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高晓松说硕士毕业在自己家里等于文盲?其实真的很有道理对夺

高晓松说硕士毕业在自己家里等于文盲?其实真的很有道理

岁月原创路,智慧。高晓松是著名的音乐人,创作了《同桌的你》等许多优秀音乐作品,并且近年来在文化领域也颇有建树。了解高晓松的朋友们都知道,他的学识极其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和他的家庭教育以及自己以长期以来的学习爱好是分不开的。高晓松曾经说过:说自己在家里是最没文化的,还说他们家硕士毕业基本等同于文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要知道高晓松当年可是北京四中毕业的,然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清华大学,虽然后来退学了,可也是清华大学的学生。退学后,他后来他考上了北京电影学导演系研究生预备学习班,最终在艺术领域有所作为。那么高晓松说在家中硕士毕业等于文盲又是真是假呢?我们看一下高晓松的亲属就知道了。高晓松的爷爷高景德,是我国著名的电机工程学家,曾任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外公张维,深圳大学创办者,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双院士;外婆陆士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筹建人之一;父亲高立人是清华大学教授;母亲张克群,是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学生;舅舅张克前,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从这来看,相比于家中诸多科学界的杰出人物,高晓松说硕士在家中等同文盲的这番话确实有些道理。但对于普通人来讲,高晓松的才华和学识依旧值得肯定,值得学习。

老黄狗

相比本科和博士,硕士为何最尴尬?

25岁的硕士毕业生A某手里握着一叠精装简历,准备离开招聘会现场。他甚至连投出简历的机会都没有。“说是硕博专场,几乎没有面向硕士的岗位。投简历的过程,就感觉自己在被反复碾压。”他沮丧地说。上一次被“碾压”是和一群本科生一起投简历,招聘负责人对他的研究生学历没有表现出任何兴趣,一脸漠然地说:“不论本科还是硕士,底薪3600元,其余靠提成。”这是如今很多硕士生面临的窘境,读研本是为了提高就业的起点,然而,两三年过后,计划赶不上变化。因为付出多,他们总希望找到薪水更高、待遇更好、前途更美好的职位。但事实上,很多硕士生并没有表现出比本科生更明显的优势,“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对于花费了大量金钱和精力,经过残酷的竞争通过独木桥的硕士们来说,个中滋味,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01、进阶硕士之路已是不易近年来,考研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尽管高校每年都在扩招研究生,但由于报名人数激增,导致考研竞争愈发激烈。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为341万人,报录比预计将达到4:1左右。此外,大部分院校近年来招生政策改变,提高了招生计划中的推免生比例,不少名校热门专业的推免生录取比例甚至超过50%。例如某重点高校发布的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中,计算机学院招收51人,而推免生名额为49人,留给考研生的名额仅2个。这样的现状,让考研之路变得“雪上加霜”,也增加了考研er的沉没成本。02、挤进硕士堆,却处在学术界鄙视链末端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视链,硕士作为学术圈的底端、科研界的农民工,洗瓶子、插枪头、配试剂、跑腿报账……取代了读研之前幻想的高大上,成为了他们每天的日常。硕士第一年赶功课,第二年赶论文,最后半年找工作的培养方式也似乎并没有凸显出什么学术上的价值和意义。看过《生活大爆炸》的都知道,这部剧又名《论暴击硕士一万点伤害的100种方法》,其中一集讲到硕博士的称谓,读完博士你的称谓前面就可以加Dr.,而读硕士你的称谓和本科依然没什么区别,只能是Mr.,博士和硕士的差距可见一斑。03、毕业那年才知道,硕士最尴尬研究生的扩招增加了入学机会,但也导致了学历贬值。除了本科生,硕士博士学历均有不同程度的贬值。传统吸纳研究生的单位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等提供的专业技术岗位逐年减少,进入门槛水涨船高,就业难的问题只增不减。而硕士毕业后想继续读博,基本上只能通过申请考核了,申请考核的学校对于考生的生源水平、研究成果、论文篇数一般有明确限制,想通过读博继续深造的路也将“越来越窄”。硕士进可继续深造,退可找个体面工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陷入了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04、学历高≠好工作,硕士沦为就业夹心层根据梧桐果近三年的校招数据显示,各学历层次中,硕士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指数异军突起,2017年和2018年竞争1个岗位的硕士生超过3人。尽管在今年整体就业难的形势下,硕士的就业难度指数下降到1.55,但仍然高于本科和博士。从薪资待遇上看,对比2019届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平均期望薪资和平均实际薪资可以发现,硕士的平均实际薪资为8777元,低于其平均期望薪资9017元,而本科和博士的实际平均薪资都高于其平均期望值。也难怪硕士会喊出“当初一言不合就考研,如今只怪硕士文凭不值钱”的口号!小公司委屈了自己的学历,大企业看不上自己的经历。尽管与本科生相比,硕士生有着更多的选择空间,但他们对于大城市、好单位、高工资这类“体面职业”的追捧,也导致硕士生们想要实现理想就业着实有点难。对于大多数岗位而言,经验远比学历更重要。同年毕业的本科生已经拥有三年左右工作经验,而硕士才刚开始找工作,在职场谁竞争能力更高一目了然。而对于那些“高精尖”的行业,待遇优厚,专业对口,但准入门槛往往是博士起步。研究生的光环不再,性价比不如本科生,专业又比不过博士,硕士生就这样成为了职场中的“尴尬群体”。04、学历是敲门砖,但能力才是安全感但是已经处境尴尬的硕士们也无需气馁,学历也并非全无用处,比如近年来各大城市的抢人大战中,学历层次越高,人才补贴越高。  并且在很多体制内的单位,工作能力相近的情况下,硕士学历职工的晋升年限、级别与工资定档划分大多是要优于本科生的。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尴尬的问题,关键在于发展出学历之外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职场的xfxy(腥风血雨)中立于不败之地。以下文章来源于青塔人才 ,作者青塔人才

打工梦

她毕业于中戏硕士,今年38岁,她妈说只要男的人好二婚也没事!

河北石家庄的一处相亲角,有一位61岁的大妈一直在替女儿相亲,环卫工人说以前就看她来过,如今已经在这里连续看到她好几天了。她的女儿今年38岁,本科在中国传媒大学读书,硕士毕业于中戏。如今女儿在广州工作,由于是外地人,也没人给她介绍对象,就这样单身到现在。她说她女儿很有想法,不喜欢富二代官二代,虽然中戏硕士毕业工作也不错但要求不高,不需要人长的多高多帅气,但是只要愿意做事情就行了。为了找到合适的,这位大妈去过北京和广州的好几个相亲角给自己女儿征婚,可是都失败了。大妈说其实我不图什么,只要人品好,就算是二婚她也接受。这位大妈为了女儿的婚事也可以说得上操碎了心啊,为了给女儿寻一个好丈夫跑遍了北京和广州的相亲角,对于一个60多岁的人来说也着实很辛苦。如今的人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结婚还真不算是什么人生必须得要有的大事。如今女性不像以前,没什么地位,只能在家里料理家务做做针线活。如今的大部分女性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企图心,靠自己能够买的了名牌包包,能买的了上千的神仙水,完完全全能够独立到自己能够照顾自己,所以找个男人结婚就少了很大一部分意义。有不少女性网友表示,自己一个人活的逍遥自在,为什么一定得找个人来让自己操心呢?又有网友表示自己的工作都忙不过来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男人身上?是的,如今大部分女性没有男人也照样可以过的非常滋润,当然喽除了某方面不得不需要男生来排解~所以有很多网友都喷这位大妈“你女儿都38岁了,难道你还不放过她吗?”,也有人说“你女儿这么好的文聘,有着好工作高收入,这么优秀,凭什么要委屈自己找一个low男?”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个父母不为自己儿女操心婚姻大事的。还记得我23岁的时候,那时候才大四,我爸妈就催着我让我赶紧谈个恋爱,我哥嫂竟然还直接去给我寻身边好青年了!那时候我被逼的很紧,我想着我才23岁啊,我大学还没毕业,我好歹也还是一个学生啊,为什么要这么着急让我找个男的谈恋爱?那时候我大四,一边忙着写毕业论文,一边又在努力找工作,自己的事还没忙过来还要去找个男的来干扰我的生活?我对于恋爱那时候真的没有什么想法,我觉得我自己一个人能够处理好所有事情,我可以一边喝着红枣枸杞茶一边加班加到深夜,虽然很累但是很充实。我的生活已经被自己排的满满当当,真的不觉得需要一个男人突然来插足我的生活,来打乱我的所有计划。拿这位大妈的事情来说,自己的女儿真的是有学识的,真的没必要放低标准只要求人品好,连二婚都没关系!我也不是说有多抵触二婚的人,只不过我觉得这位大妈为了自己的女儿能有人要,竟然放低了标准,而这仅仅因为年纪大了,而不是因为女儿不值得拥有更好的人。父母一代的思想就是女的要找一个老实可靠的男人嫁了,不需要有多优秀,只要能安心和你过一辈子就行。但父母这代人根本不懂的,人生不是随便找个人结婚,假假的有个家。什么是家?家是心灵的港湾,是能让人身心放松的人地方。什么叫做人好?任劳任怨吗?人生都是互相陪伴走一程,当然要找境界差不多的才有话题才不会无聊!这种逻辑就像韩雪、林志玲宁愿单身,也不会随便找个人就结婚一样。双方精神认知不同,本来就不是一类人,连做朋友都不会有交集的生活圈,更何况说是结婚这种一辈子的事情呢?婚姻是一件大事急不得,我觉得最可笑的是因为年龄大了却放低标准去征婚!每到一个阶段,自己的各方面条件都会变换,年轻的时候可能可爱一点、身材好一点,年龄大了以后可能成熟一点稳重一点。正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每一个阶段的你,都有那个阶段迷人的地方。只要自己好好的把当下过好,自有人会觉得你美丽动人。真的没必要说什么女人一过30,就在婚姻面前失了势。人都会老的,人也都会遇到一个合适的人,只不过是早晚的事。单身的30出头的女性没必要因为年龄而着急把自己嫁出去,你有权利拥有最好的!再不济,一直单身着也不赖啊!你看你单身这么久了,不是照样吃好喝好穿好吗?你缺的不是一个被降低了标准的男人,你缺的是一个配得上你的男人!

龙娃

硕士毕业转行:工作难找?三年白读?

本文来源:募格科聘作者:如意笔者之前在募格上发表了一篇题目叫《告别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我毕业后选择去银行工作》稿子,之后我也认真看了一下文章后面的留言,有人善意提醒我“千万别被送去干柜员”,笔者在此表示由衷地感谢。但是我还看到了另外一些声音“同样是机械毕业很纠结想转行”,作为一个践行者,笔者今天写下这几个月自己在转行路上的遭遇与感悟,供大家参考。01、客观地讲,差不多有一半的大公司还是乐意接纳跨行的硕士。去年9月下旬,笔者参加了建筑龙头行业中建某局的宣讲会,顺利通过了简历和初选环节,然后跟一批hr筛选出来的“985”和部分“211”本科毕业生参加了管培生专场的二面;之后在10月份的一场大中型电商企业的互选会上,大多数招聘者也是在客气地向笔者介绍自家企业的大好前景之后,愿意提供运营相关的岗位(后来我才知道电商的运营岗跟一般企业的销售岗差别不大,当然这也是后话)。进一步讲,非专业对口的硕士转行到中建、中移动和中铁这种类型的国企单位,最好的处境就是从事管培生岗,具体的工作内容是先必须到一线做一到两年的基层或者换岗锻炼,之后企业会统一考试重新安排略带管理的综合性工作,当然笔者说的这种情况也包括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几家国有银行,在笔者经过银行一到两年的柜员锻炼之后,职业起点和“地位”肯定还是不能跟金融、财政和通信等专业性毕业硕士同日而语,这也是笔者这类转行硕士不得不面对,也逃避不了的事实!而在这些愿意接纳转行硕士的行业中,大概有两个共性:第一点:大型私企愿意给的起点工资差距是最小的,也就是相同的毕业学校情况下,不会流露太多专业安排上的“歧视”,当然他们倾向录取口才突出的全能型转行硕士;第二点:在众多国企和央企里面,银行这类金融型企业在招聘模式中拥有1、笔试是全国统一考试;2、专业知识点种类丰富、不偏斜;3、不记名面试等特点,对于转行的学生来说,在应聘时的公平程度会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国有单位。02、综合来看,转行的硕士选择“教师”和“公务员”,在未来职业发展上会相对乐观一点。同办公室的小A是个女生,但也是机械专业的硕士,不过她比较有忧患意识,大学的时候考了初中教师资格证,到了研究生,又成功地拿到了高中教师资格证,尽管她不是师范科班出身,只能考工科相关的教书科目(数理化),但凭借着符合招聘要求的“教师资格证+211硕士”条件,她还是如愿地在3月份“人才引进计划”招进某市高中当了数学老师,拿到了稳定的编制,算是成功蜕变。住在笔者斜对门的小B,是土木专业的硕士,去年12月份,他报名了本省的选调生考试,当然在选调生招聘的政策上也明确规定了甭管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都必须到基层(不是街道而是乡村呆两年),之后再参加省(市)组织部统一组织的遴选考试,合格就会转正,本科转科员,硕士转副科,博士转正科。在职位安排上,因为没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转正后的小B可能只是做整理材料(综合文字岗)的工作,但因为官场重做人处事、对专业知识背景要求相对较轻的特性。当过学生会主席,人缘还不错的小B转行后的处境可能并不会太差。03、概括地讲,硕士转行面对的压力和代价是巨大的。一方面,硕士毕业没有本科生年龄小和可塑性强的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得顶住“大龄”的消极情绪,拥有重头来过的勇气;另一方面,硕士跨行必然躲不过干基层、管培生和营销岗这类岗位,势必逃不过面子问题和低薪低就,所以必须要冷静、慎重选对行业,以免追悔莫及。不过假若我们下定决心转行,那么一定要在毕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保障。1、不光要看一些相关的书籍,自学一些核心专业课程,还要争取拿到企业必要的基础条件,比如绝大多数企业都特别关注英语六级证书(分数越高越好),而公务员(选调生)招聘把“党员”当成入选的基本门槛;2、还有专业性较强的证书,比如会计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律师从业资格证和二建等等,完全可以利用空闲时间针对性地考取。最后,笔者总结性地写一句:转行是一次机遇与风险之间的博弈,如果没有结合自身状况进行综合地权衡、考量,转行后并不会过得如意反而会更糟!

亲而行之

985的硕士毕业生可以当大学老师吗?大学教授说有点悬!

大学教师在人们看来一直都是很不错的就业选择,毕竟社会地位高、工作体面、薪资待遇也很理想,且课时安排比较轻松,不像初高中老师那样有着较重的教学任务。一些优秀的大学教师在不断产出优秀科研成果、发表高含金量论文的过程中,还能够额外拿到不少经费。真正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与论文带来的是名利双收,总体看来是非常诱人的。但是,相应地,想要成为大学教师就要真正具有硬实力和高水平,光是学历要求就相当高。一般大学教师的学历都要在博士生学历水平,而博士生数量本就稀少,基本上都是尖子生、佼佼者,因此想要过学历这一关就绝非易事。那么,如果是985名校毕业的硕士生,能否成为高校教师呢?资深大学教授表示:有点悬,可能性很小。首先,高校分有三六九等,一般本一大学的教师都是博士学历水平,想要进入一本高校任教,非博士机会渺茫。想要在211高校任教,一般都要是顶尖985高校的博士生出身;在985高校任教,则一般要求世界级名校博士生、相关留学交流惊艳、出众科研论文成果等。因此,如果是一流顶尖985高校的硕士毕业生,在某些二本、三本高校任教还是有很小机会的,但是随着高校对于老师要求愈发严格,难度也在不断上升,基本上也要求是博士学历;其次就是一些专科、高职院校,985硕士生就业相对比较吃香。因此,就当前高校教师的就任情况来看,如果是名校硕士生身份,想要在本一院校就业,可以任大学辅导员职位。但是辅导员与教师相比,无论是工作方向还是工作内容上都存在很大不同,并且显得比较“鸡肋”。大学辅导员不像教师一样,一些院校对于辅导员职位采取的是合同制,使得其岗位定位有些尴尬;且大学辅导员一般不任教,从事的是行政类工作,上升空间也尤其有限。大学老师更接近教师的身份,辅导员的发展晋升空间则小了很多,不仅被编外人员身份限制了职业发展,且想要考取本校的博士生继续发展,也不是很吃香。最重要的是,比起大学教师的高薪高待,辅导员的薪资待遇不是那么可观,如果在非一二线城市的高校任辅导员,一年到手的薪资很可能不过十万。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更贴近于负责好学生的各项生活日常,比起教授老师们只需要讲好课、解答少量问题、做科研的工作内容,就显得比较“鸡肋”些。当然,985高校的硕士毕业生如果有意向在专科或是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相对而言反而更加理想。因为当下有不少位于经济发达迅猛的一二线城市的高职院校,待遇都很高,薪资相当可观,并且一般还给编制,稳定有保障些,也有更大的上升发展空间。并且高职院校和专科院校还比较青睐985名校的硕士生,对于学历要求不至于那样严格,就业上更吃香些。如果没有读博意向的话,在高职院校任教反而是挺好的选择,教学压力相对小。但是高职院校教师的身份地位和名校辅导员的身份地位也存在不同的争议看法,需要大家仔细斟酌。如果让你做选择的话,你是选择继续读博深造去更好的大学当教师,还是选择就以研究生身份在高校中任辅导员、或是去高职等院校当老师呢?欢迎评论!

相火

硕士毕业找不到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今天彻底拒绝了上半年好不容易确定的一份当时能找到的还不错的工作,国际学校高中部教师。未来发展当时觉得还不错,体制内教师应届生资格卡太多了,也完全放弃挣扎了。在家里悠哉躺玩几个月在家学车。前几天被通知高中部今年筹建不起来,筹建时间待定。人事部建议先转岗去初中部。想了想,最后也算妥协了。最后禁不住家里人念叨,女孩子最好还是考体制内,不要那么辛苦。越想越觉得应该这样,想想自己还年轻,再坚持看看。只是。。2020届硕士 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四个月了,还没有找到工作。现在是2020年11月4日晚上的十点,昨天刚结束了一场面试,距离上一次面试机会已经好几个月了。昨天面试的新学校虽是一所私立,实力薪资待遇都非常不错,面试老师也比较喜欢我,整个面试聊天维持了将近三个小时,面试结束后招聘老师带我逛校园了解学校情况。给我分析我的求职现状,(今年绝大公办学校面向2021届毕业生,而我如果犹豫不决错过这个机会也就没有了,希望我考虑清楚)。于是5点面试结束两个小时后,和男朋友仔细商量后立即给学校打电话同意过去。招聘老师说联系校长,找时间安排见一面(当天面试校长不在学校)再通知我。昨天整个一天突然觉得好运气终于来了,整个心都轻松踏实了,甚至已经开始畅想未来了。今天早上9点收到学校电话,招聘老师跟我说我的2020届身份卡住了,学校认为我还不错,教育局人社局没法过,让我关注明年45月社会统考。(注明:这只是批人一个民办学校,档案放在教育局,还是要走个形式)详细下才了解,昨天的这场面试压根没用。如果我参加45月的统考批次,整个流程完全由教育局走,先笔试达到一定分数后面试,该学校完全不参与。整个过程,学校在明确自己的招聘对象是2021届,同时非常了解我的2020届身份背景下.邀请我参加面试,并且在基本敲定的情况后拒绝我,真的非常狗,非常狗!!

请问

中医硕士毕业后,我们究竟何去何从?

面对中医专业的学习我们花了不少的时间,消耗着自己美好的青春,而在硕士毕业的时候,却又面临着致命的问题——就业。其实我想说现在国家不也大力提倡中医吗,所以找工作还是不难的,工作无非两个大方向,开玩笑的说一个是“公有制”,另一个是“非公有。首先说说公有制,也就是老一辈人常说的铁饭碗,既然已经读到了硕士,那首先考虑的必然是老本行,否则学了八年的本事不去用不是很亏么,而且进医院想必也是大部分人的第一选择。我有个学姐,在硕士毕业后去了首都儿研所,有没有编制不太清楚,但每个月拿上好像是近两万的工资,再加上其他一些副业,生活也是美滋滋,其实进医院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编制,毕竟每年编制就那么一些,还有好多排在你前面的老资历,虽然编制也是要靠的,但除非你特别优秀,否则短时间内是很难有机会的。现在普通三线小城市的医院尚且如此,更别说大城市的医院了,差别就在于大医院哪怕合同工也会比小医院的工资高;“公有制”其二就是公务员类的工作,硕士毕业考公还是有很大机会的,而且晋升机会也会大一些,当然了不愿从政或者对公务员实在不感兴趣的也就不用想这个了。其三就是继续读书读博,进高校当老师,至少我的好多同学已经在读博了,尽量争取留校任教,或者去其他低一些的学校任教,不想上临床又愿意教书育人而且也想继续读书的同学可以考虑这条路。再说说“非公有制”,“非公”的范围就大了,各种琳琅满目的私企外企混合企都是可以考虑的对象,我有同学中医学硕毕业了之后就去了某著名药企的医学部,薪资福利都特别的好,做的也是专业相关的工作,不存在隔行如隔山的感觉。再一个就是各种互联网医疗平台,对于高学历医学生的需求也是特别大,同时互联网行业是个众所周知的钱多的地方,所以薪资待遇也是很可观的;再者就是各种医学线上教育平台,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了如果确实不想从事医学相关的工作,那选择就更多了,海阔凭鱼跃,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借用武侠小说里一句话,没有最强的武功,只有最强的人,同样没有不好的专业,只有不努力的学生,所以趁着年轻,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吧

古之至人

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倾向于毕业留校,原因为何

纵观近几年研究生就业趋势,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来越多的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倾向于留校做行政工作,而不愿走向社会,高校行政岗日渐成为诸多硕士研究生的最优选择,究其原因,认为有如下几条:女性硕士毕业选择留校做辅导员第一:科研路太难,读博前路茫茫。毕业留校教学显然是体面的,然而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强,留校教学的门槛逐年提高,二本以上的高校都要求是博士毕业,211、985甚至要求海归博士,对论文、成果都有相当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很多人望而却步,硕士如同本科,在中国还都是严进宽出,基本差不多就可以混个文凭毕业,然而博士论文是有很高要求的,属于宽进严出,看着学校里那么多读了5、6年的博士都尚未毕业,天天忙碌困惑于自己的论文,多数研究生们还是选择毕业工作,而不追求博士学位。硕士毕业了第二:高校工作体面且轻松。高校属于事业单位,部属院校是厅级单位,有独立人事权,省属院校是局级单位,通常待遇均不错。相比于公考的火热,进入高校对于多数硕士研究生来说是个颇为诱惑的选择。毕竟多数家长对于子女的期望是平安舒服开心....而进了高校,类比公务员,有同等的待遇和保证,与亲戚朋友谈起来,在高校工作,也是很有面子,很受尊重,导致了高校招考的火热与人数激增。高校行政岗笔试第三:高校工作性价比高。高校的待遇通常对比当地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还要高一些,且会有各种年终奖等福利,而高校的行政工作,则通常较为轻松,朝九晚五,同时工作时间较为灵活。另外最大的好处便是有两个大长假——寒暑假!而寒暑假是正常兑现待遇的!想想一年可以休息三个月,其他时间双休日、节假日照休,工资收入高高的,以收入去除以工作时间,高校工作的性价比是不是超高的呢?!笔者在211高校做了一届辅导员,送走了一批本科学生,而现在学生快研究生毕业了,与他们的交流可知,想毕业留校的多不胜数,而极为优秀的学生也是趋之若鹜,令笔者颇为震撼。性价比来说,留校工作确实不低第四:高校工作可以自我提升。众所周知,高校的科研活动、学术讲座、文艺晚会等多不胜数,留校工作在轻松之余,还可以有自我的提升,多去参加科研学术交流,注重自我的提高,享受高校的学术氛围和文化氛围,对一个人人格的沉淀与升华,可以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高校学术讲座第五:高校工作可以使人保持青春活力。大学校园里都是年轻人,是这个社会上最有活力、最富激情的一群人,工作在一群年轻人之间,可以使思想不至落后,保持活力,保持激情,通常高校的工作人员看上去都会比社会上的同龄人年轻不少,这便是周围环境对个人形象的影响。充满活力的大学生

老来难

简单图示:终于明白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学历的区别了

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底有何区别?硕士和博士又有什么不同?这是很多人都有的困惑,对于这个问题的说法也有很多版本,自考君挑选了几个比较经典的版本,一起和大家一同探讨。一、学生版二、圈圈版想象这个圆圈代表了人类的所有知识。你小学毕业时,了解了其中一小部分。高中毕业时,了解了更多。拿到本科学位后,你有了自己的专业。硕士学位让你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钻研。继续阅读学术论文,你会逐渐抵达人类知识的边界。一旦抵达了边界,你便专注于此。你花几年的时间试图突破边界。终于有一天,你推动了它。这个凸出来的部分,让你获得了博士学位。当然,对你而言,这个世界看上去不一样了。但别忘了全局是长这样的。这是一组非常生动的图画,最后那张图更是“意外结局”的典范。它让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对于走在硕博道路上的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提醒:不要因为推动了一点边界而洋洋自得,也不要一味沉浸在自己的领域中,忘记了这个世界的辽阔和丰富。三、兔子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比喻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是:导师负责给研究生指出兔子在哪里,并指导学生学会打兔子的本领。反之,研究生则是从导师那里了解到兔子的位置、大小、肥瘦,并采用从导师那里学到的打兔子本领擒获一只兔子(就是做完论文)。有人由此衍生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之区别的“兔子理论”:本科生:学习捡“死”兔子。本科及以前所学知识都是别人已经发现并经过了反复验证的知识,是固定、稳定的,属于“死兔子”。此阶段的学习训练只是学会找到一条比较便捷的路径把已经死在那里的“兔子”拿回来。硕士生:学习打一只在视野中奔跑的活兔子。这只兔子在哪里?需要导师指给你,或者需要导师和学生一起来确定其位置。导师在“指兔子”的同时还应该告诉学生瞄准并射死兔子的本领。硕士生需要遵从自导师处学来的方法和技术,去把这只尚在活动中的兔子打死,然后再通过以往已经具备的方法把兔子擒在手中。博士生:学习打一只看不到的活兔子。此时的兔子也是活的,但可能不在你的视野里跑着,而是在树林里跑——导师可以确认一定有这只兔子存在,可是,需要你先从树林里把这只兔子撵出来,判断是否值得去猎取,再用更高级的猎取技术去射击并沿用原有方法将兔子取在手中。博士后阶段:此时,导师叫合作导师,他就要和博士后一起来确定究竟到哪里去寻找兔子,此时面对的可能是不一样的森林,需要一起商量后确定是否需要在这里伫足,并重复以上过程。四、红烧肉版本科论文第一章:红烧肉的定义和类型;第二章:各种红烧肉区别和特点;第三章:东坡红烧肉的具体特点;第四章:烹制东坡红烧肉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结论:东坡红烧肉可以更好吃。硕士论文第一章:关于猪肉做法的文献综述;第二章:红烧肉做法的历史演变过程;第三章:传统红烧肉制作和研究方式介绍和比较;第四章: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对红烧肉做法的启示;第五章:剩余价值红烧肉的具体做法;第六章:剩余价值红烧肉的创新之处和进一步研究建议。结论:红烧肉很好吃,但是吃的过程中注意区分,剩余价值理论指导下的红烧肉做得会更符合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博士论文序言:历史中猪肉食谱的文献综述、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不足和问题;第一篇(第一章到第三章):猪是怎样养成的;第二篇(第四章到第五章):猪的各个部分肉质的区分和作用;第三篇(第六章到第七章):马克思理论不同发展阶段对红烧肉发展的影响和启示;第四篇(第八章到第十章):红烧肉制作的实证研究(变量选取、理论模型和计量分析)。结论:红烧肉是不是可以吃取决于很多复杂的因素,总体来看,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情况下红烧肉是不错的营养、美容食品,但操作过程的障碍还需要通过真学、真懂、真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有必要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理论创新和政策支持,使红烧肉更好地实现增加营养、避免增肥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五、专业分析版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较为全面的从学习、分析、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本、硕、博学习的区别,我们节选了部分内容:1.本科学习与研究生学习的区别本科是素质教育,是从未成年到成人的教育,是让他们完成文明教育的过程。素质教育不在乎学什么专业。例如,家长们对子女找配偶的要求是要找个大学生,而不是要求找学某种专业的。家长们未必能解释为什么,但他们知道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基本上不动手打配偶。本科教育是培养做人的品格和修养的过程。研究生教育不是素质教育,是专业教育。这就是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的最主要区别。这个区别决定了你们应注重学习什么的问题。你们的学习带有研究性质,这对你们毕业后的工作选择与本科生有了不同。本科生毕业后终生从事其所学专业的人数比例原则上不会超过10%。这里我说的不是上世纪50年代的本科毕业生,而是指有了博士生教育以后的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终生从事其硕士专业的比例会高一点,约15%。而博士毕业生以博士专业为终身职业的人数应不低于三分之二,低于这个标准则说明博士教育本身不成功。也可以说明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性质是专业教育。2.硕士生学习与博士生学习的区别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生的区别是专业水平差别,不是素质差别。两类毕业生在为人的素质上没有差别,其区别是研究技能。研士生教育培养的是工作技能,而博士生教育培养的是学术技能。硕士生毕业后的工作主要是从事事务性的工作,做学术研究的很少。因此硕士生要注重学习普遍性的研究技能。完成上级交待下来的任何一项事务性工作,都需要进行调查了解基本情况,判断问题的性质,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找到实施的方案和路径。这些解决问题的程序和学术研究的方法很相似,例如,文献回顾、找到有意义的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证、做出结论。无论是研究具体的事务性问题还是研究学术性问题,都需要广义上的研究能力,懂得基本的研究程序和常用的研究方法。由于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前者是事务性的,后者是学术性的,因此你们对于学术的态度不能一样。博士生要有较强的批判精神,即发现错误的能力,因为发现现有知识的缺陷,才能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硕士生如果有了这种批判精神,那你最好选择毕业后读博。否则,你到了工作单位,总是发现领导的决策有缺陷,你会不甘心情愿地执行领导决定,你工作就做不好。因此硕士的学习主要是学研究技能,学会如何将研究技能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培养成清华人的“能干、出活”精神。我以为能达做到这一点,硕士教育就达到了目标。博士教育重要的一点是寻求真理、发现规律、探索人类尚不知道的知识。要发现新知识不仅需要研究能力,还需要学术激情和学术奉献精神。很多学术研究所发现的知识都没有实际用处,不能转化成为物质财富。从经济学的理性角度讲,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属于非理性的,因为从事这种研究的人得不到实质性的经济收益。然而,人类的科学进步就是建立在发现了很多人们认为没用的知识的基础上的。然而,发现新知识是有乐趣的事,于是很多博士选择在低工资的大学就业而不选择高工资的企业。家长们常说的,“这孩子读傻了”,就是这个异化过程。社会上常说的“笨得像个博士,傻得像个教授”,就是异化的结果。当你领到博士学位证书时还没被异化,你可能是个含金量不高的博士。涨知识: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就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大学学历、研究生学历学位:学士(大学本科毕业),硕士(硕士研究生毕业),博士(博士研究生毕业)注意:博士后不是学历也不是学位,而是一种工作经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啦!自考君每天为你分享更多相关文章,欢迎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文章。

熊田

本硕都是清华毕业的硕士与普通985大学的博士,谁的认可度更高?

本硕都是清华毕业的硕士与普通985大学的博士,谁的认可度更高?清华的本硕,无疑是资质顶尖的人才了,在国内虽然不说凤毛麟角,但确实少见,说万中选一并不为过。清华的硕士生倒也罢了,本科生才是真的难得,这个经历过高考的人都清楚。而普通985的博士,则往往有多种路径可以达到。如果我们将普通985界定为除开北大清华和华东五校这样的顶尖名校的话,那么,这种普通985博士往往既有本硕都是985、211大学,然后读博的,也有为数并不算很少的本硕比较普通而最终进入985大学读博的情况。无论普通985博士是哪种路径而达到的,泛泛而论,从资质的角度而言,清华的本硕是可以吊打前者的。一般来说,社会民众会更认可清华的本硕,最关键的,还是看重清华的本科,这个本科的含金量实在是太高了,让绝大多数人觉得高山仰止。那么,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是不是也是这样呢?我有个同学的姐姐,就是05级清华本科生,然后保研本校。2012年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大型电力国企,他们单位就有几乎与她同时进入的博士,当然还有更早进去的博士,这些博士也就是我们前面界定的“普通985博士”。从他们单位的情况来看,时间较早进入的那些博士,几乎都受到了很好的重用,而与她同时进入的,则似乎受到单位的重视程度并没有她高,一个直接的证据就是她进去工作不过五六年,但已经升职了两次,有些博士已经成了她的下属。他们领导分派工作时,总喜欢对她说,你是清华本硕的高材生,这事儿非你莫属。虽然这只是个例,但我认为还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毕竟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并不缺少博士,反而是本硕清华这种在求学阶段出类拔萃的人才相对比较少见。所以单位重视、领导重视也并不让人觉得意外。当然,不可否认,无论是本硕清华也罢,普通985博士也罢,都是很难得的人才,都是求学路上一路披荆斩棘的优胜者,都是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很突出的存在。如果非要在两者之间分一个高下,我个人认为本硕清华更难得,认可度也更高一些。你对此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