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部:正视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劳动力属性强化、学生属性弱化绿绒蒿

教育部:正视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劳动力属性强化、学生属性弱化

针对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3106号“关于逐步放开研究生招生指标控制的提案”,近日,教育部在其官网公开了相关答复。其中,对于“探索建立以科研项目经费为主承担培养成本的新投入机制的建议”,教育部表示具有很强针对性,将在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工作中进行试点。上述答复中提到,“十三五”开局,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从建设教育强国和创新型国家高度出发,作出优化高层次人才供给结构,适度加快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节奏的决策部署。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达到88.4万人,其中博士生9.4万人、硕士生79万人。2018年我国研究生在校生总规模将超过270万人,预计2020年将达到290万人,与美国基本持平。当前,普通本科、研究生年度招生计划的审批下达,是各级政府履行核定办学规模法定职责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央和各地财政教育项目年度支出的主要依据,在当前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已经较大、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计划管理也是稳定地方和高校发展预期,防范高等教育系统性风险的必要手段。从国际先进的高等教育治理经验看,政府对高等学校、特别是公立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进行管理和调控,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当前,我国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各地制定中长期事业发展目标时,局限于当地情况,对全国和周边省份情况的兼顾不够,与国家宏观目标和发展节奏差距较大,不少省份存在不顾办学条件和质量、不顾社会需求,片面追求规模增长的现象,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根据教育部答复,在地方和高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相对健全的前提下,教育部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完善高等教育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探索核定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更优化管理模式,允许地方或高校在核定办学规模内自主确定年度招生计划,逐步淡化年度招生计划的管理模式;同时,加大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筹,适时推动有关审批事项下放到省级部门。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教育部在答复中还说道,“我们应充分正视我国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教育自身不足,比如教育质量还难以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需求;学术环境、声誉和资助水平过低等使国内高校难以赢得国际间优秀生源竞争;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劳动力属性逐步强化、学生属性逐步弱化;分类淘汰机制尚未建立、氛围尚未形成;从国家层面保障培养质量的实招硬招不多等等。”

荆树

教育部:正视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劳动力属性强化现象

近日,针对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3106号“关于逐步放开研究生招生指标控制的提案”,教育部在官网公开了相关答复。其中,对于“探索建立以科研项目经费为主承担培养成本的新投入机制的建议”,教育部表示具有很强针对性,将在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工作中进行试点。答复中提到,“十三五”开局,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从建设教育强国和创新型国家高度出发,作出优化高层次人才供给结构,适度加快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节奏的决策部署。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达到88.4万人,其中博士生9.4万人、硕士生79万人。2018年我国研究生在校生总规模将超过270万人,预计2020年将达到290万人,与美国基本持平。当前,普通本科、研究生年度招生计划的审批下达,是各级政府履行核定办学规模法定职责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央和各地财政教育项目年度支出的主要依据,在当前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已经较大、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计划管理也是稳定地方和高校发展预期,防范高等教育系统性风险的必要手段。从国际先进的高等教育治理经验看,政府对高等学校、特别是公立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进行管理和调控,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当前,我国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各地制定中长期事业发展目标时,局限于当地情况,对全国和周边省份情况的兼顾不够,与国家宏观目标和发展节奏差距较大,不少省份存在不顾办学条件和质量、不顾社会需求,片面追求规模增长的现象,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根据教育部答复,在地方和高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相对健全的前提下,教育部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完善高等教育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探索核定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更优化管理模式,允许地方或高校在核定办学规模内自主确定年度招生计划,逐步淡化年度招生计划的管理模式;同时,加大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筹,适时推动有关审批事项下放到省级部门。教育部在答复中还说道,“我们应充分正视我国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教育自身不足,比如教育质量还难以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需求;学术环境、声誉和资助水平过低等使国内高校难以赢得国际间优秀生源竞争;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劳动力属性逐步强化、学生属性逐步弱化;分类淘汰机制尚未建立、氛围尚未形成;从国家层面保障培养质量的实招硬招不多等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郭立伟

不主故常

48岁博士靠偷电动车养15岁儿子: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在当今社会,博士可以算是拥有最高学识的高级人才,属于象牙塔尖的存在,平常人眼中不用太愁吃穿的群体,什么“失业”、“乞讨”等词几乎很难与博士们相搭边。但在最近,济南发生一起偷窃事件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因为这起偷窃事件的主人公是一名山东名牌大学的博士,其文质彬彬的气质很难与偷车贼联系在一块。他今年48岁,1994年毕业后两年到现在,已经有过5次盗窃,目前处于失业状态,每月的收入来源仅是1000元失业金,还有个15岁的儿子要抚养。新闻一出,立即引发不少热议,人们大多叹息其学历,更有人表示:“怎么博士也混成这样?干不了别的去送快递也比偷电动车强啊。”其实像这个48岁博士一样,即使有着令人艳羡的高学历,依旧无法支撑自己生活所需的例子不在少数,如手握一把好牌,却将自己的人生打得一塌糊涂,最终沦为“低保户”的54岁北大博士生张进生;还有自称备受生活打击沦为乞丐的南京名牌大学热能博士的陈某;以及失业2年在家不肯见人的38岁留美博士……活生生的例子一件件摆在我们面前,让人不得不思考这类群体是怎么了。失业博士们的3大致命错误:1、好高骛远,对工作百般挑剔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历代表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能力,在从前,企业家们视博士这类高学历人才如珍宝,许多博士生们可能刚毕业出来就被聘为团队负责人。但在现在,学历高低似乎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人们更看重的是你的能力水平,即使是博士也得基层做起,这就导致有些人无法接受这种落差。如前文说到的依靠乞讨存活的名牌大学博士陈某,在其前妻眼中,陈某经常因为各种原因甩手不干,没有一份工作能够长久做下去,好不容易托人找到一家待遇很不错的公司,陈某却嫌弃工资太低,匹配不上他的博士学历,跟他条件相当的人能拿5000,自己却只有3000,心生诸多不满,后来干脆辞职回家,再也没有出来找过工作。2、不脚踏实地,总想着不劳而获有了目标却不愿为之付出、努力,总希望可以通过某些捷径来实现目标,自然看不到成功的曙光,就像那个有5次偷电动车记录的48岁博士说的:“自己太穷,这么多年来,每次看到没有上锁的电动车就想偷走,转手就能卖200块,这钱来得快。”没有付出就想有回报太过天真,成功唯一的捷径只有脚踏实地的努力。3、社会压力过大,心理承受能力差众所周知,培养一个博士所耗费的金钱成本、时间成本都非常巨大,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也正是因为这些巨大的投入成本,社会对博士们的期待比普通人要高出很多分。 比如博士一定要去知名大学任教、要去名企上班、要年薪百万等等;他们自己给自己的压力也大,30多岁毕业出来还是当个打工仔,这是很多人无法完全接受的事,种种无形期待和压力压得他们无法喘气。久而久之,受到太多次社会打击之后,这类群体更容易回避社会的目光,不想面对现状,只想躲在自己的世界当个隐形人。其实“失业博士”并非个案,每年都会有相关报道出来,我们在探寻事件始末的时候,也应该更深刻的思考到:“学历高固然重要,但人的工作能力、情商及人生态度才是重中之重。”你觉得呢?欢迎在下方留言一起讨论!注:本文为AEIC学术交流中心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常卒乎鄙

两名海归博士的互怼:在海外留不下来,你就是个十足的失败者

一名留学博士回国了,过上了相夫教子的生活。在德国读博4年,导师不强求发文章,正常毕业,本想着能在德国找一份工作,但最终还是考虑家庭的关系,回到了国内,找到了一份研究所职员的工作,生活和许多正常人一样,简单而温馨。如下便是这名海归博士的自述。回国已经一年半,但是德漂的生活貌似已经经历过了一个世纪。留学的岁月是寂寞孤独的,因为繁重的实验、毕业的压力,也因为置身于遥远的国土。可是,人不能一辈子做一种身份,以前呢,是好学生,乖学生,留学生,于是在回国后的这一年半里,彻底告别了求学。回国,因为有了家而使人焕然一新了,但遗憾肯定是有的。生物学里的植物学科,实验周期本来就很漫长,德国读博,做基础理论研究,实验没少做,结果也不错,也没少努力。但课题是老板的,人家说要发文章就发,说不发,你根本得不到。在德国,博士不发文章毕业,很正常。但在国内,博士没有文章,就等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我想对用人单位说,德国人学术态度是宁缺毋滥,不是自己不努力,是老板瞄准的根本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学术上长远的目的。可是,谁会去理会你,没有文章就是没有,连面试资格都不会给的。所以,挺自卑的,都怪自己学业不精,做不出让老板更满意的能发出文章的实验。看看别人动不动就发十几篇,影响因子又那么高的真正海归们,连继续做学术的勇气都没有了。关于博士期间是否要发表文章,这名海归博士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视博士期间的研究是一份工作,工作就是做好本职,做自己该做的,尽职尽责去做好。目前人们都把文章当作事业进步的敲门砖,事实上本应如此。但如果只去追求文章,而把本应的工作没做好,那么在我的世界观里,和没有文章差不多。事业是什么,我认为就是不抛弃不放弃,一辈子致力于此的工作。我不是科学家,谈不上为科学奋斗什么,但是,为其努力,添砖加瓦,做一小丢丢就满足了。如果你学术做得很好,发了很多文章,但是回过头发现自己没有太热爱它,而是只想着怎么做实验才能高效出文章的话,那么,我觉得还是不发文章的好。这样的观点引发了另外一名留学博士的不满,其直言楼主就是个失败者,是海归博士中的反面教材:读了四年都没能留下来,还要回国与国内博士竞争。如下是这名博士的反驳。我现在英国,博士最后一年,已经7篇SCI文章。其中3篇是跟导师的课题有关,署了导师第2作者;另外4篇跟项目课题无关,属于我自己业余的探索。给导师看后,导师划掉了自己的名字,谦虚地说自己没有贡献,但鼓励我发表。根据一篇自己探索的文章内容,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工业实际问题,我给导师写了一个Proposal。导师看后,润色一下,略改几个字,申请了EPSRC。最近,批下来70万英镑的科研项目基金。为此,导师已经邀请我,毕业后留在这里,做3年博士后。并且说,3年后,科研项目的合作单位英国BP石油公司,将保证雇佣我。所以,无论国外还是国内,找工作,很难,那是对你而言,对别人,不一定如此。言语之中,这名海归博士自认为比上一名海归博士要成功。不同的观点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讨论的参与者大多是博士同行。其中有几名博士同行的回复得到众多人的点赞。每个人读博的目的都各有不同。找到自己最满意的生活方式就是最大收获了。确实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万人瞩目的精英成功者,但是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有人无法理解你只是他原本就和你不在一个世界,他不知道他的成败得失与他人没有半毛钱关系,他也无权对你横加指责。最可悲的是,有些人在世界上走一趟,最简单的尊重二字却永远学不会。一名同样在海外漂着的男生路过表示支持楼主,德国博士,生物和化学方向找工作很难,那些德语好的硕士和本科留下的机会会比较大一些。德国对教育的投入大,博士博后位置相对来说好找。其实很多时候博士背负了太多,也迷惘了很多,楼主能够看清自己想要什么,知足常乐真的很好。发文章当然是一部分,但是完全为了文章的博后,跟投机倒把者有何区别,一篇好文章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不呵护,不投入万般精力,是做不到的。强烈鄙视找工作只看文章的国内学术圈和高校圈,真想看一个人学术水平,让他或者她拿毕业答辩的PPT出来给讲半小时,再问半个小时,也就知道大概了。发了Nature的也许真牛,但不发的也不代表是渣。所以对于这些海归博士的不同观点,各位读者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评论,我是教育向前冲,关注教育,漫谈教育二三事。图文等部分素材源自网络,侵联删。

劫中劫

博士已经是高职院校任教主流,高职院校需要大量博士还是老师傅?

某教育报刊曾刊发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贾少华教授的大作《高职院校不妨多聘些师傅》,对高职院校师资招聘中追求博士学历人才的现象予以批判,认为“高职院校不是不可以有博士,但师傅比博士更重要”。拜读之后,笔者倒有些不同的看法。在十年前,一所高职院校能够得到博士的青睐,那也大概可以成为新闻了。然而近年来,高职院校已经悄然蓄起了自己的博士教师队伍。以笔者所在的浙江工业职业学院为例,我校仅是省级示范和省级优质高职院校,尚未进入国字号行列,到目前为止已拥有博士59人(其中引进博士20名),到2020年将达到“百名博士”的规模。在浙江省的高职院校中,拥有博士教师超过20人规模的不在少数,即使是贾少华老师所在的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也有博士教师十余人。浙江省高职院校招聘博士算是起步比较晚的,在广东省几所高职院校中,博士教师群体已成主流。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博士教师349人,占其专任教师的比例将近30%;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虽只有博士教师275人,但占其专任教师的比例已经高达47%。可见,高职院校不仅拥有博士教师不足为怪,且博士教师群体会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主流。何以如此?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支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于“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点明确:“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要点指出:“加强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队伍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文件亦将师资队伍建设置于重要地位,并赋予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和承担技术技能积累的双重职责。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颁布,这一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面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的政策文件”,其中也明确提到“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要求“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高科技人才”来校任教。这些目标和任务的实现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支撑,而博士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博士教师群体作为师资队伍中高层次、高水平的象征,是高职院校优质师资队伍建设的主体之一,能起到引领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杠杆效应。高职院校的高位化发展趋势将对师资队伍的高移产生自然的影响。高职教育历经30余年,不仅稳定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整体的发展更是迈入了一个新台阶,一些优秀的高职院校无论从发展规模、师资力量还是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甚至能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抗衡。高职院校这些年来成功的跨越式发展成就,也让多数院校充盈着高位化发展的吁求。尽管国家对高职院校升格严格控制,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态势及其受境外如台湾技术与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化发展经历的影响,无时不在刺激着高职院校向更高层次发展。如今高职院校不仅逐步铺开“高职本科”专业的建设,一些一流高职院校已经公开宣布引进“院士”级别的科研人才。如此,整个师资队伍的“水涨船高”当在意料之中,引进和培养博士教师也必然成为高职院校优质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大趋势。博士教育规模的新一轮扩张结果将主要由高职院校来承接。根据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17年1月发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亚太区域研究生教育中心,在学研究生总规模将达到290万人,千人注册研究生数达到2人。可见,博士人才规模在短期内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扩张。但目前的现实是,国外留学生归国潮以及本科院校教师需求基本饱和并存,本土培养的博士将马上出现“就业难”的问题,这些博士生的出路在哪里?高职院校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栖身处。在本科院校的博士招聘空间越来越小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已经在大量地招聘博士教师,储备高层次人才。未来本土培养的博士生将主要流向高职院校已是必然。境外高职院校中拥有博士层次教师已是通例。在国外,与我国高职院校层次和作用相当的院校显得很复杂,在层次方面就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的限于较低的层次: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澳大利亚的TAFE、日本的短期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有的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则各个层次的院校都有,如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体系、英国的城市学院和多科技术学院等。院校层次较低的高职院校带有浓厚的成人教育色彩、院校层次较高的则兼有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研究型功能,前者的师资队伍中以兼职教师队伍为主,后者则很难与一般大学区分。从专任教师的角度,具有博士学位的师资队伍在国外各类高职院校中已是普遍现象,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任师资招聘中学位成为一个基本的考量因素。我国台湾地区有发展很成熟的技术与职业教育体系,其各层次技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中也主要是博士。我国要建立起“中国特色、国际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恐怕在师资队伍上“提档升级”也是题中之义。因此,高职院校固然需要加强“师傅”这样的“双师型”教师,但也应正视博士教师群体崛起的事实。当顺应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开始储备自己的博士人才,同时致力于博士教师对高职情境的职业适应及其在高职院校中的职业成长,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引导博士教师队伍成为“高素质双师型队伍”的中坚力量,使之成长为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作者:伍红军,系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绍兴市区域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天演

教育部:正视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劳动力属性强化、学生属性弱化

针对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3106号“关于逐步放开研究生招生指标控制的提案”,近日,教育部在其官网公开了相关答复。其中,对于“探索建立以科研项目经费为主承担培养成本的新投入机制的建议”,教育部表示具有很强针对性,将在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工作中进行试点。上述答复中提到,“十三五”开局,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从建设教育强国和创新型国家高度出发,作出优化高层次人才供给结构,适度加快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节奏的决策部署。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达到88.4万人,其中博士生9.4万人、硕士生79万人。2018年我国研究生在校生总规模将超过270万人,预计2020年将达到290万人,与美国基本持平。当前,普通本科、研究生年度招生计划的审批下达,是各级政府履行核定办学规模法定职责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央和各地财政教育项目年度支出的主要依据,在当前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已经较大、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计划管理也是稳定地方和高校发展预期,防范高等教育系统性风险的必要手段。从国际先进的高等教育治理经验看,政府对高等学校、特别是公立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进行管理和调控,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当前,我国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各地制定中长期事业发展目标时,局限于当地情况,对全国和周边省份情况的兼顾不够,与国家宏观目标和发展节奏差距较大,不少省份存在不顾办学条件和质量、不顾社会需求,片面追求规模增长的现象,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根据教育部答复,在地方和高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相对健全的前提下,教育部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完善高等教育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探索核定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更优化管理模式,允许地方或高校在核定办学规模内自主确定年度招生计划,逐步淡化年度招生计划的管理模式;同时,加大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筹,适时推动有关审批事项下放到省级部门。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教育部在答复中还说道,“我们应充分正视我国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教育自身不足,比如教育质量还难以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需求;学术环境、声誉和资助水平过低等使国内高校难以赢得国际间优秀生源竞争;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劳动力属性逐步强化、学生属性逐步弱化;分类淘汰机制尚未建立、氛围尚未形成;从国家层面保障培养质量的实招硬招不多等等。”

桔梗

教育部:正视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劳动力属性强化现象

近日,针对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3106号“关于逐步放开研究生招生指标控制的提案”,教育部在官网公开了相关答复。其中,对于“探索建立以科研项目经费为主承担培养成本的新投入机制的建议”,教育部表示具有很强针对性,将在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工作中进行试点。答复中提到,“十三五”开局,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从建设教育强国和创新型国家高度出发,作出优化高层次人才供给结构,适度加快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节奏的决策部署。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达到88.4万人,其中博士生9.4万人、硕士生79万人。2018年我国研究生在校生总规模将超过270万人,预计2020年将达到290万人,与美国基本持平。当前,普通本科、研究生年度招生计划的审批下达,是各级政府履行核定办学规模法定职责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央和各地财政教育项目年度支出的主要依据,在当前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已经较大、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计划管理也是稳定地方和高校发展预期,防范高等教育系统性风险的必要手段。从国际先进的高等教育治理经验看,政府对高等学校、特别是公立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进行管理和调控,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当前,我国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各地制定中长期事业发展目标时,局限于当地情况,对全国和周边省份情况的兼顾不够,与国家宏观目标和发展节奏差距较大,不少省份存在不顾办学条件和质量、不顾社会需求,片面追求规模增长的现象,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根据教育部答复,在地方和高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相对健全的前提下,教育部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完善高等教育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探索核定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更优化管理模式,允许地方或高校在核定办学规模内自主确定年度招生计划,逐步淡化年度招生计划的管理模式;同时,加大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筹,适时推动有关审批事项下放到省级部门。教育部在答复中还说道,“我们应充分正视我国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教育自身不足,比如教育质量还难以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需求;学术环境、声誉和资助水平过低等使国内高校难以赢得国际间优秀生源竞争;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劳动力属性逐步强化、学生属性逐步弱化;分类淘汰机制尚未建立、氛围尚未形成;从国家层面保障培养质量的实招硬招不多等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郭立伟

齿如齐贝

48岁博士靠偷电动车养15岁儿子: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在当今社会,博士可以算是拥有最高学识的高级人才,属于象牙塔尖的存在,平常人眼中不用太愁吃穿的群体,什么“失业”、“乞讨”等词几乎很难与博士们相搭边。但在最近,济南发生一起偷窃事件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因为这起偷窃事件的主人公是一名山东名牌大学的博士,其文质彬彬的气质很难与偷车贼联系在一块。他今年48岁,1994年毕业后两年到现在,已经有过5次盗窃,目前处于失业状态,每月的收入来源仅是1000元失业金,还有个15岁的儿子要抚养。新闻一出,立即引发不少热议,人们大多叹息其学历,更有人表示:“怎么博士也混成这样?干不了别的去送快递也比偷电动车强啊。”其实像这个48岁博士一样,即使有着令人艳羡的高学历,依旧无法支撑自己生活所需的例子不在少数,如手握一把好牌,却将自己的人生打得一塌糊涂,最终沦为“低保户”的54岁北大博士生张进生;还有自称备受生活打击沦为乞丐的南京名牌大学热能博士的陈某;以及失业2年在家不肯见人的38岁留美博士……活生生的例子一件件摆在我们面前,让人不得不思考这类群体是怎么了。失业博士们的3大致命错误:1、好高骛远,对工作百般挑剔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历代表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能力,在从前,企业家们视博士这类高学历人才如珍宝,许多博士生们可能刚毕业出来就被聘为团队负责人。但在现在,学历高低似乎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人们更看重的是你的能力水平,即使是博士也得基层做起,这就导致有些人无法接受这种落差。如前文说到的依靠乞讨存活的名牌大学博士陈某,在其前妻眼中,陈某经常因为各种原因甩手不干,没有一份工作能够长久做下去,好不容易托人找到一家待遇很不错的公司,陈某却嫌弃工资太低,匹配不上他的博士学历,跟他条件相当的人能拿5000,自己却只有3000,心生诸多不满,后来干脆辞职回家,再也没有出来找过工作。2、不脚踏实地,总想着不劳而获有了目标却不愿为之付出、努力,总希望可以通过某些捷径来实现目标,自然看不到成功的曙光,就像那个有5次偷电动车记录的48岁博士说的:“自己太穷,这么多年来,每次看到没有上锁的电动车就想偷走,转手就能卖200块,这钱来得快。”没有付出就想有回报太过天真,成功唯一的捷径只有脚踏实地的努力。3、社会压力过大,心理承受能力差众所周知,培养一个博士所耗费的金钱成本、时间成本都非常巨大,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也正是因为这些巨大的投入成本,社会对博士们的期待比普通人要高出很多分。 比如博士一定要去知名大学任教、要去名企上班、要年薪百万等等;他们自己给自己的压力也大,30多岁毕业出来还是当个打工仔,这是很多人无法完全接受的事,种种无形期待和压力压得他们无法喘气。久而久之,受到太多次社会打击之后,这类群体更容易回避社会的目光,不想面对现状,只想躲在自己的世界当个隐形人。其实“失业博士”并非个案,每年都会有相关报道出来,我们在探寻事件始末的时候,也应该更深刻的思考到:“学历高固然重要,但人的工作能力、情商及人生态度才是重中之重。”你觉得呢?欢迎在下方留言一起讨论!注:本文为AEIC学术交流中心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赵朔

两名海归博士的互怼:在海外留不下来,你就是个十足的失败者

一名留学博士回国了,过上了相夫教子的生活。在德国读博4年,导师不强求发文章,正常毕业,本想着能在德国找一份工作,但最终还是考虑家庭的关系,回到了国内,找到了一份研究所职员的工作,生活和许多正常人一样,简单而温馨。如下便是这名海归博士的自述。回国已经一年半,但是德漂的生活貌似已经经历过了一个世纪。留学的岁月是寂寞孤独的,因为繁重的实验、毕业的压力,也因为置身于遥远的国土。可是,人不能一辈子做一种身份,以前呢,是好学生,乖学生,留学生,于是在回国后的这一年半里,彻底告别了求学。回国,因为有了家而使人焕然一新了,但遗憾肯定是有的。生物学里的植物学科,实验周期本来就很漫长,德国读博,做基础理论研究,实验没少做,结果也不错,也没少努力。但课题是老板的,人家说要发文章就发,说不发,你根本得不到。在德国,博士不发文章毕业,很正常。但在国内,博士没有文章,就等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我想对用人单位说,德国人学术态度是宁缺毋滥,不是自己不努力,是老板瞄准的根本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学术上长远的目的。可是,谁会去理会你,没有文章就是没有,连面试资格都不会给的。所以,挺自卑的,都怪自己学业不精,做不出让老板更满意的能发出文章的实验。看看别人动不动就发十几篇,影响因子又那么高的真正海归们,连继续做学术的勇气都没有了。关于博士期间是否要发表文章,这名海归博士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视博士期间的研究是一份工作,工作就是做好本职,做自己该做的,尽职尽责去做好。目前人们都把文章当作事业进步的敲门砖,事实上本应如此。但如果只去追求文章,而把本应的工作没做好,那么在我的世界观里,和没有文章差不多。事业是什么,我认为就是不抛弃不放弃,一辈子致力于此的工作。我不是科学家,谈不上为科学奋斗什么,但是,为其努力,添砖加瓦,做一小丢丢就满足了。如果你学术做得很好,发了很多文章,但是回过头发现自己没有太热爱它,而是只想着怎么做实验才能高效出文章的话,那么,我觉得还是不发文章的好。这样的观点引发了另外一名留学博士的不满,其直言楼主就是个失败者,是海归博士中的反面教材:读了四年都没能留下来,还要回国与国内博士竞争。如下是这名博士的反驳。我现在英国,博士最后一年,已经7篇SCI文章。其中3篇是跟导师的课题有关,署了导师第2作者;另外4篇跟项目课题无关,属于我自己业余的探索。给导师看后,导师划掉了自己的名字,谦虚地说自己没有贡献,但鼓励我发表。根据一篇自己探索的文章内容,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工业实际问题,我给导师写了一个Proposal。导师看后,润色一下,略改几个字,申请了EPSRC。最近,批下来70万英镑的科研项目基金。为此,导师已经邀请我,毕业后留在这里,做3年博士后。并且说,3年后,科研项目的合作单位英国BP石油公司,将保证雇佣我。所以,无论国外还是国内,找工作,很难,那是对你而言,对别人,不一定如此。言语之中,这名海归博士自认为比上一名海归博士要成功。不同的观点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讨论的参与者大多是博士同行。其中有几名博士同行的回复得到众多人的点赞。每个人读博的目的都各有不同。找到自己最满意的生活方式就是最大收获了。确实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万人瞩目的精英成功者,但是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有人无法理解你只是他原本就和你不在一个世界,他不知道他的成败得失与他人没有半毛钱关系,他也无权对你横加指责。最可悲的是,有些人在世界上走一趟,最简单的尊重二字却永远学不会。一名同样在海外漂着的男生路过表示支持楼主,德国博士,生物和化学方向找工作很难,那些德语好的硕士和本科留下的机会会比较大一些。德国对教育的投入大,博士博后位置相对来说好找。其实很多时候博士背负了太多,也迷惘了很多,楼主能够看清自己想要什么,知足常乐真的很好。发文章当然是一部分,但是完全为了文章的博后,跟投机倒把者有何区别,一篇好文章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不呵护,不投入万般精力,是做不到的。强烈鄙视找工作只看文章的国内学术圈和高校圈,真想看一个人学术水平,让他或者她拿毕业答辩的PPT出来给讲半小时,再问半个小时,也就知道大概了。发了Nature的也许真牛,但不发的也不代表是渣。所以对于这些海归博士的不同观点,各位读者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评论,我是教育向前冲,关注教育,漫谈教育二三事。图文等部分素材源自网络,侵联删。

博士已经是高职院校任教主流,高职院校需要大量博士还是老师傅?

某教育报刊曾刊发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贾少华教授的大作《高职院校不妨多聘些师傅》,对高职院校师资招聘中追求博士学历人才的现象予以批判,认为“高职院校不是不可以有博士,但师傅比博士更重要”。拜读之后,笔者倒有些不同的看法。在十年前,一所高职院校能够得到博士的青睐,那也大概可以成为新闻了。然而近年来,高职院校已经悄然蓄起了自己的博士教师队伍。以笔者所在的浙江工业职业学院为例,我校仅是省级示范和省级优质高职院校,尚未进入国字号行列,到目前为止已拥有博士59人(其中引进博士20名),到2020年将达到“百名博士”的规模。在浙江省的高职院校中,拥有博士教师超过20人规模的不在少数,即使是贾少华老师所在的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也有博士教师十余人。浙江省高职院校招聘博士算是起步比较晚的,在广东省几所高职院校中,博士教师群体已成主流。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博士教师349人,占其专任教师的比例将近30%;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虽只有博士教师275人,但占其专任教师的比例已经高达47%。可见,高职院校不仅拥有博士教师不足为怪,且博士教师群体会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主流。何以如此?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支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于“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点明确:“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要点指出:“加强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队伍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文件亦将师资队伍建设置于重要地位,并赋予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和承担技术技能积累的双重职责。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颁布,这一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面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的政策文件”,其中也明确提到“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要求“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高科技人才”来校任教。这些目标和任务的实现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支撑,而博士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博士教师群体作为师资队伍中高层次、高水平的象征,是高职院校优质师资队伍建设的主体之一,能起到引领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杠杆效应。高职院校的高位化发展趋势将对师资队伍的高移产生自然的影响。高职教育历经30余年,不仅稳定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整体的发展更是迈入了一个新台阶,一些优秀的高职院校无论从发展规模、师资力量还是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甚至能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抗衡。高职院校这些年来成功的跨越式发展成就,也让多数院校充盈着高位化发展的吁求。尽管国家对高职院校升格严格控制,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态势及其受境外如台湾技术与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化发展经历的影响,无时不在刺激着高职院校向更高层次发展。如今高职院校不仅逐步铺开“高职本科”专业的建设,一些一流高职院校已经公开宣布引进“院士”级别的科研人才。如此,整个师资队伍的“水涨船高”当在意料之中,引进和培养博士教师也必然成为高职院校优质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大趋势。博士教育规模的新一轮扩张结果将主要由高职院校来承接。根据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17年1月发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亚太区域研究生教育中心,在学研究生总规模将达到290万人,千人注册研究生数达到2人。可见,博士人才规模在短期内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扩张。但目前的现实是,国外留学生归国潮以及本科院校教师需求基本饱和并存,本土培养的博士将马上出现“就业难”的问题,这些博士生的出路在哪里?高职院校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栖身处。在本科院校的博士招聘空间越来越小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已经在大量地招聘博士教师,储备高层次人才。未来本土培养的博士生将主要流向高职院校已是必然。境外高职院校中拥有博士层次教师已是通例。在国外,与我国高职院校层次和作用相当的院校显得很复杂,在层次方面就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的限于较低的层次: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澳大利亚的TAFE、日本的短期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有的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则各个层次的院校都有,如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体系、英国的城市学院和多科技术学院等。院校层次较低的高职院校带有浓厚的成人教育色彩、院校层次较高的则兼有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研究型功能,前者的师资队伍中以兼职教师队伍为主,后者则很难与一般大学区分。从专任教师的角度,具有博士学位的师资队伍在国外各类高职院校中已是普遍现象,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任师资招聘中学位成为一个基本的考量因素。我国台湾地区有发展很成熟的技术与职业教育体系,其各层次技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中也主要是博士。我国要建立起“中国特色、国际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恐怕在师资队伍上“提档升级”也是题中之义。因此,高职院校固然需要加强“师傅”这样的“双师型”教师,但也应正视博士教师群体崛起的事实。当顺应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开始储备自己的博士人才,同时致力于博士教师对高职情境的职业适应及其在高职院校中的职业成长,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引导博士教师队伍成为“高素质双师型队伍”的中坚力量,使之成长为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作者:伍红军,系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绍兴市区域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