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部接连发文!研究生教育或将迎来重大变革!

教育部接连发文!研究生教育或将迎来重大变革!

时光流转70年,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优异的成果:1949年,我国研究生在学人数仅为629人,到2020年,这一数字预计突破300万,研究生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在研究生教育大踏步发展的今天,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文件政策,高校作为政策执行者也是大动作频繁,让人感觉“风雨欲来”。明确导师的权责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针对此前人大代表提出的“改革我国对博士生、硕士生毕业考核体制,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教育部认为该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具有很大启发,决定充分采纳。教育部表示,研究生导师要正确履行指导职责,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因材施教;合理指导研究生学习、科研与实习实践活动;合理制定与学位授予相关的科研成果要求,破除“唯论文”倾向;实行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评价制度,严抓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在综合开题、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考核情况,提出研究生分流退出建议;学位论文答辩前,严格审核研究生培养各环节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培养单位要切实保障和规范博士生导师的招生权、指导权、评价权和管理权,坚定支持导师按照规章制度严格博士生学业管理,增强博士生导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但在进一步扩大导师权益的同时,教育部也对导师的权益范围进行了限制。制定完善的博士生导师选聘办法,坚持公正公开,切实履行选聘程序,建立招生资格定期审核和动态调整制度,确保博士生导师选聘质量。健全导师分类评价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将研究生在学期间及毕业后反馈评价、同行评价、管理人员评价、培养和学位授予环节职责考核情况科学合理地纳入导师评价体系。考评结果将作为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作为导师年度招生资格和招生计划分配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评价考核的教育、引导和激励功能。导师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不得将研究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不得放纵研究生发生学术不端行为,不得侵犯研究生学术权益,不按实际贡献排序署名。不得讽刺、挖苦、辱骂研究生或有其他侮辱行为,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任何形式的不正当关系。此外,健全导师变更制度,明确导师变更程序,建立动态灵活的调整办法。因博士生转学、转专业、更换研究方向,或导师健康原因、调离等情况,研究生和导师均可提出变更导师的申请。重点发展专硕事业教育部发布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表示,优先新增国家发展重点领域、空白领域和亟需领域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向专业学位倾斜。西部地区、民族高校在申请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时,申请条件可降低20%。已获得学位授权自主审核资格的学位授予单位,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的意见》增列学位授权点,不参加本次新增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争取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实行导师动态调整机制作为教育的主体,学校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上的各项举动,或许更能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决心。天津大学从2014年开始实施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进行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全面实行博士生入学“申请-审核制”,对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打破导师终身制,实现导师资格向导师岗位转变,并率先提出导师岗位与职称“脱钩”,对师德失范人员实行一票否决,严禁上岗。而华南理工大学自2012年起开始探索导师资格与招生资格的分离,尝试开展导师年度招生资格审核,该工作已连续开展9年,在调动研究生导师培养积极性和提升导师培养质量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深圳大学自2014年全面实行导师资格遴选(确认)与招生条件审核相分离的制度以来,深圳大学每年博导的招生条件审核通过率为75%-80%,硕导的招生条件审核通过率一般为70%-75%,基本达到了以适度竞争激活导师队伍活力的制度效能,研究生教育质量也取得了显著提升。分流机制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对导师提出更严格要求的同时,天津大学将研究生培养质量检查关口前移,加强研究生培养关键环节质量监控,在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等培养关键环节,以及学术规范、学习年限等方面,明确质量标准,开展考核评价,实施分流选择。这一举措旨在严格培养质量标准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及时调整和选择发展方向的空间,避免临近毕业退出导致学生时间成本的损失,以及学校和导师教育资源的低效利用。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期间,共有超过30所高校公布了研究生退学名单,涉及学生数量超过1300人,其中还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是清退的主要原因。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超过全日制博士 (含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的59名博士生的学籍管理作出分类处理。江苏大学发布《关于公布2020年4月研究生学籍清退名单的通知》,决定对李**等35名研究生清退学籍并做退学处理。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据不完全统计,江苏大学已对该校至少60名硕博研究生给予退学处理。吉林大学陆续至少有15个学院发布《关于给予部分超期研究生按退学处理的公告》,对所属学院的超期研究生进行学籍清理。这次清理所涉研究生数量规模不小。据不完全数据统计,这次学籍清理至少涉及93名研究生。被清退显然不是学校和学生愿意看到的结果,该举措虽然残酷,却是有效控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分流机制。质量始终是研究生培养的唯一落脚点,“严进严出”应是高校管理的常态,这既是建设人才强国的重要基础,也是大学严谨治学的应行之义。排查近5年硕博学位论文对研究生质量的严抓,不仅体现在清退分流上,对学术不端的“零容忍”更能体现我国办好高等教育的决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布《关于开展学位论文规范管理和学风建设工作的通知》,对该校近五年硕博学位论文正式进行全面排查,并复核近五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扩大推免及非全日制招生比例纵观近年高校发布的招生章程,能明显发现名校专业硕士的录取正在逐步向非全日制转变。中国人民大学官网发布了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招生调整的公告,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在中国人民大学之前,已有不少大学陆续压缩或取消全日制招生,如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会计专硕仅招推免生,其余全部为非全日制;华中师范大学则在2020年取消全日制应用心理学专硕招生,全部招收非全日制专硕。专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决定了专硕针对在职人员招生更妥帖,也更合适。有专家表示,“非全日制是专业硕士的未来发展趋势”。数据来自青塔,特此鸣谢!如有侵权

广莫之野

深圳大学“一带一路”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

深圳一带一路研究院与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合作的“一带一路运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依照英国高等教育评定委员会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NQF)授权,提供教学,并由英国校方颁发全世界认可的本科毕业文凭,经1-2年在英国、美国、澳洲、新加坡、瑞士的硕士专业学习,获得硕士毕业证书,并依据教育部归国学历认证体系,进行学历认证。本中外合作项目依据英国高等教育评定委员会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NQF)认证大学颁发的本科文凭,依据成绩要求申请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新加坡、香港、澳门和国内中外合作硕士项目的的硕士课程。本项目的保底大学硕士文凭:硕士录取的确认(一)学生GPA成绩75分(B)以上,托福成绩89分(或雅思6.5分),可以获得录取:1、美国东北大学(2020年USNEWS全美排名40名);2、英国班戈大学(2020年QS世界排名438名);3、英国罗伯特高登大学(2020年QS世界排名703名)。(二)学生GPA成绩60分(C)以上,免英语成绩,可以获得澳门城市大学录取。(三)不出国,可以获得教育部认证的硕士文凭有:北京理工大学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的互联网金融硕士(要求本科平均成绩65分,雅思5.5分)

爱听闻

深圳大学公布了2020级硕士研究生大数据,太实用了!

自从清华大学发布2020级研究生大数据之后,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等双一流高校都陆续公布了新生生源的大数据,这些大数据囊括了年龄、性别、姓氏、民族、星族、生源省份等信息。深圳大学(以下简称深大)今天刚公布了2020级硕士研究生的大数据(注意,不包括博士研究生的数据),跟以往公布的新生大数据有点不一样,请和@话教育一起来看下有哪些亮点信息。01基本信息1、录取人数。录取了4155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1397人,全日制专业学位2258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500人。不仅公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数据,还公布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人数2、硕士专业。深大目前拥有硕士研究生招生学院25个,招生专业98个,分布在10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大学通过动态图公布了10个学科门类近5年的招生人数,让人一目了然掌握该校各学科历年招生人数变化。3、男女比例。新生总体的男女比例是1.34:1。深大按照学科门类(理工医、人文社科)、各学院、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中进行了男女比例的细分。4、姓名分析。在姓、名统计这块,深大可谓是做到了极致。一、同名同姓的分析。将相同姓名的人数通过表格全部罗列出来。二、同姓的分析。对新生的290个姓氏进行了人数统计,不仅是公布了人数最多的姓氏为“陈”,还统计和公布了“保”姓等77个姓氏只有1人,“安”姓等52个姓氏只有2人,“白”姓等27个姓氏只有3人。三。名的分析。统计出男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名是“文”,女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婷”,男女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文”。5、年龄分布。深大制作了年龄分布统计图、生肖统计图、星座分布统计图、出生月份统计图、同一天生日统计图。数据显示22岁的硕士研究生最多,生肖属虎最多,处女座人数最多,10月份出生的人数最多,8月28日和10月28日出生的人数最多。6、籍贯分布。考生籍贯(省份)人数前三的是广东、江苏和湖南。考生籍贯(市级)人数前三的是广东揭阳、广东汕头和江西赣州。考生籍贯(县级)人数前三的是广东揭阳普宁、广东汕头潮阳和广东汕头潮南。7、考生高校来源。2020级研究生新生来自684所高校(比去年多95所)。其中31所原“985”高校、64所原“211”高校、215所博士招生单位、112所硕士招生单位、256所普通高校、6所境外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应届生2804人,全日制本科毕业往届生1324人,成人自考学历27人。02亮点信息1、初复试情况22715名考生报考深大,其中有11876名考生在广东参加考试。外省设有分别来自31个省市自治区的592个考点(比去年多了100个考点)。部分考试点截图2、到考率统计统考准考22689名考生中,19162人到考,到考率84.45%,比去年下降3.5个百分点。男生11706人,到考10043人,到考率85.79%;女生10983人,到考9119人,到考率83.03%。女生到考率稍微低一些。平均到考率:84.45%,非全日制报考4878人,到考3127人,64.1%,全日制17811人,到考16035人,90.03%。统考准考的22689名考生中,应届生11826人,到考10968人。往届生10863人,到考8194人。3、录取率统计统考准考的22689名考生中,被录取3115人(1040人为推免生608+第一志愿报考外校的调剂生432)。参加考试的11826名应届生,录取了1936人,比例为16.37%(比去年差不多提高了2个百分点);参加考试的10863名往届生,录取了1179人,比例为10.85%。4、各专业考取难易程度统计非全日制各专业:法律(法学)专业(非全日制)依然是最难考,录取率3%。会计专业录取率最高,16%。全日制专业学位:应用心理及艺术设计专业(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录取率低,分别是6%和5%。电子信息(微纳研究院)、机械、电子信息(物光学院)专业的录取率突破40%,分别是46%、44%及42%。全日制学术学位: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学院)、基础医学及光学工程(微纳研究院)专业录取率较高,分别是33%、31%及30%,教育学、音乐与舞蹈学及理论经济学专业的录取率较低,都是3%。5、录取分数统计这块内容是分四大块进行介绍:统考科目最高分统计:罗列了15门考试科目的最高分非全日制各专业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全日制专业学位各专业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全日制学术学位各专业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录取分数的具体数据,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到深大的微信公众号查询。03数据会说话不得不说,深大在大数据的发布和挖掘上做到了极致。1、数据有始有终。涉及初试的报名人数、报考人员性质、到考率、考试考点数,到复试的录取人数、录取率,录取分数,涵盖了所有涉及到数据的项目。2、数据参考性极强。每个项目的数据细分了非全日专业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和全日制学术学位。对于今后报考深大的学生有了很好的参考坐标。3、数据涉及面广。大数据还发布了深圳大学近12年累计报考年数的人数,有一位考生已经连续报考12年了,暂未考取成功。另外,累计报名次数6-9年的考生一共有32人。

核潜艇

深圳多所高校增加研究生专业

数据显示,与其他大城市相比,深圳的在校研究生人数存在较大差距,与深圳的城市定位和需求不相匹配。记者近日获悉,深圳多所高校都增加了研究生专业,中科院深理工今年将启动研究生招生。中科院深理工将在今年启动首批研究生招生,过渡性校区预计于今年底投入使用。过渡性校区(光明)主要用于中科院深理工正式校园建成之前,提前进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哈工大(深圳)今年将有首批研究生毕业。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也将在今年“搬家”。回到深圳“大本营”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招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根据规划,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最终的办学规模将达到本科生12000人,研究生8000人。日前从南方科技大学传来消息,该校获批新增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截至目前,该校共获批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据悉,深圳技术大学正在推进依托深圳大学以应用“孵化”的方式加速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这将是深圳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又一探索。深圳《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争取到2025年,本科生规模超过10万人,研究生规模超过4万人,本科生、研究生占在校生人数比例分别为50%、20%。(首席记者 吴吉)

几维鸟

深圳大学317名研究生被退学,研究生“严进严出”?网友:做得好!

首先需要纠正的一点是,从深圳大学官网上看到的信息是2018年深圳大学有132名研究生退学,其中大部分以硕士研究生为主。我们都知道,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一直处于扩招状态下,在快速扩大招生规模的情况下,对于如何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了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2000-2018年我国研究生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从目前来看,高校教育质量呈现下降的状态,对于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确实过于“宽松”。不少本科生在大学混日子,四年宝贵的大学时光荒废在打游戏、网络小说上面,也因此在2018年9月左右,国家对高校本科教育提出了“取消清考“严进严出”的政策,严抓本科生教育质量。同样的,对于研究生阶段教育,教育部曾明确指出: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所以这次深圳大学对于132名“不合格”的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我个人是非常赞同的,我们的研究生不应该再抱有“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的观念,要有危机感,大学不是荒废时光的地方,而是培养有为青年的殿堂,对于那些达不到毕业要求的学生,要严格落实“提示—预警—淘汰”制度体系,形成有效的淘汰机制。严抓本科生、硕士生教育质量,做到“严进严出”才是我们应有的教育理念,否则只会培养出空有文凭,而无真正本领的无用之人。对于深圳大学的做法,你怎么看?

卜筮

深圳最牛教师名单曝光,人均清北硕士!这太不公平了吧

前段时间,深圳中学公布了新入职的教师“豪华阵容”。看到这份名单后,全网震惊了。在普通中学有一两个就已经是很“珍贵”的清华、北大硕士高材生老师,在深圳中学仿佛市场里的大白菜一样随处可见。还不乏毕业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顶级世界学府的人才。“博士后竟然跑来教中学,真的震惊了。”有网友由衷感慨。也有人质疑,这完全是大材小用,博士后应该去做科研,而不是在这里浪费人才。并且还有更多人表示,教育更加不公平了。No.1其实这已经不是深圳中学第一次因为“豪华教师”阵容上热搜了。前两年,深圳中学就以“400多老师,北大清华标配、牛津剑桥齐聚、名校博士后助力”而名声在外。为什么学历这么优秀,这些人才却选择去教中学生呢?有人对比了深圳中学的教师待遇和普通科研人员的待遇:深圳中学教师年薪40万深圳市事业编子女配套最好的教育两居室公产房有寒暑假VS普通科研人员优秀者起薪15万聘任制,3年考核一次无教育资源很少分房子日常加班007在这种待遇对比之下,选择进入深圳中学教书,似乎也显得合情合理。然而2020年新学期深圳中学某年级的学生和家长中流传着这样一则轶事:某新入职的清北高材生学霸老师,第一堂理科课授课流程是这样的:“我们现在来讲这道题。”龙飞凤舞地板书二十分钟,写出了全部的演算流程。转身问大家:“好了,大家看懂了吗?看懂了我们来教下一道题。”学生们看得目瞪口呆。对某些学霸来说,演算一套艰深复杂的题目真的就可以如同吃饭睡觉那么简单,他很难理解这么简单的题为什么别人完全看不懂。如果适合当老师,那么他们的博士学历就是加分项,能拓宽老师和学生的视野,就不算大材小用。如果不适合当老师,那就是材用错位,对学校、对学生、对高材生本人都是损失,他们应该去寻求更适合的工作。No.2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教育资源确实是在向这些一线经济发达地区聚集。随手翻翻深圳中学的新闻,都是学生获得国际比赛的金奖银奖。从这样学校毕业的孩子,他们生活在广大中国最一线的城市,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他们的视野,他们的优秀程度,是同龄人远远不可比拟的。 面对这种差距,有的人会抱怨社会,说这太不公平了,本来条件就好的人,还拥有了这么好的资源。但事实上,这些差距在我们的上一辈就早已被决定。我们觉得落后于他们不公平,可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父辈那么努力,最后他们还是和别人一样的起点,那也是不公平。更何况,面对这种现实的差距,抱怨也是徒劳的,因为这不是一个人、一群人能够改变的。与其埋怨社会不公,还不如奋起直追。 No.3不久前,一位49岁的宿管阿姨火了。她每天早上十点上班,晚上十点下班,连续3年旁听上海交大的课程。700多个日日夜夜,她背单词、坚持上网课,一天都没有懈怠过。每个休息日、空余时间,都被学习任务安排得满满的。很多人都劝她:何苦呢?你的年龄已经不适合再学语言了。但她却不想妥协,拼命读、拼命记,不断重复刻意练习。最后,她儿子考上了复旦大学研究生,而她自己也被录取为广西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人生改变命运的机会,不止有高考。学习,也真的永远不会太晚。任何时候都别因为差距大,就放弃努力。因为努力,可能是你拥有的唯一一块筹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为自己的人生,好好地燃一次吧。公众号:易思训教育

李觏

深圳中学2019拟聘教师学历出炉:最低硕士,连清华博士后都来了

近日,深圳中学公布了2019年拟聘教师的名单,名单一出,瞬间在学生和家长中刷屏。这份名单共有35名教师拟被聘用,其中有13名老师毕业于北大,7名毕业于清华;还有5名老师在世界顶尖名校,比如哈佛大学留学过。更让人震撼的是,这群老师们的学历全部为硕士及以上学历,连清华和北大的博士(后)都有。其实,这已经不是深圳中学的师资背景第一次引起人们热议了。之前,不少深圳父母的圈子里就流传着一份深中老师的学历背景名单。在深中,有近30名老师拥有博士学历,近40名老师毕业于北大清华,家长们都在为深圳这座城市的中学拥有这么多名校毕业的老师而感到兴奋。一、高配的人生,往往需要一份高学历每个人都需要摆正的观点是:在这个社会,学历不是万能的,但有时没学历,尤其是没有足够高的学历,可能就缺少了机会的敲门砖。像深圳中学,其办学定位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中,在我国,还有许多中小学也有类似目标。而一流的中小学,需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用优秀的老师培养更优秀的学生。要知道,2019年有近3百万人报考教师资格证,有些大省就有几十万人参加考试。老师这份工作,虽说不像企业家那样能赚大钱,但受人尊重,工作和生活环境好,是很多人的梦想职业。而要应聘当上一名老师,最起码的是就是学历要过关,学历代表着你的受教育程度和能教给学生的知识深度。二、越来越多高学历的人当老师,是人民与社会之大幸早在几年前,北大的钱理群教授批评了我国顶尖大学的学生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即高智商,但任何事情都以有利于自己为中心。这给当代大学生们敲响了警钟。确实,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财富增长,一些大学生的心态也变得浮躁,大家越来越想去金融、银行、房地产等暴利行业工作,这样的风气对社会肯定不好。而如今,越来越多高学历的人,选择去当老师,把自己所学所得教给祖国的下一代。这对人民,对社会来说都是一大幸事。三、教育是最大的慈善,越落后的地区越需要有高学历老师对于深圳中学名师汇聚,有人表示支持,也有人发表了不同看法。他们认为,集中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办大事,但过于集中往往不一定是好事。像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更需要有这样的高学历名师。教育是最大的慈善,也是引人向善的最好工具。中西部地区有了更好的老师,更高学历的老师,也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走出大山学好本领,回来建设家乡。这对于当地发展而言,是一个更积极的循环。所以,人们也期待,有更多优秀的老师参与到中西部的教育支教中去。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来评论区与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烧之剔之

深大三百多名研究生被退学,我们的研究生还不够努力吗?

经历了九个月的复习,花了几千块买了复习课程,微博上关注了各种考研名师,自己在网络上,各种搜索复习知识,整理自己的复习计划,咨询自己的学长和学姐们,才考上了研究生……对研究生们来说,我们不能说他们不努力,每一个能考上研的学生,肯定都是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可现实是,被劝退的研究生越来越多,最近深圳大学就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深圳大学317名研究生被迫离开了学校,这317名研究生离开学校的原因不一,总体上概括一下就是没能完成自己的学业。不过也和预想的不太一样,218人未在学校注册,89名研究生是延期到顶还未能毕业,10名研究生是真正的学业不合格。抛开未注册的218人不说,他们的原因可能都不太一样。剩下的这99名研究生,就是真正未能完成学业的学生了。对学生们来说,能考上研应该是不缺乏自控力的,尤其是考深圳大学的研还不容易。深大这几年发展势头很猛,考深大的研究生并不比211/985简单。按道理说,这些研究生只要顺利毕业,都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即便不想走入社会,借助深大的平台,也可以考一个985大学的博士,或者出国也可以。不管怎么说,只要能完成学业,未来都是光明的。可惜的是,还是有很多的研究生,未能坚持下来,距离光明只有一步之遥,却倒在了努力的最后一步台阶上。当然,深大的公告没有说清楚,没有说明这些研究生具体是个什么情况。是学硕还是专硕?是全日制硕士还是非全日制硕士?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可我们还是要为他们感到惋惜。他们拥有着最好的教育资源,却没能利用好这些资源,在最好的位置上偷懒了,就要为此付出代价。“水”时代已经过去了大学的扩招还在继续,研究生和博士也依然在扩招,从目前来看扩招不会停止。可大学已经不是前几年的大学了,几年前你在大学里,即便是天天划水,也可以轻松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涯。那个时候对大学生来说真的是“最好的时代”,几乎没有毕不了业的大学生,毕业的时候不管你挂了多少科,只要还没被劝退,学校的老师都会尽力帮你凑够学分,毕业在那个时候真的不成问题。可现在风向变了,“严进严出”才是大学的常态,只要学分不够,以后就是毕不了业,即便老师想帮你,很多时候都有心无力,因为根本没有毕业清考了,挂科了就是挂科了,谁也没有办法。学分凑不够,没有毕业证书,绩点凑不够,就没有学士学位证书。人生最好的年华,在大学里都浪费掉了,上了四年大学就什么也没得到。只要还在上学,学习就是人生唯一的主题,学习好才能在未来拥有更多,你学习有多好,毕业以后的起点就有多高,这是无数次证明过的主题。现在各个省份的录取正在进行,新一届的考研党正在复习,多少人都对自己未来的大学充满了憧憬。可进了自己憧憬的大学后,学生唯一要做的事,其实还是学习!

得五六人

深圳中学新入职“豪华”教师阵容,清一色名校毕业,学生还了得?

顶尖高校毕业的博士、博士后到中学教书,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最近,深圳中学2020年新入职“豪华”教师阵容曝光,再次引发网友热议。我们先来看看这份豪华教师阵容的“全名单”——深圳中学去年共招了66人,其中有6人是博士后,21人是博士,39人是硕士,都是毕业于世界顶尖学校的,不乏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国内的有清华北大。深圳中学的招聘公告上,对教师的最低要求就是硕士研究生起,当然入职后会享受到很多福利,解决深圳户口,解决编制问题,帮助教师解决住房问题,也是有很大的吸引力。优质资源“大材小用”?优质的教育资源是稀缺的,到哪儿都一样,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重视教育,越重视人才。深圳中学是一所公办学校,在2019年的高考中,理科省前100、前200、前500人数深圳中学均位列全省高中第1名,“QQ之父”马化腾就曾经就读于这所中学。有网友表示,清北这些名校毕业的学生去中学当老师有点“大材小用”。但是在我看来并不是这样,如果仅仅是教授学生“书本知识”,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应该绰绰有余了。而清北这些名校的毕业生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更多书本以外的“见识”,教给孩子们更为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孩子更多的好习惯,提升孩子的整体素质。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观中国国内教育,教师的地位还不是太高,尊师重教的氛围还不是太浓,人们的意识中从事教育的人中大都是学校里的差生或中等生,高材生一般都不从事教育,而深圳中学2021年新入职的人员,硕士生39人,博士生21人,博士后6人,难道这些博士博士后不是顶尖人才吗?实则他们都来自国内外的顶尖名校,这很打脸!顶尖人才搞教育,这说明了教育这一行业值得干,最少说明了深圳中学这个中学是这些顶尖人才的栖息之地,这里的环境,这里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在现在这种人人都是教育专家,人人都看不起教教师的时代,真正的高材生真正的教育专家来搞教育,是对教师的一种无形的鼓舞,是对中国教育的一种肯定。

搭错车

数读教育——研究生扩招,连研究生也要烂大街了?

我是一繁老师,一名专注教育话题思考与探索的教育者。2020年研究生已经确定扩招18.9万,以缓解因为疫情带来的就业困难。消息一出,几家欢喜几家愁。今年准备考研的学生,自然欢喜,因为研究生扩招意味着上岸的机率增大;但已经考上研以及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可能会略微受到触动——研究生扩招也就意味着学历的进一步贬值。其实,无论今年研究生扩招与否,“学历膨胀”都是一个客观事实。在一繁老师之前发布的《数读教育——实事求是地说,读大学越来越没用》一文中,对于本专科学历人数的膨胀情况已经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剖析。谁知,这篇文章刚发几天就过时了。现在大家已经不讨论大学生是否烂大街了,因为这已经是一个客观事实。现在讨论的是:是不是连研究生也要烂大街了?中国目前有1100多万研究生中国研究生扩招与大学扩招基本同步,目前大学毛入学率是48.7%,20多岁的年轻人中平均2个人就有1个大学生。那么,中国又有多少研究生呢?由课表可见,我国1999年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仅为9.2万人,而到2019年已经增加到91.7万人。正好20年,研究生招生人数增长了10倍。2020年,研究生招生人数肯定将突破百万。经过计算,1999—2018年,中国研究生总招生人数为921.8万,而2018年研究生在校人数为273.1万。两者相加,可知1999—2018年,中国培养的研究生总人数为1194.9万。超过比利时、古巴、希腊等国家的总人口。此外,除了本国培养的研究生以外,我国每年还有大量的海外留学生。除了“土鳖”,还有数量庞大的“海归”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才出国留学,之前可能存在大量的留学人才一去不回的现象,然而近几年出国留学回国的比率不断升高,2016—2018年回国率已经基本稳定在78%左右。从图表可以看到,2018年留学回国人数为51.9万人,而1999年留学回国人数仅为0.8万。20年的时间,人数增长了65倍,增长速度比本土研究生扩招还要快6.5倍。经过计算,从1999—2018年,留学回国的总人数为354.5万。另外,2015—2018年出国留学人数依次为52.4万、54.5万、60.8万、66.2万,最终留学总人数为588.4万。依旧是一个不少的数字。研究生培育质量日渐下滑随着研究生扩招,一直为人所诟病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目前本专科教育已经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到平民教育的转化,但是研究生教育的目的依旧是为了培养高精尖的精英人才。培养一名研究生,本身就要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如果培养质量不高,与其定位则背道而驰。然而,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确实存在日渐下滑的可能。此表为我国历年研究生在校人数,由表可知:从1999年到2018年,我国在校研究生人数从23.4万,增长到273.1万,总数增长了超过10倍。每年都非常稳定地增长,其中又以2017年增长最为快速。研究生培养质量无法简单量化,但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研究生师生比例。同样一名导师,同时指导2名学生与同时指导4名学生,其培养质量肯定存在差异。与研究生扩招同步的是研究生导师数量也在不断增长。研究生导师数量从1999年的80813人,到2018年人数已经增加到了430233人。导师数量增长速度虽然也很快,但是相比研究生的10倍增长,导师数量仅仅增长了5.3倍。而上图为历年在校研究生生师比,在校研究生生师比,即1名导师需要指导的研究生数量。每年的生师比存在波动,但是总体呈上升趋势。在1999年,1名导师平均仅需要指导2.89名研究生,而到2018年平均每名导师需要指导6.35名研究生。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生培育质量确实存在相当程度的下滑。过度教育问题凸显现在大量学生报考研究生,其中大部分人目的应该与学术无关,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提高学历来提高职场竞争力。本次研究生扩招本身也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但是,现在研究生就业压力似乎也并不小。在统计层面上,研究生的薪资比本专科存在明显优势。但是,与此相对存在的一个现象是——过度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可能完全匹配。如若因教育扩张,导致某学历层次人才的能力与素养超出其在就业市场上所能寻找的岗位需求,也称之为“过度教育”,反之则为“教育不足”,如果彼此匹配,则称之为“教育适度”。正常情况下,三种状况会同时存在于就业市场中,只是“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占较小比例。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早在2009年、2010年就发生过一种特殊现象——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毕业生。这个问题还曾在网络上引起过一阵讨论,后面随着就业状况的改善,现象才逐渐消失。现在回头来看,即可发现,这意味着在2009年、2010年研究生培养层面上,存在较为严重的过度教育。即,因为研究生扩招使得国家培养了大量的研究生,但是就业市场却无法提供足够的与之素养相匹配的就业岗位。来源:王晗《受高等教育者过度教育问》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2015年,硕士学历存在的过度教育比例为37.5%,而博士层面存在的过度教育比例为100%。这个结论似乎与我们相识相违背,但是仔细想想却非常符合事实状况。研究生毕业后,其主要就业去向为考公务员、考编制、国企以及大型民企。但是,这些就业单位所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似乎要远远小于研究生毕业人数。而硕士的学历在一般性民企中与本科生差别并不很大。这一点,对于人文社科类专业尤其明显。以一繁老师的日常所见,的确存在一些研究生与普通本科承担同样工作岗位的状况。学历带来的最大优势,更多的只是升职加薪时的加分项。深圳中学30万招聘教师,或许是因过度教育2019年深圳中学30万年薪招聘教师的消息在网络引爆,更为劲爆的是其最终录取的教师学历层次。深圳中学30万年薪录取教师名单所录取的教师学历层次均为清北硕士以上。从正面来进行解读,可以得出“深圳教育水平高”、“深圳中学重视基础教育”、“深圳中学真厉害”、“学历高就是好”等一系列结论。但是,从负面来看,这个或许是因研究生扩招导致学历膨胀、过度教育的一种体现。其中存在不少清华北大的博士,这应该是中国本土培养的最高层次的人才。按照正常的逻辑,他们应该到大学任教从事专业学术研究。但是,一个客观事实是:如今每年的博士毕业生数量要远远多于大学所能提供的教席数量。这也较为符合博士学历过度教育现象最为严重的统计结果。从负面来思考,这个事件正好说明,在研究生培养层面上,存在较为相当程度上的过度教育,市场上无法提供足够的与之学历相匹配的就业岗位,使得其不得不向下寻找就业岗位。研究生当然没有烂大街,但也有可能“烂大街”即使研究生一直在扩招,但是研究生在我国总体比例依然极小。将1999年—2018年1194.9万的研究生与588.4万留学生相加,一共是1183.3万。总量足够庞大,超过许多国家的总人口,但其在13.95亿的总人口中占比也仅有0.84%。研究生不仅没有烂大街,并且依然属于社会中的高端顶尖人才。但是,研究生也有可能会“烂大街”,这取决于当这批研究生毕业步入工作岗位之时,我们的社会是否能够与之共同进步,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与之素养相匹配的工作岗位,以供其施展才能。我是一繁老师,专注教育话题的思考与探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