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985硕士吐槽:读研有什么用,毕业后月薪才8K,还不是要给人打工面对面

985硕士吐槽:读研有什么用,毕业后月薪才8K,还不是要给人打工

985硕士吐槽:读研有什么用,毕业后月薪才8K,还不是要给人打工很多本科的毕业生在踏出校园之时都会面临着一个抉择,那就是要不要读研?现如今,很多企业对于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本科生正在被就业市场嫌弃,985或211硕士已经成为很多大公司的基础门槛。这些毕业生都明白,他们想要进入名企,学历最低要为硕士,比如现在的很多互联网龙头公司的硬性要求就是硕士及以上学历,你达不到,没有这个敲门砖,你还真是进不去。三年的研究生生涯虽然很苦,让人心生挫败,可为了毕业后的前程,也只能咬牙坚持下去,否则很难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所以,社会上考研的人数才会逐年增加。对于读研这件事儿,很多早已下定决心的学生在大三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因为知道自己没背景,手上没资源,除了学历,没什么能证明自己。小编觉得,每个人的际遇不同,也会有不一样的人生。读不读研,只是一个人的选择,并不能对人生起决定作用,最关键的还是要看你个人的能力。有一些同学把读研想得太过于神化,总觉得自己研究生毕业,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一旦碰壁,就抱怨“读书没用”。网上有一位985的硕士生近日就吐槽:读研有什么用,毕业后月薪才8K,还不是要给人打工!这位硕士生就是典型的找不到好工作就怪学历无用,不会去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毕竟现如今的社会,硕士也不再那么罕见,企业不是非你不可,如果你表现得不好,自然找不到好工作,拿不到高工资。我们来看看网友怎么评价这事儿:“在找工作这方面,学校越好就越有优势,跳槽之类也越容易。读研三年和工作三年,各有各的优势,同样各有各的短板。选择是很重要的事,希望能慎重考虑,只要做出选择,就应该全力以赴。”“本科学历和硕士学历之间确实逾越着一条巨大的鸿沟。正因为现在研究生太多,较好的岗位都明确表示只要硕士。对于那些本科即就业的同学,除非几年后能够在岗位上做出巨大的成就,否则,学历将会限制他们获得很多机会。”“能读书的时候尽量选择读书,要工作的就好好工作。读研的羡慕工作的,工作的羡慕读研的,努力是肯定需要的,但是更多的真的要看机遇。总之,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烦恼,看个人的喜好。”“对于一些人来说,读研就是镀金,给自己就业增加一个砝码。现在这个教育资源丰富的时代,既然有条件为什么不选择读研呢?要知道很多人因为没有条件才遗憾没有读到,研究生学历确实就是比本科要强,怎么辩都必须承认这一点。”你们觉得毕业后是否该继续读研呢?将你们的经历留言分享一下吧。

稽于圣人

我985硕士,在公司工作4年却被别人看不起,原因太真实

我985硕士,在公司工作4年却被别人看不起,原因太真实王华是一个在生活中非常让人羡慕的人,因为他的人生中,还是非常顺利的。对于王华自己来说,从小到大,自己一直是家里面的骄傲,也也是别人家长口中的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在王华成长的过程中,王华的家里人也很爱护他,很多时候做什么事情都不会让王华一个人做,都会陪伴甚至是有些过度保护了。他在学校的时候也经常是学校学生会的干部,在同学中间的人缘也还不错,就是他有的时候做事比较带着官腔,在班级有些事情中还是会让一些同学感到强势不满意。王华高考之后也是考到了国内很出名的985高校,在学校也是顺利的考研,最后硕士毕业,找工作也是成功进入了一家世界500强公司工作。对于外人来说,王华这种人的生活成长事迹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了,四分之一的人生都是顺水推舟一样的前进。王华自己也是觉得自己也会这样一直顺利下去。但是在公司待的时间越久,他越感觉到自己的力不从心。王华在帖子中也是说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那些事情。他说自己刚进职场的时候,其实还是踌躇满志的,因为他相信自己肯定能在这份工作中找到自己能发挥能力的位置。由于他之前在学校学生会的那些经验,他在工作中很多时候还是想着积极地做一个领导者,很多时候也和领导积极打好关系,领导做什么事情他也会积极附和,和同事一起做小组合作的时候,他也主导着做好带头人的角色。但是在公司中总会有很多人小声议论王华,觉得他并没有什么好的,就只会拍领导马屁讲些场面话。渐渐地大家也不主动和王华相处了。本来他沉浸在自己的工作节奏中,但是时间久了自己却发现周围人对他的评价却不是以前的那种,在公司工作了4年,王华的职位和薪资都没有发生过太大的变化。他也感觉到了周围的同事都变得有点看不起他了。小编看到王华分享的自己事情的帖子之后,其实还是比较唏嘘的。不过其实这件事背后的原因还是会告诉我们一些道理:一、自身原因第一点就是自身原因。对于王华来说。在职场中他还是没有改变掉以前自己生活中的那些习惯。所以在很多时候王华和他们都会产生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或许是王华自己习惯的,但是不是职场中稳妥的。在职场中,其实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在职场中,除了自己稍微考虑到别人。毕竟职场这个环境并不是一个人决定的,这中间很多时候需要你自己调整自己的职场习惯,这样才能让自己在职场中有更好的人缘。二、同事排挤第二点就是同事排挤。对于王华来说,之所以他会感觉到同事瞧不起他,其实是因为在刚开始的时候王华进入职场并没有给其他同事带去好印象,这个时候就会让其他同事觉得王华的性格不好相处。特别是王华在职场中的一些行为在同事看来,就是只想着领导搞好关系,也不尊重自己的表现,所以同事也会慢慢地排挤王华。我们在职场中其实表现自己能力和个性是重要的,但是在表现这些的同时,不让自己成为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就是我们要掌握的适度原则。三、环境影响第三点就是环境影响。其实王华并不是一个失败的人,从他以前的经历我们都能看出来其实他有能力,但是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很大。首先是工作上会产生一定的竞争压力,让人产生一定的压力。其次就是在整体上来说,这种环境也会影响我们自己的一个心理状态。心理状态上的事情很多时候还是比较难以一下子消除的。总结:在职场中,其实学历带来的东西只是额外的,提高能力最为重要。如果大家对成功的职场生活和职场人际交往感兴趣,想要更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这里向大家推荐下面这本《职场精英宝典》,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提升你对精英职场生活的了解。 提供了很多职场上人际交往的小妙招和精英职场人 处理工作的方法。适用于很多人的职场生活,看完以后可以用这些基本知识走遍我们的职场。点击下方小卡片即可购买。 我猜,你对以下内容感兴趣:职场中遇到同事结婚,交份子钱的时候清楚这3点,不会尴尬54岁的老板给我涨4000工资,让我培养新人,我拒绝了面试中,面试官问你“有结婚生小孩的打算吗”,聪明人这样说碧桂园员工:身边一半的员工都是专科,感觉差别太大,真实酒局上,这3种人不要小瞧,多来往日后对自己有帮助

后之以发

985研究生学长告诉你:考985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有多难?

对于绝大对数的考研学子第一志愿绝对是211985高校,或者说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考一所这样的院校,所以我们才会考研,但是不知道你是否曾经了解过你能够通过985院校的考核你需要通过多少关的考核吗?或者可以说为了进入985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你需要经历的磨难要远远多于报考其他学校的学生。那么考985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有多难呢?985研究生学长用气球能够亲经历告诉你,报考985院校的硕士研究生的难度。首先,难在初试,这仅仅是一项硬实力的比拼。对于报考985院校的学生,我想高校官网所公布的考研初试参考书目一般只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我校不指定参考书目;第二种:我校指定参考书目如下,然后列举很多中书目。不管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试问你怎么准备呢?你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将绝大多数的时间放在专业课的复习上,可是你不重点复习的话,你心又不安,可是又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就是你所需要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其次,越来越多的985院校的初试专业课的题目,在不断的创新,不断有新变化,你绝对不会在历年的试题中发现一定的你认为的出题规律,所以出题方向你很难把握。再有,985院校对报考学生的英语绝对不是过国家线就可以的,一般来高校会有两个分数线,一个是整个高校的英语录取的分数线,还有一个是你所报考学院的英语录取分数线,只要两者都满足方可进入复试。其次,难在复试,最后的检测。985院校的复试一般都是最早开始的,在面试中分为专业课笔试和面试,但请注意这里的专业课笔试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有很多985院校规定,只要专业课笔试成绩不达到要求,那你就被淘汰了,一票否决。到了面试,试问你的竞争者会有怎样的准备呢?大量的荣誉证书,大量的个人能力证明,所以如果你是一所普通院校的学生你会发现你自己太差,自己已经开始不自信了。此外,在面试环节中,你必然会遭遇很多有难度的问题,如果你没有发挥好,那不好意思,你只能是提前回家了。所以说,既然敢有不报考985院校的勇气,就必须匹配与985院校相符合的实力!!!

散而成章

研究生毕业找工作,第一学历影响有多大?学长说出实话

身边总是有人在鼓吹,“如果第一学历不怎么好,即使在985、211读研也无济于事,因为企业招聘的时候,只看第一学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是不是第一学历不好,就不用考研了?是不是第一学历不好,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我想所有人心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人定胜天”,“逆天改命”,充斥在大多数本科一般的同学心中。但身边之所以有人大谈“第一学历”论,也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在身边确实有很多这样的真实案例,向大家证实着,第一学历确实对找工作有一定的影响。我认识的人,恰恰就是咱们今天要讨论的关于“第一学历”的最佳论证。先介绍一下两个人的背景,一个本科是某三四线城市二本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就读于985高校;一个本科是某二线省会城市一本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就读于985高校。而且,两个人研究生都是毕业于同一所高校,前一个同学是室友的前同事,后一个同学是我的研究生同班同学。“本科不是985或者211的,简历直接淘汰”看到这句话的一瞬间是不是感觉到很震惊,没错,这也是我的第一反应,而说这句话的人,是一个负责招聘的国企HR。我研究生的室友,因为之前去了这家国企实习,跟HR混的比较熟络,也展现了不俗的能力,于是HR委派他当了我们学校的招聘大使。而这句话,就是当时他在秋招季,当校园大使帮着HR筛选简历时,HR跟他说的。无论他研究生来自于哪里,只要他本科不是985、211的,简历直接淘汰,我们专业的一个大神级学霸,就因为本科是一所一本高校,满满的获奖经历和科研成果全都无济于事。前面提到的,我的这位研究生同班同学自然也是未能幸免。刚开始他还有点无法接受,开始觉得自己第一学历拉了后腿。直到后来,他听了后续的故事,心情顿时好了。因为据我室友称,由于本科是985、211的人也不少,后来筛选条件直接变成了,本硕都要是985的,而且研究生排名还需要达到前30%才能通过简历关。我的这位研究生同学,不仅本科不达标,而且成绩也不达标,所以就没啥可悔恨的了,反而开始吐槽这家公司,“光看表面东西,根本不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肯定发展不好”,我们也不好说什么,只能付之一笑,彼此祝福找到更好的工作。“985、211的研究生,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直接下一轮”还是上面提到的这家公司,主人公换成了我室友的前同事,也就是本科二本,硕士985的这位。他没有走正常校招的途径,而是从网上了解到,这家公司有提前批的招聘,招聘面向的对象主要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我的室友呢,也是有幸加入到了提前批招聘的大潮中,继续帮着HR筛选简历,这回的要求,就变成了“985、211的研究生,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直接进下一轮”。这回也不看你的第一学历来自哪里,也不在意你研究生的学习成绩如何了。更为“可气”的是,提前批招聘的岗位薪资,要远远高于正常招聘的,可能大家这时就一脸问号了,怎么要求低了,反而钱变多了。表面看是这样,但仔细思考后,你会发现,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在前几年可谓是“金饭碗”,互联网动不动就好几十万的薪资,谁会去国企挣“那么点”工资呢,也正是因为专业的缘故,所以要求和门槛瞬间放宽很多。我室友的这位前同事,就是赶在这样的浪潮下,借着专业的东风,上了这艘国企的船,抛下了第一学历的包袱,拿上了令人欣羡的工资。后来据我室友讲,他的这位同事在企业里干得风生水起,做了一年多就又跳到顶尖互联网公司,拿真正的高薪去了。讲了上面两个故事,相信大家应该能明白两者核心的差别是什么。当一个工作能有多人胜任的时候,自然企业希望提高门槛,让被高考和考研检验过,且是合格的人进来,以此来降低识别人才的成本,并且增加选到优秀人才的概率,毕竟本硕985还是不容易的。而当一个工作并不是很多人能胜任的时候,具有专业优势的人,自然就会被筛选出来。而此时,你的现在远比你的过去值钱,因为你过去再光辉,学的不是计算机,也没法干编程的工作;而你过去再差,现在学的是计算机,还是985的研究生,那么就什么都不是问题。单纯的说第一学历有用或者没用都是毫无意义的争辩,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让自己变得重要,让自己变得能力出众,让自己变得不可或缺。双非本科有困难,普通工作皆显现。纵使一流也不简,僧多粥少不好办。热门专业有明天,绕开学历这一关。能力始终最关键,变成唯一定胜天。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私信1或2有惊喜。

未信

为什么我一定劝你在985和211读研究生?毕业差距很明显

高考没能考上985和211,给很多同学留下了遗憾,考研成为了他们冲击985和211最好的阶梯。但是大多数同学,并没有将985和211院校作为考研目标,不只是因为他们认为难考,更大的原因是他们不清楚考一个双非的研究生和考985、211研究生,究竟有多么大的差别。在很多人的印象里,985和211好,就是一个很泛泛的印象,“恩,排名靠前,学校不错,挺好的”,但却没有一个偏量化的概念,到底好多少,一个985、211毕业的研究生,和一个双非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在未来的五到十年中,究竟会有多大的差距?相同专业,月工资平均差距在3000以上就以我个人的专业,通信工程专业为例,我身边的研究生同学,毕业后月平均工资在11000元以上,我们这个月平均工资是指加上其他所有的奖金累计值然后分配到十二个月得到的数字。我有一个高中同学,本科是在西南地区的一所双非邮电院校,研究生也是读的本校的研究生,跟我一个专业,他跟我说他们的平均工资在7000元左右。如果做一个简单的减法,我们可以说,通信类985院校的研究生要比双非普通高校在平均月收入上高出4000元,但是两个个例确实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于是我上网找到了一组数据。2018年,985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的平均月收入为9842元,211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的平均收入为8648元,双非院校的硕士研究生的平均收入为6468元。通过比对我们可以看出,差距分别为3000元以上,和2000元以上。作为最直观的衡量指标,在月工资这一项上我们发现了明显的差距。但是还有一些更为严峻的问题,我们没有讲。如果是火热的专业,诸如计算机之类,市场足够大,无论是985还是双非都能分一杯羹,所以大家都有钱赚,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但是在有一些专业上,诸如食品安全类专业,最大的现实是,可能985的硕士研究生也不一定能够收获理想的薪资,甚至是只能在一个很低的水平线徘徊,那么在此种情况下,双非的硕士研究生已经不是一大碗汤分多分少的问题,而是面临可能无汤可分的窘境,很大的现实就是转行,做起了从未涉及的领域,甚至是千差万别的领域。步入职场,晋升路程的差距在两年以上每个人进入职场,虽不是所有人都想着飞黄腾达,但是大多数人也想着是步步高升。而升职加薪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就是能力、学历和环境认知。我们之前也说了,我们比的就是研究生和研究生之间的差距,所以学历上没有差别,比的就是能力和环境认知了。我们先来说说能力的问题,能力这件事,表面上跟名校和非名校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你真的仔细思考,其实差别非常之大。实验室通常会承接很多公司的项目,项目方心理的潜意识是,985、211学校专业能力更好,也就更能把项目做好,所以他们愿意把项目投给这些985、211的实验室,此消彼长,那么留给双非院校实验室的项目其实就十分有限了。项目多,意味着学生就有更多的练手机会,就能有更多的项目经验,这些经验慢慢的积累,其实就内化成为一种能力。我们不说特例,就假如大家都是在等着被分配项目,而不会主动争取,那么明显985、211高校的研究生得到的经验就更多,提升能力的机会也就更多,所以在步入职场那一天,他们中的大多数其实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再说所谓的环境认知,举个简单例子,你是不是内心也有名校情怀,你也希望自己是清华北大的一份子,或者那些顶尖985中的一份子,假如你家里有个亲戚是清华北大的,是不是大多数人也会投去羡慕的目光。那么假如你是老板,你看到你手下是来自清华北大的,或者是来自顶尖985的,你会不会另眼相看呢?所以说,能力的客观差距,再加上环境认知的差距,会让来自普通高校的你,和那些来自985、211大学的人,有两年以上的晋升差距,也就是说,你要多走两年的路,才能追上人家,当然这些都是总体而言,特例永远存在,英雄不问出处,总有一些人,能突破原有的束缚,飞上苍穹,成就不凡,但这样的“普通人”永远都是少数。现在你知道了985、211的硕士研究生和普通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有多大“量”上的差距吧?董师兄在这里不是鼓吹985和211有多好,就是想提醒那些想考研的同学,目标放的高一些,虽然需要你付出更大的努力,流下更多的汗水,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但假如你确实难以企及,考个普通高校的研究生也无所谓,只要超越过去的自己,未来就一定是好的。认清未来再努力,努力考研有意义。客观差距天然在,雄心壮志可覆盖。超越自己虽然难,成就未来展笑颜。勇敢开始不放弃,创造奇迹方可期。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

爱旬

985高校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是值不值得,而是适不适合

不得不说,绝大多数的考研学生从考研复习到最终录取都会遇到很多选择,这可是难为了我们的考研学生,只能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作出当时认为最正确的选择,其中包含我们所熟知的一旦第一志愿落榜,是否选择调剂?是否接受非全日制?这是很多考研学生都会面临的选择,那么当时的你是怎么选择的呢?我的一个室友,当年报考的第一志愿是四川大学,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非常的认真,非常的努力,于是顺利地进入了复试,当时我们真心的希望其能够顺利的被录取,但事与愿违他在复试中被淘汰了,可是却获得了一个读非全日制的机会,当时他和父母、和老师和我们都有过沟通,最终其选择了非全日制,而之所以是这样的结果根本原因就是四川大学是985高校。相信每年很多的考研学生也曾遇到过这样的选择,有些学生认为这是不幸中的万幸,有些学生觉得这是不可以接受的,所以有的攻读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有的选择了二战考研,我们不说谁对谁错,因为每一个选择都有道理,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需要说明的是,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这两者之间的额差别有没有差别呢?这两者的含金量有没有悬殊呢?这才是决定我们是否要选择攻读985高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根本原因。说实话,首选一定是全日制,也就是说当985院校的非全日制和普通高校的全日制,我觉得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普通高校的全日制,因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含金量,非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在未来就业中,必然会有着诸多的困难,这是事实。但是985高校的牌子的吸引力又会促使很多的学生选择非全日制,尤其是对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211高校、985高校的牌子真的太关键了,再说非全日制和全日制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拿到的也是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学位证,因此也是很正确的选择。所以,985高校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没有值不值得,只有适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每一个人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不一样,于是产生的结论也不一样,或许你适合去985高校的非全日制,或许其他人便就不适合了。总之,是否读985高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要想究竟值不值得?更不要想有没有价值?根本是要衡量自己适不适应?自己适不适合?只有你的实际适合你去攻读这样的非全日制,那么也自然有了价值,也自然有意义了。

马里布

985高校硕士抱怨:毕业后还是一个穷打工的,觉得整个人都废了!

上大学,找工作,是绝大多数的人生轨道。现在尽管工作难找,但还是得找,否则如何生存,如何赡养父母,如何结婚生子?可是,有的人不愿走寻常路,恨不得一出校门就是老板,就是富豪,就不用打工。不得不说,梦想很丰富,但梦想就是梦想,代替不了现实,谁也不可能一步登天。这不,一名985高校毕业的硕士在网上吐槽:考研究生有什么用,毕业后不还是穷打工的!为何如此抱怨?原来是,他从贫困地区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从大学到研究生,一直都是优秀,让他想不到的是,名牌大学毕业了,却成了一名北漂,工资看上去不低,去掉衣食住行剩下的却是寥寥无几。而且户口也没有,钱也没有,感觉整个人都废了,唉!前途渺茫。小时候被教育知识就是力量,结果上完学还是一无所有,考研究生有什么用?毕业后不还是穷打工!应该说,此人道出的是实情,吐出的也是心里话。在庞大的北漂队伍当中,硕士和博士是一个巨大的群体,从他们自身角度看,生活确实不易。但是,从旁人角度看,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北漂,不就是因为读书的缘故么?正是因为读了十几年的书,并且学习成绩一路优秀才考上北京的高校,毕业之后才有资格北漂。如果不是考上北京的高校,估计成为北漂都不容易。在旁人看来,如此吐槽颇具矫情味道。当然也不尽然。从此位吐槽硕士的表达看,人们并没有看出他优秀在何处,估计是学习机器一类的人。死记硬背可能是他的特长,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可能是他的弱项,表明吐槽者根本不了解社会,而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恰恰是后者。有的网友一眼就看出了这一点。有的反驳道:怎么着?你的意思,靠你读的这几年书就想在北京扎根?这个世界上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的人多的是。你凭什么就觉得你读个硕士,这个社会就应该要给你金钱、给你地位、给你一切美好的东西了?哪来的自信?知识从来都是一种力量,但关键得看知识是在谁的脑子里,在蠢货的脑子里搬一座图书馆,也是不可能会产生力量的,别看不起打工的,说不定你给别人打工都配不上。这个看法很是尖锐,但是也确有道理。世界上从来没有空中掉馅饼的好事,一切都得靠自己,要自食其力。可是有些人中封建教条余毒太深,总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为何唯有读书高呢?因为劳心者治人,劳力于治于人。所以,一些读书人自以为读了十几年的书,这个社会就应该报答他。如何报答他?自然让他当官做老爷,或是一步登天成为大老板,一出校门变成富豪,可以呼风云唤雨,可以要什么就有什么。宋代有一首诗最能反映一些读书人的这种思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你看一看,读书之后要什么就有什么。可是呢?这样的诗除了激励人们向学上进之外,却具有极大的欺骗性,让一些死读书者想入非非,总是做黄梁美梦。不用说现在,大学生黑压压一大片,城里路上走的有几个不是大学生?读书已是平常事,大学毕业生不过是普遍劳动者或打工者中的一员。即使在读书人比较稀缺的古代,穷困潦倒的书生又有多少?读书并没有带给他们千钟粟、黄金屋、马如簇、颜如玉。现在的读书人还想此等美事,只能说是身子在当代,脑子还在古代,整一个灵魂出窍。还有那句“知识就是力量”,实际上也有一半是蒙人的。许多人就被这句话蒙了,包括这位吐槽的985高校毕业的硕士。如果知识就是力量,那么图书馆最有力量,事实却不是这样。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运用知识就是力量。一个人能够把科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就能比别人收获更多,即使是种田也是如此。你没有将种田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的能力,保证你颗粒无收。如果说悲哀,这就是悲哀,死读书、读死书的悲哀。这位985高校的毕业生,从小学到研究生,读了十几年的书,却不知道要自食其力,还看不起打工的,还觉得读书无用,的确算得上读死书死读书的典型。有的说,如果你不读书,连打工的机会都不会,如何你没有考上在北京的高校,连北漂的门都摸不着,读了十几年的人怎么连个道理都看不明白?这真算得上是送给此位硕士的最好醒脑剂。为何总有读书人抱怨读书无用,而未读书之人渴望读书呢?为何总有一些人认为有了一个学历就应该什么都有,否则就是这个社会欠他的呢?为何总有一些人认为打工可耻,不想靠自身努力创造美好生活呢?这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还是这些接受教育者自身思维方式出了问题?

金盞花

985硕士入职事业单位,月薪5000,得知同学在私企的收入后想辞职

职场案例:今日在论坛中,笔者看到有位985硕士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历,硕士生吐槽:他现在在毕业以后入职了一家事业单位,月薪不高,仅仅5000元,当他得知同学在私企的收入达到了1.5万后,也是想要辞职去进入私企发展。但是在和家人协商以后,家人并不同意硕士生辞职,因为长辈的意见也是决定了硕士生应该在事业单位好好发展,毕竟在事业单位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而且不愁吃喝,如果还要选择辞职,那么就意味着要在私企承担更多压力。不少网友看到这位硕士生的选择和吐槽以后也是很有感触,有网友建议:其实现在很多年轻人选择工作和行业的时候,也应该考虑每个地区的工资标准,因为不同的地区工作标准不同,那么工资自然会有所差距,而现在每个省市也都在开启人才竞争,很多硕士研究生在毕业以后进入私企,他们能够拿到月入过万的工资,但是在公司里也要承受非常长的工作时间和加班模式。笔者看到这位硕士生的工作收入也是很有感触,笔者认为:现在有很多的年轻人大学毕业以后,他们认为自己学历很高,可是工资待遇并不高,所以在进入公司度过实习期或者试用期的时候,他们一般都会非常的迷茫,认为自己并不应该拿到这么少的底薪和收入。和同事相比,尤其是那些本科同事,这些硕士生内心很不平衡,因为这些年轻人进入职场以后,并不好意思再向家里要钱,更不愿意去忍耐这段穷苦的时光。那么在职场中打拼的时候,这些员工没有成为正式员工便会工作的非常辛苦,内心也非常煎熬。其实每个年轻人都渴望让自己赚取更多收入来让自己吃饱穿暖甚至是养家糊口,让家人过好更好的生活,这样才能一步一步的在自己所喜欢的城市里站足稳脚跟,可是如果总是想着跳槽,没有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踏实的工作下去,那么是无法让自己更好的发展的。图:网络结语:大家对此怎么看呢?写在评论中,大家一起交流。每天分享职场干货、职场故事、职场案例、和领导同事相处技巧等职场经验!

金玉奴

985的硕士毕业生可以当大学老师吗?大学教授说有点悬!

大学教师在人们看来一直都是很不错的就业选择,毕竟社会地位高、工作体面、薪资待遇也很理想,且课时安排比较轻松,不像初高中老师那样有着较重的教学任务。一些优秀的大学教师在不断产出优秀科研成果、发表高含金量论文的过程中,还能够额外拿到不少经费。真正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与论文带来的是名利双收,总体看来是非常诱人的。但是,相应地,想要成为大学教师就要真正具有硬实力和高水平,光是学历要求就相当高。一般大学教师的学历都要在博士生学历水平,而博士生数量本就稀少,基本上都是尖子生、佼佼者,因此想要过学历这一关就绝非易事。那么,如果是985名校毕业的硕士生,能否成为高校教师呢?资深大学教授表示:有点悬,可能性很小。首先,高校分有三六九等,一般本一大学的教师都是博士学历水平,想要进入一本高校任教,非博士机会渺茫。想要在211高校任教,一般都要是顶尖985高校的博士生出身;在985高校任教,则一般要求世界级名校博士生、相关留学交流惊艳、出众科研论文成果等。因此,如果是一流顶尖985高校的硕士毕业生,在某些二本、三本高校任教还是有很小机会的,但是随着高校对于老师要求愈发严格,难度也在不断上升,基本上也要求是博士学历;其次就是一些专科、高职院校,985硕士生就业相对比较吃香。因此,就当前高校教师的就任情况来看,如果是名校硕士生身份,想要在本一院校就业,可以任大学辅导员职位。但是辅导员与教师相比,无论是工作方向还是工作内容上都存在很大不同,并且显得比较“鸡肋”。大学辅导员不像教师一样,一些院校对于辅导员职位采取的是合同制,使得其岗位定位有些尴尬;且大学辅导员一般不任教,从事的是行政类工作,上升空间也尤其有限。大学老师更接近教师的身份,辅导员的发展晋升空间则小了很多,不仅被编外人员身份限制了职业发展,且想要考取本校的博士生继续发展,也不是很吃香。最重要的是,比起大学教师的高薪高待,辅导员的薪资待遇不是那么可观,如果在非一二线城市的高校任辅导员,一年到手的薪资很可能不过十万。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更贴近于负责好学生的各项生活日常,比起教授老师们只需要讲好课、解答少量问题、做科研的工作内容,就显得比较“鸡肋”些。当然,985高校的硕士毕业生如果有意向在专科或是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相对而言反而更加理想。因为当下有不少位于经济发达迅猛的一二线城市的高职院校,待遇都很高,薪资相当可观,并且一般还给编制,稳定有保障些,也有更大的上升发展空间。并且高职院校和专科院校还比较青睐985名校的硕士生,对于学历要求不至于那样严格,就业上更吃香些。如果没有读博意向的话,在高职院校任教反而是挺好的选择,教学压力相对小。但是高职院校教师的身份地位和名校辅导员的身份地位也存在不同的争议看法,需要大家仔细斟酌。如果让你做选择的话,你是选择继续读博深造去更好的大学当教师,还是选择就以研究生身份在高校中任辅导员、或是去高职等院校当老师呢?欢迎评论!

后视镜

985高校的研究生和普通院校的研究生,到底有什么不同?

本文原创作品,首发于百家号/大学视野,请勿抄袭,转载注明出处,全网监控,侵权必究!最近,考研这个话题再一次成为大家谈论的焦点,随着34所自主划线高校考研复试线的陆续公布,2019年考研也进入了复试这一关键时刻,也意味着2019年考研接近尾声。随着高校扩招和学历贬值,考研已经成为众多本科毕业生的最佳选择,但我们也知道,我国高校的数量巨大,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也千差万别,而且随着专业的不同,研究生在将来就业、深造时的待遇也有着非常大的不同。那么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985高校的研究生和普通院校的研究生,到底有什么不同?有何区别?薪资待遇相对来说,985院校有着更加雄厚的师资力量,其教学实力和科研实力也是全国高校中非常拔尖的,所以,这些高校的研究生,往往有着更大的竞争力。虽然现在用人单位都在说“能力优先”,但是在就业的时候大家就会发现,985院校的研究生有着非常大的优势,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自然而然,在薪资待遇上,985院校毕业的研究生要更加好一些。研究生发展前景我们报考研究生,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自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来能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985院校与普通院校的研究生相比,在毕业之后的发展前景上也有着不小的差距(当然并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也会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985院校的研究生,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毕业时候就拥有较高的起点,可能在升职加薪、未来发展等方面比普通院校更有优势。研究生个人成长其实很多人报考985院校的研究生,不单单考虑在将来的就业时能够拥有诸多优势,还可能会考虑个人以后的发展,985院校的研究生在导师、人脉等方面更有优势,这些优势在自己将来就业创业时,就会成为丰富的资源,所以对个人以后的成长来说,985院校的研究生要比普通院校更好一些。研究生其他方面除了以上说到的几点,985院校的研究生和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也有着非常大的不同,比如在奖学金方面,现在很多重点高校奖学金覆盖面为100%,而其他普通高校,则不一定能做到这点,除此之外,在985院校读研,对我们个人经历的历练和个人价值的提升都有着巨大影响。研究生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现在报考985院校研究生的同学非常之多,虽然竞争压力非常之大,但是一旦能够考上,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可是一片光明,各位考研的同学,如果自己有足够强的实力和不愿服输的魄力,不妨将985院校作为自己的考研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