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图」索香

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图」

一、市场调研定义及分类市场调研,泛指调研机构通过科学系统的调研方法(常为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研究目标企业或市场,并获得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真实意见或市场竞争现状数据的活动过程,有助于帮助企业形成特定市场营销决策,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重要环节。广义而言,市场调研机构泛指所有可自行开展调研项目的组织、机构或部门,如可承揽桌面调研项目的咨询公司、部分本土知名企业(如腾讯、网易)的独立调研部门等。市场调研可从调研范围、调研性质、调研频率、调研方法、调研内容等角度进行分类。以调研范围划分可分为全面调研和抽样调研;以调研性质划分可分为探索性调研、描述性调研、因果性调研和预测性调研;以调研频率划分可分为一次性调研、连续性调研;以调研方法划分可分为文案调研、实地调研;以调研内容可划分为顾客满意度调研、消费者需求调研、竞争动态调研和市场环境调研。市场调研按不同角度分类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二、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产业链分析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参与者分为一手信息来源(包括行业研究专家、调查访问对象)与二手信息来源(包括行业协会或官方机构、第三方研究机构、新闻媒体网站);产业链中游参与者为市场调研企业;产业链下游参与者为企业客户、政府机构、个人客户等。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产业链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1、产业链上游分析一手信息来源,一手信息来源,即市场调研企业获得的原始资料数据(需自行整理分析,方可获得结论),具有实证性与保密性高的特征。如行业研究专家:行业研究专家可为市场调研企业提供行业咨询服务(如行业未来趋势预测、市场竞争现状、行业痛点分析等)。二手信息来源,即其他机构或协会搜集并整理分析的现有资料数据,可用于市场调研企业调研时参考,具有实证性与时效性低的特征。如行业协会或官方机构:行业协会或官方机构常出具行业相关重要数据(如行业市场规模、进出口业务量、宏观经济等数据),可信度高但常存在时效性差的问题。2、产业链下游分析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产业链下游参与者包括企业客户、政府机构及个人客户,其中企业客户占比最高,为80%左右。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初期,外资企业客户数量较多,但随着时间推移,本土企业相继崛起,市场调研需求逐步增多。现阶段,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本土企业客户数量占比约为90%,外资企业客户数量约为10%。本土业务为市场调研行业主要增长驱动力,国际业务有待加强。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三、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规模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技术随之迅速迭代更新,用于市场调研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不断增多,如眼动、脑电研究方法、互联网与大数据采集分析方法等。调研方法与技术的不断丰富提高了调研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推动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不断走向成熟。此外,伴随本土企业的不断崛起,为更了解市场现状、洞察消费者行为特征、提升市场竞争力,本土企业逐步养成市场调研意识。在此背景下,可提供专业服务以协助企业进行品牌研究、消费者研究、市场行情研究的市场调研行业深度受益。2015-2019年,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规模由115亿元增长至187.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9%。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为市场调研行业带来利好因素。市场调研企业逐渐将传统市场调研方式与互联网市场调研方式相结合,可丰富数据采集来源、加快数据获取时间、减少实际调研成本并拓宽调研应用场景。大数据时代来临,可进一步优化市场调研技术与研究方法,通过不同算法不断深挖更高层数据,并保证数据准确性与真实性。传统市场研究方法面临革新,市场调研企业运作效率将得以有效提升。在上述因素影响下,预计2019至2024年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规模将以13.5%的速率持续保持增长,2024年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将有望增长至351.9亿元。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四、中国市场调研行业驱动因素分析1、本土企业崛起,扩大调研市场需求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早期,市场调研企业多服务于部分大规模外资企业与合资企业,本土企业市场需求尚小。但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本土企业相继崛起,为提升品牌竞争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本土企业的市场调研需求增多(如媒介研究、客户满意度研究、市场行情研究、用户行为态度特征研究、品牌与声望研究、价格研究、产品现场测试或追踪研究、广告效果追踪研究等),其中媒介研究、客户满意度研究、市场行情研究与用户习惯&态度研究市场实施比例较高,分别为13.7%、12.8%、9.1%、9%。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调查研究方法与技术不断多元化,促进市场调研行业发展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技术快速迭代更新,调查研究方法与技术也随之愈加丰富。调查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与大数据研究。据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数据显示,采用以上研究方法的企业占比为73%、20.3%、6.7% ,其中面访研究为企业采用最多的研究方式,占比高达37.2%。市场调研企业通过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与大数据研究为辅的方式,可进一步提升数据采集、整合、分析的运作效率,充分保证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方法的合理性,有利于促进市场调研行业发展。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五、中国市场调研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参与者可分为三大梯队(根据企业营收):第一梯队企业是以尼尔森、盖洛普、益普索为代表的世界知名外资企业,年营收多为数亿元,此类企业为行业标杆企业,拥有领先个案研究水平;第二梯队企业是以CSM、零点研究、慧聪为代表的本土或合资领先企业,年营收常超过5000万元,成立较早、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第三梯队是以现代国际、中为咨询为代表的本土知名企业,年营收多低于5000万元。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梯队企业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尽管世界知名外资市场调研企业市场影响力大、竞争力强,但本土市场调研企业业务水平逐步提升,不断抢占行业市场份额。现阶段,从企业类型分布来看,民营企业分布占比最高,为73.2%左右,其次为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国有企业等,占比分别约为12.5%、8.0%、4.5%。由此可见,选择开展市场调研业务的民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市场竞争随之日益激烈,企业需加强项目研究质量把控,方可长久发展。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六、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互联网市场调研为重要发展方向通过互联网市场调研,市场调研企业可丰富数据采集来源、缩短数据获取时间、降低实际调研成本。现阶段,常用的互联网市场调研数据收集方式包括网站问卷调查、电子邮件调查、网上小组座谈、一对一网上深层访谈、文献资料分析、弹出式调查、网上观察、网上实验法等,其中选择网站问卷调查的市场调研企业使用占比最高,为59.8%,其次为网上固定样本与电子邮件调查,占比分别为27.7%、20.5%。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独立使用互联网市场调研方式的企业数量占比为30.5%,以传统市场调研为主的占比为29.9%,互联网与传统调研相结合的占比为24.3%,从未使用过互联网市场调研的占比为15.3%。互联网市场调研的商业价值不断受到市场调研企业的认可,其应用场景也愈加广泛,涵盖网络用户监测(如用户数量、结构、地理分布、消费行为)、网络广告监测(如网络广告发布量、点击率)、网站流量监测(如网站访问量、购买率)等。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在经历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变革后,市场调研企业逐渐意识到互联网市场调研的重要性,相继开始采用互联网市场调研的方式。相比传统市场调研方式,互联网市场调研可为企业带来诸多优势(如调研效率高、范围广、成本低等),青睐互联网市场调研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因此互联网市场调研为行业重要发展方向。2、大数据技术将不断应用于市场调研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不仅减少了企业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成本与调研周期,还促使数据信息朝多样化、完整化方向发展(通过数据清洗、数据调整、数据补充等方式优化已获取的数据信息),进一步提升市场调研企业的运作效率。传统的市场研究方法是通过定性、定量市场调查手段实现品牌研究,而大数据手段则是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对新闻媒体、社会化媒体等网站进行监测,实时掌握品牌市场舆论与消费者满意度情况,促进了企业对品牌形象现状与趋势的了解。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核桃派

公开市场调研方法论|欧赛斯品牌深度研究

# 开篇引言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研的本质:就是找到行业中对企业发展最有利的因素,顺势而为。欧赛斯方法论—调研系列之公开市场研究04:3101调研本质调查研究的目的总结来说有两个,一是决策参考:为企业战略、策略提供决策参考;二是创意启发,为创作者提供创意启发。调研过程就是创作过程,如果没有调研,所有的战略、策略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整个调研过程就是策划过程,策划过程就是帮助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调研不是走过场,而是找本质、找规律、找趋势、找驱动、找机会,来帮助品牌和产品上位。根本而言调研的本质:就是找到行业中对企业发展最有利的因素,顺势而为。透过现象找本质;透过发展找逻辑;透过数据找规律;透过问题找答案。02如何快速吃透行业?要快速吃透一个行业,必须学会两手抓,一手抓“思考框架”,一手抓“信息渠道”。前者是核心,后者仅是手段。不带任何思维框架来研究信息,必然会淹没在海量的信息中,会被杂乱的信息牵引。我们今天先分享一个最简单的思考框架,思考框架的本质就是把什么产品(What)、以什么方式(How)、卖给谁(Who)。学会两个工具:一是“拆”(细分拆解):生意的本质,无非三个要素:Who,What,How;说白了就是,通过什么方式,把什么产品,卖给谁?二是“比”(竞品对比):即进行行业内公司之间的对比,对比不同公司的目标客户群体,产品,商业模式的差异,尤其是对比标杆企业与一般公司的差异,据此你会洞见行业关键成功要素和发掘机会点。03行业研究方法摸清一个行业,说白了,就是持续地思考,驱动一个行业发展,决定一个行业成败。令市场上发生万千变化的元素和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呢?带着这个思考你对行业的认知会逐渐有效加深。基本研究框架:行业层面 - PESTEL模型即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和法律;市场层面 - 市场规模、增长率、未来增速和市场机会等;产品层面 - 这个行业的产品主要形态,关键技术,满足了用户哪方面需求?数据获取渠道: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官网、证监会官网、巨潮资讯、东方财富网、艾瑞咨询、易观、腾讯大数据、赛诺市场研究(智能手机)、旅游圈等;设计素材有花瓣网、站酷、千库网等。---------------------------------中国超级品牌实验室聚合理论和实践,分享中国品牌发展的前沿观点和思想。欧赛斯品牌战略咨询,以品牌驱动的商业解决方案,聊商业、说品牌、看人心,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交流。欧赛斯商学院以“培养中国品牌MBA级新商业领袖”为目标,专注于品牌领域,服务内容包括:品牌峰会 | 品牌课程培训品牌实践指导 | 品牌私董会|品牌指数等。

皆得佚乐

CDA LEVEL 1 考试,知识点汇总《市场调研》

一、基本步骤1.市场调研的基本步骤 市场调研是一种非常常用的信息获取渠道。调研的结果可以整理成分析项目的输入,甚至可以作为决策的依据。因此想 要做好市场调研,科学的流程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我们会通过提出问题、调查收集资料和分析预测问题三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步:提出问题 通常我们在面对一些重大决策,或者探索类的项目,特别是营销项目时,我们会启动市场调研。这个时候,我们可能提出的一些问题包括: (1) 目前企业的现状是什么样子? (2)市场现状是什么样子?(3)消费者的需求是如何分布的?(4)当前的客服环节存在什么问题? (5)………… 当然,提出这些问题之后,大家需要注意一点。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适合进行市场调研的。所以我们在提出了问题之后,需要结合问题 来思考以下两点: 第一,收集资料的范围是什么。进一步地说,我们的成本和时间是否允许。 第二,项目的研究要求。我们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最终产出。 只有回答了这两个问题,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确定问题,也才能从开始的阶段就保证市场调研的有效性。第二步:调查收集资料 在确认了问题和调研目标之后,我们就要根据收集资料的范围来进行资料的搜集。一般传统的市场调研,主要通过线下问卷和访谈的形式 来进行收集。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要:(1)确定参与调研的人员和各自的参与形式; (2)选择调研群体;(3)分配时间和经费;(4)制订具体的调研计划;(5)展开调研。 对于调研收集的数据,为了保证准确和有效性,也需要进行一定的逻辑验证和清洗。在互联网时代,市场调研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问 卷可以采用线上触达的方式,这种方式不光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做到更精准地投放到调研群体。另外,对于一些访谈的录音和文本,也 可以采用机器学习的方式进行自动化处理。第三步:分析预测问题 在收集到足够的资料后,我们就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并用来帮助预测和决策。常见的市场调研分析方法,与统计学的方法也比较 类似。我们可以先对收集后的资料进行分类,区分数据和非数据信息。 对于数据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描述性统计、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逻辑回归、对应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等方 法进行。 而对于非数据的信息,我们可以采用人工整理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Nature Language Processing)的技术进行 高效解读。二、选择题的设置1.单选题是市场调研问卷中最简单、易回答的问题,也是我们最容易进行录入和分析的问题。在设计单选题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选项间的关系, 尽量做到不重不漏,避免答题者产生混淆和困扰。对于单选题的答案,我们可以用数字来进行表示。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数字 本身并不具备大小含义,只应该作为名义测量进行处理。 2.多项选择题相比单选题而言,会复杂一些。可以是限定个数的多选题,也可以是由答题者自己决定数量的多选题。由于现在的研究趋势,通常是把 选项用数字化代替进行录入,因此在设计多项选择题的时候,应当更加谨慎。尽可能地用单选题替代。 在必须使用多项选择题的时候,选项的罗列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避免无意义地增加选项,给后续的录入和分析造成麻烦。三、数据编码及录入对于收集回来的数据,我们需要进行编码和录入。编码录入,一般指的是,根据字段含义确定合适的数据类型,进行简化替代和录入的 过程。通常,数据的编码类型有数值变量、字符变量、二分变量和分类变量。开放式问题,我们在录入过程中都会根据答案内容来判断是作为字符变量还是数值变量进行录入。比如年龄,可以直接作为数值变量, 而城市,则需要作为字符变量进行录入。 选择题,虽然选项可能对应的是一个具体的词语,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表示成数字的形式,方便录入和分析。而每个数字和选项词语的对 应关系,可以作为数据词典,单独保存,以备查证和分析过程中的解读。录入的变量,如果只有两种取值的可能,我们可以叫做二分变量。而如果有多重取值的可能,我们可以叫做分类变量。字符变量,可以 根据具体情况转换为二分变量或者分类变量。比如取值为是或者否的字符变量,可以转换为二分变量。而取值为城市名称的字符变量, 也可以酌情转换为分类变量。但是如果字符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不确定、开放式的,那么就不能进行转化和简化。所以编码通常应用于封 闭性问题,也就是答案范围确定的问题。对于单选题,我们可以直接作为分类变量处理。而多选题,我们可以根据情况记录为分类变量,也可以把每个选项作为一个字段,存储为二分变量。四、例题精讲1.以问题 “平均每次通话时间(分)”,从方便数据处理的角度,下列方法最适宜的是?A.需要编码为数值变量 B.需要编码为字符变量C.需要编码为二分变量 D.需要编码为分类变量 答案:A 解析:平均每次通话时间是个连续变量,为方便后续处理,编码为数值型是最适宜的。2.市场调查报告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除了必须说明一切必要的细节、能发挥参考作用外,还必须( )。 A. 能够证明调查研究结果的可信性 B. 详细说明调查的具体过程 C. 详细论证调查方法的科学性 D. 能够证明调查结论的可行性 答案:A 解析:信息的有效性是保证后期统计分析的重要前提。

超干货 | 如何定义智能家居?新手入行必做哪些市场调研?

我们在谈论到智能家居的更多层面,更多科技名词之前,认真地思考一下,智能家居它究竟是什么?如何定义智能家居?百度百科中的智能家居名义的定义为:智能家居(smart home, home automation)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 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智能家居之所以称之为智能家居,它首先得是家居。而家居本就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房屋整体空间结构的规划,功能的区分、色彩的使用、材料的选用、家电的选购,软装、硬装等等,需要全方位的统筹,合理甚至前瞻性的布局。而且每个家庭的生活习惯、审美品位不同,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因此,智能家居绝不是App连接硬件的简单噱头,也不仅仅是一个单品就能一劳永逸,它需要完整规划、合理布局、软硬件协同。很多人会把智能家电和智能家居直接划上等号,其实两者有本质区别。智能家居就好比一个完整、精密的生态系统,而智能家电则只是其中的一小片森林。但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智能家居的改造都是从东拼西凑开始的。这个月添一个智能门锁,下个月换一个空调伴侣。不过很多智能单品基本都能即买即用,个别的安装难度较大的,产品商则会提供免费的上门安装服务。但要想实现全屋智能,就没那么容易了。如果是老宅改造,住宅里的布线和组网都要重新调整。有人在网上吐槽,“智能家居做的好,你得能开槽、能穿线,会压水晶头,切龙骨,开喇叭孔,爬梯子,装轨道,接电线,懂声学,会装锁,了解调试软件。”‘这一点都不夸张!如果你要自己动手布线,光是验电笔、剥线钳、钢丝钳、尖嘴钳、电锤等一大套电工工具和仪表就要入手一大套。虽然市场上有人专门做智能家居电工布线的生意,但你前期还是要做好大量准备工作,要自己先弄明白布线需求、线材种类、预算开支,并且要全程参与,为布线的工人提供强电布置图、相关电路图、家具背景立面图等等。布线涉及到的工序众多,需要与很多工种接洽。整个过程劳心劳力,开销不菲。一旦没有前瞻性的布线组网,势必还会给日后各种智能生活的挖坑。当然,好的智能家居系统离不开专业的技术服务,60%以上的问题出在实施环节,所以即使您选择的产品再好,如果没有经过技术过硬的安装调试工作,发挥不了产品本身的特性影响用户体验。日后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不断。如绿米联创服务商需要派人上门勘查,专门针对用户的家庭设计全屋智能方案,还要上门安装、调试,之后还会提供1年质保和24小时内售后响应。入行智能家居,你需要做哪些市场调研?做好自身的定位当很多人满怀斗志心潮澎湃准备进入这个行业时,先进行目标市场定位。是瞄准金字塔尖的高端人群,还是中层的白领阶层,或者是工农大众?自身的社会资源能最大程度的匹配到哪个阶层,这是选择品牌阶段和后期营销规划的关键因素。发现新产品虽然,目前智能家居看上去智能产品种类数量繁多,但是对于系统集成而言,要求不同品牌的产品之间能够互联互通,而在现实应用中往往都无法做到互联互通,所以到真正选择产品集成的时候,会发现可选择的产品并不多,这里就更加考验集成商对于不同品牌产品的了解与应用。市场在改变,消费者的需求在改变,集成商也要不断的学习“充电”,发现新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才是生存之道。找到领路人做无线?做有线?做中端?做高端定制?这样的问题不断的困扰着新入行的集成商。企业的每一次转型成本都很大,所以,更加需要根据我们的自身优势,明确自身在行业内的发展定位。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有一个合适的领路人,带领我们去深刻的了解行业,发现自身立足行业之本。为什么是它?Aqara 是绿米联创旗下的自有品牌。绿米联创自 2014 年进入智能家居领域,致力于智能家居的产品研发。凭借创新的产品技术和优异的市场成绩,绿米联创确立了在智能家居行业的领头羊地位。2016 年,绿米联创推出了“全屋智能”理念的自有品牌 Aqara。Aqara 旗下产品包括温度、湿度、门窗、人体、水浸、烟雾、燃气、光照和睡眠等各类传感器,以及智能开关、插座、窗帘电机、空调控制器、调光器、门锁等各类智能控制器,同时支持行业应用的自动化控制与大数据分析平台。目前 Aqara 全系产品已经接入苹果 HomeKit 和米家 MloT 两大平台。同时也是国内智能家居企业中兼容 Apple Homekit 产品数量最多的品牌。2019 年,Aqara 正式入驻中国大陆 42 家 Apple Store 零售店。绿米联创对于我们加盟商的帮扶可以说是保姆式的,从最开始的选址,公司就会出面帮他去选址。如果是加盟商自己去谈一个好的铺位,其实租金很贵,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总部品牌方有一些大的战略合作,总部能帮他去拿铺位,比他自己拿,一般来说要降低20%甚至50%的租金,这是第一个。第二就是在人员培训这一块,我们不单纯提供产品技术的培训,我们也提供从门店管理、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你的日常的团队经营和整个公司架构的梳理。这些知识按道理一般说是比较大的商学院才提供,但是绿米联创提供,而且是免费的。也就是说加盟商到绿米不单纯是卖货的,他也可以跟随着绿米、跟随着总部一起去成长。第三就是日常的产品和技术的支撑,这也是绿米联创的强项。我们提供行业内最有性价比的产品,无论是品质,还是价格亲民度都是最好的,便于我们去拓展市场。第四个就是日常的一些运营帮扶,遇到一些问题,我们会有专门的运营经理,专门的总部人员进行点对点的帮扶。比如说你团队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经常会出现一些比如说加盟商,尤其是刚组建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动荡,比如股权的问题、团队架构的问题、薪酬绩效如何发放的问题等等,这是偏经营板块,这些绿米联创都能提供,而且是免费的。

不多辟异

电动叉车市场调研数据分析

市场需求行业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1、市场规模:通过对过去连续五年中国市场行业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的分析,判断行业的市场潜力与成长性,并对未来五年的消费规模增长趋势做出预测。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柱状折线图)”。2、产品结构:从多个角度,行业的产品进行分类,给出不同种类、不同档次、不同区域、不同应用领域的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占比,并深入调研各类细分产品的市场容量、需求特征、主要竞争厂商等,有助于客户在整体上把握行业的产品结构及各类细分产品的市场需求。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3、市场分布:从用户的地域分布和消费能力等因素,来分析行业的市场分布情况,并对消费规模较大的重点区域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具体包括该地区的消费规模及占比、需求特征、需求趋势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4、用户研究:通过产品的用户群体进行划分,给出不同用户群体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占比,同时深入调研各类用户群体购买产品的购买力、价格敏感度、品牌偏好、采购渠道、采购频率等,分析各类用户群体产品的关注因素以及未满足的需求,并对未来几年各类用户群体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增长趋势做出预测,从而有助于厂商把握各类用户群体产品的需求现状和需求趋势。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竞争格局本报告基于波特五力模型,从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以及下游用户的议价能力等五个方面来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同时,通过行业现有竞争者的调研,给出行业的企业市场份额指标,以此判断行业市场集中度,同时根据市场份额和市场影响力对主流企业进行竞争群组划分,并分析各竞争群组的特征;此外,通过分析主流企业的战略动向、投资动态和新进入者的投资热度、市场进入策略等,来判断行业未来竞争格局的变化趋势。标杆企业对标杆企业的研究一直是博研咨询研究报告的核心和基础,因为标杆企业相当于行业研究的样本,所以,一定数量标杆企业的发展动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本报告精心选取了行业规模较大且最具代表性的5-10家标杆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包括每家企业的行业地位、组织架构、产品构成及定位、经营状况、营销模式、销售网络、技术优势、发展动向等内容。本报告也可以按照客户要求,调整标杆企业的选取数量和选取方法。投资机会本报告行业投资机会的研究分为一般投资机会研究和特定项目投资机会研究,一般投资机会主要从细分产品、区域市场、产业链等角度进行分析评估,特定项目投资机会主要针行业拟在建并寻求合作的项目进行调研评估。2020年中国电动叉车市场调研报告正文目录第一章 电动叉车行业相关概述 8第一节 电动叉车概念及相关说明 8第二节 行业的分类 8第二章 全球电动叉车市场分析 10第一节 全球电动叉车市场产销规模 10第二节 主要国家推广情况及发展规划 12第三节 国外推广对我国的经验启示 12第三章 中国电动叉车市场环境分析 13第一节 2020-2026年电动叉车政策环境 13第二节 中国电动叉车市场经济环境分析 19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GDP 19二、消费价格指数CPI、PPI 23三、全国居民收入情况 27四、居民消费情况 28五、恩格尔系数 29六、工业发展形势 30七、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32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3九、对外贸易&进出口 35第三节 中国电动叉车市场社会环境分析 37第四节 中国电动叉车市场技术环境分析 39第四章 中国电动叉车市场现状分析 41第一节 电动叉车市场发展现状 41一、2014-2020年电动叉车产量规模 41二、2014-2020年电动叉车销量规模 42三、2014-2020年电动叉车产品市场结构 43第二节 电动叉车产业链分析 44一、电动叉车用动力电池分析 44(一)市场供需规模 44(二)技术路线对比 46(三)主流电池企业供应情况 47二、电动叉车细分市场 50(一)铅酸电池叉车市场 50(二)锂电池叉车市场 51(三)主流电动企业供应情况 52三、主流电动叉车配置情况 53四、电动叉车使用经济性分析 55(一)电动叉车VS内燃叉车 55(二)电动叉车VS蓄电池叉车 57第五章 电动叉车市场运营模式分析 59第一节 电动叉车运营模式分析 59第二节 电动叉车运营模式案例 60第三节 主要模式市场前景分析 61第六章 电动叉车重点企业调研分析 62第一节 电动叉车企业市场竞争格局 62第二节 电动叉车重点企业调研分析 62一、比亚迪 621、企业简介 62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83、企业竞争力分析 724、企业电动叉车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74二、丰田 771、企业简介 77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783、企业竞争力分析 814、企业电动叉车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81三、三一 821、企业简介 82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913、企业竞争力分析 954、企业电动叉车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97四、安徽合力 981、企业简介 98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13、企业竞争力分析 1054、企业电动叉车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107五、诺力股份 1081、企业简介 108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203、企业竞争力分析 1244、企业电动叉车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130六、安徽叉车集团 1311、企业简介 131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323、企业竞争力分析 1324、企业电动叉车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132七、中力 1331、企业简介 133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333、企业竞争力分析 1344、企业电动叉车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134八、杭叉 1351、企业简介 135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433、企业竞争力分析 1464、企业电动叉车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149第三节 电动叉车重点企业市场规划 149第七章 2020-2026年中国电动叉车市场投资前景及策略 152第一节 2020-2026年电动叉车市场前景展望 152第二节 2020-2026年电动叉车市场投资分析 153一、电动叉车市场投资潜力 153二、电动叉车市场投资风险 155第三节 电动叉车市场投资策略及建议 156图表目录图表1 2014-2020年1季度全球电动叉车行业产量 10图表2 2014-2020年1季度全球电动叉车行业销量 11图表3 2020年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 27图表4 2020年一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29图表5 2014-2020年1季度中国电动叉车行业产量 41图表6 2014-2020年1季度中国电动叉车行业销量 42图表7 2019年中国电动叉车行业市场结构 43图表8 四种技术路线优劣势比较 46图表9 2014-2020年1季度中国铅酸电池叉车行业市场规模 50图表10 2014-2020年1季度中国锂电池叉车行业市场规模 51图表11 比亚迪纯电动牵引车T250 74图表12 比亚迪全球首款搭载防爆技术纯电动叉车ECB20C 75图表13 2020-2026年我国电动叉车市场规模预测 152图表14 2020-2026年中国电动叉车行业需求量预测 155表格目录表格1 近几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GDP 19表格2 近几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24表格3 近几年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 26表格4 近几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 31表格5 近几年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32表格6 近几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4表格7 近几年中国海关进出口增减情况一览表 35表格8 比亚迪财务指标 68表格9 丰田财务指标 78表格10 三一财务指标 91表格11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指标 101表格12 诺力股份财务指标 120表格13 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指标 132表格14 中力叉车财务指标 133表格15 杭叉集团财务指标 143了解《2020年中国电动叉车市场调研报告》报告编号:1507329

周南

商业化变现中的PMF寻找逻辑是什么?

编辑导语:企业在执行各种项目时,会将产品进行商业化变现,企业可能会制定一些具体的指标,最后达到PMF的标准;在产品设计时,我们就要找到产品的价值,更容易实现商业化变现;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商业化变现中的PMF寻找逻辑,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最近因为不同程度参与几个项目的商业化变现,一个共性诉求特别明显:如何从项目资源中挖掘可观的商业价值。这几个跨行业的项目分别来自教育领域、媒体领域、企服领域。但其实遇到的问题却是一个普泛的行业问题,即资源型项目的商业化变现。进一步讲,如何设计匹配的商业化产品来达成商业(变现)目标。我们知道,在常规的产品设计中,要想达到产品的商业目标,就要找到它的PMF,而在商业化变现中,PMF的寻找有什么不一样的逻辑?首先说下PMF的概念:Proct Market Fit的简写,是指产品和市场需求达到最佳契合点,满足用户需求且能够达到一定指标要求(比如达到一定的用户规模、营收规模、利润规模等),那么这款产品就符合PMF。寻找PMF几乎是所有公司尤其是创业者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而从实践来看,在商业化变现中的寻找逻辑却跟传统市场侧驱动的PMF有很大不同。01 商业化变现中的PMF差异按照传统市场需求驱动的业务逻辑,我们寻找PMF的思路应该是这样:首先要得找到你的目标客户,分析他们有哪些未被满足的需求,你的产品能够给客户创造什么价值,如何设计一款MVP产品快速投放市场,反复验证迭代并最终找到PMF。在过往的实践范畴,这套打法太好用了。尤其是在消费领域,几乎所有的品牌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都以寻找PMF为核心目标,获得成功的品牌也很多,比如宝洁、玛氏、耐克等。放到互联网行业,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些明星产品,莫不如是的都起源于一款MVP,并最终找到自己的PMF,比如QQ、微信、快手、抖音、Facebook等。而在理论支撑范畴,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也完全契合了PMF的寻找逻辑。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传统营销是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本质就是需求洞察,通过设计产品,打造品牌,投放渠道,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基于用户消费逻辑建立的商业模式,这么多年来很少有所改变。而企业在寻找到PMF后,只需要通过持续放大品牌影响力,然后就可以正向控制渠道扩大销售,反向携销量压缩上游生产成本。而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平台型企业的出现,一个非常显著的商业现象在这类掌握资源的企业出现了:商业增长的发力区从市场用户侧转移到了平台资源侧。从跨领域、跨项目的角度看,这里所说的资源涵盖了流量资源、技术资源、数据资源、服务资源等可以进行挖掘变现的资源类型。从资源方来看,大点的比如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美团点评等,小点的资源方可以包括积累了优势资源的各个行业的企业,甚至包括了一些掌握独特资源的初创项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一切还是源于资源沉淀所带来的商业价值,使得企业可以比行业更优的获取商业利益。因此,在掌握资源的情况下,企业在设计商业化业务的思路就不一样了。在掌握价值资源后,企业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通过挖掘资源实现商业化变现,并重点解决变现规模与变现效率的问题。而不是通过市场需求找到匹配产品。商业化变现的本质是资源洞察。总结来说,在商业化变现中,企业往往需要找到一款与资源契合的变现产品,而用户需求匹配也成为了商业化变现的一个配套动作,但不是唯一的设计起源。可以说,过往的PMF在这个环节需要优化思路。02 商业化变现中的产品设计如果从互联网商业化变现的角度,可能一些人会有一些比较偏激的想法,比如:当我有了流量,我随便卖点什么都能赚钱。或者,当我有了客户资源后,我随便卖给他们点什么都能赚钱。其实这里面忽略了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任何最终胜出的产品或者服务,一定是提供了对比当前行业更优的价值。这种价值可能是降低了行业成本,也可能是提高了行业效率,或者也可能是创造了更美好的体验。总结三组词就是: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好体验。因此说,上面“随便卖”的想法属于“透支性消耗”,并没有创造“更优价值”;而作为掌握资源的企业来讲,这些规模化的价值资源(比如大数据)却很可能实现行业性的PMF优化,即能够驱动产生“更优价值”。怎么来理解呢?我们再回到刚才提到的传统市场需求驱动的PMF寻找逻辑,作为供应方企业来讲,会持续的追求PMF,本质上就是在追求: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好体验,比如以下几个典型诉求:第一、企业如何更高效率的找到目标消费者?第二、企业生产产品如何提升用户接受程度?第三、企业如何为用户提供最佳的产品体验?第四、企业生产的产品如何获得高效率增长?第五、企业如何有效控制成本与获得高利润?这些问题几乎在各个行业都存在,但单体企业依靠自身资源却往往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或者要解决某些问题的成本很高。比如,某个消费品企业要提升用户接受程度,需要大量的市场调研,这一般需要消费大数据的支持。比如,某个互联网企业要提升产品体验,需要借助更高精尖的技术,有些技术需要通过外部做接口化引入。再比如,某个电商企业要获得高效率增长,一般需要精细的人货匹配运营,需要大数据与算法支持。而一个资源方一旦达到能够优化行业性PMF的级别,即可以提供“更优价值”,那么设计商业化业务就相对容易了,也更容易找到自己的PMF。总结一下,正好是一正一反的产品设计思路。1. 通过提炼资源价值来设计商业化产品我们能够意识到的是,这里的设计起源逻辑就是要将“更优价值”提炼设计成商业产品,来为行业赋能(因为你优于行业,甚至你高维),比如广告产品(更高效率)、云服务产品(更低成本)等;或者为用户直接提供服务,比如一些会员服务(更好体验)。如果放大到整个互联网行业,从这条路径上走出来的企业太多了。头部典型的比如字节跳动的巨量引擎、火山引擎,阿里巴巴的阿里妈妈、阿里云等。当然,也要在这里特别说明这种设计思路的通用性,而非聚集在头部企业。2. 通过设计商业化产品来消耗资源价值与第一种相比较,这种属于“后端变现”,尤其是针对流量资源或者大数据资源,因为这种产品的设计并不是直接来源于资源价值,其目的是来消耗资源价值,比如消耗流量,产生更大商业回报。举例来讲,我如果是一个传统的游戏开发者,我做了一款游戏,我需要到各个平台买量推广,然后不断测试迭代游戏,这个过程下来游戏很可能会失败。而当我有了用户大数据后,我可以怎么开发游戏呢?比如字节跳动要开发一款新游戏,可以利用平台大数据对游戏用户进行分析,实现不同游戏用户,以及同一游戏不同层级不同周期用户的精准触达与转化,并能够依据数据分析实现快速测试与体验优化,大幅提升了游戏成功率。这就相当于,字节跳动通过掌握的大数据资源优化了游戏行业的开发效率。而游戏也正是平台流量的绝佳变现产品,能够为平台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总结来说,如果我设计一款产品可以更高效率(比行业更优)的消耗企业资源,带来更大的商业回报,这就是更优的商业化变现PMF。当然这种产品还可能是比行业更低成本、更高体验。03 商业化变现中的资源消耗逻辑再说回PMF,其实要达成PMF,我们往往会制定一些具体的指标,来作为PMF参考值;比如一些互联网APP上新,会设计一些用户量指标、留存率指标;再比如一些电商产品上线,会设计一些转化率、销售量、复购率指标。那么作为商业化变现中的PMF,什么样的指标会更合适呢?我这里其实想针对上面提到的“后端变现”的产品,即资源消耗类型的变现产品,分享一些我的看法。其实本质上就是围绕两个核心指标展开,一个是资源消耗规模(比如流量消耗规模),一个是资源消耗效率(比如流量消耗效率),这两个指标综合影响了商业化营收。商业化总营收=资源消耗规模*资源消耗效率以流量资源为例:我们设计的变现产品最理想的情况下一定是面向全局用户的,每个人都是潜在的付费用户。当然这在具体的商业化实践中往往是达不到的,但还是要考虑产品的受众面积。因为更少的变现产品,往往意味着更低的规模化变现之后的边际成本;否则,就会造成企业不断去尝试新变现产品,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成本。同时,我们设计的产品还要具备高效率的变现能力,比如我们设计知识付费产品来消耗流量,那么就要关注核心变现效率指标,比如日ARPU。总结来讲,商业化变现中的PMF与常规PMF还是存在很多差异,尤其体现在资源侧驱动的产品设计逻辑,同时在市场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关注资源侧消耗指标。#专栏作家#《从零开始打造商业化产品》作者。本文由 @木一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芭芭拉

200机构火速 调研当升科技

董才本报讯 沪深两市上周约88家公司接待机构并披露投资者关系记录,环比增长近三成。当升科技是上周最受机构青睐公司。3月23日盘后,睿远基金、淡水泉投资、景林资产、花旗银行等在内的超200家机构调研了当升科技。当升科技为国内动力电池正级材料行业龙头。2020年,当升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1.83亿元,同比增长39.36%;净利润3.85亿元,超出此前业绩预告上限。上年同期公司亏损2.09亿元。调研中,当升科技介绍,2020年公司强化与国际大客户的战略合作,加快开拓海外高端市场,国际客户出货量占比接近70%。公司通过国际大客户为欧洲和亚洲一线品牌车型供应动力正极材料。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高端车企强化合作,目前进展良好。公司与客户签署了保密协议,具体名称不便透露,2020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大部分是海外客户。另外,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订单需求旺盛,产线利用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调研名单中还出现了私募大佬“拾贝投资胡建平”的身影。当下正值年报披露密集期,对于那些年度成绩单颇有看点的上市公司,各大机构便会第一时间一探究竟。除了私募大佬,不少基金经理甚至是频上热搜的“顶流”基金经理也积极开展调研活动。3月23日,“公募一哥”、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在线调研了国际医学;3月26日,诺安基金经理蔡嵩松在线调研了晶瑞股份。这是张坤今年以来首次现身调研记录中,蔡嵩松则于今年2月份调研过工业富联。国际医学以大健康医疗服务和现代医学技术转化应用为主业,调研主要围绕公司经营发展情况,公司正在运营西安国际医学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西安国际医学商洛医院等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同时正按三甲标准建设商洛医院(新院区)、康复医院等医疗项目等。

创客汇

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专利技术标准化调研活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技术垄断趋势越来越突出,"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现象日渐普遍,专利技术转化为技术标准,实现专利技术的标准化,使得技术标准的强势与专利技术的优势相结合,将使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市场优势倍增。“得标准者得市场”,专利技术标准化已成为国际竞争中新的游戏规则,更是西方大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战略手段之一。为进一步了解本市企业专利技术标准化情况,推动我市专利技术标准化工作,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相关科室走进贵溪凯顺科技有限公司、毅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若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工作、广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专利技术标准化调研活动。在调研过程中工作人员就专利技术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就企业专利技术标准化提供意见建议,对企业专利技术标准化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帮助解决。下一步,我市将积极引导企业建立专利技术标准化,促进知识产权的运用转化。(知识产权科)【来源:鹰潭市人民政府】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谜孔雀

华为、阿里都来调研 这一显示技术有望引领下一个十年

《科创板日报》(上海,研究员 何律衡)讯,Mini LED商用化还在路上,全球首个Micro LED量产基地订单已爆棚,连华为、阿里都已火速赶来调研。利亚德日前披露的调研纪要显示,自Micro LED量产基地投产后,产品受到市场认可,订单相对饱满。截至目前,Micro LED订单过亿,2020年Micro LED商显产品形成营收3000万元。同时因市场需求旺盛,与合作伙伴台湾晶元光电协商后,决定提前7个月至2021年5月底前实现800kk/月产能。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调研中,来自华为的袁志平、郭凯、卢曰万等与阿里巴巴的李梦南也参与了调研。另据利亚德此前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9,000万元-12,0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上涨507.82%-710.43%,其中Micro LED订单饱满,目前利晶生产排期至6月,预计一季度可确认收入4,000万元左右。根据此前公告,2020年10月29日,利亚德与台湾晶元光电合资设立的利晶微电子Micro LED显示量产基地正式投产,产能规划上主要分三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主要是大尺寸Micro LED商显产品及家庭影院以及 Mini LED背光产品;第二阶段应用范围拓展至AR/VR、手表、眼镜等领域;第三阶段开始渗透电视等大众消费型电子市场。目前是第一阶段,第一阶段投放期为2020-2022年,预计2022年达产后产能将达到自发光模组1600kk/月,背光模组20000套/月。公司此前曾表示,如果第一期提前达产,同时市场需求也非常饱满,那么将启动第二个周期的扩产。Micro LED有望引领十年升级趋势随着行业技术发展,Micro LED在背光、显示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在下游市场,三星、索尼、雷曼光电等厂商均推出搭载Micro LED技术显示屏、手表等产品,推动上游Micro LED显示技术领域需求大涨。据OLED-info预测,2025年Micro LED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2.4亿美元。诸多厂商顺应LED行业发展趋势,抓住Micro LED产业化机遇,纷纷投资Micro LED显示技术开发等项目。上游市场来看,华灿光电近15亿元定增项目募资完毕,其中12亿元将投向Mini/Micro LED项目;主要生产Mini/Micro LED外延片、Mini/Micro LED芯片,瞄准智能手机、汽车电子和数据中心等市场应用。下游市场来看,康佳集团发布APHAEA Micro LED未来屏产品矩阵,其全球首发Micro LED手表APHAEA Watch,搭载P0.12 AM-LTPS Micro LED微晶屏,点间距缩小至0.12mm,提高产品竞争优势,加速布局Micro LED产业。中金公司2020年12月3日报告指出,在“海兹定律”驱动下,认为当前LED技术升级来到新的临界点,Mini/Micro LED将走向前台,引领背光、显示等应用的下一个十年升级趋势。在产业龙头的驱动下,2021年Mini/Micro LED应用将正式迎来上量,铸就LED行业下一个5-10年的繁荣。综合行业景气和Mini/Micro趋势,梳理产业环节和应用领域的受益顺序分别为“应用->封装->芯片”和“显示>背光>照明”。中信证券1月26日报告则认为,总体来看Micro LED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市场化仍需时日,品牌厂商均未实现规模化销售。看好拥有自主研发创新的企业积极布局Mini/Micro LED产业,积累专利技术优势构建壁垒,并推动Mini/Micro LED产业实现商用化进程。

坏男孩

2020中国金融科技调研:技术、投融资、人才与监管

(报告出品方/作者:普华永道)一、技术驱动业及场景创新科技对于金融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然而,有鉴于 金融各细分领域(银行、保险公司、大资管、金融 控股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现状、科技赋能 状况和生态圈构建过程各不相同,它们对金融科技 的诉求与期望,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也呈现出一定的 差异。1.银行:期待科技赋能获得第二增长曲线过去几年,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固有业务的冲击导致 “金融脱媒”愈演愈烈。大部分银行都已将金融科 技和数字化转型提升到战略高度,普遍进行积极尝 试和较大投入,以期获得增长的第二曲线。结合调 研结果,本报告将金融科技在银行业的应用归纳为 业务洞察、客户经营、运营、产品服务创新、渠道、 风控和生态等七方面。业务洞察:银行业单纯以规模驱动利润的业务模式遇到了极大 挑战,需通过更有效的战略视角,提升对实体经济 和行业客户的敏感度,透析旺盛金融需求背后的商 业逻辑和风险。本次调研中,大部分银行业受访者 认同业务战略管理和执行要更基于大数据的高级分 析,反映银行急切希望更清晰而精细地洞察业务表 现和行业趋势,获得全时、实时、随时的管理决策 支持。客户经营:在获客、活客、留客方面,金融科技的重要性同样 得到高度认可。本次调研中,大部分银行业受访者 高度认同“对接第三方平台,基于场景实现平台引 流获客”,以及“基于行内外大数据的精准客户画 像和洞察,实现客户旅程的触点识别”。银行依托 大数据平台及技术,在客户的营销、预警、账户管 理及成长路径规划等方面实现智能化,充分利用大 数据实现动态分群获客及智能分层经营,匹配适宜 的产品、权益及活动,实现贯穿全触点、全周期、 全旅程的客户经营。运营:银行业务的运营模式和运营效率,也凸显在成本端 的竞争力。金融科技深度应用,同时可助力银行推 进分支机构能力提升,支持跨部门、跨板块、跨层 级快速协调联动,不断增强合力,形成先进的数字 化运营体系。具体举措包括:为客户经理提供丰富 的数字化运营工具,包括客户服务需求识别、资产 配置、智能投顾等;通过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实现 运营产业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减少审批环节提升 效率;通过扁平化敏捷组织的建立,提高员工的参 与度和积极性,从而提升作业效率等。产品服务创新:数字化产品创新能力的构建,一方面快速响应客户 洞察分析结果及满足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匹配。 另一方面,通过产品数字化的管理闭环,对产品进 行运营规划,通过客户洞察去匹配响应的客户。 在产品服务创新方面,银行亟需自我颠覆和革新。 本次调研中,大部分银行业受访者高度认同金融科 技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客户旅程改造”和 “创造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产品”的价值,并已经开 展或将在近期积极行动。这种产品创新,既有可能 是跨界的组合产品服务,也可能是场景化的金融服 务,甚至可能是对现有产品某个特定环节,通过技 术手段加以优化而实现。渠道:渠道建设方面,大部分银行都在“线下业务线上化 迁移”和“自助终端”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此同 时,也不可忽视跨渠道的一致性最佳客户体验。因 此,在渠道再造过程中,银行要深层次考虑客户渠 道偏好,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客户行为、通过业务 中台建设整合和优化跨渠道服务流程,实现客户最 佳服务体验;不仅要成立相应的部门,还要统筹各 渠道的产品开发、中台风控、全渠道体验和作业流 程设计,达成“全渠道”而非“多渠道”的目的。风控:银行业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建模及机器学习等金融 科技应用,识别业务中的各类风险,实现覆盖事 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风险控制,支持智能辅助 功能。数字化风控离不开大量的数据积累,目前业 界较为先进的方式为采用数据湖、数据集市、模型 实验室三层,分别提供内外部数据收集、风险数据 集市汇总及模型要素管理支持等功能;基于风险数 据基础,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手段构 建黑名单、反洗钱、智能合同、欺诈识别、舞弊识 别等风险预警或拦截模型,并将训练的模型内嵌至 各个业务环节应用。参与本次调研的银行业受访者 中,大部分非常关注和已经在开展金融科技在风控 领域的应用。生态:银行业多年以来一直在狭小的产品和服务的领域进 行着同质化竞争。在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企 业和个人对金融服务的形态有更广泛的需求,使得 银行有更多机会和可能打破传统边界,实现生态化 的立体业态。银行业数字化生态的趋势及实践可从 数字化渠道构建、生态圈获客及银行能力开放三方 面进行发力。参与本次调研的银行业受访者中,高 度认同通过产业互联网实现综合金融解决方案,从 而构建开放银行生态圈。通过大数据、5G、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技术,银行可 嵌入行业生态、提供更复杂的组合产品服务,甚至 可以突破边界,提供非金融服务。头部机构通过构 建开放银行体系和平台,借助SDK、H5和Open API 等方式,实现了“轻渠道”线上金融场景渗透、 “大中台”客户运营服务支撑、“闭环式”资金融 通平台、“产品化”金融产品中心,也实现了跟客 户更高频的交易、获得更大的中间业务收入空间。本次调研结果显示,银行业受访者认为他们与金融 科技公司合作的三个主要挑战依次为:数据的可获 性和合规性、信息科技系统的安全性与兼容性,监 管的不确定性。究其原因,首先,优质场景稀缺让 银行很难找到生态圈合作的切入点。其次,大型科 技公司通过数字技术构建高频场景,继而通过相关 场景(通常是非金融场景)形成C端或小B端的流量 垄断,可轻易“绑架”生态中的参与者,使银行在 切入生态时面临不可逾越的屏障;再次,在对信息 监管要求不断加强的环境下,数据共享的不确定性 也为共建生态圈带来风险。2. 保险:科技改变行业特性,或催生 新市场过去几年,保险科技已成为保险监管文件和各家保 险公司战略规划的高频关键词。大型保险公司纷纷 提出了科技与数字化战略。结合调研结果,本报告 将金融科技在保险行业的应用总结为八大领域,包 括:产品开发设计、营销渠道、核保承保、交易方 式、运营管理、客户服务、理赔管理和风险管理。产品开发设计在产品创新领域,保险科技主要体现在基于互联网 的场景险领域。由于经济与社会活动逐步从线下转 为线上,并基于线上模式产生了社交、娱乐、内容 交互以及商业活动,风险会伴随着这些新模式而产 生,场景险则是针对这些新模式中的风险提供相应 的风险保障。当然,线下的传统寿险、财产险和车 险等产品,是有不断尝试在定价因子和附加责任等 方面的创新。科技变革将对保险标的及其风险特性带来颠覆性变 化。在被问到对“科技变革使得保险标的风险状态 发生巨大变化,从而改变保险产品(如车险)”这 一判断的态度时,有四分之三的保险业受访者表示 很有可能或有可能。营销渠道在保险行业的八大数字化应用领域中,最普遍的是 营销渠道。这是因为数字化可以解决保险行业的营 销痛点,也源自于营销能力决定了保险公司的核心 能力。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在客户营销方面,大部 分保险业受访者相信,未来五年客户画像与数据挖 掘等技术将更有针对性的发现、获取、营销和服务 客户。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对保险行业的传统业务模式 造成巨大冲击,尤其是贡献绝大部分价值的传统代 理人渠道和展业方式几乎停滞,“开门红”变成了 “开门黑”。普华永道此前曾总结了保险销售受疫情影响的六大 症结,分别为:对线下营销的路径依赖、网销渠道 开拓患得患失、电销渠道发展折戟沉沙、营销员技 能陈旧落后、各渠道间协调互补不足、数字化程度 制约远程复工2。后疫情时代,行业在寻求出路,首当其冲的就是利 用科技手段和远程展业平台工具进行获客和营销, 市场纷纷涌现出直播带货、私域流量经营、线上产 说会和业说会等突破创新。从这一点来看,行业加 速了保险科技与数字化的变革进程。运营管理本次调研中,大部分保险业受访者认同自动化和智 能化系统可有效提高内部运营效率和降低经营成 本。然而,据观察,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运营平台建 设也遭遇到一定的困境。一方面,平台建设需要前 期的软硬件投入,且规模越大的公司,其投入产出 比才更显著,因此中小公司在科技运营方面的投入 不太明显;另一方面,大公司的运营大量依赖于人 工,且运营能力分布在分支机构而非总部。因此, 在运营数字化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分散的运营资源 做集中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在向数字化运营管理过渡时,不可 避免会引发人员精简、流程再造,以及权限和资源 重新分配。且在推动过程中,会受到来自于分支机 构和现有运营团队的阻力。两核与风险管理目前,在线上场景险的承保理赔、车险的理赔定 损、健康险的核保等领域,数字化技术应用已经非 常普遍,效果也很明显。但面向未来,如何进一步 防范网络的“黑产”或“灰产”,如何更动态、智 能地对交易对手风险进行监测和预警,如何基于可 穿戴设备以及客户个体行为干预管理,从而更好地 达到健康险定价和健康风险管理目的,是保险科技 应用更广阔的空间。当然,这也意味着保险公司的风控模型和数据分析 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大部分保险业受访者认 为, 随着数据模型和分析复杂度增加,风险可以被 更好地识别和量化。核保和理赔既是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也是风险管 理能力的体现。保险的大数法则,可很好利用科技 来提升业务品质,降低逆向选择风险,并进而提升 公司的业绩和竞争力。客户服务近年来,智能保顾和客服机器人等应用日益广泛, 大幅降低了保险公司呼叫中心和客户坐席的成本。 同时,这些客户服务能力的提升,也可达到产品差 异化竞争和客户触点增加粘性提升的效果。尽管如 此,保险公司的客户服务仍需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客 户个性化需求,才能真正实现差异化竞争。例如, 在5G技术日益成熟和商业应用逐渐丰富的趋势下, 利用远程诊疗技术,可以更加动态监测客户的健康 状况,并及时进行健康干预。重塑产业链及竞争格局科技还改变保险产业链的分工。随着保险科技公司 的发展以及能力的专业化趋势,很多新公司和小公 司会将部分功能外包,以降低固定成本。本次调研 中,相当一部分保险业受访者认同保险科技企业与 服务机构的专业化发展,使得保险公司部分核心保 险功能(如理赔、核保和服务等)外包最近几年一些保险科技公司崛起,利用保险中介 (保险经纪和保险代理)牌照,从传统的销售和理赔等价值环节,延展到产品定制 、新客引流、核保、保单管理等环节,重塑保险价值链,并改变保 险行业的竞争格局。生态圈构建保险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保 险公司加大在互联网的流量与场景方面的投资,以 期获得业务增量和运营成本降低。除了少数大型保 险公司或金融集团有自身的生态圈,大部分都倾向 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并引入养老、医疗及健康管理 机构来开拓机会。另一方面,监管机构对基于互联 网保险销售与服务的监管趋严,使得互联网平台需 要和保险公司建立更良性的合作模式,确保在合法 合规的前提下开展业务。合作也面临很多挑战。此次调研中,保险业受访者 认为他们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挑战集中在三个领 域:数据的可获性和合规性、商业模式的差异,以 及信息科技系统的安全性与兼容性。其中,由于保 险业务(尤其是寿险)大多涉及到个人隐私信息, 如年龄、职业、家庭住址、资产与收入等,更受到 日趋完善的个人隐私保护相关法律约束的领域。开 展合作时,如何获得客户的许可、在法律允许的范 围内挖掘商业价值,以及如何确保网络安全,需要 进一步思考与探索。3. 大资管:科技有助提升投研和风险定 价能力2018年出台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 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标志着中 国正式迎来统一监管的“大资管时代”。当下正处 于转渡期的该领域,虽经历了疫情的影响,仍然保 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宏观经济和居民可投资资产 的持续增长,对资产和财富管理的需求非常强劲, 预计未来几年大资管行业仍将处于难得的机遇期。然而,投资者对资管产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将使 得未来真正打破“刚兑”后,资管产品的市场竞争 更激烈。同质化产品比拼投资收益率的业务模式将 难以持续,资管机构需要发展多样化的投资策略, 才能匹配不同风险偏好资金的产品需求 。与此同 时,为严控风险提升投资收益,资管机构也将面临 较大的量化分析能力的挑战。另外,费率竞争进一 步加剧,还需要资管机构关注投资运营精细化,寻 求降本增效之道。科技赋能状况大资管行业过去以“通道业务”为主,对主动管理 能力要求较低,总体上金融科技发展及赋能的情况 有待提升。据观察,资管机构的科技应用集中在运营管理层 面,各系统之间分割较为严重,总体来讲科技力量 较弱。资管机构主要依赖于外部系统厂商,对数据 整合、产品创新、投资分析决策等赋能支持较少。 本次调研中,资管行业认为金融科技最核心的应 用,也是未来最愿意投资的科技赋能方向就是大数 据分析。然而,随着主动管理转型压力的逐步增大,以及疫 情带来的展业压力,资管机构开始深入思考和规划 中远期科技战略,加速对金融科技的投资。本次调 研结果显示,不少大资管行业受访者认为,金融科 技有助于提升其投研和风险定价能力。一些领先的 机构已通过金融科技手段直接提供智能投顾、智能 投研产品支持服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进一步提升科技能力,有少数资管机构成立了金 融科技子公司,聚焦科技开发或产品运营,也取得 了积极的成果。从本次调研情况来看,在大数据分 析、人工智能、智能投研、智能风控、运营自动化 等应用方向,大部分受访者在未来五年有可能或很 有可能采取行动。资管机构在科技跨界合作构建生态圈上较为活跃。 一方面是这些机构对金融科技有巨大需求,另一方 面是它们在各类投资业务中,头部金融科技企业也 是重点投资对象。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大资管受访 者认为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最大的挑战包括:数据 的可获性和合规性、信息科技系统的安全性与兼容 性,商业模式及知识技能两方面的的差异。然而,资管机构在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过程中,对 合规性、安全性的担忧较多。这会较为限制生态圈 的构建。通过金融科技投资构建生态平台,并推动 满足自身金融科技应用需求,是资管机构相对能接 受的方式,也是未来较为可持续的趋势。4. 金控:聚焦科技和数据,促进管控、 协同与赋能近年来,金控公司在更好地实现产融协同、提高经 济运行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盲目向金融业扩张、风 险不断累积的情况。2020年11月1日,《金融控股 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实行,标志着金控公司被 正式纳入监管范畴,该领域进入了规范发展的新时 期。与此同时,这些企业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次调 研结果显示,大部分金控公司受访者均期望依托科 技实现全面能力提升,尤其是“采用先进的方法, 工具和技术提高集团对子公司的管控”以及“通过 数字化手段,打造金控集团的内外部生态,促进子 公司各业态的协同” 。着眼风险与财务,提升集团管控调研结果表明,大部分金控公司未来将采用先进方 法、工具和技术提供集团对子公司的管控。作为集 多元业态于一体的金控公司,尚处于初步发展阶 段,虽然金控监管新规已正式实施,但和试行办法 相关配套的监管细则尚未出台,新规落地效果仍待 检验。目前多数金控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框架还 未完全建立,风险管理的数据积累和挖掘仍处于起 步阶段,如何加强对子公司的风险管控是金控公司 面临的一大挑战。其次,高速扩张的信贷投放使得 资本迅速消耗,对金控公司后续发展形成严重制 约。金控公司需要紧抓子公司财务管控,避免盲目 扩张,利用内部资本市场,满足集团内部成员的资 金供求,形成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对子公司 的全面财务管控打造内外部生态,促进各业态协同本次调研结果同时显示,金控公司受访者未来将通 过数字化手段,打造集团的内外部生态,促进子公 司各业态的协同。为了实现协同,金控公司内部可 共享技术通讯设施,组建统一的数据库,创建共同 的技术运行平台,分摊信息系统的筹建成本,节约 技术开发费用和人力资源的投入 ,构建内部信息 生态。此外,金控公司还可创建统一的金融产品服务平 台,实现各个子公司的金融服务产品相互补充和供 给。不同子公司之间共同研发跨金融子行业的综合 方案,结合自己的资源优势共同研发创新性的边缘 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不仅可以拓展和延伸单一金 融产品品种,提高产品价值的附加值,还有利于构 建核心竞争力,实现与内部与外部市场的连接,打 造内外部生态,促进内外部业态协同。拥抱科技发展,实现集中赋能目前,数据赋能和云赋能是金控公司的主要科技建 设方向。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未来金控公司将研究 新的技术和工具,集中赋能各个业态。目前,金控公司主要通过与金融科技公司签订战略 合作的方式,推动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科技赋 能。然而,金控公司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仍处于 初步磨合与探索阶段。本次调研结果表明,在与金 融科技公司的合作中,金控公司认为数据的可获性 和合规性是亟待克服和解决的挑战。相较于其他传 统金融机构经历了较长的发展阶段,数据治理等方 面相对完善,金控公司大部分成立时间较短是主要 原因。其次,金控公司涉及业态多、范围广,构建 多元业态的信息化体系,必然需要多方的人力物力 投入,因此必要的财力也是双方合作中的挑战。此 外,金控公司通常规模较大,金融科技公司多为初 创企业,公司类型不同带来的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 差异,也是合作的挑战。5. 小结:大胆规划,果断尝试依托金融科技进行全方位创新与赋能,是传统金融 机构势在必行之举。银行希望借此获得新的增长轨 迹,保险公司期待诞生新市场,大资管机构憧憬能 力全面提升,金控公司则聚焦促进内部协同。普华永道认为,尽管目标与实现路径有所不同,在 推进业务变革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各类金融机构 仍有一些共通的原则可遵循。这些原则可归纳为三 个方面:丢掉历史包袱,突破思维局限。传统金融机构由 于多年以来的业务惯性,在数字文化方面很难做 到企业层面的一致和坚决。它们对金融科技的运 用,更多是后发思维、局部模仿和浅尝即止(例 如,在互联网贷款、大数据风控等局部领域简单 的模仿或整装引进)。它们的数字化变革,实质 上并未触动客户思维和经营模式的根基,没有获得全面业务赋能。这些机构未来亟需摆脱固有思 维,更大刀阔斧地拥抱创新。实现顶层战略和速赢举措的统一。全面且系统化 的科技赋能,要求传统金融机构在战略层面勾勒 出应用数字化的主要场景及可能实现的状态。换 言之,需要描绘出一幅数字化蓝图,然后沿着蓝 图逐步深入,小步快跑地获得收益。不同类型的 金融机构转型的难点有所不同,转型初期建立适 合的推进机制,比解决技术难点更重要。让科技部门从被动支撑变成主动赋能,甚至引领 业务。由于业务模式的区别,金融机构的科技部 门和科技人员很难像互联网行业的科技团队一样 引领和主导业务,长期陷入在需求洪水和投入黑 洞等被动地位。金融机构要赋予科技部门更多的 业务主导地位,用更切实的可衡量的关键指标来 评价数字化收益。数字化金融代表着未来,适当 的投入和试错,比犹豫不前更重要。二、投融资活动传统金融机构的科技建设,以及金融科技公司的发 展壮大,都离不开资金支持。从上述两条路径分析 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融资活动,可窥得资金流向背后 的趋势与逻辑。1. 融资规模:同比下降回望2020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使得中国资本市 场趋于避险,信心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对于金融 创新的监管也在摸索中不断完善。在此背景下,国 内金融科技公司的投融资规模呈现出下降趋势。在 2018年的峰值过后,2019年全年为656亿元,2020 年全年则为125亿元,同比跌81%3。市场总体融资放缓的情况下,金融科技公司首次公 开发售 (IPO) 的案例也相对往年减少。2020年前三 季度仅有七家金融科技公司成功IPO,第四季度陆金 所在美上市、蚂蚁集团与京东数科先后递交申请, 市场原本憧憬能掀起新一波融资热潮,但蚂蚁集团 A+H上市戛然而止,让这种期待落空。2. 融资取向:一级市场市场整体环境和趋势的变化,影响了金融科技公司 未来融资的选择。本次调研结果显示,金融科技公 司在未来一年重点考虑从传统金融机构和专业投资 基金寻求融资机会。前者在业务上紧密相关、后者 在专业化层面能够更好的了解金融科技行业与单个 金融科技企业,同时面向更为专业、风险承受能力 更强的投资者。与之相对的是,IPO由于面向更广投资群体、审查条 件与监管更严格、受市场环境制约更强等原因,并 不是多数金融科技公司首选的融资渠道。事实上,从近三年实际融资情况看,专业投资基金 的确是金融科技投资的主力。虽然金融科技公司同 样期望获得传统金融机构的垂青,但后者似乎并不 热衷于并购。反而大型科技企业对金融科技公司更 感兴趣。除了直接投资之外,科技企业并购金融科技公司也 是近期较为突出的趋势。2020年全年共发生21起并 购案例。3. 成功要素:苦练内功无论是哪种渠道,金融科技公司能否如愿获得投 资,都取决于某几项重要因素。本次调研结果显 示,业务模式仍是最重要的因素。关注点包括业务 模式是否明晰、是否可持续、是否能达成盈利。另 外,行业前景以及企业在该领域中是否具备技术优 势,也是决定性因素。4. 内部投入:持续加码技术是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在谋求融资,还是经营 发展的道路上,金融科技公司都在不断加强研发和 迭代。本次调研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公司对于下一 年度增加科技投入的意愿较强,但根据各公司的实 际情况,扩大投入的幅度不尽相同。仍有部分公司 选择与本年度持平的投入水平,实施较为保守稳健 的科技发展策略。不仅是金融科技公司,传统金融机构也相继增加金 融科技的投入。尤其是头部金融机构,由于资金和 资源等综合实力雄厚,率先加快了投入步伐。根据 已公开披露的信息,头部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投入 普遍占上一年营收的2%以上,最高者超过了8%。从本次调研结果来看,传统金融机构的重点技术投 资领域,大数据分析仍最热门,其次是人工智能、 网络安全、云计算和移动科技。虽然金融机构多将区块链技术纳入未来战略发展的 重点,对该领域的投资和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截 止目前,市场上尚未出现一款具有影响力、覆盖力 的现象级区块链产品,其技术的成熟完善仍需要一 定的过程。何时将区块链实际应用于业务、如何取 舍领跑的收益与风险,以及如何将区块链应用于业 务、如何最大化投入产出,是金融机构需要思考的 问题。5. 小结:专注核心,分清主次过去一年多,在市场融资规模放缓和监管加码的环 境下,金融科技公司获得投资变得越来越不容易。 靠讲故事的方式迎合资本市场短期偏好,忽视业务 模式设计和核心技术投入的公司,势必缺乏创造长 期股东价值的能力,最终将失去资本的支持。传统 金融机构虽然拥有相对较丰富的资金投资各类技 术,但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也让试错空间变得 有限。普华永道认为,金融科技公司与其随资本起舞、投 其所好,不如“撸起袖子加油干”,定期自我审视 业务模式并积极调整,沿着技术成熟曲线加大技术 投入,均衡布局前沿技术研究储备和推动成熟技术 应用落地。传统金融机构在审视科技投资,特别是 对金融科技企业的投资时,则应以“第一性原理” 为指导,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加大对核心技术的投 入,打造自主可控的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三、新技术发展趋势科技创新是促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核心动力。大 数据、人工智能、 云计算、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RPA)、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和创新,为 普惠金融提供了更多解决方案,有助于建立安全可 信的金融环境,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此外,数 字孪生、沉浸式体验、5G、多方安全计算等新兴技 术也正蓬勃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或将带来更多的 创新性变革。1. 大数据:助力跨界融合,关注标准 化与规范化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是未来三年 金融科技中最受关注的技术突破领域。金融业数据 资源丰富,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的底层支 撑,是“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的纽带,为金融机构 的服务质效提升、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机遇。目前,大数据应用日渐成熟,在银行零售业务中, 基于行内外大数据对客户画像的精准描述,或通过 建立企业客户与集团客户的知识图谱助力银行对公 业务等。然而,受访者也表示,数据缺失或数据质量较低也 是目前数据应用中面临的主要挑战。随着数据使用 量增大,数据获取与使用的安全合规也引起更多关 注,数据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和推广是未来大数据广 泛应用的基础2.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从感知智能 向智能认知演进人工智能 (AI) 已覆盖智能投顾、智能客服、智能支 付、智能理赔、智能风控等多种金融场景,目前正 逐渐从计算智能向感知智能、认知智能演进。感知智能技术,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在身份认 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认知智能技术基于对知识经 验的积累,以及对海量信息关联的洞察,辅助决策 过程,逐渐应用在智能营销、信用风险防范、智能 反欺诈等领域。3. 云计算:关注安全稳定与风险防控云计算作为金融科技应用的基础设施,已进入发展 的成熟阶段。相较于部分功能或交易的“上云”, 金融机构更关键的核心系统功能也逐渐在金融云上 部署。有调研表明4,42.4%的企业在选择公有云服 务商时会考虑服务安全性,安全是影响企业选择的 重要因素。而随着云原生快速兴起及用云量上升, 安全、稳定的用云需求及风险防控成为业界关注的 重点。4.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人机协作,重 塑未来工作方式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RPA) 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技术 辅助业务流程管理,降本增效。在业务运营管理中, 通过该技术实现自动化的指标监控分析和流程管理, 在解放人力的同时规避操作风险。同时,人工智能 与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相辅相成,可在客服、核 保、风控等场景中智能化自动化处理业务。如通过 智能交易机器人实现智能定价、交易识别、交易校 验和执行的全流程自动化5. 区块链:技术逐步成熟,应用仍处于 探索阶段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可溯源和去中心化的技术特 征。该技术将金融场景中的交易信用线上化,通过 联盟链建设降低信任成本,加强多方连接和协作, 构建更为开放可信的交易生态。应用区块链技术的 智能合约改善了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等的金融服 务流程,保障了资产价值流转的效率和安全。6. 数字孪生:现实世界与信息世界双向 交互数字孪生在全面数字化的基础上,在虚拟空间构建 物理实体的数字化映射,增强现实世界与信息世界 的双向交互和深度融合。该技术基于多维、动态的 数据获取,构建“仿真”数字镜像,实现现实事物 与数字镜像的同步,对现实事物进行实时互动和监 控。并通过建模、分析提升洞察、改善决策,形成 “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的智能优化闭环。数 字孪生为金融风险监控、数据驱动的客户经营等领 域提供了更多的突破可能。7. 沉浸式体验:多重感官、多重模式的 沉浸体验无感的场景切换与服务衔接是沉浸式体验的基础。 未来,虚拟现实 (VR) 、增强现实 (AR)、混合现实 (MR) 提供了感知和体验世界的新视角,为用户创造 更加身临其境的体验。人与数字世界的互动方式也 更加丰富,从键盘对话延伸至对表情、手势、语音 等多重感官的互动,通过更清晰的语意识别和更精 准的情绪分析,创造个性化服务体验。8. 5G:万物互联时代的新基建5G技术作为当前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引领技术,具 有高带宽、高可靠低时延、海量物联三大特征。该 技术并不直接运用于金融领域,而是融合其他新兴 技术共同优化现有金融服务模式,为客户带来创新 体验,如联合虚拟现实技术达到从平面到立体的客 户体验,并通过叠加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慧网点。9. 多方安全计算:着力隐私保护,提升 数据应用价值通过多方安全计算技术,未建立信任关系的参与方 可以在不暴露隐私数据的条件下进行协同计算,实 现数据的“不可见但可用”。多方安全计算在普惠 金融、智能风控及反洗钱等领域有较多应用场景, 未来,在金融监管愈发严格的情况下,多方安全计 算技术将能够为大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相关需求提 供强有 力的技术支持 ,从而提升大 数据的应用 价值。10. 创新趋势及案例随着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银行、保险公司、大资 管机构等传统金融机构纷纷制定科技战略,推动转 型。如今,新技术已经逐渐覆盖客户服务、产品、 运营、渠道、风控等金融行业核心业务领域。下文 将按细分行业,描述相关领域的创新趋势及案例。银行业本次调研结果显示,金融科技在银行对公业务的创 新性赋能,集中体现在推出特色的小微企业服务, 如构建开放式全场景的企业及政府服务平台,提高 对公业务办理的数字化移动化程度等。某大型国有银行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构建移 动智慧银行、电脑端、网点智慧柜员机 (STM)、“某行 裕农通”、智慧政务服务平台“五位一体”的创新服务 模式,实现多渠道一体化协同服务。另一家国有大型银 行发力区块链技术,实现资产证券化、产业链金融等业 务办理流程可追溯,其智慧风控预警模型准确率高达 85%。某头部股份制银行针对小微企业客户,闪电贷线 上融资平台引进百项征信、工商等行内外数据,利用新 兴科技建立标准化、系统化的风控体系,创新打造小微 企业融资产品体系。银行零售业务方面,金融科技助力构建开放银行、 智慧网点,推进场景生态互联,帮助零售业务实现 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客户画像与洞察、智能化风险管 控等创新实践。某股份制银行稳步推进开放银行项目,应用大数据 及人工智能建模加强风控力度,同时建立精准客户 画像与客户分层分类差异化定价体系,提高对个人 客户的经营能力和营销管理水平。另一家股份制银 行以AI Bank为内核构建开放银行生态,推出“社区 化、智能化、多元化”的零售新门店,并与旗下的 移动端APP互联实现多种服务场景的线上线下融 合,为客户提供无缝化、便捷化、一体化的极致体 验。某股份制银行也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打造全周 期的客户互动,动态持续地发掘并响应客户需求, 推进客户体验的颠覆性升级。保险业为积极应对数字化浪潮,保险公司通过“金融+科 技”的探索和创新优化原有作业模式。本次调研结 果显示,保险公司目前以微信小程序和APP为主要 移动客户端,并将金融科技广泛应用于客户服务、 核保核赔、风险定 价、渠道销售、产品精算等 领域。某头部人身险集团设立七大科技创新实验室以加快 智能核保、智能理赔、智能风控等系统研发优化; 其智能定损平台利用图片识别技术实现小额车损案 件极速定损。基于智能核保,财险公司家用车自动 核保率超90%。另一家国有人身险集团引入人脸识 别、客户画像、科技理赔等应用创新工具,加强核 保核赔效率,提高客户使用体验。某人身险公司推 出“智能产品创新”解决产品同质化痛点,实现创 新产品快速上线,“智能运营平台”实现业务全流 程线上化操作,从运营端降本增效。另有汽车保险 公司的开放API平台实现了渠道对接由三个月减至三 天的高效率提升,极大地促进了渠道销售空间。大资管本次调研结果显示,资管机构较重视大数据收集与 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和配置模型等科技,用以提高 投研能力、优化客户服务、加强产品创新。某头部券商推出的系统,赋能客户服务体系建设, 提升客户经营能力 ,深化人工智能和知识图谱应用,推进智能投研建设。另一家头部券商基于投资 研究领域的长期沉淀,利用成熟的金融科技研发出 智能投顾服务,以大数据为驱动对全市场基金进行 评估,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资产配置建议。金融科技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的服务对象为个人和金融机构,业务 上逐渐覆盖金融服务的各个领域。互联网与实体经 济的深度融合,在“场景+金融”生态体系下推出定 制化金融产品,并依托互联网平台覆盖更多人群形 成普惠金融,“普惠”是金融科技公司未来发展的 趋势。金融科技公司在产品运营方面的优势,体现在利用 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实现客户画像与 客群分类,精准匹配金融产品。某短视频平台利用 其大量活跃用户构建用户分层,根据用户特征投放 金融消费产品广告实现精准获客。某生活服务平台 为解决小微企业尤其是平台餐饮商户融资难的问 题,推出了小微贷款产品,为小微商户提供定制化 金融服务。某出行服务平台针对性地为平台司机提 供了定制健康险、意外险等低门槛、多层次的保险 产品和服务。在渠道方面,头部科技公司得益于其互联网业务的 覆盖广度和传播性,通过衣食住行、文娱通讯等 APP和微信小程序平台批量获客,构建完整金融业 务生态闭环。电商平台先切入支付业务,后加入从 分期到信用贷等业务补充金融闭环;搜索引擎公司 通过与移动端搜索、地图、视频分享、旅行等系内 APP及外部伙伴合作,构建完整的支付生态闭环; 社交媒体依托即时通讯工具,提供移动支付与投资 理财服务。金融科技公司借助其在大数据、云计算方面的科技 优势,提升风控水平。对于贷款业务,基于大数据 核心能力,可构建用户画像用于贷前审查,在贷中 复查用户信用变动,及贷后监测异常指标等。11. 小结:双向驱动,有序创新随着新技术广泛应用,技术创新与业务场景深度融 合,为金融服务带来了新机遇。与此同时,融合的 挑战也不容小觑。普华永道认为,无论是银行、保 险公司或大资管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还是金融科 技公司,在技术应用领域同样需要遵循一些共通的 原则。这些原则可归纳为三个方面:技术融合发展,创新双向驱动。大数据、云计 算、人工智能、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区块链等新 技术相互关联、共同促进,技术边界逐渐模糊。 如人工智能应用可渗透至其他技术领域,未来将 以融合技术生态驱动业务创新。此外,在新技术 创新赋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业务领域的 突破和发展,也不断对技术应用提出新的需求, 实现技术创新和业务变革的双向驱动。应用成熟技术,降低创新风险。应用未被广泛验 证的新技术时,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创新风险。应 尽可能选择应用相对成熟可靠的技术,降低不确 定性。同时,应关注社区活跃的开源或可自主掌 控的技术,以获取良好的支持,实现对技术问题 的快速应对。发展监管科技,防范无序创新。金融科技公司依 托其互联网和技术能力对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创 新。然而,技术创新也引起如信息不对称、数据 安全、经营合规等问题,传统监管方式已无法适 应数字化时代,发展监管科技成为应对金融风险 的必然之举。建立对金融机构创新风险、经营风 险和合规风险等全域动态监控体系,有助于高效 识别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四、人才、组织与激励科技不仅重构了金融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行逻辑,也对 组织与人才带来挑战。如何设置组织架构以保障科技 战略的执行,并进行合理的评价?如何组建既熟悉技 术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并实施有效激励?数 字化时代,金融机构应在组织与人才方面积极探索, 在传统管理模式外进行更多的尝试。1.金融科技专职子公司或部门:量力而为金融科技子公司有助于加速推进科技研究和应用、科 技成果转化及落地应用;同时,也有利于拓宽合作联 盟,促进科技与行业的融合。本次调研结果显示,传 统金融机构受访者中已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机构约 占五分之一,另有近四分之一的传统金融机构受访者 虽然仍未设立子公司,但有此打算。梳理公开信息可见,目前已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多 为大型金融机构。不难想象,传统金融机构越来越重 视金融科技,但有如此资源与条件成立相关子公司的 机构并不多。因此,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可能是头部 机构的选择。以独立部门形式发展金融科技,对中小 型金融机构而言是更现实可行的做法。根据公开信息整理,部分头部金融机构在董事会设立 金融科技委员会,从治理层面加强重视。本次调研结 果表明,约四分之一的传统金融机构受访者,已由一 把手直接挂帅金融科技,可见科技的战略关键地位正 日益凸显。2. 科技驱动与业务的关联日益密切本次调研中,超过半数的受访金融机构明确赋予其金融科技部门“科技驱动业务”的职责。可见对于科技的 定位已不再是以往的“科技服务业务”,而是强调科技对业务的驱动作用。这种转变也对科技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业务部门需求响应已不适应新形势,科技部门应更积极参与 业务讨论并实现业务赋能。金融机构科技部门需要新的治理模式,组织、岗位、流程等一系列管理都应调整。调研结果显示,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受访金融机构,已将“科技驱动的业务盈利”作为金融科技部门的直接绩效评价指 标。非业务部门直接关联与盈利相关的指标并不是传统操作,但这也说明,金融机构已经深刻意识到,在数字化转型 过程中,科技对于业务的盈利性已产生可明确衡量的正向关系,应纳入考核指标。3. 明确人才标准,开展合作培养金融科技人才是数字化时代的稀缺资源。作为软实力的体现,金融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已成为传统金融机 构及金融科技企业关注的重点。目前,头部机构已将金融科技人才的数量和占比作为关键信息在公司年报中 进行披露,各机构占比的差异较大。虽然占比越高并未必越理想,但一定程度上至少反映了不同机构对金融 科技的重视程度。哪些技能和经验是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看 重的?调研结果显示,同时拥有技术开发和金融从 业经验的复合职业背景,仍是受访机构认为最重要 的。此外,将产品商业化并开拓目标市场的能力, 以及迅速开发最小产品 (minimal viable procts) 并 获取反馈、自我迭代的能力,也较为被看重。广泛的需求和复合的标准,使得可直接从市场获得 的金融科技人才有限,因此,人才培养成为金融科 技人才供给的重要出路。然而,由于金融科技是一 个跨领域、跨学科的新事物,无论是高等院校、金 融机构、科技公司或政府都难以独自培养出全面的 人才,需要多方携手开展。目前,市场上对于金融 科技人才的培养机制,主要可归纳为四种模式:高等院校学生培养,金融机构助力实践部分高校已设立金融科技相关专业或课程,从学生 阶段抓起,培养人才。同时,这些高校也探索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提升金融科技专业毕业 生的市场适应性。金融机构专题培训,高校、互联网公司携手参与金融机构邀请高校教授,与头部科技公司携手,开 展内部专题培训与实地参观学习。培训内容包含金 融经济类典型课程,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科 技类课程,科技与业务创新发展、科技与风险防控、 科技与市场营销等应用类课程,以及管理转型方面 的课程。在培训过程中,通过更多的金融科技理念 传导以及科技与业务结合的加强,助推数字化转型。头部科技公司旗下金融机构牵头培训,高校教育 赋能头部科技公司旗下的金融机构积极与高校合作,建 立培养金融科技人才的培训资源,积极研究和开展 前瞻探索,并促进交流。多方共同打造金融科技联合组织由地方政府、知名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联 合打造,旨在推动跨界合作与协同创新、培养适应 金融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提供服务金融科技行业 发展的各类智力资源及搭建开放交流平台的金融科 技联合组织,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多地 建立。政、产、学、研多方联手有助于在社会范围 内对金融科技人才实现更大的培训资源配置。除了以上培养机制,金融科技人才认证考试的标准 化培养体系也逐步建立 。例如,特许金融分析师 (CFA) 认证考试从2019年起增加了金融科技相关的 教材及考题,中国银行业协会也于2019年正式推出 金融科技师 (CFT) 资格认证。4. 灵活的人才吸引留存机制金融科技人才是数字化时代的稀缺资源,无论是传统金 融机构还是金融科技公司都求贤若渴。本次调研结果表 明,更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扁平化的组织平台和畅通 的职业晋升通道,以及明确且被认同的业务发展方向, 是招聘到和留住金融科技人才的三大关键因素。这表明 企业不仅需要与员工分享“钱途”,也要共担“前 途”,才更有利于在市场上获得金融科技人才。金融科技公司多为中小型企业,具有更加灵活的操 作方式。比如,在人才激励方面,本次调研结果显 示,金融科技公司受访者使用最多的人才激励方式 除了广泛使用的现金奖金池,也在股票期权、业绩 单元、股权、虚拟股票等长期激励方式上有多种 尝试。传统金融机构中,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无疑在组 织机制上有更多优势,可以在子公司内参照科技行 业设立更有吸引力的职业发展通道和薪酬激励体 系,提升对科技人才的吸引与保留能力。5. 小结:敏捷转型,人尽其才随着科技对金融业影响加深,商业与运营模式将发 生深刻转变,市场上对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的争夺 也将更激烈。两种因素叠加,必将带来组织与人才 领域的重大变革和创新。 普华永道认为,除了金融科技部门的改变,整体的 数字化、敏捷组织转型也成为金融机构的必然方 向。这样的转型对庞大、流程导向的金融机构绝非 易事,需不断尝试、调整与创新,也是对管理者智 慧的考验。 从市场实践和创新尝试来看,平台型组织的构建, 前中后台赋能机制,可以在敏捷前端与稳定中台的 基础上,实现市场与风险监控的平衡。 对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的获取和培养进行的更多积 极尝试将逐渐显现出效果,比如,为专业科技复合 型人才进行的定制化的能力发展体系,基于心理学 的以特质为核心的研究和人才调配等,都将把人才 的潜能逐步发挥出来;更广泛的,让组织中的每一 位员工都能在数字化的时代中继续学习、工作和参 与,建立数字化意识和技能,参与到数字化时代的 金融机构转型之中。对此予以充分关注与实践的金 融机构,将在未来显现出竞争优势。五、监管与合规科技创新既是金融业发展的动力,也成为了新的风险 来源。中国金融科技领域近年来的发展经验表明,不 加以约束和引导的创新,最终很有可能背离初衷。然 而,过度监管也会扼杀创意,不利于行业蓬勃发展。 可见创新与监管对于金融业而言,犹如天秤的两端, 缺一不可,但需要随时保持平衡。1. 监管趋势:防风险,更要防垄断治理行业乱象、补齐短板和防范系统性风险是近年来 金融监管的主要方向。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科技 (FinTech) 发 展规划( 2019—2021年 )》明确指 出,要健全金融科技监管基本规则体系,着力打造包 容审慎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近几年来,中央及地方监管机构肩负防范重大风险的 任务,一直在处理P2P领域的存量风险。2020年 末,伴随某大型金融科技公司上市暂缓、高管被约谈 且遭市场监督部门立案调查,标志着反垄断也将成为 未来中国数字经济和金融科技领域的监管重点。数字 化时代容易产生“赢家通吃”和“大数据杀熟”的现 象,掌握了尖端技术的平台企业需要公平竞争和保护 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金融业务经营与发展。本次调研梳理了主要金融监管机构过去一年多的发文 后发现,有多份均与金融科技有关,主题涉及网络安 全、金融科技创新风险、互联网贷款与互联网保险、 互联网平台与营销行为等。下表列举了部分对行业影 响较大的相关文件。2. 监管方式:任重道远,上下求索有鉴于中国金融监管仍遵循机构监管模式,即针对持牌 金融机构进行准入、产品、业务、人事、数据和行为等 方面的把控,通过约束持牌金融机构及其与科技公司的 合作,可部分达到金融科技监管的目的。这种间接监管金融科技的方式是否行之有效?或者 当局应在金融科技的监管方面做些什么?本次调研 的受访者普遍认为,政府应对金融科技进行适当监 管,避免野蛮生长和套利创新。其中,最需要做的 就是规范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另外,受访者也期 待政府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支持力度,包括在政策灵 活性、资金和税收支持等方面。3.传统金融机构:建立创新合规流程机制传统金融机构对监管合规相对较谨慎。在基于新兴 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和产品前,一般都会仔细评估风 险;选择互联网合作伙伴和引入平台流量时,对其 合法合规性和流量质量也会开展尽调,内部需要经 过风控合规等部门的会签 ,并由新产品委员会审 批。相应的产品报备、收费标准和系统安全都需要 经过监管认可。不仅如此,金融机构对于声誉和品牌的重视,也会 驱使其及时关注合作平台的舆情信息,一旦发生风 险事件可能随时中止业务合作,确保自身合规经营 和业务品质可控。普华永道建议金融机构积极拥抱科技,以开放的姿 态与科技公司及互联网平台合作的同时,发挥自身 的风控与合规优势,并采用敏捷且严谨的风控合规 管理模式,既可以提升自身科技能力和竞争优势, 也能够确保创新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4. 金融科技公司:从颠覆到赋能的华丽 转身随着科技公司金融属性的业务及行为逐渐被纳入监 管,某些业务的专属性和准入门槛越来越多。与此 同时,政府也通过约束与科技公司合作的传统金融 机构,形成对金融科技的间接监管。在此环境下,过去几年大型科技公司一方面通过资 本手段获得金融牌照(尤其是保险、支付、保理、 小贷等牌照),以便实现新的金融科技模式;另一 方面,这些科技公司也纷纷重组金融业务板块,逐 步回归科技本身,并将相关实体由“XX金融”改为 “XX金科/数科”。总体上,金融科技公司的定位从 前几年的颠覆金融转变为现在的赋能金融。普华永道建议科技公司的金融板块或金融科技公司 应严守金融风险的底线,按照金融规律和遵循金融 监管要求来尝试金融科技的创新; 对于具有金融属性 的公众融资、杠杆经营、金融投资、现金流错配等 活动,必须按照金融监管的标准和方式来管理,放 弃监管套利的侥幸思维,主动和金融监管机构保持 沟通,确保在阳光下创新。5. 小结:适度容错,适时反思高度监管是金融业有别于其他行业的特征之一。合 规是科技创新的底线,也是长期健康发展的保障。 以P2P为例,该领域从野蛮生长到整顿清理再到如 今几乎全数退场,给金融业造成了极大的震荡,给 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监管机构提供了反 思空间。普华永道认为,未来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金融 科技公司,只要从事金融属性的业务活动,就应遵 循金融的合规要求和风控原则,不可本末倒置。而 平衡创新与管控,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法尺度的 把握,则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对此监管机构不 仅需要有一定的容忍度,更要适时复盘,总结经验 教训。六、疫情后再出发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对国内外经济造成巨大冲 击,也为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引入创新服务 模式、提升组织韧性提供了契机。越来越多的传统 金融机构开始思考在后危机时代支持客户和员工, 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适应远程工作、数字交互和新兴技术的“新常态”。金融科技公司也在开发新的 客户主张、 商业模式和协作平台 , 为金融服务 赋能。1. 头部金融机构:依托数字化拓展“无 接触服务”疫情使得人员流动和聚集受到极大地限制,金融机 构的网点无法接待大量客户。但从调研和汇总各方 信息来看,绝大多数客户未感受到金融服务不便, 各金融机构也维持平稳运营。这得益于过去几年中 国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金融机构大力提升 数字化水平。本次调研的传统金融机构受访者认为,疫情期间金 融科技对客户触达、运营管理和渠道拓展的帮助 最大。银行主要通过手机APP、小程序等工具,将柜台基 础服务升级至线上。如零售客户的存取款、转账、 理财,企业客户的开户、采集信息、尽调审查等, 全面提升了服务效率。此外,银行也积极推进线上 社保、贷款线上展期等业务,拓展“无接触”服务 的范围。保险公司结合疫情形势,积极响应银保监会早前发 布的《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推广人身保险电子 化回访工作的通知》,推出线上理赔、回访工具。 有寿险公司通过科技赋能打造人工智能机器人回访 模式,支持7*24小时在线、客户身份核实、保单信 息可视化等服务,回访时效最低仅需三分钟,在保 障信息安全的同时大幅提升沟通效率。证券公司则引导客户选择线上开户、交易及业务办 理,通过官网、APP客户端、智能客服等方式,及 时向投资者推送交易资讯并提供智能服务。同时, 多家机构选择在疫情期间将线下路演活动搬至线 上,推出的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除了支持直播线 上路演、回放等基础功能,还能让投资者和上市公 司在线上互动交流。这些功能不仅在疫情期间为机 构带来更多的用户互动和大数据积累,日后更可通 过数据动态识别客户属性,针对使用行为了解其兴 趣特点,为后续服务提供支持。2. 金融科技公司:技术输出,赋能抗疫传统金融机构在服务线上化转型的经验与技术有 限,本次疫情促成了它们越来越多地与金融科技公 司合作,由后者提供技术输出,为金融业务赋能。 有头部金融科技公司协助中型农商行开发移动应用 和提供云计算能力,使其付费用户和合作查询的次 数大增,线上应用加载时间明显减少,大大提升了 该农商行疫情期间的服务效率与用户体验。另有金融科技公司为传统金融机构推出并优化相关 非日常金融服务工具,为社会提供了重要增值服 务。某金融集团联合旗下医疗服务品牌在同系银行 App推出24小时免费在线问诊服务,并开通抗击疫 情问诊专线,推送疫情动态;同时,消费金融领域 的生活缴费产品、无人支付收银机等便民服务也开 始涌现。3. 小结:顺势而为,加速升级疫情期间,传统金融机构在科技赋能下推出的线上 服务,不仅拓宽了金融服务的思路、降低了获客成 本,也大大提升了客户体验。实践证明这个方向是 可行且具有极大价值的。可以预见,金融机构在线 上触达、获客、远程服务方面,科技创新和能力提 升的进度将会加快,资源投入的力度也会加大。疫情期间高度依赖线上的办公方式,并未对各机构 的运营产生明显负面影响。这也让很多机构认识 到,远程会议工具、系统化公文流转与办公平台建 设,能够极大地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充分证明了完 善的数字化能力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调研结果表明,后疫情时代,传统金融机构受 访者希望在移动客户端 、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RPA)、远程公文流传与办公平台、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 和机器人智能客服方面有所加强。普华永 道认为,未来金融机构应加强和金融科技公司合 作,以快速产出和率先使用领先的数字能力;同时 重新定位、思考、革新渠道组合和跨渠道管理;并 提升员工技能,促进新的、敏捷的工作方式并嵌入 灵活的工作安排;进而重构企业文化,促进创新与 协作。七、前景展望刚过去的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持续快速发展,同 时也出现了许多意料之外的变化。展望未来,金融 改革推向纵深也对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科技将持续深入影响金融业的各个方面,金 融科技已经成为推动金融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机遇”、服务实体经济的 “新途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新利器”。1. 传统金融机构科技建设趋势:形神兼 备,刚柔并济据普华永道的观察,传统金融机构的科技建设主要 呈现出三大转变:由单点应用建设向平台化、中台化建设转变。所谓中台化,是指用中台化思维构建企业级业务和 技术架构,对流程共性、风控共性、数据共性、功 能共性的功能进行抽象,并进行集约化、全局化, 实现业务的高效作业、交叉精准营销、面向体验的 全客户经营、风险横向统一管控,赋能组合产品创 新。诸多头部金融机构已在数据中台、客户经营中 台、信贷中台等细分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并获得显著的业务收益。由科技赋能的“业务改良”向科技引领的“模式变 革”转变。互联网金融从试水到野蛮生长到规范的发展历程表 明,金融是可以以“科技”的形态独立存在的。金 融科技在头部机构的定位,逐渐从“支撑、改良” 变成了“ 引领、创造第二曲 线”。“金融科技 (FinTech)”某程度上成了“科技金融 (TechFin)”。 通过强大的科技力量打造金融服务开放平台,将产 品、功能与服务进行集中管理与共享,与金融体系 外的伙伴合作,结合各方资源优势,进行产品和服 务的快速创新,形成各种形式的跨界合作,打造以 金融服务为核心的生态圈,满足企业和个人的“金 融+”需求。由科技应用的“硬实力”向企业组织文化“软实 力”转变。金融科技不是孤立地由技术部门承载,传统金融机 构转向数字化业务模式转型,也需要整个企业组织 文化变革。数字化企业的特征是敏捷和创新,这意 味着更快的执行速度、完全市场驱动需求及客户体 验导向的快速迭代。通过构建金融科技软实力,能 改变业务与技术相互割裂的局面,建立产品制与部 落制模式,实现业务与技术的超融合、实现科技投 入的价值最大化。2. 金融科技发展趋势:百尺竿头,更进 一步普华永道认为,在未来几年,金融科技发展重点将 以科技为落脚点,以数字化为本质,通过技术手段 转变金融服务方式,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金融科技 公司将更突出其科技优势,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 据、区块链等技术,与传统金融机构深度融合,使 其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国家发展。同时,金融科技近年来在服务小微企业、普惠金 融、提高服务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的 市场创新竞争中,把握政策规范并转化为机遇,将 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目标。人工智能技术实用化: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产品 设计、市场营销、风险控制、客户服务等环节已经 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渗透。目前,人工智能在金融领 域的多数应用并不是将机器完全替代人工,而其更 多在金融领域起到的是辅助作用,使得技术更加应 用化、落地化,帮助一线业务人员解决业务问题。区块链将成为社会信用体系新基石:当前,区块链技术尚未成熟,其潜在价值只显露出 冰山一角。对于以信用为核心要素的行业而言,该 技术会成为创新性社会性金融信用和协作体系的基 石。通过区块链进一步加快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融合,将切实发挥出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 发展的巨大作用。数字货币助推全面金融数字化:人民银行2020年推出的数字货币 (DC/EP) 试点,将 为金融科技公司带来创新基础设施。数字人民币从 发行、流通、存储、投资、跨境流动等所有环节都 可以变成数据,货币的流通具备空前的指向性和可 跟踪性。预计已经处于全球领先的中国金融科技领 域,在数字货币正式推出后必将迎来崭新的发展 机遇。网络安全不容忽视: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金融犯罪逐渐呈 现出网络化、高科技化和隐秘化的特征,各种匿名 网络攻击手段不断变化,使金融数据的安全受到了 严重的威胁。在金融科技的推动下,金融数据成为 数字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产,是金融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数据安全带来的风险具有很强 的溢出和传染效应,一旦存在安全问题,将在机构 和市场构成的系统中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存在连 续损失的可能性。3. 监管趋势:持续严格,科技赋能强监管持续:近几年部分金融科技领域的无序发展,导致并积累 了一些区域性金融风险,相关部委和金融监管机构 在不断的治理和规范。普华永道预计,未来几年强监管的态势将会延续,监管对金融科技创新的态度 也会趋于谨慎,进一步建立完善金融科技技术标 准、行业规范和监管框架,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加 强事中事后监管。监管科技突破:金融科技作为创新型生产力,既可以用于改造金融 服务,也可以用于优化监管手段。未来需要充分运 用大数据、金融云、区块链等技术,建立完善覆盖 各类金融科技业态的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提升金融 监管部门的跨市场、跨业态、跨区域金融风险的识 别、预警和处置能力。除了传统金融机构,金融科 技公司也 应积极与监管机构 合作 ,以技术赋能 监管。规范数据生态:当数据成为第五生产要素之后,其也愈发成为金融 科技业态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金融活动中数据的 获取、存储、确权、使用和相关权益的规范,将是 法制完善和监管关注的重点领域。某些处于灰色地 带的数字金融业务模式会出现颠覆性的变革。数据 生态链的规范,也为金融机构更好发展数字金融业 务模式提供了保障。(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