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2年医学考研十大高校推荐篇:首都医科大学视之无形

2022年医学考研十大高校推荐篇:首都医科大学

01院校介绍◆类别:公立大学◆创办时间:1956年◆属性: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学校校本部设有11个学院、1个研究中心和1所附属卫生学校。包括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中医药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燕京医学院,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附属卫生学校。学校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7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排名。其中,临床医学进入ESI学科前1‰,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免疫学进入全球前5‰。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按照三级学科统计,有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所有医学及医学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设置的长学制专业有临床医学、儿科学和口腔医学;02推荐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外科学(神外)、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神经生物学、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心血管病)、神经病学、儿科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内科学(消化系病)、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中国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中医眼科学、中医心病学、中医脾胃学、中医肿瘤学、中医皮肤病学、针灸学、中医传染病学(培育)、中医疮疡病学、中医急症学、临床中医学、中医络病学(培育)、中医传染病学(培育)、中医神志病学(培育)。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全科医学。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生物学。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口腔临床医学,口腔基础医学,药物化学, 药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心理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 药剂学,药物分析学。03附属医院学校现有21所临床医学院(其中19所为附属医院):包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第九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第十临床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第十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第十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医学院)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康复医学院)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潞河临床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医学院)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以及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医院简介:2018年全国医院综合实力排名第40位,属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治疗心脑血管疾患方面成果突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其中神经内科专科医院排名第3位。推荐专业:内科学与神经病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友谊医院)非常综合的一家医院,传统老牌泌尿外科,百姓口中有口皆碑。消化内,普外科,国家重点学科。尤其是普外科,在朱志军老师来了以后,学科更加健全完善,肝移植领域在全国地位很高。第四临床医院(同仁仁医院)眼科,耳鼻喉科就不说了,变态反应科,也是全国知名。心内科也是原来胡大一教授,马长生教授留下的弟子。肝胆外科有从北医挖来的秦光明教授。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天坛医院)神外神内,绝对的頂级。分出去的三博脑科也是顶级。朝阳医院医院简介:2018年全国医院综合实力排名第54位,在全国十大著名呼吸科专科医院排名第3位。呼吸科方面成果显著。推荐专业:内科学的呼吸疾病方向。解放军医学院医院同时又是解放军医学院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是全军唯一所医院办学单位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老年医学、骨科、耳鼻咽喉科学、呼吸内科、肾病科、烧伤科) , 1个军队重点学科(骨科) , 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内科学、外科学。安贞医院医院简介:2018年全国医院综合实力排名第37位,华北区医院综合实力排名第13位,属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包括国家重点专科:心脏外科中心、心脏内科中心。医院重点专科:小儿心脏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推荐专业:内科学的心血管疾病方向。04奖助学金首医大相比于其它学校奖学金的比例可以说是比较少的。一等奖学金本科为5%,专科3%。二等奖学金本科为8%,专科为5%。三等奖学金本科为12%,专科为8%。同时还设有诸如学习进步奖,社会工作奖等等单项奖学金。但总是不超过9%。像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都是按照国家标准分配名额的(励志奖学金仅限经济困难的学生)。除了这些,还有一些荣誉称号也是很有用的。比如三好学生5%,优秀学生干部3%,优秀毕业生15%。同时,对于北京远郊区县定向的学生,学校还会给予单项奖学金。总之,在首医大获得奖学金还是很有难度的,排名需要在前30%才有机会。成绩始终是占最主要的,05关于复试复试资格的确定原则:(1)初试成绩达到报考专业的分数线;(2)各专业按招生计划数与复试考生人数 1:2 的原则确定考生复试资格;(3)达到复试分数线的考生,按总分在报考专业和学院(所)排名由高到低依次确定复试资格。若总分相同,按照英语-政治-业务课的顺序依次比较单科成绩。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考生按报考志愿分别排序。复试内容和要求: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重点考核考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复试考核科目包括外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项,各100分。(1)笔试:笔试主要是对专业素质能力的考核。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的认知水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本学科的发展动态的了解及其在本学科的发展潜力。(2)面试:综合素质能力包括:①专业素质;②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③本学科以外的学习、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工作、志愿服务等)、沟通能力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情况;④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及心理健康情况;⑤人文素养;⑥举止、表达及文明礼仪等;⑦实践(实验)能力考核:主要测试考生的实验和操作技能,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能力包括:①日常会话;②文献(专业外语或公共外语)阅读,然后对文献内容进行问答。拟录取各学科专业按考生考试总成绩排名和招生计划数由高到低依次录取。(1)总成绩(拟录取成绩)按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各占 50%计算。其中复试成绩为复试各项考核成绩之和。总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3×50%;总成绩满分为100分,60分为合格。(2)复试各项成绩合格方为复试合格,复试成绩合格及总成绩合格方具有拟录取资格。首都医科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06报考建议首都医科大学为公共卫生考研热点院校之一,坐落于北京,公卫实力较强,其在各个附属医院基本都会招收流通研究生。如前所述,考研专业课初试难度不高,划线也不高,英语政治划线一般也就50分,故认真准备初试,进面难度不大。初试分数越高,越有助于自己后来的录取,故初试应该拼了命去准备。首都医科大学每年招生计划数变化不大,数量不多,而且推免占一半,但是报考人数较多,所以有一定的竞争压力,故报考时要慎重填报考方向。首都医大的毒理很强(第七版毒理学基础主编为该校老师),实验平台也很强,招生人数也相对较多,故不介意报考毒理而且想去首都医大的同学可以考虑。和首都其他几所学校相比,首都医大难度会低一些。所以,今日总结:报考首都医科大学难度一般,初试认真准备,把分刷高分,是非常有助于复试上岸的哦。尤其是有北京梦的胖友们,觉得无望北大和协和(招生人数少),是可以试试报考首都医科大学的哈。

实在

首都医科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首都医科大学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学校开办24个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2020软科中国最好的大学的排名中,位于全国第46名,首都医科大学虽然是一所“双非”类的医科大学,但该校在医学领域内绝对算的上是顶尖的大学,学校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还有21个附属医院,由位于北京,整体的院校实力很强,考取的难度也很大。首都医科大学在全国的影响力也很大,再加上学校的知名度也相当的高,很多同学宁愿放弃211大学而选择该,首都医科大学的整体口碑很好,像学校的外科学(神外)、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神经生物学、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心血管病)、神经病学和儿科学,共有8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实力完全超过很多211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首都医科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1)网上咨询: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咨询平台

老黄狗

首都医科大学招生资料汇总,供2021年考生参考

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创建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是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学校地址:校本部(主校区)在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顺义校区(燕京医学院)在北京市顺义区大东路4号。196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前身北京第二医学院成立。1985年8月,更名为首都医学院。1986年8月,确定首医为市属重点院校。1994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2001年2月,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北京职工医学院并入首都医科大学。2015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三方发文共同建设首都医科大学。学校校本部设有11个学院、1个研究中心和1所附属卫生学校,包括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中医药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燕京医学院,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附属卫生学校。学校现有21所临床医学院(其中19所为附属医院)。学校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中医);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6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1个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群。设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按照三级学科统计,有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所有医学及医学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设置的长学制专业有临床医学、儿科学和口腔医学;本科专业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预防医学、精神医学、药学、临床药学、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假肢矫形工程、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法学(卫生法学)、医学实验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卫生信息管理)、眼视光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助产学24个;高职高专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技术、药学等14个专业。学校目前有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6个;7个国家级和10个市级特色专业、2个北京市一流专业、5个国家级和2个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北京市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康复治疗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假肢矫形工程。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895人,其中研究生4966人,本科生5592人,高专高职生1608人,留学生729人;成教生3010人。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山东省计划招生14个专业(类),计划招生数量34人,实际投档数量34人。投档分数线投档最低分数最高的专业(类)为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668分,对应最低位次为1506名;投档最低分数最低的为假肢矫形工程,最低投档分数为606分,对应最低位次为22895名。选考科目要求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在山东省招生14个专业(类)不限选科要求的专业是护理学和助产学2个专业;选科要求为物理和化学2门科目都需要选考的专业有7个,分别是临床医学(5+3一体化)、口腔医学(5+3一体化)、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儿科学(5+3一体化)、精神医学、基础医学;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或化学或生物的专业有临床药学、预防医学、康复治疗学3个专业;假肢矩形工程专业的选科要求为物理或化学。专业(类)包括的专业及招生要求可能是由于医学类专业有学制或选科要求的特殊情况,首都医科大学的全部招生专业均为按专业招生,无大类招生。专业有特殊要求的为:护理学专业和助产学专业要求考生身高不低于1.55米;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5+3一体化)等2个专业原则上只招收英语语种的考生;口腔医学(5+3一体化)和口腔医学专业不招左利(俗称“左撇子”)的考生;口腔医学(5+3一体化)只招收英语语种的考生。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招生章程(摘录)学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根据生源的具体情况确定提档比例,调阅比例原则上不超过公布招生计划的120%。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生源情况,调档比例原则上不超过招生计划105%。进档考生以高考实考分和专业志愿为录取依据,采取分数优先的方法确定专业,不设专业级差。分数相同则优先录取志愿在前者;分数志愿均相同且专业计划余额不足时,将依次比较数学、语文、外语和综合科目成绩,对单科成绩高者进行录取。在实考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有政策性加分的考生。教学过程中有中英文双语教学,建议非英语语种的考生不要报考我校,凡非英语语种的考生入学后须改学英语。“5+3”一体化学生部分专业课程英文授课,只招英语语种的考生。考生身体状况的特殊要求:(1)各专业对考生视力的要求是:眼睛的近视矫正视力不低于4.8,各眼矫正视力镜片度数不超过800度,无色盲、色弱,无斜视、弱视;(2)各专业对考生听力的要求是:双耳听力范围均不低于3米;(3)对于嗅觉迟钝、口吃者不予录取;(4)口腔医学专业不招收左利(即左撇子)的考生;(5)肝功能异常者不要报考医学类专业;(6)考虑到医疗卫生服务的特殊性,学校明确提出,不鼓励躯干或肢体残疾考生报考我校医学类专业,否则将无法完成学业。护理学专业招收有专业志愿的男生;鉴于护理行业的特殊性,对报考护理专业的考生要适当考虑身高,原则上身高不能低于1.55米。学费、住宿费,具体收费标准:“5+3”一体化本硕连读专业:本科阶段6000元/年,硕士研究生阶段8000元/年。本科专业:医学类专业6000元/年;工学类专业5500元/年;管理学类专业5000元/年。住宿费:根据住宿条件的不同收取不同标准的住宿费用,一般为每学年750-1200元。关于转专业《首都医科大学关于印发本专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修订)》规定,符合条件的2019级新生可提出校内转专业申请。学生可以在入学后查询学生手册。通常,临床医学专业只能转出不能转入;高考成绩需要高于转入专业考生所在省该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

不言则齐

首都医科大学2018就业结果公布!年薪10万+,就业率达94%!

1月23日上海软科公布了2019年最好医科大学排名,北京协和医学院以综合81.7分位居第一,而首都医科大学以综合71分位居第二。首都医科大学并无211、985等头衔,能在国家首都北京高校云集的地方有一席之地,也是实力相当不错的。伴随着这份荣誉,首都医科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情况也引起了关注,具体如何,今天就分析给大家看。就业率首都医科大学 2018 届毕业生共计 2810 人,总就业率是 93.99%,近乎等于94%。其中,专科毕业生 671 人,本科毕业生 799 人,硕士毕业生 1082 人,博士毕业生 258 人。男生 840 人,女生 1970 人。从毕业生的学历来看,学医的考研究生的比较多。2018 届专科毕业生就业率 97.62%;本科毕业生就业率 88.36%,其中一半的本科生是继续深造考研;硕士毕业生就业率 95.47%;博士毕业生就业率 95.74%。从近三届首都医科大学各学历毕业生就业率来看,毕业生总体就业率有所下滑,尤其 2018 届较去年下降 2.7 个百分点。分学历来看,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下滑最明显,较去年下降 4.91 个百分点;专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就业率整体较为稳定,略有下降。就业单位首都医科大学2018 届毕业生中,毕业生落实就业比例较高的单位类型主要为:事业单位(77.66%)、其他企业(8.98%)。分学历层次来看,事业单位是首都医科大学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单位选择,其中博士生去事业单位的比例较高(94.78%)。另外,从首都医科大学三年的就业单位类型分布来看,超七成的毕业生进入事业单位,且比例相对稳定;毕业生去其他企业的比例有所上升,相比 2016 届,2018 届上升 6.08 个百分点。就业去向2018 届毕业生中,80.18%的毕业生落实在北京就业。从地理位置看,京外就业的毕业生最主要选择在东部地区(12.51%),其次为中部地区(4.39%)。从经济区域看,京外就业的毕业生最主要选择北部沿海经济区(5.65%),其次为黄河中游经济区(3.48%)。具体分学历来看,各学历层次毕业生最主要选择的工作地点均为北京,专科生在北京就业的比例最高(99.02%)。除在京就业外,硕士生去东部地区就业的比例较高(25.00%),博士生去中部地区的比例较高(9.57%)。就业起薪首都医科大虚2018 届毕业生平均落实年薪 10.04 万元,低于期望值 2.27 万元。纵观近三年起步落实年薪的变化,基本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相比 2016 届毕业生,2018 届的落实平均年薪增长 1.38 万元,期望平均年薪增长 1.08万元。另外,其中最终落实平均年薪按学历依次为:研究生(10.38 万元)、专科生(10.11 万元)和本科生(8.88 万元);同时,最终落实平均年薪较高的前三个专业依次为:医学检验技术(12.13 万元)、生物医学工程(10.31 万元)和法学(卫生法学方向)(10.25 万元)。整体情况来看,首都医科的大学的生源非常好,占据了地理位置的优势,所以它的就业率可以达到93%。

史伯

居独立医科大学首位的首都医科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薪酬近万元

在医学方面,北京的优质资源实在太多了,比如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在国内都是一流的医学院校,市属的首都医科大学与之相比,差距较大。但实际上首都医科大学的医学实力还是很不错的(国内十大医学专业高校排行榜),据传一度首都医科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走的很近,估计是利益的原因吧!最后也就没有最后了。这所高校在北京的附属医院的名气比学校名气还大,比如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北京阜外医院,北京儿童医院等。这所高校不是985/211,也不是双一流,那这所大学的学科实力如何,毕业生就业好找工作吗?首都医科大学原名北京第二医学院,创建于1956年8月30日。1985年8月22日更名为首都医学院。1986年8月27日 ,确定首医为市属重点院校。1994年2月5日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2001年2月12日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北京职工医学院并入首都医科大学。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首都医科大学的实力不俗,共有11个学科参评,临床医学和护理学进入进入A-类。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居于独立医科大学之首。2019 届毕业生共有 2652 人,总体就业率为 91.21%(截至 2019 年 10 月 31 日)。其中,专科毕业生 477 人,就业率为 96.23%;本科毕业生 819 人,就业率为 81.93%; 硕士毕业生 1079 人,就业率为 95.09%;博士毕业生 277 人,就业率为 94.95%。男生 883 人,女生 1769 人,男女比例为 0.50:1;北京生源 1187 人,京外生源 1465 人,京内外生源比为 0.81:1。国内升学:2019 届毕业生中,有 587 人选择国内升学。其中,本科毕业生升学人数最多(304 人),占升学总人数的(51.79%);其次是硕士毕业生(247 人)。具体来看,我校毕业生升学 主要集中在本校(74.96%),其次是北京协和医学院(3.92%)。境外深造:2019 届毕业生中有 71 人选择出国(境)。其中,本科毕业生出国(境)人数最多(48 人),占出国(境)总人数的(67.61%);其次是硕士毕业生(17 人)。具体来看,我校毕业生 出国(境)主要集中在美国(33.80%),其次是英国(19.72%)和澳大利亚(14.08%) 。就业单位性质:2019 届毕业生中,到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最高,达 77.17%,其次是到其他企业就业,占 16.47%。具体来看,学历层次越高,进入事业单位的比例越高。就业行业分布: 90.85%的毕业生进入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单位就业。从 2016—2019 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每届均有超 90%的毕业生进入该行业。就业地域分布:2019 届毕业生中,有 79.78%的毕业生选择在北京就业,其次是在东部地区(12.72%)就业。其中,专科毕业生在京就业的比例最高,达 97.65%;除在京就业外,硕 士毕业生去东部地区(22.18%)就业的比例较高。2016—2019 届各学历毕业生就业率来看,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明显下降,相比 2016届, 2019 届本科毕业生下降了 12.85 个百分点;其他学历毕业生就业率相对稳定,略有下降。毕业薪酬: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9 届毕业生平均落实年薪 11.27 万元,从学历来看,研究生平均落实年薪最高(11.77 万元),其次是本科生(10.55 万元)和专科生(10.15 万元)。2019 届毕业生中,97.32%的人表示“有五险”,94.18%的人表示有公积金。 这所学校由于是北京市属高校,因此三分之二的计划留给了北京,这所高校在北京的报考比较容易,在全国大部分省份,都能堪比很多985高校(作为普通高校的首都医科大学,2019年高考哪个省份最容易或最难),可以看看这所高校的难考程度。当然,大家都知道,学医的话最低是硕士,最好能读到博士毕业,可以找到一个不错的医院去工作。看看这所高校的硕博基本都留在一线城市的医院,就能看到这所学校的被认可程度了。首都医科大学发布了2019届毕业生就业数据,对于这所独立的医科大学,你会向身边具备985实力的学子推荐这所高校吗?欢迎您在下方互动区留言参与讨论。

玲音

2018-2020年腔内影像学及生理学:最新循证证据汇总|安贞心语

冠心病已进入精准治疗时代,目前的主流检查手段包括腔内影像学及生理学,如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及血流储备分数(FFR)等。在前段时间召开的第二届星海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上,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刘巍教授进行了题为腔内影像学及生理学最新应用进展解读的讲座,对近三年来腔内影像学及生理学检查相关的循证证据进行了汇总。作者:高雅楠 刘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腔内影像学检查的指南推荐目前,腔内影像学及生理学评价已成为优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重要手段。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推荐,合适患者可应用IVUS或OCT来优化支架置入(Ⅱa,B),同时推荐左主干病变患者应用IVUS进行优化治疗(Ⅱa,B)[1]。当缺乏缺血的相关证据时,推荐应用FFR及瞬时无波形比率(iFR)评价中等程度狭窄的病变是否需要进行血运重建。对于多支血管病变来讲,FFR指导的PCI被给予了Ⅱa类推荐[1]。最新欧洲经皮心血管介入协会(EAPCI)专家共识亦推荐,应用腔内影像学来确定罪犯病变并指导治疗策略的选择。在共识中指出,腔内影像学检查(无论是IVUS,还是OCT)对冠脉病变,尤其是冠脉造影显示比较模糊的病变及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心肌梗死(MINOCA)均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其有助于确定罪犯血管的位置及性质,从而有利于确定进行PCI治疗还是保守治疗[2]。腔内影像学及生理学的最新研究近几年,关于IVUS、OCT及FFR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术前评估、术中指导和术后评价三方面。1.术前评估术前可应用IVUS或OCT等腔内影像学检查对斑块形态进行评估,还可通过一些生理学指标来预测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2020年8月份于Eur Heart J发表的一项研究应用IVUS观察衰减性斑块(AP)和低回声斑块(ELP)。研究发现,IVUS下的AP和ELP均与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相关,且ELP进展时患者的预后更差[3]。2019年《柳叶刀》发表的LRP研究探究了富含脂质的斑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是在患者水平还是斑块水平,NIRS-IVUS下脂质核心负荷指数(LCBI)≥400的脂质斑块2年MACE事件风险更高[4]。该研究首次将NIRS-IVUS下的LCBI作为远期不良事件的预测指标,意义重大。2020年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使用OCT对三根心外膜冠状动脉(RCA、LAD、LCX)进行回撤成像,分析斑块类型和分布情况,由此描绘出了“冠脉病变地貌图”。试验显示,在不同的冠脉上,纤维斑块和薄纤维帽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TCFA)分布不同;TCFA在冠脉分布上表现出近端聚集现象,且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LAD中尤为明显;纤维斑块分布则相对均匀[5]。2020年Eur Heart J发表的CLIMA研究探讨了OCT显示的高危斑块对12月冠脉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共纳入1003例年龄>18岁,有冠脉造影指征且在LAD近段行OCT检查的患者。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共37例患者发生了冠脉事件;且OCT下最小管腔面积(MLA)<3.5mm2、纤维帽厚度(FCT)<75um、脂质核心角度>180°及巨噬细胞浸润与冠脉事件风险增加相关[6]。以上证据表明,腔内影像学技术可以识别高危斑块,预测MACE事件风险,并协助指导选择治疗策略。需要注意的是,IVUS和OCT的阴性预测值较高,而阳性预测值则相对较低。在进行腔内影像学评估时,IVUS和OCT各有所长和所短:IVUS穿透力较强,但分辨率略显不足;OCT是IVUS分辨率的100倍,但穿透力较差。若是将两种技术进行融合,则可以突出所长、弥补不足。2018年,JACC Cardiovasc Interv杂志报道人体中第一例IVUS/OCT融合显像应用。目前我国也已经有IVUS/OCT融合显像相关器械[7]。腔内影像学领域硕果累累,生理学领域也有进展。201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上公布了ADVANCE注册研究的结果。该研究共纳入来自欧洲、北美和日本38个中心的5083名CCTA显示冠脉狭窄为30%-90%的患者,其结果显示FFRCT指导血运重建能够进一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8]。1年的结果:血运重建与FFRCT和解剖狭窄的关系生理学和影像学联合方面也有最新进展。2020年10月在美国TCT会议上公布的COMBINE(OCT-FFR)研究入选了547例年龄>18岁、有冠状动脉造影指征的糖尿病患者(稳定型心绞痛或任何类型的ACS),患者至少存在一处直径狭窄≥40%并≤80%的冠状动脉病变(如为ACS则为非罪犯病变)。研究表明,通过OCT检查发现在FFR显示的无心肌缺血的“低危”患者人群中存在大量的“高危”患者。在FFR>0.80的患者中,近1/4在OCT成像时发现具有TCFA。研究同样提示,TCFA是MACE的强有力预测因素,即使FFR阴性,如果存在TCFA,也需要进行介入治疗,以进一步降低MACE风险。2020年,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发表的研究首次将内皮剪切应力(ESS)、IVUS和OCT作为联合评价指标,以判断斑块进展[9]。研究显示,低剪切力的斑块及负荷较小的斑块进展的可能性较大。于此同时,研究还提示IVUS与ESS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评价斑块进展程度,然而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OCT并未提供更有效的预测价值。在特殊病变方面,腔内技术也有一定进展。2018年,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发表了首个联合应用OCT及CMR探究MINOCA机制的前瞻性研究[10]。该研究发现MINOCA患者预后往往较差,且与阻塞性CAD患者相比接受二级预防(阿司匹林、他汀等)的比例更低。因此,通过OCT发现斑块破裂可以使MINOCA患者更早地启动抗栓治疗,并延长治疗时间。在此基础上,AHA 2020年会上发表的HARP-MINOCA研究显示,建议MINOCA患者既要做OCT检查,又要做CMR检查。仅应用OCT时,46%的MINOCA患者的潜在病因被识别;联合应用OCT及CMR时,高达84.5%的患者的潜在病因被明确,诊断能力明显高于单独使用OCT(p<0.001)或CMR(p=0.001)[11]。2. 术中指导(1)急性心梗2020年3月, 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 发表的一项韩国研究对比了应用冠脉造影和腔内影像学或生理学检查(IVUS、OCT和FFR)指导介入治疗的疗效[12]。研究发现,无论是在患者水平还是器械水平,应用腔内影像或生理学指导PCI治疗相比单纯造影指导显著降低临床不良终点事件。(2)CTO病变2019年, 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 发表的研究显示,LAD-CTO、IVUS中膜高回声带、无中重度钙化、基线远端参考血管管腔小,提示远期管腔获得较好,建议此类患者积极置入支架[13]。次年,该杂志又发表了CTO-IVUS研究,证实近端血管CTO、基线远端参考血管管腔面积较小可作为PCI术后远端管腔获得的预测指标[14]。(3)左主干病变IVUS在指导左主干病变血运重建治疗以获ESC指南及欧洲腔内影像学专家共识推荐,关于OCT在左主干方面的应用证据则相对较少。2020年11月,Euro Intervention杂志发表的前瞻性、多中心LEMON研究观察了OCT指导下的左主干中/远端病变PCI是否获益[15]。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手术成功(定义为血管造影残余狭窄<50%+所有分支血流TIMI 3级+ LEMON标准)。LEMON标准被定义为:支架近端和远端血管作为两个参考节段(以嵴为界),分别测量出最小管腔面积和最大管腔面积,如果近端最小管腔面积/参考段最大管腔面积和远端最小管腔面积/参考段最大管腔面积均≥80%,判断为成功。该研究中86%的患者达到主要终点,边缘夹层30%,支架贴壁不良24%;在OCT指导下术者对26%的患者进行了支架置入后的优化操作;无重大临床不良事件的1年生存率为98.6%(97.2%~100%)。研究表明,在OCT指导下对左主干中/远端病变(开口病变除外)进行PCI是可行、安全的。(4)钙化病变2018年,JACC: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发表了一篇ACS患者钙化斑块相关的研究[16]。研究认为ACS患者的钙化病变有三种形式:侵蚀的钙化结节(eruptive calcified noles)、浅表的钙化片(superficial calcific sheet)和钙化性突起(calcified protrusion),且LAD表浅的片状斑块结构较为常见,并与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5)临界病变JACC: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发表的FORZA试验比较了FFR和OCT指导下的临界病变血运重建[17]。随访13个月发现,OCT指导组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低于FFR指导组,但两组之间的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的复合终点及MACE发生率没有差异。关于推迟临界病变血运重建时机方面,JACC发表的研究表明,iFR指导下的延迟血运重建对LAD病变是安全的,且患者的事件发生率低于FFR引导的患者。基于OCT的FFR技术OFR在OCT回撤成像可自动描绘管腔边界并进行三维重建,同时描绘出边支开口,然后根据新型算法计算出OFR值,整个过程耗时<1min,一次回撤成像即可同时获得斑块形态学评估与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价,对病变进行更为客观和全面的评价。目前,OFR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已经得到证实。(6)自发性冠脉夹层(SCAD)欧洲心脏病学会SCAD工作组发表的声明推荐,将OCT应用于评价SCAD,尤其是对于3型和4型SCAD病变。对于存在壁内血肿或内膜片的SCAD病变,OCT的诊断价值优于IVUS[2]。3.术后评价JACC: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发表的DEFINE PCI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在500名成功进行PCI治疗的患者中进行盲法iFR检测和回撤[18]。结果显示,在支架置入后,25%冠脉造影显示正常的患者通过iFR检查发现仍存在残余缺血,且残余缺血与支架膨胀不良、近端及远端病变未完全覆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对残余缺损进行处理可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因此,PCI术后仅通过冠脉造影进行评价或许并不足够,还可以通过iFR来进一步优化患者治疗。JACC: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发表的另一项研究发现,与FFR相比,PCI术后静息Pd/Pa比值更能预测患者的MACE:PCI术后静息Pd/Pa>0.96、FFR>0.86的患者1年时MACE发生率最低(15%),而PCI术后静息Pd/Pa≤0.96、FFR≤0.86的患者MACE发生率最高(25%),因此PCI术后静息Pd/Pa是MACE风险强有力的预测指标[19]。腔内影像学目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优化指导PCI治疗,关于腔内影像学优化PCI目前也有了标准的路径推荐——MLD MAX:在进行PCI干预前,基于病变形态学、长度及管腔直径综合制定治疗策略并选择合适大小的支架;在支架置入后则要使治疗效果“MAX”,评估有无边缘夹层、支架贴壁及膨胀情况,达到最优化的支架置入效果。目前正在进行中的 LightLab Initiative研究近期于EAPCI举行的在线课程上公布了初期结果,该研究第一阶段评估了2203例手术和1016项干预措施,其结果显示OCT改变了88%的基于血管造影手术决策;在送入支架后,约31%的术者根据OCT信息对病变进行了进一步处理。因此,这一初步结果提示,OCT的应用可以更好地让术者对病变进行评价;与仅使用冠脉造影相比,OCT可以更好地告知术者应选择哪种支架尺寸,采用何种放置方案以及支架置入后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处理。参考文献:1. Neumann FJ, Sousa-Uva M, Ahlsson A, et al. 2018 ESC/EACTS Guidelines on 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9, 40(2): 87-165.2. Rber L, Mintz GS, Koskinas KC, et al. Clinical use of intracoronary imaging. Part 1: guidance and optimization of coronary interventions. An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 of theEuropean Association of Percutaneous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8, 39(35): 3281-3300.3. Shishikura D, Kataoka Y, Di Giovanni G, et al. Progression of ultrasound plaqueattenuation and low echogenicity associates with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event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0, 41(31): 2965-2973.4. Waksman R, DiMario C, Torguson R,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patients and plaques vulnerable to future coronaryevents with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ing: a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Lancet(London, England) 2019, 394(10209): 1629-1637.5. Araki M, Soeda T, Kim HO, et a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Vulnerable Plaques: Comprehensive In Vivo Coronary Plaque Mapping. 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 2020, 13(9): 1989-1999.6. Prati F, Romagnoli E, Gatto L,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onary plaquemorphology of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and 12 months clinicaloutcome: the CLIMA study.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0, 41(3):383-391.7. Sheth TN, Pinilla-Echeverri N, Mehta SR, Courtney BK. First-in-Human Images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and Coronary StentsUsing a Novel Hybrid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an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ic Catheter. 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2018, 11(23): 2427-2430.8. Shiono Y, MatsuoH, Kawasaki T, et al: Clinical Impact of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Derived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on Japanese Population in the ADVANCE Registry. Circulation journal : official journal ofthe Japanese Circulation Society 2019, 83(6): 1293-1301.9. Bourantas CV, Rber L, Sakellarios A, et al. Utility of Multimodality IntravascularImaging and the Local Hemodynamic Forces to Predict AtheroscleroticDisease Progression. JACCCardiovascular imaging 2020, 13(4): 1021-1032.10. Opolski MP, Spiewak M, Marczak M, et al. Mechanism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in Patients With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Results From th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tudy. 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 2019, 12(11Pt 1): 2210-2221.11. Reynolds HR, Maehara A, Kwong RY, et al. Coronar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d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o Determine Underlying Causes of MINOCA inWomen. Circulation 2020.12. Kim N, Lee JH, Jang SY, et al. Intravascular modality-guided versus angiography-guided 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theteriz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 official journal ofthe Society for Cardiac Angiography & Interventions 2020, 95(4): 696-703.13. Okuya Y, Saito Y,Takahashi T, Kishi K, Hiasa Y. Novelpredictors of late lumen enlargement in distal reference segments aftersuccessful recanalization of coronary chronic total occlusion. Catheterization and cardiovascularinterventions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Cardiac Angiography &Interventions 2019, 94(4): 546-552.14. Hong SJ, Kim BK, Kim YJ, et al. Incidence, predictors, and outcomes of distal vessel expansion onfollow-up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after recanalization of chronic totalocclusions using new-generation drug-eluting stents: Data from the CTO-IVUS randomized trial. Catheterization and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CardiacAngiography & Interventions 2020, 95(1): 154-164.15. Amabile N, Rangé G, Souteyrand G, et al.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to Guide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of the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the LEMONstudy. EuroIntervention : journal ofEuroPCR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Working Group on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of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2020.16. Sugiyama T, Yamamoto E, Fracassi F, et al. Calcified Plaques in Patients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2019, 12(6): 531-540.17. Burzotta F, Leone AM, Aurigemma C, et al.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or 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 to Guide Management of Angiographically Intermediate Coronary Stenosis: A Single-Center Trial. 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2020, 13(1): 49-58.18. Jeremias A, Davies JE, Maehara A, et al: Blinded Physiological Assessment ofResial Ischemia After Successful Angiographic 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on: The DEFINE PCI Study. 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2019, 12(20): 1991-2001.19. Hakeem A, Ghosh B, Shah K, et al. Incremental Prognostic Value of Post-InterventionPd/Pa in Patients Undergoing Ischemia-Drive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2019,12(20): 2002-2014.作者简介高雅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硕士研究生在读发表一作/共一SCI文章3篇,中文核心1篇主攻科研方向为腔内影像学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血脂异常专家简介刘巍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Tan Tock Seng医院,日本东邦大学大森医院心血管介入中心,美国休斯顿德州医学中心Methodist医院Debacky心血管中心及德州大学医学部接受心内科及心血管介入培训擅长冠心病诊治,结构性心脏介入治疗目前担任欧洲心脏病学会委员,美国心脏协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青年委员

长江图

非“211”的3所医学院,远超“985”,毕业就是铁饭碗!

我们国家的一本大学里大家最了解的就是一百多所“211”“985”工程大学,而且医学专业也是广大考生非常感兴趣的,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3所医学院,他们并没有纳入“211”“985”直流,但是实力以及就业前景远超一些“985”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简称首医大,全国排名前十,学校位置在北京而且又是医学院,因此每年报考的学生不计其数。这所高校虽然还没有被大家熟知但是报考的学生很多,录取分数也很高,如果分数达到标准那这所学校也是很好的选择。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和我们上面说过的首都医科大学不是一个学校,这所学校也是很好的,学校的老师90%以上都是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也很多,可供大家选的导师也比较多。当然这所学校每年报考的学生人数很多录取分数线也比较高,需要超过一本线70分以上才能被录取。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是江苏省最好的医科大学,为江苏省内各大医院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学校毕业之后基本就可以进入省内的医院工作,待遇非常好!能够考取这些学校的考生基本都是各地学霸级别的了,而且这些学校也远超一些末等“985”院校,毕业就可以进入当地各大医院工作,相当于是铁饭碗了,工作稳定待遇好非常值得高分考生报考。

美洲豹

我院研究生荣获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奖学金荣誉

9月29日起,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正式启动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我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王佳、2019级硕士研究生张康平同学通过学院初评。10月20日(周二)上午,“2020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小学院答辩评委会”在首都医科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二层多功能厅举行,我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王佳参加国家奖学金统一答辩。王佳同学凭借优异的综合素质和精彩的现场展示在众多优秀的学子中脱颖而出,荣获首都医科大学2020年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9级硕士研究生张康平同学荣获首都医科大学2020年度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王佳同学是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我院胃肠肿瘤外科副主任朱斌教授的博士研究生。该生不仅成绩优异,更是积极参加学校、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项活动。在科研方面尤为突出,该生参与杨帆计划项目“肿瘤微创治疗专业”课题;撰写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资助的课题“铁路职工胆结石发病率调查、健康指导及微创胆囊切除术前常规MRCP检查的研究”并申报成功;参与由北京教育委员会资助的“同步辐射X线相衬成像技术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课题。同时还承担本学院首医研究生部党小组组长的工作、参与筹划了多项学院级社会实践、参与各项教学科研相关讲座。在导师朱斌教授和科室各位老师的指导下,王佳同学已发表2篇SCI文章和4篇SCI在投。此外,王佳同学还跟随朱斌教授的胃肠外科团队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转录因子FOXQ1调节机体糖脂代谢”课题;参与国自然项目“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调控间皮细胞增殖在预防术后腹腔粘连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的撰写。张康平同学是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我院胃肠肿瘤外科二病区主任石汉平教授的硕士研究生。该生疫情期间坚持在临床工作,未曾离京,不仅时刻关注抗议动态,时刻待命,同时也积极安排学习计划,充分利用学习时间。现已完成学校规定课程,取得优良成绩,已发表一篇中文综述,一篇一区SCI文章(排名5%的SCI期刊),一篇在投SCI文章。两位同学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术科研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他们的社会参与感、团队协作能力,更磨练其个人意志,同时体现出我院贯彻实施全面育人的理念。这此评奖活动,倾注了教育处老师大量的心血,教育处处长助理台卫平,研究生部班主任王筱萌老师修订评选条件,组织学生提交材料汇报。主管院长张能维全程把关申报过程,教育处处长关雷亲自助阵学院评审,确保了整个评选活动的公开,公正,公平。我院教育处在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今后将继续协助导师、科室做好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坚持秉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以学术为导向,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以优化的教育制度和管理制度,创设内部良好的教育环境,助力我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荐稿:王筱萌)【来源:教育处】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爱民

首都医科大学2020高考招生政策解读!

高考刚刚结束,又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为使广大考生和家长详尽了解首都医科大学今年招生政策,学校教务处招生办对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招生政策进行梳理,详细解读了2020年招生政策。让我们一起看看今年有哪些变化。2020年招生专业与政策变化1.要重点关注2020年教育部高招改革选考科目要求,根据选考科目填报相应志愿,学校选考科目要求及分组情况(以北京为例)。校本部(右安门校区)(1)物理与化学均须选择才能报考口腔医学“5+3”、临床医学“5+3”、儿科学“5+3”,口腔医学5年、临床医学5年、儿科学5年(2)物理与化学均须选择才能报考精神医学、眼视光医学、基础医学(3)物理、化学选择一门可以报考生物医学工程、假肢矫形工程(4)物理、化学、生物选择一门可以报考中医学、中药学、药学、临床药学、康复治疗学、预防医学、(5)不提科目要求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法学(卫生法学)(6)不提科目要求护理学、助产学顺义校区(燕京医学院)(7)物理、化学、生物选择一门可以报考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8)必须选择物理才可报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卫生信息管理)浙江省、天津市和山东省选考科目分组参看各省考试院发布的信息。2.2019年新增的助产学专业今年会在全国招生20人;两个隔年招生的专业今年假肢矫形工程招生,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暂不招生;去年暂停招生的专业法学(卫生法学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卫生信息管理)今年恢复招生。今年计划招生多少人?2020年的总体规模预计是1590人,本科大约是1450人,专科是143人。在京招生大约是1060人,占总招生计划的66.3%,北京本科招生规模是916人左右,比2019年增加约110人,专科143人;京外各省本科招生约为530人,新疆和西藏的内地高中班、新疆预科是54人。今年本科招生批次及招生专业有哪些?2020年在北京招生批次及招生专业如下:1.右安门校区(主校区),本科招生提前批B段:“双培计划”招生专业(4个):中医学、中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项目);“外培计划”招生专业(2个):预防医学、护理学。按学籍进行报考。右安门校区的本科普通批,分别是3个“5+3”一体化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9个五年制本科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精神医学、眼视光医学、中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药学;9个四年制本科专业:康复治疗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假肢矫形工程、中药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法学(卫生法学)、护理学、助产学。2.顺义校区(燕京医学院),本科招生批次包括提前批A段:临床医学(郊区定向)、预防医学(郊区定向)、临床医学(北京急救中心定向),按户籍进行报考;普通批4个专业: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卫生信息管理);高职自主招生:临床医学(乡村医学定向),按户籍来进行报考,5月份已经完成录取。3.京外22个有招生的省份均为本科一批次录取,其中7个省份有贫困专项。学校的专业特色主要是什么?学校专业特色非常鲜明:1.专业齐全、层次多:有3个”5+3”一体化本硕连读专业以及24个本科专业。2.所有专业均按需设置:小班教学,精英人才培养模式。3.专业特色明显:所有专业均为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4.具有7个国家级及10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和2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5.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临床医学、护理学被评为A-;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是北京市高精尖建设学科。根据ESI数据库2020年5月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我校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7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排名。其中,临床医学位列ESI学科前1‰,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免疫学进入全球前5‰。6.临床优势强大:21所临床医学院(其中19所附属医院)均为三级医院,其中17所为三级甲等医院,承接本专科及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任务。“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招生计划2020年学校“双培计划”招生共62人,其中生物医学工程(双培)和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项目)各15人,对接中央高校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学程4年,采取“3+1”培养模式,高精尖项目和北航高精尖创新中心联合培养。中医学、中药学专业各16人,对接中央高校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全学程5年,采取“2.5+2.5”培养模式;中药学专业全学程4年,采取“2+2”培养模式。“外培计划”共招生24人。其中预防医学专业招生8人,访学计划学校为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护理学专业招生16人,访学计划学校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类专业对体检和外语有哪些特殊要求?学校在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前提下,强调对考生身体状况的特殊要求,并做补充说明。各专业对考生视力的要求为:眼睛的近视矫正视力不低于4.8,各眼矫正视力镜片度数不超过800度,无色盲、色弱,无斜视、弱视;对考生听力的要求是双耳听力范围均不低于3米;对于嗅觉迟钝、口吃者不予录取;口腔医学专业不招收左利的考生;肝功能异常者不要报考医学类专业;考虑到医疗卫生服务的特殊性,不鼓励躯干或肢体残疾考生报考医学类专业,否则将无法完成学业。鉴于护理行业的特殊性,对报考护理和助产学专业的考生会适当考虑身高,原则上身高不能低于1.55米。对于新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将以入学后的体检复查为准。对复查不符合入学条件者,将取消其入学资格。鉴于学校教学过程中有中英文双语教学,建议非英语语种的考生不要报考本校,凡非英语语种的考生入学后须改学英语。“5+3”一体化本硕连读学生部分专业课程英文授课,只招英语语种的考生。学校各专业录取时不参考外语口语成绩。北京市“外培计划”考生的高考英语单科成绩要求预防医学专业不得低于125分,护理学专业不得低于100分。学校近三年的录取分数处在一个怎样的水平?近三年在各省的录取专业,计划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可以在学校的招生信息网上查询。2019年在京录取本科普通批招生情况良好,临床医学类专业录取分数明显提高、调剂率大幅降低、生源质量提升。北京本科普通批提档线581分(右安门校区),录取平均分624分,高出北京市自招分数线97分;提档线的市排名2017年13832名,2018年的9553名,2019年为10304名。本科生出国交流方式有哪些?学校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和相关单位签订了友好交流合作协议,开展了联合培养学生、学者互访、科研合作。1.外培计划项目“外培计划”通过市属高校招生计划定向投放产生,定向投放专业为预防医学、护理学。2.学生长期出国学习项目遴选优秀本科生到国外进行半年~1年的学习。3.学生短期出国学习项目:提供到世界知名大学进行短期访学的机会,包括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暑期培训项目、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医学提升项目及美国耶鲁大学公共卫生暑期项目等。学校根据对方学校的要求拟定条件、发布通知,由学院遴选。首都医科大学的学生就业或考研有何特点?1.就业质量好,行业匹配度高——90%以上的毕业生都是在医药卫生行业就业,50%以上的学生到三级医院就业。2.考研率和保研率高——5+3本硕连读,完成本科培养后,符合条件直接转入硕士研究生培养;推荐免试(20%~25%)及公开报考方式,2019届本科生共约46%进入硕士培养,其中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药学60%以上攻读硕士研究生。本校的硕士研究生有继续深造的机会,硕士科学学位可以硕博连读进入博士研究生培养,一些学科专业的硕士专业学位可通过申请考核制进入博士专业学位的培养序列。3.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专业学位硕士进入住院医师第一阶段的规范化培养,专业学位的博士符合条件的进入专科医师规范化的培养。新高考形势下填报志愿有哪些注意事项?北京等高招改革的省份,高考志愿填报方式由高校+专业模式,转为院校专业组方式投档,考生的志愿选择机会大大增加,选择性更为多样。建议如下:1.考生要有明确的专业兴趣和院校目标,多了解专业的内涵,这样更有利于明确报考志愿顺序。北京新高考本科普通批的投档原则还是实行平行志愿,也就是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注意拉开志愿梯度、分配好自己的志愿,确定好“院校+专业组”中每个专业的顺序;2.要认真研读各高校招生章程,结合各学校、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不同高校相同专业可能选考科目不同),依据高考成绩、身体条件、单科成绩要求和兴趣爱好,弄清各高校的录取规则,有无专业级差,特殊限制要求条件等选择填报志愿;3.由于志愿填报方式的改变和不分文理,往年的录取分数的参考性有所降低,考生及家长也要多参考往年各专业组内相关专业的录取分数情况,建议服从专业组内调剂,降低退档的风险。4.考虑国家和社会对这一行业人才的需求与人才培养供给情况,将专业的选择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来源: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招生办公室 图文编辑:党委宣传部

孔雀羽

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在北京妇产医院顺利完成

11月13日,来自朝阳、友谊、同仁、天坛、复兴、安贞、宣武医院及北京妇产医院培养的共38名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北京妇产医院顺利完成考核。临床能力考核是首都医科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第五学期必须完成的一项旨在检测学生临床技能水平的考核,也是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并轨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并轨培养研究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第一阶段结业考核的大练兵。因此,北京妇产医院教育处高度重视,聘请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同仁、天坛、安贞医院及宣武医院和北京妇产医院共14位临床专家做考官,同时聘请3名协和医院教师担任标准化病人(模拟病人),以使考核各环节尽量贴近规培结业考核的真实状态。考核当天7点半,所有考生完成签到。教学楼内2间教室、1间会议室、7间考核室、2间办公室与咨询室全部投入使用。其中,二层考核室启用了新安装调试的考核系统,三层教室也启用了无线网络,通过视频会议实现了远程监考、巡考的功能,提高了教育处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考核后,教育处组织专家针对本次考核暴露出的研究生临床训练薄弱环节进行了集中反馈。专家们对本次考核形式的科学性表示肯定,对考生的整体水平也比较满意。在考虑到疫情对于临床培训的影响,就如何在2021届毕业生剩余的7个多月的时间里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临床技能的问题,教育处将与导师和临床带教科室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切实保障北京妇产医院研究生的临床培训质量。【来源:北京妇产医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