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中国兽药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严峻挑战下逆势增长「组图」鲁褒

2020年中国兽药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严峻挑战下逆势增长「组图」

兽药产业是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飞速发展,带动了兽药行业的增长。2019年,虽然面临着非洲猪瘟、饲料禁抗等严峻挑战,我国1632家兽药生产企业共完成552.88亿元的兽药生产总值,销售额达503.95亿元,与上年相比仍有所上升。兽药产业是促进畜牧业和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逐渐由农户散养向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方式转变,即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在转变之中,兽药产业也在快速放量。畜牧业波动较大近年来,在非洲猪瘟、国家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下,兽药的下游行业畜牧业整体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2014-2019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受“猪周期”下行、非洲猪瘟疫情冲击和一些地方不当禁养等因素影响,生猪产能下降较多。这也直接影响了猪用兽药的市场。企业数量有所减少 但销售额仍有所增长我国兽药行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兽药生产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3-2019年,我国兽药行业规模整体呈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1632家兽药生产企业,共完成552.88亿元的兽药生产总值,销售额达503.95亿元,相较2018年的458.97亿元增长了9.8%。虽然兽药生产企业数量有所减少,但市场规模相较2018年仍保持着增长。近两年来,我国兽药产业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非洲猪瘟的持续影响、新冠肺炎卷席全球、饲料禁抗的落地……特别是非洲猪瘟,对兽药产业特别是兽用生物制品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中国兽药协会会长才学鹏表示,虽然非瘟极大程度地冲击了生物制品的市场,但是却刺激了消毒剂、免疫增强类中兽药等兽药的市场,市场的红利更是吸引了不少饲料、养殖、生物制品企业跨领域进军。化药占据最大市场份额从产品结构来看,目前化学药品在我国兽药行业处于占主导地位。2019年,原料药及化学药剂销售额约为336亿元,占兽药行业销售额的67%;生物制药销售额约118亿元,占比为23%;中药制剂销售额约为50亿元,占比为10%。值得注意的是,从环保和安全角度,药物残留问题越来越被关注。而中兽药由于不会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将在很大程度上逐步取代化学药品,所以中兽药未来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研发力度持续加大随着畜禽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国家对兽药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行业对兽药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也纷纷加大研发投资力度,这也使得我国的新兽药产品注册数量逐年递增。2019年,我国新兽药研发资金超过40亿元;2013-2019年,我国新注册兽药证书整体呈增长趋势,2019年为71个,与上年基本持平。截止至2020年10月13日,2020年中国新兽药注册数量为46个。注:2020年数据截止至2020年10月13日。市场将持续稳定发展随着GMP认证、GSP认证的实施、执业兽医师制度的推广,兽药行业壁垒逐渐提高。此外,新版《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0年修订)》已于2020年4月21日公布,2020年6月1日起施行,并要求所有兽药生产企业在2020年6月1日前达到新版兽药GMP的要求。在政策的督促下,兽药市场将逐步走向规范化。而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技术的提升,我国兽药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此外,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逐渐成效,生猪养殖业在缓慢上升。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未来我国兽药行业将稳步发展,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接近600亿元。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国兽药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日月之光

2020年中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简版)

兽用生物制品就是以天然或人工改造的微生物、寄生虫、生物毒素或生物组织及代谢产物等为材料,采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或生物化学、生物工程等相应技术制成的,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疫病或改变动物生产性能的药品。一、兽用生物制品分类根据用途,兽用生物制品可进行以下分类: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二、行业主要产业政策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属于生物医药行业的范畴。近几年,国家出台的主要产业政策如下:2016-2020年中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图表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三、市场发展现状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但由于我国动物疫病病种多、病原复杂、流行范围广,并且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增加,畜禽感染病原机会日渐增多,兽用生物制品尤其是兽用疫苗在畜禽养殖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根据中国兽药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99家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另有6家新建企业尚未生产),拥有1,969个有效的产品批准文号,从业人员超过20,000人。2018年,全行业实现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132.92亿元,其中猪用生物制品和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合计104.43亿元,占兽用生物制品总销售额的78.57%。2019年国内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127.78亿元,预计2020年国内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将维持在130亿元左右。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013年-2018年,国内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10%,反映了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巨大。2019年国内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销售额虽然微幅下降,但在政策的支持及人们意识的提高下,未来市场仍可期。国内兽用生物制品市场集中度较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出台的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截至2018年底,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共有大型企业17家,占比为17.17%;中型企业70家,占比为70.71%;小型企业12家,占比为12.12%;无微型企业。兽用生物制品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量及占比情况如下: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随着国内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在企业规模、产品数量、品牌效应等多方面取得优势,从而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2018年,销售额排名前10位的企业的兽用生物制品销售总额为79.44亿元,占全行业销售额的比例为59.77%。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市场集中度及前十名企业的销售占比如下: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四、重点企业汇总目前,兽用生物制品行业主要企业情况如下: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五、行业发展前景预测(1)产业政策支持随着畜牧业发展由量到质的转变,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已成为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行业中的重点支持子行业。为确保我国畜牧业标准化、集约化和规模化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全国兽医卫生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产业政策,鼓励兽药企业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支持高效、安全、新型动物疫苗的研发、转化和产业化。兽用生物制品行业乃至整个兽药行业迎来了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2)下游畜牧业发展带动疫苗需求增长畜牧业是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下游产业,畜牧业的发展规模直接影响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市场规模。我国是畜牧业大国,经济动物的养殖群体数量庞大,尤其是生猪养殖规模高居世界第一,生猪年产量占全球生猪总产量的比例超过50%。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肉类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从而带动我国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疫病防控作为畜禽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畜牧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发展。(3)动物疫情复杂,疫病多发,动物疫病防控意识的提升我国畜禽养殖整体规模庞大、动物种类繁多、饲养模式多样、流通环节复杂,加上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因此出现了动物疫病多发、病情复杂、病原容易变异等情况。随着近几年动物疫病的不时爆发和动物疫病防控意识的提升,兽用生物制品尤其是兽用疫苗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畜牧行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充分重视,高品质兽用疫苗的需求逐年增长,兽用疫苗的附加值将得到大幅提升。(4)兽用生物制品逐步替代兽用化学药品使用带来结构性增长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对于畜禽体内兽药的残留量容忍度逐渐降低。在国内市场,兽用化学药品中约70%为抗菌素、抗生素等,由此导致的药物残留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日渐突出。随着人们对健康以及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各种食品安全标准也不断提高,对畜禽产品体内化学药品残留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兽用疫苗作为生物制品,在畜禽体内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残留,为解决防治疫病与药物残留的矛盾,使用兽用疫苗加强预防是较好的选择。由此,以兽用疫苗为代表的兽用生物制品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优势更加明显。(5)宠物市场的发展为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饲养宠物的家庭逐渐增多,宠物相关产品的市场规模日渐扩大,其中宠物疫苗作为预防宠物疫病的主要手段,重要性越发明显。目前中国饲养宠物的家庭占比和宠物疫苗在兽用生物制品市场份额占比均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国内的宠物疫苗还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可以挖掘。随着国内宠物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国内企业在宠物疫苗领域的加大投入,未来用于犬、猫等宠物的生物制品将为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卓别林

2020年中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随着国内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进程不断加快,疫病防控风险加大,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对于动物疫病的防治日益重视,从而推动了国内兽药市场的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1632家兽药生产企业共完成552.88亿元的兽药生产总值,销售额达503.95亿元。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发展困境(1)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中较多企业只具备生产能力,而缺乏进行产品研发和工艺提升的能力,难以满足市场对新产品、新工艺的需求,只能通过购买其他科研机构或企业的产品和技术满足生产需求。(2)产品同质化趋势明显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中部分企业市场定位不明确、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可替代性强、核心竞争力较弱。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足,这类企业往往选择购买或仿制行业内其他企业的产品,造成了行业内低端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发展前景(1)产业政策支持动物疫病是我国由畜牧业大国走向畜牧业强国的重要制约因素。随着畜牧业发展由量到质的转变,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已成为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行业中的重点支持子行业。(2)下游畜牧业发展带动疫苗需求增长畜牧业是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下游产业,畜牧业的发展规模直接影响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市场规模。。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肉类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从而带动我国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疫病防控作为畜禽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畜牧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发展。(3)动物疫情复杂,疫病多发,动物疫病防控意识的提升我国畜禽养殖整体规模庞大、动物种类繁多、饲养模式多样、流通环节复杂,加上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因此出现了动物疫病多发、病情复杂、病原容易变异等情况。随着近几年动物疫病的不时爆发和动物疫病防控意识的提升,兽用生物制品尤其是兽用疫苗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畜牧行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充分重视,高品质兽用疫苗的需求逐年增长,兽用疫苗的附加值将得到大幅提升。(4)兽用生物制品逐步替代兽用化学药品使用带来结构性增长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对于畜禽体内兽药的残留量容忍度逐渐降低。近年来,人们对健康以及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各种食品安全标准也不断提高,对畜禽产品体内化学药品残留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兽用疫苗作为生物制品,在畜禽体内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残留,为解决防治疫病与药物残留的矛盾,使用兽用疫苗加强预防是较好的选择。由此,以兽用疫苗为代表的兽用生物制品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优势更加明显。(5)宠物市场的发展为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饲养宠物的家庭逐渐增多,宠物相关产品的市场规模日渐扩大,其中宠物疫苗作为预防宠物疫病的主要手段,重要性越发明显。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往见原宪

2020年中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中商情报网讯:兽用生物制品就是以天然或人工改造的微生物、寄生虫、生物毒素或生物组织及代谢产物等为材料,采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或生物化学、生物工程等相应技术制成的,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疫病或改变动物生产性能的药品。一、兽用生物制品分类根据用途,兽用生物制品可进行以下分类: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二、行业主要产业政策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属于生物医药行业的范畴。近几年,国家出台的主要产业政策如下:2016-2020年中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图表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三、市场发展现状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但由于我国动物疫病病种多、病原复杂、流行范围广,并且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增加,畜禽感染病原机会日渐增多,兽用生物制品尤其是兽用疫苗在畜禽养殖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根据中国兽药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99家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另有6家新建企业尚未生产),拥有1,969个有效的产品批准文号,从业人员超过20,000人。2018年,全行业实现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132.92亿元,其中猪用生物制品和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合计104.43亿元,占兽用生物制品总销售额的78.57%。2019年国内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127.78亿元,预计2020年国内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将维持在130亿元左右。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013年-2018年,国内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10%,反映了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巨大。2019年国内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销售额虽然微幅下降,但在政策的支持及人们意识的提高下,未来市场仍可期。国内兽用生物制品市场集中度较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出台的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截至2018年底,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共有大型企业17家,占比为17.17%;中型企业70家,占比为70.71%;小型企业12家,占比为12.12%;无微型企业。兽用生物制品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量及占比情况如下: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随着国内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在企业规模、产品数量、品牌效应等多方面取得优势,从而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2018年,销售额排名前10位的企业的兽用生物制品销售总额为79.44亿元,占全行业销售额的比例为59.77%。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市场集中度及前十名企业的销售占比如下: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四、重点企业汇总目前,兽用生物制品行业主要企业情况如下: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五、行业发展前景预测(1)产业政策支持随着畜牧业发展由量到质的转变,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已成为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行业中的重点支持子行业。为确保我国畜牧业标准化、集约化和规模化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全国兽医卫生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产业政策,鼓励兽药企业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支持高效、安全、新型动物疫苗的研发、转化和产业化。兽用生物制品行业乃至整个兽药行业迎来了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2)下游畜牧业发展带动疫苗需求增长畜牧业是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下游产业,畜牧业的发展规模直接影响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市场规模。我国是畜牧业大国,经济动物的养殖群体数量庞大,尤其是生猪养殖规模高居世界第一,生猪年产量占全球生猪总产量的比例超过50%。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肉类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从而带动我国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疫病防控作为畜禽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畜牧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发展。(3)动物疫情复杂,疫病多发,动物疫病防控意识的提升我国畜禽养殖整体规模庞大、动物种类繁多、饲养模式多样、流通环节复杂,加上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因此出现了动物疫病多发、病情复杂、病原容易变异等情况。随着近几年动物疫病的不时爆发和动物疫病防控意识的提升,兽用生物制品尤其是兽用疫苗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畜牧行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充分重视,高品质兽用疫苗的需求逐年增长,兽用疫苗的附加值将得到大幅提升。(4)兽用生物制品逐步替代兽用化学药品使用带来结构性增长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对于畜禽体内兽药的残留量容忍度逐渐降低。在国内市场,兽用化学药品中约70%为抗菌素、抗生素等,由此导致的药物残留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日渐突出。随着人们对健康以及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各种食品安全标准也不断提高,对畜禽产品体内化学药品残留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兽用疫苗作为生物制品,在畜禽体内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残留,为解决防治疫病与药物残留的矛盾,使用兽用疫苗加强预防是较好的选择。由此,以兽用疫苗为代表的兽用生物制品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优势更加明显。(5)宠物市场的发展为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饲养宠物的家庭逐渐增多,宠物相关产品的市场规模日渐扩大,其中宠物疫苗作为预防宠物疫病的主要手段,重要性越发明显。目前中国饲养宠物的家庭占比和宠物疫苗在兽用生物制品市场份额占比均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国内的宠物疫苗还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可以挖掘。随着国内宠物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国内企业在宠物疫苗领域的加大投入,未来用于犬、猫等宠物的生物制品将为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祸福相生

2020年中国动物保健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兽用生物制品占比不断提高

动保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动物保健品是指专门用于防治动物疾病和保证动物健康的产品。我国动物保健品分为兽用生物制品、兽用化学药品及中兽药。其中兽用生物制品以动物疫苗和病毒性疫苗为主;兽用化学药品中抗微生物药物占大部分;中兽药则分为促生长类、抗菌类以及驱虫类药品。我国动物保健行业相比国外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总的来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18年-1979年的导入期,第二阶段为1980-1987年的成长初期,第三阶段为1988-2011年的粗放成长期,第四阶段为当前的黄金成长期。市场规模增速放缓2015年到2017年,动保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增速呈下降趋势。2018-2019年,由于生猪市场的需求降低,动保行业的销售规模有一定程度下滑,经济效益也有较为明显的下降。2018年我国兽药行业的销售收入从2017年的473.07亿元下降至了458.97亿元,2019年下降至了440.95亿元。兽用生物制品占比不断提高由于我国养殖行业以食用型动物为主,对于动保产品的开发来说,防重于治,因此兽用生物制品增速快于整体兽药行业,兽用生物制品销售规模占行业占比重不断提升,从2015年的25.9%上升至2019年的29.1%。行业集中度较低我国动保行业虽然进入了快速成长期,但是仍然存在行业集中度低、规模效应弱的问题。据相关数据,动保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总体较低,从几家龙头企业来看,中牧股份2019年营收为19.51亿元,市占率为4.42%;其次为瑞普生物,2019年营收为14.67亿元,市占率为3.33%,第三为生物股份,2019年营业收入为10.77亿元,市占率为2.44%。随着国家监管的加强和管理的规范化,品牌市场知名度的逐步提高,优质企业将通过新技术和创新的服务模式,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份额,不断提高行业集中度。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动物疫苗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一薰一莸

2020年中国兽用疫苗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中商情报网讯:疫苗是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完整病原或其组分或代谢产物等制成,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用于人工主动免疫以预防疫病的一类生物制品。其中,兽用疫苗是指专用于动物的疫苗。一、疫苗的分类①根据疫苗毒(菌)株是否存活分类根据疫苗抗原是否可繁殖,疫苗可分为活疫苗、灭活疫苗。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②根据抗原的种类和数量分类根据疫苗抗原的种类和数量,疫苗可分为单价疫苗、多价疫苗和多联(混合)疫苗。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二、行业相关政策兽用疫苗是我国兽用生物制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属于生物医药行业的范畴。为确保我国畜牧业标准化、集约化和规模化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大力发展新型疫苗列为生物产业的重点突破方向,在技术、人才、资金等领域向疫苗行业有所倾斜。随后,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全国兽医卫生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产业政策,鼓励兽药企业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支持高效、安全、新型动物疫苗的研发、转化和产业化。国家出台的主要产业政策如下:2016-2020年中国兽用疫苗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图表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三、市场发展现状1、内兽用疫苗市场总体销售规模国内兽用疫苗市场总体销售规模兽用疫苗是我国兽用生物制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13年至今,兽用疫苗销售额占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的比例均超过90%。但自2018年8月发生“非洲猪瘟”后,国内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数量于2018年12月起下滑幅度开始增大,并持续至2019年11月;11月后,能繁母猪存栏数量才开始止跌回升。因此,我们预测2019年国内兽用疫苗总体销售规模也出现下滑,但随着生猪存栏量的增加,2020年国内兽用疫苗总体销售规模也将随之上涨。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2、国内兽用疫苗适用动物情况我国的兽用疫苗,主要以猪用疫苗和禽用疫苗为主,近年来,牛羊用疫苗增长也非常迅速。2018年,猪用疫苗和禽用疫苗销售额合计94.69亿元,占兽用疫苗总销售额的77.64%。2018年,兽用疫苗按使用动物分类的销售额及销售占比数据如下: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四、重点企业汇总目前,兽用疫苗行业主要企业情况如下: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五、兽用疫苗未来发展趋势(一)兽用疫苗技术发展趋势在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兽用疫苗的研发在近年内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首先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发、制备的疫苗不断涌现,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研究基因缺失的活疫苗、载体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以及合成肽疫苗。其次是充分利用发酵工程和分离纯化工程技术对传统疫苗的抗原培养、分离纯化等关键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升级,使得相关传统疫苗升级为生物技术疫苗,如将鸡胚培养法、原代细胞培养法、传代细胞转瓶培养法等升级为传代细胞培养工艺、悬浮培养工艺,将全发酵菌液灭活疫苗升级为全发酵菌液分离纯化成组分疫苗等。再次是设计、研发多联苗和多价苗,即对传统疫苗的一般生产工艺(培养、分离纯化等关键工艺以外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和改进,继续设计和研发联苗和多价苗,以达到一针防多病、提高免疫效率的目的;培育和选择更好的抗原培养基质以大幅度提高抗原效价;筛选更好的保护剂以改变冻干活疫苗的保存条件等。(二)兽用疫苗产品发展趋势1、价疫苗向多价疫苗、多联疫苗发展当前畜禽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兽用疫苗仍以单价疫苗为主,多价疫苗和多联疫苗相对较少。当前许多畜禽传染病以并发或继发(多病联发)的形式频繁出现在临床上,而且呈持续扩展之势。由于单价疫苗仅能预防一种传染病或者一种传染病的某一类型的病原体感染,因此畜禽养殖企业或者养殖户必须对畜禽进行多次疫苗注射。多次注射一方面可能造成畜禽更大的应激反应,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畜禽养殖企业或者养殖户的养殖成本。多价疫苗、多联疫苗可以减少畜禽接种疫苗的次数,实现“一针多防”,提高疫苗的接种效率,同时还减少了疫苗运输、存放、接种的成本,可以为畜禽养殖企业或者养殖户减轻负担。因此,多联多价疫苗已引起市场的重点关注,兽用疫苗企业均加大了多联多价疫苗的研发力度。2、因工程疫苗成为行业发展重点基因工程疫苗是指使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疫苗。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能制出不含感染性物质的亚单位疫苗、稳定的减毒疫苗及能预防多种疫病的多价疫苗等。基因工程疫苗具有安全性良好、产品质量均一、适合开发多价疫苗和多联疫苗等优势。我国畜禽养殖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安全高效的疫苗需求旺盛,因此基因工程疫苗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基因工程疫苗免疫效力的进一步提升、生产成本的下降,基因工程疫苗势必成为未来兽用疫苗的主要发展方向。③提高传统兽用疫苗的质量,研发针对新发疫病的产品随着我国畜禽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动物疫病发生情况日益复杂,多种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的重大疫病相继暴发与流行,超强毒株和变异毒株不断出现,并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因此,传统疫苗预防接种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动物疫病免疫保护的需要。一方面,现有兽用疫苗产品的质量必须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以应对强力毒株的危害;另一方面,某些毒性偏强的疫苗的使用应受到严格限制,需要应用新技术研发出毒性更弱、更为安全稳定的兽用疫苗。近些年,一些在国外爆发的新型畜禽传染病相继传入国内,给我国畜牧业造成重大损失。根据新爆发疫病的流行特点和免疫机理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将成为我国兽用疫苗企业的重要研究课题。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兽用疫苗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唐甄

省农业农村厅调研绵阳市饲料兽药行业发展

省饲料兽药处周朝华处长一行于12月9日-11日到绵阳开展饲料兽药行业调研工作,对新版兽药GMP推进情况、兽药追溯实施情况和安全生产等工作进行检查。周朝华一行实地查看了梓潼县四川金正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四川华西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四川辉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5家已建和在建兽药生产企业,三台县四川瑞玖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省五好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安州区新希望六和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经开区四川伴农动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四川湟恩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等4家兽药生产企业,听取了绵阳市、梓潼县、三台县、安州区和经开区关于饲料兽药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周朝华对我市饲料兽药监管工作和兽药行业集群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并强调:行业主管部门要支持兽药生产企业转型升级,早日通过新版兽药GMP验收,将绵阳发展为我省兽药生产强市;提高企业兽药二维码扫码上传能力;高度重视饲料兽药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确保不发生重大行业安全事故。【来源:绵阳市农业农村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启示录

(图)省农业农村厅调研我市饲料兽药行业发展

省饲料兽药处周朝华处长一行于12月9日-11日到绵阳开展饲料兽药行业调研工作,对新版兽药GMP推进情况、兽药追溯实施情况和安全生产等工作进行检查。周朝华一行实地查看了梓潼县四川金正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四川华西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四川辉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5家已建和在建兽药生产企业,三台县四川瑞玖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省五好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安州区新希望六和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经开区四川伴农动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四川湟恩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等4家兽药生产企业,听取了绵阳市、梓潼县、三台县、安州区和经开区关于饲料兽药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周朝华对我市饲料兽药监管工作和兽药行业集群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并强调:行业主管部门要支持兽药生产企业转型升级,早日通过新版兽药GMP验收,将绵阳发展为我省兽药生产强市;提高企业兽药二维码扫码上传能力;高度重视饲料兽药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确保不发生重大行业安全事故。【来源:绵阳市农业农村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外籀

省农业农村厅调研组来绵调研饲料兽药行业发展情况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调研组来绵,开展饲料兽药行业调研工作,对我市新版兽药GMP推进情况、兽药追溯实施情况和安全生产等工作进行检查。调研组一行先后前往梓潼县四川金正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四川华西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四川辉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5家已建和在建兽药生产企业,三台县四川瑞玖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省五好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安州区新希望六和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经开区四川伴农动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四川湟恩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等4家兽药生产企业;通过实地查看和听取汇报等形式,详细了解了我市新版兽药GMP推进、兽药追溯实施以及安全生产等工作开展情况。调研组对我市饲料兽药监管工作和兽药行业集群发展给予充分肯定。调研组指出,下一步,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支持兽药生产企业转型升级,早日通过新版兽药GMP验收,将绵阳发展为我省兽药生产强市;要提高企业兽药二维码扫码上传能力,高度重视饲料兽药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确保不发生重大行业安全事故。(记者 赵烨)【来源:绵阳市人民政府】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特公

畜牧业项目市场分析报告

我国饲料生产、家禽养殖和生猪养殖的行政管理体制呈现多元化。行业准入政策、技术质量标准、卫生标准主要由国家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分别负责。地方农牧部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卫生部门等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行业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禽类和生猪及相关肉产品的国内流通和国际贸易归商务部门管理。1、政策分析经过多年立法建设,我国建立起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为基础的多层次畜牧业、肉制品加工业法律法规体系,其他规范性文件具体包括《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办法》、《种畜禽管理条例》、《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2、市场分析鸡肉和猪肉是我国居民喜爱的主要肉类食品,在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肉鸡养殖和生猪养殖也是我国农村家庭主要的副业。(1)鸡肉产量及消费情况①世界鸡肉产量及消费量近年来,虽然受到禽流感疫情、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不利影响,世界鸡肉产量、消费量依然呈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11年全球鸡肉产量达到8,135万吨,2017年增长到9,01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8%,并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消费肉类。全球主要的鸡肉生产区有美国、巴西、中国、欧盟、印度、俄罗斯,2017年上述主要生产区的产量分别为1,860万吨、1,325万吨、1,160万吨、1,170万吨、440万吨、387万吨。其中美国是世界第一大鸡肉生产国,2017年鸡肉生产量占比为20.62%;我国为第三大鸡肉生产国,2017年鸡肉生产量占比为12.86%。②国内鸡肉产量及消费量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13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及禽流感等外部因素影响,我国鸡肉年产量及消费量略有下降;2015年较2014年有所增长,产量增长率为3.08%,消费量增长率为3.41%;2016年较2015年略有降低,产量增长率为-5.22%,消费量增长率为-4.16%;2017年受禽流感疫情影响,产量增长率为-5.69%,消费量增长率为-5.62%。(2)猪肉产量及消费量情况①世界猪肉产量及消费量2012年全球猪肉产量达到1.07亿吨,2017年增长到1.11亿吨,猪肉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0.64%。全球主要的猪肉生产区有中国、欧盟、美国、巴西、俄罗斯和越南,2017年上述主要生产区的产量分别为5,350万吨、2,340万吨、1,172万吨、373万吨、296万吨和275万吨。我国作为第一大猪肉生产国,2017年猪肉产量占比为48.18%②国内猪肉产量及消费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年以来我国商品猪出栏量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从2005年的60,367万头增长至2015年的70,825万头,年复合增长率达1.61%。 2012-2014年,国内猪肉产量及消费量持续增长,产量年增长率为3.03%,消费量年增长率为3.08%;2015年较2014年有所下降,产量增长率为-3.25%,消费量增长率为-2.63%;2016年较2015年有所下降,产量增长率为-5.50%,消费量增长率为-2.87%;2017年较2016年产量有所上升,增长率为0.96%,消费量基本持平,增长率为-0.08%。3、竞争企业分析(1)黄羽鸡行业竞争格局我国黄羽鸡养殖行业集中度较低,大规模的黄羽鸡养殖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且多为区域型公司。品种丰富、具有跨地区扩张实力的公司主要有温氏股份及本公司。同时,由于黄羽鸡养殖行业较为分散,国内消费市场容量巨大,优势企业之间尚未形成直接竞争。温氏股份是一家拥有三十多年创业历史,以生猪、黄羽鸡养殖为主,以奶牛、肉鸭养殖为辅,以食品加工、农牧设备制造为产业链配套的大型畜禽养殖企业,为首批15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之一。温氏股份目前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黄羽鸡养殖企业、黄羽肉鸡产业化供应基地和国家肉鸡HACCP生产示范基地,同时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种猪育种和生猪养殖企业。(2)生猪行业竞争格局与黄羽鸡养殖行业类似,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集中度也较低。部分大规模、一体化生猪养殖企业虽然各具区域优势,但除温氏股份之外尚不存在其他具有全国性生产、销售网络的大型企业。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主要企业有温氏股份、河南牧原、雏鹰农牧、正邦科技等,主要分布于广东、河南、江西等地区。目前,生猪养殖行业大规模企业的具体规模没有权威性的第三方统计,行业内公认温氏股份在商品猪养殖规模及出栏量等多个方面为行业第一。4.风险分析(1)动物疫病与自然灾害风险动物疫病是畜牧业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公司黄羽鸡养殖业务面临的疫病主要是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鸡沙门氏菌病及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生猪养殖业务所面临的主要疫病是蓝耳病、猪瘟、传染性肠胃炎等。动物疫病对于公司生产经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三方:( 动物疫病对于公司生产经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三方:( 1)疫病将 )疫病将 导致鸡只、生猪 养殖 效率下降甚至死亡, 相关防疫部门及公司为控制情发展有可能对部分潜在患病鸡只、生猪进行扑杀,直接导致出栏率下降;( 有可能对部分潜在患病鸡只、生猪进行扑杀,直接导致出栏率下降;( 有可能对部分潜在患病鸡只、生猪进行扑杀,直接导致出栏率下降;( 有可能对部分潜在患病鸡只、生猪进行扑杀,直接导致出栏率下降;( 2)疫病发 )疫病发 生后,公司需在药品、人工等方面增加投入导致产成本上升;( 生后,公司需在药品、人工等方面增加投入导致产成本上升;( 生后,公司需在药品、人工等方面增加投入导致产成本上升;( 生后,公司需在药品、人工等方面增加投入导致产成本上升;( 生后,公司需在药品、人工等方面增加投入导致产成本上升;( 3)疫病的发 )疫病的发 生与流行将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致使产品运输、交易及销售受阻市场需 生与流行将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致使产品运输、交易及销售受阻市场需 生与流行将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致使产品运输、交易及销售受阻市场需 生与流行将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致使产品运输、交易及销售受阻市场需求受到抑制。(2)产品价格波动风险黄羽鸡 、生猪的供求关系决 、生猪的供求关系决 定着价格的变化,同时其涨跌也样影响 定着价格的变化,同时其涨跌也样影响 黄羽鸡 、生猪养殖户或企业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供求关系使得商品价格发 、生猪养殖户或企业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供求关系使得商品价格发 、生猪养殖户或企业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供求关系使得商品价格发 、生猪养殖户或企业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供求关系使得商品价格发 生变化,因此 生变化,因此 黄羽鸡 、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且由于我国 、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且由于我国 、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且由于我国 黄羽鸡 与生猪市场 目前集中度水平仍相对较低,大量散养农户及小规模殖企业存在 “价高进入、 价低退出 ”的经营现象,容易造成市场供给水平大幅波动 因此产品价格的经营现象,容易造成市场供给水平大幅波动 因此产品价格的经营现象,容易造成市场供给水平大幅波动 因此产品价格较大。其中, 较大。其中, 黄羽鸡 价格变动过程如下:供不应求 价格变动过程如下:供不应求 —— 黄羽鸡 价格上涨 —— 黄羽 鸡养殖规模扩大 养殖规模扩大 养殖规模扩大 养殖规模扩大 养殖规模扩大 养殖规模扩大 —— 供过于求 —— 黄羽鸡 黄羽鸡 黄羽鸡 价格下降 —— 黄羽鸡 黄羽鸡 黄羽鸡 养殖规模 缩小 —— 供不应求。生猪价格变动过程如下:饲养盈利增加 供不应求。生猪价格变动过程如下:饲养盈利增加 供不应求。生猪价格变动过程如下:饲养盈利增加 ——种猪存栏增加 种猪存栏增加 种猪存栏增加 种猪存栏增加 种猪存栏增加 种猪存栏增加 —— 生猪供应增加 —— 生猪价格下跌 —— 生猪 饲养 盈利下降 —— 种猪存栏下降 种猪存栏下降 种猪存栏下降 种猪存栏下降 种猪存栏下降 种猪存栏下降 —— 生猪供应下降 —— 生猪价格上涨 —— 生猪 饲养 盈利增加。本节选资料出自尚普华泰发布的《畜牧业项目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