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毕业后一般是多大年龄?毕业后做点什么好?天月

研究生毕业后一般是多大年龄?毕业后做点什么好?

大部分硕士生毕业是24-26岁,以应届生、复习一年=的生源为主。之前,就有人问过小西,大龄硕士是否会被导师拒绝,全日制的话就我接触的情况来看,真的没有歧视,不少工作后再读研的学生还是导师喜欢的,肯做事、够灵活、有想法。2019年考研初试成绩发布后,大家都在琢磨复试、调剂或春招,可在2014年研究生招生改革之前,有一个限制是"考研得40周岁以下",我记得当时学校一个实验员45岁在改革之后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圆了她的梦。在我们团队,同样有30岁来读研的女生,而且是辞职读个非全,今年还打算考博。相对来说,年龄真的不是读研最大的限制。2017年,清华大学录取的研究生7449名新生中超过50岁的有20人,最大的是58岁。当然,年龄集中段还是20-29岁,合计5028人。再看下上图的华北电力大学2017年研究生新生数据,19岁的仅有1人、20-24岁的3021人、25-29岁的621人、30-39岁的132人、40-49岁的12人。大部分学科的硕士学制都是3年,算起来大部分人硕士毕业时还是在23-27岁。小西当时硕士毕业时也是25岁,一晃过去好多年啊。研究生毕业后做什么,关键是看你学科和个人职业规划,比如小西当时就签约了江苏教科院和中建五局,媳妇选的长沙中南院,相对来说我们学科大部分去的都是某研究院、环科院、环保公司、环监站等,待遇的话比同专业的本科生还是占优不少。不少人担忧的大龄研究生就业歧视,小西觉得还是用人单位的主观随意性,如类似于不少单位限制女生2年内不得怀孕。硕士生就业不是搞科研,有35、45岁这样的坎,有学历、有能力、能胜任工作,都应该给予机会,而不是简单粗暴的限制30周岁以下。点评:研究生毕业大概26岁左右,这个时候不大也不小了,如果在学校没有找女朋友,这时候最关键的是要找工作了,建议找好工作后再谈女朋友,工作一般还是看你的专业,如果是自然基础科学专业,那么你得考虑自己要读博士,还是找工作,这方面的工作一般是老师,或者研究人员等,如果是人文科学类的,也要准备找工作了,研究生毕业可以有多项选择,你可以进入学校当老师,可以进企业,还可以深造,甚至可以创业。总而言之,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

窥基

湖南大学2019年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名单统计分析,多大毕业正常?

昨天我们推送了博士的毕业年龄统计分析,参见:平均33岁,30岁之前毕业人数不到一半,博士毕业多大算正常?推送之后有不少学友反映统计的样本有点少,有学友反映应该区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有学友提出应该关注是否延期。这些反馈的问题都非常有价值,我们将尽己所能地用真实的数据反映客观实际。今天本文将以湖南大学2019年毕业的学术型硕士为例来探讨硕士的毕业年龄问题。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样本库的问题。我们的统计样本来自湖南大学2019年全部授予学位的学生名单,请注意是全部名单。从全国的总量来看这么多的名单确实不多,但是这是全部数据了。而且湖南大学的学位授予学科非常全,硕博人才培养历史悠久,具有极高的代表性。同时,并非每所院校都公布学生的出生日期,因此我们很难获取到更多院校的相关信息。其次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统计针对学术型硕士,而无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湖南大学的学术型硕士的学制均为3年。同时考虑到当前硕士延期毕业的比例非常低,因此本文的数据应该足以代表2016级的全部学术型硕士,可以称为全样本分析。当然我们不排除在进行统计分析时部分大龄学生影响最终的统计分析结果。但是我们已经将他们的全部年龄阶段的数据附上,完全可以把部分数据剔除后进行统计分析。最后,我们必须看到最终的统计分析结果都是在某个区间范围内,而不是绝对的说多大毕业算正常。本文的目的在于让我们对研究生毕业年龄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而不是简单地凭感觉认为多大才是正常的。以下是我们对湖南大学2019年授予学术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进行的统计分析。希望大家可以从中找到你感兴趣的点。1.经统计,2019年湖南大学共授予1731人学术型硕士学位,其中男硕士756人,女硕士975人。在此我们有必要提出当前校园女硕士的比例确实挺高的,特别是人文社科专业。经统计人文社科专业男生162人,女生512人;理工科专业男生594人,女生463人。2.从授予的学位来看,这1731人的学位学科分布为医学9人、哲学11人、历史学14人、艺术学30人、教育学30人、法学53人、文学153人、管理学164人、经济学210人、理学220人、工学837人。从中我们发现湖南大学像很多学校一样人文社科专业的学术型硕士人数远没有理工科人数多,不少专业甚至只有几个人。3.经统计,这1731人分布在26个学院70个专业,各个学院及专业的人数分布如下图所示。4.经统计,这1731人中45岁、40岁、38岁的各1人,30岁以上的共计27人。这1731人的平均年龄为25.87岁,如果除去上述27人,他们的平均年龄为25.75岁。因此我们可以说硕士研究生的平均年龄为接近26岁。这比你的预估是否大一些。下面为各个年龄阶段的人数分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24-27岁之间均有大量的人。考虑到学硕为3年制,因此大家刚读研时24周岁就属于比较大的年龄了。5.经统计,人文社科硕士研究生的平均年龄为25.90岁,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平均年龄为25.85岁。具体的年龄分布如下图所示。因此可以说他们的年龄基本一样,这也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毕竟大家考上本科时同龄,大学本科都是4年。如果我们联想一下博士的毕业年龄有1-2岁的差距,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人文社科的博士相对比较难考与毕业时间相对较长。以上就是本文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学生考上研究生的年龄差距在1-4岁之间。这主要是由考上大学有1-3岁的年龄差距,考研的周期有1-2年的差距。即不少人并非一次就考上了,这样他们考上时就比一次考上的大1-4岁。同时考虑到当前不少招聘有年龄的限制,因此我们有必要提醒大龄考生合理地规划未来,如果选择再战可能就无缘一些岗位,请做好选择。当前2020年考研的成绩已经陆续发布,预计#2020考研复试分数线#也将于3月份发布,因此请广大考生积极地做好复试准备。愿大家的所有努力都有回报,愿大家都能圆梦2020年。

苟简

考研担心年龄大没优势,北大公布研究生新生数据,平均年龄26.5!

每个人考研的目的都不一样,这也就导致不同的群体在考研的时候有着不同的焦虑,对于年纪稍微有点大的同学最担心的莫过于考研复试会不会因为年纪大被嫌弃,会不会因为年龄大而不受到导师喜欢?比如说“94年的老阿姨现在考研是不是有点晚了”?“工作两三年后又回来考研复试会不会被刷”?其实就年龄这个问题很多人是放大了自己的焦虑,年龄对于考研结果的影响微乎其微。可能是随着考研日期的临近,很多人开始出现焦虑的状况,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放大自己的劣势,双非的学生考985担心自己复试没有优势,年龄大的担心自己复试不被导师喜欢,就算是名校的学生也担心自己考不上怎么办。有人觉得自己25岁才开始考研有点晚了,事实上30岁40岁才开始准备考研的人都不在少数,这一点我们从今年各高校公布的研究生先生数据上可以看出。就以北京大学为例,2020年北大一共招生9301人,其中博士有2968人,硕士生有6333,那这些同学的年龄分布是多少样的呢?看下图!根据北大的统计数据,2020年的硕士新生平均年龄是26.5岁,博士新生的平均年龄是24.5岁,整体研究生的平均年龄25.9岁。按照普遍18岁高中毕业,22岁大学毕业,那么读研究生的平均年龄应该在22~23岁,但是从这个结果来看硕士生的平均年龄显然要远远超过22岁,这就有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读硕士的年龄是在22岁以后。这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考上研究生的年龄是25岁以后,使得整体学生的年龄超过了26岁。事实上从这个统计结果也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人读,研究生的年龄是30岁以后,甚至40岁、50岁。看到这里,如果你担心年龄大考研容易受到歧视现在可以放心了,北大如此,清华也一样,上图中展示的是清华大学2020年研究生新生数据,和北大一样清华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读研究生的年龄是在25岁以上,其中25岁到30岁的同学占到整体学生的13%,大于31岁的学生占到全体学生的27%,也就是说25岁以上的学生占到了全体出生的40%。所以对于考研来说年龄从来都不是问题,你需要担心的是如何考上的问题!

虽狎

北京大学博士新生平均年龄仅24.5岁,竟然小于研究生,为什么?

9月14日,北京大学2020级研究生新生报到。今年北大研究生新生入学总人数930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333人,博士生2968人。据统计,2020级北大校本部新生平均年龄25.9岁,其中硕士生26.5岁,博士生24.5岁。对于该数据,实际上是一个很令人诧异的数据。我们都知道,一般本科生毕业大约在22岁到23岁左右,也就是说硕士生的平均年龄应该在23岁左右,而博士生的年龄肯定是要比硕士生要大的。但是今年北大的数据却恰恰相反。根据分析,一方面因为非全日制硕士新生很多都是在职的研究生,或者说是事业有成后求学的,这部分人的比例过大,显著拉高了北大硕士生的年龄。另一方面,本科起点的直博生基本上也就是23岁左右,和硕士毕业来读博士的人年龄一平均,也就在24岁左右啦。此外,直博生人数占比超过一半,进一步拉低了博士生的平均年龄。此外,上述统计数据还显示,北大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全日制6137人,非全日制1729人。学位类型上,北大2020级硕、博研究生中,3923人为专业学位研究生,3943人为学术学位研究生。硕士生专业学位新生规模是学术学位新生的2倍有余,博士生则以学术学位培养为主。大家对北大硕士新生入学年龄超过博士生年龄怎么看?往期文章:如何顺利毕业?合适的研究课题将让你事半功倍中国高校分三档:清北,985,非985,这家央企闹哪样?读研?你应该这样:目标明确,计划合理,硕士之路才能优秀!为什么读研?这六点你必须了解,知识、眼界、能力全方位提升

北大博士新生平均年龄,比硕士还小

9月14日是北京大学2020级研究生新生报到的日子。澎湃新闻从北大获悉,今年北大研究生新生入学总人数9301人,其中硕士生6333人,博士生2968人。北大2020级研究生男女比例为1.29:1。本文图均为 北大供图新生当中,内地生8541人,港澳台生160人,留学生600人;在北大本部学习的学生7866人,在医学部学习的学生1435人。北大校本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级北大校本部新生平均年龄25.9岁,其中硕士生26.5岁,博士生24.5岁。博士生平均年龄比硕士生平均年龄要低,一方面因为非全日制硕士新生往往是事业有成后求学的;另一方面本科起点的直博生基本是研究生中年龄最小的群体,占博士生比例较大(50.2%,超过一半),一定程度拉低了博士生的平均年龄。此外,上述统计数据还显示,北大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全日制6137人,非全日制1729人。学位类型上,北大2020级硕、博研究生中,3923人为专业学位研究生,3943人为学术学位研究生。硕士生专业学位新生规模是学术学位新生的2倍有余,博士生则以学术学位培养为主。北大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男生4430人,占56%;女生3436,占44%,整体男女比例为1.29:1。这些研究生新生来自28个民族,其中汉族约93%,少数民族近7%。就生源地而言,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江苏新生人数位列前五,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分别有66人、58人和17人。国际学生则来自90个国家,来北大深造的人数超过20人的国家有美国、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巴基斯坦和法国。从新生本科毕业院校来看,北大本校的学生最多(1572人),占比约20%;接下来各个高校比较平均,如武汉大学185人,南开大学162人,中国人民大学161人。北大2020级研究生中约20%本科就读于北大。来源:澎湃新闻、北京大学来源:中国青年报

花流

博士一般多少岁毕业?30岁才博士毕业是不是太大了?

我们国家的博士平均毕业年龄是33.17岁,30岁博士毕业,这个年纪很正常的。我们可以简单的做一下计算,18岁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大学四年毕业之后是22岁,读研究生需要三年,研究生毕业是25岁,博士又读五年,毕业刚好是30岁。能够30岁毕业已经算是比较优秀的了,说明你在上学的过程中没有留过级,高考没有复读,考研没有二战,博士没有延期。之所以有人26、27岁就博士毕业,推测可能是硕博连读或者直博,也有可能是硕士期间只读了两年,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硕士就2年。正常博士毕业本来就应该在30岁左右,那么为什么平均博士毕业年龄是33.17岁呢?推测有以下几点原因。一.博士延期现在我们国家的博士培养采取的是“导师制”,博士要读几年因人而异,北大要求是四年,一般是在三到五年,最长可以七到八年。我们国家的博士延期率已经达到了65%,这也就意味着能正常毕业的是少数,大部分博士都要延期。博士延期有自身的原因,比如博士毕业要求必须发表多少篇论文,发不出来那么就没办法毕业。其次还有导师的原因,许多博士延期是因为课题没有结题,导师不放人。二.工作后读博士往前推20年,大学生都非常吃香,研究生可以直接到高校教学。但是在今天大学生已经遍地走了,想要进入一本的高校当老师没有博士学位是不可能,早期有一批人硕士毕业就出来工作了,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评价指标的改变,发现硕士学位远远不能满足工作上的要求,受到学历限制,有不少硕士生在工作几年后又重新回来读博士,30岁40岁的都很常见。其实大龄博士往往也有自己的苦衷,除了要承担家庭的压力外,还会有找工作的压力,到了30岁的年纪,许多博士都已经成家立业。而博士期间没有工作,只靠国家的一点补助,远远没办法负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不仅如此,在找工作的时候也处处受限制,比如高校招聘青年教师就要求博士毕业,且年龄不超过35周岁。如今不少博士毕业想要留高校,还会要求有海外留学经历,否则想要留在高校基本上没有可能。总之,30岁博士毕业是一个很正常的年龄,不管是你以后想去企业工作,还是想留高校,年龄都不会成为限制你的因素。

检察长

北大博士新生平均年龄,比硕士生还小

9月14日是北京大学2020级研究生新生报到的日子。从北大获悉,今年北大研究生新生入学总人数9301人,其中硕士生6333人,博士生2968人。北大2020级研究生男女比例为1.29:1。本文图均为 北大供图新生当中,内地生8541人,港澳台生160人,留学生600人;在北大本部学习的学生7866人,在医学部学习的学生1435人。北大校本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级北大校本部新生平均年龄25.9岁,其中硕士生26.5岁,博士生24.5岁。博士生平均年龄比硕士生平均年龄要低,一方面因为非全日制硕士新生往往是事业有成后求学的;另一方面本科起点的直博生基本是研究生中年龄最小的群体,占博士生比例较大(50.2%,超过一半),一定程度拉低了博士生的平均年龄。此外,上述统计数据还显示,北大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全日制6137人,非全日制1729人。学位类型上,北大2020级硕、博研究生中,3923人为专业学位研究生,3943人为学术学位研究生。硕士生专业学位新生规模是学术学位新生的2倍有余,博士生则以学术学位培养为主。北大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男生4430人,占56%;女生3436,占44%,整体男女比例为1.29:1。这些研究生新生来自28个民族,其中汉族约93%,少数民族近7%。就生源地而言,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江苏新生人数位列前五,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分别有66人、58人和17人。国际学生则来自90个国家,来北大深造的人数超过20人的国家有美国、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巴基斯坦和法国。从新生本科毕业院校来看,北大本校的学生最多(1572人),占比约20%;接下来各个高校比较平均,如武汉大学185人,南开大学162人,中国人民大学161人。北大2020级研究生中约20%本科就读于北大。来源:澎湃新闻

凤凰情

上海交大公布2020年研究生数据,博士平均年龄22岁!网友:服了!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公布了2020年研究生新生数据,对于今年准备参加考研的学生这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上海交通大学作为国内知名高校,我相信也有很多普通人关心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招生,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新生数据。从招生总人数来看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超过了1万人,这个数据放在全国高校中招生人数也是也非常多了,其中博士生有近2900人,但总人数的28%,硕士生有近7400人,占总数的72%,合计人数10391人。看到这里有人会说招生人数这么多应该很好考吧?事实上并非如此,招生人数多但报考人数也多,所以招生人数都并不意味着考试简单。上海交通大学作为偏理工类的高校,男女比例也是一个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博士生的男女比例为1.38:1,硕士生的男女比例为1.62:1,这个数据放在全国来说还是偏高了,比如同济大学的男女比例是1.25:1,上海大学的男女比例就是0.93:1,上海财经大学的男女比例是0.73:1。接下来我们看一下2020年研究生新生的年龄分布,从统计结果来看硕士生的年龄主要分布在20~25岁之间,占到总体学生的68.8%,有意思的是在今年的研究新增生数据中最小的硕士和最小的博士年龄都是19岁,看到这里很多朋友都表示太厉害了!因为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18岁高中毕业,22岁大学毕业,25岁硕士毕业,读博士的年龄普遍集中在25岁。对于19岁就开始读研究生同学,可以肯定的是在上学期间肯定跳过级,但是可以跟上大学的课程,而且能够考到上海交通大学不得不说真得不一般!最后我们看到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的生源分布,上海交通大学作为知名高校,生源质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从录取结果来看上海交通大学的硕士新生主要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本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通过保研来到上海交通大学的,但不管怎么说今年的生源质量确实非常好,当然也说明了985的学生确实优秀!

疯马秀

北大博士新生平均年龄24.5岁:小于硕士生,过半为直博生

北大2020级研究生男女比例为1.29:1。本文图均为 北大供图9月14日是北京大学2020级研究生新生报到的日子。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北大获悉,今年北大研究生新生入学总人数9301人,其中硕士生6333人,博士生2968人。新生当中,内地生8541人,港澳台生160人,留学生600人;在北大本部学习的学生7866人,在医学部学习的学生1435人。北大校本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级北大校本部新生平均年龄25.9岁,其中硕士生26.5岁,博士生24.5岁。博士生平均年龄比硕士生平均年龄要低,一方面因为非全日制硕士新生往往是事业有成后求学的;另一方面本科起点的直博生基本是研究生中年龄最小的群体,占博士生比例较大(50.2%,超过一半),一定程度拉低了博士生的平均年龄。此外,上述统计数据还显示,北大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全日制6137人,非全日制1729人。学位类型上,北大2020级硕、博研究生中,3923人为专业学位研究生,3943人为学术学位研究生。硕士生专业学位新生规模是学术学位新生的2倍有余,博士生则以学术学位培养为主。北大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男生4430人,占56%;女生3436,占44%,整体男女比例为1.29:1。这些研究生新生来自28个民族,其中汉族约93%,少数民族近7%。就生源地而言,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江苏新生人数位列前五,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分别有66人、58人和17人。国际学生则来自90个国家,来北大深造的人数超过20人的国家有美国、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巴基斯坦和法国。从新生本科毕业院校来看,北大本校的学生最多(1572人),占比约20%;接下来各个高校比较平均,如武汉大学185人,南开大学162人,中国人民大学161人。北大2020级研究生中约20%本科就读于北大。(来源:澎湃新闻)

生活秀

博士平均年龄小于硕士,北大新生山东人最多,专家:未来的方向

昨天是北京大学研究生新生报到的日子,每年新生报到以后,北京大学都会公布关于新生的统计数据,包括年龄、性别、省份等等。今年研究生的统计报告一出,就有一个很有趣的数据,就是关于硕士和博士的年龄。博士年龄小于硕士根据北京大学公布的数据,今年校本部入学的研究生共有930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333人,博士研究生2968人。硕士研究生平均年龄26.5岁,博士生平均24.5岁,总的平均年龄是25.9岁。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出,考上北大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硕士的平均年龄将近27岁,放在社会上,很多人已经工作十年了。不过博士的年龄比硕士更小,却是一件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事情,毕竟在大众的认知之中,博士一定是放在硕士之后读的。在公布的数据之中还有省份,山东省作为北方教育大省,考上北大研究生的学生有801人,河南省位列第二名,也有619人,河北省位列第三名有534人,超过五百的省份就这三个。北方的高考三兄弟,在研究生考试之中也是招考大户。专家:未来的方向对于博士的年龄比硕士小,主要有两个解释,第一个是北大招收的直博生比较多,2968名博士新生中,有超过一半都是直博生,刚刚大四毕业的他们,年龄大概就是22或者23岁的样子,这一批学生大大拉低了博士的平均年龄。还有一个解释则是,6333名硕士新生,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硕士,全日制的硕士多数和直博生年龄相当,少数是辞职考上北大的,年龄更大一些。非全日制的硕士,则多数都是事业有成以后来求学的,这批学生的平均年龄就比较大了,大大拉高了学校的平均年龄。这本身是正常现象,不过也有专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才是应该发展的方向,博士新生就该以直博为主,这样学校更容易招收到高素质人才,愿意一直读到博士的学生,也有更大概率热爱科研,将来能做出更大的成就。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考研的唯一目的就是找工作,所以招考硕士要以“专硕”为主,学校和企业的需求要紧密结合,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在硕士研究生层面,实现另一种意义上的“双轨制”。这样也能降低目前考研的热度,毕竟每年三百多万人考研,大多数人都会炮灰,而且读研以后也不见得能学到真东西。大家对这个建议怎么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