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学术研究最强的15所高校是哪些?高水平论文在国际上地位如何?鬼线人

学术研究最强的15所高校是哪些?高水平论文在国际上地位如何?

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文|冷丝栏目|丝说教育改革我国第三方机构对国内一流大学的近两年的高水平论文进行了统计,按照论文总数、被引数量和排名前1%三个指标综合测算并排名,15所高校胜出。被排在最前列的高校,这也基本代表了我国内地高校的科研能力和论文国际发表水平。15所高校情况,绿色线条表示发展速度快那么,我国学术研究,尤其是学术论文发表到底存在哪些问题?第一,我们先看看排行榜的论文数量包含的意思。排在第一名的是北京大学,论文发表总数是6.62万篇,被引用的数量是98.17万次。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论文发表总数量是8.31万篇,明显高于北京大学,但是论文被引用的数量略低于北京大学,为97.94万次。第三名是清华大学,论文发表总数与北京大学略高一点,数量为6.70万,被引总数为92.64万,低于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其他排名靠前的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各高校,它们在国际高质量学术论文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发展速度较快。第二,我们再看看,影响论文质量排名的三大因素,这给我国内地高校带来哪些启示呢?其一,当以世界一流大学为整体观察整体师均引用表现时,人选相应层次的大学愈多,所覆盖的大学和学科类型愈广,大学之间表现的波动性也很大。南京大学比如,中国入选QS排名1-200名以内的大学,是全球最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5个国家国最低。而且,我国入选的高校基本是理工学科顶尖的研究型大学,相应层次内及层次间的标准差较小,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我国引进教师的空间还很大。其二,师均引用表现与人选大学的论文总引用次数呈正相关、与教师规模呈负相关。因中外大学对“大学教职员工“理解不同,各个高校在上传这项数据时可能采用不同的统计口径,这很容易极易致使某一大学师均引用整体表现的逆势扬高。我国就属于这种类型——大学教师人数多,发表论文数量多。其三,引用水平与卓越科研成果有较强关联。清华大学美、英、德传统高等教育强国在“卓越科研维度”上的一贯优秀表现和良好学术传统是其总引用、篇均引用、引文引用居高不下的根本保证。我国虽为论文总量大国,但“卓越科研维度”上几乎没有特别突出的大学。这与我国多年的现实情况以及注重学术产出数量的评价导向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引文引用”“篇均引用”和“总引用数”的表现不佳。第三,我们还看看,我国高校论文发表所呈现的利弊。其一是优点,我国国内一流大学的学术论文效率优势体现在英文发表而不是中文发表。我国高等院校的中文发表效率开始下降,但英文发表的效率正逐渐提高。与英文科技发表相比,我国高校论文发表的效率在英文社科发表中增长更快、对增长的贡献率也更大一些。这充分说明,我国学术论文与国际接轨越来越好,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浙江大学其二是弊端,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等5所高校已经达到甚至超越全球TOP100大学论文发表的平均水平,在高水平发表指标表现方面与全球TOP100大学仍有一定差距,各项指标均低于世界一流水平,高质量成果比率偏低,这反映我国论文发表的“量大质劣”问题尚未完全扭转,学术质量亟待提高。总之,我国高校目前要克服的就是“急功近利”四个字,必须由对“量”的追求转到对“质”的追求上面来。这样才是正道,也是光明之道。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敬告|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同时严正声明『非法转载必究』。

是色而已

学术研究专业评判不能让位于“注意力”

隔岸观我当一所研究性大学将点击量设定为衡量学术成果价值的标准时,它已经失去了对知识的起码尊重。近日,某大学在新出台的学术成果认定标准中,将老师在网络媒体上发表的网文也列入考核指标:只要阅读量超过10万+,就等同于发表了学术论文。此举在网络上引发强烈反响。尽管很多人对该政策的一些具体细节并不认同,但他们也认为将网文纳入学术评价体系,对打破长期以来的高校评价体系的僵化取向有积极意义。然而,我并不看好这种考核指标。这件事不妥的地方不在于学术评价标准自身的变化,毕竟标准是人制定的,总是会依实际情况不同而改变。我认为,此举糟糕之处在于,这种变化,不是“量”的差异,而是“质”的堕落。它基本上相当于否定了学术研究的独特价值。关于知识分子应不应该在公共媒体发声、追求学术成果的效益最大化,这一点其实没什么争议。但我们必须在逻辑上厘清一个道理:是否在公共媒体上发声是知识分子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这个职业(知识生产)对他的要求。也就是说,无论我们采用何种方式赞美或馈赠“公共知识分子”,都与学术自身的价值无关。举个最直白的类比:如学术成果一样,文学作品也应尽可能吸引大众的关注,但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会看到诺贝尔文学奖会将“销量”作为一个考量标准,否则,《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作者罗琳一定会囊括世界上所有的文学奖。何况,将这一问题的焦点置于“知识分子的公共性”之上,本身就是避重就轻的行为。最关键之处不在于知识分子是不是在公共媒体上发表观点,而是什么类型的观点有资格被认定为“成果”。当一所研究性大学将点击量设定为衡量学术成果价值的标准时,它已经失去了对知识的起码尊重,因为决定“点击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绝大多数与学术本身没有任何关系。一个不学无术但极为口若悬河的学者,完全有可能在这场竞技中超越那些成就斐然但不喜空谈的学者;某些与社会进程结合紧密的学科,也完全有可能在价值上碾轧那些需要坐冷板凳的基础学科。无论该大学的标准如何通过精细的方式对这些可能性加以抑制,它所纵容的以非学术标准衡量学术价值的行为,都将不可避免将人们引向一种反智的歧途。实际上,将“注意力”作为一种标准去干扰乃至“污染”各行各业的专业主义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普遍现象。“注意力”不是坏东西,但与之捆绑在一起的,通常都有各种叠床架屋的商业及政治利益。需要争取注意力,就必然要努力博得大众的喜爱,知识的自主性在这里不可避免出现部分的丧失。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我们警惕的问题。注意力经济对各个社会领域的侵蚀不可避免,但知识和学术应当成为独立精神和专业主义最后的堡垒。连知识的生产者都要向流行情绪卑躬屈膝,我们用什么去推动社会的发展?□常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桔梗花

什么是影响因子,期刊影响因子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性?

在学术方方面面所产生的影响叫着学术影响,对某个领域你学术专业的理论影响和实践影响等。学术影响通常体现在影响因子上。影响因子是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 就是某期刊最近所两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在这个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这个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也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所以好多人发表的期刊会刊到综合影响因子0.0几,0、1几,0.2几,复合影响因子又是几点几,你所发表的期刊有没有影响因子在知网官网也了查旬。一般影响因子越高代表着这个期刊相对来说更有影响力,就是说比较好的期刊啦。例如:包装世界、中国新通信,就有影响因子的期刊。如果你需要发表学术论文的话再选择期刊上你就可以对这方面有所了解。因为有的单位对期刊的要求也是特别的严格,最好根据单位要求选择不同的期刊,以满足自己需求为准则。当然在有影响因子上发表学术论文,首先你的论文内容必要要好,质量必须把关。该引用的引用,查重满足期刊征稿要求。通常为百分之30以下,百分之20以下,有的该需要有英文翻译,具体情况以你所投的期刊为准。根据你的需求,期刊对文章质量的要求去准备好你文章吧,甩出你多年专研的学术术语,完成你的学术结论做出一份完美的答卷,只要你的文章内容质量达标就不容易被退稿啦。一旦录用,汇款版面费即可等待出刊。不要小看了这个有影响因子的期刊你,因为每个单位要求不一样,发表有影响因子的期刊大大降低了你的评职称的风险。少走很多弯路,既然搞研究,搞学术。那就好的方向走,尽可能的为学术界做出杰出的贡献,为后人做为一个重要的学术参考依据。好了,祝你们搞学术研究的都能够高效率的完成你们的学术成果。希望你们的学术成果都是正能量的正真的学术论文。

穷为匹夫

学术研究生不受欢迎了?近几年逐渐被专硕赶超,广东占比过六成

时代变化之快,研究生已经不再是凤毛麟角,相反,现在的大学生们都会将考研列入学习计划中。在校大学生们热衷考研,在职人员也会因种种原因选择回校再深造。研究生报考人数每年都在飙升,在校研究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多。近几年研究生报考现状,专硕研究生占比较大今年广东省在校研究生已经超过了十三万人,同时,广东省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远超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硕占总招生的60%。越来越多高校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专业型学位硕士报考人数开始慢慢超过学术型学位硕士,各高校的研究生招生政策也有着改变,开始逐渐偏向专业型学位硕士,专业型学位硕士的招生比例已经赶超学术型硕士。我国开设专业型硕士的时间并不长,过去几年大众不太接受,随着时间的推移,专业型硕士学位才逐渐被接受。早期高校里的专业硕士大都是调剂过来的,很少一部分是主动考进来的。其实在西方,专业型硕士学位比例早就超过了学术型硕士学位,很多出国留学读书的学生,最后拿到手的也是专业型硕士学位证书。近几年国内完全不一样了,专业型硕士学位的报考人数增长迅猛,备受关注。这种巨大的变化说明了一种情况,考生们正在不断接受、认可专业型学位硕士。专业型学位硕士人数逐渐增加,这些转变说明了什么?第一点:专硕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早期,因为高校的专业硕士生源主要是往届毕业生以及一些在职人员,在校培养时间不长,社会普遍认为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相对简单,用人单位对证书的含金量有所质疑。时过境迁,人们发现两者是在培养不同方向的人才,一个培养的重心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培养更高层次的高素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一个则是侧重学术理论性的培养。另外,高校在不断提升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能力,高校的培养体系在不断完善,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专业型硕士的学历含金量不会越来越水,只会越来越高。第二点:考生越来越认可专硕生专业型学位硕士在学制上比学术型学位硕士更受考生的喜爱,课程设置上也比学硕更为灵活,主抓实战,侧重培养学生如何将学术知识应用到实践和工作中。专业型学位硕士考察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考察内容多元化,注重学生的多方面发展。现在社会的就业压力如此大,考生在选择学历深造时目的性也会更强,专业型硕士相对于学术型硕士,更能同时兼顾学历和实用性。加上当前社会大多数企业对专业硕士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发展前景也是可喜的,就业前景不错,竞争力和学术型硕士相比不差多少,自然越来越多的考生愿意选择报考专业型学位硕士。另外,专硕采用双导师制,学生不仅在学习上多了一位领路人,在日后找工作时也多了一点人脉。同时硕士研究生的毕业难度小一点,论文要求也低一点,考生更容易毕业拿到文凭。第三点:考试难度相对较低,考生成功的机会更大研究生考试总体来说并不比高考轻松,考生们的压力并不比高三的学生小,尤其一些考生还有本科毕业论文的压力。而专业型学位硕士相对学术型,考试难度更小,导师面试也更容易些。对于很多只需要一张研究生学历文凭的考生来说,选择报考专业型学位硕士意味着少了很多压力。此外,各大院校正在不断开放专业性学位硕士的招生名额,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考生的成功率,考生成功的机会更大。这种前提下,报考同样的研究生考试,考生当然更愿意选择报考专硕。众多考生当中,哪些人适合报考专业型硕士学位呢?第一类:备考专业课基础薄弱的考生学硕考试比专硕考试总体更难一些。在实际应用这一块,专硕比学硕考虑的更深;但在理论知识这一块,专硕又比学硕简单许多。若你的专业课基础比较薄弱,备考期间精力又不是很足,或者准备跨专业考研,报考专业型硕士学位相对来说更有优势。比如:文科生跨考理科专业,工学院学生想考金融专业等,专硕为更多学生开启了新方向。第二类:就业不走学术路线的考生各大高校的专硕培养方向主打实用,相对于学硕,专硕的培养重点更多是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专硕比学硕更加侧重教学实践,但在专业的深度造诣上不如学硕。若读研的目的是为了有个学历,增加自己找工作的筹码,报考专业型学位硕士是个不错的选择;若打算在专业上、学术研究上有所成就,那么建议不要报考专业型硕士学位,报考学术型学位硕士更有深度一点。比如一个农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想要以后在植物农药研究这一块有所深究,或者说由于其本身专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未来想要找到一份专业相关的好工作,就必须有个学术性很强的硕士学位,不建议报考专业型硕士学位。专业型硕士学位已经成了研究生报考的大热门,各大高校对专业型硕士学位的支持也是有目共睹的,这并不是一个新型学位,早就存在了。因其特有的优势,发展的非常迅速,而且学术型硕士学位和专业型硕士学位,在学历含金量上也渐渐趋于相等。【羊驼有话说】两种类型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广大考生在报考时,选择学术型硕士学位还是专业型硕士学位作为备考方向,建议还是要结合自身的各方面情况来做选择。#1月新年启航计划#

奔向你

学术研究:进化论的十大谬误

进化论的十大谬误1.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进化论的核心观点,就是随机发生、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即各种生物互相进行生存斗争,适应自然变化就存活,不适应的就灭亡;优胜劣汰,即每种生物在繁殖下一代时,都会出现基因的变异,若这种变异是有利于这种生物更好的生活或生存,那么这种有利变异就会通过环境的筛选,以“适者生存”的方式保留下来。假设该观点成立,那么,我们必然会在大自然中找到有关优胜劣汰的证据,毕竟,在适者生存的原则之下,我们肯定能找到大量进化失败的生物化石。可是,我们却找不到任何能够证明遭到淘汰、进化失败的化石证据,我们能找到的,只是“进化成功”的生物化石。有趣的是,进化论认为一切生物都为了自我生存而处于不断竞争之中,可事实证明,大自然中所有的生物并非只存在竞争关系,更多的,是相互协作、互相依靠、相辅相成。种族遗传学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不同生物之间都存在相互依存与依赖关系,如若不然,整个生态系统就绝对不会存在如此美妙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的平衡也注定不会存在。纵观整个生态系统,动物的存活需要植物,而植物的生存也需要动物,有些动物的存活,同样也需要其他动物,而一切生物的存活,都离不开各类细菌与真菌。然而,进化论学家却辩称,生态系统的相互依赖与依存,是由“进化收缩”所导致的。可是,他们却无法解释这种收缩为何会发生,也无法解释导致这种限制性收缩的根源,更无法解释“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进化论为何无法克服这种收缩的限制。倘若我们对生态系统有足够深入的了解,我们就会明白,所谓生态系统,即指整个生物界所有的生物体。可是,我们不禁要问,不同的生物体到底如何做到在同一个系统中和谐共处、相互依存呢?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呢?对于这些疑问,进化论学者及支持者通常会如此狡辩:生态系统中所发的一切,都在生态系统的掌控与限制中完成。可是,生态系统的掌控与限制,又是如何发生并且做到如此和谐、完美的程度呢?不同的生物体又是如何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使命何在?它们怎能知道自己应当如何与周边环境做到和谐呢?进化论主义者所谓的“生态系统论”认为,任何生物体都会随机发生基因突变,而有些生物体则会对生态系统产生更好的适应性,因此得到存活与发展的机会,进而导致生物的多样性。可是,如果我们将这一观点套入进化论体系中,我们发现,进化论其实不承认生物的固有存在。进化论主义者总是会说,地球上的生物经过了数百万年的发展,在优胜劣汰的原则下,无数劣等生物遭到淘汰。然而,对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前寒武纪大爆炸”等话题,进化论一直未能作出合理解释,这些也被称为古生物学和地质学上的一大悬案,自达尔文以来就一直困扰着进化论等学术界。倘若进化论无法让我们感到信服,那么,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我们必须另辟蹊径。既然我们承认生物及生命的精密与复杂,我们也意识到进化论并不能有效解答有关生物或生命的疑问,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一切的背后,都暗藏着一个全知、全能的造物主,他主宰着宇宙万物的造化,也掌控着万物的生长与演变。须知,我们选择相信造化与造物主的存在,并不会妨碍我们探索自然与生命的意义,这种信仰只会不断激励我们加深对生物与生态系统的理解,所谓的“生物进化”,完全是在造物主的掌控之下发生,对造物主而言,不同生物或同类物种间的协作与争斗,都是源自造物主的规划。正因如此,一切生物之间的共通性才会如此明显,每一种生物都拥有基因、细胞,我们都需要氧气和水分,因为,我们都有着同一个造物主。2. 心脏的跳动进化论认为,复杂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需要某些高级机体或器官的帮助,从而使自身得以存活并繁衍生长。可是,以心脏为例,心脏细胞的运行却完全是独立完成,并不需要外部辅助或干涉,心脏也可以不经外部因素影响而自主停止跳动。既然进化论认为器官与机体早已经过完美地进化,那么,我们理应取得对心脏器官的自主掌控,我们甚至应当可以随意掌控心脏跳动的速率,可是很遗憾,我们并无法掌控这些。对于这一疑问,进化论主义者告诉我们,心脏不会进化到独立自主控制心率的程度,他们还说,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需要权衡利弊,需要做到进化的平衡。可是,这种回答是否真的具有可信性呢?它是否具有任何科学依据?他们所说的“权衡利弊”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仔细审视进化论学者对进化论的描述,我们就会发现,进化论简直就是全能、全知的存在,可是,“全能”“全知”等特性,正是进化论坚决反对的理念。问题在于,此类自相矛盾的观点,在进化论体系中简直数不胜数。3. 食物的吸收与消化——自我牺牲与相互依赖饮食是生物生存的基本,以人类为例,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 也是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形式之一。作为人类,我们对于进食的唯一掌控,就在于选择食物,然后放入口中咀嚼吞咽,至于之后的吸收与消化,我们毫无掌控。人体消化系统总是独立完成食物吸收过程,该系统分泌出酸性物质,通过“牺牲”依附在消化道的大量细胞,促成食物的消化以及营养的吸收。可是,消化道细胞的自我牺牲,到底为何发生?倘若不同器官与机体之间只存在竞争的关系,这些细胞为何要以自我牺牲的方式帮助我们的身体吸收足够营养?对于这些疑问,我们能得到的唯一解释,就是人体的完美协调与统一。就消化系统而言,它和人体其他系统一样,其运行与工作,都是遵循造物主规划与指示,在造物主无限智慧的指引下协同合作。进化论的核心,就在于机体间的竞相生存,如果我们坚信生物的存活与发展的确是通过进化而完成,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释细胞通过自我牺牲的方式促成消化系统对营养的吸收呢?我们又该如何理解,既然机体间的关系是生死存亡地竞争,又怎会有细胞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去维护整个机体的利益?简言之,进化论根本无法解释,本应独立竞争的细胞,竟然会为了更为崇高的利益完成自我牺牲。任何拥有消化系统的动物,肠道内都依附着各类细菌,若没有这些细菌,动物本身就绝对无法存活,生物学将该细菌称为“肠道细菌”或“微生物群”。如果你因某种疾病而失去这些细菌,你就会腹泻不止直至死亡。肠道菌群或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存在,甚至是人体发育的必要条件,可是,从进化论的角度而言,这简直就是不可理喻——毕竟,在进化论看来,人体是极为高级的进化产物,可到头来,人体的发育却依旧需要微生物群等低等机体的支撑……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维生素B12,又称钴胺素,它会对大脑及神经系统带来特定影响,它是唯一一种需要肠道分泌微生物(内源因子)帮助才能被吸收的维生素。然而,对于维生素B12与内源因子的协作关系,进化论却不愿作深入阐述,只是声称二者之间是简单的“共生关系”。然而,从进化论的角度而言,人体等多细胞机体的发育、生长于存活,绝对不可能依赖某个特定的单一细胞、细菌或微生物。4. 病毒病毒,是进化论的另外一个重大软肋。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我们假设病毒也是自远古时代以来优胜劣汰自然进化法则中存活下来的产物,可问题是,如若如此,病毒又怎会需要寄宿于动物或人体才得以存活呢?动物或人类又为何没有进化出抗病毒的机体呢?对此,进化论学者辩称:“进化论并非十全十美,生物进化过程中有得必有失。”然而,这种回答依旧与进化论观点自相矛盾。试问,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怎会知道自己需要何物?怎会因为这种未卜先知而提前做好一切有利于自身进化的准备?5. 母亲的天性母性,是母亲爱护子女的本能,对于母性,进化论从未能够给出合理可信的解释。进化论学者指出,母亲之所以会守护自己的子女,是出于物种延续、繁衍生息的本能。可是,这种解释很牵强而又十分诡异,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一个母亲为何要通过自我奉献甚至自我牺牲的方式,去守护羸弱的新生一代?这种天性与本嫩个,到底源自何处?倘若进化论成立,那么,母性就不可能存在,任何母亲都不可能为自己的子女而奉献或牺牲自我,因为,她完全可以去生养更多的子女——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原则下,最强的子女,自然会得以存活。简言之,进化论强调物竞天择,但是,它却无法解释母亲与生俱来的关爱与怜悯。6. 生物的多样性与美丽属性春季来临时,万物复苏,树木冒出新芽。进化论告诉我们,树叶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促成光合作用。可是,既然如此,又为何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呢?进化论学者根本无法解释,树叶的功能如此单一,其种类却是如此多样化。换言之,进化论无法解释,生物的“美”,为何会存在。既然进化论无法解释生物的多样性或者“美丽”的属性,这一切,只能以造化与造物主的角度来解释。7. 苹果:生物相互依赖与协作的实例倘若我们相信科学,相信科学研究与数据,我们肯定也会相信,世间万物,皆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万物的生长与发展,都有着特定的目标与意义,我们肯定不会盲从大流,认为生物起源与发展都是随机发生、自然演化的结果。以苹果为例:苹果结于苹果树,而苹果内又有种籽的存在。按照进化论的推理,苹果树必须首先确定何时开花、何时结果,换言之,苹果树必须对四季变化了如指掌;此外,苹果树也应当明白,果树开花时,蜜蜂等昆虫会在特定时间前来采蜜,进而促成花粉的传播;苹果树也应当清楚,授粉完成之后,它就需要进一步完成传播种子的任务,此时,它就需要用鲜美的果实包住种子,吸引鸟类前来觅食。当然,要想完成这一切步骤,苹果树还要知道如何从土壤中汲取特定营养,然后传递给树干和枝丫,最终促成开花与结果。这一切过程,极其复杂且绝非偶然,它的完成,需要无尽的智慧与安排。如上所述,一颗苹果从开花到结果,需要果树、土壤、水分、太阳、昆虫、鸟类等自然环境的密切协同合作,倘若没有精密的规划与安排,这一切,又怎能发生?试问,倘若这一切都是各自物种内部优胜劣汰的产物,它们又怎能如此巧妙地完成相互依赖与支持?我们只能相信,这一切,都源自同一个全能的主宰,只有在造物主的规划之下,不同物种才能完成此类合作。8. DNA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细胞内含有的四种生物大分子之一核酸的一种,它携带有合成RNA(核糖核酸)和蛋白质所必需的遗传信息,是生物体发育和正常运作必不可少的生物大分子。与此同时,RNA和蛋白质又反过来对DNA产生制衡作用,它们之间存在层层掌控与规章法则。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索,又衍生出新的研究领域,譬如实验胚胎学、microRNAs(一种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组编码,通过和靶基因mRNA碱基配对引导沉默复合体RISC降解mRNA或阻碍其翻译)、基因组中的绝缘体等。进化论学者指出,人类DNA中含有大量源自远古发育的无用甚至“垃圾”成分,然而,科学研究表明,这些所谓的“无用”基因群,其实是掌控基因表达、促成染色体建筑的区域。不仅如此,科学研究还明确指出,各个物种内部所有个体的DNA序列,都是非常一致的,人类DNA也不例外。不仅如此,基因表达的精密与严格,从根本上完全否定了“随机发生”“自然选择形成进化”等进化论的基本观念。这是达尔文不可能想到的,也是现代进化论者最不愿意看到和最不想承认的科学事实。总而言之,我们对生物学的研究愈发深入,我们就愈发无法接受进化论对于物种起源与宇宙万物的解释,我们也愈发倾向于找寻一个全知、全能的超自然力量,即造化宇宙万物的主宰。9. 死亡是宿命,在所难免。DNA的存在已经足以推翻进化论,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由DNA链组成的染色体终端。科学指出,染色体终端的长度,决定了我们寿命的长短。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随着我们不断成长,我们体内的染色体终端就不断缩短。举例而言,假设我们出生时的染色体终端数目为100,随着年龄增长,这一数字不断下降,最终,当染色体终端达到0时,我们的生命就走到了终点。换言之,自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注定就要死亡,死亡就是宿命,任何人、任何生物都无法避免。然而,倘若我们假设进化论成立,那么,不论是基因、DNA、RAN还是染色体终端,都应当在优胜劣汰的规则下不断变的更强大,幸存下来的生物甚至可以获得永生,可是,这一切为何依旧会消耗殆尽呢?生命为何依旧注定要消亡呢?这些,是对进化论“随机发生,自然演化”观点的进一步打击,同时也是对古兰经中对生物、生命起源与发展相关描述的最好例证。10. Y染色体Y染色体(Y chromosome)是决定生物个体性别的性染色体。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较小的y染色体。在雄性是异质型的性决定的生物中,雄性所具有的而雌性所没有的那条性染色体叫Y染色体。由于Y染色体传男不传女的特性,因此在Y染色体上留下了基因的族谱,Y-DNA分析现在已应用于家族历史的研究,家族世系的遗传与进化和认祖归宗的基因鉴定。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存在于分裂间期细胞的细胞核内。人的染色体有23对、46条,其中22对叫常染色体,男性与女性的常染色体都是一样的;余下的一对叫性染色体,男女不一样,男性的性染色体由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组成,即XY,女性则由两条相同的X染色体组成,即XX。科学告诉我们,Y染色体能够精确说明地球上所有人类的来源。然而,要找到人类共同的祖先,就是要找到在众多人身上留下他们基因印记的人,即“超级祖先”,他们就像个分支点,无数的枝杈最终将归结到同一个人身上。虽然进化论认为人类起源于类人猿,从灵长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但是,进化论却根本无法证明猿猴到人的演变与进化到底如何完成。从古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起源一直是古人类学家争论不休的话题。自1924年在非洲找到首个幼年南猿头骨以来的70余年,在非洲发现了一系列的人类化石,这一系列的化石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相比之下,亚洲出土的化石很难与之相提并论,因此,大部分古人类学家都认为,我们人类的祖先,就是一名非洲男子。对于穆斯林而言,古人类学家耗尽精力所得出的结论,却是古兰经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就揭示的真理。古兰经早已告诉我们,人类的起源,就是人祖阿丹。倘若我能能够认可科学家对于人类祖先的研究,倘若我们承认我们人类源自同一个先祖,那么,我们为何不愿承认,人类的起源,并非源自“猴子变人”,也不是随机的自然选择,而是源自一个造化宇宙万物的主宰呢?结语进化论的核心,就在于“随机发生”,它强调,生命的起源,是“自然选择之下随机发生的演变与进化”。2018年五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基因学的文章,这个研究组织由一百多位跨国科研人员组成,他们对于地球上十万种生物以及美国国家基因银行里边500万个DNA断片研究后发现,地球上90%的生物都是在十到二十万年前的某一个时间突然出现的。然而,这个研究结果,让科研人员产生了疑问,因为现在生物学的基础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而这个结果,直接把进化论给推翻了。虽然我们可以依据科学事实明确指出进化论的自相矛盾,但是,在主流科学界与政治界的双重支持与维护下,进化论依旧所向披靡,造物主存在的事实遭到极端打压,承认造物主存在宗教信仰及信教群众则被贴上迷信、愚蠢、落后的标签。可是,进化论根本无法解释宇宙万物以及物种的起源,更无法解释生命出现与存在的意义。有人会说,进化论虽然矛盾重重,但它却是物种起源唯一科学的解释,因此,他依旧选择相信进化论。不论我们是否具有生物学知识,不论我们对科学是否拥有正确的认知,我们都应当轻而易举地认识到进化论的荒诞与谬误,我们也应当明白,对于万物起源、生命意义的唯一合理解释,只能是一个全知、全能、具有完美安排、规划与造化的主宰。古兰经明确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源自真主的造化,宇宙万物的运行、生长与死亡,都是真主的安排。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放下偏见去认知科学、认知古兰经,那么,我们必然会意识到,万物非主,唯有安拉!

神之末也

你所不了解的胡适的学术研究!

胡适在学术研究中强调“实验主义”精神。所谓实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其实同样来自英文单词“pragmatism”,只不过胡适在翻译的时候变换使用不同的术语。说治学目的时,胡适往往采用“实用主义”的说法;而在具体治学时,他则采用“实验主义”的说法。实验主义的核心精神正是胡适所说的“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尽管实验主义是西方思想,但胡适治学实际上用了许多儒家学者的方法论。甚至可以说,他在接受西方学说之前,就已经在学习儒学的过程中定下了颇具实验主义色彩的思想基调。可以把“大胆地假设”视为一种叫作“怀疑论”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的特征是对任何事物与社会现象提出大胆的质疑。胡适自称是吸收了英国达尔文进化论代表人物赫胥黎的“怀疑论”。毫无疑问,赫胥黎的“怀疑论”对其“大胆地假设”的治学方法影响深远,但胡适的“怀疑论”更多根源于儒家的“怀疑论”传统。孟子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就算一种“怀疑论”观点。在胡适看来,儒家的“怀疑论”历史悠久。“怀疑论”最初发端于孔夫子,成型于东汉的王充,经历宋朝欧阳修、朱熹的发展,到清朝已经演变为显学。胡适在正式接触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与达尔文进化论之前,实际上已在头脑中树立了这种儒家式“怀疑论”。在上述先贤中,撰写《论衡》的东汉思想家王充受到了近现代学者的广泛好评,但其学说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中地位极高。《论衡》把矛头直指当时流行的儒学正统——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王充主张“疾虚求实”的经验论。他在《论衡·知识篇》中表示:“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校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这在胡适等学者看来是一种具有科学精神的“怀疑论”。此外,胡适推崇的北宋大儒张载、欧阳修与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也宣扬“学则须疑”的治学主张。欧阳修曾对儒家五经之一的《周易》提出质疑,而朱熹也曾怀疑同为五经的《尚书》。现代史学界认为,宋朝儒者对汉唐古典儒学普遍抱有质疑态度,进而重新全面解读经典,开启了“疑古主义”的先河。胡适是当代中国疑古学派的先行者。他对王充、朱熹等人的怀疑精神大为赞赏,曾经称赞王充是“第一个反抗汉朝国教”的伟大人物,称赞朱熹是真正继承了孔圣人的“苏格拉底传统”。他指出,中国儒家具有伟大的科学精神,他在研究传统经典时采用的新方法,也来自于所谓的儒家优良传统——“科学的传统,冷静而严格的探索的传统,严格的靠证据思想,靠证据研究的传统,大胆地怀疑与小心地求证传统”。在这个思想基础上,胡适留学美国时,很可能借助儒家“怀疑论”来解读杜威的“实验主义”方法论。胡适曾经把杜威在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提出的五个思维步骤简化为三步——“细心搜求事实,大胆提出假设,再细心求证事实”,而最终又浓缩成被誉为“十字真经”的“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方法论。从某种意义上说,杜威的整个实用主义思想都被胡适用这十个字来简要概括了,尤其是“实验主义”的治学方法。杜威将实证的过程称之为“实验——探索”。胡适认为,杜威的实验主义是一种艺术和技术,其精髓就是“拿证据来”的方法论。胡适在翻译“考据学”这个学术术语时选取的英文单词,可以直译为“有证据地调查”。“大胆地假设”是一种怀疑,有证据才能解决怀疑。所谓考据和考证的办法,就是“有证据地调查”,就是怀疑论所依据的方法论,也即是“小心求证”的过程。在胡适看来,唯有清朝的“朴学”才具备同样的科学精神。因为朴学讲究考据与考证的方法。清朝朴学也叫做“汉学”,十分重视考据。胡适早期治学的作品都运用了朴学的考证法。学习了杜威的实证法,胡适将其与朴学的考证法融会贯通,并揉入了西方逻辑性知识。但他并不认为实证法是西方人的专利。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外国学者批评中国传统文化天然缺少逻辑归纳思维,只有直观思维。胡适对此驳斥道:“有一句话说得不错,推理是人时时刻刻逃不开的事。为了推理,人必须充分使用他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与假设能力、归纳与演绎能力。这样,人才有了常识,有了累积起来的经验知识,有了智慧,有了文明和文化。我再说一遍,没有一个文化‘只容纳由直觉得来的概念’,也没有一个文化天然‘被阻止发展西方式的科学’。”胡适在那次会议中发表了演说,从孔子一路讲到清朝朴学。他指出,中国的儒学中存在逻辑与真正的科学方法,那就是“大胆地怀疑,小心地求证”的悠久传统。基于这点来说,胡适十分推崇归纳法。他认为,清朝儒家学者研究经书时就使用了归纳法,也就是通过比较同类的事实来推导出共同的涵义。清朝是中国古代考据学的鼎盛时期。胡适把清朝的考据学称之为“新经学”,并抬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将归纳法、历史的眼光、进化观念视为学术研究中的三颗“起死之神丹”。清代学者之所以能在考据上获得丰硕的成果,正是因为大量运用了其中的归纳法。胡适对清代考据学有着极高的评价:“搜求事实不嫌其博,比较参证不嫌其多,审查证据不嫌其严,归纳引申不嫌其大胆。用这种方法去治古书,真如同新得汽船飞艇,深入不曾开辟的奇境,日有所得而年有所成;才大的可以有创造的发现,而才小的也可以尽一点‘襞绩补苴’的微劳。经学竟成了一个有趣味的新世界了!”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胡适是第一个这么评价清朝经学研究的人。许多学者认为,清朝乾嘉学派开启的考据之风一方面革新了传统的治学方法,另一方面也扼杀了人们的思想创新能力,造成了“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格局。但胡适认为,清儒的经学恰恰让人们对古代经典的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未曾开辟的奇境。这种重视归纳与证据的经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不过,康德、黑格尔等西方哲学家采用的是演绎推理法,而杜威等实用主义哲学家重视归纳推理,而轻视演绎推理。这种割裂归纳法与演绎法联系的思维方式,对胡适的影响也很大。他运用“二分法”把演绎思维与归纳思维相对立,片面鼓吹归纳推理是“最科学的方法”,从而导致其思想体系十分排斥演绎推理。这与其“反玄学”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在胡适眼中,归纳法之所以最科学,是因为其建立在一连串具体证据的基础上。无论是杜威的“实验——探索”方法论,还是清朝朴学的考据方法,都遵循这条正道。胡适说:“清朝一代近三百年中的整治古书,全靠这几种工具的发达……这样用证据(Evidence)来考订古书,便是学术史上的一大进步。这便是科学的治学方法。科学态度只是一句话:‘拿证据来!’”由此可见,胡适治学最初是吸收了清朝朴学的考据法,在师从杜威吸收了实验主义方法论之后,又将其与儒家的实学精神相融合。他诠释杜威的哲学理论时,实际上运用了朴学的方法论,而在论述戴震考据法时,又借用了西方的逻辑学知识。胡适的“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不仅符合杜威的治学态度,也与他眼中儒家的科学精神与方法是一脉相承的。

怪兽屋

200多万人参加考研,究竟是为了文凭还是学术研究

现在的考研人数一年比一年多,今年更是达到了280万人,虽然最后会有很多人被淘汰,但这也不影响每一年的考研人数增加的趋势。现如今的社会,专科、本科已经属于底层的人员了,如果想自己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工作,那么只能用高学历,高文化来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考研人数越来越多,那么这些考研人内心的想法具体是什么呢?是为了那一纸文凭还是想钻研学术研究?这些都有待考察。来源于网络相信考上研究生的学生里面有80%的人是为了拿到研究生证,为自己的以后的工作添砖加瓦。甚至会因为在大四的时候不想找工作而不得已选择了考研,这样会给自己再留出三年的时间来规划自己的未来,重新考虑自己的人生方向。来源于网络而另外少数部分人则一心只为学术研究,是真心的爱学习,想让自己以后走学术道路,希望可以多学点知识来武装自己,在校期间也是花更多的时间去搞科研,并且利用这三年的时间去跟着自己的导师好好学习。这些人几乎每天都会泡在实验室,经常为自己做出的一点点东西而感到自豪。来源于网络不管多少人选择考研,这些人不外乎上述两类人,在这样的一个靠能力的时代。如果你没有过人的本事,那你能够挣到的钱也将少之又少,而考研只是让你的未来选择又多出一条路走。同样,这也能让一些人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有的人靠着考研,深化学习,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让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也有的人通过考研认识到更多的学术高端人才,从而改变自己的世界观。这就是考研,研究生三年虽然零收入,但既然选择了就要好好的对待这件事情,在研究生阶段努力学习,为自己,为家人,迎接一个美好的未来。

葛覃

你真的适合走考研学术研究这条道路么?

  成为一个成功的科学研究者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  在Nature 的文章《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博士生》(What makes a good Ph.D student) 中,作者最后列出了一个成功研究者所具备的6个条件(比较适合生物学等实验科学)。  1、具有明确的目的(动机)(Extremely motivated)  2、具有创造力 (Creative)  3、非常聪慧、思维敏捷 (Very smart)  4、工作非常努力 (Very hard working)  5、掌握非常娴熟的(实验)技术 (Very skillful in the lab)  6、非常幸运 (Vey lucky)  文章说,在上面6条中,幸运不是谁都可以依靠的,所以集中发展其他5个方面即可。  如果你不能满足这些条件中的多个方面(如3条以上),学术研究这个职业可能不是很适合你。你需要重新思考你的职业选择。  我觉得作为一个博士研究生需要和应该了解这几条的内涵,认真思考和分析一下自身的条件,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和选择是很有意义的。我们经常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读博士,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科学研究。但是,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理性分析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有时候过于自卑、不自信,有时候又过于自大、有点狂妄。妄自菲薄和夜郎自大对自己的发展都不利。  下面谈谈我对这几条的理解,与我自己的学生们交流。  1、具有明确的目的(动机)  读博士要有明确的目标,做科学家还是只是让自己的生活中有一个经历?做科研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一种强烈的愿望,也就是兴趣。目标、动机、愿望和兴趣,有些人开始就有,有些是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发现和建立起来的。实际上做任何事情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都是有利的,会少走弯路,会集中精力。  目标有大有小,有早有晚。动机和兴趣有强烈程度的差异。  有目标,但一定不是功利性的。  2、具有创造力  学术研究需要创新,需要发现,这就需要创造能力。创造力是科学研究的精髓。人都有创造能力,创造能力需要挖掘,需要学习,需要训练。创造能力需要知识和智力的支撑。  创造力有大有小。  创造是新,不是模仿,不是重复。创新是探索未知,解释未知。  3、非常聪慧、思维敏捷  学术研究是智力活动,所以思维需要敏捷,悟性要高。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联想,善于想象,善于规划,善于计划,善于总结,这些都是聪明的基础。人都有一些聪明之处,聪明也是可以训练和学习的。  人的聪慧、悟性和思维等也有程度差异。  聪慧需要汗水、需要专一,聪慧不是固执,不是保守。  4、工作非常努力  学术研究需要专注,专注于掌握文献,专注于实验过程,专注于实验观察,专注于思考,专注于写作。每一步都需要全力以赴,都需要专心致志。科学研究不是机械劳动,不是8小时工作制。学术研究不需要监工。科学研究忌讳懈怠、散漫,不需要“九三”会员。努力工作不是蛮干,不是没有计划的忙碌。科学研究需要的是有思想、有思考的努力工作,不是没有任何计划和思考的努力工作。  努力的程度也是有差异的。  5、掌握非常娴熟的(实验)技术  实验科学需要技术,需要设备。现代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仪器设备的发展和更新,促进的实验方法和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对关键技术的熟练掌握,关键设备的熟练操作,是科学研究的保证。熟练掌握一些关键技术手段,熟练掌握一些关键仪器设备的操作,是非常必要的。要是在技术手段上有独创,在仪器设备上有专业性的改造,就是“绝活”。  熟练程度也是有差异的。“绝活”不是谁都有的。  6、非常幸运  这需要上苍的惠顾,需要贵人相助,也需要自己的把握。机会和机遇一直青睐有准备的人,是有道理的。有时候机会和机遇是与自己的素养和实力密切相关的。  运气取决于很多方面,但个人的性格(如处世方式)对于幸运降临的几率是有重要影响的。  所以,除了天才科学家外,经过严格训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潜在的成功的科学研究者。也就是说,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研究者,必须按部就班,接受严格的科学训练。反之亦然。个人的努力和追求与导师的指导要密切结合,要有一个平衡。靠自学成才是无奈之举,完全靠导师也没有很大出息。  总之,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科学研究者,自己必须要有两把刷子,有几项拿手的手艺。这是自己将来独立创业的基础和根本,必须的。没有金刚钻,怎么揽瓷器活?  扪心自问你真的适合做学术研究么?

德合一君

学术研究必知:论文在什么情况下可能被撤稿?

近年来,论文发表后被撤稿的事件越来越多被媒体报道,尤其是国际著名出版商接连发生大规模撤稿事件,更加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撤稿属于期刊正常纠错机制的一种。对作者来讲,如果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中存在错误或失误,就需要及时公开说明并修正,这也是诚实守信、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的体现,科学本身就是在不断怀疑、纠错和自我修正的过程中得以发展的;对期刊来讲,则需要及时去修正文献,保证文献的正确性。因此,首先正确客观看待撤稿问题非常重要。但是,撤稿无论对于作者还是期刊来讲,都是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会对作者、读者和期刊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是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的撤稿,作者可能还会面临来自所在科研机构和资金支持等部门的调查和惩罚,都应尽可能避免。一篇已经发表的论文,在什么情况下可能被撤稿呢?对此,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COPE)向编辑和出版者提供了出版道德规范方面的建议。国际著名的出版集团大多是其会员并遵守其推荐的规范和撤稿处理流程。根据COPE最新修订的撤稿有关规范,如果论文被发现存在以下情况,可能会被期刊撤稿: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论文中结果是不可靠的,或者是由于重大错误(如计算错误或实验错误),或者属于捏造(如数据)或伪造(如图像处理);构成剽窃;研究结果以前曾公开发表过,但没有标明来源,没有向编辑披露,未取得再版许可,从而构成没有正当理由的重复发表;包含未经授权使用的材料或数据;涉及侵犯版权或存在其他严重的法律问题(如诽谤、隐私问题);研究不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基于违反审稿规则(如:被操纵的同行评议)而获得发表;作者未披露某项重大的利益冲突,在编辑看来,这会使编辑和评审专家对文章的解读和评审产生不当影响。期刊对撤稿声明的刊登也有非常严格和规范的要求:尽可能链接到论文的所有版本(即所有的在线版本);清楚地标明被撤稿的论文信息(例如,在撤稿的题名中包括被撤论文的题名和作者,或引用被撤的论文);明确标明文章类型是撤稿声明(即,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更正或评论);及时公开发表,尽量减小不利影响;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即不设置访问障碍或不仅仅对订阅者开放);说明是谁撤稿;说明撤稿的原因;客观、实事求是,避免激烈的措辞。对学术期刊来讲,撤稿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其过程一般也比较复杂,但并不是发表后所有发现的错误都需要撤稿。 例如,仅仅是作者署名存在争议或需要更改, 而论文本身的数据和结论没有问题,则适用于更正的形式; 再如,论文存在疑似学术不端,但暂时无法确定或需要等待较长时间的调查,则适用于编辑关注的形式。 撤稿与更正、编辑关注等都属于期刊纠错机制,它既包含作者认为某些数据不准确等因素的主动撤稿,更多情况是由于读者举报,经调查后认为属于违反学术诚信和出版规范的情况,不得不被期刊撤稿。 因此,作者除了应会写论文,写好论文外,还应多了解期刊的出版伦理规范,进行负责任的学术研究和发表。你,get了吗?详细信息可参考:https://publicationethics.org/retraction-guidelines【来源:科学出版社】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胡绳

清华教授:学术研究不是打仗 不需要什么领军人物

(原标题:清华女教授怒批:学术研究不是打仗,不需要什么领军人物)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学术界或称为知识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纷繁复杂的局面:在一些人欢呼学术的春天来临时,另一些人却感受到寒冬的凛冽。我很能理解为何人们有春天之感,因为确乎有繁花似锦的热闹局面。而这并不是发明创新和研究成果的繁荣(早有人发出为何中国缺少创新和创造力之问),而是各种头衔、名目、计划、工程的五花八门。先来看头衔,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为提高中国高等学校学术地位,振兴中国高等教育”,共同筹资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以来,各地各方各种学者头衔呈“涌现”之态,计有黄河学者、珠江学者、闽江学者,枝江学者、紫江学者、香江学者、湘江学者、赣江学者、钱江学者、皖江学者、三峡学者、龙江学者、松江学者、两江学者(重庆);以山命名的有泰山学者、黄山学者、华山学者、衡山学者、恒山学者、嵩山学者、天山学者、珠峰学者、昆仑学者、井冈山学者;没有名山大河的就只好以地域命名:绿洲学者、燕赵学者、楚天学者、天府学者、三秦学者、三晋学者、黔灵学者、八桂学者、北洋学者、齐鲁学者、中原学者、东方学者、琼州学者。有人统计达38种之多,真可谓名目巧立,名山大川占尽,地理知识见长。不独头衔,计划和工程也名堂多多。“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因确立于1998年5月而得名);“211工程”是中国政府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目前许多重点著名高校都明文规定:青年人才必须本科毕业于985和211大学方能获得引进,不知这种类似于出身论的规定合法合理性何在。至于马工程系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业内简称为马工程)项目,近年来可称得上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不仅教材要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各学校马工程项目首席专家的数量在影响学科评估、专业排名加分上,可谓是举足轻重。上述头衔、计划和工程当然不仅仅是名誉声望,更是资源配置的机制,有没有这些招牌关涉到能否获得、获得多少薪金、资金、奖金、基金的最重大问题,哪个学校哪级领导会掉以轻心呢?层层叠叠的项目预期为培养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各学科领域领军人才,初心不可谓不良好。然而,五花八门,叠床架屋的安排与学术研究和创新发明真的有关吗?学者们在头衔项目林立中忙于申请,报批,竞争甚至抢夺,如何能够心无旁骛,专注于追求真实、真知、真理的研究工作,又如何能够忠于自己的良知和本职?我的同事沈原曾经把当今的科研体制称之为“项目制运作,斗狗式管理”,可谓话损理不错。乱花渐欲迷人眼,骨头阵中失心智,科学研究如何能够不迷失于头衔计划工程的丛林之中?学术研究不是打仗,不需要什么领军人物,只须有正常宽松的学术环境和自由独立的学人。人为设置种种头衔,让学者趋之若鹜,其内涵就是学术大跃进。长此以往,计划工程越来越多,越搞越大,而学术的空间却越来越逼仄,我们的人格、特性和锋芒也越来越萎缩。最后落空的恰恰是办大学的实质性目标——教育与学术,在这种氛围中,谁若拿学术当回事,就没人拿你当事;那些不想当官而只想好好教书、做学问的教师没有适合的空间而且没有尊严,于是大家都不免蜂拥而上地奔向权势,把学术场域变成官场、名利场甚至战场。巧立名目是当今科研体制的一个维度,另一维度则是事无巨细、强制束缚的行政化教育科研管理。这种管理是全方位的,仅举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申报课题。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例,每年由某部领导下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开列项目课题指南,指南说明共计十九条,就选题要求、申请人条件、申请单位条件、申报范围、立项要求、具体填写要求、资助额度、结项要求、完成时限等等等等做出规定。其后再为23个学科列出每个学科大多超过一百项的具体研究题目。显而易见,科学研究是以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对未知未明的探索,如果事先为科学研究规定了指导思想,科学便已不再是科学。学术研究是以问题发起的,现实中的问题或者学理上的问题引起研究者的学术好奇心,构成研究的缘由和动力。由一个主管部门规定研究问题却不知原因、动力何在?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也不可能是各学科的专业人士。更何况,许多题目的设定真可谓“命题”:XX虚伪本质的研究,XX自信的研究,坚定XX信仰和理想信念的研究,强化XX意识的研究,伟大XX(四个)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不难看出,题目设定不合学术的基本逻辑,既已知晓了答案、判断了性质、明确了信念(信仰),问题就不存在了,还用得着研究吗?再看科研的财务管理方面。有关研究课题的报销制度从来以繁琐、苛刻、不近情理著称,而今愈发呈变态趋势。比如,差旅住宿费用的报销要求提交往返机票(火车票)和相应天数的当地住宿发票(并附水单—还不知是什么东东),缺一不可;如果有其中一项由接待方或私人负担了,必须提供证明材料,否则就无法报销。再如,研究者购买书籍资料,除要开具发票外还要求附上写有具体书名的小票以证明购书确实与研究课题有关,但不知是否“有关”的判断如何做出及由谁来做出,难不成是由负责报账的财务人员来做?要求所有课题负责人办理公务卡(信用卡),所有研究开销要刷卡消费,之后研究者自己要先垫付还款,报销后再返还给研究者个人。如此课题经费管理方式几乎是无法操作的,比如,研究生完成其硕/博学位论文需要进行田野工作,调查差旅费用是由导师支付的,如果有不止一位研究生在田野中工作,一张公务卡该如何使用?让谁刷不让谁刷?刷后又如何向财务报账?研究和交流中发生的餐费问题我在微小说《年关》中已有展现,此处不赘。这样一套不合逻辑又不近情理的科研财务管理制度大概是为了防止腐败而设计的,管理者们是不是以监督防范官员贪腐的思路来对待教授们?像看贼一般看着教师们,有没有想到这样地不信任、不尊重研究者,百般刁难的报销制度,让研究者如何能顺心、安心、全心地投入科研工作?又或者制定如此财务制度的人们是不是犯了以己度人之误?教学管理也是大学工作的重要面向。行政化的教学管理从教材、教法、教学大纲、培养计划、社会实践、教学纪律,……到授课时间与学生课下学习时间的比例要求,甚至开放交流时间(Open Office Hour),无论巨细全有规定和要求,难以一一尽述。仅开放交流时间为例:学校要求每个教师(无论本学期是否上课)必须固定每周一小时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答疑时间,按此规定时间、地点落实后要层层上报学校有关部门(听上去怎么像是“双规”?)。这种强制性规定交流时间的做法,与其说是为了建立密切的、跨学科专业的师生互动,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形式或仪式,其实际的交流是否有必要、效果如何,恐怕不是设计者考虑的问题。众所周知,首先,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其实包括任何正常交流)本是自愿的、开放的、自由的主体之间的互动,应该完全建立在自主交流的基础上,由教师与学生经自主协商自行安排,而不应由行政方式强制安排;强制安排这种关系与活动的做法与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交流、思想交流背道而驰。其次,自主的交流可以有多种方式、多样的场合、情境、机会,比如带学生做田野调查(社会学、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参加学术会议等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课后的问题讨论,与学生一起出行、运动、娱乐,请学生吃饭、喝茶,…… 并不是一定要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比如坐在办公室里才能进行交流的。更何况,喜欢和能够与学生通过平等交流教学相长的老师自然会这样做,不需强加这样的安排;不愿意或不能做的老师即使被迫安排了“开放交流时间”也无法实现真正的交流。如此简单自然的事情,一经行政化的强制就变得无比别扭。将教师和学生的手脚都捆得死死的,似乎教师是根本不会教书的白痴,学生是完全不会学习的傻瓜。殊不知这里是高等学校,不是幼儿园(即便是幼儿园也须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种种原本与教学和研究无关的东西偏偏要强行干预甚至支配教学和科研,这如何能够实现教育的真正目标?既要马儿跑,又要绊住马儿脚,至此著名的“钱学森之问”(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进而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已有答案。有无数XX学者头衔,无真正的学者,有各种人才计划,无真正的人才,有大项目,无大师的大学现状,实在不足为怪。教书与做学问是创造性的劳动,是追求卓越的事业,最需要自由的意志、独立的人格、开放的头脑和舒展的心灵,而服膺于权力的人格是扭曲分裂的、灵魂是萎顿猥琐的、心胸和眼光是狭小的,又如何能够完成教育的使命?环绕着权力打转的旋涡成了今日的大学生态,其中耀人眼目的只是浮于表面的光鲜而短暂的名利泡沫,而真正的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学术志业、社会关怀统统被卷入水底。大学的本质、教育之根本万万不可什么都要,唯独缺了良知和学术。呜呼,我的大学!(作者:郭于华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人类学、农村社会学、民间文化与信仰等。)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