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今年985、211大学将在全国录取多少人?这个数据比想象中的要少!

今年985、211大学将在全国录取多少人?这个数据比想象中的要少!

到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完成提前批的录取工作,本科第一批的录取也进行了不少。相信很多家长和考生对于985、211的录取较为关心,但你知道今年高考985、211大学总共将会录取多少人吗?我们参考2017年的录取数据,在适当的进行调整,最后估算出今年985、211大学的大致录取人数。上图是2017年985、211在全国各地的录取率,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在2017年985、211在广东的录取率最低,为2.74%;而北京最高,为13.99%。表格最后一列为2017年在各省的报考人数,我们用一个省市的报考人数乘以该省市录取率,就可以得到2017年该省市的实际录取人数,再加以汇总,就得到了去年985、211在全国一共录取的全部人数了。通过计算得到去年985、211在全国录取的总人数为45.5万人,在全国的录取率约为4.84%,这个数据比想象中的要低得多。虽然在全国985、211大学一共有112所,但因为在十几年前经过了大规模的合并,所以很多985、211大学的规模很大,每年招收的本科人数也很多,比如身为985的四川大学,每年的招生人数都近万人,而吉林大学更是年年超万人,同时身为211的西南大学,每年的招生人数也是近万人。因此虽然985、211的数量不多,但是招生规模大,所以每年招生人数应该还是较为可观的,但实际算下来也不过45万人多人。在比较于2017年全国报考人数940万人面前,这个数据的确有点低,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少很多。从去年的数据来看,即使今年有扩招,但数量也有限,经过合理的估计,今年985、211在全国招收的总人数大概在47万人上下。虽然说很多人认为考大学就要上985、211才好,但真实情况还是挺难的。能考上985或者211当然很幸运也很优秀,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985、211往往是与他(她)们无缘的,不过也不必遗憾,即使是“双非”大学,里面也出过非常优秀的人才。

梨园泪

普通院校和985/211高校差距到底有多大?几组数据告诉你答案!

前段时间,关于“985,211高校和一般本科高校到底差在哪”的话题在网络上火了起来。相关的话题有上千个答案和百万级别的浏览量。无非是普通高校和重点高校究竟差在哪里?今天将会通过几个方面来分析985/211高校和普通高校的区别,给各位正在奋斗的高中生一些动力。关于就业能够接受5000元以下起薪的985高校学生不到两成,而普通本科毕业的同学能接受这样待遇的则超过65% 。受访的985高校学生中,近一半表示自己期望的首份工作地点是北上广深特大城市,而普通本科学生选择这几个一线城市的比例则只有26%;985高校学生没有一个愿意去县城、乡镇及农村工作的,而愿意去普通地级市的也只占2%。由此表明:985高校毕业的学生,更加倾向于大城市去发现,希望有更多的平台和机会,拥有的眼界更广,对自身要求及薪资水平要求更高。而普通高校毕业的学生,则更倾向于工作的稳定。正所谓,平台不一样眼界就不一样,你所在的大学层次决定了你的视野有多开阔。关于科研985及211院校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比例实际上都不低,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同学完全没参与过任何科研竞赛或者科研项目。但普通本科高校学生的情况则是:有近三分之二的同学表示从没参加过科研竞赛或项目,与他们在985,211高校的同学产生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可见,985/211重点高校的学生,大家期间参与的科研实践的机会更多,学生会在大学四年完成相当数量的基础实验,甚至有些优秀学生可以跟从导师做一些项目,获知一些有关专业在国内甚至国际方面的前沿知。普通大学的学生可能参加科研的机会都很少,更何况去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眼界呢。另一方面,重点高校每年的科研经费也会比普通大学多很多,这也是造成重点大学科研项目多,学生机会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关于活动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参与科研的比例之所以如此之低,最主要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因为学校提供的机会实在太少。超过六成认为阻碍大学生参与科研的主要因素是学校提供的机会和支持不足。而985,211高校的同学里抱类似意见的则不多,反而是认为科研参与门槛太高让学生望而却步的占了多数。对于985、211高校的学生来说,参与科研的最主要限制条件是天资,而对于普通本科的同学们来说,他们所经历的严重机会资源匮乏,让天资好坏都成了一个次要因素。关于实习机会不同水平高校在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问题上表现相差甚远:从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院校,再到普通本科院校,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且有效的实习信息及机会的比例依次递减,而普通本科院校在这方面的水平还不如专科。当学生毕业工作的时候,实习经历是HR筛选简历的一个重要指标。985/211院校学生的名企实习经历,无非是锦上添花,而普通院校的学生,没有名校的学历,更没有含金量的实习经历的话,给面试官的印象只会大大减分。关于考研在有考研意向的同学中,学校水平越高,报考外校的比例就越低。这主要是重点院校的研究生院校一般也不错,考本校或者保研本校的机会多。部分普通院校甚至没有研究生院,因此往外校考研的几率就更大。关于学费985院校平均学费水平要高于平均,以7000-9999元人数最多。但基本没有学费低于4000元或高于15000元的情况。211非985院校的学费水平则与平均水平相似。而普通本科院校的学费水平则范围很广,从4000元以下到20000元以上都有分布。重点高校的学费基本相似,没有特别高或者特别低的,普通高校则还有超过20000的,学习生活成本上,无疑是和重点高校相差甚大。通过以上,对于985/211和普通大学的分析,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是不是觉得普通高校的学生,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和重点高校的学生有了差距。

仁者居之

为什么我一定劝你在985和211读研究生?毕业差距很明显

高考没能考上985和211,给很多同学留下了遗憾,考研成为了他们冲击985和211最好的阶梯。但是大多数同学,并没有将985和211院校作为考研目标,不只是因为他们认为难考,更大的原因是他们不清楚考一个双非的研究生和考985、211研究生,究竟有多么大的差别。在很多人的印象里,985和211好,就是一个很泛泛的印象,“恩,排名靠前,学校不错,挺好的”,但却没有一个偏量化的概念,到底好多少,一个985、211毕业的研究生,和一个双非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在未来的五到十年中,究竟会有多大的差距?相同专业,月工资平均差距在3000以上就以我个人的专业,通信工程专业为例,我身边的研究生同学,毕业后月平均工资在11000元以上,我们这个月平均工资是指加上其他所有的奖金累计值然后分配到十二个月得到的数字。我有一个高中同学,本科是在西南地区的一所双非邮电院校,研究生也是读的本校的研究生,跟我一个专业,他跟我说他们的平均工资在7000元左右。如果做一个简单的减法,我们可以说,通信类985院校的研究生要比双非普通高校在平均月收入上高出4000元,但是两个个例确实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于是我上网找到了一组数据。2018年,985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的平均月收入为9842元,211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的平均收入为8648元,双非院校的硕士研究生的平均收入为6468元。通过比对我们可以看出,差距分别为3000元以上,和2000元以上。作为最直观的衡量指标,在月工资这一项上我们发现了明显的差距。但是还有一些更为严峻的问题,我们没有讲。如果是火热的专业,诸如计算机之类,市场足够大,无论是985还是双非都能分一杯羹,所以大家都有钱赚,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但是在有一些专业上,诸如食品安全类专业,最大的现实是,可能985的硕士研究生也不一定能够收获理想的薪资,甚至是只能在一个很低的水平线徘徊,那么在此种情况下,双非的硕士研究生已经不是一大碗汤分多分少的问题,而是面临可能无汤可分的窘境,很大的现实就是转行,做起了从未涉及的领域,甚至是千差万别的领域。步入职场,晋升路程的差距在两年以上每个人进入职场,虽不是所有人都想着飞黄腾达,但是大多数人也想着是步步高升。而升职加薪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就是能力、学历和环境认知。我们之前也说了,我们比的就是研究生和研究生之间的差距,所以学历上没有差别,比的就是能力和环境认知了。我们先来说说能力的问题,能力这件事,表面上跟名校和非名校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你真的仔细思考,其实差别非常之大。实验室通常会承接很多公司的项目,项目方心理的潜意识是,985、211学校专业能力更好,也就更能把项目做好,所以他们愿意把项目投给这些985、211的实验室,此消彼长,那么留给双非院校实验室的项目其实就十分有限了。项目多,意味着学生就有更多的练手机会,就能有更多的项目经验,这些经验慢慢的积累,其实就内化成为一种能力。我们不说特例,就假如大家都是在等着被分配项目,而不会主动争取,那么明显985、211高校的研究生得到的经验就更多,提升能力的机会也就更多,所以在步入职场那一天,他们中的大多数其实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再说所谓的环境认知,举个简单例子,你是不是内心也有名校情怀,你也希望自己是清华北大的一份子,或者那些顶尖985中的一份子,假如你家里有个亲戚是清华北大的,是不是大多数人也会投去羡慕的目光。那么假如你是老板,你看到你手下是来自清华北大的,或者是来自顶尖985的,你会不会另眼相看呢?所以说,能力的客观差距,再加上环境认知的差距,会让来自普通高校的你,和那些来自985、211大学的人,有两年以上的晋升差距,也就是说,你要多走两年的路,才能追上人家,当然这些都是总体而言,特例永远存在,英雄不问出处,总有一些人,能突破原有的束缚,飞上苍穹,成就不凡,但这样的“普通人”永远都是少数。现在你知道了985、211的硕士研究生和普通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有多大“量”上的差距吧?董师兄在这里不是鼓吹985和211有多好,就是想提醒那些想考研的同学,目标放的高一些,虽然需要你付出更大的努力,流下更多的汗水,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但假如你确实难以企及,考个普通高校的研究生也无所谓,只要超越过去的自己,未来就一定是好的。认清未来再努力,努力考研有意义。客观差距天然在,雄心壮志可覆盖。超越自己虽然难,成就未来展笑颜。勇敢开始不放弃,创造奇迹方可期。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

能乎

本科读985、211和考研读985、211,差距太明显了,网友:后悔了吧

本科阶段上985或211和在研究生阶段上985或211,究竟有什么区别?很多人特别关注这个问题,为此,小编特别请教了前辈,听取了他的意见。前辈认为这个问题可以简单的理解大学入学考试和研究生考试哪个更难,为了高考,我们的准备时间长达12年,在小学学习后的12年里准备着大学入学考试,我们为了考研究生而准备的时间可能是一年或二年。本科985、211一定是真厉害,研究生不一定。如果你想在本科阶段读985或211的话,一般必须参加大学入学考试,但是,如果想成为985或211的研究生,就不一定要通过真正的考试,或者也有考试,但是考试的难易度可能非常低,和采取形式不一样,部分985、211大学为了增加收入,向部分在职人员和成功人士投掷橄榄枝,降低考试难度,为相关机构和部门培养研究生院。985、211研究生考试的起点和阶段更高。我想一部分人985、211本科生的含金量远远超过了该校研究生的含金量,这是大家都以985、211名而自豪的,它们已经是985、211名学校的本科生,他们的志向有时更远大,站在985、211本科的起点上,他们中很多人正在寻求哈佛、剑桥、牛津的研究生す,一流学校的研究生资格,也就是说,他们985和211的本科身份更是牛。考研究生的失败很容易承受,高考失败的压力很大。如果你是大学生的话,考985或211的研究生可能会失败,也许可以简单地接受,但是,如果你是高考生的话,大学入学考试没被985或211名学校录取,对你来说可能是很大的打击,因此,从考生的心理接受度来说,985或211名学校的本科生的意义更大。也就是说,我觉得985、211名校的本科生比较好,当然,也承认,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能去985211都很厉害,你认同他的意见吗?欢迎在留言区评论,记得点赞加关注哦。

画戏人

为什么说普通本科的同学考北上广211、985院校研究生真的很难?

以18年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相关数据予以分析(只说全日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计划招生528人,其中全日制共招485人(学硕加专硕),但一定要除过推免人数。18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推免多少人呢?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院官网的拟录取名单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共推免52人。此时剩余433个名额。18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院线是多少呢?18年,北京化工大学各科划线为:政治45分,英语45分,数二65分,专业课65分,总分300分。而18年英语又是比较难的,45分的英语线会刷掉很多人。并且北京有压分的现象,比如政治,北京地区每年的平均分会比其它地区低5分左右。一志愿能过复试线的考生有多少人?18年,一志愿考生进入复试的共有300左右。北京化工大学以1:1.5的比例招收研究生,这就意味着三个里面会淘汰一个。如果人不够,就招调剂生一起进入复试,并按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一共会有727个人有机会参加复试。并且北京化工大学只接受来自211、985的调剂生,换句话来说,将有427个211、985考生与一志愿的300人共同参加复试,按总成绩高低录取。同时也意味着将有230人注定被刷。你觉得这230人里面,会有多少普通本科的同学?假如你是18年的考生,并且进入了复试,你肯定会很高心。因为人数不够啊,300人全部录取,学校还差185个名额,肯定会被录取的。最后的录取结果表明你的猜想是对的,可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人都去哪里了?为什么大家都说18年复试基本没刷人?难道是北京化工大学比较好考?原因来自18年的数学,18年数学很难。我从同学得到消息,西北工业大学的一个课题组,准备招收本校的4名同学,可那4名同学没有一个数学过校线的。归根结底,一大半人都死在初试上,即使学校想找调剂的同学,最后也没有727人参加复试。参加复试的只有500多人,被刷的人自然少。19年的复试应该会回到17年的录取比例,到时候复试竞争一定非常激烈,普通本科想考上北上广211、985确实很难!

挈水若抽

本科是211院校,想考985大学的研究生,难度有多大?

本科就读于211工程大学,想报考985工程大学研究生,我认为研途是艰难的,关键在于你能够为之付出多少,身边很多人证明:下一番苦功夫考取中等水平的985工程大学难度不大,我分析如下,供大家了解参考。我国“985工程”经过一期、二期建设共有39所高校,其中34所考研自主划线,(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5所统招)衡量一个学校好不好考,常规的数据指标有三个:一是招生名额,招生名额多的高校自然比招生计划少的保险些,比如2018年吉林大学拟招录8030人,自然比北京师范大学(拟录取3700人)难度小点。二是保研率,招生名额少、保研率高的难考。比如,清华、北大保研率达50%,2018年山东大学拟计划录取6600人,推免率40%,也就是说面向大众的自招名额仅剩3960。南京大学拟招录5400人,其中推免生2000人,占37%。985高校里保研率比较低的是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华南理工大学等。三是专业报录比,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报录比越大,说明难度越大,很多985高校(专业)每年都很热门,比如,北大、清华、同济、上海交通大学、南大、复旦、浙大、武大这几所名牌,报考人数都在万人以上;而中国海洋大学、东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有时需要调剂。附表:2018南开大学十大热门专业报录比谢谢您的点赞,期待您的点击关注!

忠心耿耿

本科不是985、211,难道硕士博士就白读了吗?

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去中国矿业大学任教,因为第一学历的问题被拒绝了。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第一学历真有那么重要吗?下面就说一说我的看法,可能会冒犯到一些人,这里先道个歉。第一学历重要吗?重要!有多重要?重要到无论你博士考上任何大学,哪怕是清华北大,哈佛牛津都无法弥补你本科双非的遗憾,只要你在国内混第一学历的歧视会伴随你一辈子,除非你出国,也就是要么换个环境,要么摆正心态。看到这里有人会和我争论,你连第一学历什么意思都不懂,还在这说什么?你去百度看一看“第一学历”是什么意思?我知道这些人想表达什么,无非是想表达百度百科上说第一学历是指最高学历。但是这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呀,就算百度上说第一学历是指最高学历,但是在社会上我们普遍认同的是第一学历就是指着你的本科学历。如果你很介意这个说法,那么也可以换成本科出身。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第一学历的崇拜呢?个人认为有以下三点:第一点是高考在人们的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高考是目前为止最为公平的考试,高考考上什么层次的大学,往往就被贴上了什么类型的标签。而研究生的招生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的因素,相比较而言人们更信赖高考。第二点是因为人多,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企业到市场上招聘员工,有成千上万人投简历,为了提高效率,降低筛选成本。只招985或者只招211,就是一个很好的筛选办法,而且本科毕业于985、211的学生确实在工作中表现更优秀一些。虽然双非的学生也有很多优秀的,但是这个比例要低很多。第三点是用人单位攀比的结果,某企业会炫耀今年自己又招了多少985毕业生,又招了多少名清华北大的学生。自己员工的学历高,本科毕业学校好,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点,还可以借此来提高企业形象。这个问题目前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招聘时不得设立歧视性的条件。但是作用微乎其微,企业招聘可以不写985、211,但是不代表私下里不这么做。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还是要努力学习,尽量考进去985、211或者双一流。

道理

985高校和211高校相比,211真的要差一大截吗?

整体来说肯定是985院校要比211高校的实力强一些,不过并不是说所有的985院校都要比211强,学校有强有弱,专业有好有坏。凡事不能太过于绝对,当然大部分985院校还是比较强的。举个例子来说吧,像南京理工大学,其整体实力、收的分数要比吉林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还要高一些。可能国内大部分人对985、211院校的认识都存在一些误区,985院校的的确确都属于重点院校,但是211高校只能说是重点建设院校。像不少211院校的整体实力并不是很高,只是重点建设工程的院校行列。像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广西大学的实力并不是很高。总的来说肯定是985院校的实力要强一些,不过能作为211院校的话肯定是不错的。对已985大学和211大学,你有什么理解?欢迎讨论!

电影人

“985、211研究生不如985、211本科生”?这种无稽之谈如何来的?

有人说,“985、211的研究生不如985、211的本科生”。这种说法颇为流行,甚至在最近一两年里越来越甚嚣尘上,颇有些颠倒是非的味道,有必要加以明确澄清。这种说法的本质,其实是“第一学历崇拜”的风气所衍生出来的结果,只是在实际的传播中,越来越变样,最终造成了扭曲。所谓“第一学历崇拜”,是指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越来越大的形势下,那些招聘门槛较高,往往要求研究生学历的较好单位,由于在就业市场上能比较轻松地招聘到超过自身实际需求的人才的情况下,为了快速筛选到更优秀人才,就采取了“倒查”本科出身,也就是通过第一学历去筛选的方法。这样的方式逐渐在不少较好单位推广开来,使得人们对于第一学历(实际上就是本科出身)越来越看重,逐渐演变成“第一学历崇拜”,最终,这种崇拜演变到扭曲的程度,变成了“985、211的研究生不如985、211的本科生”这样离谱的说法。平心而论,在同样是研究生学历的情况下,特别是同样毕业于同层次,甚至同一所高校的情况下,本科出身更好的研究生,很可能是更优秀的人才,尤其是,本科出身于985、211的研究生,大概率会比本科非985、211本科出身的研究生更优秀,所以,那些招聘单位“倒查”本科出身的方法,从概率的角度说,确实是有可取之处的。但是,绝对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前提的,这种比较,必须是基于都是研究生学历,而且是同等层次的研究生的前提下,从概率的角度说,才会有实际意义,而不是第一学历决定一切。说什么985、211的本科生比985、211的研究生都强,这是无稽之谈。退一步说,假如真是“985、211的研究生不如985、211的本科生”,那么,还考研干什么呢?实际上,本科生与研究生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太多的可比性。研究生作为更高层次的学历,无论是知识水平、专业能力还是就业平台,都是更高的,在就业市场上,认可度当然是更高的。比如说,现在很多单位,比如各种大型国企、各类金融机构,以及著名的名企,如华为、中兴、阿里、腾讯等,往往招聘门槛都是研究生为起点,在这种情况下,本科生根本就不符合要求,连简历关都没法通过,何谈比研究生强。特别是事业单位,比如本科及大专院校,或者重点中学,本科生根本没资格参与面试,至少也需要硕士学历,甚至博士学历,本科生的优势在哪里呢?当然,985、211本科生的学习能力确实比较优秀,本科阶段也是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具有较大的潜力和较好的可塑性,但如果不继续深造读研,那也仅仅只是一名本科生,认可度和竞争力根本无法与985、211研究生相比,即便后者的本科出身并不那么好。“985、211的研究生不如985、211的本科生”这样的说法可以休矣。

风回路

考研,为什么更多人选211而不是985?

首先确定考研之后,就必须要确定目标学校和专业。在选择学校方面,考研的人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本身本科较好,一本或者重点大学;一类是本身本科学校比较差的,二本或者三本。如果是本科较好的,一般会选择本校或者是更好的学校。这一类大学生,他们在考研中,特别是复试中更有优势,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原因,可能他们的大学生活更丰富,经历更多,而且说明他们高考时比别人更努力;另一方面是他们的导师更加优秀。如果本身是985或者211大学的学生,当然是建议他们考更好的学校,但是他们只是少数,普通的一本,一般有推免的名额,但是只有最顶尖的成绩才有机会。如果本科不是特别好的学生,一般都有一个重点大学的梦想,90%会选择985或者211大学。这两类学生中大部分会选择211,这有两个原因:一是985的推免生名额占的比例特别大,比如2016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招生名额是12个人,其中推免生的名额有10个人,所以在研究生考试的人中,只有两个人才能上榜。二是985学校比211学校更难考,这只是就大部分专业而已,并不代表所有专业,当然在985学校中稍微弱势一点的专业,可能会相对比较简单,但总的来说,不论是题目的难度,还是分数录取的高低,985学校都更难。特别是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英语的分数线一般在50分以上,而国家线一般在30-40分左右,如果是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建议选择211学校。还有很多人根据地域选择学校,有人想选自己省内,有人想要去沿海,有人想要去北上广,这个选择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了。但是一般选择你想要发展的那个城市,因为你的导师、同学和朋友都能成为你在目标城市发展的资源。所以现在你们还在纠结学校的,有目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