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优秀!3位95后硕士一作发表Nature!贫也

优秀!3位95后硕士一作发表Nature!

1月20日,由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蒋建华教授和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蒲殷副教授合作得,以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为第一署名单位的题为“Bulk–disclination correspondence in topological crystalline insulators”的学术论文在《Nature》杂志上正式发表(DOI: 10.1038/s41586-020-03125-3 )。本论文的四位共同第一作者中三位为 95 后硕士研究生。其中刘洋为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8 级硕士研究生,林志康为 17 级硕士研究生。▎重要成果论文通过理论计算、原型设计、实验表征相结合的研究方式,首次成功观测到拓扑材料中旋错结构导致的稳健光子局域态和分数电荷。蒋建华课题组和蒲殷课题组创造性地利用光子晶体作为拓扑晶体绝缘体的类比,通过构建光子晶体旋错结构实现探测体-旋错对应关系的物理系统。在测量分数电荷方面,通过与电子系统的类比,利用Purcell效应的经典对应测量光子的局域态密度。左图:实验测量局域态密度的示意图。利用Purcell效应的经典对应(即亚波长天线的辐射电阻正比于光子局域态密度)可以测量光子的局域态密度。右图:橘黄色为实验测量的光子局域态密度,蓝色为相应的计算结果。通过局域态密度可间接测得拓扑能带导致的分数电荷,由此发现并证实了拓扑晶体绝缘体中旋错导致的分数电荷5/2。图丨实验测量得到的原胞电荷。由于系统的对称性,仅测量了1/5的原胞(虚线框住的区域)。左图:拓扑晶体绝缘体的电荷分布。右图:平庸绝缘体的电荷分布。橘黄色区域为旋错区域,灰色为体区域,绿色为边界区域,蓝色为角区域。由此,体-旋错对应关系首次在实验上被证实和发现。与此同时,实验还发现了旋错导致的光子局域态,并发现这些局域态仅存在于拓扑晶体材料中。这些验证和发现为拓扑物理和材料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和方向,并特别显示出光子晶体和超材料在基础物理研究中的重要价值。▎硕士一作发表顶尖论文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Nature,已经不是首次。2018 年 10 月,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FUNSOM)硕士生马玮良同学,也曾以第一作者在 Nature 上发了论文,这也是苏州大学历史上第一篇一作《Nature》。马玮良本科硕士均就读于苏州大学,攻读硕士期间一直致力于新型二维光电材料的光学性质的研究。硕士毕业后,马玮良选择攻读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师从青年博导李培宁,其出色的学术履历还曾在互联网上引发激烈讨论。▎顶尖论文“下移”近年来,随着国内科研水平提升,顶尖期刊的发表普遍呈现“下移”的趋势。不仅见刊文章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且越来越多的90后成为论文的第一作者甚至通讯作者,未能入选“双一流”的普通高校也在顶尖期刊上屡有斩获。据统计,2020年,中国内地高校作为通讯作者单位(含共同通讯作者单位)共发表Nature/Science原创论文166篇,占比为9.8%(仅包含已经刊出的期刊),均为历史新高。从发文数量来看,“双一流”建设高校中,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表现优异;其他高校如上海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西湖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同样表现出色。除此之外,来自西湖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的3篇文章还荣登封面论文,标志着中国内地高校论文质量的不断提高。顶尖论文的爆发式增长,与近些年科研队伍的极大充实、人才培养能力的不断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截止至2017年,中国高校专任教师总人数为1657238人,科研机构人员32823人,其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近90万。也就是说,中国在各大高校及科研机构从事学术工作的人数约有169万人,五年内增长8.3%。从业人数的激增,人才培养周期缩短,学术“后浪”不断袭来,导致中国的学术界在短短几年内,就迅速地由一个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目前,众多科技界前辈尚未离开岗位,而90年代初,科技人才“青黄不接”的形势早已得到扭转。在中国科研环境的大繁荣之下,安放着越来越多年轻的、焦虑的灵魂。以自科基金中的青年项目为例,2001年,青年项目的申请数量仅有3441项,而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至8.6万。近三年平均增速9.41%,资助率也已经连续4年持续下跌。总的来说,这是一个中国学术界百花齐放的春天,但从高校青年教师的个体的感知而言,这似乎更像是一个“寒冬”。1月27日,教育部等部委接连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两份重磅文件,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国家政策已经开始重视青年教师的低水平薪酬和科研评价压力问题。属于科研人员的“春天”,相信不会太过遥远。

别回头

如何下载高质量论文、查找难以获取的文献

同学们在论文写作中,文献查阅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尤其是在研究综述部分,常常需要获取文献全文。中国学者一般引用的文献包括中文和西文文献,本篇就简单介绍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中西文献的全文。1. 百度学术 (http://xueshu..com)百度学术在综合整合中外文献方面功能非常强大,基本上涵盖所有主流的中外文献库。小编一般首选在百度学术中搜索文献相关信息,如:文献名、作者、发表年份等。找到相对应的文献后,可以看到下方有一栏显示的“全部来源”,这就是百度学术为你找到的可以获取全文的数据源,比如小编搜索的这一篇文章推荐了researchgate,点击它会自动转入researchgate。关于如何在researchgate上获取西文文献全文,下面会详细讲到。那么,当你需要找的文献无法通过百度学术找到怎么办呢?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是尝试“全部来源”右侧的“求助全文功能”,这项服务可以让你通过更加广大的百度学术用户帮你找到文献;另一种方案是使用以下介绍的其他数据库进行检索。总结来说,百度学术就像是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中西文文献索引数据库,你不能在上面直接获取文献的全文,但它会给你提供找到全文的渠道和方式。2. 中文文献中文文献主流的全文数据库有:万方、中国知网(CNKI)、维普等。其搜索方式与上文类似。比如,小编需要在中国知网搜索“环境保护目标和公众感知现状与反思”一文,只需要点击右侧的下载栏即可。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知网在检索中国的硕博士学位论文方面是科研工作者的首选。3. 西文文献西文文献的全文数据库主要包括全球最大的Scopus(https://www.scopus.com爱思唯尔旗下)和北美最全的学位论文数据库ProQuest(http://www.proquest.com)。在索引数据库方面,最受学者推崇的当属汤恩路透公司旗下的Web of Science。检索的方式与上文相类似,但使用这些数据库需要学校图书馆购买了相应的版权。由于版权费很贵,如果自己所在图书馆没有购买相应的数据库版权的话,怎么快速获取高质量的文献全文呢?在这里,小编还是首先推荐使用百度学术进行检索,比如检索一篇名为“Mindfulness Increases the Belief in Climate Change: The Mediating Role of Connectedness With Nature”的英文文献,通过百度学术找到Reseachgate的相关资源后,有一些文献是可以直接点击“Download”下载的,而有些作者没有上传原文,此时可以点击“Request full-text”,向作者请求,一般作者都会很愿意发送过来。而对于那些急切需要的文献,可以通过文献的DOI号在scihub平台上迅速获取全文。在学校图书馆购买了版权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访问该文献的出版商的网站下载全文。

夫子顺也

论文“海盗”Sci-Hub背后的女人—Alexandra Elbakyan

Sci-Hub,这个网站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论文免费下载网站,为研究人员带来了巨大便利,同时也遭受了无数的非议,原因在于,Sci-Hub是通过绕过各大杂志网站的付费墙下载论文,严格意义上而言是一种侵犯版权的行为。由于Sci-Hub一直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灰色地带,近几年Sci-Hub的网址一直处于被封杀和不停转移的处境中。尽管Sci-Hub的行为是法律所不容,由于Sci-Hub下载的便利性,即使是很多已有付费资源的学者也拿它当成常用的文献下载工具,你只需在搜索栏里输入论文的DOI号码或者是付费论文所在的网址,即可得到免费的论文下载资源。免费、便利,这些因素使得每一年Sci-Hub的使用人数都在增长,即使是在最重视版权的北美西欧等地也不例外。那么创立这个网站的Alexandra Elbakyan又是何许人也?"Remove all barriers in the way of science""扫除科学路上的所有障碍",这是网站的开头标语,也代表了埃尔巴克彦(Alexandra Elbakyan)创立Sci-Hub的初衷。埃尔巴克彦是一位软件开发和神经技术方面的研究员,于1988年出生在哈萨克斯坦,学生时期的她和多数人一样,勤奋、理想主义、生活也并不富裕。她最初就学于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大学,这一段时间,她开始接触一些电脑技术。埃尔巴克彦曾赴俄罗斯、德国和美国短暂学习,回到家乡后,她对于论文资料的下载很是苦恼,由于哈萨克斯坦是发展中国家,大学购买的论文数据库并不是很多,如果学校没有购买论文数据库,下载一篇文章往往需要付出几十美元的代价,这对于普通学生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个人的经历让埃尔巴克彦认为,学术期刊的付费墙让科学研究变得封闭,不利于学术交流,她结合自己的电脑技术,摸索了一套绕开期刊付费墙,下载论文的办法。此后,埃尔巴克彦萌生了用这套方法帮助更多人的想法,2011年她把这一想法付诸现实,Sci-Hub建立。Sci-Hub出现的根源以Sci-Hub为代表的开放性论文数据库,是学术论文版权机制下诞生的一朵反抗的火苗,由于论文版权长期以来被爱思唯尔(Elsevier)为代表的出版巨头垄断,专家学者往往在出版商下属的期刊投稿之后,论文版权就不再属于他们自己,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但拿不到任何回报,有时候还要倒贴版面费与审稿费。这种奇葩收费方式遭到了很多科学家的吐槽,笔者曾经向一位教授发邮件求助一篇论文,那位教授发论文的同时,也在邮件里把期刊抱怨了一遍,大意是他自己写的论文,自己都要花钱买来看,太糟心。学术界对这些出版商的怨气积累已久, 但出版商把持了各大顶级学术期刊的控制权,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能够收获巨大的影响力, 对于学者而言是很强的诱惑。这是出版商有恃无恐,以及论文投稿者敢怒不敢言的根本原因。结语Sci-Hub其行为实质确实触犯了法律,然而学术论文下载高昂的收费,也确实阻碍了专业知识的获取和传播,学术期刊出版商高达40%的暴利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这些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专业论文收费方式的不合理,越来越多的开放性知识获取平台正在建立,和Sci-Hub不同的是,这些平台的建立并非是私人行为,而是由政府出面组织建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专业知识获取的成本和现在相比将会大大降低。如果您在实验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不妨联系我们南京德泰生物科技,我们是专业的活性蛋白制备公司,乐意帮助客户解决科研难题,为您分忧解劳。参考文献1.Bohannon J. Who's Downloading Pirated Papers? Everyone[J]. Science (New York, N.Y.), 2016, 352(6285):508.

论文读不懂不怪你英语差,滥用“黑话”的作者确实越来越多了

哪怕你是个英语母语者,在读自己专业方向的英文论文,你也会被千奇百怪的缩略语绕晕。一项研究分析了 PubMed 收录的 1800 万篇论文,发现生命科学和医学论文中缩略语的使用频率六十多年来不断增长,而其中大部分缩略语并未成为主流。研究作者们表示,这些滥用缩略语的论文读起来“令人筋疲力尽”。图片来源:Pexels看到“srds”、“yysy”这样的互联网“黑话”,你会不会一头雾水,默默离开现场?其实,许多人读论文的时候也会产生同样的感受。一项研究指出,科学论文中的缩略语(acronym)变得越来越多了,这不仅对大众和媒体理解科学构成了困难,也为年轻研究者和想要转向新领域的研究者设置了不必要的障碍。昆士兰科技大学(QUT)的数据科学家 Adrian Barnett 和同事 Zoe Doubleday 分析了 1800 万篇生物医学论文,发现从 1956 年到现在,缩略语出现频率增长了 10 倍,但是在研究识别出的 110 万个缩略语中,79% 只出现了不到 10 次。这项研究 7 月底在 eLife 发表。论文中的“黑话”越来越多使用那些受众已经很熟悉的缩略语,比如 HIV、DNA,确实能够提高沟通效率,但是使用全新的缩略语可能会让读者感到难以理解,还不如把术语完整地写出来。如今,许多科学论文里充斥着全新的、晦涩难懂的缩写,Barnett 表示这读起来“令人筋疲力尽”。为了量化评估论文中使用缩略语的情况,Barnett 和同事分析了 PubMed 数据库中从 1950 年到 2019 年发表的 1800 万篇生物医学论文。他们发现,9% 的论文标题和 73% 的论文摘要中包含至少一个缩略语。总的来说,缩略语的使用频率从 1956 年到现在增长了 10 倍,到 2019 年,论文中平均每 100 个词中就有 4 个缩略语。无论是数字和字母组成的缩略词(左上),还是仅有字母的缩略词(右上),论文中缩略词的占比(紫色线条)都在持续增长。相比缩略词在摘要中的占比(上),缩略词在标题中的占比(下)相对较低,并且在 2000 年后趋于稳定。图中橙色、蓝色、绿色分别对应由 2、3、4 个字母构成的缩略词。图片来自论文,DOI: 10.7554/eLife.60080绝大多数缩略语最终不会被广泛使用。研究识别出 110 万个缩略词,其中 79% 在文献中被使用的次数不到 10 次。Barnett 表示这种状况“相当糟糕”。他建议研究者们在使用缩略语的时候要三思而后行,因为如果摘要读起来就很吃力,那么读者可能就没动力看完全文。只有 0.2% 的缩略语(约 2000 多个)出现了超过 1 万次。在首次被使用之后一年,只有 11% 的缩略语会被同一期刊发表的不同论文再次使用。“我们的结论表明,新的缩略语过于常见,而常见缩略语又过于罕见”,论文作者们总结。标题和摘要也越来越长让论文越来越难懂的并不仅仅是缩略词。研究还发现,现在的论文标题和摘要越来越长了, 并且这增长一势头没有放缓的趋势。从 1950 年到 2019 年,标题的平均长度从 9.0 词增长到 14.6 词。论文摘要的长度也从 1962 年的 128 词增长到 2019 年的 220 词,几乎翻倍。论文标题(左)和摘要(右)长度变化趋势,其中论文标题长度接近线性增长。图片来自论文,DOI: 10.7554/eLife.60080“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许多期刊对标题和长度的词数、字符数作出限制,这样的增长仍然发生了”,作者们在论文中写道。2017 年在 eLife 发表的另一项研究也揭示了同样的趋势。该研究分析了 1881 到 2015 年发表的 70 万篇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论文的摘要部分,发现自从 1960 年以来,论文中平均每个单词的音节数量、困难词汇的比例和句子的长度大幅上升。不要让文字“劝退”读者2017 年那篇 eLife 论文还发现,学术论文中的术语正在迅速变得越来越复杂。也就是说,即使在有更简单的词汇可以取代的时候,科学家仍然更喜欢使用术语。论文作者们写道:“尽管科学很复杂,一些术语也无法避免,这也不能说明我们发现的趋势是合理的……在当前的科学可重复危机下,科学文本是否易于理解这点值得重视。可重复性要求研究发现能够被独立验证。为了实现这点,关于研究方法和结论的报告必须能够被充分理解。”前述 2017 年论文共同作者、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神经科学家 William Hedley Thompson 指出,做科研不能仅仅为你的同僚写作:“如果你的目标群体仅仅是这个细分领域也可以,但我希望不要仅仅为你的小圈子写论文。”普渡大学心理学家 Kipling Williams 曾研究术语和缩略语的使用如何阻碍了科学沟通,他指出,专业语言的使用会劝退非专家读者。他补充,学术论文的写作应该更多地考虑同行之外的群体,例如决策者、记者和患者,“公众为研究花了不少钱,他们应该至少能知道文章大体上说了什么”。也许有些研究者并不关心大众能否关注和理解自己的工作,但他们至少会在意同行的态度。但同行也会对晦涩的论文失去耐心,这点最终会体现在文章的被引数上面。去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分析了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发现那些被引数最高的论文标题长度仅有 10 个单词。而今年年初发表的一项预印本研究分析了 21,486 篇论文中术语使用和被引数的关系,发现标题和摘要中的术语显著减少了论文被引数。那么,怎样使用缩略语才能让文章更好读呢?这项最新研究的作者们写道:“很难制定一个通用规则,规定保留哪些缩略语,哪些词汇要完整拼写。但是,期刊可以设法减少缩略语的使用,例如只允许使用某些约定俗成的缩略语(尽管不同期刊允许使用的缩略语词汇表必然有所不同)。在未来,或许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对读者展示同一篇论文的两个版本,一个以缩略语形式展示,另一个不使用缩略语,让读者选择自己偏好的形式。”特别声明:本文发布仅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代表本公共号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使用,请向原作者申请,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连环炮

从零开始,如何快速完成一篇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受疫情的影响全国各高校都延迟了开学,但一些学校为了不影响毕业,已经远程开展毕业论文相关工作。一说写论文,很多同学脑子里空落落的,不知道写什么主题?也不知道怎么写?或者说不知道什么主题是当下值得研究的?如何选定论文题目?如何开展论文,并搜集资料?如何确定毕业论文研究框架?如何阅读文献?如何写文献综述?如何写论文正文?查重?毕业论文答辩?等等全文较长,建议先收藏再看。1.如何选定论文题目?(1)相关主题的方向来源?方法一:学科专业相关的主题(看文献找灵感)方法二:导师研究方向的领域(和导师沟通)方法三: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专业领域主题(兴趣)(2)怎么找到该主题?方法一:泡期刊文献图书馆去自己学院(有所学领域相关的期刊)图书馆,花1-3天沉浸式泡文献。按照该领域最权威的顶级期刊标准去看看大牛们最近都在研究什么?你对哪些专业名词感兴趣?标注你感兴趣的文章和作者信息等(做好记录)、多家期刊对比看看该主题是否是你研究领域的热点和有价值点、形成文档(备注细节)。方法二:知网找主题怎么找?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拟定尽量新颖的题目和方向。下文示范(以经济管理为例)方法三:参加各类专业领域的主题会议、研讨会、专题讨论会等找主题方法四:关注对应专业的期刊、高校的研究生网站、杂志官网等找主题课题的研究项目衍生出来的主题,很多学者会分享他们发掘新颖新研究领域的好玩地方;方法五:导师给定主题(真香)方法六:去学校打印店看看有木有想法可能角落里有草稿!(别听我瞎说,我也是道听途说)举个例子笔者研究的是经济管理领域,那么针对经管类的期刊,我要找新的研究主题,那我会直接去图书馆找一年内的:中文期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中国工业经济、管理科学学报、会计研究、金融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等等等期刊。英文期刊: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逐一翻阅做笔记(我喜欢纸质版本记录,但电子档更有助于后续增改),每天做个总结。从看的文献中发散思维,寻求变量的联系,思考你可以研究什么主题,选出三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接着,将该主题输入输入到知网里搜索,看看该主题研究趋势,年限、篇数以及谁在研究,找到源头和是否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反复操作,大概1-3天,整理出你觉得感兴趣且算是新颖的主题去找导师沟通,让老师从专业领域提供意见,将主题联系起来且提出专业的方向意见。如果自己导师不是很“靠谱”,你可以寻求对应领域的授课老师的帮助。一般老师人都是很好的,热情礼貌多互动,说明来意寻求帮助,一般老师不会拒绝“好学”学生。2.如何开展论文,并搜集资料?(1)查找文献的网站?常用中文:知网、维普、万方、百度学术、谷歌学术;常用英文:谷歌学术、Sci-Hub、百度学术、IEEE;常用图书:知网、读秀、图书馆。关于英文文献免费下载sci-hub最好用DOI法,找到需下载的文献,然后复制该文献的DOI粘贴到sci-hub搜索框中,即可下载,非常精准。(2)如何寻找代表性文献?请教导师当然是最简单、有效的途径。方法一:首先查找并阅读发表在一流刊物上的文章方法二:查找权威教科书及其提到的某领域的经典文献方法三:查找学术权威发表的研究成果,著名学者的文章和研究3.如何确定论文结构如何确定文章的结构?没有千篇一律的规定,但本着研究科学的严谨和规范,必要的研究框架必须具备。脑海中要清晰自己的研究脉络和思路,若求快的话,可先打好框架,然后填入必要的内容。论文框架具体内容要细化到各自研究领域中去,没有统一的标准。个人建议:找到专业领域内自己研究方向的几篇优秀论文,仔细研读论文行文框架、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思路以及可获得性的难度情况。寻找到行业标杆的论文,根据自己的研究创新点突破一下,模仿中创新。4.怎样阅读文献?根据文献的贡献大小, 采用不同的方法来阅读。(1)读摘要和结论很多经验研究文献有较大的重复性,量表、研究方法都没有改进或改进较少,写作的主要目的是测试不同情境下的理论适用性,有时结论大同小异。对于这类学术价值不大的文献,读摘要和结论即可。(2)读摘要、引言、发现和结论大部分文献在方法、模型构建或者样本选择方面会有一些独到之处。对于这些文献,应该认真阅读介绍文章主要贡献的摘要、引言、发现和结论四个部分。在阅读过程中,要重点思考文章的创新之处与我们自己的综述对象之间的关系 。(3)通读全文上述两种方法主要用来阅读次要文献。对于我们在前面提及的代表性文献 , 就应该认真阅读全文,包括引言、方法、数据、发现、结论各个部分。这类文献通常是经典文献,有时字字珠玑 , 需要认真体会 、揣摩作者的观点及其提出的过程。阅读文献时应该做好读书笔记,把篇名、作者、出处、发表时间、页码等信息记录下来。笔记应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文章观点、方法等方面的总结 ,二是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读完足够多的文献,对笔记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删减和组合以后就可以得到文献综述的基本素材,并且能够列出相应的参考文献 。5.如何写文献综述?对于要研究的问题,我们必须弄清:前人是否说过前人说过什么前人是怎么说的何人、何时、何地说过如果我们能够在文献综述的过程中回答好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那么就可以基本确定我们要做的研究或要写的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思路和拟采用的方法。可以说,做好文献综述,研究工作就完成了一大半,剩下的问卷设计、实地调查、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等工作便水到渠成。写文献综述的方法?(1)按照综述对象的不同构成部分。(2)按照综述对象自身的发生、发展顺序。(3)按照主要的研究范式、学术流派、研究视角或观点。(4)按照研究阶段(时期),还有一些文献综述类文章以主要人物、研究方法等为线索来进行综述。写好文献综述有几点建议和注意事项:(1)切忌只述不评(2)确保准确 、清晰(3)组织好材料 , 避免罗列 、堆砌(4)缩小范围 , 突出重点,认真读文献6.如何撰写论文正文?到论文正文撰写时,我建议你先把之前所整理的优秀论文从头到尾再读一遍,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论文框架开始分章节撰写。从引言开始,你就进入到每一个章节的撰写了,不会写?没关系,打开那些优秀论文,只看他论文的引言章节,看20篇你就会发现,原来大家都大同小异,只是研究内容不同,而逻辑和叙述的逻辑顺序都是有章可循的,所以,你只要根据这个规律进行行文,在格式范围内加入自己的想法,这就会省心多了。然后就是第1章到第6章。其中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论文结构等,你只要读过50篇以上的论文,你就会发现,原来也都是大同小异的,所以,恭喜你,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论文结构等各个章节你都已经搞定了。最困难的就是中间的3.4.5章节了,这些章节是真的需要你根据自己的内容进行定制的,这没有办法,多花点时间,把自己的内容套用在别人的通用结构上,先不求辞藻多么华丽,先完成再完美,先保证基础的骨架结构的完整程度。在撰写3.4.5章节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实验数据,也就是说你的论文一定要有数据支撑,如果没有,那么你就需要去寻求导师的帮助,或者去寻求往届师姐师兄、同届同学的帮助,如果你是做的实证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据,如果你是做的系统实现,一定要有实现了的系统,当然以你的情况来看,可能没有时间去做系统了,但是也要求助互联网,找到类似的源码,跑一跑,按照自己的设计,重新设计下封面,实在不行,你试试Photoshop或者电脑上的F12键,总之,要把论文所需要的系统截图、数据分析结果等内容,完完整整的展示出来。当以上章节都完成后,再回过头来,把摘要和第6章的总结和展望写完,方法套路与上文类似,不要怕不会写,不会写的时候就停下来,读优秀论文,没有什么不会写是10篇优秀论文解决不了的,不行就20篇,直到你写出自己的论文为止,不要担心不会写,当你认真读完20篇相关论文之后,你一定会写,你要相信我,实在还不会,你可以找我。7.关于查重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尤其是对于论文,更是这样,论文写完之后一定要修改,这里的修改分为两步。第一步是行文修改,比如错别字、不通顺的语句、不学术的表达方式,这些可以找导师、同学一起修改。这里要记住一些点,比如论文中不要出现“我”,如果非要出现,请使用“本文”来代替,论文要多用陈述句,避免感叹号、疑问句。引用别人的部分,一定要规范化标记,这样在最后查重的时候少很多麻烦事,不过个人不建议过多引用,因为你在引用过程中会造成重复,在查重的时候如果你引用不规范,就会被算作是重复率当中,所以,一定要谨慎引用。然后就是第二步修改了。如果说第一步修改是主动地,那么第二步修改就完全是被动修改了,你要把你的论文放到知网等查重系统上去查重,查重完之后,会有一份详细的查重报告,把其中重复了的段落和句子,用自己的话再重新说一遍。注意:需要明确自己学校采用的查重系统是用哪个?要根据同一系统给的报告降重。

红舞鞋

复旦大学“劈腿”事件女博士的5篇SCI论文曝光!确定是真爱无疑

就在昨日,一则关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女博士的劈腿八卦在朋友圈流传,女主同时劈腿四个男博士,并导致其中一人服安眠药自杀(未遂)。作为一个专业的学术公众号作者,我的关注重点显然不在男主为女主买房买车抛弃家庭什么的,而是八卦里提到,自杀的这位男主作为单位的科研达人,送了女主5篇SCI论文,其中还包括一篇Nature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论文!朋友们,如果这都不算爱,什么才是爱?!事件始末不亚于电视剧剧本的狗血剧情先来看看女主风采是不是和心理预期完全不一样?这长相。。。一言难尽呀!笔者求证内容属实,剧情之跌宕,之扣人心弦,科研圈不必娱乐圈差呀起因是这位轻生的研究员,社交网络发了绝笔学术圈水太深了,不亚于娱乐圈!经笔者求证,该八卦内容基本属实,但笔者无意关注这些八卦以及后续的消息,笔者第一时间检索到了这5篇SCI论文,这5篇论文的发表时间均在2018、2019年。这5篇SCI论文中,两篇是女主作为第一作者,两篇作为共同第一作者,一篇作为第四作者,5篇论文影响因子累计高达28.985分。女主已凭借这些论文出国。这5篇SCI论文情况如下:1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7185-y论文题目:Proteome-wide analysis of USP14 substrates revealed its role in hepatosteatosis via stabilization of FASN(USP14底物的蛋白质组范围分析揭示了其通过稳定FASN在肝脏脂肪变性中的作用)发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11.878论文解读:USP14是对蛋白质组稳态至关重要的主要蛋白酶体相关去泛素化酶之一。然而,USP14的底物仍然很大程度上未知,妨碍了对其功能作用的理解。在这项研究种,研究人员为USP14底物筛选进行了全面的蛋白质组、泛素组和相互作用组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了USP14的广泛新潜在作用,特别是在脂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中。在所鉴定的潜在底物中,实验结果显示脂肪酸合酶(FASN)是参与肝脂肪生成的关键酶,是USP14的真正底物。USP14直接与FASN稳定性相互作用并提高其稳定性。结果,USP14的过表达促进了C57BL / 6小鼠中肝脏甘油三酯的积累,而USP14的遗传消融或药理学抑制改善了肥胖小鼠的肝脏脂肪变性,高血糖症和胰岛素抵抗。总的来说,研究结果首次揭示了USP14通过稳定FASN,在肝脏脂肪变性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这篇论文,男主是三位共同通讯作者之一,女主是三位共同第一作者之一。2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2337/db18-0184论文题目:SRY-Box Containing Gene 4 Promotes Liver Steatosis by Upregulation of SREBP-1c发表期刊:Diabetes影响因子:7.199这篇论文,男主是三位共同通讯作者之一,女主是第四作者。3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210/en.2018-00248论文题目: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and Metabolic Diseases发表期刊:Endocrinology影响因子:3.8这篇论文,男主是通讯作者,女主是第一作者。4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3389/fendo.2018.00793论文题目:Elevated Serum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 Levels in Hyperthyroid Patients发表期刊: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影响因子:3.634这篇论文,男主是作者之一,女主是共同第一作者。5https://doi.org/10.1530/EC-19-0175论文题目:Elevated serum neuregulin 4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hyroidism发表期刊:Endocrine Connections影响因子:2.474这篇论文,男主是作者之一,女主是第一作者。

这几个论文下载网站免费,在家也可以轻松下文献,建议收藏!

私信回复:201010获取以下链接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免费下载论文的方法,如果暂时没用也建议收藏哦,万一哪天需要嘞,好啦废话不多说直接分享!01 X-mol科学知识平台目前,X-Mol期刊共收录了2300种,涵盖了医学、生命科学、化学/材料、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网站上还有110000+国内外导师信息和2900+课题组,方便大家在自己的领域内查询大牛。X-mol基本上会每天更新最新发表在期刊上的新文献,大家只需设置自己想要关注的期刊,就可以筛选出每日更新的与自己领域相关的文献。但遗憾的是,在X-mol上一般找不到年代稍长的文献。使用方法:搜索文献-点击需要的内容-点击标题-点击右侧的Download this article即可下载!02 SCI-HUB相信每一个科研人员都用过SCI-HUB,毕竟只要能找到 DOI号,就可以免费下载论文,这里提供一个Windows版本的SCI-HUB,不需要各种学校的权限,只需要在百度学术,谷歌学术里面找到对应的doi号,就可以下载这篇论文。遗憾的是只能下载国外的论文!使用方法:我们可以在百度学术这类型的网站中找到该文献的DOI号,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个工具只可以下载英文的论文所以我们在搜索的时候可以在高级搜索中筛选语言为英文,然后将DOI号复制粘贴到下载器中下载即可!03 OALibOALi也是一个可以免费下载学术论文的站点,这个站点的所有文章都来自顶级著名的出版商和数据库,相信可以满足各个领域学者的需求。使用方法:直接输入需要的论文关键词搜索,找到需要的文献,然后点击Full-Text即可下载,简单粗暴!04 贵州数字图书馆这个网站可以免费下载知网文献,在家也能下载哦,这里直接教大家如何使用!点击右上角的在线领卡,注册完成后会给你分配一个账号密码,并且会短信形式发给你,然后使用这个账号密码登录!搜索找到需要的学术论文,然后在右侧的获取途径中任选一个下载即可!05 百度学术百度学术这里就不多说了,相信大家都用过,这里可以搜索出部分资源的免费下载渠道,当然你也可以在首页找到文献互助,发出求助后就会让网友帮你找文献,成功后就可以免费获取该文献全文了!06 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这个网站只要注册成功就会送你,60元万方充值金额和100积分(可以兑换20元的万方金额)!如果不够用,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朋友的手机号有没有……使用方法:直接搜索关键词,找到目标文献,然后点击下载即可(每天一个账号最多可以下载10篇哦!)好了,本期就分享到这里啦,如果觉得有用请点赞收藏转发哦,最后别忘记点好看哦!

而生阳也

研究生必备最强文献下载神器——SCI-HUB客户端!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五角钱的程序员,ID:xianglin965】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一起学习、成长、温情的热爱生活图丨pexels是否有这样的一款神器让你欲罢不能?最近因为在准备开题,所以需要看很多论文。但是好多文献发现下载不了,有好多下载还要钱,这个难倒我了。那怎么办呢,我我就想到一句话,只要你想偷懒,是肯定找得到偷懒的工具的。然后我就在百度搜索“文献下载神器”,果然搜索到好多好多。但是肯定不是每一个都可以用,最后经过我的过滤。留下了一个神器。对那就是SCI-HUB客户端,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一致好评。要说神器,SCI-HUB可以说绝对是文献神器中的“倚天屠龙”了。这款软件仅496kb,软件虽然娇小,但功能强大。海量文献、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就等你来!可能有些同学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么好用的神器,那么好,让向同学再来给你介绍一下它:提供了谷歌学术入口,谷歌镜像入口,知网文献免费下载入口,百度文库原格式文档下载入口。进入【中国知网】,【百度文库】登录免费分享的账号后即可免费下载。只要输入文献名、DOI号或者PMID号就可以进行快速搜索并下载。例如我们要下载 “STBS-Stega: Coverless text steganography based on state transition-binary sequence” 这篇文献。我们先打开百度学术并输入要下载的文献:复制DOI号到sci-hub神器并点击立即下载:hhh,这样就完成了,选择另存为完事:

不忽于人

《Nature》刊登苏州大学研究成果,一作为95后研究生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刊登了以题为“Bulk-disclination correspondence in topological crystalline insulators”的研究成果,其第一署名单位为苏州大学,由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蒋建华教授和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蒲殷副教授合作。截图Nature官网该研究首次成功观测到拓扑材料中旋错结构导致的稳健光子局域态和分数电荷,为拓扑物理和材料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和方向,并特别显示出光子晶体和超材料在基础物理研究中的重要价值。第一作者是95后硕士暂且不去讨论这些高深的研究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看论文的第一作者,虽然是4位共同一作,但是排在最前的为刘洋,其为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18级硕士研究生,实实在在的95后,且只是硕士。由此能发表顶刊实属不易。苏州大学历史上第一篇Nature然而据了解,这不是苏州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第一次发表顶刊,如在2018年,就有硕士研究生马玮良以第一作者发表了《Nature》,题为In-plane anisotropic and ultra-low-loss polaritons in a natural van der Waals crystal(DOI: 10.1038/s41586-018-0618-9),这也是苏州大学历史上第一篇Nature。截图Nature官网结语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科研实力也逐渐提高,中国在专利和论文数量上均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高水平论文数量更是出现大幅度提升的现象,在2020年,共发表顶级期刊《Nature》和《Science》数高达166篇(2020年中国高校Nature和Science论文盘点),再次突破历史。从现象上看,发表顶级期刊已不是“新鲜”事儿,并且随着科研工作者的年轻化,以及科学思维培养的提前化,导致很多学生在本科生阶段就已早早参与科研,更有甚者,在本科期间就有众多优秀的论文发表,这也许也是中国论文数量增长如此快的原因。由上来看,硕士生发表顶级论文如N&S,只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优秀的人会越来越多。

非吾事也

干货!如何打造一篇高被引论文?你get到了吗?

如今网上的ESI的排名泛滥,如:各个研究机构ESI排名前1%的学科数排名、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让我们感受到了身边的学术圈也是非常热闹的。但是在热闹之后,如何进行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呢?从科学家个人和学术机构两个视角来看ESI数据库的价值;从科学家个人角度来看,我们想要做的就是分析ESI高水平论文的特点,尝试让我们自己也能发表高水平ESI论文,如何掌握发表高被引论文的能力呢?首先应该找到自己所在研究领域里的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和高水平论文。仔细分析这些高水平论文的特点,可以从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写作技巧、所投期刊这些方面分析,如果自己还不能独立写出这样的论文,就可以参考借鉴别人的方法,这样就能提高自己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可能性。在这里,小编也要分享一个技巧,那就是在论文被接收以后,获得了DOI号,马上online发表,不要放在那等待上线发表,在online发表的论文有DOI号,就可以被引用;但没有卷期号,不算正式发表。等到正式发表的时候,online发表到正式发表这段时间获得的引用次数马上都被统计进来,都算作正式发表以来的引用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技巧,短时间获得多次引用的话,很容易就成为高被引论文。这是很多成功获得高被引论文的学者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因为很多论文被期刊接收之后,都会放在编辑部,压稿很长时间,这让很多论文失去被下载引用的可能,科研成果的首发权就这样丧失了。想要成为高被引论文,其实在发表时间上也是有讲究的,如果是一月份发表的论文比12月份发表的论文成为高被引论文要容易40多倍,所以发论文还是尽量选择在靠前的月份,会曝光更长的时间,更容易被引用。很多学术机构也非常关心自己的ESI学科排名,大家最关心的就是ESI排名前1%的学科,因为这些学科有潜力冲进前1%或者1‰,结合自己所在单位,有针对性的在这些学科方面进行研究。可以制定一些措施,来提高学术机构的竞争力。1.制定激励政策,引导科研人员在接近1%的学科方面发表更多的SCI/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将学术机构的论文整理出来,让本机构人员优先引用这些论文,进行大力宣传,这样也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3.也可以和一些排名靠前的高校进行合作,合作撰写论文,将论文的第二单位给用上,已经有高校这样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多引进真正的人才,在科研的道理上取得更多的成就,才是硬道理。你们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