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04-2016年新疆双语教育研究统计分析日中穴杯

2004-2016年新疆双语教育研究统计分析

2004-2016年新疆双语教育研究统计分析方晓华 陈得军(新疆师范大学 语言学院;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摘 要:文章以2004-2016年为时间段,对新疆双语教育研究的成果,从论文发表的时间、论文作者单位、论文发表的期刊和论文主题内容四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新疆双语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总结出其特点,对新疆双语教育研究的内容进行归类分析,概括介绍了双语教育理论研究、双语教育政策研究、双语教育现状研究、人口少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各地双语教育研究、双语教师研究、学前双语教育研究及学科双语教学研究等八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分析了新疆双语教育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设想。关键词:新疆双语教育研究;发展趋势;统计分析2004年和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提出了新疆双语教育的工作方针、任务和实施步骤,全面部署实施双语教育。自此,新疆双语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十二年来新疆双语教育发展的历程,很好地总结其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对于进一步推进双语教育的发展,具体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具有特殊的意义。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双语教育研究。双语教育的推进需要科学理性,而科学理性的前提是广泛而深入的科学研究。因此,梳理这些年来双语教育研究的文献,分析双语教育研究的成果,总结新疆双语教育的成就、问题和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双语教育积极、稳妥的发展。本文在搜集2004-2016年间有关新疆双语教育研究的著作、期刊论文、硕博论文和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分析双语教育研究的成就和缺失,探讨未来双语教育研究的方向。按照新疆教育界对双语教育约定俗成的概念,汉语教学研究不列入本文论述范围;同时,新疆双语教育主要是在学前和中小学实施,各高校的双语教学研究也不在本文的阐述中。一、双语教育研究的综合发展态势我们在中国知网上,选择200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时间段,以内容为“新疆双语教学”进行搜索,结果显示真正研究新疆双语教育的硕博论文共134篇,其中博士论文5篇;期刊论文共424篇,(只从正规学术期刊和高校学报挑选);此外,我们还收集到有关新疆双语教育的论文集5部,专著7部。这是十二年来新疆双语教育研究的主要成果。采用文献统计分析方法,我们对硕博论文和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一)按论文发表时间的统计分析图1 论文发表的时间统计从时间段来看,自2004年起,研究新疆双语教育的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逐年增多,到2011年达到高峰,2013年后有所回落,趋于常态,而且各年的论文数量不均衡。最初几年的硕士论文不多,只有新疆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的研究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但该硕士点招生名额十分有限,故论文不多。从2008年起,新疆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有很多研究生选择双语教育作为研究方向,同时,伊犁师范学院、喀什师范学院(现更名为喀什大学①)等也新增了双语教育方向的硕士点,所以2010年后研究双语教育的硕士论文略有增多。特别是近两年,新疆师范大学数学、物理、化学和地理等学科的硕士生选择双语教学作为研究对象,成为硕士论文的主流,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内这一趋势不会改变。(二)按论文作者单位的统计分析图2 硕博论文统计表图3 疆内作者发表的期刊论文图4 疆外作者发表的期刊论文从硕博论文和期刊论文来看,作者最多的是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硕博论文占整个硕博论文的61.4%;期刊论文占34.2%。新疆师范大学设有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中心,设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课程与教学论两个硕士点,形成稳定的双语教育研究团队,承担多项国家和自治区的双语教育研究课题,并指导研究生开展双语教育研究,因此,无论是硕士论文和期刊论文都是最多的,事实上成为新疆双语教育研究的中坚力量。随着双语教育的快速推进,双语教育的成就和问题引起新疆和内地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北京大学的马戎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的滕星教授、中国社科院的周庆生教授、西北师大的王鉴教授等先后多次带领研究生来新疆调研双语教育,发表了调研报告和论文,提升了双语教育研究的质量。内地高校的硕博论文,多数是新疆高校的教师前往内地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然后选择新疆双语教育作为论题,写成硕博论文。其他导师和研究生较少介入这一领域。在424篇期刊论文中,由疆内作者撰写的有386篇,占91.04%;新疆高校作者的论文345篇,内地高校学者36篇,合计381篇,占89.9%。这足以说明新疆双语教育研究的主体是高校教师;在新疆高校中,新疆师范大学的论文132篇,占全部论文数的31.13%,可见该校已成为新疆双语教育研究的中心。双语教学实践的主体中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论文仅7篇,占0.01%,各地教研人员撰写的论文7篇,也仅占0.01%,说明新疆双语教学的主要实践者幼儿园和中小学双语教师、各级教研人员集体不“在场”和失位,这是双语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一线双语教师研究双语教学较少,思考双语教学的过程和方法不足,必然会影响自身专业发展;如不研究教学,就无法判断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效,对教学和学生培养中的诸多问题熟视无睹,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教研员如不研究双语教学,就无法较好地去指导教师教学。值得肯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的相关工作人员写了8篇论文,说明教育决策人员在研究双语教育方面起了践行的作用。(三)按论文发表的期刊统计分析图5 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统计数双语教育的作者群主要在新疆,因此疆内期刊和各大学学报是发表双语教育研究成果的主要阵地,这是很自然的。其中,《新疆教育学院学报》从2009年开始刊登与双语教育有关的论文,8年内发表了89篇,平均每年11篇之多,说明该校、该学报对双语教育研究的重视和扶持。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获批创刊由新疆师范大学出刊发行的《双语教育研究》(季刊)已发表有关双语教育的论文23篇。内地期刊和学报除《民族教育研究》外,少有关注新疆双语教育的。(四)按论文主题内容的统计分析图6 对论文主题内容的统计分析有关新疆双语教育研究的论文所涉及主题非常广泛,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把主题相对化,比如研究其他少数民族的,不管是什么内容全部归到其他民族研究,研究学前的全部归到学前双语教育,研究学科双语教育的全部归到学科双语教学。依次,我们把双语教育研究的内容划分成13项,其中综论部分包括双语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目标、意义、发展历程等,在期刊文章中篇数最多,几乎占到全部期刊论文的30%,其中又以现状、问题、对策的研究为最多;其次是关于双语教师的研究,占全部期刊文章的25.2%,在硕士论文中占比也较高;排第三位的是各地的双语教育研究,主要是和田和喀什地区的双语教学研究。这两个地区是少数民族高度聚居区,语言生态条件艰苦,双语教学基础薄弱,因而也是双语教育实施困难最多的地区,多被学者们关注也是正常的。抓好这两个地区的双语教学,全疆的双语教育就有了保障。这些研究以现状调研为主,分析了各地双语教学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可见双语教育的现状(含各地双语教学研究)、双语教师是广大研究者关注的主要问题。由于绝大多数双语教育研究以维吾尔族学生为对象,所以双语教育的族别研究专指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锡伯族等人口少的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研究,特别是人口少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情况有其特殊性,值得开展研究。在各项研究中,双语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教材、教育技术研究的论文偏少。二、双语教育研究的内容分析(一)双语教育理论研究1.关于双语教育的概念涉及双语教育概念的论文很多,方晓华、赵建梅等人的论文或著作中就专门讨论了双语教育的概念问题。新疆的双语教育有其特殊性,不同于内地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方晓华引述了W·F·麦凯和M·西恩格关于双语教育的经典定义:“双语教育这个术语指的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育系统,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他们强调“一种教育系统,其课程中列有其他语言的教学科目,将不把它看成是双语系统”②,把只开设语言课程的教学系统排除在双语教育系统之外。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解读》一书提出了新疆双语教育的权威定义:“双语教育是指用两种(两种以上)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育制度或教育模式。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指在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开展相关课程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③这一概念把双语教育与汉语教学区分开来,把全部课程用少数民族语授课加授汉语课的模式排除在双语教育之外。新疆学者的双语教育研究都是按此概念展开的。赵建梅认为新疆的双语教育经历了从汉语教学—汉语授课—双语教学—双语教育(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和提升过程。④2.关于双语教育的目标双语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双语教育的目标,到底是为掌握两种语言还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加授汉语课的目标是掌握汉语,但掌握两种语言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运用两种语言来学习其他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这才是双语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多数学者认为,双语教育的目标不仅是语言目标,更重要的是文化目标、综合素质目标。杨淑芹认为,双语教育的目标不能偏离“教育”的本源,把“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作为双语教育的双目标。这一目标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才培养的一般性要求;二是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三是在促进不同民族文化发展方面的要求。⑤滕星教授从社会意义角度概括了新疆双语教育的目标:培养“民汉兼通”的双语人;落实双语教育的各项功能;实现新疆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⑥具体来说,几乎所有人都把双语教育的目标定位于“民汉兼通”,然而什么是“民汉兼通”却很少有人论及。方晓华、张兴在《“民汉兼通”的内涵及目标定位》一文中,第一次全面论证了“民汉兼通”的目标。“民汉兼通”不仅是语言目标,更重要的是文化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民汉兼通”的标准包括民汉双语能力、民汉学科课程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等。这一目标有层次性,根据各地的条件和社会需求分为民汉语言文化平衡发展双语人、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优势双语人和汉语言文化优势双语人三类。⑦3.关于双语教育模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了两种双语教育模式:模式一是部分课程(主要是理科课程和外语)用汉语授课,其余课程用学生的母语授课;模式二全部课程用汉语授课加授民语文课,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地选择。方晓华按照国际通行的双语教育模式,把模式一称为保持型双语教育模式,肯定该模式是当前新疆最广泛实施的模式,总结出其简单易行,适应当前少数民族师生思想、心理和语言水平,办学形式多样,可以发挥各地办学积极性,容易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等特点;把模式二称为浸润型双语教育模式,指出这是在保持型模式的基础上发展提升形成的,更加侧重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培养,因而更加适应对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代表了新疆双语教育发展的方向。但是实施模式二教学应具备五个条件,即(1)合格的双语教师和学生的双语基础及态度;(2)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内容选择循序渐进;(3)创设双语教学的物质情境、文化情境和人际情境;(4)学科教学、学段教学和学生德智体美协调发展;(5)成立双语学校,整体推进双语教学。第三种模式是过渡型双语教育模式,在小学低段使用学生的母语教学,同时学习汉语,随着年级递升,逐步过渡到完全使用汉语授课,锡伯族、蒙古族等人口少的民族使用了该模式,内初班、内高班、内职班也可以划入这一模式。⑧杨淑芹强调要根据双语教学基础、民族分布特点和双语教学的现行情况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不能一刀切。⑨4.关于双语教育的课程体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已经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和《普通高中双语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对不同模式的双语班的课程和课时作了具体规定,各地基本按照两个方案安排课程。但是专门研究双语教育课程体系和执行课程设置方案的论文不多,其中最系统地论述双语教育课程体系的是付东明、方晓华的论文《双语教育课程体系建构》。该文分析了双语教育的课程含义,确定了课程的语言目标、专业目标和社会目标,依据三项目标建构了双语学科课程、双语活动课程、双语隐性课程和双语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一体的双语教育课程体系,并提出了四类双语课程的实施措施和优化组合措施。⑩文章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际操作性,体现了新疆双语教育界在构建具有特色的双语教育理论体系方面的努力。(二)双语教育政策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写了《新疆双语教育政策解读》一书,全面解读了双语教育政策、制度,提出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的规定。该书界定了双语教育概念等理论问题,阐明了实施双语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介绍了实施双语教育的法律和政策、双语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双语教育的目标任务、原则,具体规定了双语教育的模式和课程体系,指明了双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条件,提出双语教师招聘、培训和管理方面的规定,规定了对双语教学质量和效益的保障措施等,全面、科学、权威地阐释了双语教育政策与实施措施。王阿舒、孟凡丽把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11):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的形成期(1950-1976年)、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期(1977-1990年)、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的完善期(1991年以后)。不同时期双语政策的倾向性和侧重点不同,双语教育的目标逐渐清晰和完善。关于双语教育政策的研究成果不多,特别是缺乏新时期面对我国社会跨越式发展和信息高速化发展的特点,双语教育政策作出相应调整方面的研究。(三)双语教育现状研究本专题是双语教育研究中最多的,达到了202篇之多,几乎占到一半,反映了研究者对双语教育实践的充分关注。这些研究分为综合性研究、区域性调查研究和族别双语教学调查研究等三类。双语教育的背景环境、目标、意义、必要性、起源、历史沿革、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经验以及对策等方面的内容都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北京、兰州的知名专家马戎、滕星和王鉴等人撰写了多篇调研报告,如《新疆城镇发展和双语教育的进程——南疆地区两个专题调研报告》《新疆民族教育的发展与双语教育的实践》《中国新疆和田维吾尔族维汉双语教育考察报告》《新疆喀什、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的实地考察与对策研究》《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成效与问题调查研究》《维汉双语教学现状及有效策略研究——基于新疆阿克苏地区的调查》。研究者运用社会学的问卷和访谈调查法,对和田、喀什、阿克苏地区几个县的双语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共同认为,双语教学得到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和教师、学生的拥护,规模逐年扩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研究报告重点分析了南疆地区双语教学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南疆地区语言条件不好,学生缺乏汉语实践的机会,教师素质不高,汉语能力差,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也都需要提高,这些都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因此,双语教学要量力而为,教师和学生都应具备一定条件才能进入双语教学,目前双语教育模式一比较适合南疆地区。和内地学者的调研不同,新疆学者比较全面地评述了双语教学的成就和不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调研组、新疆大学南疆教育专题组也对南疆地区的双语教学问题进行了调研,撰写了调研报告。除了和内地专家相同的观点外,他们更侧重于总结新疆双语教育成就和特点:(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从政策、制度、规划等方面指导双语教育,广大群众热烈拥护、热切期盼,教师学生积极投入,初步形成了推进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的良好氛围;(2)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想方设法,不断加大对双语教育的投入力度,双语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3)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工作逐步规范,建立起课程设置、教材、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估等方面的制度体系;(4)加强培养培训和招聘,多方解决双语教师问题,缓解了双语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问题对双语教学的影响;(5)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双语教育体系,从学前逐步向高中推进,解决各学段双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可以说,新疆双语教育已经走上积极、稳妥、有效发展的轨道,对少数民族教育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关于新疆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师队伍薄弱是制约双语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双语教师严重不足。一方面少数民族教师普遍超编,老教师年龄偏大,汉语基础不好,很难适应双语教学;另一方面缺乏双语教师,实现教师分流很困难。城乡教师分布不均衡,民语言教师超编,汉语言教师缺编;数、理、化、音、体、美、计算机等专业教师缺乏,双语教师严重不足。(12)二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相当数量的教师知识老化,教学能力不高,责任心不强,“有学历、水平低”现象普遍存在。三是农村教师待遇低,队伍不稳定。教师办公条件差,工作生活环境苦;个人发展机会少,评职称也难,在收人、住房和交通等方面更是有许多实际困难。(13)第二,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双语教学质量不高。对双语教学效果特别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是薄弱环节,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者不多。课堂教学质量低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不对、汉语-维吾尔语双语使用不当造成的。多数教师采用单纯的讲授法,反复用学生母语解释,既浪费了时间,使教学进展缓慢,也不利于学生用汉语去理解,影响整个汉语授课的效果。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得到推广与运用。由于师资问题,汉语授课课程变成了以学生母语为主、以汉语为辅的双语授课,而且母语授课的比重大。教师无节制地使用母语,对于母语的切入时机、使用比例与使用方式的把握主观随意,无科学依据。(14)学校缺乏对教师日常课堂教学过程和行为的指导与监控。此外,课堂教学效果不高还与教学管理和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有关。双语教育的教学常规没有建立起来,教师备课内容多与实际教学脱节。教案简单,内容粗略,有的甚至在教案中出现错误,没有很好地设计课堂教学步骤。由于没有很好地备课,教师上课条理性差,不注重方法,教材的重点、难点掌握不好,教学内容容量太小。教学组织形式单一,课外活动少,学生课外读物少,大量课余时间没有充分利用,再加上家长不予督促,自然影响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一遇到不会做的题不是坐下来静心思考,而是互相抄袭。(15)第三,缺乏合适的双语教材。目前尚无统一的专门供双语教学使用的各课程教材。教师普遍反映需要新疆自己编写的高质量的双语教材。(16)在马戎、滕星和王鉴等人的研究报告中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第四,缺乏统一、客观、严格的课程评价体系,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推广普及,成为制约双语教学质量提高的一大因素。(17)有学者提出双语教育制度和学业考试不配套问题,双语教学与中考、高考选拔制度配合的问题。双语教学的推广还有待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18)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多数研究者提出了对策,例如加大师资培养力度,重构双语教学体系,明确双语教学目标,注重教材建设,完善体制建设等解决的策略。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涉及双语教学的具体操作层面,包括对双语教学的方法、教学模式、学科教学、教育技术的运用等问题的探讨。(四)人口少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锡伯族等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比较特殊。一般来说,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采用了和维吾尔族一样的双语教学模式,而蒙古族、锡伯族采用的是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对这些民族的双语教学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是对双语教学主要模式研究的补充。周珊提出新疆蒙古族双语教育应以坚持保留传统语言和文化、融入现代化社会两个目标为根本,进行资源整合,完成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能教育以及全民教育的构建。(19)张洁指出锡伯族的双语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宏观管理薄弱,教学组织无序;教学质量提高缓慢,与汉语系学校的差距不断拉大,无法吸引学生;缺乏本民族语的教材;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20)可见,这些人口少的少数民族如何开展双语教育,还值得深入研究。(五)各地双语教育研究新疆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的自然环境、语言环境、人文条件和教育基础差别较大,因而实施双语教育出现较大的差异,不少学者对各地的双语教学开展个案研究,主要以喀什地区、和田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反映具体学校的双语教学现状。此外,上述内地学者和新疆社会团体的调研报告也都是针对南疆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地区。各地双语教学研究的方式大多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主要考查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双语教学的态度,教师的语言能力和用汉语授课的情况,学生用汉语学习的情况,总结该单位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提出对策。(六)双语教师研究方晓华、付东明的《双语教师教育研究》一书,全面论述了新疆双语教师的现状、双语教师培养和培训问题,从专业基础、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方法与策略、评估与评价、教学管理与研究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双语教师能力标准和发展性双语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书中认为有计划地培养双语教师是解决当前双语教师不足的主要途径,确立了双语教师的培养目标,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模式和不同学段对双语教师的需求提出本科层次的三种培养模式和研究生层次的四种培养模式。双语教师培训是解决目前双语教师素质不高、教学能力不强的主要途径,培训也是双语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主要形式,要贯彻于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始终。同时,书中也提出双语教师培训应该多元化,构建了集中脱产培训、校本培训、教师个人研修和学习共同体三种培训模式,以教师个人研修和学习共同体模式为主要培训形式。该书是第一本全面、系统地研究双语教师的专著,标志着新疆双语教师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1)其他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1.双语教师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研究由于双语教师已成为推进双语教学的瓶颈,几乎所有的双语教育研究者都认为双语教师的素质、能力和教学方法影响了双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据统计,目前全区14.36万名少数民族专任教师中仅有2.18万人基本胜任双语教学工作,占总数的14.74%。随着双语教学向纵深推进,双语教师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明显。(22)双语教师存在的具体问题有:第一,教师的汉语能力和专业知识欠缺。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双语教师普遍存在语言能力差、学科知识欠缺和教学能力差的问题。有研究者对伊犁州州直中小学双语教师的汉语水平的调查显示,伊犁州州直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师中,非汉语学科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HSK过级率分别为12.7%、14.6%、16.7%;汉语学科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HSK过级率分别为27.8%、42.6%、57.6%。教师发音不准,用汉语解释困难,无法指导学生用汉语学习各门学科的现象较为普遍。(23)有人调查了10余所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情况,发现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30岁以下的教师第一学历78%为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30岁以上教师80%为中专学历。从毕业学校类别来看,80%的教师为非师范生,一些教师所学专业为建筑学、药学、农学等,且大多数是“民考民”,普遍存在不熟悉所教专业知识的现象。(24)第二,教学方式方法单一,缺乏实效。有研究者从备课态度、备课方式、备课过程和备课绩效四个维度对来乌鲁木齐培训的各学科小学双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多数教师存在如下问题:不重视备课(教学设计);备课方法单一,主要是个人备课;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单一,主要是教知识,不针对学生的需要;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不了解课程标准,缺乏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备课内容实用性不强,无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25)特别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双语教师在备课态度、备课方式、备课过程和备课绩效四个维度方面均不存在性别、任教地区和学校所在地的差异,也就是说南北疆、城市和乡镇的双语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态度等方面不存在差异;也不存在职称、族别差异。(26)可见双语教师整体素质差,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好,直接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第三,教师的流失问题。双语教师数量总体不足,近几年虽然年年招聘,但仍有不少的教师流失。常璐、蔡文伯在莎车县调查双语教师流失的比例约占总数的60%。“人才引进”的教师大多数会在3个月内离职,只有不到10%的教师能长期坚持下去。流失的原因包括: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条件艰苦,待遇不高,特别是离家较远,难以适应这里的文化环境。工作压力过大,教师既要做好教学工作,还有其他繁杂的事务,精力有所分散。(27)2.双语教师培养研究关于双语教师培养研究的论文不是很多,其中方晓华的《试论双语教师培养模式》一文总结了我国双语教师培养的不足,提出必须改革现有的双语教师培养模式,设立双语教育专业,专门培养双语教学所需的双语教师,他们必须是双语、双文化的学科专任双语教师。根据双语教学对双语教师的需求,构建了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七种培养模式。3.双语教师培训研究教师培训是促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对双语教师培训研究的成果比较丰富,有梁云和张燚的两本专著,还有大量的论文。学者们主要研究集中脱产培训,从培训模式、受训教师、培训效果等方面开展研究,其中对双语师资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最多。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课程设置不合理、培训授课方法和手段单一等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设置培训内容、实行分层培训、建立培训网络、提高培训教师的专业水平、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等具体的对策。阴洪杰对(269名新疆师范大学2010和2011两届)参加培训的双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论为:从整体上讲,培训教师教学能力居于中等偏上水平,教学能力按照从低到高的排列为双语课堂教学评价能力、双语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双语呈现知识能力、双语教学创新能力、双语教学设计能力。在培训课程方面,教育类课程比汉语类课程少,而教育类课程多为理论课程,学员不感兴趣,技能类课程偏少,课程内容实用性不高,与培训教师的实际教学联系不够密切,缺乏实践性的指导。(28)(七)学前双语教育研究学前双语教学起步较晚,因此对学前双语教育的研究基本上开始于2005年以后。其中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全面开展学前双语教学研究的是王善安的博士论文《学前儿童维汉双语教学研究》。论文论证了学前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并指出学前双语教学构建的原则;分析了学前双语教学的目标体系,论证了学前双语教学的内容和实施取向、途径及教育生态环境;分析并阐述了学前双语教学评价的内涵与特征以及评价的内容与方法。作为对学前双语教学理论的体现,作者还通过对新疆A幼儿园的个案研究发现:A幼儿园在学前双语教学过程中对双语教学目标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适合的双语教材;对幼儿的双语教学评价内容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明确双语教学的目标;编写适宜的园本教材;建立学前双语教学资源库等相关建议。(29)周欣具体介绍了她们总结的“一浸二练三活动”的双语教学方法,浸:浸入汉语环境;练:掌握新语句;活动:丰富语言思维。(30)孙明霞介绍了乌鲁木齐市红旗幼儿园学前双语教师的教学技能,分析了制约双语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因素,并针对该园双语教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30)冯江英分析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内涵,提出园本教研对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独特价值,即园本教研的经济性、园本教研的针对性、园本教研的丰富性、园本教研的全员性等。(32)(八)学科双语教学研究双语教学的重心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尤其是用汉语授课的理科教学质量。但这方面的论文不多,仅搜索到48篇,其中硕士论文42篇。如前所述,学位论文大多由各专业学科的少数民族学生撰写,他们大多缺乏双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短暂的调研难免肤浅,所写的论文多数质量不高。韦俊提出,制约学生学好数学的外部因素是环境,学生所处的社会文化和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双语学习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双语班数学教学受制于学生双语水平、数学语言的抽象性、两种语言差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33)吴宏通过实地听课调查,发现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生疏和数学概念理解得不准确、不透彻,表现出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受到母语干扰存在语言障碍。(34)陈涛调查了维吾尔族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探讨了影响维吾尔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因素,提出了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对策。(35)韦俊、王娟娟指出,完整的数学双语教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二是数学知识的教学,探讨了维汉数学双语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数学语言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在理解上存在差异,缺乏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对母语交流与母语思维的引导。(36)三、对新疆双语教育研究的反思针对上述分析,笔者对新疆双语教育研究的反思如下:(一)提高研究者的素质和能力,多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总体来说,新疆双语教育研究中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不多,大量的论文既缺乏理论高度的论证和建构,也缺乏深入细致的实践调查分析。对双语教育现状、问题、双语教师等问题研究,重复较多,新意较少;一般性的事实归纳和基本情况描述较多,深刻分析较少。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新疆双语教育研究队伍良莠不齐,不少研究者缺乏对少数民族教育研究的长期关注,当双语教育成为热门话题后,从其他专业转向双语教育研究;还有些研究者,不懂少数民族语言,对少数民族的文化、社会环境、学习心理等缺乏了解,使他们的双语教育研究存在不足。很多研究者缺乏相关的专业理论基础,视野狭窄,无法从理论高度论证建构,因而避开双语教育理论研究。实践研究者多选择调研现状,罗列别人已经发现的现象;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调查不深入,仅凭所谓的“问卷”数据来得出结论。这样的研究,无法真实地反映双语教学的客观实际,提出的对策也缺乏针对性,失去了指导意义。因此,双语教育研究者既要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还要深入双语教学第一线,观察研究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和学生双语教学的实践,积累丰富的材料,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得出客观的结论。要组织力量,真正结合各地、各学校的双语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双语教育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要抓住当前双语教育推进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建构具有新疆特色的双语教育理论体系;针对当前双语教育推进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双语教学质量问题,在深入细致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有效的办法措施,切实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二)针对双语教育的实际问题,集中优势兵力,开展联合攻关研究在双语教育的各项内容中,研究者多数是从自己的兴趣、专业特长出发开展研究,造成部分领域扎堆研究,大量重复劳动,而部分领域少有人涉足,形成研究的空白。比如,双语教育的课堂教学、双语教育评价、学科双语教学问题等研究成果很少。从网上搜索的结果看,有关双语教学评价的文章只有3篇,课堂教学的6篇论文中,4篇是关于学科教学的硕士论文。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问题是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决定双语教育存亡的关键问题,然而这样重要的问题却少有人研究。当前,双语教学质量问题十分突出,而质量问题又集中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不研究课堂教学,不研究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双语教育研究就是无的放矢。因此,教育部门应该组织专家和一线教师合作,开展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的双语教学质量评价研究,通过研究去摸清课堂教学涉及的问题,包括教材、教师、学生、教和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规范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有效了,双语教学的质量自然就提高了。(三)改进研究方法,开展多学科、多视角研究双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民族学、语言学、文化学等多学科,学科双语教学更具有专业化特点,所以应该开展多学科、多视角研究。目前,双语教育研究多数采用问卷调查或文献法,方法单一,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要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统计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研究视角对双语教育进行研究,联系具体地区和学校的经济、文化、人口、地理环境等因素,借鉴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从不同视角来开展双语教育研究,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成果。(四)激励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参与双语教学研究,完善研究队伍当前的双语教育研究者集中在高校,各地教研员和广大中小学一线双语教师既不参与也不关心双语教学研究。高校教师缺乏参与双语教学实践的机会,很难了解中小学双语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广大一线教师,熟悉教学和学生,亲身实践双语教学,却很少参与研究,对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必然影响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效果。这样不健康的研究队伍是很难胜任双语教育研究任务的。因此,要大力倡导中小学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研究,选择双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这样,既解决了实际问题推动双语教学的发展,又促进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一举多得。双语教育研究是促进双语教育积极、稳妥、有效发展的基础,因而要在前一段时间开展双语教育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完善的研究队伍,开展更加深入、有效的研究,用更多、更有效的研究成果,促进双语教育的发展。这是教研部门和广大教师学生所期待的。注释:①喀什大学:文中提到的喀什大学是于2015年4月在原喀什师范学院基础上成立的。②W·F·麦凯和M·西恩格:《双语教育概论》,严正、柳秀峰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45页。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解读》,新疆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④赵建梅:《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念探讨》,《新疆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⑤杨淑芹:《多维视角下对新疆双语教育目标的思考》,《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⑥滕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新疆双语教育》,《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⑦方晓华、张兴:《“民汉兼通”的内涵及目标定位》,《新疆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⑧方晓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6-154页。⑨杨淑芹:《新疆民族基础教育双语教学模式的回顾与选择》,《教育探索》,2008年第8期。⑩付东明、方晓华:《双语教育课程体系建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11)王阿舒、孟凡丽:《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综述》,《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调研组:《新疆边境县(市)寄宿制学校教育调查报告》,《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13)新疆大学南疆教育专题组:《南疆三地州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14)郭燕花:《维汉双语教学模式成效与问题调查研究——以新疆疏勒县小学双语教学为例》,《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年第3期。(15)孟凡丽、杨淑芹:《新疆维吾尔族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调查与研究报告》,《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16)(17)新疆大学南疆教育专题组:《南疆三地州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18)高卉:《关于新疆少数民族中学双语教学的思考》,《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19)周珊:《新疆蒙古族学校双语教育模式的构建》,《民族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20)张洁:《新疆地区锡伯族双语教育的发展》,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21)方晓华、付东明:《双语教师教育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22)向阳:《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疆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23)林莉:《伊犁州中小学双语教育师资问题及对策》,《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24)(27)常璐、蔡文伯:《新疆莎车县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双语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25)(26)孟晓梅:《新疆小学双语教师的备课状况研究》,新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第16-30、14-16页。(28)阴洪杰:《新疆两年制双语教师培训教育类课程设置研究》,新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第26-32页。(29)王善安:《学前儿童维汉双语教学研究》,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30)周欣:《新疆学前双语教育模式及教育方法之探讨》,《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30)孙明霞:《新疆学前双语教师教学技能现状分析与对策——以乌鲁木齐红旗幼儿园为例》,《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32)冯江英:《园本教研:促进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33)韦俊:《国内外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述评——以数学学科为例》,《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34)吴宏:《维吾尔族双语生数学学习障碍研究——对数学课例与教师访谈的分析》,《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35)陈涛:《喀什市民汉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调查研究》,喀什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12年。(36)韦俊、王娟娟:《维汉数学双语教学课例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5年第3期。参考文献:[1]马戎.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0,(1).[2]周庆生.论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转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4,(2).[3]辛宏伟.近二十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问题研究的元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1,(1).[4]刘伟,李森,郑红苹.近二十年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状况分析——以《民族教育研究》(1990-2009年)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2,(1).[5]蔡文伯,马杰.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文献态势计量的分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2,(4).[6]刘姣,蔡文伯.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三十年回溯与反思[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1).Bilingual Ecation(2004-2016)in Xinjiang:A Summary and CommentaryFANG Xiao-huaCHEN De-jun(College of Languages,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Xinjiang Ethnic Groups Bilingual Ecation Research Centre,Urumqi Xinjiang 830017)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 collection of thestatistics(publication date,author’s institution,name of journal,and paper theme)onpapers about Xinjiang’s bilingual ecation,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Xinjiang’s bilingual ecation research and analyses its development trend.All the papers concerned are categorized into eight types by content,i.e.,theoreticalbilingual ecation researches,researches on bilingual ecation policies,current bilingual ecation,studies on bilingual teaching for ethnic groups with a small population, bilingual ecation in different places,studies of bilingual teachers,preschool bilingual ecation,and bilingual teaching in specified courses.Finally,the author puts forward four weak points for improvement and fortification in this field.Key words:Research of bilingual ecation in Xinjiang;Trend of development;Summary and commentary关中图分类号:G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67(2017)02-001-14[责任编辑]:贺 飙收稿日期:2017-02-15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疆项目“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及其成效调查研究”(12XJJC88001);新疆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新疆双语教育重大问题研究”(XJEDU040413C04)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方晓华,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教授,新疆师范大学新疆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得军,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副教授,新疆师范大学新疆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中心”成员。

二柄

“学术是不分语言的”

9月7日下午2点半,记者在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资料室见到成仁时,他正在阅读一本蒙文版《玛拉沁夫研究论文集》,边读边做着笔记。在他面前,还放着一本《50—70年代文学研究读本》。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成仁每天能在这儿呆上8个小时。成仁是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的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是当代蒙汉文学关系研究。2007年,他从乌兰浩特第二中学考入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蒙古语言文学基地班。2011年,因成绩优异,被推免硕士研究生,继续在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开始研究蒙汉文学关系。由于专业的关系,成仁经常需要翻阅各类蒙汉图书资料,深切体会到同时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给自己的学术研究带来的便利。“我父亲是一名蒙语授课教师,他的汉语也很好,我母亲的汉语也很流利。所以,从我学说话起,就是蒙汉双语都会。再到后来在小学学习了《汉语》课程,到小学毕业时,我们班的同学们都能用汉语写作文、阅读故事了。”成仁说:“从小学到博士,我接受的都是双语教育,各级政府及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并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给我们创造了舒心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我一直心存感激。”进入大学后,精通两种语言文字给成仁的专业学习带来了很大便利。他说:“搞学术、搞研究就是要大量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尤其在我的研究中,关系到两种或更多种语言文字的资料,掌握多种语言文字就显得格外重要。就拿我来说,我的研究对象敖德斯尔老师的著作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出版,如果懂多种语言文字,我就能更好更深入地进行研究了。”如今,除了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仁还能读懂英文文献,这些给他的学术研究“插上了翅膀”。读博士以来,成仁已有多篇蒙古语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但他还不满足于此。今年6月,他又投稿了一篇汉语论文,他说:“学术是不分语言、没有界限的。我做的是当代蒙汉文学关系研究,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表论文都是很有意义的事。这样一来,不仅仅是蒙古族学者,其他民族的学者们也都能了解我在做的研究,可以看看我的论文对他们来说有没有索引价值,这对于我们每位研究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记者:刘志贤编辑:唐默校对:王皓声明: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稿件【来源:内蒙古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成人记

湖南师大举办新形势下学前双语教育研究方向研讨会顺利召开

2018年7月29日,新形势下学前双语教育研究方向研讨会在长沙市岳麓区枫林宾馆会议厅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奥克尔企业管理集团承办。邀请了国内外学前教育、双语教育领域的理论工作者、行政人员、幼儿园园长、机构负责人等,就如何解读中国学前教育新政策,跨学科、多角度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对话,旨在更好地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蒋莉华副教授、奥克尔企业管理集团总经理李晔在开幕式上致辞。湖南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曹中平教授、美国Early Childhood Ecation学校校长Max Maschmeier、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万湘桂副教授、长沙市岳麓幼儿教育集团第二幼儿园园长向松梅、中南大学校本部幼儿园宣传主任邹勇参加会议并发表了精彩全面、内涵丰富的专家报告。多个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与老师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就学前教育的实际问题与前景展望开展了探讨。曹中平教授的报告主题为《去“小学化”背景下的幼儿园游戏课程化趋势》,让我们了解到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表现及其产生根源,以及幼儿园去小学化这条道路的未来发展方向——游戏课程化。曹教授通过生动丰富的举例子及环环相扣的发问为我们指出现今幼儿园体制的现状及不足之处,其科学严谨的思考及充满人文关怀的观点都展示出学前教育顶尖研究领域的魅力和贡献。万湘桂教授的报告主题为《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敏感期与语言教育》,细致全面地剖析了什么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敏感期以及如何把握这一敏感期,同时也结合许多经典儿歌和游戏来告诉大家如何以儿童为中心来发展孩子们的语言天赋。向松梅园长站在学前教育第一线工作者的角度介绍了《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在幼儿园的运用》,分享了幼儿园科学管理理念和精细管理方法等方面的满满干货,向与会者生动展示了一家优质的幼儿园如何科学、高效运营。 蒋莉华教授的报告主题为《双语学前教育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其深入浅出充满趣味性的报告形式启发了大家对于批判性思维的思考。她指出批判性思维的精髓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对多种可能性的逻辑分析和评估,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她同时也鼓励我们要学会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邹勇主任的报告主题为《<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活动的研究》,期间他通过大量宝贵的视频资料,展示了当下幼儿园小朋友的体育活动情况,也展示了传统的中华体育活动的魅力。邹勇主任结合大量实践数据和逻辑严谨的论述,阐述了目前幼儿体育活动的现状,以及体育活动在儿童生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开展幼儿园活动提出了宝贵意见。 本次研讨会以学前语言教育作为出发点,以“论坛交流、专题讲座、经验分享、前瞻分析”为目的,集合了长沙市学前教育相关领域的多位专家和从业人士,从当下学前教育环境、少儿语言发展、少儿思维模式、学前体育活动、幼儿园硬件软件配置多个维度出发探讨了学前教育的工作开展,精辟呈现不同的研讨主题和学术内涵,充分体现了本会的学术桥梁作用。本次研讨会是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的一项重要活动。

事有四患

「科尔沁早新闻」2019年7月28日

中央和国家机关离党中央最近,服务党中央最直接,对机关党建乃至其他领域党建具有重要风向标作用。——2019年7月9日,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今天是2019年7月28日,星期日,六月廿六,晴转多云,4-5级西南风,气温24/34℃。语音播报(7.28)02:43来自百度网友b6f0413f□“科尔沁巧娘·赛娜集市”开市啦!□201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暨夏季人才交流大会举行□科尔沁区招商引资实现签约额87亿元□科尔沁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科尔沁区:实施“三个一批” 助力健康扶贫□科尔沁区教体局:搭建竞赛平台 引领“追风少年”“科尔沁巧娘·赛娜集市”开市啦!7月26日,科尔沁文化创意产业园里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尔沁巧娘·赛娜集市”暨全市第二届“巾帼指尖风采巧手扮靓生活”创业文创产品制作大赛。活动是以“享草原风情、秀民族文化、比手工技能、促就业增收、谋合作共赢”为主题。活动为期两天。本次活动旨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具体践行“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引领全市城乡妇女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提升广大妇女创业创新创意水平,激发妇女创业、创新活力,弘扬优秀民族手工技艺传统文化,推进“布丝瑰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促进妇女手工制作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妇女创业就业、脱贫增收。本次竞赛设民族服饰加工、手工编织、剪纸、刺绣、文创等5个类别的竞赛,共有88名女手艺人参赛。选手们穿针引线,聚精会神地专注于制作手工艺品,她们中最年长的已是80高龄,最小的只有26岁,凭借着对手工艺品的一腔热爱,乐此不疲挥动着双手。科尔沁蒙古族刺绣是蒙古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手工艺品,是科尔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尔沁蒙古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灵手巧的手艺人们把对家乡和传统技艺的热爱之情浓缩在一件件手工艺品之中,这些作品既精致美观,又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让人大饱眼福,爱不释手。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最终,来自扎鲁特旗的80岁老人包七月获得刺绣类一等奖;来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领小获得民族服饰类一等奖;来自科尔沁区的潘氏妹获得手工编织类一等奖;来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乌兰获得文创类一等奖,来自科左后旗的张咏梅获得剪纸类一等奖。此次活动联合多家单位,通过集市展示展销推介、技艺技能培训、进行手工技能比赛、“最炫民族风”表演、产品展销对接签约五个部分,将“科尔沁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并通过小手工带动大产业,既能实现社会价值又能实现经济收入,通过这一平台了解消费者需求,了解“巧娘”的愿望,既能传承民族技艺,弘扬民族精神,又能够提高“巧娘”收入,满足消费者,从而实现良性发展。(刘明华 张二娜)201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暨夏季人才交流大会举行为贯彻落实就业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吸引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7月27日至28日,201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暨夏季人才交流大会在万达广场举行。本次活动由市人社局、市扶贫办、市妇联、市总工会和市工商联联合主办,市区两级就业与人才服务中心、科尔沁区就业局、万达广场和58同城承办。主要面向2019届高校毕业生、往届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服务期满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此次活动还将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及有转移就业意愿、创业愿望的农村牧区劳动者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现场还专门设置了就业政策咨询服务台,根据应聘人员的不同需求和特点,积极为其提供更加充分的政策咨询服务。本次招聘会有伯恩露笑蓝宝石、梅花生物科技、诚达集团等186家企业参会,提供就业岗位3616个。(刘明华)科尔沁区招商引资 实现签约额87亿元2019年1—6月份,科尔沁区坚持以高端优质引领招商引资,外派11个专业招商组,针对京津冀、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多维化招大引强。着力构建先进完备的产业体系,强化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多元化招商模式,国顺风力风资源开发及风电场投资建设运营合作项目、沈阳捷风繁220MW分散式风力发电、明泰环保净水剂等项目成功签约,夯实绿色发展产业基础;成功引入通辽市博英年处理2万吨废弃轮胎建设项目,拓展循环经济产业链条。2019年1—6月,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2项,近期拟签约项目7项,在谈项目8项,目前实现签约额87.09亿元。(袁旭)科尔沁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科尔沁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民族工作时代主题,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加强组织保障,构筑民族团结工作大格局。建立区、镇、村三级民族工作机构和信息管理网络,形成上下协调、部门联动、分级负责、整体推进的民族工作社会化新格局。广泛宣传动员,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苏木镇、进街道、进嘎查村、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医院、进军营等活动。通过组建“同心向党乌兰牧骑”志愿服务小分队下基层演出,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型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深深扎根各族人民心中。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从严管理民族工作相关行业,强化公检法司、信访、政务服务等队伍建设,配齐蒙汉兼通人员,并通过“蒙古包法庭”、双语法制宣传等方式,充分保障蒙古族群众办事、申诉、控告等方面的权利。创新运用“443”工作法,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信息系统的作用,完善少数民族流出地与流入地协同管理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共管。(王晓飞 刘蕊馨 李焦鹏)科尔沁区:实施“三个一批” 助力健康扶贫科尔沁区全面推行“三个一批”行动,解决群众“入院难”“报销难”等难题,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实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确定四家区级公立医院为定点医疗机构,按照有关病种临床路径、诊疗管理方案和收费标准要求对大病患者开展集中专项救治,截至目前,2019年全区贫困人口应救治58人,已救治58人,救治率100%。实施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签约率100%。其中以慢病患者、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人群开展健康管理服务,至少每季度对签约对象提供一次上门服务。上半年共计为2604名贫困慢病患者免费送药达28.81万元。实施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实现贫困人口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自费部分超过5000元的由政府兜底保障,2019年上半年共发放兜底资金67.18万元。(魏建)科尔沁区教体局:搭建竞赛平台 引领“追风少年”为推进校园足球普及,培养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区教体局努力搭建竞赛平台,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各学校每学期定期组织年级与年级、班与班之间的对抗比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组织开展区级校园足球联赛。从2017年举办首届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以来,推行主客场、升降级赛制,共有39所学校的58支代表队参加比赛。组织开展“腾飞杯”“区长杯”足球赛。组织城区联赛前八名、农区前四的学校,参加“腾飞杯”“区长杯”比赛,再通过杯赛选拔出高水平的球队参加“市长杯”比赛,今年科区共有19支球队参加通辽市“市长杯”比赛,整体水平位于全市前列,在各学校掀起一波“爱足球、看足球、踢足球”的热潮。截至目前,科区共有校园足球队109支,足球队员1688名。(程魁智)7月26日,科尔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八一”建军节座谈会。(曲君)7月25日,科尔沁区消防救援大队举办全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标准化管理示范交流会,全区范围内宾馆酒店、商(市)场、医院三类行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参加。(张天济 程魁智)7月25日,西门街道社建办组织社区干部及物业工作人员20余人学习智能垃圾回收箱使用方法。(奚门)7月26日,施介街道宾馆社区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宋大伟)侯德云:《那时候我们长尾巴》本书系散文作品自选集。作者善于营造情感世界的浓郁氛围,语言简洁利落唯美,透过潇洒飘逸的文风,放射着浪漫的理想主义精神。宁明:《飞行者》这本散文集以作者亲身经历的多年空军飞行生涯为题材,讲述蓝天与飞行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自己长期飞行生涯中的所思所感,首次带领读者走进神秘的飞行员世界。马晓丽:《催眠》本书系军旅作家马晓丽的小说作品自选集。人物心理刻画细腻流畅,引人入胜,情节构制精巧别致。发展新坐标★习近平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这样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机关(点击蓝字查看详细内容)★领袖用典丨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点击蓝字查看详细内容)★见骥一毛,不知其状;见画一色,不知其美(点击蓝字查看详细内容)★八一前夕,这次会议首次召开(点击蓝字查看详细内容)接下来,春丽读报时间02:55评论让每个人从健康中国建设中获益人民时评: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国家层面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并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实现健康中国战略,需要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共同发力。《意见》从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和防控重大疾病等三方面提出实施15项行动,每一项行动都规定了个人、家庭、社会、政府的明确任务。比如健康环境促进行动,既有卫生、环保、水利、国土等部门参与,也有社会力量与个人参与。强化部门协作,“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努力实现“政府牵头、社会参与、家庭支持、个人负责”的健康中国实践格局,掀起健康中国建设热潮。国内1.25省份公布经济半年报,14省份GDP增速跑赢全国中国新闻网:各地上半年经济成绩单陆续出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6日,至少有25个省份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GDP数据。从经济总量来看,广东、江苏、山东继续以明显的优势,位列全国前三强。从经济增速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3%。2.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4%澎湃新闻:国家统计局7月27日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4%,其中,一季度下降3.3%,二季度下降1.9%。3.统计局: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逐年提高,14年增长10.3倍财经网:国家统计局25日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报告显示,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年提高。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8737亿元,比2004年增长10.3倍,2005—201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9%,高于同期GDP现价年均增速6.9个百分点。4.教育部:中小学生每天要保证两小时体育活动 或将成升学依据中新网:26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中明确,学生每天要有两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同时,王登峰表示,要把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参加体育竞赛、掌握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情况作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内容,作为升学的一个重要依据。5.热得发紫!卫星拍下各地火炉照片中新网:据气象卫星风云三号D星于2019年7月26日13:35(北京时)制作的地表高温监测图显示,华北大部、黄淮大部等地出现大面积地表高温。北京、天津出现明显城市热岛现象,中心城区的卫星照片已经热得发红,红里透紫!6.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成绩单:流量资费下降超90%中新网:26日,提速降费用户面对面活动在北京举行,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主持。三大运营商公布提速降费成绩单,自2015年以来,中国移动累计让利2026亿元,其中手机上网流量单价下降91.5%;中国联通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下降90%以上;中国电信流量平均单价下降93%,至0.008元/MB。7.沈阳发现38座清代古墓 出土文物460余件中新网:近日,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沈阳发现清代墓葬38座,出土金、银、银鎏金、铜鎏金、琉璃等各类文物460余件。图为考古出土的彩陶瓷碗。8.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蓝海101”在青岛首航人民网:7月25日,我国最大的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蓝海101”号在青岛首航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渤黄海共享航次,在渤黄海海域进行海洋多学科综合考察。9.转起祝贺!中国自主研发C919第三架机转场陕西阎良中新网:26日上午6:32,中国自主研制的C919飞机103架机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于9:11降落西安阎良机场,顺利完成转场。社会10.盛夏新疆昭苏夏塔草原草丰景美中新网:盛夏七月,距离新疆昭苏县城70余公里的夏塔草原迎来一年中草丰景美的时节,放眼望去,辽阔坦荡的草原一望无际、绿意盎然,各种不知名的野花点缀其间、竞相开放,吸引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光旅游。11.主题有轨电车亮相广州新中轴线中新网:7月25日,一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有轨电车亮相广州新中轴线。图为行驶中的主题列车。12. 18只大熊猫集体庆生中新网:25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18只2018年新生大熊猫宝宝集体庆生,在肆意卖萌中迎来了它们“熊生”中第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日派对。13.八旬老人被轿车刮碰倒地,反找交警帮退赔偿款人民日报:近日,广西柳州,一辆轿车与一辆自行车在转弯时发生刮碰,骑自行车的八旬老人倒地。轿车驾驶员担心老人年龄大,便给他200元让他去检查。1小时后老人折返找到交警,认为自己并无大碍,不能要这些钱,老人说,“我不会敲竹杠,拿钱心里也会不安。”14.上海交大研究团队证实马兜铃酸致癌,三伏贴、止咳药、鱼腥草里都有它财经网:7月20日,肝病国际权威期刊《肝脏病学》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韩泽广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证明:除了具有明显肾毒性外,马兜铃酸暴露还可以导致肝癌的发生。科技15.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号05组卫星新华网:7月26日11时5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16.新型机械手让截肢者重获感知 还能做细活财经网:7月24日的《科学美国人》上发表,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改进设计了一个假肢系统,能让截肢者抓住易碎的物体,并赋予其更广泛的感知。假肢佩戴者可以完成细致任务。目前,这种假肢还未上市,只在八名病患身上进行了测试。财经17.腾讯云进军日本市场:今年国际化业务目标收入要增4至5倍澎湃新闻:腾讯云副总裁答治茜表示,国际化是腾讯云的重要战略,2019年腾讯云国际化业务的目标是收入同比增长4—5倍,日本市场将是腾讯云重点发力的市场之一。国际18.美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速降至2.1%,低于上季度3.1%增速新华社:美国商务部26日公布的首次预估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2.1%,远低于前一季度3.1%的增速。19.法国最大冰川冰雪融化雪线上升 垃圾随处可见中新网:7月26日消息,法国最大冰川门德格拉斯冰川位于法国霞慕尼,因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该冰川的冰雪融化雪线上升。20.不服老!德国老奶奶百岁从政新华社:度过100年人生岁月后,德国老奶奶莉泽尔·海泽开始从政,当选德国西南部小镇基希海姆博兰登议会议员。海泽曾是体育老师,40多年前退休,从政初衷是就公共事务发声。摄影 陈艳玲

静居则溺

新东方在线携蓝思Lexile推出双语解决方案

亿欧8月31日消息,今天,新东方在线宣布与英文阅读分级系统提供商美国Metametircs教育公司(蓝思Lexile阅读指数母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完善新东方在线自主研发的“新东方在线双语阅读整体解决方案”的评测体系。蓝思阅读测评体系由美国Metametircs教育公司研究开发,据悉,全球180多个国家、450家以上的出版社,数千种期刊及12万本书采用了蓝思难度分级。新东方在线CEO孙畅表示,蓝思分级测评体系的嵌入标志着新东方在线双语阅读产品拥有了完整和权威的阅读环节。双方达成战略合作之后,新东方在线的产品团队将与美国蓝思Lexile研发团队保持更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同时加大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的资源投入力度,为中国的学生打造一款易用性、趣味性强的双语阅读产品。

小语种不再吃香?教育部:加大双语种或多语种人才培养力度

未来网(www.k618.cn 中央新闻网站)8月27日北京电 (记者刘文静)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三部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加大双语种或多语种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教育部等三部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图据教育部官网)《意见》指出,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大力推进高水平实质性国际合作交流,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顶尖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建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推动中外优质教育模式互学互鉴,以我为主创新联合办学体制机制,加大校际访问学者和学生交流互换力度。《意见》同时指出,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加大双语种或多语种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国际学生招收、培养、管理、服务的制度体系,不断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中外人文交流项目,在推进孔子学院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建设高校的主体作用。选派优秀学生、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等赴国外高水平大学、机构访学交流,积极推动优秀研究生公派留学,加大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荐高校优秀人才在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国际期刊任职兼职。

第八个

近50家大学出版社推荐了这些馆配精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2020年年会正在进行中,本报特别携手馆配商湖北三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排名不分先后)共同发起大学社精品馆配好书联荐活动,深入馆配渠道推荐大学社近年精品好书。图书馆是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也是重要的图书市场渠道,商报在全媒体传播之外,亦致力于对外合作,拓深渠道,将好书的声音通过更多的通路传播出去。这份书单收入近50家大学社的53种好书,以大学社自荐和渠道商推荐的方式推选而出,多为大码洋精品图书,或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或为获国家级奖项好书,选题眼光精准,作者队伍强大,编辑过程殊为不易,常为数年磨一剑之作。一直以来,大学出版社在优秀教材出版、繁荣学术和优秀文化传承方面,都做出重要的贡献,从这份联荐书单便可一窥当下大学社的学术出版能力。我们亦期待大学出版社通过高质量发展,服务社会,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出版社。文教 (6种)《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第6版)英国培生教育有限公司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5月版/169.00元/ISBN:9787521305418该版本承袭以往版本的一贯特色:词典收词全面、释义采用2000基本词汇、详解语法、收录扩充词汇等,新增更多匠心设计,高效助力语言学习,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交流、阅读、写作、翻译全面解决方案,是一本更加适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双解词典。“中国职业教育工业汉语”系列刘冬霞等著/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版/538.00元/ISBN:9787304096885这套书突出工业领域的职业性,实用性强,达到方便工作交流的目的;谋篇布局新颖,图文并茂;并通过“短词、短语、短句,精读文献、泛读文献,操作规范”进行内容讲述,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体现职业教育特点。“世界思想宝库钥匙”丛书 珍娜·米莱茨基等著 丁婕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3000.00元/ISBN:9787544659284汉英双语版“世界思想钥匙宝库丛书”共100册,涵盖11个学科门类,对人类历史上众多学术经典进行解析,帮助读者以新的角度看待它们的观点和影响,并与剑桥大学合作开发批判性思维“PACIER”模式,旨在培养学术研究中最重要的能力——批判性思维。“教育公平研究译丛”袁振国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版/864.00元/ISBN:9787567580206教育是让每个人发展得“一样好”,还是让每个人发展得“足够好”?平等主义是一种幻象还是一种选项?教育系统面对许多对公正的诉求,然而,这些诉求意味着什么、如何证明它们的合理性仍然存在争议。华东师范大学组织翻译的10卷本“教育公平研究译丛”,来自世界各地的作者为我们呈现了经典或前沿的研究成果,对教育公正和教育价值的关系进行讨论。“Python全栈开发从入门到实践”系列图书(全彩版)明日科技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9~2020年陆续出版/1271.20元/ISBN:9787569244403该系列图书从学习与应用的角度出发,帮助读者顺利搭建开发环境;所有图书都提供了实例和项目源码文件,旨在打造一套“基础入门+应用开发+实战项目”一体化的Python全栈开发图书,达到从入门走向实践的效果。《民国小学教材选编》《民国小学教材选编》编辑组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版/7800.00元/ISBN:9787562195948该套丛书是对民国时期小学生读物的首次大规模结集出版,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文化界人士对初等教育热忱改革以图“教育救国”的社会思潮,对民国教育史等的研究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极具参考价值。古籍整理 (7种)“大仓文库粹编”系列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270000.00元(228册)/ISBN:9787301312261“大仓文库”是日本大仓文化财团庋藏的一批珍贵汉籍文献,北京大学斥资18亿日元整体购藏,是百年来汉籍大规模回归的标志性事件。文库以中国清末民初藏书家董康诵芬室藏书为基础,从内容到版本,内容丰富、种类齐全。丛书精择代表性典籍131种影印出版,全面呈现文库面貌。《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稿抄珍本》(第1辑)陈思和、严峰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版/28000.00元/ISBN:9787309147469这一项目精选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珍稀稿本、抄本111种共计3.6万余页,分为两辑予以影印出版。第1辑共收入 58 种,每种前附有解题,概述其尺寸、卷册数、作者、版本状况、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等。这批珍稀稿抄本的出版对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大有裨益。《明清实录藏族史料类编》孔繁秀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版/1650.00元/ISBN:9787306066947、9787306066954该书主编孔繁秀系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其辑录整理的明清两代大量的藏族史料,是研究明清两代藏族社会历史不可或缺的汉文第一手珍贵资料,有着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葵园四种》王先谦撰、龚抗云整理/湖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版/880.00元/ISBN:9787566718136清末岳麓书院山长王先谦以古文名世,师法曾国藩,宗桐城姚鼐,更以溯源韩愈自期。这套丛书对研究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以及近代中国的中西文化冲突和交流的历史都非常重要。《中国会馆志资料集成(第二辑)》王日根、薛鹏志编纂/厦门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版/9800.00元/ISBN:9787561567302该辑主要收录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仁井田文库所藏中国会馆志和征信录近50种,为国内所未见的稀珍文献。早年日本明清史专家仁井田升在中国搜集资料,将当时不被重视的会馆志、公所志买来,带往日本,后保存在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我国国内已见不到类似资料,因此具有珍贵的价值。“四川省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书目”何光伦等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版/6500.00元/ISBN:9787564365677该书目由四川省图书馆特藏部专业团队耗时5年精心整理而成,是一部助力检索民国文献的工具书,内容为四川省图书馆所藏民国中文平装书的单行本目录以及大型丛书《万有文库》《丛书集成》目录,是研究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珍本丛刊·稿钞本卷》南京大学图书馆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版/45000.00元/ISBN:9787305183522该丛刊主要依托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古籍收藏,选出具有较高文献价值、版本价值与学术价值,且在全国藏书单位中不超过3家收藏的珍贵古籍百余种,其中更有仅见藏于南京大学图书馆的海内孤本。搜罗费时,编撰用心,并配以专业提要考辨版本,揭示书旨,体现出专业的眼光与理念。地方文化与地方志 (8种)“中国朝医学”系列林长青等著/延边大学出版社2020年11月版/1099.00元/ISBN:9787563490455该系列入选2015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系统而详尽地介绍中国朝鲜民族医学渊源及朝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全面展现中国朝鲜民族医药成就,分儿科学卷、医学史卷、古籍精选卷、内科学卷、基础理论卷、《东医寿世保元》精解卷、方剂学卷、药学卷、妇科学卷。《走向世界的花都人》(第1卷)徐旺兴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版/198.00元/ISBN:9787562364320花都是珠三角著名的侨乡,该书旨在挖掘和弘扬花都籍海外人士和港澳台同胞的爱国爱乡精神,团结一致,联络乡谊的家国情怀。“雄安文脉”丛书梁松涛、胡连利主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20年1月版/199800.00元/ISBN:9787566615626雄安新区包含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地区,在历史上,该地区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可谓群星灿烂、异彩纷呈。这套书整理影印了雄安新区从汉代至清初40位学人的130余种著述,共240册,全面展现了雄安文脉的历史风貌。《中国近代建筑史料汇编(第3辑)——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中国近代建筑史料汇编编委会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版/6800.00元/ISBN:9787560871660该书完整收录了由福利营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39年、1940年以及1947年、1949年先后出版的两辑《上海市行号路图录》,是上海近代城市与建筑研究最重要的参考文献之一。行号路图录亦称上海商用地图,分幅路图标示了商号、工厂、街道、里弄、大楼的方位,以较大的比例测量并绘制了路图范围内的每幢建筑和每条道路,附有建筑和里弄的门牌号,读来可对整座城市了如指掌。“良渚文明”丛书朱雪菲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7月版/668.00元/ISBN:9787308191975等该丛书围绕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主要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致力于良渚考古的中青年学者集体编纂而成,丛书内涵极其丰富,希冀能激起读者对良渚文明的兴趣,从而启发更多的人探索中华历史。《犹太研究》傅有德、黄福武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版/514.00元/ISBN:978756073171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出品,为国人了解犹太民族及其文化打开一扇窗。“秦直道”丛书王子今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8年8月版/3280.00元(套)/ISBN:9787569501971“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陕西省出版资金资助项目,这是一套全方位、多角度、多学科介绍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的大型人文地理学术著作,全面构建了秦直道研究的最新成果。“21世纪中国城市图书馆”丛书吴建中等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版/2080.00元/ISBN:9787561860922该丛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英文对照,分别对杭州等12座城市的12家城市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工作实践成果及馆藏资源特色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总结,梳理和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脉络、城市图书馆的建设成就、城市的文化发展变迁。一部填补空白之作。文 学 (5种)《诺贝尔文学奖大系》(复刻致敬版)海明威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 韩琳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版/2780.00元/ISBN:9787568268448该丛书有四大特点,品种全:从首届诺贝尔文学奖开始收录,共计45个品种59本;内容全:除了获奖作品,颁奖辞、致答辞、作者作品介绍、获奖经过、创作年表一应俱全;精装复刻版:所选封面为该作品在国外的第一版封面,或者是纪念版封面,装帧精致,便于典藏;名家译文:收入郑振铎、胡仁源、徐渭南等名家译者作品,部分作品为国内首次译介。《中国科幻文学大系·晚清卷》李广益总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版/400.00元/ISBN:9787568919241以“科学小说”“哲理小说”乃至“政治小说”的名目翻译或创作的科幻小说,曾在晚清文学中层出不穷,令人瞩目。该“晚清卷”以对晚清科幻文学作品的全面搜集、整理、研究为基础,完整、系统地进行收录,对研究中国科幻史料整理有重大意义。《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赵光勇、袁仲一、吕培成、徐卫民编/西北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版/1680.00元/ISBN:9787560440392该书搜集上自中国汉代《史记》诞生以来,下至21世纪初年,历代学者关于《史记》研究的精华,以时间为序,以汇校、汇注、汇评为纲,整理、辑录有关《史记》研究的代表性学术成果。兼顾《史记》文学性评论研究,吸收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并精选部分历史地图穿插其中。《左联文艺期刊全编》李扬、刘运峰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78000.00元/ISBN:9787310056767该系列基本囊括“左联”背景的文艺类期刊共93种,根据各刊物创刊时间先后,并考虑刊物间的递嬗关系,共分编为99册,体现“左联”文艺期刊前有承继、后有余绪的完整脉络。《力冈译文全集》[俄]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著 力冈译/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2398.00元/ISBN:9787567632936该全集收录翻译家力冈的经典俄罗斯文学翻译作品,共19种23册。刘文飞教授撰写总序,吴笛教授撰写后记,力冈部分手稿影印件和力冈女儿王燕的《怀念父亲》也收录其中,共计830万字。全套书设计精美、编校细致、印制质量优秀。艺 术(4种)《陈之佛全集》(16卷)陈之佛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月版/4800.00元/ISBN:9787565139758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项目,全集系统、全面地呈现了中国现代设计巨匠陈之佛自1928年以来所有的学术研究成果,是研究中国设计学科发展历程以及20世纪前半叶中国画坛情况不可或缺的参考用书。《中国民间小剧种抢救与研究》(8卷)冯俊杰、王潞伟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版/1800.00元/ISBN:9787569306866一套集合数十种民间小剧种的研究丛书,由冯俊杰自1989年起率领山西师大戏曲文物研究所部分中青年教师及几批博士生、研究生,历经30年春秋,在田野考察所获精准资料后,经整理考证、去伪存真,撰写而成。编者在与时间赛跑,具有重大文化出版价值。《中国新兴版画(1931~1945)》黄乔生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版/3800.00元/ISBN:9787564931766一部全面反映抗战时期中国版画成就的大型艺术文献,以各地馆藏大量抗战版画原作为基础,通过版画作品和相关文献集中展现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精神风貌。《艺术与文化经济学手册》王家新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498.00元/ISBN:9787565430442文化经济学处于经济学与管理学、艺术历史、艺术哲学、社会学与法学等多个学科的交汇点。该书凝聚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涌现的文化经济学文献的精粹,展示了经济学分析方法在处理文化供需、文化对经济的贡献以及公共政策的作用等问题上的专业功能。历 史 (5种)《中国对日战犯审判档案集成》(102卷)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版/61200.00元/ISBN:9787313227942这是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战后中国对日战犯审判档案的首次整理出版,档案共100册,约5万面,含563个案卷,已封存70余年,十分珍贵。战后中国对日战犯审判,是中国首次独立进行的国际审判,是对日本近代以来侵略暴行总结和盖棺论定的东京审判的有效延伸和重要组成,也是建立战后秩序特别是战后东亚秩序的重要基石。《印刷文明史》(5卷)[日]岛屋政一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版/4800.00元/ISBN:9787567596832一套规模浩大的印刷文明史著作,探讨文字、绘画、纸张、书籍、新闻杂志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探讨的地域有埃及、欧洲、中国、印度等,是研究古代印刷文明史、书籍史的重要参考书。作者更搜罗了3000张东西方印刷史中的大量图片,呈现图文并茂的阅读效果。《贾江溶藏稀见清代科举史料汇编》贾江溶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4月版/18000.00元/ISBN:9787559822468化私人珍藏为公共学术资源,贾江溶博士“木铎堂”藏清代科举文献440余种,提供了大量可用于研究清代科举制度实际运行的宝贵史料,丰富了一向较为欠缺的清代武科举考试相关史料,所收书院教育史料可为书院与科举考试关系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史料支撑。“李顿调查团档案文献集”系列(19种)张生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版/2970.00元/ISBN:9787305086069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地搜集整理国内外围绕“九一八事变”及李顿调查团的海量档案、调查报告、呈文、报纸等的珍贵史料集,作者团队远赴瑞士日内瓦联合国档案馆等地整理翻译系列藏档,对于研究中日关系史、中国抗战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中国近代新闻学文典》芮必峰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38000.00元/ISBN:9787565723049国内第一次成体系地对近代新闻学经典著作进行重版,既有专著也有译著,全面涵盖了新闻学理论、新闻学业务、新闻史等领域。科学科普(8种)“量子科学出版工程”系列(12种)丛爽、匡森等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1934.00元/ISBN:9787312047534这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量子科学前沿研究的立体化学术出版工程,集合国内量子科学研究主要团队一流科学家作者队伍,系统总结和整理了我国当前量子科学领域的重要成果。“新型建筑工业化”丛书吴刚、王景全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1000.00元/ISBN:9787564188467国内第一套专门针对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丛书,丛书编著者主要是来自东南大学的教授,以及国内部分高校科研单位一线的专家和技术骨干,他们就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具体领域提出新思路、新理论和新方法来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著者的深厚资历和学术背景的多样性,直接体现为丛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学术水准。《你不知道的航空史》王亚男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版/158.00元/ISBN:9787512431652镜头浓缩百年飞行,影像荟萃世纪风云。作者以其精湛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背景资料,梳理了航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集历史、知识、史料、科普为一体。“牛津科普读本”第一辑(精装全彩版)[澳]彼得.C.多尔蒂等著 聂绍发等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版/714.40元/ISBN:9787568060134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从牛津大学出版社引进的科普读本,所述内容有超强的时代性,颜值与实力并存。作者都是该领域全球一流专家,由诺奖得主领衔创作,观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引人入胜,译者也均为相关领域卓有成就的大学教授、研究员。《小动物内科学》(第5版)[美] Richard W. Nelson等著 夏兆飞等译/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版/980.00元/ISBN:9787565521294国家重大出版工程项目、一本参考价值极高的兽医工具书,可有效识别、诊断和治疗犬猫常见的内科疾病。该书著者、编者和译者均为业界权威人士,全书逻辑性强、突出以问题为导向的诊疗流程。“魏世杰科普”丛书魏世杰著/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版/296.00元/ISBN:9787567024335魏世杰是科研专家,又是笔耕不辍的现代科普作家,这套科普丛书是他作品的精选本,系统体现了其写作风格和作品魅力,值得阅读和收藏。他尤善于采用传统章回小说的写法,演绎现代科技史话。“中国能源新战略——页岩气出版工程”张金川总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2280.00元/ISBN:9787562849025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内第一套页岩气相关丛书,探索我国页岩气全产业链新模式。丛书由我国最早开始引进并系统研究页岩气的探索者之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实验中心主任、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金川领衔总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戴金星、金之钧,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玉柱、胡文瑞倾情作序。《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刘德培总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9年版/21921.00元/ISBN:9787567909199我国医学科学领域重点出版工程,由吴阶平、巴德年、刘德培等40多位院士共同发起,以中国医学科学院作为牵头单位,集合医药卫生领域各学科逾6000名专家学者,历经10年打磨编纂而成。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医药学、公共卫生学、军事与特种医学6大类,覆盖中国医学领域的方方面面。人文学术(10种)“中国民法典释评”系列(十卷本)王利明、崔建远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11月版/1860.00元/ISBN:9787300283821这套书由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小组副组长王利明教授领衔,各分编牵头人主笔。作者均为民法典起草直接负责人,对民法典的立法意图、立法主旨、条文变化等方面都有最贴切的解读。作者紧扣司法适用,逐条释评,是民法典研读学习、司法适用不可不读的权威经典之作。“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系列(7种)乔瑞金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版/696.00元/ISBN:9787303253814一套关于英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系列学术丛书,基于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流派和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对其理论思潮和思维范式进行深入挖掘和剖析,形成对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品格的总体理解和认知。《哈佛百年经典》[英]查尔斯·艾略特主编 毛智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版/2499.00元/ISBN:9787568200387这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必修课,是哈佛大学建校以来教授们经多年选择确定的人类最重要的学术遗产清单。囊括人类有史以来至19世纪优秀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文献,是人类史上重要和富有影响力的思想性读物,展示人类观察、记录、发明和思想演变的过程。《伟大的思想家》[美] 温迪·林恩·李等著 张世英、赵敦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版/1540.00元(册)/ISBN:9000302000570这套书汇集马克思、黑格尔、罗素、荣格等44位国外哲学大师的主要思想与精彩作品,是了解重要的西方哲学家、感悟哲学大师精髓的上佳之选。该丛书特点和要点突出,文字简明通俗,又不失学术性,每本书后还附有该哲学家的著作和重要第二手研究著作的书目。每本书都用短短的100来页概述一个哲学家的整个哲学体系,进行导读,脉络清晰,通俗易懂。“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研究”丛书钟志贤、邱婷等著/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14~2020年陆续出版/590.00元/ISBN:9787304075552这套书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020年度)、“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通过对远程教育的研究,以期为终身教育“立交桥”和“学分银行”的建设提供借鉴。《中国当代语境下的文化矛盾与文化走向》邹广文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版/66.00元/ISBN:978756564866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研究”的结题成果,全书以中国立场建构中国的价值文化体系,反映出作者的理论勇气和学术担当,以及强烈的问题意识、世界眼光和家国情怀。《岳麓书院藏杨树达手稿全编》杨树达著、陈松长整理/湖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版/1380.00元/ISBN:9787566711298杨树达身后手稿大部分在1962年被北京中国书店收藏,所剩残稿由其后人捐给岳麓书院。内容包括:甲骨卜辞研究、青铜器铭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学、文献学、方言、研究索引等。从这批手稿中可考察杨树达治学路径和治学精神,亦可与其已出版之相关著述相互参考。《厦门大学海疆剪报资料选编·第2辑:华人华侨专辑》萧德洪、蒋东明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版/8000.00元/ISBN:9787561565018收录“厦门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整理的一批剪报资料,该资料今庋藏于厦门大学图书馆。这批资料剪辑自民国前后国内外各种重要的报纸,内容以东南亚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情况和华人华侨问题为中心。第二辑主要选取与华人华侨问题有关的剪报资料,共计70本,此次出版将其整理为15册。《鲁班绳墨:中国乡土建筑测绘图集》李秋香编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版/9800.00元/ISBN:9787564747732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获奖图书。这是清华大学老师李秋香20多年来带领学生走乡入村实地测绘的成果,共8卷,近4000张测绘图,涉及14个省、自治区的乡土建筑,也是中国乡土建筑研究的重要见证。《汤用彤集》汤用彤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版/605.00元/ISBN:9787307196889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汤用彤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该套书全面展示汤用彤治学宗旨、学术成果以及对中国佛教史、现代宗教学等学科的深远影响。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审自得者

新转向:中非出版文化交流进入“快车道”

新时期,中国对非出版传播是我国调整出版业供给侧结构、实施 “走出去” 战略、 提升文化自信、 彰显中国自信国际形象的重要路径之一。 中国对非出版传播有利于区域文化整合, 有利于展现新时代中国元素, 有利于增进中非共识, 其前景趋向如下:1. 引领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的超数字传媒技术, 提升对外传播竞争力 进一步提升中国出版业 “走出去” 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进一步发挥自身出版优势, 带动数字传媒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以 “新媒体、 跨媒体、 超媒体” 的开放视角, 瞄准对非出版的传播张力 。 我 国 现 有 图 书 出 版 单位 584家, 有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 2578 个, 还涌现了一批新型融媒体。 2016 年底中国国际电视台逐步构建起包括 6 个电视频道、 3 个海外分台、 1 个新媒体业务集群。 中央电视台进一步扩大全球网络覆盖, 2016 年对全球重大事件到达率达 97%。 今后, 可进一步拓宽中肯外宣旗舰联合媒体建设渠道, 加快推进中肯传媒出版一体化, 形成无缝对接。 与肯尼亚进一步加强出版传媒深度合作, 开展多语种、 多渠道、 多终端全媒体出版业务架构。中非文化经贸论坛2.强化规模庞大的内容制作生产链化程序在生态竞争时代, 新闻出版企业从事单一业务其发展空间会受到很大局限, 只有以内容为核心建构起自身的生态链,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因此有必要积极推出一大批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的优秀作品。 同时, 出版企业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走出去新型经营模态。 另外, 构建覆盖广泛的现代传输发行覆盖快捷通道。中非媒体合作论坛3.打造具有国际视野、 懂国际规则的高精尖传媒出版人才坚持 “产品走出去” 和 “版权走出去” 相结合, 同时传媒出版人才结构必须优化, 需积极打造高精尖复合型传媒出版人才, 大批具备国际视野、 通晓国际规则、熟悉国际理解、 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同时在肯尼亚打造和培育本土高端传媒出版人才, 积极构建中肯传媒人才合作交流, 构建高端传媒出版人才培训基地。4. 培育结构完善的国际传媒产业一体化重点培育一批国家化传媒出版产业, 依据 “区域定向、 受众定位、 内容定配” 的传播策略 , 通过 “引进来” 和 “走出去” 双向多重互动架构, 建立翻译出版物的合作开发机制, 将中国故事传播和传统文化传媒融入翻译出版物的链化开发、 精品塑造, 以本土市场化、 产业需求化精准对接肯尼亚文化传播的主渠道, 让精彩的中肯故事能真正通过国际传媒出版渠道走进肯尼亚民众的心灵, 从而实现民心相通和传媒交融。加强对非文化交流各领域深入合作, 进一步发展中非友好氛围。 我们从中国文化典籍专业出版、 外语对非大众出版和国际双语期刊出版三个方面着手, 向肯尼亚传播中肯文化 、 讲好中肯故事, 同时通过国际传媒通道, 向世界介绍非洲文化、 历史及自然资源。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5. 增强肯尼亚城市传媒的通达性与展现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对非出版传播是我国向海外传输中国文化思想的绝佳渠道, 对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有重要作用, 推动出版 “走出去” 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一贯方针。 自2003 年我国新闻出版推出 “走出去” 战略后, 各大出版集团便在海外纷纷试水。 2011 年我国出版业步入了海外扩张兴盛期, 例如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建立首个非洲中国文化出版中心等。 中国出版业紧跟 “走出去 ” 浪潮, 将得到较多优惠政策。 积极拓展传统渠道, 同时重视新兴渠道拓展。 如, 参加一些中肯著名书展, 并举办中肯高端出版传媒论坛、 中肯出版传媒对话等活动。 同时, 加大出版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 促进数字化出版发展。 由于肯尼亚的网络普及率相对较低, 前期宜将拓展传统渠道作为重点。 另外, 积极建立中肯外宣传媒出版技术转移中心, 集聚中肯传媒出版高端智库, 打造高端传媒出版人才培养基地, 积极探索中肯两国高校传媒出版学生的互访交流, 彰显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

简兮

新祥旭:2022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笔译专业考研综合指导

本文由新祥旭一对一王老师整理编汇,主要包括专业目录,分数线,参考书,大纲,专业课经验等六部分。一、外文院介绍北京师范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始建于1912年设立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经过百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已经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为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外语学科优势与特色。本学科以语言学和外国文学为学科核心基础,以翻译研究、跨文化研究和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为学科拓展方向。本学科长期坚守外国语言文学的人文学科传统,坚持内涵发展的指导思想,在理论探索、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得了显着成就。外文学院目前在编教师100余人。设有英文系、日文系、俄文系和公共外语教学研究部,设有7个研究所和5个研究中心,主办《俄罗斯文艺》和《中小学外语教学》等学术期刊。学院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设有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英语学科教学论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在校学生包括300多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研究生、600多名本科生和500多名其他各类学生。二、专业目录三、分数线学校名称:北京师范大学学院名称: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年份:2019专业代码:055101专业名称:英语笔译总分:345.00政治:55.0外语:60.0专业课一:90.0专业课二:90.0四、参考书1)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3)张汉熙,《高级英语》(修订本)第1、2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4)张卫平,《英语报刊选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5)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106)夏晓鸣,《应用文写作》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7)《全国翻译硕士考研真题解析》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8)李国正,《百科知识考点精编与真题解析》,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推荐书目宋天锡的《汉英翻译教程》叶子南的《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乔卡姆《中式英语之鉴》思果《翻译研究》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咱们系统学过英语语法,但是汉语语法从来没有涉及过,英译汉欧化现象还是挺常见的,强烈建议看一遍,加强对汉语语言特点的认识)庄绎传《英汉翻译教程》韩刚《90天突破二笔》卢敏《英语笔译全真试题精解》五、考试大纲357英语翻译基础一、考试内容英语翻译基础主要考察:国内外时政要闻、人文学科、中华文化典籍、文学艺术等文本的英汉、汉英翻译的能力,重点考察英汉双语表达的准确性、流畅程度。二、题型介绍分为两种,词语和短文的英汉、汉英翻译。1.词语翻译主要考察成语、人文学科术语、国内外时政要闻的关键词。2.短文翻译主要考察人文学科、中华文化典籍、文学艺术等文本的翻译,重点在于考察原文理解是否准确,语言表达是否流畅、地道,语言逻辑是否严谨。英语原文不低于400个单词;汉语原文不低于300个汉字。三、答题要求答题不得使用文言文或方言,不得使用中古英语;语言表达不得出现过多语法错误和生硬的表达方式;字迹清楚,书写规范、端正。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是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的专业基础课,是测试考生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大纲如下:(一)考试要求1. 具备一定中外文化,以及社会历史等方面的背景知识。2. 对作为母语的现代汉语有较强的基本功。3. 具备较强的现代汉语写作能力。4. 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二)考试内容考试包括三个部分:百科知识、应用文写作、命题作文。总分150分。I. 百科知识要求考生对中外文化、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法律以及中外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要求考生解释出现在不同主题的短文中涉及上述内容的20-25个名词。总分50分。II. 应用文该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和场景写出一篇450词左右的应用文,体裁包括说明书、会议通知、商务信函、备忘录、广告等,要求言简意赅,凸显专业性、技术性和实用性。共计40分。III. 命题作文考生应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写出一篇不少于800词的现代汉语短文。体裁可以是说明文、议论文或应用文。文字要求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恰当,文笔优美。试卷给出情景和题目,由考生根据提示写作。共计60分。(三)考试形式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的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能力。六、专业课经验翻译硕士英语基础好的,可以从八月份开始一天一套题,基础不好的建议暑假开始,最好报班学习,我本科比较皮,专业课都没好好听,虽然不算跨考,但基础一般般。是跟家里商量后报了新祥旭的一对一考研辅导班,自暑假开始每周写一篇作文。再说下词汇积累方法,我自己没有背过单词书,一直感觉效果不太明显,虽然当天感觉记住了几十个单词,但是过几天就忘了,即使反复复习,记住的也只有意思,都是些消极词汇,平时用处不大。所以我主要是通过积累所做题的生词,查字典,把常用搭配和例句,记到单词本上,这样可以在语境中记单词,既记住了单词,又掌握了用法,无论是对于完形还是语感的培养都很有用。隔段时间就翻一遍,三四遍之后常见的生词就掌握了。英语翻译基础从八月中旬开始看书,基本上就是照着这个书单看下来的,我翻译之所以能得到这么大的提高,就是通过新祥旭老师的一对一课程,之后我对英汉两种语言互译有了很清晰的认识。关于翻译再说几点:第一个当然是贵人相助。第二,高人指路:一定看一个考研机构的专业课视频,不要跟着感觉走,闭门造车。第三,温故胜新:翻译过的文章再翻第二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第四,第三点很重要。百科北师大的百科和其他学校不太一样,所以首先要搞明白这一点,不要跟风你的同学买各种没用的资料。百科的大致内容就是一些古代的经典著作和文章,比如有《论语》、《道德经》、《典论》等等,还有就是古代的翻译理论,比如《天演论》等等。复习方法主要是看历年出现过的真题和真题所在出处。至于应用文,在后期熟记各类文体的格式就好,内容我们会说汉语的都能写出来。大作文和高考作文的要求差不多,大部分情况都是八百字的议论文。但是毕竟我们是大四的学生了,思想能深邃就深邃点。最后想跟学弟学妹们说,考研是真的很难,但是你既然做出了这个选择,就一直要坚持到底。就算最后结果不尽人意,这大半年学到的东西也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放課後

厉害!中国服贸协会“点名”,陕西这所高校影响力持续扩大

2020年12月18日,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被正式授牌成为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经济金融学院国际贸易学二级学科带头人、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主任吕寒教授当选专家委员会副理事长。吕寒,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副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及文化贸易。2007年工作至今先后主持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一项,教育厅科研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文化部科研课题两项并分别担任子课题负责人,在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两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两篇。有多年国际贸易学双语课程教学经验。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目前设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区域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等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信用管理等4个本科专业和国际金融注册分析师(CFA)教改班。学院是美国CFA协会全球合作伙伴、西安市国际化高端金融人才培养孵化基地、西安市跨境电商双创孵化基地,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授予"国际经贸规则与标准研究基地"。金融学专业是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项目。近年来,经济金融学院注重根据国家战略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完善学科建设方向与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以服务贸易相关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的国际贸易学二级学科,多次为地方政府部门和服务贸易相关企业提供决策参考,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先后开设四门服务贸易相关课程,学院目前正积极筹建跨境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经济金融学院长期支持协会工作,积极参加协会主办的学术研讨会及全国大学生文化创意创业大赛,此次当选为专家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将有助于学院及其它兄弟院系更深入地参与协会的各项政府企业决策咨询、智库建设、平台建设工作,包括深度参与西安的国家级服务贸易试点建设和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工作,为将陕西建成西北地区高水平开放高地做出更大贡献。同时也将有助于经济金融学院及其它兄弟院系利用协会平台与其它高校开展广泛的教学、科研合作与资源共享,增强西安外国语大学在服务社会方面的影响力。拓展阅读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成立于2007年,是顺应国家优化国际贸易结构和突出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由商务部筹建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全国性、非营利社会团体,是唯一国家级服务贸易行业组织。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是围绕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重大问题,集中攻关,深入研究,为政府、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等。"全国服务贸易研究智库",隶属于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是中国服务贸易协会的二级分会。素材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