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论文如何引用参考文献?壁观

论文如何引用参考文献?

论文中过多引用参考文献,给人的感觉不是治学严谨,而是作者对论文内客极度地不自信。——William C. Roberts1 要遵循规则就像致谢一样,参考文献部分也有需要遵守的特定规则。第一,只列出已发表的有影响的参考文献。尽量不要引用未发表的数据、摘要、论文或其他间接材料。如果实在需要引用这类材料,可以用括弧标注出来,或像一些期刊允许的那样在正文中用脚注标注出来。已被接收、将要发表的论文可以引用,但要在将发表该论文的期刊名后注明“In Press”或“Forthcoming”(即将出版)。其次,在投稿前要对照所引用文献的原始出处,仔细检查参考文献部分。在投稿被接受后,也最好对校样再做检查。有经验的图书管理员知道,论文里出现错误最多的部分就是参考文献。还要记住的是,检查的时候要确信在论文正文中引用的文献都确实列在参考文献部分中,也要确信列在参考文献部分的文章都确实在正文中被引用到。2 参考文献的格式各种期刊在引用参考文献的格式上有很大不同。有人查阅了52种科技期刊,发现这些期刊使用了33种不同的参考文献格式(M.O'Connor,Br.Med.J.1[6104]:31,1978)。有些期刊会给出所引用文献的全名,有些则不会;有些期刊要求论文给出所引用文献的页码范围,有些则只要求给出所引用文献的首页页码。聪明的作者会搜集好所引用文献的所有相关条目,这样在撰写论文的时候就具备所有必要的信息。要对已有的信息做删减和编辑是很容易的;但要重新搜索二十多篇甚至更多的论文,用来将参考文献的题名和页码补齐,却非常费劲。即使知道欲投稿期刊通常采用精简的参考文献格式(比如,不给出题名),最好还是为所有引用的参考文献做完备的记录。这种做法可取是因为(1)当前选定的投稿期刊可能会拒绝录用该投稿,到时可能将论文做修改,另投其他期刊(这家期刊的要求同以前的投稿期刊的要求很可能不同);(2)很有可能在以后撰写科技论文、评论性论文或者书籍的时候会再用到这些参考文献,而很多类型的写作经常要求给出所引用文献的完整条目。在向一家期刊投稿前,最好对照该期刊的《作者须知》来检查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如果投稿中参考文献格式与期刊要求的格式有很大出人,期刊编辑和审稿人有可能认为这份投稿是被其他的期刊拒稿后才转投过来的,也可能认为论文作者粗心大意,敷衍了事。尽管有很多种参考文献引用格式,大多数期刊还是使用三种常用格式中的一种。这三种常用格式是:“著者姓名-出版年”(name and year)格式,“字母-数字”(alphabet-number)格式和“引用次序”(citation order)格式。2.1 署者姓名-出版年格式著者姓名-出版年格式,又称哈佛(Harvard)格式,已经流行多年,很多期刊和书籍都使用这种文献引用格式。这种格式很大的一个优点就是方便作者。因为参考文献不用编号,所以作者可以随时添加或删减参考文献。不管作者对参考文献书目做多少次修改,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注--如“Smith和Jones(2005)”--不受影响。如果引用Smith和Jones在2005年发表的两篇论文,那么只要做简单变动即可,即第一篇标注为“Smith and Jones(2005a)”,第二篇标注为“Smith and Jones (2005b)”。这种格式的缺点是对读者和出版商不方便。当读者阅读论文时,特别是在阅读论文的导论部分时,会发现一个段落甚至一个句子里大量引用参考文献,这导致读者经常要跳过多行引用文献的标注才能继续阅读下面的正文。接连引用几个参考文献会对读者阅读和理解论文造成一定干扰。对出版商来说这种格式的缺点很明显,就是增加印刷成本。如果“Smith,Jones,and Higginbotham(2005)”可用简单的引用文献标注“(7)”来代替,那么出版商就可以降低印刷成本。由于一些论文的署名作者人数太多,很多采用著者姓名-出版年参考文献格式的期刊都采纳了“et al.”(等)的规则,这个规则是这样使用的:如果所引用的论文作者人数只有一到两位时,引用文献就标注成“Smith(2005)”或“Smith and Jones(2005)”;如果所引用的论文有三位作者,在第一次引用该论文时应该标注成“Smith,Jones,and McGillicuddy(2005)”,以后在文中再引用到该论文时就可标注成“Smith et al.(2005)”这样的简短形式;如果所引用的论文有四位或四位以上的作者,在第一次引用该论文时就应该用“Smith et al.(2005)”来标注。在参考文献部分,有些期刊要求把文献的所有作者都列出来(不管有多少名作者);有些期刊仅将文献的第一作者列出,并在第一作者后注明“et al.”。对于按照“Uniform Requirements for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Biomedical Journals,(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 2004)准备的论文,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ions (2003)指出,如果参考文献的作者人数超过六名,要将前六名作者姓名全都列出来,之后的作者一律用“et al.”指代。2.2 字母-数字格式这种格式是著者姓名-出版年格式的一种变体,它在论文正文中用数字来标注引用的文献,而数字是根据文献中的字母顺序编排出来的。使用这种文献引用格式可以降低出版费用。对论文作者来说,编辑论文时也会容易一些(特别是当论文参考的文献非常多时)。对于读者,特别是对于图书管理人员来说,阅读和理解论文也很方便。习惯了使用著者姓名-出版年格式的作者可能不会喜欢字母-数字格式,他们认为字母-数字的文献引用格式有欺骗读者的嫌疑,因为读者根本无法从一个表明顺序的数字看出被引用文献的作者和被引用文献发表的年份。而所引用文献的年份,比如是1N4年还是20帜年,对于读者的意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好在上述的不足有办法弥补。在论文正文中引用文献时,要多想想文献的作者名或文献发表的年份是否重要;如果不是那么重要(其实大多数情况正是如此),就可以直接使用数字来标注要引用的文献:“Pretyrosine is quantitatively converted to phenylalanine under these conditions (13).”如果想注明所引用文献的作者名,可以将作者名加插在句子中:“The role of the carotid sinus in the regulation of respiration wa discovered by Heymans(13).”如果想注明所引用文献的发表年份,同样可以将年份加插在句子中:“Streptomycin was first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 in 1945(13).”2.3 引用次序格式引用次序(citation order)格式按照引用的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顺序来为文献编号。这种格式避免了像著者姓名-出版年格式那样浪费版面。读者在阅读论文正文时如果遇到引用文献,通常能很快在参考文献部分找到对应的文献。所以,读者一般都很喜欢这种引用文献的格式。如果论文篇幅较短,引用的参考文献较少,这种格式非常有用。如果论文篇幅较长以致论文中大量引用参考文献,这种格式就未必那么合适。这对作者来说不方便,因为如果要添加或删减参考文献,就要重新排列文献在论文正文的引用次序;对读者来说也不好,因为参考文献是按在论文正文中引用的次序来排列的,这会导致几篇由同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在参考文献部分被分隔开来。本书第一版里提到字母-数字格式“看来正日渐盛行”(“seems to be slowly gaining ascendancy),然而此后不久,Uniform Requirements for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Biomedical Journals(《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统一要求》)的第一版发行,提倡在生物医学期刊上采用引用次序的文献引用格式。这种统一要求已经为好几百种生物医学期刊接受。所以现在还不好说到底是哪种文献引用格式正“日渐盛行”。《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统一要求》在诸多方面都阐述得不错,所以很有影响力,它与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1977年公布的一个标准有很多共同之处。不过在文献引用方面,其他引用格式也使用得很广泛。比如生物编辑委员会,也就是现在的科学编辑委员会,于1则年决定在它发行的格式指南第六版中使用著者姓名-出版年的文献引用格式。在格式指南正文中,Scientific Style and Format 部分认可“著者姓名-出版年”和“引用次序”这两种文献引用格式。《芝加哥格式指南》(Chicago Manual of Style)一贯被视为学术发表中的“圣经”,在2003年发行第15版的时候,为了保持与以前版本的一致,建议作者在撰写物理学、自然学和社会科学论文时采用“著者姓名-出版年”的文献引用格式。3 文献题名和页码范围在参考文献部分是否应该给出文献的题名呢?通常要遵守期刊的格式要求,如果欲投稿期刊对参考文献的格式没有强制要求,最好还是给出完整的文献信息。指出文献题名,能帮助有兴趣的读者决定是否有必要去阅读论文引用过的文献。在参考文献部分给出文献的页码范围(第一页页码和最后一页页码)能让读者知道引用的文献到底是l页长的短文还是50页长的评论性文章。显然,参考文献的页数不同,读者或图书管理员为获得文献的副本所花的费用也将不同。4 期刊缩写尽管各种期刊格式不尽不同,但近年来各种期刊都在参考文献部分对文献所属期刊规定采用缩写形式。白1969年美国国家标准协会推出投稿标准以来,几乎所有主要期刊和文献索引服务都使用相同的缩写规则。以往,大多数的期刊都会缩写参考文献部分的期刊名(采用期刊缩写形式可以节省不少排版费用),但那时没有缩写方面的统一规则。像“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这样的期刊就有好几种缩写:“J.Amer. Chem. Soc.”,“Jour.Am.Chem.Soc.”、“J.A.C.S.”,等等。这些不同的缩写给读者和出版商都带来不少麻烦。而现在已有了统一的缩写规则:“Journal”缩写为“J.”(有些期刊把缩写后的小圆点也进一步省略掉)。只要熟知一些缩写规则,无须查阅其他缩写列表就能给出许多期刊(包括不熟悉的期刊)的缩写。比如,所有以“ology”结尾的词都可缩写成以“l.”结尾(“Bacteriology”可缩写成“Bacterio1. ”,“Physiology”可缩写成“Physiol.” 所以,如果记住期刊名中常用的缩写规则,就可以很容易地用缩写里给出的大多数期刊题名。这里有一个例外,如果期刊名只有一个词,那么就不要采用任何缩写(例如,Science和 Biochemistry )。附录A给出了很多期刊名的正确缩写形式,也可以从文献数据库中查找期刊名的正确缩写。5 正文中的引用许多作者在论文正文中引用文献时都有些漫不经心。常见的错误就是“随意引用”(handwaving reference),即作者仅告诉读者可以参阅“Smith的重大贡献”(Smith's elegant contribution),而不告诉读者Smith到底做了什么贡献或Smith的贡献同当前论文有什么联系。如果真有必要引用文献,就应该让读者知道为什么要引用这篇文献。更糟的是,有些作者在论文中对文献作者出言不逊。绝对不可以这样写:“Smith (2004) totally overlooked…”或者“Smith (2004) ignored…”;应该用公正而谦逊的口吻写为:“Smith (2004) did not study…”。有些作者习惯于把所有文献引用都放在句子末尾,这样做是不对的。文献引用应该放在句子中合适的地方,而不论是在句首、句中还是句尾。Michaelson(1990)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We have examined a digital method of spread-spectrum molation for multiple-acces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and for digital mobile radiotelephony.1,2如果我们把上面的句子修改一下,文献引用就会明显好很多We have examined a digital method of spread-spectrum molation for use with Smith’s development of multiple-acces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1 and with Brown's technique of digital mobile radiotelephony. 26 不同参考文献格式的实例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三种文献引用格式,我们给出三个参考文献在三种不同文献引用格式下的表达方式。(在有些期刊里,这三个参考文献的表达方式可能略有出入,因为不同期刊在使用粗体和斜体时规则有所不同。)6.1 著者姓名-出版年格式Gastel,B.2005.Health writer’s handbook.2nd ed.Ames(IA):Blackwell Publishing.Gilden, D.H. 2004. Bell’s palsy. N.Engl. J. Med.351:1323-1331Yuan, X., S. Xiao, and T.N. Taylor. 2005. Lichen-like symbiosis 600 million years ago. Science 308:1017-10206.2 字母-数字格式1.Gastel, B. 2005. Health writer’s handbook. 2nd ed. Ames(IA):Blackwell Publishing2. Gilden, D.H. 2004. Bell’s palsy. N.Engl. J. Med.351:1323-13313.Yuan, X., S. Xiao, and T.N. Taylor. 2005. Lichen-like symbiosis 600 million years ago. Science 308:1017-10206.3 引用次序格式1. Gilden, D.H. 2004. Bell’s palsy. N.Engl. J. Med.351:1323-13312.Yuan, X., S. Xiao, and T.N. Taylor. 2005. Lichen-like symbiosis 600 million years ago. Science 308:1017-10203.Gastel, B. 2005. Health writer’s handbook. 2nd ed. Ames(IA):Blackwell Publishing除了不是按首字母顺序来排列文献之外,引用次序格式对应的参考文献中还省略掉缩写后的句点(比如期刊名后的缩写句点),以及作者名首字母后的句点和作者姓之后的逗号。7 引用电子文献由于Internet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适于引用的电子文献。现在有大量的科技论文发表在电子期刊上,或是同时以印刷版本和电子版本发行。此外,很多网上的科研报告、数据库及其他科技文章都可以作为参考文献被引用。因此,引用电子文献应该遵守的格式也日渐发展起来。最近的格式指南和期刊的《作者须知》中都会给出电子文献的编排格式。如果在论文中要引用电子文献,应先查阅欲投稿期刊的《作者须知》,其上可能直接给出电子文献编排格式,或者是告诉作者从哪里可以获得电子文献编排格式指南。此外,也可以查阅该期刊上已发表的论文,参考这些论文对电子文献的引用格式。8 引用文献时的电子辅助工具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都提供创建脚注(footnote)和尾注(endnote) 的功能,并可以为脚注和尾注进行编号。这些功能可以辅助作者引用文献,以及在参考文献部分编排文献。(但是有些期刊建议不要使用文字处理软件中的这些功能,因为这些功能反而会妨碍出版进度。欲知详情,可以查阅期刊的《作者须知》。)此外,一些文献管理软件(比如,EndNote、ProCite、Reference Manager)可以帮助建立文献数据库,以生成适用于不同期刊的文献列表。还应向同事请教,看他们是如何使用电子辅助工具来引用文献的。同事的建议可以帮助你充分利用辅助工具,并以科研领域惯用的方式来引用文献和撰写参考文献部分。本文节选自《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教程》(第六版)

第六章

论文如何正确的引用文献?

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本本质。写论文,你需要选择一个主题,起草一个提纲,然后写一篇文章。基本完成后,您需要再次查找。避免抄袭如果我们直接复制别人的作品,一定程度上会增加重复率。因此,我们需要用个人的语言来表达他人的意思,在合理的范围内同一个意思的句子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重复。在测试文本时,不必担心不符合标准。选择最近的文献如果你看的是最近发表的期刊材料,不要担心重复。由于这些最近的出版物根本没有收入,它们往往在避免重复方面做得很好。只要核心是掌握参考度,在整个过程中顺利通过,就必须掌握好的理论引证要求,才能通过考试。以上,我们已经介绍了如何在论文中避免引用。写论文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从课题到草稿都需要认真对待,必须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为今后毕业独立工作打下基础。为了减少重复率,我们应该认真按照要求写文章。

傥然不受

撰写毕业论文时应如何去正确的引用文献?

在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里,适当的引用参考文献来阐述或者补充自己的论文内容是很有必要的,这样能够使我们的文章内容更加的丰富优质,然而要是你保留了别人的作品在自己毕业论文中,但是却没有标注引用,那么这就是属于抄袭行为,那么要怎么才能在自己论文里面正确的引用文献呢?下面学客行论文智能降重小编就给大家说说如何正确的去引用文献。一、适量的去引用问题,在所要引用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假若别人写了一本专著,为了使里面的内容更加的充足有趣,具有吸引力,那么就会把别人专著里面的案例去引用在自己的文章里面去,在这个作品写完后,百分之60的内容都是来自引用别人案例里面的,那么这样引用别人的作品,是不符合规定的。二、学客行论文智能降重建议在引用作品的时候不可以破坏引用作品的利益,这里主要是指引用作品的风格、意图还有表现手法,不可能随意篡改、破坏原来的作品,必须要在作品里面指明引用的作品原作者的姓名和引用作品的名称。不可以借引用的名义去进行抄袭、剽窃别人作品的目的,也不能借用引用的作品去擅自发表别人未发布的东西,不能侵犯别人的发表权。三、学客行论文智能降重建议借用了别人的观点和成果一定要在正文里面标注出来,让大家知道出处于哪里,并且将这个引用列在毕业论文文章最后的文献列表里面去。四、引用的目的仅仅限制于介绍、评论某一个作品或者说明某一个问题。学客行论文智能降重建议在引用别人文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加标注,或者就根据别人的原意去修改一下,这样的引用率也能大大的降低,因为现在检测系统检测到你的论文引用比较多的话,也是算进去重复率的。

老牛仔

如何正确引用参考文献?这几点毕业生尤其需要注意

每年毕业季,相信很多同学都在为写论文抓耳捞腮,不知如何下笔,特别是引用参考文献这一块,更是没有头绪。其实,参考文献在写作这一块至关重要,通过引用以往学者的观点,我们能清楚地知道前人已经研究了什么,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思索看问题,进而提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观点。但是,一篇优秀的小论文的参考文献也是值得斟酌的,并不是简单地堆积罗列,以下几点同学们在引用参考文献时尤其需要注意。如何正确引用参考文献第一点:避免引用与文章无关的参考文献。这一点也是很多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错误,根本不看参考文献的主题和内容,一窝蜂的往上堆积,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写作的不负责。参考文献,顾名思义要选取与论文主题相关的文献,从而有力的支撑自己的研究观点,所以把那些无关紧要,与主题无关的文献全都删除掉,保留相关的即可。第二点:引用文献的深度一定要够。何谓深度,与主题方向贴切的相关文献。有的同学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认真阅读文献,往往只是看了题目,就拿过来写在下面。这样是没有代表性的,正确的做法是:同学们要认真研读每一篇文献,对于那些深度不够、与自己所要写的方向不贴切的要予以舍弃,这样文章才会显得生动具体。引用参考文献的注意事项第三点:引用的参考文献要具有新颖性。很多同学,学习态度也很认真,但老师在最后指出了一个问题:你的参考文献为什么都是十几年之前的,最近几年的参考文献难道就没有吗?诚然,引用参考文献一定要注意新颖性,引用较早的研究文献固然是一个梳理总结,但还是要注意时效性,需要留心研究领域最近几年的发展变化。对比之下,文章的框架才能有效得到支撑。第四点:参考文献格式规范。格式问题,一直是同学们头疼的问题,也是被老师批评最多的地方。往往参考文献格式的不规范,会让同学们受到严厉的批评。所以,参考文献的作者、题目、刊名、年卷、页码、序号都必须逐句的观察,防止格式出现问题。引用参考文献过程中态度要认真第五点: 参考文献引用要恰当。引用了观点,就要标注出来,数量不宜太多,也不能太少。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参考文献数目也是不一样的。另一点需要注意,一篇文献不要在尾栏里重复出现,对于一些问题如果难以取舍,必须要和导师请教,直至弄懂。参考文献看似很简单,对于文献综述和全文写作来说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对待,不遗漏任何一个地方,正确把参考文献的引用做到最好。

哈哈哈

研究生学位论文外盲审之参考文献引用问题

研究生学位论文外盲审的评审指标有很多,虽然参考文献是在论文最后一部分,但其重要地位不可忽视,外盲审专家会经常指出同学们的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问题,这一部占有硕士论文外盲审评审分数一部分比重。下面笔者就外盲审专家经常会提出的一种问题——参考文献引用问题,进行讨论,希望能帮助到同学们。图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01开题报告不用心 论文撰写不到位其实在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部分,同学们应该在开题的时候就已经写好70%左右了,在撰写学位论文的时候只需要新加剩余的30%,再对之前有些论文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即可。但有很多同学在开题的时候开题报告并不是很认真,这样的话在撰写学位论文的时候就要耗费大量精力,同时也会由于匆忙导致很多错误,引用文献没有时间节点的层次感,出现混乱,排布不合理。这样就会导致国内外研究背景介绍部分写得不好。02文献引用质量低同学们过度参考往届师兄师姐的学位论文,会导致引用文献过于陈旧,导致近五年的参考文献几乎很少。这样会导致外盲审专家对同学们的学位论文扣分,会白白丧失一部分本不应该丢失的分数。在撰写学位论文的后期,有的同学为了凑数,跟本没有去仔细看所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导致引用了低质量的论文,在论文评审的时候会导致引用参考文献质量过低的情况。03总结关于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引用数量的情况,笔者认为最适合自己的论文才是最重要的,参考文献踏踏实实去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写到自己的文章里,展现它应有的意义。每个学校对学位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篇数都会有要求,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中英文比例学校也会进行说明。你比别人仔细一些,那样你的论文就会更好一些,给自己研究生的生涯一份完美的答卷。最后祝各位同学科研顺利,早日出一份自己满意的成果。

正乞儿

硕士生应当如何通过阅读期刊文献写毕业论文?

硕士生如何通过阅读期刊文献写毕业论文?当硕士生开始阅读期刊文章时,容易出问题的是摆脱大学系的习惯:(1)总是想逐行阅读,如果你不理解,你就不能忍受;(2)不敢玩自己。想象一下读一篇论文,比如读一本教科书。如果没有写论文,它就不会出现。当我被迫去做自己的猜测或想象时,我害怕误解作者的意思。神经紧张,我的大脑无法移动。大学毕业后(无论是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还是工作),参考资料没有有序地交织在一起,无法读出。有大学生心理的阅读在一定时期内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每次你读一篇论文,你都必须带着疑问阅读它。每次你读到它,你就试着回答你想回答的问题。因此,它必须是选择性的阅读,并且必须从一层到另一层逐渐被理解。按照上面的计划,阅读论文的顺序是粗略而仔细的。每次读完一轮,你对这个问题的了解就会增加一层。根据这一层次的知识,我们可以提出下一层次的更详细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更详细的问题重新阅读,我们可以了解更多的内容。因此,阅读到一定程度必须是整批的,而不是一次一篇地阅读整篇文章。这样阅读还有另一个好处:第一轮阅读之后,你可以根据第一轮获得的知识判断哪些论文与你的主题无关,并且你不需要再阅读任何与你的主题无关的论文。只有这样,你才能准确地从各种各样的纸上一层一层地筛选出你真正需要了解的部分。不要读你不能用的东西。努力的浪费必须最小化。事实上,大多数论文只需要理解它的主要概念(这通常更容易),而不需要详细的推导过程(这相当耗时)。第二,整批一起阅读还有一个好处:有些作家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同一个学校的想法,而另一些则不能清楚地解释。跳过整批后,你可以计划一系列你认为更容易理解的读数,而不是撞到墙上。你可以帮助你从A的论文中理解一段文章。没有人只能根据A的纸张信息来阅读A的纸张。所以,批量阅读就像玩跳棋。阅读时,你需要计划自己的“最省力的途径”。大学生必须遵守规则,在你完成机械视觉相关课程之前,你可能必须一条条地遵守规则。但是,一旦你有了一个机械视觉相关的课程,你也可以有一些你的想象力(虽然这是可能的猜测,特别是在一开始,它是可以的,但它是好的,如下文所述)。这些图像往往补充了最快速的解决方案在纸跳转。事实上,一个大学毕业生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对许多人来说,可能会有一种牵强的想象力。但大多数学生不敢想象。我读论文的速度比学生快得多,分析离学生很远,最主要的是我敢于想象和猜测,而且经过多年的训练,想象力和猜测的准确性都很高。所以,很多报纸,我不是一个“阅读”,而是一个“猜测是正确的。”如果我猜错了怎么办?不要害怕!在猜测之后,您应该根据您的猜测在论文中找到证据,以判断您的猜测是否错误。如果您猜对了,请使用您的猜测(事实上,您的推理结构)来吸收作者的信息和想法(这比从一开始就调和作者的想法更容易,更容易);猜错了,论文会有一些信息告诉你你错了,而且由于猜测,当你读到正确答案时你会更加印象深刻。 查查呗论文查重经验分享:论文查重怎么查?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特定时期选择合适的系统才是硬道理,在确定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初稿时期选择性价比高的检测系统、像paperccb就是不错的选择

四时不节

最强硕士论文写作攻略——参考文献如何找

最强硕士论文写作攻略——参考文献如何找参考文献要以期刊论文为主,而不是教材和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要以较新的文献为主,要选取最相关且最有价值的文献。文献的多寡和优劣,可以反映一篇论文背后作者的品味和品位。如果都是看的陈旧、二流和不相关的文献,特别是教科书,那么可以说明作者是不认真和没有入门的,也很难说是规范严谨的求学治学态度。参考文献内要有一定的英文文献,体现作者的阅读能力。特别是一些特定领域的关键期刊和作者,一定要有意识地去阅读和引用。比如,研究电子政务,如果连《电子政务》和GIQ等期刊没有看过,那么很难说是认真的。百度百科这样的资料来源尽量不要引用,因为本身这类来源的权威性就存疑。参考文献的体例大致就分两派,一派是作者—年份法,另一派是顺序引用法(无论是脚注还是尾注,尾注是目前的国标)。很多论文的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某些是作者—年份,但又夹杂脚注,这都需要修改。参考文献的引用要规范,因为细节决定成败。英文文献要分得清作者的姓和名,注意区分大小写。文中引用一般是只有英文姓氏,而且不要说是教授或博士,直呼其名即可。脚注和尾注的差别要明确,不能混用。有条件的可以考虑使用Endnote等文献管理软件,这样可以在引用时规范统一和前后呼应。当然,如果只是这一次做学位论文,完全可以不用。 小茶杯论文查重经验分享:论文查重怎么查?如何找到论文查重免费系统?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特定时期选择合适的系统才是硬道理,在确定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初稿时期选择性价比高的检测系统、像Paperccb论文查重就是不错的选择。

诡森灵

第一次写论文,不知如何引用参考文献,怎么办?

第一次写论文,不知如何引用参考文献,更不知参考文献的格式,怎么办?下面给大家写一个教程方法:平时大家一般查找参考文献资料,都会到知网和掌桥科研上去找,其时找到论文时,在其论文的详情页上有引用参考文文献的方法。中国知网介绍:国内知名论文检索下载平台之一,拥有近2亿篇中外文献,中文文献最多。地址:cnki.net/掌桥科研介绍:国内科研人员必备的文献检索平台之一,拥有近1.4亿篇中外文献,外文文献最多。地址:zhangqiaokeyan.com/LBJH-20200812031、知网的方法进入知网首页,通过检索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然后打开文献,进入详情页,在详情页论文题名右下方有“导出参考文献”的按钮,如图:打开“导出参考文献”按钮,便会出现引用参考文献的格式文字,可以复制,可以导出,如图:2、掌桥科研进入掌桥科研首页,通过检索或其它方法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中外文献,并打开该篇文献,进入文献的详情页,在文献题名右下方有个“引用”的按钮标志,如图:点击打开“引用”按钮标志,进入引用页面,可以看到引用参考文献的文字格式,点击“一键复制”,然后粘贴到自己写的论文文档中,即可,如图:在Word文档中如何添加引用文献?这个相对也不难,很简单,在WPS的任务菜单栏,找到“编号”标志,自定义标号格式(要与复制过来的标号一致),注意添加标号时,将光标放在复制过来的引用文献的前面,如图:编号设定好后,找到“引用”标志打开,然后选择“交叉引用”,你论文中哪些段落文字是参考的文献,就将光标放在哪里,然后确定插入就可以了,如图:插入后,显示的“[1] [2]”是以超链接的方法显示的,按住“Ctrl”键,用鼠标点击它,会直接跳转到文末对应的参考文献。

能守其本

撰写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要求

引用是学术论文的重要写作方法,“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凡引用本人或他人已公开或未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学术思想、观点或研究方法、设计方案等,不论借鉴、评论、综述,还是用作理论依据、学术发展基础,都应编入参考文献目录表。直接引用的文字应直录原文并用引号括起来。直接、间接引用都不应断章取义。理工类引用出处用阿拉伯数字和方括号“[ ]”放在引文结束处最后一个字的右上侧作为对参考文献目录表相应条目的呼应;文管类毕业论文的引用出处采用夹注,包括作者姓名、出版单位和引用字数作为对参考文献相应条目的呼应。根据国际和国内撰写科技学术论文的通行惯例,即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码表示的文献序号编成参考文献目录表。目录表中,中外文献混排,并编序号,序号和词条间空两个字,不加标点;或者汉英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分别集中,汉前英后统一编序。文献条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作者、标题和出版信息(出版地点、单位及年份)。中文作者姓名只列3人,多于3人,则其后加“等”。英文作者多于3人则其后加“et al”;外文作者姓名应该名在前,姓在后;姓名之间不加下角号“. ”。非正式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得引用(硕、博士论文可引用)。产品说明书、各类标准、专利及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不含著名的内部报告PB、AD报告等)通常不宜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引用网上参考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的准确网页地址,网上参考文献不包含在规定的文献数量之内。注释也是文章的重要写作方法。注释用于解释和说明,通常有夹注、脚注(或呼应注、页末注)和文末注三种。毕业论文建议采用脚注或页末注。

动物屋

论文写作中引用参考文献需注意的几点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论文的内部特征,展示了论文的质量和水平,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和著作权的保护。为了准确、规范引用参考文献,医刊汇编辑提醒大家,引用参考文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引用文献不宜过于陈旧。文后参考文献的标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学术造诣的程度及对同类文献的检索水平、利用能力。作者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引用的参考文献较新颖,能反映同行业最新科研动态和学术水平。二、引用文献类型应呈一定比例。根据相关规定,文后参考文献的类型主要有: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连续出版物(期刊)、论文集析出文献、报纸、标准、专利及电子文献等。三、参考文献著录要符合规范。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目前一般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文章正文部分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需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隔开即可,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序号“~”。标注参考文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参考文献的引用,应以正式出版的一次文献为主,切忌使用二、三次文献代替一次文献;2.应重视专著中出版地的正确著录,文献规定,对专著要著录出版地,即使是出版社中包括了城市名,其出版地也不可省略;3.主要责任者或相关责任者漏著,特别是国外翻译的作品,相关责任者(译者)容易漏标。四、应重视电子文献的正确著录。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大量电子出版物和网络版以及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资源,如光盘、磁盘、电子书刊、电子网络出版物、主页等,许多作者已在文后参考文献中著录了,但不规范。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应按规定标明其载体类型。五、保证引文的数量。只有广泛地参阅本学科的相关文献,才能更全面更深入了解与该问题有关的信息。一般情况下,对较重要的研究性论文,引文不少于10条;内容较简单的论文,引文不少于5条为宜。总之,与文中的论点、方法、数据有关的他人的重要研究成果,均应引用。六、以引用权威文献为主。一般情况下,反映学科前沿水平、质量较高的研究论文多数发表在权威性期刊上。大多数权威期刊是核心期刊,刊载学术水平较高、能反映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及前沿状况和发展趋势。引用权威性高的核心期刊上的文献,可增加作者引用观点的可信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反映作者的论文学术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参考文献的引用一是要实事求是,二是非公开非正式出版的内部资料、期刊、论文集不能作为正式参考文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