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翟天临硕士毕业论文全文来了!最后一页上导师的名字果然打错了梦中情

翟天临硕士毕业论文全文来了!最后一页上导师的名字果然打错了

论文摘要:在四年本科和两年研究生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大量的戏剧、影视剧本也通过上课和外出拍摄时间,塑造了不少人物形象。后来我发现在这些艺术作品中,英雄形象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绝大多数作品中都传达出打出了英雄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是文学、影视主题中的重金属,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如果缺乏英雄主义精神的浇灌,就会变得非常的轻飘。从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英雄人物就作为追求更高、更完美的精神境界的象征而为人们所崇敬。如果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可思议的民族,那么一个没有英雄人物形象的文艺时代同样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英雄形象的普遍性、重要性首先引起了我的注意身为一个男演员,能够饰演英雄形象是我从小的梦想,从第一次看电影到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这将近20年的时间,每每在电影里遇到英雄人物,都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英勇善战的王成,提起电影《英雄儿女》,大家眼前定会浮现出片中王成手持爆破筒的英雄形象,耳边也一定会响起那首曲调激昂的《英雄赞歌》。“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王成的形象,在相当长时间里,是中国军事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的标杆,也成为那个时代英雄形象的代表。由于关注英雄形象,我慢慢的发现,从《英雄儿女》、《董存瑞》的经典到《高山下的花环》中的别样英雄靳开来的受欢迎,再到现在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亮剑》中的李云龙、《永不磨灭的番号》中的李大本事这种角色的火热,经过电影事业几十年的打磨,观众对英雄形象的审美、看法、塑造方法等很多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变化,观众对于英雄形象的要求也在改变,中国当代文学和电影在塑造英雄形象方面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虽然留下了不少令人难忘的英雄形象,但也存在着种种遗憾和缺陷,因此探讨英雄形象塑造的问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从“高大全”的英雄到平凡”的英雄。在经历了反反复复的思考和实践之后,我发现我们影视创作也逐渐从纯粹的教化功能中解放出来重归反映现实的轨道。其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英雄形象的塑造打破了一度盛行的“高大全”的框框不是通过概念化的外貌、人物语言的高调而是通过动人的故事和真情实感来打动人心。这种转变可称之为“高大全”的英雄向“人性化”英雄的转变。比如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形象的出现,是英雄人物形象的一个突破。在《亮剑》中,李云龙是“泥腿子”出身的作战天才,是血性张扬的铮铮铁汉,也是有些“亦正亦邪”的人物。他有着传奇般的战斗经历,屡建奇功,深得器重,但他又是个不安分的惹事精,屡次抗命,不时弄出麻烦:他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又是脏话连篇、好酒吹牛、缺乏文化修养的粗人;他率真义气、性情粗犷,却又粗中有细、精于算计,也有些狭隘,从不愿吃亏,李云龙就是这样一个复杂性格的集合体。然而,在他和他的部队身上最为闪光的、最具感染力的“亮剑精神”,已为广大观众所认同,也使李云龙形象的个性特点给人们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在《亮剑》前后,《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历史的天空》中的姜大牙《狼毒花》中的常发等人物形象,被认为是与李云龙形象类似的“另类英雄”那么这些优秀的演员在塑造这种受欢迎的英雄角色的时候有没有一些共同之处或者有效地塑造方法呢?于是这些引起了我的思考,如何塑造英雄形象,成为了当代表演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演员在表演中怎样将“英雄”形象变得“人性化”,将成为本论文研究的重要部分。在本论文中,我的论点是:所有的英雄形象的塑造都要符合人性的本质。应该避免高大全的塑造方式 首先论述“英雄与“人性”的概念,并阐述两者的关系。证明了英雄都是普通人,和普通人一样具有人性的共同点。然后根据实例,指出在英雄形象塑造中出现的弊端和错误的表演倾向最后阐述演员如何在塑造英雄形象时做到“人性化”。希望本论文可以对演员人性化的塑造英雄角色有所帮助。关键词:英雄、普通人、表演创作、英雄形象序言英雄主义精神是文学、影视主题中的重金属,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如果缺乏英 雄主义精神的浇灌,就会变得非常的轻飘。从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英雄人物 就作为追求更高、更完美的精神境界的象征而为人们所崇敬。如果说一个没有英 雄的民族是不可思议的民族,那么一个没有英雄人物形象的文艺时代同样是不可 思议的。从《英雄儿女》、《董存瑞》的经典到《高山下的花环》中的别样英雄靳 开来的受欢迎,再到现在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亮剑》中的李云龙、《永不磨灭 的番号》中的李大本事这种角色的火热,经过电影事业几十年的打磨,观众对英 雄形象的审美、看法、塑造方法等很多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变化,观众对于英雄形 象的要求也在改变,中国当代文学和电影在塑造英雄形象方面经历了曲折复杂的 过程,虽然留下了不少令人难忘的英雄形象,但也存在着种种遗憾和缺陷,因此 探讨英雄形象塑造的问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演员在表演创作中演员对英雄形象人性化的塑造也变得必不可少。第一章关于英雄与人性1. 英雄的定义第一·英雄,汉语词语。在字典里对英雄有三大解释:(一).1)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2)指具有英雄品质的人。3)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二)英雄,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概念。一般指在普通人中间有超出常人的能力的 人,他们能够带领人们做出了巨大的对人们有意义的事情,或者他们自己做出了重大的事情。(三)英雄是文学分析与心理学常用的概念。童话中的主人翁就是容格分析心理 学里的英雄。人生就是一场的战争,人活着就是要扮演英雄的角色。第二.我们如何理解英雄我们究竟如何理解“英雄”这个词?其实世界上应该没有一种东西是可以被 “定义”成为“英雄”的。所有关于“英雄”的定义,大都来源与“英雄”认知者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事实上,随着时间、地点、场合的变化,对于同样一个人物的评价,即他/她是否是一个“英雄”或是怎样的“英雄”,都是会有非常不同的差别。这种差别不是来源于时间、空间和文化,而是来源于生存在文化和 社会中的人—对这些“英雄”和“非英雄”做出评判的人的内心和目的。但是之所以一个人被称之为英雄,一定是他做的某些行为,让人们尊敬,从而在他人看来,这是一种精神,一种英雄的精神。比如说:消防员救火,当火势汹涌的时候,他奋不顾身的投入火海救出一个孩子。他的这个行为,让大家觉得他 是英雄,他有为了生命奋不顾身的精神。但是反过来从他的角度看,救火是他的工作,在火海中挽救生命是他的责任,他履行了他的责任而已,他不一定觉得自己是英雄,或者说他不是为了一种精神而去做这个救人的行为,他平时也有自己 生活中的烦恼,和大家一样,他也有可能酗酒、脾气不好等等,但我们依然认为, 他是英雄。再比如邱少云在火中活活被烧死也纹丝不动,我们认为他有一种爱国、团结、奋不顾身的精神,但是我相信邱少云当时想的一定不是他要履行一种“精神”而去做这种行为,他认为他在履行一个士兵的责任,而通过这个行为,我们赋予了它精神,并且我们把它看作是大英雄。所以,不管是焦裕禄、雷锋、董存瑞等等,我们都是通过某个特定时刻的某些行为来赋予它英雄的称号,而不是通过一个精神来认定的。而现在往往很多艺术 作品中,大家常常先在作品中以一种“精神”来作为前提,把精神安在人物上, 而不是塑造人物在生活中的行为,来体现英雄的精神。于是常常出现了很多诸如高大全的银幕形象。拿影视作品1963版本的《雷锋》和《焦裕禄》相比,早期的作品总是把体现形式化的某种精神作为前提,简单地塑造了雷锋做好事的生活,现在看来似乎已经显得老套了很多,因为雷锋精神并不只是体现在扶老人过马路,补袜子等好人好事这么简单。而《焦裕禄》这部电影,大量的塑造了焦裕禄在生活中的常态, 通过对人在社会中平日生活和性格的塑造,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银幕形象,观众看到的是焦裕禄对待工作中、生活中的责任的忠诚。进而从中体会到了高尚精神给我们的启示。因此我们在塑造英雄形象的时候,不能脱离对角色中涵盖的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人性的分析,单一的塑造某种英雄精神,我们不能脱离“英雄”本是“普通 人”的本质。于是,对人性的理解和人性化的塑造,成了必不可少甚至决定成败的环节2.“人性”的定义—关于人的本质了解自身以及自身与周围物质的关系,一直以来是人物类所探索的最重要的 课题。从物种起源、人体的奥秘、疾病防治,到人类居所的环境现状、其他星球 空间的生存可能性,再到与其他生物的相处之道、外来生物的威胁性。总之,作 为茫茫宇宙中一只渺小生物,人类很勤劳努力的破解着一道道难题,最终弄清楚 关于自己的事实真相并改善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优化着自我本身。大到全球问题、 世界国事、小到家事、个人生活小事,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从生活的迷惘焦 虑中,一点点的悟道、自省、释怀,这中间通过各种途径,生活、科学、宗教还有艺术。在一系列的大领域、小领域中,表演艺术无疑是研究人的学科,主体是人通常说表演创作者是“杂家”,表演学科是建立在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心理 学、行为学……众多学科基础之上其精神的升华者。同其他艺术一样,表演艺术 是集众家成果的大成之作,精华展现。那么,通过杂学,继而探究真正的人的本 质,最终通过自身媒介表现出来,就是表演者所必须的创作途径了。现实中演员 表演的许多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对人本质的不了解,其一表现是喜欢“走 捷径”,不从人本质角度思考及进行创作,其二是对人本质的分析片面且不够深入。另外还有对自身本质的开拓不足。人通过他外在的“语言”和“形体”表象,体现、表露着他内在的“情感”和 “思想”。“情感”和“思想”的再深处是人的“本性”。而“性格”是作为“语言”和“形体”色彩化的可见外壳而被人所感知。以下是结合人类学的具体研究 成果,通过“人本质”的构成部分角度,来初步认识人的本质。第一:人的本性“本性”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性质。分为善与恶。善是向上、能动、发展、 积极的,恶是发动、阻碍、破坏性的。我们相信世界上的人以及我们所塑造的人 物形象,本性为善的是绝大多数。人在出生时无分善与恶,后天的经历对人的本 性潜移默化的作用着。有研究表明,婴儿在母亲臂弯里时被震荡的程度,即大人 的动作粗鲁或者温柔,,都对其本性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个人的本性只 可能是善或恶的,并没有善、恶兼备的可能。我们常说“好人有坏的一面,坏人 有好的一面”,指的是性格层面的描述,而非本性。虽然本性只分善和恶,但每 个人善和恶的程度是不同的。并且一个人的善恶及其程度,是可以随着外界及人的内部变化而转化、改变的。可以做这样的理解,人越逆推向本源越趋于简单,那么如何把复杂的外象体 现出来,而且还能把最里层的简单实质体现出来这种表演就是极为深刻了就像《码头风云》里马龙白兰度的饰演的为了公平利益而抗争的问题青年特 里。他依然有自己狭隘的顾虑,有对世俗黑白的迷茫、也曾经做过错事一直活在 悔恨当中,但是他依然做出了让人敬佩的事情,但是马龙白兰度并没有一味的塑 造这个角色的好,他把角色本性中的善恶都展现了出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经典草根英雄形象第二:人的情感本质《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者否定的心理反应”, 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①常听俗话讲“人是情感动物”,情 感好像是人精神层面最基本的单位。精神空间游离的片状浮云。我们总会说到人 有“七情六欲”,《文艺心理学大辞典》中对“七情”的解释是“中国古代对人的 各种自然情感心理的合称”。《礼记·礼运》中“何为人情”喜、怒、哀、乐、恶欲、七者弗学而能。《文心雕龙·明诗》现实情感的出现时复杂多样的,它是由 基本原始情感元素符合衍变为一个复杂‘人秉七情’,即承此说出来。这就是古 人总结的,人七种与生俱来的最基本的情感元素。现实情感的出现时复杂多样的 它是由基本原始情感元素符合衍变为一个复杂深刻、眩晕微妙的情感结晶体。情感产生的四种情况“情感可以发生在下列不同的水平上。1与嗅、味、触、声音、颜色等感觉刺激相联系的简单情感,例如噪声、臭味引起的厌恶等。2与饥饿、疼痛等机体感觉想联系的简单情感,例如饱食的满足,身体良好状态的舒适等”3基于个体社会经验和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社会性情感,例如,对人的思想意 识和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经验和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社会性情感,例如,对人的 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体验成为道德感。与人对真 理的追求,对科学的探索等与智力活动相联系的体验称为理智感。在自然风格光 和艺术欣赏中产生的和谐与美的感受称为审美感。道德感、审美感、理智感被称为高级社会性情感或情操4表现个人气质的情感如乐观、生气勃勃、冷静、忧郁等”第三:人的性格1界定性格“性格”:“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诸如诚 实后者虚伪,勤劳或者懒惰,自豪或者自卑,勇敢或者怯懦,果断或者优柔寡断等等都属于性格特征。每一个人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性格特征,有些是和别人相似的,有些是个人独有的,有些事积极的,有些事消极的。一个人的各种性格特征交织在一起构成他的性格性格,是人思维的定势,是思想感情的具体化,性格化。个体差异的几种说明这。它一直以来被人看作是人一这以个体中最核心的一部分,用为标记个性 与他人的差异,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人物形象的创作中,人物的行动正是画上了“性格化”的标签才有价值和意义。黑格尔认为:“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那么,对人来说“性格”就是最核心的原动力了吗?在性格里面, 更深处的地方还有没有什么呢?如果真能够分析出性格里面的东西,也许对我们 更精彩的塑造人物性格会有帮助、有所启发。那么,下面通过心理学对“性格” 及其相关概念的基本的原理解释,我们可以更清楚、深入的理解这一关键的人的 特质,或者说是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性格。“性格”( character)①拉丁文的原意是铭刻或者标记,即为了识别的目的 而将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区分开来。虽然这一意义仍然适用,但宁肯采用同义词 的特质或者特性。当这一术语在心理学上应用时,其意义引申引申为②所有这些 标记(特质)的总和或者获赠和产生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揭示一种情境,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的本质(性格)“特性”( characteristic)的解释:“用来识别和“表征”某物的个体特性和品质。“特质”( trait)一般指个人的持久的特征,它能对观察到的行为规律性和一致性起到阐释的作用。这是该术语的恰当用法。若用它来指规律本身是错误的 并且会引起误解。要注意的一点是特质是一个理论的实体,是个体的一个假设的 潜在的成分,用来解释个体行为的一致性以及不同个体的行为一致性之间的差异”“最早用性格一词并且概括其特征的是古希腊哲学泰奥弗拉斯多,他从人们 的日常行为方式中概括出阿谀奉承的人,伪装和善的人、吝啬的人等性格特征 后来的学者也多用秒说的方式来说明性格”由前面的定义可知,我们所说的人的“性格”,它是一种“特征”的总和, 作用是铭刻和标记、描述和概括了人的情感、思想、语言、形体本质的个性特征。 每个人特质的复杂情感,思想,外化为可见可闻的富有个性的外部行为,我们综合这一个体的特征,称之为“性格”。也就是说,性格是个概念,用来描述、概 括人个性化的本质特征,所以可以说它是人本质表现的外壳。(如图1)性格特 征表象于人的语言和形体,所谓什么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它终究是产生、根源于人的情感和思想本质。所以“性格”并不是规律的本身,而是规律的描述和阐述者。我们经常会说人物的魅力在于其性格的复杂。那么,了解了性格与情感、思想 语言、形体本质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人性格中的复杂性、模糊性我们就不难以解释了。它源于人心理的矛盾。2性格的分类a.性格元素“性格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它包含许多特征,这些特征大体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①对现实和对自己的态度的性格特征。包括对别人、集体、和社会,对劳动和工 作以及对自己的态度的特征。如忠实、坦率、勤劳、谦逊和自私、狡诈、自信或者自满。②性格的意志特征。包括对行为目标明确程度、对行为自觉控制水平的特征,以 及在紧急或者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意志特征等。如有目的性、纪律性、主动性以及镇定、果敢、勇敢等③性格的情绪特征,包括情绪对人的行为活动的感染程度和支配程度,以及情绪 受意志控制的程度,如有的人热情,有的人冷漠等;也包括情绪的稳定性,持久 性方面的性格特征,如情绪的稳定或者起伏波动等;还包括主导心境方面的性格 特征,如一个人经常精神饱满、欢乐愉快是个乐观主义者,有的人抑郁阴沉,多愁善感等④性格的理智特征。包括表现在感知方面的特征,如倾向于采取用整体或分析的 观察方式,感知的速度和精确性等;表现在思维方面的性格特征,如思维的敏捷性、独创性、深刻性和逻辑性。”b.外倾与内倾尽管人们的性格各不相同,但许多心理学家力图将性格加以分类,找出性 格的类型。例如瑞士心理学家CG荣格根据生命中的“里比多”1活力倾向于人 自身或外部环境,而把人的性格分成两大类:外倾和内倾。12①内倾:“荣格认为,如果一人的心理能量,她的兴趣和注意一般指向外部, 指向他人或者外部刺激,其行为主要是由外部事物而不是他们个人的思想感情所 指导,那么这个人主要是外倾的,否则就是内倾的。典型外倾的人有毅力、有进 犯性,具有冲动型,思想开朗,对外界刺激反应明显,遇到事情能迅速作出决定, 在公共场合下觉得愉快,善于社交,乐于称为大家注意的中心”13②内倾:“荣格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兴趣和注意一般指向内部,指向他自己的 思想和感觉,他的行为由主观的、个人的、内部的东西所决定,那么这个人就属 于内倾的。荣格看来,内倾的人与外倾的人相比,其行为表现截然不同。他们性 情羞涩,喜欢寂寞独处,情绪不外露,倾向于幻想和深思,做事犹豫不决,这种人不善于社交,难适应社会环境。”14“理论上具有外倾与内倾两极的一个假设的人格维度。最初,这个维度被人们当 成是反映两个完整但互反的人格类型。如今大多数理论家对这两个人格类型各位 以独立类型表示怀疑,相反,倒认为他们都是关于许多不同行为模式的集合。此外,把这两个极看成是相斥的,好像也不大对,因为许多人都同时表现出这两个 方面。而他们在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反映某一极的行为的同时,并不必然地减少体现另一极的行为表现。了解性格不同层面的分裂,可以使我们更清晰一个该从哪些方面对其进行分 析与概括。“对现实和自己的态度、意志、情绪、理智是构成性格的主要内容或 元素,作家在刻画人物性格的时候,应注意到性格构成要素,着力刻画人物的性 格四要素方面的特征,但这些方面又不是鼓励的存在的、单纯地体现的、往往是 杂株的、符合的,如果不考虑人物性格表现的复杂性、整体性、综合性们就会犯 解构主义心理学将心理元素简单相加的错误,导致人物性格的简单化和虚假。c.性格的形成“人的性格是后天形成的。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性格以神经系统的先天功能 特点为自然前提,但无论是神经系统的特征或体型特征等生物因素都不能决定 个人的性格。性格是在社会影响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性格是 个人的生活历程的反映。儿童出生之后,长期在家庭环境中生活,家庭的经济状 况和政治地位,父母亲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水平教育态度和方法,家庭成员之间的 关系,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等等,对儿童新歌的形成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学校生活是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时期。学校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在学校中不仅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掌握 定的政治观点和懂啊的标准,形成着自己的性格。人在自己性格的形成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扩大了 与社会的交往,在社会的影响下,青少年对不同性格有所评价,并从模仿逐渐过渡到某种程度的追求。青年人走向社会,为了适应日益广泛的生活领域,就需要而且确实也能更深刻的对自己的性格有所认识,并主动改变自己的某些性格特征。培养优良的性格,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17可见,儿童时期的情感、思想的经验以及形成的特征,对一个人的性格养成 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在分析一个人物的时候,不能就针对剧本的事件,人物此 时或者最近发生的事情,而对其儿时的经历的分析就尤为重要。3.关于英雄与人性通过对于英雄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何种解释,都首先肯定一点,英 雄也是人,那么是人就具有人类的一般本性,这就是我们讨论的“人性”,而人 性又涵盖了人类的思想、性格等多方面领域。所以在英雄形象塑造的时候,要从 人的本质塑造入手,对于其人性化的刻画也是一项大工程。甚至可以说:英雄角 色的人性化方面刻画的优劣直接影响角色塑造的成功与否。应该尽量避免我们常 常见到的一些“高、大、全”式的表演。很多作品在塑造这类角色是都容易进入 些误区,下面我们就归纳一下塑造英雄角色时的弊端和倾向。第二章 在英雄角色塑造时,容易出现的弊端和错误的表演倾向1)“匠艺”刻板的表演“匠艺”式的表演是斯氏倾注一生予以反对的表演倾向。“匠艺”—首先应 有“刻板”、“公式”及“模式”。“匠艺演员只会报告角色的台词,同时用一些 成不变的舞台表演方法配合这种报告。因此,匠艺演员需要固定的方法来宣读一 切角色的台词。他们需要现成的刻板法来图解一切人的情感,他们需要用规定、死板公式来模仿一切人的形象。手法刻板和模式简化了匠艺表演的任务。”刻板 充斥着表演的各个领域,有声音、台词的刻板,用一成不变的腔调,以及一定的 类型的声调去扮演各层次的人物,还有形体动作的刻板,英雄形象尤为明显。比如:命令即手指朝下:禁止即手指朝上;力量即握紧拳头,捶打桌子,他们把这 些习惯性的设计转化成一种英雄的模式,这种多年形成的惯性和习惯影响极大, 表演的刻板法和模式的感染力大到演员在塑造英雄的时候不知不觉的迅速的进 入了匠艺演员的私人生活里,而做戏的习惯变成了他的第二天性。这对于演员来 讲是非常危险的。这种现象在文革时期样板戏中的英雄形象的塑造尤为明显。2) 虚假,过火的表演这里的“虚假”和“过火”指的是表演超过了两个幅度,一是生活实感的幅度——一是演员内在体验的幅度。幅度首先指的是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不符合生活的逻辑顺序。无论是舞台表 演和荧幕表演都必须以生活实感衡量表演真实与否的尺码,斯坦尼将过火虚假的 表演归结于三种情况:“第一个不真实的地方就表现在慌忙上。在生活中,人们不会去催促动作本身,舞台上却动作相反,演员越是“做戏般的积极‘动作’, 他就越完不成动作把动作草草了结;第二个不真实的地方就是你们过分卖劲了, 在舞台上不应该给正在做增加些什么,相反,应该减去四分之三以上。做了 个手势或动作就要从一个手势和动作中取消半分之七十五的动作和紧张;第三个 不真实的地方,就是在于你们的动作里缺乏逻辑与顺序,因此缺乏了控制与修 饰。”因此我们在英雄形象的创作起步时应该特别强调寻找到英雄在于生活中的 实感,强调出生活的细节和魅力。生活真实生活美是英雄形象的艺术美的生活与前提。“虚假”与“过火”所指的是,演员的表演内外不同意。外在表现远远超过内在的体验或者只有外在的表现而缺乏外在的体验。这就是体验与体现在的关系。应该说内部的心理体验是主导,具有决定意义:外部的体现是从属的,是从 体验的基础发生的。即“动于衷而形于外。”由于现实生活中人总是控制自己的 内部情感和心理情趣,因此,往往是抑制自己的内心。所以好的表演往往是内大 于外,可许多英雄形象的塑造却恰恰相反,是外大于内,我们称之为“过火”表演3)程式化、脸谱化的表演这种表演的错误倾向是由于没有认识到不同的艺术有各自独特美学形态和独特的魅力。戏曲、舞剧、歌剧、舞蹈等艺术的语言动作虽然也来自生活但经过提 炼、加工,形成一种远离生活,具有夸张美的规范性程式动作。以一整套提炼的 艺术程式规范,去表现主题思想,塑造人物形象,然而这对于话剧、影视中塑造 英雄形象来说却是一种错误。它容易在表演中产生图解式、表面、外在的说明性 表演,将导致肤浅、表面、虚假。比如说在一些老的抗日题材的演出中红军常常 出场要手掐腰部挥动手臂等程式性的戏曲动作,这种表演方法现如今已经被淘汰 脸谱化表演则指一种概念、固定化、外在化的肤浅表演,它不深入的挖掘角色的 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不从生活出发去把握人物性格的丰富性,而把人物简单的分 成正反两面并贴标签似的把英雄人物表现为端着架子,一脸严肃的高、大、全, 对反面人物则简单的加以丑化,从而削弱了表演的真实感与深度、广度。比如老 电影中革命英雄一定是昂首挺胸,而日本鬼子一定要是猥琐丑陋的。而这种表演 方法已经无法被现如今的审美所接受了4)重复自我、自我展览式的表演重复形象的表演指的是演员在多部戏中的表演中没有新的创新和突破,原样 照搬自己以往塑造的形象。演员的人物就是要塑造性格各异的各种鲜明形象。即 便在同一类型的形象塑造中,也要塑造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如果不运用演员的性 格化和创造力,不去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与思维,那么就可能陷入重复形象的表演。 它不用于类型化的表演和类型演员,后者指演员经常扮演某一类型的角色但是在 每一个新的角色扮演中都有新的创作与探索。自我展览式的表演,指的是演员不是着力于人物形象的性格创造,而是着力 于表现自己的强烈意识。偏离剧作提供的人物形象,一味的展现个人表演。这不 同于表演行当中的明星制。后者指的是一种特有的表演风格,是为了电影的票房 与盈利,是一种保持演员本人明显个性特征与魅力的类型化表演。总结:这些塑造方法导致角色的失败,原因是演员缺少了对角色“人性”方面思考和挖掘。第三章 演员如何在塑造英雄形象时做到人性化”第一节 性格化的塑造1.注重角色的性格化“没有性格特征的角色是不存在的。”——斯坦尼斯拉夫斯 《演员的自我修养》何为性格化?《电影艺术词典》中说:“性格化是演员塑造形象所因达到的艺术境界,即体现角色的性格特征,突出人物独特的个性色彩。性格是人的较稳定的精神气质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在一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发展的。作为影片中人物的性格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既有生活在一定的时代,由同一的经济基础、阶级地位、生活环境形成的特定阶层人物思想性格的本质特征;又有自己特有的生理素质和具体生活经历所形成的独特的个体特点。演员进行角色的性格化创作,是在深入理解剧本提供的足以提示人物思想深 度和性格特色的剧作基础上,探索人物的精神气质、思想情感,即把握住角色的性格基调,又注意到性格的复杂多面色彩,从而找到人物特有的眼神、姿态、步伐、语气、语调,以及梳妆打扮等,塑造出一个具体的活人、使观众看到和听见角色如果在行动、说话、感觉。性格化首要的是掌握角色的内在性格气质,同时要关键抓住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部典型动作予以突出。”性格化可分为外部性格化和内部性格化。(1)外部性格化外部性格化要求演员在塑造形象之前,做出大量的复杂的工作,要在演员自身的外部寻求与所扮演的角色相同的行为和外貌的特征。演员要在各种场所的大量人群中,选择出与要饰演的角色相近的一些人,去发现他们的性格特征,进而进行观察。除此外,对剧本中自己所要创造的角色还要做仔细的分析,例如他的职业,年龄,教育,生存环境 ……然后展开演员的想象力,并初步勾勒出角色的外部形象,在规定情境下进行创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有一句话,对我的感触是非常深刻的:“如果一个演员不去训练自己的身体、声音,不去训练说话 走路和举止姿态,如果他找不到和角色相适应的外部性格特征,那他大概也表达不出角色的人的精神生活。”[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还说:“为了探索外部形象,我们穿上各种各样的衣服、鞋子、衬垫,粘上鼻子、胡子,带上假发、帽子,希望能捕捉外貌、声音,从生理上感觉到所描绘的人物的身体,我们只靠偶然的机会,为了寻找这种机会,进行了一系列的排渲。但是, 不好的方法也不见得完全没有好处,就拿当时来说,演员毕竟学会了掌握形象的外部性格化,而这是演员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方向。”这充分说明了,外部性格化对演员的重要性。(2)内部性格化所谓内部性格化,说的简单明了些就是深刻体验角色,赋予角色灵魂。所谓的体验角色,就是指演员设身处地地生活在剧本的规定情境中,去合乎逻辑地、 像活生生的人那样,进行创作的创作过程,正所谓“动于衷而形于外。”演员体验角色程度的深浅直接影响着演员对角色的体现。记得林洪桐教授在给我们年轻教员培训课中,曾这样说过:“也许对角色体验百分,只表现十分就可能很精彩, 但如果要求体现百分,而演员对角色只体验十分,则肯定不能完成表演任务。”内部性格化是外部性格化的基础,是因为体验角色可以使演员找到角色的准确的外部表现形式,而且体验角色能使剧本中的人物拥有真实的,活生生的灵魂。 如果没有内心的体验,哪怕是演员把角色的外部形象做的再细致、再入微、再符合人物,角色都会缺乏打动观众的生命力。所以,能否体验角色的内心是性格化的基础,也是表演成功与否的标准。在影视剧中,创造出立体的、个性化的,使观众过目不忘的艺术形象,是优秀演员的追求。那么,如何在创作中抓住角色内外部特征,进而把它立体的表现出来,又与其他的与之类似的人物相区别,形成“他”特有的行动、语言、思想 等?如何在表演中把演员本身与角色相区别,在银幕上创造形象,而不是向观众 表现自己呢?答案就是一人物性格化。我们知道不管是戏剧,还是电影电视,它的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是靠演员塑 造人物的形象体现出来的。美国的戏剧理论家贝克认为,一部戏的永远价值在于 人物的塑造。英国戏剧理论家品特也认为,人物是一切好戏的根源。可见塑造性格化角色的重要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一部好戏,要获得观众的认可,获取永远的价值,重点在于演员塑造出性格化的人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 《演员的自我修养》中用几句话阐明了舞台艺术的基本法则:“由于每一个演员 都应该在舞台上创造形象,而不单是向观众展示自己,所以再体现和性格化对于 我们大家都是必要的”。“一切演员一形象的创造者,毫不例外地都应该再体现和性格化,”1所以,性格魅力不单是艺术创作,更是表演艺术的魅力所在。2.性格化形象立足于现实生活在影片《周恩来》中成功塑造总理形象的表演艺术家王铁成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所有的表演艺术,特别是电影表演,其基础是生活。一方面是演员的生活,它会潜移默化,融会贯通,千丝万缕的反映到你所塑造的人物的思想性格上、表演技巧上、内在心理和外在形体上。总之,一切表演技巧都通过演员丰厚的生活基础体现出来。因此演员必须首先热爱生活。不管生活是艰难、困苦、曲折, 还说舒坦、一帆风顺,不管个人遭遇范围是狭窄还是广阔,只要你热爱生活就能找到乐趣,而这种乐趣就能加深你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体验和感受,从而构成演员塑造角色的基础。”1可见,生活的实践对于每一个从事表演艺术工作的人,特别是初学表演艺术的人来讲,是特别重要的。一部电影的完成,首先是生活的完成。演员创作的实质就是要让艺术和生活统一起来,让演员自身好饰演的角色统一起来。“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又高于生活。”这是一句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话了,很多我们熟知的表演艺术家都对这一句名言又很多的感悟。故此,学习表演艺术,就要在学习之初就调整好自己生活的心态,用满腔的热情去拥抱生活,融入到生活中并深刻地体验它。《电影表演艺术概论》一书中,对“观察生活”有这样一段总结:“观察生活,侧重从人的外部性格特征入手。观察不同的人。例如,让学生去观察人们由于职业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动作习惯、服饰、状态、说话的语气、声调、情感表达方式和由于不同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为人态度等等,并加以提炼和模仿,这样可 使学生放开胆子去模仿和自己相距甚远的人物形象,从而学会和养成观察生活、 察人的习惯和方法。观察是一种积累,对演员一生的创作都是有用的。”1在表演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对观察生活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理解体验生活和生活体验的真正意义,更没有很好的去观察生活中的事和生活中的人,那么,在观察生活练习阶段,又不少学生就在抱怨已经没有练习可以做了, 其实不然。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很多很多,只要你能够在平日的生活里,多用用眼,多用用心,并且养成一种留心观察的好习惯,你就会发现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变得更加又意义,而我们以前就认识的人,你会不断地发现他还有那么多你过去不曾知道的特点。所以,不要再做生活中的无心人,观察 是需要你平时的细心和勤奋的思考。学生在课堂上做的观察生活练习,是他们生活实践的反映,也是他们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认识。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又高于生活,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是演员的表演材料,演员是以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作为表演的基础的。演员想让自己的表演有血有肉,就必须热情的投入生活。对于演员塑造形象而言,外部性格化是演员创作的最终部分,如果过早考虑它,就会使演员倾向模仿,妨碍他去掌握生动的、有机的行为线索。在塑造形象 的最后阶段,外部形象的刻画问题只能是以演员积累的全部生活物质的合乎逻辑的完成,并且必须是根据以前积累的生活物质的展示,产生出来的。性格化的角色形象绝不可能是演员凭空幻想出来的,它必然是来源于生活的,生活给人物形象的性格化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素材。生活是表演艺术创作的前提,国家话剧院的著名演员冯献珍老师,曾说过这 样一句话:“作为一个好演员,一定要感动观众,把观众带到舞台中,带到所演 的人物世界中,即使演完了,也会令观众回味无穷。”她还说:“一个演员把角 色演准确,这是演员的最低标准。演员不仅仅要做到准确,还要做到精细,最后 要到达到精彩,这才是一个好演员。”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但是又一种生活,作 为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真实的体验了,演员要演不同年代,不同年龄,不同阶层 的各种各样的人物,但对于现在的年轻的演员来说,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不足,又很多东西是他们没有体验过也无法体验到的,这就需要依靠平时阅读的文学著作,看过的优秀的影视作品等等,可以先从模仿入手,再运用想象融合演员自己的心理活动,来充实角色,努力靠近所要演的人物,从自我出发,去寻找一条能够帮助自己体现剧中规定情境里的人物精神面貌的途径,这是演员孕育角色、靠近角色的重要阶段,也是从个性、气质与职业技能上接近角色的开始,从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经常会听到一些人,说学表演的人不能深交,因为他们都太会演戏,和学表演的人在一起时,分不清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每每听到这里,我都会极力申辩,有这种思想的人,他的想法是偏激的、是不正确的。一个好的、优秀的演员,在生活中是非常平时的,他(她)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生活,认真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因为他(她)知道只有认真地对待生活,生话才会给予他所想要的东西,优秀的演员在生活中一定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充满热情去生活的人。我 过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先生为饰演《龙须沟》一剧中的程疯子角色,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呕心沥血写了一篇《程疯子传》,看过之后我深刻体会了“冰凉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于是之先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经过认真地思考,总 结出了一套表演的创作方法,即“生活、心象、形象”。他认为:“生活是演 员创作人物的无尽源泉,形象则是演员在生活中观察、体验、提炼的结果,作为 演员将生活变为形象的纽带或桥梁,则是心象。”1这正是演员塑造形象内外部性格化关系的生动写照。在生活中每个人的性格都不相同,从而导致了不同性格的主体已不同的方式去实践,才呈现出缤纷多姿的生命历程。生活中人的性格是如此的多姿多彩,而艺术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所以,作为“活人”的艺术表演,其任务就是塑造具有鲜明性格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演员创造的核心课题就是性格化。纵观电影中每一个富有魅力的英雄人物形象,都是独特的、鲜明的,例如:《林则徐》中的林则徐、《焦裕禄》中的焦裕禄、《铁人王进喜》中的王进喜、《亮剑》中的李云龙等等。能否创造出独特的,鲜活的性格是衡量一个角色成功与否的标准,也是衡量演员演技的标志,性格化对角色的塑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演员应该怎样做到角色性格化呢?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性格的定义。心理学意义上的性格范畴是指人的较稳定的精神气质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是指在一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社会实践的产物。它以一个人的先天生理素质为基础,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形成和发展。它是一个人的本质属性的独特的结合。这些属性使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有所区别,表现了这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并且表现在他的行为举动中。人的性格与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实践活动刺激着性格的产生与成长,而性格又会决定人的外部实践活动——行为,即决定一个人“做什么”、“怎么做”,而这个人“做什么”、“怎么做”,又会体现着人的性格。同样,剧本中的每一个英雄角色也拥有着属于这个角色的特点,通过演员的表演,角色的特点会非常醒目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角色的性格是 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性格形象”。例如,《勇敢的心》中华莱士的勇猛、《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光荣的粗糙、 《焦裕禄》中焦裕禄的平易近人等。现代的心理学者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性格,是一个向生活开放的,不断构建的系统。”2 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认为, 性格是“各方面都是连续的,正在组织建构之中的”[3]艾里克森就曾之处,“性格是一生中始终变化着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性一个人怎样对待,处理和度过这些危机,影响着他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4也就是说,生活中人的性格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的性格是不同的,比方说,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可能性格十分急躁,但是经历了生活的诸多磨练之后,他的性格就会变得十分沉静。比如,一个学会开朗又很豁达的人,在碰了无数的“钉子”之后,也许会变得很忧郁。再比如,一个很天真无邪的人经历过被骗之后,就会变得很世故。同样,剧本中角色的性格也会随着剧情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它向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有着“成长”的过程。举例说明:《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从少女时代的天真活泼到做了母亲后的沉静平和;再比如: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形象的出现,是英雄人物形象的一个突破。在《亮剑》中,李云龙是“泥腿子” 出身的作战天才,是血性张扬的铮铮铁汉,也是有些亦正亦邪的人物。他有着传奇般的战斗经历,屡建奇功,深得器重,但他又是个不安分的惹事精,屡次抗 命,不时弄出麻烦;他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又是脏话连篇、好酒吹牛、缺乏文 化修养的粗人:他率真义气、性情粗犷,却又粗中有细、精于算计,也有些狭隘, 从不愿吃亏,李云龙就是这样一个复杂性格的集合体。然而,在他和他的部队身上最为闪光的、最具感染力的“亮剑精神”,已为广大观众所认同,也使李云龙形象的个性特点给人们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最后,引用林洪桐教授《表演艺术教程》中的一段话,作为总结:“电影是一门用生命本体表现生命,用生活本体反映生活,用世界本体再塑世界的艺术。它的重要技巧就是对生活(包括人物的)积累、理解、把握、体验以及运用生活本身的语言去反映生活,因此电影创作,包括表演创作都应全身心地拥抱生活、热恋生活、熟悉生活, 并创造性地运用生活的语言去塑造人物。生活是电影创作的生命与根本,既是源,也是流。忽略它就失败,重视它就成功。3 体现性格化的人物形象“表演不只是化了妆背背台词,而是要清楚地再现产生动作和台词的思想。这是不容易的。最优秀的演员不仅仅进行解释,比仅仅体现别人的思想,他同时还是(虽然不无困难)一个出色的富于创造性的艺术家。”2——约瑟夫冯斯.登堡①“性格化”的要求和意义演员塑造形象时,内部性格化是基础,是实质。没有内心的充分依据,外部形象再贴切,再准确,人物也是苍白的,而外部性格化则是体现,因此,演员要为外部性格化做足“功课”。演员必须充分的锻炼自己的肢体,使语言,声音, 形体,表情等各部分的表现力训练有素,能够为内心体验的体现做出充分的物质保证。而且演员要以内心体验为基础,反复寻找最准确表现内心体验的外部体现形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如果没有取得外部的表现形式,那么无论是角色的 内部性格特征或是他的内心状态,都不可能准确的传达给观众。由此可见内部性格化和外部性格化是相辅相成的。内部性格化是外部性格化的心理依据,而外部性格化则是把角色看不见的内心状态描绘出来,并把这种状态传达得观众,若演员没有做好外部的“功课”,那么,无论是角色的内部性格特征或是角色的内心状态,都不可能准确的传达给观众。二者关系紧密, 缺一不可,所以演员在有了内在体验的基础上,加强外部性格化的寻找,便可以使“性格化”在表演中闪闪发光。在寻找人物的外部动作时,我们不得不强调,也必须对人物的内心依据有更深刻的探讨。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内心体验,换言之, 就是你体验到了多少制约着你能体现多少。在演员的创作中,从开始接触剧本一直到人物形象创作的完成, 整个演员孕育角色的过程中,都不能离开体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体验之所以是基础,是由于它赋予了人物形象以真实的生活。所以在表演创作中,演员 尽可能深入的去体验人物的内心生活和情感,是鉴别演员在表演上是真实还是虚假的分水岭。总之,任何一个演员要想在表演中获得准确的表现方式,一方面他必须在外部表现力上训练有素,使之在表现其内心体验时,能够在外部物质上有所依托, 能够在表现细腻入微的情绪变化、或是巨大的激情时应付自如;另一方面,则要演员在体验的基础上必须反复地探索,寻找最能够表现出其内心体验的外部形式。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在舞台上是可以创造出具有‘一般’商人、 军人、农民等等外部特征的形象的。即使以最细致的观察,都不难辨认出各个不 同阶层的人们所具有的典型的举止、风度和习气。譬如:‘一般’军人总是挺直 身子,走起路来就像在操练步法一样,和普通人不同,碰着脚跟,使马刺叮叮作啊等等。贵族走路时总是藏着礼帽和手套,戴上单眼镜,说话力求悦耳动听等等。这一切都是‘一般’的刻板法,看起来仿佛也创造出了性格特征。 这些刻板法都是从生活中取来的,实际上也存在着。但它们没有内容,它们不是典型的。”“这是无生气的、匠艺式的传统。在所有剧场里,都是这样‘表演着商人和贵族的。这不是活生生的人,只是演员的表演程式。”1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光追求外部的性格化塑造而没有内心体验的匠艺式表演是不能征服观众的心的。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位好的演员必须具有锐利的眼睛去发现性格,去体现性格我们许多的表演艺术家,如卓别林、达斯霍夫曼、于是之等等,他们都具有惊人的刻画热人物性格的能力。他们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去观察、分析、体验生活,创造出准确、生动、深刻的角色。这人物独具个性新颖之妙,觉悟千人一面之弊。所以演员对性格的探索,体现是衡量一个演员的演技高低、好坏的重要标志。②角色性格化塑造的途径既然性格化对演员创造角色有这么重要的意义,那如何做到性格化呢?表演艺术的创作任务就是在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塑造出一个鲜明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演员在表演创作时,越向角色靠拢,角色就会越生动。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知道,性格化首要的是掌握角色的内在性格气质,同时要善于抓住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部典型动作予以突出。众所周知,演员借以创成功的表演和人们借以评价他的表演的基本元素有三点,我认为这也是促成演员塑造性格化形象的几种有效手段。(1)信念感的表现一部影片要获得成功,它必须是可信的。在早期,电影使世人惊叹不已,电影艺术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年轻的一种,1985年12月18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馆”,用电影机放映在白色幕布上的活动影像——《工厂大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电影诞生了。在最初,绝大多数影片都是在记录着周围世界的活动及运动,并无意使电影成为一种叙事的手段。随着电影艺术一百多年的发展,电影的各个元素日臻成熟。电影表演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发展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艺术形态,它属于电影,并已成为电影艺术的具有主导意义的一项创作元素。今天,观众愿意相信他们看见的东西,是因为所反映的是他们的人生经历中的一个真实的部分,所以,电影演员更应当抛弃那些虚假的表演。另外,人的情感变化总是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充分酝酿和准备的过程。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对演员来说具备一定的有利因素,因为演员可以连贯的表演一场或是整整一幕戏。而在电影的拍摄现场,鉴于影片的拍摄费用、拍摄地点、甚至是时间和天气的各种因素,不能够按照正常的顺序拍摄镜头,这也是电影艺术考验演员信念感体现的一个重要特点。一般说来,剧本中凡是发生在同一布景中的场面,一般都会安排在同一个时间段进行拍摄,并不会考虑这些场面在剧本中的先后顺序。例如,一部影片中,一开始有几场戏是发生在香港的,接下来的故事又发生在北京,随后又发展回香港,那么,摄制组就会在香港把所有的发生在香港的戏拍摄完成,再回到北京去拍北京的场面。因此,演员不能按照时间的顺序来进行角色的表演,只能在一些毫不连贯的片断中进行表演。这就好像要求一个戏剧演员从戏的最后一幕开始演,然后跳到第二幕,再到第一幕,再到第三幕 ,而且要演得令观众在每一幕都觉察不出随后会发生生命事情。正是由于电影演员不能像戏剧演员那样按时间顺序进行表演,就更是对电影演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演员必须深深地进入角色之中,与角色融为一体,以便演员能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从整体出发表现整个角色。演员在表演创作中,既要使自己投入到戏中,体验并表现出角色的情感,还要令自己掌握高超的表演技巧,能够轻松地控制并驾驭自己的情感,“试想如果演员缺乏自我控制,以致表演中激动地哭了起来,或笑得忘了形,以致忘记了念台词,忘了接戏,忘了导演的要求,或者愤怒地失控真的动手去痛打对方,那么表演将终止,表演艺术也随之消失。”2不同的影片有不同的表演风格,如艾尔帕西诺在《闻香识女人》中扮演一个盲人,汤姆汉克斯在《阿甘正传》中扮演一个执着的大兵,这些各不相同的表演被一个重要的元素—演员的信念感—联系起来。在对导演再那些卓越的表演进行检查时,是不会发现任何虚假之处的。杰出的演员能够越过导演胶片的障碍,把内心的信念和对人物的认识传达出来,使之直接达到每一个观众的心里。(2)形体动作表现人们称演员是动作的大师,但演员的任务和最终目的绝不是单单去展现动作,而是在舞台和银幕上塑造出真实的、活生生的、富有鲜明性格化和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从而来反映生活,表达出剧作者的思想意蕴。所以,掌握行动只是手段,塑造人物性格才是目的。性格在人的个性中起着核心作用,是一个人的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一个人的个区别于其他人的集中表现。我们每一个对周围现实给他的影响,都有其自己特有的不相同的反应,这种反应,即表明了他在“做什么”,又表明了他是“怎么做。“做什么”是任务,它反映了人的活动的动机目的,也就是“为什么做”,而“怎么做”则反映了人的活动方式。一个人对某些事物的态度和反应,如果已经在生活经验中巩固起来,那么就会成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恩格斯认为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做什么,而且主要表现在他怎么做。不同性格的人,因其所受的教育、生活处境以及个人认识的快慢不同,而对同一事物所作出的情绪反应就不可能是相同的。形体语言是人们互相交往中的一种无声的交际工具,从人身体,形态和动作特点,不仅可以分辨出性别,也可以充分揭示人的个性。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历史的天空》中的姜大牙、《狼毒花》中的常发等人物形象。四十年代的苏联电影,曾是苏联电影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1934年,由瓦西里耶夫兄弟导演的影片《夏伯阳》,树起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里程碑。在影片中塑造了很多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夏伯阳的扮演者鲍里斯.巴保其金(1904-1975)把内战时期的英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从个土生土长的军事天才到一个忠于革命事业的红军将领,他运用独特的语言设计,夸张的、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来刻画人物的性格。银幕上塑造的夏伯阳以超人般的气概,深深地打动了观众。今天,制作技术是如此复杂,所以表演中的形体动作的作用往往被忽略了。但是,演员在设法结构一场完整的演出时,为了表现人物的许多隐蔽的方面,动作仍然将是一个主要因素。“没有一种艺术是不需要技术的,技术的完美是没有最好尺度的,国面家德加说:‘如果你已经有了价值十万法郎的技术,请再付五个苏打买一些吧。这种取得经验和技术的需要,在戏剧艺术上尤为显然……演员艺术与其他艺术的主要区别是在于:任何其他的艺术家,可以在具备灵感的情况下从事创作但表演艺术家却必须主宰自己的灵感。这是我们艺术的主要奥秘。”(3)交流适应交流和适应是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方法中需要掌握的重要元素,交流和适应与前面论述的动作表现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可以帮助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去真实而深刻地体验与体现的一种心理技术。所谓交流,“是指演员在行动中与行动的对象(包括自身在内)在思想、情感、目的和欲求上的相互给予,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如果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演员与行动的对象之间接受和给予,刺激和反应。适应则是在行动中与行动的对象在思想、情感、目的和欲求的相互给予、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时所采用的方式。”2“交流主要有:与对手演员(角色)之间的直接交流;自我交流,即演员(角色)理智与情感的斗争或两种不同思想的斗争所形成的交流:与不存在的或想象的对象交流,即演员与自己头脑中想象对象的交流;与集体对象的交流,即在群众场面中演员同其他众多演员的交流或在剧场中与观众的间接交流。在电影演员的表演中经常运用与想象对象交流的技术。”3情绪交流显而易见产生与演员的内心信念,而思想交流则必须由演员加以动作表达,演员必须使观众看到并能洞悉自己所扮演的人物的心灵。如果他仅仅是塑造一个外观人物的外貌,他将不能表现出角色的实质,不能表现出角色的思想本身。著名演员张瑞芳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是非常看重并且依靠对手给我的刺激和交流来获得准确的自我感觉的,并且时时刻刻想引起对方的反应。演员不仅要分析人物之间这种互相交流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全身心地感受到这种关系,把这种感情落实到具体人的身上。……我觉得没有真挚的交流,就很难谈到感染与适应,只有真正的交流,才能唤起内心的真实感,引发出人物心灵深处的秘密,加深动作的意义,使表演变得真实可信,顺畅自如。 这种具体的、活生生的交流,是我表演上重要的依靠。”4优秀的演员必须去揭示激起反应的思想的全过程,必须是观众看到不仅仅限于明显的形体元素之外的表演。汤姆汉克斯在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扮演美军长官一角时,就涉及到了必须揭示人物许多内在的方面,并传达出人物的复杂的个性,从而把观众的思维也卷进影片中来,跟着演员一起激动。我们应当把“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运用到表演艺术创作中去。其实表演艺术的核心就是解决演员与角色之间矛盾的统一,演员与他所扮演的人物之间总是有差距的,不论其生活经历、性格特征、思想风貌、言谈举止及生活习惯,包括气质、心态等都不尽相同,这就构成演员与角色之间的矛盾。演员塑造人物实际上就是缩短演员与角色之间的距离,使两者融为一体。要解决好演员与角色的矛盾,还涉及到演员自身的思想深度,艺术修养和表演技巧、功力等,没有高超的艺术功力和修养是难以使演员与角色高度和谐与统一的。(4)深挖规定情境要塑造性格化的人物形象,演员所选择的一切动作、包括形体动作、语言动作、面部表情动作和内心思想动作都是在有条件的限制下产生的,因此,演员要重视为演员表演设置限制的规定情境。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规定情境?在《电影艺术词典》中,对规定情境这样做了解释:“规定情境是表演技术诸元素之一。演员扮演的角色面临身处的各种情况的总称。包括剧本的情节、事件、时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人物活动的环境、人物关系、人物在此之前和此时此刻所处的境况等。规定情景是角色展开行动的依据和条件,它制约着角色行动的性质、样式和角色的心理活动。同生活里一样,戏剧中脱离规定情境的动作是不存在的,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在一定的规定情境中进行的。同样的动作,一旦改变规定情境,则必然使人物动作的方式和心理活动发生相应的变化。演员对角色的规定情境感受的愈具体、深入、敏锐,它的动作就愈鲜明、生动和恰如其分。总之,其动作会流于一般化。演员要从剧本的情节、事件人物关系以及台词中区挖掘和丰富角色的规定情景,展开想象,真实的生活于规定情境之中,从规定情境出发去完成角色的行动任务,激发内心逼真的情感和有机的思维。”1通过以上对规定情境的概述,简单的总结一下,规定情景就是指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你要干什么事,周围有哪些情况,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等等,所有这些,就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情境,这一情境将会影响到剧中人物的思维活动。人物要在事先想好的规定情境里按照一定的舞台任务来行动或动作,但是如果规定情境发生了改变,那么人物的动作都有随之发生改变。注意,这里所说的动作,不仅仅是指形体方面的动作,还包括人物的心理动作和语言动作。演员在镜头前或在舞台上表演,应当象在生活中一样,要做到“真看、真听、真感受”,要做到在舞台上的一言一行都去真的感受、思考、再做出反应和行动而不是装出一副感受、思考、行动的样子。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对很多演员特别是初学者来讲,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规定情境往往都是虚构出来的,因而,演员就应当掌握在艺术虚构中,对周围的生活,周围的人物,周围的一切对象,去正确认识、感受、判断,做出正确的决定或去行动并产生一定影响的技能。这样的表演才是贴近生活的,这样的表演才能够感染到观众。哪些影响着人物心理线索的事件、事实,影响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方面的规定情境,还需要演员运用自己的想象去把它变得更加具体而丰富,因为只有在有了具体,丰富而鲜明的规定情境的条件下,演员才有可能去想:在这样的情境当中,如果是我,我会怎样做呢?所以,演员在对规定情境进行艺术构思时,切记要源于生活,要具体详细,多问自己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发生在生活中,是否合理?”等等。若演员不能完全理解剧本中丰富的、具体的、生动的规定情境,他自然也就不可能创造出人物的真实有机的行动,也就根本谈不到什么人物形象的创造了规定情境表面上时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但是,它却是和角色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生活中任何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定情境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规定情境变化了,演员所饰演的角色就应该马上其适应新的变化,马上去感受、判断新的规定情境,并做出新的反应和行动。演员在剧中饰演的人物都是在规定情境不断地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逐步发展而完成的。演员在演出时若被动地存在于规定情境之中,不去真正感受就会造成尴尬的结果,由此也会看出一名演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功力。我就听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个例子:又一次看一个剧团的演出,由于一个男演员在这出戏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角色小到只有一句台词,但因剧情的需要它又不能下场,于是他就只好在舞台上站着,这个角色在这个男演员看来也许是可有可无的,因为没事可干,在演出的时侯,他一个人站在舞台后面抠手指,人虽然在舞台上,心思却没在戏中,台下很多观众都注意到了他,还以为他是有更重要的戏要演,于是就一直关注着他,结果就因为他一个人破坏了整出戏的感觉。所以,演员在舞台上,不管你的台词是多是少,都必须要保持一种生活于规定情境中的状态,在规定情境中自由自在,虽然情景是虚拟的,但也要真是的感受并表演出来,这才是真正的表演。另外还有说明的是,规定情境在舞合或镜头前是一种现实存在,这种现实是以虚拟和假定的形式存在的。说它是现实而不说是真实,这是因为不管你追求怎样自然生活的表演风格,你都不能不承认,戏就是戏,在戏中表演不能等同于生活本身。而且,观众在看戏时,所表现出的心理其实也是拒绝真实的。在这儿也举一个例子,有一次,和一个朋友一起看戏,剧中有一个“扇嘴巴”的动作,可能由于由于没能控制好,就失手真的把对方的脸给打了,朋友马上不解的问我,这要真打吗?从这个例子中很明显的看出,观众和戏剧已经形成了一种表演与观赏的关系,观众看的是戏,而不是真的生活,如果演员超出了分寸,就必然破坏了这种关系,观众就会觉得很别扭,继而会产生拒绝的心理。所以,规定情境不是真实,真实的是生活。演员要进入自己所演的角色中,就一定要让自己进入舞台的规定情境的现实中。不了解这一点,演员就无法在舞台上获得一种情境中的自(5)细节的处理电影之所以被称之为一种意识,在于它不仅仅再现生活的真实,还要创造“真实的”艺术形象。电影艺术本身在创作中,在再现客观真实的过程里,仍然存在着假定性。剧情的虚构、人物及人物关系的假定、情节设置的状貌不能全部真实再现,必须要求演员假戏“真”做,要求表现出酷似生活的真实形态,要求有真实的体验,电影才能成为艺术。演员在塑造性格化的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去更加丰富地展示剧本所赋予人物的独特魅力,往往是通过演员对丰富的、生动的细节进行的挖据形成人物形象的闪光点。我们在分析人物性格和动作时,是逐步从角色的外部深入到角色的内心生活,进而再反馈回外部动作。从对事件冲突的剖析升华到理解剧作的主题与底蕴,从分析剧作与角色的某个细节开始迷恋角色、接近角色,进而也就使自己化身为角色。细节闪现出符合角色的思维、行为、心态的下意识的动作,使角色更加生动光彩。演员在创作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真正的、深入的去体验角剧作所提供的生活,那么,演员会本能的去体现角色的真实的欲望和情感,会有意识或是无意识地产生出一些细小的感觉和行动,这就是“细节”的诞生。细节就像是晶莹的露珠,能够折射出人物性格的各种光芒。我们可以通过演员的一个神、一个手势或是一个姿态来感觉角色的内心世界。例如,在影片《克莱默夫妇》中,当律师文斯特里普,她的丈夫是否有对她不忠时,她犹豫了一下,紧接着便笑着摇了一下头,轻轻地说了一声:“不”,这轻轻地一个“不”,顿时让观众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善良,更感受到她内心的复杂。优秀的演员善于设计诸多的细节来渲染角色的性格,例如电影《雨人》中,达斯汀.霍夫曼总是用细碎的脚步走路,总是歪着头,两只手不同的在胸前摆弄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细节能够真实地反映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再例如,电影《花样年华》中,导演王家卫两次对苏丽珍的手的细节特写,反映出苏丽珍生活和情感的变化。一个演员要把角色演的生动。逼真,在对人物形象进行性格化创造和刻画时,就必须做到细致入微。第二节.强调角色的真实性角色的真实性,即角色—这一艺术作品所具有的一种艺术属性,是演员从自我的人的真实出发利用与角色相关的诸多假定所创造出的人物形象的真实程度。演员塑造的英雄角色,如果要得到观众们的认同就必须首先让观众们相信并产生信任感,这是演员扮演角色与观众交流的基础;而角色的真实性就成了这种交流的关键,因为观众们不是傻子,他们只相信能激发起他们真情实感的角色。演员创作能否实现角色的真实性,直接关系到其表演创作的成败。现在提出对演员创作真实性的几点建议(1)重视对剧本中人物真实点的选择比如在最近热议的“打鬼子”戏当中,很多时候都出现英雄在杀鬼子之前说的是:“为了革命的胜利”、“我死也要完成任务”、“为了新中国前进”等等口号式的语言,演员需要对人物的真实性做一次筛选和考量,想一想如果真的面临生死较量时会否说出剧本中赋予的台词。(2)坚持以演员个性的人生经验为基础。性格化的塑造在之前已经提及,首先要找到演员和角色性格中的共同之处,或者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间接理解角色的行为,才能让角色更具可信性,如果演员自己都不认同或者凭空塑造,那么观众也不会相信,不会被打动。(3)永远由自我出发,坚持真实的双重层次。(4)加强人生素养,丰富人生自我的真实层次。结语综上所述,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演员在塑造英雄形象时,对于角色人性化的把我是必不可少,甚至直接影响角色成败的必然因素。从“高大全”的英雄到“平凡”的英雄。在经历了反反复复的思考和实践之后,我们影视剧本创作逐渐从纯粹的教化功能中解放出来,重归反映现实的轨道。需要我们演员在塑造上与时俱进。英雄观的更新导致创作手法日趋理性,英雄形象的塑造所发生的变化,源于影视艺术工作者对英雄概念理解的深化。他们在大量的创作实践中逐渐领悟到英雄人物也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不可能十全十美。这种新的英雄观指导着他们的创作手法日益成熟。在银幕上演员需要把作为人的英雄人物的性格刻画更趋于复杂化,脱去“高大全”外衣的英雄人物,更多的是以普通人的人性力量感动观众英雄人物的塑造由单一化走向多类型化在英雄气概共性中又体现出独特的个性化特征把塑造英雄人物”作为根本目的转变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体现与张扬。使我们看到了个个伟大而平凡的英雄,一个个生活在我们中间的英雄,一个个可亲、可信、可学的英雄形象。参考文献《电影艺术词典词典》 许南明,富澜,崔君衍 中国电影出版社《演员自我修养》 [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中国电影出版社《表演艺术教程》 林洪桐 中国电影出版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中国电影出版社《心理学词典》 [美]阿瑟雷柏 上海译文出版社《戏剧表演基础》 梁伯龙李月 文化艺术出版社《石挥的艺术世界》 舒晓鸥 中国电影出版社《北京电影学院硕士论文集》 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资料谢辞在这篇论文完成之际,我要衷心的感谢我的导师陈邑老师,感谢他三年来对我的细心呵护与培养。在论文最初的开题,定稿等环节中,导师就题目,提纲,以及论点提出的诸多建议,对论文的完成起了决定性作用。并且导师在平时教学中就相关问题与我多次交流并且进行指导,使我的论文能在表演范畴内有更广泛的涉及,具有实用意义。同时感谢陈邑老师、崔新琴老师、王劲松老师、张华老师、郑建初老师、张菁菁老师在我本科和研究生共七年时光中对我的教育!感谢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所有老师们给我的关爱与帮助!感谢06本科班和10本科班的同学们给我的大力支持!最后感谢父母对我的支持!现在我要离开校园完全的进入社会了,心中一万分的不舍与感激!我将带着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精神伴随我一生的演艺事业!谢谢

难于知无

硕士/博士论文撰写技巧:用好论文模板,助你一个月完成毕业论文

01前言每年,一到毕业季,很多毕业班级的同学都会遇到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的学位论文写得这么慢?很多同学非常痛苦,明明通过自己几年的努力,自己学位论文的内容和核心明明已经完全梳理出来了,但是写出一份合格的学位论文还是这么慢这么难的!通过对大量毕业生调研发现,造成广大毕业生学位论文撰写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同学不善于使用Word文档编辑及相关编辑工具的原因,往往因为文中一个小的改动,就需要对全文相关内容进行一次手动修改,进而制约了学位论文的撰写速度。傻傻博士作为撰写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过来,未来两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提高学位论文的撰写速度,如何利用好Word文档和专业软件。本文是毕业论文模板设置的第一篇,也是基础篇,希望在新冠疫情影响下,能够帮助大家抢回一些毕业论文撰写时间,一个月内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论文。02论文提速,模板先行相信很多毕业班同学都知道,在撰写毕业论文之前,首先干的事就是去研读学校或者研究院里学位论文撰写要求,上面详细规定了论文的格式,包括了字体大小、行间距、图形要求、参考文献要求等等。但是,很多学校的论文格式只有纸质版本通识性要求,没有电子版本的,即使有电子版本的模板,也只是示例性质的,虽然能够使用,但是完全无法提高你论文撰写速度。▲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格式▲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格式因此,为了提高毕业论文撰写效率,我们首先得建立一个标准的学位论文模板以及相应的快捷方式。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当我们把准备工作做好后,才能实现学位论文的快速撰写。1.论文封面页设置不同学校对论文的封面页要求是不一样的,同学们需要根据学校的具体要求进行设置,但是在这儿我们需要注意一点,封面页可定没有页眉和页脚,但是后面摘要等又需要有页眉等,如何将论文封面页和后文区分开呢?这就是下面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一个小点。在第一页的页尾插入奇数页分节符,为什么要插入奇数页分节符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一般在学位论文中封面页需要单独的在一张纸上,第二页为空白;二是采用分节符可以将下文与本章节的页眉和页脚分开。在第二个考虑中,我们在第二页中将页眉打开,然后如图所示将WPS的“同前节”或者Word的“链接到前一页页眉”点掉,这样就可以断开前后两节之间的链接了,作者就可以在第一页按照学校要求设置封面页了(在这儿我们不做详述)。2.奇数页和偶数页不同页眉的设置很多大学要求学位论文中奇数页和偶数页的页眉分为两种不同的描述,比如奇数页为学位论文的题目“XXXXXXXXXXXX的研究”,而偶数页为“XX 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如何按照上述要求设置论文模板也是很多同学的经常纠结的问题。同学们只需要在Word和WPS的标题栏中找到奇偶页不相同,将其勾上,就可以实现该功能了。奇偶页不相同在Word中在设计那一栏中,在WPS中在章节中。3.不同位置页码设置在学位论文中,要求摘要/目录等内容的页码编号与正文内容不同,摘要/目录页码要求为大写阿拉伯数字,即Ⅰ、Ⅱ、Ⅲ等,正文页码要求为小写阿拉伯数字,即1、2、3等。如何实现该设置,虽然不难,但是同学们也需要掌握。首先利用前面第一小节的方法,在目录与正文之间插入分节符,然后将WPS的“同前节”或者Word的“链接到前一页页眉”点掉,将目录与正文之间的页码之间的联系去掉,就可以分开设置前后两个不同部分的页码格式。具体设置方法如如下图所示,选中页码,首先从1开始重新编号,然后利用页码设置选择样式,这儿我们就可以设置大写还是小写的阿拉伯数字。最后,就可以获得摘要/目录与正文不同的页码格式和编号顺序。4.正文及标题等格式设置很多同学最最纠结的是如何设置不同层级之间的标题以及标题编号,采用手动编号又是非常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下面,傻傻博士就带大家来看看如何设置正文标题。(1)正文格式首先,在Word的“开始”中找到正文,右键选择修改样式,然后再点开格式,里面有字体、段落、制表位、边框、编号、快捷键等。在正文样式中,我们一般会用到三个功能,字体、段落和快捷键。通过字体,我们可以设置字体的样式,包括中文字体、英文字体、字体大小等等。通过段落,可以设置缩进、段前/段后间距、行距等等。通过快捷键设置,可以方便你快速设置正文样式,而不用一遍又一遍的用格式刷刷格式。本人一般喜欢将正文的快捷键设置为Ctrl+W,大家可以试试。(2)标题设置及编号在标题设置中,我们一般需要设置三级标题,并且进行自动编号和链接。首先是标题设置,以标题1为例,在“开始”中找到新建样式,一般会给你三个自动默认的标题1、标题2和标题3。找到标题1,右键修改样式,就会出现下图的内容。在这儿,我们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样式类型需要设置为段落;二是样式基于需要设置为无样式,避免改变正文样式时造成影响;三是后续段落样式设置为正文,在该标题回车后,自动识别为正文格式。然后,根据学校格式要求,在下图中的格式里面修改字体、段落、制表位和快捷键等内容。在这儿,我们就不具体展开了,大家应该都会。标题2和标题3的修改和标题1的步骤一致,在此就不做重复了。在设置快捷键时,傻傻博士一般喜欢将标题1、标题2和标题3的快捷键设置为“Ctrl+1”、“Ctrl+2”和“Ctrl+3”,不过这个纯属个人喜好。然后是标题的编号,这是很多同学关注的地方。在“开始”中找到下图所示的“编号”,然后打开自定义编号,选择“多级编号”后打开自定义,就可以看到“自定义多级编号列表”。在很多大学的论文格式要求中,一般第一级标题为“第XX章”,而没有自动编号,一种简单的办法是将“级别1”通过“将级别链接到样式”与“标题1”链接起来,然后对显示在文中的“1”这个字的颜色设置为白色,在打印时就可以看不出来。然后依次将“级别2”和“标题2”、“级别3”和“标题3”链接起来,如此就可以获得后图中的标题效果,且能自动编号,避免了你不停的重复刷新格式。▲标题设置及编号方法(3)表格和图的标题设置在学位论证中,表格和图的标题一般和正文有所区别,因此为了加快论文撰写,个人建议针对表格和图的标题也需要单独设置格式及编号。对于表格,和前面标题1一样的方式,新建一个样式,命名为“表格”,并按照论文格式设置具体的格式,建议快捷键设置为“Ctrl+b”,也许有人会说这个快捷键不是加粗的快捷键吗?但是傻傻博士想说,这样好记,而且在论文写作中很少用到加粗功能的,即使这种少量使用的,你可以手动刷新。然后,在“引用”中找到“题注”,点开后在标签中选中“表”,再点开“编号”就可以看见“题注编号”,选择包含章节编号,与标题1链接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下图的表格标题了。以后每次只需要复制前面编号就可以了,然后按F9进行全文刷新就可以了。对于图片,其标题设置和表格一样,只需要将“题注”中标签选择为“图”就可以了。注意:对于不同的大学,表格和图片的标题编号可能要求不一样,有的需要每个章节重新编号,这样我们就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设置,如果是全文只使用“图1至图N”,那么在“题注编号”中就不需要勾选“包含章节编号”。▲表格和图片的标题设置方法设置表格和图片标题的题注的好处:当我们在正文引用表格和图片时,我们可以自动插入表格标题题注或者图片标题题注,这样当我们在全文中需要插入新的图片或者表格时造成其他现有图表的编号发生变化时,正文中的引用也会跟着变化。具体引用方法:在“引用”中点开“交叉引用”,在引用类型中选择“表”或者“图”,在引用内容中选择“只有标签和编号”,然后选择你需要插入的表或者图的题注,效果如下图所示,该引用为一个链接,可以自动更新。这种方法在我们编制学位论文时能够节约非常非常多的时间,因此我们写论文需要不停的修改图片和表格,如果每次加入或者删除新的表格或者图片时都需要手动编一次号码,大家不得累死!03结尾本文作为学位论文模板设置的第一篇文章,从封面页设置、奇数页和偶数页页眉页码设置、正文格式设置、标题格式设置、表格和图片的标题设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虽然简单,但是对大家撰写毕业论文非常重要,能够快速的提高你的毕业论文写作速度,一个月完成毕业论文不是梦,老师再也不用担心你的论文格式不过关了!作为本文的姐妹篇,傻傻博士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详细介绍公式的插入及引用方式、文献的插入及引用方式以及最后形成的毕业论文模板硕/博士论文撰写技巧2:善用公式及文献管理软件,加倍撰写速率。如果想要完整的毕业论文模板,加快毕业论文专业速度,追回新冠疫情给大家时间上带来的损失,大家可以关注傻傻博士的账号,并私信联系本人获取。文末: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请点赞并转发,并关注傻傻博士的账号,后续将有更多精彩的内容和您分享。备注:本文介绍的设置方式是基于金山的WPS软件,和微软的WORD近似,如果有不是太清楚的地方,大家可以私信我了解。编辑:傻傻博士图片:傻傻博士

大搜索

毕业论文基本框架模板

论文框架对整体写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那么论文框架为什么这么重要呢?首先,我们说一下一篇合格的论文框架应该是什么样的1结构分明2重点突出3方案对策一一吻合以硕士论文为例第一章,为研究的目的,意义,理论这个部分写在摘要与绪论后面,也有一些学校把这个部分归结为绪论环节。但是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篇幅,一般研究目的不超过200-500字,这个要切记需要注意的是本科论文一般不需要写这个环节。1因为本科论文字数比硕士论文要少1-2倍2在本科的开题里面这些已经写过了但是硕土论文一定要写。第二章,文献综述,也就是国内外研究现状这个部分虽然不是整个论文中最难写的部分但是却是最头疼的部分,并且每个学校要求的写法不同,学姐会单独开篇文献综述的写法分享给大家第二章也可以写理论介绍,例如:2.1理论的定义/2.2理论的延伸......此部分的字数占全文的五分之一即可,比如硕士三万字论文,此部分4500-6000字即可,不宜太多。需要注意的是,此部分强调理论深度。第三章,案例分析or实验分析or模拟从第三章开始,进入论文框架的核心部分,这一章,你要提出问题如:以某个企业为例,或者以某个实验对象为,你要开始分析影响问题的因素,硕士论文此方面最低要提出4-6个,本科论文此方面最低要提出3-5个,此外第三章还可以是问题的提出,比如你发现了那些问题。以银行培训为例:1缺少科学的培训计划/2缺少健全的培训制度/3缺少规范的流程管理/4缺乏实施效果的监督等。第四章解决问题的方案or实验结果分析or存在问题的分析本科论文到这一步就几乎快完成了,三四章占了整个论文三分之一的比例,可见它的重要性。第五章,建议及对策:此部分占五分之一比例第六章结论:此部分字数本科300-500字左右,硕士500-1000字左右最后参考文献与附录啦附录需要把你画的图,实验数据,代码都放进去,以及完整的调查问卷哦所以做完这些务必记得保存,不然找起来十分麻烦。这样一篇完整的框架就出来了,总结如下:1摘要 Abstract2前言or绪论(目的,意义,创新点,技术路线)3国内外研究现状or理论概述,理论研究4问题分析,系统需求分析,因素分析,案例分析5解决问题的方案,系统完善过程,结果分析6建议对策7结论8参考文献9致谢10目录大概就是这些啦大家,加油哦!

实实在在

《清华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指南》及模板修订说明

编辑搜图2020年7月修订如下:1. 新增了部分内容。新增了“学位论文指导小组、公开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名单”、“插图清单”、“附表清单”、“指导教师(小组)学术评语”和“答辩委员会决议书”。2. 调整了学位论文组成和顺序。将“主要符号对照表”更名为“符号与缩略语说明”。将“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更名为“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完成的相关学术成果”。将“附录”调整至“致谢”和“声明”之前。将新增的“学位论文指导小组、公开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名单”放置在英文封面之后。将新增的“插图清单”、“附表清单”放置在“目录”之后。将新增的“指导教师(小组)学术评语”和“答辩委员会决议书”放置在“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完成的相关学术成果” 之后。3. 更新了参考文献著录规则。4. 更新了“目录”所列内容,目录从中文摘要开始。5. 新增和更新了部分附录。新增了附录E交叉学科名称中英文对照表。更新了附录C学科门类名称中英文对照表、附录D 一级学科名称中英文对照表、附录F二级学科名称中英文对照表、附录G部分专业学位名称中英文对照表、附录G工程博士、工程硕士及工程硕士领域名称中英文对照表。6. 新增和更新了部分模板。新增了“学位论文指导小组、公开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名单”、“插图清单”、“附表清单”或“插图和附表清单”、“指导教师(小组)学术评语”、“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示例模板。更新了“目录”、“符号和缩略语说明”、“参考文献”、“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完成的相关学术成果”示例模板。更新了“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模板。7. 新增了“清华大学学位论文公开评阅人聘书及知情同意书”和“清华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聘书及知情同意书”,以供参考。2020年9月修订:暂未汇总

快斗

毕业论文答辩不再愁!14套毕业论文答辩模板,直接套用美观简单

马上就要毕业了,相信每个即将毕业的学习生,都会面临毕业论文的苦恼,怎么写呢?怎么才能过关系到自己的毕业!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几套套毕业论文答辩模板,直接套用即可!(文末全套模板获取方式)毕业论文大致流程: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二、论文综述三、研究过程及方法四、研究结论模板展示1模板展示2模板展示3模板展示4……篇幅有有限!小编就不给大家详细展示了想要这些模板的小伙伴↓↓↓后台滴我:资料即可免费获取!

四方之内

论文LaTeX、项目README:无脑套用格式、开源模板最高10万赞

选自GitHub机器之心整理参与:Jamin、思、一鸣即使是最具创意性的机器学习研究者,也不得不面对枯燥无味的论文和项目文档写作。这项工作还怠慢不得,因为一旦少了重要的部分,很有可能对研究造成影响。在这里,机器之心整理了一些高赞开源项目 Readme、Gitignore 文档和论文的 LateX 模板。即使是初次研究的人也可以迅速上手。从搞研究到做项目,模板都是提高生产力的好工具。因为开发者比较注重效率(因为懒),很多细枝末节而又略微繁琐的工作,都会在 GitHub 上放出模板。比如说 Git 用的 gitignore 文件,模板放到 GitHub 上竟然能有 9.6 万的 Star 量,这些小而好用的模板项目,确实能省不少事。gitignore 模板做项目不论是做研究,还是平常写一些小项目,Git 总是必不可少的。若不用 Git 追踪所有代码修改痕迹,总感觉改代码、测试代码会比较心虚。一般使用 Git,又少不了 将代码托管到 GitHub,尤其目前 GitHub 已经支持免费的私有项目。然而做项目时,每次查看修改了哪些文件时,总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临时文件,编译器缓存、系统缓存等等,此外数据集太大一般也不会传到 GitHub。为了看着舒服,大概率你会写一个 . gitignore 文件,将需要 Git 忽略的所有文件、所有类型的文件都忽略掉。比如说,早几天清华大学开源的深度学习框架「计图」,它的 .gitignore 文件是这样的:可以想到,清华的研究者肯定是在构建项目的过程中,一条条把不希望添加到 GitHub 的文件排除在外。虽然要排除的文件每个项目都不一样,但是有一些肯定都是共通的,例如 __pycache__ 等。这里我们介绍一个 GitHub 官方 gitignore 模板,它目前拥有高达 9W+的 Star 量。这一系列模板非常好用,如果我们用 Python 做项目,直接下载对应的.gitignore 文件就行了。这个文件内部大概是这样的:它会从不同的角度展示 Python 项目到底哪些文件是应该排除在外,不能上传到代码库。总文件有 143 行,我们直接下载用就行,只要再加上几行描述自己项目的语句,.gitignore 就完美了。项目做完了,README 也不可少,是的,它也有模板。README 模板而 README 方面更是家常便饭,首先肯定的是 Readme 的本质,让读者能够以最快速度去了解如何安装或是使用项目。以前为了写一份 README 还要先去找一个成熟项目作为参照,比如耳熟能详的 由 RichardLitt 发起的「Standard Readme」,简单直白的告诉应该写哪些内容,应该如何排版等。但此次向读者们介绍的是专门针对于 Machine Learning 论文且附代码的 README 书写标准及模板,让你不必在 README 的结构,排版上花更多时间。话不多说,来看参考图:第一部分肯定是论文的标题,以及包括了可选择一些图表来简单说明所使用的方法、主要结构或者是 bibtex 类型等。接着要简要说明安装要求,比如如何设置环境,如何使用 pip / conda / docker 命令,如何下载数据集等。而接下来要针对训练来介绍。描述如何训练模型,并在论文中用示例命令去说明该如何训练模型,包括完整的训练过程以及适当的超参数等。「Evaluation」此一项要介绍如何根据论文中的基准去评估训练后的模型。而之后针对预训练模型,要提供有效链接,如何下载预训练模型,以及简要介绍他们是如何被训练的。而最后,则是输出结果,结果对比以及排行榜等。其实,从逻辑上看并不难,README 大部分操作是较为麻烦且花时间的,如果有了此模板,很多固定的格式就可以直接套用,省去了不少时间。LaTeX 模板写论文如果实验做完了,README 也写好了,发现了惊人的效果,现在该投论文了。不同的大会都有一些格式上的要求,有时候他们也会在 GitHub 上发布 LaTex 论文模板。作为最后一步,本文推荐清华大学的毕业论文模板,它包含了完整的 LaTeX 文件,下载下来并修改内容后,一键就能生成标准的 PDF。该学位论文 LaTeX 模板,包括本科综合论文训练、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以及博士后出站报告。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xueruini/thuthesis有了这些项目,枯燥无味的文书工作都可以变得更有效率,还不会出错。

年齿长矣

美国硕士毕业论文essay写作 美国大学论文写作范文格式标准

美国硕士毕业论文essay写作 美国大学论文的写作技巧The master's thesis paper write thesis writing skills to an American university 在美国留学,论文写作是无法避免的作业之一。然而美国大学论文的写作对于中国留学生非常不友好,哪怕同学们已经非常努力地去写了,但也有可能会不及格。当然,在大家学会一些美国大学论文的写作技巧之后,这种情况就能改善了,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些技巧。这篇文章中,我们着重从以下几点介绍,如何写出一篇高分的美国大学论文:-Rhetorical strategies (also known as logic or persuasion) 修辞策略-Writing from research 以研究为根据来写作-Bibliographies and in-text citations 参考书目和文内引用-Plagiarism 论文抄袭-Directness 直接性-Using “I”、“we” and “you” 人称的使用-格式标准1.Rhetorical Strategies修辞策略Rhetorical有多重意思,但其实都是为了成功地联系和劝说受众。对于大学生来说,受众通常是教授或者其他的教课老师。在修辞策略方面,我们应该注意:·Start big and get small 由大及小在引出主题后,你要在第一段总结你将在后面的行文中所讨论的全部内容。在接下来的每一段开头,要用第一句话概括这个段落所要讨论的内容。这就是每一段的主题句或中心。·Enrich your vocabulary 丰富词汇量使用更复杂的词汇能够提高你写作的效果。你可以使用词典去查找一个已知词汇的同义词或者近义词,来丰富你的词汇量。当你找到一个新词后,你最好搜索一些例子,来了解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如何使用,以及在你写作的语境下使用是否合适。如果做到上述这些有困难,那么你可以在Google里面搜索该词,学习一下这个词语常见的使用情况。·Keep your language neutral 语言保持中立在学习过程中,你通常会遇到一些或是激励你、或是激怒你的话题。但是这里要记住一点,不论你对这个话题是多么有热情,学术写作的读者更喜欢清晰、准确和中立的描述,而非情绪化的、或说教式的语言。以下举两组例子对比:不推荐:Ecation is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career success.推荐:Ecation is one important factor in career success.不推荐:New Horizons is the fastest spacecraft ever built.推荐:As of 2007, New Horizons is the fastest spacecraft ever built.推荐:New Horizons is traveling at 16.21 kilometers per second.·Find opportunities to be critical 具有批判精神通常老师们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学生能够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写作。这里的批判性,不一定是批评,而是质疑、质问。也就是说,不要以表面看到的东西来理解和接受事物。批判性写作,意味着你要仔细地审视一个主题,并就其不同的方面提出问题,听取多方观点。另外,批判性也意味着不因一个人地位高而轻易相信什么。即使你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某位作者成就非常杰出,也不意味着他就是对的。对待他们最好是像对待一些不知名的作者那样去质疑他们。2.Writing from Research 以研究为根据来写作大学第一年的写作作业其实更多的是偏重个人表达的,也就是根据你自己的记忆、印象或者情绪来写作。而当你迈入更高的年级,你所遇到的写作作业通常会要求基于研究所得的信息。First-year writing assignments are actually more personal, that is, based on your own memories, impressions, or emotions. As you move into higher grades, writing assignments often require research based information.基于研究的写作有很多优势。学术写作的读者会对基于研究的写作更加有信心,因为所用到的信息很有可能在文章发布之前已经得到验证;而且如果读者对信息有疑问,他们可以找到原始信息来源,自己去加以确认。同样,读者更容易相信被研究信息所佐证的观点,而非仅仅是作者自己凭空的感受。在高级学术写作中,如果你的写作仅仅是基于头脑里凭空而来的东西,那么会被认为是不可靠的,很可能得到低分。当你根据研究结果来进行学术写作时,切记以下几点:-老师非常看重学术信息来源,最好是学校图书馆网站上可以查找到的。除此之外,Google Scholar也是可以查找学术信息的地方。当然,有时候因为话题原因,你可能也需要一些非学术信息来源,比如报纸。-谨慎使用互联网。互联网资源丰富,但同时也有大量不好的信息。在使用从互联网查找来的信息时,一定要先衡量它们的质量。-不要过分依赖互联网。你的论文中至少要包含一些印刷类的信息来源。-论证已知知识的正确性。很多时候即使你对一个话题的认识和认知是正确的,但是你仍然需要查找相关信息来佐证你的这些认知。因此,研究的目的除了发现新信息,还包括找寻信息来佐证你之前的认知。-你的文章中要确保标记出引用,并且提供完整的参考书目。3.Bibliographies and In-text Citations 参考书目和文内引用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你进行以研究为根据的写作,那么你的文章必须包含文内引用和参考书目。Bibliography参考书目,是你文章中引用的所有信息来源的列表,以作者的姓氏字母顺序排列,并且要遵循规定的标准格式。文内引用指的是在正文中,简短地标出某个部分的信息来源。Whenever you do research-based writing, your essay 0592w.com must contain quotes anw.comd bibliography. Bibliography a Bibliography is a list of all the sources cited in your essay, arranged alphabetically by the author's surname, and in a prescribed standard format. An in-text quote is a short list of the sources of information in the text.例如:People who design and play violent video games do not necessarily condone violence in real life (Juul 21).以上的文内引用,指的是这部分信息出自作者Juul的一本书中的第21页。在看过文内引用后,读者可以到最后的参考书目部分找到完整的引用:Juul, Jesper. Half-Real: Video Games between Real Rules and Fictional Worlds. Cambridge: MIT P, 2005. Print.在写文内引用或者参考书目时,切记以下几点:-文内引用和参考书目不仅仅用于直接引用,任何引自其它来源的信息,包括已经进行改写、提炼或改编的部分,都需要进行标注。-写作参考书目(bibliography)所需的信息有时并不明显,要仔细寻找。通常这些信息会以较小的字体出现在文中。如果是网络来源,参考书目中还需要列出网址(URL)以及你下载这页信息的时间。-不同的课程会使用不同的文内引用和参考书目的写作标准。最常用的有MLA引用格式和APA引用格式。写作前要注意明确标准。4.Plagiarism 论文抄袭简单来说,抄袭就是在不提及作者的情况下,复制别人的作品或者观点。在北美的大学院校中,抄袭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罪行。有些老师可能会原谅学生的第一次抄袭行为,并且会利用这个机会告诉学生到底什么是抄袭。但是大多数的老师通常会严惩任何涉嫌抄袭的行为,或者是给作业扣分,或者是让这门课成绩不及格,甚至是开除。因此要严肃对待抄袭问题。-抄袭有时候可能是故意的,但是有时可能并不是故意的。因此在上交文章之前,要仔细通读全文,确保你引用的每处信息都标有文内引用。另外,要确保你充分地改写了那些你没有直接引用的信息。-原则就是:只要不是你的想法观点,都要使用引用。-切记老师们都是身经百炼、火眼金睛,他们不仅仅会根据对你写作风格的熟悉和掌握来判断,还会借助检验抄袭的软件,因此可以很轻易地识别出抄袭,所以不要心存侥幸。5.Directness 直接北美的学术写作通常被认为是“直接的”,意思是:(1)无需额外的信息立刻直切主题;(2)使用清晰而准确的语言来描述主题。在教授和其他读者看来,直接的写作是精炼而高效的。以下这些技巧可以让你的写作变得更加直接:-动笔写作之前先写提纲,然后把草稿和提纲进行对比。删去不能有效传达提纲中观点的任何词句。-如果你不习惯在动笔之前写提纲,那就反向概述,也就是在你写完草稿后写一个提纲。反向概述能够帮你时刻紧扣主题。-替换委婉用语(对于一些讨论起来不太舒服的事情进行的模糊的描述)。将文中所有的委婉说法替换成更加清晰的语言。6.Using “I”、“we” and “you” 人称的使用在英文中,口语和书面学术用语在人称的使用上有很大区别。造成这些区别的原因,其实也就是学术写作的两个基本特点:(1)学术文章的读者感兴趣的是作者呈现的观点,而非作者本人;(2)这些读者非常看重精确性。你可能听说过,学术写作中完全不能使用“I”,但其实这也是不准确的。如果“I”是文章讨论的主题的关键部分,则可以使用。举个例子,一位学生做了一个化学实验,然后要汇报整个过程。如果这篇论文是化学课上的作业,那么论文的读者可能对于谁做了这个实验并不关心,而是对化学现象更感兴趣。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要注意使用被动语态,从而可以移除“I”:The pH level of the acid was raised by adding water.但是如果读者更关心作者本身以及她的个人经历,那么使用“I”是完全没问题的:I raised the pH level of the acid by adding water.说到“we”,其实就更不常用了。根本原因在于,“we”所代表的对象非常不明显。如果是一组人一起写作,那么可以用“we”来代指全部作者。但是如果作者只有一个,而想用“we”来代指作者和读者,是不太合理的,因为不能确定所有的读者都认同作者的观点。比如:不推荐:We have become accustomed to commercialization in sports.推荐:Many people have become accustomed to commercialization in sports.“You”在学术写作中基本是完全不出现的,原因也是不清楚读者是谁。“You”更适合出现在讲话中,在学术写作中就会显得非常不准确。如果学术写作中出现“you”,通常的策略就是将“you”替换成“one”。例如:不推荐:It seems to be the easiest way to meet people in your own community.推荐:It seems to be the easiest way to meet people in one’s own community.7.格式标准学术写作文章的格式标准有很多,写作之前要确认好。这里我们介绍最常用的一种:-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12 point-双倍行距-页面尺寸:letter size(8 x 11 inches)不是A4-所有页边距都设置成1 inch如果你使用的是东亚版(日本、韩国、中国等)的Word软件,你还需要注意:-行距应该设着成28 pt,而非双倍行距-点击Format→ Paragraph→ Asian Typography,确认没有选择“Allow Latin text to wrap in the middle of a word.”这个选项。以上就是关于美国大学论文的写作技巧分享,希望同学们看完之后都能有所收获,然后写好美国大学论文。Compare and Contrast Essay,就是一种需要对比分析的Essay,分析出对比事物的相同与不同。Compare and Contrast Essay跟其他类型的essay一样,有其相对固定的结构和形式,下面就给大家讲解一下。美国硕士毕业论文essay写作 Compare and Contrast Essay怎么写什么是Compare and Contrast Essay?Compare and contrast essay,即对比比较文。顾名思义,就是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话题,找出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Compare是找出话题间的相似点,contrast则是找出话题间的不同点。被讨论的话题可以是一本书中的人物、去过的地方、某个概念或想法、或者任何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的事物。被对比和比较的话题可以是有紧密关联的,例如斑马和马;也可以是差距巨大的,例如披萨和沙拉。Compare and Contrast Essay的类型一般来说,compare and contrast essay有三种形式:1. Block Method or Subject by Subject这种形式的compare and contrast essay就是先集中论述完第一个话题的全部对比比较的点,再来从相同的对比比较点去论述第二个话题。这种形式让你可以一次集中论述一个话题,但是难点是行文至最后才能明确辨析出讨论话题的相似点和不同点。Outline:·Introction 开头·Body 正文1)Topic 1 话题1-Aspect 1 对比比较点1-Aspect 2 对比比较点2-Aspect 3 对比比较点32)Topic 2 话题2-Aspect 1 对比比较点1-Aspect 2 对比比较点2-Aspect 3 对比比较点3·Conclusion 结尾2. Point-by-Point Method这种形式的compare and contrast essay是以对比比较点为主线,每次都只从一个点出发来对比比较两个话题。Outline:·Introction 开头·Body 正文·Aspect 1 对比比较点1-Topic 1 话题1-Topic 2 话题2·Aspect 2 对比比较点2-Topic 1 话题1-Topic 2 话题2·Aspect 3 对比比较点3-Topic 1 话题1-Topic 2 话题2·Conclusion 结尾3. Compare then contrast这种形式的compare and contrast essay就是先集中比较两个话题的相似点,再集中对比两个话题的不同点。这种形式强调的是对比不同点,但是由于文章是以比较相同点开始,所以要维持住读者的兴趣比较困难,因此更需要多下功夫。Outline:·Introction 开头·Body 正文·Comparison of Topic 1 and Topic 2 话题1和话题2的比较(论述相似点)-Comparison 1(Topic 1 & 2)相似点1-Comparison 2(Topic 1 & 2)相似点2-Comparison 3(Topic 1 & 2)相似点3·Contrasts of Topic 1 and Topic 2 话题1和话题2的对比(论述不同点)-Contrast 1(Topic 1 & 2)不同点1-Contrast 2(Topic 1 & 2)不同点2-Contrast 3(Topic 1 & 2)不同点3·Conclusion 结尾如何写作Compare and Contrast Essay?在Introction开头部分要点出文章的主旨,用1-2句话叙述文章的主题和你所要论证的立场。在Body正文段落中,你需要摆出具体的证据来支持你的主旨。以一个主要观点开头,也就是该段的主题句。接下来写下支持性该观点的论点,并用研究数据或信息来逐条展开,论述每一个论点。最后以一个支持主要观点的总结句结束本段。尽管每篇compare and contrast essay的正文段落数量因所选择形式以及相似点和不同点的数量而不尽相同,但是每个正文段落都可按照同样的思路行文。最后以一个Conclusion总结段落结束全篇,重申全文主旨,并总结文章的主要论点。最好再对文章主题的意义和影响进行阐述,以达到升华文章的效果。Compare and Contrast Essay常用词汇比较相同点时常用的连词(Comparison):-In addition-Similarly-Likewise-Correspondingly-Just as-Same as-Compared to-As well as-At the same time对比不同点时常用的连词(Contrast):-However-Even though-Unlike-On the contrary-In contrast-Conversely-On the other hand-Although-MeanwhileThe above is the introction of the writing of Compare and Contrast Essay. In fact, Compare and Contrast Essay is similar to other types of Essay. The key lies in the elaboration and argumentation of arguments.以上就是关于Compare and Contrast Essay的写作讲解,Compare and Contrast Essay其实跟其他类型的Essay差不多,关键都在论点的阐述和论证,只要大家做好这点,那么分数肯定不会低。

过也

毕业论文提纲怎么写?过来人:手把手帮你打造完美论文写作模板

大家好,我是毕业之家小毕同学。后续会持续为大家更新毕业论文写作、修改、降重,记得关注哟。论文提纲是整个论文的关键。它做起来比较难。Not doing well就会直接影响整个论文的进度。Doing well可以助你快速完成一篇思路清晰、观点明确的High Quality Papers。一、提纲是什么?提纲就是论文的思路架构,具体操作起来就是完成论文的目录。为了避免论文direction上的错误,学校和老师都会让童鞋们先写出提纲。它是整个论文的蓝图,列好正确的提纲再来做毕设就会轻松很多。二、列提纲的重要性。为什么完成论文必须得先列提纲呢?这就好比:画画得先想好是画猫还是虎;盖房子得先画好图纸;吃饭得先做好饭...提纲的作用很重要:1. 先苦后甜,以逸待劳。构建好论文提纲之后,就一步步执行就可以了。自己不用在一步步思考,可以轻松完成论文的整个工作。2. 依葫芦画瓢,完美。提纲就是一张蓝图。做好提纲之后,不会因为思路不清晰而多做无用功,也不会因为疏忽大意而遗漏。三、毕业论文提纲怎么写?写好论文提纲,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下载优秀硕博论文。注意,完成毕业论文首先要做的不是漫天找文献,而是下载优秀硕博论文。自己的课题肯定不是独一无二的,在学术网站上找到研究题目极为相近的优秀毕业论文。下载下来,仔细地研读。通过研读相似的毕业论文,你可以得到3个收获:(1)毕业论文的构成框架、组成,包含哪些内容。(2)研究的背景、现状、该如何实验,实验设计如何设计。(3)实验结果该做哪些表征、表征结果该如何分析。2. 熟知论文的格式。认真阅读学院给出的论文指导文件。熟知论文的字数要求、每章节的字号要求、段落要求、参考文献格式要求等。根据优秀硕博论文的目录构建自己的论文目录。Follow suit,初步做出自己论文的目录。可能论文的设计主体自己还没有想明白,不要紧。不影响目录的搭建。先把能写出来的目录写出来。3. 精选、设计论文创新点,继续完善论文目录。下载相关的期刊文献,可以是综述可以是单篇研究成果。随时做笔记,捕捉灵感。添加书签、添加注释。遇到疑问的地方,及时向同学、学哥学姐或者导师求援。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精选出几篇作为自己论文设计的出处。将自己设计方案纳入论文目录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论文目录。最终通过论文目录的形式确定论文的结构,使论文形成一个unified theoretical system。4. 找导师优化论文提纲。将写好的提纲交给tutor修改,让tutor把关、修改。在论文提纲正确的基础上再填充内容,这是完成论文的best plan。总之,写一个高质量的提纲,你的论文就成功了一半,大家觉得呢?欢迎留言讨论。毕业之家一站式毕业生服务平台,记得关注我哦。(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苍之茧

在学位论文中如何书写独一无二的致谢

内容提要:1 致谢的重要性,2 致谢中常见的问题,3 如何书写独一无二的致谢,4 一份虚拟的致谢——导师部分。1 致谢的重要性学位论文的致谢是学位论文极其重要的内容。依据笔者在西方某国留学的经验,一些导师会亲自修改学位论文致谢,可见致谢有多重要。为了帮助毕业生书写致谢,国外致谢网站[1]提供了一些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和学士论文的致谢样板。一些写作网站还提供了致谢的一些标准语句[2]和结构要求[3]。虽然我们可以参考这些样板书写致谢,但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学科和不同的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对隐私的理解,因此针对我国的学位论文,不建议完全模仿国外的致谢指南。2 致谢中常见的问题目前,部分学位论文的致谢方式和致谢内容存在较多的问题。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问题。 态度抄袭。将学长的致谢拷入到自己的学位论文之中,仅替换姓名来当作自己的致谢。这属于严重的态度级别的抄袭。 在致谢中对导师进行学术水平和人格评价。一般只能是级别更高或年龄更大的人才能评价别人的学术水平和人格。因此,学生不适合评价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人格。 过度致谢。存在致谢内容与自己学位论文工作完全无关的现象,存在致谢语气过于高调的现象。只有朴实无华的致谢语气才能让大多数被致谢对象接受。 存在致谢泄露被致谢对象隐私的情况。致谢对象都有自己的隐私,因此,写完致谢后,最好交给导师修改,以便指出是否有不必要的隐私泄露。一些导师并不希望致谢中流露在生活上对学生有何帮助,生活上的帮助属于学术以外的事情,应该在私下致谢,而不应该写在公开的学位论文之中。 存在致谢遗漏现象。一般不会遗忘致谢导师以及一些身边帮助过自己的人。但是,大多数论文的最终版没有致谢那些给自己提供过有效建议的开题报告委员会成员、预答辩成员以及论文评阅人。正常情况下,论文的资助机构也需要致谢。 存在致谢内容形式雷同现象。虽然没有采用拷贝学长的致谢并替换姓名的方式,但致谢内容与其他人的致谢形式雷同。这会给导师留下不好的印象。本文第三部分将介绍如何书写独一无二的致谢。 存在对导师的致谢不规范现象。以博士论文为例,博士论文强调独立工作的能力,这在答辩决议中有明确(如何起草博士论文答辩决议书)。然而,许多学生在致谢中,强调感谢导师“悉心指导”。“悉心指导”容易让人误解是否事事都需要导师帮忙解决。3 如何书写独一无二的致谢只有写出独一无二的致谢,才能让人感觉到致谢是发自内心。一篇学位论文工作来自于机构、导师、学长和科研辅助人员多方面的帮助,因此需要写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致谢。那么,如何写出独一无二的致谢呢?导师提供的机遇是首要的感谢内容。因此,可以列举是什么时候联系导师,导师是什么时候以及以什么方式给了自己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机会。导师在关键学术问题上的指导也是重要的致谢内容。通过一到两个重要的例子说明导师如何在关键时刻提供指导。举例时可给出大致时间、描述遇到了什么困难、介绍导师是如何提供指导的以及描述因此有什么收获。许多学生可能在学位论文工作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对困难进行简要描述,指出什么人以什么方式给自己克服困难提供了什么帮助,对自己有什么作用。有了以上独一无二的事件,还需要使用自己的语言,这样你的致谢就独一无二了。花数天的时间去想到致谢中合适的词汇,才能形成自己的语言。4 一份虚拟的致谢——导师部分以下致谢内容纯属虚构,致谢的语言风格未经个性化提炼。致谢不限于是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还是博士学位论文。这里只介绍对导师的致谢部分,这份致谢内容强调独一无二的事实,强调机遇与指明方向和解决困难的重要性。1992年5月的一次学术讲座上,我获得了我一生以来最大的机遇。我听完刘佳佳老师的报告后,我询问她是否可以跟她做研究。没想到,她不惜牺牲她吃饭的一些时间,详细地问了我的一些情况,最终答应给我跟她读研[或开展本科毕设研究]的机会。在读研[或开展本科毕设研究]的过程中,刘老师不仅给我指明了研究方向,而且总是在我遇到学术难点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给了我指导。例如,在我开展研究工作的第N年[月],由于我缺乏理论功底,对遇到的XXX问题一筹莫展。刘老师便多次与我一起讨论、一起思考,并给我提供了提高理论水平的文献,最终帮助我在第N年M月取得突破。有了这次突破,我论文的其余部分工作变得越来越顺利。(对其他人的致谢)注意,致谢之情应尽在事实之中,哪怕文字中没有一个“谢”字。如果一定要写上谢谢,那么在上述致谢内容的第一段可以写上“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刘佳佳老师给了我读研[或开展本科毕设研究]的机遇”。对于第二段的开始也可以加上类似的一句话,如“其次,感谢刘老师给我指明了方向...”。BMCSCI ~科研永不止步 如您有Sci相关需要可以私聊留下联系方式,编辑会在第一时间您取得联系!

对曰

「福利」这100套毕业答辩ppt模板,让你的论文秀出新高度!

第二期福利:100套毕业答辩ppt模板每个毕业生都想自己大学能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毕业论文答辩无疑是大学最后一场战役,打好这场战役精良的武器装备是必不可少的。今天燊哥就给分享100套精美的毕业论文答辩ppt。领取方式见文末本资料由网络各方渠道整理如有侵权可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处理。免费领取方式:关注公众号:搜索职场大咖说或者zcdk77后台回复:毕业按提示操作领取资料作者简介:我是燊哥,就业指导师,职业规划师头条粉丝10万+,百度粉丝25万+为你分享职场干货。带你提升职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