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清华大学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苟得于道

清华大学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

人民网北京2月26日电(李依环)24日,清华大学正式发布《关于在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完善和发展大学创新体系的若干意见》两份文件。未来,该校将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持续创新科研模式,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大学创新体系。据悉,清华大学结合当前研究生教育整体层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全校研讨中总结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21个主要问题,提出12条举措,重点包括: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科专业结构;建立本研贯通培养新模式;加强研究生课程和教材建设;发挥科教融合育人优势;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研究生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层次;构建全覆盖的研究生发展支持体系;加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组织实施。其中,在完善学科专业结构方面,清华大学明确提出将根据党和国家需要以及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提前布局和建设相关新兴学科,增设若干高质量的交叉学科,建设一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学位项目。在建立本研贯通培养新模式方面,该校将以学生成长为本,以能力提升为要,推进本研贯通,协调推进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改革。实现本研培养方案统筹设计,加强课程衔接,推进学分互认转换,完善本研弹性学制。创新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与研究生培养环节的融合衔接。此外,《关于完善和发展大学创新体系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以健康的学术生态为基础,以制度健全、机制畅通的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一流学术成果产生和一流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成为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针对当前制约学校科研高质量发展的具体问题,清华大学提出了13个建设重点,包括营造健康学术生态;完善学术治理机制;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强化面向重大问题的有组织科研;推进学科布局和学科建设;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建设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水平;建设新型智库体系;加强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的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推进校地校企协同创新;提升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水平等。据了解,学校后续还将研究制定两份意见的相关行动计划。

气禀

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大学创新体系建设,清华方案来了!

今天,清华大学正式发布《关于在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研究生教育改革意见》)和《关于完善和发展大学创新体系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创新体系意见》)两份意见深入贯彻中央相关指示精神和战略部署充分分析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真问题” 、拿出“真举措”系统、创新设计具有引领性和清华特色的解决方案推动学校事业再上新台阶面向新发展阶段,吹响研究生教育改革冲锋号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研究生教育处于国民教育顶层,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多个“首次”,决心“满格”。2020年6月,清华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完成研究生学位评定标准改革。2020年7月29日,国家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清华大学于2020年9月举行首个研究生教育改革研讨月,全校师生积极讨论、认真总结、查漏补缺、剖析问题。10月8日,清华大学召开校史上第一次专门针对研究生教育的大会。今天,清华大学在充分研讨、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发布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彰显了学校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决心与信心。《研究生教育改革意见》的制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在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研究生教育改革意见》指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要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研究生教育改革意见》提出“四个坚持”的基本原则:坚持正确方向,培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急需的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坚持内涵发展,面向学术前沿完善学科布局,面向行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力度;坚持改革创新,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提升自主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坚持开放融合,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能力。只有拿出“真举措”,解决“真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目标。清华大学结合全国研究生教育 会议提出的研究生教育整体层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全校研讨中总结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21个主要问题,提出12条举措,重点包括: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强调立德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石。凝聚“三全育人”合力,突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重点提出融汇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导学思政。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师德正、教风严、研究活跃、学术水平高的指导教师队伍,强化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传承学校导学优良传统,弘扬高尚师风,培育严谨学风,完善导学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学科专业结构。根据党和国家需要以及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提前布局和建设相关新兴学科,增设若干高质量的交叉学科,建设一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学位项目。建立本研贯通培养新模式。以学生成长为本,以能力提升为要,推进本研贯通,协调推进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改革。实现本研培养方案统筹设计,加强课程衔接,推进学分互认转换,完善本研弹性学制。创新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与研究生培养环节的融合衔接。加强研究生课程和教材建设。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提高课程的前沿性、研究性和挑战度,突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严格课程考核要求。健全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与监督机制。建立支持高水平研究生教材建设的长效机制。发挥科教融合育人优势。鼓励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鼓励活跃在学术研究前沿的教师承担研究生课程教学,鼓励研究生在自主探究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中涵养内在持久的学术品格、学术情操、学术志趣。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强化研究生实践教学,提升博士生社会实践、硕士生实践实习的育人成效。提升研究生发现真问题、解决大难题、定义新命题的实践创新能力。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充分发挥资格考试、选题报告、最终学术报告、学位论文答辩等培养环节的质量把关作用,加大分流力度。坚持以学位论文作为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就业引导。建立研究生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学术规范、伦理道德教育,鼓励潜心学术研究,摒弃学术功利化,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充分激发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术文化和优良学风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层次。持续推动与世界一流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顶尖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进一步提升国际学生招生质量,完善国际学生奖助体系。构建全覆盖的研究生发展支持体系。完善研究生兴趣培养、兴趣发展支持体系,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高研究生职业发展指导的精细化水平。加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组织实施。坚持党委全面领导,加强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落实院系研究生培养主体责任、指导教师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以及相关部门协调服务和监督管理职能。提出“大学创新体系”,开启科研创新新征程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大学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体系意见》的发布是一个重要标志,是清华大学在“创新体系”的框架下系统推进科研创新作出的重要布局,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等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战略部署,服务现代化强国建设,加快完善和发展大学创新体系,开启学校科研创新新征程。《创新体系意见》对清华大学要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创新体系进行了明确阐述,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以健康的学术生态为基础,以制度健全、机制畅通的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一流学术成果产生和一流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成为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创新体系意见》指出,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度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促进理工文医交叉融合,实现各学科高质量发展。传承学校优良传统,坚持“顶天、立地、树人”科研宗旨,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科研模式,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大学创新体系,服务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以服务国家、服务育人、文化引领和学术引领为基本原则。谋定而后动,凝聚共识开新局。《创新体系意见》是充分凝聚全校师生关于大学创新体系建设思考的重要成果。定期召开科研工作讨论会是清华大学的一项宝贵传统。在抗击疫情斗争的关键时期,学校努力克服困难,于2020年3月如期启动第十八次科研工作讨论会,确定会议的主题是“创新科研模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创新体系”。全校师生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历时半年完成讨论会工作并形成初步成果。直面突出问题,激发创新动能。第十八次科研工作讨论会通过全面调研、深入分析,查找出制约学校科研高质量发展的20个突出问题。《创新体系意见》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13个建设重点,包括:营造健康学术生态。坚持学术自由,发扬学术民主,加大学术开放,完善学术评价,坚守学术诚信,遵守科研伦理,推进学术共同体建设,形成敢于质疑的学术氛围,增强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完善学术治理机制。尊重学术权力,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的作用,尊重学术共同体在学术事务中的作用。分类运用不同激励机制,统筹优化学校资源配置。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支持基础研究领域的自由探索,建立以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的有组织攻关,强化跨学科交叉,建设一支适应不同科研组织模式需要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和服务支撑队伍。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最重要位置,尊重教师和学术共同体的学术判断,鼓励师生自由探索。跨学科交叉研究是孕育原始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进一步完善促进学科交叉的体制机制。强化面向重大问题的有组织科研。传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学科“大交叉”、组建“大团队”开展科技攻关的成功经验。建立面向重大问题开展有组织科研的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推进学科布局和学科建设。稳定支持基础学科发展,强化战略性关键领域的学科建设,积极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坚持学科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科动态调整与成效评价机制。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大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学术创新,倡导研究中国问题,促进有引领性的思想创新成果和艺术创新成果的产生,推进人文社科与理工医的深度融合。建设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吸引一批世界知名的顶尖人才,汇聚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一流学者,造就一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领军人才,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活力的青年科技人才。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水平。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持续加强创意创新创业教育,通过科研实践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积极拓展企业和社会资源,促进学校、企业之间高水平人才的流动与科研合作。建设新型智库体系。构建以国家高端智库为龙头、辐射全校智库机构的新型智库体系,积极布局战略性、前瞻性、储备性的智库研究。针对重大现实问题,深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战略研究和政策研究。加强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的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改革,赋予实验室“人、财、物”方面更大自主权,使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提出者、牵头全国相关领域科技力量的组织者和国际重大科技合作的推动者。推进校地校企协同创新。大学和企业是创新的双引擎。加强与有行业影响力的国内外企业的多层次、前瞻性、战略性合作,深度参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积极参与地方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健全产学研合作体系,完善成果转移转化制度。提升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水平。推动建立有活力、多元化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积极参与推动国际重大科研项目,努力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人工智能治理、在线教学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据悉,学校后续还将研究制定两份意见的相关行动计划。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全校师生正以自强奋进的姿态,勠力同心、锐意进取,为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和建校110周年!文字 | 吕婷图片 | 霍元东排版 | 郭斯文编辑 | 赵姝婧

简兮

22考研党必看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考研报考分析及复习指导

一、选择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理由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年招生名额大致在42左右,其中推免的会占去10-13个名额。在双一流高校中,重庆大学是性价比最高的,竞争力相对较低,容易上岸。同一地区,相较于西南大学而言,它只是211,竞争力大,都是高手过招,没有400分+都不稳妥。我希望大家在择校上,看得长远一点。首先,如果是为了考选调生(公务员),那么双一流高校重庆大学无疑是好选择,在岗位选择上,能优先分配到好的地区。其次,如果是毕业以后想从事教师岗,有些岗位要求必须双一流高校毕业,不管硕士毕业去中小学任教还是高职院校任教都是有学历优势的。再者,如果是为了考博,双一流高校能给你的资源自然不同于其它普通院校,现在考博都是申请考核制,简历筛选是第一步,相信在重庆大学能有更好的社团任职经历和学术项目资源为你加持。具体而言,第一,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2013年成立的,重庆大学作为一个理工类学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上稍弱,学业压力一般。第二,近几届生源多在重庆一些学校,比如重庆师范和一些周边的学院。所以在竞争力上,就其它双一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而言,备考学生的能力总体上一般,不会像复旦、人大那样,都是高手过招。第三,重庆大学马理论的复习书目少,专业考题向来基础,只要复习肯下功夫,全面且深入,拿高分一般没问题。第四,就跨考生而言,学院每届都有跨考过来的学生,工科、政治学、艺术等等。不歧视本科学校,只要成绩优秀,面试表现好,简历也不错,都能脱颖而出。二、参考书目和专业课题型(1)参考书目:重庆大学的参考书目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郑永廷主编2016版。需要说明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2018年7月左右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通知的官方教材,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目前已经有了第二版。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关系,所以建议以第二版为主,对比校对第一版的不同,一定不能忽视新增内容。(2)专业课题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考察都是常规题型,为名词解释题(一般5分)、简答题(一般15分)、论述题(一般25分),题量大致都在3—5道左右;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考察为简答题(一般15-25分)、论述题(一般25—35分),题量大致在3—5道左右。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招生较晚,所以前几年题型不够定型,近两年随着参考书目的更新,题型也逐渐固定。但这并不意味着2013—2018年的真题没有参考价值,最充分的备考,是必须在研究真题的基础上展开的。要熟悉考点演化的脉络,知道哪些是始终不变的考点,哪些年考察过本院老师的论文,真题是怎样结合时政考察的。三、备考规划考研是持续一年的长久战。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做好规划,并在践行中根据自身情况调正学习规划是最为重要的,有时候甚至决定你的复习走向。(1)英语一因为是考察英语一,因此需要多下功夫。我起初给自己定的目标是60分+,到中期提升到了65分+,最后冲刺阶段就模拟情况来说给自己定了70分+。我刚开始特别纠结于单词书的选择,觉得一本好的单词书能决定我成败,于是从十二月就结合师兄师姐的推荐选购单词书。我自己买了红宝书、恋恋有词,书本大致过了三遍,到暑假开始用墨墨背单词对单词进行巩固。前期对书本单词背诵觉得有点吃不消的可以放慢点速度,重点是记住,做到凡是看过的都有印象。到第二遍过单词书的时候,可以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规定自己每天早上和晚上背诵的词汇量,确保一单词在近几天内反复被记忆,从而提升效率。把一单词本书从头背到尾是最低效率的复习。如果自己对自己要求较高的,还可以从真题中摘取更难的词汇进行整理归纳,每天进行定量复习。(2)思想政治理论因为政治科目的内容与本专业课马原有重合部分,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选择题和大题上会有相对优势,能比其他专业的考生轻松一点。公共政治在马克思主义原理考生面前,不太可能有太大的差距分,大家实力基本相当。所以建议目标设在70分+,优秀者往80分+冲刺也是不难的。政治复习建议从暑假开始,每天给自己规定一定刷题任务量,不用刻意花费太多时间复习,但对自己比较严格的考生可以每科都倾力而为。(3)专业课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虽然专业课一的复习书目是大学通识课教材之一,但是相信跨专业的考生未必都认真听过。跨专业的考生一定注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复习上,不要期望复习了考研政治的复习能对于学习专业课一有绝对性的帮助。专业课的理论深度远比考研政治难,考研政治只是考察基础知识,即便有大题考察,但机械式地答题也能得分。但专业课答题需要你在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在把握每个板块知识点基础之上对整本书内容做一个融会贯通。要用专业的术语和学科前沿来解答简答题和论述题。在背书上,一定要有板块意识,对整本书有几个大板块的知识点,每个内容板块下面有哪些考点要做到了如指掌。这就需要你把书本越背越薄!第一遍背书,一般都是从头到尾的尾硬拉硬啃,需要对每个知识点的背诵内容进行精心的划分和补充。从第二遍开始,就会相较于第一遍轻松了,第一遍就算已经画好背诵内容了,也不意味着你第二遍背诵就可以不经大脑的加以背诵,你需要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上,再对划定内容进行调正。这里的调正包含两个注意点:一是真题的考察的题型;二是真题分值。这将直接决定背诵的版式和字数。(4)专业课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从这本参考书目的目录来看,内容清晰,但难点在于勾画出背诵要点。一个知识点横跨十一页是常态,因此需要在有一定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之上,对书本背诵内容进行一定的整理,理出自己的背诵思路。建议在整理背诵要点的同时可以借鉴其它马工程类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相关书籍进行整理;二次背诵时通过研究真题的题量与分值对背诵内容进行再一次的调整。不要试图在第一次就能勾画出一个很完美的背诵内容,这需要翻阅大量的相关书籍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因此会耗费掉大量时间。这可能导致,你在刚开始复习的时候就会逐渐丧失斗志。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整理背诵要点会有一定难度,但也是能攻克的。另外建议在背诵时,通过书本目录建构起一个框架意识,按框架进行背诵记忆,事半功倍!四、最后总结在专业课的备考上,虽然书目简单,但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现在考研竞争力逐年上升,不要小瞧对手的实力。而且思想政治教育本专业的同学还要在大四期间进行为期几月的实习,无疑是增加了备考的压力。相应地,跨专业考生可以好好利用这段时间赶上甚至超过思想政治教育本专业的竞争对手。征途漫漫,一定要放平心态,慢慢努力,不要着急!大家如果专业课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专业课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专业课一对一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专业课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非常明显。(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克里克

清华大学:加大研究生分流力度!

近日,清华大学正式发布《关于在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研究生教育改革意见》)和《关于完善和发展大学创新体系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创新体系意见》)。《研究生教育改革意见》提出“四个坚持”的基本原则:坚持正确方向,培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急需的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坚持内涵发展,面向学术前沿完善学科布局,面向行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力度;坚持改革创新,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提升自主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坚持开放融合,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能力。只有拿出“真举措”,解决“真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目标。清华大学结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的研究生教育整体层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全校研讨中总结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21个主要问题,提出12条举措,重点包括: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强调立德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石。凝聚“三全育人”合力,突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重点提出融汇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导学思政。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师德正、教风严、研究活跃、学术水平高的指导教师队伍,强化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传承学校导学优良传统,弘扬高尚师风,培育严谨学风,完善导学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学科专业结构。根据党和国家需要以及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提前布局和建设相关新兴学科,增设若干高质量的交叉学科,建设一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学位项目。建立本研贯通培养新模式。以学生成长为本,以能力提升为要,推进本研贯通,协调推进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改革。实现本研培养方案统筹设计,加强课程衔接,推进学分互认转换,完善本研弹性学制。创新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与研究生培养环节的融合衔接。加强研究生课程和教材建设。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提高课程的前沿性、研究性和挑战度,突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严格课程考核要求。健全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与监督机制。建立支持高水平研究生教材建设的长效机制。发挥科教融合育人优势。鼓励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鼓励活跃在学术研究前沿的教师承担研究生课程教学,鼓励研究生在自主探究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中涵养内在持久的学术品格、学术情操、学术志趣。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强化研究生实践教学,提升博士生社会实践、硕士生实践实习的育人成效。提升研究生发现真问题、解决大难题、定义新命题的实践创新能力。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充分发挥资格考试、选题报告、最终学术报告、学位论文答辩等培养环节的质量把关作用,加大分流力度。坚持以学位论文作为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就业引导。建立研究生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学术规范、伦理道德教育,鼓励潜心学术研究,摒弃学术功利化,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充分激发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术文化和优良学风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层次。持续推动与世界一流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顶尖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进一步提升国际学生招生质量,完善国际学生奖助体系。构建全覆盖的研究生发展支持体系。完善研究生兴趣培养、兴趣发展支持体系,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高研究生职业发展指导的精细化水平。加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组织实施。坚持党委全面领导,加强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落实院系研究生培养主体责任、指导教师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以及相关部门协调服务和监督管理职能。《创新体系意见》对清华大学要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创新体系进行了明确阐述,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以健康的学术生态为基础,以制度健全、机制畅通的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一流学术成果产生和一流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成为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创新体系意见》指出,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度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促进理工文医交叉融合,实现各学科高质量发展。传承学校优良传统,坚持“顶天、立地、树人”科研宗旨,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科研模式,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大学创新体系,服务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以服务国家、服务育人、文化引领和学术引领为基本原则。直面突出问题,激发创新动能。第十八次科研工作讨论会通过全面调研、深入分析,查找出制约学校科研高质量发展的20个突出问题。《创新体系意见》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13个建设重点,包括:营造健康学术生态、完善学术治理机制、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强化面向重大问题的有组织科研、推进学科布局和学科建设、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建设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水平、建设新型智库体系、加强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的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推进校地校企协同创新、提升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水平。据悉,学校后续还将研究制定两份意见的相关行动计划。来源:清华大学

分水岭

太原理工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郑强这样说!

叶恭银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立德树人改革创新奋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卓越发展》的报告,围绕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的责任与担当、历史与现状、未来与展望,详细介绍了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完善与综合改革、一流学科生态体系完善、创新成果产出、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会上,郑强结合自己“靠科研项目起步,靠培养学生成长”的亲身经历,分享了自己对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他指出,学生、学者、学科、学术是构成研究生教育的四大要素,“没有学术,就谈不上研究生的教育,没有学术就没有大学的灵魂。”他说,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的根本不同,就在于贯穿其中的学术要素,“高水平大学要用学科去体现学术的高度,用学术的精神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顶端,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研究生课程要具有核心性和前沿性,在培养过程中要始终贯穿对学术的坚持、对卓越的追求。他强调,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研究生学术道路、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引路人,导师不仅要模范遵守师德师风,而且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好的培养条件、较强的指导能力,并能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高素质、高水平的导师方能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高水平的导师离不开对学术持续的勤奋,要对学术前沿问题跟踪研究,开拓创新,通过勤开研讨会的方式听取学生汇报、与学生交流,为学生指引学术方向、提供切身指导,建立良好团队学术文化氛围。师生之间要努力形成相互交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和谐关系。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郑强寄语广大研究生,希望他们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做到投入、专注、痴迷、忘我这四种“状态”。“要摆脱茫然惟有勤奋,要取得进展惟有勤奋,要赢得尊严惟有勤奋,要改变命运惟有勤奋。”他最后强调,全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者要按照“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加快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会上,研究生院负责人作了研究生教育工作报告,回顾总结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发展历程、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并深入分析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未来工作的重点、思路和举措。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煤科学与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矿业工程学院、先进成形与智能装备研究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负责人及代表,分别围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和导师团队建设、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等作了交流发言。本次会议,我校结合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提出的重点任务,针对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坚持立德树人,“教”与“育”同频共振全面育人;促进科教融合,“教”与“研”相互支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内”与“外”协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落实导师责任,“导”与“用”和谐共存全方位育人;体现多元特征,“多”与“准”共筑质量保障体系;创新机制改革,“量”与“质”并举助推质量内涵发展;优化学科布局,“新”与“交”共搭高培养平台等七项改革举措,并对此提出研究生思政育人改革方案、研究生招生选拔与指标配置改革方案、本硕博贯通招生培养改革方案、研究生课程与教材质量提升计划、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与分流方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计划、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升计划、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提升计划、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方案等九个专项任务。本次会议在明向校区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设主会场,各校区教学单位设视频分会场。校学术委员会负责人,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级人才,各职能处室负责人,各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各重点科研机构负责人,校研究生督导组成员,研究生指导教师代表,研究生专兼职辅导员,校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各学院研究生代表等参加了会议。来源:太原理工大学 党委宣传部 作者:文字/张智韵 摄影/王晓琴

子乎

新一轮调剂来袭!这些高校还有部分调剂名额

目前,绝大多数人考生应该都已经成功上岸了,只有几个别的考生还在疯狂地寻找着调剂信息。调剂已接近尾声,调剂信息也越来越少,还没调剂成功的同学可能也已经失去了耐心,但小编想告诉大家的是,调剂信息或多或少还是有的,只要不到系统关闭那一刻,我们就还有机会的。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多所院校调剂信息,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北京中医药大学(211)北京中医药大学是我国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目前在官网已经发布了《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调剂通知》,通知显示:调剂系统开放时间为4月10日上午09:00-4月11日下午15:00。小编看了下调剂专业,调剂专业和名额还是挺多的,但要求好像也不低。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再次发布新一轮调剂的通知 :通知显示:根据前期工作情况,现启动我校哲学学院新一轮调剂工作。招收调剂的专业为010100哲学。开通调剂系统的时间为4月11日10:00至22:00。(调剂专业、名额及申请条件以研招调剂系统公布为准)。武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近日也发布了《武汉音乐学院关于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接收调剂的公告》,公告显示:根据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报考和上线情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空余4个招生计划接收考生调剂。调剂系统开通时间为4月12日9:00至13日17:00。贵阳学院贵阳学院研究生出近日也发布了《贵阳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接收调剂专业及缺额信息(五)》,信息显示:现生物与医药专业(专业学位)有调剂缺额。学校将于2021年4月11日9:00——4月12日12:00再次开通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调剂信息虽然所剩不多,但或多或少每天都会有,还没调剂成功的同学,不要放弃,抓住机会,坚持每天多刷几次调剂系统,说不定你的运气就来了。准研究生们,愿你们都能成功上岸。往期回顾河南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再现学霸宿舍,宿舍成员全员上岸最新调剂信息汇总!需要调剂的考生看过来,看有你需要的没又有大批调剂信息来袭!涵盖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电子科技、西安交通等大学多所985院校部分学院再次发布调剂信息

安用礼乐

湖南农大东方科技学院刘湘辉:把真善美种子埋入学生心灵

红网时刻通讯员 陈斌 记者 吴公然 长沙报道他,负责学院就业创业工作5年,学院获评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学院毕业生考研升学率连续5年每年递增2个百分点;他,连续任教思想政治理论课15年,在全省教学竞赛中,获奖无数;他,同时扮演着学院领导、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班主任等多重角色,每个角色都驾轻就熟……他,就是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刘湘辉。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为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任。刘湘辉扎根主渠道,专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三尺讲台上尽情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为了上好每一节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成,在备课上,他深钻教材,研究学情,虚心向书本学、向网络学、向同行学,博采众人之长,精心设计教案;在学法上,他鼓励学生多思善问,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在教法上,他注重过程教学,注重课堂生成知识,注重学生灵魂深处的触动,积极探索课后的延伸教学。刘湘辉的课堂教学得到了师生的充分肯定。有一次课后,有学生给他发短信说:“今天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到学校讲座,因没有拿到演讲的票本来有点失落,但听了您的这堂课后,我觉得今天收获不小。”自2007年至今,在学院学期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刘湘辉获“优秀”10次、“良好”12次。修炼思想政治教育内功不明察,不能烛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修炼的内功。刘湘辉深刻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中寻找规律和特点,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因材施教,他深入分析学院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和群体特征,先后发表了《独立学院大学生价值追求研究》等论文4篇;为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他不断创新、总结课堂教学模式,先后发表了《基于研究性学习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环”教学模式研究》等论文5篇;为了实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他深入钻研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教学、进课堂,先后发表了论文3篇……近年来,刘湘辉先后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提升研究”等省级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1部,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刘湘辉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寄托着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如何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考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为了帮助学院每届约1500名毕业生都找到合适工作,他注重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毕业生以积极心态找工作,利用社会实践、实习机会联系工作,通过校友介绍工作,通过网上招聘会、现场双选会签订工作。为促进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他以“一部一品”特色建设为突破口,指导学院各学部依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倾力打造就业创业工作名片,做到“一个学部一个品牌”,以点带面助推学院整体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学院因此被评为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多年来,刘湘辉桃李满天下,他将继续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线奋战,谱写更多学生成长成才的育人新篇章。

绚香

百年恰风华·理论正当午,浙工大研究生党员把组织生活会搬上舞台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方邵旭辉 祝佩瑶浙工大组织全校研究生党员正在开展“百年恰风华·理论正当午”系列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4月18日晚,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为主题,一场别开生面的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案例大赛决赛隆重举。活动现场,全体研究生党员进行了“以青春之名献礼建党百年”的集体宣誓,充分展示了工大研究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开场朗诵剧目《等待》通过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生动再现了老一代科学家邓稼先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这也是此次系列活动中研究生“红色移动课堂”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成果之一。经过学校初审、校内外专家通讯评审和现场答辩,12个研究生党支部从139个支部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研究生党员们走出实验室,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聚焦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学习传承,立足本学科领域研究实践,把“红色课堂”搬上舞台,生动演绎支部的组织生活。“我们是信息学院的博士生党支部,大家都是经常窝在实验室里面,很多同学都没有接触过这样有意思的党建活动。”曾庆润所在的党支部获得了一等奖,他激动不已地说道:“我们把疫情时期助力防控的科研故事搬上舞台,得到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这让大家更加坚定了科技报国的信心。”作为浙江省首批“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机械学院先制所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展示了“弘扬科学家精神,做新时代科技追梦人”主题组织生活会。“我在舞台上扮演的是我们激光研究院的院长姚建华老师,排练的时候,姚老师经常跟我们讲他们二十年潜心技术研发的创新故事。姚老师带领团队急企业之所需,把攻克“卡脖子”技术放在创新驱动的突破方向,为合作企业降低了巨大成本,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唐泽浩说,“最后演出的时候,姚老师的导师——浙工大激光研究院创始人之一,已88岁高龄的苏宝蓉老师也来到现场,大家又激动又感动,这就是科学家精神的传承。”“新时代对高校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党支部数量多,党员比例高,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浙工大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姚裕萍说,“学校坚持以党建为龙头的研究生思政工作内涵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从2016年开始探索研究生党建工作新模式,把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搬上舞台,形成了一批主题好、形式好、效果好的党支部组织生活案例,引领更多的研究生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新时代的领航者,努力让研究生思政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近年来,浙江工业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研究生“理论正当午”研究生思想引领工程建设,坚持“围绕育人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育人”的工作理念,持续创新思想引领工作的载体和机制,重点构建工大研究生党建“一体两翼、四轮驱动”的新局面,连续11年举办研究生新生党员培训,积极打造“党建好声音”“红色锤炼”等党建与思政工作品牌,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真正推动新时代研究生党建与思政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而不

共享名师优课,推进跨地区、跨学段融合,上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揭牌

图说:专家分享高校思政课新做法、新成效 校方供图新民晚报讯 (记者 王蔚)全国高校专业类思政教学指南编撰高层探讨会暨上海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日前举行。上大副校长聂清表示,上海大学承继钱伟长老校长教育思想,始终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从2007年率先尝试思政课“项链模式”到2014年首创“大国方略”,从“时代音画”到“光影中国”,学校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学成果。此次活动以本次优势专业思政教学指南编撰为契机,推进课程思政跨地区、跨学段融合,构建课程思政名师优课共享机制。上大教务部副部长、上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顾晓英回顾了上海大学课程思政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历程,简介了“一模式三系列”15门课程和领航校建设工作近况。她还通报了学校正在组织编写的六部市级立项专业类近况。同时她表示,近期已结合学党史,推出18期“融四史,周周见领航者云”品牌活动,和学院老师们相会云端,旨在养成专业课教师的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展示与《指南》编撰交流中,画家、上大美术学院桑茂林副教授认为,“写生”课课程思政设计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行万里路,实地感受并用画笔描绘中国红色文化基因和社会农村新变革。材料学院教授王武荣认为,思政与理工科专业的结合要聚焦学生道德素养的熏陶濡染,建设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陆甦颖提出,要通过优化思政教育内容、探索创新路径方法、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合理配置校内外资源。同济大学资深高数教授张华隆说,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中,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思政教育的独特作用,对广大学生起到引导作用。中山大学陈永生教授表示,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努力、长期探讨的艰难课题,推动思政教育广覆盖将会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各种专业学科的育人成效。

卡奥斯

山西财经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

3月5日,惊蛰时节,春雷动地,春风化雨。正值新学年研究生开学之日,我校研究生教育会议在立信报告厅召开。全体校领导、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研究生培养单位主要负责人、各一级学科带头人、学科团队方向带头人、校级科研机构负责人以及全体研究生辅导员等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张兔元主持。党委书记常乃军从四个方面强调了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一是要统一思想认识,深刻把握研究生教育的使命任务;二是坚持正确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是突出质量导向,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他指出,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是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研究生培养的永恒主题,重点要把握好“两点一线”,“两点”就是招生和毕业,“一线”就是整个培养过程。同时,他对于“十四五”期间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全校上下要精准把握研究生教育新常态新要求,以更新的思路、更实的举措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二是强化责任落实。这次会议是对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次动员,一次系统部署,下一步关键在于落实。三是营造良好氛围。全校上下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强化齐抓共管研究生教育的意识,及时总结研究生教育工作中涌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宣传和推广先进典型。他号召大家牢牢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升质量、追求卓越”工作主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奋力开创高质量研究生教育新局面。党委副书记、校长刘维奇在会上做了题为《聚焦高质量,开启新征程,奋力推动研究生教育实现新跨越》的研究生工作报告。刘校长简要回顾了我校“十三五”以来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的“七大成效”,高度凝练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六条经验”,科学分析了当前研究生教育工作面临的“四个形势”,精准谋划了今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五项任务”。他指出,“十四五”期间,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构建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工作体系;坚持学科导向,加强学科建设,建立山财特色学科生态体系,坚持改革导向,探索形成研究生培养新模式,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坚持服务导向,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面向山西转型出雏形,提升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坚持师德导向,强化导师履职尽责,不断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全力书写山财研究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党委常委、副校长杨俊青对我校《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意见》进行了解读。他分别从研究生思政教育改革、学科布局规划、研究生招生工作改革、研究生学制改革、学位授权点建设、专业学位改革、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现代化推进等十个方面讲解,突出强调了“面向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大战略,面向学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财经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会上,五位代表就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会计学院院长吴秋生教授分享了“关于学术研究生培养的一些体会”;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卫虎林教授做了“以案例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为山西六新突破提供坚实的管理人才支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交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院长郭淑芬教授作了“对接山西转型发展需求开展人才培养”的经验交流,辅导员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陶陶老师作了“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交流,研究生院院长米子川教授结合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效和经验,对我校研究生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创新以及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党委副书记张兔元总结了会议的主要精神,并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认真学习传达,提高思想站位;第二,主动担当作为,精心组织实施;第三,强化结果导向,务求工作实效。他强调要将本次会议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将研究生教育真正办出质量、办出成效、办出特色、办出品牌,用累累硕果向党和国家、向山西人民、向山财师生交出一份满意答卷。来源:山西财经大学 文字|研究生院图片|李睿排版|张茹编辑|吴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