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所有双一流大学的王牌专业都有哪些?第三波

所有双一流大学的王牌专业都有哪些?

““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一流学科。双一流大学既不是985工程大学的加强版,也不是985工程的翻新版,它是我国面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双一流”以学科为资助主体,每5年调整一次名单,目前共有42所一流大学=39所985大学+郑州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其中A类36所、B类6所,其余211高校全部“落选”。原“985工程”大学,36所进入A类双一流大学(实力超强)原“985工程”大学,3所进入B类双一流大学(实力较强): 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增进入B类双一流大学,共3所(郑州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下一流大学及王牌专业(序号不代表排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40、郑州大学王牌专业:金融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图书馆学、建筑学、考古学41、云南大学王牌专业:旅游管理、网络工程、生态学、数理基础科学、民族学、禁毒学42、新疆大学王牌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国际政治以上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谢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点赞

大学老师: 双一流大学跟普通大学研究生真正差别在这,建议收藏!

大学老师: 双一流大学研究生跟普通大学研究生真正差别在这,建议收藏!随着2019考研初试的来临,对于无数正在考研的大学生来讲,现在这个时间段,除了考虑知识层面的内容,还需要多了解一些关于学校方面的咨询,毕竟,选择跟努力同样重要,经历过高考成功圆梦大学的人,都很清楚一点,大学对一个人的影响真的很重要,针对这个问题,一起来听听一位资深大学老师的分享,双一流大学研究生跟普通大学研究生的真正差别,建议正在考研的大学生收藏。考研大学生的普遍心理对于现在正在考研的大学生来讲,可能有的人想的挺远,有的人想的不是很远,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便是,每个人都想考上一个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为自己以后积累足够的“资本”,其实对于过来人而言,可能已经经历了,所以对于双一流大学的意愿没有那么强烈,但深知,现在这个阶段考研的大学生,内心的意愿是多么强烈,特别是对于一些二、三本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来讲,这确实是实现自己人生逆袭的一次关键的“转折点”,事实上,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跟普通大学研究生的差别主要在于以下3点。研究生之后的出路不同研究生毕业后,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直接就业,相比较而言,普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就业的人数比例,会比双一流大学直接就业的比例高出很多,毕竟,双一流大学,在国内的数量相比较于普通大学而言,所占比例还是比较小的,一个简单的例子,浙江省的浙江大学,在全国高等院校排行榜上面,还是比较靠前的,特别是在综合实力排名这一块,在985、211大学中,也是屈指可数的,浙大校友中当选为两院院士的就有200多人,可见浙江大学的知名度如何。相比较而言,每年浙江大学的研究生招生人数也就保持不变,基本上每年都是这一定数量的人,而相比较而言的话,浙江省作为经济大省,除了浙江大学之外,真正能够在全国排上名的高校,好像没有,所以可见,这种双一流大学的“稀缺性”,一般情况下,这种双一流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会有相当一定比例的人,会选择继续深造,一部分人,选择留在国内,进入国内的顶尖学府,另外一部分人,会选择出国深造,不断提升自己,即便一些直接毕业就业的,也会进一些不错的单位,因为学历跟母校的平台摆在这。工作薪资待遇这一点是无数人曾经关注的一点,但最近在一些95后毕业生身上却出现了“漠不关心”,更加重视一些别的东西,但现实终归是现实,我们调查总结出了一组2018年研究生毕业薪资的数据显示,普通院校的研究生毕业薪资在6500元左右,211院校研究生薪资在8500元左右,985院校研究生薪资在10000元左右,另外一些国内顶尖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薪资普遍在10000元以上,这就是差距,同样是研究生,因为学校的不同,薪资待遇也是不同的,当然这份数据没有详细到跟个人能力结合起来,毕竟即便是双一流大学硕士研究生只有学历,能力不太强,也是拿不到这份高薪的。总体来讲,大趋势是学历跟薪资待遇成正比的。未来发展机会放眼国内的这些“成功人士”,特别是互联网圈内的这些“新贵”,基本上都是名校出身,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有着留学的背景,名校提供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名校的光环,还有平台和未来发展的机会,这些是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沈南鹏红杉资本全球合伙人,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留学耶鲁,硕士毕业,携程旅行网和如家连锁酒店创始人,如家跟携程的成功,离不开高校的助力,是高校给予这个出国留学的平台,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去拓宽视野,发现商机,最终取得成功,双一流大学的底蕴对学生的影响很大。2019年正在行走在考研路上的大学生,初试的来临只是自己前行路上的一小步,把握住每一次机会,没有机会也要学会自己创造机会,尽可能的为自己创造“机会”,向双一流大学冲刺一番,不管结果如何,努力了,付出了,未来也就无怨无悔啦!更多的心得和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回复大家。多选|名校背景跟一个人最终成功与否的关系大吗?大不大很大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见面礼

42所双一流高校1级硕士点学科优秀率排名,9所大学不及格!

高校的学科质量是评价一所大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也体现了高校的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能力。很多同学对于重点大学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高校中所有学科水平都差不多,所以在报考志愿的时候只挑高校不重视专业。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很多同学入选后才发现:同一所高校中的不同专业间差距也是非常大的,这一点在就业的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但如果那时候后悔就晚了,需要提前做好功课,在关键的选择上最好别犯这种错误。那么,国内各所高校的学科质量到底如何呢?以教育部公布的第四次学科评估各高校一级硕士点学科优秀率(评估结果为A及以上的数量)为参考,各校的排名结果如下:通过上图中的数据可以很清晰地区分各重点大学的真实学科水平,不同重点大学之间差距也是十分明显的。排名前4的大学是国内目前最好的高校,学科优秀率都达到了50%以上。其中,北京大学表现最佳,学科整体优秀率达到了70%,远超其余高校。浙江大学排名第二,其南方小清华的称谓确实不是白叫的,学科规模基本上与清华持平,优秀率保持得相当好。清华大学排名第三,复旦大学排名第四。学科精度超过40%的高校有4所,这构成第二集团。不过,在上次学科评估时,上海交通大学有4门学科由于豁免并未参与评估,因此其整体精度还是要比上表中的数据高一些的,排名也应该在第5位。南大依旧处于华五的最后一位,哈尔滨工业大学近些年来虽然向外扩张动作较大,但从学科优秀率来看,这还是一所非常不错的大学。至少读取这些高校,很少能遇到非常差的学科。学科精度超过30%的大学有10所,这基本构成了国内高校中的中流砥柱。对于报考这些大学的同学来说,就需要重视学科和专业的选择了。毕竟,这些大学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科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优秀。这些大学基本上都是传统老牌名校,在声誉上不会有问题。但这些大学的一些冷门专业最好还是不要选,就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学科精度低于30%的大学基本上就属于末流985工程高校了,如果有选择的话,最好选择这些高校中的重点专业或者去选择顶级211工程大学的热门专业。从录取分数线来看,基本上没有多大差距,但后者就业可能要好很多。另外,其中还出现了很多被高估的大学,像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每年生源排名都很靠前,但从学科精度来看,这些大学确实整体学科实力还差一些。所以报考这些高校的同学,一定要做好专业的选择。最后,还有9所高校学科精度低于10%。对于重点大学来说,这是一个不及格的成绩。也就是说,每年新生中有不到10%的学生选择优秀学科,兰州大学的排名甚至不如云南大学,兰大的人才流失确实太严重了。郑州大学和新疆大学更是一个A类学科没有,看来地位虽然提上去了,学科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啊!

非吾有也

42所双一流大学研究生规模排行榜揭晓,清华大学名列第一

自去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三部委联合公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以来,双一流大学就备受人们的关注,首批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更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和考生、家长追捧的对象。近日,这三部委又联合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双一流大学要适度扩大研究生规模。之所以要扩大这42所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规模,这是这42所高校的历史使命决定,因为纵观全球各知名的世界一流大学均为研究型大学,即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的。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先要建成一批知名的研究型大学,那么各高校研究生规模就成为表征高校研究型大学建设程度的重要指标。那么哪些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规模最大?哪些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人数较多呢?今天笔者就带大家看下这42所双一流大学2018年的研究生规模排行榜。国家教育部和统计局2018年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在校研究生191.1万人,应届毕业研究生55.2万人,研究生招生64.5万人。我们统计了这42所双一流大学各自的全日制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人数,制作了42所双一流大学研究生规模排行榜;同时为了直观比较,我们把清华大学的在校研究生人数看成“单位1”,其他高校依次按此基准转化;并且为了更好的对比分析,我们还统计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三个非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人数。我们先来看前十名的榜单:在前十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清华大学在校研究生人数最多,达31467人,位列42所双一流大学之首;复旦大学人数最少,为20309人,位列第十。这十所大学的研究生人数均超过了20000人,属于我国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中的“巨无霸”级别;除了清华大学为理工类大学以外,其余九所高校均为综合类大学,也都是双一流大学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清华大学作为一所理工类高校能够名列榜首,可见其研究生教育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能支撑起如此庞大研究生规模的硬件设施和人才储备均是其他高校无法企及的;同时,我们也要了看到高校作为中国的科研重镇,与国内中科院等专门研究机构在研究生培养上还稍有差距,脱胎于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规模基本是清华大学的1.5倍就是最好的证明。其他32所高校的排名如下:从榜单总体来看,中国的42所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规模都较大,但和国际上知名的研究型大学还有差距;同时这42所高校之间的差距也很大,规模最大的大概是规模最小的10倍之多。大家有什么意见和看法,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评论。

不知者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王牌”大学:既是985又是211,还是“双一流”

在新高考逐渐推广的几年内,所谓文理科的论调逐渐少了,而在文科中,最受欢迎的就是中文系,而中文系中最热门的专业就是汉语言文学,有人说工学的专业比文学更具单一的专业性,而且更好就业,其实不然,像汉语言文学专业,如果你拥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较高的文凭或是较好大学毕业证书,它在未来的自媒体逐渐成熟、知识经济的社会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社会定位。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该专业上非常顶尖的大学,并且联系地域等因素进行分析,看看哪一所大学适合你。一.北京师范大学 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北师大在2018年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排行榜中排名第一,其中需要关注的是,北师大文学院是全国首批建立的两个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之一,也是全国首批建立的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是首批获得中文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北师大文学院拥有8个博士点(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民俗学),现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民俗学、文艺学)。排名第一的院校的专业实力果真不凡,比如我们熟悉的一个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其中的一位点评嘉宾——康震,就是北师大文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而且这所大学由于历史的沿革,“五四”精神的烙印,其学习氛围、思想交流都极为浓重,所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二.复旦大学 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复旦大学在2018年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排行榜中排名第一,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25年成立,拥有悠久的历史,田汉、梁实秋、夏丏尊、郑振铎等学者曾在此任教,本系共有硕士点 9个(文艺学、 中国古代文学、 电影学、 民俗学、 汉语文字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博士点 7个( 文艺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中文学科的博士后流动站也于1995年正式建立。复旦大学位于上海,地处我国的经济地区的前沿,且该专业是顶尖大学的王牌专业,相对而言,将来的就业面会更广,机会更多,希望有职业规划的同学可以参阅一下。三.北京大学 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北京大学在2018年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排行榜中排名第一,北大一直都是文学专业的元老级学校,无论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任教过的老师,茅盾、朱自清、徐志摩、季羡林……都是文学历史上不可忽略的闪光点。即使是现在,北大的专业地位也不曾被撼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前身我们都知道是京师大学堂中国文学门,而目前北大中文系共设有4个本科专业: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此外在中文系中还设有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全系现一共有7个博士学位授予点: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学;有11个硕士点24个专业方向,以及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北大中文系也是最早入选的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北大是所有拥有文学梦青年的向往学校,无论是做学术研究还是未来直接就业,北大都是一个响亮的敲门砖。其实,无论你学校的好坏,老师所传授的知识都是一样的,只要你努力学习,不论出身如何,专业技能的突出一定是未来的导向,而每一位有能力进入顶尖大学的同学,不论选择什么样的未来的道路,都应该在大学短暂的时光中,在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上精益求精,创造美好的明天!以上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王牌”大学:既是985又是211,还是“双一流”

卓别林

双一流高校研究生3大出路,第二个令人意外,却情有可原

211/985高校一直以来都是高考考生和研究生考生竞相追逐的对象,但是211/985高校群已经很久没有新成员的加入,原因是已经很多年没有进行过211/985的评比。“双一流”是继985/211工程之后于2015年提出的一项战略,2017年首次公布入围学校名单。因此,无论是211/985高校还是双一流高校都是同学们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首选。今天笔者就双一流高校毕业的研究生的职业去向与大家进行分享。一、考博士随着整个社会对学历要求的提高,考研的学生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也会越来越多,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甚至有部分研究生毕业之后从事的工作还不如本科毕业生,于是部分学生就会考虑考博。同时,有些学生尤其是女生读研的目的就是想留在大学任教,想要去本科层次的大学任教学生至少要拿到博士研究生学历,很多情况下留学经历也是必须的。二、考公笔者在之前跟身边的一位同学聊到毕业之后的去向时,这位同学表示自己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公务员,笔者当时听到特别纳闷。对比,可能部分读者回纳闷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本科毕业时就考公?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在考公务员时有着很大的优势。首先,研究生可以报考的岗位多;其次,研究生考取公务员之后的晋升要比本科生快而且职位上限比较高。作为一种非常稳定的工作形式,公务员是很多本科生和研究生都会选择的就业去向。三、直接签公司其实,作为“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学生在毕业时还是很受欢迎的。即使有部分学校实力配不上自己的“名号”,毕业生在省内还是可以找到比较好的工作的。像华为、腾讯这些比较好的科技公司在招聘时也会热衷于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不过,大部分研究生在毕业时首先考虑的还是事业单位,像银行、国家电网等国有单位招到的毕业生都是“佼佼者”。无论选择哪一条路,学生都有自己的出发点和职位规划。没有人能确保哪条路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笔者的建议就是“保持初心”。关于双一流高校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去向,您还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分享!

源源不绝

“985”“211”双一流高校,研究生排行榜居然排名落后?!

“中国一流研究生院”应具有“一流的导师队伍、一流的教学水平、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 的国际影响”。结合2020年中国普通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排行榜和中国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榜的结果,选取全部583个研究生培养单位中竞争力排名前5%的单位,作为“中国一流研究生院”,共评选出29所研究生培养单位。数据分析:2020年中国一流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榜!在此次榜单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均未取得第一名,代替这两所院校夺得最具竞争力的院校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实际上,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科研实力是非常强大的,科教资源甚至要超过北大、清华,近些年也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尖端科技人才。不得不说,中国科学院大学作为第1名出现在中国一流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榜上,也是实至名归了。此外,大家都非常关注的北京大学则以88.20分的成绩排名第二,紧随其后的是86.86分的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此次表现也不错,取得了第11名的好成绩。但作为西部地区重点高校来说,四川大学还是无法和一线城市重点高校相提并论,不过这次的成绩也算是比较亮眼。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名次仅仅排到第20名的位置,实在有点出乎意料。甚至连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等都排在人大前面。作为一所985、211、双一流高校,人大此次的排名确实是有些落后。

鬼宿舍

近四年(2018-2021年)双一流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数

一所高校增加大几百甚至上千的研究生,需要净增加多少名教授?!在教育产业化、扩招为增收的大趋势下,能坚守教育初心、坚持教学质量的名校,像北航、天大、南开、川大、重大、华科、人大、北大,未来看高一线,值得考生选择。近四年双一流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数数据来自软科,特此鸣谢!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冒牌货

211、985、双一流,这三类高校,在研究生阶段要如何选择

相信不少大三的同学都在积极的备考中,暑假可以说是考研的决胜阶段了,这两个月的时间如果把握的好确实可以进步不少,虽然复习是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但是在学校的选择上却是还没有确定,毕竟距离最终的填报志愿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对于想考研的学生来说,肯定要选择比本科校好的高校就读,才能真正做到一个能力和学历上的提升,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几类高校我们要怎么选择吧。211高校全国一共有112所,分布比较均匀除少数省份没有之外,基本上各省市都有211高校,想考上211高校并不难,在本科阶段是凭分录取,在研究生阶段肯定也不例外了,不过还要通过面试这一关了,想上一所211高校并不难,而且学校资源也不错,在科学研究上也有不少国家项目值得报考,分数不用过高只要肯努力考上不成问题。985高校全国一共有39所,相比于211高校来说难度上了一个大台阶,但是资源来说相比211高校也是进步了不少,国家级研究室国家级的奖学金各项补贴可以说让你拿到手软。所以如果想读博或者外出留学的话,985高校会是你不错的选择,加倍的努力应该可以换来你最后的成功。双一流高校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个头衔,双一流高校的评选可以说更加的公平公正,不光211985高校可以入选,就连很多普通本科院校也有入选的可能,事实证明很多普通高校也获得了双一流的头衔,在实力上可以说不得小视,有些双一流高校比较容易考取,不过在有些211高校明显退步的前提下,有些双非的双一流高校分数也是比较高的。这三类高校可以说已经占据了我国高校的半壁江山了,可以说都占据着国内的头部资源,如果选择考研的话,这几类高校确实是好的选择,不过也要看个人的追求和考研的分数,希望各位考生都可以考到自己心仪的高校。

开以阴阳

双一流大学研究生招生计划出炉,这6所高校缩招严重,谨慎报考

2020年的考研报名进入最后的阶段,考研的学生们已经做好填报志愿的准备。如果现在还在犹豫学校的问题。那就需要再看看各个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情况,对比各种招生数据后,再做决定。双一流大学得到国家的支持,现在已经慢慢得到大家的认可。研究生三年以后,双一流大学的影响力将会更加凸显。因此,笔者和大家分析一下双一流大学2020年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情况。各位还没有报考的同学或者是2021年参加考研的同学,都可以作为参考。从这份表格可以看到,双一流高校的招生计划和2019年相比,是有很大的变化。而且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方面,部分高校的招生名额大幅度增加,这说明学校今年引进的人才比较多,想着提升研究生的比例。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缩招非常严重,这使得考研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42所双一流高校里面,有6所高校缩招比较严重,减少的招生名额达到400人以上。这6所高校分别是天津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6所高校除了吉林大学,其他的都是属于理工类的高校。特别是中南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缩招的人数在1000人以上。2020年报考这两所大学的学生,竞争将会激烈很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这两所高校的在职研究生的招生名额减少。由于教育部对研究生的招生要求以及毕业要求都提高,各大高校都在调整在职研究生的规模,以落实相关的要求。因此,总体的招生名额会相应地减少。第二,这两所高校前几年扩招严重,今年属于整顿期。从表格可以看到,中南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的研究生招生名额分别是6830人和8500人。如果师资力量跟不上,那毕业生的质量就没有办法保障,就会对学校的声誉造成影响。对比其他的名校,每年的招生名额只有5000人左右,这两所大学招生名额算是排名前列的。虽然缩招的高校很多,但是,扩招的高校也不少。比如郑州大学今年就扩招900人,中山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也扩招600人。这三所高校扩招名额在42所高校里面是最多的。这也是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因此,学生们可以重点关注这几所学校。考研的同学在备考时,也需要密切关注各个高校的招生情况。根据各个高校的情况,调整目标,以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