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英国硕士毕业后可以回国读博吗?任红

英国硕士毕业后可以回国读博吗?

英国名校硕士毕业后回国好读博吗?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拿到英国授课式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就可以直接报考中国或者是英国的博士生考试。中国对英国的授课式硕士研究生的学历是承认的,因此,在国外取得了有效的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证件的,回到中国后,依然可以报名博士考试。 具备申请博士学位基本条件有以下几点:(一)申请人必须已获得硕士学位,并在获得硕士学位后工作五年以上。 (二)申请人应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领域做出突出成绩,在申请学位的学科领域独立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出版过高水平的专著,其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以上奖励。具备申请博士学位基本条件的同等学历人员,应当在学位授予单位规定的期限内,向学位授予单位提交以下材料:1.硕士学位证书;2.最后学历证明;3.达到申请学校对博士生研究生要求的公开发表的有关学术论文,出版的专著,以及科研成果获奖的证明材料;4.申请人所在单位向学位授予单位介绍申请人的简历、思想政治表现、工作成绩、科研成果、业务能力、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外语程度等方面情况的材料;5.两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专家的推荐书,其中至少有一名博士生指导教师。 已经资格审查合格的申请人,按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参加考试。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一年内完成全部课程考试,且成绩合格。未通过课程考试者,本次申请无效。如果此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对此文章以及任何留学相关问题有什么疑问可以关注小编咨询,愿金吉列留学成为您首选咨询服务机构。

杜鹃

英国G5的一年制硕士,认可度怎样?如何打算回国读博,该如何办?

专注高考、大学、考研及读博欢迎关注:博雅燕园英国或者英联邦地区的硕士,基本都是一年制的,包括学术型和授课型。授课型“速成”的特点很明显,这不用说了;即使是实际花费的时间一般需要15~18个月的学术型,也依然脱离不了比较“速成”的特点。这一特点,就连G5的硕士,也不例外。通常来说,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英国硕士,认可度往往明显低于同层次的其他国家的大学,即便是G5,也不例外。像牛津、剑桥的一年制硕士虽然也很好,但认可度往往还是低于美国的哈佛、斯坦福、芝加哥等同级别的大学,尤其是申请读博,即便是牛津、剑桥的硕士,申请其他国家的大学,也未必能得到高度认可。比如,我一个本科校友,在牛津读了一年制硕士,申请哈佛大学的博士成功,但哈佛并不认可他在牛津的学习经历,如果进入哈佛大学读博,必须补修硕士课程,正常情况,需要八年才能完成博士学业。不过,牛津的硕士在英国本地的大学则认可度很高。这位校友后来顺利地申请伦敦大学学院的博士成功,四年后完成学业,回国进入了一所211大学任教。虽然G5比我们的华东五校在世界大学的声誉和实力强很多,但认可度这个事儿,不能简单地与学校划等号。根据不少实际案例来看,可以粗略地说,英国G5的硕士,无论是就业还是回国读博,其认可度大致相当于内地华东五校的硕士。从现实看,去英国顶尖大学念了一年制硕士,要么继续留在英国读博,要么回国后直接就业。打算回国后再读内地大学的博士的人,其实并不太多。如果读了G5的硕士,确定回国读博,一般来说,需要是学术型硕士为佳,能走的路子,通常有两条:申请考核或者参加公开招考。申请考核,G5的硕士自然是可以的,相对比较省事,但要求较高,需要有硬件——一定量的文章,如果是人文社科类,内地985大学通常需要一两篇SSCI的文章,理工科则是SCI的文章。有较高级别的文章, 就是最关键的硬件,容易获得导师的认可甚至青睐。当然,如果能获得推荐信,那就更好了。如果没有一定分量的文章,也没有其他优势,比如在G5期间的平均GPA也不高,一般来说,申请考核内地一流大学,是很难通过的。公开招考,这个就没太多值得谈论的了,要点无非两条:考试过关只是基本,获得导师认可才是关键。这种路径,自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不过这是最常见的路子。这几年,内地大学读博的路径变化比较明显,很多大学对于博士招收,越来越倾向于直博生和硕博连读,这种方式对于学生导师和学校来说,往往都是很有效率的。然后,剩下的名额,越来越倾向于申请考核的方式,这也是有效率的路径之一。公开招考似乎越来越不被大学及导师“待见”,一些大学的不少专业方向留给公考招考的名额寥寥无几,有些方向压根就没有公考招考的名额。所以,如果走公考招考的路子,信息搜集很重要,选对学校和方向很重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硕士,整体来说,在国内的认可度虽然不算很高,但其博士就不一样了,尤其是G5这样的顶尖名校的博士,回国后认可度很高,通常其认可度不会低于北大清华的博士。如果要进高校,一把来说,211的肯定没问题的,985也不是太难——当然,也需要有一定的科研成果。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到英国读了顶尖大学的硕士后,如果还想进一步深造,多数人都愿意在英国名校念完博士再回国的重要原因。

半边天

双非本科通过英国一年制硕士跳到国内名校读博

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英国留学越来越“水”,特别是一年制的硕士项目,由于入学门槛低而被人吐槽。但是,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个从普通双非英语专业本科,通过留学英国拿到硕士学位,再转回国内著名高校读博的故事。为何是英国:入学门槛低,适合逆袭感性上讲,小编作为一个资深哈利波特迷,一直对不列颠有一种特殊的情愫,想要踏上这片孕育出魔法世界的土地一探究竟。理性上讲,相比美国和澳洲的两年制硕士,在英国读授课型硕士只需要一年时间,效率更高。此外,赴英留学的语言考试只需准备雅思,而赴美读硕士需要同时准备托福和GRE或者GMAT,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远远超过雅思。并且,英国拥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六大高等教育学府(牛津、剑桥、圣安德鲁斯、格拉斯哥、爱丁堡、阿伯丁)都在英国,相比理工科见长的美国高等教育,小编自认为英国更适合文科生进行深造。历史悠久的英国高等教育为何跨专业申请:英语作为一个就业红牌专业,出国成了万金油那么,作为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在面对硕士专业的选择上有以下两条路:继续本专业相关方向以及转专业。如果继续本专业相关方向,会有三个选择。第一是文学方向,这个方向需要进行大量的外文阅读和写作,甚至要掌握第二外语,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入了解英美国家社会历史文化,对语言运用能力要求极高。第二是翻译方向,此方向主要分为笔译和口译,口译的就业方向就包括前几年十分火热的同声传译,当然成为一名合格的同声传译也意味着大量的前期投入。口笔译方向都要求大量刻苦的专业训练。第三就是语言学,语言学有两种细分方向,纯理论的语言学研究和应用语言学。英语专业曾经被亮红牌小编回顾了一下自己的本科学习历程,发现自己对于继续进行文学研究和语言学研究并没有兴趣,而翻译方向之后的就业面比较窄。考虑到自己可能在硕士毕业之后继续深造,需要一个选择面较大的专业,于是决定进行跨专业申请。其实,在申请过程中,小编感受到英语专业在硕士阶段进行跨专业申请的优势还是比较大的,多数英国高校将英语专业算作Social Science Studies或者Humanities Studies,这就确保了申请时不会因为本科没有就读相关专业的原因而被淘汰。同时英语专业的学生会比本硕同专业的学生具备更强的语言能力,这个语言能力无论是在申请过程中,还是日后的学习中,都是学生自身的优势。并且,在后期进行博士申请的时候,专业的语言训练和海外留学经历让小编在面对英文考试的时候还是省了点精力的。英语专业的本科生进行跨专业申请的好处还在于,这样的经历可以让你成为一名既具备扎实语言能力,同时又拥有某一领域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海外经历可以让你拥有流利的口语,这一点是大多数国内研究生所不具备的。而这样的配置在进行博士申请的时候是十分具备竞争优势的。英国硕士好在哪:摆脱本科学历劣势,获得国内名校认可英国作为拥有悠久高等教育历史的国家,其教育资质水平自然不言而喻。在小编进行博士申请时,英国硕士经历也为小编加了不少分。从小编个人经验来讲,英国硕士的优势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申请方面、求学过程以及学历含金量方面。首先是申请方面,前文已经讲到了,与美国硕士相比,英国硕士需要准备的语言考试耗费精力较少。那么与国内考研相比呢,跨专业申请英国硕士只需要有合格的语言成绩与在校成绩以及扎实的申请材料,并不需要学生提前去准备专业课程进行专业课考试,只要你的本科专业在人文社科大类里,基本上大多数英国社科类专业都是可以选择的。此外,对于本科毕业学校的要求,也没有国内考研时候的要求那么严苛。因为在英国硕士的申请体系里,毕业院校只是参考的指标之一,还有申请文书、在校经历、语言成绩等等其他因素影响申请结果。因此,如果你本科背景不是非常强势,你完全可以选择英国高校来读研,弥补毕业院校的短板,拓宽今后的人生选择。其次,在求学过程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紧凑的时间安排与充分的学术训练。由于英国硕士没有实习期,课程密度较大,因此可以在一年内完成硕士课程和硕士论文,与同龄人相比更早地拿到学位进行下一步的人生规划。同时,英国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他们更加推崇引导学生如何找到答案,而非答案本身。在英国读硕士,每一门课都有大量的阅读材料,并且会有围绕这些材料的课堂讨论,课程最后的评价方式也是一篇结构完整、论点清晰、论证严密的论文。这些课下阅读与论文撰写十分考验学生的学术能力。这些训练都能够为将来立志于投身学术事业、继续深造的同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小编自己也觉得,在英国读研期间培养的思维习惯和写作习惯,使自己在博士阶段受益匪浅。最后,虽然英国硕士花费时间较少,但是它的学历含金量却是一点也不打折扣的,在提升教育背景方面,会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小编自己在回国后进行读博申请的过程中是能够感受到国内高校对于海外背景硕士的兴趣的。在目前国际交流日趋紧密的学术圈内,导师们对于具备较高英语基础的考生还是比较感兴趣的。现在越来越多国内的博士生导师在招学生时都会突出强调报考学生的英语基础,以及欢迎海外背景的硕士生来报考。同时,如果继续申请国外PhD,海外硕士经历也是非常具备竞争力的。小编自己知道的身边的一个朋友就是国内普通二本毕业生,如果在国内读研的话,本科背景会成为考研目标院校的最大限制。而在英国读了一年硕士之后,他以此为跳板申请获得了英国数所知名大学的phD录取,并且还附带有奖学金,真的是实现了人生逆风翻盘。英硕如何申请国内博士:博士版“自主招生”——申请考核制了解一下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院系正在以“申请-考核制”取代统一入学考试。比如南京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考全部以“申请-考核制”方式进行;中国人民大学仍然保留统一考试,但实施“申请-考核制”的院系专业从14个增加至18个,国际关系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数学学院等被纳入。事实上,除了上述高校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绝大多数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早已在博士生公开招考中开始实行“申请—审核”制,有的高校甚至是全面推行这项全新的制度以取代统一考试。申请考核制越来越普及第一是时间安排。现在国内大多数高校实行“申请-考核”制,是指考生首先向学校提交材料、提出申请,学校和导师通过后再进行考试。一般国内高校在当年9月底就会在官网上发布招生简章,和国内研究生申请博士的时间安排不同,英国硕士毕业生的时间安排大体是这样的:当年9月提交论文,同时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联系意向学校和导师并着手准备申请材料;11月或12月拿到毕业证并做教育部学位认证; 年底提交申请材料,如果材料审核通过的话就可以着手准备第二年的笔试了; 笔试一般安排在第二年春季,笔试顺利通过的话就进行面试; 一切流程完成将会在国内研究生即将毕业的时候收到录取通知书。这就说明如果打算在英国硕士之后申请国内的博士,那么需要在提交完论文之后与意向导师联系并在意向学校官网上了解申请具体事宜,同时要在高校报名截止之前提交个人的申请材料。第二是材料准备。除去各个学校的具体要求,这里主要有三个部分需要准备的:教育背景材料、语言能力材料、科研能力材料。教育背景材料主要是指英国大学的硕士学位证书、硕士期间的成绩单以及教育部的学历认证。语言能力材料就是指英语或者第二外语的证明材料,比如雅思、托福成绩单、英语四六级或者专四专八证书之类的。科研能力材料比较重要,因为博士生阶段是要进行大量研究工作并且有一定量研究产出的,所以导师还是比较看重报考学生的过往科研经历和科研成果。这类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硕士毕业论文、发表过的文章或者专利、相关领域的文献掌握情况、目标研究领域的研究计划等。整个申请流程里比较重要的是要提前联系导师,确保导师今年有招生名额,以及确保导师与你个人的研究方向吻合。因为博士生阶段主要是在导师的指点下进行研究,所以一定要选择与自己研究方向一致并且具备招生资格的导师。一般优秀的博士生导师都是名额紧张的,会面临在材料审核、笔试、面试等各环节择优录取的情况。博士的头衔,是一种荣耀逆袭,你也可以:英国一年制硕士,合理规划就是实实在在的镀金小编当年决定去英国留学时也没有想到,一个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后来会因此成为一名博士研究生,踏入学术殿堂。有时候,我们做决定的当下并不会想到这个决定在日后会怎样影响我们的人生。但是既然小编走过这一路,明白了这个选择能够对人生带来多大的改变,就想把这个可能性分享给大家,让大家拥有人生更多的选择权。小编想告诉每一个有着学术理想、想要进入更高的学术殿堂攀登学术高峰、实现人生价值的人,不要因为本科背景而自卑,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另一条路,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工作室

续PhD有套路?看他硕士毕业如何无缝衔接英国博士!

DIY留学神助攻系列今日故事UKuni王同学个人标签:学历:北京化工大学本科,UCL硕士均分:本科90.5分(一等成绩);硕士论文68IELTS:7.0 (口语写作6.0,另2个单项7.5) Offer:杜伦大学、KCLFinal Decision:杜伦大学PhD Law01尽早规划适合自己的路在这几年的留学生涯中,亲身感受了有规划的留学与没有规划的留学之间的巨大差异,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留学生涯,以及我对于留学规划的见解。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踏上国际航班前往异国他乡读书,去英国UCL大学读法学硕士。不过那时的我在离开之前对于留学并没有什么认识,也不确定自己出国留学到底是为了什么,可以说从我踏上飞机开始,我面临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所以当时的我内心也有一些忐忑。事实上当时选择出国是我妈妈的建议,大学的时候我鲜少考虑过出国的事情。那时候我本科的成绩还算不错,我和身边的同学都一样在规划着自己要不要考研或者考公务员或者去找工作。我妈妈之所以如此强烈建议推动我出国留学,主要是因为她当年留学的时候看到美国小朋友享受的教育质量之后深受触动,她也希望我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方向。既然决定了出国留学,就要提早做好留学规划。我在本科期间表现比较优秀,成绩相对来说也不错,学校背景是211院校,所以在申请上给予了很大的优势。选择国家的时候也是纠结了好久,我从小读的就是《简爱》、《呼啸山庄》以及《傲慢与偏见》这样的英国小说,所以一直以来我对于英国文化和这个国家都有一种向往。不过对于我来说,海外的高校还是太陌生了。现在虽然网络十分发达,但是在国内获取的信息依旧不够全面和准确,也不能对留学真正起到指导作用。在确定要申请英国的高校之后,我迅速整理了英国大学的排名,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请专业的留学机构来帮忙完成申请。实践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我的求学之路,在拿到UCL offer的时候尘埃落定,如愿以偿地去了我想去的城市——伦敦,毕业之后在国外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出国这条路其实在人生道路上还是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会影响到后续的人生,也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前期的留学准备,只是一个开始,不要慌张不要怕,一步一步来。02仅次于oxbridge的存在,入读体验如何回想起那段在UCL法学院的时光,我由衷地为自己感到高兴。虽然与牛剑相比,这所历史悠久的英国常青藤还显年轻,还有待发掘,但它的确也成为了很多人慕名而来、向往已久的地方。对于UCL的语言课,我持非常高的评价,从课程设置、教师配备、课余生活到考试安排都是干货,之前我还一度担心会不会很水,但是真正上完课之后我才发现我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另外UCL的语言课在国际上的口碑都非常好,教师都是来自UCL教育学院具有丰富经验的,很多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学生都是慕名而来的。我觉得学校是比较容易去融入到那个环境当中的,学校会有新生见面、各种各样的欢迎会,会有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组织。也会有一些学校的一些游览。学校会提前为你准备好的。适应这个环境的话,还是需要多去学习研究。老师也会带你去熟悉整个学习环境。不需要太有压力,中途如果有任何困难可以跟老师去沟通,老师都是一些亦师亦友的老师。那些艰辛和最终凝聚出来的泪水与汗水的结合体——那张看似单薄但却是决定何去何从的成绩单,想起那些24小时对着电脑冥思苦想一个接一个的essay,朋友们相互鼓励直到清晨然后小睡2个小时去学校上课的情景。学校的氛围还是挺好的,总体来说那个沉迷学习或者纯喜欢社交的人,单方面的这样的比较少,大家都还是比较兼顾的,也会学习,平时周末周六也会社交。中国人的话,我觉得都挺活跃的,也挺团结的,一般都是以做饭为由,就会有聚餐。这条路很平坦也很坎坷,只要我们能够尽自己所能的完成学业,我们就是自己的英雄。也许这也是我会选择继续申请PhD的理由吧。03PhD申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提前规划、认真学习、仔细准备这些都是我的标签,我的硕士毕业论文成绩68(Merit级别,接近Distinction),还是略有遗憾。和申请硕士项目不同,在申请博士项目的时候我还对奖学金很看重的,因此我在查找和自己研究方向相近的项目的同时,也会关注这些项目在奖学金申请方面的要求。当时英国博士奖学金的申请各个大学、院系都存在差异。不过一般来说,当时申请基本都需要四项材料:过去的成绩单;个人简历以及申请表;至少两个academic references以及研究计划。想成功申请PhD,除了自己软硬件要出色,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对自己的定位,包括认识到自己的目标、兴趣以及自己的长处和缺陷,心理韧性、抗打击能力也是申请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很多同学包括网上各种论坛的建议说申请PhD中介坑的比较多,但是我还是希望继续找可靠的留学机构可以协助我完PhD申请。随着留学的火热留学机构越来越多,很多留学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海外经历,他们也只是在培训之后对于留学申请的流程比较熟悉,所以他们对于留学的帮助也不大,同学们在选择留学机构的时候也一定要考察对方的专业性。依托于CampusMate强大的导师团队,这些导师都有留学的经历,所以对于海外的学习生活以及高校的情况十分的了解。非常感激最后找到英伦学霸,通过导师我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申请的专业的相关信息以及各个项目的细节,同时导师也会结合我自身需要以及自己对于项目的了解给出建议,帮助我完成留学的规划,确保留学可以满足我未来发展的需要。导师不仅可以在留学规划方面提供帮助,他们也可以帮助我优化申请的过程,更好地制定申请计划,保证留学可以顺利完成。像是硕士毕业论文指导、RP写作、套辞邮件修改、Writing Sample修改、面试培训、CV修改等等都有针对性指导,这些都令我很满意。当然我自己的心态也要摆正!!把自己的心理预期放低一点往往会收获surprise。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会全聚德,担心这一整年会变成我这辈子最难熬的一年,所以每一个offer都令我惊喜,心态越来越好。尤其是近几年PhD申请越来越激烈,申请被拒实在是太正常了,学会解压非常重要。还记得那时候整个面试真的超级Stressful,语速非常非常快,问题很多,两个老师说双簧一样说完我已经不记得他们问什么。而且问了很多有关methodology、jurisprudence的问题,所以你们可以想象我当时的窘况。真的觉得太awful/stressful,但就跟自己说不要慌,尽可能努力答完。我当时已经抱着大不了以后再没有交集,丢脸就丢这一回的心了唉~所以心态是十分重要的。总之留学只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阶段,但是其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还是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的,所以大家在做出决定之前还是要深思熟虑,结合自己未来发展进行考虑并做出合理的规划。而只要我们找到了明确的方向,并认真完成每一个环节的留学申请准备工作,事实上留学申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一路下来走到PhD这个阶段,内心十分感谢当初提前做好规划这个决定的,希望接下来的学习自己可以多多加油吧!作者:杨朔

英国留学硕士,进工厂,月薪6K:想读博,身体里两个“我”在撕扯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十年时间,中国学成回国留学生增长近6倍。当留学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多数人必然只能回流国内,但这份“大势所趋”下,不同的个体,在回与不回之间,内心又会面临怎样的“撕扯”?有些人可能从来没有融入过当地文化,留学只是旅行,甚至是完成父母期待的煎熬;有些人对那里虽无留恋,但找到了证明自己的动力;也有些人,回来之后反而水土不服,恍惚自己找不到归属……以往海归人才在职场颇受欢迎,如今海归人才明显没有以往的风光。据去年的一份调查,在80后、90后的海归中,44.8%的人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海归认为月工资低于自己的期望值。— 1—身体里两个“我”在撕扯“回老家找工作,发现工资太低了,多数也是进化工厂,这样的薪资和工作环境,不是特别能接受”。果子狸,留学英国,高分子科学硕士毕业。他所读的大学是英国著名公立大学,英国综合排名第四,仅次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圣安德鲁斯大学,同时也是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虽然专业发展前景不错,属于国家支持发展新材料的一种,但去年回国后发现,所在城市没有太多跟本专业相关的就业机会,行业工资又普遍较低并且工作环境较差,大部分是进化工厂,所以犯了难。“我想,要不还是继续读书吧,我们这个专业读博后竞争力更强些,这样毕业后找工作相对来说会容易些。”果子狸跟我说,找工作那晚他做了个梦,梦境里出现两个“我”不断撕扯的场景,他们一个说找工作,一个说申请博士……“但是,我又担心的是,害怕博士读完以后就业问题依旧不理想,压力来自于对于就业前景的不明确以及时间金钱的耗费。”“老师,在找工作和申博之间,我该如何抉择呢?”带着果子狸的疑问,我们开始了一段生涯之旅的探索。— 2 —首次生涯探索之旅第一次咨询,我试探性的问他:“能告诉我,你心目中心仪的工作是什么样的?未来你期望的状态又是什么样的“?果子狸想了一会说:“不太想进工厂,还是想进高校或者是研究所,工作中要有独立自主的空间,能够让自己不断的学习,还有就是要有比较理想的薪水,经过几年的经验及资本的积累,未来我希望利用技术能自主创业拥有自己的公司。”知道了果子狸的想法,我就明白他想要的是什么了。“目前你这个专业虽然就业率不低,但好的企业并不多,大多数集中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区域,另外大约15%硕士研究生会选择继续深造学习,因为即使去一流的外企,他们也都是要招博士生,更别说你想进高校或是研究所这样的机构“ 我帮他分析着当下就业的形势。“是啊,这一点我也想到了,所以我可能会更倾向于申博,但老师我想了解下,以我的性格、能力以及当下的情况适合读博吗,因为我的性格比较粗心,而且对事情的分析有时候感觉严重性认知不足。想要做的很多,但是不能很好的结合自身的能力,往往什么都没有做好。“ 果子狸担忧的说起他的困惑。第二次咨询,我就帮果子狸一起分析了他的性格和核心能力:经咨询确认,果子狸的MBTI性格类型是INTP,像他这种创造型的性格在国内并不多见。他们是自由的创意者,是思绪飞扬的学者,有着无穷的创造力。对抽象概念的喜好以及深入理解,使他们可以从事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任何工作。特别喜欢独立思考,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他们认为,真正成熟的标志就是可以从头到尾彻底思考一件事。如果没有这种性格类型的人,说实话,人类的智慧就不会像现在这么丰富。无论是高校教师、科学家、编辑,还是程序员,他们构建了人类思想的基础和框架。正是在这个框架之上,组织流程、规则以及大量具体工作才得以实现。看来,对于果子狸来说,学术理论研究领域的工作是最适合他不过了的。再结合咨询中客户的教育、经历、性格、价值观,我分析出适合客户的职业要素包含了:1、拥有高智力,适合研究型、独立性的工作,并具备一定的创新力;2、未来有更多的思考和成长的工作;3、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适合于高分子相关领域的研发;4、拥有国内外专业研究方面的人脉资源;5、可将国外的学术经验带回国内,与国内优势相结合;6、能在高校、专业研究机构、一流企业内实现生涯价值;— 3 —读博这条路,真的想清楚了吗?第三次咨询,为了让果子狸对读博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我帮他从更高的角度、各个维度梳理分析了未来可能面对的压力以及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首先我们一起梳理了读博可能产生的压力:1、学业上的压力每个学校博士毕业要求不同,但基本上都需要在国外有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文章,或者在一般期刊上发一定数量的文章。现实中,导师发一篇核心期刊论文尚且不易,博士生投稿更加困难。2、生活上的压力生活上的压力主要来源于物质上的压力博士生的收入主要包括助学金、奖学金、导师的课题收入补贴、兼职和现在博士生每个月的生活补贴。读博期间开销很大,在欧美国家有些专业有时还要倒贴学费,许多人除了写论文,上课,也会通过做翻译,代购,写广告半工半读赚取外快。3、精神上的压力对于年龄很大,但是“该做的事”还没做完的人不看好,博士自身也存在着成家立业的压力。用青春交换的博士学位未必是自己最终想要走的路;身边本科已经毕业的同学事业逐渐有起色,也会感到一部分压力。4、职业前景上的压力。许多人认为学历越高就业越容易,但博士研究的领域很窄,普遍性的工作并不擅长。硕士生对博士生有一部分替代性,而且到了博士的年龄,单位也会考虑用人的成本。即使不进企业,去高校当老师竞争也十分激烈,根据高校博士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许多高校学生毕业后从事教育的比例占到了40%到60%,继续从事研究的人占到25%以上,绝大多数选择留在这个行业。除了同年龄的人群,一些老教授也活跃在一线,非常不容易就职。入职之后收入不乐观,知识的回报率不高,科研压力也很重。种种压力积攒起来,使得博士成为一个矛盾极端化的群体。我对果子狸说,这些压力你觉得你能承受吗?果子狸说其实这些压力他之前也考虑到了,但没有考虑到那么全面,他希望再权衡利弊考虑一下。在目前的经济和就业形势下,年轻人普遍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通过提升学历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一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想再继续读书,这个想法是好的,但真心问一问自己,看看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样才会做出最正确的决定。于是,我抛给果子狸几个问题做为此次的课后作业让他一并深思熟虑。第一个问题因为国外留学,除了专业、导师重要外,学校也很重要,如果申请不到好学校,你还愿意读博吗?想像一下,你接下来要花四年的时间在一个二、三流的学校,写一些没有人读的论文,毕业之后也找不到一个好的教职,那还有什么意义?所以在申博时,宁可多花点时间也要读到好学校的博士学位。如果你真的进不了好学校怎么办?当然也不要沮丧,在这些排名略差的学校里面,找找看有没有顶级学校毕业的导师。跟着这个老师做研究还是非常有希望的,这就是读博士的方向,希望对你有帮助。第二个问题:是继续研究生阶段的研究领域深入挖掘?还是选择一个热门课题进行研究?就拿果子狸来说,虽然现在的这个专业属于国家热门,但出来找工作后还是发现遇到了瓶颈,那热门课题又有哪些,在这些热门里,哪些又是他感兴趣的课题,这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到了我想问的第三个问题:研究的课题和领域,是不是你最想去探寻的?因为在进行科研的时候,选题可能不是最想要研究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你却选择了它。Vin告诉你,这样是不对的,作为一名科研人,一定要选择自己最想要研究的课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你的潜力,你会关注你感兴趣的话题,对于学术上面的问题,你会想方设法的去解决它,这种科研动力是你想象不到的,带来的结果也会让你意想不到。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读博是否能帮助你实现个人目标?我们每个人都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你读博的目的是什么?是继续进行科学研究?还是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或者是其他方面的目的。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是目前必须要去做的事情吗?认真考虑好这些问题以及长期目标,你再决定要不要读博,也许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你也可以先放一放,等到何时的时候再去踏上科研这条路。最后的话:一个月后的咨询,果子狸便带着思考后的答案和职业调研问卷,继续回来我们的探索之旅。“老师,我已经决定继续读书,目前已在博士申请阶段,我已经给我心仪项目的导师写了信。““这么快就决定了?“对于果子狸的决定,我虽然能够大概猜到,但没想到他行动力这么快。“我认真考虑了您给出的问题以及您对我各个方面的分析,我觉得读博是我当下最适合的选择,而且我也选定了读博的研究方向,是我一直感兴趣、想要从事的项目领域。“他兴奋的说着。是嘛,连研究课题都选好了?我惊讶的问道。“是的,我希望进入以石墨烯材料领域的课题研究。因为我本硕阶段的高分子学术背景也与石墨烯的应用方面较为切合,这会让我比较快的上手研发。“果子狸用非常坚定的语气告诉我。读博还是工作?这两种选择没有说哪个更好,主要还是要看每个人是否适合或者想先做什么。在最后一次咨询前,果子狸告诉我,他非常顺利的拿到了曼彻斯特大学的入取通知书,即将在今年的9月正式入学,开始为期四年的读博生涯。祝贺他找到了前行的方向,也祝福他未来一路走好!毕竟,人生道路仍长,严谨的学术研究不是速食文化,只能靠耐心和坚持,一步步学习实践积累,谁知道支撑你走下去的会是哪一段储备的能量呢。职业规划师Vin:贰十年地产、商业项目营销策划、咨询及管理经验,绿地集团前营销策划总监。 现为盈石咨询创始人,资深职业规划师,专注于生涯规划一对一深度咨询。迄今服务咨询人数2000人以上,口碑好评度96%,服务满意度超过行业平均值90%以上,获国家职业生涯规划师认证。

其名为鲲

英国博士申请如何择校?

近期咨询英国博士的学生比较多,那么英国博士有什么优势?要怎么申请呢?今天再给大家做一下梳理。选校的考虑因素哪些比较重要?如果你是读本科和硕士的话,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本科时候开设的课程是否涵盖面广,或者是否实用。 因为英国这边有些学校比较偏向理论方面的学习,有些学校又是以同学们毕业后找工作为目的,开设各种学习的课程。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去了解一下大学所开设的课程。 其次就是了解一下大学的排名。因为不管在怎么说排名都是人家专业机构为学校作出的一个非常可观的评价,包括科研力量啊,师资力量啊,硬件条件啊,学生满意度啊,等等。 再其次,如果你对生活环境有特殊的要求话呢,那么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天气也是考虑的因素之一了。 如果是博士申请学校的话呢,那么什么课程啊,排名啊就都在其次了,最重要的是选好研究方向,选好课题,选好老师。 因为博士申请其实就是和导师一对一的谈话,如果老师觉得你可以,基本上申请学校就只是走一个过程了。最重要的就是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向并非常确定自己愿意在上面投入精力的学科。博士该什么时候申请?有什么硬件要求?在英国申请博士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基本上是你和心仪的导师联系,然后和他讨论研究计划,知道他觉得你可以申请了之后,就可以直接向学校提出申请。因为英国博士的入学时间非常flexible,并没有特定的入学时间。 但是 , 如果你想要申请奖学金的话,通常奖学金的截止日期会在12月份,具体时间可以去学校网站上查询。 所以如果想要申请奖学金的话,一般会在十二月申请,来年10月入学这样。 如果是自费的话呢,那就妥妥的随便什么时候。 申请的硬件条件看你申请的学校而定,一般都会要求本科成绩2:1以上或者是有研究生的成绩,其他的如果你有论文发表之类的就会更好,但这些都不是必须的硬件条件了。在英国读完硕士之后,申请博士会更容易吗?按照很多学校提出的申请条件来说,有硕士学位的会比本科直接申请博士容易,如果你是本科直接申请的话需要一个非常好的成绩和非常明确的研究方向。申请博士是不是必须是研究型硕士?英国博士是要读4年么,写report时的plan 和 proposal 有什么区别么?申请博士不一定需要research类,taught master 也可以申请博士,包括本科毕业都可以直接申请博士。 这边博士申请重点在你如何和老师联系讨论研究领域,至于之前读的是什么master没有太大的关系。 英国博士标准来说是三年半,签证会多给一些时间让你用来延期或者找工作。当然如果你觉得你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做研究,你可以和导师商量好然后申请签证延期。 至于plan和proposal的区别, plan是对report的结构框架的构思, 主要针对你这篇report需要写多少个章节,每个章节大概写什么。 Proposal针对的是report的中心思想 ,就是你这篇report主要要在哪个领域有什么突破或者要做出什么结果,打算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比如实验,抽样调查等等)来达到你想要做出的结果,在做这些实验或者调查的时候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将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等等。读博自费和拿奖学金的比例大概是多少呢?一般英国或者欧盟学生,比较容易拿到奖学金,所以如果他们要读博就基本上是拿到了奖学金。 对于其他亚洲同学而言,自费读博则占了绝大多数。因为老师的很多奖学金和funding都是不给亚洲学生的。当然如果你足够有能力,学校每年也会提供少量的全奖,但这个的竞争就会非常的激烈。博士申请英语要求如何呢?比硕士更严格嘛?要求GMAT吗?英国博士并不要求GMAT,英语的要求和申请硕士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都只是雅思或者托福的成绩。当然成绩要求因学校而异。

言乎

想去申请英国博士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不少在英国或是国内读完研究生的同学,都想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去申请博士。英国的博士一般是三年制,比起其他国家,时间上缩短了两到三年,获得英国博士学位的人,还可以通过积分进行高技术移民,这也是让许多人心动的一点。但博士申请并不如本科或是研究生申请那么简单,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需要满足的条件,那么想要申请英国博士需要做什么准备?下面就让我们优越留学的小编来告诉大家。想要申请英国博士,你需要具备的是:1.学术背景。其中包括本科院校、研究生院校、过往的学业成绩、学术论文等,这能够体现你对本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术造诣有多深刻,是否具备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够反应你的学习能力是否具备成为一个合格的博士生,毕竟博士的研究非常深入,没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和能力是无法完成博士课程的。2.推荐人与推荐信。英国博士申请需要两到三个推荐人,如果你的申请条件达到校方要求,他们将会与你的推荐人联系,考察你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情况。推荐信则主要介绍你在本科或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成果、科研成果等,这是校方考察你的第一关卡,必须在信中展示出你的学习能力以及沟通、团队合作等能力,给导师留下良好的印象。3.其他材料。包括你的最高学历证书、成绩单、个人陈述、研究方向规划提案等等,不超过1000字。4.语言基础。这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条件,虽然英国博士生申请不需要提供语言成绩,但不具备良好的语言基础,是无法顺利完成接下来的课业的。一般来说,托福在500以上的人,才能够比较好的适应英国的博士课程。同样,这也是在国外的生活和社交基础技能。5.充足资金。不同专业对资金的要求并不相同,比如经济学硕士课程每年的费用大约为12750英镑,物流及运作管理课程的费用则为每年12790英镑。如果在英国读博,以三年的学制标准,学费和生活费总和应该在40-60万人民币左右。以上就是英国博士申请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博士是科研道路上的重要阶段,优秀的学习能力,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心态与抗压能力缺一不可,祝大家博士留学申请之路顺利!

镆铘为下

读完博士干什么?

共青团中央有态度 有温度 全网青年都在关注来源:《中国青年报》(2019年08月05日05版 作者: 李雅娟),图片来源于千库网导读眼看能够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手握两所高校offer的物理学博士孟溪,却一瞬间觉得高校对自己没有吸引力了。拿到某名校文科博士学位的林飞,从企业年薪20万的岗位辞职后,却发现准备入职的高校放了他鸽子。27岁博士毕业的任奇,进入国企工作后尴尬地发现自己属于“大龄新人”……近几年来,中国每年新增博士毕业生人数比新增高校教师多两万人左右,这意味着约1/3的博士毕业生没有获得高校教职。拿到了人类社会的最高学位,在学术圈外,博士该何去何从?眼看能够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物理学博士孟溪手握两所高校的offer,俨然已是博士毕业生中的人生赢家。但她参加完博士论文答辩后,却突然感觉自己的情绪跌入了谷底,什么事儿都不想做。她曾以为自己想当一名高校教师、未来从事科研工作,然而这样的道路似乎一夜之间失去了吸引力,甚至让她感到恐慌。孟溪去论坛求助:博士毕业,不想去高校,但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该怎么办?在与她同年毕业的数万名中国博士中,孟溪提的问题不是个例。近年来,中国的博士毕业生数量连年攀升:2004年,有2.3万名博士毕业,那一年,博士人数首次在《中国统计年鉴》中作为单独门类统计;2018年,博士毕业人数突破6万名,同年,近10万人被录取为博士生。在传统的观念中,博士是本学科的“看守者”,获得了博士学位,就应以学术为业,选择非学术职业的人往往被视为“管道的泄漏”。但这一观念日益受到挑战。统计年鉴显示,近几年来,中国每年新增博士毕业生人数比新增高校教师多两万人左右,这意味着约1/3的博士毕业生没有获得高校教职。拿到了人类社会的最高学位,在学术圈外,博士何为?学历市场的赢家,就业市场的“萌新”读博之前,孟溪的想法很单纯,甚至有点儿“愣”。“当时年纪小,总觉得这辈子起码得做一件一般人干不了的事儿。”这个东北姑娘说。她就这样开启了读博之路。至于未来找什么工作、就业市场情况如何,她自嘲道:“以我当时的心智情况,根本不可能想到这些。”读博期间,她跟导师交流最多的就是实验情况。而工作打算以及就业市场的行情,则很少进入师生们的讨论范畴。过了3年多“朝八晚十”、周末单休的实验室生活,一位博士师兄提醒她:“赶紧做简历,准备找工作吧!”孟溪开启了“找工作模式”,但她实际上无法花太多时间联系工作:写发表论文和毕业论文就已经占据了她的绝大部分精力。为了修改毕业论文,她连续一个多月熬到夜里两点才睡,早上醒了,抓起一件衣服套上就开始工作。有一天她突然意识到,身上这件灰色套头衫自己已连续穿了十来天。她的导师们认为,“博士毕业理所当然去高校”。孟溪的博士师兄师姐毕业后,基本都走了这条路。孟溪原本也以为自己愿意当一名大学教师,将科研作为志业。今年春天,孟溪的论文盲审和毕业答辩都很顺利,有两所高校也给她发了offer。眼看再过不久就能拿到学位证,但她突然感觉自己像是被击垮了,眼泪会不由自主地涌出来。心理咨询师告诉她,这是她读博期间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所致。前几天,她接受家人的建议,同一所离家较近的高校签了约。高校里的绩效考核让她担忧:学校明确表示不会提供科研启动经费,而且她要在入职之后才能知道具体的考核标准,但她此前已经听过好几起校方失信的例子了。孟溪有一个朋友在山东某高校任教,入职后才发现校方提高了考核标准。朋友向她抱怨说:“安家费没落实多少,别的(待遇)也没涨,倒是考核标准涨了。”但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教授马军认为,当前博士生的就业情况仍比较乐观。他告诉记者:“在高校里,除了国家提供的基本工资外,如果科研成果比较多,每年收获的科研绩效是非常可观的,甚至是正常薪酬的10倍,没有上限。”学科之间的差异也不容忽视。马军说,很多工学专业的博士可以在校外找到横向课题,收入都非常可观。”与孟溪相比,林飞谋求教职的道路更为曲折。去年,林飞在某名校拿到文科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没找到满意的教职,便接受了某大型企业的offer——管理岗位,年薪20多万元。他工作了两个月后,突然接到外省一所高校的入职通知。尽管企业的薪资待遇符合预期,但林飞感觉工作不够自由,相比之下,他更向往高校中的工作环境。导师劝他谨慎考虑:“当‘青椒’是看不到头的。”家人则支持他去高校,认为大学教师是份体面的工作。林飞告诉家人,教师的月收入只有在企业工作的1/3。权衡之下,林飞还是作出了决定。林飞没有立刻辞职,那时他的毕业证已经到手,但学位证要到年底才能拿到,他希望两证齐全之后再去办理入职手续。这所高校的工作人员一开始表现得通情达理,他们说可以先为林飞安排宿舍、办理校园卡,等他拿到学位证再办理入职手续。但下一通电话就变了味道,一名教师要求林飞立刻到校坐班,理由是所有青年教师入职第一年都要坐班。尽管家里有些状况,但是林飞还是匆匆办理了辞职手续,赶到学校。年底,林飞拿到了学位证,第二天他就按入职学校的要求去做了体检,准备次日去报到。这时,他又接到了电话。对方告诉他不必来办理入职手续了。林飞大惊,连忙坐高铁赶到学校,却被告知没有编制:学院说因为学校不给编制,学校人事处则说学院没来申请。林飞打通了院领导的电话,被告知:现在已经没有名额了。院领导承认,在林飞之后,他们又面试了其他人。林飞意识到,如果有了更合适的人选,校方会主动毁约,“学校只是损失了5000元违约金,但是对于我们毕业生的影响就很大”。辞掉工作的那半年多,他几乎没有收入。作为导师带的最早毕业的博士生,林飞找工作的情况也很受学弟学妹关注。林飞毕业还算顺利,即便如此,他参加博士毕业答辩时,也已经身无分文——博士延期这一年,学校停发补助,他靠在校外做些兼职养活自己。现在,林飞还在寻找教职。这一年多的波折,带给他新的反思:“念了这么多书,脑子也要活一点,生存能力是第一步。”多元化就业趋势初现任奇在博士毕业后到某国企工作,作为一名工科博士,任奇在企业中做科研不必担心偏离实际——国企中的科研工作都直接面向生产,而且可以提供一线数据作为参考,而这些数据通常不对外公布。再者,国企资金雄厚,任奇不必像在高校工作的同学那样绞尽脑汁地申请课题基金——企业内部就可以为他提供数百万元的研究经费。但任奇很快便意识到了自己的短板——年龄。任奇本科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保送为本校的直博生。跟读完3年硕士再读博的同学相比,27岁就拿到博士学位的任奇,已有很大的年龄优势。尽管如此,任奇进入国企工作后,还是尴尬地发现自己属于“大龄新人”。任奇冷静地分析了自己的处境:“如果在企业发展的话,博士只适合走技术路线,如果走行政管理路线,可能已经晚了。”但任奇又意识到:在仿照公务员系统运转的国企中,几乎所有的资源都围绕行政管理权力展开。这就意味着,如果他达不到一定的行政管理职位,对于做科研也不利。相比之下,更有活力的民营企业成为部分博士毕业生的新选择。在清华大学的就业重点单位榜单上,华为公司连续3年都是“收割”清华博士最多的单位。今年5月,华为海思发布全球揽才公告,多达31个岗位招聘博士生。近日,华为给应届博士毕业生开出百万元年薪的新闻又吸引了众多关注。最近两年,前述就业重点单位榜单上还出现了腾讯、阿里巴巴等“新兴势力”。不过,上述几家企业招聘的博士生一般限于计算机、应用数学、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等近年的热门领域。在网络论坛上,在公司和高校的工作之间权衡的咨询帖也有所增加。显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买私企的账,有人直言:与985高校的助理教授相比,华为公司“只是钱多一点”。另外,还有众多博士毕业生选择到党政机关工作——去年,福建省委组织部一举招揽了30名清华博士毕业生,仅次于华为公司的31人。从国内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不难发现博士生就业多元化的趋势。5年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签三方就业的博士毕业生中,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的比例均有所下降,而到国企、私企就业的比例明显上升。这背后是严峻的学术圈就业形势:博士帽年年增加,但学术职位的数量却相对稳定。早在数年前,博士就业问题就已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引起重视。上述国家对博士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博士在传统学术部门就业的比例均呈下降趋势,且理工科比人文社会学科下降更为明显。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沈文钦告诉记者,以美国为例,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博士毕业生在学术界就业的比例,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80%下降到上世纪90年代末的47%,虽然人文学科类、社会科学类的博士毕业生仍以在学术界就业为主,但比例均有所下降——人文学科类下降了 10.7%,社会科学类下降了17.9%。供大于求的形势之下,“非学术职业”就成为博士毕业生主动或被动的选择。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马臻认识的博士生中,有人到高校当老师、有人到企业工作、有人到中学当老师。马臻认为,这些情况都理所当然:“形势就是这样的,高校没有那么多职位,而且高校‘青椒’比较苦。如果特别喜欢做学术的话,可以留在高校;如果想挣钱的话,那就可以进企业。”马臻认为,不同大学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很大,泛泛谈论“博士生就业情况”过于笼统。他说:“有的高校,学科博士点膨胀,人比较多、科研基础又不是很好,那么(博士毕业生)可能就有些不受待见了。”通过观察自己的硕士生、博士生找工作的情况,马臻发现,硕士生往往要花很多时间实习,博士生找工作反而更简单,只需投递简历、再花少量时间面试即可。在一些招聘者眼中,博士学位本身就有足够的分量。马臻的一个博士生找工作时,对方表现得非常信任这名学生:“能读下博士学位的至少不傻,有专业能力。”马臻认为:“机会永远是属于强者的。”学术圈外,博士何为?早在2011年,《自然》杂志就曾连发3篇文章,矛头直指博士过度生产现象。其中一篇文章认为:博士规模之所以迅速扩张,是受科研项目需求的驱动,而没有充分考虑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容量。近年来,中国的博士招生规模连年扩大,去年9.55万人被录取为博士生,人数再创新高。博士帽多了,甚至一些并不指向学术生产的工作岗位也明确要求博士学历。近年,有些高校招聘辅导员时要求应聘者有博士学历,而在以往,这个岗位上主要是本科或硕士毕业生。1979年,美国学者兰德尔·柯林斯在《文凭社会》一书中描述了“文凭通货膨胀”的现象,他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更高的学位,工作职位对教育水平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当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某一教育文凭或学位时,其价值也就随之下降。”但与此同时,中国还存在一种矛盾的现象。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卿石松提到几个数据:企业是我国研发经费支出最多的部门,2017年各类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国总量的77.6%,但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中拥有博士学位的还不到1%。另外,中国的高校里,除了研究型大学,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比其实并不高。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仅占24.4%。卿石松认为,就传统的博士“生产”目标——培养学术接班人——来说,博士数量可能过多,但中国高校依然有较大的需求空间;如果换个角度看,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级人才,要推动科技和产业革命,更是需要大量的人才,“高层次人才,当然越多越好”。他认为:如果将企业的需求考虑在内,目前的博士人才仍然不足。在高等教育更为发达的美国,未来的轮廓初现:今年3月,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发布报告称,在私营部门(private sector)就业的博士毕业生占比(42%)首次接近教育机构(43%)。这被视为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张恬在读博之前,就是奔着工业界去的。面对几份offer,她没有太多犹豫便选定了这所位于美国东海岸的州立大学。在业界“大牛”手下工作了3年,张恬通过学校和学院组织的讲座开始接触业界。张恬同门的博士师兄师姐,大部分都到工业界工作,也有人到美国联邦政府做与企业相关的科研工作。今年暑期,张恬申请到波士顿一家公司的实习岗位。她原以为,公司里的研发工作相对简单,博士期间多学的知识可能用不上。但她开始工作后就发现,这家公司在研发很多新产品,她面临着许多未知。跟张恬读博时做的课题相比,公司里的课题难度不大,但也有些挑战。在这里,她的研究能在较短时间内就看到答案,“正反馈来得很快”,这让她觉得“自己的活儿没白干”。相比之下,读博时的研究就像一个人在广阔的沙漠里踽踽独行,不知还有多久才能看到绿洲,更不知道,前方究竟有没有绿洲。“在学校里做实验,需要不断地试错、不断地试错。”张恬说。而在公司里做研究,容错率比较低。卿石松作调研时,有企业主向他抱怨:有的博士毕业生来到企业工作后,仍然延续学术研究的思路,但企业更看重研究的效益和时效性。卿石松认为,到企业工作,博士生需要理解商业文化和商业环境,例如更多考虑经济效益;但在博士培养过程中,学术能力仍应是核心,此外可以注重通用能力的培养,如沟通能力、跨学科合作能力等。卿石松说,在英国,出现了产、学、研联合培养博士的现象:企业若需要某方面的人才,便与擅长该领域的高校联合培养。企业由此介入博士培养阶段,博士生则带着企业的研究课题读博。作为宏大结构之中的个体,博士生们能做的也许就是更早地规划未来。作为导师,马臻曾多次主动邀请名企HR来校做讲座,为学生们讲职业规范、职业伦理、应聘和面试技巧等。他认为:“导师在学生找工作的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在学生需要的时候,马臻会为他们介绍工作机会、亲自写推荐信,等等。平时,马臻时常跟学生们“应机说法”,例如提醒他们学会从领导者的视角思考问题。短暂的企业工作经历,让林飞重新审视所学。在企业工作时,林飞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我学的专业,社会到底认不认可?”他决定,就算未来去高校工作,也不能仅仅会写论文,“否则研究的东西对社会无益”。他问自己:“要多想一想,我们能贡献给社会什么?自己又希望得到什么?”林飞的结论是:“研究要接地气,学术才有生命力。”(应受访者要求,孟溪、林飞、任奇、张恬为化名)

坏电影

英国博士PSW签证延长至3年!毕业后可留英3年!本硕也有新利好!

此前一直盛传的PSW签证延长的消息...今天终于有了结果!英国政府今天宣布重大举措!吸引全球高水平人才!1. 在英国读博士的国际学生,将享有3年的PSW签证根据最新政策:从2021年毕业的这一届博士国际学生开始,将有资格申请3年的PSW签证!也就是毕业后可在英国待三年!比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多一年!这期间学习、生活、工作都可以!这意味着,在英国读博士的国际学生,毕业后在英国就业机会更大了!为此,英国政府建立了一个“office for Talent”(人才办公室),且立即开始工作!以评估现行法规的有效性,并将确保整个移民系统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这以政策是英国最新发布的“研究和发展路线图”的一部分。这一路线图为英国未来吸引人才制定了计划,减少不必要的繁文缛节,确保最优秀的人才能在英国获得支持。英国的全球人才计划,将面向包括欧盟公民在内的全球各国人才。英国希望全世界最聪明的人来学习,并为他们提供一份有竞争力的工作。这些高技能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不需要先拿到 job offer,就可以来到英国。+2. 国际学生签证政策变化此外,作为英国新的积分制移民体系的一部分,国际学生的签证政策在今年秋天还会有变化!这些变化将包括:①延长申请学生的申请签证窗口②取消postgraate阶段学习时间限制③允许所有学生在英国境内转换签证类型一旦这些政策开始实施,目前在英国在读的学生和今年秋季入学的学生都可享受政策变化带来的便利!3. 英国政府投资3亿英镑给科研人员这份路线图还指出,英国政府将投资3亿英镑提升整个英国的科学基础架构。这笔资金将投入英国的研究所和大学。用来确保研究人员获得更好的实验室设备和数字资源,进一步提升和维护现有的研究环境。此外,英国还向各大学提供了2.8亿英镑,用于在新冠疫情期间继续开展尖端研究工作,如研究抗生素耐药性和冠状病毒对社会的影响等。4. 小结+预测英媒普遍认为,英国政府这一举措显示了其希望成为全世界最适合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国家的雄心。延长博士国际学生的PSW签证时间,更是体现了英国对高水平人才的欢迎。其实这一方向早有端倪。在今年2月,英国政府公布的新积分移民政策中,博士学历就作为单独的“加分项”。STEM(理工科)博士更是可以获得额外的加分。(本硕学历不是加分项)在移民加分和博士3年PSW签证的双重作用下...可以预见,2021年开始的英国博士申请将进入白热化。最近一年我们也明显感觉,咨询英国博士申请的学生数量明显增加。但大家普遍对博士申请的疑惑很多,毕竟博士和本硕的申请有本质区别:“研究计划”和“套磁”是博士申请的关键。另外,英国的博士没有固定的入学时间。虽然春季和秋季入学比较常见,但在我们以往操作的案例中,1月、3月、4月、9月、10月、11月入学的情况都有。

年轻人

抱歉,我们只看第一学历!硕士博士白读了?

19届的校园招聘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而近日一位985高校硕士生的吐槽在网上引起了热议:由于本科是一个普通的二本大学,去面试被拒。很疑惑:名企难道只注重第一学历?这是否只是个个案呢?事实上,很多的500强企业、大型央企或事业单位,有明确规定:本科阶段必须为985或211院校。*图片来源:网络 | 券商招聘要求难道真的是高考定终身?那双非本科考研还有什么用?就连出国也不能实现阶级逆袭,还有海外一年制硕士就真的那么不受待见吗?1. 什么是第一学历?首先我们要清楚的知道什么是第一学历?第一学历是指通过普通全日制学习教育的学历,通常是说通过高考升学的大专,本科,也可以是本硕连读(此种情况第一学历为硕士研究生)。有注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的毕业证书。2. 名企是否都只看第一学历?三大顶级咨询公司MBB是以第一学历为主要筛选条件。国内券商,国外投行更是明确标注“本科阶段必须为985/211学校”。3. 海归鄙视链存在吗?不仅国内学校遭歧视,海外学校也遭着白眼。国内HR很自然地形成了一条海归留学鄙视链:北美研究生 > 北美本科 > 英国本科 > 英国研究生 > 澳洲研究生 > 澳洲本科。对于英国和澳洲学校来说,硕士只要一年到二年的时间即可毕业,申请的门槛低,并且澳洲相对美国知名学校少,很多HR没听过的学校,在脑海里自然而然就归类成了“野鸡大学”。而美国好学校的硕士和本科生相对比较难申请。申请到了,顺利毕业也需要下点功夫。以此来看,海归鄙视链的确存在着。不过其实在国内HR心目中,留学生主要分成两类:牛津剑桥哈佛麻省理工和别的学校。4. 海外硕士含水量太足?之前网络就盛传一张海外硕士的含水量图片,受到各方面关注*图片来源:网络所谓的含水量,是指美国一些名校商科硕士项目,只要肯掏钱,录取率就会很高。不过事实上,再水的项目,也不能轻易就水过,只是含金量相对较低而已。还有一些一年制硕士,因其花费相对较少、学制短、性价比高等特点,出现了中国学生“扎堆”的现象,被视为“缩水项目”。需要承认的是,部分一年制硕士项目的确属于“投机”迎合中国留学群体的需求,但这一制度和国内硕士只有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思维的不同,课程内容以及教授水平并没有“偷工减料”。那些成功获取学位的留学生们,没有人是没为论文和考试熬过几个夜的。5. 为何硕士学校不如本科学校重要?既然国外的硕士读起来不容易,国内的硕士也不好考,为何HR眼里国内高考之后的本科学校比海外的硕士学历更重要呢高考水分少高考参加人数远多于硕博招生,考试结果具备甄别人才的作用。同时大学扩招使得本科生这一标签失去本该承载自高考的甄别人才的功能,而这个功能如今被985/211体系继承了。方便比较差异不是看重第一学历,而是比较差异。好公司往往人才扎堆,HR要在人才扎堆的资料库筛选精英,选第一学历是一种比较有效率的方式。换句话说,大家都是名校研究生,同等情况,只能顺着往本科看,这也是一种择优录取的基本思维。6. 只看第一学历,硕士博士白读了?读研读博,去好的学校好的项目,不仅仅是为了更多的知识积累,更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打开眼界见识和格局,看到自身与其他人的差异,明白不足,才能更加努力的往上冲,变成更好的自己。如果认为读书单单只是为了那一纸毕业证,就太狭隘了。而关于第一学历在某些领域更重要这件事,如果没有好的第一学历,硕博就不用念了吗?当然不是,第一学历不好,就更要好好读研究生了。硕士学历让你比别人多了一个筹码,如果连硕士学位都没有,在如今这个211,985都快失业的求职市场,你靠什么和别人拼?仔细斟酌,不论你的第一学历是普通二本,还是那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211,985,读完研难道不比拿着本科学历好找工作吗?找的工作,难道不比曾经依靠本科学历找的工作好太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