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双非”大学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读?乖孩子

“双非”大学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读?

考研“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考研只能填报一所大学,所以,相比高考来说,选择的重要性要远大于努力。如果,开始就选错了学校,那可能再努力也不一定能够弥补得了。所以说,考研之前必须要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学。在选择考研学校时,很多同学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值不值得读?所以,这篇文章就针对这个问题,做一个分析,希望可以给准备考研的同学一些参考。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想清楚一个问题。读研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既然决定考研,肯定是有目的的,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则不建议去考研。因为,你多半坚持不到12月份上考场就会放弃,白白浪费时间。根据我们读研的目的不同,所选择的学校层次也就不同。我们读研的“目的”一般有四种。第一种:“混”学历,毕业后去考公务员等如果是这种情况,就没有必要特别纠结考研院校是不是“双非”了。我们可以选择好考并且专业适合考公务员的学校即可。因为,考公首先比较看重的是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而不会特别在意你的学校层次。当然,如果想走“远调生”而不是去考公务员,那可能只能选择好一些的“985”大学。第二种:弥补高考遗憾,考一所更好的大学有些同学考研的目的也比较单纯,那就是弥补高考遗憾。可能在高考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没有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然后,上了大学以后又想通过考研来弥补这一遗憾,这没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考研目标院校很明确,没有办法选择。并且,这些学生一般都会选择“211”及以上层次的大学。所以说,我们只能拼尽全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别无选择!第三种:就业,找一个好工作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都会选择这一条路。如果是这种情况,个人觉得可能专业要比学校更重要一些。有些好专业,即使是“双非”大学,就业率依旧很高。比如,通信工程专业,即使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生,毕业以后也可以进入华为工作。所以说,我们可以在选择好专业的基础上,再去考虑学校。学校当然层次越高越好,个人建议比本科院校高一个层次为最佳。如果本科学校是“双非”一本,那你可以选择一所普通211大学;如果本科学校是211工程大学,那么考研可以选择一所“985”大学,依此类推。当然,你如果实力很强,也非常自信,那么,你也可以选择比本科院校高几个层次的大学,也没有问题。第四种:想从事科研如果有同学抱着这个目的去考研,个人建议最好能够选择211以上大学。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如果想将来从事科研工作,那么,你所要走的路线也一目了然,那就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出国(博士后)—研究学者。这样一条路,当然是学校越好越好走。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就拿读博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在读研本校申请“硕转博”,这样不光可以节约时间,还有助于积累科研经验。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有些专业在你所读学校可能只有硕士点,没有博士点。这种情况,在“双非”大学很常见,所以说,你如果选择了一所“双非”大学读研,则意味着很大概率上你只能读完硕士研究生再去考其他学校的博士研究生。但是,如果你选择一所985/211大学,基本上都可以顺利转博,继续攻读本专业博士研究生。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毕业以后在选择高校的时候,也会非常看重你的毕业学校层次。如果,你“双非”大学博士毕业,那你基本上不大可能进985/211大学搞科研,可能连“双非”大学都不一定能够进得去。所以说,这也是需要我们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相信,以上四种情况,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同学选择读研的目的。大家也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最后,还想跟大家说的是,学校再好,不适合自己羡慕也没有用。在我们选择考研院校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综合考虑,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吧!

红旗谱

“双非”研究生不如211、985本科生?本科学历到底有多重要?

我国曾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过一系列建设计划,这其中,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211、985工程。建设的初衷是为了促进高校实力的迅速提升,但很多人却人为的将高校划分了“三六九等”。比如,“211”高校们似乎天生的被认为“高人一等”,而诸多用人单位的招聘启事上也写着明晃晃的“211学历”几字。985高校南开大学更有甚者,“双非”的研究生都会被轻易地淘汰掉。有一种观点叫做“双非研究生不如211、985的本科生”,很多人听起来感觉“满满的恶意”。不得不说,人们把学历这块“敲门砖”看得太重。社会竞争的加大,使企业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它们有资本刷掉那些不是重点大学毕业的人。本科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各种学历教育层出不穷。比如“专升本”、“自考本科”、“在职读研”等,不仅“迷惑”大众,也“迷惑”了企业。本科生在前些年,有些企业招聘甚至要看应聘者的高考成绩。毕竟高考成绩更能反应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如今又有很多人认为“双非”的硕士不如重点大学的本科生,这是一种学历歧视,而且毫无依据的那种。本科学历固然重要,但我们更要看一个人的努力程度。特别是现在211、985在逐渐淡化的情况下。要说双非研究生不如211本科生,只不过是少部分曾经占优势的人不愿承认后来者比他们强罢了。个体的竞争与个人的能力关系很大,反而学历仅仅就是那一块敲门砖。当然,能够获得211、985学历的人是非常优秀的,毕竟这是从独木桥上走过来的。越是优秀的人歧视越少,反而是一些不知所以的人,才会在那里一味的说着“双非”的不是。985强校中山大学每个人的努力都值得点赞。不能因为自己的成绩就否定了别人的努力,否则纵有名校光环,也只是虚有其表。同时,我们也该意识到,社会本来就是如此。有些人的想法是没法改变的,因此,努力的提升自己才是王道。有些闲言碎语不过是让人贻笑大方的笑料罢了。

变型记

为什么“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同样值得读?最后一点最关键!

考研竞争日趋激烈,985、211院校更是备受“考研大军”的青睐。选择大于努力!我们要想使自己在考研中立于不败之地,考研目标院校的研究与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如果实力允许,985、211院校肯定是首要考虑的。但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顺利考取985、211院校。实际情况是,有很多“双非”研究生院校实力并不亚于985及211高校。我认识的一位学姐,研究生就读于本省一所“双非”师范类院校。她认为,考研没必要非得盯着985、211院校不放,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为什么“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同样值得读?原因一:弄清楚我们考研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考研的目的无非是想提升学历,增强个人竞争力,开阔自己的眼界,改变目前的圈子等。但最终归结下来,我认为大家考研的首要也是最终的目的是就业。当然,985、211院校能为我们带来光环,但社会上除了一些知名企业的关键岗位在招聘时非985院校研究生毕业不要以外,大部分企业并未对研究生院校作硬性要求。所以,单从就业的角度来看,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对院校做出过多苛求。当然,如果读研的话,我还是建议读一所比自己本科院校好一些的大学,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懂。所以,弄清楚我们读研的目的是什么很重要!如果将来就业是你着重考虑的,那么权衡利弊来综合考虑,“双非”重点院校的重点专业也不失为研究生报考的最佳选择。原因二:“双非”院校并不代表没有优势学科我们都知道,985、211院校在全国也就100多所,大部分学校都是比较“平庸”的。但这并不代表“双非”院校就没有重点学科和专业,例如,你想要报考教育学,师范类中的很多院校如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都将是很好的选择,文科类学科实力并不亚于很多985、211大学。所以,我认为:学校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差。在考研院校的选择上,一定要结合你所学专业以及所报考大学里的优势学科进行综合评估,切不可一味追求名校光环,而忽略了自己的专业发展。原因三:不论985、211院校还是“双非”院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个道理浅显易懂。就像有些人认为很容易的事情,但在别人看来难于上青天。这个世界上,好的东西太多,我们不可能每一件都要得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就好了。考研也是,每个人的学习基础不同,临场应变能力不同,所处的生活、学习环境不同,心理素质及人格特质也都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很难来评价谁优谁劣。能考上985、211的同学并不代表其他能力都优于其他同学,所以,换过来也一样,在考研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必过于苛求自己。了解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才是王道。这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所以,我认为:“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同样值得读,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对读研院校类别这个问题上,你又是怎么看的呢?欢迎交流。

主者

双非研究生值不值得读呢?考上了要不要去?网友:不去!

为什么今天聊这个话题呢?这是因为有一个小伙伴私聊小编,自己考上了研究生,原本应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但是他这个学校是一所双非院校,普普通的一本院校,调剂生。看到自己身边的同学都考上了985或者211院校,心里很不舒服,不知道该怎么做,是选择复读还是9月份去读研。是否去读还是看如何看待这件事。如果自己是为了单纯拿到一个学历,可以去读,毕竟毕业之后自己是一个硕士学历,不管在企业还是编制都可以享受很多待遇。像现在各个地方都有一些人才引进政策,这些都是要求硕士学历,并不注重读的是什么学校。另外还可以以研究生的身份去考教师编、事业单位、公务员或者考当地的职业院校,这些都是研究生的好处。以上说的这些都是不注重你的院校是否是985/211的,差距不大。另一方面如果自己考研是为了做科学研究,或者想后期一直从事科研事业的,那小编告诉你至少考一个211或以上的院校,一个好的学校科研力量会更强大,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多资料,更多机会。同时还有很多有能力、优秀的小伙伴还有导师,可以使自己更强大,这些都是在双非院校里得不到的。双非院校科研资金不充足,十分有限,想要取得成就很难很难。最后有的人本科起点低,或者是专科,就想凭借研究生去一个985/211的院校,圆自己的高考梦,这样的话其实读双非院校自己是有很多遗憾的。高考结束,可以依靠研究生,但是研究生还是读不了高校,自己这辈子可能真的实现不了这个梦想了,所以跟着自己的心走,想要去追梦、二战就去吧,大不了就是再来一年,最起码可以少一个遗憾。考研读双非院校是否值得,还是看自己后期的目标规划。自己想好做什么就跟着心走,不要再让自己后悔之前的选择。你们认为考研去读一个双非院校值得吗?欢迎评论区留言。

孔明灯

解惑:“双非”院校的研究生究竟值不值得读?

据数据显示,去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中,报考院校为985、211的超过了70%。这就说明,很多人在选择学校时,都是希望去到一个更好的平台,尤其对于本科学校不够好的同学而言,考研就成为了提升背景的方法。但是,这就使得211高校的研究生考试竞争非常激烈,考不上的可能性很高,而一旦失利,就面临调剂的问题。好学校的调剂名额一般都是非常少的,调剂进入的大多是“双非”院校。而在很多人看来,“双非”院校的研究生是不值得耗费3年时间去读的。那么,情况到底是不是如此呢?小苏的观点是,因人而异。最重要的是,你要先明确自己读研的目的是什么?你想要从研究生期间收获到什么?一般来说,读研的目的无非两种,要么是对专业领域有兴趣,觉得本科没有研究透彻,想要继续深造。要么是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想要凭借研究生学历找到一份好工作。那么,就这两种目的而言,“双非”院校能满足多少呢?首先,大家要明确一个概念,学校的实力并不等于专业的实力。“985”,“211”大学多是综合性大学,而很多院校,尽管是“双非”,但是其某一学科的实力是非常强的,就专业排名而言可能超过了某些211高校。如果你是对这个专业充满兴趣,想要深入研究,那么进入这些拥有特色学科的“双非”院校就读,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这些院校的导师水平,科研设备都是不会逊色的。其次,对于就业而言,情况又会变得复杂一些。如果你本身是在211院校,那么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几率还是比较高的,小苏并不建议你再去读一所“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如果想要深造的话,至少可以选择继续在本校读研。如果本身学校不好,那么提升一下自己的学历,对于就业或多或少是有帮助的。其一,对于一些企业,尤其是国企,研究生学历是硬性标准,即使是985本科,过不了学历这一关也是没辙。其二,读了研究生之后,还可以获得读博的机会。在目前的体系下,博士学历是进入高校当老师的门槛,有志于此的同学是一定要读研的。其三,研究生期间是一个对专业领域进行深挖的过程,只要踏实肯学,虚心求教,即使是在“双非”院校,也是能使自己的专业实力有所提高的。小苏想要强调的是,学习是一件终生并且私人的事情。不是说读研就一定会学到东西,也不是说不读研就停止了学习。你要搞清楚的是,此时的你正站在什么位置,将要往何处去。如果你想明白了这个问题,做起决策来可能会容易很多。无论到了哪里,都应当保持对于学习的热情,很多人本科期间就是浑浑噩噩,平时不学习,考试临门一脚,只求飘过,如果将这种状态延续到研究生期间,那也是再虚耗三年,没有太大的意义。因此,希望大家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审慎做出选择,一旦选择了,就应当全力以赴。

破为牺尊

实力雄厚的7所“双非”高校,考研“性价比”超高!

实力雄厚的7所“双非”高校,考研“性价比”超高!高考是以分数定学校,而考研是定学校看分数。在考研大军中,绝大多数的同学认为,考研除了985、211没有什么值得报考的高校。但由于自身实力受限,即便是通过了初试,在复试中可能因为表现不佳惨遭淘汰。难道除了是985、211的高校就真的不值得考虑吗?实则,还有许多的“双非”高校也非常值得报考,而且性价比也十分不错。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原化学工业部直属重点高校,现在为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大学,是一所为特色学科的多科性大学。该校的王牌专业是材料学、化学工程、应用化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信息与计算机。该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10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科研氛围也十分强劲。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位于大连市,位列全国五大财经类大学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育部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东北财经大学虽未进"211",但该校位列全国五大财经类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说明该校实力强大,在北方特别在东三省影响力更大。该校是财经类院校,经济学和管理学是该校的主体学科。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会计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数量经济学为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财政学、统计学、保险、税务、工程管理、旅游管理等9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北京语言大学听名字这所大学的分量就不低,位于帝都。也是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而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除了几个艺术类院校外,几乎全都是211工程大学。虽然该校建校时间不长,但奈何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分数线也是年年升高。而且校外实习机会也比其他语言类城市也相对多些,所以对于考研来讲,性价比也是非常高的。河北大学以省命名的大学大多数都是“双一流”高校,可河北大学却啥都不占。即便如此,那也是河北省学科专业设置最为齐全、办学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王牌专业有新闻学、汉语言文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哲学、应用物理学、动物学、历史学等专业。该校学科齐全,现有87个本科专业;18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化学、生物学、光学工程、教育学、历史学)。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60年的北京第二医学院,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学校现有19所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及37个临床专科医院、专科学系。对于医学类考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优势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外科学(神经)、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神经生物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培育学科。华东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位于江西南昌,学校原隶属铁道部,2000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该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通信工程。拥有8个博士点和108个硕士点,全国就业工作50强高校,也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之一。对于想要报考运输类的考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虽然不是985、211高校,但整体实力处于985高校的中等偏上的水平。是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科教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型高等学府。也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该校的理工科学科实力都非常强劲,其中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更是排在全国前列。END不管选择什么类型的高校,最需要的还是努力复试才行。现如今距离2021考研仅剩6个月的时间,对于想要考研的同学来说,目前是学好英语的最佳时机,早日开始背单词、做阅读,对于后期的复习总攻绝对有极大的帮助。对于还没考过四、六级的同学来讲,这个时间段也是背单词的好时机。《考研英语词汇识记与应用大全》这本单词书,会帮助你所有英语考试都会上到一个新的台阶。【大家对于考研话题有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大家把关心的话题写在评论区,我会作为后续选题,希望创作出更多大家喜欢的内容。】

少君之费

一位双非院校研究生的这几句话,戳痛了多少双非院校研究生的心!

不管你是因为什么原因在大学毕业的时候选择了读研这条道路,但是当你真正进入研究生的生活时,或许你会有新的感悟。而对于在整个研究生群体中,我们总是会将研究生分为双非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和985211高校的研究生,简单的看似乎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但事实却是差距很大。所以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位双非院校研究生读研的真实感悟,这或许是很多读研的学生共同的认识,而正是这几句话又能够戳痛多少读研学生的心呢?第一,读研的我更加的迷茫,更加的堕落。刚到研究生院的时候,对于马上上开始的研究生升高充满了向往,但是这种向往没有持续多长时间,自己便慢慢的走向了堕落,也更加的迷茫。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主观方面,自己对于自己不能够有一个合理的管控,安享安逸的生活,没有任何的战略思维;另一方面是学校层次的,硕士导师对学生的要求仅仅是顺利的毕业,至于其他的学术研究似乎没有太多的期望。于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很多硕士研究生慢慢的走向了研究生的另一面:堕落。第二,双非院校研究生缺乏更多的教学资源。不得不提的是,在这样的高校就读既幸运又无奈,幸运的是自己成为了一名硕士研究生,能够获得一个硕士学历。无奈的是自己这个硕士学历似乎又不是很具有竞争力。因为在读研期间我们便可以发现双非院校在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一方面是十字力量的悬殊,似乎和自己本科院校老师不分伯仲,另一方面是教学资源的欠缺,没有足够可以参加的学术论坛,没有相应的项目和课题研究。第三,硕士毕业的我们,又该何去何从。虽然我们已经是硕士研究生,虽然已经是有着硕士学历的高端人才,但是自己却还是会发现原来我们只是一个有硕士学历的学生而已。因为拿着这样的学历找工作时,你以研究生的身份竞争时,你相对于其他的211985院校的研究生没有竞争力,甚至是连21195院校的本科学生都不如。这就是我们尴尬的身份,你又该如何适应呢?总之,双非院校读研的我们在一进入研究生生活时便要给自己制定最为理智,最为现实的奋斗计划,不然迷茫和无奈将伴随我们。

数肇

双非大学研究生值不值得读

现在研究生录取正在复试阶段。额,现在同学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双非大学研究生值不值得读?其实这里边的双非大学就是指既非985又非211这类学校。从今年的招生复试情况来看,今年双非院校研招调剂爆了。以往各种跪求调剂生源的学校一夜之间牛的不行了,有的双非院校调剂生源要求本科是985考985而且必须是本专业的才考虑,这放以往根本不敢想。今年有接近三百万人考研,全日制非全日制一起考,压力空前,那么双非院校的研究生有没有必要读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来说,本科看学校,研究生看专业。有很多双非院校的专业是很有特色的,办学实力不比985差,甚至强过985的。那这种就没什么好想的啦。但是这类学校这类专业有个特点。就是它本身招生的过程当中,其实他所录取的学生已经基本能够满了。很少能够再有调剂的名额。即便有条件的么,可能也是非全日制那种类型的。所以所剩机会并不多。当然要是有这样的机会的话,还是可以选择的。如果调剂的学校专业也一般,那就看你原来的出身。如果是985,211的,而且脸皮薄,那就别去了,否则别人看你的眼神你都受不了;如果觉得无所谓的那就去吧。如果你出身也一般,那就去吧,毕竟有个去处也是好的,这个时候也错过了找工作的黄金时期。而且考研这个事情其实也讲个门当户对,一般的都是二流甚至三流学校能进一层。虽然双非高校,但是会比原来出身院校更好一点,办学层次更高一点的。当然,你就是为了躲避就业压力,那就不管咋的有地方要你就去吧。。。或者就是想要一个学历。拿到学历不管是什么档次的,毕业之后你都会有一个相对可以预期的一个工作岗位,这样的也要去念。

红草滩

本科211,双非的研究生值得读吗?

许多上不了第一志愿的考研人,在联系调剂的时候,会发现985、211级别的学校基本人满为患,留给自己选择的,只剩一些双非院校。普通本科出身的考生还好说,那些本科是211的考生就十分纠结了: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值得读吗?考生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纠结,主要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觉得面子上挂不住,甚至有人干脆就认为,211本科去读双非研究生,是“自甘堕落”。第二是怀疑投入和产出是否成正比:花2-3年时间去读的这所双非,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提升?或者干脆点说,在将来求职找工作的时候,能带来多大的帮助?归根到底,读双非,有多大用处?01考研更多是专业的提升不是没有人借着考研这个机会实现了自己的名校梦。但是,归根究底,考研是专业的提升。不管是考本专业继续深造,还是跨专业改行,你会发现,考研总是跟专业联系在一起。既然是专业的提升,那就专看专业的好坏。211高校的专业并不是每个都那么强,双非院校的专业也并不是每个都那么弱。我们举例来说,东北财经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都是双非院校,但是这两所学校的应用经济学相关专业和统计学相关专业比很多211都强得多,在业内的认可度也极高。再比如,燕山大学的机械工程相关专业、黑龙江大学的俄语相关专业,都非常强悍。特别是黑龙江大学的俄语,业内甚至有“天下俄语半数黑”的评语,可见这所学校的实力。02名校和好专业,很难兼得谈男女朋友的时候,我们希望对方既漂亮性格又好;吃东西的时候,我们希望能敞开了吃,又不会长胖;考研的时候,我们希望学校好,专业也好。但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名校和好专业同样也难兼得。考研本来就是一件难事,在这件难事上要求名校或好专业是件更难的事,如果要两者兼得,那真是难上加难了。我不是说没有人做到过——清北复交的那些优势专业,每年也都会招几百上千人——但是,相对于三百多万考研人来说,毕竟太少了啊。大多数人,只能在两者之间做选择。清华大学虽好,也得考得上才行虽然你的本科是211,但是如果你没办法达到“名校”和“好专业”兼得的地步,我劝你还是务实一些。与其飘在天上做梦,不如在地上一步一个脚印的走。03研究生学历,很值钱我们在网上听多了华为,看多了的BAT,见多了清北复交,总会不自觉地拔高自己的眼光,总以为双非的研究生“没啥用”。但真的是这样吗?2020年,我国大学毕业(含本科、专科和高职)生预计有874万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大约60万人。物以稀为贵,这60万人的就业竞争力,不会比那874万人差吧?从一些企业的招聘要求上,也可以看出端倪。连做新媒体,都要求硕士学历了。这也很好地驳斥了网络上流行的一个观点——等你研究生毕业,我都工作三年,积累三年工作经验、月薪上万了,你才刚起步。这话没错,确实是这样,但是,有谁要求过,人家研究生毕业后,一定跟你进一家公司呢?有的公司,没有研究生文凭那张纸,根本进不去的好吗?别管985、211还是双非,有那张纸比没那张纸强。我是考研规划局,写关于考研的一切。如果你有考研择校选专业相关的疑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解答。

王峰

放弃了公务员,选择了双非院校研究生,同学们说我傻!真的错了吗

我们每天都会面临着诸多的选择,谁也不知道自己当时的选择是否正确?只有经过时间的检验,或许才能够准确的认识到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对于大学生同样也会有诸多的选择,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着极为重要的选择,是考公务员还是考研?有的学生考研和考公务员同时进行,最后都顺利上岸,那么该如何取舍呢?放弃了公务员,选择了双非院校研究生,同学们说我傻!真的错了吗这不一个学妹和我分享了一个她的故事,他考上了他们市的公务员,同时也考上了一所双非院校的研究生,但其最后放弃了公务员,她的同学和家人都反对,说她傻,她也在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选择错了?当她和我说了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反而觉得这样的选择看上去似乎不是那么的完美,但是却又是那么的正确。现在我门都在讲学历,假如选择了公务员,那么在公务员群体中同样也是非常的重视学历,如果你的学历高,那么你晋升的机会或许就更大一些,如果你学历高你享受的待遇就要比其他和你同时进来的大学生要高很多,这些就是差别。同时,为什么很多大学生考研,其绝对不是简单的因为找不到工作,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希望自己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没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选择,所以读研是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附加值的选择。虽然是被双非院校录取为研究生,不是211985这样的高校,可能听起来不是那么的有价值,但是当你硕士毕业的时候,只要你在读研期间足够的优秀,那么你会远远的超越那些所谓的211985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此外,当你硕士毕业的时候,我们还有机会报考公务员,而当你以硕士研究生报考公务员的话,或许我们依然可以顺利考上,毕竟自己已经考上了一次,当研究生学习三年后,再次报考时结果大概率上依然可以顺利上岸。当然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为自己的选择找到很多的理论依据来证实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但就读研和公务员这两个选项其实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不管是读研还是当公务员,结果都是很明朗的,也都会有自己的成功。因此选择读研是对的,选择公务员也是对的,更多的还是要看你自己的个人诉求,你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什么?或者说是你所期待的未来生活是怎样的?根据自己的个人价值作出自己的选择,没有对错,因为都是有价值的选择。如果是我的话,我或许会选择读研,因为我深知读研能够给自己所带来的价值,这些都是其他选择所做不到的,同时这样也给了自己又一次充电的机会,不断的丰富自己,为以后的职业规划和生活规划打下一个不错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