,笔者只能先介绍这三所大学,同学们可以以这三所大学为依托,根据自己的考试分数选择不同大学的本学科,同样可以让自己在学业上有收获。把握一个原则,适合自己的学校和学科,就是最好的选择。

笃于时也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力排行榜,复旦大学排第三,谁敢排第一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从小到大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日常交流都离不开汉语。虽然我们对他一点儿不陌生,但又觉得离我们很远。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就业十分广泛。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在中国遍地开花。在北京有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传媒大学等,天津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一般师范类学校都有。全国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65所,根据实力排名来看,这五所大学当之无愧名列前茅。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是全国中文学科中规模最大、学科最全、总体实力最强的院系,也是北大历史最悠久的名牌大系。百年中文诞生于1910年,是我国创建最早的中文学科。百年学术,薪火相传,鲁迅、刘师培、钱玄同、杨振声、刘半农、胡适、马裕藻、游国恩、杨晦、王力、俞平伯、废名、魏建功、沈从文、吴组缃等众多名家曾执教于此。今天,每一个北大中文系的学子,不仅可以浸润于前辈学者的人格魅力和学术积淀,更可真切地感受诸多当代名师和一大批有为中青年学者的个性风采,得到知识和思想的双重滋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前身是中国语言文学系,创建于1902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中文院系。2003年,以中文系为基础成立了文学院。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文学院建设、规范、开创了多个中文学科领域,为推动中文学科现代化,以及中国语言、文化、文学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鲁迅、钱玄同、刘半农、黎锦熙、沈从文、沈兼士、顾随、余嘉锡、吴承仕、黄药眠、钟敬文、谭丕模、穆木天、叶丁易、刘盼遂、李长之、李何林、陆宗达、萧璋、俞敏、启功、郭预衡等一大批学术巨擘在这里教书育人。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于1925年秋在国文部的基础上扩充建立,时称中国文学系,归属文学院。上世纪30年代初,中文系已发展完备,颇具规模,课程亦逐渐丰富完善,并趋向系统化,授课名师如云,其中有刘大白、陈望道、谢六逸、夏丏尊、应照伦、傅乐华、郑振铎、田汉、赵景深、曹聚仁、洪深、梁实秋、冯沅君和叶绍均等。从那时起,中国语言文学系和复旦大学一道,共同走过了曲折而又漫长的历史。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创建于1951 年,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语言文学学术研究重镇和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华东师范大学最早建立的系科之一。中文系现有1个一级学科,1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7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及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点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8个硕士点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以及广播电视(媒体与创意写作方向)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南京大学南京大学文学院,前身为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是南京大学历史最悠久的系科之一,也是南京大学学术力量最强的系科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建立的三江师范学堂和1888年美国基督教会在南京建立的汇文书院,百余年来一批国学大师和著名学者如李瑞清、黄侃、吴梅、方光焘、胡小石、汪辟疆、陈中凡、潘重规、杨晦、唐圭璋、吕叔湘、罗根泽、陈白尘、陈瘦竹、程千帆等先后在本院任教,各层次历届毕业生近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