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什么是硕士研究生?去而上仙

什么是硕士研究生?

什么是硕士研究生我们一般看到的很多人填的个人资料中,学历一栏里写的是研究生,而对应研究生学历的有两个学位,一个是硕士学位,一个是博士学位。我们一般指的考研,是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考试通过后,入学攻读的是硕士学位,即攻读硕士研究生。它主要是为了培养该学科、该专业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硕士学位是介于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之间的一个学位,拿到学位,说明学位者具备了独立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授予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两证。按照脱产和非脱产的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培养模式,其毕业后获得的学历和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硕士研究生又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两种,专硕分数线比学硕稍低,学习和教育经历基本相同,最终在学位证上会有所区别。

丘则陋矣

研究生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

研究生生活作者:米特诗袋大家好,我叫——米特诗袋。上次,我与各位聊了一下,要不要考研的话题,结论是——考研人各有志,不能强求。作为本科生的我,看到研究生,多少还是有点“高山仰止”的感觉。下面,米特诗袋——分成两个部分,粗略地介绍一下研究生。第一个部分,什么是研究生?第二个部分,研究生三年在忙什么?**************************下面,我先讲第一个部分,什么是研究生?一般的校园教育差不多是如下的样子。3岁开始,进入幼儿园。6岁开始,进入小学。小学后,则会上中学。中学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初中生,一个是高中生。高中毕业后,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再往上学习,就叫做研究生了。研究生分为两个层次(类似于中学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硕士研究生,一个博士研究生。我们通常说的,考研,专指的是大学生准备报考硕士研究生。如果你很幸运,大学毕业后,考上了研究生,3年后如果顺利毕业的话,就可以再报考博士研究生了,简称考博。博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后,就可以拿到人生的最高学位——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后,还可以申请进入博士后流动站,获得一些类似工作的资历。博士后,相当于一个毕业证书(博士后不是学位)。好了,了解了什么是研究生以后,我们来聊聊今天的重点,研究生生活是什么样子?**************************研究生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第一,研究生的学习是一个小团队当你成为研究生以后,一般的大学会给你配备导师组。导师组里面,有一个导师,两个副导师(有时只有一个副导师),如果只有一个副导师的话,再加上你,打牌的时候就三缺一了。按照约定俗成的说法,研究生当面会叫导师为某教授。但是私下里,研究生会称呼导师,为老板。几个研究生见面,聊起自己的导师,都会这样讲,你们戴老板如何如何?(这个戴老板的称呼,让人想起来,那个军统特务!哈哈!)第二,研究生的学习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学习一些课程。这些课程相对于本科生而言,是比较深入的课程。修满毕业要求的基本学分。第二个部分,撰写自己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要参加答辩会,答辩通过后,学位委员会才能授予你硕士学位。这个是毕业论文是最重要的工作。一般至少3万字。第三,研究生的时间,你总是感觉不够用这才是我要说的重点中的重点。研究生的时间压力相当大。因为,你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为什么会这样呢?有的看官说了,那一定是谈恋爱了。这有一定的道理,特别是直读的研究生,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间。不过,如果一个直读的硕士研究生能正常毕业,又有时间谈恋爱,那真的是天才。一般而言,研究生是相当忙的。学习一些课程,做一些作业。这个时间大约是一年半的时间。这个过程有本科经历的人,基本都能应付。当然,对于跨学科报考的学生而言,也不会那么轻松。比如,你以前是物理专业的本科生,考上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或者你以前是考古专业的本科生,考上了软件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如果是这种情况,这一年半,都会是比较辛苦的。基本上处于跨学科的恶补阶段。当然更辛苦的还是第二个部分——毕业论文(我称之为大论文)。毕业论文一般分为三个步骤——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毕业答辩。开题就是,提出你想研究的内容。有的大学要求,在开题之前,必须在一定级别的学术期刊上面,发表1到多篇的文章(我称之为小论文)。如果没有发表的文章,是不能开题的。研究生的辛苦根源就在这里。为什么这么说呢?一般而言,一篇文章要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至少要一年的时间。所以,研究生的前面一年半里,不但要学习很多的课程,要写好小论文,同时,在开题之前发表出来。这个难度就可想而知了。也有的大学要求,比较人性化,只要在毕业前发表出相应数量的小论文,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你的大论文,至少要写3万字以上,同时,还要提交到知网上面,与前人的文章进行比较,相同之处,不能过多(称之为查找重复的百比率,简称查重)。当然,现在,也有一些大学,取消了研究生必须发表小论文数量的要求,甚至可以不发表小论文。就目前而言,这些大学还是少数。从外在形式上看,研究生就是要发表一些小论文,再潜心地撰写一篇大论文。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研究生的学习就要延期了。一般学校规定,硕士研究生可以延期一年。也就是4年后毕业。当然如果博士研究生在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也可以申请延期毕业。延期毕业的时间,不同的学校规定不同。有的学校,博士研究生,我了解的,最长可以10年毕业。单从这个时间上看,攻读学位的难度是可想而知了。第四、看文献看到吐为止强调一点,撰写小论文和大论文都特别艰难。这什么呢?因为,所有的论文都要求,你要有创新点。你想想,你要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首先要知道别人的观点是什么?只有知道前人有什么观点,自己才能去创新。对吧。这样,你就要不断地查找文献,不断地看文献,最后,看文献看到,想吐为止。即使这样也不行,为了学习,吃了止吐药还要看。举个例子,比如,你要研究红学的研究现状。首先你要把《红楼梦》熟读几遍吧,再把所有的红学家发表的文献看一遍吧。当然,理工科的研究生,不但要看中文文献,还要阅读外文文献。说句实在话,别说看了,就让你把这些文献找齐,也得个把月的时间吧。此外,大龄的女研究生还要考虑个人婚姻问题。你说急不急?更可怕的是,有的大学认为研究生三年的学制时间太长,把研究生的学习缩短为两年半了。这更是雪上加霜啊!**************************好了,米特诗袋——就先粗略地介绍一下研究生的生活。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找一些正在读研的学生,问问读研最难的是什么?他一定会告诉你,论文,论文还是论文!当然,也有一些以研究为乐趣的高人,他们很轻松获得了硕士学位。这些人是这个行业的精英,每个行业都有这种人,让我们望尘莫及。不过,这些终究是少数。大部分的人,想去报考研究生的话,最好,先准备好止吐药,三年或四年的止吐药。有的看官说了,原来,读研这么辛苦,那么读研就没有什么好处吗?当然有,这个话题,我们下期再聊。OK,今天,米特诗袋——就与各位聊到这里。谢谢。**************************Meet时代——往期精彩——推荐大学里面你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选择——大三时,要不要准备考研?掌握倒逼式学习方法,大学毕业后,就不会发愁找不到工作经常光顾这三个地方,必然成为学霸人生无坦途,唯有努力和突破金庸的江湖依旧,琼瑶的言情却不在

草虫

研究生到底是学什么的?

首先介绍一下研究生的概念研究生是我国学历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高阶段,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两种类型。本科毕业可以进一步就读硕士研究生或者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一般我们会看到以下两种情况:1.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2.学历:研究生,学位,博士原因就在于此,研究生是学历的称呼,硕士、博士是学位的称呼。其次,研究生主要的任务是做课题,搞研究,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其角色定位可以定位于导师的助手,具体的研究方向和专业,根据所报考时填报的志愿来定,主要取决于个人兴趣爱好等。比如,我本科阶段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高考时什么都不清楚,就凭这专业名称来报考的,以为与“电”有关),硕士阶段报考了流体力学专业(本科毕业时,思维相对成熟,选择了与航天工程相关的流体力学,这个专业比较难,我喜欢挑战),博士阶段又学习了农业工程(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农业国,无农不稳,无粮则乱,还是俯下身来种点地吧),每次选择也经历了一番思考,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定的,现在从事农业工程的科研教学工作。总的来说,在我国现阶段,就读研究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必须过程,因为一般的本科毕业很难会有机会从事科研工作。最后,老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无论什么专业,只要自己做得好,人生就能出彩!

听之无声

考上研究生之后,研究生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暑假已至,还有两个月2020届的研究生们就将要开始他们的研究生生活了,无论是已经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准研究生,还是在准备21考研的同学们,大家肯定都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读研究生对我们的生活能够产生怎样的改变?考上研究生之后的生活是怎样的?接下来学姐就针对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和正在读研究生两种状态,结合一些自己身边的事例,给大家回答一下。尽管可能跟你或者你熟知的情况不太相同,但是对于即将开始研究生生活的学子们来说,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一、研究生期间的生活1. 选课和上课方式研究生阶段和本科相比,选课上会自由很多,除了一些必修课程上,还有众多的选修课让你选择,只要你有时间, 只要你喜欢,你都可以去学!都是各个行业的大牛级学者,学到就是赚到。2. 上课还是有些吃力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专业性会比本科强一些,对于很多的跨考的学生来说,如果你的底子不扎实,或者上课走神,没有听到老师的讲课内容,你很有可能接下来一点也听不懂了。3. 校园活动更偏向现实本科阶段,校园活动主要以同学们兴趣爱好为主,而研究生阶段就更现实一点了,更偏重学术和就业的主题。无论是活动的大小还是活动的深度,都要比本科延伸一些,从中收获到的也会更多。4. 各种助学金、奖学金补助更多大家不用担心研究生期间没有收入,自己的其他同学已经有了经济来源了,要知道研究生期间的奖学金助学金政策更多了,国家助学金、国家级学校的奖学金、研究生的补助、还有其它的三助岗位津贴之类的,只要你足够优秀,money的来源绝对不少。二、研究生毕业以后的生活1. 各地的人才引进政策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各个城市都开始了抢“人”政策,不仅“送”钱,“送”户籍还“送”房子,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18年浙江绍兴上虞市就出台人才“新十条”,将人才优惠政策推向了高潮:博士50万、硕士30万、本科20万!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现金支持呀!天津、郑州、武汉、长沙等地纷纷开始实行人才部新政,不仅零条件落户,还给钱给优惠政策。2. 创造了更多的可能人和人的差距会进一步被放大,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读研之后的你将在科学前沿探索,能创造出什么东西来完全看个人造化了。高考时你和状元的差距可能就几十分,但那是因为满分就那么多。在科研上,没有上限的束缚导致混日子的学渣们会被学神碾压得无地自容,因此也会让你更有动力不断地深入学习,正确地认识自己,去发现更多的可能。3. 认识到更多的人,找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学姐的很多学长学姐在读研后,诈骗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更有机会结交到各路有思想、有技能、有才华、有胆识的朋友,通过彼此交流,互相学习,让自己的认知和视野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那时就能真正深刻地体验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4.就业压力减轻了研究生毕业,获得学历上的提升,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很难说研究生就业真的就比本科生更好,至少就业率未必更高。不过,一般来说,就业的层次会更高一些。而且在毕业就业等问题上,也会有学长学姐愿意提供更好的平台和发展方向。以上就是前辈们考上研究生后的一些感悟,不知大家对于未来的读研生活有何设想呢?现在我们能做的,就只有把握好每一步,尽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最后,学姐要给各位正在准备考研的21考研的学子们,发一些考研福利了。暑期是考研备考的黄金阶段,只有把握住了这个阶段,才有可能在接下来的复习中抢占先机。那暑期应该怎样复习呢?暑期必须完成的考研复习任务有哪些?一、政治看肖秀荣《精讲精练》+徐涛强化班视频课。徐涛的课上会总结知识点,可以直接记在精讲精练的空白处。看完视频课就刷《1000题》,一节视频课一节题,视频课可以根据你的情况倍速播放,节省时间。二、英语阅读01-14年做完,每天2篇,比较难的话可以1篇。尽量放在下午(考研英语考试就在下午),留出3小时时间精做。暑假期间做阅读以精读文章为主,读懂文章是做对题的根本,一刷一定要做到每个句子里的语法,单词不留死角全部解决。如果你的英语成绩不太好,基础又比较差,学姐建议你听听巨微4轮考研英语全程班,考点划分详细,知识点清楚,课程全是干货,没有闲聊,课程时长也比较短,非常适合英语渣提升成绩。三、专业课参考书应该已经看完一遍,暑假可以边看书边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框架。可以适当开始背名词解释,专业涉及到的论文,其他书也要看完一遍。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每天看多少。每天看书前先复习框架,想想昨天看了啥,今天要看的属于这本书的哪部分,这样持续看完一本书会特别清楚。汗流浃背,看十二月我定下笔有神;披星戴月,等来年五月录取通知。愿考研的你,诸事顺意。加油!

王骀

硕士和研究生有什么区别

现在许多人的眼里,都觉得研究生它就是硕士,咱们平常说的考研就是考的硕士研究生,但是研究生是包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种的。下面我就和大家详细讲下研究生是不是硕士,硕士和研究生有什么不一样。一,了解下研究生是不是就是硕士研究生是一个总的名称的,它是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这两种情况的,所以从真正意义上来讲研究生不单单只是硕士。硕士研究生在在读的时候是硕士研究生,但是毕业拿到学位证书后才算是硕士;所以博士也是一样的,博士研究生也是拿到学位证书后才算得上是博士。平常我们大家所说的研究生其实就是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我们都会称为博士,所以大家就觉的研究生就是硕士,其实他们是有区别的。二,硕士和研究生有什么区别从严格情况下来说,硕士就是指考上硕士研究生并且获得硕士学位证书的才算是硕士,在还没有毕业在读状况下只能称为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是分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这三种情况的。一般来说博士后都是带着专门课题的研究人员,它已经不属于学生的范围之内了,所以我们经常说的研究生也就只是包含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种。所以说考研就是硕士研究生,考博士的话我们直接称为“考博”了。研究生也是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非全日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证在职研究生,而在职研究生还有单证在职研究生。也就是说双证和单证的在职研究生虽然都是半脱产学习,双证的话毕业后是可以获得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单证的话毕业后只能获得学历证书。虽然现在双证在职研究生毕业后可以获得两种证书,但是难度却比单证在职研究生要难很多,复杂一些。这种情况下,其实报考单证在职研究生的人要比较多些。#研究生#

三年而通

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教授的区别是什么?

学士(Bachelor Degree),是本科(undergraate)毕业能够获取的学位。我在中国的时候有理学生、工学士、文学士等之分,不知现在是否有变化。国外的分法也比较类似,比如通识教育的文科(liberal art)的学位常常是BA(Bachelor of Art),理科专业(Science)授BS(Bachelor of Science)等等。学士学位一般需要全时读四年获得,也有的专业譬如工程、设计等需要五年,当然半工半读要多久就不好说了。硕士(Master Degree),是研究生(graate)期间可以获得的第一个学位,在中国硕士一般需要两到三年全时攻读,最后要写硕士论文。在美国硕士则有两种,一种是学分硕士,只需要修够学分就可以毕业,这种以文科居多,用的时间短一些,一年半甚至一年就能毕业拿到学位;另一种是论文硕士,需要做实验收集数据写论文,这样的硕士一般需要两到三年才能毕业。博士(Ph.D),是研究生期间可以获得的比硕士更高一级别的学位,攻读博士并不需要硕士学位,本科毕业可以直接攻博,但是一旦博士不能达到毕业水平的话,可以改成硕士毕业。博士需要三到五年全时攻读,也有延长到更久的,在美国如果七年博士还没有毕业,一般会被认为该博士生没有毕业的能力,但这并不绝对,我认识的同学中有读了九年最后拿到博士学位,论文做的极其优秀,属于慢工出细活儿的那种。学士、硕士、博士都是一种学位,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是一种学历提升的过程,简单的说,本科生就是学士,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就是通常所说的硕士,毕业获得的是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就是通常所说的博士,毕业后获得的就是博士学位,目前博士就是最高学历。而博士后是一种工作经历,并不是一种学历,它是有工资的。博士后是指博士毕业取得学位、学历后,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研究的人员。博士后不是学位,也不是职务或职称,它只是一段工作经历。教授是一种高级职称,比教授低的有副教授、讲师、助教等,过去的教授不一定是博士、硕士,甚至连学士也不是。他们之间的区别,教授可以拿到行业的最高职称津贴,博士后只是一种工作经历,而博士、硕士、学士只是证明他们在相应的学习阶段,顺利完成了学业,取得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虽然取得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甚至进入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工作过,但不一定就能很快评上教授。反过来说,虽然教授没有较高的学历或者学位,但是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长期学习和研究某一个领域,教学经验、研究经历比较丰富,他仍然可以当研究生导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对教育事业的越来越重视,并且我国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尽自己的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

蛋黄酱

研究生毕业后一般是多大年龄?毕业后做点什么好?

大部分硕士生毕业是24-26岁,以应届生、复习一年=的生源为主。之前,就有人问过小西,大龄硕士是否会被导师拒绝,全日制的话就我接触的情况来看,真的没有歧视,不少工作后再读研的学生还是导师喜欢的,肯做事、够灵活、有想法。2019年考研初试成绩发布后,大家都在琢磨复试、调剂或春招,可在2014年研究生招生改革之前,有一个限制是"考研得40周岁以下",我记得当时学校一个实验员45岁在改革之后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圆了她的梦。在我们团队,同样有30岁来读研的女生,而且是辞职读个非全,今年还打算考博。相对来说,年龄真的不是读研最大的限制。2017年,清华大学录取的研究生7449名新生中超过50岁的有20人,最大的是58岁。当然,年龄集中段还是20-29岁,合计5028人。再看下上图的华北电力大学2017年研究生新生数据,19岁的仅有1人、20-24岁的3021人、25-29岁的621人、30-39岁的132人、40-49岁的12人。大部分学科的硕士学制都是3年,算起来大部分人硕士毕业时还是在23-27岁。小西当时硕士毕业时也是25岁,一晃过去好多年啊。研究生毕业后做什么,关键是看你学科和个人职业规划,比如小西当时就签约了江苏教科院和中建五局,媳妇选的长沙中南院,相对来说我们学科大部分去的都是某研究院、环科院、环保公司、环监站等,待遇的话比同专业的本科生还是占优不少。不少人担忧的大龄研究生就业歧视,小西觉得还是用人单位的主观随意性,如类似于不少单位限制女生2年内不得怀孕。硕士生就业不是搞科研,有35、45岁这样的坎,有学历、有能力、能胜任工作,都应该给予机会,而不是简单粗暴的限制30周岁以下。点评:研究生毕业大概26岁左右,这个时候不大也不小了,如果在学校没有找女朋友,这时候最关键的是要找工作了,建议找好工作后再谈女朋友,工作一般还是看你的专业,如果是自然基础科学专业,那么你得考虑自己要读博士,还是找工作,这方面的工作一般是老师,或者研究人员等,如果是人文科学类的,也要准备找工作了,研究生毕业可以有多项选择,你可以进入学校当老师,可以进企业,还可以深造,甚至可以创业。总而言之,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

所常无穷

某985硕士吐槽:考研究生有什么用,毕业后不还是穷打工的!

某985硕士吐槽:考研究生有什么用,毕业后不还是穷打工的!为什么我觉得这么悲惨!从贫困地区一路成绩优秀到硕士毕业,本硕都是非常好的学校。今年毕业了,在北京成了北漂,工资看上去高,其实去掉衣食住行用剩下的寥寥无几。户口也没有,钱也没有,感觉整个人都废了,唉!前途渺茫。小时候被教育知识就是力量,结果上完学还是一无所有,考研究生有什么用?毕业后不还是穷打工!这位985硕士吐槽:考研究生有什么用,毕业后不还是穷打工的帖子,引来了很多网友的讨论,如下是部分网友的看法:有网友表示,怎么着,你的意思,靠你读的这几年书就想在北京扎根?这个世界上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的人多的是,你凭什么就觉得你读个硕士,这个社会就应该要给你金钱、给你地位、给你一切美好的东西了?哪来的自信?知识从来都是一种力量,但关键得看知识是在谁的脑子里,在蠢货的脑子里搬一座图书馆,也是不可能会产生力量的,别看不起打工的,说不定你给别人打工都配不上。还有网友表示,又是一个读书读成了书呆子的,贫困地区一路成绩优秀读到硕士,很艰难吗?很辛苦吗?只有聪明、勤劳、肯干肯琢磨、能明白生活从来都不可能那么容易的人,如果他拼了老命的努力了,卧薪尝胆般的付出了,还是得不到想要的,那么这个社会才叫不公平,才叫悲惨。你一刚毕业的,没钱,活得辛苦,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你想一毕业就当老板,现实吗?硕士学历的作用就是当老板,然后瞧不起打工的?也有网友表示,为什么总有人认为有了好学历好敲门砖就能不用奋斗了?这不是浪费了自己的好条件吗?刚毕业不都是从基层干起,通过工作给别人打工积赞经验的吗?难道说考了研究生就不用打工了?打工的靠自己的力气吃饭,这难道很可耻吗?某985硕士吐槽:考研究生有什么用,毕业后不还是穷打工的!大家怎么看?

鬼面人

硕士毕业后,读博和不读博,10年后发展有什么差别

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继续攻读博士,或者是不读博、及时找工作,10年之后,彼此的差别有多大呢?现在,就让我们来捋一捋这个话题。继续读博:专业上的提升更大继续攻读博士,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说,在专业上的提升,很显然是更大的。在现阶段,博士属于是高层次的人才,一般情况下,各地选拔高层次人才,都是以博士为基准的。从博士毕业之后,基本上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专家”了。从学习教育内容来看,攻读博士的阶段,确实是一个人的学术研究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在读博士的时候,得到导师的指点,往往也更多、更丰富、更全面、更细致、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成才。这种优势,在今后10年的工作中,都是存在的。及时工作:经验的积累更多硕士毕业之后找工作,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积累的工作经验相对更丰富。及时找工作,在职场上,就具有了一种先发优势,比起博士毕业之后再工作,在经验的积累上,领先了三年。尤其是对一些更重视经验和实践的行业,硕士毕业后工作,可能是更切实际的。博士毕业:就业起点更高博士毕业之后,再进入职场,还有一个特点就在于,就业起点会更高。比如,想要成为一名大学教师,通常情况下,都必须拿到博士文凭才有机会。硕士研究生毕业,一般情况下,只能够在高校担任辅导员,不容易直接担任大学教师。因此,博士可以说是高收入的起点,更是高门槛工作机会的起点。这种起点上的优势,在今后10年、20年的工作中,都会继续保持。特定行业:拿到博士文凭才有“入场券”还有一部分特殊的行业,只有拿到了博士文凭,才算是具备了“敲门砖”或入场券。就如同刚刚我们已经说过的,大学招聘教师,一般情况下,没有博士文凭,想都别想。一部分985大学,甚至还必须有留学的经历,才有资格进入。除了大学,一部分科研机构,比如说,科学院、社科院、党校等机构引进人才,也是从博士招起。因此,是不是博士,对于个人的职场发展,影响是巨大的。同样是工作10年,博士和硕士的人生,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博士更容易发展得顺风顺水。对此,你怎么看?

张晶

你了解研究生生活吗?读研是什么样的?这篇文章告诉你

很多人其实对于考研多少还有概念,但对于读研几乎是没有概念的。研究生生活是什么样的,科研是啥,读研最后对于个人有什么改变和帮助。这篇文章说说个人的一些浅见。三年的硕士研究生生涯,一般研一上半年会有专业课,也有的学校会上一年专业课,不过,专业课从来不是研究生学习的重点,毕竟自己的研究项目都是一个极小的领域,很难在课堂上有所收获,考试过得去就行。大部分人研究生生活的重点从来都是做实验,做科研。从研一一开始,甚至本科毕业后的暑假就去实验室展开自己艰辛的实验生涯。查阅海量的文献,确定研究思路,结合自己实验室的技术方法来制定研究方案去证实或者证伪某个问题,笼统地来说,这就是做科研。我想你们应该有听过,一个博士毕业的标准就是能在某个狭小的领域有自己的一点小突破。而作为一个研究生,在科研这件事上能做到运用方法论去解决一个小的科学问题就已经很不错了。做科研这件事即耗脑力,又耗时间,同时还要不断努力。个人的努力决定了科研水平的下限,科研研究思维决定了上限,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是能够即懂得用四两拨千斤,又能默默地愚公移山。而且做科研常常需要用爱发电。很多真心热爱做科研的底层科研人员真的是凭借一颗好奇心,理想与信念,以及为社会国家做贡献的心态。讲道理,做科研去赚钱这件事是真的没有性价比,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与得到的报酬很难正相关。也这是因为存在这种的矛盾,很多博士在进高校做学者后发现,如果只是单纯自己做科研是很难有所作为,还是需要有团队,有资金才能即维系自己的职业追求,又能满足物质上的需求。大名鼎鼎science期刊就曾公布过一个关于现如今全世界的科研人员的现状,调查结果也显示,往往具备足够人员的科研团队更容易出成果。在世界范围内,做科研这件事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的砥砺前行,更多是团队成员的团结协作。也由此衍生了两个问题:1. 现阶段一个硕士还是很难依靠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课题构思,我不否认有不可一世的天才,就是能靠自己发CNS顶刊,但大部分的我们还是平凡的,能顺利完成毕业课题也就基本能算及格吧。绝大多数人的硕士生涯乃至科研生涯的策划稿内疚都和自己的导师息息相关。2. 专业上的导师通常来说是相关领域的博士毕业后就进入高校做科研,升职称,拿经费,就顺利成章开始招生。说白了,很多导师自身对于教育和管理这些事没有什么概念,也没有相对应的师范教育与管理培训。况且现在导师队伍越来越年轻,这本身并不能说是一件坏事,但是越是年轻,社会经验越少,在指导育人这方面终归是有心无力,缺点意思。因此,许多小伙伴在读研前都对导师存在过分幻想,觉得会有一个体贴入微,细心指导,颇具人文关怀的和蔼可亲的教授在硕士生涯成为你的指路明灯。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导师不仅脾气差,平时还有各种各样的琐事要你处理,现实的残酷常常让他们有太大的落差感。当然话分两头说,也的的确确存在着对学生倍加关心,悉心指导,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照顾到的导师。但据我个人考证以及所见所闻,这类导师估计是比丹顶鹤还稀缺。绝大部分都是这样的:职位和权力高的导师大多常年不见人,钱,场地,设备一般能管够,叫个小导师带你,小导师顶着大老板的压力,一般是会好好带,但更多是要你干活,科研思维没有太多的提升;有一定经费,也愿意做科研的导师,则是每天拼劲十足,朝六晚十,全年无休,你会有极大的科研压力,不仅仅是单纯做实验,还要不断思索课题,对个人提升很大,往往成果也较多,但很累很辛苦;已经没有科研热情,或者没有太多经费的导师,就基本是甩手掌柜,只要你不惹事,基本也就安全保你毕业就行。悠闲地过两年半生活,临毕业前着着急,把毕业论文和文章搞定就能出去实习工作。这几种类型的导师没有孰优孰劣,毕竟对于就是要个学位而没有太多科研想法的人来说,碰到第三种导师简直不要太惬意,但要是不巧碰到第一,二种,就是各种叫苦连天。对于那些没有太多主动思维,但又希望有所收获的人就更愿意遇到第一种导师。而有自主思想和动手能力的人就渴望寻求第二种导师。脾气的话就因人而异,很难预知。可想而知,不同的导师直接决定你这三年过什么样的生活,可以得到些什么。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你自己希望得到些什么,你是想要学位快速进入工作岗位,还是深入研究从事技术研发类工作。没有对错,只有合不合适。最近几年关于研究生,博士与导师有矛盾大概也是屡见不鲜。那种道德思想存在问题的咱就不讨论了,毕竟各行各业其实都存在这种现象,这是人性问题。我所思考的是,其实很多时候还是个人意愿和导师意愿不匹配,两者利益存在冲突,不是单纯谁对谁错的事。因为站在导师的角色上说,培养研究生真的是个耗时耗力还不讨好的事,辛辛苦苦培养的人,还没来得及用就走了,当然不情愿,所以很多老师还会限制学生实习等也就可以理解。只是,理解归理解,大家出发点都不一样,如果可以还是要相互沟通相互让步,彼此达成一致,也算师门一场,好聚好散。我对于你们的寄语则是,该努力也要努力,真的充实地过三年科研生活是一段刻骨铭心的体验,也对你做人处事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