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落户深圳罗湖区 跨越港深校区只需半小时贪得忘亲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落户深圳罗湖区 跨越港深校区只需半小时

中新社香港4月15日电 (记者 刘辰瑶)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商学院与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15日在线上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中大商学院落户罗湖区。当日,中大商学院院长周林和深圳市罗湖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智勇分别代表双方在备忘录上签字。根据双方议定的合作内容,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将大力支持与推进中大商学院建设深圳校区。在深圳校区内,中大商学院除了从事现有项目的教学活动之外,还会开发若干全新的面对市场需求的高端项目;深圳校区内将设立实习基地及创业园区,为学院本科生和硕士生毕业后到深圳和大湾区就业与发展提供支援和保障;深圳校区同时也会成为中大商学院重要的研究基地,学院的教师将可以参与内地各级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也将协助学院对接在罗湖乃至大湾区内的各类企业,促进学院和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深圳市罗湖区区委书记罗育德亦出席仪式见证备忘录的签署。他表示,希望双方按照“资源分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发挥各自优势,在深港合作、高等教育等方面开展更多务实合作,打造金融经济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国际高水准研究平台和国际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据悉,近年来诸多香港大学北上珠江三角洲,在深圳、广州、珠海等地设立分校,为当地提供了高品质的高等教育。中大率先在深圳龙岗区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学校成立至今的七年里,中大(深圳)已经连续五年成为广东地区招生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提及此次中大商学院落户深圳,周林说:“中大商学院落户罗湖是一个全新的模式。沙田和罗湖仅仅一河之隔,半个小时内便可借轨道交通从一个校区抵达另一个校区。学院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安排香港、中国内地和国际的师生于沙田或罗湖校区上课,而教学和科研活动亦可以在两地并行展开。”周林相信,在这个新的办学模式之下,学院的学生将可以深入了解香港和深圳两地的业界,毕业后可以选择在两地发展;而学院的教师则可成为谙熟香港深圳两地商业环境的专家,充分利用两地政府和企业的资源从事研究活动,促进两地经济和企业的繁荣发展。(完)

梦饮酒者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落户深圳罗湖 开启大湾区高校教育新模式

来源:光明日报日前,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与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举办《关于推进罗湖区落地香港高端办学项目合作备忘录》云端签约仪式。与以往香港的大学普遍在珠三角建立分校不同,港中大商学院落户罗湖是一个全新模式,学生将穿梭港深两地校区上课,毕业后还可选择在两地发展。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持续推进,深港两地的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编辑 邵希炜)

长别离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落户深圳罗湖

新京报讯(记者 戚望)4月16日,记者从香港中文大学(以下简称“港中大”)官网获悉,日前,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与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举办了《关于推进罗湖区落地香港高端办学项目合作备忘录》云端签约仪式。今后,学生将有机会穿梭港深两地校区上课,毕业后还可选择在两地发展。港中大称,近年来,香港多所大学在珠江三角洲,包括深圳、广州、珠海等地区设立分校。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在深圳龙岗区成立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港中大商学院院长周林表示,由于从香港沙田深圳罗湖之间仅需约半小时车程,港中大罗湖商学院将采用新的运营方式。学校可根据课程结构,在沙田或罗湖为来自香港、中国内地和海外的教师和学生安排课程;同时,教学和研究也可以在两个校区并行进行。在新的运作模式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香港和深圳的不同行业,毕业后可以在这两个城市继续深造。港中大称,未来,学校还将设立实习基地和孵化中心,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深圳、大湾区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提供帮助。同时,将深圳校区作为一个平台,让港中大教师参与中国政府委托的研究项目,并在深圳罗湖区人民政府的帮助下,接触大湾区的企业,加强与深圳的企业合作。在签约仪式上,深圳市罗湖区区委书记罗育德表示,希望双方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深港在高等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共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创新人才培养中心、国际化研究平台和先进学术交流平台,为大湾区人才发展和智力支持提供支撑。新京报记者 戚望 编辑 巫慧 校对 杨许丽

道之过也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与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

中国香港,2021年4月15日 – 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商学院与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港中大商学院落户罗湖区。港中大商学院院长周林教授和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智勇先生分别代表双方在备忘录上签字。周院长和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智勇先生(右)分别代表双方在备忘录上签字近年来诸多香港高校北上珠江三角洲,在深圳、广州、珠海等地设立分校,为当地提供了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港中大率先在深圳龙岗区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学校成立至今的七年里,港中大(深圳)已经连续五年成为广东地区招生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这次港中大商学院落户深圳,又会给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带来什么新的气象呢?周林教授对此给出下列的解读:“目前香港院校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办学采取的是分校的模式,分校通常有自己师资,招收自己的学生,基本上在本地开展独立于总校的教学与科研活动。港中大商学院落户罗湖是一个全新的模式。沙田和罗湖仅仅一河之隔,半个小时内便可借轨道交通从一个校区抵达另一个校区。学院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安排香港、中国内地和国际的师生于沙田或罗湖校区上课,而教学和科研活动亦可以在两地并行展开。由于商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具有高度的实践性,与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个新的办学模式之下,学院的学生将可以深入了解香港和深圳两地的业界,毕业后可以选择在两地发展;而学院的教师则可成为谙熟香港深圳两地商业环境的专家,充分利用两地政府和企业的资源从事研究活动,促进两地经济和企业的繁荣发展。”根据双方议定的合作内容,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将大力支持与推进港中大商学院建设深圳校区。在深圳校区内,港中大商学院除了从事现有项目的教学活动之外,还会开发若干全新的面对市场需求的高端项目;深圳校区内将设立实习基地及创业园区,为学院本科生和硕士生毕业后到深圳和大湾区就业与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深圳校区同时也会成为港中大商学院重要的研究基地,学院的教师将可以参与内地各级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也将协助学院对接在罗湖乃至大湾区内的各类企业,促进学院和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港中大常务副校长陈金樑教授出席备忘录签署仪式并致辞,他表示:“感谢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对港中大商学院的肯定和支持,期望双方的合作能够促进国际化高端人才的培养,并推动深港两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港中大常务副校长陈金樑教授(左)及商学院院长周林教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区委书记罗育德先生出席仪式见证备忘录的签署,他表示:“希望双方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发挥各自优势,在深港合作、高等教育等方面开展更多务实合作,打造金融经济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国际高水平研究平台和国际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双方出席备忘录签署仪式的校方高层代表和官员还有:港中大副校长霍泰辉教授、协理副校长王淑英教授、学术交流处(国内事务)处长黄咏女士、港中大商学院副院长(硕士课程)张惠民教授、副院长(创新与影响力)张晓泉教授、副院长(对外事务)赵善铭教授、金融财务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主任刘民教授,以及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范德繁先生、副区长宋强先生、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周小建先生及教育局局长殷刚先生。关于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港中大商学院成立于1963年,是亚洲区内首间开办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和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课程的商学院。港中大商学院由两个学院及四个学系组成,包括会计学院、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决策科学与企业经济学系、金融学系、管理学系及市场学系。港中大商学院共提供10个本科课程及18个研究生课程,包括硕士及博士课程,学院现有4,800逾名来自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学生。港中大商学院的EMBA课程在2020年《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百强排行榜排名全球第15位,而MBA课程則於在2021年排名全球第48位。港中大的商界校友人数逾40,000人,为香港各商学院之冠,其中不少校友为政府和商界的领袖与精英。

热议!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深圳建校区!

香港中文大学又上了热搜!原来是商学院要在深圳罗湖建设校区。很多小伙伴都对这个新闻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商学院要在深圳建校区呢?这个校区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有关系吗?为了解答这些疑惑,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罗湖政府与中大商学院合作4月15日,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商学院与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15日在线上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中大商学院落户罗湖区。根据备忘录内容,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将大力支持与推进中大商学院建设深圳校区。深圳市罗湖区委书记罗育德亦表示,希望双方按照“资源分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发挥各自优势,在深港合作、高等教育等方面开展更多务实合作,打造金融经济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国际高水准研究平台和国际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为大湾区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新校区与“港中深”有什么关系?早在7年前,香港中文大学就率先在深圳龙岗区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而此次商学院推进的罗湖分校和原来的港中深有关系吗?查看学校官网会发现,港中大商学院院长周林教授这样评价此次合作:港中大商学院落户罗湖是一个全新的模式。沙田和罗湖仅仅一河之隔,半个小时内便可借轨道交通从一个校区抵达另一个校区。学院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安排香港、中国内地和国际的师生于沙田或罗湖校区上课,而教学和科研活动亦可以在两地并行展开。由于商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具有高度的实践性,与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个新的办学模式之下,学院的学生将可以深入了解香港和深圳两地的业界,毕业后可以选择在两地发展;而学院的教师则可成为谙熟香港深圳两地商业环境的专家,充分利用两地政府和企业的资源从事研究活动,促进两地经济和企业的繁荣发展。根据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小编认为,本次商学院罗湖校区的建设与“港中深”并没有直接关联,是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香港校区)在深圳的延伸,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尝试。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深圳校区的建设是中大商学院融入大湾区建设发展的重要一步。商学院新校区亮点根据官网公布的信息看,本次商学院新校区建设确实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首先,就是在选址方面,新校区所在的罗湖与香港沙田邻近,且有地铁连接,通勤时间仅半小时,这大大增加香港校区与新校区的人员往来。学生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在两个校区同时学习。其次,在深圳校区内,中大商学院还会开发若干全新的面对市场需求的高端项目。也就是说,深圳校区可能会开设一些针对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士的课程,这也将增强中大商学院的校友人脉。第三,深圳校区内将设立实习基地及创业园区,为学院本科生和硕士生毕业后到深圳和大湾区就业与发展提供支援和保障。最后,深圳校区同时也会成为中大商学院重要的研究基地,学院的教师将可以参与内地各级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也将协助学院对接在罗湖乃至大湾区内的各类企业,促进学院和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港中大积极融入大湾区港中大商学院院长周林教授相信,在这个新的办学模式之下,学院的学生将可以深入了解香港和深圳两地的业界,毕业后可以选择在两地发展;而学院的教师则可成为谙熟香港深圳两地商业环境的专家,充分利用两地政府和企业的资源从事研究活动,促进两地经济和企业的繁荣发展。随著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持续推进,深港两地的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香港在高等教育方面拥有国际水准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高度自主办学权,而深圳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此次签约是罗湖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一次新突破,推动罗湖科技、教育、产业、城区深度融合,开创校地合作共赢新局面。

手挠顾指

校企联合!华为捐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培养无线电领域博士研究生

随着我国对科技科研人才的培养和重视,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带来了不少新成果,并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受到不少高校的追捧。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消息,3月23日,该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举办捐赠仪式暨人才合作交流会。此次华为捐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主要用于开展无线电领域博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双方希望以此次合作为起点,共同推进更加开放的科研与人才合作。与华为的联合培养颇具特色和开放性,华为为学生提供高级技术专家导师,使学生在做基础研究的同时,能够接触到业界,并多一个思路和突破口,也有利于相关应用更顺利地实现落地。

瞳亮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管理学硕士项目如何报考?申请4月2日截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港中文大学(深圳)管理学硕士项目毕业颁发什么证书?是否受国家认可?申请流程是什么?录取比例是多少?入学考试中包括哪些内容?……这些问题你都了解吗?你也有这样的疑问吗?本文将全面解答你的疑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管理学硕士于2019年正式招生,课程体系秉持香港中文大学一贯的学术水准,以投资学和创业学为支点拓展管理深度,旨在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前瞻性思维和国际视野的管理人才。同时,项目也注重融合商学教育与博雅教育,激励学生们在追求卓越学业的同时,成长为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商业领袖。2020年,管理学硕士项目荣获中国商学院最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TOP30榜单第一名。让创业者更懂管理 · 让资本更懂产业1、自主招生项目入学采用申请制,通过自主招生考试来选拔和录取学生。2、学位授予符合香港中文大学学位要求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将获颁香港中文大学颁发的管理学理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 in Business Management)学位证书,证书可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3、教学安排课程教学采用在职学习方式,利用周末集中授课,平均每月安排4到6天(非工作日)课程。秋季入学,学制两年。◆必修课·管理经济学 ·组织行为·会计及财务报表基础 ·公司金融管理·市场营销管理 ·专题学术讲座◆核心选修课程创业管理模块: 投资管理模块:·创业管理 ·创业融资私募股权·管理会计 ·量化投资·科技创新与创业 ·另类投资·创业融资私募股权 ·公司重组、兼并与收购创业管理模块侧重管理技能、创新创业和企业家思维培养,适合创业者、有创业规划的管理者和关注机构变革创新的管理者。投资管理模块融汇中外金融理论与实践,侧重财务管理技能、投融资理论及应用,旨在培养通晓金融市场特别是投融资领域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创业管理和投资管理是选修模块的课程,可以根据自己学习和工作的实际情况决定选修课程。请注意,选修模块相关信息并不会在学位证书中体现。◆公共选修课程战略管理 公司治理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专题指导研究商业法律01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管理学硕士2020级新生数据回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管理学硕士MBM2020级招生于2019年9月启动,至2020年6月结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众多申请者中,共有97位同学以优秀的表现脱颖而出所有新生全部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平均工作年限在11.5年,其中,46%的学生工作年限达到11-15年,36%学生工作年限达7-10年,甚至有2%在20年及以上。高达82.6%的学生位于深圳,绝大多数是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近3成学生就业于商业服务与金融行业,另还有不少学生曾在信息传输、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工作。MBM2020级新生就职于腾讯、华为、TCL、IBM、华润、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知名企业和金融机构,覆盖金融、制造、房地产、信息技术等多个产业。最后一轮申请正在进行中截止日期:2021年4月2日02申请要求学历学位: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学位工作年限:申请者拥有三年及以上工作经验语言要求:申请者若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可获豁免英语成绩要求:● 拥有七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或五年以上管理经验,且入学考试成绩良好● 完成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学位课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可要求申请人提供额外的证明文件,以证明其英语水平如不符合以上豁免条件,申请者需递交以下任一考试成绩报告:● TOEFL网考不低于79分,或笔试不低于550分;或● IELTS(学术类)不低于6.5分;或● GMAT(语文21)* 申请者需符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公布的入学要求。03申请材料● 学历和学位证● 本科成绩单原件(须学校盖章)英文或中文均可。申请时递交原件扫描件,入学考试时将查验原件纸质件。● 英语成绩:有效期内的任一TOEFL/IELTS/ GMAT成绩单原件申请人若符合豁免条件无需提供此项证明。● 申请者的个人简历● 申请者的个人陈述● 单位组织架构图注明您在单位组织架构图中所处的具体部门/层级,如方便请加盖公章。● 一张名片● 推荐人及推荐信:申请者需在网申系统内填写至少两位推荐人的相关信息,网申系统将自动发邮件至推荐人邮箱,推荐人将以回复邮件的形式提交推荐信,中英文皆可。● 本科学历验证报告书:国(境)内学历请登入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chsi.com.cn进入“学信档案”点击“在线验证报告”办理《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国(境)外学历详见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本科学位认证报告书:国(境)内学位请登入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点击“中国学位认证”进行认证申请。国(境)外学位认证详见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其他支持性文件:如有相关能力证书、职业等级证书、获奖证书等,上传至系统中的“其他附件”。04申请流程申请者按照招生要求准备文件,登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申请系统请并上传以上报名文件和相关扫描件。经过申请资料审核评估,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将获得考试邀请(考试以面试为主)。由于项目录取采用滚动制录取,面试频率将随着申请时间推移而减少。而后,项目委员会和研究生院将对通过考试的申请者进行评估审查,并向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发放录取通知书。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申请者需按录取通知要求在规定日期之前回复确认回执并按时缴纳学费。2021年7月中下旬-8月上旬将进行网上注册及现场注册。2021年8月底-9月初将举行开学典礼、新生拓展等开学活动。05入学考试港中深管理学硕士入学考试包括笔试、小组面试和个人面试,项目组不提供笔试部分的复习资料与往届真题。笔试时长为90分钟,由选择题和论述题两部分组成,选择题包含逻辑类题目,以及少量数学和经管知识,难度与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当;论述题为两道经管类题目。选择题和逻辑题可以参考MBA联考题,材料题考验日常积累,建议多阅览财经类杂志。考官会从材料评审、个人特质、面试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估。面试结果根据分数高低分为4个等级(1.预录取资格;2.面试通过;3.等待;4.面试不通过),面试结果为等待的考生,需要与最后批次参加面试的考生一起进行面试成绩排名,决定面试通过与否。如果参加2021级入学考试任意批次都没有通过,则需要等待2022级招生启动后,再参加2022级入学考试。录取比例每年会根据申请的数量和质量浮动不定,管理学硕士项目2020级的录取比例在25%左右。关注+留言,点赞三连,鼓励我多多创作教育内容干货!有关港中深硕士报考及面试资讯,欢迎私信~港中深金融工程理学硕士招生分析:本科生源哪里?毕业去向如何?2021申请须知!弄清楚10大问题,逆袭港中深金融理学硕士(兼读制)

蓝纸鹤

最新发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0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3月9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正式发布2020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在2020年突发疫情与复杂国际形势下,港中深第三届本科毕业生继续保持高就业率,达95.08%;另有4.12%的毕业生正在报考研究生。整体情况分析73.40%选择继续深造,其中68.66%攻读世界排名前50名的名校硕士/博士学位;全校本科毕业生平均年薪达15.10万元,就业竞争力保持强劲;就职于企业的毕业生中,75.61%入职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上市企业或跨国企业;64.15%的就业毕业生留在深圳,比上一届增长7.13%,广大学子积极投入到深圳“双区”建设中。01继续升学的名校有哪些?升学学生中,40.4%前往美国;14.13%前往英国;10.87%前往中国香港。68.6%的升学毕业生攻读世界大学排名前50名的名校硕士/博士学位,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帝国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爱丁堡大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香港大学、东京大学等。02选择就业的单位有哪些?21.14%本科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他们所去的单位有:民营企业占35.85%,比如华为、字节跳动;三资企业占27.67%,比如百威、宝洁、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国有企业占13.84%,比如建信金科、南方电网、华润三九;还有22.64%毕业生受聘于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科研等机构,比上一届增长11.90%。从就业领域来看,从事专业服务/教育/培训和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领域的毕业生最多。此外,就业地点较为集中,近九成毕业生选择在国内一线城市工作:深圳—占比64.15%;上海—占比9.43%;广州—占比7.55%;北京—占比4.40%。其他就业地区统计03学院及专业结构本届毕业生总数是752人,来自三大学院。经管学院最多,毕业生有361人;理工学院次之,共320人毕业;人文社科学院因首届招生,毕业生人数较少,为71人。可见,经管类专业仍是港中深报考热门,包含有金融学、会计学、经济学、国际商务、市场营销。据下图统计,学习金融学的人数最多。理工学院专业包括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人数最多的是统计学,远超其他专业。具体数据如下图:人文社科学院毕业生均为翻译专业,共71人。04各学院就业情况人文社科学院就业率及继续升学率最高,经管学院和理工学院不相上下。05生源地结构2020届港中深本科毕业生源自23个省/市/自治区:黑龙江、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陕西、重庆毕业生都来自哪些中学?据统计,在23个生源地中,港中深更青睐以下38所中学的学生,每所中学录取人数≥5人。关注+留言,点赞三连,鼓励我多多创作教育内容干货!有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报考信息,欢迎私信~内地高考生和国际生都能申请的香港高校有哪些?附入学要求(一)内地高考生和国际生都能申请的香港高校有哪些?附入学要求(二)@2021年考生,8所经教育部承认的中外合作大学,你最想pick谁?2020港中文大学(深圳)蝉联广东省院校录取分数榜首,逾万人报考

孟轲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今年在湖北招生50人,5月可提前申请奖学金

长江日报4月9日讯4月8日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1年湖北本科招生政策发布会举行。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1年在湖北采用试验班大类招生方式,没有专业分差,热门专业没有名额限制,大一结束时学生可在所选学院的所有专业内选定主修专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朱世平为家长们介绍学校情况。记者陈晓彤摄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朱世平介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过7年发展,已有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五个学院和一个研究生院,已开设21个本科生专业、24个研究生专业。截至目前,大学已培养了三届本科毕业生,五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一届博士研究生毕业生。今年,顺应湖北新高考改革首年对“学科发展综合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1年在湖北采用试验班大类招生方式。该校在湖北投放的所有本科专业隶属于三个试验班大类,即:经济管理试验班、人文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对于湖北考生而言,经济管理试验班和人文科学试验班首选科目为历史,再选科目不限。理科试验班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不限。被三个实验班录取的学生,可在入校后选课前在充分了解各学院及专业优势后,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学院(经管学院、理工学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及金融工程专业),大一结束时学生可在所选学院的所有专业内选定主修专业。5月10日前,考生可以凭借高中成绩表现申请“博文奖学金”。该奖学金不以高考成绩作为参考,而是全面考察学生的高中阶段的表现、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等。湖北考生在5月10日前进行申报,须高三两次大型模拟考试成绩预计可以达到全省理科前4000名或全省文科前600名,或者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竞赛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的荣誉。获得博文奖学金资格,填报志愿并被录取后,将获得12万元/四年或20万元/四年的奖学金。据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为提前批次录取,2021年在湖北的招生计划为50人左右,其中物理类30多人、历史类10多人,本科生毕业后将获得香港中文大学的学位证书。(长江日报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李晨)【编辑:舒筱】

爵禄不恃

好学校推荐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的大学。大学以创建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一流师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面向全球招聘,已建立一支具有国际水准的师资队伍。截至2019年底,大学已引进世界知名教授350多位,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4位,图灵奖得主2位,菲尔兹奖获得者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工程院院士近20名,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18名等,国家级专家及相当水平学者30名,教育部及广东省人才计划入选者14名,深圳及龙岗区各类人才项目入选者超过350人次等。目前引进的教师100%具有在国际一流高校执教或研究工作经验,75%以上的教授年龄在40周岁以下,是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和教书育人热忱的优秀教师。学科优势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大学学科建设已有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和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四个学院,共开设15个本科专业,并结合香港中文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适应国家及地区发展的人才需求,着重发展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实行英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思维。大学采用与香港中文大学一致的教学模式、教学课程设置、学术质量控制体系、由香港中文大学教务会负责审批和监督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学位课程,并指导和管理授课和教学有关事宜。由香港质量保证局来对大学的教学过程及教学质量进行监督评估。大学录取的学生亦将同时注册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 学位证书:香港中文大学学位证书 毕业证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毕业证书- 经管学院o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开拓经济与管理科学的前沿知识,培育勇于创新、高瞻远瞩、具备全球视野和社会关怀的领袖人才。o 经管学院学研并重,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通过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认证的院校之一。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向国际顶尖商学院看齐,以英语为授课语言。o 学院从全球各地招聘精英教授,皆为在各自领域拥有多年教龄的极富经验的专家学者,他们都从世界顶尖院校获得了博士学位或者其他专业资质。学生是来自全国各地、高考排名于省前1%的佼佼者,生源质量足以比肩国内顶尖高校。o 经管学院2020年本科招生专业:市场营销、国际商务(三个专业方向:环球商务管理、环球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和环球商务与创新)、经济学(两个专业方向:经济科学和应用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金融工程(经管学院与理工学院联合招生)两个专业方向:量化金融和金融科技。- 理工学院o 理工学院秉承香港中文大学优良的学术传统,借鉴海外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定位于战略性新兴理工学科,招聚世界级的教授队伍,构建中西方结合的独特学习环境,培育新一代具备专业知识、多元才能和国际视野的科技领导人才。o 在科学与工程的学科领域,我们致力于创造、增进及传播知识,培育勇于创新、高瞻远瞩、严于律己、具备全球视野并努力改善业界和社会的科学家、工程师和领袖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珠三角地区、全中国,以至世界的发展,贡献社会,造福人类。o 理工学院2020年本科招生专业:统计学(三个专业方向:统计科学、数据科学、金融统计)、数学与应用数学(三个专业方向:理论数学、应用数学、金融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文社科学院o 师资国际化氛围浓厚,外籍教师占比38%。博士生导师21位,专业授课教授(17位)累计发表论文超过627篇。o 学院学生不仅需适应全英文写作的环境,每周还需开展超过3小时的英文听说读写训练。翻译本科专业强调语言实践训练,本科生四年的累积训练量接近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培养标准。o 大学中文课的授课内容涵盖应用文、议论文、小说、戏剧等文种,学生与老师一同研读与鉴赏中国传统和现当代语言文学作品。课程的设置不仅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也锻炼了他们的学术写作能力及演讲才能。o 人文社科学院2020年本科招生专业:应用心理学、翻译(两个专业方向:传译、笔译)、英语(三个专业方向:国际企业文传、法律事务、语言技术)。- 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o 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是第四所学院,专注于生命与健康科学的教学、科研与创新。学院以三位诺贝尔奖领衔的研究院为科研基础,瞄准学科前沿和长远目标,开设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o 学院将以其学术影响力、号召力以及学术标准组建科研团队、指导科研方向,同时也会为研究院、学院乃至大学整体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o 专业课程将整合生命科学、健康科学、生物信息与生物工程设计等不同学科,旨在以严谨多元的教育模式,通过课堂教学及实验课程的结合,培养具有全面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学院也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暑期实习、海外交流交换项目以及海外本硕联读项目。o 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2020年本科招生专业: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独特的书院制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传承书院制的独特育人体系,所有学生分别隶属于一所书院,建立各自的书院文化。书院的责任,在于打破学院和专业的界限,将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培育宽容的视野,师生共同生活,导师悉心指导人生方向,促进师生密切交流,朋辈一同成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实行书院制,目前有逸夫书院、学勤书院、思廷书院以及祥波书院。书院为学生提供宿舍、食堂、自习室、公共厨房、洗衣房等生活和学习设施,绘画室、音乐室、健身房等多种功能房。此外,书院活动种类丰富,各类课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训练学生的组织和领导能力。书院不定期邀请海内外著名学者、艺术家、社会领袖、行业杰出人士及大学教授、书院院长或老师,与学生在研讨会、周会、讲座及茶聚等活动中交流,分享其见闻和个人经历,开阔学生视野。国际视野大学注重国际交流和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截至目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已与境外一百多所全球一流大学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各类国际合作项目超过170个,遍布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在港中大(深圳)的百所合作伙伴中,近50%的高校综合排名在全球三大排名系统中名列世界百强,其余均为其学科领域名列世界百强或是其所在区域的顶尖大学,或为获得AACSB、EQUIS、AMBA三大全球权威认证的一流商学院,包括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我校与世界各地的顶级院校合作的计划还在不断增加。在校学生中具备海外学习经历的比例超过60%,2019年, 全校近千名学生参加境外交换交流及暑期项目;港中大(深圳)合作项目类型多样,包括:本硕或本博连读项目、三方联合培养、境外交换及交流、国际暑课等。除了常规以学期为单位的境外交换交流项目和鼓励学生利用暑假参加暑期学分课程项目之外,大学还与众多世界一流高校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极具特色的项目:“3+2”、“3.5+1.5”、“4+1+N”、“3+1+N”等本硕或本博连读项目,完成此类项目学业且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将获得香港中文大学本科学位证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毕业证书及境外合作院校相应专业的一个或多个硕士研究生学位。前沿的科研平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以来,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数据科学、未来智能网络、生物信息学、新材料和能源科学、国际金融与物流、制药和精准医学等领域逐渐组建世界级专家队伍,面向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也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一流的学术平台。本科一年级可自选导师进行研究项目,研究项目涉及理工、经管、人文等不同领域,本科生在三年级可以申请担任课程研究助理和科研助理,教授一对一为本科生进行科研指导。升学就业亮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正式发布2019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其中,选择直接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占毕业生人数的22.08%,平均年薪高达14.13万元,就业成绩让人眼前一亮。近九成选择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国内一线城市工作。其中,民营企业占38.84%,如华为、百度;三资企业(中外合资/外资/独资)占35.54%,如腾讯、宝洁、可口可乐、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国有企业占14.88%;另有10.74%毕业生受聘于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科研等机构。选择继续升学的本科毕业生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5.73%,根据 2020 年QS及US.News世界大学排名,升学毕业生中,64.10%的学生攻读的是世界大学排名前50名的世界名校的硕士/博士学位。包括: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剑桥大学、芝加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杜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本科提前批次招生,高考要求一本线及以上,英语单科120分及以上,择优录取。回顾2019年,大学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生源质量持续提升,绝大多数省市的文科最低录取分排位在各省市考生前1%以内,理科在前1.5%以内。此外在广东、浙江、上海、山东、福建、江苏还有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在全国16所外语学校还招收外语类保送生,值得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