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双非院校考研考博到底有多难?一把辛酸泪看完有客

双非院校考研考博到底有多难?一把辛酸泪看完

  写在前面的话  对于一个人来说,或许经历过一些事才能理解什么叫难;当然,也正因为这些事才让我们变得成熟。近来朋友圈有不少关于读博的经历和感悟,我也感触颇多,曾经的一路风雨辛酸至今还历历在目。感谢这些不易,让我更加坚定、坚强地走到现在。  我本来也不聪明,但自认为有一股韧劲,也一直坚持着自认为应该走的路。虽然身边的朋友都工作结婚生子,也在劝说我该怎么走,但我始终觉得读博就是我的路,并没有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为什么要走他们觉得正确的路呢?下面就来说说我走上读博之路的那点小波折……    记得从刚读研开始,我就有了考博的打算。于是我努力多发文章。导师没有在我的论文写作上给予太多指导,也就投了几篇国内的EI期刊,他总说我们是做工业研究的,没必要太深入。此外,我还一直帮导师做一些小项目。虽然这样,我仍然很感激导师给我实践上的诸多指导,这些经历都对之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读研最后一年,我一边帮导师干活一边备战考博,最终还是由于自己准备不足,首次考博以失败告终。  硕士论文答辩前的某天,偶尔在小木虫看到某985高校研究室A博导的招聘信息。和A博导联系后,他让我毕业后就可以去那边报道,当然是先去实验室干活,有点工资(2000/月),九月份通过申请-考核的方式读博。  到那儿后跟A导师聊了几次,他说另一个B导师比较适合我的方向,而且是同一个实验室,只是不同专业方向。当时我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毕竟我就是冲着A导师去的,现在却换了B导师。但毕竟刚来没几天,东西都搬过来了,离开的话太不划算,考虑再三,最后还是去了B导师那里。    在B导师那里,我每天忙着看文献、熟悉实验室的一切;实验室学生勾心斗角,结帮拉派,拍须遛马,我也各种碰壁。辗转九月,到了申请考核的时期,B导师却给我说,因为他名下有个某211学校的学生要过来,所以让我去挂另一个C导师的名。C导师虽然不带学生,但有名额,也还是在他们实验室学习,只是专业方向又换了。那时距离报名截止还剩最后两三天,再加上一个周末,所以我抓紧时间开始找其他老师。期间想了想,我感觉这个实验室不能再待了,几个博三四的学长连会议PPT都不会做,待下去可能没什么前途,因而也有些庆幸考核没有通过……  转眼快到年底,我心想还是静下心来找工作吧,虽然难免还是有些不甘心,心里读博的火还在燃烧。于是,我每天一边联系着工作,一边关注着学校发布的招生信息。但因为第二年就要参加考试,那样又得耽搁半年,于是我最终放弃了。之后,我联系上另一个985高校某长江D博导,说可以面谈一下;同时朋友也介绍了一份去非洲的工作,心想去非洲看看也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不过D博导那边,我也准备着先去面试一下,说不定就能上了。  马不停蹄20个小时火车赶到这个学校,见到D导师。面试就是一般流程。结束后,D导师第一句话问我:“你觉得你能给我们实验室带来什么利益?”这句话至今余音不绝……之后的对谈里,我大脑几乎一片空白。D导师还给我分析了我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档次不够、很一般等问题。最后他还说了句,“如果你真的想来,可以先去某地我们合作的一个小工厂工作一年,工资大概2000-3000/月。如果表现好,我们再决定要不要你。”我说着再考虑一下就离开了。路上看到公示的一些读博的学生,文章比我还少,档次也跟我差不多,我的心情十分复杂……  经过这几次挫折,我时常在考虑,是否应该放弃读博、认真联系非洲那边的工作吧,顺便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也能平复当时的那种沮丧与绝望。然而非洲跟国内严重脱节,那边都是农民工上班,不懂装懂,一般工作12小时,休息24小时,昼夜班倒,没有节假日,没有加班费;生活上,饮食惨不忍睹,受一些工人欺负。我强忍着待了一年,也算是体味了世间百态吧。  终于熬到休假回国。刚好找什么资料时候,还是在小木虫上看到了某国E导师的招聘信息,就试着联系了。本来觉得是无心插柳没当回事,因而也在联系其他工作,没想到工作面试通过了,E导师的面试也通过了。我又重新燃起了读博梦,决定继续深造!  现在我已经快博二了。虽然我的专业在这个国家很少,也不是特别厉害,但导师非常好,也很严谨,实验论文方面都很负责,每篇论文差不多都是逐句帮我修改,我觉得我算幸运的。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国内不曾学到的东西,正因为与国内某些高校的情况的对比,才让我对自己的坚持有了更充分的肯定,也觉得之前的那些波折都是彩虹出现前的暴风雨,我很知足。  后记  以上的所有事情都是真实发生,没有半句添油加醋,当然还有很多波折,由于篇幅有限只能省略。希望我的经历,可以给想要读博的同学带来一些提醒的同时,带去更多的鼓舞。

黄帝得之

双非硕士申请博士太艰难,拿不出重磅论文成果,还被嘲讽一番

在很多人看来,研究生毕业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因为不同于本科,研究生阶段需要做出一些科研成果,才满足毕业的要求。而本科只需要考试及格,修满规定的学分就行了。研究生的这种要求,导致很多只为了获得文凭的学生,往往难以如期毕业。而如果是想申请读博的话,要求就更高了。有这么一个来自双非院校的研三学生,他选择报考了南方科技大学力学系博士,在发给老师的自荐信中表明了自己的研究生阶段获得的一些成果。然而还没过多久,就收到了老师的回信。在回信中表示他申请博士的机会渺茫,建议考虑其他学校如清北。这样的说法多少有一些嘲讽的意味,如果说是这个学生的研究生学校是双非院校,才导致他不被老师看重。南方科技大学也是一所双非院校,虽然其采取的是精英教育模式,对学生的要求也挺高,但再怎么相比,也还是没法达到清华北大的水平。这个学生之所以会被直接拒绝,主要原因在于他研究生期间没有取得什么重大的科研成果。他在自荐信中表示拟在EI发表一篇小论文,这意味着他还没有发表过什么重磅论文。一般好的高校对于研究生都要求要在SCI上至少发表一篇论文,这样一来,他就直接不满足这一基本条件。而且这个学生的研究生阶段没有什么其他亮点,在科研能力方面,没有取得多少能证明其水平的成果。博士和研究生不同之处在于,读博是冲着做出较大科研成果去的。如果没法取得达到要求的科研成果,那么就很难毕业。每年都有很多博士研究生没法顺利毕业,就是因为他们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发表足够多的论文。如果是想以后读博的话,那么研究生阶段就应该尽可能多发表SCI这样级别的论文。这不仅是研究生毕业的基本要求,也是给研究生阶段增添亮点的必要做法。有了足够的科研成果,在申请读博导师时也更有说服力。或许很多人之所以读研,只是为了获得研究生文凭,他们并不打算继续读博深造。那些热门专业的研究生大都选择毕业后就业。如果是理科方向或者文科方向的研究生,可能读完后找工作还是有很大困难,读博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对于他们而言,在研究生阶段多发表重磅论文能增大以后读博的成功率。

喜气洋洋

双非院校的博士有没有必要读?你还不知道读博有这好处?

博士研究生的身份代表了一个人的学术能力,也代表了这个人可以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一种标志,同时博士学位也是我国高等学位教育中的最高头衔。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很多院校又有很多等级,比如大家所关心的985、211高校,在我国教育质量和学校认可度方面都有很高的影响力,但是真的就是这些学校出来的博士才有用吗?双非院校的博士研究生有没有必要读呢?其实不然,每年国家博士招生数量在6w人左右,近些年有递增的趋势,但每年招生人数也不超过10w。相比于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比例来说,博士生真的太少了。近些年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面临转型,急需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中来,因此博士生还是非常有用的。当前国家的人才政策不断优化,对于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现在不光天津、武汉等大城市,还有好多二线、三线城市也加入到了抢人的大战中来。动辄百万的年薪,送房送车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抢人。在选择读博的时候就面临着一个问题,双非院校的博士有没有必要读呢?我个人认为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我自己是农村出身的孩子,家里也没有什么背景,什么事情都得靠自己来做,所以我认为不管是什么学校的博士,我都会去读一下,因为有一些东西局外人是无法明白的,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知道。最近看过一篇文章写得很好,叫什么读博后悔4年,不读博后悔一辈子。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对于想要走进象牙塔的农村孩子来说,提升自己的学历是最便捷的方法。对于硕士生和本科生来说他们其实并不懂什么是科研,他们只是在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任务而已,而博士生才会参与到一些项目中来,才知道科研是怎么回事儿,才有可能领导某些工程。读博士能够增加机会接触上层人事。本科生毕业,找到的工作完全有可能比很多博士生找到工作的工资高,当然这样的例子也非常少。然而,如果父辈不是什么“达人”,普通人很难接触到真正的高层次人事。在读博士期间,和老师一起去某重大国有企业参观。接待我们的是他们企业的老总,陪同参观人员,除了讲解员,至少都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试想,本科生去他们企业工作,或许若干年,都可能见不到他们的领导人一次。博士生最好的贵人就是自己的导师,一个导师会帮助你接触到很多领域的大牛,从而让你提升自己的格局,不接触上层人事,自己永远成不了上层人事。这也是我现在发愁的地方,有时候,也感叹自己的出路在何方?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够每天都遇见厅级干部,我想作为农村孩子这辈子都不一定能遇见几次吧?但是我在读书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能遇见,而且他就在我办公室的隔壁,相信很多人觉得你能见到有什么用呢?其实并不是说这个老师能给我们什么,重要的是我们要从他身上学到什么。这才是一个人最宝贵的。欢迎大家发表看法。

怪哉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本硕双非学姐谈985学校考博经验

博士二年级老学姐,沉浸在写论文的“快乐”里无法自拔,回想漫漫长路,一路走来,有坎坷也有成功。在这里谈谈自己考试的经验,其实算不得经验,应该是自己考博路上的感想,和大家分享,也希望给正在准备考博的同学们提供一些信息。先说说我的个人情况,我出生在一个三线城市,就是地级市的那种,高中属于摸鱼型学习,还不知道为什么学习的那种,高考就上了一个二本类院校,在就业中没有什么竞争优势,大三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考研究生,人贵自知,在综合了自身的能力之后,决定还是考本校稳妥一些。不是985,也非211,但学校的氛围和导师都很好。我是文科类的学生,没有每天泡实验室那么辛苦,但是发论文也很头疼,而学习中发现自己挺喜欢科研道路的,所以决定继续深造,这一决定也得到导师的支持,自然这一次要向更高一级的学校冲击,提升的空间更大些。一.选择院校准备考博的时候就是选择院校,当时是准备三个学校,两个985类学校,最后一个双非类院校。我上网反复查发现这两所985学校和我的专业都非常合适,但是不幸的发现这两所学校是一天考试,所以只有选其一。之前参加学术会议时认识了一个学姐,她正好有考博的经验,便大胆向她咨询。这里有必要提一句,有认识的学长学姐很重要,如果大家找不到的话可以去新祥旭考研,他们的老师都是直系学长学姐,可以提供很多帮助。学术会议是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如果有心走这条路的,建议多多参与,可以了解众多资讯,认识许多同行。她帮我分析了一下两个学校的英语难度,要我好好考虑。我本身英语并不是特别优秀,而且其中一所985的导师那里是要学另一门语言的。之后又报名了四川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两所,想着多试试机会。二.准备工作通过学术会议认识的人,要到了导师的邮箱,我分别给三个导师发了e-mail,简单说说我的学术成果,一篇c刊,两篇学报,还有一个校级的科研项目,不算优秀,但是能够竞争一下。我主要报考的这个大学把老师的联系方式和是否招收在职学生都列出来了,非常贴心,于是先发了邮件,老师回答的很客气也很细心,说认真备考,要多看书之类的。看到网上有人说有些就是委婉拒绝,但我总觉得博导还是真心欢迎我报考的,可能有点小自恋。之后四川大学导师没回信,河北师大联系得导师也是回答认真备考。之后就是准备材料,自荐信,计划书,政审表,真的是特别繁琐,有一刻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别人在忙着跑双选的时候,我还在搞这些不知道结果的东西。多亏了男朋友的鼓励支持,自己才能够坚持。报名完后就是准备考博,这个时候已经是12月底了,时间不多。每天六点起床去图书馆学习,首先是英语,在某宝买的考博题,发现和考研差不太多,真的没有特别难。就是每天背些单词,做做阅读。至于专业课,上网了解了一下这个学校的博士点有几个导师,大概研究领域是什么,基本上就有些把握了。所幸报考院校的题目比较中规中矩,推荐把专业课书籍看一遍,认真备考,剩下的就看平时的学术积累了。三.初试结果3月底考博结束,之后没多久就去了四川考,然后就是等结果。后来成功进入复试。四.建议考博真的是一场智力和毅力的较量,其实我在决定考博前也有些犹豫的。首先自己是个女生,读完博士快30岁了,这个青春值不值得。好在有了男朋友,男朋友的意见是坚决支持我想做的,而且提出愿意工作来资助我念书。我家境相对不错,没有什么家庭的压力,但是年纪不小了一直花父母的钱也不好意思。开始的时候妈妈是没有什么意见的,念不念都可以。但家里的其他亲戚是七嘴八舌的提一堆的反对意见,就是朋友圈说得那些,“学习好不如嫁得好”的观点,真是不胜其烦,尤其是你在备考的时候,这种声音不绝于耳。期间我的表姐姐和发小相继嫁给有钱人后,我的母亲也被成功策反,使我每次回家都被围攻。这个时候我爸爸挺身而出,认为女孩子读书多些总是好的,帮我挡住了家里所有人的反对,包括我妈妈,让我不必回家,在学校安心备考。选择一个好的导师,硕士导师在我写论文和参加学术会议,包括学术思想上给我的帮助非常大,帮我修改论文,并且带我去参加学术会议,认识一些圈内的老师。还有就是男友,在我学习累的时候陪我逛一下,开导我,有时候买个小礼物哄我开心,校园的爱情真的是非常简单和美好。所以给想要考博的同学们的建议就是:(一)坚定信念。我看到网上的一些言论说考上不容易毕业,很痛苦,不适合。但我觉得有些路自己走了才知道合适不合适,而且我们努力过才有资格说这些。所以尤其是女生,决定后就不要犹豫,对于不想干的人的看法更不必理会,但是至亲的人的支持还是很重要的。(二)考虑一下经济问题,我们有个同学比我要优秀,但是家里负担比较重,需要赚钱给念大学的弟弟,这样只有边兼职边复习,效果不太好。所以读博确实要考虑一下,倒不是说有经济压力就没有资格追求,只是要想好如何平衡的问题。(三)多参加学术交流,我在读研期间参加过一些学校组织的研究生学术交流论坛,认识了好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对考博是一笔不小的资源,大家都是学生,还比较简单,没有社会上的什么对等资源之类的,还是很愿意交流分享的。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

三正

双非高校硕士研究生,你还愿意攻读985院校的博士吗?

虽然现在对于读博这个问题更多的硕士研究生表示对此并没有足够的兴趣,但是每年还是会有一部分学生选择读博,可是这其中也会有一部分学生虽然选择了读博,但是对于博士的前途以及自己的本科出身依然非常的纠结。一方面是因为“金本科,银硕士,铜博士”这样观念错误指向。第一学历似乎已经成为了所有大学生都迈不过去的一个坎儿,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都在想自己的本科出身,有的因为这样的原因而放弃了考研,也有的因为专业的原因而放弃了读博。可是“金本科,银硕士,铜博士”这只是一些人的观点罢了,并没有足够的数据证明在每年的大学毕业季中,本科要比硕士更受欢迎,硕士要比博士更受欢迎,这完全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不符合基本的逻辑推理。在每年的校园招聘会中,我想你很难看到用人单位优先选择本科生而不是优先选择博士生,或者说博士生因为本科院校不是很好而被歧视,这完全是无稽之谈。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最大区别在于,硕士和博士是在某一研究领域不断地深入,是更加的注重深度,而本科生是一个“大杂烩”能够学习到的,每天学的知识更丰富。再加上,现在社会学历是不可或缺的敲门砖,没有一个比较高的学历,想进入一家好的公司工作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是对博士研究生前途和顺利毕业的担心。这其实非常的理解,虽然我们都在博士研究生的就业有多么多么的好,但是每年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并不全都是我们嘴上所说的拿着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或者是一套房子的博士研究生,因为这些都是精英博士,是在某一领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的。还有一部分博士研究生只是一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博士研究生,没有足够亮眼的科研经历,只是顺利的毕业罢了,所以这些博士最佳选择时去三线或者是四线城市的学院派高校,过着稳定的生活罢了。所以,必然会有即将读博的学生在担心自己的前途,如果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博士研究生,或许还不如现在就选择就业,还能够更早的开始“资本积累”。此外,博士研究生想毕业有多难,相信每一位读博的学生以及每一位硕士研究生都最为的清楚了,每年都有一部分博士研究生无奈之下只能是延期毕业,所以如何顺利毕业时所以博士研究生极为重视的头等大事。总之,如果你选择了攻读博士研究生,那么请一定要坚信自己的本科出身不会影响到你未来的就业,同时也要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和钻研可以顺利的毕业。

解心之谬

两年考博,从双非到985:不放弃才能从失败中爬起来

来源:人大经管 作者:魔都之主今天已经来南开学习半年多了,回首之前两年的考博经历,从没有导师接收,211统考面试被刷,到申请上三所985。这两年有太多的感悟,接下去我将分两部分叙述我的两年考博历程,希望对考博的同学有所帮助。一、211考博经历(懵懂无知)其实从考研开始就萌生了考博的想法,硕士(双非)第一年开始我就准备起了英语,随便比起本科的时候勤奋了不少,自己看了好多专业书,但是做事总是拖拖拉拉,加之导师的放养模式一直没有动手写过文章,期间我也跟硕导提过我想读博的想法,但硕导不以为然,就这样到了研二的暑假,开始了准备专业课(宏微观经济学)和毕业论文的初稿,期间也尝试着联系博士,但是每次找到一位心仪博导给他发邮件然后等上半个月,十有八九是不回复,有几位博导回了邮件也是婉拒了,一直没有博导愿意接收我。直到12月对外经贸的一位年轻博导给我回复了邮件,鼓励我加油备考,她会择优录取,那天晚上把我高兴坏了,就这样一直到3月的笔试,我去北京参加了笔试,考试那天是真的紧张,拿到试卷手都在抖。考了那么多年试真的是头一回这样,或许是真的准备的不怎么样(其实自己心里早有底),拿到试卷发现有一半的题目是懂非懂,怎么办?只能硬着头发往下做,旁边坐着的同学一直在看我,我心想他也没好好准备吧。就这样硬是把试卷都做完了,当天就离开了北京回家等成绩,等成绩的那几天我还是非常放松的,每天不想看书就想玩,直到初试成绩公布的那天晚上,我看着成绩傻了,英语44,专业课50多,加起来也不到100分,按往年的分数线肯定进不了复试。那天晚上心情特别沉闷,准备了那么久结果只考了这么几分,工作也没有找,接下去该怎么办。就这样我整整想了一周时间,父母开导我说没考上就再考一次,我也想明白了,每个人的人生轨迹是不同的,可能我的就是曲折些,但是还是能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的。我收拾好东西继续去市里的图书馆看书,已经准备好了再考一年。同时,也有考博的小伙伴开导我说:你的成绩也不算差,等复试线吧,或许还有复试的机会。其实那时候我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就这样每天回到从前的日子,把专业书英语都从头开始看,过了十多天,竟然出复试线,我也没抱什么希望,随便看了看,竟然今年降了十多分,我的分数能进复试。当时我觉得自己的运气实在太好了,那几天特别兴奋。回学校盖章开证明,准备复试材料。订了北京的酒店和高铁,约了博导见面,一切都是那么顺利,我真的感觉自己走大运了。直到复试复试当天,天下着雨,一个教室里坐着满满的人,数了数四十多个,一共只招15个人,我当时就感觉有点不妙,但是想想昨天博导说让我好好发挥,我就觉得心里踏实了不少,挨个提交材料并签字,轮到我的时候我看到表格上和我同时报考同一博导的还有一位,单位就是这所学校的,我感觉到有点不太好,但这个人一直没来提交材料也没来签字,我想他今天不会来面试了,直到下午回到面试等待的教室,有位一起面试的同学跟我说:你的竞争对手的照片就在墙上挂着,还领着我去看,我看着照片和名字,就在这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一个办公室门打开了,走出来的就是照片上的人,我当时就问他,你下午去面试吗?他说:去。这时候我的心已经死了。回想起他考的分数和我一样,这学院降了那么多分,我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下午参加完复试,我还是没有完全死心,等博导出来询问了他复试的情况,他说:情况不太好,我向他表达今年要是考不上明年还来考的决心。他也说了我的论文是硬伤,没有一篇发表的论文。最后他主动加了我微信。就这样211考试之旅结束了。我也回了家。那时候心情差到了极点,我觉得这一个月的经历像是过山车一样,命运像是再和我开玩笑,想想更像是电视剧的剧情,只是真的发生在了我身上。二、申请985(永不言弃)从北京回来后,我继续收拾东西去图书馆看书,之后回学校参加了毕业典礼,遇到询问我考博情况的同学我总是躲开些,觉得很丢人。但这段时间我想明白一件事,要是真想考上,考试成绩是一方面,论文更重要,没论文可能明年会和今年的情况一样。但我手上就一篇毕业论文,其他什么都没有。这时候我请教了一位认识多年的博士后好友,他说早就提醒过你,要赶紧发论文,到现在才明白。在他的帮助下我把硕士论文拆成了两篇,加了一些方法进去,改了六七次,还让我把其中一篇翻译好后找公司润色成英文投了ssci。那时候别说ssci了,我连发个C都没想过,我觉得自己写的东西能发上去吗?更何况自己一个硕士身份一作,不带任何有职称的老师,包括我硕导。就这样我投了三四个C(一稿多投也是无奈,那时候已经7月了,审稿一般都是三个月),很快有了回信:拒稿。然后又找了不少容易发的C投稿,前前后后被拒稿十个C刊,9月多的时候,我压力越来越大,问好友要不投个普刊算了,被打击了太多次了。朋友说:这样有点太可惜了……直到中秋那天我提前从图书馆回家,我爸说信箱里有一份我的信,我也觉得很惊讶,从来没收到过信,我拿起封面一看,是三个月前投的C刊,打开一看竟然是录用通知书(从未有任何修改意见),把我激动坏了,马上告诉了爸妈和朋友,朋友还说会不会是诈骗(因为有4000版面费),上主页一查,确实有我的稿件录用信息,那天我无比幸福,总算看到希望了。又过了十天,ssci编辑给了返修意见,三位审稿人的意见都很正面,还有一位说建议编辑修改后录用。这真的是半年来最开心最轻松的一刻。那时候朋友建议我去申请考核吧,你手上的成果已经不少了(朋友发C的时候带了我一篇二作)一篇ssci待录用,一篇C(录用),一篇二作C。我那时才真的有信心去尝试下申请考核,找了六所985的博导(一位是院长)发了邮件,很快都回复了,不像去年那样,回复的内容都很积极,一半以上都鼓励我去报考他的博士,接下去就是提交各个学校的审核材料,每所学校要求不同,确实很耗精力,回硕士学校找老师签推荐书,硕导看我拿了好几分985的推荐书要他签(其中就有南开),他只说你去试试吧(其实他并不看好我),同时他推荐我去一所理工211,当时师弟问我你愿意去吗?(老师推荐就是试试吧)。就这样在12月前投了4所学校的审核材料,南开最早出结果,早早的在12月前就面试完了,也确定录取我了,接下去厦大,中山都出了面试通知,竟然也都入围了。就这样我最后选择了南开,一所我以前都没敢想的学校。三、我的感悟两年的心路历程和大家分享完了,接下去我想说说这两年我的一些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用处。首先,研究生扩张,必然会有更多的人走上考博这条路,而中国也像外国一样,博士入学考试提倡审核制(大多数985已经取消了统考),这也意味着考博不会像以前别人说的那样好考了,审核制更看重论文,要是没有论文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所以诚心提醒各位博友要重视论文的重要性,尽早发论文,多发论文。其次,考博一定不要在一根树上吊死,一定要多报几所,我的经验是把所有211以上的学校都找出来,挨个去主页看他们的招生简章,自己制表把所有学校的考试时间,科目,复习材料都汇总好,然后自己选择时间错开,考试科目相近的学校联系博导并报名。最后,联系不到不理睬或者回复信息不乐观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多报几所学校,哪怕都不理你,你先去考了再说,回复哪怕妥妥的也并不一定百分百收你,考试还有各种进不了复试的人,你只要努力去准备,肯定会有一所学校收你的。所以一定要广撒网。

立之本原

浅谈双非研究生!

“双非”其实并不想聊这个词,个人认为这个是对一类人不公平的划分,但是这也是实实存在的现象。有种说法,有必要报考双非研究生吗?全国每年有数百万本科毕业生,同时又几十万研究生入学,无论对于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来说985、211就是代表着优秀,顶尖。但是报考双非研究生就真的没有意义?错!我们读研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继续接受教育,为了提升自己的学识和能力。都想考985、211这是考研的一种普遍现象,不难理解,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是僧多粥少这个现实问题不得不让我们考虑非985、211院校的研究生。我曾经问过一个学生对考研的看法,其中说到他只敢报考双非研究生,理由是自己本身是名字一大串还带学院的学校学生,硕士学位就是一个提升,即使是大多数人看不起的双非,可还是想踏踏实实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稳步提升。往往说考双非研究生没有用的,本身可能就是双非一本或者985、211,想要有更高层次的提升就不屑于双非研究生。是的每个人都有名校梦,但是还是要稳扎稳打,一步步提升,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但是现实总会迎头一棒,打得你措手不及,不可否认双非平台会有很多限制,比如未来求职、考博等,但是这不是你不努力的理由。因为这些限制就不报考双非了?别忘了比起本科生来说,你仍是一名master!!!大师!!!社会需要宽容对待那些二本毕业生和专升本毕业生,毕竟能读一个双非研究生已经是不小的进步。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上升了一个台阶,难道不应该被尊敬被祝福吗。何况双非以下还有那么多的学生和院校。每个人努力进取的过程都有他人所不能理解的心酸苦楚。都动摇过放弃的念头,但是努力向上吧,坚持下去就是强者。“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耳不闻”平台再好自己不努力在哪都不行,关键在于用心,且行且珍惜。评论私信领取考研真题讲义。

遥遥领先

为什么很多硕士生报考双非院校的博士?学生:无奈之下的选择

要不要读博?相信很多本科生考上研究生后的答案一定是不!因为现在的博士好考不好毕业,而且即使读完博士依然要面临就业问题,上了这么长时间的学不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嘛。而且即使读了博士,学习和论文优秀的话,最少需要四年的时间才能毕业,如果不优秀能不能毕业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当年说这些话的同学也有一部分又选择了读博,甚至报考的是双非院校的博士,因为这也是无奈之下的选择。现在的社会究竟有多激烈?小编也是今年研究生毕业,在春招的时候跑遍了各大招聘会,现在一般的企业招聘人才基本上都是硕士起步,而且还仅仅是一般的私企,想进国企、事业编或者是大学当教师?如果你不是985、211、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根本没有机会,高校招收教师的条件更是博士起步,而且还是名校的博士,一般学校毕业的博士只能去专科院校当老师,而且薪资不高并且没有编制。甚至现在不少高职学校,别看学校比较破,但人家毕竟是公办学校,招收条件也是高得离谱,不仅要求第一学历是名校本科,而且硕士学校还得是985、双一流,甚至有的公报高职明确要求只招收双985毕业的应届生。所以,不少硕士在找不到心仪工作的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读博,好的学校导师不要,只能去双非院校读博,毕竟说出去好听点,也是个博士,而博士毕业后是不是好找工作,这些同学也就先不想那么多了。读博和读硕士不一样,读硕士只要你的分数高,大部分导师是不会挑你的,因为只要你能上硕士,平时稍微帮导师干点活就可以,毕竟导师也知道现在的硕士能力其实并不是很高,一般发一两篇论文,再写了毕业论文,大部分学生就能毕业,导师也不会指望学生能给自己创造多大价值。但是博士导师就不同了,因为博士导师招收博士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能给自己创造多大价值,或者可以创造多少利益。所以,很多名校的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学生的时候非常严格,一些普通的学生是无法进入这些导师的法眼的,因此很多硕士生不能选择名校,就不得不选择双非院校的博士去读了,这也是无奈之举。不少同学问,双非院校的博士要不要去读呢?小编有位同学是一名双非院校的硕士,在研二的时候老师问他要不要硕博连读,当然博士学校依然是他的学校,我当时建议的是不读。因为双非院校的条件真的是非常有限,我的那名同学所在的学院根本没有一些实验设施,想要发论文,靠的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的条件下硕士毕业也有一些困难,如果再在那所学校读博,没有实验设备,甚至没有一个好的导师去带,又如何能够发论文如期毕业呢?大家觉得双非院校的博士有必要去读吗?

九尾狐

本硕双非逆袭985博士,我经历了什么

来源:考博圈原创2020年新冠肺炎改变了考博的轨迹,但该来的总是会来的,正在备考中的萌新们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恰同学少年,挥斥方遒。通过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公共卫生事件,我们都深深体会到了医学的重要性,所以对我们学医的同学来说,学医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承担起那一点点为人民造福的责任。所以此次事件之后,无论是高考,还是考研考博,医学将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热门学科。本人本硕皆就读于双非院校,逆袭考上了985高校的博士,近日有许多想要报考H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的小伙伴咨询我有关考博的事宜。本着“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原则,我将自己考博的经历在此和大家进行分享,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裨益。一、考博前的思考尤其是对于医学来说,学制时间很长,学习内容又多,所以学起来是很难很苦的,自己从大学到研究生,再到考博士一路走来,真的是经历了太多的辛酸与苦楚。所以,考博前需深思熟虑——到底要不要考博。我认为考博前需要思考以下问题:一是学术兴趣。也就是自己喜不喜欢搞科研,读博就是一个艰难搞科研的过程;二是学术能力。自己有没有继续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自己适不适合做学术研究;三是英语水平。博士需要与国际接轨,需要阅读大量的外文期刊,需要写英文论文,对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四是耐得住寂寞。读博是一个充满艰辛和寂寞的过程,必须具备忍耐力,耐得住寂寞,才能看得见繁华。所以自己的脾性是需要着重考虑的;五是合适的年龄。看看自己的年龄适不适合读博,我就有硕士同学是本科毕业工作几年后又读研的,年龄本来就很大了,现在去考博读博,博士毕业后年龄就更大了,那时候即使博士毕业也很难找到好的工作。二、博士备考经验在博士备考时,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持久的备考。备考的过程是漫长的,也是最难熬的,备考的过程很大程上决定了你能否考上博士,所以备考是整个考博的关键阶段。备考时间最好要充足,这就需要你早点确定好自己是否要考博,越早定下来越好,这样你就能越早进行复习备考。第二,有效的备考。所谓有效的备考是指掌握备考方法和技巧,可以根据自己特点,借鉴别人考博的经验,实现最有效率的备考。我就是咨询了博士学姐,博士学姐给了我很多的备考建议,同时我也看了考博圈好多过来人的考博经历,比如如何复习备考英语和专业课,如何利用英语和专业课真题。专业课怎样复习,需要复习什么等等。第三,专业课备考。H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下面分化出三个研究方向:肿瘤干细胞、心血管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专业课考试内容为:细胞生物学(二)和分子生物学(二选一)、生物化学(二) 。我所选择的考试科目为:细胞生物学(二)和生物化学(二)。细胞生物学(二)考试范围:以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主编的《细胞生物学》(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4版)的内容为基本考试范围。考查重点如下表。生物化学(二)考试范围:考查试验设计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研究方法与技术,并对近期国内外有关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杰出成果及前沿知识有所了解。考查重点如下表。三、笔试、面试经验第一,笔试经验。笔试英语一般都不考听力,统一考试的学校英语一般包括语法词汇题约20-30个,完型填空题20个,阅读理解4篇20个,作文1篇,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难度相当于六级,但是一般社科院和北师大的英语难度比较高,但也低于考研英语的难度。H大学英语考试就没有那么正规,一般都是考试专业英语,比如考试翻译和摘要写作。其次就是专业课考试,《细胞生物学(二)》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答卷方式:闭卷,所列题目全部为必答题,题型比例:名词解释50%;问答题50%。《生物化学(二)》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的试验设计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答卷方式:闭卷,答题时间:180分钟,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满分为100分):基础知识约60%;综合能力约40%,题型比例:名词解释约15-20%;简答题约30-35%;试验设计、分析论述约45-55%。第二,面试经验。面试一般程序就是自我介绍、英语提问和专业提问,时间约20分钟。我上述提到的面试复习中的问题基本都问到了,而专业知识提问比较少,老师更多关注的是你发表的论文,对你发表的论文展开讨论。我认为面试最重要的两点就是自信和放松,自信和放松可以让你展现出更好的面貌,可以让你的答题更具有逻辑和感染力。当然紧张是必不可免的,关键是要克服紧张,这时候自信就至关重要了,自信也能帮你克服紧张情绪。考博是痛并快乐着的过程,考博的过程是痛苦的,但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收获很多,比如收获知识、收获耐力等,经历过考博这场劫难,你会锻炼出更顽强的毅力,经历过考博这场劫难,你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是也

名校硕士生报考双非博士生?3点原因告诉你内在苦衷!

有很大一部分考生在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坚定地认为自己能够考上硕士已是学历终点,至于博士根本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甚至明确地认为自己是不可能去攻读博士研究生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当初不想读博士的学生,最后还是会有一部分学生走上了读博的道路。当然每年有很多的硕士毕业生选择读博,继续深造,可是在选择攻读博士院校的时候,我们能够发现一些比较奇怪的现象,值得我们有读博想法的学生去思考和琢磨。通常来说,人往高处走,学生也是如此,考研的时候一定要考211/985高校,双一流高校,可是在读博选择目标高校时,却有一部分考生选择了报考双非院校的博士,这必定令很多人难以理解,毕竟博士非常看重高校的档次,因为这意味着读博期间可以享受到更多的资源,意味着读博期间可以更快出成果,所以绝大多数有读博想法的硕士生,都会选择本专业最好的高校,或者是有自己研究领域大牛导师的高校。那么为什么很多硕士研究生报考双非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呢?我认为是以下三个方面造成的:1.国内博士点较少,同时相较于硕士点的逐年增加,读博机会被削减。2.就业时对学位质量需求不同,个别职业只需相应学位层次,不用考虑学位质量。3.外部市场缩量,企业职位减少,更多的人想利用这个时间空窗期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基于以上的3点原因造成一定的名校硕士生报考双非博士生,但这都是无奈之下的选择。至于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我想这更多的是基于个人在之后的努力程度相关。同时我认为:“一个良好的社会,社会阶层应该是流动的”。我相信目前我国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因此只要你想去一个地方,加以努力,就可以达成,前提是想去的不要太离谱,太偏离目前自我实力。因此,就算双非就业有歧视,但是老话说“是金子在哪都会发亮”,在目前我国“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的大潮流下,就是“你行你上”的现实写照。因此,更多时候,我会鼓励周围朋友增强自身的内在实力,而不是在意自己的双非学位,或许有点天真吧,但是我觉得机会总是留个有实力的人的。有人曾经总结过一个结论“早一批在美国谋生的华人,他们有着优厚的学历、令人羡慕的才能,但是目前硅谷很多高管却不是他们”,这个原因就是优秀的人面前摆着很多诱惑,他们会去追逐,但相对“笨”一点的人却可以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我一直鞭笞我自己要成为一个“笨”一点的人,拒绝浮躁。至于为什么读博士?个人感觉博士不只是一个改变命运的办法,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人生选择。读博,其实是一种沉淀,而不是一个刷学历的攀比。博士最重要的效果指标应该是你在哪个会议,哪些期刊发表过何等水平的论文?而不是你在哪里上学。虽然在双一流的学校的学生,科研条件等会比其他学校的要好,但不代表能出好成果。拿了一个博士学位,但是文章都是水文,我相信去哪里都会碰壁。所以,人生苦短,读博谨慎!愿努力的人,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