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应届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网友吵翻了李秋实

应届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网友吵翻了

“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近日这样一则消息让国内学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学术重镇西安交通大学。孙光宇(图片来源西安交大新闻网)西安交大新闻网9月2日在《身边交大人》栏目刊文《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绍:孙光宇,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在这篇文章中,对孙光宇3年发表16篇SCI的经验做了总结。第一点是“始于模仿,成于创新”:以第一次发表论文的经历为例,孙光宇分享了做科研的一般的流程。他第一次科研的研究方向是导师确定的,对于这个方向他所在的课题组已经发了不少论文,他要做的是通过编程将其复现出来。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后,他找到了跟该课题紧密相关的十几篇论文。精读论文后,通过模仿前人的做法,他尽可能做到对之前研究的复现。孙光宇说,“对刚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模仿是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很难一开始就能创造一个全新的体系、全新的技术,但通过一些模仿和复现性工作就会发现前人的研究并不是很完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就可能会有新的成果,并写成一篇论文发表出来。”第二点是“无人迹处,最有奇观”:谈及自己科研方法时,孙光宇表示,研究方向非常重要。如果在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做研究,就会常常发现,自己能想到的点子,别人在好久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其实科研就像是在挖金矿,如果在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研究,便会比较容易发现金子。同时,科研方法也很重要。要能够分辨清楚哪些是值得花时间去做的事情,哪些是马上就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不太重要的细枝末节。当然,努力也很重要,但是因为科研工作者都很努力,相比之下研究方向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点是“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在这3年的科研经历中,最令孙光宇难忘的是第一次投出的论文因不够成熟而被拒的经历。在沮丧了一小段时间后,他认真地分析总结了论文被拒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因此,这第一次论文投稿被拒的经历也成了唯一一次。“科研带给人的感受是复杂的,偶尔也会因为暂时的瓶颈而感到迷茫,但更多的是出了研究成果之后的喜悦,一作论文发表后的激动,以及对能在更高一级期刊(如Nature, Science)上发表的期待。”孙光宇接受访谈(图片来源西安交大新闻网)文章介绍称,对于大学要如何度过,孙光宇认为本科期间主要是要打好基础,没有必要太早确定以后工作的方向,因为在大一大二时期很难有这种判断能力。但是方向一旦确定好了以后,就应该一直往前走。“希望学弟学妹们找到自己擅长且感兴趣的领域,并坚持走下去。少一点从众,多一点思考。”对于今后的发展,上述文章透露,受钱学森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的影响,孙光宇计划在瑞士读完博士就回母校任教。“我认为我们青年无论在国外深造多久,都应该回来报效祖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面向’,这要求我们青年要有大局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个人奋斗汇入时代进步大潮,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据了解,孙光宇在读研期间就已崭露头角。西安交大电气学院官网2018年11月曾刊文《2018电气学院“研究生科研学术先锋论坛”圆满举办》介绍:“求实创新,知行合一”研究生标兵孙光宇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心得。首先,他对科研给出定义,科研就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要勇于突破固有思维,大胆寻求创新。他认为,科研不仅仅需要时间的付出,更需要方法论的转变,在实验时难免会出差错,要正确分析错误,负面结果是成功的关键。耗费时间的完美主义是不可取的,他建议同学们应该合理规划时间,多读文献,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网友吵翻了:是否可以破格授予博士学位?9月7日,这条#应届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网友却吵翻了。有网友认为,妥妥的学霸一枚,够博士毕业好几回了!但也有网友认为,尽管孙光宇很优秀,但并不能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你怎么看?来源:人民日报、中国日报、西安交大新闻网、澎湃新闻(记者岳怀让)编辑:郑青出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惠游湖北 怎么预约 ?8月7日湖北宣布:湖北所有A级旅游景区对全国游客免票回复【免费游湖北】即可获取预约通道↓↓太优秀了!↓↓↓

冰蝴蝶

2017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授权点名单公布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通知,公布了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具体名单有哪些?随小编一起看↓↓↓ 北京工商大学等7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4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自批准之日起,可开展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工作。 中国民航大学等21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同大学等25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需进一步加强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待其办学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能力达到相应要求,并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核查后,再开展招生、培养、授予学位工作。新增博士硕士单位的标准是什么?对于仍需加强建设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如何加强建设?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一起来看↓↓↓一、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主要考虑是什么?为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本次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核,针对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服务需求、提高质量”,深化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服务需求。进入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现内涵式发展。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区域之间的不平衡,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研究生教育还比较薄弱,对国家区域、民族发展战略的支撑还有待加强。必须坚持服务需求,针对上述短板弱项,着力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更加注重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布局和平衡充分发展。二是坚持质量导向。在我国学位授权体系布局基本完成的情况下,高质量发展既是必须落实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因此,首先通过制定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设立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导向,确保申请单位的基本办学质量;其次,通过组织高水平专家严格复审,对申请单位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办学质量,避免低水平重复。三是满足人民需要。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一环。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考虑各地、高校发展本地研究生教育的强烈愿望和近十年没有开展新增单位审核的现实情况,在保证质量水平的前提下,以合理的博士、硕士单位增量,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研究生教育平衡充分发展。四是坚持以评促建。质量导向应贯穿于学位授权审核的全过程,既要在批准前的审核端强化质量,也要在批准后的建设端强化质量。因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门作出决议,为保证质量、促进建设,对需要加强建设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即使已经通过了审批,也要求其主管部门制定建设方案,加大投入,深化改革,支持新增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达到相应的办学水平。二、此次公布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申报、评审、审批程序是什么?依照《博士硕士授权审核办法》规定,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申报、评审、审批程序有六个环节,包括学校申请、省级学位委员会核查材料并确定申请资格、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评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复审、对拟新增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进行公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审批等。需要特别说明的有两点:一是关于推荐名额。对于有高校达到申请基本条件的省(区、市),推荐名额没有限制,只要符合基本申请条件的高校都可推荐。同时,考虑到申请基本条件发布时间较短和各省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研究生教育的迫切需求,对没有高等学校符合申请基本条件的省(区、市),可按照国家、区域的需求择优推荐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高校各一所(此类申请高校以下简称“按需推荐高校”)。按需推荐高校的评议程序由各省按程序组织推荐。二是关于复审。对于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无论是达到申请基本条件的高校还是按需推荐的高校,都要参加复审,且是差额的。对于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只对按需推荐的高校进行差额复审,对符合申请基本条件的高校不再进行复审,仅进行材料核查,无异议的直接确定为拟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经上述程序,国务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最终审批通过28所高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9所高校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各省(区、市)均有高校新增为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三、新增博士硕士单位的标准是什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复审中,从五个方面对新增博士硕士单位进行把关,博士硕士单位在水平要求上有一定差异。一是办学方向与特色。新增单位应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学定位清晰、目标明确、特色鲜明,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位。拟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必须是服务本地区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二是师资队伍与水平。应有师德高尚、业务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合理,年龄结构合理,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与专任教师的比例合理,部分教师担任过研究生导师,新增硕士单位导师比例中应有一定比例的双师型教师及行业、企业专家。三是人才培养与质量。现有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声誉良好。近5年内一般应获得多项省部级及以上教学奖励,无重大学术不端事件。已制定科学完整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能够按方案开设高水平研究生课程。四是科学研究与贡献。应具有相当的科学研究基础,目前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师均科研经费充足。一般应获得多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取得若干高水平学术成果,有多项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或被政府采纳,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五是条件支撑与管理。应具有较好的学科基础,学科设置合理;具有支撑研究生培养所必需的科研平台;拥有充足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文献资料;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活跃,有实质性成果;学校生均经费收入合理。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健全,专职管理人员配置合理,规章制度完善,执行情况较好。有完善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完备。同时,根据服务需求、强化质量、优化结构的要求,重点考虑了以下政策导向:一是优先支持符合申请基本条件的高校;二是优先支持边疆地区具有重大国家战略意义的高校;三是优先支持填补国家空白领域的高校;四是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西部地区高校和民族高校;五是同等条件下适当考虑布局在非省会中心城市且该城市没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高校,特别是一些办学年限长、对区域支撑作用强的高校。在复审过程中,专家组按照上述五条标准和五条政策导向,对申请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议和无记名投票。四、有的高校也进行了公示,但并没有批准为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因是什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按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规定,批准了复审中专家同意票数在三分之二(含)以上的24所高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9所高校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根据复审专家组希望适当增加学位授予单位数量的意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启动了特别程序,对复审中专家同意得票不足三分之二的10所申请博士单位高校和1所申请硕士单位高校,是否列入审批议程进行了审议表决,决定将这些高校中得票在二分之一以上的4所申请博士单位高校作为审批对象,列入审批程序。经表决,批准这4所高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余高校虽然进行了公示,但没有进入审批程序,未被审批为新增博士硕士单位。五、对于仍需加强建设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如何加强建设?对照申请基本条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的28所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9所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仍需加强建设的有21所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5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这些单位的主管部门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专门的建设方案,在办学方向、办学经费、师资队伍、支撑条件等各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针对性地补齐这些高校的短板,使其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相应办学水平,并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经统计,建设举措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进一步凝练办学方向和目标,破除了“等靠要”思想,更加聚焦高水平和高质量,建设动力明显增强。二是显著增加办学经费,统筹财政、社会、自筹等多元经费渠道。三是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人事制度改革,设立“编制池”等多个办法,预计增加教师编制两千五百余个。四是着力优化在校生比例结构,特别是部分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计划通过大幅度的调整,推动全校整体办学结构的优化。五是更加重视科研育人,创新机制,采取支持实验室及平台建设、保持师均科研经费稳步提升、开展国内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校企校地服务与联系等多种措施,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发挥科研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支撑作用。六、未来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否能够常态化实施?按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规定,新增学位授权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部署,每3年开展一次。今后将按照此规定,定期开展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核工作。来源:微言教育

得不教焉

三年发16篇SCI,应届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校方:并未进程序

9月7日,一条“应届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当天,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一位工作人员回应封面新闻称,学校并没有授予孙光宇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答辩委员会提出的建议未形成文件,希望不要把事情过度扩大。西安交大新闻网9月2日在《身边交大人》栏目刊文《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文章介绍,孙光宇为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为什么会建议破格授予呢?是否有这样的合规程序?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因为当时孙光宇在硕士毕业论文答辩时,答辩委员会的老师们觉得他成果突出,所以就这样提了一个建议,但学校也会有博士学位授予的相关政策,所以研究生院并没有授予他学位,这不是一个既成事实。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孙光宇。图片来源:西安交大新闻网文章介绍,孙光宇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众多世界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我们只能按规章制度来办事,我们也没有说会破坏我们学位授予规则。”该工作人员表示,孙光宇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事件已被外界扩大化了,学生确实是很优秀,如果大家都去过于炒作这个事情,会给学生造成一些困扰。封面记者注意到,今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不宜以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科研人员、学科和大学评价的标签。文件指出,坚决摒弃“以刊评文”,评价重点是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对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评价重点是对解决生产实践中关键技术问题的实际贡献,以及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不以论文作为单一评价依据。“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取消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这是正确的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高校和社会舆论,都需建立新的论文观。”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向封面新闻记者表示,对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评价来说,则应坚持学术导向,不只重视学生论文的发表,更要重视论文质量,尤其是学位论文的质量。熊丙奇指出,学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是其自主选择,也可作为评优、升学的一方面指标,其科研精神也值得学习。但学校应做到不以论文发表论英雄,要紧抓培养的核心环节。如果是破格授予博士,那一定是他达到授予博士学位的要求,而非发表了多少篇SCI论文。SCI论文,是指被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即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的SCI期刊上刊登的学术期刊论文。我国民众对SCI论文概念模糊,小部分民众误认为SCI是一本期刊,此期刊由南京大学引入并成为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评价和奖惩的一类刊物。(原标题:应届硕士被建议破格授博士学位?学院回应:并未进程序 希望别炒作)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封面新闻 澎湃新闻流程编辑:TF021

气母

厉害了!应届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

“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近日这样一则消息让国内学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学术重镇西安交通大学。孙光宇(图片来源西安交大新闻网)西安交大新闻网9月2日在《身边交大人》栏目刊文《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绍:孙光宇,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在这篇文章中,对孙光宇3年发表16篇SCI的经验做了总结。第一点是“始于模仿,成于创新”:以第一次发表论文的经历为例,孙光宇分享了做科研的一般的流程。他第一次科研的研究方向是导师确定的,对于这个方向他所在的课题组已经发了不少论文,他要做的是通过编程将其复现出来。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后,他找到了跟该课题紧密相关的十几篇论文。精读论文后,通过模仿前人的做法,他尽可能做到对之前研究的复现。孙光宇说,“对刚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模仿是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很难一开始就能创造一个全新的体系、全新的技术,但通过一些模仿和复现性工作就会发现前人的研究并不是很完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就可能会有新的成果,并写成一篇论文发表出来。”第二点是“无人迹处,最有奇观”:谈及自己科研方法时,孙光宇表示,研究方向非常重要。如果在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做研究,就会常常发现,自己能想到的点子,别人在好久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其实科研就像是在挖金矿,如果在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研究,便会比较容易发现金子。同时,科研方法也很重要。要能够分辨清楚哪些是值得花时间去做的事情,哪些是马上就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不太重要的细枝末节。当然,努力也很重要,但是因为科研工作者都很努力,相比之下研究方向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点是“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在这3年的科研经历中,最令孙光宇难忘的是第一次投出的论文因不够成熟而被拒的经历。在沮丧了一小段时间后,他认真地分析总结了论文被拒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因此,这第一次论文投稿被拒的经历也成了唯一一次。“科研带给人的感受是复杂的,偶尔也会因为暂时的瓶颈而感到迷茫,但更多的是出了研究成果之后的喜悦,一作论文发表后的激动,以及对能在更高一级期刊(如Nature, Science)上发表的期待。”孙光宇接受访谈(图片来源西安交大新闻网)文章介绍称,对于大学要如何度过,孙光宇认为本科期间主要是要打好基础,没有必要太早确定以后工作的方向,因为在大一大二时期很难有这种判断能力。但是方向一旦确定好了以后,就应该一直往前走。“希望学弟学妹们找到自己擅长且感兴趣的领域,并坚持走下去。少一点从众,多一点思考。”对于今后的发展,上述文章透露,受钱学森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的影响,孙光宇计划在瑞士读完博士就回母校任教。“我认为我们青年无论在国外深造多久,都应该回来报效祖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面向’,这要求我们青年要有大局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个人奋斗汇入时代进步大潮,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据了解,孙光宇在读研期间就已崭露头角。西安交大电气学院官网2018年11月曾刊文《2018电气学院“研究生科研学术先锋论坛”圆满举办》介绍:“求实创新,知行合一”研究生标兵孙光宇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心得。首先,他对科研给出定义,科研就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要勇于突破固有思维,大胆寻求创新。他认为,科研不仅仅需要时间的付出,更需要方法论的转变,在实验时难免会出差错,要正确分析错误,负面结果是成功的关键。耗费时间的完美主义是不可取的,他建议同学们应该合理规划时间,多读文献,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来源:西安交大新闻网、澎湃新闻(记者岳怀让)本期编辑:胡程远、石磊太优秀了!点赞孙光宇↓↓↓

连珠

三年发16篇SCI,这名应届硕士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

“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将国内学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学术重镇西安交通大学。记者注意到,西安交大新闻网9月2日在《身边交大人》栏目刊文《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绍:孙光宇,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孙光宇在这篇文章中,对于孙光宇发表16篇SCI的经验做了总结。第一点是“始于模仿,成于创新”:以第一次发表论文的经历为例,孙光宇分享了做科研的一般的流程。他第一次科研的研究方向是导师确定的,对于这个方向他所在的课题组已经发了不少论文,他要做的是通过编程将其复现出来。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后,他找到了跟该课题紧密相关的十几篇论文。精读论文后,通过模仿前人的做法,他尽可能做到对之前研究的复现。“对刚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模仿是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很难一开始就能够创造一个全新的体系、全新的技术,但通过一些模仿和复现性工作就会发现前人的研究并不是很完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就可能会有新的成果,并写成一篇论文发表出来。”第二点是“无人迹处,最有奇观”:谈及自己科研方法时,孙光宇表示,研究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做研究,就会发现自己能想到的点子别人在好久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其实科研就像是在挖金子,如果在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研究,便会比较容易发现金子。同时,科研方法也很重要。要能够分辨清楚哪些是值得花时间去做的事情,哪些是马上就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不太重要的细枝末节。当然,努力也很重要,但是因为科研工作者都很努力,相比之下研究方向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点是“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在这三年的科研经历中,最令孙光宇难忘的便是第一次投出的论文因不够成熟而被拒的经历。在沮丧了一小段时间后,他认真地分析总结了论文被拒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因此,这第一次论文投稿被拒的经历也成了唯一一次。“科研带给人的感受是复杂的,偶尔也会因为暂时的瓶颈而感到迷茫,但更多的是出了研究成果之后的喜悦,一作论文发表后的激动,以及对能在更高一级期刊(如Nature, Science)上发表的期待。”另外,文章介绍称,对于大学要如何度过,孙光宇认为本科期间主要是要打好基础,没有必要太早确定以后工作的方向,因为在大一大二时期很难有这种判断能力。但是方向一旦确定好了以后,就应该一直往前走。“希望钱院的学弟学妹们找到自己擅长且感兴趣的领域,并坚持走下去;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少一点从众,多一点思考。”对于今后的发展,上述文章透露,受钱学森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的影响,孙光宇计划在瑞士读完博士就回母校任教。“我认为我们青年无论在国外深造多久,都应该回来报效祖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面向’,这要求我们青年要有大局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个人奋斗汇入时代进步大潮,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记者注意到,孙光宇在读研期间就已崭露头角。西安交大电气学院官网2018年11月曾刊文《2018电气学院“研究生科研学术先锋论坛”圆满举办》介绍:“求实创新,知行合一”研究生标兵孙光宇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心得。首先,他对科研给出定义,科研就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勇于突破固有思维,大胆寻求创新。孙光宇同学认为科研不仅仅需要时间的付出,更需要方法论的转变,在实验时难免会出差错,要正确的分析错误,负面结果是成功的关键。而耗费时间的完美主义是不可取的,他建议同学们应该合理规划时间,多读文献,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来源:澎湃新闻)

如式

三年发16篇SCI,这名应届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

“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将国内学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学术重镇西安交通大学。记者注意到,西安交大新闻网9月2日在《身边交大人》栏目刊文《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绍:孙光宇,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Applied Physics Letters,Plasma Source Science&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孙光宇在这篇文章中,对于孙光宇发表16篇SCI的经验做了总结。第一点是“始于模仿,成于创新”:以第一次发表论文的经历为例,孙光宇分享了做科研的一般的流程。他第一次科研的研究方向是导师确定的,对于这个方向他所在的课题组已经发了不少论文,他要做的是通过编程将其复现出来。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后,他找到了跟该课题紧密相关的十几篇论文。精读论文后,通过模仿前人的做法,他尽可能做到对之前研究的复现。“对刚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模仿是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很难一开始就能够创造一个全新的体系、全新的技术,但通过一些模仿和复现性工作就会发现前人的研究并不是很完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就可能会有新的成果,并写成一篇论文发表出来。”第二点是“无人迹处,最有奇观”:谈及自己科研方法时,孙光宇表示,研究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做研究,就会发现自己能想到的点子别人在好久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其实科研就像是在挖金子,如果在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研究,便会比较容易发现金子。同时,科研方法也很重要。要能够分辨清楚哪些是值得花时间去做的事情,哪些是马上就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不太重要的细枝末节。当然,努力也很重要,但是因为科研工作者都很努力,相比之下研究方向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点是“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在这三年的科研经历中,最令孙光宇难忘的便是第一次投出的论文因不够成熟而被拒的经历。在沮丧了一小段时间后,他认真地分析总结了论文被拒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因此,这第一次论文投稿被拒的经历也成了唯一一次。“科研带给人的感受是复杂的,偶尔也会因为暂时的瓶颈而感到迷茫,但更多的是出了研究成果之后的喜悦,一作论文发表后的激动,以及对能在更高一级期刊(如Nature,Science)上发表的期待。”另外,文章介绍称,对于大学要如何度过,孙光宇认为本科期间主要是要打好基础,没有必要太早确定以后工作的方向,因为在大一大二时期很难有这种判断能力。但是方向一旦确定好了以后,就应该一直往前走。“希望钱院的学弟学妹们找到自己擅长且感兴趣的领域,并坚持走下去;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少一点从众,多一点思考。”对于今后的发展,上述文章透露,受钱学森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的影响,孙光宇计划在瑞士读完博士就回母校任教。“我认为我们青年无论在国外深造多久,都应该回来报效祖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面向’,这要求我们青年要有大局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个人奋斗汇入时代进步大潮,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记者注意到,孙光宇在读研期间就已崭露头角。西安交大电气学院官网2018年11月曾刊文《2018电气学院“研究生科研学术先锋论坛”圆满举办》介绍:“求实创新,知行合一”研究生标兵孙光宇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心得。首先,他对科研给出定义,科研就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勇于突破固有思维,大胆寻求创新。孙光宇同学认为科研不仅仅需要时间的付出,更需要方法论的转变,在实验时难免会出差错,要正确的分析错误,负面结果是成功的关键。而耗费时间的完美主义是不可取的,他建议同学们应该合理规划时间,多读文献,注意理论和时间的结合。(澎湃新闻)

听讼

应届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

“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将国内学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学术重镇西安交通大学。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西安交大新闻网9月2日在《身边交大人》栏目刊文《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绍:孙光宇,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孙光宇在这篇文章中,对于孙光宇发表16篇SCI的经验做了总结。第一点是“始于模仿,成于创新”:以第一次发表论文的经历为例,孙光宇分享了做科研的一般的流程。他第一次科研的研究方向是导师确定的,对于这个方向他所在的课题组已经发了不少论文,他要做的是通过编程将其复现出来。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后,他找到了跟该课题紧密相关的十几篇论文。精读论文后,通过模仿前人的做法,他尽可能做到对之前研究的复现。“对刚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模仿是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很难一开始就能够创造一个全新的体系、全新的技术,但通过一些模仿和复现性工作就会发现前人的研究并不是很完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就可能会有新的成果,并写成一篇论文发表出来。”第二点是“无人迹处,最有奇观”:谈及自己科研方法时,孙光宇表示,研究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做研究,就会发现自己能想到的点子别人在好久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其实科研就像是在挖金子,如果在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研究,便会比较容易发现金子。同时,科研方法也很重要。要能够分辨清楚哪些是值得花时间去做的事情,哪些是马上就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不太重要的细枝末节。当然,努力也很重要,但是因为科研工作者都很努力,相比之下研究方向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点是“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在这三年的科研经历中,最令孙光宇难忘的便是第一次投出的论文因不够成熟而被拒的经历。在沮丧了一小段时间后,他认真地分析总结了论文被拒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因此,这第一次论文投稿被拒的经历也成了唯一一次。“科研带给人的感受是复杂的,偶尔也会因为暂时的瓶颈而感到迷茫,但更多的是出了研究成果之后的喜悦,一作论文发表后的激动,以及对能在更高一级期刊(如Nature, Science)上发表的期待。”另外,文章介绍称,对于大学要如何度过,孙光宇认为本科期间主要是要打好基础,没有必要太早确定以后工作的方向,因为在大一大二时期很难有这种判断能力。但是方向一旦确定好了以后,就应该一直往前走。“希望钱院的学弟学妹们找到自己擅长且感兴趣的领域,并坚持走下去;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少一点从众,多一点思考。”对于今后的发展,上述文章透露,受钱学森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的影响,孙光宇计划在瑞士读完博士就回母校任教。“我认为我们青年无论在国外深造多久,都应该回来报效祖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面向’,这要求我们青年要有大局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个人奋斗汇入时代进步大潮,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孙光宇在读研期间就已崭露头角。西安交大电气学院官网2018年11月曾刊文《2018电气学院“研究生科研学术先锋论坛”圆满举办》介绍:“求实创新,知行合一”研究生标兵孙光宇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心得。首先,他对科研给出定义,科研就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勇于突破固有思维,大胆寻求创新。孙光宇同学认为科研不仅仅需要时间的付出,更需要方法论的转变,在实验时难免会出差错,要正确的分析错误,负面结果是成功的关键。而耗费时间的完美主义是不可取的,他建议同学们应该合理规划时间,多读文献,注意理论和时间的结合。来源: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岳怀让

六爻

教育部:做好2020年上半年毕业研究生学位授予相关工作

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上半年毕业研究生学位授予相关工作的通知近日,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上半年毕业研究生学位授予相关工作的通知,请各地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稳妥做好春季毕业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系统谋划夏季毕业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学位授予相关工作有序开展。通知要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高度重视,创新管理模式,做好学位授予工作精细预案。导师要加强与研究生的日常沟通,主动为研究生学习和撰写学位论文提供支持和指导。学生工作部门和辅导员要及时掌握研究生思想状况,做好心理疏导,加强人文关怀。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监督,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研究生毕业、深造、就业造成的影响。

独闻和焉

定了!28个新增博士学位、29个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批通过!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18〕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了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新增学位授权点名单。现将名单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北京工商大学等7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4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见附件1),自批准之日起,可开展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工作。二、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决议,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质量意识,实现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中国民航大学等21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同大学等25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见附件2),需进一步加强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待其办学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能力达到相应要求,并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核查后,再开展招生、培养、授予学位工作。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将名单下达到有关学位授予单位并抄送相关的学位授予单位主管部门,督导有关单位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并指导高校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一、博士授予单位及其授权点北京工商大学 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北京建筑大学 建筑学、土木工程常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浙江农林大学 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林学、农林经济管理西安石油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浙江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南方科技大学 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力学二、硕士授予单位及其授权点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工程硕士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工程硕士湖州师范学院 教育学、水产、教育硕士、工程硕士、护理硕士、艺术硕士重庆科技学院 工程硕士2017年审核增列且需要加强建设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一、博士授予单位及其授权点中国民航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内蒙古医科大学 中医学(蒙医)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哈尔滨体育学院 体育学上海电力学院 电气工程江西理工大学 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河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土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湖北工业大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吉首大学 体育学广西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中医博士重庆师范大学 考古学贵州财经大学 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云南中医学院 中医学西藏藏医学院 中医学(藏医)兰州财经大学 统计学青海民族大学 民族学塔里木大学 生物学新疆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北方民族大学 民族学海南医学院 临床医学上海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硕士授予单位及其授权点山西大同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工程硕士赤峰学院 教育硕士、文物与博物馆上海海关学院 税务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盐城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技术、工程硕士临沂大学 化学、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南阳师范学院 工程硕士湖北文理学院 社会工作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工程硕士衡阳师范学院 地理学、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天水师范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宁夏师范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化学、教育硕士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 教育学、翻译硕士、会计硕士贵阳学院 哲学、工程硕士昌吉学院 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合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工程硕士厦门理工学院 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硕士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社会工作硕士、工程硕士、旅游管理硕士齐齐哈尔医学院 医学技术、药学硕士南昌工学院 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硕士昆明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农业硕士榆林学院 工程硕士、农业硕士钦州学院 国际商务硕士、工程硕士、农业硕士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工程硕士东莞理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硕士大连民族大学 民族学、生物工程、工程硕士四川警察学院 警务硕士答记者问:有的高校也进行了公示,但并没有批准为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因是什么?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按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规定,批准了复审中专家同意票数在三分之二(含)以上的24所高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9所高校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根据复审专家组希望适当增加学位授予单位数量的意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启动了特别程序,对复审中专家同意得票不足三分之二的10所申请博士单位高校和1所申请硕士单位高校,是否列入审批议程进行了审议表决,决定将这些高校中得票在二分之一以上的4所申请博士单位高校作为审批对象,列入审批程序。经表决,批准这4所高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余高校虽然进行了公示,但没有进入审批程序,未被审批为新增博士硕士单位。对于仍需加强建设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如何加强建设?答:对照申请基本条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的28所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9所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仍需加强建设的有21所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5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这些单位的主管部门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专门的建设方案,在办学方向、办学经费、师资队伍、支撑条件等各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针对性地补齐这些高校的短板,使其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相应办学水平,并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经统计,建设举措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进一步凝练办学方向和目标,破除了“等靠要”思想,更加聚焦高水平和高质量,建设动力明显增强。二是显著增加办学经费,统筹财政、社会、自筹等多元经费渠道。三是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人事制度改革,设立“编制池”等多个办法,预计增加教师编制两千五百余个。四是着力优化在校生比例结构,特别是部分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计划通过大幅度的调整,推动全校整体办学结构的优化。五是更加重视科研育人,创新机制,采取支持实验室及平台建设、保持师均科研经费稳步提升、开展国内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校企校地服务与联系等多种措施,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发挥科研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支撑作用。未来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否能够常态化实施?答:按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规定,新增学位授权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部署,每3年开展一次。今后将按照此规定,定期开展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核工作。

北漂

最新!关于上半年毕业研究生学位授予,教育部下发新通知了

3月2日,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上半年毕业研究生学位授予相关工作的通知,请各地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稳妥做好春季毕业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系统谋划夏季毕业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学位授予相关工作有序开展。通知要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高度重视,创新管理模式,做好学位授予工作精细预案。导师要加强与研究生的日常沟通,主动为研究生学习和撰写学位论文提供支持和指导。学生工作部门和辅导员要及时掌握研究生思想状况,做好心理疏导,加强人文关怀。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监督,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研究生毕业、深造、就业造成的影响。实际上,最近我们也注意到,多所高校都出台了相应措施调整毕业考核方式,开启毕业论文的线上答辩模式等。比如清华大学官网2月29日发布《因应疫情防控工作的学生毕业工作方案》提出,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符合答辩条件的学生可以进行网络答辩,并新增8月份毕业批次;同时,最终学术报告完成时限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间可适当放宽。研究生院将简化送审受理程序,尽量压缩各管理环节用时,为毕业生论文研究和撰写争取时间。中南大学研究生院2月28日发布通知称,疫情期间,为不影响研究生学位申请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环节(包括学位论文预审、检测、评审和答辩)均通过线上(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所有线下需提供的相关纸质材料待学校正式开学后补交。西北工业大学各学院2月24日已开启了硕士学位论文在线视频答辩。据西北工业大学新闻网2月26日消息,目前,学校已有近3000名硕博毕业生提请了线上毕业视频答辩流程,答辩预计在3月13日前全部结束。西工大新闻网2月28日消息,材料学院2017级硕士、材料工程专业同学线上答辩采用“钉钉”视频会议软件,按照现场答辩流程进行线上答辩,整个答辩过程规范合理、视频全程无卡顿、声音清晰、节奏顺畅,全程覆盖了全员截图、会议录音及视频录制。同时,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月28日新闻发发布会内容显示,研究生毕业答辩、学位审核讲会适当延长,应届毕业生身份保留两年。本文来源:教育部、各高校官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