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硕士研究生真的“烂大街”了吗?还该不该考研?隐隐约约

硕士研究生真的“烂大街”了吗?还该不该考研?

如今的硕士研究生越来越多,但怎么也不可能到"烂大街"的地步,只能说明过去的人学历过低,再不提高就跟不形势。而且水涨船高,有些招考中,专科生、本科生都往往直接淘汰。最近重庆市高新区某小学招老师,15人上线,13人为硕士,只2人为本科,还基本都是名校毕业。博士坐下,硕士留下,本科等下,专科让开……这是前一段时间流行的说法。其实更残酷的现状是:很多大学生往往“毕业即失业”,而为缓解就业压力,不少大学生就考研以提升学历,获取更多竞争资本。君不见,年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都在增加,去年更是高达370多万。眼下各地高校正陆陆续续公布2021年研究生考试初试成绩,大多数考生们也正准备着手复试。有时,身边总有一种声音说:“读研没有什么大用”(大概有点类似于以前的“读书无用论”),说什么现在研究生都扩招那么多,研究生学历在贬值;还有的说,本科毕业工作三年积累的职场经验,硕士才毕业,工作经验就没法比。研究生属于教育金字塔的上层建筑部分,不是人人都能达到这个位置的,尤其是含金量高的研究生,考上就是赚到。除非你是真为了镀金,读研只为了纯混学历,否则它就会提升你的学识、人际圈层次和开拓你的眼界,并能让你学到一些必要的分析技能。如果你想考的是985、211高校的研究生,那竞争会非常激烈,分数不低也说不定复试都进不了。近年来的刚毕业生,尤其是211以上的,同学聚会如果还是本科生,都会发现大家不是在读研就是在读博,都没人跟你有共同话题了——有一朋友的女儿就是碰到过这种尴尬,赶紧出国留学。如果真到了研究生烂大街了时候,那也是天大的好事——想当初,有的农村连个高中生也没有,现在都开始有博士生了——这不正说明国民水平提升了?愿研究生们的素质真正达到真实水平,等我们烂大街的这批研究生老了,人民素质也就真正提升了,这多好,可能就没这么多人闯红灯了,也没人随地吐痰,没无理的校闹……

蝴蝶舞

研究生考公务员是浪费学历?非也,研究生当公务员有3大优势!

如今很多人对公务员有个误区,以为这份工作就是读书喝茶看报,其实这都是老思想了,如今的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工作并不轻松。很多人以为公务员的工作很简单,招本科生已经足够,研究生去考公务员是在浪费学历,其实非也,研究生当公务员有3大优势。第1个优势就是工资,体制内的工作特别看重学历,不同学历工作人员的工资差距很明显。一般来说本科生考上公务员只是科员待遇,而研究生考上公务员就有副科级待遇,副科级是什么概念?一般小县城的乡镇副镇长、教育局副局长都是副科级。公务员的工资如今并不低,在浙江、广东、成都这些地方,普通公务员的全年收入已经达到十几万,有些级别的公务员甚至能拿到20万以上,在欠发达地区,公务员的全年收入也是社会中等水平。第2个优势是升职相对来说更容易,现在一些地方对于80后的干部本科学历就足以,但是对90后的干部更多的倾向于培养学历高的,有个硕士学历更容易被纳入后备干部培养。硕士生一般比本科生更有学识,能力更强一些,更容易受到领导的器重。在一些遴选考试中,省级、市级部门更倾向于招聘研究生学历的工作人员,有个研究生学历优势明显。第3个优势是工作体面又稳定。公务员都是在编人员,有编制,一般情况下不犯大错就不会被开除,只要工作认真努力,就几乎可以在体制内干一辈子。而且公务员在社会上口碑比较好,社会地位相对来说也比较高,工作比较体面。在私企工作的研究生,可能工资会很高,但是工作相对来说不是很稳定,如果年纪大了还没进入管理层就有被淘汰的风险,如果40多岁还被辞退,那真的是有些悲剧了。其实很多人对如今的研究生认识还不太充分,似乎还在用老眼光看现在的研究生。以前的研究生可以说是真真正正的“天之骄子”,因为那时候的研究生人数少,而如今,研究生人数并不少,而且每年都在扩招,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早已经大大降低。大量的研究生进入就业市场,理工、医学、经管类的研究生就业情况还好,纯文科类专业、农学类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工作并不好找,有些学生毕业就失业,更不用谈其他的了,对于这些专业的研究生来说,能有个公务员工作那真是求之不得。你怎么看?

孙武

985的硕士也有烦恼?已经30岁了,该继续做程序还是考公务员?

985的硕士也有烦恼?已经30岁了,该继续做程序还是考公务员?1994年中国引入电脑,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行业飞速崛起,各行各业竞争变得愈发的激烈。但是每当经济效益不好,处在寒冬时期的公司,裁员也是很现实的事。这时,父母的话就会涌上心头,公务员才是"铁饭碗",不错,公务员稳定且能一直做到退休。现在这社会,哪怕在一线科技大厂工作,相比公务员来说被裁的可能性也较大,以至于不少互联网从业者哀叹中年后的命运。一转眼,曾经在大家眼中叛逆的一代--90后最大的也30岁了,30岁是而立之年。在职场论坛上,一名互联网从业者发表了一个帖子:985硕士毕业3年了,今年30是继续在互联网待下去还是去考公务员还是去事业单位?或者继续在公司待到40?短短几十个文字可以看到30而立的楼主对以后人生的迷茫,到底应该选择哪条路?究竟哪条路才是正确的?众所周知,互联网行业压力大,像华为,近几年裁员信息屡见报端,且加班到夜里1、2点是常有的事。人到中年,身不由己,不光是家庭进入上有老下有小的模式,身体也开始屡屡报警,不得不从一线退居二线。但是公务员就不一样了,工作压力较小,每天按时上下班,还可以陪伴在父母家人身边,对老人孩子都有照顾。针对这个话题,不少网友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大致有三种说法:(1)按照楼主的年龄,还是抓紧在深圳考个公务员吧。虽然公务员工资没有程序员高,但一年工资奖金绩效加起来也有三四十万。楼主再私下做个兼职,理智理财炒股,一年收入一百万还是可以的。(2)网上天天在说程序员赚钱多,程序员能赚多少。先不说是拿命赚钱,实际工资也就比公务员多个几万块钱,还没有人家轻松快活,人家还没危机。楼主自己预估下,程序员干到40岁能挣多少?然后40岁之后能否支撑自己做喜欢的事情。不然还不如就去考公务员,轻松稳定,家人还满意!(3)关注自己有意向的公司,有社招职位了及时准备呗。还有认识的人介绍,只要有国字背景的都算事业单位,因为除了公务员以外其他都一样的没有编制。把帖子翻到最后看的出来,网友们更加青睐楼主去考公务员。但是,考公务员也非易事,不仅要经过几轮的筛选,还要分地区,且还有年龄的限制,有的地区规定考公年龄30岁以下,有的规定35岁以下,就是要求如此之多。每年报考人数还日益剧增,尤其近几年,就是郊区农村这样的地方公务员录取率都越来越低,更别说深圳这样的超一线大都市了。职场事说出来都是一把辛酸泪,各行各业都有自己心酸史。帖子到最后,楼主也没说自己到底如何选择,如果你是楼主,舍身处境,你该如何选择?欢迎留言和小编一起讨论!

黑短寿

那些拼命考上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学生,后来都怎么样了?

1.随着大学的扩招,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士、博士,都变得更加普遍,因此很多用人单位开始比较关注第一学历,“十个证书比不过一个985学历”的现象在现实之中时有发生。本科毕业时,你面对各大企业招聘人员的一次次微笑婉拒。于是决定拼搏一把,最终考上了某名牌院校的硕士研究生。然而,当有一天你再次要找工作时,有人问你:“知道什么叫第一学历吗?”第一学历是普通二本仿佛成为你身上的一个标签,就算你脱一层皮也无法摆脱的烙印。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会问:“当年拼尽全力努力考上硕士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学生,后来都怎么样了?”2.“后来怎么样?网友一:本科省内二本,考研到上海Top2的985(笔试第一名)。考上985后,我去了自己喜欢的城市喜欢的学校,遇到了很多很优秀的人,也无形中影响了我,曾经一度觉得自己也属于那类人。研二参加了一年的国外项目,已经回国。现在准备毕业去工作。在找工作中,我发现研究生985确实给我排除了90%的障碍,包括之前投实习的时候,都给我开绿灯。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的公司单位也会因为本科不好而有所迟疑。不过优秀的公司单位还是会给年轻人机会,你如果有优秀的经历或者能力,也会被青睐。我想说的是,直到现在,我仍然羡慕那些本科就是985甚至在国外名校读书的人,4年本科是塑造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等最重要的时间。在学校做一些活动或者参加一些会议活动,可以感受到他们之前4年所接受的资源已经把我们甩了很远。举个例子,我们研究生班上大概有4个本科985的学生,在大家基本都是找学校或者企事业单位的时候,一个女生选择去国际组织(她研二的时候就去非洲做了类似贫困儿童基金的事情,自己募资),另一个女生不知道签了哪里,但是最近是去纽约参加了联合国关于女权运动的会议。人生很长,我们有机会去走得更远,最重要的是,不要自我放弃。网友二:本科大学是一个不怎么好的医学院,曾经一直以为,像我这种从小镇来的年轻人,能回到家乡所在的市区市医院工作,就谢天谢地了。后来我觉得人生不该这样随便。2013年我考研进了浙江大学医学院,然后2015转成硕博连读。2017年的时候我拿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奖学金,答题的时候正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研讨会上等待发言。我很理解很多二本院校出身的同学的不安,感觉很像6年前那个在一个二本院校中不安的自己,一直碌碌无为却又无法真正放下自己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憧憬。我想说的就是,每个人可能都会有那么一瞬间的顿悟,请珍惜这种感觉。那一瞬间给你向上奋斗的力量是一种恩赐,用半年一年的时间去彻底地执行它。等考研这段时间过后,你会发生后面的路就像一次又一次地回放当年,每一次都记得住那个斗志然后咬牙冲过。网友三:考了三次,执着于华科是因为高考失利导致本科是个普通的二本。读研之后我特别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因为这之前我爸已经给我计划让我留在我们县城,然后买房子找对象,一辈子就这样过了。考研打破了老爸对我人生的规划,我走出了新的道路。14年暑假我报了学校的日语班,学习了除了英语之外的另外一门语言。读研期间我在学院对外办公室当了一年助管,加上补助,我就再也没有跟家里要过钱。研二的时候导师给我们安排到公司实习,帮导师做项目。由于一直在研会担任学生工作,然后参与了导师的国家项目,加上我本身成绩还可以,我在研二拿到了国家一等奖学金2万元。研二下学期我在一个留学生创业园实习了半年,研三的九月份校招开始,经过笔试面试等考验,我拿到了武汉一个证券公司的offer。目前已经成功毕业答辩,等待入职。公司待遇还不错,第一年大概有16万。在读研之前我只在本省内活动,读研期间我去过凤凰、青岛、成都、都江堰、厦门、金门还有宁波等地,所有的费用都是自己挣的,考研期间便经济独立了。2017年我要毕业了,回顾一下自己读研的历程,发现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3.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些话,说得多了,也就成了真理。是不是本科没考上985、211就注定没有出路了?首先,学历歧视确实存在。想想也能理解,用人同样要招人,面对一堆985、211的毕业生,为啥非得选一个非985、211的呢?可惜的是,很多人都想错了。很多人忽视了自身不够努力这个主要因素,将问题归结到自己第一学历不够上。很多普通学校的本科学生在考虑要不要考研的时候,心里想的是我第一学历不够高,害怕考研有歧视,又害怕即使考上了研究生也比不上那些985、211出身的研究生。但为什么一定要跟别人比呢?你努力不是跟别人比,而是跟过去的自己比。现在的舆论,把第一学历炒得很热,产生了一些比较坏的影响,似乎高考就能“一考定终身”,如果高考没考好,读了个普通本科,即便以后再努力,读了名校的硕士甚至博士,都没什么用。我想说,不是这样的。普通本科而读了名校研究生,那是大有好处的,后面的努力和成长是很有用的,不要被误导。如果非要说有差距,比较名校本科+研究生的同学而言,是可能会有一些差距,就业可能会处于劣势而已。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未来;我们或许无法改变世界,但我们至少应该努力,去改变我们希望改变的际遇。这个世界的乐趣就在于:无论你是谁,你都有无限种可能,或好或坏,都取决于你自己。

穷有八极

大学考上硕士的同学,毕业十年后发展如何?过来人:很值得

考研是大多数大学生都会考虑的话题,不少大人都会说现在的就业市场十分残酷,本科生到处都是,没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很难获得一份薪酬、福利都让你满意的工作。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样子,到底那些同学读了硕士研究生之后会有怎么样的发展,再具体到十年的发展呢?本科生毕业和研究生毕业到底会有多大的差别?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解答一下,具体分析几点读硕士研究生的发展特点。不过据不少过来人说,研究生三年的生活还是很值得的。下面就是具体的发展优势:眼界更加开阔、知识面更加专业本科生在大学四年的生活中,如果想过的平平淡淡,是不可能接触到太多的教学资源和前沿信息的,大多数本科毕业生都是从学校中中规中矩的教学生活里一步步走来的,不参加比赛或者科创项目很难有什么深远的知识面结构。而研究生则有所不同,大多数研究生都会跟着导师东奔西走,每天忙着做自己的科研项目,在某些特定领域有自己远超他人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在十年的职业生涯里,研究生的知识如果能派上一次很重要的用途,极其容易得到提升,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工作专业性更强、基本会从事专业相关工作据调查研究结果,本科生有百分之五十五以上从事的工作与本科专业关系不大,而本科的知识更是很多都不会在工作中使用。因为对于许多企业本科文凭只是一个准入条件,而非专业要求,许多本科生就业后工作都可以通过学习得到。而研究生则不一样,大多数研究生会选择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来进行就业,企业选择时也会分配给他们更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毕竟高薪聘请的研究生可不能埋没了。综上,研究生十年的专业性工作会比本科生多出很多,自然就变得更值得了。选择方向更广,机会更多本科生选择的方向完全看专业,许多本科生如果读了实用性专业,就业选择只能是自己专业之内的一些企业、公司,而想要进入国企、政府机构就会存在不少问题。研究生的境遇则完全不同,多出三年的学不可能是白上的。对于硕士来说,三年的基础知识和课题研究会给他们更多的思考机会,更好的人生规划选择。大企业、政府机构因为人才层次需求的高标准,会存在着对于硕士供不应求的情况。如此,硕士研究生的选择面就不是企业选择他们,而是他们选择更好的企业和工作,机会自然也就更多了。硕士和学士的差距从来都不是一张纸那么简单,以为三年的学习只会带来高学历的人可以说是大错特错。三年的硕士时间也许会让你比同龄人少挣三年的钱,但是你的选择、机会从来都是无价之宝,如果说你可以去读研,那你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时间和那一点学费。毕竟从小编的分析可以得出,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同学毕业十年后在多方面差距很大,优势也是被硕士占足。所以小编给大家的最终建议就是去读研,获得硕士学位,最终得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获得成功。说了这么多,想必你们也对硕士学位有着自己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和大家交流。

物也

给刚考上研究生的一些忠告

考了研究生才发现,导师不是老师是老板,大家互相直接地称呼为师兄师姐师弟师妹,因为是同门,这是不同课题组之间的根系。作为新人,对自己不要有太高的期待,否则你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当然也不要对自己全盘否定。种种原因导致研究生期间退学的人大有人在,不要觉得丢人,毕竟科研不是适合每个人的,如果实在忍不下去,就退学吧,千万不要走极端。端正科研态度,千万不要造假,这是底线。论文被拒了不要怕,照着意见改,只要没有根本性硬伤,总有瞎了眼的期刊会收的。好好锻炼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能在这个阶段找到女友,尽量珍惜,除了博士师姐,这是最后的单纯女生了。总结:读研不是唯一的出路,它能让你在人生道路上多一些选择,让你变得更加的理性!想了解更多关于研究生的生活,可关注我@孤独的科研狗

梅花巾

如果考不上研究生,我这辈子就完蛋了

作者|杨小米+鼓鼓熊 编辑|欣欣正 文/大四考研那年,我一直都抱有一种“如果考不上研究生我就完蛋了”的想法。这个想法在鞭策我持续努力的同时,其实也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我记得在距离考研还有半个月的时候,当我一想到“如果考不上该怎么办”这个假设情境时,就很想哭,因为我想不出来如果考不上该怎么办,那是我最害怕的一种情境。幸运的是,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研究生,后来顺利地硕博连读并且如期毕业。在我读研读博的日子里,我没有再想过如果当年自己考研失败,后来将会过上怎样的生活。虽然读博士做研究从来都不是轻松容易的事情,但我一直在这条路上走得心无旁骛,也就没有什么波澜,甚至说出来都有些乏味。比起我这种“一路波澜不惊”完成学业的经历,学术圈里还是有很多人有着非常精彩的经历。今天就给大家讲几个我知道的故事吧。01我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多次引用过一篇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论文。那篇论文的两位作者之一是美国某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也是行为经济学领域数一数二的大咖。他博士毕业的时候46岁。为什么那么大年纪才博士毕业?因为在读博士之前他在忙别的。他大学时候读的是数学,而且是在一个致力于培养学术人才的“尖子班”读的。本科毕业之后,他的大部分同学都继续深造,而他想要去看世界,就没有再继续读书。他先是花了一整年的时间到世界各地旅游,后来又做过很多种职业,比如半职业扑克选手、地产经纪、地毯商人、探险导游等等。四十岁的某一天,他读了篇关于诺奖得主的文章,忽然觉得自己该去搞点学术研究了,于是申请了经济学的博士。第一年还没申请上,又接着申了一年,在41岁的时候,他开始读博士,读了五年,46岁毕业。然而他毕业的时候一篇文章都没发表出来,也找不到正式的教职。博士毕业之后的五年里,他辗转了几所大学做临时教职,终于在50岁出头的时候发表了学术生涯中的第一篇文章,也终于找到了一份正式的教职。从50岁到70岁,他总共发表了一百多篇文章,有一次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说自己的文章数量终于超过自己的年龄了。在《破碎的美国梦,我们恐怕要结束了 》这篇文章里,我写到过熊一研究生毕业申请博士失利的经历。当年熊一申请博士失败时,我跟他讲了这个经济学教授的精彩履历。熊一说以后这就是他的偶像了,他也可以等到40岁的时候再去读个博士,说不定后半生还能重回学术道路,成为学术大咖。02我在商学院读博士的前两年,每个学期都会去另外一所学校的商学院修一门课,开课的老师是位80多岁的老爷爷,是社会认知领域鼻祖级的人物。老爷爷在纽约出生长大,大学和研究生读的都是电气工程专业,毕业之后进入世界知名的贝尔实验室做工程师。工作两年后,他觉得自己需要增加一些人文科学方面的素养,于是去读了个社会心理学博士,之后就开始在大学里做老师。60多岁的时候,老爷爷从美国的大学退休,但他并没有放下工作、享受退休之后的悠闲生活,而是搬到了香港继续任教。从60出头一直到80多岁,老爷爷在香港讲课、带博士生,时间与年龄对他来说似乎是静止的。我们每周上一次老爷爷的课,时长是3个小时,老爷爷一直是站着讲课的。给老爷爷发邮件请教问题,回复永远不会超过12个小时。晚上发的邮件会在早上4点钟收到回复。交的作业论文会有非常详细的反馈,有时老爷爷的反馈会比我们自己写的小论文篇幅还要长。如果是发邮件去跟老爷爷探讨研究问题,老爷爷会在回复的时候附上他觉得重要的参考文献全文供我们阅读。老爷爷的精力与对工作的热情,让我们这些二十几岁的学生,常常自叹不如。后来,老爷爷因为家庭原因又回了美国,继续在一所大学做访问教授,依然是全心全力做学术、指导学生03还有一个特别精彩的故事是我读文献的时候随手搜了一下作者发现的。八卦作者,这大概也是读文献的一大乐趣吧。除了了解作者的经历,文献最后面的致谢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部分。跟文章正文的严肃与严谨相比,致谢部分往往会有一点自由发挥的内容。比如我有读到过作者吐槽自己签证迟迟没有下来,感谢签证官的拖延给了自己三个礼拜写文章的时间;比如有作者会感谢某某和某某教授对文章早先的版本提过修改意见,这大概可以看出来文章得到过什么人的指点;再比如有非常非常非常学术的男博士会在致谢里向女朋友求婚。有一次,我在消费者研究领域的某顶级期刊读到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讲如何通过人们在看广告片时的脑神经活动,来预测广告效果及商品销量。于是我顺便搜了一下作者,想看看作者还有没有发表过其它用神经科学的方法研究消费行为的文章。从打开作者简历的那一刻起,我就只想说“哇”。那是一位颜值完全不输好莱坞明星的商学院教授,以色列人。上大学之前,他在以色列军方做过三年情报方面的特工,之后用两年的时间读完了物理学本科和哲学硕士。他的博士本来读的也是哲学,但读了两三年哲学博士之后,他发现神经科学更有意思,于是转而读神经科学的博士。读书期间他做了近十年黑客,通过“黑”进财务和政府机构的网站来测试系统安全。他做黑客做得太成功了,而且是正面形象,所以他的亲身经历也被纳入了很多电影中。博士毕业之后,他留在了学术圈,在美国一所知名大学的商学院做教授。在他的业余生活那一栏里写着开飞机,包括喷气式飞机和直升机。04这三个故事大概过于精彩,以至于远离了我等凡人的生活。其实,在多年的求学过程中,我也真切看到过虽有曲折但令人赞叹的经历。比如我在荷兰读博士时,我们课题组里有一位研究助理,导师常常让她来给我的实验帮忙。那个荷兰妹子原本是读医学的,但在医学院读了三年之后,觉得那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所以又从大一开始读心理学。读完本科之后,她继续读了两年心理学研究生。研究生毕业时,她并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想继续读心理学的博士,于是申请到我导师的课题组做研究助理。在做研究助理的时候,她非常认真,自学了很多编程技术。我们这些博士生遇到编程问题还经常去问她。做了一年研究助理之后,她确认自己想继续读博士,于是留在了我导师的课题组开始读博。去年她博士毕业了,文章也发到了顶级期刊,于是去了哈佛一个非常强的实验室做博士后。如果从时间上看,她是远远落后于一路无缝衔接从本科读到博士的小伙伴。但我跟她聊起来她从医学院退学重新开始读心理学这段经历时,她跟我说她觉得很幸运,因为离开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而不是在一条令自己感到痛苦的路上继续走下去。跟很多荷兰家庭一样,她的父母并没有资助她上大学的费用,她一直都在利用课余时间打工为自己赚学费,而且坚持了那么多年。如果当年没有考上研究生,我大概并不会完蛋。确定自己喜欢什么、热爱什么,是需要时间和经历来得到答案的。跟一帆风顺的履历相比,我更喜欢那些千回百转的故事。因为那些故事里有我不曾经历过的转折,有让我佩服的勇气,亦有让我看到另一个自己的可能。

蔡文姬

考上硕士却成了找工作的绊脚石——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之痛

本文转自【半月谈】;非全日制(简称“非全”)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然而在今年就业季中,许多非全日制硕士毕业生却遭到了或明或暗的就业歧视。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因为用人单位不了解“非全”,辛辛苦苦考上的硕士,反而成了求职的绊脚石。1“非全”研究生:仿佛读了个“假硕士”在这个特殊的就业季,硕士研究生小曹怎么都没想到,阻碍他找工作的竟然是自己的硕士学历。作为西北某大学2017级“非全”硕士研究生,小曹在求职时发现许多岗位自己都不能报考。“找工作时发现,约一半以上的国企、银行还有人才引进政策中,都要求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这让小曹大感困惑:“同样是统招统分的在读研究生,非全日制的为啥就不被承认呢?”和小曹情况类似,华北某双一流大学2017级“非全”研究生小贺在校园招聘中也遇到了许多“门槛”,有的用人单位不将其视为应届毕业生,有的单位提出只有签署了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才允许入职。小贺说:“我考研时的综合成绩高于全日制的录取分数线,因为觉得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既能提升知识水平,还能提高实践能力,所以选择非全日制,没想到找工作时遇到这么多限制。”教育部通知要求,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第一批“非全”研究生在去年和今年陆续毕业,但在求职时却遇到重重阻碍。许多“非全”研究生表示,他们以本科生的学历找工作还容易些,努力考取的硕士学位竟成了找工作的绊脚石,仿佛读了个“假硕士”。2019年,“非全”研究生小马通过激烈竞争,考取了国家某事业单位。但在入职一周后,单位告知他无法办理入职手续。因为上级人力资源部门不认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无法为小马办理备案手续,已经开始工作的小马只得离职,再次投入到找工作的大潮中。华北某大学“非全”研究生小庄谈及报考“非全”更是唏嘘不已。“我在考研时也获得了全日制的复试资格,因为有工作所以选择了非全日制。最近,我就职的市属事业单位要转编制为省属编制,要求必须是全日制硕士才能转编,我现在特别后悔。”2用人单位:不了解更不敢招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曾多次印发文件,要求保障就业公平。然而现实中,这一要求落地困难。半月谈记者了解到,“非全”研究生就业受歧视,主要源于“非全”的社会认知度低。小曹最近准备报考西北某市的事业单位招考,向市人社局咨询“非全”研究生能否报考时,人社局工作人员表示并不了解“非全”是什么,也不知道教育部等部门下发的文件。小曹说,许多用人单位不清楚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什么,在招聘公告里“一刀切”地将非全日制研究生排除在外。还有些用人单位担心招录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出现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不承认或者手续不完备等情况,影响正常签约。西部某国企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说,即使招聘通知写明招录“统招统分毕业生”,在面试等环节还是会淘汰掉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是担心招进来后上级部门审核通不过,浪费招人指标。由于“非全”研究生就业难的现状,有些院校开始考虑暂停“非全”招生。西北某大学的研究生管理工作相关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可度低,毕业生就业难以得到保障,给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加之非全日制的培养方式难以协调一致,学校计划取消部分专业的非全日制招生,同时要求必须有工作的人员才能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3“非全”亟需改变刻板印象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享受平等的就业权利,需要高校、用人单位和各职能部门联动协调,改变惯性歧视,共同发力打破就业壁垒。高校应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升非全日制学生竞争力,这是提升非全日制学生社会认可度的根本途径。有些高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在发展初期,存在招考标准混乱、教学培养体系不规范等问题,“非全”研究生给用人单位留下了水平参差不齐的印象。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的难题,还需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部门共同解决好学历认可、手续办理等多方面问题。华北某双一流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非全日制研究生作为近年来研究生教育改革后出现的新的培养方式,得到社会广泛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希望用人单位随着对“非全”毕业生了解的增多,不断畅通招聘渠道,不再让学校、学生谈“非”色变。来源:《半月谈》2020年第12期 半月谈记者:魏婧宇 贺书琛 | 编辑:苏娅

冲气

考研难度大,为何刚考上研究生就退学?看完就明白了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本科生越来越多,但是市场上的企业以及国家编制就是这么多,所以竞争异常的激烈,很多人都是挤破脑袋想找到一份好工作。大部分人因为找工作不好找,就开始参加考研,一方面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逃避找工作大潮。近几年考研人数逐年递增,难度也是越来越大,能够考上研究生是很多人的一个愿望,因为一些知名企业对于入职人员的基本门槛就是学历,如果学历不达标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工作能力不足我们还可以通过努力提高我们的能力,如果学历这类硬性条件不达标,很难让我们有更多的就业晋升机会。不过在研究生开学前夕却出现了一个怪现象,那就是大量的研究生退学!按道理来讲,费了千辛万苦才考上的研究生,应该珍惜才对,为什么要放弃入学呢?之前也了解过一部分人的想法,大体可以概括为这几个原因:1、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太高了解过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都会很清楚,它们之间的学费是不同的,而且差别很大,非全日制一般是每年学费两三万,没有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其他的奖励,也没有导师的分配,还不能住宿舍,只能自己租房子。或许在备考的时候没有想到要读非全日制,因为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全日制研究生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所以在开学的时候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放弃,来年再考。2、有了更好的选择大四除了备考研究生,有的人还会去准备别的考试,比如教师编、公务员、银行等,如果同时考上了编制、研究生,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去工作,因为研究生毕业之后还是要面临找工作,而且考研的初衷也是想要一个更好的平台帮助自己提升。工作之后还可以继续考研,但是工作失去之后,可能研究生毕业也不会再找到这样的工作。3、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目标每个人在考研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目标,如果分数出来之后不能去读自己想读的大学,只能接受调剂,小编相信大多数的人都不会愿意的。可能一开始的时候勉强接受调剂,但是最后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放弃,因为那不是自己想要的三年研究生生活。考研不易,考上能坚持去读也是不容易的。每个人历经千辛万苦的去备考,肯定都是想去读研究生,想去提升自己的学历,给自己更多的机会,但是就是因为以上几个原因,不得已才会选择放弃。你们对于研究生退学有什么看法吗?欢迎评论区留言。

缝衣浅带

再毕业40岁!硕士毕业4年后再次高考,是对还是错?

32岁的硕士毕业4年,再次参加高考,要读8年本科,毕业时已经40岁……近日,武汉小伙程传坤的故事引发网友热议。9月5日,武汉小伙程传坤收到了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已经32岁的他将进入该校基础医学院中医学(中西医结合5+3一体化)专业本硕连读,学习8年。图片来源:长江日报“毕业时已经40岁,值吗?”高考分数公布,程传坤考了567分,首选湖北中医药大学。但在挑选专业时,他有些困惑:按自己的高考成绩,有希望填报该校本硕连读的“中西医结合5+3一体化”专业,但自己硕士毕业4年,已经32岁了,再读8年,毕业时已经40岁,值吗?但他同父亲商量后决定:要学就学扎实,填报本硕连读!图片来源:长江日报等待录取的日子,程传坤通过网上查询,得知自己如愿进入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5+3一体化”专业,算是松了一口气,直到拿到录取通知书,“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我依然坚信我的选择没有错”硕士毕业4年后选择再次参加高考,程传坤当时称是“为了传承已经流传了200多年的非遗文化‘程氏正骨术’ ”。再次谈及自己的这次选择,程传坤平静地说:“我依然坚信我的选择没有错!”程传坤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程氏正骨术”第九代传人程声旗的儿子。“第一次高考填报志愿时,我选择了材料专业。”硕士研究生继续学习材料加工工程。“工作后每次回家,父亲依然劝说我继承他的衣钵。”直到2017年,程传坤渐渐转变了对“程氏正骨术”的看法:“它不仅仅是一门谋生的手艺,更是能造福群众的一项事业!”程传坤最终下定决心:辞职,从医!几天后,他选择了重战高考,报考医学院。“传承非遗文化肯定需要有人作出牺牲”高考结束后,程传坤就一直在父亲的诊所里观摩学习,给父亲当下手。很多人认为他的做法“不划算”。不少人替他算了笔账:复读加上上大学,一共9年时间,光经济损失至少在100万元以上,如果再加上这9年人生成长的黄金时间,程传坤的损失可能难以估计。但程传坤说:“传承非遗文化不能仅算经济账,肯定需要有人作出牺牲。” 程传坤的父亲程声旗说:“让儿子当传承人,就是希望能够把‘程氏正骨术’发扬光大,造福更多群众。”网友因此“吵”起来,有人认为步入社会才能学到更多:也有人为程传坤点赞:有梦想有行动力!你怎么看?(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