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是大家在论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很多同学对参考文献的格式表示疑惑,哪里该用英文?哪里该用中文?哪里用全角?哪里半角?今天我们主要就是解决如何写一份完美的标准版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根据GB/T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辑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编著录规则”。参考文献的书写样式不可随意更改,要按照标准仔细地进行排版。参考文献的编写顺序是按照论文中引用文献的顺序进行编排,采用中括号的数字连续编号,依次书写作者、文献名、杂志或书名、卷号或期刊号、出版时间。参考文献的书写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参考文献的全角和半角问题。其实很简单,英文标点+半角;中文标点+全角。可以自己试一下全角和半角的差别在哪,其实就是字符问题,全角字符占两个字节,半角是占一个。另外我们要了解一下关于参考文献都有哪些类型。一共是分为16种类型,如下图所示。其中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我们可以具体的学习一下参考文献格式[序号]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 起止页码.[序号] 专著作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可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序号]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序号]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序号]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序号] 报告作者.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序号]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相信这些大家都很清楚怎么用,参考文献的书写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其中有几个小点也许一直被同学所忽略,小编这里要提醒一下大家。第一,文献中的英文名字不可进行缩写,一定要写正确的人名称呼。第二中文和英文参考文献书写并不相同。中文的作者一般是“姓+名”;而英文参考文献是采用“姓,名.”的方式。第三,如果引用的中文文献作者有多个,一般是采用前三位作者署名,第三位作者后面添加等字;英文文献则采用,“姓,名,and名姓”的方式进行书写,除第一位以外,都按照正常顺序写。第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注意无意间的空格,尤其是在书写英文的参考文献当中。第五,参考文献要按照论文引用文献顺序依次书写,这样论文的整体比较严谨,也不会混乱。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到大家。“标准版参考文献”你值得拥有!#百度学术毕业季#毕业季来了,百度学术送你一份有效期为四年的超长期“饭票”!一次性解决文献查找、开题、查重三大学术难题,PC端搜索百度学术即可参与活动并了解百度学术相关功能:百度学术开题助手,全面分析研究热点,多维度推荐参考文献,还能参与开题讨论,助您快速把握研究方向,轻松开题!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二、详细的参考文献写作格式(一)期刊类期刊类参考文献的格式为: [序号] 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例: [1] 袁庆龙,候文义.Ni-P 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二)专著类专著类参考文献的格式为:[序号] 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2]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三)论文集类论文集类参考文献的格式为:[序号] 著者.文献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3] 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四)学位论文类.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的格式为:[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例:[4] 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五)报告类报告类参考文献的格式为: [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例:[5]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 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六)专利文献类专利文献类参考文献的格式为:[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例:[6]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七)国际、国家标准类国际、国家标准类参考文献的格式为:[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7]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八)报纸文章类报纸文章类参考文献的格式为:[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九)电子文献类电子文献类参考文献的格式为:[序号]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例:[9] 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
参考文献,简而言之也就是说在创作论文时效仿参照过的文献材料。那论文的参考文献要怎么写呢?撰写格式和方法又是啥?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参考文献要怎么写一、撰写格式1、文后参考文献的着录标准为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着录标准》,适用“着者和编写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可以作为图书馆员、文献文件目录编制者及其数据库索引编写者应用的文献着录标准”。2、先后顺序编号制的实际编辑方法。参考文献依照其在文章正文中出现的依次以阿拉伯数持续编号,编号放置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不断引证者,在文章正文连用同一编号标志。一般来说,引证一次的文献的页眉(或页眉范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举。格式为了作的“出版发行年”或刊物的“年,卷(期)”等+“页眉(或页眉范畴)”.数次引证的文献,每处的页眉或页眉范畴(有的学术期刊也将能标示引证文献部位的信息内容视作页眉)各自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编号标明处,放置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用“p”或“页”等前后文本、空格符;页眉范畴正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且做好下标。作为文章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编号后要加页眉或页眉范畴的,该页眉或页眉范畴还要作下标。创作者和编写必须细心核查先后顺序编号制下的参考文献编号,保证编号两者之间所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目录一致。此外,参考文献页眉或页眉范畴还要准确。3、参考文献种类及文献种类,依据GB3469-83《文献种类与文献质粒载体编码》要求,以单英文字母方法标志。二、word撰写方法把光标放到引证参考文献的位置,在工具栏上选“添加脚注和尾注”,弹出来的提示框中挑选“尾注”,点一下“选择项”按键改动序号格式为阿拉伯数,部位为“文本文档末尾”,明确后Word就在光标的位置添加了参考文献的序号,并全自动跳至文本文档尾端相对序号处你要输入参考文献的表明,这里按参考文献着录表的格式加上相对文献。参考文献标明规定用中括号把序号括起来,以word2007为例,能够在插入尾注时先把光标挪到必须插入尾注的位置,然后点击?引证-脚注下边的一个小箭头符号,在出现的提示框中有一个自定,随后键入中括号及大数字,随后点添加,随后跳转到本节本文本文档尾端,这时再键入参考文献內容就可以。在文本文档中必须数次引证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证此文献时必须制作尾注,再度引证此文献时段“添加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证內容为“尾注序号(带格式)”,随后挑选相对的文献,添加就可以。论文格式规定参考文献在文章正文以后,参考文献后也有论文发表说明、附则和论文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不在文本文档的末尾,要不在“节”的末尾,这二种都不符人们的规定。处理的方式好像有些愚钝。最先删掉尾注文字中全部的序号(人们不用它,由于它的格式错误),随后选定全部尾注文字(参考文献表明文字),点“添加便签”,取名为“参考文献文字”,加上到便签中。那样就把全部的参考文献文字制成了便签。选定不久添加的文字,按格式规定改动字体样式字体大小等,并且用项目编号开展自动编号。打印文本文档时,尾注页一样会打印出去,而这两页是人们不用的。或许,能够根据设定打印页眉范畴的方式不打印最终两页。这儿有此外一种方式,请然后向下看。选定全部的尾注文字,点“格式字体样式”,改成“掩藏文本”,转换到一般主视图,挑选“主视图脚注”,这时全部的尾注出现在对话框的下方,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挑选“尾注切分符”,将默认设置的竖线删掉。一样的方式删掉“尾注持续切分符”和“尾注持续标志”.删掉页眉和页脚(包含分隔线),挑选“主视图页眉和页脚”,最先删掉文本,然后点击页眉页脚菜单栏的“页面布局”按键,在弹出来的提示框上面“外框”,在“页面边框”菜单栏,外框设定为“无”,运用范畴为“这节”;“外框”菜单栏的外框设定为“无”,运用范畴为“语段”.转换到“页脚”,删掉页眉。挑选“专用工具选择项”,在“打印”菜单栏里确定不打印掩藏文本(Word默认设置)。阅读文章过文中以后,就能够写成符合规定的参考文献了。特别声明:本文为Editsprings艾德思(www.editsprings.com)原创文章,并由我司官方账号在相关平台进行统一推送,禁止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抄袭行为!如需转载请联系我司获取授权,并注明详细出处来源。
我们撰写论文时,经常会查阅很多文献资料,有时看到中意的资料还会引用到自己论文上,而参考文献意思就是我们为了撰写论文而引用发表的文献,那么标注参考文献的格式是怎样的呢?一、首先我们要了解参考文献有哪些类型,根据《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二、参考文献要依据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并将序号放在[ ]符号中,对于常见的各类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如下所示:1、著作:作者姓名,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2、论文集:作者姓名. 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3、报纸文章:作者姓名.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4、期刊论文:作者姓名. 题名[J].期刊名称,年,卷 (期) :页码.5、学位论文:作者姓名. 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6、研究报告:作者姓名. 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7、标准:标准号. 题名[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8、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姓名. 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获取路径.9、电子文献:作者姓名.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含文献载体标志) 见其它].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更新或修改日期) , 获取路径.标注参考文献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格式撰写。相关阅读:《参考文献怎么正确标注?》《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怎么设置?》《论文的文献综述要怎么写?》
在论文撰写的时候,最困难的就是最后的论文格式排版,因为论文格式的排版关系到论文查重的准确性,关系到答辩是不是能顺利的通过。可是同学们都自己去设置格式,但是自己甚至的格式往往都是漏洞百出的,所以在我不断的测试之后,已经测试出来最好的方法。在试过了好几种效率低下的引用参考文献方法之后,我终于发现了一种最快速的方法!现分享如下~如何引用参考文献:如何将参考文献引用标号转为上标:如何在word中一次性把“[1]、[2]、[3]...”等替换为上标模式?字体与段落字体和行间距的大小会大大影响整个毕业论文的页数,因此调好它们可以避免后面分章调页眉以及生成目录的时候出现混乱。调字体和标题等级的时候要善用格式刷~这个大家都知道吧,就不多说啦。页眉调页眉的关键是要在页眉和页脚工具中取消选中“链接到前一条页眉”,可以利用键盘的上下键按钮一次性把“链接到前一条页眉”全部取消,然后就可以开始愉快地开始编辑每一条页眉啦。页码调页码的关键是设置分节符,先在论文的前置部分(引用or绪论之前的部分)与主体部分(引言or绪论)之间插入一条分节符,然后就可以分别编辑页码啦。生成目录生成目录放在最后一步做是为了避免更新目录破坏设置好的目录格式,用word自动生成目录功能生成目录后,按学校要求调整目录的字体字号行距等。哈哈~这样我们的毕业论文排版就完成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乱改了,祝同学们毕业顺利。
在一本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之中,参考文献往往是在学位论文的最后那几页。但这些参考文献却贯穿整本学位论文的始终,是重中之重。在同学们的学位论文送审环节以及答辩环节,参考文献是经常被专家所注意的地方,为何学位在论文中参考文献如此引人注目?参考文献应该怎么样去整理?下面笔者做一下讲解,如有不足之处,请多多海涵。图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01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参考文献会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使用,在这两章中参考文献的脉络决定了你的科研路线,同时也是对你总结文献的质量是一项考查指标。也是体现你对你所研究领域的认知程度,对所研究领域所认知的广度以及深度。因此在学位论文中参考文献的重要性要至少要占到整体的比重2/5,前两章都无法与它脱离,参考文献引用的质量和总结的是否全面,对同学们学位论文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图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02整理参考文献的具体方法整理参考文献是有一定技巧的,但是绝不能在平时阅读文献的时候偷懒。具体要按照以下四点进行。查找本领域高质量的科技论文,比如中科院认定的一区文章或本领域的顶会文章等等!这个需要依照自己导师所分配的要求来进行。平时看论文要细心,切忌急功近利,本领域的论文的前两章每一篇都要仔细看,注意平时去积累,在阅读文献的前两章的时候也会获得大量的相关文献信息,像蜘蛛网一样去扩展,去了解,以点盖面,这样还会为自己的学位论文前两章而犯愁吗?在阅读文献时一的要注意整理摘要部分和结论部分,因为在摘要部分一定会阐明本篇文的工作,会写明本篇论文的优点,一般在结论部分会写明本篇论文尚存在什么问题,和不足之处,总结完这两部分,在你自己撰写学位论文的时候,引用参考文献就会一步到位,优缺点写得非常充分,不会杂乱无章。引用参考文献的时间点一定要注意,时间顺序不要杂乱无序,由远及近,由浅入深,与自己所做课题一定要紧密相关,进行支撑。这样才会得到专家的认可,格式重要性在这里不做过多陈述,总之超级重要。图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03结论参考文献贯穿整篇学位论文始终,是学位论文不可缺少的部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是对你研究生期间阅读文献能力的一种考查,也是外盲审专家以及答辩专家关注的采分点。对你研究生工作量占有一部分比重,笔者在前面一篇提过关于外盲审过程中参考文献容易出现的问题,如果同学们想继续了解,可以去看前面的文章。如果同学们感觉有用可以收藏和关注我,能对你们科研质量的提升尽一份微薄之力,是笔者的荣幸。笔者会一直坚持致力于研究生培养以及高等教育有关的文章,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也希望能让同学们的家长知道孩子读书真的不容易,同学们和家长的支持,提升同学们科研质量,是我持续写作的动力,在此谢谢大家阅读我的文章,祝同学们科研顺利,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最强硕士论文写作攻略——参考文献如何找参考文献要以期刊论文为主,而不是教材和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要以较新的文献为主,要选取最相关且最有价值的文献。文献的多寡和优劣,可以反映一篇论文背后作者的品味和品位。如果都是看的陈旧、二流和不相关的文献,特别是教科书,那么可以说明作者是不认真和没有入门的,也很难说是规范严谨的求学治学态度。参考文献内要有一定的英文文献,体现作者的阅读能力。特别是一些特定领域的关键期刊和作者,一定要有意识地去阅读和引用。比如,研究电子政务,如果连《电子政务》和GIQ等期刊没有看过,那么很难说是认真的。百度百科这样的资料来源尽量不要引用,因为本身这类来源的权威性就存疑。参考文献的体例大致就分两派,一派是作者—年份法,另一派是顺序引用法(无论是脚注还是尾注,尾注是目前的国标)。很多论文的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某些是作者—年份,但又夹杂脚注,这都需要修改。参考文献的引用要规范,因为细节决定成败。英文文献要分得清作者的姓和名,注意区分大小写。文中引用一般是只有英文姓氏,而且不要说是教授或博士,直呼其名即可。脚注和尾注的差别要明确,不能混用。有条件的可以考虑使用Endnote等文献管理软件,这样可以在引用时规范统一和前后呼应。当然,如果只是这一次做学位论文,完全可以不用。 小茶杯论文查重经验分享:论文查重怎么查?如何找到论文查重免费系统?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特定时期选择合适的系统才是硬道理,在确定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初稿时期选择性价比高的检测系统、像Paperccb论文查重就是不错的选择。
「毕业之家」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大家好,我是您的毕业大管家小毕同学。写论文到最后都要插入参考文献。我们参考的参考文献有很多种形式,比如英文的、中文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等等。这些形式的参考文献,怎么去书写,它的格式,你知道吗?小毕来帮大家归纳总结一下,助力大家顺利通过论文写作。(一)参考文献使用原则和书写格式(1)学校规定,参考文献列表使用的顺序序号标注,用[]的方式在正文引用部分的右上角处一一对应标出,例如“世界各国针对本国国情,通过颁布政策法律法规来降低建筑能耗[2-5]。”。(2)文献类型标识:M—普通图书;C—论文集、会议集;G—汇编;D—学位论文;N-报纸;J—期刊:R—报告;S-标准;P-专利;EB/OL—网上资源。(3)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u 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 .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例如“[3] 武涌,孙金颖,吕石磊.欧盟及法国建筑节能政策与融资机制借鉴与启示[J].建筑科学,2010,26(2):1-12.”u 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文献题名[D] .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例如“[4] 史敏.中外建筑节能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4.”。u 著作:[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11] 丁成章.轻钢(木)骨架住宅结构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u 会议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26] Benayoune A,Samad AAA,Trikha DN,et al.Structural behaviour of eccentrically loaded precast sandwich panels[J]. Construction & Building Materials.2006;20(9):713-724.”u 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u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如“[45] GB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二)注意事项:(1)参考文献最后都会引用“.”标号,不要遗漏了。(2)英文的参考文献,字体选择“Roman”(3)输入参考文献时要注意,不要手动回车换行。总而言之,参考文献的书写,很琐碎,祝毕业生们顺利毕业,前程似锦。最后,祝大家都能通过毕业之家平台,顺利毕业!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记得随时咨询呦!毕业之家一站式毕业生服务平台,记得关注我哦,我是你的毕业大管家小毕。
论文中过多引用参考文献,给人的感觉不是治学严谨,而是作者对论文内客极度地不自信。——William C. Roberts1 要遵循规则就像致谢一样,参考文献部分也有需要遵守的特定规则。第一,只列出已发表的有影响的参考文献。尽量不要引用未发表的数据、摘要、论文或其他间接材料。如果实在需要引用这类材料,可以用括弧标注出来,或像一些期刊允许的那样在正文中用脚注标注出来。已被接收、将要发表的论文可以引用,但要在将发表该论文的期刊名后注明“In Press”或“Forthcoming”(即将出版)。其次,在投稿前要对照所引用文献的原始出处,仔细检查参考文献部分。在投稿被接受后,也最好对校样再做检查。有经验的图书管理员知道,论文里出现错误最多的部分就是参考文献。还要记住的是,检查的时候要确信在论文正文中引用的文献都确实列在参考文献部分中,也要确信列在参考文献部分的文章都确实在正文中被引用到。2 参考文献的格式各种期刊在引用参考文献的格式上有很大不同。有人查阅了52种科技期刊,发现这些期刊使用了33种不同的参考文献格式(M.O'Connor,Br.Med.J.1[6104]:31,1978)。有些期刊会给出所引用文献的全名,有些则不会;有些期刊要求论文给出所引用文献的页码范围,有些则只要求给出所引用文献的首页页码。聪明的作者会搜集好所引用文献的所有相关条目,这样在撰写论文的时候就具备所有必要的信息。要对已有的信息做删减和编辑是很容易的;但要重新搜索二十多篇甚至更多的论文,用来将参考文献的题名和页码补齐,却非常费劲。即使知道欲投稿期刊通常采用精简的参考文献格式(比如,不给出题名),最好还是为所有引用的参考文献做完备的记录。这种做法可取是因为(1)当前选定的投稿期刊可能会拒绝录用该投稿,到时可能将论文做修改,另投其他期刊(这家期刊的要求同以前的投稿期刊的要求很可能不同);(2)很有可能在以后撰写科技论文、评论性论文或者书籍的时候会再用到这些参考文献,而很多类型的写作经常要求给出所引用文献的完整条目。在向一家期刊投稿前,最好对照该期刊的《作者须知》来检查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如果投稿中参考文献格式与期刊要求的格式有很大出人,期刊编辑和审稿人有可能认为这份投稿是被其他的期刊拒稿后才转投过来的,也可能认为论文作者粗心大意,敷衍了事。尽管有很多种参考文献引用格式,大多数期刊还是使用三种常用格式中的一种。这三种常用格式是:“著者姓名-出版年”(name and year)格式,“字母-数字”(alphabet-number)格式和“引用次序”(citation order)格式。2.1 署者姓名-出版年格式著者姓名-出版年格式,又称哈佛(Harvard)格式,已经流行多年,很多期刊和书籍都使用这种文献引用格式。这种格式很大的一个优点就是方便作者。因为参考文献不用编号,所以作者可以随时添加或删减参考文献。不管作者对参考文献书目做多少次修改,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注--如“Smith和Jones(2005)”--不受影响。如果引用Smith和Jones在2005年发表的两篇论文,那么只要做简单变动即可,即第一篇标注为“Smith and Jones(2005a)”,第二篇标注为“Smith and Jones (2005b)”。这种格式的缺点是对读者和出版商不方便。当读者阅读论文时,特别是在阅读论文的导论部分时,会发现一个段落甚至一个句子里大量引用参考文献,这导致读者经常要跳过多行引用文献的标注才能继续阅读下面的正文。接连引用几个参考文献会对读者阅读和理解论文造成一定干扰。对出版商来说这种格式的缺点很明显,就是增加印刷成本。如果“Smith,Jones,and Higginbotham(2005)”可用简单的引用文献标注“(7)”来代替,那么出版商就可以降低印刷成本。由于一些论文的署名作者人数太多,很多采用著者姓名-出版年参考文献格式的期刊都采纳了“et al.”(等)的规则,这个规则是这样使用的:如果所引用的论文作者人数只有一到两位时,引用文献就标注成“Smith(2005)”或“Smith and Jones(2005)”;如果所引用的论文有三位作者,在第一次引用该论文时应该标注成“Smith,Jones,and McGillicuddy(2005)”,以后在文中再引用到该论文时就可标注成“Smith et al.(2005)”这样的简短形式;如果所引用的论文有四位或四位以上的作者,在第一次引用该论文时就应该用“Smith et al.(2005)”来标注。在参考文献部分,有些期刊要求把文献的所有作者都列出来(不管有多少名作者);有些期刊仅将文献的第一作者列出,并在第一作者后注明“et al.”。对于按照“Uniform Requirements for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Biomedical Journals,(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 2004)准备的论文,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ions (2003)指出,如果参考文献的作者人数超过六名,要将前六名作者姓名全都列出来,之后的作者一律用“et al.”指代。2.2 字母-数字格式这种格式是著者姓名-出版年格式的一种变体,它在论文正文中用数字来标注引用的文献,而数字是根据文献中的字母顺序编排出来的。使用这种文献引用格式可以降低出版费用。对论文作者来说,编辑论文时也会容易一些(特别是当论文参考的文献非常多时)。对于读者,特别是对于图书管理人员来说,阅读和理解论文也很方便。习惯了使用著者姓名-出版年格式的作者可能不会喜欢字母-数字格式,他们认为字母-数字的文献引用格式有欺骗读者的嫌疑,因为读者根本无法从一个表明顺序的数字看出被引用文献的作者和被引用文献发表的年份。而所引用文献的年份,比如是1N4年还是20帜年,对于读者的意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好在上述的不足有办法弥补。在论文正文中引用文献时,要多想想文献的作者名或文献发表的年份是否重要;如果不是那么重要(其实大多数情况正是如此),就可以直接使用数字来标注要引用的文献:“Pretyrosine is quantitatively converted to phenylalanine under these conditions (13).”如果想注明所引用文献的作者名,可以将作者名加插在句子中:“The role of the carotid sinus in the regulation of respiration wa discovered by Heymans(13).”如果想注明所引用文献的发表年份,同样可以将年份加插在句子中:“Streptomycin was first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 in 1945(13).”2.3 引用次序格式引用次序(citation order)格式按照引用的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顺序来为文献编号。这种格式避免了像著者姓名-出版年格式那样浪费版面。读者在阅读论文正文时如果遇到引用文献,通常能很快在参考文献部分找到对应的文献。所以,读者一般都很喜欢这种引用文献的格式。如果论文篇幅较短,引用的参考文献较少,这种格式非常有用。如果论文篇幅较长以致论文中大量引用参考文献,这种格式就未必那么合适。这对作者来说不方便,因为如果要添加或删减参考文献,就要重新排列文献在论文正文的引用次序;对读者来说也不好,因为参考文献是按在论文正文中引用的次序来排列的,这会导致几篇由同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在参考文献部分被分隔开来。本书第一版里提到字母-数字格式“看来正日渐盛行”(“seems to be slowly gaining ascendancy),然而此后不久,Uniform Requirements for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Biomedical Journals(《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统一要求》)的第一版发行,提倡在生物医学期刊上采用引用次序的文献引用格式。这种统一要求已经为好几百种生物医学期刊接受。所以现在还不好说到底是哪种文献引用格式正“日渐盛行”。《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统一要求》在诸多方面都阐述得不错,所以很有影响力,它与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1977年公布的一个标准有很多共同之处。不过在文献引用方面,其他引用格式也使用得很广泛。比如生物编辑委员会,也就是现在的科学编辑委员会,于1则年决定在它发行的格式指南第六版中使用著者姓名-出版年的文献引用格式。在格式指南正文中,Scientific Style and Format 部分认可“著者姓名-出版年”和“引用次序”这两种文献引用格式。《芝加哥格式指南》(Chicago Manual of Style)一贯被视为学术发表中的“圣经”,在2003年发行第15版的时候,为了保持与以前版本的一致,建议作者在撰写物理学、自然学和社会科学论文时采用“著者姓名-出版年”的文献引用格式。3 文献题名和页码范围在参考文献部分是否应该给出文献的题名呢?通常要遵守期刊的格式要求,如果欲投稿期刊对参考文献的格式没有强制要求,最好还是给出完整的文献信息。指出文献题名,能帮助有兴趣的读者决定是否有必要去阅读论文引用过的文献。在参考文献部分给出文献的页码范围(第一页页码和最后一页页码)能让读者知道引用的文献到底是l页长的短文还是50页长的评论性文章。显然,参考文献的页数不同,读者或图书管理员为获得文献的副本所花的费用也将不同。4 期刊缩写尽管各种期刊格式不尽不同,但近年来各种期刊都在参考文献部分对文献所属期刊规定采用缩写形式。白1969年美国国家标准协会推出投稿标准以来,几乎所有主要期刊和文献索引服务都使用相同的缩写规则。以往,大多数的期刊都会缩写参考文献部分的期刊名(采用期刊缩写形式可以节省不少排版费用),但那时没有缩写方面的统一规则。像“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这样的期刊就有好几种缩写:“J.Amer. Chem. Soc.”,“Jour.Am.Chem.Soc.”、“J.A.C.S.”,等等。这些不同的缩写给读者和出版商都带来不少麻烦。而现在已有了统一的缩写规则:“Journal”缩写为“J.”(有些期刊把缩写后的小圆点也进一步省略掉)。只要熟知一些缩写规则,无须查阅其他缩写列表就能给出许多期刊(包括不熟悉的期刊)的缩写。比如,所有以“ology”结尾的词都可缩写成以“l.”结尾(“Bacteriology”可缩写成“Bacterio1. ”,“Physiology”可缩写成“Physiol.” 所以,如果记住期刊名中常用的缩写规则,就可以很容易地用缩写里给出的大多数期刊题名。这里有一个例外,如果期刊名只有一个词,那么就不要采用任何缩写(例如,Science和 Biochemistry )。附录A给出了很多期刊名的正确缩写形式,也可以从文献数据库中查找期刊名的正确缩写。5 正文中的引用许多作者在论文正文中引用文献时都有些漫不经心。常见的错误就是“随意引用”(handwaving reference),即作者仅告诉读者可以参阅“Smith的重大贡献”(Smith's elegant contribution),而不告诉读者Smith到底做了什么贡献或Smith的贡献同当前论文有什么联系。如果真有必要引用文献,就应该让读者知道为什么要引用这篇文献。更糟的是,有些作者在论文中对文献作者出言不逊。绝对不可以这样写:“Smith (2004) totally overlooked…”或者“Smith (2004) ignored…”;应该用公正而谦逊的口吻写为:“Smith (2004) did not study…”。有些作者习惯于把所有文献引用都放在句子末尾,这样做是不对的。文献引用应该放在句子中合适的地方,而不论是在句首、句中还是句尾。Michaelson(1990)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We have examined a digital method of spread-spectrum molation for multiple-acces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and for digital mobile radiotelephony.1,2如果我们把上面的句子修改一下,文献引用就会明显好很多We have examined a digital method of spread-spectrum molation for use with Smith’s development of multiple-acces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1 and with Brown's technique of digital mobile radiotelephony. 26 不同参考文献格式的实例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三种文献引用格式,我们给出三个参考文献在三种不同文献引用格式下的表达方式。(在有些期刊里,这三个参考文献的表达方式可能略有出入,因为不同期刊在使用粗体和斜体时规则有所不同。)6.1 著者姓名-出版年格式Gastel,B.2005.Health writer’s handbook.2nd ed.Ames(IA):Blackwell Publishing.Gilden, D.H. 2004. Bell’s palsy. N.Engl. J. Med.351:1323-1331Yuan, X., S. Xiao, and T.N. Taylor. 2005. Lichen-like symbiosis 600 million years ago. Science 308:1017-10206.2 字母-数字格式1.Gastel, B. 2005. Health writer’s handbook. 2nd ed. Ames(IA):Blackwell Publishing2. Gilden, D.H. 2004. Bell’s palsy. N.Engl. J. Med.351:1323-13313.Yuan, X., S. Xiao, and T.N. Taylor. 2005. Lichen-like symbiosis 600 million years ago. Science 308:1017-10206.3 引用次序格式1. Gilden, D.H. 2004. Bell’s palsy. N.Engl. J. Med.351:1323-13312.Yuan, X., S. Xiao, and T.N. Taylor. 2005. Lichen-like symbiosis 600 million years ago. Science 308:1017-10203.Gastel, B. 2005. Health writer’s handbook. 2nd ed. Ames(IA):Blackwell Publishing除了不是按首字母顺序来排列文献之外,引用次序格式对应的参考文献中还省略掉缩写后的句点(比如期刊名后的缩写句点),以及作者名首字母后的句点和作者姓之后的逗号。7 引用电子文献由于Internet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适于引用的电子文献。现在有大量的科技论文发表在电子期刊上,或是同时以印刷版本和电子版本发行。此外,很多网上的科研报告、数据库及其他科技文章都可以作为参考文献被引用。因此,引用电子文献应该遵守的格式也日渐发展起来。最近的格式指南和期刊的《作者须知》中都会给出电子文献的编排格式。如果在论文中要引用电子文献,应先查阅欲投稿期刊的《作者须知》,其上可能直接给出电子文献编排格式,或者是告诉作者从哪里可以获得电子文献编排格式指南。此外,也可以查阅该期刊上已发表的论文,参考这些论文对电子文献的引用格式。8 引用文献时的电子辅助工具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都提供创建脚注(footnote)和尾注(endnote) 的功能,并可以为脚注和尾注进行编号。这些功能可以辅助作者引用文献,以及在参考文献部分编排文献。(但是有些期刊建议不要使用文字处理软件中的这些功能,因为这些功能反而会妨碍出版进度。欲知详情,可以查阅期刊的《作者须知》。)此外,一些文献管理软件(比如,EndNote、ProCite、Reference Manager)可以帮助建立文献数据库,以生成适用于不同期刊的文献列表。还应向同事请教,看他们是如何使用电子辅助工具来引用文献的。同事的建议可以帮助你充分利用辅助工具,并以科研领域惯用的方式来引用文献和撰写参考文献部分。本文节选自《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教程》(第六版)
不论是写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还是竞赛论文等等,都需要去查询、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书籍,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研究领域,从而写出一篇不错的具有前瞻性的论文,或者综述性文章。而参考文献的正确书写格式,也是需要特别注意并加以掌握的。现将具体格式总结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明确参考文献的类型参考文献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J——期刊文章M——专著D——学位论文C——论文集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N——报纸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其他不属于上述文献类型的,均采用字母“Z”标识。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二、具体举例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1]沈小碚.教学组织形式研究的发展及其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9(1):76-82.[2]司成勇.走向个别化教学——论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历史与逻辑的统一[J].教育探索,2011(2):71-74.[3]马晓强,都丽萍.教学组织形式的嬗变与网络教学[J].教育研究,2002(4):49-51.[4]袁昊.“改革”还是“改良”——班级授课制带来的思考[J].安徽文学,2011(11):249-250.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1]黄克明.触觉地图及其制作工艺[M].北京:测绘出版社,1989.[2]陈月茹.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50.[3]杨九俊.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04:45-60.[4]覃兵.课堂评价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1-39.[5]耿书丽.教学评价策略与技巧[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2-50.学位论文:[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1]吴亚书.班级授课制的历史发展与德育改革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7.[2]张福俊.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地图技能培养方法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1:1-51.[3]李玲.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训练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7:1-58.[4]陈宝亭.高中学生地图能力培养的研究[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7:1-77.[5]段燕芳.教学地图的运用对初中生构建脑中地图的影响[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9:1-39.报纸类:[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1]黎明.广东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确定[N].中国绿色时报,2010-06-07(001).[2]丁一汇.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N].科技日报,2008-04-19(003).[3]曾居仁,汤苾.贵州出台应对气候变化方案[N].中国气象报,2008-12-09(001).论文集:[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1]韩芳,吴瑞芬,郭瑞清.近47a内蒙古荒漠草原气候变化特征[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杭州: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变化委员会、国家气候中心,2009[2]靳鹤龄,李明启.全球变暖趋势下青藏高原沙漠化发展趋势[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西宁: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2005.研究报告:[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1]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9-10.专利文献:【格式】[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国际、国家标准:【格式】[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电子文献:【格式】[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条例:【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译著:【格式】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中译本前要加国别)[1]M奥康诺尔著,王耀先译.科技书刊的编译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56三、英文文献1单一作者著作的书籍、文献:【格式】姓,名字首字母.(年).书名(斜体).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格式】姓,名字首字母.(年).题目.期刊名(斜体).第几期,页码.[1]Sheril,R.D.(1956).The terrifying future:Contemplating color television.San Diego:Halstead.[2]Crackton,P.(1987).The Loonie:God's long-awaited gift to colourful pocket change?Canadian Change,64(7),34–372两位作者以上合著的书籍、文献:【格式】姓,名字首字母.,&姓,名字首字母.(年).书名(斜体).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1]Smith,J.,&Peter,Q.(1992).Hairball:An intensive peek behind the surface of an enigma.Hamilton,ON:McMaster University Press.[2]Rottweiler,F.T.,&Beauchemin,J.L.(1987).Detroit and Narnia:Two foes on the brink of destruction.Canadian/American Studies Journal,54,66–146.四、起止页码的标注使用谷歌学术,如果访问不了谷歌,可以使用类似谷歌的学术搜素,如Glgoo学术搜索,其网址https://scholar.glgoo.org/。然后,在搜索框中输入你要查找的论文作者和题目,如我要查找:Emily Denton,Soumith Chintala,Arthur Szlam,Rob Fergus.“Deep Generative Image Models using a Laplacian Pyramid of Adversarial Networks”这篇文章,就可以1)在搜索框输入题目和作者,2)找到你要的那篇文章,点击下面的“引用”,3)在弹出的结果框中,选择第一项国家标准GB/T,复制方框中的格式即可。五、注意事项参考文献的格式,是小编通过整理得出来的,方便大家使用。有些有所借鉴。当然,具体的格式,大家需要针对具体的出版商、论文期刊的要求,做修改,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最重要也是最实用的一点提醒,上文的格式了解就行了,没必要根据上面的具体细节一个一个的标注文献的类型、格式、页码等信息,因为许多学术网站都提供这方面的查询,如上文中提到的Glgoo学术搜索,只需按照步骤(四)上的步骤就可以自动生成上面具体的应用格式,复制到你的参考文献中就可以了,是不是方面使用多了!!!!!!(资料来源网络)谢谢您的阅读,欢迎留言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