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深圳市2019年度的研究开发资助计划第一批拟资助企业名单的通知拜下

深圳市2019年度的研究开发资助计划第一批拟资助企业名单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为了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按照《深圳市企业研究开发资助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助项目管理办法》等要求,结合我委资金预算,2019年度企业研究开发资助计划资助金额核算标准为:一、综合企业申报上年度研究开发金额、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专家核查金额和税务部门反馈的金额,取最小值作为企业上年度研发费用实际支出的计算基数。二、研发支出费用1000万元及以下部分,按5%予以资助,1000万元以上部分,按照2.5%予以资助,每家企业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2019年企业研究开发资助第一批审核工作已经结束,拟资助企业10236家,资助金额277847.4万元。现予以公示,向社会征求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布结果持有异议的,请在公示期内(6月1日-6月10日)内以书面形式(注明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向我委反映。单位提出异议的,应当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异议材料上签署本人真实姓名(姓名不能打印),我委对异议人身份和反映情况予以保密。其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异议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为保证异议处理客观、公正、公平,保护公示单位的合法权益,凡匿名提出异议的,我委将不予受理。异议受理处室: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科技监督和诚信建设处想查询请咨询茂达专业顾问

堪坏得之

1000万补贴!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2020年企业研究开发资助

申请内容为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开展符合加计扣除政策研究开发活动的企业,对其按规定支出的2019年度研发费用实际支出,予以一定比例事后资助。持强度及方式支持强度:受年度财政预算安排总量控制。单个企业最高资助强度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方式:事后补助。申请条件(一)在深圳(包括深汕特别合作区)注册的具有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或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企业(发证时间为2017-2019年),或纳入统计部门统计范围(纳统年度为2019年)的规模以上工业和服务业企业;(二)属于规模以上工业和服务业企业的,应当建立内部研发机构,按照国家统计法规要求如实完整填报科技统计报表;(三)企业研究开发活动符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范畴,且已按规定向税务部门办理2019年度加计扣除申报;(四)申请企业未列入深圳市科研诚信异常名录。

道纪

深圳302个基础研究项目拟获6亿元资助 这些单位是科研主力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深圳302个基础研究项目拟获6亿元资助,这些单位是科研主力军!深圳大学获得资助的项目数量最多。在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背景下,深圳加大了增加基础研究能力的力度。深圳市科技创新委日前对外公示了2020年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拟资助项目,302个项目榜上有名,涉及电子信息领域66项、生物和生态环保领域153项、智能装备领域31项、材料能源领域52项,拟资助总金额超过6亿元。2019年12月,深圳科创委启动了此次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申请,支持科研人员针对已有较好基础的研究方向或领域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推动若干重要领域或科学前沿取得突破。长期以来,深圳创新有着“四个90%”现象:90%以上研发机构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源于企业,90%以上专利发明出自企业。但最近几年以来,深圳在着手谋划布局加快补齐基础研究这一创新领域的“短板”。今年8月30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正式发布表决通过《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为保障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深圳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规定“市政府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资金应当不低于市级科技研发资金的30%”。目前,深圳的基础研究主要由哪些单位或机构来承担?上述受资助项目或许可以提供一些线索。根据相关要求,上述申请单位要求是在深圳市或深汕特别合作区内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单位以及具有基础研究能力的国家、省、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依托的单位。成果形式主要以论文、著作、专利等为主。单个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资助强度不超过300万元,研究期限一般为3年,采用“先征集、再选题、发指南、后申报”的模式进行事前资助。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有53个受资助项目来自于深圳大学,45个项目来自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39个项目来自于南方科技大学,28个项目来自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1个项目来自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18个项目来自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16个项目来自于中山大学·深圳。这几个单位的受资助研究项目共220项,占了总数的72.8%。其他获得资助的项目来自于深港产学研基地、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筹备办公室、深圳技术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市康宁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等单位。从这份资助项目的分布不难看出,深圳基础研究的主要承担机构为几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并且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扎堆”现象。一方面,这反映出深圳基础研究已经有了一批主力军,另一方面,截至2019年底,深圳仅有13所普通高等学校,总体数量仍然偏小,而在非高校类科研机构中,仅有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有较多项目获得了资助。2017年起,深圳开始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其中就包括布局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设立十大基础研究机构,组建十大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等,目前已有多个项目落地,此外,深圳光明科学城、西丽科教城也都在建设之中。然而,基础研究的布局必将是一项长期工程,在2019年深圳召开的一场“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大力提升深圳市原始创新能力”高校专题座谈会上,不少来自高校的专家表示,很多创新载体特别是“国家队”实验室,需要进一步加强投入和完善配套设施,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作者:王帆 编辑:周上祺)

痛痛快快

深圳大手笔扶持基础研究 302个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拟获逾6亿资助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王海荣9月25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对外公示了2020年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拟资助项目,302个项目榜上有名,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和生态环保、智能装备、材料能源领域,拟资助总金额为65993.6万元。这份拟资助项目清单显示,申请单位中包括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技术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山大学·深圳、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香港浸会大学深圳研究院、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筹备办公室、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筹备办公室等十余所高校院所。也有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港产学研基地、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深圳市格灵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研发中心、深圳市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深圳市耳鼻咽喉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还包括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儿童医院、深圳市眼科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康宁医院、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等医疗卫生单位。其中,南方科技大学申报的“GaN功率和射频器件制备技术及其机理研究”项目拟获得250万元资助。深港产学研基地申报的“基于MEMS技术的法拉第原子滤光器小型集成化研究”项目拟获得300万元资助。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申报的“Alzheimer病焦虑的分子-神经环路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项目拟获得300万元资助。深圳市科技创新委是在去年12月启动2020年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申请的。此次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支持科研人员针对已有较好基础的研究方向或领域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推动若干重要领域或科学前沿取得突破。成果形式主要以论文、著作、专利等为主。单个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资助强度不超过300万元,研究期限一般为3年,采用“先征集、再选题、发指南,后申报”的模式进行事前资助。申请单位要求是在深圳市或深汕特别合作区内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单位以及具有基础研究能力的国家、省、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依托的单位。此前发布的2020年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课题指南共包括400多个项目,覆盖新能源与节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新材料、资源与环境、生物与人口健康技术、电子信息、高技术服务、航空航天等领域。

便当

深圳大手笔扶持基础研究302个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拟获逾6亿资助

9月25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对外公示了2020年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拟资助项目,302个项目榜上有名,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和生态环保、智能装备、材料能源领域,拟资助总金额为65993.6万元。这份拟资助项目清单显示,申请单位中包括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技术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山大学·深圳、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香港浸会大学深圳研究院、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筹备办公室、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筹备办公室等十余所高校院所。也有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港产学研基地、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深圳市格灵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研发中心、深圳市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深圳市耳鼻咽喉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还包括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儿童医院、深圳市眼科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康宁医院、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等医疗卫生单位。其中,南方科技大学申报的“GaN功率和射频器件制备技术及其机理研究”项目拟获得250万元资助。深港产学研基地申报的“基于MEMS技术的法拉第原子滤光器小型集成化研究”项目拟获得300万元资助。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申报的“Alzheimer病焦虑的分子-神经环路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项目拟获得300万元资助。深圳市科技创新委是在去年12月启动2020年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申请的。此次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支持科研人员针对已有较好基础的研究方向或领域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推动若干重要领域或科学前沿取得突破。成果形式主要以论文、著作、专利等为主。单个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资助强度不超过300万元,研究期限一般为3年,采用“先征集、再选题、发指南,后申报”的模式进行事前资助。申请单位要求是在深圳市或深汕特别合作区内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单位以及具有基础研究能力的国家、省、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依托的单位。此前发布的2020年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课题指南共包括400多个项目,覆盖新能源与节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新材料、资源与环境、生物与人口健康技术、电子信息、高技术服务、航空航天等领域。(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陶潜

最高可获千万资助《深圳市重点企业研究院资助管理办法》今日正式施行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王海荣12月1日,《深圳市重点企业研究院资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重点企业研究院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的资助。据了解,“重点企业研究院”是指依托深圳市具有较强科技研发能力的企业(以下简称:依托单位)建设的,不独立于依托单位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科研载体。重点企业研究院开展的科研活动包括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人才培养、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等活动。深圳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市科技创新发展战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际、年度科技研发资金预算等要求,合理布局重点企业研究院的领域和数量。此次公布的《办法》共19条,其中明确规定深圳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在科技研发资金中安排经费,通过认定资助、评估后奖励补助支持建设重点企业研究院。资助和补助经费用于重点企业研究院开展研发活动。其中,对经认定的重点企业研究院,按照依托单位上两个年度平均投入研发经费的25%予以资助,最高1000万元。对已认定的重点企业研究院开展两次评估,间隔不少于两年;评估结果为“优秀”的,按照依托单位上两个年度平均投入研发经费的20%给予奖励补助,最高500万元;评估结果为“合格”的,按照依托单位上两个年度平均投入研发经费的10%给予奖励补助,最高300万元。《办法》还明确了重点企业研究院依托单位资格。申请重点企业研究院认定资助的依托单位,应当是在深圳市或者深汕合作区依法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或者上年度研发费用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拥有至少一个已通过验收的深圳市级(含)以上创新载体。近两年每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亿元(生物医药领域超过1亿元);近两年每年企业研发费用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比例不低于4%(生物医药领域不低于20%),或者每年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经专项审计的研发费用超过4000万元。此外,《办法》还从有效知识产权、聘用人员、研发用房、仪器设备、科研诚信记录等方面,对依托单位作出了相关规定。依托单位负责重点企业研究院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对重点企业研究院实行相对独立的人、财、物管理和核算。据统计,深圳已累计建成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载体2642家,包括诺奖实验室1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6家。其中,一些由企业发起成立的研究院在创新过程中能够打破科研与市场之间的隔阂,成为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走向市场的核心载体。审读:谭录岗

保护欲

最高可获资助4000万元!深圳扶持重大科技基础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

近日,深圳市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基础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2020年第一批扶持计划的通知》。《通知》显示,深圳将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单位集中优势创新资源,自主研发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所必须的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和重大设备,单个项目最高可获资助4000万元。《通知》显示,此次扶持计划的资助对象为在深圳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牵头单位或共建单位。重点支持的领域包括中能同步辐射衍射极限光源领域以及中能高重复频率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领域。在资助标准方面,单个项目最高可获资助4000万元,资助资金根据项目关键节点指标完成情况和检查评估情况分期拨付。在申报要求方面,《通知》明确,项目申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认真组织编写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并落实项目建设土地、规划、节能、环保等相关建设条件。与此同时,申报单位采用的自主技术成果应出具相关成果鉴定、技术检测报告等证明材料。目前,申报单位可以登录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深圳分厅在线申报,并填写相关领域和项目类别等内容。(文章来源:深圳晚报)

延寿

深圳科技抗疫再发力 14个新冠病毒诊治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拟获6850万元资助

6 月 11 日,记者从深圳市发改委获悉,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开展的 14 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研发及产业化、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及相关治疗药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拟获得总计 6850 万元的资助。这是深圳开展科技抗疫的最新举措。今年以来,深圳市发改委、科创委等已针对新冠肺炎防控实施多轮扶持计划。其中,今年 2 月,深圳市发改委组织实施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防疫设备产业化专项申报,对符合条件的资助对象给予项目总投资 40% 的补贴,最高不超过 1500 万元。与此同时,深圳市科创委在 2020 年市财政科技专项资金中,紧急调配 2 亿元,以定向委托与自由申报相结合的方式,实施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急防治 " 专项。在全国率先发布悬赏工作方案,以 " 悬赏制 " 等方式组织开展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防治 " 科研攻关。目前,深圳已面向国内外发布第一批悬赏指南。分 5 批次推动深圳市 17 个科研攻关项目获得国家、省、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防治技术专项立项,立项资助金额 2640 万元。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疫苗及相关治疗药品研发及产业化专项是深圳市发改委于今年 1 月 27 日启动的。两类专项均按照 " 先立项、后补贴 " 的方式予以资助,项目实施完成并通过验收后,按经项目评审报告核定的项目总投资的 40% 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 500 万元。经过四个多月的项目初审、专家评审、现场核查等环节,14 个项目脱颖而出,包括 11 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研发及产业化项目、3 个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及相关治疗药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其中,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 "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G 抗体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 抗体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研发及产业化 " 项目,计划改建场地 3500 平方米,购置试剂底物液全自动化生产线、试剂洗液全自动化生产线 2 台(套),取得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G 抗体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 抗体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改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G 抗体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 抗体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生产线各 1 条。项目建成达产后,两类试剂盒产品年产能将达 100 万盒(套)。深圳市卫光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的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复合疫苗研发及产业化 " 项目计划改建场地 1900 平米,购置生物反应器及配套系统、超滤系统、生物反应器系统等设备仪器 50 台(套),完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复合疫苗 II 期临床试验,改建 1 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复合疫苗中试生产线。项目建成达产后,产品年产能将达 50 万支。【来源:深圳商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帛和

深圳大学牵头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资助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吉 通讯员 职利日前,国家科技部公示了新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名单,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李坚强教授牵头的“面向合成生物系统海量工程试错优化的人工智能算法研究与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立项资助,总经费预算2000万元。该项目由深圳大学牵头,联合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安徽大学、南开大学、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五家单位共同展开研究。因生物系统结构复杂、内部机理未完全清晰,使用传统数学模型难以对其精确描述的问题,本项目通过构建人工智能模型指导工程学习试错优化,提高理性设计、系统构建以及结果预测的效率与准确度。项目成果将应用于医疗合成生物学与工业合成生物学两大领域,优化生物系统设计,提高固有免疫细胞的抗肿瘤能力、人造噬菌体杀菌能力以及油脂产油能力。项目总体研究架构依托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大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李坚强教授团队多年来致力于人工智能基本理论与卡脖子问题的攻关工作,积累了深厚的研究基础,团队承担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部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项目。相关研究成果荣获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的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深圳市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该项目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生物领域的应用,并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医疗与生物交叉学科的发展。李坚强教授团队荣获2019年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被誉为中国人工智能最高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国家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后设立的五大科技项目之一,整合了原“973”“863”、国家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专项等40多个科研计划,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这次公示的是“干细胞及转化研究”、“合成生物学”、“固废资源化”、“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等重点专项及创新方法工作专项项目,共有78个项目进入公示名单,项目总经费预计超过10亿元。其中,“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有23个,深圳就占了5个。除了深大,南方科技大学的“微纳生物机器人的定向合成和诊疗应用”项目也入选。

丧己于物

「盘中宝」该公司研发项目获深圳市科创委立项资助

财联社资讯获悉,海王生物全资子公司海王医药研究院与美国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合作的“新型耐药逆转剂脂质体的开发研究”项目,经过申报、答辩和现场考察,获得了深圳市科创委2020年国际科技合作研发项目的立项资助。本合作研究项目是利用脂质体技术开发新型耐药逆转新药,该项目利用天然植物的活性成分有效地逆转耐药肿瘤细胞的化疗敏感性,有效提高耐药肿瘤细胞的治疗效果,具有耐药逆转剂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