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为何很多考生不愿保研本校?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值得读吗?恋之罪

为何很多考生不愿保研本校?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值得读吗?

提起考研,大部分考生更希望选择一所211或985名校,保研的时候也是如此。就算考生具备保研资格,但是无法保研去名校读研,他们或许也不会选择。与其保研时读个双非院校,还不如花点时间去考名校,再说能保研的人基础也不错,考研成功率还不一般人大。那么,保研本校读研值得选吗?为何很多双非院校的考生保研不愿选本校?#保研#01为何很多考生不愿保研本校?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值得读吗?近来有位考生咨询小水,他今年大三,在河南一所双非一本院校就读。他的本科成绩还算不错,一直想要保研去南京理工大学。可是他们学校没有该校的保研名额,无法选择。就算是去其他的211名校,名额也有限。虽然他成绩还不错,但是在具有保研资格的人里,还是有些靠后。他保研外校211大学的概率并不高。起初他的打算是能保研到211名校就保研,不能保研再去考研,考研的院校也选211大学。但是本科院校的老师倒是非常看好他,希望他选择本校,还和他说了保研本校的事情,以他的成绩基本上没什么问题。这让他很纠结,陷入两难的境地。对于他的这种情况,小水建议他做两手打算,不要急着下决定,先看自己的复习情况再做调整。他可以先保研外校,看看是不是可以去211大学读研,毕竟保研复试还没开始。如果成功,那么就免去了考研的困难,皆大欢喜。如果保研去外校失败,不能去211大学读研,那就再考211大学的研究生。但是在保研期间,也要将考研院校定下,也做考研的准备,这样做到有条不紊。不过,不排除考生到时候想法改变,不再纠结名校,那么直接保研本校就行了。这里要注意的是,保研本校基本上都能成功,但是推免外校的话被刷的概率还是蛮大的,考生要慎重!因此,对待保研这件事来说,在小水看来,无论本科院校是否是名校,都非常值得!但是不同的考生对待保研本校的看法并不一样,考生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出决断!本科是211或985名校,保研本校绝对值得如果考生的本科院校是211或是985名校,保研到本校读研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这类名校的保研率很高,最多的时候十个人里有七八个是保研的,所以选择本校肯定是明智之举。要知道,要是一般院校的考生,想要通过考研进入名校,这个难度非常大。有的人考研考了好几年才能顺利进入名校读研,有的人依旧是炮灰。因此,本科是名校,保研本校没错了!那么,本科院校只是一般本科,又该如何选择呢?本科是双非院校,考生自身视情况而定与上面的考生类似,要是考生本科院校是双非院校,保研本校的可行性较大,那么就得想清楚自己的实力与追求了。本科成绩好不代表考研一定就成功,力不能及的事情还是不要作为好。如果不懂如何保研的情况,可以购买相关的书籍或者是询问本科院校的老师,这样的话就能清楚保研和考研的区别,自己也能取舍。能去名校读研自然很不错,但能保研更是难得。不过,保研有局限,能选的学校不多,保研外校读研不易成功,本校保研倒是很容易。所以考生要想清楚自己的追求和打算到底是什么,然后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因此,保研本校在很多时候还是有很多人愿意选,即使本科院校是双非大学。这是因为放弃保研资格去考研,就算考生有实力,并不能代表一定成功。一旦考研没过复试线,或复试被刷,可能连本科院校这种双非院校的研究生都读不了,岂不可惜?不过,考生想保研本校读研的话,首先要看本校有无保研资格,其次要看考生的本科成绩是否达到要求,最后才是通过选拔最终顺利保研成功。因此,考生想要保研,本科成绩要足够优秀,这是硬性要求,所以那些挂科的同学想要保研的话概率就极低了,基本上只能选择考研这一条路了!如果你的本科院校只是一所双非二本院校,你会选择保研本校读研吗?如果你保研失败,你会选择就业,还是转而去考研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研究生复试如何准备?这些方法更容易获得导师们的青睐,逆袭读研2022考研党避开这些坑,顺利读研并不难,前辈们的上岸经验请笑纳为何有的人考研分数低于国家线也能读研?并非是内幕,过来人都懂

进退中绳

考研率最高的八所院校,都是考研神校,双非院校中的实力派

现在报考研究生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不出名的学校的毕业生占了绝大多数,很多人都想通过考研究生来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但是,一般的非学院学生比985、211更难,因为没有保险研率,所以就看各人的本事了,但是,大学的考研率也能看出这个学院的大学院考试的实力,接下来就介绍一下考研率最高的八所院校,都是考研神校,双非院校中的实力派!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创立于1955年,198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作为重点建设的六所学校之一确立,学校是一所非常有特色的师范大学,虽然排名不高,但很有名,很受当地人的欢迎,学校的研究生考试率也很高,达到了25.73,这个研究生考试率是超越了很多实力的有名大学,这也和学校独特的优秀学风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密切相关。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在河南新乡市,学校的前身是1923年创立的中州大学和1951年创立的平原师范学院,现在的学校是由哈姆省政府和教育建造的,作为同一师范大学,学校的评价不是很大,但也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在学校每年考研究生的人很多,研究生考试率也达到了23.66,继曲阜师范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学校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莱阳农学院,01年创立青岛校区,07年更名为现在,学校地址改为青岛,现在有青岛和莱阳两个校区,学校迁移后也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学校的研究生考试率达到了22.77%,这说明学校的学习氛围也很好,促进学校的发展。济南大学济南大学是山东省政府和教育共同建设的综合大学,前身是1948年设立的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2000年与济南联合大学合并成立济南大学。聊城大学聊城大学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山东大学堂内设置的师范馆,1970年迁移到聊城,2002年更成为现在的名字,作为百年老校,学校历史悠久,学风优良,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学校的研究生考试率达到了21.97。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原本是直属国家化工部的,现在是省重点建设高中,前身是1950年创立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学校在国内首次设立了橡胶专业的高等学院,现在在学校有五个校区,学校的保研率是21.72。烟台大学烟大也是山东省非常有名的省级重点大学,国内离海最近,海岸线最长的海滨大学,值得和喜欢海边的朋友一起参加考试,学校的起点也非常高,创始以来就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共同支持,这也推动了学校的发展,2018年研究生考试数据中,学校的研究生考试率也达到了20.69。燕山大学燕大的名声也比较大,在全非学院中,排名也非常靠前,作为曾经有名的“机器四小龙”之一,在工科上一直有着很强的优势。以上就是考研率最高的八所院校,都是考研神校,双非院校中的实力派。

寡妇们

双非院校排名,这三所大学排名位居前三!

近日,双非院校的Top排行新鲜出炉,很多有实力的高校排名都是非常靠前的,而这三所大学的排名是位居前三:浙江工业大学(全国排名64位,双非排名第1位)、燕山大学(全国排名64位,双非排名第2位)、江苏大学(全国排名69位,双非排名第3位)。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所高校的介绍!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简称浙工大,位于杭州市,是教育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浙江省首批“省重点建设高校”;该校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先后经历了杭州化工学校、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浙江化工学院、浙江工学院和浙江工业大学等发展阶段;1994年、1999年和2001,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杭州船舶工业学校和浙江建材工业学校陆续并入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学校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浙江工业大学2020年在河南省的录取分数线-理科:612分。燕山大学燕山大学燕山大学,简称“燕大”,坐落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该校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1920年,199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燕山大学。1998年,由原机械工业部划转到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燕山大学2020年在河南省的录取分数-理科:607分。江苏大学江苏大学江苏大学,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首批全国来华留学生质量认证高校;该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等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2001年8月与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江苏大学,作为国内最早设立农机专业、最早系统开展农机教育的高校,培养了全国第一批农机本科、硕士和第一位农机博士。江苏大学2020年在河南省的录取分数线-理科:611分。可以看出,浙江工业大学、燕山大学、江苏大学的实力是非常不错的,2020年的录取分数那是不低,高于部分的211和双一流高校。这三所高校是高考生不错的选择,建议家长及时收藏,随时关注!

前岛

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值得读吗?为何有实力的人考研时却不愿选名校?

能在名校读研,几乎是每个考研人的梦想,特别是那些有“名校情结”的同学。在高考时没有发挥好,无法圆名校梦,所以考研的时候想冲进985名校读研。只要考研成功,未来的前途自然更好。不过,还是有很大一部分考生在考研的时候更倾向于双非院校,哪怕自身有那个实力。那么,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值得读吗?为何有的考生明明有实力冲击985名校,最后考研报名的时候,却偏偏选了双非院校呢?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值得读吗?为何有实力的人考研时却不愿选名校?近几天有考生咨询小水关于择校的问题,他本科院校是江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他想考本校的研究生,所以将这个想法告知了他的辅导员。但辅导员的意思是让他冲击更好的学校,比如南昌大学或者华东师范大学。这主要是因为辅导员觉得他的实力还算不错,专业基础扎实,本校也有考上名校的先例。这样的话,这些已经读研的学长们还能给予一定的帮助,辅导员也愿意推荐他们互相认识,备考这方面不需要太过于担心。但是他觉得南昌大学是211,文学类专业没那么好,很可能还不如本校。而华东师范大学是985名校,难度又太高,自己不太想选,怕成为炮灰。他也知道之前那位考上研究生的学长,花了三年的时间才最终考上,时间跨度太久了。因此小水给他的建议是,备考的时候先定一个比较好的院校,听从辅导员的建议,冲击一下211或985大学。同时,也将本科院校当作备选。到了报名前,视自己的复习情况而定,这样才比较靠谱。其实他辅导员的想法也是没错,也是想让他考一所更好的院校,不过要付出不少努力和辛苦。而像他这样的考生也有很多,明明有实力冲击名校,但却宁愿选双非院校去读研,其实不外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01、报考双非院校,招生名额多,成功率高名校的研究生名额都被推免生占据,真正留下来的名额少之又少。而双非院校不似名校那样,招生名额较多,对于一些不太热门的专业或学校,甚至没什么人报考。这就导致,只要报考这类学校和专业,初试成绩达到国家线就基本上可以被录取,读研的成功率非常高!02、双非院校考研内容较为单一,难度相对较低双非院校的考研内容较为单一,不会考太深的内容,难度也比其他名校低不少。可能连续很多年考研的侧重点都差不多,没有多大变化,这样对备考的同学很有利。只要吃透历年真题,公共课注意过线的问题,考研考出好成绩也不在话下。03、备考双非院校的研究生,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考取名校的研究生,不少考生死磕,甚至花费好几年光阴才能读研。但双非院校的研究生没有那么难,因此备考也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有基础较好的同学,临考前三四个月才备考,也有可能读研。所以,报考双非院校的时候,有以上优势,对于基础并不太好的同学来说,这种选择更适合自己。而那些实力较强的人,本可以冲刺985名校,但为了求稳,也会考虑双非院校,这也是在清理之中了。考研时别死磕985名校,结合自身情况择校,考生才能顺利读研!小水不建议考生死磕名校,在考研择校方面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才行。如果你本科院校较好,实力较强,可以尝试冲击名校的研究生,毕竟本身也占有优势。但是你专业基础较差,本科院校不太好,甚至是大专生去考研,那么在学校的选择上不应该好高骛远,应该选一所努力就能考上的院校,这样才是对自己负责的做法!最后多说一句,双非院校的研究生也是值得读的。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双非院校也有比较强的专业,和名校相比,丝毫不弱。再者,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在毕业之后,无论是就业还是做学术研究,都是没问题的,社会认可度并不低。特别是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占比并不多,优势还是非常大的。对于一些城市里大型企业人才的录用或者是公务员的招考,最低的门槛就是研究生,这就把大批本科生阻止在门外。因此,越来越多的考生,在考研的时候,尤其是在职考研的人,把目光锁定了双非院校。这样读研的概率大,比较稳,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就能顺利读研。当然,也有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得,其目的也是差不多的。你如果想考研的话,会考虑双非院校吗?有人说,那些有名校情结的人,非211和985名校不读,只要多考几次,一定能够成功。对此,你赞同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2021考研失败后,二战的考生如何择校才能成功?必须换学校吗?英语四级没过,能考研吗?英语差的同学,如何备考才更容易上岸?2021年考研成绩没公布之前,需要联系导师吗?听听过来人的意见

小东西

考上双非大学的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去读呢?要根据自身情况定

一些即将离校的大四学生收到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他们重新出发,踏上新的征途继续深造,考上双非大学的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去读呢,要根据自身情况定,一起来看看吧。很多被录用为研究生的学生说:“他们想趁着自己还年轻的时候多读书,多学点书,将来可以为自己、为家庭和国家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事实上,大多数考研究生的人都有梦想,他们选择继续深造,他们中大多数人仍然相信“读书改变命运”。在多年来的大学院考试中,有些人通过大学院进入了理想的大学,有些人经过调整进入了他们理想的大学和专业,怎么办才好呢,事实上,很多学生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非常矛盾。最初,小编有点疑惑,但在了解了情况后,她今年被录用为“双非”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而且,这所学校还是省所属的二大学院,三年前在这所大学开设了硕士课程,开始招募硕士课程,因此,这个女生越想越伤心。那么,如果我们考上了“双非”大学的硕士课程,那值得一读吗,这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如果我们自己有条件,有能力考上更好的大学硕士研究生,我们完全可以放弃今年硕士研究生录取的机会。从现在开始,认真复习备考,明年考上理想的大学硕士研究生我会努力的,我想这次的研究生考试已经竭尽全力了,然后,我想早点毕业,进入社会工作,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还是建议你学习,结果,我们已经收到了有关大学硕士课程的入学通知书,提前一天学习,知道一天前受益,错过了读错硕士课程的研究生的机会,才后悔。以上就是考上双非大学的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去读呢,要根据自身情况定。

坏爸爸

这些双非院校报考人数破万!研究生继续扩招?教育部最新表态!

历年来报考人数破万的院校都被称作“考研重灾区”,比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然而近年来考研热,竞争变大,一大部分同学在择校上更倾向于求稳。报考双非院校人数也逐年增加~近来,各大高校陆续公布了今年的报考人数,值得关注的是其中有6所双非院校报考人数已经破万,再创数据新高。由此可见,考研的竞争,一年比一年更大!所以,同学们,加油,早日上岸!01 上海师范大学2021考研报考人数达17066人,较去年报考人数增加了2085人,增幅13.9%。报考人数最多的学院分别为教育学院(4800人),人文学院(2525人),哲学与法政学院(1604人),影视传媒学院(1464人),外国语学院(1430人)。02 黑龙江大学2021年一志愿报考黑龙江大学共计10604人,报考人数首次突破万人,较去年增长1077人。来源: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03 首都师范大学截止10月25日,报考首师大共达13551人,学术学位报考4615人,专业学位报考8936人。来源: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0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我校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首次突破万人,创历史新高。今年我校一志愿报名人数为10376人,较去年增加1310人,增幅为14.45%。我校考点报名人数为4479人,较去年增加39.93%。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05 西北师范大学报考西北师大硕士研究生人数达13575人,比2020年的12159人增加1416人,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来源:西北师范大学新闻中心06 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报考该校硕士研究生一志愿的人数破万。此外,有很多双非院校在20考研时就已超万人报考,比如:深圳大学超21000人,青岛大学16749人,宁波大学13716人,山西财经大学10773人,报考人数首次破万,山东师范大学现场确认人数为13932人,广东工业大学12345人,南京邮电大学11263人,安徽师范大学10247人。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很多原本计划出国的同学也加入了考研大军,竞争更加激烈!同时,受国内外特殊形势的影响,硕士研究生大幅扩招。今年2月28日,教育部宣布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去年增加18.9万;9月再次提出“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2020年在学研究生总规模将超300万人,研究生规模扩大,要确保培养质量。”12月3日,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回应称,将采取供给精准、硬件扩容等措施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扩招一方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深造机会,同时,少数高校也确实出现了研究生教学生活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对培养质量提升带来了一些挑战。洪大用表示,教育部将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确保扩招后的培养质量。研究生扩招,名额增多,可是另一方面来讲,报考人数也逐年增长,意味着大家面对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为了确保教学质量,严进严出是必然趋势。未来,任重道远!年年都说是史上最难考研年,事实是哪一年都很难,考研本就是一场磨练,脱颖而出的人谁没有经过一场洗礼,所以,希望大家,尽早上岸,加油!

归根

这所普通的双非大学,却造就了考研神话!那就是曲阜师范大学

研究生考试是越来越流行的语言,研究生考试其实也是跳板,为那些本科学校普通或不太好的同学们提供一个更高的平台,为那些211、985学校的同学提供更精细化的教育机会,这所普通的双非大学,却造就了考研神话,那就是曲阜师范大学,一起来看看吧。一、学校自身的综合能力曲阜师范大学创立于1955年,有149个硕士学位和12个博士学位,相对来说,山东省内是实力比较强的综合大学,但是,曲阜师范大学在山东人心中是很有分量的,但是从全国来看,曲师的知名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对于曲阜师范大学来说,既然无法打造一流名校的招牌,通过研究生的考试率来提高学校自身的知名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么,对于各位杂技演员来说,如果自己学校的知名度不够的话,如何提高自己未来的竞争力呢,所以,曲阜师范大学在考研究生的基数上有着很大的优势。二、山东的高考很难。山东省是高考难度比较大的省份,对于很多山东省的考生来说,他们的高考成绩放在其他省份,可能考上很好的大学甚至211大学,所以很多学生在心理上有落差,怎么弥补这个落差,研究生考试是很多学生的目标,这也是学校的研究生考试的传统。三、地理位置相对偏僻。曲师大学的研究生考试率一般在30以上,部分专业甚至达到60,这样高的研究生考试率和相对偏远的地理位置也分不开,曲阜师范大学在山东省的县级曲阜市,这里是孔子的故乡,同时,用了很多同学的话,杂技是建在村子里的,娱乐设施很少,想出门娱乐一次要坐很长时间的车,这间接影响了学校的同学们,促使很多人能在学校里呆着学习。曲阜师范大学三大共同因素共同构成了曲阜师范大学报考神话的实力、省份差异和地理位置,当然,外部地理位置因素也很重要,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也不容忽视,毕竟考研究生是每个同学自己的事,无论外部条件多么优越,自己不努力也没用,曲阜师范大学也正是做到了天时土地的利益和人和。以上就是这所普通的双非大学,却造就了考研神话,那就是曲阜师范大学。

死魂曲

“双非”女硕士求职屡遭拒绝,苦读18年终成泡沫,如今在家带娃

本文由兜妈爱叨叨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前阵子,网上一位女硕士述说了自己的求职之痛,这也引起我们的思考,双非院校的研究生,有必要读吗?第一学历,对于学生而言有多重要?“我,寒窗苦读18年,双非女硕士”凭啥工作没人要,只能在家带娃?这位女生毕业于一所“双非”大学,也就是普通的一本院校,没有211或985的名气加持。虽然她就读的是一所普通大学,但她在学校期间努力读书,凭借自身努力考上了研究生。硕士学位,这在我国已经属于高学历人群,按理来说,找工作应该不难吧?可是,这位女生毕业后却多次碰壁,去了好几个城市都无果,参加了许多学校的招聘会,许多地方甚至连面试机会都没有给她。大部分公司拒绝的理由都相同,那就是:“对不起,我们只考虑985或211毕业的学生,虽然你是硕士,但是我们仍然不考虑。”听到这句话后,女生十分崩溃,她寒窗苦读18年,就想找一个好工作,打拼一个未来,可是现在连当一名小学老师都没有机会,难道“双非硕士”真的没意义吗?现如今,这位女生对社会非常失望,只能待在家里带孩子,过去的凌云壮志已经被打磨殆尽。★985、211本科毕业为何强于“双非”研究生?其实,我们在市场求职时也会发现这一点,那就是许多互联网公司,譬如腾讯、阿里巴巴,在招聘员工时都会标注优先考虑985、211院校毕业的学生。其实,这里的优先考虑或许只是一种客气话,因为普通大学毕业的学生发简历,对方可能扫一眼就删除。这算是一种学历歧视吗?答案显然易见,所以有些学生就算考上研究生,只要跟211或985无缘,依然可能不被大公司重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高考的难度远大于考研的难度,无论是竞争对手、试题难度和试题广度及学生的心态,考研都没办法与高考相比。换言之,高考取得的分数,跟学生自身的智力、潜力息息相关,而考研更看重学生自身的努力。爱迪生不是说过吗?99%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是没有1%的天赋,也没办法做成事。所以,在高考取得好成绩进入985、211院校的学生,大部分人智商都非常高,本身也很努力。而高考成绩一般的学生,在大学依然努力奋斗,最后虽然考上了研究生,但是在公司高管的眼中,可能不具备潜力,自然无法跟985、211的学生相提并论。所以,单从这一点来看,“双非”硕士学历,可能还不如本科211学历,毕竟部分公司看简历时都看重学校的名气,而不在乎你的学历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学生考“双非”研究生毫无意义吗?既然学生考“双非”研究生连工作都找不到,那么除了985和211的学校,学生还有必要考虑吗?当然有!其实,许多普通大学的分数不一定就比985、211低,有的甚至还会高一些。而学生之所以选择普通大学,就在于普通大学的部分专业更好一些,而985、211的部分专业差一点。计算机、医学等专业确实很看重本科院校,但是像会计、酒店管理、化工等专业,学历歧视的情况就很少见。况且,学历是就业的敲门砖,客观来说,硕士学位就是比学士学位强,这一点毋庸置疑,许多事业单位的研究生待遇就比本科生待遇好。最后,大学生贬值现象越来越严重,未来研究生的文凭肯定更吃香。那么,为什么这位女研究生却找不到工作?★考研不是终点,学士要学会开拓眼界、放飞自我这位女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很大程度上在于眼光太高,好的公司看不上她,而她又不给那些普通公司机会,这也导致最终失业在家带孩子。其实,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统一的,这位女研究生觉得自己奋斗了、努力了,而那些考进985、211的学生也不代表就止步不前啊?10000家企业,可能前500家企业看不上“双非”研究生,但是你给剩下的9500家企业机会了吗?此外,有些研究生觉得自己多读了两年、三年,学历更高,工资就理应比本科生多,但是这种想法也不对,不同的专业、公司、城市都没有可比性。学生考上研究生后,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否则就会被淘汰。最后,学生也要学会把自己学习的知识运用在生活或工作中,从研一开始就计划未来的工作方向,这样在毕业后也不会盲目地乱找工作。兜妈寄语“双非”女硕士求职屡遭拒绝,苦读18年终成泡沫,如今只能在家带娃!这件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孩子能考入双一流大学,固然最好。但是如果孩子考进了普通的大学,家长也别拦着他们读研究生,只要不忘初心、认清自己的定位,也能得到满意的答案。今日话题:你们觉得孩子读“双非”研究生有意义吗?我是兜妈,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记录和分享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儿经验与趣谈,关注我,随时获取科学靠谱的育儿干货!欢迎留言或评论区告诉我你的想法!(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神明往与

难道真的考一个双非院校的研究生没什么用?

考研族可以说是都有一个名校梦,但是名校梦并不是那么容易圆的。别说考研上岸985、211难度很大,就是想要在考研大军中冲破包围成功上岸也不是一件易事,你不仅需要跟自己同层次的竞争还要跟高层次竞争。这不,一位本科211的同学,在考研一志愿冲刺985,结果以失败告终,无奈只能调剂到“双非”,拟录取之后,挣扎许久,打算放弃深造,直接去工作。你觉得他这样的做法可取吗?是否值得?我们先来看看各路网友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一、不值得,既然录取了就去读,研究生学历始终还是比本科强。有句话叫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名校无非就是导师大牛,学术资源丰富,学风良好而已,但这都是外部因素,主要还是看你个人努力。记住,研究生三年可能是你最后的努力就有收获的时间了,进入社会以后真的是,努力都不一定成功,给人家做事,服人家的管。二、值得,双非硕士很多好点的互联网公司并不会太稀罕 ,再加上本科211研究生双非硕士,只能说明这个学生有点不求上进,只要有个研究生读就去。稍微有点志气的人再差也得去读中上211吧,大部分985本科读研的,最差也是本校了。三、值得,到时候本科211,研究生沦落到双非你让面试官怎么想你?还不如直接拿本科毕业证去找工作。四、以前会难以接受读研去双非 感觉考研就是要去名校深造才有意义 自从来到这里我才发现 身边很多同学都是本科211双一流名校调剂来的 就连一志愿的同学都很优秀 原来自己才是能力最不够的 有时候也会感到自卑 放下自我谦虚学习改变心态才是最重要的啊五、读研吧,毕竟以后研究生学历评职称比本科好,管他什么学校的研究生呢,而且你第一学历211,有优势的。我同学在河北大学(普通一本)读研,说他们班有本科郑州大学(211)的,我今年遇到一个本科211的,想调剂海南师范,也是二战,分数太低都去不了那边,大家都是为了读书,考研er真的很不容易六、双非也分学校的吧,比如我研究生所在学校,最近大家一起组个队搞个比赛项目,8个人里面四个985本科,其中还有一个是北大的。我们专业就业质量应该是比很多985强的。其实有没有活路这事和是不是985211关系不大,主要还是看个人实力吧。七、不值得,硕士学历在有些时候是本科学历比不了的,既然考上了就去读,以后考编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硕士学历比本科学历竞争小的不止一星半点,还可以参加人才引进啥的八、没有值得与不值得,生活是自己的,活成什么样子都是看自己的想法,研究生未来发展一部分靠学校,一部分靠能力,还有一部分靠老师九、还是得看具体情况了,双非也有不错的学校和专业十、换位思考,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再来一年,因为我很想上名校。但是存在即合理,双非研究生依然是有意义的,而且很大程度上读研的意义不在学校而在自己即使是双非也有去读的必要看中录取之后学校的名气无非就是两种:本科院校不好,本科院校很多本科院校不好很多本科院校不好的同学,很希望能通过考研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就会把一志愿目标定到985/211,最后由于基础薄弱,梦想破碎,但是又不甘心调剂到双非,觉得没有意思其实,如果自己家本科就是双非的话,相比之下,双非研究生的学历还是意义重大的,毕竟双非本科远要比双非研究生多好几倍,不管怎么说,双非研究生也要比双非本科更具有竞争优势本科院校很好确实,本科985/211考研只能上一个双非院校,会很难抉择,心理落差也会很多,即使考上,也更容易放弃深造的机会。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小编觉得更多的不是院校原因,而是心里的那道坎,如果能克服自己的心理原因,小编觉得还是有读的意义的不可否认,双非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肯定比不上985/211,但是即使再差的地方也有好老师,也有较好的资源,研究生主要看自己的个人能力,在双非一样可以获得不一样的经历小编总结其实,读研并不是只有985、211才有意义,即使本科211,说不定在双非院校也有不一样的机遇,不过主要还是看个人的想法,毕竟生活是自己的我们致力考研更轻松,院校选择不迷茫,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点关注不迷路,也欢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认同请帮忙分享转发。感谢你的阅读!如果有专业院校选择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鸱鸦嗜鼠

“双非”女硕士求职屡遭被拒,苦读18年终成泡影,如今在家带娃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庞涓夜走马陵道》 不久前有位女硕士对着镜头诉说自己求职的艰难之处,这也引起了网友们对高学历的思考。在目前大多数工作所需技能大多只需常识和简单应用的背景下,双非院校的研究生或博士生会受到社会职业市场的接纳吗?为了读研考博而投资的时间和精力,是否值得呢? 寒窗苦读十八年,找工作却没人要,最终沦落到在家带娃?是女生选择的错误?在职业市场上的遇冷,是本人努力不足,还是专业冷门,抑或是社会上的性别歧视呢? 一、是骡子是马,连拉出来遛遛的机会都没有 这名女生毕业于一所“双非大学”,没有“211”和“985”的光环。虽然学校并不是一流的,但她获得的学位已经算得上是比较高的了,硕士生在国人总体中的占比是很低的,按理说怎么都算是高学历人群,找工作不应成为难题。 然而这个女生却四处碰壁,连续去了好几个不同的城市赶场招聘,参加许多学校的校招会,可很多的公司和单位连面试机会都没给她。这些公司大多实力很强,拒绝的理由大致相同,“对不起,我们只考虑985和211。你虽然学历高,但不符合我们的招聘要求。” 一次两次无所谓,当所有招聘单位众口一词时,这位女生心态逐渐崩溃。寒窗苦读的目的不过是找个好工作,有个光明的未来,然而现实中连当个小学老师的机会都没有,难道双非硕士就是这么尴尬吗? 因为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这名女生又没法去低就普通工作,她被迫回归了家庭,结婚后一直在家相夫教子,当年对职场的想象和对未来的规划已经被现实撞得粉碎。二、为何用人单位看重学校而非学历 很多人在人才市场上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许多的互联网公司中的大厂,如迅、里、度和他们其下的BAT系出身的产业链上一系列公司,在招聘时都会优先标注985和211学校的学生优先考虑。 其实这里的优先考虑可能只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对于招聘歧视的监察,几乎大部分强势公司的HR在校招生。筛选简历的前提标准就是院校,不是985和211,简历直接丢掉,甚至都不会带走,而网络招聘中,直接关键词过滤了所有双非院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首先,用人单位首先考虑的其实不是你学得好不好,而主要是你够不够聪明。 而高考的难度和竞争远远大于考研,因为这是一种超越极限的考试,在全国人都铆足干劲的背景下,能考入985和211的学生们拼的是智商而不是努力。但考研往往更看重自身的努力,因此很多专科学生只要认真备考,甚至可以直接通过研究生的入学考试。 爱迪生说过,成功是99%的努力加1%的天赋,后半句是然而这1%的天赋重要性远远大于99%的努力。能靠近985、211院校的学生如果刨除地域录取分数线的差异,大部分人智商都非常高,本身也很努力。而那些一般院校的研究生,在公司高管看来,他们的努力已经到头了,潜力比不上那些聪明人。 三、选专业、选行业、选地域 那么是不是双非大学的研究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呢?当然不是,很多时候,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 曾有一位大佬在给年轻人建议时说过,在选学校时,一定要注意选城市。这也造成很多发达地区的普通院校录取分数线远超不发达地区的985和211,因为这些地区即使学校再烂,因为经济发达,工作机会和发展途径也要多得多。 硅谷的崛起可不是因为哈佛、耶鲁、普林斯顿这种全世界一流的院校,而是当年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斯坦福大学。社会需求的推动超过十所大学的力量,如今也是如此,只要有钱和前景,人类的智慧简直无穷无尽。 其次是选专业,其实有的专业非常看重本科院校,和医学等需要校方投入大量设备和资金的院校。又如计算机专业很多需要老带新去实践,而又很重视校友文化和抱团的专业,如果你的学校有前辈在大公司上位,那么他们在校招时很可能会回母校补充兵员。 还有就是选行业,一般的建筑、勘探、检测以及酒店管理、会计、化工等专业,对于学校的歧视的情况就很少见。其实是因为建筑、勘探、专业检测等行业不是学了这个专业就能顺利上岗,而是要取得准入资格证书。 而后面一个门槛更重要,甚至只要你考出了证书,基本不用再发愁,都是用人单位想方设法来留住你了。像酒店管理、会计、化工这些专业需要的是在实践中摸索,老带新主要看个人努力程度,智商要求并不高,普通人照样欢迎。 四、到处是路,都不好走 这位女学生的问题其实不在于找不到工作,而是她看得上眼的工作人家看不上她,人家看上她的却也不愿屈就。 她看上的工作大多是钱多事少离家近的铁饭碗,然而这三项要求基本都是矛盾的,即使是985和211的学生,大多数也想找到这样的工作,只是他们多半只能在钱多事多和钱少事少之间选择而已。 其实我们找工作时很多时候也都面临这样的尴尬,只要生活逼你一把,你就会发现,哪有找不到工作这回事,到处都是工作,只不过天天都糟心;因为生活中到处都是路,但每一条是好走的。 能够回归家庭带娃,说明她原生家庭和婚后的小家条件都还不错,因为如果原生家庭条件太差,根本不会让她有机会读研。如果婚后的小家条件很糟,只有她老公一人工作,那恐怕小两口连孩子都不敢生。 除了这个女生外,还有一个2020年走红的硕士家政阿姨可做对比。刘阿姨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精通英法双语,曾被知名通讯公司外派出国数年。从事家政业,月入超过两万,是著名的星级保姆。就像《倾城之恋》中说的那样,没钱的人,要完也完不了。 结语 对于社会上大多数非研究性和创新性工作来说,过高的学历并无必要,反而增加了人们在工作时的认知成本,然而由于目前社会内卷化的问题,人们对于学历的追求仿佛进入了军备竞赛。 为了找到一个更高的起点,即使很多人不适合做研究,也顺应这一趋势去考研,最终浪费了时间,却发现自己的起薪并没有变得更高,因为用人单位招聘的起点也更高了。 盲目考研和读研是一种对于人力资源的浪费,然而对于很多热爱科研但因为现实金钱考虑而放弃的人来说,他们连一个后悔的机会都没有。然而人生路上,能够真正从心所欲的人太少了,大多数都是被现实、机会、境遇等等推着走,但无论如何,只要心中有自己的主见和真正所爱,就一定会找到自己的事业,不会后悔。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