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广州发布首部社区志愿服务发展行业性报告是唯无作

广州发布首部社区志愿服务发展行业性报告

社区志愿服务的战略定位是广州“慈善之城”和“志愿之城”建设的基础工程、广州“幸福社区”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形式和路径。2月9日,《广州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2020)》)发布会在广州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举行,行业内专家学者围绕“十四五”广州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前瞻展开专题研讨。凝聚多位社区志愿服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智慧据悉,《广州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0)》是广州市首部社区志愿服务发展行业性报告。在市民政局指导下,由市社区服务中心联合广州志愿服务联合会、市志愿者协会,组织全市多位志愿服务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资深志愿服务工作者参与编写,历时一年。全书分为总报告、专业发展篇、实务经验篇、区域发展篇、附录五个部分,近17万字,以翔实的数据、客观的分析、生动的实践和鲜活的案例,对广州市社区志愿服务年度发展情况进行全行业、多领域、多维度的剖析和研判。发布会上,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小军对报告进行了全面梳理与解读。他指出,该报告全面梳理了广州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状况,对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深刻分析,并在内外部发展的新环境下提出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态势。胡小军表示,社区志愿服务的战略定位是广州“慈善之城”和“志愿之城”建设的基础工程、广州“幸福社区”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形式和路径,要以制度化建设为核心,健全和完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社区志愿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和法治化水平。全面展示社区志愿服务“广州经验”据《报告(2020)》显示,广州市社区志愿服务呈现五大亮点:一是党员在社区志愿服务中的模范作用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社区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二是广州社区志愿者在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基层社区治理创新活力不断激发;三是社区志愿服务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进一步升级,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四是“社工+慈善+志愿服务”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三大主体优势发挥明显;五是“初老服务老老”志愿服务模式进一步夯实,社区互助养老体系初见雏形。据悉,广州市自2019年起积极推动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并开展志愿服务,引导广大在职党员积极参与城市基层治理与服务,建立起“党建+志愿服务”的新机制。《报告(2020)》提到,截至目前,全市回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达26万多人,共建立1925支党员服务队,组织开展社区服务活动6800多次。此外,广州市发挥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平台作用,积极探索与实践社区志愿服务,通过社会化运作、专业化运作和系统化运作,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运作+公众参与”的运作机制、“扎根社区+聚焦民生+供需并重”的服务机制和“物资激励+荣誉激励+持续公益”的长效机制。接下来,广州市将全面推开广州公益“时间银行”,不断推动“社工+慈善+志愿服务”融合发展,为进一步夯实“初老服务老老”模式助力。据广州市志愿者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广州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报告》系列丛书将作为广州市社区志愿服务研究的重要阵地,聚焦广州市社区志愿服务各领域发展前沿和最新趋势,持续推出更多重要理论研究成果,努力为畅通和规范社区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途径、推动广州市志愿服务多样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依据和智力支持。多位专家学者建言献策“开出良方”在以“‘十四五’广州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前瞻”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上,《报告(2020)》的专家作者代表们纷纷为推进广州市社区志愿服务更上一个台阶“把脉开方”,建言献策。李森(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广州市志愿者协会会长):党员志愿者一直是志愿服务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十四五”期间,广州市社区志愿服务要坚持党建引领,继续发挥党员志愿者队伍稳定、动员能力和执行能力强的优势。蔡静诚(广东财经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广州社区志愿服务要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和组织情感建设,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扎根于志愿者内心,同时融入当下社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中,与创新市域治理的新要求进一步共融共促。胡小军(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执行院长):在湾区建设和广深“双城联动”背景下,广州市社区志愿服务应抓住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政策机遇,加大对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创新社区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模式,为社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持续性开展提供保障和支撑。吴治平(广州市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法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要积极发挥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大力培育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和社区志愿者。积极培育志愿服务精神,加强社区志愿者赋能,提升社区志愿者的社区治理能力;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和行业组织,设立多样化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搭建志愿服务参与平台,畅通志愿者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渠道;培育社区志愿者的慈善文化,推动社区志愿者反哺社会、贡献社会。骆苹(广州市羊城公益文化传播中心理事长):以羊城晚报从2012年发起“文化大篷车社区行”为例,阐述“大篷车项目”立足社区、深耕社区、找寻发现新时代文明和谐的社区新典范;宣传社区、链接社区,用行动见证新型社区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探索社区、服务社区,以实践拓展社区为民服务的新方式,下一步,将根据“十四五”的相关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精细化和社会服务专业化中的作用,促进社区共融。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苏赞、林琳 通讯员廖培金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马俊贤【来源:广州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毒气室

社区防疫必看|新冠防控期社区居民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项目背景自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管理以来,各地政府相应出台各类防控措施,对公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当前情况下,社区成为公众最能直接感受政府行政服务、最能显著影响施政满意度的一线行政单元。社区工作的优劣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此次抗疫防控工作。为了解公众对当前各社区执行具体隔离防控措施的看法,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提供服务及发挥管理职能的核心诉求,特开展了此次“关于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社区居民生活状况调查”。调查结果将有利于帮助相关政府部门及研究机构掌握实际情况,采取更加有效的防控措施及更人性化、精细化的服务手段,保护公众健康。【壹】数据发现本次调查的问卷设计是由菲尔德咨询研究团队,在浙江大学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林卡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调查样本来自于浙江省13个地级市的社区居民,调查工作通过网络平台滚雪球抽样法于2月8日当日启动,当日完成。有效抽样样本总数为242份。样本容量基本符合统计分析的精度需求。在对主要调查数据的分析后,我们有如下几个主要发现:社区服务/管理的重要性评价在社区居民关注的要素上,“及时安排疑似病例隔离及送诊”、“对节后返回人员及时安排居家医学观察,指导居家隔离方法”、“及时安排检查社区内相关设施消毒”等三个“及时”是优先级排名前三的事项。数据表明社区居民对控制疫情的需求度最高。社区服务/管理的诉求欠缺评价在社区居民关注的要素上,“帮助小区物业组织协调采购部分生活必需品及药品”是目前浙江省社区居民最希望提供的主要诉求。居民对保持现有生活品质的需求较高。对比分析及综合评价通过对重要性和诉求欠缺性要素的对比可以发现,社区居民目前对及时控制疫情有着高度一致的共识,这是我们隔离防控措施实施的坚实群众基础。防控措施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配合。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隔离措施的实施,也给社区居民带来了较大的民生影响,最为突出的影响表现在日常食物、药物及防疫物资的供给上。这就需要社区基层单位在目前较为困难的时期,拓展工作思路,积极协助社区居民采购相关物资。然而,成功完成防控工作,同时兼顾精益化地满足民生需求,将成为目前本就压力巨大的社区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如何平衡这对矛盾值得在后续防控部署上关注探索。社区居民满意度水平目前,浙江省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水平为87.02,指标标准差小于0.5,公众在此指标上的观点与评价一致性较高。本地政府疫情控制满意度目前,浙江省社区居民的对当地政府在此次疫情中的控制满意度水平为90.17,指标标准差小于0.5,公众在此指标上的观点与评价一致性较高。居民“抗疫”信心指标难能可贵的是,无论面临的困难是大是小,也无论前期的满意度是高还是低,社区居民对渡过此次疫情都有着较高的信心水平,且对该指标的评价显示出很高的一致性(标准差均小于0.5)。这一方面得益于可见的工作进展和宣传引导工作,另一方面也为后续工作满足目前公众的高预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居民对社区提供服务与管理职能的重要性评价及时登记、隔离、送诊疑似病例、对返回人员的居家隔离安排、对社区内设施的消毒清扫工作是排名靠前的前三项重要工作。这三项工作的成效将显著影响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水平。这三项工作的进展需要透明和公开,需要社区人员及时的通报,以使得社区居民明确获知事件进展,越透明公开,越有利于防控工作的成功。调查数据中有较大比例的样本将以上全部服务/管理要项的重要性评价为最高级,这也从侧面反应出公众对事件的焦虑和压力,需要及时进行疏导。居民对社区提供服务与管理职能的诉求欠缺评价诉求欠缺评价是居民针对社区当前提供服务/管理的现状下,认为有存在不足或亟需改进的评价指标。数据主要反映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居民对社区的服务诉求主要是在隔离之后,日常生活物资及防疫应急物资的供给组织上。但该需求涉及方面较广,社区很难通过自身单元解决。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统筹调配;第二个诉求欠缺项为返回人员的医学观察安排。该事项涉及到疫情是否能得到有效控制的问题,需与疾控部门紧密配合;第三,是社区网格的信息透明化。社区需安排专门人员对社区发生的疑似病例、隔离病例进行公开透明的发布。用官方的透明信息消除猜疑和焦虑。社区网格员要利用好互联网的沟通渠道,及时发布措施动态,及时安抚因信息谬误引起的恐慌情绪。社区居民的主要意见及建议目前,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及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居民应急物资储备不足引起的焦虑与不满,希望得到社区解决; 认为社区不公布社区内疫情即是隐瞒了疫情; 建议社区多关注流动人口的返回,担心带来新的疫情扩散。其中,信息的透明是建议中提及频率最高的诉求,甚至高于对日用品的需求,值得社区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貳】数据推论及策略建议从以上数据及分析中不难发现:一方面,社会公众将社区疫情防控摆到了的首要位置,事关切身利益,这是实施隔离防控措施的坚实群众基础。同时,也是成功实施政策的良好契机。另一方面,在诉求欠缺评价中,公众又将日常物资采购、外地返回人员医学观察的安排以及社区防控信息透明化放到了重要位置。结合这两类评价数据分析,表达了这样一个事实,社会公众希望在防控措施有效的前提下,能够兼顾自身当前的生活品质。而在目前的情况下,囿于资源限制,较难很好地取舍平衡两类诉求。而像社区这样一线基层单元将直面社区居民的评价和诉求。如何能成功完成防控任务,又能在防控期间提供更精益化、人性化的服务/管理应成为下一阶段政府部门予以考量的问题。鉴于诉求与供给的矛盾,社区应尽快关注和补足两项工作:一是加强社区网格信息的透明化;二是积极组织引导社区居民自助互助。另外,各级部门也应加大力量下沉和支持社区的力度,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具体的策略建议如下:1/社区的措施及工作进展信息要公开透明,反馈及时。猜测中的疫情和以讹传讹的信息是战胜疫情的重大障碍,要及时清晰的公开社区防控情况,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消除猜疑和焦虑。疫情动态公开:及时公开社区疫情,包括送诊、居家观察、人员返回等信息需要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公开:及时通报社区的工作进展,包括最新的防控举措、每日消毒情况,筹备应急物资情况等,要依托物业和社区网格员,及时发布相关动态,让社区居民清楚社区的工作情况。2/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发动群众,社区应积极引导组织居民主动投身抗疫工作。群众广泛参与的过程实际上,也即是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提升的过程。防控期间群众日常千差万别的需求就不一定能得到及时满足。其中有重症患者的就诊问题,有无家人在身边的老弱病残孕人群的居家照看问题,有日常生活用品、药品的采购问题,甚至有隔离期间居民的水电维修问题等。这些问题虽然琐碎,但对当事人而言却无法忽略。仅靠社区无法精准满足这些需求。这就需要社区人员,特别是社区网格人员积极了解问题,通过网络渠道组织发动群众,在有充分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自助互助。2月份部分省份复工在即,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成为社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动群众就是成功的主要保障。3/各级力量下沉,充实基础行政单元,提升社区服务/管理能力。要充分调动政府各级力量,包括人力资源、智力资源、物资资源。虽然各级都承担着各自的职能,但值此非常时刻,需要创造性的打破常规的人员配置和工作模式,各级部门力量下沉,充实社区。帮助社区提升在疫情防控期的服务水平和发挥有效的管理职能。4/全面释放社区工作效能,删繁就简,杜绝官僚化作风空耗社区工作精力。“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目前社区承载着基层防控的重要任务,其人员配备、相关防控软技能培训、社区在疫情防控期的服务及管理能力发展、自身防护硬件等都承受重大考验。这个时候就更需要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深刻了解一线情况,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空耗社区的工作精力。对多重检查、多头指挥、重复填表等诸多情况要予以制止,完全释放社区的工作效能,将全部精力聚焦到当前的抗疫防控工作中去。综上所述,相信通过不断完善的防控体系、众志成城的公众支持,我们必将赢得这次战“疫”的最终胜利。致敬每一位无问生死的一线医疗人员!致敬每一位默默无闻的社区工作者!致敬全国每一位为这场战“疫”作出贡献的骨肉同胞!(编辑:李斯特 此调查报告由杭州菲尔德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发布)

强之

2020年社区工作者行业前景剖析

社区工作者很多人百度社区工作者前景如何似乎很多的人得到的都是非常悲观的答案待遇低,没编制......这让很多的考生关闭了网页将目光投向省考、国考、事业单位考试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带你了解2020年社区工作者的新变化1、社区工作者编制问题——眼光要长远确实 ,如同咱们很多考生查询的消息所言,社区工作者大部分都是没有编制的,但是很多考生忘记了,这个道理就和很多考生考大学生村官一样,村官是一个跳板,那么谁又能说,社区工作者不会成为一个跳板呢?2019年陆续多个省份,北京,广东等地出台政策,面向社区工作者进行事业单位编制招聘,也就是说专门为我们的社区工作者划分出事业单位编制。2、社区工作者待遇问题——看待要理性工资怎么这么低,当然了目前的社区工作者工资确实感人,但是首先这个是暂时的,社区工作者的工资每年都会有一定增长。其次最关键的是,选择的人群,各位考生朋友们,试想,你在本社区工作,吃喝在家里不花钱,上班地方还比较近,又特别方便,这难道不是理想的工作嘛,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要求工资特别高,确实不够现实,但是我想说,社区工作者对于这些考生来说,不比你在外面工作工作7 8000块要少。3、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情况——机会要把握当前的疫情肆虐,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同样我们也要想到,从2月份开始,一个多月甚至可能两个月的时间,目前找工作,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寒冬期。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旺盛的社工需求。目前我国2020年的社工数量要达到145万,但是缺口还很大。先关的社会工作者专业本来就少,而从事专业对口的人员仅有不到三成。缺口大,工作还轻松,按时上下班,这样的工作你心动了吗?

尼克松

2019中国社区生活服务成熟度报告发布

鸣途网消息:为推动社区商业及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于2019年9月4-6日在北京召开以“聚焦社区商业 引领健康消费”为主题的“CCFA新消费论坛——2019中国社区商业暨大健康年会”。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零点有数共同发布了《2019中国社区生活服务成熟度报告》(下文简称为“报告”),报告研究涵盖全国83个城市28万多个居民社区,涉及7大社区生活服务功能35类共计1018万社区生活服务设施。报告以海量的设施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使用“15分钟生活圈”模型算法分析各类生活服务设施与社区的空间关系,结合移动交互收集的近2万个家庭的社区生活服务需求,构建社区生活服务供需模型,进而洞察不同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的供需差异,助力社区生活服务的整体布局优化与新的商业机会洞察。报告主要发现:第一,中国的社区生活服务成熟度总体上还处于刚刚及格的水平,各城市表现差异较大。而从城市内部来看,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分布的不均衡性也几乎是所有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第二,社区生活服务成熟度与城市、社区的发展紧密相关。城市层面,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社区生活服务水平存在梯度差异,城市级别与宏观经济指标越高,城市的社区生活服务成熟度也越高。同时,社区的生命周期与社区生活服务水平密切相关,而社区生活服务成熟度的差异也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第三,社区生活服务存在居民需求与社区供给的不平衡。结合供需匹配分析,社区周边对于中小学、公园广场、购物中心,以及游泳、乒羽球馆等高需求的服务仍有较大缺失。第四,不同级别城市、不同群体对社区生活服务需求存在差异。这也意味着,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业主结构的社区,要基于其需求特点有差异化的构建社区生活配套设施,才能更好的吻合不同社区业主的实际需要。附:报告全文

性恶

智慧社区行业发展趋势及现状分析2020年

传统社区的模式存在管理方式单一、服务手段匮乏和信息孤岛的弊端;通过智慧社区的建设,不仅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便捷、智慧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可以平衡商业、环境和社会的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智慧社区是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智慧社区是什么意思 传统社区的模式存在管理方式单一、服务手段匮乏和信息孤岛的弊端;通过智慧社区的建设,不仅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便捷、智慧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可以平衡商业、环境和社会的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智慧社区是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我国智慧社区的分布不均,并且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我国的北上广深等沿海城市发展相对较快,这些地区经济发展优势较为明显,对于智慧社区的应用接收能力也相对较高,但是由于受到建设成本以及消费水平的制约因素,智慧社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知。 智慧社区特点可以概括为:舒适、开放的人性化环境、高度的安全性、便捷的数字化通讯方式、便利的综合社区信息服务、家居智能化、物业管理智能化等几个方面。智慧社区的提出,是从强调以技术为核心到强调以技术为人服务为核心的一种转变。 智慧社区将物业系统、安保系统、交通系统、监控系统等融为一体,在互联网平台的支撑下,可实现对社区内生活环境的全方位监控,降低危险系数,减少安全隐患。如,警察可快速调取智能摄像设备中的影像信息,掌握犯罪分子的动向,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快速锁定犯罪分子,在最短的时间内侦破案件。同时,智慧社区还可预防犯罪事件发生,一旦有可疑人物进入社区,则会立即向相关人员发出信息提醒,保护居民安全。2020智慧社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及现状分析智慧社区利用互联网技术建成了多个智能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系统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具备强大的实用性功能,能够为居民生活提供便捷化、高效率的服务。如,在社区门禁系统中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和身份验证技术,使居民可通过刷手机、刷脸进入小区,免去带卡、带钥匙的麻烦。在智能建筑中,门锁使用的是智能密码锁,采用远程控制方式,业主可远程开锁让朋友或客人先进去休息。 智慧社区通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将社区内的信息设施、物理设施、商业设施等连成一体,建设智慧化基础设施,实现基础服务设施物联化、智能化运作,从而为社区居民提供智能化服务。如,向社区居民提供医疗远程服务、小区安保监控服务、家居智能化调节服务、水电费智能缴费服务等,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2018年智慧社区市场规模为2083亿元。智慧社区已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以2015年为界,之前为第一阶段,智慧社区对行业的贡献主要是建立了记录数据的能力,对物业管理实现了数字化;2015年之后为第二阶段,建立了人与物的联结能力,完成了数字化的产品;2016年到2018年为第三阶段,智慧社区进入AI的初级阶段,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AI技术广泛应用。2020智慧社区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社区的建设逐渐完备,智慧社区迎合现代社会民众的高品质、多元化生活需求,将自动化、智能化的生活理念引入到小区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将来人们的生活会更加便利,居民享受全面的信息化服务,人们生活更加舒适美好,从而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楚楚

武汉社区居家养老调研报告发布,不离家不离亲 居家养老更称心

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需要什么样的服务?社区居家养老如何提高老人的获得感?昨日,湖北省统计局武汉调查监测分局发布《2020年武汉市社区居家养老专题调研报告》。报告显示,近四成受访老人愿意承担的养老支出在2000元及以上,被访老人及家属希望养老服务供给内容更加丰富,需求超过半数的服务类型分别是家政服务、医疗服务、餐饮服务和文化娱乐。武汉60岁以上老人有194万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武汉市户籍总人口906.40万人,其中60岁以上194.2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1.4%,65岁以上133.5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4.7%,远远超过联合国老龄化社会标准。在公办养老机构供不应求、民办养老机构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受传统孝道传承观念影响,考虑到社交需求和生活品质追求,社区居家养老成为更多居民的选择。调研报告显示,武汉社区居家养老需求正旺。此次调研回收了466份调查问卷,55岁以上调查对象中,78.2%表示将来“倾向”或“比较倾向”社区居家养老。35岁以下调查对象中,69.6%对自己或者家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态度是“倾向”或“比较倾向”。大部分被访老年人希望留在子女身边养老,自己有能力购买养老服务,减轻子女负担,而被访子女也愿意为父母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费用支出方面,37.2%的55岁以上调查对象表示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上每月愿意承担2000元及以上,2019年末武汉市55岁以上户籍人口261.65万,据此推算,全市养老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每年将带来233.60亿元的养老经济市场规模。养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问卷中需求超过半数的服务类型分别是家政服务(81.3%)、医疗服务(76.2%)、餐饮服务(62.5%)和文化娱乐(51.1%),被访老人及家属希望养老服务供给内容更加丰富,养老产业涉及衣食住行,后疫情时代,养老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突显。面对日益增多的养老服务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促就业方面也将起到积极作用,按照湖北省要求的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与生活自理老人的比例为1:6,以武汉市133.58万65岁以上老年人口进行推算,预计可带来22.26万养老服务就业岗位。虽然未来养老经济市场规模不小,但目前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武汉调查监测分局建议,一要着力抢先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推动银发经济、健康产业快速升级,不断优化养老产业发展环境,发挥产业集群优势;二要激发多元主体参与,培育龙头示范企业;三要提升养老职业吸引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四要加强设施和平台建设,健全养老行业监管体系。编辑:张迎【来源:汉新闻】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不监于体

2020年我国社区医疗服务市场现状与趋势分析 社区医疗机构入院人数有所下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不断上升2019年底,全国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013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56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5452个。与上年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20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减少19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48.8万人,平均每个中心51人;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12.3万人,平均每站5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人员数比上年增加2.7万人,增长4.7%。社区医疗机构人员总数逐年增加2010-2019年中国社区医疗机构人员总数逐年增加,但增速下降至10%以内,2019年增幅为4.7%,人员总数约61.1万人。2019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48.8万人,平均每个中心51人;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12.3万人,平均每站5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人员数比上年增加约 2.7万人,增长4.7%。社区医疗机构床位总数波动上升2004-2012年,中国社区医疗机构床位总数逐年增加,且2010年之前增长率均在28%以上。2007年中国社区医疗机构床位共有7.66万张,同比增长85.92%,为近年来的最大增速;2008-2010年增长率稳定在30%左右,近年来增速有所放缓,在10%以内波动,2019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为237445张,同比增长2.67%。诊疗人次数不断增多 入院人数有所下降2005-2019年中国社区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逐年增加。2009年我国社区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为3.77亿人次,同比增长46.8%,为近年来的最大增速;2010-2016年增长有所下降,2017-2019年增速略有上升。2019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总共诊疗人次约8.6亿次,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人次为6.9亿人次,入院人数339.5万人;平均每个中心年诊疗量7.2万人次,年入院量355人;医师日均担负诊疗16.5人次和住院0.6床日。2019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站诊疗人次1.7亿人次,平均每站年诊疗量6603人次,医师日均担负诊疗13.9人次。2005-2012年中国社区医疗机构入院人数逐年增加,2013年开始增速放缓或出现负增长,2007年我国社区医疗机构入院人数为107.13万人,同比增长145.54%,为近年来的最大增速;近两年我国社区医疗机构入院人数均有所下降。2019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入院人数339.5万人,与2018年基本持平,平均每个中心年入院量355人,平均每站年诊疗量6603人次,医师日均担负诊疗13.9人次。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社区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变化齐一

社区团购行业研究报告

要点总结:1、市场规模达干亿级,头部电商加码布局。以成熟社区GMV约6-8万,30%社区渗透率计算,我国社区团购市场规模接近1000亿元。在资本驱动下,社区团购头部企业相继获得新一轮融资,其中不乏包括腾讯、阿里、美团等多家电商巨头,市场头部竞争的格局已基本清晰。在经历多轮融资、并购后,社区团购领域已进入下半场,接下来将是巨头与头部玩家之间的角逐。2、商业模式清晰,平台负责稳定供应链,轻熟人+社区营销。社区团购一般由团长整合C端需求,平台负责集采与供应链,最终产品由消费者自提或团长配送上门,本质上是预售模式,团长薪酬一般有账期;用户主要面对2—4线城市的中青年女性群体;产品以生鲜食材为主,占比超70%。3、产业尚未完全成熟,未来发展方向以微信生态电商和团长线下门店渗透为主。目前来看社区团购并不是终极形态,因为品类、前端流量、供应链支配都还未完全稳定。基于社群营销效率低、团长受众范围小等原因,社区团购未来或将通过社群关系面对全网更多用户,并且平台赋能头部团长开设线下实体门店,提供更多SKU与零售服务。4、行业巨头逐渐集中,兴盛优选、十荟团、同程生活三足鼎立。社区团购行业近两年经历多轮融资、并购后,行业大洗牌加剧,资源逐渐向巨头集中。兴盛优选长期作为社区团购赛道龙头,业务规模处于行业第—;十荟团并购“你我您″,与阿里深度合作,旨在构建新—代生鲜物流网;同程生活战略并购“邻邻壹″,再获多家资方投资,角逐社区团购赛道龙头。报告正文:BP投递:bp@luck-capital.cn

契嵩

武汉社区居家养老调研报告发布 老年人最需要家政医疗餐饮服务

近日,湖北省统计局武汉调查监测分局发布《2020年武汉市社区居家养老专题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显示,近四成受访老人愿意承担的养老支出在2000元及以上,被访老人及家属希望养老服务供给内容更加丰富,需求超过半数的服务类型分别是家政服务、医疗服务、餐饮服务和文化娱乐。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武汉市户籍总人口906.40万人,其中60岁以上194.2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1.4%,65岁以上133.5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4.7%,远远超过联合国老龄化社会标准。在公办养老机构供不应求、民办养老机构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受传统孝道传承观念影响,考虑到社交需求和生活品质追求,社区居家养老成为更多居民的选择。调研报告显示,武汉社区居家养老需求正旺。此次调研回收了466份调查问卷,55岁以上调查对象中,78.2%表示将来“倾向”或“比较倾向”社区居家养老。35岁以下调查对象中,69.6%对自己或者家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态度是“倾向”或“比较倾向”。大部分被访老年人希望留在子女身边养老,自己有能力购买养老服务,减轻子女负担,而被访子女也愿意为父母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费用支出方面,37.2%的55岁以上调查对象表示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上每月愿意承担2000元及以上,2019年末武汉市55岁以上户籍人口261.65万,据此推算,全市养老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每年将带来233.60亿元的养老经济市场规模。问卷中需求超过半数的服务类型分别是家政服务(81.3%)、医疗服务(76.2%)、餐饮服务(62.5%)和文化娱乐(51.1%),被访老人及家属希望养老服务供给内容更加丰富,养老产业涉及衣食住行,后疫情时代,养老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突显。面对日益增多的养老服务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促就业方面也将起到积极作用,按照湖北省要求的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与生活自理老人的比例为1:6,以武汉市133.58万65岁以上老年人口进行推算,预计可带来22.26万养老服务就业岗位。虽然未来养老经济市场规模不小,但目前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武汉调查监测分局建议,一要着力抢先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推动银发经济、健康产业快速升级,不断优化养老产业发展环境,发挥产业集群优势;二要激发多元主体参与,培育龙头示范企业;三要提升养老职业吸引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四要加强设施和平台建设,健全养老行业监管体系。(艾欣 汪婷)(责编:张隽、关喜艳)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八珍汤

专题报告丨2020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报告

文 / 研究员 陈珍珍概述社区养老服务是融合居家养老、医养结合、老年教育、老年文化的综合养老服务模式,具有服务全面、灵活等多种优势,是顺应当前养老需求的创新举措。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将持续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指出要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以政策为支撑,结合自身优势,物业服务企业将在社区养老领域发挥巨大作用。社区养老服务市场空间及驱动因素分析(一)“银发浪潮”释放巨大市场空间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老年人群体,“银发浪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到来。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54亿,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76亿,占总人口的12.6%,较2018年(11.9%)新增0.7个百分点。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4%,则进入“老龄社会”;比例达20%,则进入“超老龄社会”。以14%为分界线,2019年底我国距离“老龄社会”仅差1.4%,我国步入“老龄社会”已开始倒计时。从发展趋势看,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预计2022年将进入占比超过14%的老龄社会,2033年左右进入占比超过20%的超级老龄社会,之后持续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约35%,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图1:中国 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占比(二)多维政策助力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根据我国“9073”养老模式发展格局,社区养老占比将从1%提升至7%,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助力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社区养老资源大幅增长,同时地市级政府也积极响应落实。国家的方针导向和地方政策的支持引导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社会大环境。表1:历年国家出台的涉及社区养老服务的相关政策基于样本的社区养老服务市场数据分析(一)2019年度500强企业社区养老服务数据分析1. 500强企业社区养老服务数据概述根据2019年500强企业数据,涉足社区养老业务的物业服务企业有61个,占比12.2%,较上年增长2.2%,布局社区养老业务的物业服务企业小幅增长,但是比例依旧不高。其中,社区养老服务收入的平均值为1063.52万元,较上年增长7.79%,而500强企业社区服务的平均收入为6307.49万元,养老服务收入仅占其社区服务收入的2.06%,较上年下降0.54个百分点。整体而言,当前社区养老服务收入占比微弱,仍不能给物业服务企业的收入带来明显的贡献。2. 500强企业社区养老服务收入情况2019年,500强企业社区养老服务总收入达6.49亿元,占500强企业社区服务总收入比例为2.06%,61家涉足社区养老服务企业在社区养老取得平均收入为1063.52万元,当前养老业务占物业服务企业社区服务比例较低,对企业总营收的贡献率较低。表2:500强企业社区养老服务收入情况从500强企业在社区服务的整体布局来看,当前物业服务企业在社区养老的布局依旧处于初级阶段,在物业服务企业当前主要布局的几块社区服务业务中,社区电商服务的收入占比最高,达19.92%,其次是社区房屋经纪,占比19.63%,社区家政服务位列第三,占比8.00%,社区养老服务收入占社区服务总收入的2.06%,在除社区金融、旅游、教育之外的几个主要社区服务业务中占比最小。图2:500强企业社区服务主要业务收入情况 (二)2015-2019年度百强企业社区养老服务分析1. 百强企业社区养老服务布局情况2019年,百强企业布局社区养老服务的比例为24%,较上年增长4个百分点。2015-2019年度,该比例整体维持在22%左右,尚无明显增长趋势。百强企业在社区养老服务的布局依旧有限,当前物业服务企业深入社区养老服务还未出现明显的发展趋势。图3:百强企业涉足社区养老服务比例2. 百强企业社区养老服务收入情况2019年,百强企业社区养老服务收入总值为3.89亿元,较上年增长5.1%。较2015年增长3.0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4.7%。百强企业社区养老服务收入均值从2015年的466.94万元增长至2019年的1620.71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1.1%。2019年,百强企业社区养老服务收入占500强企业社区养老服务收入比例为59.96%,可以看出,目前涉足社区养老服务的物业服务企业近六成集中在行业头部企业。2019年百强企业社区养老服务收入占社区服务总收入比例为1.53%,较2018年的2.46%减少0.93个百分点,企业整体涉足社区养老服务的程度有所减弱,社区养老服务仍有很大市场空间待挖掘。图4:百强企业社区养老服务收入情况企业在社区养老服务领域的探索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养老服务需求凸显,一系列社区养老政策、实施方案的落地,加速了“物业+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近年来,不少物业服务企业采取多种措施,探索为业主提供养老、助老服务,为实施“物业+养老”打下了良好基础。表3:物业服务企业在社区养老领域的案例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当前物业服务企业在社区养老领域的布局仍处于前期的布局阶段,大部分企业的探索主要是专业门槛相对较低的环节。受制于政策、产业等的不完善,养老产业盈利难的问题仍未破解,物业服务企业也仍未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但是长远来看,社区养老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前景和趋势(一)“物业+养老”将成为社区养老服务主模式物业服务企业作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接触最密切也是最熟悉的服务提供者,具有先天的地理优势,拥有丰富的社区服务资源,并能及时掌握业主的家庭信息,同时拥有更专业化的队伍。如果由他们统筹社区内资源,提供入户服务,将能实现“无死角”的照顾到社区每一位需要帮助的老人。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中,“物业+养老”或将发展成为社区养老服务的主模式。在政策层面,国家对“物业+养老”服务模式已初步开始顶层设计,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老年供餐、定期巡访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以政策为支撑,结合自身优势,物业服务企业将在社区养老领域发挥巨大作用。(二)老旧小区改造为物企探索社区养老带来新机遇多数老旧小区存在房屋老化、未安装电梯、缺乏养老服务、没有物业管理等问题,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不便。一直以来,加快改造城镇老旧小区,都是我国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202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重点改造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提升社区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由此可见,我国对于老旧小区的改造已由过去的单项改造向综合改造转变。从改造数量上看,今年各地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比去年增加一倍,并且多地指出实施综合改造的老旧小区原则上应实行专业化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改造应与物业管理同步。可见未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和政府支持力度之大,物业服务企业作为其中参与者之一应加大关注度,充分发挥自身的服务经验优势以及对社区终端的把控能力,抓住社区养老新机遇。(三)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软件硬件都要硬要实现社区养老服务大规模的发展,离不开社区软硬件设施的完善。在硬件上,应加强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全面推动社区配套设施建设,例如设立家政、医疗、文体等多功能服务中心,不仅要考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要顾及其精神文化需要,同时引入智能家居、5G等技术在养老照护、远程医疗方面的普及。在软件上,应加强社区专业服务人员队伍建设。专业养老机构都很难招到愿意长期从事养老服务的年轻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专业人员更是稀缺。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养老护理人才的重视,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建立完善的薪酬福利制度,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养老产业。软件硬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更好的助力社区养老服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