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何为实证研究?实证设计成功的关键要素有哪些?言偃

何为实证研究?实证设计成功的关键要素有哪些?

01.实证研究方法概述实证研究方法是一种与规范研究方法相对应的方法,它是基于观察和试验取得的大量事实、数据,利用统计推断的理论和技术,并经过严格的经验检验,而且引进数量模型,对社会现象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方法,其目的在于揭示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联系。相比规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主要进行定量分析,依据数据说话,使其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更精确、更科学。实证研究离不开三方面的要素:第一是科学理论。理论开展是实证研究的基础,脱离了科学理论的实证研究,无异于进行一次数据挖掘和组合的游戏。在实证研究的各个环节,如提出研究假设、设计研究变量,构建模型、分析结果,都离不开理论。第二是数据。数据之于实证研究,如同大米之于巧妇,数据越完整、越准确,实证研究的可靠性也越高。第三是方法。实证研究主要基于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融合了统计推断、参数估计等现代统计学知识。实证研究方法的基本框架如下图所示:02.实证研究的基本流程第一步:确定研究选题。社会科学以人类活动为研究对象,人类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实证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比如,会计报表是否具有信息含量,公司会计政策变更会有什么经济后果,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微观企业行为,企业高管的政治关联对企业经营有什么影响等,这些问题都是实证研究可行的选题,也是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选题。第二步:理论推导并提出研究假设。一旦确定了研究选题,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理论推导来说明选题的合理性。例如,确定了研究选题是宏观经济政策会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研究者需要从理论上推导宏观经济政策为何以及如何影响微观企业行为,具体会影响企业哪些微观行为。当研究者从理论高度推导出可能的研究结论,就可以提出实证研究的待检验假设。也就是说,直接去检验理论的真伪,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基于逻辑理论推导,可以通过研究假设,直接证明理论的真伪。需要注意的是,研究假设要紧密结合理论推导,并且研究假设表意要清晰,可操作性要强。第三步:数据收集与实证研究设计。提出研究假设之后,要围绕研究假设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有两层含义:一是收集的数据要同研究假设中的概念相一致,即假设中的概念转换为数据;二是数据要完整、合理、力求准确。当数据收集完毕,研究者要设计实证计量模型,将零散的数据组合起来,以便于进一步分析。例如,研究者经过理论推导,提出研究假设:宏观经济政策会影响企业债务融资,这需要两个关键数据:一是如何刻画计量宏观经济政策;二是如何计量企业债务融资。研究者需要根据理论建立实证研究模型,模型的设定既要考虑经济含义,也要考虑计量经济学中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要将模型设定的偏误尽可能降到最低,以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稳健。第四步:实证检验分析。根据数据的特征和实证模型,研究者要选取适当的实证检验方法,例如,如果被解释变量时0、1结构的非连续变量,则应当选择logit检验。在分析检验结果时,要考虑经济意义,也要考虑统计意义。只有经济意义和统计意义都达到预期的检验结果,才能用来证明研究假设。对于和预期结果不一致的情况,研究者要深入分析原因,不能仅仅选择容易解释或者同预期一致的结果去分析,而对不容易解释或者同预期不符合的结果不做解释。第五步:提出研究结论。当研究者对实证检验结果做了详尽分析之后,应当提出明确的研究结论。研究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结论:一是本研究对该领域的理论有什么边际贡献,可能修正了既有理论,也可能推进了既有理论的发展;二是本研究对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有什么价值;三是本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有哪些不足,未来可能继续研究的内容有哪些。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体,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就能更好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很多教师都知道了解学习起点的重要性,但“备学生”时,有时只是教师的一种主观臆测和自我经验判断,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一定匹配。而通过实证研究,可以使我们获得学情,从而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可能性”的教学可以从哪里开始?怎样的教学设计会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一、“可能性”学前调查结果分析笔者采用问卷测试和个别访谈的方法,进行了“可能性”教学的学前调查。本次调查问卷的内容由人教版《数学》五上“可能性”单元教学例题改编而成,调查学生是城区五年级两个班共85人,进行访谈的主要是回答错误的学生,分析调查结果,有以下两点发现。1.学生对“生活事件”比“自然事件”的发生有更好的把握问卷第一部分是4道填空题,由教材中“生活中的数学”和例1改编而来。主要调查学生对生活中的“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认识”。可以看出,总体正确率很高,对于与学生生活较近范围的可能性事件的描述(第3,4题)的正确率,高于对自然事件(第1,2题)可能性事件的描述。访谈后发现,学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个别学生对一些自然事件的不关注,相关知识的缺乏,引起判断错误。2. 等可能性理解不到位,判断时易受“直觉规律”的影响问卷第二部分是3道选择题,来源于教材的例2和例3后的做一做。这3题主要调查学生是否知道“可能性”有大小,能否根据给出的随机性事件的结果进行“可能性”大小的判断。问卷的第1、2题学生都答正确,错误率最高的集中在第3题。有54.1%的学生选择正确选项C,说明有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错误的选项,他们的理由是什么呢?通过对选择A选项的学生访谈,了解到的原因十分集中,较多学生说“因为前面说:抛出的3次中有2次正面朝上,1次反面朝上,我觉得是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会大些,所以我选A。”题目提供的“2正,1反”的信息,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对硬币正反面出现的概率理解是由前面所给的数据信息得出的,他们没有“抛硬币出现正、反面是等可能性事件”这个概念,他们把实验得到的“频率”当成了“概率”,学生容易受到前面事件(数据)的影响,即当实验的结果和学生的“直觉规律”(“More—More”直觉规律——斯塔维和帝罗什)相悖时,错误就出现了。选择B选项的两个同学又是怎样回答的呢?学生说“我觉得抛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应该是一样的,既然前面已经有2次正面朝上,1次反面朝上了,接下来应该轮到反面朝上了,这样,就一样了。”可见,学生有“抛硬币是等可能性事件”的直觉,当学生将概率当作预测时(“same—Same”直觉规律——斯塔维和帝罗什),判断就会出错。

惠子

论文中实证分析有哪些方法和软件

什么是实证分析论文?中学的时候,我们要写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大学后,我们要写各种各样论文,如课程论文、EI论文、SCI论文、毕业论文……那么,论文到底是什么?论文就是指学术研究者通过收集资料、数据,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如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验证理论假设,并把研究的课题、过程、得出的研究结论详细清楚地叙述出来,用以指导社会实践生产等。从狭义上来说,运用统计分析法(如方差分析、T检验、回归分析等)对构建的模型或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得出研究结论的论文可以称为实证分析论文。实证分析论文的一个基本步骤为:根据已有的经济理论或经济行为构建模型,根据研究模型设计问卷量表,搜集统计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提出的假设或模型是否为真,最后修正模型得出研究结论。为什么要使用SPSS?写论文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工具?一要看论文研究目的、应用方面,二要看论文模型的研究深度,三要看个人统计知识的基础。目前使用较多的统计软件有Eviews,SAS,Excel,AMOS,SPSS等等。Eviews通常在金融、经济行业中使用,适用于计量经济学,处理国民经济,GDP等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SAS功能强大,但使用条件要求高,要求会编程知识,非统计专业人员难以掌握;Excel作为基础的办公软件,图标制作简单,图形工具强大,但是像直方图、曲线图这类的简单分析结果并不专业,得出的结论不能深入讨论,而excel在统计方法上的运用却是大部分人并未掌握的,操作起来并不比SPSS等软件简单,不能运用在大型统计分析方面;AMOS是在结构模型中使用,更多运用在论文中的因子分析部分辅助SPSS对模型的验证,对问卷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和拟合度,提高论文深度和意义。SPSS是一款用途广泛,操作简便的基础统计分析软件,通过对数据的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找出数据背后潜在的规律和本质,可以运用在各行各业,如市场研究、医学行业、金融行业等。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利用SPSS分析数据是制定有效管理措施、挖掘用户画像的基础;对学术研究者来说,SPSS是检验模型,推断事物发展方向不可或缺的工具。SPSS功能虽然没有SAS多,诞生在界面简洁易操作,输出结果清晰易懂,是众多非统计专业和统计专业人员的首选。因此,SPSS是帮助毕业生分析问卷数据、写好实证研究论文最常见的统计软件。但由于SPSS只能识别量化数据,不能识别文本,输入问卷数据时需对选项赋值,所以论文研究常设计量表收集数据。问卷与量表的区别将在下面具体讲解。

则殆

实证研究的选题经验分享

1.前言如果你想选择一个好的题目,就要抱着对自己和后人负责的态度。当然,除了抽象地理解一个好选题的特性,我们还应该懂得如何在庞杂的文献中找寻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其实,这些经验也是在不断的文献积累中逐步获得的。每当你读新文章时都应该问自己:“它到底做了什么贡献?我可以继续做些什么?”下面我们先来回顾下前辈们是如何讲述他们的选题经验,再结合一些例子讲讲我个人的实践经验。2. 前辈的总结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教授 Don Davis 在“Ph.D. Thesis Research: Where do I Start?” (《博士论文研究:我从哪里开始》)一文中针对博士论文选题给出了一条重要建议:选择你长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激励你完成博士阶段的研究,更是在职业生涯初期为你提供一个可以挖掘和拓展的主题性研究领域。一言以蔽之,博士阶段的选题要避免“竭泽而渔”。Davis ( 2001 ) 还谈到了“ 有趣” ( interesting )选题的几个“参照指标” (indicators)。第一,“有趣”是一个很主观的词,难以统一标准,但总有些依据存在。笔者在这里补充一点,在学术界,“有趣”是一个既基本又苛刻的要求。说它基本是因为 几乎所有导师都会告诉学生要选一个有趣的题目,说它苛刻是因为每个人心中对“有趣” 都有不同的标准。第二,如果作者要让大家觉得选题有趣,那么选题在多大程度上对现实世界有影响就至关重要,简而言之就是选题要有“现实意义”。第三,证明一个问题的 “现实意义”可以通过学术领袖的工作来印证。如果有几位知名学者对你的选题做过相关 研究,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选题是重要的。第四,当你证明了自己在做一个重要的 选题之后,要说服读者你的选题是有新意且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实证类选题而言,在前 人的模型中加入一些变量显然不能作为“新意”的代名词。即便使用了全新的数据和方法, 如果实证结果不能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实证的主题依然老旧,那么这类选题 还是不成功的。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教授 Avinash Dixit (1994) 对选题的“现实意义”有自己的理解。他的首要建议就是不要太多顾及选题的社会意义,相反地,他鼓励学生尝试那些看似无用但非常吸引人的题目。显然,Dixit 的观点与 Davis 有很大不同。当然,经济学文献中互相矛盾的理论和实证发现比比皆是,在谈论如何选题时,出现这样的分歧也一点不意外。Dixit 主张兴趣第一,不断尝试,在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针对兴趣,Dixit 还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很多想法和理论上的技巧会突然出现在你脑海里。但是,不要被动等待它们出现,要鼓励自己主动找寻这类想法。所以,要对任何与你研究相关的想法和资料保持高度的兴趣和敏感。只有这样,新的想法和选题才会不断涌现。这一点,作为有一定科研经验的读者应该会感同身受。虽然经济学家在选题是否一定要有“现实意义”存在不同看法,但多数人在谈论选题时都会反复提到“有趣”这个词。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教授、现任 Google 首席经济学家的 Hal R. Varian (1997) 在讨论如何构建经济学模型中也提到,在写模型之前一定要确认研究的问题是否有趣。为此,他用了经济学中最常见的概念之一——机会成本。当你选择一个题目做研究时,其实还有其他备选的题目,所以做当前题目的预期收益一定要超过你的机会成本。他认为要检验一个题目是否有趣和重要,关键在于是否提供了新的洞见(insight)。一个很形象的检验方法是,读者看了文章要发出惊叹:“啊,这篇文章解释了如此重要的问题!”总结起来,Dixit 和 Varian 是高屋建瓴地看待选题,展现了大师境界。Davis 的建议很 接地气,适合研究生选题时候参考。虽然语言表达不同,某些观点也有区别,但三位经济 学家都强调选题要新颖要有趣。略微遗憾的是,他们的经验之谈中“战略”居多,“战术” 较少。下文将结合我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提出更细致的操作性建议。我的实践经验由于经验和水平的差距,我对选题的理解与学界前辈们无法同日而语。作为一家之言与大家分享,仅供批判和参考。第一,选题要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尽管在如何读文献、读多少文献的问题上,经济学家看法各异,但我认为初学者还是应该养成勤读文献的好习惯。我们可以按照个人的研究,将经济学文献大致细分为几个领域,把论文分类归入文件夹。这些文献也包括没有正式发表的工作论文(Working papers) 。寻找文献的过程可以从各领域的文献手册(Handbook)、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JEL)、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JEP) 等入手,找出前人的文献综述,按图索骥查到文献的发展脉络。然后,通过文献索引查出目前最活跃的作者,根据作者的个人网站查询最新的文献综述及前沿研究。比如,在最近一段时期,哪些作者发表的重要论文最多、被引用最多,那么这些作者就应该被视作最活跃的作者。同时,可以关注 NBE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每周的工作论文更新,看看这些作者是否也在 NBER 经常发表工作论文。最后,将这些作者定为重点关注对象,时刻关心他们的最新研究。这种关心要做到细致入微,包括知道他们最新论文的投稿状态和正在写作的论文。因为有些写作团队效率非常高,如果你不了解具体情况,遇到选题近似或者重复时,你的论文还没写到一半,他们的文章可能已经被发表。所以,大量阅读除了能提供坚实的文献基础,还能避免选题撞车。第二,选题要符合作者的能力。寻找到一个好的题目,除了了解本领域的发展,还要理解为什么有些问题没人做。那些没有人碰的题目到底是受制于数据还是方法,你本人有能力解决这些吗?事实上,别人做不了的,很可能也是你做不了的。当然,在确认了上述问题之后,如果你有信心解决前人束手无策的问题,那么完全可以尝试挑战自我。这类文章一旦成功,贡献将是普通论文无法比拟的。现实中,一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题目,往往不是初学者轻易能驾驭的。比如,制度与增长的关系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可我们能想象一个年轻的学生去写,结果会如何。这便是老师们通常说的,选题不要太大的原则。虽然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还是想补充一点,凡事没有绝对。如果一个初学者确实有很深的文献功底,又有很好的数据和方法做支撑,同时非常清楚写出来的论文会是什么层次和质量,老师们应该放手让他去尝试。关于这点,我的看法与 Dixit (1994) 关于选题应该以个人兴趣为重类似:学生的论文总有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应该以兴趣为先,允许错误和失败。第三,选题要有明确的导向性。目前的实证研究,大体有三类选题导向:问题导向、数据导向、方法导向。第一种导向,层次最高,初学者往往难以做到。所以,能做到数据和方法导向,也应该被鼓励。在灯光数据普及前,对增长的研究常常受困于内生性问题。现在这方面的数据多了,双重差分和断点回归等方法也普及了,解决内生性的难度就相应降低了。所以,从技术角度说,如今研究制度对增长的影响,难度比 Acemoglu et al. (2001) 初步探索时期要低些。可是,无论文献如何发展,我们都不会抹煞 Acemoglu et al. (2001) 的功绩,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类选题是非常珍贵的,研究结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多数人都难以把问题、数据和方法三者兼顾。换言之,一篇论文诞生后,三个方面总有缺憾。这时,我认为问题是第一位的。读者和审稿人对一个重要的、稀缺的问题,多少会表现得宽容些。现实中,不少论文是数据驱动的。作者往往在获得了一些宝贵数据后才下决心要做一 篇雄文。在大数据成为热点的今天,如果研究者所占有的资源中包括了稀缺的大数据,而 不加以善待和利用,就是对资源的浪费。所以,数据驱动型的论文本身没有错。如果有错, 就是数据拥有者没有把故事讲好,没有把经济学理论(或者直觉)与数据结合好,没有把 问题实质研究透。出现这类情况,我认为可以归结于人的惰性。当数据优势太大时,研究 者往往会忽略问题的重要性。选题时也往往会片面强大数据的独一无二,而轻视了经济学 研究的基本要求。我们做数据分析,归根到底是为了理解经济体的运行规律和人做决策时 的规律。稀缺数据可以给予实证分析更精确的答案,更多因果性的结论,还有更多深层次 和异质性的启示。如果做不到这些,那么即使手握宝贵数据,也难以选得好题目。第四,选题要有自己的态度。所谓自己的态度就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明确自己的贡献,对过往研究有准确的评价。这个评价必须是客观公正的,在批判前人的时候要非常注意措辞。批判是需要的,但鉴于审稿人可能是你批判的对象,所以要把握尺度做到对事不对人。凡是涉及到批判的部分都要有理有据且措辞文雅。如果选择了一个老生常谈的题目,那么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你没有鲜明的态度, 审稿人会认为这篇文章没有什么贡献和进步,属于邯郸学步,审稿结果就很可能是负面的。同时,审稿人会从投稿人的态度中判断其对文献的熟悉程度和对经济学理论、方法、数据 的掌握程度,从而对文章质量进行评估。第五,选题最好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追求。如今的研究五花八门,数据新奇, 思路开阔。这些当然不是坏事,但我觉得源自生活的选题,可能会更有生命力。比如,时 下大学生就业难和专业不对口等现象比较普遍,它们就属于劳动经济学中的“过度教育”或 者“教育与岗位错配”。做这些研究贴近生活,同时具有科研意义。又比如,一些学者研究 放开二胎生育对妇女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也很贴合热点,既有政策意义又有学术价值。近期,不少学者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污染对经济和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也是他们有了切肤之 痛后,逐步尝试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和解释现实问题。总之,我们身边的很多事,都值得 研究。虽然我不主张扎堆搞热点研究,但多关注身边发生的变化,从中寻找有趣和有意义 的研究课题是值得提倡的。这条建议与 Dixit(1994)和 Varian(1997)的观点不谋而合。最后,选题也要有分享的精神。这是我个人的体会,可能与大部分导师要求学生严守选题的要求相矛盾。现实中,不少人觉得选题特别难,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特别是自己发现了一个不错的方向,往往不自觉就“保密”起来。我的看法恰恰相反,选题和思路不需要过度保密。真正好的选题,别人听过也未必能轻易剽窃。在一个良性的环境中,讨论可以带来更多的视角和意见,丰富选题的意义,纠正可能出现的偏差。同时,更多人的讨论,也许更有利于促成合作。我们不能讳疾忌医和闭门造车。把选题和初步思路与合适的人分享,并不会损害个人的利益,相反可以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退一步,如果你有很多好的想法,但受制于时间和精力无法把这些想法全部转化成科研成果,那么与别人分享,促成他们更多更好的研究也是对文献总量的贡献。有很多选题可以分享,说明你的思维没有枯竭。靠保守秘密,靠护着选题,其实已经棋输一招。总结起来,选题的指导思想是要找到一个有趣而又意义的题目。这种意义可以是基于个人兴趣的(Dixit,1994),也可以基于社会价值(Davis,2001)。实现这个目标的基础是:1、有一定的文献积累;2、带着“问题”和“兴趣”找选题;3、清楚个人能力的边界;4、对生活充满奇心;5、学会交流与分享。

贝贝熊

实证研究选题经验分享

最新电影《模拟游戏》讲述了图灵这位数学天才传奇而结局悲凉的一生。每个时代, 天才总是孤独的,平凡人羡慕天才们超凡的智慧与想象力,却难以企及。除了极少数如图 灵般的天才开创了某一个领域,甚至某一个学科,大部分科研工作者的劳动都是在极其狭 小的领域中或前人的成果上进行的。他们劳动的价值,有时难以用短期眼光来衡量。有些 论文,也许在几十年中都没有人引用。有些研究,除了作者本人,甚至没有第二个人知晓。然而,他们依然坚定地工作着。正如图灵坚信他的机器可以破译德国的 Enigma 密码,坚信他的理论一定是正确的一样,大部分科研人员都执着地认为自己的工作虽然在很长时间内不会对外界产生影响,但终有一天,后人会去翻看他们留下的论文、 笔记、手稿、采访记录——一切可以留下的、解释他们对世界看法的点点滴滴。说了那么多,只为了解释一点:如果你想选择一个好的题目,就要抱着对自己和后人负责的态度。当然,除了抽象地理解一个好选题的特性,我们还应该懂得如何在庞杂的文献中找寻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其实,这些经验也是在不断的文献积累中逐步获得的。每当你读新文章时都应该问自己:“它到底做了什么贡献?我可以继续做些什么?”下面我们先来回顾下前辈们是如何讲述他们的选题经验,再结合一些例子讲讲我个人的实践经验。01、前辈的总结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教授 Don Davis 在“Ph.D. Thesis Research: Where do I Start?” (《博士论文研究:我从哪里开始》)一文中针对博士论文选题给出了一条重要建议:选择你长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激励你完成博士阶段的研究,更是在职业生涯初期为你提供一个可以挖掘和拓展的主题性研究领域。一言以蔽之,博士阶段的选题要避免“竭泽而渔”,Davis (2001) 还谈到了“ 有趣”( interesting )选题的几个“参照指标”(indicators)。第一,“有趣”是一个很主观的词,难以统一标准,但总有些依据存在。笔者在这里补充一点,在学术界,“有趣”是一个既基本又苛刻的要求。说它基本是因为 几乎所有导师都会告诉学生要选一个有趣的题目,说它苛刻是因为每个人心中对“有趣” 都有不同的标准。第二,如果作者要让大家觉得选题有趣,那么选题在多大程度上对现实世界有影响就至关重要,简而言之就是选题要有“现实意义”。第三,证明一个问题的 “现实意义”可以通过学术领袖的工作来印证。如果有几位知名学者对你的选题做过相关 研究,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选题是重要的。第四,当你证明了自己在做一个重要的选题之后,要说服读者你的选题是有新意且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实证类选题而言,在前 人的模型中加入一些变量显然不能作为“新意”的代名词。即便使用了全新的数据和方法, 如果实证结果不能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实证的主题依然老旧,那么这类选题 还是不成功的。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教授 Avinash Dixit (1994) 对选题的“现实意义”有自己的理解。他的首要建议就是不要太多顾及选题的社会意义,相反地,他鼓励学生尝试那些看似无用但非常吸引人的题目。显然,Dixit 的观点与 Davis 有很大不同。当然,经济学文献中互相矛盾的理论和实证发现比比皆是,在谈论如何选题时,出现这样的分歧也一点不意外。Dixit 主张兴趣第一,不断尝试,在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针对兴趣,Dixit 还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很多想法和理论上的技巧会突然出现在你脑海里。但是,不要被动等待它们出现,要鼓励自己主动找寻这类想法。所以,要对任何与你研究相关的想法和资料保持高度的兴趣和敏感。只有这样,新的想法和选题才会不断涌现。这一点,作为有一定科研经验的读者应该会感同身受。虽然经济学家在选题是否一定要有“现实意义”存在不同看法,但多数人在谈论选题时都会反复提到“有趣”这个词。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教授、现任 Google 首席经济学家的 Hal R. Varian (1997) 在讨论如何构建经济学模型中也提到,在写模型之前一定要确认研究的问题是否有趣。为此,他用了经济学中最常见的概念之一——机会成本。当你选择一个题目做研究时,其实还有其他备选的题目,所以做当前题目的预期收益一定要超过你的机会成本。他认为要检验一个题目是否有趣和重要,关键在于是否提供了新的洞见(insight)。一个很形象的检验方法是,读者看了文章要发出惊叹:“啊,这篇文章解释了如此重要的问题!”总结起来,Dixit 和 Varian 是高屋建瓴地看待选题,展现了大师境界。Davis 的建议很 接地气,适合研究生选题时候参考。虽然语言表达不同,某些观点也有区别,但三位经济 学家都强调选题要新颖要有趣。略微遗憾的是,他们的经验之谈中“战略”居多,“战术” 较少。下文将结合我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提出更细致的操作性建议。02、我的实践经验由于经验和水平的差距,我对选题的理解与学界前辈们无法同日而语。作为一家之言与大家分享,仅供批判和参考。第一,选题要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尽管在如何读文献、读多少文献的问题上,经济学家看法各异,但我认为初学者还是应该养成勤读文献的好习惯。我们可以按照个人的研究,将经济学文献大致细分为几个领域,把论文分类归入文件夹。这些文献也包括没有正式发表的工作论文(Working papers) 。寻找文献的过程可以从各领域的文献手册(Handbook)、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JEL)、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JEP) 等入手,找出前人的文献综述,按图索骥查到文献的发展脉络。然后,通过文献索引查出目前最活跃的作者,根据作者的个人网站查询最新的文献综述及前沿研究。比如,在最近一段时期,哪些作者发表的重要论文最多、被引用最多,那么这些作者就应该被视作最活跃的作者。同时,可以关注 NBE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每周的工作论文更新,看看这些作者是否也在 NBER 经常发表工作论文。最后,将这些作者定为重点关注对象,时刻关心他们的最新研究。这种关心要做到细致入微,包括知道他们最新论文的投稿状态和正在写作的论文。因为有些写作团队效率非常高,如果你不了解具体情况,遇到选题近似或者重复时,你的论文还没写到一半,他们的文章可能已经被发表。所以,大量阅读除了能提供坚实的文献基础,还能避免选题撞车。第二,选题要符合作者的能力。寻找到一个好的题目,除了了解本领域的发展,还要理解为什么有些问题没人做。那些没有人碰的题目到底是受制于数据还是方法,你本人有能力解决这些吗?事实上,别人做不了的,很可能也是你做不了的。当然,在确认了上述问题之后,如果你有信心解决前人束手无策的问题,那么完全可以尝试挑战自我。这类文章一旦成功,贡献将是普通论文无法比拟的。现实中,一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题目,往往不是初学者轻易能驾驭的。比如,制度与增长的关系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可我们能想象一个年轻的学生去写,结果会如何。这便是老师们通常说的,选题不要太大的原则。虽然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还是想补充一点,凡事没有绝对。如果一个初学者确实有很深的文献功底,又有很好的数据和方法做支撑,同时非常清楚写出来的论文会是什么层次和质量,老师们应该放手让他去尝试。关于这点,我的看法与 Dixit (1994) 关于选题应该以个人兴趣为重类似:学生的论文总有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应该以兴趣为先,允许错误和失败。第三,选题要有明确的导向性。目前的实证研究,大体有三类选题导向:问题导向、数据导向、方法导向。第一种导向,层次最高,初学者往往难以做到。所以,能做到数据和方法导向,也应该被鼓励。在灯光数据普及前,对增长的研究常常受困于内生性问题。现在这方面的数据多了,双重差分和断点回归等方法也普及了,解决内生性的难度就相应降低了。所以,从技术角度说,如今研究制度对增长的影响,难度比 Acemoglu et al. (2001) 初步探索时期要低些。可是,无论文献如何发展,我们都不会抹煞 Acemoglu et al. (2001) 的功绩,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类选题是非常珍贵的,研究结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多数人都难以把问题、数据和方法三者兼顾。换言之,一篇论文诞生后,三个方面总有缺憾。这时,我认为问题是第一位的。读者和审稿人对一个重要的、稀缺的问题,多少会表现得宽容些。现实中,不少论文是数据驱动的。作者往往在获得了一些宝贵数据后才下决心要做一 篇雄文。在大数据成为热点的今天,如果研究者所占有的资源中包括了稀缺的大数据,而 不加以善待和利用,就是对资源的浪费。所以,数据驱动型的论文本身没有错。如果有错, 就是数据拥有者没有把故事讲好,没有把经济学理论(或者直觉)与数据结合好,没有把 问题实质研究透。出现这类情况,我认为可以归结于人的惰性。当数据优势太大时,研究 者往往会忽略问题的重要性。选题时也往往会片面强大数据的独一无二,而轻视了经济学 研究的基本要求。我们做数据分析,归根到底是为了理解经济体的运行规律和人做决策时 的规律。稀缺数据可以给予实证分析更精确的答案,更多因果性的结论,还有更多深层次 和异质性的启示。如果做不到这些,那么即使手握宝贵数据,也难以选得好题目。第四,选题要有自己的态度。所谓自己的态度就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明确自己的贡献,对过往研究有准确的评价。这个评价必须是客观公正的,在批判前人的时候要非常注意措辞。批判是需要的,但鉴于审稿人可能是你批判的对象,所以要把握尺度做到对事不对人。凡是涉及到批判的部分都要有理有据且措辞文雅。如果选择了一个老生常谈的题目,那么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你没有鲜明的态度, 审稿人会认为这篇文章没有什么贡献和进步,属于邯郸学步,审稿结果就很可能是负面的。同时,审稿人会从投稿人的态度中判断其对文献的熟悉程度和对经济学理论、方法、数据 的掌握程度,从而对文章质量进行评估。第五,选题最好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追求。如今的研究五花八门,数据新奇, 思路开阔。这些当然不是坏事,但我觉得源自生活的选题,可能会更有生命力。比如,时 下大学生就业难和专业不对口等现象比较普遍,它们就属于劳动经济学中的“过度教育”或 者“教育与岗位错配”。做这些研究贴近生活,同时具有科研意义。又比如,一些学者研究 放开二胎生育对妇女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也很贴合热点,既有政策意义又有学术价值。近期,不少学者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污染对经济和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也是他们有了切肤之 痛后,逐步尝试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和解释现实问题。总之,我们身边的很多事,都值得 研究。虽然我不主张扎堆搞热点研究,但多关注身边发生的变化,从中寻找有趣和有意义 的研究课题是值得提倡的。这条建议与 Dixit(1994)和 Varian(1997)的观点不谋而合。最后,选题也要有分享的精神。这是我个人的体会,可能与大部分导师要求学生严守选题的要求相矛盾。现实中,不少人觉得选题特别难,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特别是自己发现了一个不错的方向,往往不自觉就“保密”起来。我的看法恰恰相反,选题和思路不需要过度保密。真正好的选题,别人听过也未必能轻易剽窃。在一个良性的环境中,讨论可以带来更多的视角和意见,丰富选题的意义,纠正可能出现的偏差。同时,更多人的讨论,也许更有利于促成合作。我们不能讳疾忌医和闭门造车。把选题和初步思路与合适的人分享,并不会损害个人的利益,相反可以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退一步,如果你有很多好的想法,但受制于时间和精力无法把这些想法全部转化成科研成果,那么与别人分享,促成他们更多更好的研究也是对文献总量的贡献。有很多选题可以分享,说明你的思维没有枯竭。靠保守秘密,靠护着选题,其实已经棋输一招。总结起来,选题的指导思想是要找到一个有趣而又意义的题目。这种意义可以是基于个人兴趣的(Dixit,1994),也可以基于社会价值(Davis,2001)。实现这个目标的基础是:1、有一定的文献积累;2、带着“问题”和“兴趣”找选题;3、清楚个人能力的边界;4、对生活充满好奇心;5、学会交流与分享。

神秘村

学术论文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学术论文根据其写作范式和基本结构特征,可以大体上分为论证型学术论文、实证型学术论文、综述型学术论文和述评型学术论文。每种类型的学术论文都具有相应的基本特征。(一)论证型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论证型学术论文是学术论文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文体。所谓论证型学术论文,是指通过与论题密切相关的论据来证实论题的真实性,或揭示一个规律、得出一种科学结论,按照特定范式撰写并公开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文章。这种文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通过密切相关的论据来论证论题的真实性,或揭示一个规律或得出一种科学结论。(2)用来论证论题的论据往往不止一个,而是多个。(3)每一个论据与论题都密切相关,但又不相互重叠。(4)论据具有相对性,对于论题而言它是论据,但对于其下位论据而言它又是论点。(5)论文的开头和结尾一般相互呼应,即先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论证(文章的主体),最后进行简要归纳总结。如《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11期刊登的刘淑华博士的《教育分权内涵再探》一文:该文的论题是《教育分权内涵再探》,文章开头仅用了400多字为下文作了很好的铺垫,接着从教育分权的客体、授权主体和受权主体三个方面对教育分权的内涵进行了阐释与分析,最后对教育分权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教育分权是政治领域的分权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它是教育规划者为了应对自身合法性危机的困境和外部环境的压力,将过于集中的公共教育权力在不同权力主体——一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市场和学校之间的分化、转移与重组,形成政府依法问责、市场有限进入和学校自我管理的新范式的过程。(二)实证型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所谓实证型学术论文,是指通过论证的方法对假设进行求证,得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按照特定范式撰写并公开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文章。这种文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根据论文研究的主题提出一个或若干个假设,这种假设可以是肯定的或否定的。(2)围绕假设进行指标设计,包括样本选取、模型确定等(3)运用模型对假设进行求证(4)根据求证结果对假设得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如《软科学》2008年第12期刊出的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智宁等学者合写的论文—《智力资本与企业可持续成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的证据》,该文开篇用了不到300字就把研究现状、目的和意义交代清楚了。论文的第一部分,围绕“智力资本”和“企业可持续成长”这两个关键词进行了综述,接着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智力本”、“物质资本效率”、“人力资本效率”和“结构资本效率”四个方面对“企业可持续成长”提出了四点假设。论文的第二部分对假设进行了求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样本选取、指标确定、模型假设和统计结果。最后一部分根据求证结果得出具体结论。(三)综述型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所谓综述型学术论文,是指作者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对某次学术会议研讨的主题或若干个专门问题进行综合归纳;或对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就某一专门问题进行综合归纳,按照特定范式撰写并公开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文章。这种文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其文体表现形式重点表现在“综述”二字上。所谓“综”,就是指综合,就是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所谓“述”,就是指叙述,即要忠于被述论文作者的“原意”,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图随意更改(2)论文的层次段落表现为按问题分类。同一类的问题只能放在同一类中,不能交叉重叠,否则就会思路不清、层次混乱。(3)以综述为主,少有评论,这是该类文体与述评型学术论文的根本区别。撰写综述型文章,作者对问题的把握能力和对材料的取舍能力非常关键,它决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一次学术会议可以只有一个主题,也可以有多个主题;同样,研究同一问题的论文,不同的作者,其思路、方法、切人点、论点、论据等不可能完全相同。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抓住其中最主要的思路、观点和方法,把它们最优化地集成在一起,而不是简单地拼凑在一起。如《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第6期发表的戴建平与黄颖合写的文章《必要的张力:在科学与人文之间——“后现代科学观与科学大战”学术研讨会综述》一文,这是一篇关于学术会议的综述文章,会议的开头用了300多字就把会议召开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了。这是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主题是“后现代科学观和科学大战”,涉及的学术问题不会少。但作者只选择了三个视角,即“两种文化与科学大战”、“后现代科学观与SSK(科学知识社会学)”和“必要的张力:在科学与人文之间”,对会议研讨的内容进行了综合归纳,思路清楚,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四)述评型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所谓述评型学术论文,是指作者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对某次学术会议、某本著作、某个学术问题研究现状等进行总结归纳并发表评论意见,按照特定范式撰写并公开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文章。这种文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其文体表现形式重点表现在“述评”二字上。所谓“述”,就是指叙述,即要忠于被述文章、会议、著作作者的“原意”,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图随意更改。(2)论文的层次段落表现为按问题分类,内容不能交叉重叠。(3)论文的结构可以是先“述”后“评”,也可以是边“述”边“评”,但更多的是采用先“述”后“评”的方式。有了前面“述”的铺垫,“评”起来才更顺理成章,有理有据。当然,是采用前一种方式还是后一种方式,要根据作者的需要来定(4)文章有“述”有“评”,这是该类文体与综述型学术论文的根本区别。但“评”一定要有针对性,即针对“述”的问题来评,绝不能“述”“评”分离。同其他几种文体一样,述评型论文要求作者对问题有很强的把握能力、对材料有很强的取舍能力。“述”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去粗取精,从若干个方面展开;“评”要有理有据,针对性强,能起到发人深省的效果。

蝶之恋

实证研究常用数据库清单!

国外常用数据库WRDSWRDS的全称是Wharton Research Data Services (WRDS)。该数据库为30多个国家的400多个机构的40,000多家企业,学术,政府和非营利客户提供服务。WRDS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位置,可以访问多个学科的250 TB数据,包括会计,银行,经济,财务,ESG和统计。为什么说WRDS是数据库中的数据库呢?因为WRDS提供对S&P Capital IQ,CRSP,纽约证券交易所,汤森路透,Bureau van Dijk,Global Insight,OptionMetrics和其他重要商业研究数据库的访问。除了基本的数据外,该数据的亮点在于很多的经济数据。近期还提供了fund相关的数据。有需求的小伙伴们不妨搜索下自己学校是否有开通相关的权限。Compustat标准普尔Compustat提供北美地区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年度和季度收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其他附加数据。金融数据是通过一系列途径获得的,包括有线新闻网、新闻发布会、股东报告、与公司的直接联系,以及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的季度和年度文件。Compustat文件也包括关于合并、行业分割、银行、市场价格、股利发放以及收益等信息。Compustat提供自1950年到现在的相关数据集。Compustat数据库可提供美加地区超过24000家上市公司的详细季度和年度财务报表与财务指标的历史数据。该库收录北美及全球上市公司近20年的财务数据,另外亦提供北美回溯版,包括400家公司自1950年以来的财务资料;提供约180种模板报表、上市或下市公司财务数据等信息;并可整合最新的或历史性的主要财务数据以制作所需的报表和图表。适用学科范围:会计、金融、财务管理等经济学学科研究用途:用于支持全球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回溯性研究。应用的研究领域包括:资产分析、计量分析、竞争者分析、公司资本结构、财务比率、合并与购并、R&D、资本及存货投资、股市报酬、及资本市场效率等主题。CRSP“Today, nearly 500 leading academic institutions in 35 countries rely on CRSP data for academic research and to support classroom instructions.”美国作为学术发表集中营,CRSP必将首当其冲。其历史可追溯至1960年,是世界上古老的数据库之一。在美国,CRSP数据依赖于280多所学校的研究和教学,这些学校授予数学,统计学,会计,金融,经济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博士,MBA和本科学位。在美国以外,CRSP为遍布35个国家的190多家领先机构提供服务。CRSP对数据质量,准确性和完整性有着充分的保证。数据库中的股票,指数,基金,国债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市场数据是学术的基础数据库。CRPS是研究美国金融市场的首选数据库。大部分三星以及四星Journal上的文献数据资源全部来自于该数据库。CRPS的数据类型结构比较与众不同。需要使用的小伙伴们需要注意如何调整数据结构。需要根据数据的初始类型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数据矩阵。推荐下载CSV格式。DATASTREAMDatastream是一个全球金融和宏观经济数据平台,是Thomson Reuters旗下的产品,提供175个国家和60个市场的股票,股票市场指数,货币,公司基本面,固定收益证券和关键经济指标数据。改数据库提供世界的最全面的财务历史数据系列内容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于需要搜集各种财务指标的相关数据的小伙伴来说,这个数据库简直就是个小宝库啦。除此之外,Datastram 在股指方面也是强项。数据库有着超过340,000个股票指数的历史数据,包括68个国家和新兴市场的市场指数的广泛报道。 为主要指数供应商提供综合股票指数和成分数据,如MSCI,FTSE Russell,标准普尔,道琼斯和STOXX。数据库还为许多发达和新兴市场本地指数提供历史成分清单和权重数据。 全球股票指数涵盖了30多年的指数历史日数据,覆盖全球55个市场,32个地区和170个行业该数据库包含162个国家的经济概况。这些包括政府机构(中央统计局和部委),中央银行以及编制名誉指标的公共或私人机构。 覆盖范围从头条新闻延伸到包括所有主要经济新闻发布的系列,以及其他重要出版物或国家数据库。连蒙古的股票数据都有哦~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于其他数据库,DATASTREAM需要很高的权限,一般只有在学校电脑才可以下载。这个就对小伙伴们进行数据清洗时的学习地点有很大要求啦。如果出现什么问题就要回到学校重新下载。请注意好数据备份。相比其他数据库, Datastream的对数据清洗的要求相对要求更高。因为其最初关联至EXCEL,在下载大量数据的时候推荐分散下载。否则很容易造成数据崩盘。好啦~明天为大家介绍国内有哪些实证研究常用的数据库吧

小辛

如何动手写一篇实证论文文章?实证论文写作经验分享

摘要:同学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常常把握不好写文章的重点、难点、顺序以及相关规范等问题。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如何动手写实证文章的个人经验。第一个经验是,时刻要想着自己的观点,即文章的重点是命题或观点,要有能推进某一个领域某个方面的理论认识。第二个经验是,观点是搭在架子上的。写文章的难点是搭架子,这个架子由三部分组成:理论框架图、研究设计图和研究路线图,架子上搭的东西是问题和假说。第三个经验是,写文章的顺序是先做文献综述以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借助模型、跑数据看结果,结果不错就可以考虑进入写作了。第四个经验是,写文章要符合相关规范,保证文章内容完整,从题目、摘要到参考文献等,该有的都要有。平常和学生交流,他们常常抱怨,写一篇实证论文,抓不住重点,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任教这么多年,我在文献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同学们开始论文写作时,通常都会遇到下面这些阻碍:内容不完整、架子搭不起来,不知道先做干什么后干什么,该有的没有。正是这些阻碍,导致要么是比较灰心,不愿意再尝试,要么是费了很大力气,收效甚微。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方面的问题:第一种是没有观点,没有观点的文章是无法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第二种是搭不起架子,内容都是散乱堆砌在一起。第三种是想动手之后,搞不清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一种是对写论文考虑不够全面,即按期刊发表的要求来看,文章内容上是有缺失的,搞不清楚一篇文章到底应包括哪些部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聚焦于以下几个关键词:实证文章写作、年轻朋友、初次尝试写作,在此基础上从大的方面讲讲写一篇实证论文需要注意的地方,需要做哪些准备等。在我看来,这个大的方面有四个:第一是观点,第二是搭架子,第三是行动顺序,第四是内容完整性。个人觉得,以上四个方面注意到了,尤其是一篇文章的观点搞定了,一篇文章能够写出来也就八九不离十了。其他一些方面(如模型、变量与指标、估计方法等)都是一些细节,可以具体做的过程中着手解决。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帮助大家严肃、冷静地面对论文写作中的千头万绪,不至于灰心。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都有一个过程;很多时候,这个过程都是反复的,需要有毅力和耐心。一、观点最重要!众所周知,写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要有观点。那么,什么是观点?从问题来看,观点就是针对某个问题所给出的正面回答,它是对某个领域、某个问题在认识上的推进。从命题来看,结论是根据分析结果对命题或假说进行检验,然后经过论证得出的。可以说,结论是就是暂时可以接受的命题(这是证伪意义上的)。观点有两个特点:一是问题导向性,即观点都是针对问题的。什么是问题?问题是理论预期与事实现状的差距。从这个角度来看,观点要能针对这个“差距”提出具体的判断和看法。二是针对性,即观点都是针对已有认识而存在。在这个方面,既要搞清楚别人的问题和命题,也要搞清楚自己的问题和命题,做到知己知彼。观点是一篇文章的核心,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提出和检验都是针对这个观点的;不仅如此,还需要对其进行论证。前人的观点,别人和自己的观点都是知识谱系中的一部分。在我看来,“今生”看到的是观点,观点的“前世”是命题和问题。因此,在一篇实证论文准备阶段,要下力气的地方就是把与观点有关的内容讲清楚:第一个与观点有关的是问题,第二个与观点有关的是命题,第三个与观点有关的是如何检验命题,并给出检验结果及相关推断,第四个是讨论。观点是开放性的,要将观点置于争论的场景。前面的三个方面是最基本的了。也就说,在准备环节需要准备、检查的方面至少包括:①关注的问题是什么?②针对这个问题,提出的新的命题或假说是什么?③检验这个新命题的思路和方法是什么?目前看来,最需要准备做的工作就是把问题和命题提出来(因为最后得出的观点,就是检验命题的结果),而这是需要在文献综述环节完成的。当然“打磨”和“雕琢”还有赖于阅读、思考和检验的反复循环。具体而言,在论文写作的准备环节,需要从观点的四种形态来把握、检查自己的前期准备工作,这四种形态依次是:问题、命题、实证结果、讨论。①观点的第一种存在形态:问题。新观点都是因问题而起,观点都是对某个困惑的解答。个人认为,从问题这一形态来把握观点,有两点益处:一是观点是有问题导向的,观点直接指向“某个理论预期与事物现状的差距”,它有针对性。二是观点生长于认识分歧点,观点是为了解释、解决或改善认识分歧点或不满意而存在的,它有具体性。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者首先应从问题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观点,所支持的观点对应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内在的分歧点是什么?我们平常所讲的找准问题,其实讲的就是能不能找准这个差距和分歧点。因此,把握观点的第一个关键点就是明了其问题针对性,作者在这一点上要将自己观点与分歧点的联系勾勒和显示出来。显然,从文献入手来梳理和归纳已有研究的认识及分歧是必要的,也是基础性的。②观点的第二种存在形态:命题。命题是研究者提出的针对于问题(或差距、分歧点、不满意)的另一种不同的猜想。个人认为,从命题这一形态来把握观点,才真正给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注入了研究者自己的理念和血液。可以说,命题是研究者对问题或分歧点给出的正面解答。问题与命题的显著区别是:问题呈现出来的是差距和分歧,而命题给出了针对差距和分歧的具体解。一些初学者搞不定的地方就是,问题部分找不准差距和分歧点,命题部分提不出具体的猜想式回答。简言之,命题是“实”的,而不是“空”的。对研究者而言,观点从问题到命题,是惊人的一跳。把握观点的第二个关键点就是针对某个分歧点提出新的理论性猜想,其难点是选准理论或提出新的理论视角。同样,通过文献综述工作,有助于形成这种猜想,实现这惊人一跳,即找到改善不满意的可能方向。③观点的第三种存在形态:实证结果。从实证结果来看,观点是检验后、暂时接受的命题。计量模型、数据、变量和回归这些忙活了半天,目的就是为了检验,就是试图从实证角度检验所提出的命题或假说。实证结果至少在两个方面有助于观点的成立:第一,它是经验性,它是基于反映现实世界的数据的。第二,它从一个方面(如统计意义上)暂时接受了新命题,它是具体的,至少在统计意义上排除“不显著”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实证结果是支持观点进而论证观点的一个有效路径。如果新命题阶段是观点的出生阶段,那么,到了实证结果阶段,才算是把观点“坐实”了。从这个角度来说,经常没事多用软件跑跑数据、看看结果是必要的。实证结果阶段是从数据、经验、统计等意义上支持了新的命题。因此,把握观点的第三个关键点就是尽可能更加全面地搜集支持新命题的经验证据。④观点的第四种存在形态:讨论。观点的第四种存在形态是说它处于讨论阶段。这个讨论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在该研究的内部,既要探讨基于数据实证结果的其他可能性竞争性解释,还要从文献、数据检验(包括稳健性检验)和数据变量等方面全面统筹这些工作的匹配性和合理性。第二层意思是指该研究的外部,有必要将该研究的内容、结果及结论拿出来和其他人(如老师和同学)交流、探讨,注重观点的可沟通性,看看别人从经验上是否可以理解和接受该研究所提出的观点。因此,把握观点的第四个关键点,就是要从竞争性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观点,同时对那些“损害”新命题的负面证据和可能给出合理解释。在我看来,准备写一篇实证文章,要随时随地把观点的四种形态拎出来,审视一下自己所做的准备和工作,问一下自己准备是否充分。小结一下:从这部分探讨的内容来看,大家可以发现,我所讲的观点与大家通常上所讲的有明显区别:(1)我讲的观点是在认知和证伪的语境下,观点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它有一个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2)我所讲的观点是明确、具体的,既能看清楚与已有认识的联系,也能看清楚其新颖性。(3)我所讲的观点是可以检查的,即整个认知和研究过程可以从“技术环节”上检查和审视。训练题目:可以拿出一篇自己感兴趣的实证论文,尝试归纳概括一下这篇论文观点的四种形态。具体而言:(1)这篇论文的观点所针对的问题是什么?(2)这篇论文所提出的新命题是什么?(3)这篇论文实证结果是什么?(4)在讨论环节对该文观点有挑战性的观点还有哪些?二、搭架子搭架子的目的就是论证观点,在实证论文中就是提出并检验命题。在一篇文章中,观点是论证出来。就实证论文而言,论证观点的思路和过程是:提出问题和命题,然后实证检验,进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搭架子首先要搞清楚一篇文章的目标和重点,一篇文章的目标是要推进某个领域或对某个事物的认识,而重点就是要提出和检验一个或多个命题。因此,搭架子就是要围绕目标和重点展开。一般而言,搭架子包括三个部分: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构建研究设计。相对而言,搭架子体现的是专业的研究能力了。从观点的四种形态来看,第一种形态(问题阶段)是在文献综述下完成的。接下来的三种形态,最为紧要的是命题阶段和检验阶段。其中,命题阶段,对应的是理论框架图或分析框架图。检验阶段,对应的是研究设计图。从具体准备和行动的角度来讲,还有一个研究技术路线图,它要在具体研究部署上落实理论框架图和研究设计图里面的考虑和想法。观点是搭在架子上的,写文章的难点就是搭架子。通常来讲,写文章就是讲观点、论证观点,可以将这种套路称为传统范式。而目前实证论文的要求则是提出问题和命题,并检验命题,论证是在提出命题和检验命题的过程完成的,这符合实证研究的证伪范式,可以将这种套路称为新范式。从形式上看,传统范式与新范式的区别在于:新范式有明确的架子,而传统范式的架子,要么是没有,要么是隐藏起来的。搭架子有助于检查研究者的思考和研究过程是否合理,当然也有助于别人来认识和了解文章的思路、内容及观点。对于初学者而言,需要想着找架子并把架子搭起来是必要的。从个人经验来看,搭架子要明白两点:一是架子上搭的东西是什么,架子上搭的是命题。二是架子有哪几类。具体而言,搭架子的架子通常有三类:①理论框架图或分析框架图。②研究设计图。③研究技术路线图。对于每位研究者或者作者而言,都需要问一下自己:这三个架子: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来搭建。很多时候,尽管在文中没有呈现出这三个图,但在脑海里还是应该有的。第一、是什么。①分析框架图或理论示意图(相对而言,分析框架图有些时候可以是概念性的,即没有明确的理论直接对应),一般来讲都是在讲基于某个理论对某个事物或研究对象的行为逻辑的认识和理解,通常把这种行为逻辑用机理或机制来表示。其中,有三点需要重视:首先,这个图瞄准的是针对某个具体研究对象的命题。可以这样来讲,理论示意图或分析框架图是对所考察问题或命题的理论猜想。其次,这个图里要有理论,只不过理论示意图中的理论更加明确。本质是在讲理论,选择理论很重要。最后,所使用的工具是概念或变量,用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来阐释作用机制。②研究设计图体现的是借助数据和模型检验命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就是说,一个研究设计图中至少要包括三个元素:第一个元素是待检验的命题(一个或多个);第二元素是检验命题的素材,如数据或案例等;第三个是检验命题的思路和方法。③研究技术路线图是实施步骤,体现的是工作部署。技术路线图的核心和基础是研究设计,要体现出问题、命题以及对命题的检验。技术路线图对瞄准研究目标的工作步骤进行分解,即技术路线图要做到:其一是目标导向,所有的工作环节都要指向目标,都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工作环节之间要有逻辑性和递进性。其二是要体现整个研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按重点分节或分块,使得路线图体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第二、有什么用。这三个图对于把文章写出来尤其是把观点讲明白、讲清楚是十分重要的。它们起的作用是“指导”,指导作者如何展开具体的检验命题工作。具体而言:①理论框架图的指导作用是,选出一个更适合的理论(或理论视角)来缩小分歧或改善不满意,同时也借助理论将命题的内在逻辑呈现和提炼出来,供计量分析进一步检验。②研究设计图的指导作用是,将命题、计量模型、数据及变量与指标统筹起来考虑如何实施对命题的检验工作。③研究技术路线是在时间顺序上,根据研究条件对研究设计进行部署和安排。因为不可能一口气就能把所有工作都干完,这就涉及一个工作步骤的问题。研究技术路线图首先应该显示的是将对命题检验的工作进行分解的考虑和部署。这个图的作用:一是对研究工作分出节点来。二是对命题的分解,即一个核心命题可以分为几个子命题。三是对单个命题的检验,要能体现出检验思路。第三、怎么搭。当然,以上三个图都要有一段文字(这绝对是必要的!)来阐述图中的内容及其关系,而不是一个光秃秃的图,让读者自己来猜。此外,搭架子需要注意的是:(1)核心是命题及其检验。命题是焦点,它是观点的主体和核心。上述三个图都是关于问题的新命题或新假说展开的,也就是说,上述三个图都是针对观点的第二个形态即“命题”展开的。(2)提醒自己是否在思维上做到简洁直观。如果这三个图在脑海里还是比较乱,不清晰,甚至图中的字数都很多,则需要完善。(3)查缺补漏,看看自己是否有遗漏,还缺什么条件等。关于上述提及的这些需要注意点,都可以找一些范文来研读、揣摩体会。由搭架子想起的,还有两个事情:一个是理论基准问题,另一个是研究工具和手段问题。从上面的阐述来看,在写论文搭架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如果平时学习过程中不重视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和积累,真的动手起来,就会捉襟见肘了——没有理论基准,要画个理论示意图是困难的,没有研究工具和手段,即使能提出一个好的命题,也无从下手。显然,这两点都是要在平时留意并下大功夫的。训练题目:(1)可以拿出一篇自己感兴趣的实证论文,假设自己是作者,尝试“复原”一下这篇论文的三个图:理论框架图、研究设计图和研究技术路线图。(2)以三个图中的某一个图为例(如理论框架图),搜寻三篇都有理论框架图的实证论文,比较分析一下作者在构思和“创作”理论框架图上的同与不同。三、行动顺序观点和搭架子都要落实在行动上。写文章有千头万绪,究竟从哪里开始才算合理和高效的,又该如何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进行呢?行动顺序,可以分为准备和写作两个阶段。根据我的认识,这两个阶段在行动顺序上有四个要求:第一、行动顺序要符合认知理性。即思考、研究和写作都是为了更好地提出猜想并对猜想进证伪。第二、行动顺序要符合实证检验的思路。文章最终的观点起始于问题,途经问题、命题和检验,终于讨论,准备和写作过程都要对观点的四个阶段保持敏感性。第三、行动顺序要符合反复检验的特点。实证研究是一个反复干的循环过程。第四,行动顺序要是在理论分析框架等三个图的指导下进行的。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总的来看,准备阶段的工作思路是:提出问题——提出命题——初步检验——深入考察——得出结论。如前所述,文章的核心是观点,观点的“前世今生”分别是问题、命题和实证结果。而一篇文章的问题和假说从哪里来,主要是从文献综述来。那么,工作的起点就是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领域进行阅读,然后提出问题和命题(或假说),即主要依靠文献综述提出问题和命题。随后,针对该命题,先用计量模型和软件跑一下数据,这是第二步,即初步检验命题——用计量模型和软件跑数据。如果估计结果差不多。根据文献综述和跑出来的实证结果,在脑海里构思理论分析框架等三个图,然后根据这三个图开始思考和布局研究设计,这是第三步,即统筹考虑文献综述、问题和命题、数据检验结果后,开始谋篇布局。这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整体性考虑。第二个阶段是写作阶段。根据我的个人经验,整个写作可以分为六步:第一步,写综述,提出问题和命题;第二步:写研究设计和实证分析部分;第三步,写引言和结论部分,对综述做修订;第四步,审视全文,写摘要;第五步,补充引用、注释和参考文献;第六步,聚焦观点,全面修改完善。这六步是为了概括起来方便而已,当然仁者见仁了,各有各的写作习惯。关于行动顺序,年轻朋友常常问:从哪里开始,要注意什么?我的个人体会就是:第一、一切始于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很重要,它不仅有助于界定“差距”、揭示分歧点、提出新的猜想,而且还为实证检验环节的模型、变量、指标及估计方法输送“炮弹”。显然,如果没有夯实文献综述工作的地基,则后续环节都很被动了。给年轻朋友的一个忠告就是,不要以为文献综述就是走过场,可以混过去。第二、判断一篇文章可以“进入”写作环节的标准就是假说是否形成。这个形成有两层意思:一是针对差距和分歧点,提出了新的猜想,这个猜想是具体的,有理论针对性。二是这个新的猜想经过了数据和模型的初步检验。第三、写一篇实证论文最容易忽视的环节就是讨论阶段。很多年轻朋友认为有了文献综述、实证分析就大功告成了,实则不然。同样重要的是讨论,它担负的是排除竞争性假说的重任。第四、整个行动是有反复的,而不是单向流程,其中,有些环节,要反复做。做实证研究、写论文如同打铁——加热、捶打、放置于冷水中淬火,然后再反复。概而言之,在具体行动上,有必要问问自己:(1)文献综述扎实吗?(2)假说搞定了吗?(3)讨论是否充分?(4)还需要把哪些工作再反复做一下?四、内容完整在这里,我将根据期刊论文发表的标准来概括一篇实证文章所应该包含的内容,具体见表1的左列。从内容完整性来看,一篇论文至少应包括“引言”等六部分,即使最后一部分里包括的注释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是这个“作品”应有的。接下来,我将讲讲文章结构及内容与观点四个阶段的关系。文章的目的是提出问题、进行实证检验最终得出结论。可以从观点的四种型态来检查内容的完整性。了解文章内容完整性的要求是必要的。第一、了解认识一篇文章应包括哪些内容或部分,既是开始准备时要考虑的,也是做好之后检验的必备。第二、在准备的过程中,要随时提醒自己,以避免遗忘有关内容部分。一篇实证论文包括的内容很多,百密都有一疏,因此谨慎和细心的态度是必要的。表1给出了文章每一部分的具体位置和功能。具体而言,引言的功能是“提出问题及命题并论证观点”;文献综述及假说提出的功能是“发现问题与提出命题”;研究设计的功能是“检验命题”;实证分析的功能是分析与讨论“实证结果”(其中“(四)进一步讨论”与观点的第四种型态对应);“结论及政策建议”的功能是得出“结论”。其他的功能是辅助性的。可以看出,每一部分都和观点的四种型态有关。脑海里有了表1,大家对一篇实证文章的大致格式、具体作用和篇幅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初学者而言,总结出以上这些内容,其用意有这么几个:一、通过这些归纳和梳理,有助于大家先从形式上进行模仿、照猫画虎。二、帮助其明白这些内容在文中所扮演的功能和位置。同时,初学者自己也应该找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论文,揣摩与体会文中有关内容的好与不好;同时,对好的表述或呈现方式进行总结,以备己用。本篇文章很长,能看到这里的同学们都是很有耐心的,希望以上经验能对你有所帮助,收藏起来慢慢看,你一定能够写好一篇实证论文的

祭父

如何写实证分析论文

实证分析论文注重的是利用实证分析方法一般会用到一些数据分析,线下回归模型,非线下回归模型等方法,对相关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建模,根据模型结果进行分析。操作步骤:第一步,进行理论论证分析,通过一些已有分析结果,或者相关理论进行理论论证。理论论证的说服性主要是根据前人的研究成功,这也会导致文章没有创新。因此,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进行创新,提出新的结论或者新的论证方法这都是创新,对前人的研究的完善。第二步,寻找创新之处,然后进行论证。一般容易的方法就是进行数据建模分析,这就要选指标。选指标非常重要,指标要考虑数据收集难易程度,数据能否反应你的创新之处。指标的选取可以根据你要论证的问题去选择,也可以参考别人研究时选择的指标是。第三步,收集指标数据,整理指标数据,选择相关模型,进行建模分析。然后根据模型结果对问题进行论证分析。完成这三步,一篇实证分析论文基本就完成了。

干货:UN和WTO推荐的最全且权威的实证研究方法及在Stata实现!

关于Stata相关技能,各位学者可以参阅如下文章:1.Stata16新增功能有哪些? 满满干货拿走不谢,2.Stata资料全分享,快点收藏学习,3.Stata统计功能、数据作图、学习资源等,4.Stata学习的书籍和材料大放送, 以火力全开的势头,5.史上最全Stata绘图技巧, 女生的最爱,6.把Stata结果输出到word, excel的干货方案,7.编程语言中的函数什么鬼?Stata所有函数在此集结,8.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多的500个Stata程序,9.6张图掌握Stata软件的方方面面, 还有谁, 还有谁?,10.LR检验、Wald检验、LM检验什么鬼?怎么在Stata实现,11.Stata15版新功能,你竟然没有想到,一睹为快,12."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和"Stata十八讲"配套数据,13.数据管理的Stata程序功夫秘籍,14.非线性面板模型中内生性解决方案以及Stata命令,15.把动态面板命令讲清楚了,对Stata的ado详尽解释,16.半参数估计思想和Stata操作示例,17.Stata最有用的points都在这里,无可替代的材料,18.PSM倾向匹配Stata操作详细步骤和代码,干货十足,19.随机前沿分析和包络数据分析 SFA,DEA 及Stata操作,20.福利大放送, Stata编程技巧和使用Tips大集成,21.使用Stata进行随机前沿分析的经典操作指南,22.Stata, 不可能后悔的10篇文章, 编程code和注解,23.用Stata学习Econometrics的小tips, 第二发礼炮,24.用Stata学习Econometrics的小tips, 第一发礼炮,25.广义合成控制法gsynth, Stata运行程序release,26.多重中介效应的估计与检验, Stata MP15可下载,27.输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的方案,28.2SLS第一阶段输出, 截面或面板数据及统计值都行,29.盈余管理指标的构建及其Stata实现程序, 对应解读和经典文献,30.Python, Stata, R软件史上最全快捷键合辑!,31.用Stata做面板数据分析, 操作代码应有尽有,32.用Stata做面板数据分析, 操作代码应有尽有,33.没有这5个Stata命令, 我真的会活不下去!34.第一(二)卷.Stata最新且有趣的程序系列汇编,35.第三卷.Stata最新且急需的程序系列汇编,36.第四卷.Stata最新且急需的程序系列汇编等等。正文今天,我们为各位引荐经济、管理等社科领域的实证研究方法及在Stata软件中的实现。其中的内容相对很全面,考虑到它由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和世界贸易组织共同推荐,因此关于模型的讲解和Stata操作也较为权威。强烈建议各位,将其打印出来或者至少收藏起来,在平时多参看阅读一下。经典回归模型及Stata操作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及Stata操作二值响应模型在截面和面板中的Stata实现计数模型及在Stata中的实现归并和截断问题及Tobit估计在Stata中的实现内生性、工具变量及在Stata中的实现样本选择模型及Stata中的实现来源:http://suo.im/6mZEZl

虽有至知

研究生实证论文写作进阶之路!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实证论文写作是指对基于观察、调查与实验得来的经验事实进行归纳、演绎的过程及其结果,它遵循自然科学的逻辑和范式,有着相对稳定、统一的外在形式。不过,即使如此,有些研究生在进行实证论文写作时,仍存在着实证论文不像实证论文、实证论文不是实证论文的错误,而实证论文写作的进阶之路包含实证论文像实证论文、实证论文是实证论文与此实证论文优于彼实证论文三个阶段。 一、实证论文像实证论文在方法论上,实证论文写作信奉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皆受因果或相关规律的支配,而事物间的因果或相关关系是可以通过经验而被证实的。因此,从外在结构上看,实证论文有相对固定的表达形式,一般由问题与假设、方法与过程、结果与讨论等要素构成。问题与假设。一切研究皆是从问题开始的,而写作无非是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及其结果用文字、数字等符号呈现出来。从目的上看,研究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概念性问题,即研究目的不是为了告诉读者做什么,而是帮助他们理解某个主题。此类问题通常是认识上的问题,诸如何谓教育,教育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教育的形成机制是怎样的等问题。二是实用性问题,即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告诉读者怎么做,才能改变某种棘手的情况或至少使这种棘手的情况得以改善。此类问题通常是实践上的问题,比如,如何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如何提高考试成绩?三是应用性问题,即不仅告诉读者如何做,而且解释如何做的原因,此类问题既不是纯概念性问题,也不是纯实用性问题,而是二者的综合,诸如核心素养的形成机制及其培育,就包含了认识问题与实践问题[1]。研究假设即对拟研究问题的尝试性回答。只不过,对于实证论文写作而言,研究假设通常呈现为两个或多个变量关系的猜想。只有确定了待证的研究假设,研究问题才算明确,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方法与过程的阐述。 方法与过程。实证研究要想经得起他人的重复验证,须清楚地阐明研究的方法与过程。自然,方法是过程中的方法,过程是嵌入方法的过程,二者是融合在一起的。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实证的研究方法通常有观察、调查与实验。比如,有学者在《教育不平等的身心机制及干预策略——以农民工子女为例》中,就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研究方法,诸如参与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与实验法。就实验法而言,该学者将参与研究的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并分处不同的教室里,研究者对两组学生施予不同的实验刺激,通过对比因变量的差异,来验证刻板印象对农民工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2]。结果与讨论。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经历一个研究过程,就能获得各种数据和资料,如此获得的各种数据和资料即为研究的结果,需用描述性语言进行客观呈现。举例来说,为了检验关于农民工子女学业成就的负面刻板印象对农民工子女的测试成绩的影响,上文的作者采用实验研究,在语文测试前,对随机分成的人数均等的四个组,分别施以不同的影响:第一组同时以外显和内隐的方式激活刻板印象,第二组仅以外显方式激活刻板印象,第三组仅以内隐方式激活刻板印象,第四组为控制组,直接进行语文测试。其获得的研究结果是以外显方式将学生置于刻板印象威胁之下,学生的测试成绩相对于参照组,有显著下降。以内隐方式将学生置于刻板印象威胁之下,其测试成绩虽低于参照组,但两者的差别并不具有统计显著性。而同时以外显和内隐方式激活刻板印象的学生,其测试成绩表现出最明显的下降,是三个实验组中成绩最低的[2]。呈现了研究结果,还需对研究结果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诠释,此种解释和诠释即为讨论。 当然,现实的实证论文有着多种变体,有的将研究假设隐匿在“问题的提出”中;有的则既呈现研究结果,也推导出研究结论,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等。但不管实证论文有多少变体,上述六要素则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对于初做实证研究的研究生而言,其撰写的实证论文常常存在着上述六要素残缺不全的现象,从而使自己撰写的实证论文不像实证论文。比如,有博士生在《“互联网+”与 IBPYP 中文教学的实证研究》中,开篇只是简述了“‘互联网+’与IBPYP 中文教学”的一些情况,却既没有提出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也没有提出自己要确证的研究假设;接着,虽然描述了研究方法,诸如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但却未能呈现研究方法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没有描述研究结果,就更谈不上对研究结果进行必要的讨论了,只是在结尾处笼而统之地得出结论说:“我们不可否认‘互联网+’带给 IBPYP 中文教学很大的益处,但也必须承认它给 IBPYP 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弊端”。试想,这样缺少研究问题、研究假设与研究结果的实证论文,仅从外在的构成要素上看就不像实证论文,其研究能力实在堪忧!倘若笔者来写“‘互联网+’与 IBPYP 中文教学的实证研究”,则会先提出一些实用性或应用性问题,比如,“互联网+”在 IBPYP 中文教学中面临着哪些问题,师生是如何看待、认识与化解这些问题的,对其他类似的“互联网+”教学有何启示等;接着,构想待证的研究假设,诸如无论“互联网+”如何时尚,皆是一种教育手段,需服务于学生之个性而全面的成长,“互联网+”的运用应符合学科教学的本质特征,并非凡运用了“互联网+”的教学就必然是优质的等。随后,描述与研究问题或待证假设相适切、匹配的研究方法和过程,且按照拟研究的问题或待证的假设,分类呈现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和研究结果;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学理分析与阐释,得出研究结论及其启示。可以说,做到实证论文像实证论文并不难,只要清楚了实证论文主要由“问题与假设、方法与过程、结果与讨论”等构成,那么以这六要素为框架,将相关的内容匹配、填充进去,至少会使实证论文像实证论文,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使实证论文是实证论文。 二、实证论文是实证论文人学做任何事情,其起步阶段常需借助模仿与练习,实证论文的写作也不例外。但要做到实证论文是实证论文则需在模仿、练习的基础上洞察实证论文写作的内在机理,避免各种伪实证的陷阱,诸如以偏概全、结果倾向性选择与诉诸权威等伪实证。 如果说实证论文是由问题与假设、方法与过程、结果与讨论等六要素所构成,那么表征实证论文的主要成分则是“方法、过程与结果”三要素。因为研究问题的选择和研究假设的确定必然蕴含着研究者主观的价值倾向,其中,研究问题的选择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问题皆值得研究,研究者须进行价值甄别。有时,即使所选择的问题值得研究,但由于受研究者自身的知识储备、现有能力以及资源条件等限制,具体的研究过程也不一定能够展开。因此,研究问题的选择并不是一个经验实证的过程,而是一个价值判断的权衡。而研究假设的确定虽须基于、源于经验事实,但经验事实本身却无 法自动地显现研究假设,作为对研究问题的事先回答或对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预测,研究假设只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构想。如此看来,研究假设的确定也不是纯实证的。至于对研究结果的讨论,则需基于经验材料和数据进行科学的抽象、归纳与概括,而抽象、归纳与概括则不是实证性的,而是一种逻辑推理[3]。鉴于此,实证论文是实证论文的标志主要体现在方法、过程与结果上,而判断实证论文是否实证论文也主要看其方法运用是否恰当,过程展示是否规范,研究结果是否研究方法的运用与研究过程的展开的结果。可以说,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由于人文社会现象的复杂与多变,且渗透着人的主观意志,难以做到像自然科学那样进行经得起充分经验检验的实证研究,就相对容易犯伪实证之错误。比如,由于受研究时间、资金或研究者个人的学识、能力等限制,人文社会学科的实证研究常常运用个案、问卷与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并基于研究所获得的资料抽象、归纳与概括出研究结论。这些研究方法本身虽无可厚非,但倘若运用个案调查,那么个案选择得是否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就得事先进行充分的考量,并在文本写作中给予详细介绍,且对由此得出的结论持有限的推论。其道理很简单,人们无法从特殊中推导出一般,即使现在所见的所有天鹅皆是白色的,也无法肯定今后不会发现黑天鹅。不过,有些研究生在运用个案进行实证研究时,却无视个案选择得是否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只是从方便实施、易于取材着眼,且对个案的基本情况缺乏介绍,就大而化之地推导出研究结论,从而造成以偏概全之错误。比如,有博士生在《基础教育的混合式学习——基于意见领袖的实证研究》中,不仅没有界定何谓“意见领袖”,而且还想当然地将“意见领袖”视为“教育领导者”,更没有介绍自己访谈的三位“教育领导者”的具体情况,就从中得出“兼容性和复杂性是影响混合式学习变革的重要属性”等结论。对此,读者自然会生发疑问:为什么将“教育领导者”视为“意见领袖”?三位“教育领导者”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从这三位“教育领导者”对混合式学习的看法中何以能得出上述研究结论?同时,运用问卷、访谈法进行资料收集,则要严格审视问卷编制、访谈提纲编写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避免价值倾向性提问。倘若问卷或访谈的问题带有价值倾向性,那么其所得的资料就难免具有结果倾向性选择之弊端。比如,倘若问卷或访谈问“当下,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你如何看待”,那么此问题就带有明显的价值倾向性。因为课业负担至少存在着三种情况:重、一般与轻。因此,上述提问,即使获得的研究资料是真实的,也难以让人信服。有时,有些实证研究者为了证明自己提出的观点或假设是正确的,就从预设的理念出发,用既定的观点来裁剪、选取相应的经验事实,就犯了明显的结果选择性错误。可以说,无论是问卷或访谈的价值倾向性提问,还是基于既定的观点对经验事实进行过滤与剪裁,皆会导致结果选择性之错误,使实证研究蜕化为伪实证研究。另外,实证研究推崇用事实说话,有一分证据讲一分道理,但在实证研究中,有的研究生却习惯于援引权威观点,而忽略对经验事实的分析,并试图通过引用权威观点来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这种做法就背离了实证研究的理性精神,犯了诉诸权威的错误。因为从理性上看,某种观点是否正确,并不是某权威说其正确就正确,而是要拿事实来证明。况且,作为人,即使是权威人物,也可能犯错。 而要想做到实证论文是实证论文,至少须把握实证研究的优长与局限,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研究;加强研究方法的学习与训练,提升研究方法的运用水平;增强问题意识,弘扬理性精神。为了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实证研究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没有人直接参与的现象,是既定的,属于非历史的范畴;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有人直接参与的现象,是人自身活动的产物,属于历史的范畴[4]。因此,将适用于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引入人文社会科学,就须明了其优长与局限。就优长而言,实证研究作为一种具有逻辑结构的模型,能够建立各种事实、概念之间的因果或相关关系,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事物发展的预测与控制能力。就局限而言,实证研究的对象须具有可观察、能测量的特性,而那些不可观察、无法测量的心理体验、人文情怀等则被排斥在实证研究之外。况且,即使针对可观察、能测量的事实进行实证研究,其问题的选择与假设的确定及其结果的讨论仍需非实证的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证与非实证并不是截然对立的,真正的研究常常融实证研究与非实证研究于一体,只是由于研究目的与研究对象的差异,有的研究实证成分多些,有的研究非实证成分多些而已,此乃其一。其二,加强研究方法的学习与训练,提升研究方法的运用水平。研究方法作为工具,须保证其自身的科学性。倘若研究方法本身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由此获得的研究资料不是杂乱无章,就是误导研究结论。比如,就问卷编制而言,一份完整问卷包括指导语、问题与结束语,而问题的设计并不是想到什么问题,就出什么问题,而是要经历“界定概念—提出假设—确定维度—编拟题项”这一完整的逻辑过程,其中,界定概念在于明确调查的对象是什么,提出假设是进一步明确调查的内容,而确定维度则是对调查内容的进一步分解,最后才是根据确定的维度,在每一个维度上设计若干问题。同时,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须具有清晰性、单一性、中立性、间接性与排他性等特征。同理,访谈提纲的编写也是基于研究问题,先依据标准划分维度,然后按照维度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且移情地设想:当访谈对象看到问题时,他/她会怎么想?自己能否得到客观、真实的回答?比如,有研究生在编制教师访谈提纲时,呈现了如下问题:“和学生、同事相处时,您是否经常发火,跟别人持相反意见?”“您放学后会不会把不愉快的情绪带到家里?”“上课时,您是否经常感到身心疲惫?”等。试想,直接问教师这些负面问题,而不是运用间接的提问方式,教师会真实、客观地回答吗?其三,增强问题意识,弘扬理性精神。无论何种研究,皆是对研究问题的尝试性回答,而不是对已有事实的简单再现,但有博士生在《美国协作式写作项目教学探析——以读写思网站“联结过去与现在”项目为例》中,却仅仅呈现、介绍了美国的“读写思网站”的“联结过去与现在”的一些基本情况与做法,整篇论文不知其要解决什么问题,论 文展示后,笔者问起此事才知,该文只是为了参加这次会议临时从其博士论文中摘录的一部分。可以说,没有问题的事实呈现只能是对已有知识的宣讲,而不是真正的研究,不宜作为学术论文。而对研究问题的回答,则须放置于理性的天平上进行衡量,根据事实说话,而不是依照某权威观点进行演绎,更不能因自己的想法需某事实的支撑,就人为地忽略相反的事实,犯结果倾向性选择或诉诸权威之错误。三、此实证论文优于彼实证论文任何研究的价值皆在于创新,而不管此创新是多么微不足道。因此,实证论文写作的意义就在于此实证论文优于彼实证论文。而要想做到此实证论文优于彼实证论文,则须做好文献综述,知道已有研究都做了什么,还存在着哪些问题,且明确自己的研究贡献在何处。 文献综述是知识创新的根基,因为研究就意味着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或纠偏。因此,国外的期刊论文或学位论文皆在问题提出后,有专门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即对文献的综合述评,既有述,也有评。确切地说,在实证论文写作中,既要围绕着研究问题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类与概括,也要对已有研究成果做出分析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寻找研究的创新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完整的文献综述是“述”“评”与“创”的三位一体。比如,有学者在《对教师情绪劳动的实证研究》中,在概述了从霍赫希尔德首创“情绪劳动”这一概念到哈格里夫斯、赞比勒斯、维诺格拉德对教师情绪劳动的相关研究后,就进行了相应的“评”与“创”。其“评”是自霍赫希尔德提出情绪劳动的概念,并从工作特征和个体应对策略两方面对情绪劳动进行分析以来,后继者大多沿着“聚焦工作”和“聚焦雇员”这两条线索进行情绪劳动研究;虽然情绪劳动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对服务业雇员、护理人员的研究,但却“鲜有对教师或教学工作的讨论”。其“创”则表现为:“虽然上述学者对教师情绪劳动研究奠定了一些概念基础,但对我们理解教师情绪劳动,特别是中国教师的情绪劳动来说,还有大量问题需要回答。例如,从 ‘聚焦工作’的研究线索出发,在中国教师看来,教学是情绪劳动吗?教学的情绪工作要求对他们来说重要吗?这些要求究竟是什么?从‘聚焦雇员’的研究线索出发,除了表层扮演与深层扮演,还有别的情绪劳动策略吗?与服务业雇员相比,教师的情绪劳动有何不同?更重要的,这些策略对理解中国教师的教学工作有何意义?”[5]如此综述文献,不仅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而且蕴含着多种创新的可能性。在回答上述问题的过程中,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与参与式观察,发现霍赫希尔德所说的情绪劳动,在中国教师的日常语言中转化为一个相当本土化的概念——“操心”,“教学的情绪工作要求及其引发的情绪劳动对教师身心康宁产生的影响是复杂的,其中不乏负面效应”,归纳、总结了支配中国教师情绪感受与表达的四项情绪法则及中国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三类七种策略。此研究不同于格兰迪的是将“真实表达”列为情绪调控策略的一个类别,凸显了教师情绪劳动与服务业雇员的区别。与格罗斯的过程模型相比,表层扮演的两种策略对应“聚焦反应”的情绪调控,调焦对应“聚焦先因”的情绪调控中的注意调度,并将格罗斯的“认知改变”细化为“重构”和“隔离”,把“情绪修正”细化为“释放”与“宣泄”这两种真实表达[5],从而阐释、说明了为何此实证论文优于彼实证论文。不过,有的研究生在做实证研究之初,虽然也围绕研究主题进行了相应的文献综述,但由于其文献综述只有“述”而无“评”与“创”,文献综述就蜕变成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简单堆砌与无序罗列,丧失了文献综述应有的功能,即通过文献综述,澄清自己的研究问题,明了自己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比如,在《基础教育的混合式学习——基于意见领袖访谈的实证研究》中,其文献综述陈述了“国内外混合式学习相关研究”与“创新扩散理论在教育领域的运用”等内容。前者只是呈现了不同学者对“何谓混合式学习”的界定;后者则叙述了创新扩散理论在不同教育领域(政策、课程、教学等)中的运用情况,分析了影响创新扩散的因素。而研究者之所以综述“创新扩散理论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其用意在于借鉴创新扩散理论的分类标准分析、阐述“在基础教育中,混合式学习是如何产生的”,但其文献综述却既未回答已有研究成果对自己的研究有哪些启示,自己拟在哪些方面推进、拓展该研究;也不清楚自己通过研究要贡献出什么,未能回答自己的研究是要验证创新扩散理论,还是要丰富对混合式学习的认识的问题,从而使自己的研究价值消弭在模棱两可的“混乱”中。其实,研究生大多知道“文献综述的价值在于通过回顾某主题的学术发展史,搞清楚别人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未能解决,从而找到学术创新的起点”这一道理,但要将“知”转变为“行”,一方面,要明确“主题意义”与“研究意义”的区别,不能误将“主题意义”置换成“研究意义”。因为“主题意义”只是研究的必要性,而“研究意义”才是研究的创新之处。一旦将“主题意义”置换成“研究意义”,那么即使“主题意义”写得天花乱坠,也无助于学术的进步,反倒让人萌生遗憾,这么重要的一个主题让你研究,你怎么就研究不出新的东西呢?!另一方面,具体、清楚地阐述、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且在与已有研究成果的比较中呈现研究意义。如果说研究意义在于创新,那么要想凸显研究意义,则须具体、清楚地阐述、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因为没有比较,创新与否就没有了凭证。既然创新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显现,那么研究意义就不是自我夸耀与吹嘘,而是在与已有研究成果的比较中呈现出来的,是在“照着已有研究成果说”的基础上的“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