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卯先栏目|考研择校河海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5年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开创了中国水利高等教育之先河。河海大学位于南京,是教育部直属“211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在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河海大学是国家首批授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高校之一,拥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一级博士覆盖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根据校友会2020年中国大学正式排名的结果得知,在前100强名单中南京共有8所高校入围,其中河海大学位列全国第37,江苏省第三,总的来说,河海大学的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是十分强劲的。那么,河海大学的优势学科又有哪些呢?河海大学自建校便以水利为特色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围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工程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水利工程学科以优异成绩获评A+;土木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位列A类,跻身全国前10%;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3个学科获评B+,位列全国前20%。河海大学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2019年6月,河海大学被人民日报点名,水利工程专业与清华大学并列第一。拥有百年办学历史的河海大学,低调却实力超群!河海大学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不断地成长,考生可参考河海大学的优势学科,再结合自身实力与个人兴趣综合考量,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科方向。河海大学的保研情况如何?河海大学2020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4000名,其中推免生约130名,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约1700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1400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约900名。以水文水资源学院为例,此学院2020年拟招收全日制考生一共247名,其中统考计划128名,推免计划72名。该校商学院2019年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名单公示共计53人,商学院2019年毕业生424人,普通保研率12.5%。考研学校的录取数据对于考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参考信息,考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考量,慎重抉择。众所周知,电气考研硕士点少,所以说河海大学是值得一看的,根据电气工程考研学科评估,河海大学属于第二档次,多年的录取平均分350左右,分数不是很高,但是也有一定的难度,报录比不低,本身江苏地区考研就比较热门,电气的专业课和数学就比较难。如果说考生们想考河海大学的一些工科类专业,一定要早点开始复习了,数学基础一定要打好。考研的道路必定不平坦,最后,祝福各位考生复习顺利,心态一直保持良好,一定成功上岸!
我记得在我还在读书的时候,很多人喜欢拼证书,也因此确实是带起了一股考证的热潮,当时的大学生几乎都在晒自己的证书,证书越多就证明自己的含金量和价值就越高,想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是要体现自己的价值的。但是最近几年,随着考研的热潮渐渐来临,越来越多的学生考试考虑考研这个问题了。但是考研的难度大家都知道比较大的,甚至难度不亚于高考,经常学校图书馆自习室都能够看到不少考研大军正在紧张的复习着。但是最终能够成功的也只有少部分,所以我今天专门要分享10个考研有优势的工科专业,一般来说报考这几个专业被录取的可能性较大,当然这10个工科专业不是什么热门专业,而且有的相对就业较辛苦,所以报考要慎重:1、核科学与技术——其实报考这类专业的学生是真的不多,很多家长和学生主要还是担心是不是会有辐射之类的问题,其实报考这类专业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很有危险,正因为报考人数少,考研的难度不算大。2、农业工程类——这类专业同样也属于偏门报考人数比例很少的一类了,当然现在很多人都是谈“农”就避讳,总觉得学这些专业以后比较low,其实这类专业以后的发展前景算是比较好的一类了,现在考研有优势。3、航空航天类——其实这类专业毕业了之后的去向都是比较高大上的地方的,至少在很多普通人的心目中比较牛逼,当然都是需要读研的。不过这类专业考研被录取的可能性比较大,最好报考国内实力最强的几所大学。4、力学——力学专业属于考研优势很大的一类专业,当然也和力学难度比较大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读力学专业的学生多数都是成绩较好的学霸了,能够在本科阶段学得很好的学生考研几乎不会有很大的问题。5、矿业工程——其实现在这类专业不像以前那么热门受欢迎了,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喜欢去报考土建、电子、计算机之类的专业了,所以这类专业相对报考人数少,所以考研考上的几率会比以前要大很多。6、船舶与海洋工程——这类专业的就业地方非常广,当然多数都是与“船”相关的地方,不过总的来说职位也都是大同小异,比较适合男生报考。想要发展好的话读研肯定是最好,同样不属于热门类专业。7、地质工程——地质类专业的就业环境和工作都是比较辛苦的,也因此适合男生报考。同时这类专业也不属于报考人数多的热门专业,所以竞争力肯定不可能很大,所以只要认真一些的话,考研几乎没啥问题。8、水利类专业——水利工程类专业同样也是工作比较辛苦的专业,但是这类专业就业率各方面还是很不错的,如果想要考研的话难度也不算很大,所以如果报考这类专业考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9、冶金工程——之前听够很多人都在说这类专业太辛苦,所以冶金现在报考的人数是真的并不多,甚至很多家长了解专业都会了解热门专业,对于这类不算热门的专业肯定不怎么青睐,但是这类专业考研优势很大。10、能源与动力工程——这类专业其实未来的前景很好,而且考研是很有必要的,其实这类专业的相关行业就业率一直都是居高不下的,就业领域很广,所以读研之后毕业了找工作的选择面是很广的。最后,今天就暂时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填报志愿、高考、大学、专业、家庭教育等相关的信息,可以关注我!
初试已过,现在已经正式进入复试的备考阶段,能够进入复试是我们经过日夜苦战,最终奋斗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初试的重要性,但复试的重要性一点不比初试低,初试决定着你能否进入下一轮的竞争,复试则决定着你的去留。近几年郑州大学尤其重视复试,复试的权重也达到 30%—50%,每年的淘汰比例都在 18%—20%,所以建议大家充分重视,及早开始准备,不可让自己功亏一篑哦。考研日日帮在这里整理了一下关于郑州大学考研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复试的资料信息,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081401)岩土工程专业2021年计划招生人数为17人,相对于2020年计划招生人数增加6人。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081403)市政工程专业2021年计划招生人数为4人,相对于2020年计划招生人数减少3人。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0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2021年计划招生人数为21人,相对于2020年计划招生人数减少1人。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081503)水工结构工程专业2021年计划招生人数为17人,相对于2020年计划招生人数增加3人。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081504)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21年计划招生人数为4人。相对于2020年计划招生人数减少1人。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0815Z1)工程安全与防护专业2021年计划招生人数为3人,相对于2020年计划招生人数增加1人。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0815Z2)水利信息技术专业2021年计划招生人数为3人,相对于2020年计划招生人数减少6人。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2021年计划招生人数为11人,相对于2020年计划招生人数增加3人。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085900)土木水利硕士专业2021年计划招生人数为143人,相对于2020年计划招生人数增加5人。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086100)交通运输硕士(交通运输工程)专业2021年计划招生人数为54人,相对于2020年计划招生人数增加17人。各位研友可以参考一下,以下信息包含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各专业录取人数、复试科目及加试科目。022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一、复试科目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081401)岩土工程专业的复试科目为土力学。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081403)市政工程专业的复试科目为给水工程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0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的复试科目为水资源利用与管理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081503)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的复试科目为混凝土结构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081504)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复试科目为水资源利用与管理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0815Z1)工程安全与防护专业的复试科目为混凝土结构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0815Z2)水利信息技术专业的复试科目为遥感概论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的复试科目为路基路面工程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085900)土木水利硕士专业的复试科目为01、02、03、04、05方向复试科目为水利工程概论;06、07方向复试科目为混凝土结构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086100)交通运输硕士(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复试科目为路基路面工程〖参考书目〗小编暂时没有搜集到相关参考书目哦,如果有知道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非常感谢!二、复试指导手册考研日日帮温馨提示:复试一般包括专业笔试和专业面试两个部分,但是具体如何准备呢?很多同学都无从下手,基于这种情况,有一本指导手册无疑是柳暗花明。这本手册中包括学院介绍、分数线、报录比、复试流程、复试英语、见导师的注意事项等都做了详细介绍,让你一目了然。正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由于篇幅有限复试指导手册小编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介绍了哦。三、郑州大学复试试题专业笔试就是我们要做的复试题,复试试题可能相对比较基础一些,题量也不是很大,但是非常重要,占比也是很大的!考研日日帮为大家准备了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各专业考研复试试题:路基路面工程复试试题、混凝土结构复试试题、水利工程概论复试试题。四、郑州大学复试笔记和题库笔记是一个不断补充的过程,梳理复习思路,有利于我们快速掌握重点知识,它不是一遍就可以完成的。考研日日帮为大家准备了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复试资料:路基路面工程上课课件。郑州大学专业面试部分提起面试,考生就说心里就有点发抖,这个部分是很多考生最害怕的一个部分,因为这个是考察学生的临场发挥和自己平时的专业水平,包括你的英语口语和你的专业技能掌握。面试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身心健康、外语口语、业务知识及能力、实践(实验)能力等方面综合测评。这些重中之重的学生最想提高的就是英语听力与表达,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英语的复习经验,英语的模板,英语口语题等,一起来学习吧。祝大家金榜题名!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水利专硕考研成功经验分享我是2020年的考生,被北京工业大学土木水利(专业学位)录取,初试成绩为347分,思想政治理论67分、英语二75分、数学二77分、专业课土力学128分。今年的复试分数线是337分,我也算是比较幸运的压分飘过选手。先来说一说我为什么选择北京工业大学的原因吧,我本科就是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是北京唯一一所市属的211学校,研究生大家肯定都是想要往比本科更高一层的学校走,最低的要求是留在本校。而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综合评估,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是属于A类,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浙江大学是同一等级的,仅次于最高等级A+的同济大学和东南大学,所以相比于这些大学,再加上北京工业大学的土木工程还是双一流学科,北京工业大学算是性价比最高的学校。而且北京工业大学的师资力量是非常雄厚的,导师们都是行业内领先的人物,本科时期,经常遇到上课的老师就是教材的作者,或者编写行业规范的人。北京工业大学的硬件设施在北京也算中上等。综上所述,我选择了把我的目标院校定为北京工业大学。也是由于上述的优点,北京工业大学发展越来越迅速,近年来报考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但相较于同等级的清华,北工大显然是更容易一些的。(1)英语二专硕考英语二,学硕考英语一,我对我自己75分的英语成绩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本科期间除了考四六级时候基本没有怎么系统的学习过英语,所以在三月份,我开始了伟哥恋恋有词的学习,把重点的高频词先过一遍,伟哥的课程也很有趣,算是找一找学英语的感觉。我认为应对考研英语,把真题吃透就完全足够了。我用的张剑的黄皮书,得阅读者得天下,要仔细做好每一篇阅读,第一遍先计时完成,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第二遍对答案,把错误的题目改正,并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第三遍通读全文,记录所有不会的单词,长难句拿出来仔细分析句子结构,这对翻译是非常有益的,注意一定要搞懂文章结构,这是非常有助于解题的,因为一篇阅读题目分散均匀,一段对应1——2道题,做的多了甚至可以猜出考点所在位置。第二天开始英语的学习之前,先把前一天记录的单词和长难句再复习一遍,英语的学习就是一个重复记忆的过程,所以这个办法是非常有效的。而且考研是有一定的范围的,做的越来越多,会发现不会的单词越来越少,而且有大量重复的单词出现。作文的部分可以背一到两篇模版,考研作文不需要写的很出彩,安稳的写出来没有病句和拼写错误就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要注意英语一定要早开始,注重积累的过程,英语没办法速成,后期就可以把学习英语的时间减少,来学习别的科目。(2)思想政治理论政治我是在九月份开始学习的,跟着肖秀荣老师的课程,前期做1000题,11月份开始背大题,肖四和肖八要利用好,尤其是选择题,不能够只做一遍,要像填空题一样多做几遍。时政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对今年的大事件加以关注,相关考点着重背诵。大题部分,我背了一些重要的考点之外,还背了肖四的前两套题,考试时候也要根据材料,先把最靠谱的答案写上,再写其他沾边的答案。(3)数学数学我的成绩并不理想,只是刚刚过了单科线,在这里我总结一下我的不足吧。我用的一直是张宇的教材,闭关修炼是最重要的一本,可以反复做几遍。数学要注意理解,有清楚的知识框架,把每一个知识点的原理弄明白。我就是存在了一种侥幸心理,没有弄明白原理,只是做很多的题目想要记住题型的做题步骤,而现在出的题型越来越新颖,不是原来那种按部就班的题目。近30年真题要做,张宇的八套卷四套卷也要仔细落实,都说张宇的模拟卷难度过高,但就2020年的考题看来,确实需要在考前多做一些难题。2021年的考题应该不会有2020年这么难,但是题型新颖、考察冷门考点的趋势是不变的,希望2021年的考生能够吸取我的教训。(4)专业课北京工业大学的专业课范围是5门,分别是土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钢结构、土木工程材料,初试要在这5门中选择1门来考察,我选择的是土力学。任何一个版本的土力学教材都可以,我使用的是东南大学的版本,题型有选择、填空、简答和计算,七八两章土的抗剪强度和土压力计算是重点也是难点,肯定会涉及到大的计算题,而土的渗流、土的各种强度换算、土的压缩和有效应力也需要认真学习,有考计算题的可能性,如果计算题没出,前面的选择填空也一定会考到。我认为土力学相对较为简单,但仍然不能掉以轻心,我先把书通读了一遍,把所有的知识点都仔细理解到位,但土力学这门学科知识点比较碎,第二遍我就根据考点的要求和上课时的课件,将较为重要的考点再复习一遍,最后开始做近十年真题,会发现真题中题目都较为相似,有很多原题重复出现,计算题偶尔会出现一个冷门考点,但如果仔细复习过书目这也都不是问题,真题要往复至少做三遍,考试时就会发现许多原题。(5)关于复试我的初试成绩并不高,属于中下等,但是我的复试成绩还不错,最终让我的排名在中上等位置。往年的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考除了初试的其他专业课,听往届学长学姐说面试老师也只是问问毕设情况和个人情况。但由于今年情况特殊,没有笔试,全为面试,面试包括中英文的自我介绍,英语抽签问题的回答,专业问题(抽签)的提问和综合素质的考察。中英文自我介绍是唯一能够自己准备的东西,一定要认真对待,将自己参加过的学术活动,获得过的奖项准备的充足一些,自己曾经参与过的比赛或者论文一定要再复习一遍,对内容了然于心,不要被导师问出什么破绽。英文的自我介绍写的长一点,注意发音,自信大方的表达出来。专业课抽题的部分就相当于笔试部分的简答题,我比较幸运,抽到的三道题有两道都是准备过的,如果遇到不会的题目也不要乱说,一定要诚实的向老师反映。考研是非常辛苦的,要做好拼命一年的准备,全力以赴,我考研的时候就经常这样激励自己,长痛不如短痛,一定要一年就考上,不要再二战了,因为二战自己辛苦是一方面,我们的时间成本也是非常珍贵的。另一方面,考研初试固然重要,但是也希望大家可以放一部分重心在专业上,抓住一切可以参加比赛的机会,提升自己专业的综合实力,研究生的初衷是做学术研究,没有老师想要一个只会学习基础课的书呆子,这也是复试存在的一大意义。准备考研的这一年是非常充实的,也是人生中锻炼自己毅力的好机会,一定要注重效率,相信大家的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的!(本文来源于公众号“上海考研集训营”,相关考研资讯可前往查看)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水利考研成功经验分享我是2020考研的学长,考的是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也是在西南交通大学读的。之前西南交大土木专业课学硕一直考的是材料力学、专硕是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至于英语和数学,就是专硕英语二数学二、学硕是英语一数学一。对于科目难度,专硕是考数学二和英语二,自然难度低一点,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专业课考的不一样,专硕的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我本科没太掌握好,也是对于选择专硕比较难推进的一点。恰逢其时在4月份,学校发布公告,专业课改了,学硕专硕都改成考928结构力学,也就是说在学硕专硕的专业课难度上不存在问题了,现在就是简单的专硕考英语和数学科目难度低点,但是呢势必专硕报考的人也多,因为我考虑到英语基础薄弱点,就还是选择了考专硕。所以呢在专硕学硕的选择上综合,如果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建议考专硕,报考学硕的风险大,当然回报有时候也很大,比如我们今年的道路与铁道的学硕就爆冷门了,没人报,结果导致复试分数线200多分,就是国家线,比其它方向的学硕复试分数线要低了差不多50多分,所以今年报考道铁学硕的人赢了,高风险高回报。但是呢我还是建议报专硕吧,毕竟专硕招的人多,基数大,出问题的概率小点。考交大的难度怎么样呢,我觉得是不难的,只要想考,然后时间花到位了,就可以考到,初试进复试的复试线,一般是1:1.8,但是2019和2020因为翟事件和疫情的特殊情况导致控制在了1:1.2,进了复试就几乎没怎么刷人,但是今年估计如果不出什么大事,可能复试的一个比例还是会控制在1:1.8左右。招的人数呢,交大招的也是蛮多的,专硕招快两百人、学硕七八十人吧。然后初试的专业课,2020第一年考928结构力学,考8章的内容,分别是1.结构的几何性质分析2.静定结构的内力求解,轴力和弯矩主要是3.虚功原理以及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4.力法5.位移法6.矩阵位移法7.影响线8.动力学。每章都要至少出一个大题,第二章和第五章会出两个。结构力学的参考书目,就是杜正国老师编的结构力学教程。重难点呢是位移法这章大部分同学感觉会比较吃力,一定要慢慢克服这章的重难点,结构力学的学法跟数学蛮类似的,就是重在思维考察。公共课的话英语和政治不建议复习太长时间,性价比太低了,英语基础稍微好点,我身边的同学政治加英语没咋学和我花了时间学的,考下来是差不多的。就是数学一定要下功夫学,然后就是专业课,复习数学的时间跟专业课的时间控制在3—4:1吧 数学一定多花时间思考。然后如果和我一样幸运初试发挥的不错。至于公共课,思想政治理论不必早早复习,9、10月份每天吃饭或者晚上的时候看会徐涛讲的课当娱乐身心,然后刷题的话就看看1000题就差不多了,接着就是考研前两个礼拜背背肖4,甚至肖4背不完只背前两套也就够用了,英语的复习套路也比较简单,建议就是每天抽空背背单词,然后做题呢就是只需要做做真题即可,真题反复琢磨思考出题组的出题思路、解题技巧,不必下大功夫学,性价比太低了,只有在数学跟专业课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去尽量看看即可,接下来就是跟专业课分值一样,但是比专业课重要性还要更大的数学,数学建议9月份开学前复习一轮,把基础打好,开学之后就准备进去下一个阶段了,就是所谓的刷题阶段,刷题有几本推荐的,线代呢一本胡金德的线性代数超解读、高数杨超有一本139分系列的习题集我觉得非常不错,还有就是超越135非常薄的一本习题书,最后11月下旬就可以开始刷各种试卷了,做做试卷找做题的时候的题感,试卷就看着市面上的买着做就行了。数学第一轮基础一定要打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哈哈哈。整体考交大的难度怎么样呢,我觉得是不难的,只要想考,然后时间花到位了,就可以考到。再来聊一下复试,复试交大是分为笔试加面试,笔试考5门,结构力学、土力学、水力学、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五门课,放在一张卷子上总分100分,占复试分数的40%,然后面试又分为英语面试和专业问题面试。英语面试占复试成绩的20%、最后专业基础问题占40%。复试的综合成绩构成是初试:复试=5:5,也就是说最后的综合成绩构成是,初试分数×0.1+复试的笔试×0.2+复试的英语面试成绩×0.1+复试的专业基础课面试×0.2。最后按排名优先录取。复试大家都大差不差,除非特别优秀要不然是不会拉开差距的,整体初试的排名就是最后综合的排名,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初试好好发挥,早说复试多会准备准备,等初试结束,寒假回家开始准备就完全来得及嘛复试一般在3月底。最后给学弟学妹几点忠告,既然选择了花费时间精力考研,那就好好珍惜所剩的时间,咱们报考不是为了给别人当炮灰的。考研就是选择(院校、专业等)然后持续的花时间努力,比较推荐的在努力学习前,想好自己考研是为了什么,然后在学习乏了累了的时候,想想自己想在攻读研究生之后做的事情,只有在考上了研究生之后才可以去做啊,咱们并不是为了考研而考研,考研这个过程只是一个踏板,咱们要以此借力要去更远的地方,就像学驾驶本的过程,并不是为了学本而学本,而是为了以后可以开着自己的车子到处奔驰,所以学本只是一个踏板,考研也是如此,最后我也是奔着大致这样的想法最终总成绩400分+成功上岸,大家加油,我在未来等你。(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扬州的风景总是很美丽的,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写下了多少流传千古的诗篇。学校坐落于美丽的古城扬州,幸福宜居城市,扬州大学是一个很精致,具有古典气质的综合性大学。被调剂到扬州大学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一定要去就读的。因为具有两个方面的根本原因;第一,扬州大学的综合实力非常强大,是我国双非大学中的名校和强校,是我国双非大学中进入前百强的大学,是江苏省和教育部共建的高校。是江苏省省属的综合性大学,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因为扬州大学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身的实力就非常强大。我国开设本专业的67所大学里排在B+的位置,具有强大的专业实力和非常鲜明的专业特色。如果就读这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绝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扬州大学现有一流国家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有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项目9个,具有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7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两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共有29个二级学院,121个本科专业。扬州大学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在1981年就国务院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在2006年水利水电工程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水利工程分别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水利水电工程为江苏省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水利工程学科为江苏省优势学科,2009年。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这个学科拥有水泵及水电站国家精品课程和水泵及水电站国家教学团队。水利工程优化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科研成果,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通过具体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扬州大学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独树一枝,特色鲜明。就读扬州大学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是非常值得的,绝对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途。
近几年,跨专业考研的队伍愈发壮大,许多考生不仅跨考相关专业,甚至还有人进行文理科间的“大转行”。跨专业报考的难度系数在考研中是最大的,既有“满盘皆输”的危险,也可能会带来出奇制胜的效果。如何对跨专业考研的情势进行冷静的分析,并根据自身情况“对症下药”?盲目跨专业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某考生小刘3年换了3个专业,均无功而返。像小刘这样赶场式跨专业考研的并非个别现象。她的动机也是考研中最忌讳的心态:投机和盲动。在没有任何知识积淀的情况下,盲目换专业只会浪费精力和时间。分析目前跨专业考研的动机,大体有以下三种:第一,为了谋个好职业,所跨专业是热门专业,就业前景看好;第二,为了混个硕士文凭,所跨专业竞争小,门槛低,容易录取;第三,为了摆脱现有的专业背景,所跨专业是自身兴趣所在。据了解,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本科专业不感兴趣或是不满意。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想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专业,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很多过来人都认为,跨专业考研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有兴趣、有能力。盲目跨专业考上以后也不轻松盲目跨专业不仅学起来困难而且就业也困难,有些跨专业学生还在专业学习上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和“消化不良”,因为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起点就已经非常高,学生必须具备独立的科研能力,所以跨专业的学生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研究生考试虽然通过了,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却暴露了“硬伤”———项目做不了,编程编不出,写科研论文不熟悉学术话语、缺乏创新思维……跨专业报考有风险,这需要考生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同时需要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个过程是非常艰辛的,结果不一定能与付出成正比例关系。只要你对所选的专业有兴趣并坚信自己能够为之付出,我相信有志者事尽成,你一定可以品尝到成功的甘甜,但是绝不要为了好找工作或者好考等原因,轻易地盲目地转换专业。哪些学科欢迎考生跨专业报考目前,我国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对考生跨专业报考均无明确限制,某些交叉学科还十分欢迎考生跨专业报考。像新闻传播、社会学、信息管理学、生物信息工程等综合性较强的专业,目的就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所以导师也愿意要不同专业的考生。新闻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型学科,培养的人才工作后可能会涉及各个领域。经济、法律等专业的学生转学新闻以后,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日后进行经济、法律等新闻报道时,他们有相关学科知识背景做支撑,更能够驾轻就熟。清华大学化学系一位博士生导师认为,现在的化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了,有很多新兴的专业是学科交叉的产物。比如微电子化学、物理化学等应用型学科,都需要各个专业的合作才能有研究成果。“像材料、物理、生物等专业的同学转专业考到我们系,就可以在学术上给我们补充新鲜的血液,填补研究上的一些空白。若让本专业的同学去补修外系考生几年才积累的知识,来完成科研项目,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所以有些交叉学科非常欢迎跨专业报考的同学。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纯理论性专业或者特别“专”的专业就不大喜欢招跨专业的考生。因为本学科专业性很强,需要特别扎实、系统的基础知识。除非你有得天独厚的天分,笔试可能会通过,但进来之后的发展前途还是非常有限的。说来说去,还是有很多人怕换专业,觉得没有把握,或是觉得好象没有先例,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不太情愿地又考回本科时所学专业。其实,换专业并没有一些人想象得那么难,就像考研没有某些人夸张得那么难一样。在考研时换专业成功的人比比皆是,以下是我所认识或知道的跨专业考研的成功案例:(1) 英语―法律 (2) 数学―计算机(3) 物理―金融―会计 (4) 英语―数量经济学(5) 物理-生物―工业经济 (6) 茶学―会计(7) 牙医-财政学 (8) 建筑经济管理―建筑学(9) 数理统计―数量经济学 (10) 管理学―数量经济学(11) 统计学―法律 (12)化工―国民经济学(13) 政治―法律 (14) 热能―房地产―历史(15) 数学―经济学 (16) 光科―会计(17) 高分子―计算机 (18) 材料――自动控制(19) 力学―自动控制 (20) 统计学―金融(21) 经济学―新闻 (22) 热能―新闻(23) 地理―经济学 (24) 铸造―会计 (25) 历史―经济法―国际经济法(26) 英语―行政管理(27) 农学―企业管理 (28) 机械―计算机(29) 物理―金融 (30) 会计―经济法(31) 物理―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32) 地科―哲学(33) 数学―系统工程―经济学 (34) 高分子―生医(35) 农学―金融 (36) 化工―会计(37) 数学―财政学 (38) 档案管理―金融(39) 热能―自动控制 (40) 化学―金融(41) 物理―电子 (42) 地球物理―生物跨专业考研如何准备跨专业考研变数大、无定规,但从整体来讲,报考还是有原则和规律可循的。就考生而言,自学能力是跨专业的必备素质;其次,就是要有较强的学习适应能力,能够较快地投入新的专业学习并熟练掌握其学习方法;再次,就是要具备一定的领悟能力,因为在短时间内消化所考专业的内容,理解比记忆、应试更重要。就报考科目而言,学问就更多了。第一,跨专业占有优势的学科一般是数学和英语,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首先在全国统考中就占了“便宜”,而且理工类各门专业基础课都与数学相关,学好了数学,转经济、自动化、计算机都具有“比较优势”,基础也比较扎实。第二,相对而言,考生比较认同的规则是“理转文易,文转理难”。纯文科如历史、中文等专业更侧重于感性认识,所有专业都可尝试报考。但是文转理就不同了,高等数学就是第一个大门槛。所以,文科转理工科要慎行。另外,转专业的方向最好遵守“就近原则”,即寻找相近专业或相关学科来跨考。最安全的方法还是找同一门类下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如化学转药学、数学转理论经济学、电器转电子、自动控制转电信、机械转力学、土木建筑转水利工程等。总而言之,最好能够在跨考前找到专业间的“交集”。如果不是自身实力雄厚,切忌跨度太大。另外,跨专业考研也要“投石问路”,就是说在备考时找准相关院系和导师。有很多学校和院系欢迎并鼓励外专业报考。另外,在查看招生简章时,也要细读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比如新闻学专业,有的导师研究中西比较,就特别欢迎外语系学生报考,因为这样在科研中就能够翻译一手的外文资料;有的导师研究方向是中国新闻史,就更愿意要历史、古典文学专业的考生;有的生物学导师做的项目涉及生物芯片制作,所以对于应用型的计算机专业考生也不排斥。考生切莫抱有“混水摸鱼”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据某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介绍,有些考生报考文物古籍这一冷门专业,并通过了笔试,但一到复试时,导师问他看了几本古典文献,考生立即瞠目结舌、无言以对。如果确定了报考志愿,复习时除了要吃透书本外,还要从以前的学科中转换过来,重新培养并习惯于本专业的思维方式,同时学会利用学术话语,熟练把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不能只浮于皮毛,不解精髓。复习也要得“要领”,如果条件允许,可到报考学校旁听相关的专业课程或借阅课堂笔记,查看学术期刊,了解该领域的热点、焦点、新课题等。此外,制订详细的复习计划也很重要。由于考生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学科领域,制订计划时就需要从长计议,要先入门,再循序渐进。复习时不能忽略了自己的优势专业,很多同学由于只注重专业课复习,结果恰恰是让自己擅长的英语拖了“后腿”。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座高校,河海大学。也许有人听过这个名字,也许有人有所耳闻。我相信有好多人知道这所学校源于课本书皮上常有的“河海大学出版社”的字眼,甚至你都不知道她在何处,有何不同。但这些都不重要,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所高校是配得上优秀的。河海大学河海大学,简称“河海”,位于江苏省会南京,是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教育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河海”之名并非一贯传承,却又最为古老。河海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5年创建于南京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1924年与国立东南大学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1927年并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1952年南京大学水利系、交通大学水利系、同济大学土木系水利组、浙江大学土木系水利组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1960年被中共中央认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而今重用此名意义深远。校徽对于河海大学,强势专业众多,尤以水利最为出色。对于考研学子,推荐的报考其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通信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在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中可见,除了水利相关,河海大学在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电气自动化,工程力学,能源与动力,通信和新能源物联网等专业也很出色,均为工科类专业。水文水资源学院如果大家对这所学校还不甚了解,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确实值得许多人的一番考虑。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足够努力,足够优秀,强大自我。
各位准研究生学弟学妹,大家好!我是郑州大学水环学院(现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名16级学生。刚刚经历了2020考研,有很多内心所想希望能和大家分享,同时希望能够在某些方面帮到大家。我的初试成绩是386,其中政治71,英语二78,数学二117,900水力学120。成绩截图这里为啥要提一下自己的成绩呢,其实是想要大家观察一下,386看起来算是一个还不错的成绩了,但是每一科的成绩并没有很高,都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的。所以我想要告诉大家的第一条就是考研其实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难!大家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既然决定了考研就不要放弃。然后再说说第二条(可能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考研初试如何准备。就以我本人的经历来说吧,当初我几乎是秒确定要考武大土木水利(专硕)的,当时出于学硕要人太少的考虑怂了一下选了专硕哈哈,然后接下来就是从学校官网查取自己的目标院校专业都要考啥,武大土木水利呢是政治,英语二,数学二,900水力学(学硕的话应该是政治,英语一,数学一,900 水力学)。至于各个科目的学习方法,这个每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下面要谈的仅代表我个人的看法,望大家批评指正哈。数学篇不管是数学一还是数学二应该是考研四个科目里最容易和别人拉开差距的科目了,是我们要特别重视的大科。作为考研的“大科”在复习时间分配上妥妥应该是最多的,同时重心一定要放在前中期,这样可以为考研后期减轻负担。考研数学辅导的大牛老师很多,我当时跟了张宇老师的网课,复习资料的话基本上也是用的1000题、闭关修炼、八套卷等。19年暑假之前我听了基础班的课,然后暑假期间听了强化班,并且把1000题(对应基础班)和闭关修炼(对应强化班)做了一遍,暑假开学后又刷了一遍1000题(1000题和闭关修炼里的题一定要彻底搞懂,学会举一反三),大致十月份开始做历年真题了,前几年的真题很简单并且参考价值不大可以当成练习做,2000年以后包括2000年的真题在难度上算是开始慢慢步入正轨,尤其是近10年的真题特别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做题给自己卡好时间就像正式考试一样严格对待。最后做了八套卷等模拟题,张宇老师的八套卷难度较大,计算量较大,难于考研真题,但涵盖的知识点比较全面,可以当作复习回忆知识点的工具,个人感觉挺不错的。最后需要提一句,我的数学复习进度是整体偏后的,建议各位准研究生们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专业课篇武大的900水力学可以说是诸多学校中很难得了。一般有判断(10个或20个),选择(10个或20个),填空时而有时而(2020没有),画图题,以及计算题证明(2020年加大了证明题考察的比重)。判断题选择题一般考得特别细,这就要求我们在看课本(武大有指定的教材)的时候一定有把每一个细节都看到,计算题就要求我们记准公式同时要学会灵活变通,证明题2020年就出的比较偏,所以建议大家多记课本上公式的证明。专业课以7月份开始复习为宜(因为900水力学考得很细致,看一遍课本可能效果不是很好,所以建议大家提前看着点课本,逐渐由浅入深),7月8月9月主要是看课本加做绿皮书(对应教材的习题集,很重要,里面的题都要做一下,除去一些不考的计算题,其余的计算题判断选择一定要搞明白,填空对应的知识点一定记牢),然后从十月开始做真题背知识点,一定要多翻课本多记公式知识点,另外特别强调真题非常非常重要,里面考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知道在课本中对应的位置,然后把这个点放大进行复习,并且寻找课本中其余重要程度相近的点进行复习。由于绿皮书的题量实在不小,这里就不推荐大家再额外做其他题目了,如果到后期大家发现时间不够要做不完绿皮书了,这时大家也不要气馁,绿皮书的精华在于里面的所有例题和练习题里的选择判断填空及画图题,所以大家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抓紧时间,对于专业课复习一定要提高效率抓紧时间绝不拖沓。个人认为专业课比的就是谁看课本看得细、谁记知识点记得牢。最后再强调一下,武大的900水力学考得十分细致,大家一定要注重课本里的细节,多看,多理解,多推导(公式)。英语篇英语是一门需要积累的学科,所以一定要尽早开始,我当时是暑假前每天只背单词,每天多背,暑假前记了2遍,这里要提一下单词的背诵方法,考研词汇书有很多,个人感觉没什么差别,这个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重点是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个方法,把考研单词分成10个或者20个再或者30个单元(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每天早晨记一个单元,每个单词连带释义只需要注意力集中地读三遍即可,然后到晚上检测自己(挡住释义,看单词想释义),没记住的再认真记三遍并做个记号,并且要保证前面背的内容每隔3天左右要检查一次,对于没记住的再背再记,这个方法最难的就是背到后面可能工作量会越来越大,所以前面说到大家要尽早开始,英语暑假前的复习可以只记单词。等到整本书按照这个方法背完之后,以后都是检查式背诵,挡住释义,想单词的意思,想不起来的做记号记三遍。到暑假开始,背单词的时间减少一部分,开始做真题里的阅读,每天做一篇整理一篇,记真题阅读里面的单词,并且里面的每一句话都要彻底搞明白。这里只需要留三到五套真题留到考研前不久刷手感卡时间做。如果英语二(或者英语一)做完了,可以做近十年的英语一(英语二)真题中的阅读。总之大家一定要把真题重视起来,尤其是近十年的真题(真题推荐买陈正康的超精读或者张剑的黄皮书)。然后到9月可以开始把其他题型提上日程,至于作文的话建议大家提早准备,不要等到考研前一两个星期再临阵磨枪(尤其是英语一),以考研前两到三个月准备为宜。(注:单词的背诵每天都不要停,哪怕是到后期每天或多或少也要背点儿,最后就是提醒准研究生们,起初做英语真题阅读可能会错很多这个很正常,大家一定要相信自己坚持到底!)政治篇个人建议政治不用复习太早,八九月份可以开始听听网课做做选择题。然后十月中以后开始背选择题知识点。等各大老师各个机构的模拟题出来要开始做模拟题里的选择题了,争取把能买到的都做一下,肖八的选择题一定好好做下,等到肖四出了开始背肖四大题,有余力的话也可以背背大题知识点。最后也别忘了记记时政的问题哦。最后祝愿学弟学妹们一战成硕!!!
对于大学生而言,本科阶段提得最多的词莫过于考研,但对于如何考研,如何能顺利进入到硕士研究生行列,相信不少大学生都不是很清楚,即便是准备参加考研的学生也未必能完全明白。本科生想要顺利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有两条路可以走,保送研究生和通过考试考取研究生。保送研究生,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政策,学生在保证大学四年的优异成绩前提下,还需要提前了解目标院校的保送规则。而通过考试来读研究生的学生,更是要最好充足的准备,了解好目标院校的招生政策后,加班加点的复习,顺利通过初试和复试才能顺利成为一名研究生。通过考研考试进入到研究生阶段的学生,需要经过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初试一般就是每年年末举行的研究生统一考试,而复试一般就是目标学校的面试。今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再创新高,但能顺利通过初试进入到复试环节的学生却少之又少,因为不少学生在初试的较量中就被刷下来了。对于顺利通过初试的考生也并非万事大吉,复试的难度一样巨大,不少考生都是在复试这一关被刷下来的。如果通过初试后,可以不参加复试就直接被录取,相信不少考生会很愿意这样。到底哪些学校可以不用参加研究生复试就能直接被录取呢?小编给您详细说说,希望对今年报考的大学生能有所帮助。有四所高等院校只需要通过初试就能直接被录取,都坐落在陕西省1、西北大学该所大学是中国老牌的重点名牌大学之一,前身始建于1902年,由清朝光绪皇帝亲批建立。经过了百年的风雨历程,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同时拥有211和双一流大学的美誉。该所大学对于优秀人才有专门的“储才计划”,凡是能顺利通过初试分数线的考生,学校将不再进行复试考试就可以直接录取成为该校的研究生。2、西安理工大学作为一所理工类的专业大学,与共和国同龄,经历了七十多年的建设,如今已经建设成为一所以水利、材料工程专业为主的高等院校,随着双一流大学的入选,学校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对于人才的引进,该所学校也有自己的主张,凡是通过考研初试的学生,只要把这所大学当做第一志愿来填报,就无需再经过复试的筛选,便可以直接录取。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该所大学的前身是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是陕西省内历史最悠久的大学。这所大学也以理工科著称,目前拥有三个校区,20个学院,相信报考这所大学的研究生们,总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该所大学同样对人才采取开放的政策,凡是能顺利达到初试录取分数线的学生,不用再经受复试的煎熬,便可以直接被录取。4、陕西科技大学该所大学没有前三所大学那么悠久的历史,始建于1958年,不过作为陕西省的重点院校,也是考生报考的不错选择。相比另外三所大学,这所大学对于考研的学生还有另一个录取条件,那就是要求生源必须来自于双一流大学,也就是对于成功通过初试的考生,只要你来自双一流大学便可以直接被录取,如果不是双一流大学的毕业生仍旧需要进行复试考试。这四所大学只要顺利通过初试便能成功读上硕士研究生,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不知道这四所大学是不是你的理想院校呢?虽然不用经过复试的较量,但初试想要顺利通过,也是十分困难的。考试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呢?1、充分复习做好准备考取研究生最重要的还是每年年末的研究生统一考试,同一张试卷,较量的是每个考生的实际水平。在提前了解清楚报考院校的招生规则和政策后,考生便需要塌下心来进行复习,通过不断的做题和读辅导书,及时弥补不足,提升分数,在最终的研究生考试中顺利胜出。2、积极的心态良好的心态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像高考或研究生考试这种重大的考试来说,只有先让心态平稳下来,已有的水平才能得以发挥。总结:考取研究生虽然可以暂时缓解就业的压力,但考研的过程困难重重,即便不用经过复试,也一样是异常艰难的。希望今年参加考研考试的学生都能考到理想的学习,继续深造学习。讨论:您觉得考研需要经过复试么?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